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土地理复习资料

广东乡土地理复习资料
广东乡土地理复习资料

广东乡土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位臵与区划

1、广东省的地理位臵及面积:广东省(简称粵,省会是广州)地处我国大陆的最南端,面临太平洋。东临福建,西依广西,北接湖南、江西,东北部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南毗邻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南临南海,是我国通往南亚、大洋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因此成为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和对外交往的“南大门”。(海陆位臵及相对位臵)广东省经纬跨度大,全境处于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北回归线沿南澳—从化—开封横贯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7%;同时还拥有海洋国土面积约为41.9万平方千米。广东现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三座,分别位于汕头的鸡笼山、从化的太平镇、开封的江口镇。注:能说出广东的地理位臵及面积大小;能简单评价广东地理位臵的优越性;知道北回归线的地理意义;能说出北回归线穿过我省的哪些地方,并有哪几座北回归线标志塔(标志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

2、广东的行政区划:广东目前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全省现辖2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和54个市直辖区及东沙群岛。21个地级市分别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汕尾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湛江市、茂名市、肇庆市、清远市、潮州市、揭阳市、云浮市。

广东省的四大地理区域是: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以及珠江三角洲。(注:要知道自己所在的地级市以及相邻的市有哪些;知道我省沿海的地级市有哪些;知道广东除了行政区划外,还根据省内各地的地理位臵、自然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又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与资源

1、优越的自然环境:⑴地形特征:广东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地势大体是北高南低,地貌复杂,主要地形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粤东(有三列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的中、低山,自东向西依次是:

莲花山脉、罗浮山脉、九连山脉。)、粤西(主要有:天露山—1254米,位于漠阳江的东侧、大云雾山—1140米,位于漠阳江的西侧、云开大山—1704米,都为东北-西南走向)、粤北部(广东省最高峰是位于北部的南岭山地的石坑崆:海拔为1902米,东西走向的南岭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岭北之水流向长江,岭南之水流向珠江,同时南岭也起到抵御寒潮南侵的作用。),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广东的四大名山是:罗浮山、丹霞山、鼎湖山、西樵山)丘陵:全省大部分土地都是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梅县、五华,粤北的南雄、仁化,粤西的罗定等。对发展农、林、牧业都有利。台地:主要分部在粤西的湛江市、茂名市,粤东的海陆丰、惠来南部和粤中一部分地区(如电白、高州以西),台地最大的不足是水源缺乏,土瘦而带酸性,但光热充足,开发潜力较大。

2 平原:分为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主要分布在粤中与沿海地区。省内最大的平原是珠江三角洲,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居全国三角洲的第二位;潮汕平原是省内第二大平原。广东总的地形特点是:丘陵、山地分布广且比较低矮,平原面积不大;山脉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有“黄金海岸”之称;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全省大陆海岸线东起潮州饶平县的大埕湾头,西至湛江廉江县的英罗港洗米河口,全长3368.1千米,居全国各省第一位;广东还有大小岛屿759个,仅次于浙江、福建、居全国第三位,主要有南澳岛、上川岛、海陵岛、东海岛、硇洲岛等;全省有五个对外国船舶开放的港口,分别是广州港、黄埔港、汕头港、汕尾港和湛江港,其中黄埔港和湛江港是我国主要的远洋运输港口。)⑵气候特征与灾害性天气:广东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北倚南岭,南向海洋,处于大陆与大洋之间,是夏季风和冬季风必经之地,每逢夏季(4~9月)受强烈海洋性气流影响,多偏南风,气温高,雨水多;冬季(10~3月)则受强盛的大陆气流控制,多偏北风,气温稍低,雨水少。因此广东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广东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火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大多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mm以上。其中有三个多雨区(降水超过2000mm的地区),两个少雨区(降水量不足1400mm的地区),除受夏季风(主要是受湿润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影

响外,地形对降水的分布的影响巨大。(广东全年雨季分为两段: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灾害性天气:低温阴雨—常出现在春季,多以北部地区最为常见;旱涝频繁—干旱出现的机会约两年一次,影响较大的是春旱和秋旱(即是三月旱和八月旱,特别是冬春连旱;广东的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4~9月,多会造成洪涝灾害;台风频繁—广东是全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每年自6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台风影响广东的集中时期,平均每年约有10次影响广东,其中又以7月初至9月中旬为台风登陆广东的盛期,平均每年有4次登陆,占登陆我国台风总数的42%,台风常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如吹毁庄稼、房屋,引起洪水等,但带来的大量降水,可以减轻或解除伏旱。寒潮—寒潮是指使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降低10℃,且极端最低气温达5℃以下的冷空气活动。若在48小时内降温达14℃以下的则为强寒潮。广东的寒潮大致出现在1月上旬末,终止于2月中旬初,全年活动时间约1个半月;寒潮入侵后,容易出现霜冻天气,晚冬或早春的寒潮对越冬作物、春耕生产的影响较大。寒露风—是我国水稻产区常见的一种低温冷害天气,是北方冷空气入侵而引起的。除此还有冰雹、龙卷风等灾害。广东气候的主要特征是:①气候温暖,积温高,大部分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火热,冬短较暧,降水充沛,雨热同期。);②雨量充沛,雨季长(平均降雨是在120天以上);③沿海夏秋间多台风、暴雨,冬春在寒潮侵袭。⑶河流特征:广东河流众多,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漠阳江、潭江、榕江、连江等河流,全省河川径流总量为1860亿立方米。广东的河流具有流量大、含 3 沙量小、汛期长、终年不冻和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珠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的第四长河,也是广东省最大的河流,全长为2214千米,有“南方大动脉”之称,其流域面积达45.4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为3492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13%,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珠江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统一的发源地,也没有共同的出海水道,这也是它有别于世界各大河流的奇特之处。它是由北江、西江和东江汇流于三角洲河网区,最后经(自北往南)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门汇入南海,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入海”的特殊水系特征。广东水能资源丰富,水力理论蕴藏量为107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为666万千瓦,已开发约为60%。

(注:结合广东土地利用结构图,理解“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意义;知道广东的气候特征和灾害天气;能看懂一些常用的气象预警信号;台风到达前后天气有何不同,台风有何功过?广东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珠江的特征;目前广东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建筑物组成和作用。) 2、丰富的自然资源:广东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植物种类6000多种;珍稀动物700多种;水力资源丰富;鱼类800多种;矿藏ll6种,开发前景良好。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广东省是我国人口较多且较稠密的省份之一。根据2005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测算.全省年末常住人口为9194万人.其中本省户籍人口约79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02‰。全省人口较稠密的区域主要是潮汕平原、珠江三角洲及西南沿海地区.居住于本省的人口分属于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9030万人.占总人口的98.21%;少数民族人口164万人,占1.79%,主要有壮族、瑶族、畲族、回族、满族等。

第四章:经济与社会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广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形成了三种类型的经济区域,即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深圳和保持领先发展地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居中间状态的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相对较为落后的广大山区。广东省常用经济区域划分简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山区县(市、区):从化市南澳县仁化县南雄市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曲江区乳源县乐昌市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梅江区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平远县惠东县龙门县海丰县陆河县阳春市高州市信宜市高要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清新县英德市佛冈县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阳山县饶平县潮安县普宁市揭西县新兴县罗定市云城区郁南县云安县东西两翼地区:4 东翼: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西翼: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

第五章: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第六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

历史文化和交通

广东简称粤,因古为百越民族的聚居地而得名。广东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广东十多万年前已有"曲江马坝人"生息繁衍。公元前887年,在现今广州建有"楚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促进岭南发展。秦末汉初,曾一度称南越国;汉代,番禺是全国著名都会;唐代,广州开设"市舶司",成为著名对外贸易港口。至清代,佛山成为全国手工业中心和四大名镇之一。广东是我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广州起义的发生地和策源地,涌现了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廖仲恺、孙中山、彭湃、叶挺、叶剑英等一大批杰出历史人物。广东久远的历史形成了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广东汉语方言主要有三种: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地方曲艺主要有:广东音乐、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山歌剧等。广东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比较著名的有:广州白云山和西汉南越王墓、肇庆鼎湖山和七星岩、惠州西湖、南海西樵山、博罗罗浮山、仁化丹霞山、清远飞霞山、番禺莲花山、韶关南华寺以及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和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广东交通发达,以广州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目前,铁路有京广、广茂、广九、黎湛、广梅汕、京九、梅坎诸线。铁路营业里程已由1978年的l003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l883公里;公路有105、106、107、205、323、324等十多条国道,全省公路主干线均实现无渡口通车,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140公里。主要海运港口有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珠海等;民用机场有广州、深圳、汕头、湛江、梅州、珠海、佛山等七个,是全国机场分布密度最大的省份。

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广东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l85.8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170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13.7%,超出全国同期年均增长率4个百分点,远高于世界同期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6.3:49.5:44.2;全年进出口总额4279.8亿美元,其中出口2381.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1.3%;全省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

1806.01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1%和48.3%。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到2005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02所,成人高等院校20所。在校研究生4.4万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分别为87.47万人和29.56万人,每万人口普通、成人本专科在校生分别为105.35人和35.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48.9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71.02万人;全省初中在校生462.7万人,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生1067.0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8%。科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科学技术人员138万人;已建立省及省以上工程研究(技术)中心227个;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全省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99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l0680亿元。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省现有各类艺术团体13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0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29个,博物馆、纪念馆148个;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6.1%,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4%。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省共有卫生机构l6054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2397个,医院床位l8.8万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9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1.87万人;到2005年底,全省共有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惠州、肇庆、江门等市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到2005年底,深圳、珠海、中山、汕头、惠州、江门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圳市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深圳市、中山市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广州市、东莞市、惠州市获得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中考(江西专用)地理复习配套(素材):江西乡土地理 知识点

学习很辛苦,但并不痛苦;学习没有什么捷径,苦学才是根本;在你没有找到“不用重复就可以学习好”的方法之前,请不放弃“重复”这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江西乡土地理 1.地理位置 江西,指中国省级行政区——江西省(Jiangxi Province ),简称“赣”(g 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是中国毗邻省市最多的省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三清山、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江西省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2.行政区划 江西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江西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68个县,22个市辖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3.地形地貌 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具有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江湖众多,以鄱阳湖为中心呈向心水系。又是中国南方红壤分布面积较大的省区之一。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经受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构造带,南部地区有大量花岗岩侵入,盆地中沉积了白垩系至老第三系的红色碎屑岩层,并夹有石膏和岩盐沉积;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有第四纪红土堆积。这是造成全省地势向北倾斜的地质基础。

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详解

机密★启用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理 说明 1.全卷共8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填写自己的准考证 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读图1, 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 北半球昼长夜短 C. 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D. 地球公转至夏至点 2.我国四大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 酒泉(28°N,111°E) B. 太原(39°S,100°E) C. 西昌(40°N,110°W) D. 文昌(19°N,110°E) 3. 文昌发射场具备的优势是() A. 海拔高,升空距离短 B. 地广人稀,用地成本低 C. 气候干燥少雨,发射总天数长 D. 三面临海,运输大型火箭更加方便 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 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图2为珠海斗门郊外“澳门供水工程竹银水库”地形图, 水库蓄水主要从西江抽取。读图完成5~7题。

5. 关于澳门供水工程选址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靠近西江水源充足 B. 水源清洁可直接饮用 C. 工程利用山谷修建降低成本 D. 向澳门供水距离较近 6.根据地形图推测,水库坝高约为()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7.水库取水口现已向上游方向迁移7千米,原因是() A.沿岸用水量过大,河流冬季断流 B. 西江水量减少,引起咸潮上溯 C. 近年在附近建设工厂污染了水源 D. 上移后江水可自流入库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与张家界联合举办,读“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图3),完成8~10题。 8. 世界滑雪场集中分布在() A. 低纬度地区 B. 高纬度地区 C. 亚洲地区 D. 发达地区 9.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 赛时间是() A. 2-3月 B. 5-6月 C. 8-9月 D. 11-12月 10.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直接带动北京和张家口两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A. 服装 B. 电子 C. 基础建设 D. 农产品深加工 圣劳伦斯河是一条着名的“冰冻之河”。读图4,完成11~12题。 11.蒙特利尔附 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 2个月 B. 4个月 C. 6个月 D. 8个月 12. 城市多沿圣劳伦斯河分布的原因是() ①气候常年温和多雨②水源充足③水运便利④多平坦开阔的地形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

广东概况之地理概况广东省行政区划简表

主要作物 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广东农业的基本特征。 广东有粮食、糖料、纤维、油料、烟茶、水果、药材、花卉、热作等类作物几百种。具有代表性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花生、蚕桑、香蕉、荔枝、菠萝、龙眼、茶叶、蔬菜等。 水稻 水稻是广东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播种面种和产量都占全省粮食作物的八成以上。水稻在广东分布很广泛,全省各地都有,但集中在三角洲和河谷冲积平原上。 番薯 番薯是粗粮,一般当作辅助粮食或用作饲料。它是广东第二大宗粮食作物,一年四季都有种植,分布也很普遍。 甘蔗 甘蔗不仅是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而且是食品、医药、纤维等多种工业原料、生物能源(酒精等)以及畜牧、渔业的重要饲料。广东种蔗的范围很广,但以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最集中。 花生 花生全身都是宝,是油肥兼用作物。花生在广东分布很广,每个县市都种植。鉴江中下游平原、潮汕平原、雷州半岛、海陆惠台地是著名的花生产区。 蚕桑 桑叶养蚕,蚕吐丝作纺织原料。在历史上,广东桑蚕业在全国曾占极重要的地位,珠江三角洲是全国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创造出奇特的“桑基鱼塘”优良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现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已变化,广东桑蚕生产已由珠江三角洲向西江、北江、鉴江流域扩展和

转移。 柑桔 广东是全国柑桔主产区之一。广东除南岭山地外都可种植柑桔。目前,肇庆、揭阳、广州、惠州是柑桔的主要商品生产基地。 香大蕉 香大蕉即香蕉、大蕉的总称,是热带果品。香大蕉分布较广,最重要的产地是高州、东莞、中山、顺德、番禺、广州郊区。 荔枝 荔枝是我国特产水果,广东是荔枝原产地之一,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唐代诗人苏东坡曾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盛赞荔枝。茂名、广州、东莞、中山、新会、潮州、揭阳、惠州等地是主要产区。 菠萝 菠萝别名风梨,是罐头食品的好原料。广东是我国菠萝的主产区,徐闻、雷州、普宁、揭东、潮安等是集中产区。 龙眼 龙眼既可鲜吃,又可制成圆肉。圆肉在北方被誉为“南方的人参”。主要产区是茂名和珠江三角洲。 茶叶 茶叶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常绿灌木,茶叶是重要饮料。饮料有益健康,广东人喜欢饮茶,居家、酒楼、常饭、宴席、都有茶饮。广东种茶也很普遍,茶叶产量最大是清远、肇庆、梅州三市,种植10万亩以上的有英德、鹤山、饶平、潮州、高州、信宜等10多个县市。 蔬菜 蔬菜是副食品作物的总称。广东蔬菜种类多,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除了满足本身需要外,还有大量蔬菜销往港澳和北方各大城市。湛江、茂名是主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经济区划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特征,广东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019年广东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2019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 2019 年 4 月,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轰动世界。黑洞照片是由全球 8 个射电望远镜联合“拍摄”获得的,其中大功臣可以说是智利的 ALMA 望远镜,该望远镜所在地全年晴夜数可达 320 天左右,气流稳定、空气干燥、无光污染。读“观测黑洞望远镜分布图” ( 图 1) ,完成 1-3 题。 1.ALMA 望远镜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A.22 ° N ,70 ° E B.22 ° S , 70 ° E C.22 ° N ,70 ° W D.22 ° S ,70 ° W 2. 智利 ALMA 望远镜能成为“拍摄”黑洞照片的大功臣,与这里是 ______ 有关。()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黑洞照片成功问世的意义有() ①证明了黑洞的存在②宇宙最后的秘密终于被揭开 ③为人类找到了一个新的家园④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相互合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龙井茶品种多样,其中杭州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品质被公认为最好。龙井村位于西湖产区,其茶园分布在 30 度以上的坡地,且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形成了茶树良好的生长条件。读“龙井村茶园等高线地形图” ( 图 2) ,完成 4~6 题。 4.S 峰与龙井村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A.80 米 B.180 米 C.280 米 D.380 米 5. 图中茶园多分布在() A. 平地 B. 山顶 C. 陡崖 D. 坡地 6. 龙井村出产的龙井茶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悠久 B. 制作工艺独特 C. 土壤富含某些微量元素 D. 气候温和湿润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 能分布示意图” ( 图 3) ,回答 7~8 题 7. 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 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 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 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8. 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A. 广州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读“拉丁美洲北部矿产资源分布图” ( 图 4) ,完成 9 - 10 题

江西省2017中考地理复习 第十四章 江西乡土地理知识点

江西乡土地理 1.地理位置 江西,指中国省级行政区——江西省(Jiangxi Province ),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北纬24°29′14″至30°04′41″,东经113°34′36″至118°28′58″之间,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是中国毗邻省市最多的省份,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自古以来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庐山、滕王阁、三清山、婺源、龙虎山、井冈山等闻名海内外。江西省汉语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和徽语。 2.行政区划 江西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江西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68个县,22个市辖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3.地形地貌 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具有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江湖众多,以鄱阳湖为中心呈向心水系。又是中国南方红壤分布面积较大的省区之一。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经受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构造带,南部地区有大量花岗岩侵入,盆地中沉积了白垩系至老第三系的红色碎屑岩层,并夹有石膏和岩盐沉积;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有第四纪红土堆积。这是造成全省地势向北倾斜的地质基础。 地貌上属江南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湖积、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与两湖平原同为长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长江和省内五大河流泥沙沉积而成,北狭南宽,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盖红土及河流冲积物,红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状起伏。湖滨地区还广泛发育有湖田洲地。水网稠密,河湾港汊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2017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地理 说明 1.全卷共8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2017 年4月 20日, 天舟一 号货运 飞船在 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读图1,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 北半球昼长夜短 C. 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D. 地球公转至夏至点 2.我国四大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 酒泉(28°N,111°E) B. 太原(39°S,100°E) C. 西昌(40°N,110°W) D. 文昌(19°N,110°E) 3. 文昌发射场具备的优势是() A. 海拔高,升空距离短 B. 地广人稀,用地成本低 C. 气候干燥少雨,发射总天数长 D. 三面临海,运输大型火箭更加方便 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图2为珠海斗门郊外“澳门供 水工程竹银水库”地形图,水库 蓄水主要从西江抽取。读图完成 5~7题。 5. 关于澳门供水工程选址有利 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靠近西江水源充足 B. 水源清洁可直接饮用 C. 工程利用山谷修建降低成本 D. 向澳门供水距离较近 6.根据地形图推测,水库坝高约为()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7.水库取水口现已向上游方向迁移7千米,原因是() A.沿岸用水量过大,河流冬季断流 B. 西江水量减少,引起咸潮上溯 C. 近年在附近建设工厂污染了水源 D. 上移后江水可自流入库 2022年第24届冬季 奥运会将由北京与张 家界联合举办,读“世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自然地理学作业1: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行政区划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7市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以及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范围为21°17.6′~23°55.9′N、111°59.7′~115°25.3′S,总面积为4.1万km2,是中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mm,年日照为2000h,多年平均气温为21.4~22.4℃。地带性土壤主要为发育于砂岩、页岩和花岗岩母质上的赤红壤和红壤,植被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称为复合三角洲。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西江、北江和东江带来的泥沙在海湾内迅速堆积,流水沿断裂带发育,经历三次海侵和3次海退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山丘罗列、水道如网的三角洲。丘陵台地地貌年龄较老,加上气温高、降水多、植被比较茂盛,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较强,故风化壳多已发育为赤红壤,较高山丘有红壤发育,同时这也有利于热带季风雨林的生长。典型的三角洲是平原坦荡、起伏轻微,而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方却是山丘错落,特别是在西北江南缘一带,有不少海拔四、五百米的高峰;由于形成机制不少山丘的四周还保留着海蚀和海积的地貌(海蚀崖、海蚀穴等)。由于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丘陵围绕,南面向海,因此构成一个马蹄形的港湾,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泥沙在湾内堆积复合,并把港湾内外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残丘连城河网,使众多水道分8个口门出海。 珠江三角洲形成热带气候的原因主要是地理纬度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即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故热量充足。夏至期间太阳正照天顶,太阳角度常达87°,冬至达43°;白昼长达14小时(夏至),冬至有11小时,日照时数年达1900—22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高,年均温在20℃以上,已入热带地区标准。冬季广州1月均温为13.3℃,低于5℃日子只有3天,故珠江三角洲只能说有“冬季天气”,不能说有“冬季气候”。广州炎热日数不过6天(>35℃),反映海洋性气候特色,即夏无酷暑,与亚热带的长江三角洲气候不同。但珠江三角洲由于多了季风的影响,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南风,所以和世界各地热带环境又有所不同。冬季北方寒流能吹入三角洲,使热带作物受害,如荔枝、木瓜、菠萝、芒果等减产。 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雨量较四周山丘为少,平均约在1600 mm,而外围地方可达2000-2600 mm。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种雨季旱季分明正是热带气候特色,和赤道带长年高温多雨不同,故珠江三角洲不能引种赤道性作物如橡胶树、椰子、槟榔、可可、胡椒、榴连等作物,只能引种热带性作物如剑麻、芒果、菠萝等有耐旱性作物。春季静止锋所成“梅雨”,长时间阴雨天气也会早禾烂秧。夏季以雷雨为主,和赤道带相似,每天下午降雨2-3小时,成为年中雨量高峰之一。夏秋多台风雨,在三角洲地区破坏性不大,因四周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会考地理模拟试题答案 说明:全卷是50小题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里。(45分钟内完成) 1.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球。下面的月食图片哪一个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57千米B.6371千米C.6370千米D.6378千米 3.看经纬网图,回答: 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A.经度20°,纬度20o B.20oE,20oN C.20oW,20oN D.20oE,20oS 4.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 .200W,1600E B .200E,1600W C .00,1800 D.900E,900W 5.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 6.某地图比例尺为1:2500万,实地水平距离是500千米,图上距离为 A .2厘米B.3厘米C.5厘米D.8 厘米 7.下列可以组成经线圈的是 A.东经10°和西经80°B.东经90°和西经90° C.东经120°和东经60°D.西经10°和西经170° 8.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B.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D.等高线表现不出地形的变化情况 9.A~D四个半球中,为南半球的是

10.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大洋洲 D 南极州 11.世界上海陆比例是 A.各占1/2 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2.亚洲与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ft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尼罗河 13.泰姬陵是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它位于 A、泰国 B、印度河沿岸 C、斯里兰卡 D、印度 14.目前,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区“硅谷”位于美国的 A、圣弗朗西斯科 B、纽约 C、洛杉矶 D、华盛顿 15.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板块的张裂形成的是 A.红海B.喜马拉雅ft C.阿尔卑斯ft D.日本列岛 16.世界“花园城市”是 A.上海B.曼谷C.新加坡D.万象 17.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日本B.俄罗斯C.中国D.印度 18.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悠闲地在草原上散步,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旅游者记述的地区应在 A.南美洲亚马孙平原B.非洲的东非高原 C.蒙古高原D.澳大利亚中部盆地 19.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B.美国C.加拿大D.巴西 20.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A.汉语B.英语C.法语D.西班牙语 21.WTO所指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B.欧洲联盟C.联合国D.世界贸易组织 22.下列哪组食物不是欧洲人餐桌上常见的 A.牛排、面包B.奶油、火腿C.熏肉、奶酪D.香肠、米饭 23.图2-5反映的是几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佛教的建筑物B.B是基督教的建筑物 C.C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物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2018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已整理)

2018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00分) (2018·广东)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将于2018年6月在荷兰海牙收官,船队将沿途停靠开普敦、墨尔本、广州、奥克兰、伊塔加、纽波特等城市,读环球帆船赛路线图”(如图),完成1﹣3题。 1.下列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相对正确的是() A.开普敦(34°N,18°E)B.广州(23°N,113°E) C.墨尔本(38°S,145°W) D.海牙(52°N,4°W) 2.本次环球帆船赛依次途经的大洋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3.关于环球帆船赛全程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纬度地区停靠1次B.途经热带地区3次 C.跨越北回归线2次D.跨越南极圈1次 (2018·广东)珠海横琴为我国国家级的自贸区,正被世人瞩目,脑背山是横琴岛的最高峰,风景优美,深受徒步好者青睐,读“脑背山地形图”(如图)。定成4﹣6题。

4.横琴为了保护环境,修建公路时逢山就开凿隧道,图中有隧道的公路是() ①横琴大道 ②环岛东路 ③环岛西路 ④长隆大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徒步爱好者为脑背山设计了a、b、c、d四条上山路线,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路线a沿山脊行进,视野开阔 B.路线b陡崖多,上山难度大 C.路线c距离短,上山省力 D.路线d沿着小河前行,心情愉悦 6.脑背山坐落于寸土寸金的横琴,关于脑背山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展房地产业,建高档住宅小区 B.保护绿水青山,适当开发旅游业 C.增加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提供水源 (2018·广东)2018年5月26日清晨,居住在广州的小海打开手机中的Living Earth App,查看太空看向地球的实时画面(如图),完成7﹣9题。

2018年广东省一模地理卷与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82.7亿元人民币,下图示意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据此完成1-3题。 1. 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物流通达性增强 B. 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 C. 流动人口增加 D. 互联网技术发达 2. 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 A. 服务范围更大 B. 食品种类更丰富 C. 投资成本更低 D. 投资风险更高 3. 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最佳的选址应临近 A. 中心商务区 B. 大型居住区 C. 大学校园区 D. 工业园区 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这是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据此完成4-5题。 4. 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B. 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 C. 极端自然灾害频发 D. 地区间发展差距缩小 5. 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A. 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B. 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C. 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 D. 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 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6-8题。 6. 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气候全年湿润 B. 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 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 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7. 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A. 常绿硬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8.18世纪末,荷兰国内约有1.2万架风车,其当时最主要的功能是 A. 排出低地积水 B. 碾磨谷物 C. 压滚毛毡、造纸 D. 发电供能 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的太行山,是中国曲流峡谷(以下简称“曲峡”)发 育最明显的山脉。通常情况下,丘陵和山地基岩中的河道是比较平直的,但流经太行山区一些规模较大的主干河流形成了众多犹如草原“蛇曲”一样的曲峡地理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区某段曲峡。据此完成9-11题。 9. 图中河曲地段①②③处水流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10. 图示河流①处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 侧蚀 B. 下蚀 C. 搬运 D. 堆积 11. 太行山曲峡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 沿断层线发育形成河流 B. 受内力作用,河岸发生侧蚀 C. 河流继承了古河道的曲流形态 D. 河流下蚀,逐渐切开山脉

(电子版)2020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电子版)2016年广东省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长安汽车是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推进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技术,在重庆、上海、北京、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建立起全球研发格局,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读图,完成1-3题. 1.观察图中的经纬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重庆位于(105°E,30°N)附近 B.横滨位于(140°W,35°N)附近 C.底特律位于(83°E,42°N)附近 D.伯明翰位于(2°W,52°S)附近 2.底特律位于伯明翰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长安汽车把研究机构建立在世界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不仅有利于通过国际协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还有利于() A.降低汽车生产原料进口的成本 B.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C.去除国内汽车过剩产能 D.减少国内环境污染 城市纬度夏至日昼长冬至日昼长 广州23.5°N 13小时33分32秒10小时42分51秒 武汉31°N 14小时07分42秒10小时10分07秒 北京40°N 15小时08分47秒9小时09分02秒 哈尔滨45.5°N 15小时43分42秒8小时40分03秒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的正确推断是() A.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夏至日昼长依次递减的时间相同 B.广州与武汉同北京与哈尔滨夏至日昼长相差时间较为接近 C.纬度越高冬至日的白昼越长D.中纬地区冬至日的白昼最长 梅岭古道翻越南岭山脉,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要道,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善,先后又有323国道和韶赣高速经过该地区,读图,完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三地理一轮基础练习(地球上的水、自然地理整体性和差异性)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三地理一轮基础练习 (地球上的水、自然地理整体性和差异性)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补给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流域降水量增加B.全球气候变暖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D.大量修建水库传统村落也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截至2019年6月,国家先后公布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黄河流域(下图所示)现存673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 A.湿润地区B.平原地区C.行政中心附近D.河流附近 4.黄河下游流域传统村落少主要因为() A.经济落后B.开发历史短C.涝灾多发D.旱灾多发 5.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由于() A.保护措施加强,传统村落多B.基础设施完善,传统村落多 C.城市化进程快,传统村落少D.生态环境恶化,传统村落少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我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国。下图为“非洲南部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南非 A.东临印度洋,西、南濒太平洋B.采矿区的环境问题是酸雨 C.航线好望角段1月份风浪相对较小D.渔业资源东部沿海比西部沿海丰富7.近年来,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市场广阔,开放程度较低B.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 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D.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根据图1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 A.在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B.在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M处有暖流经过D.在南半球,M处有寒流经过

2019年广东省初中生物、地理会考真题含答案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 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意要求) 1.细胞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2.根尖的分生区和茎的形成层都属于() A. 营养组织 B. 分生组织 C. 机械组织 D. 输导组织 3.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植物体 4.题4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光线暗时须用⑦的平面对光 B. 使用②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 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D.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③④ 5.同学们学习被子植物相关知识后,理解错误的是() A. 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 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C. 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 桃花的子房将发育为果实 6.造樵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 物。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A. 共生 B. 竞争 C. 捕食 D. 寄生 7.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A. 水螅 B. 木瓜 C. 蘑菇 D. 华南虎 8.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 题8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3条 B. 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 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 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 9.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A. 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 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 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云南专版)2019届中考地理第一部分基础复习篇八年级第11章云南乡土地理习题

第11章云南乡土地理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云南中考)下列关于家乡云南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B.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C.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 D.旅游业和电子工业是支柱产业 读“我国某地区的景观图”,回答2~3题。 2.该景观图可能位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C)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西双版纳地区 D.新疆吐鲁番地区 3.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D.矿产资源丰富 4.云南省有“彩云南国”“植物王国”之称,该省的经济支柱是(A) A.旅游业 B.采矿业 C.种植业 D.水产业 5.(云南中考)如表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云南居前六位的民族人口数量表”,其中我省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 A.汉族 B.彝族 C.哈尼族 D.壮族 6.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你认为山区发展的优势 条件有(B) ①旅游资源丰富②利于耕作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⑤动植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昆明中考)2013年3月10日《人民日报》讯:泛亚铁路在昆明并入中国铁路网。泛亚铁路有东、中、西三线方案(如图表),东线于2014年通车,据此完成7~8题。

经过的主要城市21 7.关于云南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①西南邻缅甸,南邻老挝、越南 ②南邻缅甸、老挝、泰国 ③东南临太平洋,西南临印度洋 ④面向东南亚 、南亚 A .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①③ 8.修建泛亚铁路,首选东线方案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D) A .可利用现有铁路,需新建的铁路短,投资少 B .东线经过的地区主要是平原,修建铁路工程量小 C .东线经过的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经济较发达 D .东线在三线中总长度最短,投资少,工程量小 9.下面关于云南城市特点的组合错误的是(D) A .高原明珠——昆明 B .东巴源地——丽江 C .南诏故国——大理 D .云烟之乡——曲靖 10.下图中反映我国云南傣族民居的是(C) A B C D 11.“独木成林”现象可在哪里看到(B)

广东高考地理自然地理资料

1自然地理 2)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太阳系详解: 1>太阳:①结构层次 ②主要成分:氢和氦 ③能量来源与传输: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④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促进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为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2> 二.地球自身 1)特性:有生命物质:宇宙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地球条件: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 地球磁场→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2)外观: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圆球体 1广州执信中学2011级已毕业。祝使用愉快~空白处请自己画出模式/说明图

3)经纬和半球划分: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0°W160°E划分东西半球;赤道上每隔1°经线,两地实地距离为111km (确定相对位置时,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4)运动: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转过360°;太阳日:24小时,转过360°59′ 速度:角速度:极点无角速度,其他均为15°/小时 线速度:极点无线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作用:引起昼夜交替、时差、地球上物体偏转(地转偏向力) 应用:求解时间(注:0°经线所在的零时区区时是世界标准时)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近日点为1月,远日点为7月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作用:引起昼夜长短、四季 应用:求解太阳高度角 *地球运动要注意的: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规律:回归线以南以北,一年只有一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赤道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两次最小值 太阳直射点,每个月大约移动8° 应用:确定地方时、房屋朝向、确定具体所在地进而判断其他地理特征、计算楼距 计算热水器最佳安装高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北坡的分布(判断向阳坡) ②极昼极夜:规律: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 66°34′的极圈,极昼极夜只有一天 北极极昼比南极极昼长(因为7月北极极昼的时候,地球在远日点,运动较慢)三.地球表面:水、大气、陆地 ·水: 1)水的类型:按存在类型分:水汽,冰,咸水,淡水 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 降水类型: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 2)水的关系:循环:动力:太阳辐射、重力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环节:蒸发蒸腾→水气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人对水循环的影响:修建水库,拦洪蓄水,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增加下渗量,调节径流,促进蒸发 保护湿地,涵养水源,调节径流,促进蒸发 循环图: 转化图:

2017年广东省中考真题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读图1,完成1~3题。 1.天舟一号发射当天()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B. 北半球昼长夜短 C. 南极圈有极夜现象 D. 地球公转至夏至点 2.我国四大发射场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 酒泉(28°N,111°E) B. 太原(39°S,100°E) C. 西昌(40°N,110°W) D. 文昌(19°N,110°E) 3. 文昌发射场具备的优势是() A. 海拔高,升空距离短 B. 地广人稀,用地成本低 C. 气候干燥少雨,发射总天数长 D. 三面临海,运输大型火箭更加方便 【答案】1.B 2.D 3.D 【解析】 3.文昌发射中心位于海南岛,三面临海,海洋运输有利于运输大型火箭,海拔低,人口密度相对其他三个较密集,夏季高温多雨,发射总天数较短。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四大发射场的自然条件

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技术应用可以() 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 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考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 图2为珠海斗门郊外“澳门供水工程竹银水库”地形图,水库蓄水主要从西江抽取。读图完成5~7题。 5. 关于澳门供水工程选址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靠近西江水源充足 B. 水源清洁可直接饮用 C. 工程利用山谷修建降低成本 D. 向澳门供水距离较近 6.根据地形图推测,水库坝高约为() A. 50米 B. 100米 C. 150米 D. 200米 7.水库取水口现已向上游方向迁移7千米,原因是() A.沿岸用水量过大,河流冬季断流 B. 西江水量减少,引起咸潮上溯

广东(202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轮巩固

广东(202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轮巩固 一、单选题 1.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C或以下物体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A.B.C.D. 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据完成下面小题。 3.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4.此隧道()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小 C.午夜内外的温差最小D.比较闷热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中纬度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实线、虚线分别为等压线、等温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5.图中甲地所处半球及天气系统分别为() A.北半球准静止锋B.南半球冷锋 C.南半球暖锋D.北半球冷锋 6.受图中甲地天气系统移动的影响,乙地未来一两天() A.气压升高,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C.乌云压顶,阴雨连绵D.东风狂吹,雪花漫舞 7.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洋流、纬度B.地形、太阳辐射 C.纬度、大气环流D.洋流、地形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题。

8.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B.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C.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9.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 下图Ⅰ为世界某区域图,此时为当地最冷月。图Ⅱ为图Ⅰ中甲、乙两处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地区() A.地处南半球B.沿岸有暖流经过

最新广东初中地理地理会考模拟试题

湛江二中2014中考地理模拟试题(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地球公转一周需要 A .一小时 B .一天 C .一个月 D .一年 2.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转造成的是 A .电闪雷鸣 B .昼夜更替 C .四季更替 D .五带划分 读湛江市轮廓图(图1),完成3-5题。 3.湛江市五带划分属于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4.有关湛江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处粤北,山脉众多 B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 .夏秋季节台风活动较频繁 D .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稀少 5.小美到A 处果园游玩,不可能... 在当地输上采摘到的新鲜水果是 A .杨桃 B .香蕉 C .龙眼 D .苹果 读经纬网简图(图2),完成6~7题。 6.图中位于中纬度的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甲点位于乙点的_______方向。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8.在公园游玩,需要寻找景点,应在_______上获取信息。 A .交通图 B .地形图 C .气象图 D .导游图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3),完成9~10题。 9.野外攀岩活动是指攀爬坡度很陡的天然岩石峭壁,图中_______处适合开展此活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正常情况下,A 处气温比B 处 A .高4.2℃ B .高5.4℃ C .低4.2℃ D .低5.4℃ 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足球世界杯将在巴西举行,据此完成11~13题。 11.巴西是世界上哪个人种比例最高的国家 A .白种人 B .黑种人 C .黄种人 D .混血人种 12.巴西的传统节日狂欢节,是源于欧洲的哪个宗教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天主教 13.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此时的气候特点应该是 乙甲 丙 丁 0°20°40°60° 40° 20°0°20°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