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中问题及对策

社区管理中问题及对策
社区管理中问题及对策

社区管理中问题及对策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我国城市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由大多数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组成的,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成员归属感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1]。1986年国家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城市管理,提要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工作。1989年12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第一次将社区的服务概念引入法律条文,该法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社区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社区服务硬件不断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日益提高。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社区数量快速增多,社区管理问题凸显,城市社区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城市社区管理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治理。

尽管这些年来,各地城市在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但社区管理的行政色彩仍然很浓,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一方面街道办事处政社不分的现状并没有多大改观,它仍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工作量过大,经常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其后果是既未能够很好的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致使社区成员越来越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也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民主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作为居民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也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上级部门都可以交任务,下指标给社区,对社区提出要求,个别部门甚至将一些由政府直接办理的事务,交给社区办理,社区自治组织过度的行政化,导致社区过分的依赖政府,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社区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待遇低,力量弱的现实情况。加之社区承担着社区党建、计划生育、税收、低保、治安、卫生等职能多大40多项,内容涉及党委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社区干部成了上级的党委,政府的”嘴”和“腿”。

旧经济体制下,城市基层社区的组织机构架又相互联系的区、街、居三级组织构成,其中区政府是由我国城市的基层政府机关,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市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这种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组织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的一大壮举。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量的新型商品小区的出现,小区内有了业主委员会,还有物业公司,在社区到底是“居民自治组织”,还是政府派出机构,这样一个双重身份还搞不清楚的时候,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这两大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的越来越重要,同时社区与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这三个功能重叠的组织形式之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冲突[2]。

良好的社区要发挥和力功能,必须有一系列的规范、制度、秩序和管理。既要确定组织及其成员相互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有要规范对越轨者宽容的限度,传统社区管理制度的缺陷在于:一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部门的领导,按部门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意见的关系缺乏有效地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

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等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来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四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对他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和制约。

居委会的生命力在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关系的核心体现也是社区居民的参与,可见社区居民的参与非常重要,因为人是社区建设中决定性因素,没有居民广泛的参与,在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得到利用。更重要的是居民比居委会更了解自身的需要,有他们的参与,社区问题解决会更有效率。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社区居民彼此间存在一种严重的疏离感,居民对社区利益关心较少,社区意识不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传统的参与模式过于狭窄死板,无法提高居民的认同意识。

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逐渐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同时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政府把更多的只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认为社区是政府派出的机构,没有把社区作为一个居民自治组织来对待,漠视了社区法律地位,把给社区发号施令,派放任务当成理所当然的事,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级一级往下“批发”任务,一些本不该由社区办理的事情也压给了社区,使得社区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应付上级交办的任务上,大量挤占了用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时间[3]。而对居民来说,社区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社区的角色地位,许多居民都不了解社区的工作,再加上社区与其他一些政府组织之间的定位模糊甚至错位,导致居民对居委会信赖越来越低,就更没兴趣了解居委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的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还规定“不设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机构对居委会的工作予以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协助其开展工作。”所有这些法律条纹都表明,居委会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只存在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却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很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目前,我国现行的有关社区管理和居委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立法上的空白,如社区法人的资格问题,由于社区居委会的法人资格模糊不清,当遇到某些企业或团体侵害自己利益时,就不能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进而导致某些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只是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困窘的境地。另外,关于社区治理的法律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表现为法律的陈旧性,这已不适合社会发展,如在社区服务方面,还没有适合社区服务的法律;社会管理也缺少综合立法,许多工作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强制推行[4]。

社区居委会定位不清直接影响着自制能力的提高。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工作的组织者,其主要职能应该是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居

委会应该逐渐理清自己同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关系,将主要精力放在办好社区自己的事务上。我国的社区往往规模巨大,影响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居委会应该支持和鼓励社区内诸如业主委员会、各种自治团体的发展,也可以鼓励以楼为单位加强沟通,建立自治组织。社区自治中重要的问题就是居民自治状况的问题,居委会在这个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如利益、地缘、志趣等方面的关联性,鼓励居民组织起来,能够较好地解决社区组织状况问题,也可以吸引居民的关注,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如前所述,居委会承担的下派任务过重是居委会的突出问题之一,逐渐理顺政府组织与居委会的关系,切实减轻居委会的不合理负担,是强化居委会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各级政府组织要按照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明确居委会的职能,让居委会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摊派任务。其次,根据《居委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改变目前各职能部门直接向居委会布置任务的状况。凡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都应当经书记、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同意并统一安排,而不得直接给居委会布置任务,基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想居委会布置任务是,要交叉、重合的工作综合起来由居委会协助完成。再次,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社区中介组织承担一部分政府布置的社区工作,例如人口普查等。众多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为政府职能下移和居委会减负二者的矛盾症结找到了一条解决的途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社区中介组织的介入,权随责、责随事转到中介组织,不让居委会负担过重。

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再继续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的基础上,尽快修订改行宪法和相关法律,尽早出台《城市社区自治法》,明确、具体地规定社区的载体,社区自治的性质和地位,社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等几项内容。通过法律使社区载体明晰,使社区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都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与职能,防止政府职能部门或街道将其职责转嫁给社区,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义务,在法律保障下行使其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确保社区自治有法可依。

社会矛盾与冲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社会事实。基层社区既是了解民情、民意和民生的窗口,也是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社会冲突起到预防、疏导和化解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当矛盾和冲突产生时,社区组织又可以充当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以避免局部矛盾扩大化,起到减轻冲突影响的作用[5]。以往,社区较多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处理社区中的矛盾和冲突,而社区社会工作祝贺在工作的方式和方式上市自下而上的包括组织群众表达意见,协调各方利益。协助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促导改革等,其目的不仅限于问题的解决,还在于是社区居民与社区行动能力的增强和福祉的增加。

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写作提纲 本文第一部分是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的管理现状,具体有那些管理手段和措施。一是采取比较传统的管理方法,二是社区类型单一,三是社区组织能力错位,四是社区管理中居民的互动性差,与管理者交流少等。然后逐一分析这些管理现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它们细化开来讲解。 第二部分就是针对这些社区的管理现状提出在社区管理中存在了那些问题。一是思想观念的陈旧,二是社区组织力量比较薄弱,三是社区管理者的权力小、建制散,四是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差,五是民众的权力意识淡薄,对管理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等。然后分别论述各种问题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后果等内容。 第三部分就是对社区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或者改善的对策。一是更新观念,用新的思想来武装社区干部,二是调整建制、下放权力,三是加强居委会自身的建设,提高其社区的服务理念和水平,四是加强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性,为社区管理献计献策,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五是加强社区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各项制度都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下去。 最后是结论,说明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更好地加强社区管理是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提倡全民互动,参与到社区的管理中来,为社区管理和社会全面发展出力献策。

论文摘要 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创建安定团结,环境整洁,方便生活,服务四化的文明社区。而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城市社区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入WTO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如社区管理的行政化趋向问题,社区管理民主性问题,社区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思考。 关键词:社区居民行政管理问题

浅析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浅析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与 发展现状 一、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概念 1、社区管理的概念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基本构成要素有四个方面: (一)、相对稳定的人文区位意义上的地域。特定的区域不仅是社区成员活动的基本空间场所,而且社区成员的活动方式乃至思想感情也都被打上区域的烙印和特征。 (二)、是一定规模和具有同质性的人口。社区人口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规模和分布,以及人口的素质构成。以职业因素等为主的同质性的人口素质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类型。 (三)、是以横向分布和联系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是由一些群体和组织构成的。社区结构既体现了社区内各种群体、组织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区发展的水平。 (四)、是有一定程度共同性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基于社区的共同利益、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共同需要,每一个社区都会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取向。

正因为社区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社区管理的特性及其重要的意义。所谓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在我国,社区管理的概念是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提出来的。其具体的背景:一是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即由经济增长转向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观的形成;由国家工业化转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确立。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重铸新型社区结构,加强社区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三是社会管理体制的转轨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赋予了社区管理以充分的条件。 2、物业管理的概念 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区域内的房屋、设施、场地等进行的统一的、专业化的管理活动,并向物业所有权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量住宅小区的投入使用,要求除了对房屋进行维修外,还必须对附属物、设备、场地、环卫、绿化、道路、治安等进行专业化管理,以保持新建小区的完好,发挥其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二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原有的房管体制已完全不能适应,而物业管理从体制上克服了房改后形成的多个产权单位多头、多家管

社区参与的含义,如何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社会本081班张磊 39号 一、社区参与的含义: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的参加社区活动或事务的过程。区参与是一种公众的参与,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社区参与是对各种决策及其贯彻执行的参与,是对社区的民主管理,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向地方政府表达意见,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如何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之前,必须找到困扰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总体有四大问题:①总体参与率低、②非政治性参与为主、③参与渠道不畅通、④居民组织化参与不足。而在参与的过程中,与社区缺乏直接利益关系的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利益休戚相关的居民,比如低保人员则大多成为参与的积极分子。而且很多人认为不参与,也不会犯法,干脆就不会参加。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首先应该举办社区活动,培养社区意识。社区活动的开展无形中为居民提供互动的机会,使居民在自然互动的情境和场合中,增加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与关心,也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凝聚民众的向心力。其次,提高社区自主性,建立自治社区社会。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实行社区自治,建立分权观念,开展政府与社会的互助合作。第三,提供充分的信息,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了解。信息的提供,可增进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产生归属感。第四,提高参与层次,实现从规划、执行到决策、管理、监督的参与。全方位的参与既可以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及参与意愿,又可增进社区居民的领导和自主能力。第五,搞好社区建设规划,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社区的环境,包括社区的硬件环境和社区的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社区的自然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软件环境则主要包括社区文化。第六,提高公共意识,增强社区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应从社区的共同利益、服务功能及团队精神等方面着手。第七,引导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提高参与水平。社区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育居民的自组织能力,降低居民对政府的依赖。切实加强社区正式组织建设,使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等法定组织名至实归,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社区业主委员会、球迷协会、网民协会等社区民间组织,重点培育发展适合那些目前社区参与率较低的人员参加的社区民间组织。 总之,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必须针对不同社区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从实际出发,才能使问题得到充分解决,才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社区建设才能越来越好。

社区管理和服务重点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分析。 社区管理与服务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一)社区的由来 中国社——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区—行政单位,数量,居处 古代无“社区”同时出现 外国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 美国学者查斯,罗密斯的英译本的书名为 Commumnity and Society 社区和社会 费孝通社区(1993)《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地方社会——社区 《社区与社会》 (二)社区的含义 1 学者:所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的社会。 2 文件: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 社区的含义:社区实质上就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包括以下四层基本涵义 (1)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 (2)社区都有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3)生活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三)社区及社会,行政区 1 社区与社会 (1)联系 第一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第二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2)区别 第一,社区强调共同性,而社会并不强调这一点。 第二,社区强调地域观念,社会不注重地域观念。 第三,社区中人们的各种关系比社会更紧密。 第四,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有更专门化的特征。 2 社区与行政区 (1)联系 有重合的部分 (2)区别 第一,行政区是认为划定,社区是自然形成。 第二,行政区为多形态,社区为单一形态。 二社区的特征 (一)社区是社会的缩影

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也就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增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社区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社区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城市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角度,为社区管理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对策,对馨园小区社区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 1 馨园小区管理现状 馨园社区居委会隶属于五棵树镇人民政府吉港大街街道办事处,建于2004年,是具有保洁、绿化、治安、文化、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的新型社区,占地面积0.39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楼58栋,2012户,居住人口9036人,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共建议事会、社区居委会,形成了议行分设、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社区工作机制。党建、社保、低保、计生、警务等专项工作进入社区并广泛开展了便民、利民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 社区工作的平台搭建起来。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馨园小区社区管理起步晚,总体状况较为落后,到目前为止仍处在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的阶段,囿于资金的匮乏,发展速度缓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 以下儿个方面:

2.1 无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监督制约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社区法规或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当地也没有制定可行性的社区管理条例相关制度。适应社区管理和社区组织职能调整的法律法规还十分缺乏。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社区改革和社区建设的顺利进展,对社区管理权力的监督、社区的规模设置、社区组织机构的建立内容规定不够详细,关于社区组织机构建设的内容也尚未达成共识。 2.2 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和管理目前,该社区许多居民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管理的授权者,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参与兴致不高,仍把社区管理工作完全看作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事,对居委会的选举不关心,对社区的管理工作不关心甚至不配合,使得社区管理工作要全面,深入展开的困难较大。社区成员对行政任命的社区管理主体缺乏认同感,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大多数居民仍普遍缺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管理的热悄和积 极性。 2.3 社区缺乏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社区服务已经是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不再是已往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但目前街道、社区居委会服务手段仍不健全,还缺少集教育、生活、娱乐、保障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服务职能,目前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这种把社区建设混同于政权建设的做法,“准政府”色彩浓厚,反而弱化了本应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能,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政府工作职能,造成街道体制与社区体制在性质和功能上都很难接轨。

浅谈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模式

浅谈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社区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而其中,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可以说是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其展开模式,进而为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社区消防管理重要性展开模式 可以说,社区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往往人口密集,财产集中,因而强化对社区的各方面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社区管理水平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社区消防管理也逐渐成为了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公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消防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大一部分社区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因而进一步推进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成效是十分有必要的。推进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不但能有效减少城市消防安全隐患,提高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能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整体管理水平。 虽然我国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在近年来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但从其工作成效来看,社区消防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其成果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各种活动越来越频繁,近年来我国社区火灾事故频频发生,据调查,在一些大型和中型的城市当中,居民家庭火灾数量已经达到了城市火灾总数量的60%甚至更多,而其中,社区火灾事故不占少数。 一、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不但对于社区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城市建设、城市消防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其重要性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是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社区安全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诉求,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工作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其中,消防安全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息息相关,只有稳定、安全的社区消防情况,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因而消防安全管理无疑是社区安全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建立和完善社区消防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成效,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社区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是提高城市消防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社区的数量与日俱增,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与城市、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因而提高社区

浅析当前社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社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作用日趋明显,做好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如各类拨付款、居民生活补贴款、工作奖金等,对于履行好社区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和谐幸福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社区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我国社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 绪论 (2) 2 社区与财务管理 (4) 2.1社区概念来源 (4) 2.2 构成社区的五大基本要素 (5) 2.3社区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5) 2.4加强社区财务管理的意义 (6) 3.我国社区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6) 3.1对社区财务工作认识不足,各方面管理水平偏低 (6) 1.领导认识和重视不够 (6) 2.缺乏科学的财务信息传输和评价激励机制 (6) 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规范 (6) 4.缺乏专业财务人员 (7) 3.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不规划 (7) 1.现金没能按规定管理 (7) 2.招待费失控、挥霍浪费严重 (7) 3.监事会成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7) 4.发包、出租欠规范 (8) 5.打人情牌,拖欠租金不追回 (8) 3.3会计财务处理欠规范 (8) 1.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 (8) 2.白条列支现象严重 (8) 3.往来结算票据使用混乱 (8) 4.报账不及时,核算不清晰 (8) 5.会计档案管理善 (8) 3.4财务公开质量不高 (8) 3.5财务监管乏力 (9) 1.对管理者制约不严 (9) 2.财务监督不力 (9) 3.资金、资产管理混乱 (9) 4.会计监督不到位 (9) 4社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9)

(完整版)开大2018社区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2分) “青岛浮山后模式”新体制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套工作体系”,其中“一个核心”是()。 A.社区党工委 B.居委党总支 C.街道党工委 D.社区党总支 参考答案: A 2(2分) 20世纪30年代初,以为首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开始使用中文“社区”一 词。 A.吴文藻 B.孙本文 C.费孝通 D.帕克 参考答案: C 3(2分) “南京淮海路模式”街道办事处改革的第三步是()。 A.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 B.对街道办事处职能进行全面梳理和移交 C.撤销街道办事处 D.建立社区党工委 参考答案: C 4(2分) 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保证 是()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参考答案: D

5(2分)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发起者 是()。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参考答案: B 6(2分) 与社区联系最密切的基层政府组织是()。 A.社区党组织 B.街道办事处 C.区政府 D.居委会 参考答案: B 7(2分) 在美国,()通过与政府、企业、基金会、银行等结合亲密伙伴关系,有力推动了社区经济的发 展。 A.福利组织联合会 B.食品银行 C.社区发展计划 D.社区发展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 D 8(2分) ()是德国社区服务的一种形式。 A.慈善组织会社 B.社区睦邻中心 C.社区服务中心 D.邻里之家 参考答案: D 9(2分)

美国社区卫生服务以()为中心,注重建立社区医疗中心与附近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紧密联系。 A.社区 B.家庭 C.邻里 D.镇 参考答案: B 10(2分) 我国首家物业管理公司于()在深圳成 立。 A.1979年 B.1981年 C.1990年 D.1992年 参考答案: B 11(2分) 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新加坡 D.日本 参考答案: C 12(2分) 英国伦()年出现了第一个社区服务组织“慈善组织会社”。 A.1869年 B.1870年 C.1877年 D.1884年 参考答案: A 13(2分) 按照台湾学者徐震的观点,下面属于社区“硬体”的有 ()。 A.社区公共设施 B.社区文化传统

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梧州市步埠社区居委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步埠社区简介 步埠社区范围大概包括从梧州宝石城到蝶山一路大转盘这片区域。社区规模适中,是个比较老的社区。社区居委会位于社区的边缘部位,在一栋住宅楼的三楼,办公室简陋,狭小。 二.社区中问题的分析 组员通过学习社区管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文献调查法 和访问法分析步埠社区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以下问 题: (一).社区居委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干部综合素质仍然不够强。部分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墨守成规,不求改革创新,在加强社区服务功能、发展社区经济、增加社区收入方面办法不多、能力不强、发展经济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另外,新招聘社区干部和社区反聘的退休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2、部分社区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的支部书记与社区主任缺乏沟通,思想不统一,无法发挥出社区两委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致使工作开展不得力,社区发展缓慢。

3、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社区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社区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社区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社区干部后备人选的培养选拔缺乏连贯性的用人机制,真正有文化、有素质、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很难选拔,后备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有的社区甚至找不到合适人选出来担任社区干部。干部的选举中也存在一下问题。如居民参与选举的意识不强,选举的程序不完善,选举的宣传力度不够。 4、社区干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党委、政府对于社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上缺乏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存在对社区干部重使用、轻培养,对于社区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抓得不力,资金和精力投入不够,客观上难以建起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社区干部待遇偏低。在社区居委会干部中流传着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干着公务员的活,却拿着低保的钱。这反映了在现阶段,社区干部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工作量不成正比,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比较突出问题。问题的存在,在深层次上影响社区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不高 1、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对社区的事避之不及,对社区的事务淡漠不关心。例如,提到参加社区活动,居民甚至躲着,但是有些社区事务如果没有居民的普遍参与,就无法进行。不少居民不但自己以各种各样的托词喝借口拒绝参与社区事务,还对积极性高的居民持否定态

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体质

新型社区管理与服务体质的典型调查 摘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细胞,是社会有机体良性运作的基础,也是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基于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起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的南通市,在新型社区建设中,坚持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实践,努力探索社区服务管理的新路子。通过科学谋划、精心设计,不断打造平台、创新机制、破解难题、强化保障,着力构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四位一体”网格化社区组织新构架,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新格局,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凝聚了民心,激发了活力,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满意度。目前,全市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率均达90%以上,建成城市和谐社区534个、农村和谐社区1238个、国家级民主法治村5个、省级民主法治村236个,实现了村民自治模范县(区)全覆盖。 关键词 社区管理服务体质 正文 沿南通市最繁华、最靓丽、最宽阔、最清洁的人民东路,越过海港河,就踏上了观音山镇这方热土。人称南通东区“第一门户”的二桥村展现在你的面前。 全村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9个村民小组,700多户,总人口数为2200多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900万元,销售收入9850万元,利润289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28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基础,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连续多年荣获“文明村”、计划生育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工业经济先进村、卫生创建工作先进村等殊荣。党支部也连续多年荣获镇先进党支部称号。 本文就南通市二桥社区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来看南通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的现状。 一、南通市乡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群众诉求多元,基层矛盾凸显。基层政府要向服务转型。

2020年社区管理期末试卷参考

社区管理期末试卷(开) 一、名词解释(10%) 1、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2、物业管理: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周围区域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化、道路养护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业主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二、简答题(42%) 1、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地域要素:出于实证性研究方便考虑,通常把社区研究限定在较小的地域范围。 人口要素:人口数量、构成和分布三要素。 生态要素:地理条件和资源条件。 结构要素:社区内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心理要素:①社区对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②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 2、如何理解社区管理的特征和功能? 社区管理的特征:1.区域性2.互助性3.复杂性

社区管理的功能:1.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2.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 3.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4. 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治案状况的改善 3、简述社区管理和街道管理的区别。 对比项目街道管理社区管理 管理主体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还有其他机构、单位和居民管理目标“眼睛向上看”“眼睛向下看” 管理对象行政隶属的单位面广量多 管理方式上下级命令与服从相互尊重与平等 管理机制单一的行政机制综合性的管理机制 管理内容上级单位指派的任务内容比前者多 4、简述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 1.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1)老年人服务;(2)残疾人服务;(3)优抚服务;(4)社会贫困救助服务;(5)儿童服务 2.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3.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4.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5、简述街道办事处的性质与特点。 街道办事处的性质:(1)明显的强制性和约束性(2)明显的派出代表性

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浅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作者:————————————————————————————————日期: 2

浅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实测演练》-谭林妃《申论教程》-时进 《申论考试解析》-周盈 《面试》-刘远我 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课程信息发布 北京:2006年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评析答题要点[组图]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主任贾忠杰访谈握手礼仪 笔试应答技巧—选择题 笔试应答技巧——论述题(下) 用人需求对面试的影响 评价尺度 面试与日常交谈 面试的趋向 相关文章 新手必读:我的国家公务员考 职业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 公务员笔试第一名的面试亲身 考场体会 深圳公务员招考成功经验 前辈指路:一位考了四次公务 8位考生8个故事“公务员考试 我是如何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有一颗平常心——我的公务员 参加公务员考试心得及体会

打造平安和谐新型社区,是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需要;是社区居民已久的期盼;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因此,社区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参与;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可见,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区将越来越多地承担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移分化出来的职能部门和任务,社区工作的面越来越广,社区与居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整体化进程,我认为社区工作者还应做到“三创新”: 要有创新意识 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社区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第一,要有大局意识。区虽是居民自治组织,实际上却承接了从政府和部门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一切工作最终都要沉到社区,由社区来贯彻落实,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因此,社区工作者时刻要想到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要站在党和利益高度,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实事求是把社区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为创造社区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贡献。 第二,要有责任意识。区工作系于全局,责任重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吃苦、乐意为人、率先垂范、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第三,要有任务意识。社区工作是“市民社会”工程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所担负的社区党建、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就业、等其它领域的任务,可谓社区是个“针鼻子”社区工作者就必须尽心尽力,忘我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从点滴做好、做实每件事,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和爱戴。 第四,要有发展的意识。社区工作要做到有们有为,取信于民,凝聚民心,关键在发展。一是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五是有群众工作的基础,三是有一定经济实体作保障,四是有全社会广泛参与,社区规划要发展不是一句空话,要实实在在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财力、物力、人力从何而来?关键在发展。我认为整合社区资源、夯实社区基础是发挥社区功能,打造品牌社区、精品社区的关键所在,势在必行。因此,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社区设施兴建。从而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对社区资源共享整合意识的形面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工作有序、完整、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有创新的思路 社区规划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它又可亲可敬,实实在在,面临当前新建社区的形势雨季任务,社区工作者该干什么,怎样去干,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新的工作着力点。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剖析.doc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剖析 一、学制 采用课时制,修业年限最高为3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基层政府,派出机构及物业公司,培养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掌握国家政策,熟悉国家社会保障和社区工作政策法规以及物业管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强人际协调能力、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社区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和商业物业管理,社会调查等岗位工作实际操作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有: 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员、商业物业管理员、社区服务管理员、社区文化宣传员 社会调查员等。 培养的人才具有以下素质、技能和知识。 (一)基本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和人生观,具有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服务观念,有爱心、同情心和宽广的胸怀。 2.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协调、沟通、公关以及一定的心理救助能力。 3.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具有基本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能力。 6.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和知识 1. 社区综合服务管理能力 熟练掌握网点服务,家政服务,保洁服务,医疗服务,特殊群体服务能力,具有制定相应各类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的能力。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普及能力,具有文化娱乐和体育的组织能力。熟练掌握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申报及申报材料的归档保管工作能力,具有协调能力、微机操作能力。熟悉国家失业养老保险有关制度及就业政策。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人际沟通的能力,以及楼层管理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社区行政管理能力,社区环境审美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社区管理整理资料

社区含义: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构成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态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社区管理的特征:区域性,互助性,复杂性 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党政主导,各方参与,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社区的构成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态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构成要素:目标,职责,权力,制度,后勤,装备,工作方式,人力 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区别:街道办事处:性质行政,派出机构.目标来自组织上层.职责承接各职能部门.权力上级授权.制度比较完备.后勤财政拨款.装备能满足职责要求.人力公务员系列.工作方式设点,坐班.居民委员会:性质群众性自治组织.目标来自社区内群众的公共需求.职责理论上简单,实际上模糊.权力选举产生.制度尚需完善.后勤自筹.装备许多地方还在建设中.人力志愿者,委派.工作方式走村串户式. 物业: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 物业管理: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周围区域周围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地,道路养护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业主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物业管理公司: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经营性企业法人 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都属于物业管理机构,二者 实行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它们共同管理一定范围内的物业.所不同的是,物业管理公司受业主业主委员会的委托来管理业主的物业,而业主委员会代表业主的利益.关系:法律桑的平等关系,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工作上的合作关系 1869,英国伦敦,第一个社区服务组织1977,美国水牛城,全球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 我国社区管理,服务基本背景: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普及推广阶段1987—1993/巩固提高阶段1993年至今 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与工作方法1)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①老年人服务:家政,墓地,理财,医疗,鞋帽,服饰送货,老年大学及老年人协会②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成立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兴办福利工厂,建立残疾人活动中心等③优抚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和日常生活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等④社会贫困救助服务:针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无经济来源的贫困户以及下岗工人就业困难等问题提供辅助服务。建立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贫困者和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对特困群体开展’爱心工程’’一帮一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救贫济困活动⑤儿童服务:针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提供的学前教育和课外活动服/兴办托儿所和幼儿园.开展儿童保健、营养、家教、心理咨询活动.举办假日学校和假期夏令营.开展各种比赛、知识竞赛等 看病难:路途远,挂号难--资源配置不合理,打破原有医疗体系,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 看病贵:医疗保障体系低水平,以药养医,缺少公益性--把医疗,医院推向市场,回归公益 2)运作模式: ①发达国家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规划,拨款,政策,监督和管理等方面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社会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承担者.社会参与:参与者包括企业、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大量社区志愿者和广大学生 ②我国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政府推动,街道主管,居委会操作,社区共建 3)基本方法:社区服务规划的制定/社区服务的制度建设/社区服务的监督、检查与评比 4)成就:创造了有利于社区服务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投资

浅谈六安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一)

浅谈六安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一) 论文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自治社区服务 论文摘要]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管理也就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从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六安的角度对六安市社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推动六安市社区管理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它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增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社区管理也就成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础,社区管理的好坏就会影响城市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笔者本着从建设和谐中国、和谐六安的角度,对六安市社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推动六安市社区管理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1六安市社区管理现状 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在我国,把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连用,这一方面源于黄菊同志在上海召开社区工作会议所做的题为“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重要讲话;另一方面源于我国社区管理是在社区多项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以后提出来的。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2000]23号文件,2001年,六安市政府就采取措施着手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社区资源开发、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结合地域性、认同性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居委会的辖区进行调整。合并调整后,六安市城区有9个街道办事处,41个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共建议事会、社区居委会,形成了议行分设、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社区工作机制。市、区两级财政逐年提高对社区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社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党建、社保、低保、计生、警务等专项工作进入社区并广泛开展了便民、利民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社区工作的平台搭建起来。 2存在的问题 由于六安市社区管理起步晚,囿于资金的匮乏,发展速度缓慢,到目前为止仍处在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章理事”的阶段,总体状况较为落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社区管理职责不清,条块没有有机结合,不能形成很好的合力 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基层管理服务的任务日益繁重,如改革改制后的企业下岗分流人员的再就业、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险体系、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拆违等工作都已进人社区,其中很多是各行政部门的事情,硬是摊派给社区,并且各行政部门没有贯彻“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使社区居委会承担的任务过重,出现“小马拉大车”疲于应付的现象。 在社区管理中一直沿用“条条”(部门)管理为主,“块块”(社区)管理为辅的方式,各主要条口,如公安、工商、税务、房管等,都从部门角度出发,接受所属部门下达的任务,使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没有足够的协调能力,遇到复杂问题很容易相互扯皮,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2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 就理论和法律层面而言,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但现实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街道办事处以行政命令方式对社区居委会指派任务,并且每年都要对社区居委会进行民主测评。

浅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浅谈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打造平安和谐新型社区,是党和政府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社区工作的需要;是社区居民已久的期盼;是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因此,社区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离不开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参与;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可见,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区将越来越多地承担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转移分化出来的职能部门和任务,社区工作的面越来越广,社区与居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整体化进程,我认为社区工作者还应做到“三创新”: 要有创新意识 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社区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第一,要有大局意识。区虽是居民自治组织,实际上却承接了从政府和部门分配下来的各项任务,一切工作最终都要沉到社区,由社区来贯彻落实,社区工作做得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就能得到及时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也能得到及时体现。因此,社区工作者时刻要想到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要站在党和利益高度,站在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团结协作,实事求是把社区的“亲民、爱民、为民”工作做扎实,为创造社区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作贡献。 第二,要有责任意识。区工作系于全局,责任重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吃苦、乐意为人、率先垂范、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精神,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第三,要有任务意识。社区工作是“市民社会”工程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所担负的社区党建、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就业、等其它领域的任务,可谓社区是个“针鼻子”社区工作者就必须尽心尽力,忘我工作,了解社情民意,讲究方法、讲究技巧、讲究艺术,从点滴做好、做实每件事,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和爱戴。 第四,要有发展的意识。社区工作要做到有们有为,取信于民,凝聚民心,关键在发展。一是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五是有群众工作的基础,三是有一定经济实体作保障,四是有全社会广泛参与,社区规划要发展不是一句空话,要实实在在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财力、物力、人力从何而来?关键在发展。我认为整合社区资源、夯实社区基础是发挥社区功能,打造品牌社区、精品社区的关键所在,势在必行。因此,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和社区设施兴建。从而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对社区资源共享整合意识的形面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工作有序、完整、规范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有创新的思路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管理科学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摘要: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应与改革本身的思路相配套,与改革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从目前来看,从社区稳定着手,以社区方式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关键词:社区稳定;社区安全;意义;内容 1社区稳定的意义 1.1社会稳定是基层的社会稳定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或者说基层社会。以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味着把社会稳定问题放在基层来解决。城市的稳定一样需要从基层组织来进行,从而实现以稳定的、强有力的中枢控制系统为保证,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12社区稳定是生活基层的社会稳定 任何全局性的改革都会对现有的家庭生活产生影响,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与代价,减少人民群众分担的改革成本。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人们的各种需要和要求,在社区里主要表现为生活性的满足,非常实在而不那么政治化。通过加强社区稳定的工作,在生活层面上把问题解决,这里,社区物业提供服务的程度决定着社区稳定的程度。另外,社区管理体制上的一些缺陷或有关人员工作不力造成的社区的不稳定,影响了群众正常生活的要求,最终会导致群众由对诸如物业公司或其他中介机构的不满而上升为政府的不满,并由此触发其他问题的爆发。比如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在社会上是颇有微词的,所以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改善就应该从解决人们住宿、环境、安全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着手,实现社区的稳定。 13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与社会改革相伴的社会稳定,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框架内,具有强烈的行政意味,但国家把“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建设”并列,足以表明尽管两者同样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但其运作机制是不一样的,更准确地说,是互补关系。社区建设的一种目标是基层民主建设,是群众自我管理。相应地,社区稳定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主要通过社会机制,即群众自治管理实现的区域社会的稳定。社区稳定因此成为未来狭义社会稳定的一个和机制上完全相同的缩影。在市场、政府、法律和群众自治等多种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社区稳定,预示着新型社会稳定的确定,预示着城市发展本身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2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 2.1指导思想 社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建立最健全、最完备的组织机构,尽可能选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派最具责任心的专业人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做好预防工作,最大可能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杜绝万一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统一指挥、统一组织、及时报警,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处理,力争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22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 22.1思想落实。要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要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和规定,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和内部制订的各项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在相应的整体治安的宣传和落实上各尽其责。通过宣传和不断学习,使广大员工和业主、使用人重视安全,懂得规定和要求,自觉遵守,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2.2制度落实。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对社区治安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制度上得以落实。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如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操作规程等,并要解决组织贯彻执行。 22.3装备落实。要配备专门的、现代化的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如中央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器材设备,以增强管理的安全系数与效率,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应与改革本身的思路相配套,与改革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从目前来看,从社区稳定着手,以社区方式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平安稳定社区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1要处理好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平安”和“稳定”,以社会的平安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平安稳定社区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根本所在,是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统一性。但是,不同社区由于所处地域位置的不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