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

中药透皮技术的使用方法

透皮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

贴两种方法;

干贴:是用药片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药

片上贴于患处,用纱布包扎;

药针剂或西药调和后贴于穴位或患处;

中医诊治的理论基础.诊法:望,望精神、面容、形态、舌体、舌苔;

闻:听声音、闻气味;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

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科应问经带产,小儿

当问麻疹斑;切: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

寒热辨证,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

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寒热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最基本的两个纲领;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恶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以冷、淡、稀、润、静

为特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以热、赤、稠、燥、动为特征;

一、腹泻

A、寒湿型:面色苍白或萎黄、无精打采、嗜睡、不

思饮食、口不渴、口唇白或青紫、恶寒、四肢不温、舌苔白、厚腻、腹胀发凉、腹痛喜按、大便稀溏或

不成型、伴有泡沫、绿便伴有食物残渣或奶瓣、无

腥臭;

治疗:温中散寒、健脾利湿;用寒泻散3-5g,沙蒿子

加溶媒,6542针1支,湿贴于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健

脾颗粒参苓白术颗粒;

B、湿热型:面红耳赤、精神烦躁、不思饮食、恶心

呕吐、口唇色红、口渴、喜冷饮、舌尖红、舌苔黄腻、脘腹胀痛、大便量多、味腥臭、便色黄、如蛋

花样、严重者出现水样便、脓血便、肛门红肿;

治疗:除热燥湿;用热泻散3g,沙蒿子加溶媒,苯乙哌

啶片2-4片,藿香正气水适量,湿贴于神阙穴;口服庆

大霉素颗粒、洛哌丁胺胶囊,有脱水者补水;1次见

效,1-3次治愈;

C、消化不良性腹泻、生理性腹泻: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

治疗:健脾利湿、温中散寒; 参苓白术散加减,沙蒿子加溶媒, 6542针,湿贴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和参苓白术颗粒健脾颗粒;7天1疗程;

D、小儿秋季腹泻:初期不可直接止泻,如脱水可补液,治疗期间节食,忌口母乳、奶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改食面汤等;治疗:用秋泻散3克加沙蒿子溶媒,潘生丁利巴韦林或甲青咪呱或庚昔洛韦,发热加苯已呱定,不发热可加654一2,调和湿贴神阙,贴敷时间视年龄大小而定时间,一般6一24小时; 3次治愈;

E、五更泻俗称慢性肠炎;症状:黎明泄泻,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治疗:取寒泻散5g,6542针2支苯乙哌啶6片,沙蒿子加溶媒,调和在一起,湿贴神阙穴或关元穴;配合口服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益生菌上海仙代;泻止后减去西药,7-14天治愈;

二、感冒发热

如大便干燥,第一次用大承气3-5g,沙蒿子溶媒调和贴神阙穴;并配合辩证治疗;

A、感冒发热通用方:用法:感冒散取3-5克,与沙

蒿子溶媒一起调和,风寒可用加姜汁,风热加清开灵针、暑湿加藿香正气水,加安乃近针或氨比针或其他

退热药均可,湿贴于神阙穴或大椎穴即可,贴敷时间

视年龄大小及皮肤敏感度而定,一般6-12小时;每日

一次;配合口服药物:风寒感冒口服姜枣祛寒颗粒感

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口服风热感冒颗粒;暑湿感

冒口服藿香正气颗粒;体温不超过℃,不口服退热药;

B、风热感冒发热:退热散3g加人工牛黄1g或紫雪散, 沙蒿子加溶媒,安乃近针或氨比针调和,湿贴神

阙穴或大椎穴;如大便干燥者,用上方贴大椎穴,同时

用大承气3-5g,沙蒿子、溶媒,加生理盐水,贴神阙穴;口服风热感冒颗粒;

三、咳喘

A、风寒咳嗽: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咳

声低沉无力、流清涕、口唇色淡或青紫、舌尖淡粉、舌苔薄白、舌体胖大、较大孩子舌体边有齿痕、口

不渴、或渴喜热饮;

治疗: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小青龙散加减3-5g,沙

蒿子加溶媒,加西药利巴韦林西咪替丁,克咳敏、舒

喘灵、异丙嗪针25mg-50mg调和在一起,湿贴神阙、

肺腧、膻中或定喘任选1-2个穴位;口服小青龙颗粒;

如伴有以下症状:恶心呕吐、舌苔白厚腻、幼儿流

口水、腹胀、腹痛喜按、大便稀溏不成型、用力或

放屁时有少量大便、大便多为绿色,常伴有食物残渣

或奶瓣;可用参苓白术散3-5g,沙蒿子加溶媒,加贴神

阙穴;

B、风热咳嗽:面部潮红、精神烦躁不安、咳嗽伴随

汗出、口渴、喜冷饮、流黄鼻涕、痰色黄、口唇色红、舌尖红、舌苔黄、咽部充血红肿、咳声粗、发干、咳嗽有力;

治疗: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用麻杏石甘散加减3-

5g,沙蒿子加溶媒,克咳敏、舒喘灵片、阿奇霉素针、异丙嗪针调和在一起,湿贴膻中、定喘、神阙、肺腧

任选1-2个穴位;发热严重者可加地米针安乃近或消

炎痛;痰稠可加溴已新或甘草片;口服止咳喘颗粒或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如伴有以下症状:不思饮食、口臭、舌起芒刺、严

重者伴有口腔溃疡、舌苔黄厚腻、脘腹胀满、腹痛

拒按、大便干、2-3天1次;可用大承气散3-5g,生

理盐水、沙蒿子加溶媒调和,加贴神阙穴;

C、小儿毛支:止咳平喘,宣肺化痰;用毛支散A 3-5g,沙蒿子加溶媒,异丙嗪针25-50mg,舒喘灵2片喘定、

克咳敏2片、地塞米松;伴有发热者加消炎痛或安乃

近针,不发热者可加654-2,湿贴膻中、定喘、神阙、

肺腧任选1-2穴位;口服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D、燥咳: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症状:

咳嗽痰少,喉中声哑,烦渴引饮,大便秘涩,肌肤枯燥;

治疗:清燥润肺;取毛支散B, 3-5g,克咳敏,异丙嗪

针,蜂蜜,沙蒿子,溶媒调和,湿贴膻中或定喘或天突;口服养阴清肺丸、益生菌;

E、慢性支气管炎:祛风散寒,止咳平喘;用法:用

慢支散5g加异丙嗪100-150毫克、安茶硷,或舒喘灵,酮替芬,消肿止痛贴加溶媒调和贴膻中加定喘肺腧,交替贴,急性期有感染用抗菌素内服,及对症处理,十天为一疗程,非急性期可口服气管炎菌苗,益生菌,如意定喘丸;

四、小儿厌食疳积:因受风寒湿引起的脾不健运、胃肠胀气、不思饮食;取疳积散3-5g,沙蒿子加溶媒,健胃消食片6片,湿贴于神阙穴;腹胀严重者可加消涨片;口服益生菌、参苓白术颗粒或健脾颗粒;

热症用大承气3-5g沙蒿子溶媒调和,贴于神阙穴;

五、扁桃体炎、咽炎

A、急性期化脓:取急扁散3g, 沙蒿子加溶媒,消炎

痛4-6片,清开灵针调和贴天突穴或局部;如大便干燥,在神阙穴加贴大承气散;清胃黄连丸;

B、慢性期:慢扁散取3-5克,沙蒿子加溶媒调和,贴于天突穴,每贴24小时;如疼者可加消炎痛;主治:

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扁体增生;口服益生菌;

C、梅核气咽部神经官能症: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的咽部异常感觉,如痰黏感、蚁行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治

疗:慢咽散5-10g,沙蒿子加溶媒,加异丙嗪针50mg-100mg、安定5-10片湿贴双侧涌泉穴1天1次;咽部滤泡点刺放血7天1次;口服冬凌草、B6、B2、异丙嗪片,逍遥丸;

中药透皮技术和中药直肠滴入技术

中医康复科新增特色治疗技术 中药透皮技术(穴位贴敷) 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 常见病用药及穴位: 1、小儿咳喘方:白芥子、元胡、甘道、细辛、冰片等。 穴位:大椎、大杼、风门、肺腧等。 2、小儿消化不良方:半夏、元胡、甘道、细辛、肉桂、白芥子等。 穴位:脾腧、胃腧、天枢、中脘、神阙等。 3、温阳祛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道、干姜、小茴香、吴茱萸等。 穴位:大椎、肺腧、肾俞、肩井、命门、腰阳关等。 4、颈肩腰腿疼痛方:白芥子、白芷、川芎、马钱子、羌活、独活、乳香等。 穴位:疼痛局部、曲池、手三里、阴陵泉等。 5、痛风方:元胡、川芎、川乌、草乌、干姜、羌活等。 穴位:痛风局部穴位等。 6、止痛贴方:元胡、川芎、川乌、干姜、冰片等。 穴位:疼痛局部穴位等。 7、风湿贴方:羌活、独活、防风、八角枫、麻黄、木通等。 穴位:疼痛局部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 8、普通感冒发热方:石膏、青蒿、柴胡、葛根、薄荷等。 穴位:大椎、风池、风门、肺腧、太阳等。 9、风热咳嗽方:麻黄、杏仁、石膏、川贝、冰片等。 穴位:大椎、风池、肺腧、风门、定喘等。 10、冬季咳喘方:射干、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桔梗等。 穴位:大椎、定喘、风门、肺腧等。 11、鼻窦炎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白芷、苍耳子等。 穴位:大椎、风门、肺腧、迎香、印堂等。 12、鼻炎方: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白芷、苍耳子等。 穴位:大椎、风门、肺腧、定喘、迎香等。 13、慢性咽炎方:半夏、厚朴、射干、玄参、胖大海等。 穴位:大椎、天突、神阙、水泉、廉泉等。 14、腮腺炎方:青黛、芒硝、冰片等。 穴位:腮腺局部等。 15、口腔溃疡、手足口、结膜炎、红眼病方:大黄、芒硝、黄连、肉桂、冰片。 穴位:大椎、涌泉、申脉、照海、太冲等。 16、肠炎方:乳香、桃红、红花、连翘、大黄、芒硝等。 穴位:神阙、关元、天枢、大横、太乙等。 17、慢性结肠炎方:苍木、党参、內豆蔻、干姜、五味子等。 穴位:神阙、关元、气海、天枢、大横等。 18、急性乳腺炎方:大黄、芒硝、白芷、蒲公英、银花、石膏等。 穴位:乳腺局部、膻中、神阙、太冲等。 19、乳腺增生方:大黄、芒硝、夏枯草、牡蛎、海藻等。 穴位:乳腺局部、膻中、神阙、关元等。

中药贴敷配方大全

中药贴敷配方大全 中药(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新手贴敷治病时,要注意的几个事项:1、病要诊断准确。2、配方要正确.3、剂量要达到。4、穴位要选对.5、使用方法要正确、6、贴前要消毒。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切记!中药贴敷配方大全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湿帖痛点。2:治早泄: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3:发烧退热方: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4:口腔溃疡:黄连3g大黄3g芒硝3g吴芋3g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甲硝唑针剂嗽口.5: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7: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8: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贴神阙或关元穴。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天突穴。10: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12:卵巢囊肿就用基础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16:

中药贴敷配方大全

中药贴敷配方大全 中药(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新手贴敷治病时,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病要诊断准确。 2、配方要正确. 3、剂量要达到。 4、穴位要选对. 5、使用方法要正确、 6、贴前要消毒。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切记! 中药贴敷配方大全 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湿帖痛点。 2:治早泄: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 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 4: 口腔溃疡:黄连3g 大黄3g 芒硝 3g吴芋3g 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甲硝唑针剂嗽口. 5: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 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天突穴。

10: 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 卵巢囊肿就用基础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 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 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 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 16: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芎,丹参,小茴香个3克加消肿止痛液湿帖。 17剖宫产后:肉桂、吴茱萸、当归、干姜、艾叶、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各2克贴肚脐。 18:小儿中耳炎:消炎痛3片,大黄,芒硝,青黛,黄连2克冰片少许,听宫穴。 19:5岁腹泻的孩子:易蒙停,苯乙哌定,潘生丁各3片,婴儿健脾散一包。贴肚脐。 20: 五十岁女性失眠的多梦易惊手足心热。养血安神片,谷维素各8片,朱砂,大黄,芒硝,石膏个3克,栀柏地黄丸20丸,用安神补脑液作溶媒。湿贴神阙。 21:中药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腱鞘炎,滑膜炎:川乌、羌活各3克、威灵仙3克、红花、姜黄、白芍、苏木各3克。研细末,消炎痛6片湿贴痛点。一般3~10次即可治愈。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避免工作或过多的去做屈伸动作。尽量休息。治愈率特高。 22.膝关节腔积液:白芥子(微炒)3克、生姜,姜黄3克川芎细辛各3克,外敷膝部,2--3天换药一次。大部分3--4次就可痊愈,23:口腔溃疡一次愈:NAHCO3 【碳酸氢钠】 6片,思密达一代,痢特灵5-10片研末,制霉菌素5片研末,云南白药胶丸5粒去壳,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配方

中药透皮技术的使用方法 透皮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 贴两种方法; 干贴:是用药片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药 片上贴于患处,用纱布包扎; 药针剂或西药调和后贴于穴位或患处; 中医诊治的理论基础.诊法:望,望精神、面容、形态、舌体、舌苔; 闻:听声音、闻气味;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 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科应问经带产,小儿 当问麻疹斑;切: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 寒热辨证,系八纲辨证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为中医辨证学的基本纲领的具体内容之一; 八纲辨证的特点在于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整体性、确定性与相关性;寒热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最基本的两个纲领;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体内阳气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恶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苍白,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以冷、淡、稀、润、静 为特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气亢盛阴液不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发热、恶热喜凉、口渴欲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数;以热、赤、稠、燥、动为特征; 一、腹泻 A、寒湿型:面色苍白或萎黄、无精打采、嗜睡、不 思饮食、口不渴、口唇白或青紫、恶寒、四肢不温、舌苔白、厚腻、腹胀发凉、腹痛喜按、大便稀溏或 不成型、伴有泡沫、绿便伴有食物残渣或奶瓣、无 腥臭; 治疗:温中散寒、健脾利湿;用寒泻散3-5g,沙蒿子 加溶媒,6542针1支,湿贴于神阙穴,口服益生菌、健 脾颗粒参苓白术颗粒; B、湿热型:面红耳赤、精神烦躁、不思饮食、恶心 呕吐、口唇色红、口渴、喜冷饮、舌尖红、舌苔黄腻、脘腹胀痛、大便量多、味腥臭、便色黄、如蛋 花样、严重者出现水样便、脓血便、肛门红肿; 治疗:除热燥湿;用热泻散3g,沙蒿子加溶媒,苯乙哌 啶片2-4片,藿香正气水适量,湿贴于神阙穴;口服庆 大霉素颗粒、洛哌丁胺胶囊,有脱水者补水;1次见 效,1-3次治愈;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中药贴敷疗法是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传统医学疗法之一。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糊制剂,贴敷于相应的腧穴或病变部位上,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药物通过经络,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将体内寒湿邪气拔除出来或攻而散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配方: 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 6片。湿帖痛点。 2.治早泄: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 前贴脐部,7-1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 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蜂蜜调和备用。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 4.口腔溃疡:黄连3克、大黄3克、芒硝3克、吴芋3克、胆南星3克,醋调湿贴双涌泉。甲硝唑针剂嗽口。

5.脚后跟疼的病人: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 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先用干贴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再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 七、消炎痛各8片。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天突穴。 10.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XXX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卵巢囊肿: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克,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 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贴敷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根底,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糊制剂,贴敷于相应的腧穴或病变部位上,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药物通过经络,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将体内寒湿邪气拔除出来或攻而散之,从而到达防病治病的目的。 1:慢性乳腺增:大黄,芒硝,乳香,没药各3克,消炎痛6片。湿帖痛点。 2:治早泄:取吴茱萸,五倍子各等份研末,用陈醋调糊,睡前贴脐部,7一l4天即有明显疗效。 3:发烧退热方:急治标、缓治本、先退热、后治病:三棱针点刺大椎穴、药方:柴胡、黄芪、薄荷、葛根、生石膏,等份蜂蜜调和备用。每次取适量的药物加到湿贴上,湿贴。20分钟退热,持续24小时不复发。4: 口腔溃疡:黄连3g 大黄3g 芒硝3g吴芋3g 胆南星3g,醋调湿贴双涌泉。甲硝唑针剂嗽口.5:脚后跟疼的病人,一贴见效:红花,川芎各4克,冰片少许,消炎痛12片,六味地黄丸二十柆,湿帖。6:尿床:五味子,五陪子,菟丝子,益智仁,炙麻黄各3克,贴神阙穴。 7:化脓感染伤口:开始用干贴先把伤口内的脓拔干净,下

来用苯妥英钠加干贴,再用去腐生肌散+干贴。 8: 卵巢囊肿:大黄,芒硝,川芎,乳香,没药各3克,三七,消炎痛各8片。贴神阙或关元穴。 9:慢性咽炎:用药六神丸,黄连,冰片,地米,清开灵贴两贴明显见效。天突穴。 10: 骨折后遗症:芒硝.牛膝.续断,生川乌各3克+创愈散.湿帖患处。 11:骨质增生:抗骨增生片5片,根痛平5片,尼美舒利或消炎痛酌情添加。 12: 卵巢囊肿就用根底方:消炎痛6片,当归,川芎,大黄,芒硝,乳没各3g,贴神阙或关元穴,缓释液调和或加香油13:小儿感冒腹泻:中药粉茯苓,白术,肉桂,黄芩各1克+B12,复合B,鞣酸蛋白粉,缓释液不够加香油14胃胀不想吃饭:消胀片,西沙比利B12 ,B1,COB,颠茄片6片,香附3克,丁香2克调和湿贴或用正气口服液湿贴。15:疖子,痈用药:青黛2克,大黄,川穹,芒硝各3克,冰片两贴见效. 16: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麻:布洛芬,舒筋活血片,消炎痛,川芎,丹参,小茴香个3克加消肿止痛液湿帖。17剖宫产后:肉桂、吴茱萸、当归、干姜、艾叶、元胡、沉香、香附、小苘香.各2克贴肚脐。 18:小儿中耳炎:消炎痛3片,大黄,芒硝,青黛,黄连2克冰片少许,听宫穴。

中药透皮技术基础协定方

中药透皮技术常见病基础方 一、腹泻: 方剂: 基础方:洛哌丁胺2-6mg加(重症加苯乙哌啶2.5mg),病毒性加潘生丁25-50mg 寒泻散:丁香10g,肉桂10g,吴茱萸12g,藿香6g, 热泻散: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炒白芍6g,木香6g,炙甘草6g, 疾病使用: 寒泻:基础方+消化散1g+寒泻散1g用藿香正气液或姜汁调 热泻:基础方+消化散1g+热泻散1g+黄连1g,用庆大霉素针调。 食积泻:消化散2g+莱菔子1g,木香0.5g,藿香正气液调 脾虚泻:消化散2g+参苓白术散1g,溶媒调。 注:腹泻伴呕吐的用B6针剂调,腹泻统一神阙穴 二咳喘: 方剂: 寒咳散:麻黄6,桂枝6,干姜6,白芍6,姜半夏6,细辛6,五味子6,杏仁6,瓜蒌6,贝母4,制甘草6 热咳散: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2g,生甘草3g,黄芩6g,地龙9g 青黛6g

疾病使用: 1,寒咳:止咳散1g-+寒咳散2g,溶媒调,湿贴神阙或膻中穴。 2,热咳:清热止咳散1号1g+止咳散1g+热咳散1g溶媒调,湿贴神阙或膻中穴。 注:1、刺激性干咳:咳必清(4片)或咳平(4片), 2、发烧可加安乃近或退烧药,溶媒用柴胡针剂或安痛定针调。 3、伴有大便干结的加大黄1g+消化散1g。 3、发烧或高热:清热止咳散1号+退热散1号+退烧药(安乃近或布洛芬或扑热息痛)柴胡针剂调,湿贴神阙或大椎 三、其他 1牙龈肿痛: 处方:大黄1g芒硝1g,青黛1g,消炎痛4-6片,甲硝唑4片。溶媒调,湿贴患处,冷敷30分钟。 2口腔炎:黄连1g,大黄1g,冰片0.2g,湿贴双侧涌泉。 3疱疹性咽颊炎:黄连1g,大黄1g,虎杖1g,吴茱萸1g,冰片0.2g,湿贴双侧涌泉。 4扁桃体炎:(1)黄连1g,大黄1g,黄芩1g,吴茱萸1g,冰片0.2g,湿贴双侧涌泉。 (2)黄芩10,大黄18,黄连10,芒硝10,冰片10,每次2-3g,湿贴患处。

透皮技术配方

:透皮技术治疗中西药结合验方 一、病要诊断准确。2、配方要正确.3、剂量要达到。4、穴位要选对.5、使用方法要正确、6、贴前要消毒。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切记! 1:带状疱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磨撒在湿贴上贴局部患处治疗10例轻者3次重者5-7次痊愈 2:子宫肌瘤.海藻.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蜍.共研末用止痛药液或75%度酒精做成药饼放于湿贴上贴关元穴连贴10-15次治疗几次效果良好 3:中耳炎病人,来时已在附近诊所吊水四天,但其依然头疼,耳部痛,病耳沉闷听不见话,耳镜检查;黄色脓充斥耳道,我静滴头孢他啶,甲硝唑,双侧涌泉穴贴吴茱萸或黄连粉,醋和。双氧水冲洗耳道,滴点耳油,今下午病人复诊,一切正常效果特好。与大家分享。 4: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芎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 5:腱鞘炎方子:1氯唑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片+尼美舒利胶囊1粒+湿贴。2--患者男39岁,左手拇指腱鞘炎1年多时间,也打过封闭不好,消炎痛8片,6542片6片,冰片,我就加了个扑尔敏3片,就一贴,贴了后就不见患者来,在见的时候,患者谢谢

我.真的,好了.3------这一段我治疗多例腱鞘炎,筋膜炎和肌腱炎的效果特好,向大家分享一下。湿贴+消炎痛10片+炎痛喜康10片+芬布芬胶囊10片+舒筋活血片15片+地塞米松片5片,都是两贴痊愈 6:痈的治疗方法?中心开口引流,大黄+芒硝+黄连+消炎痛+湿贴箍围。各5克或芒硝+大黄+消炎痛+消肿湿贴 7 :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组成: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放于天突穴,贴12小时取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 注:本方法已使用上百例患儿!疗效独特!请各位爱友验证!8:肌肉劳损:针灸+拔罐+消炎痛布洛芬强的松舒筋活血片效果很好。 9:治面瘫-牵正散组成-别名(祛风散、三神散)本方为麻葛牵正散,老师可根据病人情况组方。 白附子(制)12克,全蝎9克,僵蚕(麸炒)9克,(天麻12克,葛根12克,麻黄12克)。 功效 疏风镇惊。 主治 中风初起,口眼Z斜,半身麻木,惊痫抽掣。

中药透皮技术常用配方

中药透皮技术常用配方 老年病部分: ①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炎):附子、肉桂、丁香、吴茱萸、穿山甲各等份用姜汁和冷愈透皮液调和,先将冷愈透皮液溶于载体后,将调匀后药物摊入上贴胄中脘,神厥穴两个部位,24小时更换1次。如果胃痛严重,可加入0.3克左右麝香立即止痛。 ②胃溃疡(胃及十二指溃疡):穿山甲、血竭、乳香、没药白芨上药各等份,用醋姜汁各半和透皮液调和做成药饼,敷入湿贴的载体之上,贴上脘、中脘、神厥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效果良好。 ③呃逆(打嗝):丁香、吴茱萸各等份,用姜汁和透皮液调均成糊状,摊于湿贴载体之上,贴上肚脐,24小时换药一次用之奏效。 ④胃下垂:蓖麻仁5份、升麻仁和升麻粉放在一起捣如泥,加入姜汁和透皮液做成药饼,放入湿贴载体之上,贴中脘穴,其功用开题固脱,用于胃下垂的治疗效果良好。 溃疡部分: ①小儿口腔溃疡:黄连、冰片两种药物研末用醋和透皮液调成糊状,放入湿贴的载体之上,贴于涌泉穴(双侧)24小时更换1次,连用2~3次即愈。 ②脱骨疽(脉管炎):红升丹+麝香少许放入湿贴载体上,贴于患处,各天一次,效果甚佳。 ③骨髓炎:白降丹+冷愈透皮贴湿贴载体上,贴于患处效果佳隔天一次。 ④下肢溃疡(臁疮):老烟膏、生地榆、寒水石、血余炭、胡黄连、血竭各等份研末用小磨油和透皮液调入糊状,摊入湿贴载体之上,敷于局部,24小时更换,用之有效。 ⑤去腐生肌散,摊入载体上,干贴效果佳,一般3~5次愈。 ⑥带状孢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细末,干粉撒在湿贴载体之上,贴局部患处,24小时更换,效果显著,治疗10例,轻者3次,重者5~7次痊愈。

雄黄10克;白矾10克;西咪替丁片10片;维生素乙1210片;白芷10克;生龙骨10克;消炎疼10片;阿昔洛韦片20片到30片;利多卡因针5到10支;沙蒿子2片打碎,混合外涂;一日6次,当天疼止。3到5天痊愈。 ⑦疑难杂症: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用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山芝麻、穿山甲各等份湿摊于患处,配大椎穴湿贴效果甚佳。 ⑧腹水症:大黄、硭硝、腹毛、大戟、甘遂、芫花、穿山甲、各等份核桃油和饼放于神厥穴、关元穴、肾俞穴、(双)涌泉穴(双)效果甚佳。 ⑨心血管水肿:大黄、硭硝、腹毛、大戟、甘遂、芫花、穿山甲、分心木各等份用冷愈透皮液调和后放于载体上湿贴于涌泉穴(双)、大椎穴效果甚佳。 总之以八纲辩证为准绳,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合理调配用药,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终于实现内病外治载体渗透技术之梦。 小结:易懂易行、收效快、疗效高、渗透载体可信、对脾胃无损害、患者易接受、降低医者风险、对祖国中医学更加发扬光。

中药透皮技术常用配方(更新中)

中药透皮技术常用配方(更新中) 中西药透皮技术五大优势:1、持久给药且维持恒定血药浓度2、药物不经消化道,避免胃酸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及对胃肠的刺激3、绕过肝脏首过效应,减轻对肝、肾等脏器的毒性损害4、远离抗生素,减少打针、输液带来的痛苦及危害5、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这项技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患者,尤其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它避免了抗生素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认识新技术,让中国的这项技术代替国外的抗生素,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一、中药透皮技术(即消肿止痛贴)的适用法方:消肿止痛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法方。1、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贴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2、而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法方。二、中药透皮技术(即内病外治)适应证:①儿科部分:1、发热: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

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②、小儿咳嗽: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换一次。③、小儿哮喘:A喘促较重者,先以平喘为主,用氨茶碱注射液(根据年龄掌握计量)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贴于膻中,定喘、肺俞穴上,见效迅速。B 一般哮喘(病程较长者):用麻黄1份,自芥子4份,甘遂2份,细辛1份,玄明粉,前胡各3份,桑白皮6份共研细粉用蜂蜜做成饼状,待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后,将饼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肺腧,涌泉穴之上,乳痹):乳香、没药、穿山甲、大黄、冰片共研末,用时以鸡蛋清和上药5至10克调匀做成药饼,贴于载体之上,敷于局部患处,24小时更换1次,其功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④乳腺增生:生地、木香、莪术、穿山甲、乳香、没药各等份研细粉,用时取5克用米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乾丰汉方)

中药透皮贴敷技术(乾丰汉方) 首先感谢亚宝药业对行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一、中药透皮技术(即消肿止痛贴)的适用法方: 消肿止痛贴临床称之为药物载体,临床分干贴和湿贴两种法方。 1、干贴是指用载体直接贴于患处或用中药粉末敷于载体上贴于患处的一种简单方法。 2、而湿贴是将消肿止痛合剂融于载体和中药粉末(醋调、蜜调、酒精调)等以西药直接同消肿止痛合剂混合贴于患处及穴位的一种常用法方。 二、中药透皮技术(即内病外治) 儿科部分: 发热: 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 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 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 小儿咳嗽: A:热咳: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共研末用3克至5克同消肿止痛液共敷于载体上贴于膻中,肺俞穴,每24小时更换一次。(其中药粉最好用蜂蜜调和)。 B、寒咳: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用3至5克用消肿止痛合剂混入贴于背部定喘、肺俞、前胸膻中穴上,24小时更

换一次。、 小儿哮喘: A喘促较重者,先以平喘为主,用氨茶碱注射液(根据年龄掌握计量)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贴于膻中,定喘、肺俞穴上,见效迅速。 B一般哮喘(病程较长者):用麻黄1份,自芥子4份,甘遂2份,细辛1份,玄明粉,前胡各3份,桑白皮6份共研细粉用蜂蜜做成饼状,待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后,将饼放在载体之上贴于肺腧,涌泉穴之上,每天贴6小时。 小儿腹泻: A、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末和匀,取2至3克,将药粉置于脐中,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贴于上,24小时更换一次主要功用为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脾虚及虚寒性腹泻。 B、樟脑、石榴皮、松香各等份三药研末,取2~3克敷于脐中,药水溶于载体贴于上外敷,其功用为温散止痛,固肠止泻,用于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型腹泻。 C、肉桂、吴茱萸、车前子、白胡椒各等份研成粉末,取2至3克置于脐中,用消肿止痛液溶于载体后敷于之上。其功用为温中散寒,利湿止泻,用于伤食泻及寒湿泻。 D、用葛根、黄芩、黄连、黄柏各等份,研末置于脐中,用消肿止痛水溶于载体贴于上,其功用为清热腹泻及婴幼儿伤热腹泻及细菌性痢疾。、小儿腹痛:元胡、肉桂、白胡椒各等份共研末,将消肿止痛水敷入载体贴于上,将药粉置于肚脐中,外贴24小时更换一次,用于小儿各种腹痛及现代肠系淋巴结炎疗效甚佳。 妇科部分: 痛经: A在痛经发作期,用654~2注射液10毫升混合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上,贴敷入关元穴,30分钟缓解痛疼。 B山楂、葛茛、甘草、生白芍、乳香、没药、元胡各等份用醋或黄酒调和做成饼状,消肿止痛液溶入载体后将药饼放入上,贴肚脐(神

透皮贴处方

风湿疼痛科用药 西药方:消炎痛3粒+强的松粒+头痛粉包+布洛芬缓释胶囊粒+根痛平胶囊4粒 打成粉取2-3g湿敷阿是穴,对腰肌劳损、颈椎病效果好 中药方:生草乌30g 生川乌30g 生南星30g 生半夏10g 生附子10g 生乳香30g 生没药30g 生细辛10g 生麻黄30g 吴茱萸30g 丁香30g 蜈蚣3条土鳖虫30个 马钱子200g 取本方2g+头痛粉1包,放血,火罐后湿贴阿是穴5-7天。(慢性疼痛、风湿痛、肩周炎效果好) 筋骨疼痛热敷贴:白芥子90g 生南星20g 白芷20g 白花菜籽60g 闹洋花20g 川芎20g 马钱子30g 羌活20g 乳香30g 没药3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 独活20g 威灵仙20g 桂枝20g 土鳖虫20g 樟脑15g 本方敷到5-20分钟开始发热,服药时间30-90分钟,根据耐受而定,3-5天扶摇一次,主治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外用适量。 带状疱疹1、脱脂棉薄贴带状疱疹表面,燃烧带状疱疹处,去灰酒精消毒患处,利多卡因2ml+Vb12 1ml 湿贴患处。或利多卡因2ml+西咪替丁0.2g湿贴患处。 2、王不留行+香油调和,干贴 风湿痛 威灵仙姜黄各20g 川乌草乌马钱子元胡乳香没药细辛桂枝各10g 樟脑少许,共打粉取5-8g 前3天加消炎痛150mg。促透液黄酒各半外敷,TDP 30分钟效果更加。 加减:骨质增生+鸡血藤、骨碎补 口腔溃疡 黄连一份冰片0.5分吴茱萸2份湿贴神阙霉菌性加制霉素5片 牙龈肿痛 大黄芒硝消炎痛去痛片湿贴患处 痔疮 外痔:利多卡因3ml 马应龙痔疮膏棉球润透后放置于痣核处,消肿止痛贴干贴,15-30分钟起效。 内痔:沙蒿子打粉云南白药利多卡因湿调、便后用注射器推入 混合痔:先按内痔法将药物推入肛内、再用外痣法进行贴敷处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编辑版word

透皮技术配方

:透皮技术治疗中西药结合验方 一、病要诊断准确。2、配方要正确、3、剂量要达到。4、穴位要选对、5、使用方法要正确、 6、贴前要消毒。7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切记! 1:带状疱疹:雄黄5份、冰片3份、蜂房2份共研磨撒在湿贴上贴局部患处治疗10例轻者3 次重者5-7次痊愈 2:子宫肌瘤、海藻、乳香、没药、穿山甲、蟾赊、共研末用止痛药液或75%度酒精做成药饼 放于湿贴上贴关元穴连贴10-15次治疗几次效果良好 3:中耳炎病人,来时已在附近诊所吊水四天,但其依然头疼,耳部痛,病耳沉闷听不见话,耳镜检查;黄色脓充斥耳道,我静滴头弛她嚏,甲硝哩,双侧涌泉穴贴吴茱萸或黄连粉,醋与。双氧水冲洗耳道,滴点耳油,今下午病人复诊,一切正常效果特好。与大家分享。 4: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怎么贴? 太黄,芒硝,青黛,冰片,川菖各3克,痛时加消炎痛6片湿贴 5:腱鞘炎方子:1氯哩沙星2片+布洛芬缓释胶囊2粒+天麻片3片+地米2片+b1片3片+尼美舒利胶囊1粒+湿贴。2--患者男39岁,左手拇指腱鞘炎1年多时间,也打过封闭不好,消炎痛8 片,6542片6片,冰片0、2,我就加了个扑尔敏3片,就一贴,贴了后就不见患者来,在见的时候,患者谢谢我、真的,好了、3------这一段我治疗多例腱鞘炎,筋膜炎与肌腱炎的效果特好,向大家分享一下。湿贴+消炎痛10片+炎痛喜康10片+芬布芬胶囊10片+舒筋活血片15片+地塞米松片5片,都就是两贴痊愈6:痈的治疗方法?中心开口引流,大黄+芒硝+黄连+消炎痛+湿贴箍围。各5克或芒硝+大黄+ 消炎痛+消肿湿贴 7 :小儿速效止咳贴膏组成:盐酸异丙嗪1片,复方甘草片2片,654-2片1片。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霍香正气水少许调成膏状,放于天突穴,贴12小时取下。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咳嗽,咳痰。 注:本方法已使用上百例患儿!疗效独特!请各位爱友验证! 8:肌肉劳损:针灸+拔罐+消炎痛布洛芬强的松舒筋活血片效果很好。 9:治面瘫-牵正散组成-别名(祛风散、三神散)本方为麻葛牵正散,老师可根据病人情况组方。白附子(制)12克,全蝎9克,僵蚕(熬炒)9克,(天麻12克,葛根12克,麻黄12克)。 功效 疏风镇惊。 主治 中风初起,口眼Z斜,半身麻木,惊痫抽掣。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每服4克,温开水送下或热酒调下小儿酌减,不拘时候 10:面瘫用马钱子粉3克,白附子粉3克湿贴。可配中药麻葛牵正散。一周治愈 --------- 全虫10g,虫退20g,螟蚣2条(去头脚),姜虫30g,黄芷50g,钩藤30g,川菖20g,鸡血藤30g,白芍30g,当归20g,附子18g,干姜12g,甘草6g治疗面瘫。 麻葛牵正散就是散剂,对重症可以煎服。散剂剂量麻黄12克,葛根12、0白附子6、0全蝎6、0僵蚕6、0蝉蜕6、0黄芷9、0防风9、0荆芥9、0当归9、0川穹6、0桂枝6、0赤芍6、0白芷6、0成粉。每次5、0,一日三次。马钱子与白附子用制的,贴患侧地仓穴。24小时换一次。 全虫、丹参、复合维生素B,剂量老师把握,治疗面瘫。面瘫一周内找到您可以接诊,治痣率90%,半月内找到您,缓解症状。 11:带状疱疹新疗法:梅花针点刺拔罐一利多卡因湿敷一会再湿贴止痛药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 药物剂量: 1、中药:总量为3-5g. 2、西药:小儿为日剂量的1·5-2倍成人为日剂量的3-5倍 ❖发热: 辩证一: 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30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至5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各等份研末同上使用.摊于渗透贴湿贴于大椎穴.如鼻塞不通,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苍耳子2:1份,用法同上. 辩证二: 中药处方:焦栀子、桃仁 使用方法: 栀子桃仁研为泥,用鸡蛋清调成稠糊状,分别敷于两足涌泉穴,固定.每天敷贴10小时后取下,5天为1个疗程. 西药处方: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B1+尼美舒利颗粒

麻疹和病毒性传染病患儿慎用 五岁以上小儿发热伴头痛可用:安乃近+黄连+维生素B1 穴位选择:大椎或肚脐. 辩证三: 1、紫花地丁9,吴茱臾9,虎杖5,胆南星3 取2-3,20个小时,贴涌泉, 2、人工牛黄30,柴胡20,黄芩10,薄荷10,葛根10,生石膏10, 取2-3,75%酒精调和,;贴于神阙穴,20个小时. 辩证四: 临证取3克,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适量,地塞米松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六小时换一次,热退第二贴12小时换一次;如不退加敷两侧脚心各一贴;如头热甚于身,加大椎一贴. 辩证四: 女孩,十四个月,发烧呕吐腹胀三天,T38.2度,大便干燥.用药:苍术生姜肉桂白芷用藿香正气水调和,一贴见效退烧,腹不涨了. ❖咳喘: 1〕咳嗽: 辩证一: 干咳无痰,烟干,舌红者:沙丁胺醇片+扑尔敏片+咳必清片+咳特灵 咳嗽浓痰:氯化铵片+沙丁胺醇片+异丙嗪片+654-2片+止咳桃花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