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要求清单及设计和开发输入检查表

产品要求清单及设计和开发输入检查表
产品要求清单及设计和开发输入检查表

产品要求清单及设计和开发输入检查表申请部门:D 研发部申请日期:

产品要求清单及设计和开发输入检查表申请部门:D 研发部申请日期: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度(最终版)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度 (最终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产品设计开发组织 (2) 第三章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3) 第一节设计管理 (3) 第二节打样管理 (5) 第三节设计评审 (5) 第四节设计确认与更改 (6) 第五节新材料试验 (7) 第六节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档案管理 (7) 第四章附则 (8) 附件1 打样品质跟踪表 (9) 附件2 菲林输出审批单 (10) 附件3 菲林检查报告单 (11) 附件4 菲林修改审批单 (12) 附件5 打样通知单 (13) 附件6 打样材料请购单 (14) 附件7 购物申请单 (15) 附件8 新材料试验报告 (1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的效率,规范对设计开发过程的管理,确保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期望。特制定《伟诚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中心对产品设计开发管理过程中的设计、改版、菲林输出、产品打样、设计评审、新材料试验、设计文档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产品设计开发组织 第三条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的组织包括公司技术委员会、技术总监、产品开发部、工艺工程部等组织和岗位,参与部门包括营销中心、物控部、印刷制造部、印刷品质部等。 第四条公司技术委员会是公司负责产品决策的高层领导小组,其职责如下:(一)政策性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制定、修改各种规章制度; (二)建立产品设计的接受标准和评价标准; (三)负责产品设计的最终评审。 第五条营销中心业务人员负责与客户的联络沟通,跟单组负责打样全过程的跟踪。 第六条技术总监负责监督和推进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进行。 第七条技术中心产品开发部负责新产品设计、改版,菲林输出、打样效果跟踪;工艺工程部负责打样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跟踪。 第八条印刷制造部负责打样全过程的生产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技巧性调节,并如实记录并填写《打样工艺参数记录表》。 第九条印刷品质部负责打样产品的验证。 第十条物控部负责所需原、辅材料的采购和供应。 第十一条需要时,技术总监指定项目组组长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项目组成员按项目组组长的要求执行新产品开发工作。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rm-rdd-jl10-a0项目名称《顾客要求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附相关资料a、产品B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C.以往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D.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说明备注编制/日期评审/批准/日期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mx-rdd-jl-09-a0项目名称《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附相关资料;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因产品不同而异,包括1份指导生产、包装等活动的图纸和文件。例如:零件图、总装图、生产工艺、包装设计等Mx-rdd-jl-08-a0标题或职务:项目名称:设计开发阶段负责产品编码的审核人;部门职称或职称;部门评审内容:标注“■”表示评审通过;标记“?”表示有建议或疑问;“税”表示不同意。合同与标准的符合性、采购可行性、试验可行性、结构合理性、美观性、环境影响、安全性、评审结论、纠正和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备注1、评审会议纪要。2可以添加其他页面进行说明。编制/日期评审/日期批准/日期检查员/日期设计和开发验证报告mx-rdd-jl-06-a0项目名称验证单位和参与人员项目编号设计和开发输入汇总绩效、功能,技术参数和标准或基于等的法律法规。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的序列号;根据

输入要求的各项专项试验/检测报告的汇总和结论;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论;验证结果的跟踪结果,备注可以在另一页中描述。操作员修改日期/设备名称/设备设计人员批准日期/R&设备设计更改意见日期;D质量管理部部长意见采购部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负责人mx-rdd-jl-04-a0项目来源项目总负责人项目名称开发周期设计师组成:设计师资源配置:岗位设计师岗位设计师岗位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负责人完成时间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输入)决策阶段设计任务书评审初步设计技术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样机试制验证(设计验证)工艺方案评审准备小批量试制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编制试验产品定型鉴定设计确认正式生产前准备转入正式生产设计阶段、试制阶段,定型调试阶段备注材料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日期:

设计开发原始资料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项目名称型号规格 设计开发输出资料清单 1、项目建议书 2、立项评审报告 3、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4、设计开发任务书 5、设计开发任务书评审报告 6、设计开发计划书 7、样机检验报告 8、样机评审报告 9、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10、试产报告 11、型式检验报告 12、试产总结报告 13、客户试用报告 14、标准化审查报告 15、产品图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2006.11 日期:日期: 项目建议书 提出部门建议人 项目名称规格型号 销售对象国内建议日期2006.5 基本要求(包括主要功能、性能、结构、外观包装、技术参数说明等): 1、负荷:3.26KW。 2、点火方式:压电陶瓷点火、电子脉冲点火。 3、壳:采用不锈钢430材质。 4、燃烧器:采用不锈钢冲压成形。 市场预测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用户期望、竞争对手情况、产品质量。预期首批销量、交货期限、出厂价格等): 可引用的原有技术: 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采购、工艺、成本等方面): 技术、市场、工艺均可行,成本通过论证符合销售成本要求。 项目所需费用,参加人员: 技术开发部、、质管部 部长审核: 签名:日期: 副总经理批示: 签名:日期: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型号规格 设计开发阶段立项评审负责人 评审人员部门签字评审人员部门签字 秘书处物资部 销售公司开发部 开发部 售后服务部 质管部 评审内容:在“□”内打“√”表示评审通过,“?”表示有建议或疑问,“×”表示不同意。1合同、标准符合性□2采购可行性□3加工可行性□4结构合理性□5可维修性□6可检验性□7美观性□8环境影响性□9安全性□10可靠性□11技术性能实用性□12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评审结论: 对纠正、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 验证人:日期: 备注:1、评审会议记录应予以保留。2、可另加页叙述。 编制审核批准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设计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和有关标准、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及更改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各类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包括产品的重大技术改进。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项目,技检副总组织协调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工作。 3.2 技术部负责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设计输出文件、评审验证报告等的编制、样 品的制作及整个设计工作的实施。 3.3 市场部负责提供市场调研报告,提出对新产品的设想与要求,并负责新产品 的试用安排。 3.4 采购部负责样品及试制所需零部件的采购 3.5 生产部负责批量试制(试产)的安排。 3.6 质检部负责产品鉴定报告的编制,样品及试制产品的检测。 3.7 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配合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的工作流程见附图。 4.2 设计、开发的策划和输入 4.2.1立项的依据、设计和开发的项目来源于以下方面:

4.2.1.1与顾客签订的特殊合同或技术协议。 4.2.1.2市场调研和分析。 4.2.2技术部根据以上立项依据,组织编制《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应 包括以下内容: 4.2.2.1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初稿、设计评审、样品制作、设计验证、设 计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4.2.2.2各阶段的人员职责分工、进度要求、信息传递和联络方式; 4.2.2.3需要增加或调整的资源(如仪器、设备、人员等)。 4.2.2.4产品功能、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及主要零部件结构要求等; 4.2.2.5适用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顾客的特殊需求等; 4.2.2.6以前类似设计的有关要求,及设计开发所必须的其它要求,如环 境、安全、寿命、经济性等要求。 4.2.3 每个设计项目均指定具有合适资格的设计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 设计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 4.2.4由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进行评审(保持评审记 录),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要求作出澄清和解决。经技检副总审批后,作为正式文件予以实施,设计和开发计划书将根据设计进展的变化作出修改。 4.3设计输出 4.3.1各组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和开发计划书》的要求开展各项设计工作,编 制相应的设计初稿,包括指导采购、生产、检验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

产品实现策划及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1 四川泛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标准 产品实现策划及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Q/14C.ZG15.007.01 1 目的 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产品实现策划的步骤、方法,明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主要工作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改进的实现过程的策划,实施控制与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关键特性: 影响产品安全性、法规符合性的产品和过程特性; 3.2 重要特性: 严重影响产品配套、功能、性能或后续产品加工的产品和过程特性; 3.3 一般特性:除关键、重要特性以外的特性为一般特性。 4 职责 4.1 开发部组织进行产品实现策划,并组织实施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组织产品验证和确认工作。 4.2 各分厂负责组织产品制造的工艺设计与管理,并负责产品检验工作。 4.3 制造品质部负责产品的试验工作。 4.4 制造品质部负责对产品实现策划的实施的组织、监控,并负责组织产品样件生产、小批试生产、初期批生产和批量生产。 4.5 其余各部门负责完成产品实现先期策划实施中与本部门的相关的工作。 5 产品实现策划程序 5.1 产品实现策划的内容 在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应考虑以下方面内容: 5.1.1 顾客明示要求、顾客潜在要求和相关的法律要求。 5.1.2 根据顾客(或预测顾客)产品特点和要求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必要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 5.1.3 对特殊特性进行识别,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进行初步的分析。 5.1.4 产品质量目标要求,标准和工程规范。 5.1.5 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必要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监视和测量装置等设施,以及产品实现过程的人员资源需求。 5.1.6 确定产品实现的各阶段的验证、确认、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监视和测量要求。 5.1.7 确定产品的接收准则。 5.1.8 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的风险分析及评估,包括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5.1.9 支持产品的运行和维护所需的资源。 5.1.10 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性。 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 8.标准化综合要求: (1)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 (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 (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 9.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用周期和经费估算。 (二)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 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XX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所应遵循的步骤及其全过程的控制和要求,旨在科学化管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及市场适用性,进一步规设计开发工作。 2.0定义: 2.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预研:指以实现产品功能为目标,完成产品功能样车的研发活动。 2.3 产品设计:指在预研功能样机基础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成产品样车制作、小批量生产的设计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明确新产品开发方向,并是公司管理委员会和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主持产品化项目的立项、验收和管理工作。 3.1.2负责批准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项目任务实施计划》。 3.1.3负责协调所有项目的研发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 3.1.4负责制定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 3.2公司管理委员会(见管理委员会章程) 3.3项目评审委员会(见项目评审委员会章程) 3.4研发部经理 3.4.1 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术难点攻关、重大技术路线的确定,总体方案评审,试验报告审核; 3.4.2 重要子项目设计方案审核,重要子项目试验报告审核。 3.4.3 参与设计过程中重要设计活动讨论或者直接参与项目开发。 3.5技术品质部经理 3.5.1参与设计开发个阶段性会议,并提出建议。 3.5.2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后续实现产品化工艺和品质控制问题审查。 3.6项目经理 3.6.1负责立项报告的撰写并报批; 3.6.2负责所报项目立项后所有阶段性技术准备; 3.6.3负责《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6.4负责项目输入输出的控制; 3.6.5负责整个项目组的日常管理; 3.6.6负责设计进度的控制。 3.7项目组 3.7.1 项目小组的组成:由研发部各类设计人员组成、必要时可申请其它部门人员参加,设置项目经理一名。 3.7.2负责按照《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 3.8营销部 负责确定客户定制项目的设计要求。 4.流程图

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 xxx金属网有限公司 设计和开发管 理程序 编号: YKM-B-2013-019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号:

2013-08-01发布2013-08-01实施 ※※修订履历※※

一、目的 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对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量产的条件,特制订本程序。 二、适用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管理。 三、职责 3.1 贸易部 与客户进行新产品开发需求(资料)的沟通,试产订单的取得,样品的承认追踪。 3.1.1格按照新产品定义提出《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表》,并召开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说明会。 3.1.2客户端相关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图纸、样品等的提供。 3.1.3根据《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表》评审结果,进行产品开发效益评估。 3.1.4制样阶段:样品订单的取得及《合同评审会签表》的完成。 3.1.5产品确认阶段:送样前留样封存或保存样品的各项参数、照片等信息,并向客户追踪送样结果,及 时向公司工艺部和生产部门传达样品确认结果的信息回馈。 3.2 工艺部 负责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全制程的管控: 技术资料输入、设计和开发案输出评审;试制过程的跟进及异常处理。 3.2.1对客户提供的新产品相关技术文件、图纸等技术资料完整性的审核。 3.2.2对客户样品与其相关技术文件、图纸一致性确认,确保收到样品正确,符合客户文件要求。 3.2.3新产品客户资料&客户相应资料的部文件转换及样品的收档管理。 3.2.4召集设备/品保/生产/物流部门召开“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会议”,进行产品制造可行性分析,并完成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评审”。 3.2.5新产品试产生产案的拟定,PBOM(制程物料表)的编制,生产工艺文件(流程图,织网工艺卡片, 深加工SOP)的编制及发行。 3.2.6试产时设备工艺参数/使用工装夹具正确性的确认,试产过程中异常的跟踪处理。 3.2.7参与新产品首段/首卷/首片的确认。 3.2.8客户样品确认进度的追踪,工艺相关问题的分析改善。 3.2.9制样完成后对工艺相关异常的分析及解决案汇总,工艺参数、工艺卡片、深加工SOP的优化。3.2.11制样完成后对相关工艺文件(PFMEA/工艺卡片/SOP/流程图/异常分析改善报告)的归档管理。 3.2.12新产品标准工时的制定。 3.3品保部 新产品质量输入资料的评审,设计和开发输出案的品质保证,开发过程中的品质管控。 3.3.1客户新产品材质/外观/规格/机械性能及质量要求文件的审核。 3.3.2客户样品材质的检测及外观,规格,机械性能等质量管控项目的确认。 3.3.3从品质保证角度完成“新产品设计开发评审”,填写评审结果并签字。 3.3.4制样初期,对新产品《合同评审会签表》的审核。 3.3.5新产品品质控制计划的拟定,品质控制文件(SIP)的编制及发行。 3.3.6检验用量治具要求及适合性的确认,试产过程中品质良率的确认;

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制度

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制度 一、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为建立适应市场的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改进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产品开发格局,特制订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制管理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产品开发项目。 第三章立项程序 第四章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的设立 第三条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原则上设立两名,分别负责产品设计和过程设计工作。 (2)项目经理以招聘形式选拔,重大产品开发项目由公司主管领导或技术部直接指定项目经理。 第四条项目经理的资格和条件。 (1)具有独立完成两项以上(含两项)产品设计或过程设计工作经历。 (2)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熟悉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 第五条项目经理的责、权、利。

(1)责任。 ①负责策划项目具体工作计划。 ②负责项目的技术工作,包括产品和工艺方案的确定、文件的校对、各阶段的评审、各种新品资料的准备等。 ③按项目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对项目的总体进度负责。 (2)权力。 ①有权指挥项目小组成员完成与项目相关的工作。 ②有权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③有权对项目涉及的各部门提出考核建议。 ④有权制订项目奖励的分配方案。 (3)利益。 ①项目经理的项目奖励按第十条执行。 ②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评优、晋职和EVA(经济增加值)评级的主要依据。 (4)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成员由项目经理提名组成,按APQP小组的相关要求,可包括技术部、市场部、财务部、质量部、装备部、采购部、生产部、分厂等部门人员。 第五章项目的奖惩责任 第六条项目奖励。 (1)预研性产品开发以产品设计定型为工作目标,项目小组完成工作目标,经技术部评审后给予一次性奖励。 (2)适应性产品开发以通过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为工作目标,项目小组完成工作目标,经质量部验收通过后给予一次性奖励。 (3)项目奖励由技术副总经理组织专家小组评审,报总经理批准。 第七条提成奖励。 (1)产品开发项目通过PPAP并批量供货后给予提成奖励,计提销售收入按一个日历年统计。 (2)提成比例按产品开发项目的创新程度和技术难度分类A、B两档,A档为全新(预研)产品,提成比例为4%;B档为变形(适应性)产品,提成比例为2%。 (3)提成奖励实行单项封顶,其中A档每年最高提成奖励为12万元,B档每年最高提成奖励为8万元。 第八条荣誉奖励及待遇。 (1)对公司形成效益增长点有贡献的项目经理和项目小组成员,在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L.801.037-2017 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对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分类、过程、要求和方法管理,以确保该阶段活动满足规定的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所有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2 职责 2.1技质科负责组织产品设计和开发工策划、设计评审的设计确认工作。 2.2 综合车间负责组织产品样机试制. 2.3 技质科负责对试制产品的进行检验. 3 决策阶段 3.1 新产品的决策 3.1.1 技质科根据营销科传递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评审. 3.1.2 技质科在进行产品评审时,如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则不需签字;如能满足用户需求,方可进行产品图样和文件设计. 4 设计阶段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程序、内容、要求及其应具备的文件等,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a) 试制阶段 5.1 综合车间负责组织进行样机的制造工作和跟踪调度,确保按期完成样机制造任务。 5.2 在样机试制过程中,技质科应随时提供技术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5.3 技质科组织人员对样机进行检验、测试或型式试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4 样机试制后,技质科应根据样机试制情况编制样机试制总结。 5.4 样机的处置 5.4.1 样机试制后,经试验能满足标准或用户要求的产品,技质科负责组织对样机进行鉴定。 5.4.2 经试验不合格的样机,试验人员应将试样不合格品情况送技质科,经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技质科。技质科应于3日内对样机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报总经理批准,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对不合格样机进行处理。 a) 鉴定程序 5.5.1 召开新产品鉴定会,讨论产品试制情况,并作出鉴定结论。 5.5.2 通过鉴定结论,提出改进意见。 b) 改进设计阶段 6.1 对产品试制过程及鉴定中提出的整改意见, 技质科负责对图样和文件进行改进设计,达到设计定型,作为成批生产的依据. 6.2 在改进设计过程中, 技质科负责图样和文件进行更改. 7 批量生产阶段 7.1 改进设计阶段结束后,技质科按定型图样和文件安排生产,产品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7.2 技质科制定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文件. 7.3 技质科按图样和文件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质量记录. 8 服务阶段 8.1 营销科应对用户进行跟踪服务,将用户意见及时反馈给技质科等部门。 8.2 技质科应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产品的改进设计方案。技质科组织相关部门

新产品开发管理办法

一. 目

1. 确保新产品开发遵循既定流程,以最正确之方向、最经济之成本、最快之速度、
最优化之设计进行,达成公司经营目标。
2.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籍由适当之设计规划、设计审查、
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确保新产品符合既定之标准,满足客户需要。
二. 范围
1.适用于本公司自行设计与开发之新产品;其中新机种的开发按本办法所规定的流程
来规范运作;改型产品的开发可视情况对某些流程之运作进行删减调整,其具体运作
流程以其“新产品开发进度管制表”进行管制。
3.本程序将産品设计开发与工艺设计开发整个过程分爲以下的 5 个阶段:産品策划阶
段、産品设计阶段、工艺开发阶段、试产阶段、量产阶段。
三. 定义
1. 新产品:新产品分为新机种和改型两类,新机种是指在外观或功能上相对于原有
之常规产品有重大改进与突破,或本公司从未生产过的全新的产品;改型是指在不
改变核心结构的前提下对相关特性做改变,以符合不同客户、市场的需求.
2. SOP:作业标准书
3. SIP:检验规范书
4. SNP:包装规范书
四. 权责
1. 项目工程师:主导新産品整个项目开发的推进,为具体工作推展的责任人。
2. 项目小组:整个新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试作等各项具体工作执行的团队。
五.内容
1. 新产品开发管制作业流程图
流程图
权责单位
相关说明
产品企划阶段开始


新产品开发提案
相关单位
1)经市场需求调查、竟争对手分析、新产品销 售前景预测等作业完成且可行后提案,需注明 产品开发提案单 详细要求和进度
NO
新产品开发介绍会 (设计开发输入评
审)
OK
研发部
1)主持会议并进行工作分配,指定项目工程师
2)针对产品使用场合、功能特点、大约时程规
划、性能要求进行介绍 3)研发与各部主管及项目负责人参与,针对产
品开发提案单进行讨论
会议记录 项目小组名单及工作分配
4)项目前期会议,各部门主管指派项目小组成

拟订设计开发进度
项目审查

产品设计开发管制流程

1 目的 加强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 以保证产品设计质量。 2 适用范围 规定了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进行的活动内容和管理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 。 3 定义 Core Team ─核心小组,是由与设计/开发相关各部门代表组成,综合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分工与协调的组织。 PPP ─Product Program Proposal ,即产品项目建议书。 SDRS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即系统设计要求。 DHF ─Design History File ,即设计开发过程文件: DHF 包括PDP(设计开发计划)、PPP(产品项目建议书)、SRS(系统要求规范)、DRS (设计要求规范)、设计评审会议纪要、SDD(软件开发文件)、HDD(硬件设计文件)、分险分析、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设计确认计划和报告、生产计划、技术支持计划,Milestone 评审文件待证明设计开发过程的文件。 首批样品─开发新品,设计更改首批及供应商变更时,供应上提供的第一批货物为首样品。设计更改首批,技术部作为协调工作进行的部门;供应商变更首批,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 4 设计控制主要内容: 4.1 设计控制流程图1 4.2设计控制(design control)的内容包括 ● 设计计划(design plan)。 ● 设计输入(design input) 。 ● 设计输出(design output) 。 设计控制方式 用户需求 设计输入 设计过程 SDRS SRS DRS 设计输出 图形 硬件 规范 文件编制 可执行码等系统产品 PPP PDP 等 销售的产品 SDD HDD

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

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 项目编号:20130716 编制: 日期:2013年7月17日 项目名称 .......研发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附相关资料3份): 1、GB 24819-2009 《普通照明用LED 模块-安全要求》(IDT IEC 62031:2008) 2、GB19510.1-2009 灯的控制装置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EC61347-1: 2007,IDT ) 3、GB19510.4-2009 灯的控制装置 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 求。(IEC61347-2-13:2006,IDT) 4、GB19651.3-2008杂类灯座 第2-2部分:LED模块用连接器的特殊要求(IEC60838-2-2:2006,IDT) 5、GB/T 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IDT CIES 009/E-2002) 6、GB/T 24826-2009《普通照明用LED 和L ED 模块术语和定义》(IDT IEC62504: 2008) 7、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 模块测试方法》(NEQ CIE 127:2007) 8、GB/T 24908-2010《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 灯性能要求》 9、GB/T 18595-2001《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IDT IEC 61547:1995) 10、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16A)》(IDT IEC 61000-3-2: 2001) 备 注 研发 部 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技 术 委 员 会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

产品开发设计管理规定

HB-JS/ZD-01 产品开发设计管理规定 1总则 1.1为满足顾客的要求,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维护市 场份额,规范新产品开发工作,特制定本产品开发设计管理规定。 1.2产品开发设计必须具有前瞻性、适用性、符合性。 1.3产品开发设计为本公司未在成熟工艺文件和没有稳定生产过的产品,具体包括新 型号开发设计的产品研发和已有型号产品的改良设计研发。 1.4技术部为公司产品的开发设计部门,技术部在技术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1.5公司产品开发设计采取技术部长负责制,由技术部长全权负责某个型号新产品的 研发和改良设计。 2开发的立项 2.1产品开发设计项目分为两种:重点产品开发设计项目和常规产品开发设计项目。 2.1.1重点产品项目是指开发设计周期在3个月以上,开发产品为本公司尚未生产过的 全新产品项目。 2.1.2常规产品开发项目是指开发设计周期较短(在3个月以下),以本公司技术力量 容易达到的品种改进项目。 2.2客户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产品开发设计的主要来源。 2.2.1销售部长必须定期对公司客户和终端用户进行调查,收集他们的使用意见、性能 要求和对产品的期望。 销售部长定期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出《调查报告》和《产品开发设计建议》,提交总经理。 2.2.2技术部长应根据产品销售意见、公司产品的生命周期、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等信 息制定出产品开发设计计划,上报总经理。 对于重点产品开发项目,技术部长还应同时提交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新产品的概念市场需求预测、投入产出预算及分析、配

套资源、技术可行性等详细资料。 2.3总经理根据产品的开发建议和计划,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实施 开发设计。 2.3.1常规产品项目由总工程师、技术部、销售部和质检部部长级以上员工参加,主要 评审内容为公司技术是否可以达到,以及相应的投入和产出。 2.3.2重点产品项目应由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部长、质检部长、生产部长、销售部 长、财务部长参加,主要评审为技术可行性、生产能力可行性、资金调配可行性、投入产出比等。 2.4所有产品开发设计项目均应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 2.5产品开发设计项目确立以后,公司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为产品的开发设计创 造有利条件。 3开发设计的实施 3.1产品开发设计项目由技术部长来组织开发设计人员实施开发。 3.2产品开发设计项目确立后,技术部长应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报总经理批准。3.3总经理应对每个确立的项目,签发任务书,以便开发设计工作的评审,任务书的 具体内容有: 3.3.1开发设计的项目名称及内容。 3.3.2开发设计的日程和进度要求。 3.3.3项目产品的功能、特种技术要求、法令法规等。 3.3.4相关部门在组织和技术上的接口,确保信息的传递和衔接。 3.4技术部长应定期填写《产品开发设计进度表》。 3.5技术部长应及时审核《产品开发设计进度表》,检查、指导产品开发设计工作, 并做好产品试制的协调工作,并组织阶段评审。 4开发设计的试制 4.1技术部长应按工作计划,提交产品的总图、部件、零件图纸及产品说明书、工艺 路线、技术质量标准等文件。 4.2由试制小组根据技术部长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产品的试制,工艺科、实验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SX/jl7.3-03产品名称:一次性使用一体化胸腔引流规格型号:YYL 三腔2000;YYL二腔2000 YYL单腔1600;YYL二腔100(便携)输入背景:产品创新,优化产品功能和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开发系列车型。2功能:本系列产品主要适用于胸腔残余气体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的闭式引流,或微创胸腔手术及术后康复。引流管与嵌在胸腔内的胸膜引流管连接,排出胸腔内的残余气体或少量液体。便携式产品携带方便,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步行锻炼,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病床周转率。性能要求:产品必须在指定的空腔中加入生理盐水后方可使用;产品应存放在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洁净室内。适用的法律、法规适用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16号令)、《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12号令;《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签管理办法》(令第10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程第5号);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标准:yy0583.1)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第1部分:水封”;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GB/t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和注射

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GB/t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和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分析方法》GB/t2828.1-2003按属性分类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AQL,产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应符合yy0583.1《一次性使用胸腔引流器部分》1:水封型“要求。4以往设计经验和教训:产品评价mbly复杂,体积大,零件多,但共用件少,增加了仓库管理成本,瓶身吹塑壁厚不均,透明度不够美观,运输过程中存在损坏和散落的风险。水封管和连接管没有自锁装置,反馈减少。5客户要求:产品操作简单、美观、尺寸智能、携带方便、安全、可在短时间内倾倒。6、安全要求:产品无菌,不能重复使用;包装破损后禁止使用;使用后应先清洗排水管,再进行废物处理。7推荐制造方法和材料:配件主要是通过注塑和挤出工艺生产加工,而放弃了原来的吹塑工艺。主要材料有ABS、PP和PE。装配是手工装配和超声波焊接的过程。初始包装采用PE塑料薄膜+透析纸窗口包装。8灭菌要求:本产品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环氧乙烷灭菌。9类似产品在中国不易携带,也很难携带。国外有干式密封便携式排水瓶,采用机械式干密封阀门。生产成本高,产品泄漏风险高,产品泄漏无法直接检测。该机

设计开发控制管理办法

设计开发控制管理方法 本制度为规范公司“设计开发控制”而制定 本制度第一次修订 本制度由公司开发部提出 本制度由公司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制度由公司开发部负责归口 本制度由打印、校对、共印份本制度主要起草人: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批准人: 设计开发控制管理办法 1 目的 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非汽车系列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研发中心总监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决策、开发的管理并组织实施。 3.2 研发中心开发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3.3 其他部门配合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 4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见下页) 5 工作程序 5.1 设计和开发策划 5.1.1设计和开发项目来源 a) 客户来图;b)客户来样;c)根据原系列产品加以改变;d)客户使用调查表 5.1.2设计和开发计划 5.1.2.1研发中心根据下达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任务,确定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样件试制计划进度表”,其内容包括: a) 确定设计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应开展的活动和进度; b) 规定各阶段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及分工; c) 规定设计和开发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5.1.2.2设计和开发计划的评审 a)新产品及工模夹具设计后由项目组组长组织开设计评审; b)评审后的记录由技术副总工批准后实施。 5.1.2.3设计和开发计划的更改 随着设计和开发计划工作的进展,应适时地更改设计和开发计划。

5.1.3设计和开发的接口管理 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接口,由研发中心负责信息沟通,并根据开发计划进度表的进度,与涉及的相关部门建立技术接口,必要时可采用“工作联络单”进行联系或由总工程师组织协调,传递以下技术文件和信息: a) 研发中心在设计和开发阶段所产生的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经项目负责人审核, 确定是否符合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一﹑目的: 为提高产品设计开发效率与效益,满足客户品质要求,确保新产品量产过程顺利导入,同时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给予客观性的评审,可行性评估和验证,特制订本程序。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过程的控制。对于部分改型或工艺简单的新产品可依设计变更程度灵活选用。 三﹑定义: 3.1 新产品:公司除现有机种之外的产品均视为新产品; 3.2 O类产品:指OEM、ODM形式的工业类产品。指包括塑胶零部件,五金零部件, 线路板等主要零部件都由公司自主开发,整个产品完全由公司设计、开 模、制样、测试和验证的产品。产品面向专业制造商或专业应用领域, 突出代工设计与开发、批量一致性和品质追溯性等特点,采用B to B 的 订单批量生产制,具有性价比高、产品升级速度快和全面技术支持等优 势; 3.1 C类产品:指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的塑胶零部件,五金零部 件,线路板等主要零部件都外购公模公板或采用公司已有的零部件;或 为满足客户差异性需求和市场反应速度快的特点,产品不需要执行设计 开发。产品以经营自主品牌为主,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可采用网络直 销、定点销售、代理、分销等B to C销售模式,实行计划生产制,借助 宣传媒介、市场渠道的开发和维护。 四﹑权责: 4.1 市场部:客供资料、市场信息搜集与传递,与客户沟通等事宜;监督新 产品开发各阶段有序完成。

4.2 研发部:负责组织新产品设计开发可行性评估,主持新产品开发各阶段 一系列活动,保证新产品开发任务顺利完成。 4.3 PMC部/采购部:依产品开发进度配合完成部品承认、物料采购、交期确认等活动, 协调新产品样品试做。 五、作业内容: 5.1 O类产品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办法

文件修订记录

1.0目的: 确保新产品于设计开发阶段顺利进行和质量的稳定,并在开发中获取最佳作业条件,使开发的产品在量产时能顺利进行,确保产品质量能满足客户要求。 2.0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新产品开发均适用之。 3.0 职责: 主办单位: 工程部 所有相关单位(工程,业务,设备部,品管,制造,供应链)必须依据此办法作业。 4.0 定义: 新产品指本厂主要产品铁芯,带材,器件零组件,或者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机械结构, 外观,特性有较大差异之产品和应用于新的领域如汽车,国防,工业等之产品的统称。 4.1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4.2 特殊特性(Special Charcteristics):由客户指定的产品和制程特性,包括影响安全与法规的特 性及或由本公司通过对产品和制程的了解指定的特性。客户指定的特殊特性依客户规定,本 公司指定的特殊特性分为三个级别,关键特性:影响电感、产品安全或法规、及客户指定 为关键特性的特性,代号为“★”,重要特性:影响产品装配/功能或客户要求的特性,代号为 “▲ ”。一般特性:除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以外的特性,一般特性不标示。 4.3 致命不良(Critical Defect): 絶縁耐圧,安全规格标示不良等为致命不良。 特殊特性清单 5.0作业内容: 5.1开发需求客户提出开发需求时,由业务部负责取得相关开发资料,如客户图面、规格书、样品等,并转 移工程部进行评估; 5.2可行性评估(可行性评估报告) 5.2.1 工程部指定负责人进行开发可行性评估,并估算成本。可行性评估时,如有必要成立开发小组, 工程部负责人即为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以下部门人员。各部门协助搜集下列资料: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遇到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公司新增设备或资源的,报告相关部门主 管协助处理;如部门主管也不能解决或权限不够,报告相关职能的副总或以上人员协助解决。 业务部:未来客户需求计划及客户满意度指标; 工程部:先期产品设计,制程或产品特征描述;利用《超越设计规范check list》审查产品; 供应链部:相似产品原材料协力厂交货状况统计表或情报; 品管部:类似产品生产过程之异常报告及可靠性实验相关报告,或新产品品质隐患及管控重点; 设备部:目前治工具制作能力及经验是否可以对应新产品生产,是否需要特殊治工具及可否制作; 制造部:根据类似品的生产经验,确认生产工艺可否对应及是否需要特别培训作业员。 5.2.2 可行性评估应考虑下列重点:

产品设计管理规定

产品设计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规范新产品开发设计工作流程,使之有章可循。 1.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新产品之开发设计,悉依照本办法之规定管理。 1.3.权责单位 1)开发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产品设计管理流程规定 2.1.新产品技术任务书 在产品的初步设计阶段,开发部需提出技术任务书,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意见。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根据公司产品开发的中长期策略和年度目标、开发计划提出现在进 行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 2)明确说明新产品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3)对开发计划提出有关的修改和改进意见。 4)说明新产品的基本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 5)叙述新产品的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 6)说明新产品的工作原理。 7)列出同行或本公司同类型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 征,予以详细比较,阐明新产品的优缺点。 8)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与该类产品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化、企业标准之间的比较。 9)关键技术设计解决办法的说明。 10)特殊材料、重要部件的资源分析。 11)对新产品设计方案的价值工程分析,提出不同方案之优缺点供比 较。 12)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周期预估计划。 13)新产品开发的费用预算。 2.2.技术设计流程 技术任务书经权责主管核准后,由开发部对产品作进一步的技术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试验研究,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试验研究报 告。 2)做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强度、刚度、热变形、振动、电 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对产品中造价高、结构复杂、体积笨重、数量多的主要部件结构、 材质、精度进行价值分析,比较选择合理方案。 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 6)提出特殊组件、外购件及零部件明细。 7)列出预计开发的模具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