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版修订)-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2020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版修订)-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2020年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版修订)-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

附录1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表1

水平素养 1 :技术意识

能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简单的技术体验活动,了解与感知技术与人、自

然、社会的关系,形成对人工世界的认识和初步的环境意识;能结合具

体案例讨论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水平1

特性;能结合生活中的技术情境,分析人们进行技术选择的原因;能通

过案例分析,了解技术专利申请的过程,理解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中的

重要性;能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技术的文化特性和美学特征。

能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恰当处理人技关系,形成规范、安全的技术习惯;能结

合具体案例的辨析,形成对技术的理性态度和评价;能调水平 2 查并分析某一具体技术选择、使用、决策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能通过案例辨析,形成抵制侵犯

知识产权的意识;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理解技术对历史、社会及环境的影响。

能结合某一具体技术领域,调查并分析个体及群体的价值观如何促进或

阻碍技术的发展,理解技术活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能够自主搜集、

分析相关数据,评价一项技术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判断其发水平3

展趋势;能结合具体技术发展案例,分析其对当前及今后的社会、文化、

经济、环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面对熟悉复杂的技术情境,能够较为合

理地进行风险评估。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续表水平素养 1 :技术意识

能综合各种数据与信息,就某一技术领域对个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

出判断,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和生态文明观;能在适当的时机参与社

水平4会有关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运用趋势分析等评估技巧,对某一技术的未来发展作出判断;能在技术实践活动中,整合应用人文、

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知识。

能综合多个技术领域,调查并分析个体及群体的价值观、伦理规范是如

何影响技术发展的;分析并评价一些重要的技术对个人、社会、环

水平5境的影响,学会进行技术决策;学会从多元文化的角度评价技术产品,具有一定的对技术文化的评价和选择能力,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观。

表2

水平素养 2 :工程思维

能通过经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进行设计方案的多因素分析,了

解比较、权衡、优化等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常见典型的技术系统

水平1案例分析,感知系统和工程现象,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考察并解释输入、过程、输出及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系统的,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与

思维。

能结合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出系统设计的方法,并能运用系

统、结构、流程、控制等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的技术设

水平2计活动,尝试解决技术问题;能确定一个生活或生产中的简单对象,分析影响系统的因素,尝试通过改变输入、过程、输出、反馈和干扰等对

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能就某一具体技术领域中明确的技术问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识

别技术问题的特性和细节,明确制约条件和各种影响因素,提出可能

水平3

的解决方案;在进行简单的技术方案设计时,尝试运用模拟试验或数学

模型来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进行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附录│

续表

水平素养 2 :工程思维

能就某一技术领域中较为复杂的问题情境,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任

务具体化,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能不断优化改进;能初步运用简

水平4

单的模拟试验或数学模型对某一技术方案作出性能和风险评估,发展工

程思维。

能整合运用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多个技术领水

平 5 域进行系统分析和方案设计;运用模拟试验或数学模型评价设计方案,

通过趋势分析、风险评估等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

表3

水平素养 3 :创新设计

能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特定需求和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水平 1 能借鉴技术设计案例和技术规范尝试制订解决技术问题的单一方案;体验技术设计

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具有参与技术创新设计的愉悦情感。

面对熟悉的技术情境,能运用技术语言分析用户特定需求,明确需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条件制订解决技术问题的一水平 2 个或多个单一

方案;能针对某个技术问题解决实例,设计一般的试验方案,撰写试验报告,初

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形成基本的技术设计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机观念和亲近技术的情感。

面对较为复杂的技术情境,能运用人机理论,发现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及关联性,

多角度分析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与所水平 3 设计产品有关

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能制订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规范的多个方案;能尝试通

过技术试验等方式体验技术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创新设计能力;

感受技术设计相关的文化现象。

能运用用户模型分析方法,提炼用户的独特需求,确认所要解决的特定技术问题;

能依据设计需求制订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规范的多个方水平 4 案,并进行初步

的比较与权衡;能通过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等方法掌握技术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

形成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领悟技术创新设计相关文化的丰富内涵。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续表水平素养 3 :创新设计

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多视角认识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形成对用户需求和技术问题的敏感性;能运用数学与工程方法

进行比较和权衡,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

水平5

改进原有方案;能自行设计技术试验,进行技术探究,熟练运用技术设

计与创新的一般方法,结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形成较高的创新设计能

力。

表4

水平素养 4 :图样表达

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体会技术语言的重要性,分析归纳技术语言的水

平 1 种类及其应用;能通过具体实物展示,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如草图、

三视图、简单的机械加工图;能用简单的草图表达与交流设计构想。

能在较为简单的技术设计实践中,绘制规范的设计图纸,形成良好的

设计习惯;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如流程图、控制系统方框图,并

水平2

能表达简单的设计方案;能将简单的设计方案用二维、三维设计软件表

现出来。

能识读机械、电子等技术领域常见的技术图样,如一般的机械加工图水

平 3 和简单的电子电路图等;能用较详细的草图表达设计构想,并使用设

计文件、日志等记录设计的创意、过程和结果。

能识读较为复杂的技术图样,如草图、三视图、机械加工图等;能在熟

悉而复杂的问题情境中,用较为复杂的草图,准确表达与交流设计

水平4构想;能结合不同技术领域,在较为熟练运用常见技术图样基础上,进行方案的设计;能将简单的设计方案用二维、三维设计软件表现出来,

并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能面对难度较高的问题情境,用较为复杂的草图,准确表达与交流设水平 5 计构想;面对复杂情境时,能主动选择与综合运用图样或其他技术语

言表达设计构想,形成用技术语言进行思维转换的能力。

│附录│

表5

水平素养 5 :物化能力

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具,了解常用材料的属性及加工

水平1

方法;在材料及其加工过程中,具有基本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意识。

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根据材水

平 2 料性能列出用料表;在实施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能从环境、经济、社

会、质量、美学等方面考虑材料的使用,掌握基本的工具使用方法。

能结合某一技术领域,掌握一些特殊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根据方

案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确定方案实现的时序和工序;能严谨细

水平3

致地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和装配,并对模型或产品进行基本的技

术指标测量。

能分析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具有初步的

工具思维和工匠精神,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和装配;能对模型

水平4

或产品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撰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方

案试验的报告。

能根据方案设计要求综合选择材料和工具,具有一定的材料规划意识

和工具思维;能对模型或产品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撰写技术测试和

水平5

方案试验的报告,并能从效率、形式、流程等方面进行方案的评价与优

化,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良好品格。

谈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112086.html, 谈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作者:谭祝寿 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9年第10期 摘要:通用技术课堂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基于合理的技术活动载体、真实的情境和学生经验、问题解决和思想方法的渗透之上,开展技术活动中,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聯系,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堂;核心素养;技术活动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综合应用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和教育的有机融合,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有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那么在日常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苏教版必修1“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观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通用技术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之后所形成的、具有通用技术学科特点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通用技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整合教学目标,综合体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课堂教学要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一是必须确立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念,那就是立德树人。真正的教学首先是育人,然后才是教书,这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要确立的教学观念。二是必须具有对课程正确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即课程意识。教师不能就教学论教学,就教学谈教学,一定要有课程的视野和高度,要看到学科本质,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为核心,让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三是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的中心、重心是学而不是教,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应该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和展开。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必然要求。 二、合理选择技术活动载体 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对于技术学科而言,技术活动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应体现技术学科的实 践性和创造性特征,采用基于“做中学,学中做”理念的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等实践学习方式,组织技术探究和技术试验等创造性学习活动。只有借助技术活动载体,才能让学生开展技术活动,才能让学生经历“实践”与“认识”的循环;才能在技术活动中体验设计过程,理解技术原则与

长连中心小学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长连中心小学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并且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课标中包含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目标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实施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实施内容与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1、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听说的积极性。 (1)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听、做、玩、演、唱); (2)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3)让学生有成就感; (4)充分运用评价。 2、挖掘教材,创设并充分利用语境。 教师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才,使教材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

前。并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实物创设情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模拟情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作为情景支撑,让学生置身于体现“语用”的情景中。

3、注重积累,培养学生听说习惯。 良好的听说习惯要靠早期培养,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要靠长期坚持。 4、合理设计,听说训练要到位。 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分析和有效地使用好这些练习,对学生听力技能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努力尝试并落实归还学生的提问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用问题引领学生对对话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1、制定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课堂上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教材上的阅读任务,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课外的阅读资源进行补充。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了解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但是绝不能把阅读方法的讲解和学习作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四)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核心素养

高中通用技术核心素养 1.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2.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3.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 解决过程。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4.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 以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5.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指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学生能知道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感悟;能进行材料规划、工艺选择及其比较分析和技术试验;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

XX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实施方案

XX小学教师素养提升实施方案 根据XX市(2020)XX号文件《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中“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训”的精神与要求,结合XXX区现阶段教师素养提升方案,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师素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和安排如下: 一、原则: 1.重视线下研修 基本技能训练及特长技能训练:线下研修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计入校本研修学时,并纳入对学校的过程性考核。 2.加强线上研修 (1)每天利用“学习强国”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选择与教师职业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现代信息技术、文学艺术、正能量人物事迹等进行深度学习。 (2)每天利用“钉钉”网络平台直播授课、答疑解惑,要充分考虑网络教学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锤炼教学语言,及时反思改进网络教学。按照XX市(2020)XX号文件精神,教师参与线上教育教学,计继续教育学时。利用“学习强国”研修撰写学习心得或撰写教学反思,上传到XX市教育博客(每周不低于1篇),后期将进行统计并计继续教育学时。 二、具体安排: 1.内容(1)基本技能训练:每周写1张钢笔字或毛笔字(发照片)、画1幅简笔画(发照片)、朗读一篇散文一首诗歌或者讲述一个故事(发语音)。 (2)特长技能训练:每天至少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发照片);每周进行一次艺术类、生活类、科技类等方面的训练(发照片)。 (3)书写博客上传到郑州教育博客(每周不低于1篇,发截屏)反思教育教学。可以利用“学习强国”研修撰写学习心得或撰写教学反思,也可以是利用“钉钉”网络平台直播授课、答疑解惑的反思。

注:本周上传自己的研修计划。 2.要求 (1)每项完成后将照片或截屏等发至指定的群。练字、简笔画传到龙师笔墨群;朗读、博客传到龙师书院群;特长技能上传到美好交流群。 (2)每位教师上传资料截至时间为每周三上午下班前。 (3)每周四学校上传美篇至上级部门。 (4)以上研修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计入校本研修学时,并纳入对学校的过程性考核。基本功3分,博客2分,特此技能1分。 (5)项目统计负责人 XX:练字、简笔画; XX:xx; XX:朗诵; XX:特长技能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坚持走常态化道路。 疫情期间,教师居家时间灵活,也是充电的好时机。望各校(园)高度重视,深抓落实,激励教师不懈追求,做专业成长的追梦人,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我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版2020年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 90附录 2 教学与评价案例 教学与评价案例1 :基于螺旋式上升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案例主题: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常规技术要求的系列试验 一、教学目标 1. 经历对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多项常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试验的过程,能读懂相关的技术标准,学会识读技术图样,选择相应的技术试验方法开展试验,并写出技术试验报告。 2. 经历简易风洞设计和制作过程,学会运用系统、结构等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简易风洞方案设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风洞模型,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3. 经历技术试验数据分析和运用的过程,确定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技术问题,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体悟人技关系,形成规范、安全的技术意识。 二、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 1. 教学准备。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样品若干、量具、弹簧秤、塑料板、轴流风机、电动机等。 2. 课时安排:5 课时。见表1。 表1

附录 │ 91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项目情境。 2012 年的一天,某省的一条高速公路上曾发生过一起相当惨烈的 车祸,2 人死亡, 10 多人受伤,原因之一就是缺了这么一块小牌子。 交警说: “三角警告牌体积较小,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很容易被司机忽 视。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三角警告牌, 它对于安全的保障作用是巨大的。 三角警告牌在车辆发生故障抛锚时, 被放置于车子后方, 以提醒后面的 来车注意安全。不合格的三角警告牌对交通安全起不到多大的警示作用。 那么,合格的三角警告牌是什么样的呢?如何辨别和选购合格的三角警 告牌产品呢? (二)确定技术试验内容。 组装三角警告牌。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用三角 警告牌》( GB 19151—2003)(以下简称三角警告牌国家标准),熟 悉形状和尺寸、离地间距、结构稳定性、抗风稳定性、形状的视辨性 等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三)选取样品进行技术试验。 1. 检测形状、尺寸及离地间距(试验 1) 问题情境 1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角警告牌外形各异, 见图 1, 但基 本上都具备了三角形的特征。它们符合标准吗? (1)阅读三角警告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附录 A 的图样,填写形 状、尺寸和离地间距等技术要求及国家标准数据。 图1

学科素养提升方案

杭锦后旗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活动 实施方案 教师学科素养是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的重要载体。为全面提升我旗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切实提高教师学科素养,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根据《杭锦后旗教育局关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2012年8月为学科素养提升年。为有效实施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结合我旗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学科素养提升项目 (一)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内容要点: 1、中小学教师学习当代教育思想、教育新理念。了解当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明确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思想,转变哪些旧的教育观念,努力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2、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研读学科教材。 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学科课程基本框架、基本理念、培养目标。掌握学科课程标准中具体的内容标准,并能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研读教材,熟悉本学科的教

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二)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内容要点 1、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学科教师要具备基本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学科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科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学科教师要熟悉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弄清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独立地处理教材。 2、掌握学科基本技能。 学科教学基本技能是指某一学科教师基于本专业教学需具备的、区别于其他专业教师的较为突出的专业技能。学科教学专业技能的高低,是造成教师专业化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本次学科素养提升活动,各学科结合实际列出了专项,并提出专项达标要求,详见本文件附表《杭锦后旗中小学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项目要求一览表》。 二、学科素养提升措施要求: 1、校本培训与旗级培训相结合 校本培训是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主阵地。各校要将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纳入校本培训计划,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本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活动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活动的组织

通用技术核心素养

通用技术核心素养 通用技术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尹道龙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积极参与技术活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通用技术教学在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学生;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如:学习的能力、使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等等。技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影响。那么,通用技术课应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呢?笔者认为: 一、学习兴趣是培养技术素养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谓兴趣,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现象。兴趣的基础在于需要,对需要的满足就是成功,这种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即产生新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兴趣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这就是求知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充分满足学生好奇、探究和创新的心理要求,选择经典案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对学生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是根据好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教学“技术与社会”一课时,组织学生围绕“有人认为,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也有人认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样的观点展开辩论。多数教师的做法是事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挑选出四名学生当辩手,但在自由辩论阶段,两个组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这样就扩大了 参与面,学生们积极参与,场面非常热烈,兴趣非常浓厚,真正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呈现的案例为主,

学科素养提升方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杭锦后旗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活动 实施方案 教师学科素养是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的重要载体。为全面提升我旗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切实提高教师学科素养,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根据《杭锦后旗教育局关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9月——2012年8月为学科素养提升年。为有效实施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结合我旗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学科素养提升项目 (一)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内容要点: 1、中小学教师学习当代教育思想、教育新理念。了解当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明确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思想,转变哪些旧的教育观念,努力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2、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 研读学科教材。 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学科课程基本框架、基本理念、培养目标。掌握学科课程标准中具体的内容标准,并能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研读教材,熟悉本学科的教

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二)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内容要点 1、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学科教师要具备基本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评价学科教师功底如何的基本标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学科教师对于这些知识要能够真正内化和善于运用。学科教师要熟悉任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弄清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独立地处理教材。 2、掌握学科基本技能。 学科教学基本技能是指某一学科教师基于本专业教学需具备的、区别于其他专业教师的较为突出的专业技能。学科教学专业技能的高低,是造成教师专业化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本次学科素养提升活动,各学科结合实际列出了专项,并提出专项达标要求,详见本文件附表《杭锦后旗中小学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项目要求一览表》。 二、学科素养提升措施要求: 1、校本培训与旗级培训相结合 校本培训是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主阵地。各校要将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纳入校本培训计划,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本校教师学科素养提升活动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要结合素养提升内容要点和《杭锦后旗中小学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与评价案例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 教学与评价案例1 :基于螺旋式上升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案例主题: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常规技术要求的系列试验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对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多项常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试验的过程,能读懂相关的技术标准,学会识读技术图样,选择相应的技术试验方法开展试验,并写出技术试验报告。 2.经历简易风洞设计和制作过程,学会运用系统、结构等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简易风洞方案设计。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风洞模型,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3.经历技术试验数据分析和运用的过程,确定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技术问题,尝试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体悟人技关系,形成规范、安全的技术意识。 二、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 1.教学准备。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样品若干、量具、弹簧秤、塑料板、轴流风机、电动机等。 2.课时安排:5 课时。见表1。 表1 90

│附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项目情境。 2012 年的一天,某省的一条高速公路上曾发生过一起相当惨烈的车祸,2 人死亡,10 多人受伤,原因之一就是缺了这么一块小牌子。 交警说:“三角警告牌体积较小,使用频率较低,因此很容易被司机忽视。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三角警告牌,它对于安全的保障作用是巨大的。”三角警告牌在车辆发生故障抛锚时,被放置于车子后方,以提醒后面的来车注意安全。不合格的三角警告牌对交通安全起不到多大的警示作用。那么,合格的三角警告牌是什么样的呢?如何辨别和选购合格的三角警告牌产品呢? (二)确定技术试验内容。 组装三角警告牌。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动车用三角 警告牌》(GB 19151—2003)(以下简称三角警告牌国家标准),熟 悉形状和尺寸、离地间距、结构稳定性、抗风稳定性、形状的视辨性 等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三)选取样品进行技术试验。 1.检测形状、尺寸及离地间距(试验1)。 问题情境1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角警告牌外形各异,见图1, 但基本上都具备了三角形的特征。它们符合标准吗? 图1 (1)阅读三角警告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附录A 的图样,填写形状、尺寸和离地间距等技术要求及国家标准数据。 91

2017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标准02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等,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形式。通用技术是指当代技术体系中较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育人价值较为丰富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 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技术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全民技术素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技术实践活动构建默会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助于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增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发展工程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技术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二)基本理念 1.着力培养学生所必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落实受技术教育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通用技术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应避免单一、机械的技能学习,着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提升,积极理性地参与技术活动,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技术使用者和创造者。 2.构建结构合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通用技术必修课程基础上,着力构建体现学生不同发展取向的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提供多维度的课程选择。从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工科潜能发展、职业发展以及技术创造兴趣等角度展开,兼顾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技术的分

高中通用技术课《走马灯的设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走马灯的设计”教学案例 一、教学资源分析 通用技术教学中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正式进入了设计的教学,是技术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可以看成是整个技术设计教学的“情境设置”。通过这一节的教学,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设计,才开始进入设计的实践。教学中不仅要讲过程是什么,而且还要讲应当怎么做,并 让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体会。不仅是全章,也是全书的重点。 本课尝试创新的教学模式,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录播教室中使用平板电脑建立学生学习平台,用qq 等进行设计方案的现场展示灯,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微视频、走马灯(教具)、学案、iPad、走马灯资料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边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亲历项目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通过引入实践项目“走马灯”的设计和制作,学生真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设计整体思路(要有核心素养阐述) 本节课是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通过设计走马灯的构思方案,在实践的过程中亲历设计的构思和优化,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针对走马灯的设计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能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并 对其进行优化。 四、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 通过走马灯的设计和制作,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以及每一个过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在学科教学和实践中所需要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落实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专业素养。根据《温州市教育发展十大工程》的规划项目,市教育局决定实施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突破口,坚持“面向全体、系统规划、扎实有效”的原则,着力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促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再上台阶。 二、行动目标 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于2011年启动,利用5年时间,开展全市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在职专任教师学科素养培训、考核和比赛活动,从以下五个方面达成预期目标: (一)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明确校本培训学时,所有学校在职专任教师每年完成24学时,5年内完成120学时的校本培训,并有90%以上教师通过学科素养年度考核,获得合格证书。 (三)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有效途径,开展教师教育专题研究和改革实验,建立健全培训项目制度,研发和编写教师培训课程与教材。 三、具体任务 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是融培训、考核和比赛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培训是基础,考核是保障,比赛是促进。 (一)培训 校本培训是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主阵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动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校本培训内容以课程与课堂为核心,按年度分主题逐年推进,重在结合教学工作,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加强实践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师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以及现阶段通用技术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以及现阶段通用技术课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用技术组 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

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指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学生能知道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感悟;能进行材料规划、工艺选择及其比较分析和技术试验;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 (一)课程开设的边缘化 按照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需要72个课时,课表总共有70多个课时(很多学校根本没有开),但每个学校开设此课程并不是都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技术素养形成规律、专业教师人数及资源的充

福建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考试考试说明-word文档

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通用技术学科考试说明 (适用于2019级高中学生) 一、命题依据 依据2019年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通用技术)、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本考试说明,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 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的融合,充分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智能化、信息化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与通用技术学科进行有效渗透和融合;体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新理念,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充分发挥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 基础性原则。试题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以及初步应用学科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 3. 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应与本考试说明的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做到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 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科前沿。 三、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目标,福建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旨在考查学生技术知识的掌握、技术

设计的呈现和实践技能的习得等方面的具体能力,以及其技术思想和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在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等五方面的核心素养。 四、考试内容 福建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考试范围为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通用技术)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包括“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其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如下: 技术与设计1 (一)技术及其性质 1. 了解技术的含义。 2. 了解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 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4. 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5. 了解技术的两面性。 6.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7. 了解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8. 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设计过程 1.学会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 2.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问题所需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3.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4.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5.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

中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中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追根溯源,中国古代教育智慧中虽未明确提及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但从《礼记·学记》到癸卯学制,两千年来教育不乏素养方面的内容,如墨家的贤能、节俭、平和,儒家的仁、礼、德、教、中庸,尤其是朱熹倡导的仁民爱物、责任担当和王阳明之“致良知”……其不同角度倡导的“交集”,都认可素养是教化、体验的结果,素养靠训练和实践而习得,涉及能力和品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国家关于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布局的“总开关”,也是后《纲要》时代对课程“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预示着国家对教育指导思想从教书向育人方面的倾斜和迈进。 传统课程目标的3个维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许多学校更关注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容易被忽视。

但是,从人的成长与发展来看,学校应注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是对人的成长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目标方面“三位一体”的回归。 新一轮教育改革,国家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并据此编制新教材、实施新课程,学校、教师再据此组织教学、实施考试与评价。可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源头”,是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和课程改革的核心。 那么,究竟什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认为,是能成全生命、成就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发展,并且可持续能深化的素养,如有责任能担当、有判断会选择、有理解会反思……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概念,是指导学科一切教学活动的按钮,也是转化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所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切教育活动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素养成为“人的素质”的关键“酵母”。我们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

数学学科素养实施方案

大感受、小认识, 在研究中熟练,突出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方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从数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开发智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着重突出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课题学习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道习题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成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推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中提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分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又分为归纳和类比,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数学推理能力随年级升高而提高,随知识的丰富而提高。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一所学知识内容较少,如有理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知识都有明确的步骤可循,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因此推理能力很容易进入第一阶段,成绩分化也不明显。进入初二之后,随着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等内容的讲解,知识丰富了,推理能力逐步向第二阶段过渡,成绩出现了中学阶段第一次较明显的分化。紧接着,分式,二次根式、函数性质、图象、相似知识的引入,使知识越来越丰富,方法、技巧的应用越来越灵活,推理能力开始向第三阶段过渡,随着步骤的完善,这时就要求学生注重分析题目的条件,选择方法。要求学生必须有较高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这时推理能力进入了第三阶段,成绩出现中学阶段第二次较明显的分化。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我们分为三大板块逐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1、在“数与代数”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知演绎推理 在数学的逻辑命题中,我们要由此出发,从特殊到一般,即为归纳;从一般到特殊,即为类比。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乘法法则,并探究①多个有理数相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修订版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如 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本人认为如何在学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非常大且空的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通用技术学科从2006年开始设立,到今年刚刚满10年,老师的学科素养都非常欠缺,甚至很多教师不知道什么是学科的核心素养。 2、通用技术学科在前2年大多数教师还在谈技术素养,今年就突然冒出了个核心素养。 学科的核心素养不是能靠高中2年或者3年的时间就可以培养的。 3、学科的核心素养每一条内涵都是很丰富的,不是一、二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因此本人觉得就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问题就谈谈以下几点: 1、要构建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先构建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要构建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先学习通用技术学科核心学科素养有哪些。本人认为学习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仅仅通过文字学习就可以构建的,有些素养必须要通过实践或者教师自身的积累才可以获得的。如“物化能力”这一学科素养,必须要有实践或者教师本人以前有这方面的一些积累。还有“图样表达”这一学科素养也必须是教师本人有专业功底,在经过自身的转化,使之适合高中教学,适合通用技术教学。 2、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或构建学生的学科素养,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只能渗透这一思想,而至于学生有没有获得这一素养,本不像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这么简单;因为素养是需要内化,而内化也经常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如“技术意识”和“工程思维”。这些核心素养都是需要很长时间内化

的,而且随着学习这获得的体念增多,对技术问题或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会有很大的不同。 附:通用技术核心素养 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

青年教师素养提升方案

青年教师素养提升 方案

邵原一中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规划方案 主导思想: 营造一个氛围,塑造一批精英,打造一个团队,形成一种文化。 规划方案: 一、开展“立师德、塑师表、铸师魂”系列活动,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具体措施: (一)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学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生,强化教师道德修养,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 (二)观看《年度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让教师坚守职业操守,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用心从教,确立教育目标、自发成长、坚持不懈、爱系学生。 (三)开展道德大讲堂,用身边的优秀教师的事迹,来感化和影响她们,能找到身边的榜样和力量,促进教师提高师德意识。 (四)抓好平时的师德理论学习,结合学校实际,选择一些优秀教师和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观看视频或阅读文章,让青年教师谈感悟,进而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二、实施“15128”教师系统成长工程,促进教师专业素养 解读:“15128工程,“1”是指:学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一个核心指标——打造实效课堂。“5”是指:学校对青年教师制定的五年发展规划目标——“一年入门、二年达标、三年创优、四年冒尖、五年成才”的具体目标。“12”是指:“12”是指:学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十二项基本方法。分别是加强领导建“班子”、转变观念抓“脑子”、以老带新结“对子”、导向正确指“路子”、时间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开展科研撰“稿子”、开诚布公打“杈子”、评选新秀对“样子”、选贤任能给“位子”。“8”是指:学校对青年教师练功的“八项坚持”要求。坚持读书学习;坚持两字一话练功;坚持教学反思;坚持师徒备课;坚持教学技能训练;坚持撰写读书心得;坚持课堂汇报展示;坚持参加教学赛事。 实施“15128”教师系统成长工程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要求,是对参加工作一年以内的老师的要求,第二层次是教师由成长到成熟的要求,是对参加工作一年以上的老师的规范和要求。 具体措施: (一)教师基本技能: 第一层次:“两字一话”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 要求:

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教材的实施,特别是有效教学的不断尝试和实践,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有效教学的质量。因此,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迫在眉睫,因此我做出如下计划。 1.清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 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2.广泛地阅读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书刊。读书是提高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作为一名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多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如“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教育论”、“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广大教师会有很大帮助的。其实,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所以,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3.研究一些“教学案例”。案例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培养研究者反思案例是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研究方法,普通性重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具体意义。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

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方面,对年青教师的帮助尤其有效。所以请教师们要留意教学案例,研究教学案例。 4.积极参加各科培训活动。继续教育、专家讲座、新课程培训、校本研究培训、计算机培训、教材培训等给我们教育教学的提供了学习机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要积极参与,以提升我的专业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