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方案(最新)

全县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方案(最新)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X年中央一号文件)总体部署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求,结合X县乡村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牢把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充分运用国家、省、市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实现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X助力添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全市完成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任务助力。

(二)总体目标。利用5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集中投入、重点建设,乡村产业实现大的发展,乡村面貌实现大的改观,乡村治理实现大的进步,乡村居民收入实现大的提升。

到X年,县域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全面形成。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

平进一步提高,区域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充分显现;农耕文化、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得到充分挖掘与传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在全面实现小康基础上生产生活条件有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建立;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乡镇领导班子和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领域成功创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000元和18400元,年均分别增长7%以上;切合实际的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思路举措。

对照国家、省、市发展建设目标,结合实际对标对表落实建设任务,确保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按步骤如期全面实现。

(三)基本原则。依托现有基础和发展潜能,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压茬铺开、滚动推进、考核问效”的思路,统筹把握战略思想、战略举措和战略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要在农业农村工作中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视解决人

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定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产业优先原则。要坚持产业引领,突出食品加工产业培育,巩固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坚持扩张总量、拉长链条、提升层次并举,加快培育农村新业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延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坚持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治理等一切工作出发点要与广大农民群众发展需求相统一,坚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更好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创新驱动原则。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注重创新创造,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向乡村引入新技术、新资源、新要素,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互动、有机融合,以新型城镇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来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X农业发展由“追逐者”到“同行者”再到“领跑者”的转变。

——坚持科学有序原则。科学把握全县各乡镇、村屯基础条件的差异性,做好规划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做到久久为功,稳步推进。

——坚持包容开放原则。要注重顶层设计,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营造包容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