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苏轼《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苏轼《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苏轼《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最 高成就的代表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簌簌:花飘落的样子。 2.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3.村南村北:泛指整个村庄。 4.缫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缲”同“缫”。 5.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汉书·王章传》" 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 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ì ],豕也, 即猪)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 "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6.欲:想要。 7.漫:随意。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 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 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 村子里响起纺车织布的吱呀声。 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 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路途遥远, 酒意上心头, 昏昏然只想小憩一会儿。 艳阳高照, 无奈口渴难忍。敲门试着问一下有人在吗?只是想讨杯茶喝。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 43 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 1078 年(元丰元 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 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 《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 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 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着特色。此词上片写景, 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 构成的统一的画面, 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 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 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 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 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 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 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 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 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 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 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 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 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句话, 三个画面, 似乎东鳞西爪, 毫无联系。 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 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这 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 还是瓜农的叫卖声, 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 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 下片转入写求雨途中行路的艰辛, 突 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 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 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 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 “日高人渴”两句, 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 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走 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 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 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 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 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敲门试问野人家”,词 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 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 词

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1. 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 刚 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 是否有人在。 《浣溪沙》 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 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 杜甫 《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 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 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 诗句 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 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 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 又记下 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1.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2.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 3.浸:泡在水中。 4.白居易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5.潇潇: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6.子规:布谷鸟,也称杜鹃鸟。 7.无再少:不能回到青少年时代。 8.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 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 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当却西流"。 9.白发:老年

10.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白居易《醉歌》: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 叹衰老。 【译文】 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 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泥, 在傍晚的细雨中子 规鸟悲伤地啼叫。 (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 流,不要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 (公元 1082 年) 春, 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 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 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 溪边兰草初发, 溪边小径洁净无泥, 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 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 无法挽留。 然而, 人世总有意外, "门前流水尚能西", 既是眼前实景, 又暗藏佛经 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 回味。先着《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 隐隐折射出词 人处境, 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故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谓: " 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山下溪水潺湲, 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 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 值日暮, 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这是一幅多么幽美宁静的山林景致 啊!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兰草此际始出 “芽”,其芽尚“短”,但生机勃勃,长势很快,已由岸边蔓延至溪水中矣。杜 鹃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 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兼之疾病始愈,有医者相伴游 赏,故杜鹃的啼叫亦未能搅乱作者此时之清兴。总之,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 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 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 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 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 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 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人生之“再少”, 非如道教徒所企求的“返老还童”, 乃 是说应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 因为人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 人所能改变的, 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白居易《醉歌》诗有“谁道使君不解饮,听唱 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 已失”诸句,乃嗟老叹衰之词也。作者尾句反用其意,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 应有那种“黄鸡催晓”、 朱颜已失的衰颓心态, 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 的精神状态。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 理。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 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 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 但当时作者 是自请外任, 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 是京官下派作 地方官, 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 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 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 因此, 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 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 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 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 之一。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①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午盏,蓼茸④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①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②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 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 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 ④蓼(liao 第三声)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 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 "试尝"。 【鉴赏】

此为一首记游词。 元丰七年 (1084) , 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 (今河南临汝) , 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 时候所写。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 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 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 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 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 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 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作者这时已是 48 岁的人了,旧时已是接近所谓“知天命”之年,而且又闻 “萧萧暮雨子规啼”,羁旅之情,应当是沉郁的,但清明的山水给了他一个好感 觉。在这种情况下,忽见泉水西流,就激发起作者的不悲白发、虽失意而仍想干 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来。于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 发唱黄鸡”的妙句就这样诞生了。 黄鸡催晓、白发催年都是催人老的意思,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全诗用浅俗的 语言,但“浅浅语亦觉不凡”,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驾驭语意,并使其蕴含韵味 的能力,而句中折射的哲理、积极和高亢的情调,千百年来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读 者。 浣溪沙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赏析】 这是一首咏春词。上片由景及情,先实后虚;下片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全 词情景交融,境界高妙。 “风压轻云贴水飞, 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 的春天画图。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 勾勒出风、云、水、燕、泥等颇初春气息的景物。 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 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面对着这春意盎 然的良辰佳景,作者却接着说一句“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用沈约之典,说自 己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这样乐景、哀情 相衬,其哀伤之情更深。 压、贴、飞三个动词使首句形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则把时空 交互在一起写, 春天初晴, 在池馆内外。 这两句色彩明快。 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

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如此以来,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 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 “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 ”鸿雁传书, 出于 《汉书·苏武传》 , 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如今连鸿雁不捎信来。鹧鸪啼声,更时时勾起词人对故 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 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 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 ”句用移情手法, 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 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格外耐人寻味。“惟有”二字,说明除落 花之外,人们对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正是由于作 者与落花的命运;但尤为不幸的是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 慰。 浣溪沙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 】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 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 【赏析】 公元 1078 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 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 20 里远的石潭求雨, 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 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苏轼于谢雨道上作《浣溪沙》组词,共五首,描写了途中 见闻和村野风光,具有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北宋农村词中的佳作,与他的其 他题材和风格的词作皆是异样出色。此词是《浣溪沙》组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 巡视归来时的感想。 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 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 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 “软”、 “沙”之“轻”, 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 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 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 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 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

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 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 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 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 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 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 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 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 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 结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 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作者身为“使君”, 却能不忘 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细味其词,盖有三意:其一, 苏轼早年即倾慕庄子,志于逍遥逸世,见此景此境,益坚其志;其二,苏轼虽久 慕此境,不意长期错入仕途,此时重睹此景,不禁有怅然若失之感,对其久困官 场,也不免有后悔之意;其三,苏轼虽感悔意,但念及人生志趣尤在及时把握, 则迷途知返,犹尝未晚,是又信心再起,归宿重定。一句之中,写尽种种人生滋 味,用笔简约而意趣丰盈,可见苏轼心理世界之丰富复杂。然其对田园生活的讴 歌和对归耕桑麻的向往,是昭昭乎情见于辞的。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 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 前四首 《浣溪沙》 词全是写景叙事, 并不直接抒情、 议论, 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苏轼的《浣溪沙》赏析

苏轼的《浣溪沙》赏析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潇潇、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原文翻译及赏析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古老的柳树底下有 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 无奈口渴难忍, 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 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 问: 可否给碗茶? 注释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 一作“蔌蔌”,音义皆同。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 抽出蚕丝。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 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 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 徐门:即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 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11 月版 : 第 75-76 页 . 2、 李静 等 .唐诗 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年 11 月版 :第 251 页 .

浣溪沙 苏轼(浣溪沙解析)

浣溪沙苏轼 内容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花朵飘落的样子。 2.缲(sāo)车:纺车。缲,同“缫”,即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3.牛衣:蓑衣之类。《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貍《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欲:想要。 5.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译文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缲车的吱呀声。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不可以给碗茶喝? 赏析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一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细心、兴奋。“牛衣古柳卖黄瓜”一句则换了一个角度写作者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苏轼《浣溪沙·荷花》诗词赏析

苏轼《浣溪沙·荷花》诗词赏析 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ZUI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ZUI多?画楼南畔,夕 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 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 “问言何处荚蓉多”句。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唐人郑谷《样潼岁暮》诗:“美酒消磨日”、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 京韩侍中》诗“万事消磨酒百分”。消磨:消遣,排遣。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 赏析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ZUI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

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 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 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 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 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 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 实际上,并非天凉必然引起寂寞,而是因为词人内心早存寂寥空漠的 人生感受的缘故,天凉仅仅气候的诱因而已。此时的词人,可谓壮志 难酬而心存忧虑,他在朝中屡遭小人攻讦和当轴者的忌恨,*“补外” 作地方官。词人此时正是在三次被排挤而“补外”的坎坷境遇中,所 谓“一肚皮不合时宜”,使他厌倦仕途、崇尚归田。结语“且来花里 听笙歌”,说自己且忧中取乐,躲进荷花丛中来听赏悠扬哀伤的笙歌。 此词作细致描绘了词人面对颍州西湖的盛开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 寞感受。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本欲在淡 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不过实际上却是“剪持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闰八月至九月间词人初到颍州太守任上。词人当时在观赏颍州西湖的荷花,忽然感觉当官寂寞孤寥,于是作下了这首诗。

苏轼宋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宋词《浣溪沙·荷花》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译文】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 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

问云句:袭用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问言何处荚蓉多”句。下句“画楼南畔”是“何处”的回答。 光阴句:承上句“人寂寞”,因寂寞无聊,所以要用酒消遣日子。唐人郑谷《样潼岁暮》诗:“美酒消磨日”、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诗“万事消磨酒百分”。 消磨:消遣,排遣。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 【赏析】 上片首写西湖荷花盛多:“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颍州西湖是安徽的风景名胜,其十里荷花更是秾丽迷人。人谓“东坡处处有西湖”,如杭州有西湖,颍州也有西湖,“性本爱丘山”的词人,他吟咏湖山,并热爱湖山。在十里荷香的颍州西湖,必会引发他描摹湖景的无限乐趣,故下文云:“画楼南畔夕阳和”。在四面依依垂杨和十里荷香的幽雅境界里,词人又看到南畔的画楼顶端正挂着一轮温和的夕阳,五彩的晚霞笼罩天空,映照着水波荡漾的湖面,给人以舒展惬意的美感享受。 下片突然转折,从快意煞时转向孤寂哀伤:“天气乍凉人寂寞,

光阴须得酒消磨。”天气乍凉引发了词人的寂寞感,真实而自然,但实际上,并非天凉必然引起寂寞,而是由于词人内心早存寂寥空漠的人生感受的缘故,天凉只是气候的诱因而已。此时的词人,可谓壮志难酬而心存忧虑,他在朝中屡遭小人攻讦和当轴者的忌恨,被迫“补外”作地方官。词人此时正是在三次被排挤而“补外”的坎坷境遇中,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使他厌倦仕途、崇尚归田。结语“且来花里听笙歌”,说自己且忧中取乐,躲进荷花丛中来听赏悠扬哀伤的笙歌。 此词作细致描绘了词人面对颍州西湖的盛开荷花所引起的仕宦寂寞感受。全词大起大落,心物交融,强烈反差,寄慨遥深。本欲在淡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然而实际上却是“剪不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愈加难以解脱的矛盾苦闷之中。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之总体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

《浣溪沙》苏轼词作鉴赏(菊暗荷枯一夜霜)

《浣溪沙》苏轼词作鉴赏(菊暗荷枯一夜 霜) 【作品介绍】 《浣溪沙;咏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者借咏橘之题材以抒发自己清新高洁之性情。上片借写菊与荷经受不住寒霜的摧残,写出橘树耐寒的品性和它在尾前屋后生长的繁盛景况。下片写出品尝新橘的情状和橘果的清香,一个‘“惊”字,一个“怯”字,用得十分巧妙精当,颇能传出品尝者的神态,结句更以“三日手犹香”来夸张、突出橘果之香。全词描绘细致,形神兼备,饱有余味。 【原文】 浣溪沙⑴;咏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⑵。新苞绿叶照林光⑶。竹篱茅舍出青黄⑷。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⑸。吴姬三日手犹香⑹。 【注释】 ⑴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

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⑵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 ⑶新苞:指新橘。 ⑷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⑸“香雾”二句: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半破,指刚刚剥开橘皮。清泉,喻橘汁。 ⑹吴姬:吴地美女。 【白话译文】 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 刚刚剥开橘子,芳香的水雾喷洒出来让人惊喜不已;带着几分胆怯楞尝新橘,甜中带酸的汁水在齿颊间如清泉流过,使人格外欣喜。江南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作者品尝香橘有感而作此词。

苏轼浣溪沙教案

苏轼浣溪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 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体会词的意境, 教学设想: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借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积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谈苏轼词的风格导入新课。 二、苏轼及背景介绍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愤、抑郁、凄凉。” 3、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三、诵读 1、播放朗读的音频文件 2、学生在音乐声中自读,体会朗读要领。 3、由学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同学诵读,进行PK 四吟读: 1、吟读: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读得较慢,有时有拖音。 2、教师示范(读出节奏、韵脚读重音,读出感情) 3、学生摇头晃脑地自由吟读 4、男生齐声吟读,女生一起吟读,看谁读得更有味。 五、译读 1、译读:以诗译诗,用现代文译,也要有韵脚 2、教师示范:山下的兰芽短短浸入小溪 3、学生试着译读后几句,老师可适当帮忙。 六、背读 1、随机抽学生背读,检查预习效果。 2、全班同学齐声吟诵这首词 七、说读 1、说读:用自己的话在译的基础上,增加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 2、教师示范: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的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的译文以及赏析 浣溪沙
作者: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缲车[2]。牛衣[3]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4]思茶。敲门试问野人[5]家。 【注释】 [1]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此处指上衣的胸前部分。这一句的意思 是枣花簌簌地落在了一斤上。 [2]缲车:就是缫丝车,用来将蚕丝抽出蚕茧的工具。缲同缫。 [3]牛衣:用草编制的给牛御寒用的披盖物,与蓑衣相似。披牛衣,用于形 容人的生活清贫。 [4]漫:不由地。 [5]野人:村野之人,农夫。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家庭富有文学 传统,本人学识渊博,思想通达。苏轼为官后一直坚持着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但是因为政见问题多次受到排斥打击。然而即使被贬到地方,他也一直坚持 多做实事,政绩卓著。苏轼在逆境中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保持着浓郁的生 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在苏轼之前,人们多认为词的地位不如诗,但是苏轼 努力打破这个观点,将诗词 相提并论,并且努力丰富词的内容,开拓词的境界。例如:他将以前词人不 曾关注过的乡村情景融入词中,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悠然古朴的乡村画卷。 上片写村景, 枣花簌簌地落在行人 的衣襟上, 整个村子不论南北都想着缫丝车得声音, 农人披着牛衣在古老的柳树 下卖黄瓜。下片写作者本人,他酒后在长路上行走,十分困倦,日头渐渐高了, 人又觉得口渴,不由得想吃茶,于是便敲敲路边乡野之人的家门,看看能不能讨

口茶喝。随意敲门便能讨茶,足见民风淳朴,农人热情好客,也可见作者对于这 样的乡野环境融入之深。 通过描写这样一件小事, 作者对乡野生活的喜爱跃然纸 上。

苏轼 浣溪沙

《浣溪沙》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 2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3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重点) 2、体会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学步骤: 一、课前交流苏轼,并导入。多媒体出现苏轼的介绍。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苏轼的《浣溪沙》。二.解题 “浣溪沙”是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词和其他的词有什么样的区别? 明确:多了一行小字。这行小字在词中叫小序。小序相当于“引言”,它的作用是介绍时间、地点和背景。这首词中的小序交待了写作的背景,告诉了我们苏轼是去蕲水的清泉寺游玩。三.一读二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好,下面和老师一起来走进词的正文部分。老师读题目作者和小序,同学们一起来读上下两阙。同学们朗读的很好,可是老师想要知道每位同学的朗读情况,所以我们以小组单位,来朗读一下这首词。小组活动一 要求:1.小组成员每位同学大声朗读2遍。 2.第一遍朗读能够读准字音,第二遍朗读能够读出停顿。注:好的同学可以试着带有感情来朗读。 3.小组展示时,小组全体同学起立,其中1位同学读题目作者和小序,其他成员读正文部分。 4.1个小组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可以点评:点评的角度可以参照第2个要求。然后点评的小组再展示。 四.三读,读出诗词意境 A、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下面听老师来朗读一下这首词的上阕,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苏轼为我们描绘了清泉寺怎样的景色?试着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上阕的三句话。小组活动二 要求:1.请每个小组自由朗读词的上阕。 2.任务分配:1-2组第1句,3-4组第2句,5-6组第3句 3.一个小组展示后,其他小组可以针对自己小组不懂的地方向他们提问,并指明前一个展示小组中的一个同学来回答。 明确:词人独自漫步在山间小路上,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

最新苏轼的《浣溪沙》原诗 译文及诗歌赏析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

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浣溪沙》的赏析及答案

《浣溪沙》的赏析及答案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女唱黄鸡。 1 ?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归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答: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 3 ?从所积累的古诗词 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以下为2005年广州南洋英文学 校中考题)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鸡”的本意是:___________ ,诗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7.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 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8 . 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看法,表现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态度。 9.下面对这首词品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点出了作者游兰溪的时间和地点。 B.“潇潇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C?“休将白女唱黄鸡”化用白居易 《醉歌》中的诗句 :“黄鸡催晓丑时鸣”“镜里朱颜看已失”,慨叹光阴易逝、朱颜易改。 D.全词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情昂扬振奋,富有哲理。 答案: 1.例:“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句意就是翻译;哲理:人可以青春常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情感: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C 5.黄鸡: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6.略 7.C 8.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虽处困境,仍旷达、乐观 9. C (作者意在说明不要感慨光阴易逝,人生易老,而要振作精神。)

(完整word版)浣溪沙苏轼

《浣溪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 二、走进作者,感受其创作冲动 1、作者 2、感受创作冲动 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作的一首游记词。“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但他能抱着“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态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首《浣溪沙》就表现出了他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3、解题 “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或作“纱”。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三、难解词句 参见课本注释 浸溪:浸在溪水中。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谁说人老就不可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边!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听唱“白日黄鸡”。 四、鉴赏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上阕:写景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这两句既点出游清泉寺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萧萧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浣溪沙》 作者:苏轼 原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徐门:即徐州。 2、谢雨:雨后谢神。 3、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4、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5、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6、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诗意: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赏析:

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着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āo]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

苏轼《浣溪沙》诗意赏析

苏轼《浣溪沙》诗意赏析 引言:《·游蕲水清泉寺》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赏析及拓展阅读,欢迎大家阅读! 《浣溪沙》诗意赏析一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首句点名了兰溪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浣溪沙》苏轼赏析-最新范文

《浣溪沙》苏轼赏析 篇一:苏轼浣溪沙、赏析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赏析《唐宋词选讲》陆永品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爪。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āo]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

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路长”,看来,已走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日高人渴漫思茶”。“日高”,太阳已升得很高。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漫”,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口渴,需要喝茶;困倦,大概也想借茶解困。于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人家”,正出于他当官的口气。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 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 篇二:《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宋】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暮雨中子规(即杜鹃)声韵优美,情致凄婉。萧萧,形容雨声,在淅淅沥沥雨声中,传来杜鹃声。秦观《踏莎行》云:“可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 苏轼》阅读答案 及赏析 浣溪沙① 苏 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年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冷 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 沫细腻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 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8、下列对本文词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3 分) 《浣溪沙 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 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 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 餐的情味,充满春夭的氖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的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 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 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 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 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 鲜明,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 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 的人生态度。 9.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4 分) 参考答案: 8.C 9.作者用一“媚”字,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 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写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 初春美景(2 分),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2 分)。
1/6

诗词赏析: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诗词赏析: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 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 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能够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鉴赏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 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 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 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 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协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 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 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个派画 意的光景,涤去*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 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相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 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讲, 人未始不能够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所以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 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 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 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 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 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

宋词:苏轼《浣溪沙·端午》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苏轼《浣溪沙·端午》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不满河面。 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

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碧纨(wàn):绿色薄绸。 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 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赏析】 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上片,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处于初夏季节。穿着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于朝云来说,是绿色细绢——“碧纨”,正好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天气稍热,易出“轻汗”,“微透”着“碧纨”。“透”字用得贴切,将半明半暗的肤体朦胧美衬托出来了。“明朝端午浴芳兰”,显得

有愉悦的审美性。它不仅体现了朝云由芳体而及兰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朝云浴处,余香犹存。沐芳浴兰,遍及社会。参与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正如词人词中所写:“流香涨腻满晴川”。这正是古老节日文化发扬光大的表现。 下片,写词人偕朝云参与具体的端午节俗活动。词人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俗健身活动。其一,“彩线轻缠红玉臂”,“以五彩丝系臂”。它辟邪驱鬼,使朝云“玉臂”“红”而长命。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原之魂有同等意义。其二,“小符斜挂绿云鬟”,以“赤灵符著心前”。它能通神明,使朝云“云鬟”“绿”而身健。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蒲剑以辟邪护身有同等意义。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活动,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真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 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是研究端午民俗最形象而珍贵的资料。 扩展阅读:苏轼轶事之生死一线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狱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

苏轼《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苏轼《浣溪沙》的翻译与赏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最 高成就的代表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1.簌簌:花飘落的样子。 2.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 3.村南村北:泛指整个村庄。 4.缫车:即缫丝车,抽茧出丝的器械。“缲”同“缫”。 5.牛衣:蓑衣之类的用具,这里指穿牛衣的人。《汉书·王章传》" 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 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zhì ],豕也, 即猪)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 "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6.欲:想要。 7.漫:随意。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 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 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 村子里响起纺车织布的吱呀声。 身着蓑衣的农民在老 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路途遥远, 酒意上心头, 昏昏然只想小憩一会儿。 艳阳高照, 无奈口渴难忍。敲门试着问一下有人在吗?只是想讨杯茶喝。 【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