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曲线放样

圆曲线放样
圆曲线放样

圆曲线放样在施工时,还需要放出曲线上除主点之外的若干点,称为轴线的详细放样。常用的方法有偏角法和直角坐标法等。

⑴偏角法——利用偏角(弦切角)和弦长交会的方式来放样轴线。(图10-6)

圆曲线起点为B,终点为E,转点为P。为把曲线上各放样点里程凑成整数,曲线长度分为首尾两段零

头弧长S1、S2和n段相等的弧长之和,即:

L = S1+nS+S2

S1、S2所对圆心角为$ 1、0 2, S所对圆心角为0。放样数据按下式计算:

51180

1R

52180

2

R

S 180 (弧长公式n R )

180

相应于弧长S1、S2、S的弦长计算公式:

d i 2Rsin 1

2

d2 2Rsin 2

2

2Rsi n

圆曲线上各点的偏角(弦切角等于弦长所对圆心角的一半)为:

PB1 1

2

PB2 1 2

2

PB3 1 2

2 2

1 2

PB4

1

2 2 2

1 3

2 2 2

PBE 1

2 2 +

1 2 2

放样过程:将仪器安置于圆曲线起点ZY(即B点)上,后视JD(P)点,并将水平度盘置

于零,拨角/ PB1,在此方向上量取di,得1点;然后,再拨角/ PB2,钢尺零点对准1 点,以d为半径,摆动钢尺到经纬仪方向线上,得2点;再拨角/ PB3,钢尺零点对准2

点,以d为半径,摆动钢尺到经纬仪方向线上,得3点;依此类推…

当拨角/ PBE时,视线应当通过圆曲线的终点YZ点。YZ点至圆曲线上最后一个细部点的

距离应为d2。以此检查放样质量。

⑵直角坐标法一一切线支距法,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切线的垂线为y轴,如图10-17所示。根据坐标xi、yi放样曲线上各细部点。

ZY R

图1 0- 1 7 貢角坐标法圆曲线放样

设各细部点之间的弧长为S,所对应的圆心角为0,则

X Rsin(i )

y R[1 cos()]

S 180

R

已知R,又给定S值后,即可求出待放样的细部点坐标。S值一般为10m、20m、30m等整

数值。放样前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将计算得结果列表备用。

放样步骤如下:

①检核先前放样的三个主点ZY、QZ、YZ的点位有无错误。

②用钢尺沿切线ZY —JD方向放样x1、x2、x3等,并在地面上标定出垂足点m、n、p等。

③在垂足m、n、p等处用经纬仪、直角尺法作切线的垂线,分别在各自的垂线上放样y1、y2、y3等,以桩定细部点1、2、3等。

为了避免支线过长,影响放样精度,可用同法,从YZ —JD切线方向上放样曲线的另一半

弧上的细部点。

工程测量——圆曲线放样和支导线计算练习题

(圆曲线放样练习题)已知交点里程为K3+182.76,转角=?R 25°48′,圆曲线半径=R 300m ,试计算曲线测设元素与主点里程。 (支导线甲酸练习题).已知=AB α189°15′01″,=B x 4065.847m ,=B y 3135.3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132°38′12″,=1β281°16′3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323.754m ,=12D 198.715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14分) (圆曲线放样联系题答案)答案:曲线测设元素 )2tan(?=R T =68.709m , 180π?=R L =135.088m , =-?=)12(sec R E 7.768m =-=L T J 2 2.33m 主点里程 ZY =3182.76-68.709=3114.051m=K3+114.051 QZ =3114.051+135.088/2=3181.595m=K3+181.595 YZ =3114.051+135.088=3249.139m=K3+249.139 (支导线计算练习题答案) "'?="'?+?-"'?=+-=1353133123813218001151891801B AB B βαα "'?="'?+?+"'?=++=4909235361628118013531331801B112βαα 438.224cos X 11B1-=?=?B B D α 332.233sin Y 11B1=?=?B B D α 513.113cos X 121212-=?=?αD 103.163sin 121212-=?=?αD Y 409.384111=?+=B B X X X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学生姓名:郑妮娟 学号:08300486 专业班级:工程测量与监理384403 指导教师:张晓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公路、铁路的路线圆曲线测设中,一般是在测设出曲线各主点后,随之在直圆点或圆直点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其中施工测量是整个施工进程和每一施工工序中的首要工作,其内容主要是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系统,测定线路关键点,细部点的测设,中线(线路轴线),对圆曲线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并在施工进程中进行相关的测量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本文通过仪器安置不同地方进行多种圆曲线测设,提出了偏角法、切线支距法和全站仪法详细测设圆曲线的方法,对圆曲线上各点进行测设。 关键词:圆曲线、详细测设

目录 引言 (1) 1.圆曲线测设的目的意义 (1) 2. 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2) 2.1圆曲线要素计算 (2) 2.2 主点里程计算 (3) 2.3主点测设: (3) 3.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4) 3.1 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4) 3.2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5) 3.3全站仪法测设圆曲线 (7) 5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案例: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线路测量,包括公路、铁路、运河、供水明渠、输电线路、各种用途的管道工程等。这些工程的主体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构成,长度可能延伸十几公里以至几百公里,它们在勘测设计及施工测量方面有不少共性。 当线路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时,必须用曲线来连接。曲线的形式较多,其中,圆曲线(又称单曲线)是最常用的曲线形式。圆曲线的测设一般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圆曲线主点的测设,即圆曲线的起点(直圆点ZY)、中点(曲中点QZ)和终点(圆直点YZ)的测设;然后在各主点之间进行加密,按照规定桩距测设曲线的其他各桩点。

天方地圆放样步骤(修改版绝对管用)

天方地圆放样步骤 1.先实际尺寸画出侧视图和俯视图,然后把俯视图上的1/4圆弧等分成3份。再把分出的各点(1、2、3、4)用直线(a、b、c、d)与F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1图与1-2图) 2.再画一条直线,取一点I,量取高度尺寸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上标注一点J。然后过I点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量取直线a的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线上标注一点K,再量取直线b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标注一点L。用直线e把K J 两点相连,再用直线f把L J两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3图) 3. ①以方头一边的长度画出一条P Q直线,找出P Q直线中心点O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 ②以点Q为圆心,直线e为半径(以下称Qe圆弧)在垂直相交线上画圆弧相交于点7,用直线把7 Q两点相连。 ③以点Q为圆心,直线f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Qf圆弧)。再量取俯视图中的点1与点2之间的弦长(以下称1~2弦长)为半径,点7为圆心画圆弧相交于点6,用直线把6 Q两点相连。 ④以点6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f圆弧相交于点5,用直线把5 Q两点相连。 ⑤以点5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e圆弧相交于点4,用直线把4 Q两点相连。 ⑥以点Q为圆心,线段PQ为半径画圆弧,再以点4为圆心,线段7Q为半径画圆弧相交于点S,用直线把Q S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4与点S相连。 ⑦以点S为圆心,线段Q4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直线f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f圆弧)。 ⑧以点4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3,用直线把3 S两点相连。 ⑨以点3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2,用直线把2 S两点相连。 ⑩以点2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4圆弧相交于点1,用直线把1 S两点相连。 4.以点4为圆心,点O、4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O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O Q两点的长度为半径(即是1/2边长)画圆弧与O4圆弧相交于点T,用直线把S T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1与点T相连。(步骤相对应1-4) 5.用线段把1 2 3 4 5 6 7依次连接,即得1/2展开图。(步骤相对应1-4) 6.如要完整展开图即可按以上步骤连续把另一半展开图画出(步骤相对应1-5)

教程(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 式) 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2、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 三、交点 JD(intersecting point) 的测设 (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 JD 来表示。 (二)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 2、高等级公路: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圆曲线的施工放样

偏角法在圆曲线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人们建造房屋,不局限于四四方方的建筑,把外观设计成各种曲线、流线形,其中最常见的是圆曲线。圆曲线的施工放样比较复杂,实地放样前需进行一定的内业计算,根据图纸的尺寸及设计要求,确定圆曲线主点的元素,然后,根据工程的特点,从便于施工放样出发,建立不同的坐标方式和计算公式。现介绍保定高开区某建筑的圆曲线部分的施工放样。 由设计图纸可知,圆曲线的半径R=560m,圆曲线夹角a=28030’,曲线的主点A、B已经在轴线测量时定出,主要是对曲线上加密点的测设,在这里,我主要是采用偏角法测设加密点位。 1、计算测设数据 由已知可计算也圆曲线的切线长T和曲线长L, T=Rtga/2=304.06m L=Raл/180=278.546m △3 c △2 △1 c φ φ φ A 根据平面几何原理,偏角(弦切角)等于所夹弧的圆心角的 一半,则偏角△与弦长C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φ/2

C=2Rsinφ/2 每隔一定的弧长l测设一点,即把圆弧分成n等份,则l=L/n,那么曲线上各点的偏角为第一点偏角的整数倍,即 △1=a/2n=180*l/2ЛR △2=2△1 △3=3△1 …… △n=n△1=a/2 加密时,把圆曲线分成20等份,即把半圆分成10等份,则分偏角依次为: a/4=7007’30” △1=0042’45”△2=1025’30” △3=2008’15”△4=2051’00” △5=3033’45”△6=4016’30” △7=4059’15” △8=5042’00” △9=6024’45” △10=7007’30” C=2Rsin△1=13.927m。 2、实测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2011-09-13 15:19:36|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学习园地2010-07-29 13:10:53阅读706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

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一)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

天方地圆计算方法

EXCEL在天圆地方制作中的应用 论文作者:孙国勋沈标祥陶阳(原创)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Excel电子表格自动计算不同规格的天圆地方的放样参数。同时着重讲述了从公式推导到Excel内部函数的编写以及电子表格的具体制作与应用整个过程。 关键词:Excel 表格天圆地方参数 在天圆地方的制作放样过程中大部分是重复的投影与计算,既费时又费力。同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使用者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笔者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不同规格天圆地方的放样参数(画展开图时所需的连线长)进行精确计算,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1.天圆地方及其放样过程概述 天圆地方又名方圆变径管,被广泛应用于圆断面与矩形断面的风管与设备间的连接。如圆通风管与风机出口,空调机组与风机进口等场合的连接。其放样过程简要如下: (1)先将上圆均分为若干等分,并将上圆各等分点与矩形角点依次相连,即将其分成若干个小三角形(如图1)。 (2)利用直角三角形定理先求出其在投影面上的长,再利用该值与天圆地方的高求出各连线空间实长。并同时求出圆上任意两个相邻点间的弧长。 (3)用(2)中求得的空间实长与圆上任意两个相邻点间的弧长作展开图(如图2)。

由上述步骤可知传统放样过程的确较为繁琐,当天圆地方为偏心或制作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形时则更为繁琐。因此,寻找其快捷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计算公式的推导 本文以两个方向偏心的天圆地方为例进行推导,以求出天圆地方放样参数的通用公式。假设现需制作一天圆地方,其上圆半径为r,矩形长为a 宽为b,其上下端面在长边方向上的偏心矩为e1,在短边方向上的偏心矩e2,天圆地方的高为h,同时结合实际将上圆等分数定为n(n一般为4的倍数,图中取为12)。 2.1 建立三维坐标 本文通过建立三维坐标将原来所需的两次计算减为经一次计算即可得出结果。先以X轴平行于矩形长边,Y轴平等于矩形短边,Z轴过圆心并平行于天圆地方的高,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将圆周进行n等分,并将各等分点与矩形角点相连(如图1)。则各相关点的坐标分别为:

fx-4800P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坐标正反算程序(正确版)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坐标正反算程序主程序“TYQXJS” Lb1 0↙→(EXE) {NUVOGHPRQ}:“1.SZ=>XY”: “2.xy=>SZ”: N:U“QDX”:V“QDY”:O“QDLC”:G“FWJ”: H“LS”:P“RO”:R“RN”:Q“ZP=-1,YP=+1,ZZ=0” :C=1÷P:D=(P-R)÷(2HPR):E=180÷π:N=1=>Goto 1:≠=>Goto 2◣↙Lb1 1:{SZ}:SZ:W= Abs(S-O): Prog“1”: X“XS”=X◢ Y“YS”=Y◢ F“FS”=F-90◢ Goto 3↙ Lb1 2:{XY}:XY:I=X:J=Y: Prog“2”:S“S”=O+W◢ Z“Z”=Z◢ Goto 3↙ Lb1 3↙ {DE}:E“QX-JJ,Z-1,Y+1”:D“BZ-JL”↙ F=F+E↙ X=X+D Cos F◢ Y=Y+D Sin F◢ {DE}:D“BZ-JJ”:E“JJ,Z-1,Y+1”↙ F=F+E↙

X=X+D Cos F◢ Y=Y+D Sin F◢ Goto 0 子程序1:“1” A=0.1739274226:B=0.3260725774:K=0.0694318442:L=0.3300094782:F=1 -L:M=1-K:X=U+W(ACos(G+QEKW(C+KWD))+BCos(G+QELW(C+LWD))+BCos(G+Q EFW(C+FWD))+ACos(G+QEMW(C+MWD))):Y=V+W(ASin(G+QEKW(C+KWD))+BSin (G+QELW(C+LWD))+BSin(G+QEFW(C+FWD))+ASin(G+QEMW(C+MWD))):F=G+QE W(C+WD)+90:X=X+Z Cos F:Y=Y+Z Sin F 子程序2: “2” T=G-90:W=Abs((Y-V)Cos T-(X-U)Sin T):Z=0: Lb1 0:Prog“1”:L=T+QEW(C+WD):Z=(J-Y)Cos L-(I-X)Sin L:Abs Z<1E-6=>Goto 1: ≠=>W=W+Z:Goto 0◣↙(E为:4800P键盘的EXE键) Lb1 1:Z=0Prog“1”:Z=(J-Y)÷Sin F◣ 注:第一缓和曲线起点半径输入无穷大(10 45),终点输入圆曲线半径;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半径输入圆曲线半径,终点半径输入无穷大(10 45);圆曲线输入给出的起点和终点半径;直线段则都输入无穷大(10 45)。 其中起点切线方位角用此程序计算。 ◣(代替空心) 坐标正算 程序“ZBZS” Lb1 0↙ X“HSX”:Y“HSY”:U“CZX”:V“CZY”↙ X-U≥0=>Goto 1: ≠=>Goto 2◣↙

圆曲线桥墩放样

这个案例还是2010年12月18日网友86550943@https://www.360docs.net/doc/7516885155.html,发给我的,由于事务繁忙,一直未给予详细解答,在此趁着讲述曲线上构造物坐标计算专题时,一并在此分析解答,还望网友见谅这个迟到的回复。 先看一下相关图纸的截图: 这是曲线要素表: 这是曲线桥墩中心线与路线中心线的关系图全图与局部放大图:

这是图纸上全部的桥墩位置参数图: 这里取两处有代表性的位置,这是圆曲线上某段: 这是缓和曲线上某段:

简支梁墩曲线布置大样图: 桥墩及基础尺寸:

图纸的附注说明: ———————————————————————————————————————————————————————————— 补充相关尺寸 在讲述之前,有必要补充一下以上设计文件中没有给出或者标注不清晰的相关尺寸: 1.简支箱梁宽度11.6米; 2.直线上,简支箱梁在桥墩上假设时,相邻两箱梁之间留10cm的缝宽,以桥墩中线为界,两侧各5cm; 3.两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4.4米。

按我的理解,以目前大多数测量工程师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日志所呈现的高铁简支墩梁,在直线上的放样和计算应该没有问题。因此本文仅针对曲线上的一些情况来阐述。 两个关键点 曲线又分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两种情况,按照对设计文件的理解,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简支墩梁放样的关键在于两点: 1.对外距E的处置,这个涉及到构造物控制线的左、右距离的确定; 2.构造物控制线(即桥墩基础的中轴线)相对于路线的夹角,这个涉及到控制线的方位。第1点,E的数值没有问题,每个桥墩都标注了这个参数,关键是要理解这个E值如何落实到放样计算中,此外,若能自己计算验证出E值的数值则更好。 第2点,控制线的方位,附注说明中说得很清楚,平分偏角的补角,这个在圆曲线上很简单,也就是对应中桩的法线(即正交),而在缓和曲线上就不行了,那到底偏多少呢,这个需要计算确定,而且必须确定好,否则墩梁的施工放样会有问题。 圆曲线上各参数的含义及计算 先来简单一点的,理解一下圆曲线上各参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其关键的示意图再次展示如下: 由于高铁轨道的左线和右线分别进行平面设计,左线、右线分别有对应的直曲表,从该图可得知,墩梁的定位以左线为基准。 1.偏角a 由于梁是直线,而对应的路线为曲线,因此两相邻两梁段之间必有一个偏角。偏角的定义就是相邻两梁段中心直线之间的偏转角度。对于圆曲线,如果相邻两段的跨径相等,我们容易根据圆的几何特点得出结论:偏角等于单个跨径范围内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如本例(左线)圆曲线上的跨径均为32.77米,(左线)圆曲线半径为4000米,则: 2.矢距f 对于一段圆弧,矢距就是圆弧中点距弦线的垂直距离,根据圆的几何性质,我们同样很容易计算出本例圆弧段跨径的矢距:

放样成果表

放样成果表 一.矩形放样 1.放样要求:20X15的矩形 2.放样地点:一管前面实习空地 3.放样步骤: a.在图纸上画出实际距离为15X20的矩形,并求出个点坐标。四个点坐标 b.以2011040504点为测站点,以旗杆为后视点,计算矩形各个点的夹角 标记。

二.高程放样 1.放样要求:高出已知点高程0.3米 2.放养地点:四号控制点附近的灯柱 3.放养步骤: a.在四号控制点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出仪器高为1.6米,并已知四号店高程为13,690米。 b.在灯柱出放置棱镜并且将冷静调至与仪器同高即 1.6米,观察全站仪,定位高程为13.990的点即为所求点并标记。

三.圆曲线放样 1.放样要求:中线交点JD的里程为0,其转角为60°,圆曲线设计半径为 25米,细部点整桩5m间隔。 2.放样地点:一管前面实习空地 3.放样步骤: a.曲线四要素: T=14.434 L=26.180 E=3.868 q=2.688 b.推算主点里程: ZY=JD-T=-14.434 检核: YZ=ZY+L=11.746 JD=YZ-T+q QZ=YZ-0.5L=-1.344 =11.746-14.434+2.688=0 在JD点架设全站仪,后视瞄准中线方向(ZY的延长线),在此方向量出T=14.434,打桩定点ZY,全站仪水平读盘顺拨120°,在此方向上量取T=14.434,打桩定出YZ,再反拨60°在此方向上量取E=3.868,打桩定出点QZ。 C.推算各细部点放样数据: 离,得到1,2点并打桩标记,在QZ处测量检核符合限差。

距离x,并在此点处再次架设全站仪定出此点的垂直方向并量取距离y,以此方法分别得到3,4点并打桩标记,在QZ处测量检核符合限差。

天方地圆的放样步骤

通风管道连接件天方地圆的放样步骤作者:admin 来源:本站发表时间:2013-6-8 11:10:13 通风管道安装工程中,经常会用到天方地圆这个重要的结构件,那么天方地圆的放样步骤有哪些,如下所示: 1、先实际尺寸画出侧视图和俯视图,然后把俯视图上的1/4圆弧等分成3份。再把分出的 各点(1、2、3、4)用直线(a、b、c、d)与F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1图与1-2图)2、再画一条直线,取一点I,量取高度尺寸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上标注一点J。然后过I点 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量取直线a的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线上标注一点K,再量取直线b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标注一点L 。用直线e把K J两点相连,再用直线f把L J两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3图) 3、①以方头一边的长度画出一条P Q直线,找出P Q直线中心点O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 线。 ②以点Q为圆心,直线e为半径(以下称Qe圆弧)在垂直相交线上画圆弧相交于点7,用直线把7 Q两点相连。 ③以点Q为圆心,直线f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Qf圆弧)。再量取俯视图中的点1与点2之间的弦长(以下称1~2弦长)为半径,点7为圆心画圆弧相交于点6,用直线把6 Q 两点相连。 ④以点6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f圆弧相交于点5,用直线把5 Q两点相连。 ⑤以点5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e圆弧相交于点4,用直线把4 Q两点相连。 ⑥以点Q为圆心,点P为半径画圆弧,再以点4为圆心,点Q为半径画圆弧相交于点S,用直线把Q S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4与点S相连。 ⑦以点S为圆心,点4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直线f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f圆弧)。 ⑧以点4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3,用直线把3 S两点相连。 ⑨以点3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2,用直线把2 S两点相连。

CASIO_fx5800P实用圆曲线中边桩放样程序

3.单圆曲线(YQX) “KO”?O:“X0”?A:“Y0”?B:“JDX”?X:“JDY”?Y:“FWJ”?J:“FO”?F:?N:?R:6→DimZ←┘(K0为输入起算点桩号,X0为输入 起算点X坐标,Y0为输入起算点Y坐标,JDX输入曲线所在交点X坐标,无输入0,JDY为输入曲线所在的Y坐标,无输入0,FWJ为输入起算点的方位角,F0为输入交点处的转角,带正负号,N为转角方向,正输入+1,负输入-1,R为输入曲线半径) Abs(F)÷2→G◢ “T=”:Rtan(G)→T◢(计算切线长) “L=”:GRπ÷90→L◢(计算圆曲线长) “E=”:R÷cos(G)-R→E◢(计算外距,即交点到QZ点的距离) LbI 1←┘ ?K:180N(K-O)÷(πR)→V:2Rsin(0.5NV)→M←┘(K为输入待求点的桩号)V为带求点与起算点间的弦长说对应的圆心角 “XZ=”:A+Mcos(J+0.5V)→Z[1]◢(计算出的中桩X坐标) “YZ=”:B+Msin(J+0.5V)→Z[2]◢(计算出的中桩Y坐标) tan-1((Z[2]-Y)÷(Z[1]-X))→U←┘ If U<0:Then U+360→U:Else U→U:If End←┘ “FW=”?U :U DMS◢(计算出的中桩与交点的方位角) ?W:“XL=”:Z[1]-NWcos(J+V+90)→Z[3]◢(W为输入路半宽,计算出的左边桩X坐标) “YL=”:Z[2]-NWsin(J+V+90)→Z[4]◢(计算出的左边桩Y坐标)“XR=”: Z [1]+NWcos(J+V+90)→Z[5]◢(计算出的右边桩X坐标)“YR=”:Z[2]+NWsin(J+V+90)→Z[6]◢(计算出的右边桩Y坐标)

天方地圆放样步骤资料

天方地圆放样步骤

天方地圆放样步骤 1.先实际尺寸画出侧视图和俯视图,然后把俯视图上的1/4圆弧等分成3份。再把分出的各点(1、2、3、4)用直线(a、b、c、d)与F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1图与1-2图) 2.再画一条直线,取一点I,量取高度尺寸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上标注一点J。然后过I点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量取直线a的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线上标注一点K,再量取直线b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标注一点L。用直线e把K J 两点相连,再用直线f把L J两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3图) 3. ①以方头一边的长度画出一条P Q直线,找出P Q直线中心点O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 ②以点Q为圆心,直线e为半径(以下称Qe圆弧)在垂直相交线上画圆弧相交于点7,用直线把7 Q两点相连。 ③以点Q为圆心,直线f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Qf圆弧)。再量取俯视图中的点1与点2之间的弦长(以下称1~2弦长)为半径,点7为圆心画圆弧相交于点6,用直线把6 Q两点相连。 ④以点6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f圆弧相交于点5,用直线把5 Q两点相连。 ⑤以点5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e圆弧相交于点4,用直线

把4 Q两点相连。 ⑥以点Q为圆心,点P为半径画圆弧,再以点4为圆心,点Q为半径画圆弧相交于点S,用直线把Q S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4与点S相连。 ⑦以点S为圆心,点4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直线f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f圆弧)。 ⑧以点4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3,用直线把3 S两点相连。 ⑨以点3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2,用直线把2 S两点相连。 ⑩以点2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4圆弧相交于点1,用直线把1 S两点相连。 4.以点4为圆心,点O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O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O Q两点的长度为半径(即是1/2边长)画圆弧与O4圆弧相交于点T,用直线把S T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1与点T相连。(步骤相对应1-4) 5.用线段把1 2 3 4 5 6 7依次连接,即得1/2展开图。(步骤相对应1-4) 6.如要完整展开图即可按以上步骤连续把另一半展开图画出(步骤相对应1-5)

圆曲线放样

圆曲线放样 在施工时,还需要放出曲线上除主点之外的若干点,称为轴线的详细放样。常用的方法有偏角法和直角坐标法等。 ⑴偏角法——利用偏角(弦切角)和弦长交会的方式来放样轴线。(图10-6) 圆曲线起点为B,终点为E,转点为P。为把曲线上各放样点里程凑成整数,曲线长度分为首尾两段零头弧长S1、S2和n段相等的弧长之和,即: L=S1+nS+S2 S1、S2所对圆心角为φ1、φ2,S所对圆心角为φ。放样数据按下式计算: 的弦长计算公式:

圆曲线上各点的偏角(弦切角等于弦长所对圆心角的一半)为: 放样过程:将仪器安置于圆曲线起点ZY(即B点)上,后视JD(P)点,并将水平度盘置于零,拨角∠PB1,在此方向上量取d1,得1点;然后,再拨角∠PB2,钢尺零点对准1点,以d为半径,摆动钢尺到经纬仪方向线上,得2点;再拨角∠PB3,钢尺零点对准2点,以d为半径,摆动钢尺到经纬仪方向线上,得3点;依此类推… 当拨角∠PBE时,视线应当通过圆曲线的终点YZ点。YZ点至圆曲线上最后一个细部点的距离应为d2。以此检查放样质量。 ⑵直角坐标法——切线支距法,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切线的垂线为y轴,如图10-17所示。根据坐标xi、yi放样曲线上各细部点。

设各细部点之间的弧长为S,所对应的圆心角为φ,则 已知R,又给定S值后,即可求出待放样的细部点坐标。S值一般为10m、20m、30m等整数值。放样前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将计算得结果列表备用。 放样步骤如下: ①检核先前放样的三个主点ZY、QZ、YZ的点位有无错误。 ②用钢尺沿切线ZY-JD方向放样x1、x2、x3等,并在地面上标定出垂足点m、n、p等。 ③在垂足m、n、p等处用经纬仪、直角尺法作切线的垂线,分别在各自的垂线上放样y1、y2、y3等,以桩定细部点1、2、3等。 为了避免支线过长,影响放样精度,可用同法,从YZ-JD切线方向上放样曲线的另一半弧上的细部点。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2011-09-13 15:19:36| 分类: |字号订阅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2010-07-29 13:10:53阅读706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profile) 、横断面图(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

道路中线圆曲线放样方案

道路中线圆曲线放样方案 一、放样任务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对二级公路的要求,已设计好的二级公路进行实地放样。 同时为达到对书本已学知识的巩固,本次放样采用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和极坐标法三种方法分别对该段曲线进行放样。 二、放样精度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道路中线圆曲线放样的精度要求为点位中误差小于20cm。在中线圆曲线设计图上,需放样的最长边长为100m,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对二级公路的要求知,本次放样的精度:在直线部分中线桩位测量限差及曲线部分中线桩测量限差,附表如下: 本次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所使用仪器标称精度为:测角中误差为5”,测距误差为2+2*D*ppm。完全满足本次中线曲线放样对测量误差的要求。 三、放样方案 1.放样数据 (1). 切线支距法放样的坐标 点号纵坐标(x)横坐标(y)备注 JD1 ———— ZD1 0.00 -46.41 ZY 0.00 0.00 原点 1 1.00 19.97 2 3.99 39.73 QZ 6.81 51.76 3 10.38 63.60 4 17.68 82.21 YZ 26.81 100.02 ZD2 ————

(2).偏角法放样的角度与距离 点号偏角(°′″)距离备注 JD1 ———— ZD1 ———— ZY 00 00 00 0.00 原点 1 02 51 52 19.99 2 05 4 3 4 4 39.93 QZ 07 29 57 52.21 3 09 16 1 4 64.44 4 12 08 06 84.09 YZ 15 00 00 103.55 ZD2 ———— (3).任意站极坐标法 点号角(°′″)距离备注 JD1 28 03 45 207.06 ZD1 00 00 00 205.31 ZY 13 03 51 200.00 1 18 47 35 200.00 2 24 31 19 200.00 QZ 28 03 45 200.00 3 31 36 10 200.00 4 37 19 54 200.00 YZ 43 03 58 200.00 ZD2 56 07 50 205.31 2.放样步骤 (一)切线支距法放样 放样部位:道路中线圆曲线。 ①详细放样步骤: 1,在地面上任选一点作为JD1点,任选一方向作为ZD1方向,放出 100米端点作为ZD1点。再放出ZD2方向使之与ZD1方向的夹角为150度。 2,在JD1—ZD1线段上放出ZY点,使JD1—ZY距离为53.59米。以ZY 点为原点,以ZY-JD1为y轴建立左手高斯平面坐标系。 3,将处理好的坐标数据文件导入全站仪。并将全站仪架在原点上,移动棱镜,逐点进行放样。 ②检核方法:放样完成后,使用全站仪作为主要工具对放样点进行坐标采集。与理论计算坐标进行比较。 ③归化调整:本次放样对精度要求较低,所有数据检核后,必要时可以使用角度和距离归化。 (二)偏角法放样 放样部位:道路中线圆曲线。 详细放样步骤:1,在地面上任选一点作为JD1点,任选一方向作为ZD1方向, 放出100米端点作为ZD1点。再放出ZD2方向使之与ZD1 方向的夹角为150度。 2,在JD1—ZD1线段上放出ZY点,使JD1—ZY距离为53.59

缓和曲线 圆曲线测设计算例题

已知曲线半径R=6000,缓和曲线长度l 0=280,交点JD27坐标及相邻方位角已在图中给 出,Z H 点里程为D K 2+100。请计 算: 1、曲线要素中的切线长T 、曲线长L 、外矢距E ; 2、HY 、QZ 、YH 、HZ 的里程; 3、ZH 点坐标及其左边桩3米的坐标; 4、DK2+180的坐标及右边桩2米的坐标; 5、DK2+660的坐标及右边桩35米的坐标。 永州α=225-17 -08.0 JD27 (D K 2+100 )(1000.000,1000.000) α=232-35-13.9H Z Q Z HZ H Y YH 附公 式: m 为缓和曲线切垂距,m= l 0/2- l 03/(240R 2 ) p 为缓和曲线内移距,P= l 02/(24R )- l 04/(2688R 3 ) 缓和曲线方程式: X=h - h 5/(40R 2l 2)+ h 9/(3456 R 4l 4) Y=h 3/(6Rl )- h 7/(336 R 3l 3)+ h 11/(42240 R 5l 5) 解: 1、转向角α=α2-α1=7°18′05.9″ 切线长T=(R+P )tg (α/2)+m = 522.863 曲线长L=(R απ)/180+l 0= 1044.626 外矢距E=(R+P )sec (α/2)-R=12.746 式中m 为缓和曲线切垂距,m= l 0/2- l 03 /(240R 2)=139.9974 p 为缓和曲线内移距,P= l 02/(24R )- l 04/(2688R 3 )=0.5444 2、HY 点里程为DK2+100+280=DK2+380; QZ 点里程为DK2+100+1044.626/2=DK2+622.313; HZ 点里程为DK2+100+1044.626=DK3+144.626; YH 点里程为DK3+144.626-280=DK2+864.626

高速公路线路(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坐标计算公式_★

高速公路线路(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匝道)坐标计算公式_★高速公路的一些线路坐标、高程计算公式(缓和曲线、竖曲线、圆曲线、 匝道) 一、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计算第一缓和曲线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切线角计算公式: 二、圆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 已知:①圆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l ②圆曲线的半径:R 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 ④转向角系数:K(1或-1) 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 ⑥点ZH的坐标:xZ,yZ

计算过程: 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 公式中n的取值如下: 当只知道HZ点的坐标时,则: l为到点HZ的长度

α为过点HZ的切线方位角再加上180° K值与知道ZH点坐标时相反 xZ,yZ为点HZ的坐标 三、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符号说明: l——任意点到起点的曲线长度(或缓曲上任意点到缓曲起点的长度) l1——第一缓和曲线长度 l2——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l0——对应的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R1——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R2——曲线终点处的半径 P1——曲线起点处的曲率 P2——曲线终点处的曲率 α——曲线转角值 四、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Z ④变坡点高程:H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2021年天方地圆放样步骤(修改版绝对管用)

天方地圆放样步骤 欧阳光明(2021.03.07) 1.先实际尺寸画出侧视图和俯视图,然后把俯视图上的1/4圆弧等分成3份。再把分出的各点(1、2、3、4)用直线(a、b、c、d)与F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1图与1-2图) 2.再画一条直线,取一点I,量取高度尺寸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上标注一点J。然后过I点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量取直线a的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线上标注一点K,再量取直线b长度以I点为起点在直线标注一点L 。用直线e把KJ两点相连,再用直线f把LJ两点相连。(步骤相对应1-3图) 3. ①以方头一边的长度画出一条P Q直线,找出P Q直线中心点O画一条与其垂直相交线。 ②以点Q为圆心,直线e为半径(以下称Qe圆弧)在垂直相交线上画圆弧相交于点7,用直线把7 Q两点相连。 ③以点Q为圆心,直线f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Qf圆弧)。再量取俯视图中的点1与点2之间的弦长(以下称1~2弦长)为半径,点7为圆心画圆弧相交于点6,用直线把6 Q两点相连。 ④以点6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f圆弧相交于点5,用直线把5 Q两点相连。

⑤以点5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Qe圆弧相交于点4,用直线把4 Q两点相连。 ⑥以点Q为圆心,线段PQ为半径画圆弧,再以点4为圆心,线段7Q为半径画圆弧相交于点S,用直线把Q S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4与点S相连。 ⑦以点S为圆心,线段Q4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直线f半径,画圆弧(以下称Sf圆弧)。 ⑧以点4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3,用直线把3 S两点相连。 ⑨以点3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f圆弧相交于点2,用直线把2 S两点相连。 ⑩以点2为圆心,1~2弦长为半径画圆弧与S4圆弧相交于点1,用直线把1 S两点相连。 4.以点4为圆心,点O、4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弧(以下称O4圆弧),再以点S为圆心,O Q两点的长度为半径(即是1/2边长)画圆弧与O4圆弧相交于点T,用直线把S T两点相连,再用直线把点1与点T相连。(步骤相对应1-4) 5.用线段把1 2 3 4 5 6 7依次连接,即得1/2展开图。(步骤相对应1-4) 6.如要完整展开图即可按以上步骤连续把另一半展开图画出(步骤相对应1-5)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 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 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竣工验收测量。 本章主要论述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二、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基本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