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继电器实验方法

同步继电器实验方法
同步继电器实验方法

DT-1、200型同步检查电气特性试验

DT-1、200型检测器是电压型的。其线圈1(端子②、④)和线圈2(端子⑥、⑧)的额定电压均为1动作角度的调整范围为20°~40°,内部接线如图所示:

除一般性检验和机械部分检查、调整(和电压继电器相同)之外,其电气特性试验有下列三个项目:

(一)两线圈相互极性关系检验。

制造厂规定其②和⑥端子为同性极,但要对此进行检验以确定实际的连接是否和规定相符。电压型的继电器检验接线如图所示:

图中的:1K――单相胶盖闸刀;

TY――单相调压器;

(T8)

V――交流电压表0~250V;

TJJ――同步检查继电器,DT――1/200型;

GD――干电池灯。

因为两线圈的额定电压相同,当合上1K调整TY,将电压升到额定电压值(100伏)时,继电器仍不动作(两线圈为异极性关联)。若断开其中任一线圈

的端子时继电器即动作,则说明②和⑥是同性端子。否则,极性连接有误(二)动作角度和返回角度检验。

动作角度和返回角度的检验有两种方法:用移相器和相位表直接检验或用测定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再经过计算得到相应的角度。通常采用较简便的后一种方法。

检验接线和第(一)项的相同,但检验线圈1(②、④端子)时,要将线圈2的端子⑥和⑧短路,并拆除②和⑧的接线;检验线圈2时,则要将线圈1的端子②和④短路,并拆除④⑥间的连线。

分别测试两个线圈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各三次,取平均值。继电器动作时,其常闭接点(⑤、⑦端子)断开,返回时则闭合。

整定角度和动作电压的对照可参看下表:

继电器测试方法

继电器测试方法 一、测试说明 1、测量继电器工作电压范围(包括最低闭合电压,最高断开电压); 2、测继电器的功耗(额定电流)和内阻; 3、继电器长期工作状况,耐压。 4、图标说明: 直流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测量,蜂鸣档 二、测试过程 1、测内阻值和额定电流 a、内阻测试:测试继电器1、8脚间的阻值大小,如图示 b、额定电流测试:对继电器1、8脚供直流24V电,等30秒读取电流表数据 注意:电流测试,万用表表笔插至电流输入端口,并调整电流档对应的量程档位(mA)。 2、测继电器工作电压范围 a、最低闭合电压测试:直流电源供电从0V开始供电,电压逐渐调高,直至 蜂鸣档告警,记录当前电压值U1。(保持直流电压当前供电值)

注意:图中电压表和蜂鸣器档都是由万用表实现的 b、最高断开电压测试:直流电源供电从U1开始供电,电压逐渐调低,直至 蜂鸣档停止告警,记录当前电压值U2。 3.测常开常闭耐压和线圈与触点耐压 a、测前准备:将耐压值测试仪的“漏电流”旋钮打到“0.5”mA,“定时” 旋钮打到“60”s,“电压范围”旋钮打到“5”KV,“电压调节”旋钮打到0V,“power”旋钮打到“OFF”,两条输出线一条接高压输出的“_DC”,一根接地。 b、测常开常闭耐压测试:“power”—>“ON”,“电压调节”—>增加到耐压 值测试仪跳闸告警电压,读出此时的电压,如下图示 c、线圈与触点耐压:“power”—>“ON”,“电压调节”—>5KV以上,耐 压值测试仪跳闸不告警,线圈与触点耐压大于等于5KV,如下图 三、注意事项 1、测试额定电流时,继电器里线圈在突然加电压时会产生电磁感应,电流会越变越小,电压稳定后电磁感应消失,电流稳在一个范围内。像OMRON的G5RL-14-E刚上电电流在16mA-17mA左右,4-5分钟后稳定电压在14mA-15mA 左右。但我们测试是读取刚上电30秒后的电压 2、在常闭常开耐压值时,继电器第一次跳闸后会产生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消失需要时间,在第二次跳闸电压会小很多。但我们测试一般读第一次的电压。 3、如果读稳定的额定电流值,就要读第二次常闭常开耐压值。如果是读30秒的额定电流值,就要读第一次动作的常闭常开耐压值。

中间继电器实验作业指导书

中间继电器实验作业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中间继电器种类很多,目前国内生产的就有二十多个系列,数百种产品。本实验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系列中的四种中间继电器进行实验测试,希望能通过本次实验熟悉中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对各类中间继电器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为什么目前在一些保护屏上广泛采用DZ-30B系列中间继电器,它与DZ-10系列中间继电器比较有那些特点? 2、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为什么要进行极性检验?如何判明各绕组的同极性端子。 3、使用中间继电器一般根据哪几个指标进行选择? 4、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常用哪几种中间继电器? 三、原理说明 DZ-30B、DZB-10B、DZS-10B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接点数量和接点容量。

1、DZ-30B 为电磁式瞬时动作继电器。当电压加在线圈 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断开电源时,衔铁在接触片的反弹力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内部接线见图4-1 图4-1 DZ-30B 中间继电器内部接线图 2、DZB-10B 系列是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它基于电磁原理工作,按不同要求在同一铁芯上绕有两个以上的线圈,其中DZB-11B 、12B 、13B 为电压启动、电流保持型;DZB-14B 为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型。该继电器为瞬时动作继电器。当动作电压(或电流)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断开启动电源时,由于电压(或电流)保持绕组的磁场的存在所以衔 V 123456 1817 1615141310DZ-31B 三 常开触点三转换触点 12 119 87V 12 456 18 17 1615141310DZ-32B 六常开触点 12 119 87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篇一: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二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Y∕Δ接线的变压器,其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对减少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3.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 (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变压器是十分重要和贵重的电力设备,电力部门中使用相当普遍。变压器如发生故障将给供电的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变压器上应装设灵敏、快速、可靠和选择性好的保护装置。 变压器上装设的保护一般有两类:一种为主保护,如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另一种称后备保护,如过电流保护、低

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等。 本试验台的主保护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比率制动 差动保护。 2.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如图7-1所示为双绕组纵联差动保护的单相原理说明图,元件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应使在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 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差,其值接近于零,继电器不动作;内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和,其值为短路电流,继电器动作。但是,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为了保证正常和外部故障时,变压器两侧的两个电流相等,从而使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即: 式中:KTAY、KTA△——分别为变压器Y侧和△侧电流 互感器变比;KT——变压器变比。 显然要使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互感器的变比,使其比值等于变压器变比。但是,实际上正常或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不会为零,即有不平衡电流出现。原因是:(1)各侧电流互感器的磁化特性不可能一致。 (2)为满足(7-1)式要求,计算出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与选用的标准化变比不可能相同; (3)当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时,由于运行的需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报告要点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山西临汾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年春季 学号:131326309943 学生姓名:李建明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3. 总结实验的体会和心得。 二、实验电路 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并联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串联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动作电流:由于产生动作电位的结果而流动的微弱电流。 返回电流:电流低于那个值时电流继电器就不再吸合了。 返回系数: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返回系数用Kf表示。对于按故障量值和按自起动量值整定的保护,则可不考虑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电流继电器是过流动作,小于整定值后返回;为了避免电流在整定值附近时导致继电器频繁启动返回,一般要设一个返回值,例如0.97,电流小于0.97才返回。因此返回值要小于1 。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在出现故障后,可以保护继电器。

继电器的测试方法

任务五,编写产品检验卡片 一,产品检验要求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

件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议。 对于电源没有其他的的规定,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不得大于10%,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电源极性不得相反。做好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检验。

是指这些特性在产品使用中的重要程度。包括 a)安全、环保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焊接及铸、锻规定; 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g)外形、外观要求: b)清洁度要求: i)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产品装配真实项目说明书 一JS7-A时间继电器的机构 电磁系统、工作触头、气室、传动机构组成。 电磁机构组件:线圈铁心衔铁推板返力弹簧瞬时触头(微动开关)。 空气室组件:橡皮膜活塞杠杆宝塔弹簧延时触头调节螺钉

电磁型时间继电器信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试方法 2、熟悉和掌握信号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及其工作参数和释放参数的测定。 3、熟悉和掌握中间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及其中间几点起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影响时间继电器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 2、DXM—2A型信号继电器具有那些特点 3、信号继电器实验时为什么要注意工作线圈的极性和释放线圈的极性如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哪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 5、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常用哪几种中间继电器 三、原理说明 1、时间继电器 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用于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使被控制 元件按时限控制原则进行动作。 DS—20系列时间继电器是带有延时机构的吸入式电磁继电器,其中DS—21~DS—24 是内附热稳定限流电阻型时间继电器(线圈适于短时工作),DS—21/c~DS—24/c是外附热稳定限流电阻型时间继电器(线圈适于长时工作)。DS—25~28是交流时间继电器。 该继电器具有一付瞬时转换触点,一付滑动主触点和一付终止主触点。继电器内

部接线见图2-1。 图2-1 时间继电器内部接线图 当加电压于线圈两端时,衔铁克服塔形弹簧的反作用力被吸入,瞬时常开触点闭合, 常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启动,先闭合滑动常开主触点,再延时后闭合终止常开主触点,从而得到所需延时,当线圈断电时,在塔形弹簧作用下,使衔铁和延时机构立刻返回原位。 从电压加于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闭合常开主触点止,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通过整定螺钉来移动静接点位置进行调整,并由螺钉下的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要设定的时限。 2、信号继电器 DXM —2A 型信号继电器适用于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线路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远距离复归的动作指示。 继电器由密封干簧接点,工作绕组,释放绕组,自锁磁铁和指示灯等组 成。横截面结构示意图见图2-2。 1218 1716151413DS-21~22时间继电器正面内部接线图 DS-21/C~22/C时间继电器正面内部接线图 1256 18 1716151413V 56 V R 3434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 学号: *******(1005班) 指导老师:倪** 课程老师:和*** 实验日期: 2013.5.29(8--10)

目录 一、实验预习 (1) 二、实验目的 (1) 三、实验电路 (1) 四、实验注意问题 (2)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2)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2) 七、思考题 (3)

一、实验前预习: 三段电流保护包括: 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三段保护都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 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内容及顺序:1 动作电流:选取可靠系数,计算短路电流和继电器动作电流;2 动作时间的整定;3灵敏度校验。 对继电保护的评价,主要是从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评价。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接线; 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和保护的性能 三、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 其中继电器的接线法有: (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另外还有两种继电器的接法如下: (3)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法(4)两相继电器接线法 对三相继电保护的评价: 由I段、II段或III段而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点是受电网的接线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使其灵敏性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注意问题 1、交流电流回路用允许大于5A的导线; 2、接好线后请老师检查。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1、要求整定参数如下: 保护I段动作电流为4.8A,动作时间为0秒; 保护III段动作电流为1.4A,动作时间为2秒。 2、按上述要求进行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将时间继电器整定把手调整到要求的刻度位置。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按图接线。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单相调压器改变电流,分别整定电流I、III段的动作电流,要求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整定值的误差不超过5%。将实际整定结果填入表13-1。 表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1、电流I段 通入5A电流(模拟I段区内故障):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调压器使电流为5A,再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分按钮,投入直流电源,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模拟手合I段区内故障),观察各继电器的动作。

继电器的测试方法

任务五,编写产品检验卡片一,产品检验要求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 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

二,JS7-A的检验仪器及检验工装

若无其他特殊要求,所有试验均在GB2421中规定的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进行。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议。 对于电源没有其他的的规定,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不得大于10%,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电源极性不得相反。做好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检验。三,确定质量重要分度表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 是指这些特性在产品使用中的重要程度。包括

a)安全、环保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焊接及铸、锻规定; 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g)外形、外观要求: b)清洁度要求: i)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产品装配真实项目说明书 一JS7-A时间继电器的机构 电磁系统、工作触头、气室、传动机构组成。 电磁机构组件:线圈铁心衔铁推板返力弹簧瞬时触头(微动开关)。空气室组件:橡皮膜活塞杠杆宝塔弹簧延时触头调节螺钉

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实验一电磁型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电磁型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中间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性; 2.了解继电器各种参数的意义,掌握继电器整定植的调试方法; 3.了解有关仪器、仪表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项目: 1.打开外壳,仔细观察各种继电器的内部构造,并记录下继电器铭牌的主要参数; 2.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 3.测定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 4.测定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 5.测定中间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及返回系数。 三.实验内容: (一)熟悉常用继电器的内部接线 DL-21C DL-22C;DY-22C DL-23C;DY-23C

DS-21A~24A DZ-31B (二)测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返回电流I f.j及返回系数K f 。 1.实验接线: 图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实验需用仪器设备 ①交流电流表 0~5A ②单相自藕调压器(ZOB) 2KVA 220/0~250V 一台 ③滑线电阻 69Ω3.9A或40Ω6A 一台 ④电流继电器 DL-21C 一个

3.实验方法 (1)首先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串联; 将继电器的整定把手放在某一选定位置; 将自藕调压器把手旋至输出为零伏位置; 将滑线电阻的滑动端放在阻值为最大位置; (2)合上电源开关,逐渐增大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刚好动作(常开接点闭合, 即指示灯亮)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 d.j. (3)逐渐减小通入继电器的电流,使继电器的接点返回到原始位置(常开接点断开, 即指示灯灭)的最大电流称为电流的继电器的返回电流If.j. (4)测定I d.j 和I f.j 时,对所选的整定位置重复作三次,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中 (5)断开电源,将继电器的两组线圈改为并联.然后,按上述方法测量继电器线圈并联时的和将测量结果填入表2中. (6)数据处理 误差: △I%= 要求: 返回系数:K= 要求:0.05

继保实验报告

实验一 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2.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值测试实验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A ,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0V ,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示灯XD1灭)的最大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5)重复步骤(2)至(4),测三组数据。 (6)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

(7)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和返回电流值。(8)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误差=[动作最小值-整定值 ]/整定值 变差=[动作最大值-动作最小值]/动作平均值 100% 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动作平均值 表1 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 2)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出2”和“公共线”,将开关BK的一条支路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入1”和“公共线”,使调压器输出为0V,将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整定为1.2A,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置于其中间位置。 (2)检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继电器的测试方法精编版

继电器的测试方法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任务五,编写产品检验卡片 一,产品检验要求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

如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议。 对于电源没有其他的的规定,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不得大于10%,直流电源电压波纹系数应不大于5%。电源极性不得相反。做好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检验。 是指这些特性在产品使用中的重要程度。包括 a)安全、环保要求 b)性能、结构的使用要求,

c)可靠性、使用寿命及互换性要求, d)材料性能及处理规定 e)焊接及铸、锻规定; f)尺寸、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g)外形、外观要求: b)清洁度要求: i)涂敷、包装、防护及储运等要求 产品装配真实项目说明书 一JS7-A时间继电器的机构 电磁系统、工作触头、气室、传动机构组成。 电磁机构组件:线圈铁心衔铁推板返力弹簧瞬时触头(微动开关)。 空气室组件:橡皮膜活塞杠杆宝塔弹簧延时触头调节螺钉 二工作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衔铁及推板被铁心吸引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者断开,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应为活塞杆的上端连接这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二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的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通过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三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380V,额定发热电流3A,额定控制电容个100VA。 2)每种型号的继电器还可分为: 按延时范围可分—60s和—180s两种 按线圈的额定电压分为:(50Hz)2436(V)六种 3)继电器使用的环境温度为—25--+40度 4)当线圈电压为额定电压85%~100%的时,继电器能可靠工作。 5)继电器在延时时间的连续动作重复误差≦15% 6)允许操作频率不大于600次/h和通电持续率为40%。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XX级电气3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 实验二: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5)学习和设计多种继电器配合实验。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 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 (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 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要介绍。信号继电器在保护装置中,作为整组装置或个别元件的动作指示器。按电磁原理构成的信号继电器,当线圈通电时,衔铁被吸引,信号掉牌(指示灯亮)且触点闭合。失去电源时,有的需手动复归,有的电动复归。信号继电器有电压起动和电流起动两种。 3.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l)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2A,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OV,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I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第一部分 继电器特性实验

第一部分继电器特性实验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其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及返回系数的整定计算方法。绘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的原理接线图。 二、预习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3、如果继电器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如何正确地进行调整? 三、原理说明 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时指示值等于整定值标注的;继电器两线圈并联使用时,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可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开始实验前请认真学习本实验指导书最前面3页,正确使用实验台。 1、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测试 a、选择ZB07电流继电器组件中的DL—24C/2型电流继电器,确定动作值并进行初步整定。 本实验整定值为0.7A及1.6A。用长柄一字螺丝刀打开继电器透明塑料外壳,用手拨动指针,使指针指在其中一组实验值。 b、根据整定值确定继电器线圈的接线方式(串联或并联);查表1-1。 c、按图1—1接线,请老师检查。确定自耦调压器旋钮指示输出零位,AB段线路阻抗在B 母线,两只船形开关“距离保护电源开关”“差动保护电源开关”均在关断状态,R1电阻在最大值。起动控制屏,“实验内容”旋钮打到“电流”档,手动合1QF,监视“系统电压”电压表,慢慢增大调压器输出电压,调节变阻器,增大输出电流,使继电器动作。读取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即使常开触点由断开变成闭合的最小电流,记入表1-1(如果动作值整定值相差较大,按本节后面第(4)点所述方法进行调整。该工作应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动作电流用I op表示。继电器动作后,反向调节自耦调压器及变阻器,减小输出电流,使触点开始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用I re表示,读取此值并记入表1—1,并计算返回系数;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 re表示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 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 IfjIdj 1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返回系数Kf为 Kf? UfjUdj

五.思考题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 二.原理说明 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 性测定实验 学号 日期2018-5-18 地点动力楼306 教师陈歆技蒋莉 电气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

1.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置方法、模拟电网故障设置及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2)通过输电线路的短路故障实验,记录和观察故障电压、电流数值,理解输电线路故障动作过程及接地距离与相间距离阻抗特性的测试原理。 (3)通过输电线路故障电压、电流数值分析及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分析,学会阻抗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和掌握短路类型、故障点阻抗及保护定值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性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 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实际阻抗特性曲线图,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2)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实验原理(实验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以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系统所装设的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为基础,变电站的线路一次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图中Zk为所装设的PSL 603U 线路保护装置,其电压与电流输入量与实验一一样,均来自220KV母线与断路器2201之间所装设的电压互感器EPT与电流互感器ECT的测量量,即基于IEC 61850标准的SMV信号量。 F1 实验线路距离保护模拟一次主接线图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原理,及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所述工作原理,可知PSL 603U线路距离保护主要有三段式相间距离继电器、接地距离继电器及辅助阻抗元件组成,相间、接地距离继电器主要有偏移阻抗元件、全阻

继电器测试方法

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针对电磁继电器的失效模式,介绍了其主要测试参数、筛选项目、方法,探讨了电磁继电器合理应用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测试、筛选设备。 关键词:继电器、失效模式、测试、筛选、应用 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是机电结合的电子元件,其断态的高绝缘电阻和通态的低导通电阻使得其它电子元器件无法与其相比。因此在航空、航天、电子、邮电等军用及民用电子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继电器的生产过程(制别是军用继电器)中有很多工序仍采用手工操作,造成质量一致性水平较差,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成为电子元件中可靠性最差的类别之一。因此寻求有效的测试、筛选方法和手段,剔除早期失效的继电器,并解决继电器的合理应用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继电器的主要测试参数 为保证继电器的性能,需对继电器的参数进行全面的测试。继电器的主要测试参数及参数的定义如表1: 表1 电磁继电器的主要测试参数及定义表

为保证继电器的质量,表1所列参数都应严格进行测试,但其中有些参数的测试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 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的测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流法,一种是脉冲法。这两种测试方法的绕组加电波形见图1和图2。传统手工测试一般都采用直流法,因其比较容易实现。只需将一直流稳压电源接在被测继电器的绕组上,缓慢调节稳压源电压,同时监视继电器触点的状态(量通路,用指示灯显示,甚至听声音)即可测到吸合电压和释放电压。 由图可知用直流法测试时,绕组电压是渐变上升或下降的,而采用脉冲法测试吸合电压时绕组电压每次是从零电压上跳的,采用脉冲法测试释放电压时绕组电压每次是从额定工作电压下跳的。由于继电器自身的特性,两种测试方法测试会有不同的测试结果,相比之下脉冲法的测试结果严于直流法,同时也更接近实际使用情况。国军标也明确规定当两种测试方法有不同的结果时,应以脉冲法的测试结果为准,以此保证用户的利益。但脉冲法由于测试方法较为复杂,通常需要专用测试设备才能完成。 2.触点接触电阻

继电实验4

三、中间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中间继电器种类很多,目前国内生产的就有二十多个系列,数百种产品。本实验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系列中的四种中间继电器进行实验测试,希望能通过本次实验熟悉中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对各类中间继电器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为什么目前在一些保护屏上广泛采用DZ-30B系列中间继电器,它与DZ-10系列中间继电器比较有那些特点? 2、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为什么要进行极性检验?如何判明各绕组的同极性端子。 3、使用中间继电器一般根据哪几个指标进行选择? 4、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常用哪几种中间继电器? 三、原理说明 DZ—30B、 DZB—10B、DZS--10B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接点数量和接点容量。 1、DZ—30B为电磁式瞬时动作继电器。当电压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断开电源时,衔铁在接触片的反弹力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内部接线见图4—1

图4—1 DZ -30B 中间继电器内部接线图 2、DZB —10B 系列是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它基于电磁原理工作,按不同要求在同一铁芯上绕有两个以上的线圈,其中DZB -11B 、12B 、13B 为电压启动、电流保持型;DZB -14B 为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型。该继电器为瞬时动作继电器。当动作电压(或电流)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断开启动电源时,由于电压(或电流)保持绕组的磁场的存在所以衔铁仍然闭合,只有保持绕组断电后,衔铁在接触片的反弹力作用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内部接线见图4—2。 3、DZS —10B 系列是带有时限的中间继电器,它基于电磁原理工作。继电器分为动作延时和返回延时两种,本系列中的DZS —11B 、13B 为动作延时,DZS —12B 、14B 为返回延时继电器。在这种继电器线圈的上面或下面装有阻尼环,当线圈通电或断电时,阻尼环中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会阻碍主磁通 V 123456 18 171615141310DZ-31B 三 常开触点三转换触点12 119 87V 12 456 18 17 1615141310DZ-32B 六常开触点 12 119 87

三段电流保护实验报告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三段电流保护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电气1103 实验指导老师:倪平浩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要求 ①认真预习实验,保证在进实验室前,要掌握继电保护实验基础知识,熟悉继电保护实验环境。 要有一份详细的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必须认真写,须包含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不得有相同的或者复印的预习报告。如果没有预习报告、预习报告雷同或者复印预习报告,则报告相同的同学都不得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回去重新预习,以后约时间做实验。 ②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数据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可以讨论,但不能大声喧哗,不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③实验报告要认真写,要写出调试过程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和如何解决问题,不得抄袭。 ④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在实验室里乱丢弃垃圾。实验结束后,把实验桌周围的垃圾打扫干净。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用继电器 1、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装设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当电流大于继电器动作电流时动作,经跳闸回路作用于断路器跳闸。 结构图内部接线图 1.电磁铁2.线圈3.Z型舌片 4.弹簧5.动触点6.静触点 7.整定值调整把手8.刻度盘9.舌片行程限制杆 10.轴承 图13-1 DL-11型电流继电器结构图 动作原理: 如图13-1,当继电器线圈回路(图中2)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电磁力矩,使舌片(图中3)向磁极靠近,但由于舌片转动时必须克服弹簧(图中4)的反作用力,因此通过线圈的电流必须足够大,当大于整定的电流值时(图中7、8),产生的电磁力矩使得舌片足以克服弹簧阻力转动,使继电器动作,接点闭合(图中5、6)。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

C S L101B线路保护全部定期检验调试报告 1.绝缘试验 以开路电压为1000V的摇表按下表对各回路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试验结果填入表1。 2.直流稳压电源检查 2.1 经检查,本装置电源的自启动性能良好,失电告警继电器工作正常()。 2.2各级输出电压值测试结果见表2。 4.经检查,本装置CPU及MMI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正确(),记录见附表1。 5.经检查,本装置主网1、主网2及本装置所附带的打印卡、打印电缆线全部完好,打印功能正常()。 6.开入量检查 6.1 保护压板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3。

7.开出传动试验 a. 保护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1、CPU2、CPU3进行开出传动试验,注意观察灯光信号应指示正确,并在装置端子上用万用表检查相应接点的通断(),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 。

b. 重合闸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4进行开出传动试验(),结果记录于表6。 c. 经检查,起动元件三取二闭锁功能正确()。

8.1 零漂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4,要求允许范围为±0.1()。 8.2 电流、电压刻度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5,要求误差小于±2%()。 8.3 经检查,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完全正确()。 9.模拟短路试验 9.1 各保护动作值检验 a.经检查,高频距离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倍定值时 可靠不动作(); b.经检查,高频零序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c.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 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d.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I段、II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 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e.经检查,零序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f. 经检查,零序II段、III段、IV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 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 g. 经检查,保护装置在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可靠不动作,在三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