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专题_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专题_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专题_机械能守恒定律

图5-1-1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追寻守恒量 功

基础知识回顾

1.追寻守恒量

(1) 能量:简称"能".物质运动的一般量度.任何物质都离不开运动,如引力运动、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原子核与基本粒子运动......等.对运动所能作的最一般的量度就是能量,用数学的语言说,能量是物质运动状态的一个单值函数.相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机械能、内能、电能、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当物质的运动形式发生转变时,能量形式同时发生转变.能量可以在物质之间发生传递,这种传递过程就是作功或传递热量.例如,河水冲击水力发电机作功的过程就是河水的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并转变为电能.自然界一切过程都服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物体要对外界作功,就必须消耗本身的能量或从别处得到能量的补充.因此.一个物体的能量愈大,它对外界就有可能做更多的功.

(2) 机械能:物质机械运动的量度.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 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功的概念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a 、力; b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J ,其物理意义是:1J 等于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4)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功是过程量,即做功必定对应一个过程(位移)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过程中对哪个物体做功.

3、功的计算

(1)功的一般计算公式: W=Flcos θ (2)条件:适用于恆力所做的功 (3)字母意义:F ——力

l ——物体对地位移

θ——F 、l 正方向之间的夹角

4、正负功的意义

(1)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lcos θ可得到以下

几种情况:

①当θ=90o 时,cos θ=0,则W =0即力对物体

不做功;

②当00

≤θ<90o 时, cos θ>0,则W >0,即力对物体做正功;

③当90o <θ≤180o 时,则cos θ<0,即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常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2)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它表示:正功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负功是阻力对物体做功.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作用力做功时,反作用力可能做功,也可能不做功,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不要以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一定有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功,数值相等,一正一负.

6、总功的求法

(1)先求外力的合力F 合,再应用功的公式求出W=F 合l cosα (2)先分别求出各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1、W 2、W 3……,总功即这些功的代数和:W =W 1+W 2+W 3+……

重点难点例析

一、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其正负的方法:

1.看力F 与l 夹角α——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

2.看力F 与v 方向夹角α——常用于曲线运动情形.

若α为锐角做正功,若α为直角则不做功,若α为钝角则做负功.

【例1】如图5-1-1所示,小物体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从地面上看,在小物体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体的作用力(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解析】由于斜面是光滑的,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

只有支持力N ,方向一定垂直于斜面.若斜面固定不动,物体沿斜面运动时,支持力N 与物体位移方向垂直,不做功,但当斜面不固定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同时,在N 的反作用力作用下,斜面要向后退,如图5-1-1所示,物体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斜面的下滑;随斜面的后移,物体的合位移l 与支持力N 的夹角α大于90°,故支持力N 对物体做负功,做功不为零.选项B 正确. 【答案】B

拓展

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所做的功是零( ) A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的功 B .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 .举重运动员,扛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10s ,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 .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解析】:A 引力作为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与卫星运动速度方向垂直,所以,这个力不做功.C 杠铃在此时间内位移为零.D 木块的支持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A 、C 、D 是正确的. 【答案】ACD

二、求变力的功:

1.化变力为恒力:

(1) 分段计算功,然后用求和的方法求变力

所做的功.

(2)用转换研究对象的方法求变力所做的功. 2. 若F 是位移l 的线性函数时,先求平均值

12

2

F F F +=

,由αcos l F W =求其功.

例如:用铁锤把小铁钉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进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d ,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钉子时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进入木板的深度是多少?

解:

()

22

kd kd k d d d d '++'?=

∴1)d d

'= 3. 作出变力变化的F -l 图象,图象与位移轴

所围的“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

在F-l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功.对于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力,作出F-l 图象,求出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就求出了变力所做的功,上述例题也可用图象法

来求解.因为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进木板的深度

成正比,即F =kd ,其图象为图5-1-2所示.

铁锤两次对钉子做功相同,则三角形OA B 的面积与梯形ABCD 的面积相等,

即[]')(2

1)(2

1d d d k kd kd d ?'++=?

解得

1)d d '=

【例2】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速度为h ,空气的阻力大小恒为F ,则

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 A .0 B .-Fh C .-2Fh D .-4Fh

【解析】从全过程看,空气的阻力为变力,但将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小球在每个阶段上受到的阻力都是恒力,且总是跟小球运动的方向相反,空气阻力对小球总是做负功,全过程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两个阶段所做功的代数和,

即()()Fh Fh Fh W W W 2-=-+-=+=下上 【答案】C

【点拨】空气阻力、摩擦阻力是一种特殊的力,在计算这种力做功时,不可简单地套用功的计算公式

αcos Fl W =得出W =0的错误结论.从上面的正确结果可以看出:空气阻力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阻力与全过程小球路程的乘积.

拓展

如图5-1-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在恒力F =100N的作用下从A 点运

动到B 点,不计滑轮的大小,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及绳、滑轮间的摩擦,H=2.4 m,α=37°,β=53°,

求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解析】绳的拉力对物体来说是个变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但分析发现,人拉绳却是恒力,于是转换研究对象,用人对绳子做的功来求绳对物体所做的功W =F ·l =F (β

α

sin sin H H -)=100 J

【答案】W =F ·l =F (

β

α

sin sin H H -

)=100J

三、分析摩擦力做功:

Kd+d

图5-1-3

不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既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也可以对物体做负功,还可能不对物体做功.力做功是要看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在哪个过程中做的功,而不是由力的性质来决定的.力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要看这个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也可能与位移方向垂直.

☆ 易错门诊

【例3】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5-1-4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 点自由滑下则( ) A.物块将仍落在Q 点

B.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左边

C.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

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错解】因为皮带轮转动起来以后,物块在皮带轮上的时间长,相对皮带位移量大,摩擦力做功将比皮带轮不转动时多,物块在皮带右端的速度将小于皮带轮不动时,所以落在Q 点左边,应选B 选项.【错因】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对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不准确.实质上当皮带轮逆时针转动时,无论物块以多大的速度滑下来,传送带给物块施的摩擦力都是相同的,且与传送带静止时一样,由运动学公式知位移相同.从传送带上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水平位移相同,落点相同.

【正解】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都是向前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也做平抛运动,且与传送带不动时的抛出速度相同,故落在Q 点,所以A 选项正确.

【点悟】若此题中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情况就应讨论了.

(1)当v 0=v B 物块滑到底的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没有摩擦力作用,物块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做平抛的初速度比传送带不动时的大,水平位移也大,所以落在Q 点的右边.

(2)当v 0>v B 物块滑到底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二是物块先做加速运动,当物块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做匀速运动。这两种情况落点都在Q 点右边.

(3)v 0<v B 当物块滑上传送带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有两种情况,一是物块一直减速,二是先减速后匀速。第一种落在Q 点,第二种落在Q 点的右边.

课堂自主训练

1.如图5-1-5所示,木块A 放在木块B 的左上端,用恒力F 将A 拉至B 的右端.第一次将B 固定在地面上,F 做的功为 W 1;第

二次让B 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自

由滑动,F 做的功为W 2.比较两次做功,应有( )

A .21

W W < B .21W W = C .21

W W > D .无法比较. 【解析】根据功的定义,力F 做的功只与力的大小及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的乘积有关,位移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在没有指定参考系时,一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A 物相对于B 的位移在两种情况下是一样的,但在第一种情况中,B 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第二次A 对地的位移大于第一次A 对地的位移,即第二次做功多一些.正确选项为A .

【答案】A

【点悟】功的计算公式αc os Fl W =中的位移l 一般均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2.如图5-1-6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体上,当斜面与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 的过程中,作用在木块上的各个力分别做功多少?合力的功是多少?

【解析】木块发生水平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木块上共有三个力,重力mg ,支持力F 1,静摩擦力F 2,根据木块的平衡条件,由这三个力的大小,物体的位移及力与位移的夹角.即可由功的计算公式算出它们的功.

沿斜面建立直角坐标将重力正交分解,由于物体相对斜面静止而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图5-1-5

5-1-4

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 F 1=mg cos а;斜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 F 2=mg sin а

支持力F 1与位移S 间的夹角为900+а,则支持力做的功为 W 1= F 1S cos(900+а)=-mgS cos аsin а

摩擦力2F 与位移s 的夹角为α,则摩擦力2F 做功为αααcos sin cos 22mg s F W ==

重力与位移的夹角为90°,则重力做的功为

090cos =?=mgs W G

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即

0cos sin sin cos 21=++-=++=ααααmgs mgs W W W W G

课后创新演练

如图5-1-8所示,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不计,用力F 开始提升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以大小为a =2m /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求头3s 内力F 做的功.(取g =10m /s 2)

【解析】利用w =Fs cos a 求力F 的功时,要注意其中的s 必须是力F 作用的质点的位移.可以利用等效方法求功,要分析清楚哪些力所做的功具有等效关系.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F '和重力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 mg F =-'

所以=+='ma mg F 10×10+10×2=120N

则力2F F '=

=60N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3s 内的

位移为2

2

1at s ==

2

1×2×32=9m

解法一: 力F 作用的质点为绳的端点,而在

物体发生9m 的位移的过程中,绳的端点的位移为s /=2s =18m ,所以,力F 做的功为 =='=s F s F W 260×18=1080J

解法二 :本题还可用等效法求力F 的功. 由于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所以拉力F 做的功和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即='=='s F W W F F 120×

9=1080J

图5-1-8

第2课时 功率

基础知识回顾

1.功率的概念

(1)功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叫做功率.

(2)物理意义:描述做功的快慢.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W.

2.功率的计算

(1)功率的计算公式t

P W =

(2)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Fv

P Fv t

s F

t

W P Fs W =====

∴=0

cos cos cos αα

αα

式中当v 是平均速度时,功率P 是平均功率;

当v 是瞬时速度时,功率P 是瞬时功率; 其区别在于:平均功率粗略描述做功的快慢;瞬时

功率精确描述做功快慢.

3.机械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任何机械都有一个标牌,标牌上所注功率为这部机械的额定功率.它是提供人们对机械进行选择、配置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机械的做功能力或机械所能承担的“任务”.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机械的实际功率可以小于其额定功率(称机械没吃饱),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还可以在短时间内略大于其额定功率(称超负荷运行).机械不能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行,这样会损坏机械设备,缩短其使用寿命.

重点难点例析

一、 功率的计算

1.平均功率即某一过程的功率,其计算既可用

t

W P =

,也可用P = F ·v

2.瞬时功率即某一时刻的功率,其计算只能用P =

F ·v

【例1】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度为h ,长度为L 的

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析】本题所求重力做功的功率,应为瞬时功率 P =mgv cosα,而速度v 是沿着斜面向

下的.如图5-2-1,设斜面的倾角为θ,根据

θs i n 22gL al v == 而α=(90°

-θ),所以 L

gh mgh

gL mg mgv P /2sin sin 2cos ===θ

θα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瞬时功率的计算,要求同学们对三角关系理解通彻,并且灵活运用公式.

拓展

从空中以40m/s 的初速度沿着水平方向抛出一个重为10N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求(1)

在抛出后3s 内重力的功率.(2)在抛出后3s 时重力的功率(设3s 时未落地).

【解析】 (1)3s 内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3s 内重力做功2

2

1gt mg mgh W c ?

==,

W

gt mg t

W P C 1503102

1102

1=???

=?

==

(2) 3s 时的功率是指瞬时功率,应用αcos Fv P =求解,结合平抛知识得 ===y

mgv

Fv P αcos

mg·gt =10×10×3=300W

二、机车的启动问题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牵引力的功率,而不是合外力的功率.P =Fv 中,F 指的是牵引力.在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在F 一定时,P 与v 成正比. 1.在额定功率下启动

对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分析如图5-2-2,由公式P =Fv 和F-f=ma 知,由于P 恒定,随着v 的增大,F 必将减小,a 也必将减小,汽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 =f ,a =0,这时v 达到最大值

f

P F P v m m m ==

可见,恒定功率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

θ

图5-2-1

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 =Pt 计算,不能用W =Fs 计算(因为F 为变力).其速度图象如图5-2-3所示.

2.以恒定加速度a 启动:

由公式P =Fv 和F -f =ma 知,由于a 恒定,所以F 恒定,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而随着v 的增大,P 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 达到额定功率P m ,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这时匀加速运动结束,此时速度为

m m m v f

P F

P v =<=

',此后汽车要想继续加速就

只能做恒定功率的变加速运动了,由于机车的功率不变,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从而加速度也减小,直到F =f 时,a =0,这时速度达到最大值f

P v m m ==

.

可见,恒定牵引力的加速,即匀加速运动时,功率一定不恒定.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F ?s 计算,不能用W=P ?t 计算(因为P 为变功率).其速度图象如图5-2-4所示.

要注意两种加速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的区别. 【例2】质量是2000kg 、额定功率为80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中的最大速度为20m/s.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运动中的阻力不变.求:①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②3s 末汽车的瞬时功率.③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④汽车在匀加速运动中牵引力所做的功. 【解析】

① 所求的是运动中的阻力,若不注意“运动中的阻力不变”,则阻力不易求出.以最大速度行驶时,根据P =Fv ,可求得F =4000N.而此时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② 由于3s 时的速度v =at =6m/s ,而牵引力由F —F f =ma 得F =8000N ,故此时的功率为P = Fv =4.8×104W. ③ 设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刻的速度为v =a t =2t ,这时汽车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由P =Fv ,将F =8000N 和v =2 t 代入得t =5s.

④ 匀加速运动阶段牵引力为恒力,牵引力所 做的功

J

102522

180002

15

2

2

?=???

===J at

F Fs W

【点拨】③中的时间,有的学生用v =at ,得t =v m /a =10s ,这是错误的.要注意,汽车不是一直匀加速到最大速度的.

拓展

汽车质量5t ,额定功率为60kW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问:

(1)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0.5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解析】(1) 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a=0,此时

mg f F μ== ①

m Fv P = ②

由①、②解得s m mg

P

v m /12==

μ

(2) 汽车作匀加速运动,故F 牵-μmg =ma ,解得F 牵=7.5×103N

设汽车刚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为v ,则P = F 牵·v ,得v =8m/s

设汽车作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则v =at 得t =16s

三、利用Pt W =求变力做功问题

如果汽车是以恒定功率起动,则牵引力是变力,发动机做功为变力做功,但抓住汽车的功率不变,由Pt W =可求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 易错门诊

【例3】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恒为P ,卡车所受阻力为f ,则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

A .Pt

B .fs

C .Pt -fs

D .fv m t 【错解】功W=FS ,卡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故选B.

【错因】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变力,不能直接用功的计算公式.

【正解】发动机所做的功是指牵引力的功.由于卡车

v

v v 1 2

图5-2-4

v 图5-2-3

v

a

图5-2-2

图5-3-1

以恒定功率运动,所以发动机所做的功应等于发动机的功率乘以卡车行驶的时间,∴A 对.B 项给出的是卡车克服阻力做的功,在这段时间内,牵引力的功不等于克服阻力做功,∴B 错.C 项给出的是卡车所受外力的总功.D 项中,卡车以恒定功率前进,将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牵

引力等于阻力,阻力f 乘以最大速度v m 是发动机的功率,再乘以t 恰是发动机在t 时间内做的功.故A D 是正确的.

第3课时 动能及动能定理

基础知识回顾

1、动能的概念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的大小

E k =

2

1mv 2,动能是标量,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2)动能是状态量,也是相对量,应为公式中的v

为瞬时速度,且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

2、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即12K K K E E E W -=?= (2)物理意义

动能定理给出了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多少由做功的多来量度.

3、求功的三种方法

(1)根据功的公式W = Fscosα(只能求恒力的功). (2)根据功率求功W =Pt (P 应是恒定功率或平均功率).

(3)根据动能定理求功:2

12

22

12

1mv mv W -

=

(W 为合外力总功).

重点难点例析

一、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的公式是标量式,v 为物体相对于同一参照系的瞬时速度.

2.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可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3.动能定理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的过程中各力所做功的总和即可.这些正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所在.

4.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的过程,应用

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将全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例1】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h 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S ,如图5-3-1,不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擦因数相

同.求动摩擦因数μ.

【解析】 设该斜面倾角为α,斜坡长为l ,则物体沿斜面下滑时,重力和摩擦力在斜面上的功分别为:mgh mgl W G ==αsin αμcos 1

mgl W

f -=

物体在平面上滑行时仅有摩擦力做功,设平面上滑行距离为S 2,则2

2

mgS

W

f μ-=

对物体在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ΣW =ΔE k . 所以 mgl sin α-μmgl cos α-μmgS 2=0 得 h -μS 1-μS 2=0.

式中S 1为斜面底端与物体初位臵间的水平距离.故

S

h S S h =

+=

2

拓展

从离地面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 (k <1)倍,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求: (1)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能够反弹起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解析】(1) 设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能够反弹起的最大高度是h ,则由动能定理得:mg (H -h )-kmg (H +h )=0 解得

H

k

k h +-=

11

(2)、设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

所通过的总路程是S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 -kmgS =0 解得

k

H S =

【点拨】 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

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也可以对全过程考虑,但如能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则使问题简化.

二、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

【例2】如图5-3-2所示,AB 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R =0.8m ,BC 是水平轨道,长S =3m ,BC 处的摩擦系数为μ=1/15,今有质量m =1kg 的物体,自A 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 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AB 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析】

物体在从

A 滑到C 的过程中,有重力、A

B 段的阻力、B

C 段的摩擦力共三个力做功,W G =mgR ,f BC =umg ,由于物体在AB 段受的阻力是变力,做的功不能直接求.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 外=0,所以mgR -umgS -W AB =0 即W AB =mgR -umgS =1×10×0.8-1×10×3/15=6J 【点拨】如果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有多个力做功,其中只有一个力是变力,其余的都是恒力,而且这些恒力所做的功比较容易计算,研究对象本身的动能增量也比较容易计算时,用动能定理就可以求出这个变力所做的功.

拓展

电动机通过一条绳子吊起质量为8kg 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120N ,电动机的功率不能超过1 200W ,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将物体吊高90m (已知物体在被吊高90m 以前已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所需时间为多少?(g 取10 m/s 2)

【解析】 起吊最快的方式是:开始时以最大拉力起吊,达到最大功率后维持最大功率起吊.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

8

10

8120?-=

-=

m

mg

F a m m/s 2=5 m/s 2,

末速度 120

2001==m

m t

F P v m/s=10m/s ,

上升时间 5

101==

a v t

t s=2s ,

上升高度 5

210

22

2

1?=

=

a

v h t

m=10m.

在功率恒定的过程中,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10

82001?=

=

mg

P v m m m/s=15m/s , 由动能定理有 2

2

122

121)(t m m mv mv h h mg t P -

=

--,

解得上升时间 t 2=5.75s.

所以,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将物体吊高90m ,所需时间为 t=t 1+t 2=2s+5.75s=7.75s.

三、多物体多过程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

如果一个系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我们称为多物体系统.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过程,我们称为多过程问题.对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我们可以有动能定理解决.解题时要注意:多过程能整体考虑最好对全过程列动能定理方程,不能整体考虑,则要分开对每个过程列方程.多个物体能看作一个整体最好对整体列动能定理方程,不能看作整体,则要分开对每个物体列动能定理方程.

☆ 易错门诊

【例3】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水平台面上,台面比水平地面高出h =0.20m ,木块离台的右端L =1.7m.质量为m =0.10M 的子弹以v 0=180m/s 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并以

v =90m/s 的速度水平射出,木块落到水平地面时的落地点到台面右端的水平距离为s =1.6m ,求木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错解】木块离开台面后的平抛阶段,

图5-3-2

图5-3-3

由g

h v s

22

= 解得:v 2=8m/s 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整体在整个过程中用动能定理有:

20

2

2

2

212

121mv

mv

Mv

MgL -

+

=

-μ 代入数据可得: μ=69.6

【错因】本题的物体有两个:子弹和木块, 物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子弹射木块;木块在台面上滑行;木块飞出台面平抛. 在其中两个阶段中有机械能损失:子弹射穿木块阶段和木块在台面上滑行阶段.故不能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整体在整个过程中用动能定理.

【正解】本题的物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其中两个阶段中有机械能损失:子弹射穿木块阶段和木块在台面上滑行阶段.所以本题必须分三个阶段列方程:

子弹射穿木块阶段,对系统用动量守恒,设木块末速度为v 1,mv 0= mv +Mv 1……①

木块在台面上滑行阶段对木块用动能定理,设木块离开台面时的速度为v 2,

有:222

12

121Mv

Mv MgL -

=

μ……②

木块离开台面后的平抛阶段,

g

h v s 22

=……③

由①、②、③可得μ=0.50

【点悟】从本题应引起注意的是:凡是有机械能损失的过程,都应该分段处理.

从本题还应引起注意的是:不要对系统用动能定理.在子弹穿过木块阶段,子弹和木块间的一对摩擦力做的总功为负功.如果对系统在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就会把这个负功漏掉.

拓展

总质量为M 的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前进.末节车厢质量为m ,在行驶中途脱钩,司机发现后关闭发动机时,机车已经驶了L ,设运动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发动机关闭前牵引力是恒定的,则两部分停止运动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本题有两个研究对象,可分别对它们应用动能定理.

对列车部分有:

2

1)(2

10)(v m M gs m M K FL --

=-- .①

对脱钩车厢有:

2

2

2

10mv

Kmgs

-

=- ②

列车匀速行驶有:KMg F = ③

由①②③可解得: L

m

M M s s s -=

-=?21

另解:从整体角度出发,把两部分作为一个系

统来分析:若脱钩时立即关闭发动机,则车头部分和脱钩车厢应前进同样距离,现在之所以在停止时拉开一定距离,是因为牵引力F 在L 的路程上做了功,机车的动能多了一些,能够克服阻力多走一段距离,可见F 在L 路程上做的功应等于阻力在ΔS 距离上做的功.即

s g m M K FL ?-=)(

又 K M g F = 解之得L

m

M M s -=

?

【点拨】所得的结果与前面一样,可见,一道习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差别是很大的.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多想一想,该题除了自己做的方法之外,是否还会有其它的,并从中找出比较简洁的方法来,这样既开拓了思路,锻炼了求异思维,又能够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课堂自主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动能变化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物体的动能变化也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动能变化也越快

D 物体的速率变化越大,物体的动能变化也越大 【解析】 对于给定的物体来说,只有在速度的大小(速率)发生变化时它的动能才改变,速度的变化是矢量,它完全可以只是由于速度方向的变化而引起.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是指加速度,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答案】D

2.物体由高出地面H 高处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沙坑表面进入沙坑h

停止(如图5-3-4所示).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解析】 选物体为研究对象, 先研究自由落体过程,只有

重力做功,设物体质量为m ,落到沙坑表面时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

图5-3-4

2021年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1)

2021模拟模拟-选择题专项训练之交变电流 本考点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和延伸.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三突出”:一是突出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二是突出考查交变电流的图象和交变电流的四值;三是突出考查变压器.一般试题难度不大,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于电磁场和电磁波只作一般的了解.本考点知识易与力学和电学知识综合,如带电粒子在加有交变电压的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交变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等.同时,本考点知识也易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相联系,如“电动自行车”、“磁悬浮列车”等.另外,远距离输电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不同情况下的有效值计算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对变压器的原理理解的同时,还要掌握变压器的静态计算和动态分析. 北京近5年高考真题 05北京18.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 ) A.通过R的电流i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2cos100πt (A) B.通过R的电流 i R 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2cos50πt (A) C.R两端的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 R=52cos100πt (V) D.R两端的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 R=52cos50πt (V) 07北京17、电阻R1、R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1=10Ω,R2=20Ω。合上开关后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2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2V 08北京18.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2V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 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 北京08——09模拟题 08朝阳二模16.在电路的MN间加一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负载电阻为100Ω,若不考 虑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220V,2.20 AB.311V,2.20 AC.220V,3.11A D.311V,3.11A t/×10-2s U/V 311 -311 1 2 3 4 A V M ~ R V 交变电源 ~ 图1 u/V t/×10-2s O U m -U m 12 图2

物理高一下册 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竖直墙上固定有光滑的小滑轮D ,质量相等的物体A 和B 用轻弹簧连接,物体B 放在地面上,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物体A 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与小环C 连接,小环C 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小环C 位于位置R 时,绳与细杆的夹角为θ,此时物体B 与地面刚好无压力。图中SD 水平,位置R 和Q 关于S 对称。现让小环从R 处由静止释放,环下落过程中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且环到达Q 时速度最大。下列关于小环C 下落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环C 、物体A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B .小环 C 下落到位置S 时,小环C 的机械能一定最大 C .小环C 从位置R 运动到位置Q 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D .小环C 到达Q 点时,物体A 与小环C 的动能之比为cos 2 θ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小环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势能与动能、弹性势能相互转换,所以小环C 、物体A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A 错误; B .小环 C 下落到位置S 过程中,绳的拉力一直对小环做正功,所以小环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往下绳的拉力对小环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所以在S 时,小环的机械能最大,选项B 正确; C .小环在R 、Q 处时弹簧均为拉伸状态,且弹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当环运动到S 处,物体A 的位置最低,但弹簧是否处于拉伸状态,不能确定,因此弹簧的弹性势能不一定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错误; D .在Q 位置,环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此时速度最大,说明所受合力为零,则有 cos C T m g θ= 对A 、B 整体,根据平衡条件有 2A T m g = 故 2cos C A m m θ=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吐血整理经典题)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 .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 .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 .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不会影响实验 2.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 ) A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C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3.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 、B 、C 、D ,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 1、s 2、s 3。请你根据下列s 1、s 2、s 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 m/s 2) ( ) A .61.0 mm 65.8 mm 70.7 mm B .41.2 mm 45.1 mm 53. 0mm C .49.6 mm 53.5 mm 57.3 mm D .60.5 mm 61.0 mm 60.6 mm

4.如图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中n 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 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n 点是第n 个点,则v n =gnT B .n 点是第n 个点,则v n =g (n -1)T C .v n =s n +s n +1 2T D .v n =h n +1-h n -1 2T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 m/s 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 。 (1)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该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B .可选用点迹清晰,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 的纸带来处理数据 C .操作时应先松开纸带再通电 D .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4~6 V 的交流电源上 (2)实验中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得到三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18 cm 、0.19 cm 、0.25 cm ,则可肯定________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是________。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 、B 、C 到第一个点O 间的距离分别为15.55 cm 、19.20 cm 和23.23 cm 。则当打点计时器打点B 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 =________ m/s ;重物由O 到B 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_J ,动能增加了________J(保留3位有效数字), 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图(甲)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7套含答案)

2013年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4.如图所示,直线I、Ⅱ分别表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图 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B.t0时刻,两物体相遇 C.t0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D.A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 15.如图所示,物块A、B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A静止在斜面上, 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拉住B,A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则物块 A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A.3个B.4个C.5个D.2个 16.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现在在A、B两 点分别固定电量为+q、-q的两个点电荷,则关于C、D两点的场强和电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不同,电势相同B.C、D两点的场强相同,电势不同 C.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不同D.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 17.图示为某种小型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 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以角速度ω匀 速转动,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线圈的两端经 两个半圆形的集流环(缺口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和电刷与电阻R连 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 与磁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是直流电B.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 C.电压表的示数为D.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 18.2009年5月,英国特技演员史蒂夫·特鲁加里亚飞车挑战世界最大环形车道。如图所示,环形车道竖直放置,直径达12m,若汽车在车道上以12m/s恒定的速率运动, 演员与摩托车的总质量为1000kg,车轮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为4.08×104W B.汽车通过最高点时对环形车道的压力为1.4×l04N C.若要挑战成功,汽车不可能以低于12 m/s的恒定速率运动 D.汽车在环形车道上的角速度为1 rad/s 19.如图所示,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P,小球所处的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平衡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高考物理专题一(受力分析)(含例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定位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本问题,主要考查力的产生条件、力的大小方向的判断(难点: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高考试题命题特点:这部分知识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同时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而且都是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考查时注重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的考核. 考题1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考查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面B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图1 A.A与B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审题突破B、D选项考察地面对B的作用力故可以:先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A、C选项考察物体A、B之间的受力,应当隔离,物体A受力少,故:隔离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 受到重力(M+m)g、支持力F N和已知的两个推力,水平方向:由于两个推力的合力为零,故

整体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竖直方向:有F N=(M+m)g,故B错误,D正确;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mg、推力F、斜面体B对A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在沿斜面方向:①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大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②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小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③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为零,设斜面倾斜角为θ,在垂直斜面方向:F N′=mg cos θ+F sin θ,所以B对A的支持力不一定大于mg,故A正确,C错误.故选择A、D. 答案AD 1.(单选)(2014·广东·14)如图2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 A 解析M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选项A正确;N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原木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故选项B错误;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故选项C、D错误. 2.(单选)如图3所示,一根轻杆的两端固定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A、B,用两根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虚线为竖直线,α=θ=30°,β=60°,求轻杆对A球的作用力() 图3 A.mg B.3mg C. 3 3mg D. 3 2mg

机械能守恒定律高考专题复习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 考纲要求: 1.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一Ⅰ级 2.重力势能、重力做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一Ⅱ级 3.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达标: 1.重力做功的特点 与 无关.只取决于 2 重力势能;表达式 (l )具有相对性.与 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改变与此 (2)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表达式 .重力做正功时. 重力势能 .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 . 3.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对 ,因而具有 . 这种能量叫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跟 有关 4.机械能.包括 、 、 . 5.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系统只 或 做功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选取 确定研究过程 (2)明确运动过程中的 或 情况.判定是否满足守恒条件 (3)选取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经典题型: 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有可能发生的是 A 、机械能不变.动能不变 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可变化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一定变化 D 若重力势能变化.则机械能变化 2.质量为m 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 .小球能到达的离地面高度为H , 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气阻力 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 、mgH B .mgh C mg (H +h ) D mg (H-h ) 3.如图,一小球自A 点由静止自由下落 到B 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 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 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 在小球由A -B —C 的运动过程中 A 、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 、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 C 、小球在B 点时动能最大 D 、到C 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4、如图,固定于小车上的支架上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线长为L .小车以速度V 0做匀 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碰到障障碍物而停止运动时.小球上升的高度的可能值是. A. 等于g v 202 B. 小于g v 202 C. 大于g v 202 D 等于2L A B C

重点高中物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重点高中物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作者:————————————————————————————————日期:

图1 图2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零重 力势能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 能守恒 即12m v 2A +mgh A =12m v 2B +mgh B 上式亦可写成12m v 2B -12m v 2A =mgh A -mgh B . 等式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 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如图1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12m v 2A = mgh ,即为本 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 A 点的瞬时速度.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纸带,复写纸,带夹子的重 物,刻度尺,导线两根. 四、实验步骤 1.安装置:按图2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 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 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 (1)用12m v 2n =mgh n 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略小于或接近2 mm 的纸带. (2)用12m v 2B -12m v 2A =mg Δh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 当的点为基准点,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 五、数据处理 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 点计算 代入mgh n 和12m v 2n ,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条件下,mgh n 和12m v 2n 相等,则验证了 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连接体 一、选择题 1. 如图1-23所示,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 轻弹簧秤连接。水平力F1=30N和F2=20N分别作用在m1和m2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同时撤出水平力F 1、F2的瞬时,m1加速度的大小 13m/S2。 D. 若在只撤去水平力F1的瞬间,m1加速度的大小为13m/S2。 2. 如图1-24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由此可知: A.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A一定受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无法判定。 3.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1-25所示。如果它们 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 B. F2 C. (F1+F2)/2 D. (F1-F2)2 4. 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26所示,对物 体A施于水平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m1F/(m1+m2) B. m2F/(m1+m2) C. F D. m1F/m2 5. 如图1-27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两个长方形物块,质量分别为m A、m B,在平 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推动下,两物体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A、B之间的相互作用为T,则当它们一起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 A. T=m B F/(m A+m B) B. T=m B F/(m A+m B)+m B g(Sinθ+μCosθ) C. 若斜面倾角θ如有增减,T值也随之增减。 D. 不论斜面倾角θ如何变化(0?≤θ<90?),T值都保持不变。 6. 如图1-28所示,两个物体中间用一个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A、 B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当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时,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μ1>μ2,则杆一定受到压力。 B.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 若μ1=μ2,则杆的两端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

高考物理大题专题训练专用(带答案)

高考物理大题常考题型专项练习 题型一:追击问题 题型二:牛顿运动问题 题型三:牛顿运动和能量结合问题 题型四:单机械能问题 题型五:动量和能量的结合 题型六:安培力/电磁感应相关问题 题型七:电场和能量相关问题 题型八: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题型一:追击问题3 1. (2014年全国卷1,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v=20m/s 2.(2018年全国卷II,4,12分★★★★★)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 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 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 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 = 10m/s2.求: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答案.(1)v B′ = 3.0 m/s (2)v A = 4.3m/s 3.(2019年全国卷II,25,20分★★★★★)一质量为m=2000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

2020高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卷:机械能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 1.(2019·山西高三二模)2018年2月13日,平昌冬奥会女子单板滑雪U 形池项目中,我国选手刘佳宇荣获亚军。如图所示为U 形池模型,其中a 、c 为U 形池两侧边缘,在同一水平面,b 为U 形池最低点。刘佳宇从a 点上方h 高的O 点自由下落由左侧进入池中,从右侧飞出后上升至最高位置d 点相对c 点高度为h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 .从O 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B .从a 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从d 返回到c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 .从d 返回到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2. (2019·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多选)如图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θ=30°,物块B 固定在木箱A 的上方,一起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接触轻弹簧,又压缩至最低点c ,此时将B 迅速拿走,然后木箱A 又恰好被轻弹簧弹回到a 点。已知木箱A 的质量为m ,物块B 的质量为3m ,a 、c 间距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 上滑的过程中,与弹簧分离时A 的速度最大 B .弹簧被压缩至最低点c 时,其弹性势能为0.8mgL C .在木箱A 从斜面顶端a 下滑至再次回到a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5mgL D .若物块B 没有被拿出,A 、B 能够上升的最高位置距离a 点为L 4 3. (2019·东北三省三校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的细杆L 1、L 2,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两个小球a 、b (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 ,a 球套在竖直杆L 1上,b 球套在水平杆L 2上,a 、b 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将a 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轻杆与L 2杆夹角为45°),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它动能的增加,以下步骤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的或错误的有( ) A .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低压交流电源连接起来 C .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到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 D .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 E .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解析: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验证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和动能增加量12m v 2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12 m v 2成立,两边都有质量,可约去,即验证gh =12 v 2成立即可,故无需测质量,A 选项多余.对E 选项,测速度时,用的是纸带上的记录点间的距离和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无需用秒表测量,因此E 选项也多余. 答案:AE 2.(安徽高考)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 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某班同 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 . 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2gh 计算出瞬时速 度v . 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 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并通过h =v 2 2g 计算出高度h . 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物理】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详细答案

【物理】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含 详细答案 一、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甲所示,小车B 紧靠平台的边缘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 (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从光滑的平台水平滑到与平台等高的小车上,物体和小车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 /s 2,求: (1)物体A 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A 与小车B 的质量之比; (3)小车的最小长度。 【答案】(1)0.3;(2)1 3 ;(3)2m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v t -图像可知,A 在小车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21241m /s 3m /s 1 v a t ==?-?= 若物体A 的质量为m 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1mg ma μ= 联立可得 0.3μ= (2)设小车B 的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2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mg Ma μ= 得 1 3 m M = (3)设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 ,整个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2 20 1 1() 22 mgL mv M m v μ=-+ 解得 L =2m 2.壁厚不计的圆筒形薄壁玻璃容器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圆形底面的直径为2R ,圆筒的高度为R 。 (1)若容器内盛满甲液体,在容器中心放置一个点光源,在侧壁以外所有位置均能看到该点光源,求甲液体的折射率; (2)若容器内装满乙液体,在容器下底面以外有若干个光源,却不能通过侧壁在筒外看到所有的光源,求乙液体的折射率。 【答案】(1)5n ≥甲;(2)2n >乙 【解析】 【详解】 (1)盛满甲液体,如图甲所示,P 点刚好全反射时为最小折射率,有 1 sin n C = 由几何关系知 2 2 2sin 2R C R R = ??+ ? ?? 解得 5n =则甲液体的折射率应为 5n ≥甲

2.6实验3单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3 单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细线(长约0.5m)、小钢球、画有等高标记线的背景板、光电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 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实验原理】 物体在摆动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设物体自高为h处释放,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则mgh= 。利用光电门测出物体在最低点的速度,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实验设计与步骤】 在图所示的背景板上摆球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处固定一光电门,仔细调整光电门的高低位置,使得摆球通过光电门时恰好摆球中心水平直径挡光,即挡光长度为摆球d,在数字计时器上读出挡光时间t,可计算出摆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求出动能E ;测出摆球释放点距摆球运动过程中最低点的垂直距h,以最低点为参考平面,分别计算两侧最高点的重力势能E ,比较E 和E 是否相等,验证机械能守恒。 1.在图所示的背景板上摆球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处固定一光电门,仔细调整光电门 的高低位置,使得摆球通过光电门时摆球中心水平直径恰好挡光。 2.把小钢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依此拉到宝鸡县A、B、C、D点处释放,并分别 记录摆球释放点距离摆球运动过程中最低点的垂直距离h。 3.分别记录上述四种情况下摆球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v。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参考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见表. 表 m=0.028kg,g=9.8m/s ,d=1.91cm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问题与讨论】 1、小球摆动过程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答:小球在向下摆动的过程中重能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摆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小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会不会变化 答:小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3、小球所受到各个力做功的情况如何 答:小球在向下摆动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在向上摆动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整个过程中拉力不做功。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题(全套)

2018届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1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2 A.2 B.2 C.1 D. 2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1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15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该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B.力很大,位移很大,这个力所做的功一定很多 C.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D.汽车以恒定功率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2.一小石子从高为10 m 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经一段时间后小石子的动能恰等于它的重力势能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g=10 m/s 2,则该时刻小石子的速度大小为( ) A.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3.从空中以30 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重10 N 的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4 s 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400 W B.500 W C.300 W D.700 W 4.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 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前3 s 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B.最后2 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 s 内与最后2 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3 s 末至第5 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 比地面低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物体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 B .从抛出到落至海平面,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1 2 mv 02 C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gh D .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12 mv 02 6.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 、B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 、B 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 下落、B 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

高考物理选修3-4专项训练

高考物理选修专项训练3-4 1.(1)(6分)下列说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拍摄玻璃橱窗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B.在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在沙漠中,向远方望去,有时能看到远方景物的倒影 C.如果地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覆盖,太阳照亮地球的围要比有大气层时略大些 D.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红光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E.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2).(9分)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如图所示,实线为t =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 0.2s后的波形图,求: ①此波的波速为多少? ②若△t >T且波速为165m/s,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波沿何方向传 播? 2.(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错选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 B.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D.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E.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9分)如图3所示,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2.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2021高考物理大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3)

物理:2021模拟高三名校大题天天练(八) 1.(12分)如图所示,在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盘面上,离轴心r=20cm处放置一小物块A,其质量为m=2kg,A与盘面间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其重力的k倍(k=0.5),试求: ⑴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2rad/s时, 物块与圆盘间的摩擦力大小多大?方向如何? ⑵欲使A与盘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 则圆盘转动的最大角速度多大?(取g=10m/s2) 2.(10 分)如图所示,A物体用板托着,位于离地h=1.0m处,轻质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与A、B相连,绳子处于绷直状态,已知A物体质量M=1.5㎏,B物体质量m=1.0kg,现将板抽走,A将拉动B上升,设A与地面碰后不反弹,B上升过程中不会碰到定滑轮, 求:B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离地的最大高度为多大?取g =10m/s2. A h B 3.(15分)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人与雪橇的 总质量为70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取g=10m/s2) (1)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设人与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的大小. (3)人与雪橇从B到C的过程中,运动的距离。 位置 A B C 速度(m/s) 2.0 12.0 0 时刻(s)0 4 10

4.(14分)大气中存在可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其密度随离地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可以把离地面50㎞以下的大气看作是具有一定程度漏电的均匀绝缘体(即电阻率较大的物质);离地面50㎞以上的大气可看作是带电粒子密度非常高的良导体.地球本身带负电,其周围空间存在电场,离地面50㎞处与地面之间的电势差为4×105V.由于电场的作用,地球处于放电状态,但大气中频繁发生闪电又对地球充电,从而保证了地球周围电场恒定不变.统计表明,大气中每秒钟平均发生60次闪电,每次闪电带给地球的电量平均为30C.试估算大气的电阻率和地球漏电的功率.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 5.(18分)如图所示,ABC为光滑轨道,其中AB段水平放置,BC段为半径R的圆弧,AB与BC相切于B 点。A处有一竖直墙面,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接,当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物块恰能与固定在墙上的L形挡板相接触与B处但无挤压。现使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h处的D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小球与物块相碰后立即共速但不粘连,物块与L形挡板 相碰后速度立即减为零也不粘连。(整个过程中,弹簧 没有超过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试求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2) 求小球与物块第一次碰后沿BC上升的最大高度h’ (3) 若R>>h。每次从小球接触物块至物块撞击L形挡板历时均为△t,则小球由D点出发经多长时间第 三次通过B点? 6.(18分)如下左图所示,真空中有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上面分别开有正对的小孔O1和O2,金属板C、D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两板间的电压u CD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下右图所示。t=0时刻开始,从D板小

专题练习:连接体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连接体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题精讲 例、(2017年重庆调研)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可视为质点的物体通过轻绳连接,A 、B 间轻绳长为L .C 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手托住A ,两段轻绳都伸直,A 距水平地面高也为L ,然 后将A 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m ,物体C 的质量为32m ,重力加速度 为g ,定滑轮光滑且质量不计,不计空气阻力,物体A 着地后不反弹.求: (1)刚释放A 时,A 、B 间绳的弹力大小F T ; (2)运动过程中,物体C 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 . 【答案】F T =67mg ; H =127L 同步练习 1.(多选)轻绳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P 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圆环Q 连接,Q 从静止释放后,上升一定距离到达与定滑轮等高处,则在此过程中( ) A .任意时刻P 、Q 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满足v P

动能E k 与离地高度h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高度从h 1下降到h 2,图象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 3对应图象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小物体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3时,弹簧形变量为0 B .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5时,加速度为0 C .小物体从高度h 2下降到h 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2m 2g 2k D .小物体从高度h 1下降到h 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mg (h 1-h 5) 【答案】:C 3.如图所示,带有挡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质量均为1 kg 的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拴在一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 N/cm ,质量为2 kg 的物体C 用细线通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物体B 连接.开始时A 、B 均静止在斜面上,A 紧靠在挡板处,用手托住C ,使细线刚好被拉直.现把手拿开,让C 由静止开始运动,从C 开始运动到A 刚要离开挡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取g =10 m/s 2)( ) A .初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1 cm B .末状态弹簧的伸长量为1 cm C .物体B 、C 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物体C 克服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0.2 J 【答案】:C 【解析】 4.(多选)(2017年广东广州模拟)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 、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C

高考物理微专题训练

微专题训练1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单选)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s, 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Δh=1 2gt 2- 1 2g(t-1) 2=gt- 1 2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 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 答案B 2.(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 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方向向下,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正确,D错误. 答案AC 3.(单选)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 84 cm,如图1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 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图1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 解析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36 cm、60 cm、84 cm,满足1∶3∶5∶7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A项错误,B项正确.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项错误. 答案B 4.(单选)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 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解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要先后经过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若1 s后物体处在下降阶段,即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大小为10 m/s,那么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0,这显然与题中“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符,所以1 s 后物体只能处在上升阶段,即此时物体正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答案B 5.(单选)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