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妇科—龚谨

傅山妇科—龚谨
傅山妇科—龚谨

傅山妇科

主讲教师:龚谨(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傅山,张璐,唐宗海,张锡纯四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我们各家学说这门课,虽然每位入选医家的学术都各有特色,但无论是从学术上或者临床上来说,每位医家的学术历史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有的医家影响比较大,而有的影响比较大小,有的临床效果卓著,而有的侧重理论。我个人主张学以致用,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理论必须服务于临床,医学的价值体现在临床,如果学医一场,尤其是中西医都学过,仍然对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病束手无策,除了赶快看医生,提不出任何其他建议,这是何等遗憾的事情。所以,在这四位医家当中,我要重点介绍的是傅山和张锡纯。这两位医家的伟大和临床疗效的卓著,远远超越教材的内容,有兴趣致力于临床的同学如果在课后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两位医家,能够利益你的一生,你的临床疗效一定会超越多数医生,成为造福一方的名医。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位伟大医家之一的傅山,傅青主。

一、傅山之特色和引子

在讲之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一定都知道,中医或者说中西医结合效果最突出的专科,或者说西医有不足而中医很特长的专科是什么?是妇科,临床上中医妇科是病人最多,效果最好的科室。而今天要学习的这位医家,傅山,字青主,别号石道人,就是中医妇科之王。如果要搞中医妇科,那么必学傅青主。这位生于1607年,距今403年前的大医,他在中医妇科上的成就至今无人可以超越和替代。

二、傅山生平和著作

那么,这位中医妇科之王,如此强悍的古代妇女之友,是如何练成的呢?各位请看傅山生平。教材上说的语焉不详,因为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篇幅来讲一个医家的生平。看我这里,别看教材,教材是课前预习和课后自己看的读物,上课主要是与老师交流。傅山的人生是一个说不尽的传奇,他生于明末,历经帝国之末世,在清初成为名满天下的忠义之士,反清人物,经历奇异而坎坷,在书画、训诂、考据、医学等十几个不同的领域都作出了杰出成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到我这里来传阅傅青主生平的详细故事和资料。傅山是一个高尚纯粹之人,毕生秉持儒家忠义,却又身兼佛道两门,提倡踏实严谨的学风,但是同时又旷达豪迈。傅山的生平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至情至性,百折不饶。他的朋友,弟子,大学问家顾炎武评价他“大河以北,学问第一”,“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当时

的人称他“学海”,“医圣”。他一生有八最:最忠贞的明遗民,最失败的反清志士,最广博的学者,最够义气的朋友,最孝顺的儿子,最慈爱的父亲,最好的学生,最痴情的爱人。

最忠贞的明遗民——文反(出家为道、文字讨伐)、武反(武装斗争),一直鲜明反清,终生不仕清朝,不接受官衔,康熙强招不入京,距三十里处寺庙里呆着。最失败的反清志士——一生大小反清运动几十次,曾经被捕入狱,牺牲众多好友,无一次成功,反而清朝统治者,康熙赞其忠义,一直比较宽容。七剑下天山中的七剑之首——“莫问剑”就是以傅青主为原型塑造的。

最广博的学者——精通经史子集,金石、训诂、考据、书画、杂剧十几个领域,在中医界只有徐灵胎能和他比肩。徐精通农业、水利等十几个领域。

最够义气的朋友——冒死收尸,当众抚尸痛哭,毫不惧死。

最孝顺的儿子——为孝养母亲,不受明朝官衔。

最慈爱的父亲——舔犊情深,父子终身不离,把儿子傅眉培养的文武双全。

最好的学生——营救冤屈中的老师,终身遵循老师遗志。

最痴情的爱人——一生一爱,他的爱人正好是自己的妻子,自从二十七岁逝妻,宁忍孤单终生不复娶,一个人伺候母亲、带大儿子。也正是这个“最”,因为心中怀着对逝去的爱人恒久深切的爱,推己及人,促使和推动他成了中医妇科圣手,在中医妇科领域创造出了其他人难以比肩的成就。

傅山自己曾在诗中说“生既须笃挚,死亦要精神”,他的一生,是对自己这句诗最好的注释。

现在大家马上面临实习和就业,也许感到了与日剧增的压力,也许会感到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身的怀疑,也许将来会遇到挫折和低潮,在这样的时候,大家可以想一想,历史上有多少以整个时代抗衡,在命运中挣扎奋斗的人,比如傅青主,这个故国覆灭,天涯飘泊,穷困潦倒,妻死子亡,师友凋零的人,他在那样的变化和困境中活出了自己人生的传奇,同样都是人,我们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人生不在乎你现在如何,过去如何,不在乎你起点有多低,关键在于你向何方走,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所有人都会活出属于自己人生的传奇。中医各家学说里的大家的人生经历没有那两个是重样的,人人都个性十足,所以不是非要活成众人的样子,成功无非是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各家学说,活得对自己的生命满意,对自己的心有所交待。——我们今天在这里讲各家学说,学各家学说,将来有一天,在座的诸位里也必会出现让后人讲述和学习的中医大家!不要摇头和不相信,人有大愿力而后有大作为,我们今天学了各家学说,是站在

历史和巨人的肩膀上,各位都那么年轻,如果心怀志气,坚持不懈的努力,绝对不会逊色于古贤!

好,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样传奇的中医妇科之王,傅青主的代表性医学著作。傅青主的代表性医学著作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就叫《傅青主女科》,此外还有《傅青主男科》,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医男科概念的人,他的这两部著作,合称为《傅青主男女科》,但是《傅青主女科》是学术成就最为卓著和重要的。

三、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

傅青主的突出医学学术成就全部围绕中医妇科,教材概括了四个一级知识点:一,重视气血;二,辩治带下病特色;三,应用生化汤经验;四,其他经验。其中辨治带下病特色重点又含有三个二级知识点,带下的病机,脾虚湿盛,代表方完带汤和易黄汤,其他经验主要包括对不孕症,血崩,产后用药禁忌三个二级知识点。对于考试,我们必须掌握重视气血,治疗带下病,产后病的经验、应用生化汤的特色,熟悉治疗不孕症,血崩症的方法。但是这只是针对考试而言,教材的编写有其篇幅局限性,所以没有能够十分突出傅青主学术特色和方药在的临床实用性,因此在以教材为基础的前提下,我将为大家补充一些傅青主特色学术思想和效验方在临床的运用,其中有的特色效方,在临床的有效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很多医家都验证过,希望能为大家初上临床和以后安身立命带来帮助。

我们以教材为顺序,先来看第一点,重视气血。

第一,重视气血

我们分三层和一个诀窍点,逐层深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一层,大家都学过中医妇科,请问,女子以何为先天,以何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而我们说,在临床上,是生理决定病理,决定治疗,有什么样的生理,就有什么样的病理和治疗。大家记住这个思维,合理的治疗必然是以明白生理,了解病理为基础的,不明生理病理,动手就错。既然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那么在病理状态下,必然会以肝的功能失常和血的病变为多,治疗也就必然会着重调肝与理血。既然傅青主是女科圣手,那么他对女科的理解必然是合理的,所以,他的学术特色重视血,这个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重视气呢?大家想一想,气和血的关系是怎样的?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所以,血虚,血淤,出血都必须治气。这就是傅青主学术特色重视气血的根本原因。

第二层,妇女由于经带胎产,耗气动血,所以多虚多淤,那么,这个虚和淤,要调治起来的话,与哪些脏关系最密切呢?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统

血,必当调脾胃。肝藏血,即使只是单纯的肝失疏泄也容易导致气滞血淤,所以应该调肝。而还有一脏,可能比较难以想到,是肾。肾是人体最终的发动机和能源库,虚必归肾,缺乏肾气的鼓舞与生化,气血就失去了根本,而且精血同源,无精无以化血,肾中精气最为宝贵,所以我们看下教材上提到的傅青主最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熟地,白芍,山茱萸等,基本都是主入肝脾肾这三脏的调补要药。

第三层,中医最根本的观点之一,天人合一,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身之象犹如天地之象。特别是傅青主的医术深受道家文化影响,更加重视阴阳五行关系。气血是五脏所化生的物质。我们来看,在人体的五脏中,心肺为天为日,肝为木,为天地间风气,脾胃为土,肾为水为地心。以脾为例讲,脾在中间,是一个气机运动的核心,也就是气化之枢机,如果脾虚运化无力,湿浊内生,则上供心肺不足,湿气内聚。而土,也就是脾,和风木,肝的作用息息相关,脾虚肝乘,在女科,如果风木协湿气上乘,到了面部,就可表现为色斑雀斑,面色萎黄,在身体症状上就可能为血虚诸证,而流于下部就可发为带下,不孕,囊肿等。同理,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肝气不调,在上就能为色斑,在下就为痛经,血崩,不孕等,其他脏也可用这样的取类比象思路推导。并且,在妇科来说,一切致病的因素,都是损伤冲任带为病,而冲脉立于阳明,带脉统于脾,任脉通于肝肾。所以,肝,脾,肾三脏对于妇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傅青主重视的不仅仅是气血,更重视肝,脾,肾,三脏的调治。一直到今天为止,所有的妇科大家也仍然遵循傅青主这一重要特色,妇科临床首重的三脏,肝脾肾。理解了这些,我们再联系教材上所说的傅青主重视气血中提到的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薏仁,甘草,当归,熟地,山茱萸,阿胶,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这些理论,也是傅青主辩治带下病特色和应用生化汤,治疗不孕与血崩的基础,是中医妇科的根本。

结合我们刚刚学习过的内容,在重视气血这一知识点中,请大家把教材上的一句话划下来作为重点理解和记忆,傅氏认为:气血不足,冲任损伤,肝不藏血,脾虚失统,肝不藏而。。。顾护胃气。这就是我们刚刚强调的妇科基础。

三层说完了,我们来看一个诀窍点,教材指出傅青主用药偏于温补,调经少用疏肝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也应用较少,这点不是偏颇而正是傅青主,也是正宗中医妇科大家用药的诀窍点所在。多用温补,因为妇科本虚证多,真实证少,血遇寒则瘀,遇温则通,而调经少用疏肝理气药,活血化瘀药也少用,是因为人之真元丰沛通畅则百病不生,妇科疾病多与气血受损有关,若耗气破血,不顾根本,则

利在一时,害在百年,所以,在补足气血,也就是扶元固本的基础上,再稍稍辅助理气行血药,就达到标本同治,不再复发,远近期疗效都卓著的临床效果。这与我们今天很多号称中医妇科,其实是急功近利的治法,导致反复复发,一治再治,医生年年见同样的病人,是截然相反的。

好,三层和一个诀窍点讲完了,下面让我们带着刚刚学习或者说温习过的妇科根本理论,进入第二个大知识点,傅青主辨治带下病特色。

第二,辨治带下病特色

傅青主在女科上卷,带下篇首,言“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这短短的一句话,开宗名义,已经把带下病的病机和由来的病名都说透了,傅青主以后所有的带下病治疗,莫不以此为宗,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没有任何一位有言论记载的妇科名家不对此心服口服,尊此办理的。

同学们,为何带下皆是湿症呢?有自愿的同学么?请XX起来回答一下?联系我们刚刚温习过的,傅青主提倡的,最正宗的妇科基础理论,在人身这个小天地中,如果脾气不虚,湿气不盛,则不会下流为带下病。湿加上“脾气之虚,肝气之郁,热气之逼”,所以发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带下病,根据带下的颜色,白,青,黄,黑,赤,傅青主对带下病进行了五个分类和辨治。教材中重点提出来理解和掌握的完带汤和易黄汤,是其中治疗白带和黄带的方剂,是傅青主自己论述比较多,同时也是中医妇科治疗带下病最有名和最有代表性的方子,后世很多治疗带下病的其他名方都是在这两个方子上加减而成。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完带汤所治疗的,是典型的脾虚带下,这正是我们前面讲理论时谈到的脾气虚,湿气盛,则下流为带下,不孕,囊肿的情况。还记得吗?有什么样的生理就有什么样的病理和治疗,现在病理如此了,应该如何治疗?治“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我每读到此,都情不自禁,击节赞叹啊,真是千古名医同一路,谁说大医无路可成,谁说中医毫无规则?其实大医有路可成,中医的根本是始终如一,懂得天地自然就懂得人生,懂得人生自然就懂得中医。而之所以懂得天地,靠的是一颗不被欲望情绪所迷惑,任运自如的真心。我们来看,人体这个小天地中,地气也就是脾胃之气,必须仰赖风木,也就是肝气而升腾于天,而脾胃之气----地气壅塞潮湿,即脾虚生湿,又能反过来闭郁风木,即阻滞肝之调达,影响

气机舒畅,如此就会导致地气不升,风木失宣,反而下流为湿,即教材所言肝郁脾虚湿盛,所以,大补脾胃之气,地气健运而内生之湿除,在加之风木升达,脾气自然不下流为湿,而升腾为氤氲营养之气。这就是从生理到病理,合理治疗后从病理到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医的思维是最重要的,不明理,则无处下手。

至于完带汤中所运用到的药物配伍,教材分析的基本是正确的,重用白术、山药为君健脾渗湿束带,人参,甘草补气健脾,苍术,车前子燥湿利水,邪有出路,稍佐柴胡,陈皮,白芍,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畅通气机,正好是两组药,一助地气,一升腾风木。但是教材有一点错误之处,就是傅青主对荆芥穗的运用问题,这是对傅青主的误读,在此要特别指出。教材说配伍少量黑荆芥穗的目的是助山药收涩止带,这是错误的。同样,这个错误也出现在重视气血的最后一段,教材说,为了配合养血止血,傅氏在24个方剂中兼用荆芥穗或炒炭,以加强止血作用。教材这样说至少是不全面的。傅青主擅于运用荆芥穗,而且喜好运用荆芥穗,这是他的用药上一个非常鲜明的重要特色,堪称傅氏独门绝技。《傅青主女科》中155个方子,有24个里有,占六分之一强,他运用荆芥穗有九种经典配伍,养血止血,只是其中两个用法。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细说这些配伍的思路,只来简单看下傅氏为何喜用荆芥穗的道路,以及完带汤中用荆芥穗的真实意图。这是一张荆芥穗的图,大家看像什么?肝属木,而且是属于阴木,比之自然也就是柔弱的草类,灌木类,荆芥穗是弱木,荆芥又是个祛风渗湿药,也就是风药,大家看,荆芥穗的形象像不像一个生机勃勃,正在生发的风木形象?而中医讲究同类相得啊。所以,傅青主喜用荆芥穗的理由,是因为这是与肝最同类,直入肝经,能代表风木,能舒肝,能调气能入血不破气不耗血的妙药。至于完带汤中为何用黑荆芥穗,一是为了助柴胡舒肝,升腾风木,二是助陈皮燥湿,完全不是用的收涩作用。这里炒黑是为了使肝血不燥,和收涩止血无关。傅氏自己说“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土”并与陈皮等品配伍,达到”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的治疗目的。由此,我们说,真想学中医确实并不难,关键是你是否进入到中医的思维中,是否进入到中医的世界中,这是一个如此美丽的世界,一旦深入进去,把握了正确的思路,即使没有老师,自己也能通过努力不断进步,唯一可担心的就是思维不对,这是方向性错误。

下面我们来看易黄汤,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傅青主说这个方子“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皆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关于这个方子的方解,教

材上已经比较全面,重用炒山药,炒芡实为君,“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以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这个方子是一个临床治疗黄带的基础方,通过加减,非常有效。这个方子,傅青主自己的方后注解有几点非常有特色和值得注意之处,第一说“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这是傅氏独有的创见,一般认为能入奇经的药并不多,而且大多是血肉有情之品,鹿茸,龟板,紫河车之类,比较昂贵的药物,傅氏在此,是发前人所未发,非常独到,这给后来很多医学大家,也给我们今天的临床以启发。第二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这也是傅氏的独特用药观点,认为白果能固任脉,在妇科用药上只此一家提出这个观点,近代的妇科大家,朱小南先生,经过临床验证,认同这个观点。第三,这个不是傅青主的创见,历代医家都这么认为,但是,是一条临床切实的用药思路,就是“肾以任脉相通相济”,这提示我们,在想治任脉,而又不得奇经之药入时,可以治肾。

第三,生化汤及其加减

生化汤此方并非傅青主所创方,而是出自萧山竹林寺《女科秘要》,为傅青主所采集和推广。傅青主称本方为“产后主剂,血块圣药”,自有了傅青主的推广运用,生化汤一方,直到如今,仍旧是中医妇科临床的“产后主剂”,所以,对于该方的组成和运用要点,以及一些必要的加减,同学们是应该掌握的。组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上卷》全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桃仁(去皮尖十四枚)干姜(五分炮黑) 炙甘草(五分)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傅青主说“此症勿拘古方,妄用苏术、蓬、棱,以轻人命。其一应散血方、破血药,俱禁用。虽山楂性缓,亦能害命,不可擅用,惟生化汤系血块圣药也,”这个方剂,是列在我们方剂课本中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方剂学的时候,应该对本方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生化汤以当归为君,养血和血,虽然药味组成仅五味,却确实能达到“生新不至于留瘀,化瘀不至于损害阴血”的功效。近代对本方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多,加减方非常多,也较大的扩展了其运用领域,比如说用本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堵塞,阳痿等等,但是也还是仍然集中在治疗流产、产后恶露不尽等产后病为主。教材引用原文,对生化汤进行了详细的方解和高度的评价,非常精当得体,不能增添一字,我就不在此重复念诵方解了,要指出的是,生化汤中的黑姜与炙甘草,这两味药,又名止血神丹,火神派创始人,四川名医郑钦安,屡屡用大剂量(60克以上)的黑姜加上半量或三分之一量炙甘草治疗血证,无论口鼻或者肺大肠,血崩出血,带有寒象者,一服立止。该法后经吴佩衡,唐步祺等屡屡验证,疗效堪夸。我曾经用此方治疗过多例急性血证患者,用此方止血后

再行辨治,止血效果确实立竿见影。此处大剂量指60克以上,如加上童便效果更好。

傅青主在生化汤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演化出了许多加味生化汤和加减生化汤,教材上面进行了列举。这里面,临床上最经常用的是加参生化汤,加参安肺生化汤,参苓生化汤和生化六和汤。加参生化汤,用于气虚血瘀,加参安肺生化汤,能够用于气血虚弱者外感风寒,咳嗽,身热,有汗,不唯独是产妇。生化六和汤,能够用于有虚有淤,吐泻并作的情况,原书是用于产后霍乱的加减。五个加味生化汤和五个加减生化汤也是比较有名的。虽然有那么多的生化汤系列,包括今天的人也有很多,但是在加减的特色上,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加减方式,依然是重视气血,知犯何逆,随证加减的。

我个人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个生化汤加减,名为四物生化汤,基础方是四物汤加生化汤,四物汤是临床治疗血证的经典方子,与生化汤相合,能够更加发挥补血行血,不伤阴血的效果,治疗很多妇科疾病,效果都不错。

虽然生化汤的加减使用范围是很广的,甚至过去在民间,现在有的地方还有流行,产后必然要服用生化饮,而这个生化饮,其实就是生化汤。但是正像教材中王士雄所指出的,其实不止王士雄指出了,吴鞠通也指出,生化汤偏于温热,如果是热证误用,将会导致阴血痨等变证,贻害无穷。但有什么方子不是如此呢?即使饮食,长期偏嗜一种,或者体质不适合食用,也会带来损害,虽然一部分特效方药确实是存在的,但任何时候也不能够忘记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与辨证论治。第四个知识点,其他经验。

教材上的其他经验包括傅青主治疗不孕、血崩与产后用药禁忌。我必须对第四点其他经验中,补充一个知识点,就是调经。我们现在使用的这本教材,第一次将傅青主列入各家学说中,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傅青主学术体系非常独特,和钱乙,张元素有些类似,采用的是五脏,也就是五行生克辨证体系,而且是一位最能够代表中医妇科学术特点的古代医家。但是编写的老师很有可能不搞妇科,没有仔细研究过傅青主的学术,作为中医妇科之王,傅青主的方药一直是调经第一,对月经病的治疗,是傅青主的一大特色,清经散,两地汤,定经汤,调肝汤,温经摄血汤,傅青主加味四物汤等等这样临床运用广泛,效果卓著的傅青主自创名方,竟然没有被提及。因此,我们必须稍微补充点傅青主调经的内容,这个在临床上真的太有用了,很多病人云集,日进斗金的妇科高手,都是靠傅青主的调经篇起家的。如果学过傅青主,居然不知道傅青主调经的本事,那真是个遗憾。当然这个和考试无关。从最实用的角度,可以说宁可不知道傅青主怎么加减生化汤还有

那些产后禁忌,都不能不知道傅青主的调经篇。

好,为了尊重教材,我们按教材顺序,先讲不孕。

不孕

现在男性不育与女性不孕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成倍递增,生育辅助技术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有很大需求的系统医疗技术。我之前在家看病,内科与妇科杂病为多,但前年起,不孕不育的患者逐渐增加,结果弄到有三分之一都是这样的患者。男性的不育可以说比较好治,但妇女不孕比之男性的不育,原因更加复杂,治疗起来多数效果非常好,但有少数则中西医都束手无策,百治不效。傅青主将不孕按主症分为十种不孕,教材节选了五种,嫉妒不孕,肥胖不孕,身瘦不孕,胞寒不孕,阴虚不孕,分别用开郁种玉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养精种玉汤,温胞饮,清骨滋肾汤进行治疗。这些方子药味看上去平淡无奇,如果结合张景岳的毓麟珠yulin,仲景的当归芍药散,温经汤,张锡纯的温冲汤,寿胎丸等,根据病机进行选择,在临床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有一类不孕症,我把它们统称为手术性不孕,也就是由手术导致的不孕,比如术后继发的输卵管堵塞,子宫损害,卵巢损害等,则多半需要在辨证的基础上辅以益气活血才能够取得效果。

中医在治疗不孕证上,是非常有优势的。当年我的老师之一,一位民间自学成才的中医,他原来是位中学老师,因为爱好自学的中医,就善于治疗不孕症,他都是对病人说,先治病,最后交钱,不只是怀上,到顺顺利利生下来才给钱,结果我断断续续跟他出诊的二年期间,凡是见过的,脸熟的病人全部都来给钱,除了给钱,还送红鸡蛋。我们那边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就向亲朋好友送红鸡蛋,结果他家送红鸡蛋的篮子都快堆满一屋子,而他多半用的还是傅青主的方子和我上述讲的那几个方子加减。

现在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不孕的很多见,我对这个病比较有心得,对于其中典型的多囊,肥胖,多毛,掉发三症俱全的,有多一半的人可以使用傅青主加味补中益气汤和开郁种玉汤加减治疗,效果很好,早年治疗的那些女士,有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多亏了傅青主,我也因此吃过不少红皮鸡蛋。

血崩

傅青主女科有专篇治疗血崩,他把血崩分为血崩昏暗,年老血崩,少妇血崩,交感出血,郁结血崩,闪跌血崩,血海太热血崩七个类型论治。教材则按病因病机对这七类血崩进行了归纳。其中,固本止崩汤,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当归补血汤和安老汤在临床最为多用。

固本止崩汤,用在气血两虚的血崩最为合适,傅青主说不能畏药物剂量大而减半,减半则不效,该方大熟地1两(9蒸),白术1两(土炒焦),黄耆3钱(生用),当归5钱(酒洗),黑姜2钱,人参3钱。事实上,临床如果运用到这个方剂,不唯不减量,还应该加半倍或者一倍的量用。

平肝开郁止血汤,白芍30克(醋炒) 白术30克(土炒) 当归30克(酒洗) 丹皮9克三七根9克(研末) 生地9克(酒炒) 甘草6克黑芥穗6克柴胡3克,这个方剂通常运用在受情绪影响明显的血崩中,往往和调肝汤一起加减使用,调肝汤,山药15克(炒) 阿胶9克(白面炒) 当归9克(酒洗) 白芍9克(酒炒) 山萸肉9克(蒸熟) 巴戟3克(盐水浸) 甘草3克,对于一些不明原因,久查久治不愈,以患者情绪敏感为特征的功血,这个两个方子加减效果非同寻常,能取到立竿见影之效。该方基本没用所谓的收涩止血药,而止血效果如此神奇,不能不说是中医思维的又一临床见证。

加减当归补血汤,生黄芪1两,当归1两(酒洗),桑叶14片,三七末3钱(药汁送服)此方虽然药仅四味,却是临床治疗崩漏重证的一个高效专方,原方治疗老妇血崩,而临床除去气滞血瘀证不适合用外,其余各证不论老少均可用之,经多位医家和病例验证,该方治疗除气滞血淤外的功血,有效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一般一付见效,3付止血。近代妇科名家徐荣斋先生,我们随后要讲的民国大医张锡纯,现代名医余国俊均对此方进行推荐与肯定。我在临床上也试用过此方,确实有效率较高,根据余国俊经验,无论寒热均可加生地30克。桑叶必用,不能减,无新鲜者,用霜桑叶30到40克,中医认为,桑叶乃木中秉金气者,能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故而擅长敛汗止血。单用桑叶,有短期内治标止盗汗的作用。

安老汤,人参30克黄耆30克(生用) 大熟地30克(九蒸) 白术15克(土炒) 当归15克(酒洗) 山茱萸15克(蒸) 阿胶3克(蛤粉炒) 黑芥穗3克甘草3克香附1.5克(酒炒) 木耳炭3克,此方用于老年妇女经水断后复行,大家可以想一想,妇科有些什么病最容易见到老年妇女经书断后复行?比如,子宫内膜息肉,比如子宫内膜癌,因此,此方提供的思路,值得临床借鉴。我就曾经用安老汤和李翰卿的神农丸加减,治疗过一些子宫内膜癌,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比如,有一位看病时六十五岁,被宣判为子宫内膜癌晚期,生存期最多不超过一年的病人,我们讲课的这时候,正在家里庆贺七十大寿。

产后用药禁忌

产后用药禁忌提到的这些,其实不是绝对的,重点在于保存元气,不耗气伤血,

不乱补也不乱攻,不犯虚虚实实之戒,有是证,在考虑三因制宜的情况下,还是要用是药,有些所谓的禁忌药,傅青主在自己的加减生化汤系列里也有用到,比如三棱。

调经

关于傅青主的调经,其实是他最有特色和价值的学术,他在调经篇创制了很多临床卓有成效的妇科名方。比如清经散,两地汤,定经汤,调肝汤,温经摄血汤,健固汤,傅青主加味四物汤等。其中,清经散治疗血热经期提前,定经汤治疗肝郁肾虚的月经先后无定期,温经摄血汤治疗虚寒证月经后期,调肝汤治疗肝气不舒,肾气不足引起的经前后诸病,健固汤治疗脾虚经前泄水,都是经得起临床考验的。对中医妇科有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下来就此再研究,切磋。

清经散,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酒炒) 大熟地9克(九蒸) 青蒿6克白茯苓3克黄柏1.5克(盐水浸炒)

两地汤,大生地1两(酒炒),玄参1两,白芍药5钱(酒炒),麦冬肉5钱,地骨皮3钱,阿胶3钱

用地骨、生地,能清骨中之热。骨中之热,由于肾经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情,而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况所用诸药,又纯是补水之味,水盛而火自平理也。

定经汤,菟丝子(酒炒)30g,白芍(酒炒)30g,当归30g(酒洗),大熟地15g(九蒸),山药15g,白茯苓9g,芥穗6g(炒黑),柴胡15g。

肾水不足,水不涵木,木燥烁精,肝肾既为母子,则息息相关,“定经汤”乃滋肾舒肝,阴阳并调之剂,故妇科很多病皆可用此方加减治之。罗元凯,王辉萍等妇科名家对此方非常推崇。

病案赏析:

病例1游XX,15岁,1988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13岁月经初潮,不久即患“心肌炎”,常用西药,失于调摄,体质虚弱。半年来阴道出血淋漓不断,不时大出血,西医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曾输血抢救3次,屡用止血、消炎药和激素,仍出血不止;

又配服中药30余剂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气摄血,填精止涩方药以及单方、验方,遍尝之矣,仍无显效。

其母系西医妇科主治医师,于束手无策、焦虑万分之际,乃决意护送其女来乐山求治于江尔逊老中医。患者下车后极度虚弱,行走困难,被背负而来。

江老诊:患者全身浮肿,面色苍白,声低气短,动则呼吸迫促,唇舌淡白、六脉

重按皆无,轻按若隐若现。

江老已疏大剂补中益气汤合温经汤,并令其预备红参30g,一旦大出血时即浓煎频服。恰笔者在场,江老遂主动建议先用笔者习用的高效专方一试。

笔者遵嘱疏2方:①傅青主“加减当归补血汤”加生地(药味、剂量、服法同例1);②张锡纯“固冲汤”:炒白术30g,生黄芪18g,煅龙骨24g,煅牡蛎24g,山萸肉24g,白芍12g,乌贼骨12g,茜草9g,棕边炭6g,五倍子1.5g(轧细药汁送服)。

医嘱:①先服加减当归补血汤l剂,如出血减少,可连服3剂,出血必止;尔后若有少许出血,可服固冲汤4剂以善后。②如服加减当归补血汤1剂无效,则改服江老之方。

效果:10天后患者之父复来,欣喜而告曰“果然服1剂出血减少,连服3剂出血全止;2日后又出血少许,服固冲汤l剂出血即止。今已服完4剂”。

乃嘱其交替服归脾丸、补中益气丸1个月以调补之。

此女现在乐山卫校读书,询知愈后2年来月经完全正常,身体渐渐康复。

病案2李X X,28岁,2000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阴道反复不规则出血半年,屡用激素及中药治疗乏效。经B超诊断,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黄体功能退化不全。妇科建议切除子宫,患者惧,仍寄望于中医药。

刻诊:经血淋漓不断,每隔几天大出血1次,挟血块;颜面虚浮晄白,气短乏力,舌淡白,脉弦细涩,情绪波动则出血愈剧,已经用过加味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固本止崩汤,失笑散,温经汤等,辗转国内妇科名医数十人均时效时不效。处方:平肝开郁止血汤和调肝汤加减

效果:一付血止大半,二付余留少许出血,三付全止。

病案3 女,35岁,初诊2008年7月4日。结婚8年,同居未孕。15岁初潮,LMP 2006年5月30日。平素月经不调,经行常前后期不一,经量或少或多,或夹血块,经前乳胀,经行腰酸,带下极少,寐安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脉细。妇检正常,BBT偶双相,且高温相持续时间短,仅8~10天,证属肝郁肾虚,治拟疏肝益肾。

处方:定经汤加减

效果:三个月后怀孕,顺产一男孩

以上三个病案对比,所以特效方药很可贵,然而中医的思维更加宝贵,医者,意也,意不明,则行不效。根据中医的思维学中医,用中医,什么时候都不晚,朱丹溪是四十余才学中医,傅青主也是半路出家。。因此,同学们,如果喜欢中医,对中医有兴趣,什么时候学都不晚,不要说你们现在只是大四,即使在以后,万一困顿,落魄,需要用中医讨生活了,还是不晚,对于美好事物的追寻,是只要开步走就会发生力量的。

最后,让我们来对今天所学的医家,傅青主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回顾,并进行二个妇科病案赏析。对于考试,我们必须掌握重视气血,治疗带下病,产后病的经验、应用生化汤的特色,熟悉治疗不孕症,血崩症的方法。那么临床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学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回顾。

坚质浩气 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及其书艺试析

坚质浩气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及其书艺试析 坚质浩气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及其书艺试析2011-03-31 09:17坚质浩气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 及其书艺试析 十七世纪,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使傅山的审美感情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种感情既是深沉的,也是真诚的;是悲壮的,也是神圣的。傅山先生具有独特的美学思想,他的一个著名的警世骇俗的美学观点:“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简称“四宁、四毋”)(《霜红龛集》卷二十五,作字示儿孙)现在已成为书画艺术创新的一大法宝,是他对中国美学的一大贡献。首先“拙”,不是通常指的笨拙之拙,没有 精糙、蠢笨的含义,“拙”的内在是“正”,是他堂堂正正的高尚人格。以正拙为其艺术特色的书作,是他刚正秉性的必然产物,是既敢于恣肆,又敢于放任而不死板的正极之后出现的神奇。正中含奇,奇不失正,奇即列于正之内,正即连于奇之中。是若拙,而不是真拙的大巧。他说:“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他进而又说:“写 字之妙,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既要端妙周正,而又不死板呆滞。如何克臻此境呢?

他的理解是:“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然变化何可易到。不自正入,不能变出……但能正入,自无卑贱野俗之气。然笔不熟不灵,而又忌亵,熟则近于亵矣。”(《霜红龛集》卷二十二?杂著)我们领会他的精神,体味他的哲理,强调“变”、“化”,变则通,化则灵,变化中则神气生焉。他有一别号为“观化翁”,即有此寓意。这其中的变化,“正”是根基。他多次强调“志正”、“学问正”,学书之道只有从正道入,才能变化无穷,时出新意。从平正到险绝,由险绝复归平正,再由平正递进到新的奇绝,在往复无穷的变化中,不断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但是奇和怪、板和正、熟和亵,一墙之隔的界线非常微妙,过犹不及。因此,巧与拙,要的是恰到好处的火候和分寸至为重要。黄庭坚就主张:“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女子妆梳,百种点缀,终于烈妇态也。”所以大家书风,拙胜于巧,巧处不易见,但总觉其博大。而小家,巧胜于拙,巧处易见,反而更觉其浅薄。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正在于此,不能简单地、肤浅地看作是偏激和反中庸。他自己承认:“志正体直,书法通于射也。”他最注重的还是作人的一腔浩然之气。全祖望说:“先生非止言书也。”一语道破他强调“正”的真谛,正是“此中机变,不可胜道,最难与俗士言。”在这里使 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傅山先生在对正与拙的深层地阐发中,已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冲破历史的局限,为有清以来的书法创作和评论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明清以降,

书法常识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部名帖不属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三希” A《快雪时晴帖》 B《中秋帖》 C《伯远帖》 D《鸭头丸帖》5、下列哪位书法家不是和尚? A怀素 B智永 C金农 D怀仁 6、下列哪位书法家没有政治污点? A蔡襄 B赵孟頫 C张瑞图 D王铎 8、“蚕头雁尾”是哪一种书体的用笔特征?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9、“似我者死,逆我者生”是我国现代哪位艺术家的名言? A潘天寿B启功C齐白石D李可染 10、下列古代书法家中哪一位不是以写篆书而闻名的? A李斯B李阳冰C吴昌硕D薛稷 11、下列书法家哪一组不是父子关系? A王羲之、王献之 B欧阳询、欧阳通 C 康熙、乾隆 D米芾、米友仁 12、下面哪幅作品不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A《四十二章经》 B《洛神赋》 C《赤壁赋》 D《道德经》 15、金文是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请问其兴盛于哪个朝代A商朝 B商代 C春秋 D战国 16、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哪三个方面世称“三绝” A诗、画、文 B诗、书、画 C诗、文、书 D文、书、画 17、石刻文是刻在石头上的一种字体,产生于周代,请问兴盛于哪个朝代 A、汉代 B秦代 C 魏代 D晋代

19、楷书四大家中谁不是唐朝的?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赵孟頫 20、甲骨文被誉为“最早的文字、最晚的书法”,它的发现者是谁? A清王懿荣 B 明王懿荣 C 明刘基 D清刘基 21、隶书是哪个年代发明的 A汉代 B秦代 C魏晋 D唐 1.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书法术语()。 A.翰墨 B.勒石 C.临 摹 D.透视 2.“入木三分”这一成语与下列哪位书法家有关()。 A.赵孟頫 B.薛稷 C.王羲 之 D.欧阳询 3.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有效手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临帖六法()。 A.实临法 B.指临法 C.意临法 D.笔临法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吴门四才子。() A.唐伯虎 B.文征明 C.徐渭 D.祝允明 5.书法作品的落款有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是上款敬语()。 A.谨书 B.顿首 C.嘱 书 D.雅鉴 6.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学习书法的别称() A.临摹 B.临帖 C.临池 D.临 渊

傅山《啬庐妙翰》

傅山《啬庐妙翰》 在清初的访碑大潮中,傅山是重要的一员。这其中,摈弃赵孟頫,深入颜真卿,曾是一段时期内傅山的主要书法功课。这其中有道德上的取舍,但更有书艺上的求索。【比神迈更重要的支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傅山在一篇笔迹中曾写道:“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在另外一件杂书卷中,后人还发现,傅山称《大唐中兴颂》的书法“支离神迈”。后世研究其书,多注意傅山对颜真卿的褒奖与发挥,顺而赞颜书“神迈”。但却往往忽略了更为关键的两个字:支离。学者白谦慎在《傅山的世界》中,剥离出“支离”这个美学概念,并探寻出其中的深意。一是从《庄子.人世间》篇幅中的“支离疏”,挖掘出美学概念背后的政治寓意:“逃避当代政治,更可以进一步引申为退隐和对现政权的消极抵抗。”二是傅山将这个美学概念,当作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理想,并付诸实践。傅山在《训子帖》中更是给后辈立下严苛规则:“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啬庐妙翰》局部)【《啬庐妙翰》中的“支离”】在《啬庐妙翰》这本作品中,傅山实践“支离”美学观的方式近乎激进而疯狂。由此,这个作品也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奇特最难解的作品”。在草书部分,行距极不清楚,而且一个字有时会与另一个字合成一

体,有时又一分为二;再加上高度、极端的简化和他连绵不绝的笔法,一片支离破碎之感。这对于阅读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中楷部分,固有的结字更被强力支离。笔划彼此脱节,结构严重变形,甚至干脆解体,字与字互相堆砌,大小对比悬殊。行距就更不用说,有的字直接跨行。整体松散杂芜,造成阅读者无比的困惑。每一个字的组成部首乃至笔划,都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夸张、扭曲、肢解、变形、分离。时而粗暴,时而精巧,困顿困惑困难的阅读感之外,是一种难以言表特殊的美感。(《啬庐妙翰》局部)【解构主义大师】虽然白谦慎认为,“他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位草书大师”,但同时也指出,“傅山当然不是第一个把汉字的结构变形的书家,但他无疑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经常也最极端地使用变形手法的书法家。”在“书法入门”看来,傅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解构主义大师”。他的“支离”美学理念,事实上,虽然影响深远,但并未成为主流。至于今日,在激进、极端地实践边界,自然就是艺术的分野——现代派的某些作品,事实上已经进入到美术的范畴,已与书法无关。(韩美林《天书》) ? ? ? ?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甲骨文的临摹与书写 一.甲骨文的文字特点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1)字形多变: 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体式丰富: 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因字成型 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线条瘦硬 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5)形象生动 甲骨文是师法自然,合众美的结果,大部分字在大自然中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形状、声音、轨迹等。 万[萬] 形如蝎子.蝎子为胎生昆虫,母蝎产子,每胎可达数一甚而 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 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不可胜数之“万”字. 春 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个计时的标志, 组合起来,表示草木遨生开始的时序. 至 一支箭由远方而来,射到靶上,一横代表箭靶

观 是一只猫头鹰的特写,最上面是羽,角中间一竖是 喙,两侧是一双眼睛.显出一副主神贯注观贯注观察的样子,最下面的是乌,表明猫头鹰的类属.此字充分的掌握住了猫头鹰的表情。 二.甲骨文的艺术特点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

青囊秘诀

青囊秘诀 傅山(1606年--1684年)山西太原人,初名鼎臣,又字乔山,后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青主。自号公它、朱衣道人、石道人等。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同时代人评价他“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博极群书,时称学海”。同时他还是名医,在书法绘画艺术也有非凡的造诣。傅山是个奇人。他的事迹生平,不见于正史记载,甚至连地方县志、府志,也只见廖廖数语。然而他的声誉和影响却是相当之大,在太原地区乃至三晋大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袁继咸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自幼颖悟,博闻强记,赋性刚直不阿。崇祯年间曾以一介布衣,发动诸生数十人上书为山西提学袁继咸讼冤,勇挫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袁继咸解送京师,傅山背着干粮,顶风冒雪步行陪囚车千里赴北京。到京城后,他到处散发,《辩诬公揭》的揭帖(传单),并先后拦住御史孙贤、大学士温体仁等请愿。终于袁继咸得以昭雪,而傅山名震朝野。 明亡后,傅山一度出家为道士,并与顾炎武等人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曾被捕。在狱中“抗词不屈,绝食数日,几死”。为了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博学鸿词科,傅山也在被推荐之列,他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还是奉命强行把他送到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清廷宰相冯溥并一干满汉大员隆重礼遇,多次拜望诱劝,傅山靠坐床头淡然处之。他既以病而拒绝参加考试,后来康熙皇帝批准免试,封他为“内阁中书”,允许还乡。有关部门又要求傅山必须到午门前叩谢皇恩,把他连人带榻抬去,傅山先是不肯下来,后来被逼急了,索性躺到地上。主持的官员又是尴尬又是敬佩,赶紧打圆场说:“行了行了,就算谢过了罢。”据说傅山出京时,送行者极多,道路为之堵塞。 傅山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两部。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 傅山长于书画,精鉴赏,并开清代金石学之源。全祖望在《阳曲傅先生事略》中说他“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他提出的“四宁四毋”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艺术主张,三百多年来一直备受推崇。 傅山著述甚多,散失达十之七八。现存清张思孝辑《霜红龛集》12卷,清刘辑《霜红龛备存》40卷,清丁宝铨辑《霜红龛集》40卷、戴廷编《霜红龛诗略》,《两汉姓名韵》、《金刚经批注》、《荀子评注》、《荀子校改》、《庄子批点》、《淮南存隽》、《淮南子评注》、《楞严经批注》、《杂著录》、《傅青主女科》、《红罗镜》等。 青囊秘诀 序 石道人传《青囊秘诀》,余阅之,未知其果效与否?而其议论纯正,望之而知为异书也。因挥汗抄录,带入都门,试之对口、痔漏等症,无不应手而愈。虽扁卢神术,无逾乎此。潘子原本,失其姓氏,书传而人不传,是谁之咎?余闻君子不没人善,异日者当以《无名氏青囊秘诀》弁其眉而付诸梓头。 大清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巧月帆川王大德撰于金堂之旅次。 河南怀庆济源庙道张士学秘藏 全文以抄本《青囊秘诀》为底本,参校山阴朱华子陈士铎洞垣秘笈之洞天奥旨。 七情六欲六淫论:

傅青主女科 (精校)

傅青主女科 (精校) 傅青主女科 上卷共三十八條三十交骨不開降子湯九症四十一方種子腳手先下轉天湯身瘦不孕養精種玉湯氣逆舒氣湯帶下胸滿不思食不孕并提湯子死產門救母湯白帶完帶湯下部冰冷不受孕溫胞飲子死腹中療兒散青帶加減逍遙散胸滿少食不受孕溫土毓麟湯正產黃帶易黃湯少腹急迫不受孕寬帶湯胞衣不下送胞湯補中益氣黑帶利火湯嫉妒不孕開鬱種玉湯湯 赤帶清肝止淋湯肥胖不受孕加味補中益氣湯氣虛血暈補氣解暈湯 骨蒸夜熱不受孕清骨滋腎湯血暈不語刺眉心穴法獨參血崩腰酸腹脹不受孕升帶湯湯當歸補血湯昏暗固本止崩湯便澀腹脹足浮腫不受孕化水敗血攻心暈安心湯年老血崩加減當歸補血湯種子湯腸下補氣升腸湯萆麻仁提少婦血崩固氣散法 交感血出引精止血湯 鬱結血崩帄肝開鬱止血湯下卷共三十九條四十產後閃跌血崩逐瘀止血湯一症四十二方二法少腹疼血瘀散結定瘀湯血血海太熱血崩清海丸虛腸寧湯妊娠氣喘救脫活母湯鬼胎惡阻順肝益氣湯惡寒身顫十全大補湯婦人鬼胎蕩鬼湯紅花霹靂浮腫加減補中益氣湯惡心嘔吐溫腎止嘔湯散少腹疼安奠二天湯血崩救敗求生湯室女鬼胎蕩邪散調正湯口乾咽疼潤燥安胎湯手傷胞胎淋漓不止完胞湯 吐瀉腹疼援土固胎湯四肢浮腫轉氣湯調經子懸脅疼解鬱湯肉線出兩收湯 經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經散跌損救損安胎湯肝痿收膜湯火旺水虧兩地湯胎漏助氣補漏湯氣血兩虛乳汁不下通乳丹經水後期溫經攝血湯子鳴扶氣止啼湯鬱結乳汁不通通肝生乳湯經水前後焝定期定經湯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息焚

經水數月一行助,丹安胎湯 年老經水復行安老湯中惡消惡安胎湯 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加味多怒墜胎利氣洩火湯 四物湯 經水未來腹先疼宣鬱通經湯小產 行經後小腹疼痛調肝湯行房不慎固氣填精湯 經前腹疼吐血順經湯跌閃理氣散瘀湯 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溫臍化大便乾結加減四物湯 溼湯畏寒腹疼黃耆補氣湯 經水過多加減四物湯大怒引氣歸血湯 經前先洩水健固湯 經前大便血順經兩安湯難產 年未老經水斷益經湯血虛送子丹 1 女科上卷陽曲傅山青主手著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寓補 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白帶下一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剋脾土,補益 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溼,何難分消水夫帶下俱是溼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由裏以及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蓋帶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爾。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糸也,帶脈焝力則 難以提繫,必焞胎胞不固,故曰,帶弱青帶下二 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焞而帶脈之

薛稷的书画评析

薛稷的书画评析 摘要:本文对薛稷在诗、书、画三方面的艺术成就作了简要分析和评说,认为他是一位全才艺术家。他的诗歌代表作《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不愧为唐古之宗,他的楷书成就而无愧于初唐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画 鹤无愧于画之绝品、画之典范。 关键词:薛稷;诗书画;全才艺术家 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唐代以后,诗书画俱擅并对后世产生影响的艺术家代不乏人。薛稷是历史上较早的一位兼工诗书画并有一定影响的全才式人物。如果研究他的诗歌,还应该了解他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如果研究他的书法,还应该了解他在诗和画方面的成就,如果研究他的画,也应该了解他在诗歌和书法方面的成就。若遗漏了一个方面,那么把他作为艺术家来认识是不全面的。薛稷(649q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擢进士第后,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唐睿宗即位后,迁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后又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人称薛少保。当时薛稷以辞章闻名,又工书善画,尤长于画鹤。由于他所处的职位和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自然地,他就成为了初唐时期一个综合性的卓越人物。薛稷的诗歌,现在留下来的还有15首,《全唐诗》中存有14首:四言古诗2首,五言古诗2首,五言绝句1首,五言律诗5首,七言绝句2首,七言律诗2首。薛稷作诗,非常精熟,不论是四言、五言、七言,还是古风、绝句、律诗,不论是应酬唱和,还是独抒胸臆,不论是游玩山水之作还是饯别亲朋之章,都写得十分得题得体,或情与景交融,或意与境相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他作诗,能深能浅,能颂能叹,能婉约,也能古雅。深奥的如《仪坤庙乐章二首》等;浅显的如《早春鱼亭山》、《春日登楼野望》、《秋朝览镜》等;歌颂的如一些宫廷应制诗;叹息的如一些客寄他乡和见景生悲之作;婉约的如《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夜宴安乐公主新宅》等;古雅的如《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等。 (一)《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诗云:“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西登成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此诗有建安诗歌的浓烈格调,对眼前景物,发思古幽情,伤季节变换,叹人生几何,把写景、怀古、用典、抒情有机地融于一体。全诗显得高浑超诣又古雅冲淡。杜甫云:“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

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汉字 (10分)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春雨宜读书,夏雨宜yì( )棋,秋雨宜检藏.( ),冬雨宜饮酒。 ②居城市中,当以画fú( )为山水,以盆景为苑囿.( ),以书籍为朋友。 2.请在下边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2分) A .狐□虎威 意思: B .闻名□迩 意思: 3.请结合语境,将文段后三个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充到相应的横线上。(2分) 山居是 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赏鉴是 事,稍一痴迷,则亦商贾;诗酒是 事,稍一屈从,则亦苦境。 A .雅 B .胜 C .乐 4.请将下列古人代指年龄的词语,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2分) A .垂髻 B .弱冠 C .襁褓 D .束发 5.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运用之妙,变化无穷。同样是“洗”的意 思,因为不同的对象,古人往往选用不同的汉字来表达,不仅表意更加准确,而且意趣更为生动。请将下列义近字与相应的身体部位对号入座。(2分) A .沃( ) B .濯( ) C .盥 ( ) D .浴( ) ①( )身 ②手( ) ③( )面 ④( ) 足。 阅读 (60分)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书法常识100题

书法常识100题 一、书体类 1、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 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称“猎碣文”。 5、什么是大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6.什么是小篆? 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秦丞相李斯修订、整理的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 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 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什么是汉隶? 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 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13、什么是今草? 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草? 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 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也有人把北魏石刻称为“魏楷”。 17、什么是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书的特点。早期

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浅析《傅青主女科》之辨证论治(一)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八纲辨证脏腑辨证 傅山,字青主,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生活于明万历35年至清康熙23年(公元1607-1684)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先生为医,精诣歧黄,通晓各科,尤精于妇科。《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为其代表作,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中医妇产科专着,书中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妇科临床。笔者学习先生著作,对其辨证论治思想初探一二。1论病求因,辨证简要 《女科》书中每论一病一证,必探其病因,别其异同,且言简意赅,扼要得当,便于临床掌握。如论不孕证,详列十种之多,但每一证型只抓住一两个主证加以识别:如谓身瘦者为血虚,阴虚;下部冰冷者为胞宫寒;心怀狭隘,易生嫉妒者为肝气郁结;体胖痰多者为湿胜;骨蒸潮热者为骨髓内热。又如论妇人带下,谓“带下俱是湿证”,一个“湿”字便概括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进而以显而易见的带下颜色为根据,区别为青、赤、黄、白、黑五带。证候虽然复杂,但寥寥数语即剖析清楚,判然有别,要简不繁,形成傅氏辨证的一个重要特点。 2八纲辨证,妙解病机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傅氏在《女科》中灵活运用阴阳之理,妙解病机,见病知源,尤具特色。其以阴阳为纲,辨明证候寒热虚实。如论经水先期云“妇人有先期而经来者,其经水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又有妇人先期经来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时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又如“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以上从月经的先后期辨其寒热,又从月经的量来辨其虚实,这种方法至今仍指导着临床。 3脏腑辨证,统筹兼顾 傅氏十分重视脏腑学说,针对妇科病特点,提出肾为任脉之本,脾为带脉之本,肝为冲脉之本,强调肝、脾、肾在妇科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指出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肾藏精,精生血,精血同源又相互滋生,因此肾与妇女经、孕、产、乳均密切相关。“经本于肾”,傅氏认为月经病与肾精、肾气均密切相关;不孕则多责之肾虚:身瘦为血虚肾阴亏虚,胸满不思饮食为肾阳气不足;骨蒸夜热为肾水不足;同样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不足而胎动。因此,傅氏善用生熟地,山萸肉等滋补肾精,加上当归,阿胶等养血以生精。总结其补肾之法,有温润填精补肾阳法、甘温补肾气法、甘咸滋阴养血补肾法、滋阴清热泻火法、引火归元法、滋肾养肝法、补肾健脾法等。

傅山论书法之要旨

傅山论书法之要旨 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傅山生平博通经史诸子之学,取得卓然杰出的成就早已有定论。在艺术方面,他又是书画家,论书法提出四“宁”四“毋”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此论发聋振聩,彰显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近三十年来书法理论界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个人品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四“宁” 四“毋”,大多认为傅山书论归于“大巧若 拙” ,“贵得天倪” 还有学者深入探讨其审美观,渊源出于自然主义和极端人格主义。近年为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型图录《傅山书法全集》,序言和专论也论及四“宁”四“毋”。以上诸家之说都颇有见地。然犹有未尽之处。 关于四“宁”四“毋”说,清全祖望《鲒琦亭集》“阳曲傅先生事略”云:“(傅山)尝自论其书日,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赵孟?\)、香光(董其昌)墨迹,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日,是如学正人君子者,每觉其觚棱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雪曷尝不学右军(王羲之)?而结果

浅俗,至类驹王之无骨,心术坯而手随之也。于是复学颜太师(真卿)。因语人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君子以为先生非止言书也。”傅山对赵孟身为宋宗室而事元极为不满,也就鄙夷其“巧” 、“媚”的书风,提出个人的书法审美观点,当然包含有更深更广泛的社会内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笔者曾见陈迩冬先生《十步廊读书录》之“傅山论书法” (载《光明日报》),读后有一则笔记写道,陈先生揭示傅山四“宁”四“毋”之外还有一条“宁横毋顺”。原出康熙时期太原段绰辑刻的傅山书帖,名“太原段帖”。全祖望是雍正、乾隆间史学家,记述傅山事略敬其艺术更景仰人格、精神。对于“宁横毋顺” ,或为全祖望不知,或知而顾忌,未予记录。因为“非止言书”的“宁横毋顺”主张,明明在直批清王朝的逆鳞。 去年秋冬笔者两度北上山西,访霜红龛,谒崛崛山之傅山读书处,观晋祠傅山纪念馆、山西博物院藏傅山墨迹,可惜未搜寻到《太原段帖》。《傅山书法全集》也只有《段帖》残稿册页,未见有“宁横毋顺”条。回忆前辈美文钩沉,认识四“宁”四“毋”之真谛,加深了对傅山书艺的理解。 “书为心画” 。傅山以爱憎、悲愤倾注笔端,书法作品都涂抹有浓郁的社会色彩,浸透真挚的个人情怀。他以崇高

傅青主女科方剂

白带----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叁(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青带-----加减逍遥散 茯苓(五钱),白芍(酒炒五钱),甘草(生用五钱),柴胡(一钱),陈皮(一钱),茵陈(三钱),栀子(三钱炒)。 黄带----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木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黑带----利火汤 大黄(三钱),白术(五钱土炒),茯苓(三钱),车前子(三钱酒炒),王不留行(三钱),黄连(三钱),栀子(三钱炒),知母(二钱),石膏(五钱煅),刘寄奴(三钱)。 赤带----清肝止淋汤 白芍(一两醋炒),当归(一两酒洗),生地(五钱酒炒),阿胶(三钱白面炒),粉丹皮(三钱),黄柏(二钱),牛膝(二钱),香附(一钱酒炒),红枣(十个),小黑豆(一两)。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 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芍(三钱酒炒),大熟地(三钱九蒸),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 经水先期火旺水亏----两地汤 大生地(一两酒炒),元叁(一两),白芍药(五钱酒炒),麦冬肉(五钱),地骨皮(三钱),阿胶(三钱), 经水後期----温经摄血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肉桂(五分去粗研),续断(一钱), 经水前後无定期----定经汤 兔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酒炒),当归(一两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药(五钱炒),白茯苓(三钱),芥穗(二钱炒黑),柴胡(五分) 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 白茯苓(五钱),陈皮(五钱),白术(三钱土炒),白芍(三钱酒炒),山药(三钱炒),兔丝子(二钱酒炒),杜仲(一钱炒黑),甘草(一钱) 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 人叁(一两),黄(一两生用),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一钱)。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加味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三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粉丹皮(三钱),元胡(一钱酒炒),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加荆芥穗炒黑一钱,尤妙。 经水未来腹先疼----宣郁通经汤 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炒),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行经後小腹疼痛----调肝汤 山药(五钱炒),阿胶(三钱白面炒),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山萸肉(三钱蒸熟),巴戟(一钱盐水浸),甘草(一钱)。 经前腹疼吐血----顺经汤 当归(五钱酒洗),大熟地(五钱九蒸),白芍(二钱酒炒),丹皮(五钱),白茯苓(三钱),沙叁(三钱),黑芥穗(三钱)。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温脐化湿汤 白术(一两土炒),白茯苓(三钱),山药(五钱炒),巴戟肉(五钱盐水浸),扁豆炒捣(三钱),白果(十枚捣碎),建莲子(三十枚不去心) 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芍(三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二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黑芥穗(三钱),山萸(三钱蒸),续断(一钱),甘草(一钱) 经前先泄水----健固汤 人叁(五钱),白茯苓(三钱),白术(一两土炒),巴戟(五钱盐水浸),薏苡仁(三钱炒) 经前大便血----顺经两安汤 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大熟地(五钱九蒸),山萸肉(二钱蒸),人叁(三钱),白术(五

傅山论书

摘要:在对明清时期"尚丑"的表现主义书艺思潮研究现状作辨正的基础上,阐释傅山对书-道关系的理解,并以此对他提出的"丑"的审美理念以及对碑学的倡导进行了贯通和剖析,从而从时代精神的高度整体地动态地把握傅山的书法审美理念。 关键词:傅山,书法,书-道关系,原儒精神,狂狷精神,骨气,丑,碑学 一、对"尚丑"的表现主义书艺思潮研究现状的辨正 傅山"宁丑毋媚"的书法理论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观点,但是内中许多原委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理清,大多只停留在一个孤立的艺术个性表现的解释基础上,不能从儒家精神传统、士人传统以及审美理念变迁史的角度宏观地把握,因此不能充分地理清他书法理论的内在动因和生机所在,本文将试着作一整体的动态的把握。首先对明清时期"尚丑"的表现主义书艺思潮研究现状作一辨正。 姜澄清先生在《中国书法思想史》中以干禄气息来概括明代书法堕入俗障的颓势以及清康乾时期馆阁体对书艺的窒息,并以此为批判的对象梳理出与之对抗的明清"尚丑"表现主义书艺思潮:中晚明时徐渭的书法"在破规矩中去确立‘丑'的美感","可视为清代‘奇丑'书法的先驱,从明清之交的傅山到清代中晚期的刘熙载,在理论上肯定了‘丑'的美学原则,而金农、郑燮的‘怪',在艺术上是与徐渭一脉相承的。"○1而清代碑学的勃兴正与此尚丑精神密切相关。他认为宋以来,抒情写意,表现个性的艺术追求日渐强烈,但宋代"主要体现为一般士大夫的闲情逸志",到明代徐渭那里则是"侧重表现内心的郁积、痛苦,是社会苦闷、人生不幸的宣泄",是"以‘丑'去与儒家所主张的‘中和穆穆'的‘雅'相抗衡。"○2这一结论显然有涉武断,是无法从前面针对的批判对象推出的。"丑"其实对抗的是庸俗,是乡愿,是缺乏真性情的人格和艺格的萎靡,而不是雅。徐渭是深受明代心学影响的士人,他狂放不羁的丑书,突显的是狂狷的反叛精神,志在睥睨流俗,在出离视觉常规中破开人们心灵的麻木,唤醒被沉埋的生命痛感,从而抵达生命的真趣和高贵。"丑"其实追求的是一种真朴傲岸的大雅境界,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气质与原儒精神中推崇的狂狷以及对"道"的独立坚守精神有着深刻的血脉关系。作者此文并未提到继徐渭之后,以晚明四子为代表的官僚书派在明代书坛的别异追求和对帖学的拓展,而沈语冰在《历代名帖风格赏评》中则对他们的形式创新和风格异变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最后他也下了相似的结论:"自此以往,中国古典书法不再以尽善尽美的儒学道统为念,也不再以温柔敦厚的儒家中和美学为尚,书法艺术的道-艺模式一旦打破,铺张扬厉、抒情写意的艺术才得到了用武之地。"○3这样类似的结论也可以在流行的很多书法史中读到,似乎书法界已经对此达成了不争的共识。然而稍微考察一下晚明四子的身份,就可以知道他们无一不是经过儒家思想深刻熏染的儒士――像黄道周还是晚明的大儒和节义英烈,他们的书法创造动力以及对雄肆等审美风格的倾向显然与原儒精神有着深刻的联系。而金石学的发达,溯其源则与明末清初大规模的儒家内部思想反省运动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痛彻的反省决定了当时士人普遍的重气势尚高古求朴拙的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将儒家思想一再置于与书艺发展对峙的地位,责备它压抑个性、束缚情感和创造力,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今人对古人不够体贴深入的重大误读。 面对悠久的书法史,我们始终应追问:古人的情意追求和对经典的选择和确定到底来源于怎样的价值依托?显然,这托底的价值来源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思想精蕴,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教化的先觉者对人的内在自由和生命境界的关注和解答,特别是原儒精神以其理性自律的精神和对深沉博大而崇高的人格理想的追求,感染、引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为之不懈地奋斗,在自觉地传承中展现出丰富的多层次的精神气质,并通过生命体验、思维方式和人格美赏鉴的方式向艺术领域渗透,衍生出相应的审美理念,像高古、雄浑、雄强、雄逸、峻烈、悲怆、沉郁、顿挫、凝重、敦厚等等这些美感境界,都是围绕这种生命境界展开的多

傅青主女科歌诀

傅青主女科歌诀 带下 完带汤(白带) 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 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加减逍遥散(青带) 加减逍遥苓柴芍,茵陈陈皮生甘草,桅子清热用火炒,肝郁湿热青带消。 易黄汤(黄带) 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 能消带下黏稠秽,补肾清热又祛湿。 利火汤(黑带) 妇人黑带利火汤,黄连石膏知母藏,桅子大黄术苓配,车前留行寄奴良。 清肝止淋汤(赤带) 清肝止淋当归芍,生地丹柏大红枣,黑豆牛膝香附配,亦可方中加阿胶。 血崩 固本止崩汤(血崩昏暗) 固本止崩熟地归,参术黑姜与黄茂,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解虚危。加减当归补血汤(年老血崩)年老血崩补血汤,当归黄芪各一两,三七为末用三钱,滋肾再加二钱桑。 固气汤(少妇血崩) 少妇血崩固气汤,四君加入熟地当,杜仲山药远志味,气虚血崩效非常。 引精止血汤(交感出血) 引精止血地术参,芥穗山萸白茯苓,车前黑姜黄柏引,交感出血自能凝。平肝开郁止血汤(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归芍白术各一两,地丹三七各三钱,柴草芥穗细酌量。 逐痛止血汤(闪跌血崩) 逐瘀止血干地黄,桃仁赤芍生大黄,积壳丹皮当归尾,龟板醋炙共合方。 清海丸(血海太热血崩) 清海丸中麦地丹,山药芡芍术味联,石解龙骨地骨皮,沙元二参桑叶掺。

鬼胎 荡鬼汤(妇人鬼胎) 荡鬼汤中当归参,大黄雷丸小桃仁, 牛膝红花丹厚朴,再加积壳力更雄。 红花霹雳散(妇人鬼胎) 师传红花霹雳散,大黄雷丸三味研, 少女壮妇皆可用,只因真气未离散。 荡邪散(室女鬼胎) 荡邪散能祛邪气,当归桃仁与丹皮, 雷丸甘草共五味,室女鬼胎服之宜。 调正汤(室女鬼胎) 调正汤用补胃气,茯苓薏米及陈皮, 苍白二术能和胃,再加贝母善后宜。 调经 清经散、两地汤(经水先期) 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 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 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温经摄血汤(经水后期) 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 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定经汤(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 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助仙丹(经水数月一行) 助仙丹用陈茯苓,菟丝山药芍术匀, 杜仲甘草共合方,妙法通经气血充。 安老汤(年老经水复行) 年老行经安老汤,参芪地术胶萸当, 芥穗香附木耳炭,肝脾得和血崩康。 加味四物汤(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加味四物用丹皮,柴草白术元胡宜, 肝气不舒恶风寒,血和风散经自齐。 宣郁通经汤(经水未来腹先疼) 宣郁通经治肝郁,归芍丹皮炒桅子, 柴胡川芍及香附,甘草郁金白芥子。 调肝汤(行经后少腹疼痛)经后腹痛调肝汤,山药阿胶草萸当, 白芍巴戟共七味,疏肝止痛效非常。 顺经汤(经前腹痛吐血) 顺经四物去川芎,芥穗丹皮沙茯苓,

少儿书法入门:熊十力书法宁拙毋巧自天真

少儿书法入门:熊十力书法宁拙毋巧自天真 我有时在想,对书法的审美,若通俗来说,亦如对美女之欣赏。 有的字初看惊艳,灵动妩媚,老眼为之放光芒,然细读之,其点画的 做作或内涵的缺失,会逐步使之美丽打折;若是由书及人,又感觉作者 或乃一虚妄浅薄之徒,那么你还会因人生厌,继而再“殃及”其书了。而有的字,初看一般,貌不惊人,但随着进一步的品味赏读,并对其 学术人品的深人了解,再看三看,你又会被其内在的学养气质之美所 感染,并由此爱屋及乌。譬如学人书法则属此类,即所谓“第二眼” 美女也。 第一眼我们仅仅仅仅看到了美女的“表”,而第二第三眼之后, 或许才能真正欣赏到她的举止谈吐、才华气质、智慧学养……这是我 读了熊十力先生的书法而突然冒出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因为熊十 力的书法实在算不上是好,即便看了“二眼”或“三眼”。而随着对 熊先生的逐步了解,虽然你未必能读懂他的深邃思想,但他的为学方式、为人品格却散发出一位大学者所独有的魅力令你喜欢。所以当持 续多看了就会发现,他书法中的自然随意、放浪率真、洒脱灵动、老 练遒健……你又实在不能说不好。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熊十力先生是我国的哲学家,与马一浮、梁漱溟齐名,熊、马、梁,俗称中国新儒学的“三驾马车”。不过在学问上,比起梁、马, 熊十力起步较晚,虽说儿时他入父亲掌教的乡塾读书,初习五经章句,也学史。但彼时受维新派影响,他更喜读孟子、王船山、顾亭林书, 并萌发救国之志。青年时由行伍考入湖北新军特别学堂,联络党人, 密谋革命。武昌起义后,他曾任湖北都督府参谋,后又参与孙中山先 生领导的护法运动。但随着他目睹党人竞权争利、军阀贪淫伪善之状,心想“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于是他 慨叹“革命终无善果”,深感“革政不如革心”,故从此弃政向学, 研读儒佛,遂志学术一途。此时约为一九一九年,那年他已三十五岁,自谓“此为余一生之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国展小楷书法作品欣赏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国展小楷书法作品欣赏 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会通过一些展览来展现自己的书法作品,在国展上也有不少优秀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作品,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书法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欣赏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图片1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图片2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图片3 国展书法家的作品图片4 书法小常识 蔡襄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蔡襄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扈从帖》《脚气帖》等。 苏轼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苏轼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戏称其书法“石压蛤蟆”。 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楷书:《罗池庙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等。 行书:《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 黄庭坚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黄庭坚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用笔生涩,运笔圆劲,锐硬中有韧性,体势中宫紧敛,长撇大捺。草书作品纵横恣肆,体态奇诡,势若飞动。 黄庭坚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行书:《东坡黄州寒食诗跋》《经伏波神词诗》《松风阁帖》等。 草书:《刘禹锡竹枝词》《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帖》等。 米芾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米芾是宋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以二王为楷模,以王献之笔意为精髓,用唐人之所长。“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自称“八面出锋”。 米芾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小楷:《皇太后挽词》 行书:《蜀素帖》《苕溪诗帖》《珊瑚帖》《多景楼诗册》等。 赵孟頫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赵孟頫是元初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赵孟頫的楷书被后人列为欧、颜、柳、赵四大楷书之一,称之为“赵体”。 赵孟頫其传世代表作品有哪些? 小楷:《汲黯传》《道德经》《洛神赋》等。 楷书:《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仇锷墓碑》等 行草:《兰亭十三跋》《归去来辞卷》《赤壁赋》等。 草书:《与鲜于枢尺牍》等。章草:《急就章》等。 元朝有哪些著名书家? 赵孟頫、康里崾崾、杨维桢、倪瓒等。

龚谨:妇科傅青主.doc

龚谨:妇科傅青主 傅山 主讲教师:龚谨(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傅山,张璐,唐宗海,张锡纯四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我们各家学说这门课,虽然每位入选医家的学术都各有特色,但无论是从学术上或者临床上来说,每位医家的学术历史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有的医家影响比较大,而有的影响比较大小,有的临床效果卓著,而有的侧重理论。我个人主张学以致用,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理论必须服务于临床,医学的价值体现在临床,如果学医一场,尤其是中西医都学过,仍然对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病束手无策,除了赶快看医生,提不出任何其他建议,这是何等遗憾的事情。所以,在这四位医家当中,我要重点介绍的是傅山和张锡纯。这两位医家的伟大和临床疗效的卓著,远远超越教材的内容,有兴趣致力于临床的同学如果在课后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两位医家,能够利益你的一生,你的临床疗效一定会超越多数医生,成为造福一方的名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位伟大医家之一的傅山,傅青主。

一、傅山之特色和引子 在讲之间,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一定都知道,中医或者说 中西医结合效果最突出的专科,或者说西医有不足而中医很特 长的专科是什么?是妇科,临床上中医妇科是病人最多, 效果最好的科室。而今天要学习的这位医家,傅山,字青主,别号石道人,就是中医妇科之王。如果要搞中医妇科,那么 必学傅青主。这位生于 1607 年,距今 403 年前的大医,他在中医妇科上的成就至今无人可以超越和替代。二、傅山生平和著作那么,这位中医妇科之王,如此强悍的古代妇女之友,是如 何练成的呢?各位请看傅山生平。教材上说的语焉不详,因 为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篇幅来讲一个医家的生平。看我这里, 别看教材,教材是课前预习和课后自己看的读物,上课主要 是与老师交流。傅山的人生是一个说不尽的传奇,他生于明末,历经帝国之末世,在清初成为名满天下的忠义之士,反 清人物,经历奇异而坎坷,在书画、训诂、考据、医学等十 几个不同的领域都作出了杰出成就,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 后到我这里来传阅傅青主生平的详细故事和资料。傅山是一 个高尚纯粹之人,毕生秉持儒家忠义,却又身兼佛道两门, 提倡踏实严谨的学风,但是同时又旷达豪迈。傅山的生平可 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至情至性,百折不饶。他的朋友,弟 子,大学问家顾炎武评价他“大河以北,学问第一”,“萧然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