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升降台设计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液压动力升降台的系统设计》

姓名赵博军

学号50

指导教师任重凯

办学单位西安电大直属一分校

日期2013年11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努书编号:_ 一课程名称:乂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办学单位:—_

摘要

本次设计任务是液压升降台,它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设备。其起升高度800mm ,举升重量3T,幅面尺寸2600x1400 mm.其动作主要是由两个双作用液压缸推动"X"型架,带动上板移动来实现的。该液压升降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液压部分和机械部分。设计液压部分时,先确定了液压系统方案。选择液压基本控制回路时,换向回路选择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平衡回路选择用液控单向阀。确定各种基本回路后,又确定了液压系统传动形式,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然后对液压元辅件进行了设计、选择,并对其进行校核。经过计算后液压缸直径选定为70毫米,液压泵选叶片泵。根据系统工作的最大功率选Y90S-4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确定泵后,又对其他的元辅件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最后确定阀块的设计及效率计算。机械部分主要由上板架、下板架、内连杆和外连杆四部分组成。通过设计、选择机械部分材料与结构,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与强度校核,

结果证明机械部分结构设计可以满足要求,进一步完成了

本次设计题目。

关键词:液压;升降平台;上板架;下板架;内连杆;外连杆

液压动力升降台的系统设计

目录

1总论 (1)

2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3)

2.1确定液压基本回路 (3)

2........................................................................................................................................................L 1换向回路 (3)

2.1.2平衡回路的确定 (5)

2.2液压传动系统的形式确定 (7)

2 . 3液压系统原理图 (7)

3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辅件 (9)

3.1液压缸的计算 (9)

3.1.1初选执行元件的工彳乍压力 (9)

3.2液压辅助元件的计算及选择 (10)

3.2.1管道的设计 (10)

3.2.2管接头的类型 (10)

3.3油箱的设计 (10)

3.3.1油箱的设计要点 (11)

3.3.2油箱容积计算 (11)

3.4其它元、辅彳牛的选择 (11)

3.4.1.吸油滤油器 (11)

3.4.2选择滤油器的基本要求 (12)

343溢流阀的选择 (12)

344压力表开关选择 (12)

345单向节流阀 (13)

3.4.6液控单向阀的选择 (13)

3.5阀块的设计 (13)

3.6效率的计算 (14)

361计算沿程压力损失 (14)

3.6.2效率计算 (16)

3.6.3系统发热与温升计算 (16)

4机械部分的受力分析 (17)

5机械部分的强度校核 (20)

5.1内连杆强度校核 (20)

5.2夕卜连杆强度较核 (20)

5.3连接两连杆的销轴的强度校核 (22)

6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1总论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以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运动和动力传递的一种运动方式。它先通过能量转换装置(液压泵),将原动机(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能,再通过密封管道,液压控制原件等,经另一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液压马达) 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负载,实现执行机构所需要的直线或旋转运动, 与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

液压传动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 : 1 ),它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进行调速,调速方便。液压传动简化了机器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目。由于系统充满了油液,对各液压件有润滑和冷却的作用,使之不易磨损,又由于容易实现过载保护,因而寿命长。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由于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液压装置易于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既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又易于实现过载保护,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使用。

但液压传动也有缺点,其主要缺点为:

(1)液体为工作介质,易泄漏,油液可压缩,故不能用于传动比要求准确的场合。

(2 )液压传动中有机械损失、压力损失、泄漏损失,故不宜作远距离传动。

(3 )液压传动对油温和负载变化敏感,不宜在低、高温度下使用;对污染很敏感。

(4 )液压传动需要有单独的能源:如液压泵站),液压能不能像电那样从远处传送;液压元件精度高、造价高,所以需要组织专业生产。

(5)液压传动装置出现故障时不易查找原因,难以迅速排除。

总之,液压传动优点很多,而其缺点正随看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加以克服,因此, 液压传动在现代工业中有看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广泛。常用于机床工业、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工程机械、

农业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矿山机械、建筑机械、船舶港口机械、铸造机械等。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升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设备,由于升降平稳、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水线和仓库、造纸、医药等行业, 物料上线、下线;工件装配时调节工件高度;高处给料机送料;大型设备装配时部彳牛举升;大型机床上料、下料;仓库装卸场所与叉车等搬运车辆配套进行货物快速装卸等。因此”对于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式液压升降平台主要用于生产流水线和仓库、造纸、医药等行业,可作为送货电梯、输送货物、升降平稳、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本机适用于人造板生产线中各种板材加工设备进、出料端的等高推接合中间转运。也可应用于类似用途的其它板形材料生产线中。

优势:采用液压传动升降机构,升降平稳、快捷、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保养、节约能源。结构稳固、故障率低、运行可靠、安全高效、维护简单方便。控制方式可选无线遥控等多种方式。

我国液压、气动和密封工业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主机发展需求,以及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反映在产品品种、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

液压元件由于制造精度高,因而造价相对于机械零件要求高,为了做到经济实惠,在选择液压元件时,尽量以国内同类产品代替国外产品。比如电磁换向阀,我选择了沈阳液压件厂的产品,并且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种,我选择了交流电源。因为,用交流电源”电磁换向阀如果卡位,电磁铁不至于被烧坏。但配置一套直流电源的价格远比—个电磁铁的价格高,况且电磁阀被卡住的情况也是偶而的。权衡了一下还是选择了交流电源。同理,在一些产品性能不相上下时,我尽量选用了国内液压件厂的产品。可以省去运费和避免一些其它问题,这都降低了成本。

2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液压系统方案的确定是液压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选择回路,并把各回路组成系统,以便以后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理论课上,我们知道任何复杂的液压系统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回路构成的。液压元件又组成了基本回路。所以根据液压系统的动作要求和性能特点选液压元件组成液压系统。

这次毕业设计的液压升降平台要求为:1、起升最大高度为800mm ; 2、台面原始高度为623mm ; 3、起升最大重量为3吨。所设计系统必须能完成举升动作,并达到以上要求,考虑系统效率以及经济上的一些问题。

2.1确定液压基本回路

2丄1换向回路

换向回路一般都采用换向阀来换向。换向阀的控制方式和中位机能依据主机需要及系统组成的合理性等因素来选择。换向回路采用二位四通、三位四通或五通换向阀可使执行元件换向,用二位四通换向阀换向最为方便。但电磁阀动作快,换向有冲击。另外, 交流电磁阀一般不宜作频繁的切换。

换向回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L换向阀换向回路

如图2-1采用换向阀的换向回路所示:该回路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换向阀在右位或左位时,液压缸活塞向左或向右运动,电液阀处于中位时,液压缸活塞停止运动, 液压泵可依靠阀中位机能实现卸荷功能。

2•双向泵换向回路

如图2-2采用双向泵的换向回路所示:当双向液压泵左侧油口排油时,液压缸活塞右行;通过调节变量机构(使斜盘倾斜方向或偏心方向改变),使双向液压泵右侧油口排油时,液压缸活塞左行。图中阀K为安全阀,Y为补油泵溢流阀,P为背压阀

3•用差动缸的换向回路

如图2-3所示:用差动缸的换向回路是用二位三通阀实现差动缸的换向。

图2-1采用换向阀的换向回路

图2-2采用双向泵的换向回路图2-3用差动缸的换向回路

我在设计中选择了第一种换向方式,因为换向阀互不相通的油口间的泄漏小,其换向可靠,迅速且平稳无冲击。

2.1.2平衡回路的确定

许多机床或机电设备的执行机构是沿垂直方向运动的,这些机床设备的液压系统无论在工作或停止时,始终都会受到执行机构较大重力负载的作用,如果没有相应的平衡措施将重力负载平衡掉,将会造成机床设备执行装置的自行下滑或操作时的动作失控, 其后果将十分危险,液压升降平台也是如此。平衡回路的功能在于使液压执行元件的回油路上始终保持一定的背压力,以平衡掉执行机构重力负载对液压执行元件的作用力,使之不会因自重作用而自行下滑,实现液压系统对机床设备动作的平稳、可靠控制。

平衡回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采用单向顺序阀的平衡回路

如图2-4(a)所示是采用单向顺序阀的平衡回路,调整B序阀,使其开启压力与液压缸下腔作用面积的乘积稍大于垂直运动部件的重力。当活塞下行时,由于回油路上存在—定的背压来支承重力负载,只有在活塞的上部具有一定压力时活塞才会平稳下落;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时,活塞停止运动,不再继续下行。此处的顺序阀又被称作平衡阀。在这种平衡回路中,顺序阀调整压力调定后,若工作负载变小,则泵的压力需要増加,将使系统的功率损失增大。由于滑阀结构的顺序阀和换向阀存在内泄漏,使活塞很难长时间稳定停在任意位置,会造成重力负载装置下滑,故这种回路适用于工作负载固定且液压缸活塞锁定定位要求不高的场合。

图2-4平衡回路

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如图2-4 ( b )所示。由于液控单向阀1为锥面密封结构,其闭锁性能好,能够保证活塞较长时间在停止位置处不动。在回油路上串联单向节流阀2 ,用于保证活塞下行运动的平稳性。假如回油路上没有串接节流阀2 ,活塞下行时液控单向阀1被进油路上的控制油打开,回油腔因没有背压,运动部件由于自重而加速下降,造成液压缸上腔供油不足而压力降低,使液控单向阀1因控制油路降压而关闭力口速下降的活塞突然停止;阀1关闭后控制油路又重新建立起压力,阀1再次被打开,活塞再次加速下降,这样不断重复,由于液控单向阀时开时闭,使活塞一路抖动向下运动,并产生强烈的噪音、振动和冲击。

采用远控平衡阀的平衡回路

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常采用图2-4 ( c )所示的远控平衡阀的平衡回路。这种远控平衡阀是一种特殊阀口结构的夕卜控顺序阀,它不但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起到对i舌塞长时间的锁闭定位作用,

而且阀口开口大小能自动适应不同载荷对背压压力的要求,保证了活塞下降速度的稳定性不受载荷变化影响。这种远控平衡阀又称为限速锁。

由于液压升降台是要保证上升到最高位置时能够较长时间的停留在最高位置处不动,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平衡回路我选择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平衡回路。

2.2液压传动系统的形式确定

液压传动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液压系统马达或缸的油回油箱,泵从油箱直接吸油;闭式液压系统马达或缸回的油不回油箱直接去泵的进油口。

闭式系统中油泵进油管直接与执行机构的排油管相连通,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为了补偿系统中泄漏损失,还需有一个辅助供油泵,其优点是1)油箱所需容积小;2 )无论是高压管路还是低压管路都有一定压力。因此空气难进入,运转平稳;3 )系统中采用变量轴向柱塞泵,一般不需要换向阀来改变执行机构运行方向,减少了换向时的冲击。

综合以上传动系统的特点我选用开式系统。

2・3液压系统原理图

液压系统原理图是表示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重要技术文件,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对系统的性能及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以上基本回路确定的基础上,将挑选出来的各个典型回路合并、整理,增加必要的元件或辅助回路,加以综合,构成一个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动作平稳、效率高、调整和维护保养方便的液压系统,拟定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2-5所示。

根据原理图可知:液压升降平台的工作原理为

一油箱2■滤油器3-空气滤清器4■电动机5-联轴器6■液压泵7■溢流阀

8■压力表开关9■压力表10-电磁换向阀11-单向节流阀12■液控单向阀13■液压缸

图2-5液压系统原理图

3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辅件

3.1液压缸的计算

3.1.1初选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

确定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参数:

液压缸一般来说是标准件,但有时也需要自行设计,液压缸需要确定的主要结构尺寸是指液压缸的内径D和活塞杆的直径d。液压缸的内径D和活塞杆直径d可根据最大总负载和选取的工作压力来确定。取液压泵的机械效率q为0.97

由资料⑴式(3.2 )知活塞面积A=F/qp=3xlO4/( 0.97x4xl06 ) =7732mm2 D=99.2mm

查资料⑶表3.50 ,取液压缸的内径为100mm。

杆径比d/D ,—般按下述原则取:

当活塞杆受拉时,一般选取d/D二0.3-0.5.当活塞杆手压时,一般取d/D二0.5-0.7。

所以本设计我取d/D二0.7 ,即d=0.7D=0.7xl00=70mm ,

根据液压技术行业标准,由资料⑶表3.51取活塞杆直径为70mm。

(2)泵组选择:

液压杠所需流量为

q=2Av=2xl/4n(D2-d2)xV

二2x0.25x3.14x(1002-702 ) x 10-4x0.2x60

=9.6L/min

q=9.6L/min

(3)电动机选择

电动机最大功率P二pq t

P=106x4xl6x 10-6 x 960/60=1.024kw

根据资料⑹表11.4-1取电动机为Y90S-4。

(4)联轴器的选择

本次设计选择联轴器将电动机和液压泵联接起来。计算转矩Tea二K A T,查资料a】表

10.1得:K A二2.2。

名义转矩Y 二9550 上二9550x 丄1 二11.54NE

n910

所以Tea二K A T二2.2x11.54二25.39 N m

查手册选LM3型梅花型弹性联轴器。

3.2液压辅助元件的计算及选择

液压辅助元件有滤油器,蓄能器,管件,密封件,油箱和热交换器等。除油箱通常需要自行设计外,其余皆为标准件。

3.2.1管道的设计

根据叶片泵的额定流量13.6L/min,查资料⑹表10.5-1 (JB827-66 \根据推荐管路通过流量

25L/min的管径为8mm ,管路通过6.3L/min的管径为5.6mm ,所以选取公称直径D=8mm的钢管,钢管外径为14mm管接头连接蝮纹M14xl.5o与液压缸相连的管道选择用橡胶管,弯曲成型方便。

3.2.2管接头的类型

管接头按材料可分为金属管接头、软管接头和快速接头。通常选用金属管接头。金属管接头又可

分为扩口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焊接式管接头、球面焊式管接头。各管接头的特点如下:

3.3油箱的设计

油箱的基本功能是:储存工作介质;散发系统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分离油液中混入的空气;沉淀污染物及杂质。

3.3.1油箱的设计要点

(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以满足散热、容纳停机时因重力作用而返回油箱的油,操作时油面保捋适当高度的要求;

(2 )油箱底部做成适当的斜度,并设放油塞,箱底应朝向清洗孔和放油塞倾斜(通常为1/25 ~ 1/20 ),油箱底至少离开地面150mm ,以便放油和搬运。

(3)从构造上应考虑清洗换油方便,应设置人孔”便于清洗污物;

(4)箱壁上需装油面指示器,油箱上并装上温度计;

(5)油箱上应有带空气滤清器的通气孔,有时注油孔和通气孔可兼用;

3.3.2油箱容积计算

按资料⑴式(4.5 )可得V二mq“低压m二2-4,中压m二5-10 ,高压m=6-15,本设计取m=3, V=3xl3.6=40.8L

我所设计的油箱没有设冷却器,在这种情况下,油箱的长:宽:高为1:1:1到1 :

2 : 3。油面达到油箱高度的80%。油箱的长为380mm,宽为360mm,高为300mm o

3.4其它元、辅件的选择

341•吸油滤油器

液压系统的故障大多数是由于油液中杂质而造成的,油液中的杂质会使液压元件运动副的结合面磨损,堵塞阀口,卡死阀芯,使系统工作可靠性大为降低,在系统中安装滤油器,是保证液压

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

3.4.2选择滤油器的基本要求

(1)过滤精度满足要求;

(2)通油能力满足设计系统要求;

(3)滤芯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至于因油液压力而破坏;

(4)在一定温度下,有一定的耐久性;

(5)能抵抗滤油的侵蚀;

(6)容易清洗和更换滤芯;

(7 )价钱低廉。

由于液压系统中对油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油的过滤过程。因此滤油器的选择非常重要。所以叙述颇多。综合各种滤油器的特性,我选择了网式滤油器。泵的流量为13.6L/min o由于经验公式告诉我滤油器过滤能力大于泵的流量的2倍,因此由资料【叨表11-512 ,我选的滤油器为TLW-25.

3.4.3溢流阀的选择

由于我设计的系统中有阀块,阀块上有溢流阀、换向阀、截止阀(压力表开关),所以溢流阀选板式溢流阀,系统压力为4MPa ,流量为13.6L/mn。所以查资料问表U-183,选择了直动式溢流阀型号为Y1-25B.

3.4.4压力表开关选择

压力表开关相当于一个小型转阀式截止阀,它是用于切断和接通压力表与油路的通道,通过开关的阻尼作用,减轻压力表在压力脉动下的振动,延长其使用寿命。由于是板式连接,系统管道公称直径8mm。所以查资料⑻表197223,我选择了型号为

液压升降台的设计设计

液压升降台的设计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课程名称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 分校名称安徽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年级名称13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名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顾航 指导教师邓克 2015年 5 月 1 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举升机的发展简史 (1) 1.2 汽车举升机的设计特点 (2) 1.3 汽车举升机的安全保证措施 (3) 1.3.1 设计制造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3) 1.3.2 使用维护方面的安全保证措施 (4) 第二章工艺参数及工况分析 (5) 2.1 设计依据以及系统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5) 2.2工况分析 (5) 第三章剪叉式升降台的应用及其受力分析的讨论 (6) 3.1剪叉式升降平台的三种结构形式 (6) 3.2 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的位置参数计算 (7) 3.3 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的动力参数计算 (9) 3.4 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0) 3.5 针对性比较小实例: (11) 3.6双铰接剪叉式升降平台机构中两种液压缸布置方式的分析比较 (12) 3.6.1问题的提出: (13) 3.6.2两种布置方式的分析和比较: (14) 3.6.3实例计算 (16)

.......................................................... 4.1明确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 (19) 4.2制定液压系统的基本方案 (20) 4.2.1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20) 4.2.2 开式系统油路组合方式的分析选择 (21) 4.2.3 调速方案的选择 (21) 4.2.4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22) 4.2.5确定液压缸的类型 (24) 4.2.6确定液压缸的安装方式 (24) 4.2.7 缸盖联接的类型 (24) 4.2.8拟订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 (25) 4.2.9液压源系统 (25) 4.3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 (25) 4.3.1载荷的组成与计算: (25) 4.3.2初选系统压力 (28) 4.3.3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 (28) 4.3.4确定液压泵的参数 (31) 4.3.5管道尺寸的确定 (33) 4.3.6油箱容量的确定 (33) 4.4液压缸主要零件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 (34) 4.4.1缸体 (34) 4.4.2活塞 (35) 4.4.3活塞杆 (36) 4.4.4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 (36) 4.4.5液压缸的排气装置 (37) 4.4.6液压缸安装联接部分的型式及尺寸 (38) 4.4.7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38) 4.5 控制阀的选用 (42) 4.5.1 压力控制阀 (43) 4.5.2 流量控制阀 (43) 4.5.3 方向控制阀 (44) 4.6 过滤器的选择 (44) 第五章台板与叉杆的设计计算 (45) 5.1确定叉杆的结构材料及尺寸 (46) 5.2横轴的选取 (49) 第六章总结 (50) 致谢 (51) 参考文献 (51)

可移动式升降台设计毕业设计(前言摘要)

摘要 升降台主要应用于物流过程中高度差之间的货物输送、传递等,如与流水线、专用设备等配套使用;货物装卸;大型设备举升等,不同的工况要求可选择不同的台面形式(如:滚轴、滚珠、转盘等)。产品承载量大、行程范围广、安全高效,是现代工业提高工效之必备。 可移动式液压升降台是在原升降台的工作基础之上,将移动装置与升降台配合使用,摆脱了过去升降台固定不动的模式,使升降台实现货物或原料的快速装卸,不仅提高了升降台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使升降台不再受工作场地的限制,扩大了升降台的使用范围。同时在控制系统上使用电气控制,用简单的接触器、开关等,控制升降台的起动、停止、上升、下降等工作步骤,方便,快捷,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在工厂等生产单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本设计中,分别从升降台,移动装置,控制装置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升降台的设计部分,着重对升降台的机构分析,机构设计,液压缸的选择以及各重要部件的强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准确的校核;移动装置部分,主要是对装置的的传动设计的选择以及传动件的强度与刚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控制部分则主要对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以上的设计研究,可以确保产品各部件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各部分装置之间能够协调配合,以满足可移动式液压升降台的工作需要。 关键词:移动;液压;升降台 Abstract Lifting table mostly appltes to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er of goods when there is difference in degree in goods flow process and so on。 For instance, to assort

液压升降台的设计

第一章前言 升降台是现代冶金企业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企业产品提供方便。升降台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的变化改进,种类也比较多,一般有柱式、剪式,其驱动方式有链条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 1.1什么是升降台 升降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液压升降台由动力和主机两部分组成。动力部分主要由液压站及液压缸组成,主机由内外铰架板、工作台面和底座等部分组成。 1.2升降台工作原理 液压油由叶片泵形成一定的压力,经滤油器、隔爆型电磁换向阀、节流阀、液控单向阀、平衡阀进入液缸下端,使液缸的活塞向上运动,提升重物,液缸上端回油经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其额定压力通过溢流阀进行调整,通过压力表观察压力表读数值。 液缸的活塞向下运动(既重物下降)。液压油经防爆型电磁换向阀进入液缸上端,液缸下端回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节流阀、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为使重物下降平稳,制动安全可靠,在回油路上设置平衡阀,平衡回路、保持压力,使下降速度不受重物而变化,由节流阀调节流量,控制升降速度。为使制动安全可靠,防止意外,增加液控单向阀,即液压锁,保证在液压管线意外爆裂时能安全自锁。安装了超载声控报警器,用以区别超载或设备故障。 电器控制系统通过防爆按钮SB1—SB6来控制电机的转动,隔爆型电磁换向阀的换向,以保持载荷提升或下降,且通过“LOGO”程序调整时间延迟量,避免电机频繁起动而影响使用寿命。 1.3升降台液压系统的优点: 液压的优点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 2、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 3、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4、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 5、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说明

1.前言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升降机是一种升降性能好,适用围广的货物举升机构,可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设备之间的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共件装配时部件的举升,大型机库上料,下料,仓储装卸等场所,与叉车等车辆配套使用,以及货物的快速装卸等。它采用全液压系统控制,采用液压系统有以下特点: (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其他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在同等的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机的12%。 (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由于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液压装置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 (3)液压装置可在大围实现无级调速,(调速围可达到2000),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调速。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他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易于进行调解或控制。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6)液压元件以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压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当然液压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液压在传动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液压传动易泄露,不仅污染工作场地,限制其应用围,可能引起失火事故,而且影响执行部分的运动平稳性及正确性。对油温变化比较敏感,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造价昂贵,出现故障不易找到原因,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减小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1.2国研究状况及发展前景 我国的液压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自从1952年试制出我国第一个液压元件——齿轮泵起,迄今大致经历了仿制外国产品,自行设计开发和引进消化提高等几个阶段。 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产品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研制和生产出了一些

液压升降台毕业设计

液压升降台毕业设计 液压升降台毕业设计 在工程领域中,液压升降台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物体或人员从一个高度 升降到另一个高度。液压升降台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安全性、稳定性、承重能力和操作便捷性等。本文将探讨液压升降台的毕业设计,讨论 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液压升降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安全性。由于液压升降台通常用于运送人员 或重物,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的结构稳固,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可以在升降台的边缘设置护栏,以防止人员或 物体从台面上滑落。此外,还可以安装安全传感器和紧急停止按钮等装置,以 便在紧急情况下停止升降台的运行。 其次,液压升降台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稳定性。在升降过程中,设备必须保持稳定,以防止晃动或倾斜。为了实现稳定性,可以在升降台的底部设计稳定支撑 结构,并使用适当的材料和厚度来增加设备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升 降台的底部安装减震装置,以减少震动和噪音。 承重能力是液压升降台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 要不同承重能力的升降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升降台的最大承重 能力,并确保设备的结构和材料能够满足这一要求。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可 调节的承重能力设计,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操作便捷性也是液压升降台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设备的操作应该简单方便,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可以考虑在升降台上安装方便的控制面板,以便 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升降台的运行。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远程控制器或自动化

系统,以实现更便捷的操作方式。 在液压升降台的毕业设计中,还可以探讨一些创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应用。例如,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实现更高级的功能和性能。此外,还可以研究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总之,液压升降台的毕业设计涉及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安全性、稳定性、承重能力和操作便捷性是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创新的思路,可以开发出高质量和高性能的液压升降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讲解

第一章绪论 汽车举升机是现代汽车维修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发动机、底盘、变速器等养护和维修提供方便。举升机的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的变化改进,种类也比较多,一般有柱式、剪式,其驱动方式有链条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本章就从举升机的产生、发展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1.1 举升机的发展简史 汽车举升机在世界上已经有了70年历史。1925年在美国生产的第一台汽车举升机,它是一种由气动控制的单柱举升机,由于当时采用的气压较低,因而缸体较大;同时采用皮革进行密封,因而压缩空气驱动时的弹跳严重且又不稳定。直到10年以后,即1935年这种单柱举升机才在美国以外的其它地方开始采用。 1966年,一家德国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双柱举升机,这是举升机设计上的又一突破性进展,但是直到1977这种举升机才在德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出现。现在双柱举升机在市场上以占据牢固的地位,其销量还在持续增长。它和四柱举升机相比,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以下将作一简要说明。 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举升机均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在举升前汽车必须驶上举升机。在移动式举升机方面也有几项成功设计,如剪式举升机、菱架式举升机等。但这类举升机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接近汽车下部较难;在车间移动举升机时难逾越地面上的障碍物。当然,可移动性是这类举升机的突出优点。现在固定安装的单柱、双柱、四柱举升机已在维修现场广泛采用,而移动式举升机却相对要少得多。 最初设计单柱举升机外,车辆较大,其底盘也能明显辨认,因而汽车检修区远远大于举升器件。而今绝大多数汽车均为“紧凑型”或“半紧凑型”,导致汽车检修区域接近主要举升机器件而不便操作。但在南美洲却属例外,那里仍然采用较大的车辆,这可能是单柱举升机在该地区的市场上仍然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单柱举升机有两大优点:当其下降后,不致成维修车间的障碍物;汽车可在举升机上转动。但美国却受到了责难,主要是举升机的旋转会带来撞击操作人员的危险。单柱举升机的主要缺点是:第一,它需要在车间的地面挖掘一个相当大的坑穴后才能安装;其次,它只能为使用提供车轮支撑方式;第三,使用时难于接近汽车下部的一些重要检修区域。举升用的油缸潜藏在地下也给维修带来两大问题:第一是检修这些零部件颇为困难;其次是由于油缸所处的环境条件差,容易生锈,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时更是如此。 双柱举升机(包括液压式或机械式),均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检修汽车下部具有很高的可接近性(几乎达到100%);其次,采用车轮自由型的方式支撑汽车,因而拆卸车轮时不需

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设计

摘要 双铰接升降台的设计是在原有剪叉式的基础上,参考目前应用的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指标;以满足货物举升需要更高的要求为前提而设计的,通过不同型号和响应实现满足物流运输方面的性能要求。 通过对双铰接剪叉升降机位置参数和动力参数的技术,结合具体实例,对两种液压缸布置机制的比较分析,并根据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最后的液压致动器,计算各部分的要求,液压缸,通过确定负荷板和叉臂的分析,最终完成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要求。 关键字:升降机液压系统执行元件

ABSTRACT The design of double hinged scissors table is in the cause of the scissor lifts on the basis,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lexibility,security,economic and other indicators; structural flexibility to meet higher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repair needs as the premise,and the response by different models to achieve full foot automobile repair and othe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double hinged scissors lifts position parameter and the dynamic parameters of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specific examples,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mechanism in hydraulic cylinder arrangement,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ach part of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final hydraulic components - hydraulic cylinder,by determining the load plate and fork analysis of force of the fork,finally complete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cissors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Keywords: Elevator hydraulic system functional element

双级剪叉式液压缸升降台设计毕业论文

1文献综述 进入21 世纪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 对物流行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剪叉式举升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承载量大、通过性强和操控性好的特点,因此在现代物流、航空装卸、大型设备的制造与维护中得到广泛应用[1]。升降机通常采用液压驱动,所以又叫液压升降机,整机由主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组成。液压升降机是一种相对简单,且适应能力很强的起重机械。与其他起升设备相比,它速度低,能精确定位在各种高度,适合于不需要经常性提升货物的场所。按功能来分,液压升降平台可分为起重平台及维修安装平台。最新的液压升降平台还装备了行走机构,可在轨道上行驶,在仓库中被广泛用作拣货设备。升降机种类丰富,类型繁多,总的来讲,按照升降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剪叉式升降机、升缩式升降机、套筒式升降机、升缩臂式升降机及折臂式升降机等。其中剪式又分为单剪支臂液压机和双剪支臂液压机两种型式。单剪支臂液压机的起重能力为500—10000kg;双剪支臂液压机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剪式支臂平行布置,另一种是两个剪式支臂垂直串联。平行布置的剪式支臂液压机用来提升车辆或长大件货物,垂直布置支臂的液压机用在提升高度较大的场合[2]。本次根据任务内容,着重介绍剪叉式液压升降机。 1.1世界升降机发展现状和升降机发展趋向 近20年世界工程升降机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RT(越野轮胎升降机)和AT(全地面升降机)产品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原有产品与市场格局,在经济发展及市场激烈竞争冲击下,导致世界工程升降机市场进一步趋向一体化。目前世界工程升降机年销售额已达75亿美元左右。主要生产国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世界顶级公司有10多家,主要集中在北美、日本(亚洲)和欧洲。 美国既是工程升降机的主要生产国,又是最大的世界市场之一。但由于日本、德国升降机工业的迅速发展及RT和AT产品的兴起,美国厂商在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中占有的主导地位正逐步受到削弱,从而形成美国、日本和德国三足鼎立之势。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起成为升降机生产大国,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很快,已出口到欧美市场,年总产量居世界第一。自1992年以来,由于受日元升值、国内基建投资下降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年产量呈下降趋势。目前日本市场年需

物流液压升降台的设计-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YFJ-50移动式气液举升机的研制》.钟裕荣,庄清溪,张弋于.黎保新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2000.11 一种用于车槽举升待修汽车的移动式气液举升机,具备实用新型及环保特性。本文着重介绍其结构、气液转换原理及研制。 2《大型地坑式汽车举升机》.雨田.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1999.2 某一品牌某型号的举升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不止一次的发生过单侧托臂突然下落(滑),造成人、车两伤的事故。经过对失效的举升机检测、分析,发现其存在设计上的缺陷。该机为机械式举升机,采用螺杆螺母传动,由市螺母带动托臂运动实现汽车升降的。除了切断电动机的电源停止带动螺杆 3《汽车举升机丝杆螺母机构的安全设计》.王琪.盐城工学院.1999.6 介绍了双柱机械式汽车举升机的传动原理,丝杆螺母机构的作用与设计,通过选用MC含油铸型尼龙螺母,大大地提高了螺母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并设计了保护性的副螺母及急停保护装置,有效地保证了汽车举升机的安全可靠。 4《母式汽车举升机》.苗凤琴.1998.6 一种新型式的多功能汽车安全整备工具,较传统的汽车举升机有所不同,机身举升板可安装于地平面之下或与地面平行或稍高于地面,图1为平摆式安装于地面的情况,汽车可沿着长度为1700mm的斜板开到举升机上,此时举升机伏于地面,升台台面高度与斜板高点相同。汽车举升有三种形式:母式、母子式、子式。母式: 图2所示为母式举升,汽车由母机举升,可对汽车发动机和底盘部分进行整备。母子式: 在母式举升基础上,子式机再举升。此时子式举升 5《汽车保修液压多级缸同步定位举升机设计原理及应用》.李文,王学君.铁力林业局汽运管理处.1994.1 生产为主的今天,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汽车修理、保养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并应用“DT”型汽车保修液压多级同步定位举升机(以下简称“DT”型举升机)在汽车保修、保养工作中迈出重要一步。一、对液压传动系统分析液压传动在“DT”型举升机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密闭工作容积内液压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在液压系 6《YSJ3型双柱式举升机》.任明渊.航空航天工业部皖安机械厂.1992.3 YSJ3型双柱式举升机是我厂与日本雅索依(YASUI)公司合作生产的轿车维修用举升设备,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广泛用在汽车修理和保养单位,使修理工人不必钻到地道里修理汽车底部,而是把汽车升高进行修理。随着轿车工

全液压升降机液压系统设计

全液压升降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升降机(Hydraulic Elevator)是一种通过液压力来实现垂直运 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物、车辆等场所。液压升降机的液压系统是其 关键部分,下面将对液压升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液压升降机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 和液压管路组件等主要部件。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载荷计算:根据升降机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计算并确定升降机 的最大载荷和工作压力。根据最大载荷和工作压力,确定液压泵、液压缸 和液压管路的尺寸和选型。 2.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可以采用柱塞泵、齿轮泵或 螺杆泵等形式。根据最大载荷和工作压力,选择合适的泵的类型和规格。 同时,还需要考虑泵的流量和功率是否满足升降机的工作要求。 3.液压缸:液压缸是实现升降机运动的执行部件。根据最大载荷和工 作压力,确定液压缸的尺寸和选型。同时,还需要考虑液压缸的行程和速 度是否满足升降机的工作要求。 4.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可以实现升降机 的升降、停止和保持等功能。根据升降机的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阀 的类型和规格。同时,还需要考虑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满足升降机的 工作要求。 5.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用于连接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等部件,传 递液压油。根据最大载荷和工作压力,选择合适的管路材料和尺寸。同时,还需要考虑管路的布置和连接方式是否满足升降机的工作要求。

6.液压油: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需要选择合适的液压油的 类型和品牌。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液压油,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 常工作和寿命。 液压升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载荷计算、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液压管路和液压油等方面的因素,以满足升降机的工作要求和安 全标准。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 可靠性。

液压升降机的设计

液压升降机的设计 液压升降机是一种常用的升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领域中。 液压升降机通过液压系统来传递力量,实现物体的升降。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在许多场合中被广泛使用。下面将详细 介绍液压升降机的设计。 一、结构设计 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是整个升降机设计的基础。结构设计需要考虑 到升降机的使用条件和要求,以及物体的重量和规模。一般来说,液压升 降机由底座、液压缸、平台等部分组成。底座是升降机的支撑结构,需要 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液压缸是升降机的核心部件,通过液压油来提 供动力,驱动平台升降。平台是升降物体的支撑部分,需要具备足够的承 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是液压升降机设计的关键部分。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等组成部分。液压油箱存放液压油,提供液压系 统所需的液压油量。液压泵负责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然后通过压力生 成器提供高压力的液体。液压缸将压力液推动,实现升降机的动力。控制 阀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和流量,实现升降机的升降和停止。 三、安全系统设计 液压升降机的安全系统设计是保证升降机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安全 系统一般包括液压防爆阀、液压缓冲器、液压启动器等。液压防爆阀用于 防止液压系统失控时产生冲击和液压泄漏。液压缓冲器用于控制升降机的

运行速度,防止运行过程中产生冲击力。液压启动器用于控制液压油的流动,实现升降机的启动和停止。 四、电气系统设计 液压升降机的电气系统设计是液压升降机设计中的一部分。电气系统一般包括电机、电源、电控柜等组成部分。电机用于提供动力,驱动液压泵和液压油泵。电源用于提供电能,保证电气系统正常工作。电控柜用于控制电气系统的运行,实现升降机的控制和调试。 总之,液压升降机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结构、液压系统、安全系统和电气系统等多个方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结构和技术方案,以确保液压升降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液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液压系统PLC

液压升降工作台的设计(液压系统+PLC) 摘要:对于较大工作台,需在其液压系统中加入储能装置,在工作台下降时将其势能储存起来,以便在工作台上升时重新释放出去,使能量的利用更加合理,并同时达到保护系统安全的目的。对升降式工作台的液压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用主缸与辅助缸串联的方... 摘要:液压升降平台具有载重量大,结构坚固,升降平稳,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工厂,仓库,车站,搬运的场所等。这篇论文介绍了液压升降平台的液压和工作特性。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维护方便、利于实现典型液压的集成化和标准化等优点。
关键词:液压升降平台液压系统可编程控制器

液压升降工作台在小型的工厂里实用性很广,它的整个工艺流程是建立在液压系统,电器控制,的控制的基础上的,通过液压系统的的动力装置,结合的过程控制,实现在电器柜的操作面板上的简单操作,整个的一个系统实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可以结合现代控制技术的其他设备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在现代化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液压升降机的硬件设计
首先,整个液压升降工作台的骨架是用的钢做成的,在作业台的架上铺厚30mm的木板,在复2mm的不锈钢,作业台的主骨架用8#槽钢,辅助连接用40X40X5角钢,四周侧面全部用1。5钢板包覆,所有的立柱底部均要封口,作业台与楼梯用螺钉连接,边角的毛刺去掉。


液压升降工作台的基本尺寸和机构详见附录1,附录2 附录3。
其次正对整个液压工作台的工艺要求,选择相关的器材,比如,液压站,电磁换向阀,PLC 等。在液压系统的设计的时候我们呆遵循以下的步骤: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并无严格的顺序,各步骤间往往要相互穿插进行。一般来说,在明确设计要求之后,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形式;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液压升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仓库、物流中心等场所。剪叉式液压升降机作为其中一种经典的升降机类型,具有结构紧凑、升降平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货物升降、人员升降等场合。本文将从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 1.1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基本结构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由上下两个平台、升降机架、液压缸、液压阀组成。其中,升降机架由两个剪刀臂和两个支撑臂组成,剪刀臂通过铰链连接,支撑臂则与底座相连。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路与上下平台相连,通过液压力来带动升降机架的升降运动。 1.2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优化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紧凑: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结构应该尽可能紧凑,以便于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 2)稳定性:升降机架在升降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因此结构设计应该尽可能减少晃动和震动。 3)承载能力:升降机需要承载货物或人员,因此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承载能力的问题。 4)安全性: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因此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

5)维护便捷:升降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因此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维护便捷性的问题。 二、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优化设计 2.1 液压系统的优化 液压系统是剪叉式液压升降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升降机的升降速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对液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大大提升升降机的性能。 1)选用优质液压元件: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选用优质的液压元件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合理设置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大小和数量应该根据升降机的承载能力来进行合理设置。 3)选用合适的液压油: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合适的液压油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2 结构优化 除了液压系统的优化,结构优化也是提高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性能的重要方式。 1)采用轻量化设计:轻量化设计可以减轻升降机的自重,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升降速度。 2)优化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是升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可以提高升降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增加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可以提高升降机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液压升降机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厂、商店、机关、码头、建筑装修行业的一种高空作业工具。本设计采用无线遥控,以提高设备操控的自化和灵活性。其次,本液压升降平台的四个支腿臂的内外伸缩臂设计采用液压缸驱动,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平台的工作效率。再者,本设计较一般液压升降平台改进之处是其升降高度采用传感器监控,提高了其升降的精度。最后设计过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零部件进行强度校核,优化了零部件的结构。 本设计采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对现有的各种液压升平台比较分析,重点是在传统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有限元分析;改进一般液压升降平台的线控方式为无线电遥控方式,无线电遥控采用单路八通道遥控方式;在原有液压升降平台的基础上,改进人工拖动液压升降平台的支撑腿为液压缸驱动。 最后本设计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液压升降平台;无线电遥控;有限元分析;传感器

Abstract A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is a tool for high-altitude operations that is widely used in factories, shops and offices, terminals, building decoration industry .The design of a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is to enhance the self-control equipment and flexibility. Finally, designing process us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check the strength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an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rts. Secondly, the four outrigger arm of the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use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lescopic boom driven by hydraulic cylinders, saving human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latform. Furthermor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is that sensors monitor is used to accurate the height of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ir movements. This design uses the method of reverse engineering and comparing with the various existing hydraulic platform or , focusing on the traditional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general improvement of the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for radio-controlled wire way. A radio-controlled remote control one-way four-lane way in the original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artificial drag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for the support legs hydraulic cylinder drive. The design has achieved the desired effect,has a bright market prospects Keywords: hydraulic lifting platform; radio contro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ensors monitor

液压升降平台设计教学

液压升降平台设计教学 液压升降平台设计教学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起升和降落功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制造业等领域。以下是液压升降平台设计教学,详细介绍了设计思路和步骤。 设计思路: 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主要涉及到结构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设计时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和工作环境进行合理的选材和配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设计步骤: 1. 确定使用需求和工作环境:首先需要明确设备的使用需求,包括最大承载重量、升降高度、工作范围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工作环境的特点,如室内还是室外、温度、湿度等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材料和防护措施。 2. 结构设计:根据使用需求和工作环境进行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强度分析和材料选用。设计时应考虑到平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钢材、铝材等,并通过强度计算和模拟分析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3. 液压系统设计: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升降速度、控制方式和安全性等

因素。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油箱等组成部分,设计时应根据工作负荷和升降速度选择适当的液压元件,并配置合适的油液和过滤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 控制系统设计:液压升降平台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方式适用于简单的操作,而自动控制方式适用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和控制器,并进行电气连线和程序编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安全防护设计:为了保证液压升降平台的安全使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安装防滑垫、安全扶手和护栏等,防止人员意外滑落和伤害。同时还需要设置紧急停止装置和限位开关,确保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运行。 总结: 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结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材,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要求。设计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敬业精神,不断学习和研究新技术,提高设计水平和创新意识。

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步骤解读

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步骤解读 1. 设计目标确定 在设计液压升降平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设计目标确定包括了平台的最大承载能力、升降高度范围、稳定性要求、升降速度等指标。同时还需要考虑平台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 2. 原理分析 在设计液压升降平台时,需要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液压升降平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缸和液压系统来实现的。液压升降平台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泵站、电机和液压油管等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原理,可以更好地设计出平台的结构和布局。 3.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液压升降平台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平台的尺寸、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包括防止平台倾斜、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 4. 控制系统设计

液压升降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升降功能的关键。在控制 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采用何种控制方式,如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等。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如液压阀门、控制器等。同时需 要设计电气系统,包括电机、开关、信号灯等。 5. 安全保护设计 在设计液压升降平台时,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安全 保护设计包括防止事故发生和应对事故的紧急措施。在设计中需要 考虑安全防护措施,如扶手、防撞装置、安全门等。同时还需要设 置安全限位器,确保平台的升降范围和停止位置。 6. 性能测试与优化 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与优化。性能测试包括了平 台的承载能力、升降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 可以对平台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 7. 文档整理与发布 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并发布成文档。文档中应包括了设计的各个步骤、原理分析、结构设计图纸、控制 系统电路图等内容。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使用和参考。

物流液压升降台设计

物流液压升降台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趋于集中,城市 的规模逐渐变大,人在城市里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仓储物流的立体化集中化 就变的越发重要。立体仓库为现代的物流系统重要部分之一,是多层的存放货物 的高架仓库,主要由:控制与管理系统、物流升降平台、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 高位货架、出入库以及其他得辅助设备组成。 1.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为液压升降平台的设计、结构强度的校核以及液压系统 与液压站的设计。 升降横移立体仓库选型根据货架的高度不有差异,故细分为:5米以下的低 层立体仓库。5~15米的中层立体仓库。15米以上的高层立体仓库。因为高层式 的立体仓库造价高,且对机械装备有特殊要求、安装难度比较大,所以建造较少。而底层式的立体仓库主要用在老库的改造上。所以我们选设计中层立体仓库的液 压升降台。 2重要结构的设计 2.1载货板提升装置设计 立体仓库的载货板有升降运动、横向和纵向平移运动,这三个运动分别有不 同的传动系统。载货板的升降是由导轮、卷筒、钢丝绳和液压马达来完成一系列 提升运动。 2.2升降传动系统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卷筒组。根据《起重设计手册》,可选取卷筒组。 掌握其参数,最大提升高度,起重量它使用的钢丝绳大小。载货板向上运动由 传动轮和卷筒组一起工作才可以。

再据根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选择合适的叶片液压马达,由于液压马达的结 构相当简单、适用于负载扭矩不大、噪音和流量脉动小、速度的平稳性和噪声的 要求比较高的场合。需要了解其液压马达基本参数为,排量,转速,输出扭矩为。液压马达进油口与出油口为的压力其压力差为多少,因此,液压马达能将油 直接流回油箱,由于升降系统所采用叶片式液压马达,可以使系统实现恒速升降。 2.3链轮设计 校核。载货板通过传动轴提升货物,而液压马达则通过链轮与传动轴连接, 为了保证其传动所需要的稳定和安全性,应对链轮进行选择性校核。 根据传动轴的转速,而其链传动为低速链传动(链轮抗拉静力强度不够易受 破坏)。需要我们对链轮进行抗拉静力强度计算。 设计采用溢流阀双向制动来减缓液压冲击。用减压阀和节流阀并联所成的调 速阀使提升更稳定,用双定量马达使上升更快速。所以总体上保证了该液压马达 带动链条提升机构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2.4底部平移液压系统设计 下层载货板做横向移动,载货板由底部的导轮带动进行稳定的运动。载货板 在平面中工作仅仅要抵抗传动轮与轨道的摩擦力。 液压马达的选型按照液压马达的使用阻力,根据液压气压的使用压力。选择 相应的液压马达。因为液压系统管路布置具有不确定性,可设整个液压回路损失 大约为5%,流量损失约为1%。 2.5液压泵站设计 2.5.1液压系统概述 液压系统的结构是: (1)能源装置:能使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压力能的装置,一般最常见的是液 压泵或空气压缩机。

剪叉式液压升降台的设计步骤解读

升降台设计步骤 一、用户参数: 1、载荷:P kg 2、台面尺寸:A*B 〔长*宽〕mm2 3、垂直行程:L行mm 4、最低高度:L底mm 〔用户无特别要求以常规制作〕 5、起升速度:V升米/分〔用户无特别要求以4-6米/分设计, 载荷大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6、下降速度:V下米/分〔用户无特别要求V下米/分≤上升 速度〕 二、跟据台面长度选臂叉中心距。 臂叉最大中心距L中=A-〔C1+C2〕 C1——固定铰耳侧距离 C2——滚轮侧距离 三、跟据垂直行程确定叉数 叉数n=〔L行+L底〕/L中*sin55〔n为整数〕 四、臂管强度计算 σs≥F*(L中-K)/W x σs——材料屈服极限 F——臂管最大受力 W x——臂管截面模量 F=(P+M台+M臂/2)/2 P——载荷 M台——台面重量

M臂——臂架重量 五、油缸受力F油计算 F油=(P+M台+M臂/2)*L行/L油*0.6 F油——油缸受力 L行——垂直行程 L油——油缸行程 六、油缸支点确实定 上下铰耳点应在闭合时选取,上点尽量朝上选、下点应尽量朝下选,增大起升角、减小起升力。起升角应大于等于200(有规定>150)。油缸闭合时不干预那么不干预,方钢应在翻开时选取〔翻开最大角度550〕,翻开时不干预闭合时那么不干预。 L翻开长度=2*L油+L固-L前备 L闭合长度=L油+ L固+L后备 L油——油缸行程 L固——油缸固定行程 L前备——油缸前备量 L后备——油缸后备量 L油油缸行程初估:垂直行程:油缸行程 1-3叉 3:1 4叉 4.5:1 5叉 6.1:1 七、电机功率计算:N=(Q*P/612)*1.1KW N——功率KW Q——流量 L/Min P——压力B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