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倾听习惯及培养

小学生倾听习惯及培养
小学生倾听习惯及培养

面对今天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这些学生很不会听讲,更不用说“倾听”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调控课堂,如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效的听讲,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在第一次开始的,老师应重视每一个第一次的教育机会,这是养成好习惯的开端。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第二次就容易出错。儿童种种坏习惯,都由于开始学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或家长没有留意去指导他们的缘故,以致后来一误再误,成为第二性;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时候教好。所以对于第一次的时候,作为老师一定要格外留意指导,以免出错。

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少,对抽象的语言不敏感,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的特点,在学生上一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开始,就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如做一做“谁有顺风耳”的小游戏。先让他们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做一个顺风耳的动作,仔细他们听老师讲简短的话,然后重复。经过几次练习,当学生一看到老师做顺风耳的动作,就会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指向听。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有效性,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尤其在精读领悟阶段,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让我感受到“听”作用大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因为是二年级了,所以我在体检开始时,把全班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名小组长,我详细地向每个小组长介绍了快速体检的办法,看到哪一个项目前面人少,就领着自己的小队去哪。每一次体检完毕,都要点好自己组的人,然后再去另外的项目。每个组员也都要时刻看着小组长,不要丢了。我让每个小组长看着我的眼睛,说了一遍,然后盯着他们的眼睛问他们明白了没有,孩子们肯定的点了点头。看到他们自信的样子,我很高兴。但毕竟是第一次把他们丢到三个年级共同体检的大环境中,我还是不太放心。我站在热闹的体检学生中,眼睛不停的寻找着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不断地寻找,不停的互相照应,我感觉他们长大了。很快,六个小组的体检表回到了我的手中,没有一个漏项的,没有一个掉队的。听得好,所以做得也很好。因此不难看出,老师在让学生做一件事情时,必须统筹安排,精心布置,让学生明白,责任到人!

我觉得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细化要求,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

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人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2、表扬鼓励,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表扬鼓励。哪些学生做得特别好的,及时鼓励,每周评选班级倾听小明星,将照片上墙。同时,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首先要找到学生不去倾听的原因:1、学生对课的内容、形式以及同学回答的问题不感兴趣。2、学生表现欲强,有的学生只注意自己的表现欲,而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发言。3、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去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知道原因后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1、复述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经常让学生站起来复述老师的话或者同学的发言,让学生知道不专心倾听是要进行复述的。

2、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倾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3、生生互评。改变老师评价学生发言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对同学的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激发倾听兴趣

首先老师的表率作用:学生的发言认真听;家长的意见认真听;学生课下遇见的问题认真听;开会和师生开会时认真听……

其次多对学生“听话”进行训练:听完后重复,听完后提问题,听完后打分;同时多做听话游戏,比如听口令,找不同,听问题。

再次是多种形式的评价:口头表扬,集体表扬,自己表扬,书面表扬,同学表扬,评选“听讲星”。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在备课时要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形式多样化,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就培养了他们的倾听能力。其次,我们还要奖励倾听。在教学中,不能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我每次和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家生活、学习的时候,总会听到有家长抱怨:“我家那个孩子真的不会听讲,我每次都得不厌其烦地跟他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可是还是不行。”如果

仔细想想这句话——不厌其烦地说,也许这就是孩子不会听话的症结所在。

我们知道录音机讲故事时,学生显得特别安静、特别专心,这是因为它只有一次机会来听故事,他们有“错过就没有”的警惕心。因此,当我们要学生学什么或干什么的时候,要先告诉他们——我只说一次。如此一来,学生一定会很专心地倾听你讲的话。这样养成习惯后,每当你讲话时他们就会专心听了。

我现在也担任一个年级的语文课,在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我不仅训练学生能认真听老师讲,还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们大胆去说,并要求学生在发言时,一定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听你讲。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发言的对象不只是让老师听,更是让学生听。那怎样就会让全班学生都能听你说,发言人就必须想招,通过自己的语言变化,要生动、有趣、抑扬顿挫,表达的条理要清楚等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还应学会尊重,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自己也应该专心听,到自己发言时,别人才会听自己说。每节课都有意识的进行这样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倾听意识就养成了。

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认真地听老师讲,除了很多的方法措施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修养,自身的素质!我们在听一些名师、教育大师讲课时常有这种感觉,根本顾不上记笔记,写思考,而全部的注意力都被深深地吸引在课堂上!教师神情并茂的语言,精彩的提问,巧妙的设计,充满智慧、***的评价无不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和身心。还有时间去聊天吗,去走神吗?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做一名富有魅力的老师,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精彩,学生才会乐而忘返!

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策略

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策略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老师在台上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发言的学生讲得津津有味口若悬河,可还是有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一位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地顾不上听讲;合作学习时,老师的要求还没有说完,学生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老师的后半句话往往淹没在一片声浪中…… 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倾听的能力不是天生得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2002年颁布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语文教师该如何立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培养孩子正确的倾听心态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比如,在教学生字“聪”字时,我发现“聪”的构字很有意思,于是就萌生了将“聪”字引进课堂引导学生重视倾听的想法。我将一个大大的“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聪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倾听,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交流中的重要信息方式。学生养成了良好倾听习惯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也就是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待人,合作共处。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长期的引导、精心设计的约定、耐心的方法指导、恰当的评价、激励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他就能更好的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一个开放、互动、对话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批判、学会表达。有效的教学是从倾听开始的,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和老师都必须先养成倾听的习惯。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倾听者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两者互为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创设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我在教学时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引入课堂、编排课本剧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

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 2.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在授课时我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教学设计思路尽量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这样孩子们就会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其次,我注意把学生的精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课堂上,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我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最大限度地推移学生的“选择性失聪”,使其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高了注意质量。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倾听要有五心”,即: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2)对同学的观

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图文稿

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但现在的低年级课堂却并不尽人意,特别是数学课堂。因此,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数学课的目标之一。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再通过师生的自律、评价、强化巩固学会倾听,从而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 关键词:强化自律技巧修养艺术 一、问题与背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方案 作者:封晓玉 (小学语文四川眉山小学语文二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231 发表日期: 2011-01-06 09:45:41 “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凡此种种,不由得引人深思。学生不会倾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等于无视纪律。真正的课堂活跃不是无序地动,而是一种有序的、动态生成的、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一种师生生命涌动的活生的课堂。 其实,在活跃的课堂中,学生善于倾听是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技能、拥有良好的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开启思维的火花,获

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真正保证课堂地教学效率。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崭新的设计理念对“口语交际”做出了科学的界定,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倾听可以说是表达与的交流的前提,但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侧重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听”的习惯培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听”可以无师自通,不需训练,这样的认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说明了“听”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也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学校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可惜的是近年在反对传授式教学的背景下,人们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甚至面对学生是否用心听讲也难以有适当要求了,导致有的同学课堂上养成了不愿听讲、不会听讲的习惯。《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小课题阶段总结

小课题研究之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小课题阶段 总结 2012-6-1 19:47:03 阅读数:601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镜头: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有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折腾了半天,用许多人不知在干什么,有什么好的结果,好的方法,好的建议,这样只要我讲,无需我听的现象在成人中也随处可见,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很有必要让学生乐听、善听、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开始。针对于此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这一课题。 本学期,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如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总结出了以下的几条策略。 一、潜移默化,发挥示范作用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要想学生认真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听。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无论这个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做老师的都要专心去听,当他有困难时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只要你肯挖掘,他的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孩子,要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激励为主批评为辅。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暗示:听别人发言,首先应找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次再去指正。 3、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 姿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应该首先作出表率,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诸如:微笑、惊讶、点头,或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不仅在师生之间造成了一种亲切感,更时时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多么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一个人是否会听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提出疑义,是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上课学习包括听、说、读、写、思、合作等,学会倾听是最重要的。倾听,即专心致志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话,既要听清,又要听懂,还要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生听“讲”的要求,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一、养成倾听的礼貌 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它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又可以使我们在其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方面的影响,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倾听的平台。 倾听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从老师做起。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基本角色必须有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授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这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他的角色行为应为体现在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便利,为学生服务;教师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新的角色需要以新的行为方式体现。教师要真正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展示自我,适宜探究的空间,从行为上他就应为学生的出场作好批铺垫,为学生提供舞台,要从“说话的强者”变为积极的“倾听者”,进而从中发现学生的需要,领悟学生生命的存在。 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我们都要专心去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课后与学生谈心时,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从不打断他们。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地倾听氛围。既让同学们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又让倾听别人成为一种习惯。 三、创设倾听的气氛。 倾听是锤炼课堂语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倾听。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全南二小钟淑贞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我提供一下几点建议: 1、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2、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还可让孩子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孩子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3、多多称赞和表扬孩子,鼓励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只要孩子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

可给予表扬鼓励。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孩子以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5、利用“听辨错误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6、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培养幼儿倾听习惯需要家园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家长,其孩子习惯明显优于那些随意的家长。在工作中我也发现家长千差万别,由于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用,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也不同,幼儿期是一个好模仿的时期,环境的创设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代替作用。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倾听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但现在的低年级课堂却并不尽人意,特别是数学课堂。因此,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作为数学课的目标之一。通过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倾听的方法,再通过师生的自律、评价、强化巩固学会倾听,从而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关键词:强化自律技巧修养艺术 一、问题与背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是共享快乐……因此说倾听的意义远不止是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国外有关学者曾经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信息交流情况做

过统计,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而写仅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一个人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他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他能否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更没有回避学生的“听”,反而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我们的老师也确实在课堂上体现这一要求,但据笔者看来,现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的倾听情况并不乐观。 案例一(玩了再说): 有一次,我到某小学执教一堂公开课,在小组合作之前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把它用投影展示在黑板上,(4人1组,轮流摸球,每人2次);但在汇报时把我吓出了一身泠汗,有一个小组只摸了一个球……在摆一摆的游戏中(要求只摆不实践),但也有一组同学在闭着眼睛实践了……。 案例二(抄抄都不会): 前几天在办公室,有位同事在发牢骚:“我们班的学生真苯”。我在上面给他们分析试卷,要求学生边听边改,而且我还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结果有三个学生没改好……真是苯死了,连抄抄都不会。 案例三(一问三不知): 我上课比较细腻,往往喜欢多问学生。有一次上“提出数学问题”的内容,我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让大量的同学来说,其中有好几位同学都出现了重复的问题;还有两个同学不会提,我就请他们重复其他同学的问题,但还是没说,真可谓一问三不知。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教师的讲课内容学生闻所未闻,有的学生答题,学 生变成一个“木头人”,有的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所答非所问,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有的学生 答题只是在机械重复优秀学生的答案,不动脑,没有自己的见解。更有甚者在重复别人的错 误提示。倾听能力的缺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能力, 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已经成为我们老师刻不容缓的事。那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呢? 一、激发听的兴趣 把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与兴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大教育家说过:“兴趣 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每个学生都会很投入,很专心,低年级的小学 生更是如此。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控制。因此,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注意把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培养认真听的能力结合起来。 灵活采取多种教法,引发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爱学。 二、教给听的方法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可怎样才是认真听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此不理解。老师应该给学 生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上课铃声一响,首先要专心听,无论 是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最好跟着重复一遍,脑 子里不想别的事;再是要耐心,不随便插嘴,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耐心等待别人发完言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接着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 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还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最后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养成听的习惯 认真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有的同学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而导致注 意力分散,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 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 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要细心听。在一堂课 的学习进程中,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对己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影响后续内容的连贯学习。 要耐心听。有时,有的知识点或许自己曾经接触过,这时,特别需要耐心听,甚至要硬着头 皮听,即使所讲知识都会了也要听,一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二是为了防止漏听重要 的知识点。 四、评价听的效果 及时合理评价,鼓励学生,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 当的进行评价。例如:“某某能认真听课并且正确指出别人的错误,进步真大啊!”“某某听得 真认真,大家掌声鼓励一下。”这些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亲切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句赞扬、一个微笑,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 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只要教师重 视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浅谈大班幼稚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 总论点: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倾听习惯黄金时刻趣味性家园配合 提要:一、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二、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开展晨谈活动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2、设计趣味性较强的教育活动。 3、充分利用“黄金时刻”。 4、正确对待幼儿的“抢嘴”现象。 (二)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提出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2、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3、运用赏识的方式鼓励幼儿倾听。 (三)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幼儿入小学后有效学习的保证。目前我园正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我们大班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倾听这方面的习惯上养成得还不够好,表现出:有插话的,有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有的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听老师或同伴讲等等。这些现象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没有好的倾习惯会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倾听习惯的习得将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其语言理解能力。”孩子倾听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其学习和语言发展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孩子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倾听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是对自己的一种学习和提高。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倾听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与生活中,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对孩子“倾听”的习惯的训练、培养。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三个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中,都有“听”的内容。可见,“听”是发展语言最基础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一、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之于学生有着强大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平时,我很注重自己在倾听方面的表率作用,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下与学生交流中,我都认真倾听,表现出对讲述者的尊重,并把这种意识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怎样倾听有一个最初的印象,并知道认真倾听是对人最基本的礼貌。 二、注意培养倾听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的持久性差,又缺乏自制力,听话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对于听的训练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以他们熟悉的学习、游戏、生活为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引起听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介绍我自己”的口语交际时,我就用讲述人物特征,让学生猜一猜的方式引起学生听的兴趣。刚刚开课,我就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你们耳熟能详的好朋友,但他想考考你们,看谁能猜出他,他就和谁交朋友。而且,他还要看谁听得最认真。”学生听说要猜东西,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听得也很认真。接着我就讲述人物特点:“我是人见人爱的大明星,你看我,头套金箍圈,手持金箍棒,有一双火眼金睛,降妖除魔数我最棒!”学生一听,顿时异口同声地回答出了答案。听的兴趣有了,学生自会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三、注意对倾听的指导 光是有兴趣,没有教师具体的指导,学生的听也是漫无目的的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因就学生的倾听做出指导,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我就会先说:“我们要看看谁听得最认真,能当当小医生帮助读书的同学治治病。看他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而在口语交际中,对于听的要求则更具体:认真倾听,看他的语言是否表述完整,意思是否表达清楚,条理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亮等等。听的要求有了,学生就知道我到底要听什么,该怎样去听了。听得清了,就道得明了。

浅谈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摘要]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有意义的能力。倾听是学会做人的一种能力之一,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体现对人的起码尊重,也是小学生学习的一条捷径。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倾听能力素质教育倾听习惯 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这里所指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富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提出疑义,成为提高学生质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切实推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现就课堂内外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做尝试性的探讨。 一、创设互动情境,构建倾听的平台 倾听别人发言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样重要。它既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又可以使我们在其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方面的影响,而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 二、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倾听的氛围 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音乐、游戏、编排课本剧等引入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游戏,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三、指导倾听的姿势,进行倾听的训练 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倾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语文教师该如何立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培养孩子正确的倾听心态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比如,在教学生字“聪”字时,我发现“聪”的构字很有意思,于是就萌生了将“聪”字引进课堂引导学生重视倾听的想法。我将一个大大的“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为“聪”字把大大的耳朵摆在第一位,会动耳倾听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次呢,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其中“用心”是基础,放在“聪”字的右下角,而“聪”字右上角那两点,不正像一双勤劳的小手吗?它告诉我们要先做再说,多做事少说话,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这节课学生果然比平时听

得更认真,而当他们忘了专心倾听时,我就会意味深长地指一指黑板上的那个“聪”字,他们则会意地笑了,马上改正了。后来,这个“聪”字就一直留在黑板上,孩子们舍不得擦,他们说:“我们想把这个字留住,可以时时提醒我们上课要注意倾听。” 二、提升教师课堂有效调控能力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教师要主动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为学习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从三尺讲台走下来与学生进行交往,从而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相信、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相处,用真心换得学生的诚意。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这样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们讲,学习和生活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课堂上师生的情感融入对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已经下课了他们也能经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从言谈中流露出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喜爱与渴求。 2、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课题研究 一、学生现状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低年级能听别人说的一段话或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习惯。可是,低年级的孩子并不喜欢听同学的发言,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地摇晃,手里不断摆弄着铅笔、尺子等东西。有的孩子看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其实如果点名回答,他却回答不到点子上,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与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和班额大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反映了低年级的孩子没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十分重要。其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异,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差异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从而缩短学生间倾听水平的差距,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通过本课题研究进行改善,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为了使本次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对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课堂上出现了下面的情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看,半听半不听;同学的发言刚刚开讲或者只是

说了半截,边上的学生就坐不住了,抢着举手,跃跃欲试;也有些学生虽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更多的学生则听是听了,但不求甚解,只是过耳声响。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认识到,我们要加快研究的步伐,让孩子们早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及主要观点 倾听能力主要包括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两部分。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静心地听;二是边听边思考:主要包括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倾听能力的基本要素。一个会倾听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也是必须经过训练的。学生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异,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本课题着眼于当前教育心理学的联结理论,立足于本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力求对学习联结理论与认知理论中关于学生倾听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由此拓展的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略理论作尝试性的探索。学会倾听并养成习惯是学生必备的的一项重要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倾听的课堂氛围,组织有吸引力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在学习(课堂或课外)时的自我监控和调节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 认真倾听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这样,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孩子心中我们不仅是教师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把心里话对我们讲,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愿意向我们寻求帮助。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老师要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表示。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最会倾听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还要从几个方面来抓。 1、让学生“心静”:刚上课的一两分钟内,学生的心还处于课间玩耍的兴奋状态,要让学生在这一时间内调整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再上课,才能做到聚精会神。各科老师可以配合好训练学生养成一下课先准备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然后再去活动的习惯,上课伊始,在学生异常兴奋的状态下,教师说和喊作用都不大,可以有节奏地拍两下手,学生跟着齐拍三下,然后坐好。 2、让学生“耳聪”:要做到“耳聪”,必须听得进,记得住。因此,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或学生的发言,还可以经常做一些听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觉注意力。 3、让学生“会神”:要想回神,就得听懂,学生光是听,不动

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 比丽克孜 容摘要:通过对学生课堂倾听现状的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1、需要填充的成长特点。2、改革滞后的课堂教学。3、怎样使课堂活起来。采取的措施:建 立、亲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使教学容贴近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当评价,鼓励倾听;教给方 法,善于倾听。 关键词:倾听现状方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倾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倾听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小学生课堂学习中捕捉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教师明明指出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可学生发言时却是我行我素,照说不误;一个同学发言还没结束,其他同学就开始议论对错;有时老师苦口婆心说上个三五遍,问大家是否明白时,大家是异口同声说明白,但当老师叫起其中的某位同学问他明白了什么时,他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回答了,

也是胡编乱造,前言不对后语。在活跃的课堂中,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倾听。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低段课堂上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多么的重要。 对此,我们应该认真思索,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落实有效倾听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最终学会如何倾听,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养成良好的课堂倾听习惯 叶圣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在当今课堂,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一种倾向:一个同学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嘴巴不停地喊:“我来,我来……”。老师刚提出作业要求,有几个同学又问,老师刚纠正同学的错误答案,另一个同学又重复同样的错误……凡此种种,都是学生不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的发言引起的。如何改变现状,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倾听并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1、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的姿势 手势或身体动作能够反应学生是否倾听。课堂上,我们对听的姿势要给予认真指导。如:听老师讲话或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注视对方,手不做其他小动作,嘴巴不发出声音,以示尊重。倾听中,若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思考相一致,则致以微笑或点头或给一个眼神等非语言信息以示自己在听。若听不明白皱一下眉或做一个苦脸或在白纸记符号。 2、引导学生保持理解的心态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的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多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中,倾听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孩子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伴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一环。学会倾听也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大,这时期通过有效措施,很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在倾听中尊重,学会在倾听中思考,学会在倾听中反思,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使自己的课更具活力与新意,设计时总着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上更多地关注有多少孩子发言了,往往却忽视了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忽视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有些学生上课时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课堂上,老师提了个问题,教室里顿时像是炸开了锅,举手如林,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而教师往往只能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想不到的是,其余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叹起来,根本顾不了听讲。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别的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样

的情形在我们课堂中比比皆是,凡此种种,不由得使人深思。长此以往,他们就不会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更不能对别人的发言作出思考、判断、整理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就得不到培养。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二、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了解,观察课堂倾听表象,调查了解,与家长沟通,寻找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 (二)实施训练: 1、规范要求,懂得倾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刚入学,还不懂怎样去倾听,教师有必要跟学生约法三章让他们懂的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发言.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指导学生倾听,数学课上我要求学生当老师讲课时,要停下手上所有的事,带着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专注”听讲.老师在讲解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应集中在教师身上;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要听请老师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同学发言时,注意力要指向发言者,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不随便打断,不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