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

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
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第21卷第2期 2012年4月JOURNAL OF 

SICHUANVol.21 No.2 Apr.2012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教育·心理研究★

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

申雨凡 李 诺 李 丹 史慧颖

【摘 要】萨提亚成长模式对于个体自身成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心理咨询师等的重视。一致性和转变是萨提亚模式中贯穿其理论构建的重要概念和核心内容。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对于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的研究,阐述萨提亚成长模式一致性的重要概念和几个重要的理论、技术,以及对萨提亚成长模式一致性进行评述。

【关键词】萨提亚成长模式;一致性;冰山;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24(2012)02-0090-

05 作者简介:申雨凡、李 诺、李 丹,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重庆北碚,邮编:400715) 史慧颖,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重庆北碚,邮编:400715)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灵成长。构建和谐社会不但要有大的国的和谐,还要有家的和谐,对于我们个人就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内在的和谐。

正如萨提亚本人所倡导的“内在和谐、人际和睦和世界和平”

。萨提亚成长模式,是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发挥自己潜力,成功应对自己成长的资源。萨提亚成长模式属于体验式/人本主义治疗,受系统论的影响,有很强的

存在主义的特点在家庭治疗领域中有重要的地位[

1]。至今萨提亚成长模式帮助了成千上万在痛苦中挣扎,受不良沟通姿态折磨的人,使他们获得成长。一致性和转变是萨提亚成长模式当中一致贯穿始终的重要概念与核心。本文主要针对萨提亚成长模式的一致性进行评述。

一、萨提亚成长模式一致性的内涵

一致性是基于萨提亚成长模式的核心建构[

2]。萨提亚成长模式的一致性哲学意义在于,一致性涵盖了开放的,动态的,自己与自己的链接,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与宇宙的链接。类似于电影《阿凡达》里万事万物链接的形象。萨提亚成长模式的一致性概念随着萨提亚模式的不断发展而演变,可以描述为三个层次:第一,在20世纪50年代,一致性提到了认识,自我认识,以及情绪和自动表达的接受。第二,20世纪60年代,一致性被认为是一种高自尊状态下的整体性和自我中心。第三,20世纪80年代,萨提亚明确地解释到一致性模型的第三个层次和精神性、普遍性有关,作为一种意识和“宇宙生命力的创造,支持,并促进人类和其他自然形式的增长”

相链接[

2]。萨提亚认为一致性是一种健康的存在方式,能够诚实地与自我、他人和情景相链接,是一个人内在和谐、人际和睦的基础,它存在于个体所有组成部分间的健康关系中。一致性是萨提亚模型中改变的目标之一。一致性不仅存在于沟通中自由表达的一致,也存在于个人内心的整合与一致。治疗中一致性的精神贯穿于萨提亚著名的冰山隐喻和沟通姿态等中间。

二、萨提亚成长模式一致性的表现

09

第21卷第2期 申雨凡 李 诺 李 丹 史慧颖: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

(一)沟通姿态

思想和言语行为的一致性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萨提亚认为,如果一个人是一致的,他就能够真实地从言语和非言语方面自由地表达自己[3]。关于表达,萨提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至今对心理治疗,家庭雕塑有重大影响的沟通姿态。

沟通姿态是萨提亚总结出来的当个体遇到人际压力的时候惯常所做出的反应。也即压力情景下的一种生存模式,包含对他人、情境、自身这三个方面的反应,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感。萨提亚认为人类的沟通姿态一共有五种[4]:讨好型,在压力情景下总是认为是自身的错,为了不让对方生气,而取悦对方,委屈自己,希望以此得到别人的认可。指责型,与讨好型相反,认为总是别人的错,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习惯与批评别人,维持自己的权威。超理智型,这类人在面对压力情景下,喜欢讲大道理,用理论、论据来证明自己,像机器一样,非常理性,情感不多。打岔型,好像感觉不到压力情景的存在,很快的变换话题,所说所做的都与他人和当下的情境无关。一致型,这种沟通姿态的人,所说所想既关注到了他人感受,也关注到自己的感受并适宜当下的情境。萨提亚认为前四种沟通姿态的人都是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对自身的成长有所限制,容易产生身心上的疾病。萨提亚模型的目标就是促进一致性沟通的使用,一致性并不是把个体每一个感受和想法不加选择的表现出来,而是能够根据自我、他人、情境的需要,有意识的选择表达什么。此时不仅接纳自我,同时还接纳他人,并考虑到环境中的突发事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从本质上改变来访者在人际关系中面对压力的应对姿态以及他们的生存姿态。在国内一项对大学生沟通姿态的研究中发现[5],男生在面对压力情景时,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超理智。梁芸芳在2009年的研究中发现[6],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多的采取一致性和讨好型的沟通姿态,独生子女更多采用一致性的沟通姿态,非独生子女更多采取超理智的沟通姿态。

(二)冰山隐喻

不同的沟通姿态下面,包含了每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内心是一个庞大的结构,有很多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渴望和期待。内心的整合、和谐一致能够促进思想和言语、非言语的自由表达。萨提亚用著名的冰山隐喻来探索个体的内心深处。

同样的故事,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是有不同,那么个体自身的感受、渴望也就不同。萨提亚的冰山隐喻正是把每个人的内心比作是一个巨大的冰山,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水平面上的冰山一角。萨提亚模式的个人内在冰山一共有七层。冰山的最上层也即是水平面上的部分是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能够观察到的。水平面下面的第一层是个体的应对姿态,也即这个行为背后个体的生存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或打岔。接下来是感受层,是个体再做出这种应对姿态后内心的感受,如喜悦、兴奋,恐惧、愤怒。感受的感受,对于这种感受,个体的决定,是接受这种感受,还是拒绝。依次往下,观点层,观点也即是个体的信念、规条或主观认知。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行为等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预设的立场和信念。期待层,是个体对自己、对他人的一个期待,这个期待也可能是来自他人的。渴望层,这个层次是人类所共有的,渴望被爱、被接纳、渴望自己是有价值的等等。最后一层就是深层次的自己,个体的生命力、精神、灵性、本质等。冰山内外的一致是人内心和谐的一把尺子。对来访者问题的干预从冰山入手能够让来访者更好的与自我相链接,聚焦于内在需要,作出改变。让来访者更加一致性,也即接触自己,使感受、思想、期待和渴望与正向的生命力和谐。并且个体能够体验对自己、他人、情境的接纳以及感觉能够驾驭自己。理解了一个人的冰山,就能更多的帮助个体内在达到一致。

个体的一致性出现问题,那么他的沟通姿态以及个人的内在冰山中存在着矛盾冲突。个体不能够很好的关注和协调自我、他人、情境三者的关系。提高一致性是减少矛盾冲突,发展适应性良好沟通方式的重要一步。

三、提高一致性的治疗技术与工具

为了提高个体的一致性,萨提亚发展出了非常独特的治疗技术,这些技术使得萨提亚治疗模式明显异于其他治疗模式的风格,而疗效极佳。

(一)萨提亚冥想

为了达到真实一致,个体首先要觉察自己的内心,包括感受和想法等。冥想技术就是一种可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986年创刊) 2012年4月

以帮助个体更好的觉察自己技术和方法。萨提亚冥想是从冥想里发展出来的,与传统的冥想不同。萨提亚冥想是一种带有正向引导、暗示,并专注于呼吸和内在。萨提亚的冥想词充满了对自我的肯定接纳,以及与外界万事万物,大自然的链接,与灵性的链接,与宇宙的链接[7]。通过自我肯定、链接来提高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被爱感、值得感,整合人的内心,有助于创造一个统整、和谐、一致的自我。

(二)个性舞会

要做到一致,觉察后还要在内心当中进行整合。个性舞会就是可以帮助个体进行内在资源转化和整合的技术。每个人都有很多人格特质,各种特质之间如果互相冲突。个体内心就难以整合。个性舞会的操作需要6到10个人左右,案主可以挑选这些人扮演他的各种特质。这些角色扮演案主内在的特质是如何让运作的,冲突是什么以及怎样产生的。最后解决冲突,整合案主内在资源的一种体验式的过程。这个技术在“内在家庭系统疗法”中已经系统化,并在临床实践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

(三)说真话训练

内心整合后更重要的是表达出来,照顾到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做到内外一致。说真话训练就帮助个体表达,学会拒绝。说真话训练使用的是行为与态度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是训练一致性沟通的方式。因为在人际压力下,个体真实表达自己看法是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怕被拒绝、被讨厌、怕丢人、难堪。这种恐惧让个体不能身心一致,倾听自己内心,容易产生无力感、无价值感。说真话训练就是通过一致性的表达把个体内心深处的渴望表达出来,这样就有助于培养或增强个体的人际沟通能力、处理压力事件的能力、对自己的责任心等。说真话训练是一项以科学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是建立一致性沟通的一座桥梁,一个纽带。

(四)天气报告

直截了当的表达,可能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真实一致的表达不但要照顾到个体情感还要照顾到情境与他人。萨提亚模式中的天气报告是针对日常见面的家人或团体,在见面或提建议的时候向别人进行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天气预报的好处就是事先告诉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对对方的影响,让对方有一个心理准备。可以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感谢,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困惑、抱怨以及提议。举例来说,向别人抱怨和建议的时候可以说:“接下来我说的一些话可能有些不太中听,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我说……”

四、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的研究

(一)一致性测量工具的研究

Lee在2002年通过对萨提亚一致性的深刻认识,编制发展了萨提亚一致性量表[2],包括内在-人际维度、精神维度、创造性维度、共同维度四个因子,75个项目,并有较好的信效度。此量表发展是基于萨提亚的工作坊的人员,可以用来检验工作坊的有效性,也可以作为家庭、个体治疗效果的检验之用。

国内关于一致性的测量是基于萨提亚模式的沟通姿态这一理论技术进行的。萨提亚认为人在应对压力情景时会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沟通姿态,或一致或不一致。不一致的沟通姿态会给人的心理、生理带来负面的影响。梁芸芳尝试通过萨提亚的五种沟通姿态编制大学生宿舍沟通方式问卷[6],问卷包含五个因素: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性型。每个因素下面六个题目共30个题项。信效度适当,但不理想。郭歌根据沟通姿态把一致性问卷分为五个分量表[5]:讨好分量表、指责分量表、超理智分量表、打岔分量表、一致性分量表。前四个分量表都含有言语、行为、情感三个维度,一致性分量表包含言语、情感两个维度,共47个题项。并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

(二)萨提亚一致性应用的效果研究

整理萨提亚模式一致性在实践中的应用,按照干预对象主要分两个方面:有心理疾病的个体的干预;心理问题的预防。

(三)治疗师的成长

首先,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个体的干预。Thomas Erin Wood等运用萨提亚模式中说真话训练2

第21卷第2期 申雨凡 李 诺 李 丹 史慧颖: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研究评述

的技术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研究[9]。研究表明,说真话训练在减少物质成瘾者、性变态者、赌博者等的道德沦丧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自尊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对于有犯罪史的母亲,说真话训练后的自我报告数据显示,力量剥夺行为显著下降;自主权行为,家庭质量和集体生活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自尊心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10]。

Anne Morrison结合案例和萨提亚模式的治疗技术,阐明萨提亚模式对童年期遭受过性虐待的女性进行治疗的有效性[11]。Wendy Lum的研究和对萨提亚理论的分析也证明萨提亚对青年自杀行为进行干预的可行性[12]。陈春媛、李辉运用萨提亚模式对一位有抑郁症状的来访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3]。

其次,对潜在心理问题的预防。在对青少年说真话训练的研究中,说真话训练可以使青少年拒绝毒品、并且劝诫朋友戒毒的沟通能力,减少毒品、酒精等有害物质在校园内的传播[14]。高芸茹把一致性沟通的方法运用到护士护理上,研究发现用一致性沟通模式与病人交流的护士更能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病人的情绪更加稳定,无纠纷[15]。吴燕霞,陈海芹初步尝试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技术以团体辅导和家庭案例的方式分别对大学生的自尊、初中生的亲子冲突进行了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6][17]。

最后,治疗师自身的成长。Lum在萨提亚模式的工作坊里调查了9位治疗师在其应用个人冰山理论的体验[18]。研究发现,这些治疗师提升了觉察力,不但提升了对来访者的觉察,也提升了对自身的觉察;更加尊重来访者和自己;并能够更深入的从关注事件和行为转变为关注内在影响的转变。最终治疗师改变看待来访者的方式,不再评判,而是更加开放。

五、萨提亚一致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一)研究述评

首先,研究的多样化。一致性是萨提亚成长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建构,同时也是萨提亚成长模式的治疗目标。关于一致性的研究呈多样化,对一致性的测量编制了一致性测量工具;依照一致性的表达建立和谐的医患体系;使用萨提亚模式的技术提高一致性,改善身心等。研究形式上有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上有调查法、实验法、团体辅导、个别干预等。这些研究也从各个方面证明了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第二,研究群体的广泛性。查阅文献,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的研究涉及健康和不健康的群体;家庭和个体;青少年与成年;咨询师与来访者;医生和病患以及跨文化的适用性等。这些研究一方面丰富了萨提亚成长模式,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萨提亚模式适用的群体十分广泛。

第三,研究结果的实用性。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研究的优点还在于研究和实践结合紧密,研究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实践和研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当然在萨提亚模式一致性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结合文献研究可以看出萨提亚成长模式一个很大的欠缺在于理论建设相对薄弱。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概念是在家庭治疗的实践上而来,没有十分准确的科学界定。其次,研究结果的不一致。由于对一致性沟通操作定义的不同,研究结果也存在不同[5]。再次,关于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研究相对比较少,很多理论是在哲学的层次上发展起来的,尚未得到证实。如沟通姿态与生理症状之间的关系;一致性测量工具与技术的结合;另外,关于对治疗师的效用研究,目前还只是小样本的访谈,结果很难推广。

萨提亚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教条,萨提亚的继承者对萨提亚模式在不断的改进,萨提亚模式的理论一直在完善。对治疗师的培训也更加国际化、正规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开有萨提亚工作坊,帮助治疗师自身成长。萨提亚模式不再仅仅针对家庭治疗,也作为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对抑郁症、焦虑症、低自我价值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故随着萨提亚模式的不断发展,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理论建设也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越来越完善。以求帮助个体达到内心和谐一致,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展望

萨提亚模式是1988年传入香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开枝散叶,近些年的发展进步十分迅速。一些服务行业、护理业、医疗卫生、心理健康机构以及一些公司的员工EAP项目中都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双月刊·1986年创刊) 2012年4月

针对进行了萨提亚模式的系统培训,获得显著效果。萨提亚模式对于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培训尤其意义重大,因为他们可以更高效地帮助服务对象,使更多人受益。基于萨提亚模式的发展需要,广大心理学研究者需要对一致性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首先,Grace Cheung等人曾针对东西方文化的敏感性来探讨如何让萨提亚模式更好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发挥更好的作用[19],如何能在集体主义文化下更好的利用萨提亚模式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其次,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在应对心理问题的效用,对咨询师自我成长效用上的研究。再次,个体沟通姿态与家庭的关系、不良沟通姿态与生理、心理疾病之间的关系等的研究。除此之外,关于一致性的测量工具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可以增加一些测量形式,如投射测验。最后,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推进萨提亚模式的应用。

日后,萨提亚模式的一致性研究发展成熟,不但可以让个体身心一致和谐,还可以用在其他领域,比如在谈判上,可以让沟通变得更加畅通,减少纠纷,误解。甚至可以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WU1109060。)

参考文献

[1]John Banmen.Introduction:Virginia Satir today[J].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002,24(1):3-5[2]Lee,B.K..Development of a congruence scale based on the Satir model[J].In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002,24(1):217-239

[3]斯蒂芬·史密斯.治疗实践中的转化[A].约翰·贝曼主编,钟谷兰等译.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p117-136

[4]维吉尼亚·萨提亚著,易春丽、叶冬梅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

[5]郭歌.萨提亚沟通姿态量表的编制[D].重庆:西南大学,2011年

[6]梁芸芳.萨提亚模式的大学生宿舍沟通方式问卷编制及应用[D].山西:山西大学,2009年

[7]约翰·贝曼著,钟谷兰译.萨提亚冥想[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8]Max Innes.Satir's Therapeutically oriented educational process:a Critical Appreciation[J].ContemporaryFamily Therapy,2002,24(1):35-56

[9]Thomas Erin Wood,B.M.,M.Ed..Reduction of anomie through the use of say it straight training,Universityof North Texas,2004

[10]Paula Englander-Goldenab;Elizabeth Gitchelc;Craig E.Hendersond;David E.Goldena;Becky.“Say ItStraight”Training with mothers in chemical dependency treatment[J].Journal of Offender Rehabilitation,2002,35(1):1-22

[11]Anne Morrison.The Satir Model with female adult survivors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J].ContemporaryFamily Therapy,2002,24(1):161-180

[12]Wendy Lum.Youth suicide intervention using the Satir Model[J].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002,24(1):139-159

[13]陈春媛,李辉.一例抑郁情绪咨询案例报告———基于萨提亚式治疗方法[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第3期,p103-106

[14]Paula,Joan Elconin,Kevin J.Miller,Albert B.Schwarzkopf.Brief say it straight training and follow-up in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J].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1986,6(4):219-230[15]高芸茹.一致性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年第24期,p3363-3364

[16]吴燕霞.萨提亚治疗模式在改善大学生自尊和人际关系中的应用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17]陈海芹.运用萨提亚治疗模式干预初中生亲子冲突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08年

[18]Lum,Wendy.The lived experience of the personal iceberg metaphor of therapists in Satir'ssystemic brief thera-py training[D].Unpulished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Vancourver,2002[19]Grace Cheung,Cecilia Chan.The Satir Model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a Hongkong Reflection[J].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002,24(1):199-215

[责任编辑:陈巧妹]4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1、我们的注意力做出了某些选择,让我们忽视了对爱的觉知。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它所设立的条件:我们心中是存在爱的。可是,却又为什么我们存在着这样的爱,却无法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呢,正如我们眼前摆放着一束鲜花,而我们却视而不见。 我在想,我们心中所存在的那一份爱的感受,假如能被单单纯纯的摆放在我们眼前,我们或者并不会去忽视他们的存在。可是,当这份爱的情感,出现在我们眼前,却被我们所忽视,他们的原因又在哪里呢?是否是由于其他的情绪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呢? 我思考着,正如注意力具有选择性一样,在一个嘈杂的环境当中,当我们专注的去倾听我们想要倾听的声音的时候,于是其他的声音就会显得不那么的刺耳,进入耳朵内的,则大多数是哪部分你想要努力听到的声音。那么,当这份爱的情感,被与其他情感被一起摆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那么我们的注意力又会被那种情感所吸引呢?正如一位老师所言,我们的思维被区分为弊导性思维和利导性思维,而假如我们的思维被停留在弊导性思维当中的时候,则那部分利导性思维则会被限制,那么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哪些消极情感所吸引的时候,我们对这份爱的情感的注意力自然会慢慢减弱甚至被完全所忽视。

这告诉了我一点,爱是一种平和的能量,而一些的情绪当中却充斥着大量的冲动性导向,当他们同时出现的时候,很容易的就吸引住了我们的注意力,于是让我们被那部分情绪所吸引,而散失了我们对爱的觉知。 2、我们的感受被掩饰或者伪装了,于是我们被变形后的情感所牵引。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中,曾经提及到感受以及感受背后的感受和想法,于是我在想,有这样的一部分人,他们把心中的那份爱的感受,直接体现在行为表面上,而也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行为表面上的感受,那是一份被伪装后的爱,需要被分解被挖掘,才能把他们的这部分爱的感受显露出来。 小孩将朋友家的玩具带回家,妈妈的责骂声是愤怒感受后的行为反应,于是妈妈被愤怒的情绪所支配。妈妈为小孩的不问而取的行为所担心,害怕小孩违反正常的道德规范而学坏,希望小孩能成为一个自己眼里的好孩子。 3、我们所习得的让我们否认了自己的感受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这也有一个角度,是在否认我们内在的情感的结果。他们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否认在精神分析当中是一种心理防御形式,但我们观察,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断的习惯性的在使用这样的形式,不停的去否认,那是一种什么养成? 家庭教育当中,假如一个强势的父母,他们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坚持自己的判定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价值观,于是不断

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模式 萨提亚模式又称萨提亚沟通模式,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是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萨提亚建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专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她发展出许多生动创新的技巧探索家庭关系,被治疗师广为运用。 在萨提亚模式中,你会学习和体会到许多不同的技巧,例如家庭雕塑、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 萨提亚模式另一极富魅力的原因,是因她“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的信念。在注重“你和我”的同时,更关心“我们”,在这样一个被充分尊重和关心过程中,我们对事业、家庭、婚姻、健康以及个人成长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学习,重获并掌握生命的意义,做一个身心一致的人。 基本概念 萨提亚模式不强调病态,而将心理治疗扩大为成长取向的学习历程,只要是关心自我成长与潜能开发的人,都可在这个模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所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评述 摘要:萨提亚家庭治疗是由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创立的一套以整个家庭系统为治疗对象,由内而外帮助治疗主体提高自我价值感、改善沟通方式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模式。通过介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基本理念以及治疗方法与技术,并对此种治疗模式进行简单的评述,可以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以求此模式能够更好地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 关键词:家庭社会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家庭治疗流派的创始人之一,国际着名心理治疗大师,被誉为“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则是由她所创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模式。这是一种注重家庭系统的体验式/人本主义治疗模式,不仅关注每一个单独的家庭成员(治疗对象/治疗主体/来访者),也注重整个家庭系统,通过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使两者从一种功能不良和紊乱的状态蜕变为一种功能健全、良性运转、令人满意的内部关系的状态。萨提亚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内部资源和选择,并拥有改变的可能——不论他(她)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所以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又被称为“联合家庭治疗”或“人本学派治疗”,它在家庭治疗领域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1.理论来源 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萨提亚在大量的个案治疗实践中渐渐认识到家庭系统对个人有巨大的的影响。于是她开始研究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

的治疗方法,由此创立了萨提亚治疗模式。萨提亚治疗模式是建立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之上的,它注重对整个家庭系统的治疗而非单独个人的治疗。同时,受系统论影响,萨提亚抛弃亚里士多德的线性、单一因果论的看法,主张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也深受人本主义和积极存在主义的影响,认为人性本善,相信人类能够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量并具有潜能能够改变自己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注重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强调人的成长。这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基本信念支撑。 2.基本理念 世界观、人性观——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 等级模式和成长模式是萨提亚提出的两个对立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又叫“威胁—奖赏”模型和“种子”模型。它们的区别在于对关系的定义、对个体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对改变的态度这四个方面。 在“威胁—奖赏”模型中,关系被假定为以支配—服从式为基础的等级关系,例如父亲—孩子、老师—学生、老板—工人等等。个体在一生中扮演一些社会角色,但却没有与对他(她)本人的定义加以区分,反而严格要求自己去符合这些角色的期望,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否认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用他人和社会的准则来定义自己。“威胁—奖赏”模型用线性、简单化的方式解释事件,不考虑解释实际情况的变量具有多样性。那些以“威胁—奖赏“模型为基础的人对改变的恐惧使他们致力于保持现状,熟悉感比舒适感更具有价值。[1]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作者:————————————————————————————————日期: ?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 一、萨提亚学习心得: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你有没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无法按时吃饭让你大为头痛? 你有没有小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你有没有小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出"叛逆"? 如何重建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 …… 面对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父母往往由厌烦到生气,然后是痛苦。 这些都是在《萨提亚亲子--行为矫正版》上家长们提出的最为常见的问题。2010年8月10-12号,在萨提亚亲子的课堂上,来自马来西亚的心理学博士林文采老师面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偏差行为,从理论与实操方面讲解了一系列的行为矫正、沟通方法,教父母更理解孩子所需的心灵营养,用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来调整孩子的不适当行为,养育一个心理素质优秀,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一个小的时候让父母很放心的孩子,因为长期的父母不在一起,得不到父亲日常的关注,难免有一种被忽视的感受。当父母缺乏沟通磕磕绊绊的时候,孩子内心累积的情绪就迸发出来,在学校成绩下滑、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次妈妈教育他的时候,他极其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你和爸爸你们为什么不离婚? 我们因此也看到,孩子年龄虽小,但内心已经承担了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东西,也看到了父母的影响 对孩子有多大!孩子有没有快乐,除了天性的那一部分,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父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心情?林老师说,物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来自心灵。温和而坚持的力量 面对已经行为偏差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员们说:对孩子讲道理看起来没什么用。想必很多做父母的也体验过这种情况。如何去除掉偏差行为、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林老师 1 说:父母"温和而坚持的力量"是很有效的。父母在与孩子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和的与孩子订立界线,那么慢慢的孩子就会学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然而然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萨提亚亲子关系之孩子行为矫正版》是中国NLP学院首次独家引进的亲子课程,其内容是林文采博士近30年临床辅导经验与自己育儿心得(她有四个优秀的孩子)的结晶,课中的"界限六律""孩子偏差行为改变技术""正确的孩子性教育""父母与青少年的冲突"等新理念、新技能给全体家长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家长们非常兴奋,三天课程结束时,学员们仍意犹未尽。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萨提亚沟通姿态一、讨好型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 ,"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二、指责型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 "你到底怎么搞的?" "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三、超理智型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极端客观: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什么事都与学术有关"、"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萨提亚沟通姿态四、打岔型 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1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起源 萨提亚是美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的名字,她的全名是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1916-1988年)。她创新的家庭治疗流派在当今世界极负盛名,为了纪念这位家庭治疗的先驱,该模式被命名为“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萨提亚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非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由于她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回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 二、背后的理念 与其他社会工作治疗模式一样,家庭治疗模式的核心内容同样集中在人性论。自我价值观、人的需要、家庭规则以及沟通形式等主要内容之上。 1. 人性论 萨提亚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有适当的环境,人性的善良就会真正发挥出来。相反,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环境,人性的善良就会受到阻碍,人也会因此产生无能和无奈的负面感觉。 2.自我价值 萨提亚对人充满了人本主义的期待,她认为一个人的良好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对于个人以及家庭非常重要,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带来良好的个人行为以及家庭健康,负面的自我价值观则会导致个人的自我贬低以及家庭发展的困难。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应以及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做出的对自己进一步的看法。很显然,自我价值主要是一种主观评判,而且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萨提亚的目的是用来强调自我的本质重要性。

3.人的需要 人是由身体、理智、情绪、精神和感觉等多重因素组成,人的快乐源自于这些因素的和谐组织。每个人都有生存、成长和亲密的愿望,满足这些愿望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当人的这些需要顺利满足时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自我,相反,人的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则容易产生自我评价的失落甚至偏差问题的滋生。 4.问题本质 正因为非常强调人性的乐观以及自我价值的主观,所以,萨提亚认为,尽管我们一 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因为,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这是萨提亚非常著名的一个发现,本质上还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意义。在此基础上,萨提亚认为,面对问题科学的处理方式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对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其次,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次,充分调动自己的资源;最后,对问题有一个灵活性处理方式。 5 家庭本质 萨提亚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家庭,她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家庭构成了家庭成员非常重要的成长基础。家庭成员个人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和家庭系统有关,家庭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开放与封闭两种,相对来说,开放家庭对于家庭成员个体以及家庭系统整体具有更多的积极影响 三、家庭治疗的主要内容 萨提亚的联合治疗模式认为,家庭成员是主要的治疗对象,家庭系统则是治疗的基因此,联合家庭治疗模式主要关注的治疗内容集中在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系统两个方面。 1.家庭成员的自尊 萨提亚认为,家庭成员的自尊非常重要,自尊其实就是家庭成员的自我评价,过低的自尊不仅容易导致家庭成员自身的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家庭本身的问题。一个自尊过低的家庭成员往往过分依赖家庭,甚至在选择婚恋对象时也容易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家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文档

2020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文档 SPEECH DRAFT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魅力演讲可以让演说者能够更好的抓住核心,把握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演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现演讲魅力,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最大影响力!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萨提亚沟通姿态一、讨好型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二、指责型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你到底怎么搞的?""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三、超理智型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极端客观: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什么事都与学术有关"、"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浅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怎样的 导师:京师博仁李世庆老师 萨提亚女士认为,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 如果你对你自己这个产品有不满意的地方,请不要埋怨和指责自己。只要你愿意走进萨提亚家庭治疗的课堂,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可以重塑一个幸福、快乐的你! 如果你对你自己这个产品非常满意,那恭喜你!在萨提亚的课堂中,你可以学到一套方法,让你身边的人幸福、快乐! 萨提亚模式是由美国的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1916-1988)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在整个国际心理治疗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是仅仅将焦点放在处理个人和家庭的问题上,而是创新了一套协助个人和家庭由负向转为正向成长的理论和方法,是一套以成长为取向的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morefullyhuman),而非只求消除症状(Symptoms),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 培训对象 人们因为拒绝改变而付出的代价通常包括疾病,内疚,亲密感和生产力以及快乐的丧失。 对于治疗师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各种角度来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以便看清事情的全貌,我们怎样看待世界的评估:怎样定义一段关系,怎样定义一个人,怎样解释一个事件以及我们对改变有怎样的态度我们总是在自己和整个世界面前用各种标签来代表自己,代价就是这些标签让我们失去了自己身份的关注,角色变成身份,个人独特性逐渐消失。 学习或者迎合他人是我们对自身个性的否定,然后时间否定了他人,让我们无所适从。 尝试摆脱线性思考方式,寻求更加多元的自我。 改变后不确定的未来,安全感的丧失是患者阻抗的原因,因此有人会选择现有的功能不良的反应模式,所以咨询中,最重要的是给患者提供改变后的安全感和接受新的可能的勇气。 安全感和信任是基于信心而不是熟悉感,爱是人们自由表达他们的感受和差异性。 萨提亚治疗信念: 1、改变是可能的,即使外部改变有限,内部改变仍然可能存在; 2、在任何时间,父母都要尽其可能的做好; 3、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应对和成长所学的内部资源; 4、我们拥有很多选择,特别是在应对压力而不是对情境做出反应的时候; 5、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学的方面; 6、希望是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或成分; 7、人们在彼此相似的基础上建立联结,而在各具差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长; 8、治疗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成为我们自己的决策者; 9我们所有人都是相同生命力量的展示; 10、大部分人会选择熟悉而不是舒适的方式,特别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 11、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ABC理论中的B既我们的信念会产生结果C,两者相通); 12、感受属于我们自己,所以自己的表述才是最准确的证据; 13、人们在本质上是好的,要想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相联结并确认他们,他们就需要找的自己的内部财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此契合,及即自我实现的内部动力) 14、父母通常会重复他们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使这种模式是功能不良的;15、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够改变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

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 沟通就是人与人,人与己的联结。 沟通是与人交往的桥梁,沟通模式也代表每个人的生存姿态。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沟通的需要和愿望,其人际关系和生命质量也常常因沟通受到影响。 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是由美国首位家庭治疗专家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她是一位敏锐的务实工作者,她在家庭治疗工作中发现出的人际沟通技巧广为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共同使用。 萨提亚沟通模式有五种常见的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 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沟通都包含着两方面的信息,即语言方面的和情感方面的,或是说非语言方面的。某个人在做语言陈述时,同时也会自动地表达出包括表情、姿态、皮肤色泽、语音语调以及呼吸频率等在内的多种非语言信息,而且这些的非语言表达往往是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真实状态。当人们的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一致时,我们就称之为“一致性的沟通”,又称为“表里一致的沟通”。 表里一致的沟通模式是一种高自尊的应对方式。它既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与自我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高自尊和表里一致,是检测一个人是否具有更加完善的机能的两项重要指标。当我们处于表里一致时,我

们既可以意识、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包括自身的感觉、解释以及随后对于这些感觉的感受,也能够承认、理解和接纳它们,并且能够表达它们;倾听我们的知觉和期望,并通过觉知我们深层的渴望,将外界和自身条件通过行动转化为满足我们需求的可靠方式,从而充分发挥我们的潜能,使我们的心身保持和谐、平衡状态。 在表里一致的沟通模式中,自我的感受、他人的感受和情景的要求全部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尊重。它是一种对自我独特性的欣赏;是可以自由流动于自身内部和人际之间的一股能量;是对个性的主张;具有乐于相信自己和他人的意愿;愿意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能够利用自身具有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对亲密关系保持开放的态度;拥有能够成为真实的自己并接纳他人的自由;爱自己也爱他人;面对改变,具有开放和灵活的态度。 因此,选择表里一致的沟通时,我们想到的不是苛求胜利,不是去控制他人或者情景,也没有忽视自我、他人和情景的存在状况,而是意味着我们选择成为真实的自己,但同时也注意兼顾好他人的需要、感受和情景的要求、限制,选择与他人进行接触、沟通和联结。也就是说,我们是站在一个既考虑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充分意识到当前情景的角度上,对所面临的问题作出反应。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的语言反映的是现实,体现出对于感受的觉察,语言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受是相匹配的,即与情感一致,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是流动的、随机应变的;内心的体验是和

萨提亚模式的昨天和今天

萨提亚模式的昨天和今天-教育心理学论文 萨提亚模式的昨天和今天 约翰·贝曼 弗吉尼亚·萨提亚被公认为是家庭治疗的先驱。她最早贡献之一,就是在咨询中同时会见多个家庭成员。她和约翰·埃尔德金·贝尔、内森·阿克曼与默里·鲍温一起,对当时的治疗实践作出了非常大胆的挑战。这仅仅是萨提亚对家庭治疗和个人成长所作贡献的开始。现在,大多治疗师,尤其是家庭治疗师,不仅认为在咨询中同时会见其多个家庭成员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这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的关键。 萨提亚是实践上的革新者。她很少记录或解释她的理论基础。然而,很多年以来,她的治疗实践、培训课程和记录下的示范演示已经揭示出深刻、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理论的基础。但是,很少有家庭治疗方面的作者能捕捉到萨提亚对治疗贡献的核心及其意义。 本文是探索萨提亚模式理论的一个尝试,只在分享萨提亚模式的一小部分以及它如何在当今实践中应用。 1.萨提亚模式的理论 根据人们已经普遍认可的萨提亚的贡献,萨提亚模式最适合划入人本心理学派。从心理治疗的观点看,萨提亚模式属于体验式的家庭治疗体系。 治疗模式建立在一系列的信念、假设基础上的。我们不去探寻萨提亚模式的哲学渊源,而仅仅探寻萨提亚模式的一些治疗理念,以此作为本文的基调。 (1)改变总是可能的,即使没有外在改变,也会有内在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感受、观点和预期。

(2)治疗会谈必须是体验式的,以引发第二层面改变。这个改变不仅是行为或感受上的,还包括深层“自己”的改变。 (3)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因此,治疗聚焦在改善一个人的应对方式上,而非仅仅解决他的问题。 (4)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因此我们能学会改变感受、管理感受和享受感受。 (5)治疗要设定积极正向的目标,解决负面经历造成的影响。 (6)治疗是系统性的,包括个人的内在系统和人际互动的关系系统。 (7)人们具备他们应对和成长所需的所有资源。治疗是启动这些资源帮助人们改变的工具。 (8)大多数人会选择熟悉感而非舒适感,尤其是在压力下。 这些,以及类似的治疗理念(Satir et al.,1991),有助于加深治疗师对人,关系和改变的理解。 2.治疗干预的三个领域 萨提亚模式的治疗治疗干预主要聚焦在三个领域、个人内在系统,人际互动系统以及原生家庭系统。 2.1个人内在系统 这个个人内在系统可以用冰山的隐喻来说明。这是将人类体验概念化的一个方法,要知道人类的大多数体验实际上都是内在的;而内在体验的各个部分是相互作用的、具有系统性的。人们在一个领域的改变经常导致另外一些领域的变化。用二维线性的方式表示,“冰山”的各个领域或组成部分是:(1)行为;(2)观点;(3)期待;(4)渴望;(5)“自己”。更详细的萨提亚模式冰山图(见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文档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文档 Satya's five communication posture documents 编订:JinTai College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 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 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本文档根据题材主题演讲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 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维琴尼亚?萨提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被 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今天小泰给大家分享一些的知识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萨提亚沟通姿态一、讨好型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 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 ,"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 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 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二、指责型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 "你到底怎么搞的?" "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三、超理智型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治疗模式在治疗婚姻危机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每个社会都重视婚姻的过程及一个新家庭的建立。在家庭产生、演变、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环境和夫妻双方因素的影响,伴随着婚姻关系简单、脆弱、混乱和危险等一系列的婚姻危机便出现了。萨提亚治疗是一套以成长为取向的治疗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及帮助人活得更加“人性化”。它是一种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解决案主心理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治疗理论和体系。本研究欲从萨提家庭治疗模式的相关理论出发,探索在应对夫妻婚姻危机这一问题中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家庭疗法婚姻危机。 婚姻,作为个人活动结果的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则是指:①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共同组建共同生活(当事人的“婚”):②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当事家庭之间的“姻”) 婚姻的社会实体和社会设置。在矛盾中统一为某时某地的婚姻存在形态,而家庭是婚姻的产物,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婚姻关系为纽带,以人口生产为特征,共同生活、共同消费的社会基本生活组织单位。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社会思想涌入,在社会发生变革的过程中,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念、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轻视家庭价值的现象时有发生,个人本位主义上升,导致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危机,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新兴的专业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伴随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介入到婚姻家庭生活中去,将有效解决婚姻问题,化解婚姻危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婚姻危机出现的原因 婚姻危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一定的主客观因素引起的海德归因理论认为事物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和个人,婚姻危机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概括来说,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1.1环境因素。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中的互依关系减弱,男女双方经济逐渐独立,都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人们对婚姻的期望提高,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有严格的原则,一旦对方做出了对婚姻和家庭不忠的事情,能够迅速做出处理。其次,受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当代中国逐渐融人到全球化中,在接受全球化提供的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特别是国外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上所谈及的婚姻危机很大程度上受改革开放后,港台及国外文化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 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就更多见而棘手。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爱,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不同的人,沟通模式也不同,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钥匙。 在介绍萨提亚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给个小背景: 这个图是萨提亚派沟通模型总图。后面解释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这个图生发而来。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统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现,哪个都没有被压抑或无视。现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 讨好型

占人群 50%。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言语:“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没事没事”。 比较典型时——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2. 指责型占人群30%。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

比较典型时——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 超理智型 人数较少,15% 。压抑感觉,逃避感受。只有情境,没有自己和他人。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语言:总是客观的、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人一定 是要讲逻辑的”, “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需要冷静”。比较典型时——

最新整理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维琴尼亚萨提亚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被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家庭治疗的哥伦布。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的知识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萨提亚沟通姿态一、讨好型 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二、指责型 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不同意: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你到底怎么搞

的?都是你的错。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萨提亚沟通姿态三、超理智型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极端客观: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长的解释、什么事都与学术有关、我只关心事情合不合乎规定或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出任何感

觉。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萨提亚沟通姿态四、打岔型 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 失去平衡,以打断别人的谈话来获得大家的注意。 心理反应不适当、不合情理、心态混乱。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 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就更多见而棘手。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爱,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不同的人,沟通模式也不同,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钥匙。 在介绍萨提亚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给个小背景: 这个图是萨提亚派沟通模型总图。后面解释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这个图生发而来。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统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现,哪个都没有被压抑或无视。现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讨好型

占人群50%。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没事没事”。 比较典型时——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

占人群30%。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 比较典型时——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3.超理智型

萨提亚模式学习资料汇编

萨提亚模式学习资料汇编 一、效用体验:萨提亚团体参加者的感悟分享摘录: ?“我发现了原来指责型的人是这样的”; ?“理解了一直以来我所处的状态,一直处在讨好别人的状态里……”; ?“现在我比较会关照自己了,关注自己的情绪,关注情绪背后的问题,不再压抑, 不再逃避……”; ?“我终于意识到了为什么别人一问到关于我自己的问题,我总是急着岔开到其他 话题了……” ——以上这些回答显示出萨提亚团体帮助成员认识了某一特定的沟通姿态,或是成员自己“不一致”的沟通方式和低下的心理状态,甚至进一步帮助部份成员学习到与以往不同、较为有益的互动与沟通技巧。 ?“我现在比较会知道大家的有限性之后,比较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合实 际的期望,因此能更真实地互动。”; ?“我会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讲出来,不再受限于以前所学到的不可以说……”;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原谅了我的父母,之前有太多的期待,但是我意识到了父 母只是普通人……”。 ——以上这些回答显示团体对成员另外的帮助是在于松动其以往恪守的应对模式,或是协助其了解生活中的关系人且因而较能放下对他们的期待;而从成员的言语之中似乎也传递出一种自由与自在。 ?“比如说我妈妈在关心你的时候,她是用负面的指责的语气……那天我就我妈妈 沟通说,妈,这份工作对我而言很重要,然后她也会觉得说,我上这个课程没有用啊,可是我会跟她解释哦,解释完之后我觉得心情很舒服”; ?“变成彼此之间的沟通会用比较温暖的方式,比较关怀的方式。”。 ——以上这些回答显示部份成员反应逐渐可以将在团体所学习到的一致且清楚的表达方法应用在其与相关人的对话中。 ?“我觉得有达到那个效果,要找自信还是要走回来,看自己,而不是出去工作来 证明自己的自信,而是走回来看自己……”;

萨提亚 冰山 和 个案 、看完我感动了 。

什么让我们不快乐?———内心莫名的恐惧?难以驾驭的坏脾气?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了工作?缺少价值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 有想过,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体,才是被长 久压抑并且忽略的“内在”? 是著名的冰山比喻。 原生家庭——它在塑造我们的个性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 影响他的一生。个人和经历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结,一个人的不快乐可能是因为儿 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 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都能一一满足,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 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不快乐的根源。” “萨提亚提出,很多成年以后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 在一次工作坊中,蔡敏莉老师邀请现场一位男士表演他的家庭模式。为了配合演 出,男士指定现场一位女士扮演他的妻子。 在这个家庭中,夫妻经常吵架,丈夫总是处于强势,吵得凶了妻子就回到自己 的房间躲起来。老师让丈夫站在凳子上,用手指着妻子,而妻子则跪在丈夫面前。 老师强调,这不是真的跪下,而是代表妻子在情绪上迁就丈夫。 接着,老师询问丈夫L小时候的成长背景。L回忆从小父母就天天吵架,经常

是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当时L同情妈妈,总是站在妈妈这边,可长大后还是习得了父亲的坏脾气。 “每个人最初学习沟通的老师,都不是学校里的老师,而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在L的家庭中,他学到的就是指责。等他上学了就会骂同学,工作了就会骂同事。大家都很怕他,他却不知道别人怕他,因为这就是他习惯的沟通模式。”老师评价。 自我价值——自尊的内在宣言 关于萨提亚的资料中有一篇《我对自尊的宣言》:“我是我自己。在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 “我拥有全部的我,因此我更能和自己熟悉、亲密。我知道某些困惑我的部分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分。但是只要我友善地爱我自己,我就能够有勇气、有希望寻求途径,来解决这些困惑,并发现更多的自己。” 萨提亚希望每个人看到生命中的期待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当我们满足于自己的行为负责,满足于成为好公民,甚至成功者的外在形象时,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内在有所觉察,并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我们有能力接触内心深层的渴望吗?” M不能接纳自己,也不相信别人能够接纳她。在一个游戏环节中,所有学员闭上双眼在全场走动,寻找令自己感觉舒适的另一双手。学员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出发,可以拒绝别人,而不用考虑那人是否受伤。 M不喜欢这个游戏,因为她认为自己的手很粗糙,不会被人接纳。黑暗中,每个人都在体察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双双地尝试和放弃。终于,大家都找到了合适的,

萨提亚的沟通模式

萨提亚的沟通模式 沟通是与人交往的桥梁,沟通模式也代表每个人的生存姿态。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沟通的需要和愿望,其人际关系和生命质量也常常因沟通受到影响。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多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表里一致型等。 表里一致型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蔡敏莉说,这是最常见的两种姿态。有趣的是,指责型的人通常会找一个讨好型的人做伴侣,相反,讨好型的人也倾向于选择指责型的。 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详情请看身心灵在线 打岔型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对于学员提出的疑问“我为什么有时讨好有时指责”,蔡敏莉解释说,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有人会根据对象的不同而弹性调节:对这些人讨好,对那些人指责,一些时候讨好,另一些时候指责。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一类型,主要是依据他在亲密关系中什么样的姿态占了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