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模板】

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模板】
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模板】

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指南

第一部分德育理论研究课题(共8个)

【说明】德育理论研究课题的一般要求(特殊说明的除外):

资助经费:8万(课题正式立项后先划拨4万,结项后再划拨4万)

课题年限:2年

结项时交:《课题研究报告》,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编著1部(草)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关联性研究

研究要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本内涵研究为出发点,围绕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关系和创造性发展等方面研究入手,深入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2.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校德育工作规律,总结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经验,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深入研究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各学段、课堂内外和网上网下各环节一体化的工作体系,设计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一体化方案,提出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不同学习阶段德育工作重点和有效策略。

3. 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略

研究重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上海中小学学科德育实践探索经验为研究对象,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方法,研究提炼学科德育的理论基础,科学谋划进一步深化学科德育的实践方略。

4. 法治模式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和大学生发展特点,根据诚信教育的基本内涵,阐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举措及有效路径。

5.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目标,依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相关环节,

聚焦教材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发展、课程贯通等问题,以系统性方法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提升的方法与途径。

6.基于易班的全方位育人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着眼于将易班建成集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在总结各高校目前利用易班开展育人工作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如何在易班这一网络开放平台实现教育信息一站式服务、教学资源集成化呈现、师生全天候交互、学校管理人性化完善等全方位育人目标的方法途径和体制机制。

7.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研究

研究要点:梳理当前上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现状,总结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的经验,围绕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出完善方案。科学设置岗前培训、专业化培训、骨干培训,以及总支副书记培训等分层分类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逐步形成队伍培养梯队体系。

8.学生德育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围绕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身心健康状况等内容重点,深入研究与德育相关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及其分类指导、综合运用的方法途径。

第二部分德育决策咨文课题(共21个)

【说明】德育决策咨文课题的一般要求(特殊说明的除外):

资助经费:5万(课题正式立项后先划拨3万,结项后再划拨2万)

课题年限:1年(跨年度发展报告等可为2年)

结项需交:《课题研究报告》,相关工作的《规定》、《意见》、《方案》、《大纲》等草案或《白皮书》、《专项工作调研报告》、《特定对象发展报告》等成果。

1.上海教育系统新闻宣传的媒体合作战略研究

研究重点:为建立上海教育系统层次化、主题化的立体宣传格局,掌握新闻宣传

的主动权,通过梳理媒体对上海教育领域新闻的关注点、关注度、报道类型、特征、影响力等内容,建立分类分层的媒体资料库;结合上海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媒

体合作的现状,探索上海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媒体合作的基本思路、合作形式、联

动机制和长效机制,提升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媒体合作情况调研报告》、《上海教育系

统新闻宣传媒体战略合作框架》

2.上海教育系统新媒体群组织体系与评价机制研究

研究重点:通过对上海教育系统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群发展现状的梳理分

析,探索教育系统新媒体群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具有新媒体

群特色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新媒体群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中突出问

题的解决策略,从理论和操作层面提升教育系统新媒体群绩效管理的质量。

研究成果:草拟《上海教育系统新媒体群组织体系顶层设计架构及制度规定》、《上海教育系统新媒体群评价机制及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结合《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充分调

研上海普教系统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优秀师德建设案例及经

验,分析普教系统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

设的途径方法、重点工作及主要举措,构建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

主要成果:草拟《关于建立健全上海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若干意见》

4.上海高校博物馆评估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要点:结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在详细梳理上海高校不同类型博物馆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高校不同类型博物馆的特色优势、功能定位与目标、瓶颈制约原因、突破办法等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分类等级评定标准,初步建构上海高校博物馆准入机制、评估机制、评价机制等指标体系,为高校博物馆的个性化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依据与保障。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博物馆评估办法》

5.上海高校志愿者育人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研究要点:在详细梳理上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践行实践育人理念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化、主题化、品牌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探讨上海高校志愿者育人联盟在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上的空间,初步建构上海高校志愿者育人联盟的准入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标准以及与其他机构的联动机制等内容,提升上海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的整体能力与质量。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志愿者育人联盟运行机制》

6.2014年教育网络舆情事件特点分析及应对研究

研究重点:在2013年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2014年重大教育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应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教育系统互联网管理规律及工作机制。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教育舆情机制单位建设若干意见》

7.易班建设与发展战略定位与规划研究

研究重点:以易班创新转型发展为出发点,以网络发展规律、学生用网规律以及教育改革规律为遵循,研究总结易班在更高起点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重点。

主要成果:草拟《易班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易班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8.XX市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研究成果及专家数据库建设

研究要点:在梳理近三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从基础理论、现状研究、改进对策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从专业特长、研究方向、主要贡

献等角度梳理相关研究专家情况,建成能多条件搜索的数据库。

主要成果:初建《XX市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研究成果及专家数据库》

9.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研究

研究要点:立足当代社会发展,总结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验,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在进一步凝炼方向、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科学化建设目标和可行化建设路径。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10.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研究

研究要点:梳理当前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总结各级各类人才培养项目的工作经验,提出整合完善方案,科学设置分层分类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逐步形成队伍培养梯队体系。

主要成果:草拟《进一步加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梯队培养的工作方案》

11.加强和改进上海高校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工作研究

研究要点:根据《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上海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及特点,针对上海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载体建设、队伍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内容,研究提出上海高校互联网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模式、实施路径、机制保障的具体方案。

主要成果:草拟《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高校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

12.有效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系统梳理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开展师生调查,总结有效开展该课程教育教学的经验,在教材建设、教学组织与评价、教师队伍培训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策略。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13.上海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规范与绩效考评办法研究

研究要点:调研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情况,梳理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职能、工作内容、基本流程、伦理准则等方面的规范化要求,开发制定绩效考评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规范与绩效考评办法》

1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研究

研究要点: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易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方向为切入点,研究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收集典型案例,编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南,形成制度化建设方案。

主要成果:草拟《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南》

15.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的研究

研究要点:分析当前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初步构建不同学段学生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的内容体系,研究区县及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的推进策略,就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实施途径、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主要成果:草拟《中小学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优秀成果集》、《中小学职业启蒙和生涯教育指导案例集》

16.XX市高中学生品德行为评价研究

研究要点:以近年来高中三好学生评选为切入点,研究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和外显行为特征,探索高中学生品德行为评价的基本内容、方法和保障机制等。

主要成果:草拟《XX市高中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办法(含评价标准)》

1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行为评价研究

研究要点:研究国内外中职生品德行为评价的先进经验,调查分析当前中职生品德行为现状及核心要素,并探索新时期其品德行为评价内容、方法和保障机制等。

主要成果:草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品德行为评价办法(含评价标准)》

18.XX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要点:结合XX市区县、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案例,调查分析新形势下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和难点,研制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手册等,规范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促进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良性发展。

主要成果:草拟《XX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工

19.关于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现状,梳理思政工作及其程序中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从于法有据的角度分析、研究支撑高校思政工作的相关法律,并积极探讨、构建能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服务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操作规定等体系框架。

主要成果:草拟《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相关法律及其实务》

2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评价比较研究

研究要点:开展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评价比较研究,系统分析和梳理国外同类机构建设的先进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借鉴吸收特色做法、有效经验,提出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可行路径。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标准》

21. 实践育人的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研究要点:系统梳理和总结上海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探索及经验,比较中外高校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异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促进实践育人的常态化、制度化研究。

主要成果:草拟《上海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三部分德育实践类课题参考(共148个)

【说明】

资助经费:2万(正式结项后一次性划拨)

研究年限:1年

结项需交:《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1篇(不然延期结项)----------------------------

(一)高校德育实践类课题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研究

2.高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研究

3.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4.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建设研究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6.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比较研究

7.提升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路径研究

8.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标准研究

9.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与学历提升的关系研究

10.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11.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3.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14.社区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路径研究

15.大、中学生德育衔接工作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16.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班集体德育功能研究

17.市场经济的深化对高校德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18.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德育研究

19.高校国际交流生德育工作研究

20.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1.艺术教育实践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联研究

22.高校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23.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

24.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5.传统美德中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研究

26.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7.“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现状分析

28.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

29.海外研修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研究

30.宗教对大学生的(渗透)影响及对策研究

31.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建设研究

32.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研究

33.大类招生背景下大学学风建设研究

34.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3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研究

36.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实证研究

37.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状况及对策研究

38.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机制研究

39.高校网络社团状况研究

40.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的转型发展研究

41.校园媒体的建构与德育功能开发研究

4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成功案例研究

43.“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研究

44.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激励模式探索

45.高校志愿者服务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46.职业院校礼仪课程建设研究

47.中高职贯通班学生德育工作研究

48.上海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状况研究

49.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途径研究

50.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社会实践体系研究

51.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研究

52.心理健康教育“体教结合”机制研究

53.大学生党建机制的优化研究

54.高校思研会职能定位及工作平台与方法研究(二)普教德育实践类课题

1. 区域性家委会联盟在家校互动中的作用

2. 中小学家校协作合力育人的实践研究

3.郊区县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课程开发研究

4. 提升区域班主任教研活动质量的研究

5. 优秀班主任选拔孵化与培训机制的研究

6. 青年班主任个性化培养机制的实践研究

7. 教师职业道德成长规律研究

8.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状况研究

9.初中学生有效开展主题论坛的实践研究

10.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研究

11. 中小学心理辅导专用仪器的应用研究

12. 借助心理测量提升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13. 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实践研究

14. XX市区县心理咨询“个案督导”制度建设研究

15. 情感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

16.中学生生命价值体验教育的实践研究

17.高中生逆境应对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研究

18. 激发高中学生品德潜能的实践研究

19.体育精神渗透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20.青少年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研究

21.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22. 德育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

23.学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联研究

24.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研究

25.乡村少年宫建设的实践探究

26. 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

27. 语文学科育人课例实践研究

28. CAS课程在初中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9.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0. 增强中学生对思想品德(政治)课认同度的实践研究

31. 以实践体验课程促进中学生社会融合的实践研究

32. “贤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33.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34. 困难家庭中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与教育对策的研究

35. 以“人生规划”教育为重点推进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研究

36. 基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行为方式研究

37. 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分层递进实施策略研究

38. 绿色指标视野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策略研究

39.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学校男生教育实践研究

40. 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评价机制研究

41. 创新区域社会实践序列活动的行动研究

42. 市郊中小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43. 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44. 基于绿色指标的中小学学生综合评价方式研究

45. 激励性评价在初中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46.基于学校教育理念的养成教育体系构建和实施研究(三)中职德育专项课题

1.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践研究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研究

4.依托社会资源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的实践研究

6.中职学校利用优秀企业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实践研究

7.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研究

9.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研究

10.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

11.基于传统技艺的中职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12.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13.中职学校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14.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德育能力培养研究

15.中高职教学贯通学生德育评价研究

16.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7.中等职业学校“随迁子女”学生家庭教育研究

18.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研究

19.中等职业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方案与运作模式研究

20.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四)易班德育等专项课题

1.高校大学生网络骨干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

2.易班辅导员培训标准化体系研究

3.易班网上大学生党建工作实践研究

4.易班网上学生社团建设策略研究

5.易班网上班级建设策略研究

6.易班网上班级的评优指标和排名算法研究

7.易班评教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可行性分析研究

8.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引导研究

9.校园文化活动与易班线上活动融合策略研究

10.学生辅助专业教师开展易班建设策略研究与实践

11.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定位与功能研究(制度汇编)

12.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机制研究

13.基于易班手机客户端的学生社团功能需求研究

14.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特点与新趋势分析研究

15.XX大学生新闻信息获取情况研究

16.教育网络舆情研究与知识库建设

17.易班新生宣传标准化体系研究

18.易班新生活动的方案研究与实践

19.易班新生班级创建标准研究与实践

20.易班用户个性化内容和评价指标研究

21.易班博雅世界场馆设计研究与实践

22.学校易班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宣传策略研究

23.上海高校特色易班建设案例(汇编)

24.易班平面媒体报道文案研究(汇编)

25.易班网络思政教育案例研究(汇编)

26.2013年教育新闻案例研究(汇编)

27.2013年媒体看教育案例研究(汇编)

28.上海高校支持易班建设政策研究(汇编)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项目背景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项目提出的背景 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总书记提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共产党中央委 员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所有类型的学校都必须更加重视道德教育”。而且,在过去的20年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道德教育本着人的进步和人格提升 的精神。独特的价值。因此,加强对德育的探索,进一步完善德育方 法和方法,强调实效,具有深远意义。 2.中小学德育现状迫切需要改革。 目前,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很低。道德教育将道德与日常生活分开。道德教育的目标得到了无限的改善。它与道德品质和道德生活的发展 是分开的。在理解道德价值观时加强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需求的理解 是太过分了。理性价值,忽视其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在道德教育 的过程中,忽视了道德学习的主体性,重新教学,重新撼动,消除了 生活世界的主观生动性。这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和生活要求,从现实

生活中教育的后果表现为:学生脱节,道德理解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 在遇到复杂的道德生活时很难适应,无能为力;学生有“多重人格”, 表达为“面对面的一套,背后一套”。 3.我们学校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深化需求。 多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为基础,吸收和整合了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德育进 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继承和发展。。以特色德育理论为指导, 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模式和德育管理模式。在研究中,我们努力找出道德教育的现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实验,为 改变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做出贡献。同时,通过 专家,研究教师,德育管理者和学生的互动,优化和完善学校德育环 境和效能,形成“体验德育”的理论模型和管理范式。 (2)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改变现有的教育者道德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不仅可以视为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具有相应道 德知识的学生并不一定意味着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应道德行为和道德效应。道德教育不是一种认知过程。这是一个由道德主体实践和体验的 积极过程;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身的教育,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而不是灌输;道德教育不是学生生活和学生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是一个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和活动相结合的东西。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该接近学

2020——2021学年度德育工作总结.doc

2020——2021学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生活规范、学习规范为重点,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加强德育领导力量。 1、成立以吴水泽校长为组长,陈曲萌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团委会负责人及班主任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分工负责,又统一协调。德育领导小组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确定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系列教育活动。

2、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同时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中,促进了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初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德育环境。 3、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我校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严格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月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有班主任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总结。构建健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真实、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着力表彰在教书育人中成绩显著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 (二)健全制度,完备计划,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1、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对学校德育工作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使其更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2、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教育形势,提前制定好本学年、学期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开学后,各班都能制订好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同时,学校把相应的德育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六中全会思想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xx市区“有效德育工程”和“德育创新工程”,推动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坚持和发展“生本德育”,努力丰富绿色教育体系,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成长。 二、主要工作 1、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全员育德”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每次班主任例会,邀请校内优秀班主任和校外专家作专题报告,深入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组织班主任和政教人员参加武昌区班主任培训班和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升班主任育德能力和育人水平。 (二)形成完善的德育工作者三大评价体系。以XX年市、区、校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为契机,大力培养、推荐、表彰优秀班主任。认真开展XX年校优秀德育工作者(除德育干部、班主任以外的全体教职员工)评比活动,大力表彰普通教师中的优秀德育工作者,努力营造全员育德的良好工作氛围。我校要以此评比活动为契机,广泛动员、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工作氛围。认真开展针对德育干部的XX年优秀德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实行德育干部个人荣誉与学校德育工作年度考核相捆绑的评价体系,将德育干部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注重德育干部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又关注学校德育工作的推进情况,实现德育干部个人成长和学校德育工作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

最新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微德育”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这种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友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然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的缺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6+1”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更感到自己是父母、长辈呵护下的“小太阳”,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事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待人处事冷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明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突破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国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感恩教育研究将成为全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性德育研究潮流。200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726项目研究中心正式在全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研究活动”,并申请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面向全国选择一批挂牌实验学校,这意味着该课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文章和成果比较丰富,主要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许多地区、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但尚未出现成熟的感恩教育途径和方法理论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对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预计突破

教师有关个人年度德育的工作优质总结计划.docx

教师个人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年度德育工作总结1我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课堂上,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我认 为就是通过学科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来提高教学质 量的实践活动。我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 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故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渗透德育就显得尢为重要。让学生在科学课上认识、探索自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机会。科学的德 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 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更要培养成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 中渗透德育呢我是通过以下的途径和方法来实现的: 1、在学习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最基本的 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 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指导学生 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在学 生的实验中,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

结果,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是很正 常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引导,促使学生从小培养 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小组实验《磁跌》,有一组说他们不 能使磁铁吸引起来大头钉,我就叫他们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们连接方法,但还是没有吸引起大头钉 来。于是,我就首先郑重的肯定了该小组做法,同时指出可 能是连接材料出了问题,他们就一一换实验材料,结果他们 发现是一根导断了,当他们换好材料后他们成功了,这样使 他们既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在细节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 " 勉强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 "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不是一 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 来源于细节,我们科学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入手。例 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我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 原处,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教育他们及时感谢小组内同 学给予的帮助,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实验时要细致等 等。这些细节、点滴都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要求来实现, 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并要贯穿始终。又如:我把学生带到实 验室去上课,要求他们进出教室时应做到 " 静、轻、快 " ,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洁净,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认识到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

全国2014年4月自考德育原理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德育原理是德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一般问题 B.揭示德育一般规律 C.揭示德育一般方法 D.揭示德育一般过程 2.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是 A.马卡连柯 B.克鲁普斯卡娅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可夫 3.德育的质的规定性即德育的本质特征是 A.培养人的思想品质的活动 B.培养人的政治品质的活动 C.培养人的法纪品质的活动 D.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4.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角度看,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是 A.全面性和发展性 B.综合性和开放性 C.科学性和民主性 D.独立性和变革性 5.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对人的品德发展来说,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说明的是 A.生物因素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B.生活环境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C.人的生命活动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D.人的社会实践决定人的品德发展 6.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品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童年期(6、7—11、12岁)的主要特征是: A.两义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7.原始社会要求德育培养人们具有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德;封建社会要求德育培养人们具有纯朴、坚

2014年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2014 年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考评 各项指标为抓手,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积极创建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生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省中小学德育工作考评各项指标为抓手,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积极创建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环境,探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以德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二、工作目标。 1、一个总目标: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丰厚的人生基础。 2、两个分目标:进一步落实德育生活化理念,强调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阵地,事事是德育内容;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全力推进德困生和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3、三个阶段目标:初一年段以适应教育为支点,以规范行为为目标,以养成教育和学法指导为重点;初二年以发展教育为支点,以稳步过渡为目标,以加强自我管理,缩小两极分化为重点;初三年以理想教育为支点,以人生理想教育和考前心理辅导为重点。 三、工作重点: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1) 确立以班主任为主,班级学科教师为辅的德育工作队伍,构建 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教育观,明确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 重视班主任工作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研讨班级管理方法,引导班主任多采用赏识教育,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学生,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加强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要做到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不断学习、实践、创新、总结。 要求班主任从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抓主题班会,进行正面教育;二是加大力度进行日常班级管理;三是加强对问题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抓两头,带中间;四是沟通家庭、学校教育,家校联合,共同努力。 (3) 继续做好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各班的黑板报、班容、卫生、纪律、两操、出勤、活动开展、主题班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评比,以考核促提高。 鼓励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力争上游,激发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做好学生学期的综合素质评定。 2、开展洒扫应对主题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梦"" 雷锋精神"和洒扫应对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未成年人懂礼知节、自理自立、感恩

省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省级德育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一、选题缘由 1、学校学生现状 我们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34个教学班,1700余名学生,办学已成规模。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已成为学校受教育者的主体。他们其中一部分习惯差、毛病多。据我初步统计,农村学生、留守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0℅左右。 他们的养成教育是当下必须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有刻不容缓的使命感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感。 2、寻找空白,填补空白 我们在课题立项之前,在网上大量查找了国内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研究的情况。通过浏览,看到钢花学校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发现,钢花学校在德育主题月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资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留守学生的养成教育研究,更是一个空白。我们进行此项课题研究,就是想在钢花学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养成教育内容,赋予养成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3、创品牌,出特色 提炼办学理念,打造学校品牌,是我们学校当前的战略

选择,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彰显其办学水平及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界定 为避免产生混淆,特对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 “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或亲身经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训练活动,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过程。 “体验式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体经历有效创设相关的情景或氛围,让少年儿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和内化体验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并逐步积淀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形成“不教而教”的自律习惯并伴随终生。 三、研究意义 1、是创新德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一些教育者的德育教育方式仍然是灌输说服、限制防范、机械训练,忽略了教育对象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实践能

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万事德为首”,其意义无须多讲,人人自明.怎样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知善恶,明美丑,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才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总结本年度的德育工作,以察得失,逐渐形成大成小学德育工作的特色,进一步发展成为大成小学文化的一部分,十分有必要. 上学期,大成小学迁新址,吸收了一百多名新生,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稳定生源,消除学生的心理反差,让老生的优秀行为带动新生尽快和大成小学的文化融为一体.这个阶段德育工作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习,学生渐渐明确自己在校应当怎样做才算合格,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红蓝分的调节,学生产生进取意识,走入正常的轨道.接着重组少先队领导班子,为开展自主活动打下基础.第三,班主任培养班干部,借助学校整体舆论进行班风建设.在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步形成了新环境下的校园文化. 本学期紧承上学期在班风、校风建设、规则意识、少先队组织方面打下的基础,将“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原则,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进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具体的实施途径是抓住三条主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少先队工作、《大成小学学生个人修养10条》.具体落实了以下工作: 1、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班级评出学规范标兵五名,写上事迹,进行表彰. 3、红蓝分总结,各班得红分较突出的,德育处给他们照相表彰. 4、成立少先大队广播站,收购站,组织升旗和入队仪式. 5、以《大成小学个人修养10条》为标准进行评比,评出温馨教室. 以上工作,每一项都包含了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如果将每一个细节讲出来,恐怕一个上午也讲不完,时间关系,只能从略. 不足之处: 1、有几项列入计划的事情没有落实,如宿舍建设,路队检查等.这两个方面都和我们的硬件设施有关,如宿舍内物品摆放问题、路队方面学生洗刷问题.不过这里面也有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对生活老师开会、监督较少,印发的《宿舍整理标准》就成了形式;陪宿、陪餐落实不是很严格,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另外,班主任工作经验没有形成书面材料保存下来,使一些好的方法没有推广开来;教书育人是一个老话题,只教书不育人是否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育人是否能够促进教书?视学生若亲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等. 2、本年度六年级有些学生崇尚打架,在他们的意识中打架解决问题是一种时髦,这种风气如同接力赛一般,六年级还没走,五年级同学已经伸手接棒了.怎样做好小六与初中的衔接,怎样改变现时代留给学生的“打架是英雄”的审美观,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3、校园无小事,孩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思想的表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一些原则解决问题是教师工作的根本特色.

ZZ中心学校2014年德育工作计划

ZZ中心学校2014年德育工作计划 ZZ中心学校2014年德育工作计划提要: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践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 ZZ中心学校2014年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以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过程重体验、内容针对性为目标加强活动建设。德育活动要讲实效,重过程,力求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乐于参加、积极参加、获得体验、受到教育。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要点: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2、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首先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加强跟踪指导,开展优秀班主任的带头、辐射、指导作用,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班队会的参观等,促进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其次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三心(爱心、耐心、恒心)一访,与家长常沟通,形成施教合力,严禁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 4、积极学习宣传“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确保“两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4、配合上级防疫部门做好疾病预防和接种工作,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三、主要目标任务 1、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3、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4、优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 5、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进入课堂,使学生对其有更多的了解。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1、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践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教育之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做到务实、求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2、加强培训、学习和交流,提高育人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树立班主任的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二)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和养成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板报、校反、国旗下的讲话以及班队会、晨会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小学生守则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充满整个校园。

年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年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按照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生活规范、学习规范为重点,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加强德育领导力量。 1、成立以吴水泽校长为组长,陈曲萌副书记为副组长,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团委会负责人及班主任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分工负责,又统一协调。德育领导小组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探讨解决

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确定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系列教育活动。 2、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促进自身素质的根本性提高。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以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同时将教职工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并将其纳入教职工工作考核中,促进了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初步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德育环境。 3、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我校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严格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月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有班主任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总结。构建健全的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真实、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着力表彰在教书育人中成绩显著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 健全制度,完备计划,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1、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和规章制度,对学校德育工作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使其更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2、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教育形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德育工作规程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教育,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智育、体育等方面年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多方面工作起重要的动力和保证作用。 第三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集体,具有社会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新型人才。 第四条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体系均遵照《中学德育大纲》执行。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整体构建德育工作的理论框架及工作网络,实施“八大工程”,从而形成强大的德育工作合力。 第五条弘扬人文精神,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德育观,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深入人心,真正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德育工作成为全校师

生的自觉行动,实现“人人谈德育,处处皆德育”的目标。 第二章德育目标 第六条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德育目标,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 第七条学校德育工作应当坚持“三全面、五学会”的育人方向,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竞争,学会创造。 第八条坚持“全面发展加特长”的育人原则,真正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愉悦发展、和谐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 第九条树立“三意识”,即爱国意识、公民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的育人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报效祖国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严守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反对极端民主化,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尊重别人的民主权利;知法、守法,对违法犯罪行为敢于检举、揭发。 第三章德育网络 第十条德育网络是实施德育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的组织体系,是校内外、课内外各种德育途径的良性结合。建立德育网络是德育工作的特殊要求。建立德育网络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是保持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

XX小学2014年秋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XX小学2014年秋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XX小学 2014年秋季

XX小学2014年秋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 (一)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二)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二)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德育处将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三)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

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四)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师德建设 结合学校工作重点,从校长到教师都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全员要继续加强多形式的学习,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二)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围绕培养学生“十个好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

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

德育工作资料汇编

德育工作资料汇编

德育序列化教育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按照“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同时为避免学校德育工作的杂乱和疲于应对的局面,帮助和指导广大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有序性、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精神,制定了本校德育序列化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宗旨”,开展“四项教育”,建好“三支队伍”,用好“三个平台”,整体构建晋中市中小学序列化德育体系。 “一个宗旨”:立德树人。 “四项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公民素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

“三支队伍”: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和学生家长队伍。 “三个平台”:课堂教学主渠道、班队活动和阳光体育。 三、目标和要求 (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各小学要侧重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落实“八大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02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2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The work pla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 hools in 2020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前言: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 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 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 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 编辑修改及打印。 指导思想: 学习并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教育局社发局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百年校庆为契机,以“名家名作,伴我成长”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为主线,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重点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细上做文章、在落实上下工夫,强调理论和实践、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我校德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 一、明确一个方向

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 学生良好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毛主席早已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里就把德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德育领导或班主任的事情,应该是全体教师的事情,我们把渗透德育在每个学科中,全体教职工树立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二、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 进一步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每个成员能主动的学习,形成合力,努力探讨德育工作新途径。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中的直接实施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 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师德修养。 (1)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 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 理念,对学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提升自己道德情感的感召力度,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实用版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实用版Practical edition of Research Report on Moral Educa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实用版 前言: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现实需要 丰富初中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关注,普遍认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普遍注重学校德育和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互动机制的可操作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大教育系统,为全民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活环境,发展终身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校位于安康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建校30年来,学校始 终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

学宗旨,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 学理念。自20xx年跻身于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法制校园”之后相继荣获“初中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课改示范学校”。随着我校社会知名度逐步提升,要求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多。班大人多、校园面积相对狭小(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00余人,校园面积15亩, 校舍面积16770平方米),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中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因素比比皆是,上述多种原因,对教育大环境造成了家庭教育“教不得法”,社会教育“鱼龙混杂”,学校教育“独木难支”,有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发展现实需要,我们确立 “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研究课题,旨在不断尝试初中阶段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在校内狠抓德育工作,同时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与社区,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家庭、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学校德育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等提供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市教育局2019年德育工作总结

**市教育局2019年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德育工作,我市教育局把创德育工作特色作为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两大重点工作之一,一年来,我们认真进行调研、探讨,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本年度德育方面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本土师德标兵,强化全员育人机制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是否富有成效,能否完成新时期下的育人任务,关键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为了推进德育队伍建设,我市明确要求全体教师“立终身从教志向,树为人师表品行,兴教学研究风气,尽教书育人职责”,形成“人人承担育人重任,堂堂渗透德育内容,处处蕴含德育寓意,时时贯彻德育思想,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围和格局。首先,我市《**教育》以“板样在身边”为题,强力推出部分德育工作优秀校长、班主任、政务教务主任和教师,在全市教育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高潮,学习他们热爱教育事业、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立足本职、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顾全大局、甘为人梯的高尚品质。 其次,建章立制,实施班主任工作等级评价。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优秀班主任、合格班主任、见习班主任。每学期对各班主任

的工作进行评价,其考核结果与奖励工资挂钩。 第三,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构建德育网络。家长学校,是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联系学校、家体、社会,促进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工作桥梁;是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为此,我市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今年新增家长学校78所,覆盖了全市每一所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有了牌子、教室、活动安排;建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建立了家长学校活动档案。进一步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组织家长读一本书,给家长上一堂高质量的课,举行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开展一次亲子活动。二、创特色校园文化、育新人润物无声 为了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使之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德育的发展,今年年初我市提出了“日常工作有规律,特色活动成系统,人有我精求规范,人无我有创品牌”的德育工作指导思想,鼓励各校在搞好德育常规的基础上,创立本校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我市各学校积极行动,因校制宜的开展了特色创建活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初步形成德育特色、教育服务“三农”特色、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体卫特色、艺术特色、教育科研特色、学习型校园特色等校园文化。 一年来,我们一是抓规范——培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为此,要求各学校要抓《中(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