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车间主任、班长、工艺员、操作工、QA。规程:

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

1.1通用名称: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汉语拼音:Linkemeisu Liduokayin Ningjiao

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Gel 1.2 剂型:凝胶剂

1.3 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

1.3.1处方:(制成10000瓶量)

盐酸林可霉素 5亿单位

盐酸利多卡因 404g

雷弗奴尔 20g

羟苯乙酯 100g

卡波姆 850g

三乙醇胺 850g

甘油 7500g

乙醇 1000ml

亮蓝 3 g

柠檬黄 1.94 g

香草香精 300ml

纯化水加至 100kg

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

药品的生产批文: 批准时间: 质量标准编号:

2.工艺流程示意图:

检验 →

↓ →

↓ ←

中间产品检验

↓ ↓ ← 成品检验

3.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工艺技术参数: 3.1配制:

3.1.1配料操作工按照“软膏剂、凝胶剂配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MN/Z-(R )-001-00

规定,在油相缸中加入甘油和处方量1/10量的纯化水,搅拌溶解均匀,抽入到真空乳化机内,与已用纯化水搅拌后浸透24小时的卡波姆混匀。

3.1.2在水相缸中将纯化水加热(85℃以上)溶解处方量的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利多卡因、

雷弗奴尔,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用乙醇溶解的处方量的羟苯乙酯。

3.1.3将以上物料抽入到真空乳化机内混和,保持搅拌,另加纯化水至足量,开真空机抽真

空,20分钟后,加入亮蓝和柠檬黄、香草香精,再过5分钟后加三乙醇胺,再开真空机抽真空,搅拌大约5分钟即得。

3.2 中间品检验:检验室按“中间产品取样操作规程”规定,抽取配制好的胶体进行中间

产品的检验。检验合格后,发放“中间产品合格证”。

3.3 分装:接到“中间产品合格证”后,车间按“凝胶剂灌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SOP-MN/Z-

(R)-003-00的要求进行胶体灌装,随后进入拧盖工序。

3.4 拧盖:操作工按要求,进行拧盖工序,拧盖时随时抽检,注意剔除不合格品。

3.5 拧盖后的中间产品加物料标签按规定存放至中间站。

3.6 包装:车间接到生产管理部下达的批包装指令后,将合格的中间产品送入包装间,按

“综合车间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MN-011-00进行包装,包装完毕后,并将包装好的产品置于待检区,最后取样员取样进行成品检验。

4.物料质量标准:

4.1 原辅料质量标准:

原辅料名称质量标准编号原辅料名称质量标准编号

盐酸林可霉素S-QS/Y-001-00三乙醇胺S-QS/F-001-00

盐酸利多卡因S-QS/Y-001-00甘油S-QS/F-001-00

雷弗奴尔S-QS/F-001-00乙醇S-QS/F-001-00

羟苯乙酯S-QS/F-001-00亮蓝S-QS/F-001-00

卡波姆S-QS/F-001-00柠檬黄S-QS/F-001-00

香草香精S-QS/F-001-00

4.2 内外包装材料内控质量标准

4.3包装规格: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模板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 卫生部令第79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 》已于 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经过, 现予以发布, 自 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 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 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 坚持诚实守信,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原则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 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 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 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 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 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 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 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 ( 一) 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 ( 二) 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 三) 管理职责明确; ( 四) 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 ( 五) 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 ( 六) 确认、验证的实施; ( 七) 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 ( 八) 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 ( 九) 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

盐酸克林霉素合成工艺说明书

克林霉素的合成 工艺设计 设计题目:克林霉素的合成工艺设计(十二) 组员:徐文涛王严磊吕功勋彭峰彭颖张盟专业班级:制药10-2班 指导老师:姚日升、王淮老师

设计时间:2012.02.23-2012.03.08 克林霉素合成工艺说明书 0前言 0.1克林霉素简介 抗生素类药物。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其用途主要用来对抗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最严重的是伪膜性肠炎(PMC)。 其结构式为 通用名称: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英文别名:Chlorodeoxylincomycin Hydrochloride、Cleocin、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汉语拼音:Kelinmeisu Linsuanzhi Zhusheye 中文别名: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林肯霉素、氯林霉素、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氯洁霉素 CAS NO. 18323-44-9 EINECS 242-209-1 分子式 C18H33CLN2O5S 分子量 424.98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 克林霉素氯化钠注射液 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它: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2.本品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1 工艺概述 任务书中给定的合成路线是以林可霉素为起始原料,先后经过Vilsmeier 试剂合成和氯化/醇合成盐两步反应将林可霉素制成克林霉素,其反应方程式为: Vilsmeier 试剂合成 DMF+Cl 3C O C O O CCl 3 N + C Cl H +Cl 3C O C O O C OH Cl Cl 氯化/醇合成盐 N=C Cl H + + DMF 1,2-dichlorethane/BHT Et 首先DMF 和三光气反应合成Vilsmeier 试剂,然后将得到的Vilsmeier 试剂与林可霉素、1,2—二氯乙烷反应生成克林霉素,产率为90%。 2 工艺设计 其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33 布洛芬工艺规程

pp1产品概述: 1.1产品特点 【品名】布洛芬片 【分子式】C13H18O2 【剂型】片剂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应为白色。 【适应症】用于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偏头痛、头痛、痛经、牙痛,也可用于减轻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片,若疼痛或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8片。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0.1g 1.2历史沿革 2处方和依据 生产处方: 布洛芬 200kg 淀粉 75kg 蔗糖 100kg 糊精 25kg 羧甲基淀粉钠 17kg 硬脂酸镁 2kg 制成200万片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 3.生产工艺流程图

为十万级洁净区其他为一般生产区 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粉碎:用粉碎机将100公斤的蔗糖用80目筛粉碎;过筛:布洛芬200公斤、淀粉75 公斤、糊精25公斤、羧甲基淀粉钠17公斤、硬脂酸镁2公斤分别过80目筛。收率范围为:蔗糖粉99.5-100公斤、布洛芬198.5-200公斤、淀粉74.5-75公斤、糊精 24.5-25公斤、羧甲基淀粉钠16.5-17公斤、硬脂酸镁1.9-2公斤。 4.2制浆:称取淀粉1.6公斤加入制浆锅,加入纯化水18.4公斤,开启搅拌桨,打开蒸 汽阀加热,制成8℅的淀粉浆溶液备用。 4.3制粒、干燥:称取布洛芬、淀粉、蔗糖和糊精将其均分成4份,分成7次加入湿法 混合制粒机中混合均匀(2分钟),然后加入8℅的淀粉浆溶液5公斤,搅拌2分钟至均匀,然后后开启切碎刀制粒2分钟,湿颗粒用沸腾干燥机在65℃条件下干燥30分钟,然后过整粒机整粒,应得颗粒415公斤,收率应在415公斤—419公斤之间。 4.4总混:将已干燥整粒的颗粒、硬脂酸镁和羧甲基淀粉钠一起加入三维运动混合机, 混合20分钟。 4.5压片:按颗粒的含量计算片重,再用压片机将混合均匀的颗粒按计算的片重压成素 片。

制马钱子生产工艺规程

制马钱子生产工艺规程 [品 名]:马钱子 [别 名]:火实、刻巴都、番木鳖、苦实、马前、牛银、伏水等。 [来 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云南、广东、海南等省。 [剂 型 ]:饮片 [执行标准]:CP2015版一部/P50;《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2009年版/P120;CP2015 版四部。 [炮制规格]:净制;砂烫制 [炮制方法]: 净 制:由净选工序的专门领料员按批生产指令领取规定的数量,填写领料单及共

6页第2页检验合格报告单号,确保相同来源相同质量标准的马钱子为一批。将马 钱子原药材置不锈钢拣选台上,去净杂质,筛去碎屑,放入周转箱(需 要干燥时,80℃以下温度干燥,晾凉,筛去碎屑)。盛于洁净的容器内, 称量,检验合格后随批生产记录交下一道工序。 操作参数: 砂烫制:取0.5mm以下的河沙,用饮用水淘洗干净,晒干或80℃以上温度干燥,晾凉。置锅内,用中火(220~250℃)炒至滑利状态,加入净制马钱子, 不断的翻动,鼓起,并显棕褐色或深棕色,微有香气,取出过12#机筛去 砂,放凉。盛于洁净的容器内,称量,检验合格后随批生产记录交下道工 序。 操作参数: [成品性状]: 马钱子本品呈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直径 1.5~3cm,厚 0.3~0.6cm。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 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 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

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气微,味极苦。 制马钱子形如马钱子,制马钱子两面均膨胀,中间略鼓起,表面棕褐色或深褐色。质松脆,微有香气,味苦。 [炮制作用]:使药洁净,便于调剂和煎出有效成分。生品质地坚实,经砂烫方法炮制后,质地变酥脆,便于除去绒毛,易于粉碎。注意生用有毒,制后毒性 降低。 [成品质量标准]: 1、马钱子: 2、制马钱子: [用法用量]:0.3~0.6g。炮制后入丸散剂。 [性味与归经]: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性]: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目录 1. 剂型、规格 (3) 2. 生产工艺流程 (3)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4.质量控制要点 (6)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6) 6.工艺过程中的SOP (7) 7.中间产品的控制 (7) 8.验证工作要点 (7) 9.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8) 10.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8)

一、制剂类型:非最终灭菌口服液生产,500ml 规格,洁净塑料瓶包装。 二、流程图: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加粗部分为主要控制点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证”。 1.2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合格” 标示。 1.3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使用。 1.4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否已准备齐全。 2 称量、配料 2.1原辅料或中间产品,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 对称量室内的案称、天平、量筒等计量器具进行校零。称量人核对原辅料、中间产品的品名、规格、批号、合格证等确认无误后记录、签名。 称量必须复核,复核人对品名、数量确认无误后记录、签名。配好的批量辅料、中间产品装入洁净密闭容器中,附上标志,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称量人、日期。 3 配制、过滤 3.1口服液的质量,采用纯水配制。称量好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加入到500L 配液罐中,注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进行配制,配制好的药液应作性状、PH、相对密度、定性、定量等质量检验。配制中添加的防腐剂、抑菌剂的品种和用量应当无害、不影响疗效,对质量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无干扰。 3.2要求选用适宜的滤材及过滤方法(经验证确认的方法),过滤后药液先经 含量、澄清度检查合格后打入灌装室。 4 灌装、旋盖、封口 4.1瓶子必须是不低于10万级净化环境生产,并经微生物检验合格的产品。 灌装前检查所用瓶子是否有检验合格证,包装是否完好、洁净。开机灌装初期应检查装量,调整至装量符合要求后,正式操作。配制好的药液应在当天灌装完毕。 4.2旋盖、封口时检查瓶盖的紧密度,质量符合要求后正式操作。操作过程 中随时检查装量和旋盖、封口质量,剔除不合格品。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概述 一、物料衡算的作用和任务 物料衡算是医药工艺设计的基础,根据所需要设计项目的年产量,通过对全过程或者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计算,可以得到的单耗(生产1Kg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原料的Kg数)、副产品量以及输出过程中物料损耗量以及“三废”生成量等,使设计由定性转向定量。 在制药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物料的各种数量和质量指标,如“量”(产量、流量、消耗量、排出量、投料量、损失量、循环量等);“度”(纯度、浓度、分离度等),“比”(配料比、循环比、固液比、气液比、回流比等);“率”(转化率、单程收率、产率、回收率、利用率等)等。这些量都与物料衡算有关,都影响到实际上的物料平衡。 因此,物料衡算是制药生产(及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衡量制药生产(以及任何生产)经济效果的基础,对改进生产和指导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二、物料衡算的类型 在医药生产中,我们按照物质的变化过程来分,可以将物料衡算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即在生产系统中,物料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它所发生的只是相态和浓度的变化,这类物理过程在医药工业中主要体现在混合过程和分离过程。如流体输送、吸附、结晶、过滤、干燥、粉碎、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 图3-1盐酸林可霉素结晶过程物料衡算 另一类是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即由于化学反应,原子与分子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在进行计算时候,经常用到组分平衡和化学元素平衡,特别是当化学反应计量系数未知或很复杂以及只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分析数据时,用元素平衡最方便,有时甚至只能用该方法才能解决(如非那西丁酰化反应见图3-2)。同时,在化学反应中,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产物收率等因素。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2

SDF-MF-301-01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颁发部门:生产技术部(2份)、质量保证部(2份)、设备部(1份)

目录 目录 (2) 产品概述 (3) 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3)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 化学反应式及工艺流程图 (5) 工艺过程 (7) 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8) 防中毒、防火、防爆和技术安全 (8) 回收利用及三废处理 (13) 操作工时和生产周期 (14) 劳动组织与定员 (14) 设备一览表与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14) 原材料、能源消耗和技术经济指标 (15) 物料横算 (16) 附录 (17) 附页 (17)

产品概述 1.1.通用名称:布洛芬 1.2.化学名称:2-(4-异丁基苯基)丙酸 1.3.俗称:异丁洛芬,芬必得 1.4.汉语拼音:buluofen 1.5.英文名称:Ibuprofen 1.6.结构式: 1.7.分子式:C13H18O2 1.8.分子量:206.28 1.9.执行标准:BP98/CP2000 1.10.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355 1.11. 临床用途: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2.1. 包装:纸板桶、铝罐 2.2.包装规格:25kg/纸板桶 2.3.规格:药用 2.4.内衬材料: 2.5存储:遮光,密闭保存。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usheye 【成份】盐酸林可霉素。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 -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适应症】: 用于猪、牛等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临床具体 表现如下: 1、产后败血病(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虚弱、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产科疾病,以及受邪风导致的感冒、发热症。 3、通过母猪注射用药过奶或仔猪直接用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断奶仔猪肠道综合症及风寒感冒。 4、传染性胸膜炎、败血性链球菌病、重症恶性呼吸道感染。 5、特别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磺胺药、氟苯尼考已经耐药的菌株使用本品依然有显著疗效。 【用法用量】: 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0.15ml,一日一次,重症头天使用2次,连用2—3日,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子宫灌注:用本品10ml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灌注, 一日1一次,连用3日。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主要成份】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沙星、牛磺酸、蜂胶内脂、胃蛋白肽等。 【适应症】用于猪、牛、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 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等;对已经耐药的菌株依然有显著疗效。临床表现: 1.产后败血症(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 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 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xxx药业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起草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批准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

目录 1产品概述 (4) 1.1.中文名:布洛芬 (4) 1.2.化学名称:2-(4-一定基本集)丙酸 (4) 1.3.俗称:新诺明,新明磺 (4) 1.4.汉语拼音:Buluofen (4) 1.5.英文名称:2-(4-Isobutylphenyl)propanoic Acid (4) 1.6.结构式: (4) 1.7.分子式:C13H1O2 (4) 1.8.分子量:160 (4) 1.9.执行标准:BP98/CP2000 (4) 1.10.临床用途:轻到中度的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慢性 发作性偏侧头痛的治疗。奋力性和月经性头痛的治疗。 (4) 1.11. 包装规格及储存:........................................................................... (4) 2.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 (4) 2.1原辅料质量标准 (4) 2.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4) 2.3包装:纸板桶、铝罐 (4) 2.4包装规格:25kg/纸板桶 (4) 2.5规格:药用 (4) 2.6存储:遮光,密闭保存。 (4) 3. 化学反应式............................................................................. .. (4) 3.1化学反应方程式 (5) 4.. 工艺流程图 (5) 4.1简易流程图 (8) 5.工艺过程 (9) 5.1所有工序的工艺过程 (9) 5.2重点工艺控制点 (10) 5.3异常现象的处理 (10) 5.4注意事项 (10) 6.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 6.1中间体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 6.2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

HS1108·0-00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等内容,经验证合格,符合GMP规范要求。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生产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 引用标准: 《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 职责 生产车间工艺员:负责本工艺规程的编写。 生产部、质量部经理:负责本工艺规程的审核。 总经理:负责对本工艺规程批准。 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执行本工艺规程。 QA、生产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工艺规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5 正文 5.1 产品名称及剂型: 法定名称: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 汉语拼音名:Yansuan Daguangmeisu Yansuan Linkemeisu Kerongxingfen 英文名:Spectinomycin Hydrochloride and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Soluble Powder 剂型:本品为可溶性粉剂 5.2 产品概述: 5.2.1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5.2.2 主要成分: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 5.2.3 类别:抗原虫药。 5.2.4 规格:100g:大观霉素40g与林可霉素20g 5.2.5 包装规格:100g/袋×10袋/桶×6桶/件

5.2.6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5.4 处方及处方依据: 5.4.1 5.4.2 处方依据: 《中国药兽典》2005年版一部。 5.5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 5.6 工艺条件及生产过程: 5.6.1 生产前准备: 各岗位生产前先检查清洁、清场情况,有清场合格证,生产所用设备、容器有清洁状态标志,有该品种的批生产指令及相应配套文件,生产所需物料准备齐全。然后检查水、电是否正常,空转设备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配料岗位使用的计量器具与称量范围相适应,并在检定有效期内。5.6.2领料: 按要求领料,领入生产车间的原辅料、包材有合格检验报告书。领料人仔细核对其品名、批号、数量与领料单相符,质量符合要求,印刷性标示材料、使用说明书除了以上检查外,还须检查文字内容、色泽、大小尺寸与标准实样一致。操作人员在领料时,也须按上述要求仔细核对后方可领料。并履行相关交接手续。 5.6.3干燥(水分超标时进行)。 5.6.3.1 干燥前检查: 干燥岗位操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进入干燥室后,检查干燥室是否有清场合格证,烘箱是否清洁并能正常运行;然后从物料暂存间领取待干燥的物料。 5.6.3.2检查完毕并符合要求后,将需要干燥的物料均匀摊布于烘盘上,每烘盘以1.5~2cm为宜,不宜过厚以免造成干燥困难或干燥不透。 5.6.3.3 物料摊布好以后将烘盘送入烘箱,自上而下排列,全部送入烘箱后关闭烘箱门,设定温度、时间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随原辅料湿度不同而变。 5.6.3.4 烘干后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开始收料,将物料装入干净、干燥的盛装容器中,并贴上盛装单,标明品名、数量、批号等相关信息,计算物料平衡。完毕后转入下道工序。 5.6.3.4.5清场: 按《清洁、清场管理程序》对设备、操作间和器具进行清洁,清场完毕后由QA检查员检查并及时填写清场记录,检查合格后QA检查员发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贴于本批,副本贴于下一批。 5.6.4 筛粉 5.6.4.1 操作前检查:

马钱子炮制方法和原理初探 2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学院 中药学专业专升本毕业生 毕业论文 马钱子炮制方法和原理初探 专业中药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马钱子炮制方法和原理初探 摘要:目的归纳总结马钱子药材的常用炮制方法和原理机制,分析探究出这些方法的共同点及其作用机理,并作出初步试验验证该炮制方法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此课题通过不同方法炮制的马钱子在炮制前后的主要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的含量变化,以及查阅资料,了解炮制前后马钱子自身药性变化来初步评价该方法是否合理、实用;结果马钱子在炮制后其主要毒性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部分会降解或转化为相应的氮氧化合物,并且马钱子碱含量损耗率最大,因马钱子碱在该药材众多成分中,毒性最大,并且疗效最低,所以通过炮制可降低马钱子的毒性;结论马钱子的主要炮制方法有:砂炒,油炸,煮制,醋制,甘草制,醋泡等。马钱子经炮制后总生物碱、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均有下降,但士的宁含量下降量最少,马钱子碱含量降低最多,进一步说明马钱子经过炮制可除去疗效差而毒性较大的马钱子碱,而对士的宁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马钱子;炮制;士的宁;马钱子碱

1 前言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一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一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一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一180种;花类药材60一70种;叶类药材50一60种;皮类药材30一40种;藤木类药材40一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一25种。动物类药材中,无脊椎动物药材如紫梢花、海浮石等有30-40种;昆虫类药材30一40种;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药材40—60种;兽类药材60种左右。 其中,根据中药材的成分毒性,把中药材分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分类----毒性中药常用的毒性中药有: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 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羊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等等。其中,马钱子是最为常用的毒性中药之一,如下:马钱子,别名:马钱,车里马钱、云南马钱,拉丁文名Semen Strychni.性味苦,寒。有毒。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分布于东南亚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地区[1]。 本品苦、寒;有毒。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等 马钱子始载于《本草纲目》。《外科大成》中最早记载了马钱子去毛的问题。认为“毛毒大?‘刺咽喉”。但韩史慧等报道:根据纸层析结果,绒毛中未检出与马钱子仁不同的其他生物碱、马钱子仁与绒毛均含番木鳖碱及马钱子碱,绒毛中的含量仅为仁中的1/2 ,带毛马钱子与去毛马钱子烫后,士的宁含量接近,且带毛烫后人丸、散剂,临床上也未见中毒及刺咽喉反应,所以不必去毛。现将炮制方法介绍如下:炮制 在清代《嵩崖尊生全书》中提出“炒焦去毛”。 去油制霜

新版gmp及完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发布 2011年02月12日发布 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版药品GMP)今天对外发布,将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我国自1988年第一次颁布药品GMP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经历1992年和1998年两次修订,截至2004年6月30日,实现了所有原料药和制剂均在符合药品GMP的条件下生产的目标。新版药品GMP共14章、313条,相对于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篇幅大量增加。新版药品GMP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 药品GMP的修订是药监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关注民生、全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又一重大举措,它的实施将进一步有利于从源头上把好药品质量安全关。1998年修订的药品GMP的实施,在提升我国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药

品GMP的技术标准得到很大的提升,新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更新和涌现,我国现行药品GMP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国际药品GMP发展趋势,也是药品安全自身的要求。 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在整体上呈现多、小、散、低的格局,生产集中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实施新版药品GMP,是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医药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落后生产力;有利于调整医药经济结构,以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快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新版药品GMP修订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件方面的要求。细化了对构建实用、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强化药品生产关键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增加了对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条款和内容,进一步明确职责。如,新版药品GMP明确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必须具有的资质和应履行的职责。三是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增加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施。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在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变更、操作中的偏差处理、发现问题的调查和纠正、上市后药品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增加了供应商审计、变更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制新制度和措施,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主动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word版)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英文名: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esheye 【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林可霉素。 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34N2O6S·HCl·H2O 分子量:461.02 Cas No:154-21-2 辅料:苯甲醇、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盆腔感染及腹腔感染等,后两种病种可根据情况单用本品或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此外有应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药物。 【规格】按C18H34N2O6S·HCl计算2ml:0.6g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成人一日0.6~1.2g,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静脉滴注:一般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有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多形红斑和S-J综合征的报道。 4.偶有应用本品引起黄疸的报道。 5.快速滴注本品时可能发生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6.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禁忌症】 1.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2.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2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

ZSL NO:991-01-21 布洛芬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标题:布洛芬生产工艺规程(10吨/年)编码:ZSL NO:991-01-21 制定人:指定日期:页码: 审核人:审核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门 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下发份数:

目录 一、产品概述: 1.1产品特点 二、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2.1包装 2.2包装规格 三、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1原辅料质量标准 3.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四、合成路线及工艺流程图 4.1合成路线 4.2简易流程图 五、工艺过程 5.1原料配比

5.2重点工艺控制 5.3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六、停水、停电、汽、漏 七、质量问题 八、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1安全防护制度 8.2危化品防护救治 九、综合治理与“三废”治理 十、注意事项 10.1 防中毒、防火、防爆 10.2 防中毒 10.3 防火、防爆 十一、三废处理 十三、设备一览表

十四、物料横算 十五、附录 一、产品概述: 1.1产品特点 【中文名称】布洛芬

【英文名称】 Ibuprofen 【其他名称】 拔怒风,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Brufen ,Emodin ,Motrin , 【结 构 式】 【分 子 式】 C 13H 18O 2 【分 子 量】 206.27 【CAS 编号】 15687-27-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 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 【化学名】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 【质量标准】BP(2000)/USP25/EP Ⅲ/CHP2005 【包装】25Kg/桶。纸桶20Kg Φ38.5×47cm 【包装】贮存于密封性好的容器中。 【用途】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稍逊于乙酰水杨酸和保泰松。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产品名 称 布洛芬 化学名 布洛芬 用途 其他原料 药 规格 99% 质量标 准 USP BP CP 外观性 状 白色粉 末 含量 99(%) 保质期 24(月) CAS 15687-27-1

布洛芬生产工艺探索

关于布洛芬生产工艺原理的分析 一、概述 布洛芬(Ibuprofen ,Brufen )的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化学结构式如下: CH 3CH 3 CH 3 O OH (C13H18O2=206.28)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几乎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熔点74.5~77.5℃。 本品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大16~32倍。与一般消炎镇痛药相比,本品作用强而副作用较小,对肝、肾以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很小,这是本品的优势。 本品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神经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 二、合成路线 合成的基本要求: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收率,同时,为了适应我国的医药工业,原料必须容易得到 下面对几种合成路线做一下介绍。 1、以异丁苯为原料的合成 ①用乳酸对甲苯磺酸酯与异丁苯在过量的AlCl3存在下一步反应生

成布洛芬(故又称一步法): C H 3CH 3 + C H 3S O O O O H 烃化AlCl 3 CH 3CH 3 CH 3 O OH 但此法容易产生异构体,大量的异构体会使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大大降低。不符合医药工业的精神,因此很快被各国抛弃。 ②格式试剂合成法 用异丁苯衍生物做材料,用格氏试剂反应合成布洛芬。 CH 3 Cl CH 3 C H 3+ Mg (C 2H 6)2O,THF,N 2 n-C 6H 14 C H 3CH 3 Mg Cl CH 3 羧基化CO 2 CH 3CH 3 CH 3 O OH 收率88.5% 可以看出本产品收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方法用到了格氏试剂,所以生产成本急剧升高。而且此生产路线条件要求严苛,大多数原料需要自制,不符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而且,流程中用到的乙醚属易燃易爆物品,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③本法以对异丁基苯乙腈为中间体,再经过甲基化、水解得布洛芬。

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指南(2020年版)

附件1 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指南(2020年版) 一、目的和范围 为规范药品委托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指导、监督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和受托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受托方)履行药品质量保证义务,通过签订药品委托生产质量协议(以下简称质量协议)落实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各项质量责任,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持有人和受托方签订质量协议。 二、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其他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 三、工作要求 (一)基本要求 质量协议双方应当遵守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 —1 —

求,履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MP)规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质量协议的各项规定,并各自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质量协议应当详细规定持有人和受托方的各项质量责任,并规定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负责。 双方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质量协议中确定技术质量直接联系人,及时就质量协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当变更控制、偏差、检验结果超标/检验结果超趋势、质量投诉等方面工作出现争议时,双方应当及时开展沟通协调,确保在合法依规、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妥善解决,沟通结果应当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记录,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后保存。 质量协议的起草应当由持有人和受托方的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其技术性条款应当由具有制药技术、检验专业知识和熟悉GMP的主管人员拟订。 质量协议应当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由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可以委托质量负责人)签署后生效。 (二)持有人要求 持有人依法对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负责,不得通过质量协议将法定只能由持有人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委托给受托方承担。 质量协议签订前,持有人应当对受托方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2 —

盐酸林可霉素胶囊(0.25g)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的生产工艺规程。 范围: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车间主任、工艺员、班长、操作工、QA。规程: 1.品名、剂型与处方依据 1.1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胶囊 汉语拼音: Yansuan Linkemeisu Jiaonang 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Capsules 1.2剂型:胶囊剂 1.3处方与处方依据项的说明 1.3.1处方(共制成165万粒) 盐酸林可霉素 200kg 硬脂酸镁2kg 1.3.2 处方依据项说明: 药品的生产批文: 批准时间: 质量标准编号:

2.生产工艺流程: ← ↓ → ↓ ← ← ↓ ← → ← → ↓ 一般生产区 三十万级生产区 3.生产工艺操作与工艺技术参数中关键的注意事项: 3.1操作过程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1.1配料工序: ● 按SOP-MN/G-001-00原辅料处理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对主药进行粉碎过40筛处理, 硬脂酸镁过80目筛,放备料间备用。 ● 按SOP-MN/G-007-00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投入原辅料,置于三维混合机中按SOP- EQ/G-009-00 SYH-600型三维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总混10分钟,颗粒倒出装桶,贴上中间产品标签,称量交中间站。 ● 按SOP-QA-015-00中间产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取样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即可进入下一 工序。 3.1.2填充工序: ● 按SOP-MN/G-008-00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填充。 ● 注意环境空气的温、湿度,即室温18~26℃左右,湿度50-60%,严格执行SOP- EQ/G-014-00 NJP-1200型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标准操作规程,出现偏差及时调整,以使其

年产五亿粒布洛芬生产车间工艺的设计说明

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年产五亿粒布洛芬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系部:化工系 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班级:制药09 姓名:坤 学号: 090305105 2011年 05 月 30日

高等专科学校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产五亿粒布洛芬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系部:化工系 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学生: 坤学号:090305105 起迄日期:2011年04月01日~2011年05月30日 指导教师:鲍艳霞 教研室主任:殷伟芬 2011 年 5 月 30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胶囊剂介绍 (1) 1.1.1胶囊剂特点: (1) 1.1.2胶囊剂分类 (2) 1.2布洛芬介绍 (2) 第二章处方设计和工艺设计 (3) 2.1布洛芬处方设计 (3) 2.1.1 处方 (3) 2.1.2处方分析 (3) 2.1.3辅料的选择原则 (4) 2.2工艺过程 (4) 2.2.1原辅料过筛 (4) 2.2.2干燥 (4) 2.2.3整粒 (4) 2.2.4总混 (4) 2.2.5填充 (4) 2.2.6包装 (5) 第三章工艺流程 (6) 3.1设计概述 (6) 3.1.1课题名称 (6) 3.1.2 设计依据 (6) 3.1.3 设计容 (6) 3.1.4 设计原则 (6) 3.2工艺流程介绍 (6) 第四章物料衡算【】 (10) 4.1物料衡算基础 (10) 4.2物料衡算基础 (10) 4.3物料衡算条件 (10) 4.4物料衡算围 (11) 4.5原辅料物料衡算 (11) 4.6胶囊壳物料消耗 (12) 第五章设备选型 (14) 5.1工艺设备的设计及选型 (14)

马钱子的炮制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的主要成分和有 毒成分 1砂烫法(控制好温度) 将沙臵于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240-250摄氏度),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地翻炒(3-4分钟),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取出,筛去沙子,放凉。供制马钱子粉。 2油炸法(控制好温度) 取适量食用油臵于锅内,加热至230摄氏度左右,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用时研粉。 3马钱子的白矾制法 取生马钱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清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如水面起白色泡沫时,换水加白矾(没100g马钱子加白矾2g),泡一天后换水漂至切口尝有麻舌时取出。另取白矾,生姜片至于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倒入马钱子煮至无干心为止取出,出去姜片干燥,待用。4马钱子甘草制法 法1:取生马钱子与甘草加水同浸,约20-30天(每天换水,至甘草发白为止换新甘草)洗净马钱子加黄土炒胀,内呈焦黄色,筛净,待用 法2:取马钱子100g 甘草20g用甘草加热提取液浸泡马钱子24h 后淘洗3次,取出马钱子剥皮烘干。用麻黄:马钱子:甘草=4:4:1加水至没过药面猪透,用油炸马钱子至马钱子浮起。去油,待用。

取马钱子去杂质、加入适量的醋拌均匀,闷润至醋被完全吸收,臵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制微干,取出晾干待用。100g马钱子用醋20g 器材、药品: 马钱子、铁锅、锅铲、细沙、温度计、食用油、醋、甘草、白矾、 马钱子炮制前后士的宁含量测定 实验器材和药品 仪器具塞三角瓶. 移液管(10 0.2 0.1 ml) 滴管漏斗分液漏斗量筒玻璃棒分析天平容量瓶(50ml) 滤纸薄层扫描仪微量注射器紫外分析仪 药品氯仿氨水硫酸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二乙胺硅胶板(硅胶与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 GF 254 方法:生马钱子粉:粉碎过20目筛 制马钱子粉:粉碎过20目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