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最新)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最新)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最新)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贯彻《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部属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X政办发〔X〕4X号)精神,现就支持X 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大”)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大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一)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优势,根据西农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需求,对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学科开展协同申报,积极协助西农大争取中省资金支持。

(二)示范区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对应中省相关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经费配套。

(三)以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为导向,支持引导重点学科建设延伸到推广领域。对纳入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序列的西农大新建试验示范站(基地)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并在示范推广能力提升项目中优先支持。

二、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四)协助推进西农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支持西农大先行先试,探索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基地,探索

和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加快培养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

(五)对西农大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按照每人50万元、3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所需经费由示范区人才专项资金列支。

(六)支持西农大引进人才全身心留在X工作,每年单列一定数额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岗位,解决西农大人才配偶安置问题。优先解决科教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七)在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MOOC、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奖等教学项目中,支持西农大项目培育与建设。

(八)支持西农大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鼓励西农大学生创办企业,凡列入技术创业团队并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5-2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西农大学生参加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并对获得三等奖及以上项目的成果转化给予扶持。

(九)支持入区企业与西农大共建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并纳入示范区工作计划给予相应支持;依托示范区创业中心,为西农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保障。

(十)支持西农大教师和学生申报专利,并按照《X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给予资助。

四、大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

(十一)抓住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改革机遇,依托西农大现有科教资源,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在X建设旱区农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争取国家设立旱区农业研究专项。对新建的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示范区科技计划中给予支持。

(十二)支持西农大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X)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X)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共建一流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为西农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三)将西农大在示范区内实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转化项目纳入示范区建设序列,在项目资金方面给予稳定支持。

五、全方位开展交流与合作

(十四)鼓励西农大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在国际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贸易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度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力争取得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研究成果。

(十五)支持西农大与丝路沿线国家大学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和援外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办学的开放

度和国际影响力。

(十六)支持西农大启动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设置专业课程,开展专项人才培训。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协力实施X创新英才汇聚行动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工程。

(十七)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支持推动西农大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共同推进农业检验、检测标准的国际互认和技术合作,为旱区农业技术标准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六、深化区校融合发展

(十八)按照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要求,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创新平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共同办好X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国际会议,全面提升X的国际影响力。

(十九)进一步落实示范区与西农大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示范区与西农大对应职能部门的常态化沟通与融合管理机制。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X省农林科学院、农民发展学院共建共管机制。

(二十)对西农大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申报、资金配套、建设用地、税收优惠、规费减免、拆迁搬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确保项目快速顺利推进。

(二十一)按照国家和示范区相关政策,对西农大人才住房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按照属地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教职工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保障范围,将西农大高层次人才纳入高端人才公寓保障范围。

(二十二)按照“区校一体”的原则,将学校道路、水电暖管网、环卫设施、安全保卫等公共服务纳入示范区城市建设体系,在水电暖等市政管网、公共交通系统、安防系统以及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西农大的需求并给予支持。将西农大博览园纳入示范区教育、文化、旅游体系,支持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

按照“区校一体、协同发展”的思路,对X职业技术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对外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参照以上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某大学“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内容提要】规划是导向,是龙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机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仔细研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切实做好本部门负责或参与的规划编制工作。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校切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建成全国一流专科大学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及x x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以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做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提升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年)》《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020—2035年)》和国家、省“十四五”时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立足学校实际,着眼学校未来,把握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好建设全国一流专科院校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完成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定位,明确目标。科学分析总结学校“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现有基础和发展潜

力,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的奋斗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目标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 2.突出重点,深化改革。着眼于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抓住关键环节,谋划好破解深层次难题的重大改革举措,集中力量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综合改革,创造发展条件,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使规划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 3.凸显特色,服务区域。继承和弘扬学校办学经验、发展优势、凸显本学校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符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工、文两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办学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基础学科专业得到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发展现状及面临趋势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三五”期间,我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能者治教,严谨治学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工、文结合的格局。专业由“十三五”初的17个发展到“十三五”末的19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19个专业中,工科类专业9个,占47.4%;文科类专业10个,占5 2.6%。 2.办学特色更加明显。“十三五”期间,学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校现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占学校现有专业数的6%,属文科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临

新高考时代来临,各科核心素养怎么考?附最全指南自 1977年恢复高考,41年来,全国共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知识改变命运”,成为高考最好的注脚。 这期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选拔需求,高考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大大小小30余次改革。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我国到2020年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但学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 与此同时,今年将有江苏、重庆、四川、湖南、陕西等18个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盘点上海和浙江的试点经验,又有哪些细节需要我们提前注意呢? 学科素养怎么考 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经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经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经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立模式。经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它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成员:赵立文席海福张帆张东锋张崇锋王彦宏 王锦武郑继鸿梁换平夏晨张俊先苟来权

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doc

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2+4” 重点学科建设计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的《建设方案》明确,将通过三阶段建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到2020年,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办学特色与优势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实质性提高,在若干优势特色学科领域或学科方向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到2030年,办学实力和办学贡献大幅提升,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到2050年,办学声誉和办学水平获得国际公认,一批学科稳居国内顶尖、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同时,把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华东师大将实施"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结合教育部认定学科和学校实际,重点建设教育科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生态学)2个优势学科群及软件工程、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4个特色学科,通过集聚资源、创新机制,催生重点方向、重要学者、重大成果,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卓越影响力、能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一流学科,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科整体提升,推动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 学校将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内外结合的“方案”协同落实机制。构建多元评估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将“方案”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优、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合理分配资源,资金向重点学科和关键环节倾斜,根据过程绩效评价动态调整预算,提升建设效益。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5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南开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2030跻身世界一流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清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

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长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学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规范长江大学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合理统筹学校“双一流”建设资金,促进我校国内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6〕7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推进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8〕2号)、《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教育综合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2018〕11号)、《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长江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和有关法律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大学(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教育综合奖补资金、捐赠收入财政配比奖励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楚天学者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专项等中央和湖北省财政专项资金及其他渠道资金,其他渠道资金主要为地方、行业或社会支持资金和自筹资金等。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公平竞争、注重绩效、动态调整的原则,实行投入与绩效挂钩机

制和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第四条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化管理。对项目实施有力、成效明显的学科和部门,加大建设支持力度;对项目实施不力、缺乏实效的学科和部门,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第二章管理权限与职责 第五条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战略领导和过程控制。领导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双一流”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审定“双一流”建设的重大问题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审定专项资金投入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预算总量,审定专项资金的动态调整方案。 第六条学校“双一流”建设委员会审议“双一流”建设的重大问题,审议专项资金投入的中长期规划和建设目标,审议专项资金投入的动态调整方案。审定建设项目年度预算方案及项目绩效目标,对建设项目进行年度、中期及期末考核评估。 第七条“双一流”建设办公室是专项资金的归口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双一流”建设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组织对建设项目的预算及其绩效目标进行申报和评审; (二)建立“双一流”建设滚动项目库,构建中期规划项目库; (三)在评审基础上汇总形成按照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社会服务能力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办学能力提升等7类项目的建设方案,会同计划财务处审核各项目预算文本、绩效目标等预算资料,提交“双一流”建设委员会会审定;

武汉理工大学广泛征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意见

武汉理工大学广泛征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方案》意见 1月5日至6日,武汉理工大学在会议中心104组织召开《武汉 理工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校领导刘伟、张清杰、王乾坤、康灿华、刘祖源、陈文,各学院院长、独立建制科 研院所主任、院士、学科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中青年学术骨干代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会上,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情况,并对近期工作安排进行了说明.理学院院 长翟鹏程、化生学院院长孙涛垒、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英华、数字传播工程中心主任刘永坚分别介绍了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的 思考和经验. 与会人员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方案的建设模式、建设领域、建设指标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与建议. 校党委书记刘伟对与会教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感谢大家为学校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在目前激烈竞争的 态势下,我们能否在新一轮建设中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发展,事关学校的未来,必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立即行动起来.”他强调,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应把握好几个方面:在建设 模式上,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要做好统筹协调,要充分以项目 为驱动,以创新研究中心为依托,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建设领域上,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三大行业 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结合教授们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

在建设指标上,要进一步体现多元化,既要体现学科的差异性,也要考 虑指标的合理性,同时要注重体现国际标准. 校长张清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教授们着眼学校发展大局,对一些问题分析的很深刻,发言十分恳切,学校将会认真吸纳并进一步对方 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他强调,要充满 自信,在看到当前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学校近年来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要凝聚共识,在国家 实施一流大学一流计划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有所作为、不负众望,为理工大的未来发展负责,进一步转变观念,崇尚创新、锐意改革,以 一流学科建设牵引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突出重点,在实施一流大 学一流学科计划建设过程中,突出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重大需求,突 出一流团队、一流科研、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文化等目标,突出不同 学科或学科不同方向的深度融合,突出特色和重大创新,突出管理体 制创新.张清杰校长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高举一流学科建设的旗帜,引领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实施方案 2012年06月13日 一、建设定位 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是上海市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作的专项计划之一,是落实《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项目“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将瞄准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学术国际合作的新途径、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推进若干学科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 通过建设,保持上海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水平国内的领先地位,力争若干学科成为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中心、上海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目标 通过一流学科建设,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总体上要达到:到2015年有10个以上学科具有冲击国际一流学科的能力和影响力;到2020年有20个以上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A类)。到2020年有200个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学科(B类),其中部分学科具有冲击国际一流学科的潜力。 三、建设原则 一流学科建设遵循“坚持一流标准、结合重大需求、对接国家计划、加强动态监测、强化绩效激励”的基本原则。 坚持一流标准。按照国际惯例,借鉴国际一流评价标准,通过重点建设形成若干个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提升上海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结合重大需求。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研究和解决国家、上海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等。 对接国家计划。对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重点学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参照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建设要求和标准,坚持分类管理,加强协同创新,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基地和平台。 加强动态监测。加强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建立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应的数据库和指标体系,建立动态调整的机制。 强化绩效激励。实行学科建设的投入与建设绩效相衔接,在“985工程”、“211工程”和地方高校“085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对已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的学科优先予以立项支持;对建设绩效明显的学科加大持续投入建设经费和项目激励。 四、建设任务 1.一流学科建设以学校为主体,依托所在学院。学院作为管理和推进的主体,强化学院的行政协调能力,以人才、学科、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最新)

支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贯彻《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部属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X政办发〔X〕4X号)精神,现就支持X 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大”)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大力支持“一流学科”建设 (一)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省内共建优势,根据西农大“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需求,对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序列的学科开展协同申报,积极协助西农大争取中省资金支持。 (二)示范区设立“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对应中省相关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经费配套。 (三)以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为导向,支持引导重点学科建设延伸到推广领域。对纳入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序列的西农大新建试验示范站(基地)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并在示范推广能力提升项目中优先支持。 二、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四)协助推进西农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支持西农大先行先试,探索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基地,探索

和建立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加快培养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 (五)对西农大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分别按照每人50万元、3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安家补贴。所需经费由示范区人才专项资金列支。 (六)支持西农大引进人才全身心留在X工作,每年单列一定数额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岗位,解决西农大人才配偶安置问题。优先解决科教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七)在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MOOC、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奖等教学项目中,支持西农大项目培育与建设。 (八)支持西农大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鼓励西农大学生创办企业,凡列入技术创业团队并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5-2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西农大学生参加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并对获得三等奖及以上项目的成果转化给予扶持。 (九)支持入区企业与西农大共建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并纳入示范区工作计划给予相应支持;依托示范区创业中心,为西农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保障。 (十)支持西农大教师和学生申报专利,并按照《X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给予资助。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着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

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 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 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 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 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 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 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 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 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 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 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 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 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 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 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

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 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全识校,要形成一 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 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 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 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 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2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2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5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5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2017年9月交大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有1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方案确定交大三阶段目标:到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203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若干学科方向具有世界领先地位;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致力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精英人才;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丰富思想宝库,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致力于构筑文化桥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0年目标: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学校整体实力稳步进入世界百强,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若干学科方向进入世界十强。全面完成学校综合改革,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文化传承创新

体系。建成高峰凸现、大师汇聚、人才辈出、学术卓越、制度规范、文化先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 2030年目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学校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主干学科位列世界三十强,若干学科方向具有世界领先地位,产生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学校成为世界级学术大师荟萃的人才集聚地,前沿学术科技. 的创新主阵地,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策源地,各国优秀学子的求学目标地。 2050年目标: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做出卓越贡献,学校的整体实力稳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上海交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将更加聚焦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更加聚焦立德树人。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具有宽阔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领军人才。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全员育人的校园生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重点行业和一流教学科研机构输送具有中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是更加聚焦师资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激励为主线,形成

双一流方案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印发。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1月24日 G17041 2017126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第四条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 第五条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第六条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第二章遴选条件

xx企业大学建设设计方案

XX企业大学建设方案目录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发展及教育发展战略 (二)终身教育理念及现实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及现代远程教育 (四)组建XX企业大学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思路 (三)使命任务 (四)核心理念 三、体制机制 (一)框架结构 (二)运行机制 (三)支持联盟 四、建设重点 (一)网络平台建设 (二)学习资源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 (四)学分银行建设 五、改革重点

(一)办学模式改革 (二)培养模式改革 (三)评价模式改革 (四)服务模式改革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二)经费投入 (三)政策支持 七、计划进度 (一)第一阶段(2011年) (二)第二阶段(2012-2015年) (三)第三阶段(2016-2020年)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任务和要求,国务院决定在部分省市、学校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试点项目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确定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单位。根据试点项目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发展及其教育发展战略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

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强国必先强教。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20%;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规模达到35000万人次,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终身教育理念及其现实发展 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社会与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理念打破以往把教育限定在一定年龄阶段的传统观念,赋予教育新的内涵,促进了学校教育在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演变成教育运动,深刻影响着教育的现实发展和改革方向。 在高等教育层面,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英国开放大学,被普遍视为在终身教育理念影响下,突破传统大学模式诞生的一种新型大学。这种新型大学强调开放教育,强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向所有有意愿、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开放大学由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

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导读:本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 12月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这是黑龙江省首个入选“双一流”名单高校对外公布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到2020年,哈工大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本世纪中叶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世界顶尖大学。 方案提出,到2020年显著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打造3至5个世界一流的交叉创新科研平台,产生3至5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成果,5至7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2至3个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全球航天领域的学术重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 据了解,哈工大将进行一系列人才聘用机制、人才培养方式、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改革。将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凝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数量比2010年翻一番。深化教学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科学的教学模式,以一流的教学培养一流的人才。形成在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布局,进一步凸显军民融合发展的鲜明特色,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

型”转变,建成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8至10个,专利转化数量达到100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1万项。 在服务国家和龙江方面,哈工大将重点在先进小卫星、空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前沿技术研究,构筑先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绿色服务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进行超前培育。哈工大将打造以哈工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环哈工大知识经济圈,探索适合东北地区发展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哈工大“龙江第一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引领、支撑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龙江在“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位置,联合国家大型企业,加强与沿线国家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做好“一带一路”智库班等人才培养项目,配合我省加快实施中蒙俄校园计划。在哈尔滨加快建设中俄联合校园,建设哈工大—圣彼得堡大学联合校区,与法国索邦教育集团联合建立中法联合校园。 点击查看:

西南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1 西南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 一、学校整体学科现状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国家批准独立设置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其中工程硕士13个领域。学校现有4个省级优势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防基础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防特色学科方向4个。学校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学位完善的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81人,其中专任教师1875人,正高职称275人,副高职称611人,博士研究生学历597人。“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新增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9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7人、四川省千人计划3人。

目前,学校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共1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委级科研平台4个,分别是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制造过程测试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十二五”期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鉴定成果56项;授权专利47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2项;出版著作134部;发表学术论文10695篇,其中SCI 收录827篇。 与高水平大学相比,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亟待提高,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师资队伍还不强,学科领军人物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不足,国家级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少。二是整体学科水平不够高,学科特色不够鲜明,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学科和学科方向少。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科研特色不鲜明,国家重大项目及高水平成果少,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 二、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规划情况 (一)学校学科发展的总体定位 “十三五”期间,学校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

企业大学建设方案

老板·同事·员工都不能告诉的HR支援论坛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大学建设方案 注1:“企业大学建设方案”是北京清大燕园教育研究院为中国企业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大学而制作,此方案是在充分调研中国企业学习状况以及借鉴国际成功企业大学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就中国企业建设企业大学的理论及实务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中国企业建设企业大学的进程有所助益。 注2:“企业大学建设方案”只对企业大学建设的理论、原则、实施步骤等要旨进行描述,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各企业应针对自身的状况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建设机制,也可联系我们,为您提供全案的咨询和方案提示。 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大学系统、课程制作系统支持的E-Learning国际标准

清大燕园的建设企业大学服务提纲 ●服务概述:北京清大燕园教育研究院为国内企业建设企业大学,打造学习型组织而 设立,通过全面的市场分析,审慎的研究,开发出国内第一套专门针对构筑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建设企业大学的核心产------“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大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为众多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建设企业大学的全案咨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本模式:如图: ●服务流程: 概述 为帮助中国现代企业围绕学习型企业建设,以构筑现代企业培训体系,实施人才战略工程,通过全面知识管理和建设企业大学组织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的现实途径;北京清大燕园教育研究院特草拟此方案。 本规划书以学习型组织理念为基础,围绕新经济环境对于企业的现实挑战,结合现代企业培

训发展趋势,提出以建设企业大学为契机来构筑现代学习型企业的命题;一方面,阐述建设企业大学对于整合企业文化,落实企业战略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大学的整体规划、具体设计、实施步骤提出具体操作方案。希冀通过此规划书描绘出企业大学的组织模式和人才战略工程的运作框架,夯实企业人才战略工程的基础结构和实施体系,为中国现代企业培育人才、整合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务实的实践意见。 敬请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