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常见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常见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一、常见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

(一)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方法一般采用室内讲授形式,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讲练法、讨论法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对学生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讲解法的主要优点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为系统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学时通常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述形式,通过有趣的体育故事的适时引入,使学生懂得一些浅显的体育与卫生保健常识,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常识逐步运用到身体锻炼和生活实践中去。

教学时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授的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要准确。第二,教师的语言应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清晰、精练、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第三,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多媒体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学生用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巩固知识,要求学生用新学的内容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掌握所学的知识。谈话法的优点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能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组织整个课堂教学。

恰当地使用谈话法教学不仅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继续探究的兴趣。因此,对谈话法的运用应恰当地把握时机:(1)在新旧知识交接处。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学生对相关旧知的掌握情况,紧扣新、旧知之间的联系进行设计。这不仅强化旧知,降低新知难度,而且加强了新、旧知的联接,使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倾向性。(2)初步理解新知时。运用问答的方式,使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控教学过程。(3)归纳小结时。通过谈话、提问,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知识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学生能正确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及正确的坐、立、行动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时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谈话的内容。第二,正确把握谈话的时机、方式。第三,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同时应考虑照顾到全体同学。第四,要鼓励、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或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软件等设备的演示,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易于巩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穿插放音像教材的有关片断、或是演示图像、播放录音等,以帮助学生直接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如在教学“个人卫生”知识时,可适时地播放上一段有关个人卫生的录像,学生通过观察录像,明确了应注意哪些要求,这比单纯的讲授效果更有效。

教学时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做好准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准备好直观教具或多媒体课件,应保证能让学生清晰观看。第二,选择好时机。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运用演示,并与讲解、提问密切配合。第三,引导观察、思考。

4.讲练法

讲练法是以讲练的形式将体育方面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在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学中,有一部分知识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如对于“行路安全”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媒体的展示学生还是难于领会,利用创设情境(设置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让学生实地演练,学生的疑问顿时会烟消云散。但在教学中需特别注意对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指导。

5.讨论法

讨论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由学生展开讨论来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教学中,有的知识学生已初步了解,教师就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脊柱的异常弯曲”知识,学生都稍有了解,但不全面。此时,教师可设置问题“为什么会异常弯曲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该如何来防治?”通过问题的讨论、展开,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

(二)掌握动作技能、锻炼的方法

在动作技能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与竞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1.讲解与示范法

讲解与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在如今信息化时代里,人们的身体素质日趋渐低,学生们都开始沉浸于手机电脑的世界里,往往忽视了体育锻炼,不愿意去锻炼,甚至在小小的年纪有些学生便早早的戴上了眼镜,并且根据调查表明现在的小学生往往伴随着肥胖症,营养过剩之类的疾病。因此,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重要性 正处于身心发育中的孩子们对于游戏充满了无限好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吸引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课,而我们需要创造出孩子们喜欢的体育游戏,贴近小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要从他们的生活中总结得出,并且在这些游戏里也显得格外的丰富多彩,充满了娱乐性和不少的趣味。 一、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情境教学 体育作为教育里的一门课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可以促进人们更好地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著名的教育学家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所以说想要强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任何的体育游戏都会对应着一种目的,有的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有的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体能和发展思

维想象力;有的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无论是那种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够茁壮的成长。因为实在游戏中获得锻炼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体育游戏是一种孩子们自觉参与的一种活动,不存在着任何的外来压力,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放松自己,在轻松、快乐、平等,自由的环境之下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以便于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注意力,当孩子们将注意力全都投入到游戏当中时,孩子们便会成为游戏的主角。 著名的中国共产党员邓中夏曾说过:“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体育游戏也是一种考验团队合作团结的一种方法,在游戏中为了增强孩子们之间的凝聚力,每位体育老师必须要有目的的进入到孩子们的小组当中,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加入,而是以一位朋友的身份加入当中,和孩子们共同参与到游戏当中,以便于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更可以一块探讨在游戏当中出现的各种冋题。孩子们可以在讨论当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优点,可以将优点继续发扬,将自身的缺点进行改正,在不断地改正和发扬当中提高自身。并且在游戏当中每位学生都会去关注自己小组的荣耀,不想为自己的小组拖后腿,为小组尽最大的努力。 (二)在快乐中进行体育锻炼 根据长期对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喜爱程度的调查,大多 数学生是喜欢体育课堂的,对于体育课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认为体育课可以为自己得到锻炼,也有利于放松自己,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6155486.html,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 作者:朱巧玲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要:激励性语言是体现一位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价值。小学体育作为培育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和蔼可亲,真诚友善,温馨暖人的激励性语言,能够给学生留下一生难以忘怀的印象。本文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出发,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激励性语言进行了初步分析,希望对新时代的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激励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4-0231-01 引言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低,激勵性话语容易打消孩子的紧张心理,激发孩子的学习潜力,否则就会增加孩子的抵触心理,使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大打折扣。体育课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参与,激励性话语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推进体育教学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激励性语言的常态化 激励性语言不能一时兴起,也不能跟哪个孩子关系好,对哪个孩子有好感就多鼓励,讨厌哪个孩子就不鼓励,更不能今天鼓励学生,明天就歧视甚至辱骂学生,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加以注意,养成经常鼓励学生的好习惯,不区别对待学生,而是要和每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体育是一门需要毅力和勇气的学科,而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很多在个人身体和心理素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遇到挫折就哭,就到老师批评就哭,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一两次简单的鼓励是达不到目的的,必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有所进展。此外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去运动,去锻炼,甚至故意给学生提供一些超出他们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项目,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而是要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身体基础,用激励性语言保障体育课堂的顺利进行。 2.注重激励性语言的感染力 激励性语言需要教师带着情感,不能生硬,不能应付,不能敷衍,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关爱。一些教师由于责任心不强,导致他们的激励性话语缺乏魅力,学生受到的激励不大。有鉴于此,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加强语言修炼,把情感融入语言之中,才能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比如针对有的学生不爱上体育课,教师就不能只是给学生讲解体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怎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对小学体育老师而言,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进行有效教学, 有很多途径,我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不管施教者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感兴趣上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 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首先,因为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去学习,老师叫做什么他才会勉强去做,或者只是为了考试去学,这样的体育课堂老师教学会感到很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也很差。反之,如果学生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则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会努力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课后也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甚至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从小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环境和人去引导。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不会产生特别的喜好、厌恶。小孩子对比较陌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对它产生兴趣。因此,作为向小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老师,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再次,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而且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正确理解新课标,确定目标和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所阐述 的学习内容、要求和组织方式,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细心研究、分析教材,正确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和能力基础,结合本校特色,确保最基本内容的落实,如低年级的走、跑、基本跳跃、掷轻物、滚动、爬行、悬垂、攀爬、跳绳和律动等,要有机融入其他基本内容的教学,体现确保基础、简中求精、贴近生活和增进健康的原则。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科学理顺教学过程。要改变单一的跑、跳、掷等练习内容,尝试将跑、跳、掷、攀爬、滚翻、民间体育、韵律活动、队列队形训练等内容,结合校本教材的地方特色,先进行科学拆分,再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场地、师资、学生等)进行合理组合,分别确定出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佳教法,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备课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者课前要主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运动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及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根据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教”与“玩”相结合 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

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论文

7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不仅是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困扰着体育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事故。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安全第一”。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存在问题中往往是被忽视的,而这些细小的问题却隐藏着安全隐患。比如体育课中常会发生因动作太猛而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甚至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有可能影响学习,或者残疾,甚至秧及生命。为了不给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灾祸,希望在教学中的体育教师们更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尽力作好相应的防范措施,认真落实有关规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保障青少年平安、快乐、健康地成长。以下是我从教二十年来肤浅的看法。 一、高度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责任感。 在体育课教学中,虽然教师自身已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但是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例如:有时候学生上课很调皮,排队时相互趣闹或者推撞,其实他们根本也不知道当时的力度和分寸,另有的孩子本身调控能力很差,更容易因碰撞而摔倒,所造成的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中,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发展可能发生更大的后果,并要求每位学生都注意到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通过课堂的方式,利用一些事例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加强平时的提醒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保持清晰和提高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教育力度和深度,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1、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2、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再进行组织教学。 (1)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如,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同学玩耍时留下的砖头、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2)学校的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如果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会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所以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先检查器械,排除安全隐患。 (3)课前、课后搬运器材时要对学生讲清楚,千万不能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特别是具有危险性的器材,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如铅球、铁饼等,课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3、及时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在课前详细了解,有的同学身体存在某种缺陷或患有某种疾病,在进行某项有一定强度的锻炼时,疾病会发作,出现安全事故。 4、认真做好专门性准备活动。参加在某项有对抗性的比赛活动或跳高、打篮球等激烈运动项目等,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 5、教师设计的活动项目要避免不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实际和超强度的体育锻炼,如小学低年级开展篮球比赛、在双杠上做翻越训练等。 6、教师对体育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的讲述,强调要到位。如教学掷铅球时,对观看的同学站在什么位置,铅球在滚动时怎样让它停下来等,说得要具体,督促要到位。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对学

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

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生体育教学 首先,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有效教学需要良好的氛围来助阵,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对于体育教学至关重要,给体育课堂注入活力让 其灵动起来。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是体育课堂“灵动”的鲜活剂。 一是要形象导入,激趣话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用话 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呈现出最佳状态。二是利用游戏,引人入胜。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 作用,游戏能让青少年学到知识、明白诸多道理,同时也能引导他 们提高辨别能力,而游戏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合作交流,主宰课堂。新时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要建立良好的合作交 流关系,促进相互的进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在交流中成长。体育教学不是简单的肢 体运动,而是丰富青少年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人生课堂,因此要合 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助力青少年成为建设社会 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而合作交流无疑是培养综合素质过硬人才的有 效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宰课堂。 最后,联系生活,弥补课堂。在青少年体育教学中,也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味地开展各项身体锻炼活动。在这个充满各种 信息的社会里,体育教学也需要联系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畅游在学习的海洋里,而不是被狭小的课堂所束缚。因此, 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将课本上复杂、抽象、虚拟 的知识简单化,让体育课堂灵活起来。 学生体育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要符合实际

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讲述体育与其它学科的辩证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把明确而又具体的目 的告诉学生,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强调“因材施教”每一堂对学生提 出任务和要求,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和达到的。通过多方 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观,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符合实际,具体应该以下面要求为前提: 1、教会学生体育的基础知识和锻炼方法 不能把体育课看成是单纯的技术动作的传授和练习,根据不同层次的年龄特点,妥善安排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新颖多样的教法和 学法,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 目的。 2、教会学生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技术和技能掌握得越好,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就越好,而强壮的体质是提高技术和技能的前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 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又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素质,把一 些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渗入到整个体育教学中。 单调枯燥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和味,因而内容选择要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充分利用场地。活动方式现代化对培养 学生体育兴趣至关重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及调整运动负荷的 方法,培养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3、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学手法,手段要灵活多变,讲解示范,帮助,预防和纠正错误等教学方法适用,更要采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诱导法,讲解法用情 境教学法等活跃得课堂气氛增强凝聚力。引导学生发现新事物、新 问题,并积极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互相交流,创造解决面临的 困难和问题,超越自我。通过语言、图像、音响了解体育知识,各 种比赛规则,体育锻炼的自我保护方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 育学习的热情。 4、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体育论文: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体育论文: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镇平县贾宋镇小集校赵雪荣 2006.6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一、改革趋势:从竞技到游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小学体育课中,游戏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后,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育淡化了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着重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个人身体练习”为主要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心理的全面健康。在新课程中,体育游戏的位置就更为突出了。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游戏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因为少年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指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的能力),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 其次,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使自己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的肌肉得到必要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据报道,以往由竞技体育“唱主角”的上海中小学体育课,如今已经悄悄“变脸”,引入了“滚铁圈”、“斗鸡”等各种弄堂游戏,而

且把保龄球、高尔夫球一类休闲活动项目也列入了新体育课的备选内容。上海体育教师们发现,弄堂游戏走进体育课后,学生玩一次“滚铁圈”、“斗鸡”,出出汗、练练筋骨,运动量并不比投铅球或跑步少。我认为,从竞技走向游戏,这已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趋势。 二、体育游戏的类型、特点 根据游戏的功能,我认为体育游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趣味型。这类游戏形式活泼、内容生动有趣,正好迎合学生求动、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我国民间流传的打陀螺、抖空竹、放风筝、捉迷藏、荡秋千等,均属这一种类。, 2、情节型。即将游戏以一定的情节或主题贯穿起来,让学生担任情节或主题中的角色,并随着游戏的情节积极活动、主动思考。如“地道战”、“兔子与乌龟赛跑”、“深山探险”等游戏。 3、竞争型。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鲜明特点。例如:“迎面接力”、“夺球仗”等游戏,在激烈对抗中,引导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去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踢毽子、跳绳、拔河也属于竞争型游戏。 4、教育型。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戏中,如通过游戏“美化校园”或“植树小能手”进行环保教育。 5、益智型。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建设儿童乐园”、“拼图接力”等等。 当然,严格说,体育游戏是很难从功能上划分其类型的。因为不

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养成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体育课堂常规养成的研究》课题方案 南麻小学李晓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发展创造条件,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然而,在当前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的教学,努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促进教学的民主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倾向”和“新问题”。在各种规格的评优、公开示范课中,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从而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让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一生的长期效益而非一节体育课的快乐。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常规”概念的界定: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养成”概念的界定: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巴金《观察人》:“我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2.教育。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宋曾巩《筠州学记》:“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体育课堂常规”概念的界定:顾名思义,就是体育课堂中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是保障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的正常运行,对教师和学生双方制定的一些要求,这些要求是的整个体育在教学中,有一个完整的对账制度进行约束。体育的常规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具有十分正要的意义。他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的更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另外,它还能有效防止教学过程中发生事故,让教学更加的规范化更标准,更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对体育课堂常规养成的研究,寻找课堂常规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正对性的策略。 2. 通过对体育课堂常规养成的研究,引起大家对课堂常规中,学生好习惯养成的重视。为有序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3.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保障课堂常规的有序进行。 四、研究内容与重点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调研报告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求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学习简单的运动技能技巧和体育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生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扔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现通过对全市各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体育被视为副科,不被重视 衡量一所学校强弱不仅仅在于升学率,评判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但事实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一直是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考得好的学校即得名又得利。在这种强势压力下,学校管理者不得不狠抓升学率,抓广大教师的考试业绩。只重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体育教师也就成了副科教师,家长更不会重视,甚至有家长怕累着孩子,不让他们上体育课。这就严重抑制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他们也就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花心思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玩的代名词。再加上一些老师为了考试出成绩,不惜大量占用体育课时间。 2、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观念较为陈旧,只注重体育成绩的单方面的提高,不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少部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为学校在一些运动赛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增光添彩,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目光仅放在了短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长期的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上课兴趣不足,热情不够 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了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思,对体育课热情不够,能参与锻炼的仅仅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甚至在体育课堂上也懒得运动,应付了事,又得还以各种那个理由请病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由于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被培养起来,又得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就是放羊了,随便玩了,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教学,组织性差,随意性强。 4、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体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欠缺,师资观念水平有待提高。有人曾笑话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内容重复,没有按照《体育与健康》这本教材上的内容一课一课上下去。体育课堂的内容,无新意,学生提不起兴趣,或者是考什么就是教什么,考跳远,那就节节课都练习跳远,有一跳跳几年的现象存在。 二、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 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摘要: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94-0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1.规范制度,严密组织 规范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课堂常规制定后,应该严格执行,作为师生体育课堂教学共同准则。体育课堂常规的内容,不应经常变动,必须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可以对各班学生进行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平时也要不断的提醒学生,对于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要求其改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在站队集合时,教师或者体育班委发出口令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对于没有做到的学生,给与必要处罚措施,几次坚持下来,集合队伍时基本能做到快、静、齐了。又如对于穿牛仔裤和皮鞋的同学采取同样的措施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要多元化 如果教学内容单一、重复,即使有利于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但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此时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或者把教学内容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例如在练习高抬腿时我们可以看作是爬山,练习慢跑就把它当作是一次野游,我们还可以把打沙包、跳绳等运动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另外,适当的教学内容还需我们精心设计一些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图片具有逼真、美观等特点,它可以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多媒体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曼林小学吴新月 新体育课程实施几年来,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在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上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只有真正做到注重研究、备好教案,注重实效、保证质量,注重反思,促进交流,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这几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及参与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心得,我发现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的问题。 1 课前——研究不深,准备不够 2 课中——看似热闹,实则无效 过分强调过程评价,忽视了总结性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结果的评价,往往采用统一的模板去衡量每一个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 但实施新课程后,我却发现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现象,我在教学中采用的评价几乎都用于过程评价,对结果评价很少涉及。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在评价学生的练习结果时都只采用了笼统的口头表扬,而没有深入到内在,即学生经过练习后到底是进步了还是没有变化,都没有进行评价。 3 课后——只有反馈,没有反思 上课后几乎没有进行反思 相信很多老师肯定有很多这样的时候,课上好后就完成了任务,至于这堂课是好还是坏已无关紧要了——“跟咱没关系了”。 反思只是流于浅层面,没有深入研究“为什么”。有的老师就是有反思,可能他也只是停留在浅层面,停留在当时,停留在“听听激动,想想要动,回来不动”的状态上。我想这个感觉大多数老师都是有的吧! 或者说大多数的老师的反思充其量职能算是反馈,根本没有再往深层次去考虑,没有再进一步问自己一个为什么,这种状态是非常无奈的,几乎不会有大的收获。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进行有效教学,有很多途径,但不管施教者采取怎样的方法,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感兴趣上来,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才能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首先,因为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对体育没有兴趣,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去学习,老师叫做什么他才会勉强去做,或者只是为了考试去学,这样的体育课堂老师教学会感到很累,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也很差。反之,如果学生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则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会努力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课后也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甚至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从小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环境和人去引导。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不会产生特别的喜好、厌恶。 小孩子对比较陌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地对它产生兴趣。因此,作为向小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老师,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再次,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而且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一、正确理解新课标,确定目标和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学习内容、要求和组织方式,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细心研究、分析教材,正确处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和能力基础,结合本校特色,确保最基本内容的落实,如低年级的走、跑、基本跳跃、掷轻物、滚动、爬行、悬垂、攀爬、跳绳和律动等,要有机融入其他基本内容的教学,体现确保基础、简中求精、贴近生活和增进健康的原则。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科学理顺教学过程。要改变单一的跑、跳、掷等练习内容,尝试将跑、跳、掷、攀爬、滚翻、民间体育、韵律活动、队列队形训练等内容,结合校本教材的地方特色,先进行科学拆分,再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场地、师资、学生等)进行合理组合,分别确定出各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佳教法,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备课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教者课前要主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运动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及遵守纪律等方面的情况,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手段和良好的课堂环境,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遵循教与学的规律设计教学流程。 要注意研究分析从学生学习的起始能力,到达到终级目标应具有的过渡目标,再考虑目标达成应具备的条件及顺序,设计帮助学生达成目标的阶梯和思维路径,主动考虑“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和怎样教”等问题,最后拿出可行的教案,在教与学的交互中逐步达成目标,重视教学设计、教学机智和教学灵活性的统一,有效备好每节课。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论文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然而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的要求还在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广泛的被学校、家庭和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做为素质教育主阵营的体育教育,尤其是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身心。那么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如何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1.学校体育观念落后,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阶段。在农村虽然在实施课改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对策,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力度就显得不够,往往在工作的实际中体育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还是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还是不能摆正。尤其是学生健康方面的发展。小学阶段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在农村小学重在于语文、数学,轻于体、音、美的传统思想存在,极大的阻碍了体育的发展。 学校安排了体育课近乎于应付,不得不上,即使上了工作量也不能与主要学科同等对待。更有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蹦蹦跳跳玩玩而已,只要是学生不出现安全事故,在操场里随便玩,玩得高兴也是属于创新教学。学校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2.体育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的体育教学条件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很大。大部分的城镇学校拥有塑胶跑道、室内篮球馆等良好的体育设施,在农村运动场地都是沙土地和煤渣跑道,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一个乒乓台,有的甚至连一张像样的乒乓球台都很难找。由于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

体育(心得)之浅谈运动负荷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合理运用的策略

体育论文之浅谈运动负荷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合理运 用的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呢? 一、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爬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一年级教师为了发展学生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学生分别站在圆圈的边线上,游戏共分三轮。第一轮是教师击鼓,学生听

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学生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没找到“朋友”的学生立即退出游戏。第二轮变化为学生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学生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学生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二、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 三、灵活运用教法 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课时应精讲多练,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一般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较为适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 摘要: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情境教学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一)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

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二)做到教学内容新颖化。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三)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准备、实施、评价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的工作内容与正确的教学行为规范。 1.体育课堂教学准备 第1条熟读并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等教学指导文件,认真研究本水平教学目标、钻研教材、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并制定具体学习评价与考核标准,要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以运动技能提高和体能锻炼为核心任务,努力实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达成。 第2条开学2周前,按照《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制订好本学期各个教学单元的计划,单元计划中应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学进度安排、考核内容与方法等。 第3条上课1周前完成课时计划(教案)的设计。教案应包括:课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内容、时间、练习次数、教学方法手段、组织与场地、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预计、器材、课后反思等)。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教学目标要有重点,一般包括技能掌握目标、知识目标、锻炼目标和其他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要密切联系教材和教学情景,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表述尽可能要行为化。 2.体育课堂教学实施 第4条课前,要做好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工作,严格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并避免相互干扰。提倡组织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值日制度。 第5条上课铃响前,教师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在集队地点迎候学生。教师的服装要整洁,

仪表要端庄和蔼、精神要饱满。 第6条上课铃响后,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并报告老师;教师端庄进入讲解位置,师生问好,教师做出勤检查;迟到的学生在向教师报告明原因后经教师允许入列,排在最后一排的排尾。整队要求快、静、齐。对因病、伤或和女生例病不能正常上课的学生,教师应安排见习任务或适当的教学辅助工作。见习生未经教师准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随后,教师要向学生扼要地进行课前讲解,其中包括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任务、重要教学要求和安全行为规范等。 第7条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组织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中既要有一般的热身性练习,又要有专门的适应性练习,准备活动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趣味性和简便性第8条课堂教学结构要有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基本阶段。准备部分时间是进行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的时间,约占总时间的15-20%左右;基本部分时间是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时间,约占总时间的70-75%左右;结束时间是进行放松活动和教学总结时间,约占总时间的10%左右。课的各部分要环环相扣、连贯流畅。 第9条体育课要保证必要的运动量和身体练习密度,全课练习密度要达到25%~40%,基本部分练习密度要达到40-50%。全课平均心率要达到120次/分~145次/分左右。课中要合理安排教学与练习、运动与休息的交替,使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有合理的量和节奏。临近进入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要逐渐减小运动强度,必要时还要做放松性练习,以便让学生的身心趋于平静。 第10条课中要处理好全班活动与小组活动的关系,处理好集体学习和个别指导的关系,要通过合作教学和自主教学等形式,使体育教学更能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必要时,要安排学生干部或体育骨干协助进行自主性强的活动与练习。 第11条课中教师语言要文明,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讲解要正确、清晰和精炼;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