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太阳辐射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太阳辐射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太阳辐射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王炳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1、太阳辐射标准

太阳辐射测量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获取整齐一致的数据有多么困难。国家计量部门建立的辐射标准,仅限于低辐照水准,无法作为太阳辐射测量的依据。这就是气象学界借助直接日射表(Pyrheliometer)独立开发太阳辐射标准的理由。

第一台测量太阳辐射的仪器是1837年由法国人Pouillet设计制造的,它的工作原理以水的卡计为基础。由于其设计简单,只能进行一些粗略的测量。随后出现的一些仪器,大多是对Pouillet仪器的改进,其中较有名的如Violle、Crova等人。1884年Frolich首先采用热电堆做探测器,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却需要另一台绝对仪器来校准。另外,为了使测量进一步精确,Michelson以Bunsen冰卡计为基础设计了一台直接日射表,但不实用。?ngstr?m 是使用双探测器制作直接日射表的第一人,测量时两个探测器交替地遮荫和曝光。后来他进一步发展这一想法:用电校准探测器代替卡计,这就是著名?ngstr?m补偿式直接日射表。在上一世纪内,虽然在历次国际气象局长会议上多次议论过太阳辐射测量事项,但均因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而未获解决。在1896年的会议上还建立了专门的太阳辐射委员会(CSR),其任务就是要为测量太阳辐射标准仪器提出建议。直至1905年在Inrisbruck的会议上,才决定以?ngstr?m补偿式直接日射表做为测量仪器,并以其原型A70做为标准I(保存在瑞典Uppsala大学物理研究所)。这就是?ngstr?m标尺(AS-1905)的由来。AS-1905在欧洲被广泛采用。

美国Smithson研究所使用的银盘直接日射表(Silverdisk,简称SD)是Pouillet和Violle 直接日射表的混合型。使用中的该类辐射表大多数都是由Smithson研究所制造的。上世纪末,它们由Abbot所研制的水流式直接日射表校准。后来,Abbot又研制出搅水式直接日射表,并以此校准水流式仪器。这一系列校准和研制标准仪器工作导致了1913年Smithson标尺的建立(SS-1913),它主要在美洲等地使用。

自出现两个并列日射标尺之日起,其间存在的差异问题,倍受有关学者的关注。1912年在Rapperswill召开的CSR会议上,Kimball首次报告了他所作的比对结果:二标尺间相差5%,SS高于AS。当时,这一结果被认定为处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范围内,除了继续进行类似的比对外,未做出其他结论。

几乎与此同时,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正致力于斯忒潘一玻耳兹曼常数的测定。他们接受了?ngstr?m的设计思路,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遗憾的是,他们对?ngstr?m探测器性能的研究结果和改进意见,从未引起气象学界的注意。

1923平CSR在Utrecht会议上采纳了Marten和Angstr6m分别测定的两标尺之差为3.5%的意见,并认定标尺差异之争已获“解决”。而实际上,诸多科学家对此并不以为然。1925年在CSR的Davos会议上,以彻底研究?ngstr?m直接日射表误差源为由,要求波斯但观象台与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PTR)协作研制一台绝对直接日射表。PTRTingwaldt着手设计了一台双腔搅水式直接日射表,并于1930年投入使用。该仪器参加了在瑞士1)avos物理气象观象台举行的L台Angstrbm直接日射表和银盘直接日射表之间(即两标尺之间)的强化比对。1935年在CSR的绝对直接日射表分组会议上,对强化比对的结果进行了讨论,两标尺之间的差异,被确定为4.5—5%,与1912年Kimball的结果一样。在此比对中,Tingwaldt 仪器的读数介于两者之间。以往采用的3.5%的差异,虽未被证实,但也未采取措施去更改。相反,提出了一些理由为3.5%的差异进行辩护:其中一个理由是:由于?ngstr?m直接日射表具有矩形接收器,环日辐射带来的影响在低地站(波斯但)要比山地站(Davos)来得高。总之,两标尺之间差值的争议仍未获解决,两标尺仍在各自的领域作为气象辐射数据的测量标准。

二次大战期间,一切为了解决争端的国际活动均停止了。战后,CSR于1946年被解散。CSR的任务改由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国际联合会(IUGG)下属的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辐射委员会(RC)承担,其实,早在1919年IUGG运作之始,就已经建立了RC,后来,RC与CSR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大多数工作会议一起召开,另外,战后新建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其下设的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IMO)也设立了辐射工作组。所有这些组织密切协作,共同筹备19571958年期间举行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很明显,如何使世界范围内的日射测量数据协调一致,再次彼提上议事日程。1956年在Davos 举行的RC期间,形成了一项解决办法:即定义统一的国际直接日射测量标尺(IPsl9S6),不过,它们是一项折中,即在承认两标尺间的差值仍为33年前所建议的3.5%的基础上,IPS-l956以SS-l913减少2%或AS-1905增加1.5%来实现。

为了具体落实IPS-l956,WMOCIMO的辐射工作组干1959年在Davos组织了第1次国际直接日射表比对活动(IPCI)。在此期间,由于某些主要参与者患病以及多年后才发现的代表AS标尺的与瑞典标准仪器配套使阑的电流表有未判明的故障等而出现了重要的疏漏,结果导致IPS-l956的实现,实际上并未按照原定义的那样去实施。

在1964年举行的IPCⅡ期间,情况仍未得到改善。只有当现代的电校准腔体式直接日射表被开发研制出来以后,问题才得以最后澄清。在1970年举行的IPCⅢ期间,已有诸多种类的现代腔体式直接日射表参加,这些比对结果以及1973年瑞士物理气象观象台(PMO)对自1930年以来在该台进行的所有与两标尺之间比对有关的材料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展现出一幅不同标尺相对位置的清晰图表。它表明,定义IPS-1956时所依据的两标尺之间的差值为3.5%是错误的;同时也表明用传统的直接日射表建立世界范围的辐射测量基准是有困难的,希望应寄托在电校准腔体式直接日射表、即所谓的绝对辐射表上。

自1970年以来,先后共有10种类型计15台绝对辐射表参加了在Davos举行的比对活动。其间共进行过25000多次测定,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PACRAD被当做比对的标准,测定结果相当一致,都集中在以高于PACRAD0.2%为中心的10.8%的范围内,其中的一半甚至聚焦在±0.15%范围内。数值如此集中,表明国际单位制(SI)全辐照度的真值就在此范围内,井表明可据此来定义新的国际辐射标准—世界辐射测量基准(WRR)。

由于ECR和nBC参加同步比对的次数不到30次,而其它仪器则多于1000次,因此在计算加权平均值时,未将它们包括在内。为了考虑仪器的类型而不是仪器的数量,仅计算了各类型的平均值,权重日子按反比于每种仪器原定绝对精度的均方根取值。各绝对辐射表的综合结果与PACRAD的比值为1.0019,即198=年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启用WRR,它的下确定度为10.3%。旧标尺转换成WRR的转换因子为

WRR/AS1905-1.026

WRR/SS1gl3=0.977

为了保证WRR的长期稳定,决定建立世界基准组(WSG)。

WSG的成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长期稳定性优于±0.2%;

(2)仪器的准确度优于±0.3%;

(3)仪器的设计不同于组中其它类型仪器。

在前述10种类型仪器中,共有4种5台仪器符合上述要求。最后决定由ACR310、CROM、PACRADE和PMO2组成WSG。它们保存在瑞士Davos的世界辐射中心。为了了解其稳定性、组内的仪器每年至少比对一次。

尽管如此,1980年进行IPCV时,ACR310仍因出了问题而退出了WSG。1985年决定重建WSG。此次WSG的成员由4名增至5名,即PACRADⅢ,CROM2,CROM3,PMO2和PMO5。后来又增加了MK67814和HF18748,即目前WSG系由7台仪器构成。经过多

年运行实践表明,WRR的长期稳定性优于2×10-4。

就在WRR建立的同时,国际计量学界在研究低温绝对辐射计(CAR)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所谓CAR也是以电替代法为原理,以超低温、超电导和高真空为手段的现代辐射功率测量仪器。它与常温绝对辐射表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超低温下,周围的杂散辐射可降至忽略不计的程度;此时纯铜的热容比常温时降低3个数量级,热导率提高:个数量级,吸收比非常接近于1,消除了辐射加热与电加热的不等效性;

(2)超导技术的应用,消除了电加热引线不必要的欧姆热损,提高了准确度;

(3)高真空环境消除了空气对流和热微扰。

CAR的测量不确定度为4×1O-5,长期稳定性优于1×10-5。正因CAR具有世界最高的准确度,将WRR与其进行一次比对,就是一项极有科学价值的计量工作。此项工作已由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和世界辐射中心的专家共同完成。由于二种仪器的量程不一,相差近20倍,故比对只能分步骤地间接进行。结果表明,WRR与NPLSI标尺之间的一致佳优于0.03%。这再次表明WRR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2、太阳常数

太阳发出的能量不仅对于能源利用是重要的,它对于地理上所有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地球上的天气、气候则完全受其入射量和其它与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等相互作用的制约。地球接收的太阳能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变化,只要是持续不断的,就会对天气、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气象学中,太阳常数测定工作一直受到关注。在气象学领域内,除了天气预报这项永恒的主题外,没有哪一项工作,能象太阳常数测定那样应用了从高空气球、飞机、火箭到卫星和航天器等如此众多的现代高科技手段。

另一方面,从太阳光谱的变化能了解太阳大气中发生的变化,了解太阳常数的短期变化有助于推知太阳内部的机制,所以太阳常数的测定也是太阳物理学界极为关心的课题。

自进入大空时代以来,各种宇航器不断进入太空。它们的热状况直接受到太阳常数值的影响,因而准确地测定太阳常数又成了宇航工作者的目标之一。宇航界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所以他们的参与大大促进了这项工作的进展;

尽管如此,太阳常数测定的进展总体上讲仍然是比较缓慢的,主要与下述原因有关: (1)受辐射测量准确度的制约,从国际单位制7项基本单位的测量准确度来看,辐射度是其中最低者。

(2)从50年代到80年代,辐射测量基准本身就经历了两次变动,标尺本身的不确定

度从百分之几提高到了千分之几。

(3)所谓的太阳常数并非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有严格物理内涵的常数,其本身受太阳自身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且具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这给研究者对用自己研制的仪器在不同情况下所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带来困难。

(4)除了在太空进行的测量可不受地球大气的影响外,其它在高山、飞机、气球、火箭等平台上的测定,由于仪器所处高度不一,受大气的干扰各异。即使进行适当的订正,由于订正并无公认的统一方法,大气成分又易变,所以订正的准确度也是有限的。这是太阳常数测定结果分散的又一原因。

(5)太空中的仪器虽可摆脱大气的干扰,但其工作环境为真空、低温和强辐射,易受环境影响而老化或变性,所以太空用的辐射测量仪器的质量要求更高。这一点是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

应当强调指出,正如前一节中所介绍的,本世纪内辐射测量标准本身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动。可以想见,在旧标尺下所获得的太阳常数会对人们的认识产生何等影响。因此,在采用某一太阳常数值时,一定要注意其产生的年代和其所依据的标尺。如果撇开这一基础而关心其数值本身,可能会误入歧途。

提到太阳常数就不能不提到美国Smithson研究所的天体物理观象台,虽然从现代的视角看,他们为此而付出的努力不无遗憾,但一些著名的学者从1923年起至1954年的30多年里,除了在美国本土,还在非洲、南美洲等地的高山上进行了太阳常数观测,即使二战期间,男士从军,观测工作由他们的夫人坚持了下来,因而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一些学者利用这些资料揭示出太阳辐射存在着长期的缓慢的且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而另一些研究者用同样的资料却得出太阳输出是不变的结论。这使得美国学者Hoyt认为,有必要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审查和检验。经过详尽的分析后,他指出,Snlithson研究所的太阳常数测量工作,在其内部一致性上存在着严重问题。这种内部的不一致,既存在于各观测点间,也存在于所用的冗长法和简捷法之间。在订正方法中限于历史原因又未能将大气衰减的所有方面考虑周全。此外,辐射标尺的不适当修订也有一些影响。总之,这项持续了数十截的工作,只具有历史意义,而无任何现实意义。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对太阳常数感兴趣的学科领域不断扩展。高科技部门的参与,为提高大阳常数乃至日射观测的整体水准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形成了太阳常数测定的新高潮。在此期间,观测已从地面扩展到空间,运载工具包括高空气球、飞机、火箭等。所使用的仪器大部分是相对的,也有绝对的,既有常规的,也有特制的。

196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出于宇航和其它工程设计标准的需要,专门成立了一个太阳电磁辐射委员会(CSER),对60年代以来获得的太阳常数最新测量结果进行评审。委员会首先排除了所有地面测定结果,主要集中分析研究了从高空测得的数据,讨论了各种误差源。委员会区分了以下四种主要误差的原因:

(1)辐射标尺不同;

(2)大气层中水汽成分变化剧烈,因此,红外段的公差是不确定的;

(3)太阳光谱最外两端,在大气中是测不到的;

(4)在有大气存在下的测定外推至零大气时,采用任何技术都有缺陷。

该委员会主席Thekaekara于1970年和1973年两次报告了结果。第一次未将Willson的测定结果包括进去。但无论包括与否,结果是J样的。这就是著名的1353W/m2太阳常数值的由来。它迄今仍为航天部门所采用。有一点不容忽视,参与评审的9个太阳常数中就有5个是以IPS一1956为基准的,其余所依据的也只能说是仪器设计者个人的认识,彼此凤缺乏足够的比较,远达不到建立标尺的程度,所以最后的结果仍是以IPS-1956为准,鉴于IPS-1956已于1981年被废止而代之以WRR,因此,即使仍习惯采用1353W/m2这一太阳常数值,也应进行标尺变换,在WRR下1353w/m2应为1353×1.022=1383W/m2,对此,Forgan早在1977年就曾提出质疑。当时,经过多次比对,绝对辐射标尺已经更为接近确立。经他对表中6次有据可查的比对结果转换为绝对标尺后,所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为1375W/m2。这是当时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好结果。应当说,标尺转换确实是二个重要因素,其实问题还远不止于此。70年代以来,在太阳常数测定方面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1)为了不受大气的干扰,测定工作均在大空中进行;

(2)测量仪器都采用了可自校准的腔体式绝对辐射表。

自1978年以来,先后就有NIMBUS-7(1978.11)、SMM(1980.2)、ERBS(1984.10)、NOAA一9(1984.12)和NOAAI0(1986.9)等卫星相继升人太空。它们均载有太阳辐射测量仪器,并提供了3组太阳常数测量数据。

遗憾的是,这3组数据之伺的偏差大于单台仪器测量时所产生的时间变化)尽管这些卫星所携带的仪器比以往都要准确和精密,但显然它们对于监测太阳常数的长期变化趋势仍是不够的。还要求在提高仪器抗老化、长期稳定性以及仪器校准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1983年12月SPACELABI成功地发射、至少从计量学的角度获得了重大进展,它证明可以从太空成功地回收使用过的仪器,这推动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实施ATLAS(应用与科学大气实验室)计划。A TLAs1、2、3分别于1992年3月,1993年4月和1994年11月发射。

其间欧洲航空航天局的EURECA也于1992年7月发射,1993年6月回收,中间在太空成功运行了10个月。所有这些航天器上均载有单通道或双通道辐射测量仪器。A Ti,AS2运行期间,正值太阳活动水平最低的时段。此时,共有10台仪器在大空中工作,其中8台所测到的太阳常数,其标准偏差<±0.1%。这样优良的测定结果为建立一个新标尺——空间绝对辐射基准(sARR)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每台仪器确立了一个调整系数Ci,即SiSARR(t)=CiSi(t);式中,Si(t)为第i台仪器的实际测量值;SiSARR(t)为第i台仪器修正到空间绝对辐射基准后的太阳常数值。这些仪器均被回收了,并能再次投入运行,即太空穿梭飞行,以便对其它仪器,特别是那些以往长期运行,且无法回收的仪器进行SARR校准。经这种办法修订过的太阳常数,就可以将不同仪器的测定结果组成协调一致的单一时间序列。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研制前述低温绝对辐射计的专家们,正致力于研制一种在太空中监测太阳常数用的低温太阳绝对辐射表(CSAR),并准备在EURECAⅢ上使用。CSAR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1%,分辨率为0.001%,这大大高于所有现存太阳辐射仪器及其改进型仪器。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实现对太阳常数的高准确度监测,同时也会为地面太阳辐射测量标准带来一次提高的机会。

3、其它日射测量仪器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总日射表的情况。总日射表自1898年由英国的Callendar开发出来以后,经过各方面不断的改进,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不过,相对现代科技水准而言,它目前所达到程度仍不够高。虽然各生产厂家为此付出不少的努力,如试用过腔体型接收器做为总日射表的传感器,但最终使用效果均未显现出突破,对性能的提高无明显帮助。最近美国学者采用3种新工艺制做总日射表感应器,即:(1)线性薄膜铂电阻;(2)硫化铱热电堆;(3)薄膜锑。铆热电堆。据作者所做的测试结果称,除第3种工艺的分辨率略差外,其余2种工艺均达到了当前总日射表的最高水准。由于这些都是科研的结果,尚未投产和实用,很难评价其实际价值。不过,即使达到了现行总日射表的最高档次,由于决定其性能的指标有8项之多,估计其综合准确度不会很高,约为±3%。

目前国际上为提高总日射表的测量准确度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1)每台仪器的灵敏度不是给出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根据不同的入射角给出一个图或表,当入射角不同时,再按各自的灵敏度计算。

(2)采用水平直射辐照度加上散射辐照度的方法求取总日射辐照度,即采用所谓的成份法。据检验研究,良好的成份法可使准确度较使用单一的总日射表提高1/3到一半,因此值得推广。

太阳辐射五要素测量系统M164985

产品型号:

产品价格:面议

厂商性质:经销商

所在地:乌鲁木齐市

发布时间:2010-12-21

浏览次数:62

产品简介

元素分析仪

详细介绍

太阳辐射五要素测量系统

一、整体说明:

该系统由总辐射表、散射辐射表、直接辐射表、反射辐射表、净全辐射表、记录仪和组合支架组成,可全天候测量太阳辐射的五个要素,记录仪数据存储7天,RS-232通讯(可转485或扩展成GPRS无线通信模式),上位机服务软件严格按照国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进行开发,记录仪内采集运算按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相关规定进行开发,除提供规范的月报表外还提供日报表,实时数据(每分钟上传一次数据),24小时辐射强度曲线,地方平均太阳时换算等诸多功能。

二、组成:

序号

名称

1

HT 数据采集器(5路)1

2

总辐射表1

3

散射辐射表1

4

直接辐射表1

5

净全辐射表1

6

反射辐射表1

7

专用支架 1

8

系统光盘1

三、技术参数:

● HT数据采集器

①信号采集方式采用24位高精度AD,采集精度高、稳定性好、线性度精准。

太阳辐射试验

第六章太阳辐射试验 6. 1 目的和意义 太阳光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和传送到地球表面的。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与所处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以及时间变化(如年、季节、月、日)有关。 表征太阳辐射强弱的物理量是太阳辐射强度,所谓太阳辐射强度,即垂直于阳光单位黑体表面,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辐射量。在国际上,太阳辐射强度的单位采用瓦/米2(即w/m2)。太阳辐射强度的单位可以是尔格/厘米2 . 分(即e rg/cm2 . min)。在气象和环境试验领域中,常采用卡/厘米 . 分(即Cal/cm2 . min)。 在地球大气的上界,直接太阳辐射强度称为太阳常数。太阳常数的平均值用So表示。由于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不统一,世界各地测得的太阳常数也不一致。 1956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规定,全世界一律采用1.90Cal/cm2 . min( 即1331w/m2)的太阳常数。假如大气是绝对透明的介质,那么在地球表面测得的太阳辐射强度应是1.90Cal/cm2 . min 。事实上,大气并非是绝对透明的介质,所以地球表面测得的太阳辐射强度远小于这个值。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常数和日地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在近日点,太阳常数大于远日点的7%左右。 综上所述,在环境试验领域,太阳辐射强度采用1 .6Cal/cm22 . min( 即1121w/m2)。现有的资料表明:辐射强度大于0 .7Cal/cm2 . min( 即490w/m2)时,可以引起热效应(由红光和红外线引起的)和光老化效应(由紫外线引起的)。 太阳辐射强度的测量一般采用绝对日射表和相对日射表。绝对日射表是通过观测可以直接读取以Cal/cm2 . min为单位的太阳辐射强度的仪表。相对日射表是通过观测得到电压、电流和其它参数值,然后用一定的换算系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以Cal/cm2 . min为单位的太阳辐射强度的仪表。在使用相对日射表时,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绝对日射表比较、标定后,才能获得所要测量的值。 太阳辐射对电子电工产品有两种有害的作用,即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和太阳辐射的光化学效应。 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可以引起电子电工产品的热老化、氧化、裂痕、化学反应、软化、融解、升华、粘性降低、蒸发和膨胀等。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度或局部过热,会导致产品的膨胀或润滑性能降低,机械失灵,机械应力增大以及活动部件之间的磨损加剧等。 太阳辐射的光化学效应将会导致涂料、油漆、塑料、千维和橡胶等的变形、褪色、失去光泽、粉化和开裂等损坏。 太阳辐射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面上或较低大气层中使用或储存的电子电工产品受太阳辐射所引起的热效应、光化学效应以及对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热效应不能用高温试验来评价,因为太阳辐射是在产品内产生温度剃度,而高温试验是产生恒定高温,它们的作用机理不同所得的试验结果也不一样。 6 . 1 太阳辐射试验的方法 世界上各工业发达的国家自40~50代起以开始重视太阳辐射对产品影响的研究,并且采用碳弧灯开展一些简单的模拟性试验,真正制订国际性的太阳辐射试验方法和标准是70年代的事情。现行的标准有下面几种:IEC68—2—5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相对应的国标是GB3423 . 24—81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IEC68—2—9,“太阳辐

太阳能辐射量分类

太阳能资源分四类(最新):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按辐射强度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地区,其中: 一类地区大于6700MJ/m2,>159.5千卡/cm2 二类地区是5400-6700MJ/m2, 128.6-159.5千卡/cm2 三类地区4200-5400MJ/m2, 100-128.6千卡/cm2 四类地区小于4200MJ/ m2。 <100千卡/cm2 我国主要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可以划分成四类地区。 一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一类地区有乌鲁木齐、拉萨、西宁、银川、呼和浩特、沈阳等, 二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500小时之间,二类地区有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南昌、太原、长春、哈尔滨、兰州等, 三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在1000-2000小时,三类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郑州、长沙、南宁、广州、昆明、海口, 四类地区平均日照时数1000小时以下,四类地区有重庆、成都、贵阳。 【我国太阳能资源】旧版本 在我国,西藏西部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 KWh/㎡(日辐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 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 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根据多年来对某地区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读图判断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米·日的墙面() A.分别朝北、朝东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D.均朝北 【小题2】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角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该地朝北的建筑墙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都小于4186千焦/平米·日,D正确。 【小题2】日出、日落时,该地墙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小,这是因为此时的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太阳高度小,且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路径长,被大气削弱得也较多,B正确。考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4~6题。

4.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 5.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极昼D.极夜 6.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D.地面状况 【小题1】A【小题2】C【小题3】B 解析: 【小题1】影响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M地一年之中太阳辐射变化不大,且分别于3月和9月达到一年中最高值,而6月和12月最低,因此M地最可能位于赤道。 【小题2】由上题可推断图中四条虚线对应二分二至点,N地夏至时达到最高值,而春分和秋分后没有太阳辐射说明出现极夜,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极圈,因此五月一日时出现极昼现象。 【小题3】由上两题的分析可以看出,N地纬度高于M地,但5~7月间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因此此段时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米·年)图。据此回答以下2题。20.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

全国太阳辐射量资料

具体分部情况见下图 资源带号名称指标 Ⅰ资源丰富带≥6700MJ/(m2·a) Ⅱ资源较富带5400~6700MJ/(m2·a)Ⅲ资源一般带4200~5400MJ/(m2·a)Ⅳ资源贫乏带<4200MJ/(m2·a)

附表1我国主要城市的辐射参数表 城市纬度Φ日辐射量 Ht 最佳倾角 Φop 斜面日 辐射量 修正系数 Kop 哈尔滨45.68 12703 Φ+3 15838 1.1400 长春43.90 13572 Φ+1 17127 1.1548 沈阳41.77 13793 Φ+1 16563 1.0671 北京39.80 15261 Φ+4 18035 1.0976 天津39.10 14356 Φ+5 16722 1.0692 呼和浩特40.78 16574 Φ+3 20075 1.1468 太原37.78 15061 Φ+5 17394 1.1005 乌鲁木齐43.78 14464 Φ+12 16594 1.0092 西宁36.75 16777 Φ+1 19617 1.1360 兰州36.05 14966 Φ+8 15842 0.9489 银川38.48 16553 Φ+2 19615 1.1559 西安34.30 12781 Φ+14 12952 0.9275 上海31.17 12760 Φ+3 13691 0.9900 南京32.00 13099 Φ+5 14207 1.0249 合肥31.85 12525 Φ+9 13299 0.9988 杭州30.23 11668 Φ+3 12372 0.9362 南昌28.67 13094 Φ+2 13714 0.8640 福州26.08 12001 Φ+4 12451 0.8978 济南36.68 14043 Φ+6 15994 1.0630 郑州34.72 13332 Φ+7 14558 1.0476 武汉30.63 13201 Φ+7 13707 0.9036 长沙28.20 11377 Φ+6 11589 0.8028 广州23.13 12110 Φ-7 12702 0.8850 海口20.03 13835 Φ+12 13510 0.8761 南宁22.82 12515 Φ+5 12734 0.8231 成都30.67 10392 Φ+2 10304 0.7553 贵阳26.58 10327 Φ+8 10235 0.8135 昆明25.02 14194 Φ-8 15333 0.9216 拉萨29.70 21301 Φ-8 24151 1.0964

GJB整车试验-整车EMC-整车淋雨-整车太阳辐射-整车高低温试验-整车湿热试验详解

汽车零部件检测实验室(武汉) 整车试验能力信息汇总 根据市场业务需要,表中包含以下6方面信息:1)整车测试项目、设备参数和型号;2)测试标准;3)实验室建设标准依据;4)测试管理流程; 5)项目收费价格(供参考);6)专用车上公告时检测报告认可度。 表1 武汉环境室已具备的整车检测能力

续上表

表2目前可拓展的整车检测项目 表3试验室相关信息(有的客户需要提供时用)项目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武汉)有限公司是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在华中 -东北地区的计量检测基地,是总部实验室技术能力扩充和服务保障能力的 延伸,为国防、军工、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通信、石油、电力、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玩具杂货等行业和领域的供应 链上下游提供提供仪器计量校准、产品环境与可靠性测试、电磁兼容检测、产品安全检测、化学分析、环境监测、产品认证、高端仪器设备维修和租赁、 计量检测技术咨询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整车实验室 建设标准 测试管理流程 整车检测项目上公 告情况 环境试验室:长 36米,宽22米,高12米。 建设依据: 1 )相关建筑规范; 2)CNAS CL01:2006,第5.3条款 设备与环境设施; 3 )专业参考标准: QC/T252 ,GJB150A-2009,GJB367A-2009,GJB219B-2005, GJB1777-1993,GB/T 2970-1996, GB/T5902-1986, GB/T 7031-1986, GB/T12534-90, GB/T12538-2003, GB/T12678-1990, GB/T 12679-1990, GB/T10586-2008,GB/T 10592-2008 等 依据:CNAS CL01:2006; ISO/IEC 17025:2005 ; DILAC/AC01:2005;GJB2725A — 2001 ; 实验室一级文件 实验室二级文件 实验室三级文件: GRGJL.QM-11-2013 质量手册; GRGLJ.QP-01-2013 程序文件; 《军工产品检测流程》、《非军工产品检测流程》、《环境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环境实验室样品管理办法》、《环境实验室工作质量考核办法》、《军工业务保密管理流程》等 质心位置、重量、外形尺寸、车辆几何尺寸、淋雨、车厢气密性测试、升降温功能、行驶噪声、涉 水性能等方面具备出具能上公告认可的检测报告

太阳辐射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太阳辐射测量的回顾与展望 王炳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1、太阳辐射标准 太阳辐射测量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为了在世界范围内获取整齐一致的数据有多么困难。国家计量部门建立的辐射标准,仅限于低辐照水准,无法作为太阳辐射测量的依据。这就是气象学界借助直接日射表(Pyrheliometer)独立开发太阳辐射标准的理由。 第一台测量太阳辐射的仪器是1837年由法国人Pouillet设计制造的,它的工作原理以水的卡计为基础。由于其设计简单,只能进行一些粗略的测量。随后出现的一些仪器,大多是对Pouillet仪器的改进,其中较有名的如Violle、Crova等人。1884年Frolich首先采用热电堆做探测器,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却需要另一台绝对仪器来校准。另外,为了使测量进一步精确,Michelson以Bunsen冰卡计为基础设计了一台直接日射表,但不实用。?ngstr?m 是使用双探测器制作直接日射表的第一人,测量时两个探测器交替地遮荫和曝光。后来他进一步发展这一想法:用电校准探测器代替卡计,这就是著名?ngstr?m补偿式直接日射表。在上一世纪内,虽然在历次国际气象局长会议上多次议论过太阳辐射测量事项,但均因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而未获解决。在1896年的会议上还建立了专门的太阳辐射委员会(CSR),其任务就是要为测量太阳辐射标准仪器提出建议。直至1905年在Inrisbruck的会议上,才决定以?ngstr?m补偿式直接日射表做为测量仪器,并以其原型A70做为标准I(保存在瑞典Uppsala大学物理研究所)。这就是?ngstr?m标尺(AS-1905)的由来。AS-1905在欧洲被广泛采用。 美国Smithson研究所使用的银盘直接日射表(Silverdisk,简称SD)是Pouillet和Violle 直接日射表的混合型。使用中的该类辐射表大多数都是由Smithson研究所制造的。上世纪末,它们由Abbot所研制的水流式直接日射表校准。后来,Abbot又研制出搅水式直接日射表,并以此校准水流式仪器。这一系列校准和研制标准仪器工作导致了1913年Smithson标尺的建立(SS-1913),它主要在美洲等地使用。 自出现两个并列日射标尺之日起,其间存在的差异问题,倍受有关学者的关注。1912年在Rapperswill召开的CSR会议上,Kimball首次报告了他所作的比对结果:二标尺间相差5%,SS高于AS。当时,这一结果被认定为处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范围内,除了继续进行类似的比对外,未做出其他结论。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 我国西部太阳能的年总辐射约为140-200 Kcal/cm2·year,高于东部的80-160Kcal/cm2·year;我国东部、北部地区的年总辐射约为120-160 Kcal/cm2·year,高于南部地区的80-120 Kcal/cm2·year;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年总辐射大于140 Kcal/cm2?year,应用太阳能空调的前景很好。 特点:1。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都分布在北纬22°~35°区域内。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年辐射量达180~200Kcal/cm2·year。而四川盆地由于处在南北两股暖冷气流交汇处,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 2。在北纬30°~40°之间,太阳能资源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3。北纬40°以上,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4。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台湾地区太阳能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海南岛太阳能资源和台湾基本相当。 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二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300—2700小时。有专家测试,在相同水量和温度的前提下,兰州市夏季每天每平方米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相当于4千瓦时电转化的热量,冬季则大约相当于2千瓦时到3千瓦时电。 其实这个太阳能的能源分布是有表格的.国内最好的是西藏,青海,最差的是四川,贵州一部 太阳辐射能量不仅具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所以了解和认识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对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指导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太阳辐射能分布是影响农业生产光照热量条件的重要因素,也是考试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知识上我们既要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又要会分析太阳辐射分布不同的原因。 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 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们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二、影响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我们结合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来仔细分析贫乏区、可利用区、较丰富区、丰富区的差异的原因。整体上来看,在我国西部地区由南向北,由青藏高原丰富区向北到新疆中北部地区较丰富区过渡,体现了由于太阳高度的大小关系,太阳年辐射总量由低纬向较高纬度递减规律;东部地区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可利用区向较丰富区和丰富区过渡,这种和经度地带类似的变化过程,由于距海远近降水多少或者说气候气象条件影响的结果;而几乎在同一纬度地带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形成了丰富区,四川盆地由于盆地地形影响,形成了贫乏区。 具体到太阳年辐射总量高值和低值中心来看,高值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º-35º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能成

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百分率的测定1

气象学实验报告 班级:植保检11-1 姓名:李舒学号:20116340 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太阳天空辐射表的使用,正确观测太阳直接辐射辐射、散射辐射、净辐射 2.掌握日照计的使用方法,正确光测光照强度 3.掌握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计算 二、实验器材 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照度计、紫外线照度计、日照记录纸 三、实验原理 1.辐射表示通过感应部位黑白相间的感应器产生热效应,转化为电动势 ): 单位时间内以平行光形式投射到地表单位水平面积上的2.太阳直接辐射(S′ m 太阳辐射能。 3.散射辐射(D):太阳光线经大气散射后,单位时间内以散射光形式到达地表单位水平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散射辐射)。 +D) : 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 4.太阳总辐射(Q= S′ m 5.地面净辐射(B):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也称为地 面辐射差额)。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 1.天空辐射表、净辐射表的观测、照度计的观测、紫外照度计的观测

从表1可以看出, 图1 天空辐射、直接辐射、净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时间变化规律 图2 光照强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图3 紫外线强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2. 日照时数及光照百分率的计算(以雅安为例) (1)1993年9月23日的实照时数= 7.6 h 。 (2)1993年9月23日的可照时数= 12h δ = 23.5 sinNo 因1993年9月23日的N=0,所以δ = 23.5 sin0o=0 则这天的可照时数为12h 日照百分率=(7.6/12)×100﹪=63.33﹪ 五、讨论 1.天空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净辐射的日变化 由图1可知,天空辐射、直接辐射、净辐射从9点到15点大体上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3点左右达到最大值。由于早上9点太阳未完全升起、大气透明度低等因素,辐射比较弱;随着太阳的升起、大气透明度增加,辐射逐渐增强直至太阳高度角最大时,辐射最强;再随时间推移,辐射减弱。总辐射、直接辐射与太阳高度角呈正相关,而太阳直接辐射越强,散射辐射越弱。 2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光照强度的日变化 由图2、3可知,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因为光照强度和紫外线强度也和太阳高度角呈正相关,而太阳高度角在9点到15点是先增加后降低。 3(特定时间)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 秋分日和春风日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通过计算得知1993年9月23日雅安的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说明太阳直接辐射的时数多少,日照百分率说明晴阴状况。所以这天雅安晴朗,天气比较好。 实验二、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及空气湿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测定气温和低温的几种仪器的构造和原理 2.掌握气温和土壤温度的观测方法 3.了解测定空气温度仪器的构造原理 4.掌握差算空气湿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通风干湿表、百叶箱、地面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三、实验步骤 1.百叶箱空气温度的观测

(完整版)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分析

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分析 JGSLJZ 【知识归纳】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 【典例精析】 1.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多少无关的是() A.云层的厚薄B.大气污染程度C.大气密度D.气温 【解析】云层的厚薄、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大气密度都会影响大气透明度进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答案】D 2.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a、b、c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GJB 150.7A-2009《太阳辐射试验方法分析与实践》解读

GJB 150.7A-2009《太阳辐射试验方法分析与实践》解读 摘要:介绍了太阳辐射试验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技术及GJB 150.7A《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第7部分:太阳辐射试验》试验程序、试验条件和试验顺序及其剪裁过程。最后以某产品为例,通过对其应用太阳辐射试验方法过程的剪裁,为实验室应用太阳辐射试验提供了示例。 关键词:太阳辐射;辐照度;热效应;光化学效应 概述 早在五十年代,国外就开始了模拟太阳辐射试验的研究,并相继制订了试验方法和研制了相应的试验设备。时至今日,国外太阳辐射试验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我国对太阳辐射试验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直接引用苏联和美国标准,如今,我国已制订了自己的标准,如GJB 150-86、GB 4797-1989和GB/T 2423-1995等标准中都有对太阳辐射试验方法的应用。 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地球传输能量的一种电磁波,由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组成。当它照射在地球表面的物体上时,一般会产生两种效应—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热效应主要是由太阳辐射能中红外光谱部分引起的,它使物体温度升高和局部过热,会造成温度敏感的元器件失效,器材结构破坏和绝缘材料过热损坏等现象;光化学效应主要是由太阳辐射能中紫外光谱部分引起的,当足够能量的紫外线照射到物体上时,便会把物体的分子离解成原子、较简单的分子或自由基,从而导致材料老化变质,使织物塑料变色;涂层开裂、粉化和变色等。 太阳辐射试验是一种人工模拟环境试验,用以评定户外无遮蔽使用和贮存的装备经受太阳辐射热和光化学作用的能力。在自然环境中,装备不仅受太阳辐射影响,

其往往同时还经受着温度、湿度和风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该试验时,还需要模拟经受的自然环境空气温度,同时也要考虑湿度和风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监测与控制。 太阳辐射试验光的辐照度量值和它的光谱分布决定了太阳辐射对装备的影响。GJB 150.7A-2009规定用最大量值为1 120 W/m2的辐照度来进行模拟,这是太阳天顶角为0时到达地球表面的总辐射量。即: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与天空辐射之和。 1 太阳辐射试验剪裁 进行太阳辐射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对装备产生的影响。下面对GJB 150.7A-2009作简要介绍并分析应用太阳辐射试验时如何对试验程序、试验顺序以及试验条件进行剪裁。 1.1 试验项目剪裁 太阳辐射试验方法适用于在其寿命期内有可能暴露于阳光照射下的装备。处于太阳直接照射的封闭壳体内或遮盖物下的装备也会诱发出高温热效应,但这种热效应是不一样的。与太阳辐射引起的高温热效应相比,太阳辐射的热效应具有方向性,并产生热梯度。其梯度是由装备不同位置(如迎光面和背光面)吸收太阳光谱能量不同造成的。前面已经提到,太阳辐射除了会产生热效应外,还会产生光化学效应。根据装备寿命周期内是否会暴露于太阳辐射环境中,这两种效应对装备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便可以确定标准是否需要选择该试验方法。 1.2 试验程序剪裁 试验方法确定后,就要对GJB 150.7A-2009中给出的试验程序进行选择。该标准包含两个试验程序:程序Ⅰ-循环试验和程序Ⅱ-稳态试验。选择试验程序时一般应考虑下列一些因素[1]:

中国光资源分布

中国三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 按接受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全国大致上可分为五类地区,如表1.1所示 五类地区分布图见图1.1

内蒙古太阳能资源状况: 内蒙古全区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自东部向西南增多,以巴彦淖尔市西部

及阿拉善盟最 多,太阳能总辐射量高达6490~6992兆焦耳/平方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处我国的第二位。 一年之中,4~9月辐射总量与日照率都在全年的50%以上。特别是4~6月,东南季风还未推 进到内蒙古境内,所以空气干燥,阴云天气少,日照充足。内蒙古大部分年日照时数都大 于2700小时,其中: 1、巴彦淖尔市西部,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 巴彦淖尔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属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全市各地太阳年总辐 射量为198.8-208.5瓦/平方米之间,由东向西逐步增多。其中,杭锦后旗、五原为200-204 瓦/平方米之间,临河、乌中旗200瓦/平方米。各月总辐射的高值在5、6、7月,其次为8月 、4月和9月,其中5月达到极高值。5、6、7月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最高的时候,而5月是 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此时的云量少,晴天多,日照足,因而辐射强烈;6、7月份随云量和降 水天气的逐渐增多,总辐射量有所下降;8月为降水量多的时期,且日照时数也减少,辐射进一步减弱,其他月份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日照时间短,比5月平均少30小时以上。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80%以上地区海拨高度3000m。大气层相对稀薄,目 光透过率高,加之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无霜期长,云层遮蔽率低,故太阳能辐射资源十 分丰富。其特征为:一是年日照时间长,全省各地年日照时间达2300~3650h,年平均日照 率达60%~80%;二是光辐射强度大,省内各地的辐射总量达586×104~754×104kJ/m2·h。 三是直接辐射比例高。境内西、北部地区一般超过60%,全省直接辐射年平均值为419× 104kJ/m2·h以上。 新疆太阳能资源状况: 新疆水平表面太阳辐照度年总量为5×105~6.5×105 J / (cm2·a),年平均值为5.8 ×105J/(cm2·a),年总辐射量比同纬度地区高10%~15%,比长江中下游高15%~25%,仅次 于青藏高原,居全国第二位。太阳辐射峰值出现在东疆和南疆东部一带,最低值出现在博 州、阿尔泰和天山北麓部分地区,年总辐照度的区域分布大致是由东南向西北不均匀递减 。东南部太阳总辐照度多在5.8×105J/(cm2·a)以上,西北部均为5.2×105 J/(cm2·a)。

太阳散射辐射测量装置的设计

第10卷 第25期 2010年9月1671-1815(2010)25-6185-04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Science T echno l ogy and Eng i neeri ng V o l 110 N o 125 Sep 12010Z 2010 Sci 1T ech 1Engng 1 动力技术 太阳散射辐射测量装置的设计 韩丽艳 刘占民 陈思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2617) 摘 要 为实现太阳散射辐射的自动测量,设计一种简单方便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与全自动太阳跟踪器连接在一起,代替现有的遮光环装置。太阳散射辐射测量装置通过利用直接辐射表赤纬轴的转动来实现遮光装置赤纬轴的转动,整个遮光装置放置在全自动太阳跟踪器外壳上,实现遮装置时角轴的转动。整个装置采用齿形带传动,在利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精度。 关键词 散射辐婶 测量 设计 齿形带中图法分类号 TK 41314; 文献标志码 A 2010年6月10日收到 基金项目:北京市/URT 0项目 (10010224011)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韩丽艳,讲师,辽宁省锦州市人,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E-m ai:l h an li yan @b i pt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7682812.html, 。 针对太阳能利用方式的不同,需要对太阳能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资源的储量和分布进行精确的分类观测与评估。在全自动太阳跟踪器上安装遮光装置,能够对散射辐射进行自动测量,避免人工调整和计算散射时的遮光系数的修正[1] ,实现太阳 散射辐射的自动测量。 1 太阳散射辐射测量装置工作原理 为了测量太阳的散射辐射,须在全自动太阳跟踪装置上安装遮光装置,借助于该装置将太阳直接辐射从传感器上遮去。要使遮光球时时遮住总辐射表被遮光面 [2] ,遮光球必须以总辐射表被遮光面 中心为球心,跟随太阳位置的变动绕该中心旋转,为此采用与全自动太阳跟踪装置联动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如图1所示。平行四边形具有这样一个特点,即以任意两条邻边的节点为轴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其两条平行边始终保持平行。 遮光球在两个方向的运动都必须 以总辐射表 图1 太阳散射辐射测量 装置遮光原理 的被遮光面的中心为转动轴心。在太阳跟踪装置的设计中,总辐射表安装在全自动太阳跟踪装置赤纬轴驱动箱的箱顶平台上,该平台可以提供满足要 求的时角轴方向的转 动。为了实现实时对太阳的遮光,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来解决的是赤纬轴方向的转动。 2 太阳散射辐射测量装置的设计 根据遮光原理图1。遮光装置设计如下:a)铰链A 为固定铰链,即与机架相连;b)BE (即遮光杆)为一个构件; c)各长度关系:AB =EF,BE =AF,由此可知ABCD 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 d)由于A 为固定铰链,所以B 点绕着A 转动,这时BE 杆作围绕D 点的转动。 e)根据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特点可知,如果测量仪表F 的位置安放在全自动太阳跟踪器箱体上面,并且遮光球E 的位置确定必须满足BE =AF 的长度要求;理论上保证E 点永远围绕F 点转动。也即是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大纲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大纲] 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能量的来源: ◇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反应式:4H --高温高压--> He+能量 ◇太阳概况: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氢、氦,表面温度6000K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就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电磁波,根据波长不同,太阳辐射可划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能量可以通过不同转换方式,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向地球输送能量,维持地表温度:[占太阳辐射量的1/22亿、万物生长靠太阳、作用大] 2、促进地球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大气圈风的动力、生物圈呼吸作用、水圈水循环、岩石圈风化] 3、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沼气,归根到底是太阳能] 3、太阳[大气]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活动概念:太阳表面大气的变化 ◇主要类型: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平均周期:都是11年 ◇太阳的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肉眼,地球上接收的光基本来自这里,黑子)、色球(日全食时、望远镜可以看到,耀斑)、日冕(日冕仪,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影响到气候中的降水因子[降水以11年或11年的倍数为周期减少或增加] 2、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磁暴”现象、指南针、极光 ·太阳活动强烈时,光8分钟到达地球[紫外线增强等,但夜半球不受影响],但带电的粒子几天后才到 达[粒子影响不分昼夜,但看到极光的出现必需在高纬度的夜晚] 3、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 [拓展] ■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越低,一般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 2、地形: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弱,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大的地区。 3、气候:降水多,云量大,削弱强,太阳辐射能少。如贵州和四川盆地[蜀犬吠日、多雾]多阴雨天气,是我 国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少的地区;撒哈拉地区气候干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世界最多。 4、昼长:白昼时间越长,获得太阳辐射时越多。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及原因: 1、我国太阳能资源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 2、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3、青藏高原最多:地势高峻、气候干旱、大陆性强,晴天多,雨天少。 四川盆地最少:盆地地形,雾日多,大气能见度低。 ■光照与温度的关系 1、太阳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传送能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出现的 2、一个地方温度高不高,要看当地对太阳辐射能转换的能力强不强[如大气密度的大小] 3、光照少的地方,温度一定低,太阳辐射能少,谈不上更多地转换。如:两极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总结

考点名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太阳辐射的特点: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的意义: 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太阳能:核聚变反应。 (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

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3)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J-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能量来源。 ? ?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

全国各地太阳能总辐射量与年平均日照当量 地区类别地区 太阳能年辐射量 年日照时数 标准光照下 年平均日照 时间(时)MJ/m2·年kWh/m2·年 一宁夏北部、甘肃北部、 新疆南部、青海西部、 西藏西部 6680-8400 1855-2333 3200-3300 5.08-6.3 二河北西北部、山西北 部、内蒙古南部、宁 夏南部、甘肃中部、 青海东部、西藏东南 部、新疆南部 5852-6680 1625-1855 3000-3200 4.45-5.08 三山东、河南、河北 东南部、山西南部、 新疆北部、吉林、辽 宁、云南、陕西北部、 甘肃东南部、广东南 部、福建南部、江苏 北部、安徽北部、台 湾西南部 5016-5852 1393-1625 2200-3000 3.8-4.45 四湖南、湖北、广西、 江西、浙江、福建北 部、广东北部、陕西 南部、江苏南部、安 徽南部、黑龙江、台 湾东北部 4190-5016 1163-1393 1400-2200 3.1-3.8 五四川、贵州3344-4190 928-1163 1000-1400 2.5-3.1

附录B 江苏省部分地区的?、δ、ω、αs、γs值 城市名地理纬度 ?(o) 太阳赤纬 δ(o) 太阳时角 ω(o) 太阳高度 角 αs(o) 太阳方位 角 γs(o) 南京市南京32.04 -23.43 0 34.53 0 江宁31.95 -23.43 0 34.62 0 六合32.36 -23.43 0 34.21 0 江浦32.07 -23.43 0 34.5 0 溧水31.65 -23.43 0 34.92 0 高淳31.32 -23.43 0 35.25 0 苏州市 苏州31.32 -23.43 0 35.25 0 张家港31.86 -23.43 0 34.71 0 常熟31.64 -23.43 0 34.93 0 太仓31.45 -23.43 0 35.12 0 昆山31.39 -23.43 0 35.18 0 吴县31.32 -23.43 0 35.25 0 吴江31.16 -23.43 0 35.41 0 无锡市无锡31.59 -23.43 0 34.98 0 江阴31.91 -23.43 0 34.66 0 宜兴31.36 -23.43 0 35.21 0 常州市常州31.79 -23.43 0 34.78 0 武进31.78 -23.43 0 34.79 0 金坛31.74 -23.43 0 34.83 0 溧阳31.43 -23.43 0 35.14 0 镇江市镇江32.2 -23.43 0 34.37 0 丹徒32.2 -23.43 0 34.37 0 扬中32.24 -23.43 0 34.33 0 丹阳32 -23.43 0 34.57 0 句容31.95 -23.43 0 34.62 0 扬州市扬州32.39 -23.43 0 34.18 0 江都32.43 -23.43 0 34.14 0 刑江32.39 -23.43 0 34.18 0 仪征32.27 -23.43 0 34.3 0 高邮32.78 -23.43 0 33.79 0 宝应33.23 -23.43 0 33.34 0 泰州市泰州32.49 -23.43 0 34.08 0 晋江32.03 -23.43 0 34.54 0 泰兴32.16 -23.43 0 34.41 0 姜堰32.51 -23.43 0 34.06 0 兴32.93 -23.43 0 33.64 0

地球表面太阳光波长以及分布

地球表面太阳光波长以及分布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一部分到达地面,称为直接太阳辐射;另一部分为大气的分子、大气中的微尘、水汽等吸收、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经过整层大气时,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返回宇宙空间,另一部分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部分称为散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其强度和光谱能量分布都发生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比大气上界小得多(全球平均45%),在太阳光谱上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几乎绝迹(0.29μm以下的紫外线几乎全部被吸收),仅剩3%左右,在可见光谱区减少到44%,而在红外光谱区增至53%。详见附图。 另外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99%以上在波长0.15~4.0微米之间。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波长0.4~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4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最大能量在波长0.475微米处。在地面上观测的太阳辐射的波段范围大约为0.295~2.5微米。 减反射膜的厚度经过特殊设计,刚好为入射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计算过程如下,对于折射率为n1薄膜材料,入射光波长为λ0,则使反射最小化的薄膜厚度为d1: d1=λ0/4n1尽管,通过上面的公式,选用相应厚度、折射率膜和相应波长的光,能使反射的光减少到零,但是每一种厚度和折射率只能对应一种波长的光。在光伏应用中,人们设计薄膜的厚度和反射率,以使波长为0.6μm的光的反射率达到最小。因为这个波长的能量最接近太阳光谱能量的峰值。 如果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为膜两边的材料的折射率的几何平均数,反射将被进一步降低。即 如果镀上多层减反射膜,能减少反射率的光谱范围将非常宽。但是,对于多数商业太阳能电池来说,这样的成本通常太高。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完成1?3题。 1.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 B.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C.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 D.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电磁波叫太阳辐射 B.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全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 3.地球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热量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C. 降水多少的不同 D .太阳辐射的纬 度差异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 A.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 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5. 太阳黑子和耀斑 ()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告说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 在五彩斑斓的极光之后,电网会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 会有停电一分半的灾难,而这场灾难 A. 距海远近的不同 B. 地表反射率的不同 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 “喷嚏”。据此回答6?7题。 6.材料所述太阳打的强烈“喷嚏”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减弱 D.太阳辐射增强 7.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扌舌 () A.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全球变暖 8.下表是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