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收益管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基本评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中、底部大,上头小”形状,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体制被打破,根据统计年鉴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描述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基尼系数比较适中,从此角度看,大多数人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分配正在向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如体制内平均主义分配倾向仍较严重,同时,不少单位工资外收入失控,少数行业存在着垄断分配不公,通过捞取非法收入暴富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行业、企业、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虽然是局部性的,但在全社会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应尽快加以解决。

(一)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1、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九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实际增长5.7%.另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计算,1990年至1999年九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6.25%,职工工资年平均增长16.33%,城镇居民消

费性支出年平均增长15.33%.扣除物价因素,三者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8.76%、8.84%和7.90%.

2、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顺应了市场化作用的方向

根据我们首次推出的描述不同收入群体概率分布的“徐振斌分布曲线”,按收入差距五等分,可以计算得出,1999年,全国城镇居民低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2357元至4315元)占31.79%,中等偏下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4316元至6273元)占32.36%,中等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6274元至8231元)占19.67%,中等偏上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8232元至10190元)占8.95%,高收入户(每户年人均收入为10191元及以上)占7.23%.

这里顺便指出,根据上述结论,我们对当前一些学者得出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说法不能苟同。

3、从总体上看,平均主义分配逐步在打破,“脑体倒挂”正在走向“脑体正挂”一是收入差距总体上正在合理拉开。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计算,1994年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仅为0.2754,偏向于平均;到1999年上升为0.3015,比较适中。

另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基尼系数来看,1994年仅为0.2089,过于平均,说明绝大多数人的吃、穿、住、用、行都是清一色的模式;1999年为0.2714,有所扩大,但依然偏向于平均。当然,必须指出,这里的结论与人们实际感觉上的差距会有不同,与事实上的基尼系数也会有出入,主要原因是统计年鉴中可能存在

该统计而未统计的数据所致,如非法收入,就很难调查统计出来,其造成的实际收入差距的扩大,就不可能包括在上述的基尼系数之中。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基尼系数就会增大一些,据估算,大体在0.4以内。即使如此,考虑到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从全国看,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高一些是也正常的,不能简单照搬0.4警戒线的理论。

二是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在“八五”和“九五”时期,有一个大的调整,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向新兴产业倾斜。传统的体力劳动、资本含量少、劳动密集、竞争充分的行业的收入在相对降低,最为典型的如采掘业,由1990年其职工工资水平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到1999年变为倒数第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在显著增长,最为典型的如金融保险业,由1990年其职工工资水平在各行业中排名倒数第四,到1999年变为第一。其他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普通高校、商业经纪与代理业等行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都排名在前列。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

4、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

1990年至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42%,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16.23%高10.19个百分点。说明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加大。

5、国有单位职工的收入增长势头较强

“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其他单位的工资增长基本上都呈现正比例线性增长势头。其中,国有单位的工资增长最快,1999年与1990年相比,国有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了2.74倍,尤其是1996年至1999年间,国有单位的工资增长最快。另从工资的绝对增长水平上看,其他单位工资水平一直最高,国有单位次之,城镇集体单位最低。

6、转移支付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有所增强

党中央、国务院对两个确保工作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1998年至2000年三年间,中央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补贴分别为96亿元、257亿元、478亿元人民币。2001年预计财政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的资金支持力度都超过以往任何时候。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5.9万人,而1998年我国全部城镇和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合计仅有184.1万人。1990年离退休费(不包括离退休职工的医疗卫生费)为396.2亿元,1999年为2420.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2.28%,比同期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55%高出2.73个百分点。国家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996年为41.19亿元,1999年为80.2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4.90%,比同期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7.67%高出17.23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转移性收入由1990年的250.01元增长到1999年的1257.17元,年平均增长19.66%,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16.23%高3.43个百分点。

7、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发展保持了协调一致

1990年至1999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第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部年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三项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6.23%、16.25%、16.33%.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是同步的,城镇居民收入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见表1)。

(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依然存在突出问题和矛盾

1、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中,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两种极端现象同时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正如前述所分析的那样,虽然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平均分配状况从总体上看也有了好转,但是,“平均主义”并没有彻底根除,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不包括工资外收入)分配上,多数国有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偏小。据调查,许多企业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仅为三倍左右;机关单位最高工资仅是最低工资的4.28倍(不含工龄工资);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标准相比只有2.81倍(不含工龄工资)。按行政职务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小,按技术职务(技术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则更小。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也是工资外收入失控的重要诱因之一。

在工资外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由于统计年鉴中对于这种收入差距过大难以真实全面显示,这些差距又基本上不被包括在我们在前面所做的关于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和基尼系数的计算分析之中,所以,我们对这种收入差距过大进行单独考察,而不与有统计数据的收入分配的各方面分析和结论混为一

起,这里我们还不妨称之为“非统计收入差距过大”,以示区别)。工资外收入、垄断性收入和非法收入是引起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根源。从有统计数据的收入分配差距来看,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每年正在以3.10%的增长速度扩大;最高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与最低收入者的消费性支出,每年正以1.81%的增长速度扩大;依据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变动情况,财富正在以1.83%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向少数富人集中。

我们仅以住房分配为例,来说明存在“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根据对某市居民每户人均面积统计数据分析,1998年,反映该市住房面积差异的基尼系数为

0.2927,在较为适度的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把级差地租等因素考虑在内,则按房产价格计算得出的基尼系数为0.7071,差距很悬殊(见表2)。

收入分配不规范所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是不合理甚至于不合法的,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重点加以解决。当然,产生“收入差距过大”也有其合理的因素和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一是高级管理人才、掌握高新技术人才和资本均为稀缺要素,在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下,人力资本、技术要素、资本的拥有者,靠自己的劳动和投资率先富起来。二是在工资外收入分配中,由于制度内收入的过于平均,应当说,制度外差距大一些有其合理的成份(即制度外有一部分劳动报酬,属于应纳入制度内而未纳入的合理收入部分;制度外的其他收入,又分为合理的要素收入与不合理或不合法收入两部分,其不合理、不合法收入又可分为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等)。三是由于我国城镇普通劳动力的过剩,又压制了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也会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对于产生“收入差距过大”中

的合理成份,应通过纳入制度内等办法加以解决;对于其他不合理、不合法收入,则应采取限制、取消,甚至于打击的办法加以解决。

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1999年,按十六个大行业分,职工工资水平最高的是最低的2.45倍;按分细行业分类,最高收入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是最低收入行业职工的4.50倍。1994年,垄断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与全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关系是1.36倍至2.12倍之间;到1999年,上升到1.38倍至2.36倍之间,差距在不断扩大(见表3)。这里,还不包括制度外收入部分,如加上制度外收入,差距会更大一些。中部以及部分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和职工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长期“双低”的现象,造成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其中,“双低”现象突出的省份是河南、山西、河北,令人堪忧。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经济和城镇居民(也包括乡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但中部地区也不能忽视,否则,将会拖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无论是分配过于平均还是收入差距过大,都是一种分配不公的表现。都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和劳动价值的扭曲。

2、收入分配行为不规范

一是工资支付不规范;二是工资提取不规范,在实行工效挂钩企业,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三是部分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超过工资总额4%的标准进成本,变相提高收入;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位消费随意性强,缺乏合

理有度的约束;五是事业单位创收活动没有规范的制度规定,分配行为不规范,透明度低。

3、整体收入分配结构仍不合理

一是工资收入结构不合理,制度内工资低,制度外劳动报酬高,项目繁多,未纳入工资内;二是按多种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不大,与中央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要求尚有差距。1990年至1999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工资收入占人均全部年收入的比重,不仅没有相对下降,反而从上升了0.56个百分点,这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近年来福利工资化起到了抵制工资比重相对下降的作用,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按多种要素分配还远没有真正调整到位,其它要素参与分配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比重(这里,我们没有把统计数据以外的制度外收入、不合理收入、非法收入考虑在内,这将作为另一类问题加以解决)。

4、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不够理想,低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很大

在各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上,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群体相对较小,合计只占总人数的28.62%;由于收入水平提高较快的少数最高收入者将其他收入群体相对性的向下排挤,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相对过大,合计占总人数的64.15%.这一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结构,容易造成人们对收入差距拉大心理失衡(由于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不大的中低收入者和最低收入者居多,中等和中等偏上收入者偏少,所以,低收入者往往把目光定位在最高收入者那里。从心理上讲,这些低收入者一抬头仰视比较,就看见了最高收入者,而忽视了介于他们与最高收入者之

间的规模不太显眼的过渡性收入群体,造成很大的心理反差)。不同收入群体的不合理分布是我们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要解决的首要矛盾。

5、再分配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够,作用不明显。从城镇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洛伦茨曲线重叠的情况可以看出,政府通过个人收入所得税手段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几乎还没有表现。由此说明,其一,我国当前的再分配主要是政府的转移支付行为,是全体公民的税费贡献;其次,在初次分配中,真正高收入人员的纳税额不多,不纳税现象严重,经济杠杆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调节再分配的作用。

二是再分配尚不能有效地满足实际需要。以社会保障为例,由于我国城镇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社会保障基金历史上形成的空帐运转等原因,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财政不得不每年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确保社会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致使社会保障基金压力问题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6、与世界接轨存在很大距离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世界上只是刚刚进入中下收入水平行列,即使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上海,其城镇居民收入水平,1999年也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四分之一。所以,在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经济交流中,国内劳动力市场价位过低,与国际劳动力市场价格不相接轨,尤其是国内高

素质人才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相差十至数十倍,一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极容易造成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失。

二、对2001年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趋势估计

根据上述对“八五”和“九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的分析,结合对“十五”期间宏观经济社会形势发展估计,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做出以下初步预测。

1、城镇居民收入将面临新一轮增长期

按照前面计算得出的关于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数据结论和趋势,我们预测,“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年平均增长将保持不低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实际增长水平。

主要理由:“十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以7%较快的速度增长;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将会较快;固定资产投资比以往的时期扩大更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巨大;对外贸易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过去迅速恢复和增长;经济结构将有大的调整,经济运行状况将处于一个良好的时期,社会环境将保持长期稳定。

2、以按多种要素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多元化继续向前迈进

按劳分配仍然是主体,但其(以工资收入为主)占城镇居民全部收入的比重开始相对下降;按其他要素分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主要理由:政策支持为按要素分配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要素市场发育完善将有实质性的进展;技术更新快将使按技术要素分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居民储蓄增多,个人金融资产和各种投资增多。所有这些,将为收入分配多元化奠定基础。

3、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

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将超过8000元,比1999年城镇居民年平均收入5889元(17)增加2111元,年平均增长率将大于5.24%(从“八五”和“九五”期间实际增长率大于计划增长率来看,估计今后五年的城镇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还要高一些)。由于1994年到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平均每年上升1.83%,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基尼系数平均每年上升5.37%,按照这种趋势估计,2005年我国的城镇居民收入、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性支出的基尼系数都将会进一步增大。

差距拉大的主要理由:首先是基于前面两个趋势的预测作为基础依据。此外,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理由,一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外商增多,会对收入的增长产生长期影响,随着外资、外企与内资、内企之间的人才争夺战的展开,高素质人才的收入会迅速提高;二是农村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流入城镇以及城镇失业率的上升,致使普通劳动者供大于求,导致其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于绝对水平下降;三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四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可能伴随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对货币工资的增长产生影响;五是垄断高收入依然存在。所有这些将使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无论是在绝对水平方面,还是在相对水平方面,都有可能进一步被拉大。

三、关于形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根据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本情况的评价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针对前面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现提出关于形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关于形成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在正确认识和估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调整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结构为主线,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为落实措施,实施“扩中、保低、调高”战略,顺应收入差距拉开的趋势,改变现有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的“中、底部大,上头小”状况,以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格局。

1、“扩中”就是将中等和中低收入群体中的一部分人提高其收入,使之进入到中高和中等收入群体之中。具体讲,就是逐步将中等收入者由目前的19.67%扩大到30%至40%,将最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者由目前的64.15%降低到40%左右,将中等偏上收入者由目前的8.95%提高到15%左右,大致形成15:25:40:12:8的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分布的新格局。通过调整,使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呈现出较为对称的正态分布形状。中等收入者大大增加,能从分配的结果上较好地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使包括高、中、低各不同收入群体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分配基本合理;能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又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奠定基础。

2、“保低”继续保障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群体的基本生活来源。以保障最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为最低收入标准,尽快遏止中低收入群体相对扩大的势头,遏止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群体相对收入水平下降的势头。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能低于城镇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30%,而1999年为30.17%,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3、“调高”:即调节过高收入,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部分过高收入者加大调节力度,缩小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合理调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以及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二)关于形成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新格局的对策措施

1、“扩中”方面的措施

总的措施是,通过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市场的发育完善,人才的充分竞争,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来实现。在初次分配环节,要避免依靠违背经济规律的人为因素、行政计划手段来完成。实践证明,违背规律的做法,总是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是在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同时,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科技贡献率对科技要素进行分配,提高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的报酬;通过年薪制、长期激励、外部竞争、自我约束等办法,按管理要素分配,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

二是相当部分事业单位要在改制为企业的同时,改革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实行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科技和管理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的形成;与此同时,不改制的事业单位,也要改革分配制度,根据科技人员的工作岗位、实绩、贡献确定报酬,拉开其与一般岗位的差距。三是机关单位要在机构改革、精减富余人员的基础上,根据所负责大小和业绩,打破平均主义,较大幅度地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以薪养廉”。通过这些措施,使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经营管理人员、党政机关骨干等较大幅度地增加收入,这部分人员是我们“扩中”的对象。

2、“保低”方面的措施

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要适时调高城镇居民各项最低收入标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优抚待遇等),切实保障最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要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以保证一般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要拓展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通过提高最低收入者的就业能力增加他们的收入,促使其中一部分最低收入者进入到中低收入户群体之中。

3、“调高”方面的措施

首先,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对于5%的最高收入者,要摸清底数,通过加大个人所得税征缴,尤其是通过加大个人所得纳税申报力度,采取重点征收措施,使对最高收入群体个人收入的调节落到实处。

其次,对垄断行业要在打破垄断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直接调控措施调节其总体收入水平,同时,对垄断行业中处于一般工作岗位的职工,使其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相应岗位的工资价位接轨。

第三,通过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落后地区、资源互补等做法,适当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第四,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对收入分配的指导监控作用,从培育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基础调节作用方面,对各类过高收入进行调节。

第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收入分配行为,调整收入结构,减少制度外收入和灰色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缩小制度外的收入差距。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让全社会正确认识科技和经营管理劳动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对这部分人员相应提高报酬是完全应该的,应彻底破除平均主义的旧观念,为搞好收入分配提供思想支撑。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感谢阅读

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

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

财务管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学习题 20141120 第1、2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的管理。 A、筹资、投资、营运资金、收益分配; B、筹资、投资、营运资金; C、筹资、投资、利润分配; D、筹资、投资、经营活动、利润分配。 2、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的企业属于()。 A、合伙制企业; B、个人独资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 3、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着()。 A、依法纳税的关系; B、债权与债务关系; C、支付劳动报酬的关系; D、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4、下列哪种类型的企业存在着双重纳税的问题()。 A、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股份制公司; D、个人独资企业。 5、企业参与救助灾害活动体现了下列哪项财务管理目标()。 A、股东财富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利润率最大化; D、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6、《财务管理》教材采纳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A、总产值最大化; B、利润率最大化; C、股东财富最大化; D、利润最大化。 7、企业的现金流量是按照()原则来确定的。 A、现金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应收应付制; D、收入与支出相匹配。 8、下列哪些关系属于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A、向职工支付工资; B、向银行支付借款利息; C、向其他单位投资; D、交纳所得税。 9、企业用自有资金购买生产用设备属于()。 A、对外投资; B、对内投资; C、筹资活动; D、收益分配活动。 10、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为实现股东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在工作中偷懒,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这种现象在委托代理理论中被称为()。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内部人控制; D、管理层收购。 11、下列哪种企业组织形式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主要的企业存在形式()。 A、业主制企业; B、个人独资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12、下列哪项属于公司制企业的缺点()。 A、筹资困难; B、投资者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C、生产期较短; D、容易出现双重课税问题。 13、企业向商业银行借款,这种活动属于企业的()。 A、投资活动; B、筹资活动; C、收益分配活动; D、营运资本管理活动。 14、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这种活动属于()。 A、收益分配活动; B、对外投资活动; C、筹资活动; D、对内投资活动。 15、下列关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第09章-收入与分配管理—中级《财务管理》线下深度巩固习题3(2018)

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A公司董事会确定今年不发放股利,董事甲提出,当前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建议发放股利以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提高公司的股价。其观点属于()。 A、“手中鸟”理论 B、信号传递理论 C、所得税差异理论 D、代理理论 2、公司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先将一定数量的股票赠与或以较低价格授予激励对象,这样的股权激励模式是()。 A、股票期权模式 B、限制性股票模式 C、股票增值权模式 D、业绩股票激励模式 3、下列股利理论中,认为少发股利较好的是()。 A、所得税差异理论 B、“手中鸟”理论 C、信号传递理论 D、代理理论 4、下列关于股利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股利无关理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 B、“手中鸟”理论认为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 C、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企业应当采用高股利政策 D、根据代理理论可知,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监督减少代理成本 5、某公司2016年度净利润为2000万元,预计2017年投资所需的资金为4000万元,假设目标资本结构是负债资金占60%,企业按照净利润10%的比例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发放股利,则2016年度企业可向投资者支付的股利为()万元。 A、100 B、400 C、2000 D、300 6、上市公司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发放股利的好处是()。 A、有利于公司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 B、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C、有利于公司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 D、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7、下列各项业务中,可以导致每股收益增加的是()。 A、回购股票注销或作为库存股 B、发放股票股利 C、进行股票分割 D、配售股票 8、对于公司而言,不会导致公司股东权益减少的股利支付方式是()。 A、现金股利 B、财产股利 C、负债股利 D、股票股利 9、在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够稳定时,对企业和股东都有利的股利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0、法律对收益分配超额累积利润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损害少数股东权益 B、避免资本结构失调 C、避免股东避税 D、避免经营者从中牟利 11、某公司现有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资本公积3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若按10%的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并按股票面值折算,公司资本公积的报表列示将为()万元。 A、400 B、300 C、390 D、310 12、下列关于股票分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B、使公司每股市价降低 C、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D、股票面值变小 13、要获得收取股利的权利,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最迟日期是()。 A、除息日 B、股权登记日 C、股利宣告日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分析题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 管理分析题

限性。 比率分析的作用 ①比率计算及其解释是检验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一种工具; ②可用于公司之间的比较与评价(横向比较); ③可用于同一公司、不同年份的比较与评价(纵向比较); ④比率分析可以划分为盈利能力比率、资产运营效率比率、流动性比率、资 本结构比率和投资者关心的比率; ⑤对于特殊的使用者,则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⑥其他相关要点。 (2)比率分析的局限性 ①比率分析是依据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成本数据为基础的; ②财务报表只能提供货币化信息,而不能反映质量信息; ③没有考虑企业规模; ④公司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⑤由于报表的“粉饰”与操纵行为会导致不恰当的结果; ⑥比率是基于过去的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期望; ⑦公司可能会有不同的融资安排; ⑧其他相关要点 31.解释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的概念。 (1)可分散风险又称为公司特定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总风险中只与某企业相关的那一部分风险; (2)可分散风险是指与某一特殊项目相联系的风险,如某公司发生罢工;某公

司某项决策失误;某公司某项新产品开发失败;某公司领导换届等; (3)可分散风险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的方式来部分或全部消除的; (4)不可分散风险又称为市场风险、系统风险,它也是总风险的一部分;(5)不可分散风险是由一般性的市场条件引起的,如通货膨胀、利率变动、汇率变经济增长、2009你春夏的金融风暴等; (6)不可分散风险是不能通过多样化投资的方式来分散的; (7)不可分散风险对不同企业,不同资产的影响是不同的; (8)衡量某项目系统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系数β; (9)其他相关要点。 32.解释收购、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的概念。 (1)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的实质是取得控制权。收购通常发生在实力相差较大的企业之间,大鱼把小鱼吃掉了。 收购(大多是横向兼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立或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规模,使企业在该行业市场领域内占有垄断地位。(2)纵向兼并是对生产工艺或经营方式上有前后关联的企业进行的并购,是生产、销售的连续性过程互为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企业之间的并购。 纵向兼并的目的是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实现产销一体化。 (3)混合兼并是对处于不同产业领域、产品属于不同市场,且与其产业部门完全不相关、不存在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 混合兼并可通过分散投资、多样化经营降低企业风险,达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扩大市场活动范围的目的

财务管理目标案例-雷曼兄弟

补充案例: 雷曼兄弟破产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启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请依据以重建为前提的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所规定的程序破产,即所谓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作为曾经在美国金融界中叱咤风云的巨人,在此次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也无奈破产,这不仅与过度的金融创新和乏力的金融监管等外部环境有关,也与雷曼公司本身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以下从公司内部财务的角度深入剖析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 一、股东财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于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从事利润比较丰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贸易,公司性质为家族企业,且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是利润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从经营干洗、兼营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渐转型为金融投资公司的同时,公司的性质也从一个地道的家族企业逐渐成长为在美国乃至世界都名声显赫的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性质的变化,其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其原因至少有:(1)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资本市场体系,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支持;(2)与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时间价值和股东资金的成本,无疑更为科学和合理;(3)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股价来确定,比较容易量化,操作上显得更为便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二、雷曼兄弟破产的内在原因: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当雷曼兄弟公司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目标之后,公司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闻名于世界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但同时,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主体单一(仅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上市公司)、目标导向错位(仅关注现实的股价)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终也无法

宏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案例

宏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案例 宏伟公司是一家从事IT产品开发的企业。由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出资100万元,三人平均分配股权比例共同创立。企业发展初期,创始股东都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关注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所以,他们注重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这些措施有力的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在开始的几年间,销售业绩以每年60%的递增速度提升。然而,随着利润的不断快速增长,三位创始股东开始在收益分配上产生了分歧。股东王力、张伟倾向于分红,而股东赵勇则认为应将企业取得的利益用于扩大再生产,以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长远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产生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坚持企业长期发展的赵勇被迫退出,出让持有的1/3股份而离开企业。但是,此结果引起了与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广大供货商和分销商的不满,因为许多人的业务发展壮大都与宏伟公司密切相关,他们深信宏伟公司的持续增长能力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于是,他们威胁如果赵勇离开企业,他们将断绝与企业的业务往来。面对这一情况,企业两位股东提出他们可以离开企业,条件是赵勇必须收购他们的股份。赵勇的长远发展战略需要较多投资,这样做将导致企业陷入没有资金维持生产的境地。这时,众多供应商和分销商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或者主动延长应收账款的期限,或者预付货款,最终使赵勇又重新回到了企业,成为公司的掌门人。经历了股权风波后,宏伟公司在赵勇的领导下,不断加大投入,实现了企业规模化发展,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不断提升。 思考题: 1. 赵勇坚持企业长远发展,而其他股东要求更多分红,你认为赵勇的目标是否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矛盾 2. 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与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是否矛盾,如何协调 3.像宏伟这样的公司,其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二为一的,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利弊 4.重要利益相关者能否对企业的控制权产生影响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比较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比较分析——以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为例 1.公司简介

2.两家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美的集团:股东权益最大化 格力电器:企业价值最大化 3.美的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业务(空调、冰箱、洗衣机)实现收入924.02亿元,同比增长17.92%,小家电业务实现收入327.10亿元,同比增长17.48%,主要因产品结构升级、成本管控、原料成本稳定等因素影响,201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5.46%,同比上升2.1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7.89亿元,同比提升146.55%,公司自有资金(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银行理财等货币性资产与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及其他有息货币性负债的净额)达473

亿元,同比增长99%,2014年,面临家电行业增速整体下滑的不利局面,美的集团坚定“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战略,持续深化转型,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营收规模突破1400亿元,净利润突破100亿元,美的产品力与经营效率有效提升,经营质量全面改善,海外布局进一步优化,自有品牌高速增长。同时,公司组建“中央研究院”与“智慧家居研究院”,建立四级研发体系,启动“全球创新中心”,为重新增长寻求技术支撑;成立电商公司,运营官方商城,大力拓展线上业务;发布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开放合作推动互联网家居布局与生态链打造,全力为消费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构建长期激励机制,推动公司治理再上台阶。2014年,有赖于美的全体投资者的关注与支持,美的集团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 数据来源美的集团2014年年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 4.格力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经典财务管理小案例答案

1.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月平均为2.1和0.98,说明该公司资金周转灵活,资产流动性好,生产经营效率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不同是由存货引起的,该公司产品销售季节性强,第2、3季度为旺季,第1、4季度为淡季。为迎接旺季来临,淡季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生产创造了大批存货。资产净利率的大幅波动和相对稳定的销售净利率说明淡季资产周转率低,生产规模变小,或者有闲置资产。 2.(1)主要受存货影响。该公司产品销售季节性比较明显,夏季销量上升,库存减少,冬季库存增加。为应付销售高峰的来临,该公司于淡季增加库存,所以该公司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变动趋势才会产生差异。(2)受预付款和待摊费用的影响。旺季原材料紧缺,为保持原材料的稳定来源,购买材料的预付款增多。待摊费用则有一定的人为因素。... 消除差异的办法:(1)减少存货,建立需求导向的管理体制,例如及时采购、及时送货,实现“零库存”,但需要冒产品短缺的风险;(2)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或者产品链向下延伸,减少预付款。 3.资产负债率从1月至12月呈不断变化趋势,12、1-5月相对较高,6-11月相对较低,最高点在3月份,最低在7月份。资产负债率变动与流动比率呈正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的这种变动说明该公司债务总额和资产总额相对来说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化。流动资产一般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及预付款等。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等。这些项目在一年内不断变化,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变化的比例不同,所以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变化。

3月份流动比率最高,说明此时存货也最多,公司销售不利,应收账款增多。存货占压了公司大量的流动资金,负债增多,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增多,所有该公司3月份资产负债率最高。 4.全年中资产净利率波动幅度很大,最低(12月)2%,最高(7月)18%,4-8月份资产净利率相对高出其它月份很多;全年的销售净利率的波动幅度相对,相差仅5个百分点,最低(1、12月份)7%,最高(7月)12%。总体来讲,二者变动趋势相同,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旺季高,淡季低。 资产净利率不仅与销售净利率有关,而且与资产周转率有关,两者相互依赖。由于该公司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旺季时(夏季)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资产周转率提高,从而使资产净利率相应提高。而该公司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受销售季节影响小,虽然销售数量减少,但价格变化不大。 5.筹资方面:A公司全年各月的流动比率均值为2.1,速动比率均值为0.98,说明该公司财务比较稳健,但也暴露出一定问题,由于该公司产品销售旺季时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都很高,所以可以适当增加负债比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性质为周期性的,所以应该依靠短期融资来解决生产高峰期间资金短缺问题。银行短期借款相对成本较低,所以应该以银行短期借款为主要筹资渠道。 投资方面: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注意选择投资品种结构问题以及多元化问题,同时要注意新产品的季节性差异,最好与现有产品形成季节性互补,以弥补本产品淡季资产周转率低的不足和资产净利率低的问题。产品多元化也有利于降低单一产品的现金流风险。

财务分析的作用和内容

财务分析的作用和内容 财务分析的作用和内容 财务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等信息资料,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过程。 (一)财务分析的作用 (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 (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4)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需求者的需求,财务分析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方面。 ⑴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通常用销售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等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财务需求能力进行财务评价。 ⑵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其主要分析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科学的评价分析,既能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又能保障投资者、债权人的经济利益。 ⑶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对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进行分析 ⑷财务状况分析。财务分析就是采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分析,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周转情况和企业经营的稳定程度。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分析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资本结构和资产使用效率等。

⑸增长能力分析。增长能力分析常用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现金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潜能, 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态势、发展潜能及其成长性。 ⑹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的分析通常常用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对企业经营状况及其潜力进行分析,来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高低。 (三)总述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各种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企业的财务风险,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具体的参考数据,利于管理者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并帮管理者寻找影响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便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⑵财务分析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企业各方面潜在的赵权人和投资者在进行信贷和投资等决策时,必然会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状况,他们需要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企业的获利及偿债能力,预测投资风险的大小和收益水平,来进行决策。而这些信息都是要通过企业的财务分析来提供。因此,财务分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⑶为内部管理人员全面了解企业提供依据。 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财务分析提供的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发展方向,挖掘企业的经营潜力,找出经营的薄弱环节,进而采取对应措施,进行补救和调整,扬长避短,扭转弱势项目,改善经营战略,使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化解经营危机。

财务管理目标案例分析

实验一:财务管理目标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宏伟公司是一家从事IT产品开发的企业。由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出资100万元,三人平分股权比例共同创立。企业发展初期,创始股东都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关注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所以,他们注重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在开始的几年间,销售业绩以年60%的递增速度提升。然而,随着利润的不断快速增长,三位创始股东开始在收益分配上产生了分歧。股东王力、张伟倾向于分红,而股东赵勇则认为应将企业取得的利益用于扩大再生产,以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长远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产生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坚持企业长期发展的赵勇被迫出让持有的1/3股份而离开企业。但是,此结果引起了与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广大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不满,因为他们许多人的业务发展壮大都与宏伟公司密切相关,他们深信宏伟公司的持续增长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于是,他们威胁如果赵勇离开企业,他们将断绝与企业的业务往来。面对这一情况,其他两位股东提出他们可以离开,条件是赵勇必须收购他们的股份。赵勇的长期发展战略需要较多投资,这样做将导致企业陷入没有资金维持生产的境地。这时,众多供应商和分销商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或者主动延长应收账款的期限,或者预付货款,最终赵勇又重新回到了企业,成为公司的掌门人。 经历了股权变更的风波后,宏伟公司在赵勇的领导下,不断加大投入,实现了企业规模化发展,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不断提升。 1.赵勇坚持企业长远发展,而其他股东要求更多的分红,你认为赵勇的目标是否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矛盾? 2.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与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是否矛盾,如何协调? 3.像宏伟这样的公司,其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合二为一的,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利弊?

财务管理模拟试题二

财务管理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本类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企业组织形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个人独资企业创立容易、经营管理灵活自由 B.个人独资企业损失超过业主对其投资时,其责任承担以业主的投资额为限 C.合伙企业各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公司制企业出资者按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B 2.下列有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考虑风险 B.容易使企业产生短期行为 C.更多强调股东的利益 D.不易量化,不便于考核和奖惩 C 3.下列有关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按法律规定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一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B.诚实守信、不滥用公司人格,是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C.充分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企业有义务和责任遵从政府的管理,接受政府的监督 C 4.在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的计算结果,应当等于()。 A.递延年金现值系数 B.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C.预付年金现值系数 D.永续年金现值系数 C 5.有两只债券,A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名义利率为10%,B债券每季度付息一次,如果想让B债券在经济上与A债券等效,则B债券的名义利率应为()。 A.10% B.9.88% C.10.12% D.9.68%

B 6.A企业专营洗车业务,水务机关规定,每月用水量在1000m3以下时,企业固定交水费2000元,超过1000m3后,按每立方米5元交费。这种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曲线变动成本 D.延期变动成本 D 7.以下各项中,属于专门决策预算的是()。 A.销售费用预算 B.制造费用预算 C.资本支出预算 D.预计财务报表 C 8.下列有关预算的执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B.企业预算委员会对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 C.企业要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D.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企业发展战略 B 9.下列各顶中,不构成全面预算体系一般组成内容的是()。 A.业务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财务预算 D.长期预算 D 10.下列各种筹资方式中,属于间接筹资的是()。 A.发行股票 B.银行借款 C.发行债券 D.吸收直接投资 B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考前复习讲义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考前复习讲义

《财务分析》(第二版)201007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二、练习题 下面给出一些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重点掌握。 (一)单选题 1.某企业2002年销售收入净额为25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年末流动资产90万元,年初流动资产110万元,则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 A.2次 B.2.22次 C.2.5次 D.2.78次 2.某股份公司上市流通普通股的股价为每股17元,每股收益为2元,该公司的市盈率为()。A.17 B.34 C.8.5 D.2 3.专有的科技知识是企业所拥有的()。 A.资产 B.资源 C.能力 D.权益 4.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是()。

A.资产周转率 B.销售净利率 C.净资产收益率 D.权益乘数 5.如果企业速动比率很小,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过多 B.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强 C.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很大 D.企业资产流动性很强 6.流动比率反映的是()。 A.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B.长期偿债能力 C.流动资金周转状况 D.流动资产利用情况 7.经济活动中有关反映财务活动的运动状态和特征的经济信息,称为()。A.财务信息 B.经济信息 C.金融信息 D.管理信息 8.下列有关权益乘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权益乘数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同企业总资产的关系 B.权益乘数受债务比率的影响

C.权益乘数有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D.在资产总额既定的前提下,权益乘数与所有者权益的数额成正比 9.财务分析最初应用于()。 A.投资领域 B.金融领域 C.企业评价 D.铁路行业 10.()年我国颁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不仅对基本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也颁布了全面的具体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 A.1993 B.1998 C.2000 D.2006 11.某公司2004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6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3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提取。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A.15 B.17 C.22 D.24 12.某企业资产总额为600万元,负债总额为400万元,则权益乘数为()。 A.1.5 B.3

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由于以上缺陷,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最佳财务管理目标,通过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会发现每种目标都有其优缺点,因此我认 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唯一的,企业应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 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应把目前存在的广泛应用的 财务管理目标有机结合。 例如: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最适用于股份制企业尤 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而外界和股东只能从企业会计报表中获 得评价企业业绩的信息。但会计报表只是企业过去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状况的事后反映,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市场 价值,因此股东在会计报表中寻找的最重要的指标只能是企业利润 的高低,所以,决定企业价值高低的因素又回到了利润最大化。上 市公司筹集的大量资金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增资扩股或发行债券获得,但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在增资扩股和发行新债券时,要考察公司最 近三年是否连续盈利,即只有在考核盈利指标前提下,企业价值最 大化才与持续存在的根本企业价值息息相关。因此只有在利润的前 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有持续存在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将利润最 大化同企业价值最大化有机结合,在追求两个财务管理目标的同时 实现企业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作为协调有关各方经济利益的一种方式,要求为之服务的对象便呈现出多元化格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财务管理的目标也不是唯一的,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 管理的目标的实现应有由下三个内容构成: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财务管理目标的 关键核心,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资 本保值与增值,也没有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课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课

⑵内容: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 况说明书 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6、企业合并、分立 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财务状况说明书 1、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的说明 2、对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的说明 3、对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的说明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的说明 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⑴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 ⑵债权人 ⑶经营者 ⑷政府 ⑸员工 ⑹客户 四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揭示的财务信息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表”现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反映企业生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现金的能力评价企业损益的质量 提高了不同企业经营业绩报告的可比性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1、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3、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

4、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中心:财务资金分析——资金运行情况财务能力分析——偿债、盈利等 资产负债表分析 利润表分析 内容现金流量表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综合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特征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 2、财务比率分析法 3、趋势分析法 4、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最常用) ?概念: ?数据: 绝对数 相对数?比较标准 实际指标与计划 本期与前期 本企业与其他企业 ?比较目的:差异分析 比较分析法 ⑴定义:将实际达到的数据同特定的各种标 准相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其差异, 并进行差异分析或趋势分析的一种 方法。 比较方法 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 1、横向比较法:又称水平比较法 简单数据比较 例:东方公司2004年的净利润为60万元,2005年的净利润为90万元。=== 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损益表案例 比较资产负债表..\比较分析法表格.xls 比较损益表 ?纵向比较法 ?目的:控制规模差异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一) 实训一: 案例可口可乐决胜奥运 案例分析题: 1、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市场角逐中,你有何启发? 答:(1)可口可乐公司在奥运宣传中相当有预见性,把它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到位从1928年奥运会,可口可乐就开始提供赞助。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年之间可口可乐公司就形成了奥运战略。当可口可乐开始“选秀”时,大多数公司连奥运计划都没有开始做,所以抓住了先机是可口可乐公司成功的关键。 (2)可口可乐没有把风险看做自己的负担,而是把推广奥运作为自己的义务 冒着风险来做奥运纪念罐,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把自身和奥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像其他企业一样追逐最大利润,不把推广奥运作为增加业务的筹码,不将其中的利润量化,而将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作为了最终的财务管理目标。 (3)用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化的商业价值 可口可乐公司在刘翔成为奥运冠军之前,以35万元一年签下他作为可口可乐的代言人,可口可乐公司在这一点上打了时间差,刘翔成为冠军后身价涨到了上千万,可口可乐用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化的商业价值。

(4)重视财务管理环境对企业的影响。随着简介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运动与体育事业的关注。可口可乐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可口可乐就开始提供赞助,并在近80年的时间里与奥运会同行。 (5)重视处理好财务关系。可口可乐与历届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组委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它甚至知道场馆应该怎样经营、火炬应该怎样做,但从不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主办城市的老师,而是伙伴。它还要告诉其他经验较少的赞助企业:在奥运的高期望值环境下,一定要用细节来决定成败。 (6)细节决定成败 在奥运环境下,大家期望值都很高。可口可乐公司在奥运宣传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创新、看重细节。奥运给可口可乐公司提供了好的机会,风险是有的,但是每一个项目的投资都会有风险,收益是与风险相均衡的。可口可乐公司每天推出一枚奥运纪念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角逐中,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绝非偶然。虽然,百事可乐曾一度用强大的明星阵容和宣传气势占据上风,但是可口可乐公司凭借其准确的预见性,成功运用体育营销年,最终取得了胜利。 2、为什么要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 答:(1)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在每个时间点上,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 (2)考虑了投资所带来的风险 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并不是没有考虑风险,他在每一个项目的投资前都会进行风险的衡量,只是在本次奥运推广中他把风险当做了义务。 (3)避免了短期性行为 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从1928年开始赞助奥运会,80年风雨同舟,而且可口可乐公司与奥委会的合作协议还将延长到2020年,这是一个长期的策划。如果一个企业单单追求利润最大化,考虑到长期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在决策时就无法避免短期性行为。 2、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核心环节是什么? 答: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其中,核心环节应该是财务决策。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进行了奥运选秀活动,他对本次的奥运

财务管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财管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股份公司最近一年分配的股利为2元,以后每年递增5%,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2%,则股票价值的价值为() A、元 B、元 C、30元 D、元 2、能够在所得税前列支的费用不包括()。 A、长期借款的利息 B、债券筹资费用? C、优先股股利 D、债券利息 3、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高的是()。 A、发行优先股B发行债券C、发行普通股D、长期借款 4、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以()为中心指标,经层层分解所形成的指标评价体系。 , A、总资产周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权益乘数 D、销售净利润率 5、下列财务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有( )。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应收账款周转率 D、资产报酬率 6、某投资方案,当贴现率为16%时,其净现值为338元;当贴现率为18%时,其净现值为-22元,则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 A、% B、% C、%、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假定公司目标资本结构(债务:权益)为4:6,明年计划投资600万元,今年实现净利800万元,年末股利分配时,可以分给股东的红利是多少()。 A、600万元 B、360万元 C、440万元 D、0 8、现金作为一种资产,它的()。 A、流动性差、盈利性也差 B、流动性强、盈利性也强 \ C、流动性强、盈利性差 D、流动性差、盈利性强 9、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一旦折现率改变,则下列指标中其数值将会改变的是()。 A、投资回收期 B、投资利润率 C、内部报酬率 D、净现值 10、在适度的财务风险控制下,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 )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A边际资本成本B债务资本成本?C自有资本成本?D综合资本成本 11、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为6%,市场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为10%,如果某股票贝塔系数为,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分析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分析

义为将来项目计划阶段所要创建的所有项目管理对象提供了一个框架。 工作细分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 工作细分结构是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将完成一个项目所要执行的任务层层细分所形成的项目结构。它提供了关于项目的概览并且构筑了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协调合作的基础,同时显示了项目在工作,时间和金钱上的花费,可以应用它来计划时间,成本和分配预算。 工作细分结构中的每一项任务被称为WBS元素(WBSElements)。和别的项目结构对象一样,系统在WBS元素中维护了很多信息。比如有关于组织结构关系的信息:公司代码,业务范围,工厂(物流模块),设备或功能地点(工厂维护模块),利润中心等等。再比如在基础信息中有三个标志:<1>成本计划。如果要对这个WBS元素计划成本,我们必须指明该WBS元素是一个计划元素。<2>成本对象。如果想将实际成本和承诺记录到某个WBS元素,我们必须指明该WBS元素是一个成本对象。如果这个标志没有打开,该项目中其他能够分配成本和承诺的对象(比如内部定单,网络或采购定单)也将不可以分配给该WBS元素。<3>开票。如果想将收入确认到某个WBS元素,我们必须指明该WBS元素是一个开票元素。还有很多信息被分别组织在项目责任,控制数据,凭证,开票计划,结算规则,在建工程,资本投资计划等等视图中。 网络(Network) 和WBS不同,网络描述的是项目执行过程。网络是一种在项目进度

安排,成本和资源安排的计划,分析和控制工作中很有用的技术。我们可以将网络分配给项目定义,WBS元素或者销售凭证。 构成网络的关键元素是活动(Activity)和活动之间的关系。活动具有以下特征:它们持续一定的时间;它们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它们执行的过程不被中断(指如果有中断应定义多个分开的活动);执行他们需要一定的资源;它们引起成本。活动如图一所示可以分配给WBS元素。 图二我们给出了各种类型的活动。ERP项目系统区分三种主要类型的活动:内部处理活动(Internallyprocessedactivities),外部处理活动(Externallyprocessedactivities)和一般成本活动(Generalcostsactivities)。我们甚至可以将活动进一步细分成活动元素(ActivityElements),如图二最右侧的活动。活动元素也可以区分成上述三种类型。 对于内部处理活动,为了计划完成它所牵涉的工作,以及提供成本计算的基础,我们需要明确如下一些问题,比如:执行该活动需完成多少工作;什么产能(如人工或机器)会用来执行这些工作;什么资格(Qualifications)是完成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哪些人员或个别产能是完成该活动所必须提供的等等。因此我们会在内部处理活动中指明工厂,工作中心等组织机构和工作时间等信息。 对于外部处理活动,我们一般需指明负责的采购组织和采购组。在释放网络时,系统可以自动创建采购申请,由采购部门负责完成。或者我们也可以手工触发采购申请创建。我们也可以将采购信息记录记录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复习题-给学生(1)教学内容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 2.IPO的优势不包括 3.IPO的不利之处不包括 4.债务融资方式不包括A 5、管理协同效应理论不包括 6.经营协同效应理论不包括 7、财务协同效应不包括 8、下列风险中,()不属于企业并购风险 9.内部利益相关者不包括 10.外部利益相关者不包括 11. 巴菲特的投资精髓不包括 12.证券投资基本分析方法不包括 13.财务管理效率高,便于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产品成本的财务管理模式是 14.有利于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决策周期短的财务管理模式是 1.现金作为一种资产,它的特点是()。 A.流动性强,盈利性强 B.流动性强,盈利性差 C.流动性差,盈利性强 D.流动性差,盈利性差 2.下列财务比率反映资产管理效率的是()。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存货周转率 D.资产报酬率 3.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被称为龙头的指标是() A . 权益报酬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资产净利率 D.销售净利率 4.在下列财务关系中,属于债权债务关系的是()。 A.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B.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C.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D.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5.下列哪一种筹资方式是集融资与融物为一身,具有借贷性质,是企业筹集长期负债资金的一种特殊方式。() A.吸收直接投资 B.发行债券 C. 商业信用 D.融资租赁 6.按投资者的出资形式分类,下列不属于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的是()。 A.现金投资 B.劳务投资 C.实物投资 D.无形资产投资 7.当债券的票面利率小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应()。 A.等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向外部发行 8.当净现值为零时,可说明()。 A.投资方案无收益 B.投资方案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C投资方案只能收回投资 D.投资方案亏损,应拒绝接受 9.对信用期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用期限越长,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B.信用期限越长,表明客户享受的信用条件越优越 C.延长信用期限,将会减少销售收入D.信用期限越长,收账费用越少

财务管理目标比较分析

财务管理目标比较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比较分析 ——以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为例 1.公司简介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两家公司财务管理目标 美的集团:股东权益最大化格力电器:企业价值最大化 3.美的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2014年与2013年相比

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 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大家电业务(空调、冰箱、洗衣机)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小家电业务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主要因产品结构升级、成本管控、原料成本稳定等因素影响,201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同比上升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亿元,同比提升%,公司自有资金(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银行理财等货币性资产与长、短期借款、应付

债券及其他有息货币性负债的净额)达473亿元,同比增长99%,2014年,面临家电行业增速整体下滑的不利局面,美的集团坚定“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运营”战略,持续深化转型,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营收规模突破1400亿元,净利润突破100亿元,美的产品力与经营效率有效提升,经营质量全面改善,海外布局进一步优化,自有品牌高速增长。同时,公司组建“中央研究院”与“智慧家居研究院”,建立四级研发体系,启动“全球创新中心”,为重新增长寻求技术支撑;成立电商公司,运营官方商城,大力拓展线上业务;发布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开放合作推动互联网家居布局与生态链打造,全力为消费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构建长期激励机制,推动公司治理再上台阶。2014年,有赖于美的全体投资者的关注与支持,美的集团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 数据来源美的集团2014年年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的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 4.格力集团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2014年与2013年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