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深基坑参数的取值问题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

(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容?避免出错。

答: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答: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

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①对于锚杆,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公式C.1.1锚杆水平刚度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C.1.1)

式中A——杆体截面面积;

ES——杆体弹性模量;

EC——锚固体组合弹性模量,可按本规程第C.1.2条确定;

AC——锚固体截面面积;

lf——锚杆自由段长度;

la——锚杆锚固段长度;

θ——锚杆水平倾角。

锚杆体组合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C.1.2)

式中Em——锚固体中注浆体弹性模量。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计算,如果现场进行了基本了试验,则以基本试验为准。而且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软件可以自动计算,方法是:您先凭经验输入一个刚度值,当计算到锚杆一项时,软件会计算出一个“锚杆刚度”,这时您点击上部的“应用刚度计算结果”按键,然后终止计算。接着用这一刚度重新计算到锚杆一项,如此重复迭代操作2-4次后刚度值就基本不变了,此时的刚度取值已基本合理。

②对于内撑,软件不能自动计算。

可以参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 公式C.2.2进行计算:

S S L EA k a T α2= (C.2.2)

式中 kT ——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

α——与支撑松弛有关的系数,取0.8~1.0;

E ——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A ——支撑构件断面面积;

L ——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

s ——支撑的水平间距;

sa ——根据本规程第4.2.1条确定的计算宽度。

但要注意,由于软件会用这个交互的刚度先除以前面交互的水平间距,所以您输入刚度时,只要用公式C.2.2的前半部分计算所得即可,即2αEA/L 。 由于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含量较少(一般配筋率仅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因此,一般情况下可近似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来代替钢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若需要用到精确的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话,可按钢筋与混凝土各自截面积的权重进行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10^4N/mm^2)为: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2.20 2.55 2.80

3.00 3.15 3.25 3.35 3.45 3.55 3.60 3.65 3.70 3.75 3.80

钢筋的弹性模量(×10^5N/mm^2)为:

HPB235级钢筋:2.1

HRB335级钢筋、HRB400级钢筋、RRB400级钢筋、热处理钢筋:2.0

消除预应力钢丝(光面钢丝、螺旋肋钢线、刻痕钢丝):2.05

钢铰线:1.95)

5.护壁桩的桩径,配筋多少在合理范围,好像理正算出来钢筋配筋太多,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理正配筋量一般比PKPM软件要多三分之一。

答: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用户在设计时可自行调整,更改界面等。

与pkpm对比配筋量时内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情况,用户可核查理正的配筋计算公式与PKPM是否一致,两个软件分别做了哪些折减,如果条件一样的情况所算结果差别较大,可与理正市场部联系,提供您的例题我们来核查软件计算的正确性。

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深基坑参数的取值问题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整体稳定分项系数(),以 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的出处 2.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 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3.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4.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5.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6.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容避免出错。 7.答: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 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8.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9.答:有四种方法: 10.①试验方法 11.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12.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13.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 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①对于锚杆,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公式锚杆水平刚度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 式中 A——杆体截面面积; ES——杆体弹性模量;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

理正深基坑软件难点问题集锦: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容?避免出错。 答:土层信息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答: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5.护壁桩的桩径,配筋多少在合理围,好像理正算出来钢筋配筋太多,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理正配筋量一般比PKPM软件要多三分之一。 答: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用户在设计时可自行调整,更改界面等。 与pkpm对比配筋量时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情况,用户可核查理正的配筋计算公式与PKPM是否一致,两个软件分别做了哪些折减,如果条件一样的情况所算结果差别较大,可与理正市场部联系,提供您的例题我们来核查软件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m值时,输入的“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的含义是什么? 答:“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是指基坑底面的水平位移。 该值影响m值的选择;对于有经验地区,可直接采用m值;对于无经验地区,m值采用规建议公式计算。一般采用水平位移为10mm计算,当水平位移大于10mm时,应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严格按规建议公式计算。否则,计算的基坑底面处水平位移会增大,计算的m值会更小,导致水平位移更大,m值更小,结果不一定收敛。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建议不要进行迭代计算。

理正深基坑软件应用全参数说明书

实用标准文案 理正深基坑软件应用参数说明 1.各种支护结构计算内容 排桩、连续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压力计算; ⑵嵌固深度计算; ⑶内力及变形计算; ⑷截面配筋计算; ⑸锚杆计算; ⑹稳定计算:整体稳定、抗倾覆、抗隆起、抗管涌承压水验算。 其中内力变形计算、截面配筋计算及整体稳定计算与规范无关,其他计算按选择的规范采用相应计算方法。 水泥土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压力计算; ⑵嵌固深度计算; ⑶内力及变形计算; ⑷截面承载力验算; ⑸锚杆计算; ⑹稳定验算:整体稳定、抗倾覆、抗滑移、抗隆起、抗管涌承压水验算。

其中内力变形计算、截面配筋计算及整体稳定计算与规范无关,其他计算按选择的规范采用相应计算方法。 土钉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主动土压力计算; ⑵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⑶整体稳定验算; ⑷土钉选筋计算。 系统仅提供《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及《石家庄地区王长科法》计算方法, 放坡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仅提供整体稳定验算. 2.增量法和全量法? (1)全量法是4.3版本以前采用多计算方法,采用这种计算时不能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任意指定工况顺序。(注意:采用该方法会使5.0版本某些新增数据丢失。) 所谓总量法,就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外力是实际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有效土压力或其它荷载,在支承处应考虑设置支承前该点墙体已产生的位移。由此就可直接求得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围护结构的实际位

移和内力。 (2)增量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灵活地指定工况顺序。 所谓增量法计算,就是在各个施工阶段,对各阶段形成的结构体系施加相应的荷载增量,该增量荷载对该体系内各构件产生的内力与结构在以前各阶段中产生的内力叠加,作为构件在该施工阶段的内力,这样就能基本上真实地模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因此,在增量法中,外力是相对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荷载增量,所求得的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也是相对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增量,当墙体刚度不发生变化时.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已产生的位移和内力叠加,可得到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体系的实际位移和内力。 参考理正深基坑帮助文件单元计算编制原理/内力变形计算/内力、位移计算/弹性法。 3.弹性法计算方法中的“m”法、“C”法、“K”法? 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水平位移(x)越大时,侧压力(即土的弹性抗力)(σ)也越大,侧压力大小还取决于:土体的性质,桩身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的刚度大小,桩的截面形状,桩的入土深度。侧压力的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达: σ=Cx

理正深基坑软件应用全参数说明书

理正深基坑软件应用参数说明 1.各种支护结构计算内容 排桩、连续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压力计算; ⑵嵌固深度计算; ⑶内力及变形计算; ⑷截面配筋计算; ⑸锚杆计算; ⑹稳定计算:整体稳定、抗倾覆、抗隆起、抗管涌承压水验算。 其中内力变形计算、截面配筋计算及整体稳定计算与规范无关,其他计算按选择的规范采用相应计算方法。 水泥土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压力计算; ⑵嵌固深度计算; ⑶内力及变形计算; ⑷截面承载力验算; ⑸锚杆计算; ⑹稳定验算:整体稳定、抗倾覆、抗滑移、抗隆起、抗管涌承压水验算。 其中内力变形计算、截面配筋计算及整体稳定计算与规范无关,其他计算按选择的规范采用相应计算方法。 土钉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主动土压力计算; ⑵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⑶整体稳定验算;

⑷土钉选筋计算。 系统仅提供《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及《石家庄地区王长科法》计算方法, 放坡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仅提供整体稳定验算. 2.增量法和全量法? (1)全量法是4.3版本以前采用多计算方法,采用这种计算时不能任意指定工况顺序。(注意:采用该方法会使5.0版本某些新增数据丢失。) 所谓总量法,就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外力是实际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有效土压力或其它荷载,在支承处应考虑设置支承前该点墙体已产生的位移。由此就可直接求得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围护结构的实际位移和内力。 (2)增量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灵活地指定工况顺序。 所谓增量法计算,就是在各个施工阶段,对各阶段形成的结构体系施加相应的荷载增量,该增量荷载对该体系内各构件产生的内力与结构在以前各阶段中产生的内力叠加,作为构件在该施工阶段的内力,这样就能基本上真实地模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因此,在增量法中,外力是相对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荷载增量,所求得的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也是相对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增量,当墙体刚度不发生变化时.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已产生的位移和内力叠

理正6.0深基坑计算(清晰整齐)

1、基本信息 规范与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内力计算方法增量法 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00 基坑深度H(m) 5.650 嵌固深度(m)19.350 桩顶标高(m)0.000 桩材料类型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桩截面类型圆形 └桩直径(m) 1.000 桩间距(m) 1.200 有无冠梁有 ├冠梁宽度(m) 1.000 ├冠梁高度(m) 1.000 └水平侧向刚度(MN/m)57.437 放坡级数0 超载个数2 支护结构上的水平集中力0 1.1 超载信息 超载类型超载值作用深度作用宽度距坑边距形式长度序号(kPa,kN/m)(m)(m)(m)(m) 120.0000.000 2.000 2.000条形--- 2220.0000.000 1.4008.000条形--- 1.2附加水平力信息 水平力作用类型水平力值作用深度是否参与是否参与 序号(kN)(m)倾覆稳定整体稳定 2、土层信息 土层数4坑内加固土否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6.200外侧水位深度(m)25.000弹性计算方法按土层指定ㄨ弹性法计算方法m法基坑外侧土压力计算方法主动 2.1土层参数

层号土类名称层厚重度浮重度粘聚力内摩擦角 (m)(kN/m3)(kN/m3)(kPa)(度) 1杂填土 2.6419.0--- 5.0015.00 2淤泥8.1015.416.08.0010.00 3淤泥质土 3.5016.89.38.0010.00 4圆砾50.0019.28.010.0015.00 层号与锚固体摩粘聚力内摩擦角水土计算方法m,c,K值抗剪强度擦阻力(kPa)水下(kPa)水下(度)(kPa) 118.0---------m法 3.50---214.0 4.00 3.00合算m法 1.80---315.0 4.00 3.00合算m法 1.80---4190.0 1.0030.00合算m法 4.00---3、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内侧土压力层号土类水土水压力外侧土压力外侧土压力内侧土压 力 名称调整系数调整系数1调整系数2调整系数最大值(kPa) 1杂填土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2淤泥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3淤泥质土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4圆砾合算 1.000 1.000 1.000 1.00010000.000 4、工况信息 工况工况深度支锚 号类型(m)道号 1开挖 5.650---

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深基坑参数的取值问题 1. 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 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 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 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 A2 (L-a)A2 ] 化丛坑软件单尤计算屮,排射叩的武梁爪平侧何憫唆如倒瞅%厲 毎*衆用近似讣m a ----- 4E.境位置〔Eh —ffi:? L Kffi的f半(廉不利位SU? (mJi如育内芟片?取内支掉何呃彳如无内玄挣?牧段城甚城L ------ -“ 1416.

3. 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容?避免出错。 答: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 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 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 如何确定? 答:有四种方法: ① 试验方法 ② 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 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 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 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 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 2~3次即可。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①对于锚杆,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附录C 公式C.1.1 锚杆水平刚度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A ——杆体截面面积; ES ——杆体弹性模量; EC ――锚固体组合弹性模量,可按本规程第 C.1.2条确定; AC 锚固体截面面积; If ――锚杆自由段长度; la ――锚杆锚固段长度; 9 苗杆水平倾角。 锚杆体组合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虫虬 + (札一小血 (C.1.2) 式中Em ——锚固体中注浆体弹性模量。 (C.1.1)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

————————————————————————————————作者:————————————————————————————————日期: ?

理正深基坑软件难点问题集锦: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1/3* (L*EI)] /[ a^2(L-a)^2 ]? 容?避免出错。?答: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 4.支锚信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答:有四种方法:?①试验方法?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5.护壁桩的桩径,配筋多少在合理范围,好像理正算出来钢筋配筋太多,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理正配筋量一般比PKPM软件要多三分之一。?答: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用户在设计时可自行调整,更改界面等。?与pkpm对比配筋量时内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情况,用户可核查理正的配筋计算公式与PKPM是否一致,两个软件分别做了哪些折减,如果条件一样的情况所算结果差别较大,可与理正市场部联系,提供您的例题我们来核查软件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m值时,输入的“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的含义是什么???答:“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是指基坑底面的水平位移。?该值影响m值的选择;对于有经验地区,可直接采用m值;对于无经验地区,m值采用规范建议公式计算。?一般采用水平位移为10mm计算,当水平位移大于10mm时,应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严格按规范建议公式计算。否则,计算的基坑底面处水平位移会增大,计算的m值会更小,导致水平位移更大,m值更小,结果不一定收敛。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建议不要进行迭代计算。 如何输入锚杆(索)数据???答:锚杆和锚索数据输入的方法相同。设计采用锚索时,只需在支锚栏里输入锚索的参数即可。?界面交互的各参数含义如下: ?支锚类型--可以选择锚杆、锚索和内支撑; 水平间距--锚杆的水平向(沿基坑边线方向)间距;?竖向间距--本道锚杆距上一道锚杆的距离,对于第一道锚杆指到基坑顶面的距离;?入射角--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以顺时针为正;?总长--锚杆的总长; 锚固段长度--锚杆锚固段的长度;

理正全参数常见问的题目(挡土墙篇)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圬工之间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主要组合)~(附加 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 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δ=0; 混凝土墙身时:δ=(0~1/2)φ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δ=(1/2~2/3)φ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δ=2/3φ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δ=φ 4.“墙底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基底类别摩擦系数基底类别摩擦系数粘性土软塑状态(≤IL<1)砾(卵)石类土 软质岩石 } 硬塑状态(0≤IL<) 半坚硬状态(IL<0)表面粗糙的硬质岩石 砂。 5.“地基浮力系数”如何取值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具体《公路路基手册》定 义表格如下: 地基类别浮力系数地基类别浮力系数密实潮湿的粘土或亚粘土{ 匀质而透水性小的岩石 含水饱和的亚粘土或亚粘土裂缝不严重的岩石 细砂、中砂及砾砂裂缝严重的岩石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 7.“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理正深基坑悬臂式挡土墙计算.docx

悬臂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悬臂式挡土墙 1 计算时间: 2014-05-05 11:30:47 星期一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3.350(m) 墙顶宽: 0.150(m) 面坡倾斜坡度: 1: 0.000 背坡倾斜坡度: 1: 0.040 墙趾悬挑长DL: 0.700(m) 墙趾跟部高DH: 0.300(m) 墙趾端部高DH0: 0.150(m) 墙踵悬挑长DL1: 0.800(m) 墙踵跟部高DH1: 0.300(m) 墙踵端部高DH2: 0.150(m) 加腋类型:不加腋 钢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50(mm) 墙趾埋深: 3.150(m) 物理参数: 混凝土墙体容重: 25.000(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纵筋级别: HRB400 抗剪腹筋等级: HRB400 裂缝计算钢筋直径: 16(mm)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5.000(度) 地基土容重: 17.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15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3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24.000(度)

墙后填土土层数: 2 土层号层厚容重浮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土压力 (m) (kN/m3) (kN/m3) (度) (kPa) 调整系数 1 1.000 18.000 --- 22.000 0.000 1.000 2 2.800 17.200 --- 24.000 14.500 1.000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1.000 0.000 0 坡面起始距墙顶距离: 0.200(m) 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2. 填土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3. 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200 √ 4.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200 √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3.35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0.000(度)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25.920(度) Ea=7.592 Ex=6.032 Ey=4.610(kN) 作用点高度 Zy=1.620(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不存在 墙身截面积 = 1.063(m2) 重量 = 26.566 kN 整个墙踵上的土重 = 19.194(kN) 重心坐标(0.485,-2.147)(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墙趾板上的土重 = 34.808(kN) 相对于趾点力臂=0.347(m))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300 滑移力= 6.032(kN) 抗滑力= 25.553(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4.236 > 1.300 滑动稳定方程验算: 滑动稳定方程满足: 方程值 = 21.008(kN) > 0.0 (二)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点,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0.836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踵上土重的力臂 Zw1 = 1.185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趾上土重的力臂 Zw2 = 0.347 (m) 相对于墙趾点,Ey的力臂 Zx = 1.326 (m) 相对于墙趾点,Ex的力臂 Zy = 1.620 (m)

理正深基坑软件使用难点

理正深基坑软件使用难点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容?避免出错。 答:土层信息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答: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5.护壁桩的桩径,配筋多少在合理围,好像理正算出来钢筋配筋太多,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理正配筋量一般比PKPM软件要多三分之一。 答: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用户在设计时可自行调整,更改界面等。 与pkpm对比配筋量时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情况,用户可核查理正的配筋计算公式与PKPM是否一致,两个软件分别做了哪些折减,如果条件一样的情况所算结果差别较大,可与理正市场部联系,提供您的例题我们来核查软件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m值时,输入的“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的含义是什么? 答:“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是指基坑底面的水平位移。 该值影响m值的选择;对于有经验地区,可直接采用m值;对于无经验地区,m值采用规建议公式计算。一般采用水平位移为10mm计算,当水平位移大于10mm时,应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严格按规建议公式计算。否则,计算的基坑底面处水平位移会增大,计算的m值会更小,导致水平位移更大,m值更小,结果不一定收敛。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建议不要进行迭代计算。

理正岩土软件各种全参数地设置

目录 一、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 二、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边坡篇) (7) 三、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软基篇) (7) 四、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抗滑桩篇) (8) 五、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渗流篇) (11) 六、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基坑支护篇) (11)

一、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圬工之间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0.4(主要组合)~0.5(附加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 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δ=0; 混凝土墙身时:δ=(0~1/2)φ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δ=(1/2~2/3)φ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δ=2/3φ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δ=φ 4.“墙底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 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 5.“地基浮力系数”如何取值?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1.0,具体《公路路基手册》定义表格如下:

6.“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 7.“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挡墙构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时用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取值参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表5.4.4-1。 8.“地基土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倾斜基底时土的抗滑移计算。参见《公路路基手册》P593表3-3-3。见下表。 9.挡土墙的地面横坡角度应怎么取? 答:取不产生土压力的硬土地面。当挡土墙后有岩石时,地面横坡角度通常为岩石的 坡度,一般土压力只考虑岩石以上的那部分土压力,也可根据经验来给。如挡土墙后为土,地面横坡角度一般根据经验来给,如无经验,可给0(土压力最大)。 10.浸水挡墙的土压力与非浸水挡墙有何区别? 答:浸水挡墙验算时,水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用库伦理论计算土 压力时破坏楔体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计算破坏楔体时,有水的情况和无水的情况时计算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浸水部分土体采用浮重度。 11.挡土墙软件(悬臂式)计算得到的内力(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 答:弯矩结果是标准值。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弯矩自动乘荷载分项系数得到设计值。 12.挡土墙后有多层土时,软件提供的方法如何计算土压力?应注意什么?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基坑支护

常见问题 基坑支护 1.基坑因各边土质条件不同,基坑深度不同,则产生土压力不同,软件在整体计算中如何考虑? 答:划分成不同计算单元即可。 2. 5.2版比4.31版计算结果有差异,为什么? 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五点: (1)4.3版的验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土钉本身的抗拉强度,而5.1版中是考虑了。所以如果该工程正好是由这一条件为控制,所算结果自然不同,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该把5.1版钢筋直径加到足够大; (2)4.3版土条宽度是软件内部设定的,不能交互,而这一设定值是0.5,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应把5.1版中土条宽度也设成0.5; (3)4.3版只用了全量法,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5.1版中也应用全量法; (4)4.3版没有考虑“搜索最不利滑面是否考虑加筋”,所以如要对比两个版本的计算结果,在5.1版中该选项应该选否; (5)由于新规范中调整了钢筋的抗拉强度,这也是原因之一。 3.基坑软件整体计算,单元分区中是否加锚杆,对计算结果有影响吗? 答:没有影响。锚杆只在单元计算里起作用。如要在整体计算中起作用,要在建模时在锚杆的位置加弹性支撑。 4.在基坑支护设计中,遇到主动区土体加固的情况,在计算中能否将主动区与被动区土体的C、Φ值分开输入? 答:根据C、Φ值换算出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在其他规范算法中输入此系数。 5.基坑软件排桩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计算时,地面超载何时对排桩计算不起作用?

答:通常是当超载距坑边距离较大时,通常为距排桩1倍桩长以外的超载,由于应力的传递影响不到 桩,所以对排桩内力没有影响。 6. 基坑软件中锚杆的刚度如何取? 答:有四种方法: (1) 试验方法 (2) 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3) 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4) 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 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7. 单元计算中,内支撑的支锚刚度如何计算? 答:水平刚度系数kT 计算公式:(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 ) 式中: k T —— 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 α —— 与支撑松弛有关的系数,取0.8~1.0; E —— 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N/mm 2); A —— 支撑构件断面面积(m 2); L —— 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m ); s —— 支撑的水平间距(m ),在软件中交互; s a —— 计算宽度(m ),排桩用桩间距,地下连续墙用1。 特别说明: (1) 软件的做法是:用交互的“支锚刚度”先除以交互的“支锚的水平间距”再乘以“桩间距”(如 是地下连续墙乘1),换算成作用在每根桩或者单位宽度墙上的刚度,进行支护构件计算。因此,如果用户交互的“支锚的水平间距”和“桩间距”都是实际的间距,那交互的支锚刚度就 应采用公式的前半部分,即L EA k T α2= 计算; (2) 该公式只适用于对撑的情况,其他类型的支撑请自己折减或用基坑高级版计算。 8. 锚杆内力为何没乘重要性系数? 答:说明书104页公式5.1.1-1显示,

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深基坑参数的取值问题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 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容?避免出错。 答: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答: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①对于锚杆,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公式C.1.1锚杆水平刚度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C.1.1 ) ——杆体截面面积;式中 A ——杆体弹性模量;ESEC——锚固体组合弹性模量,可按本规程第C.1.2条确定; AC——锚固体截面面积; lf——锚杆自由段长度; la——锚杆锚固段长度; θ——锚杆水平倾角。 锚杆体组合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C.1.2( 锚固体中注浆体弹性模量。——Em 式中 而且则以基本试验为准。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计算,如果现场进行了基本了试验,您先凭经验输入一个刚度值,方法是: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应用刚”“锚杆刚度,这时您点击上部的“当计算到锚杆一项时,软件会计算出一个按键,然后终止计算。接着用这一刚度重新计算到锚杆一项,如此度计算结果”重复迭代操作2-4次后刚度值就基本不变了,此时的刚度取值已基本合理。 ②对于内撑,软件不能自动计算。C公式C.2.2进行计算:可以参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SEA2a?k T)(C.2.2SL支撑结构水平刚度系数;式中kT——;α——与支撑松弛有 关的系数,取0.8~1.0 E——支撑构件材料的弹性模量;A——支撑构件断面面积;L——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s——支撑的水平间距;条确定的计算宽度。sa——根据本规程第4.2.1 但要注意,由于软件会用这个交互的刚度先除以前面交互的水平间距,所 以您输入刚度时,只要用公式C.2.2的前半部分计算所得即可,即2αEA/L。,

关于理正深基坑支护软件中预加力的说明

预应力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拉紧结构,使桩稍有位移,锚杆就能受力;一个是控制变形。软件的计算模型不考虑第一种作用,软件的计算模型认为结构已经是压紧的了,因此对于软件来说,只考虑第二种。 对于上面的讨论,归根结底是规范上要求预加力要为锚杆力的0.5-0.65(有的规范规定这一 值为0.7)引起的。实际上如果增加预加力,势必改变支点刚度,改变支点刚度,就有可能改变桩的变形和锚杆力,而如果遵循预加力要为锚杆力的0.5-0.65 ,就又要改变预加力。如此循环下去,直到一种情况锚杆力不再增加,就是变形为0 的时候。有兴趣可以试试用软件不停迭代(这个本人试过),就可以出现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当然不是设计需要的。因此个人认为,要么是这个规范附录上弹性法的计算模型有问题,要么就是这个规定预加力要为锚杆力的0.5-0.65 没有考虑弹性法这个模型会产生这个死循环。因此,我们回归到预加力的根本上,既控制变形这一目的上说话,讲只要变形满足,预加力又不大于锚杆力的一个百分比(为了锚杆不被预加力破坏)就行了。或者干脆用经典法算出锚杆力(这个锚杆力是个固定值),然后再取其0.5-0.65 做预加力,然后看看变形满足了就行了。这只是个人愚见,盼望规范编制者们给出更符合计算的实际方法。 如要求加预加力,可按无预应力计算一次,得到锚杆的轴力设计值,预应力取其0.5-0.65(基坑规程),再计算一次即可,此处不可以迭代! 支锚刚度是用在弹性法计算中的,如果是锚杆,根据不同锚杆长度不同而变化,如果是内撑,跟内撑的材料、长度都有关系。不都是30。具体可以看看《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 锚杆内力设计值=锚杆最大内力弹性法(经典法)* 荷载分项系数(即1.25)*基坑侧壁安全系数,你试算一下即可验证。 位移是否满足要求可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有关规定! 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149.2(kPa) < 180.0 基底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232.5(kPa) > 1.2*180.0 抗滑安全系数: 5.267 > 1.600 抗倾覆安全系数: 10.178 > 1.600 如上,在土钉墙+预应力锚设计计算中出现基底边缘最大压力值偏大(红色显示)的情况,其他都没有问题,请问是否需要对设计参数进行调整?怎样调整?先谢谢了------ 说明土钉墙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基底最大压应力不满足要求, 请参照说明书中181 页的公式:7.1.7-30 进行调整. 请问土钉墙基底宽度怎么确定啊?土钉墙的外部稳定是将土钉加固的整个土体视作重力式挡土墙,土钉墙基底宽度即这个挡墙 的基底宽度,这个数值需由设计者自己设定。 排桩+锚杆方案中,锚杆的支锚刚度怎么计算出来呢?锚杆的支锚刚由用户交互,可以参考《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C

关于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结果的校核

关于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结果的校核 【摘要】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在1998年推广以来,已成功应用各类高层建筑、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高速公路、岩土工程治理等大型工程的基坑设计中,在提高工程设计的同时,也受到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一致好评。理正深基坑支护设计软件是适用于多种支护形式的深基坑单元或空间整体协同分析计算的软件,包括腰梁、内支撑、立柱、斜撑的计算。理正工具箱软件是理正结构软件的一个分支,可以计算各种混凝土构件的内力及配筋。由于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采用的是空间整体协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而国内大部分工程设计人员对有限元计算方法不甚熟悉,所以往往会对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结果产生怀疑。本文旨在通过使用工具箱软件的柱截面计算模块来校核深基坑整体计算内撑梁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给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校核整体计算结果的方法。 【关键词】深基坑内撑梁整体计算工具箱柱截面压弯构件 一、深基坑支护设计整体计算 理正深基坑整体计算模块采用整体建模,空间整体协同线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可以考虑支护结构、内支撑结构及土空间整体的协同作用,模型、结果都可进行真三维整体查看,并可进行单构件查看。下面是整体计算中编号为ZCL-4的支撑梁构件的计算条件和计算结果。 1.计算条件 (1)所研究支撑梁构件 内撑梁编号:ZCL-4(构件长6米) (2)截面信息 矩形800×600(表示b*h,b=800mm,h=600mm) 截面面积A = 48×102(cm2) 截面惯性矩Iy = 256.00×104(cm4) 截面惯性矩Ix = 144.00×104(cm4) 抗扭惯性矩It = 312.00×104(cm4) (3)材料信息 材料:混凝土C30

理正岩土软件各种全参数地设置

实用标准文案 目录 一、理正岩土 5.0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 二、理正岩土5.0常见问题解答(边坡篇) (7) 三、理正岩土5.0常见问题解答(软基篇) (7) 四、理正岩土 5.0常见问题解答(抗滑桩篇) (8) 五、理正岩土5.0常见问题解答(渗流篇) (11) 六、理正岩土5.0常见问题解答(基坑支护篇) (11)

、理正岩土 5.0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0.4 (主要组合)?0.5 (附加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 "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无试验 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 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8 =0; 混凝土墙身时:8 = (0?1/2)?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8 = (1/2?2/3 )?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8=2/3 ?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8 = ? 4. "墙底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 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 5.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 1.0,具体〈〈公路路基手册》定义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 7. “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挡墙构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时用材料抗力分 8 . “地基土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9 .挡土墙的地面横坡角度应怎么取? 答:取不产生土压力的硬土地面。当挡土墙后有岩石时,地面横坡角度通常为岩石的 坡度,一般土压力只考虑岩石以上的那部分土压力,也可根据经验来给。如挡土墙后为土,地面横坡角度一般根据经验来给,如无经验,可给0 (土压力最大)。 10. 浸水挡墙的土压力与非浸水挡墙有何区别? 答:浸水挡墙验算时,水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用库伦理论计算土 压力时破坏楔体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计算破坏楔体时,有水的情况和无水的情况时计算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浸水部分土体采用浮重度。 11. 挡土墙软件(悬臂式)计算得到的内力(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 答:弯矩结果是标准值。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弯矩自动乘荷载分项系数得到设计值。 12. 挡土墙后有多层土时,软件提供的方法如何计算土压力?应注意什么? 答:假定土层平行,未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情况下,分别求出每一层的土压力及其作用点 高度,最后求其合力及作用点高度,由于计算理论上的限制,须注意多层土计算要求各个土层的土性基本接近, 否则计算误差将增大。当出现第二破裂面时,软件采用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破裂角和土压力。也就是将土层的各种参数按厚度加权平均,然后再按匀质土计算主动土压力。

理正深基坑7.0基坑支护计算例题排桩内支撑

深基坑支护设计 3 设计单位:X X X 设计院 设计人:X X X 设计时间:2016-04-11 11:55:10 ---------------------------------------------------------------------- [ 支护方案 ] ---------------------------------------------------------------------- 排桩支护 ---------------------------------------------------------------------- [ 基本信息 ]

---------------------------------------------------------------------- [ 放坡信息 ] ---------------------------------------------------------------------- [ 超载信息 ] ---------------------------------------------------------------------- [ 附加水平力信息 ] ---------------------------------------------------------------------- [ 土层信息 ]

---------------------------------------------------------------------- [ 土层参数 ] ---------------------------------------------------------------------- [ 支锚信息 ] ---------------------------------------------------------------------- [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 ----------------------------------------------------------------------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 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