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静电灾害与防护

加油站静电灾害与防护
加油站静电灾害与防护

加油站静电灾害与防护

灾害的基本途径

1.静电灾害的条件

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的条件可归纳为四点,即:

(1)有静电产生的来源;

(2)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

(3)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4)静电放电周围必须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

上述四个条件,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时,就不会引起静电灾害。

2.消除静电灾害的基本途径

从静电灾害形成的条件看出,消除静电灾害有四个基本途径。

(1)减少静电的产生。加油站减少静电电荷产生的措施通常有:采用密闭卸油替换喷溅式卸油,选择合理的卸油头;在工艺上尽量减少弯头、阀门的设置,缩短输油管线距离;防止油品中混有杂质和水分;控制卸油和加油速度。

(2)防止静电积聚,加速静电电荷的泄漏。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控制静电的产生,都不能完全消除静电,即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防止静电荷积聚使其不能达到静电放电电压,就能有效地防止静电灾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速静电电荷的泄漏。加油站防静电积聚的主要措施是对储油罐、输油管线、加油机等设备进行接地和跨接,严禁用塑料桶加注轻质油品等安全管理措施。

(3)防止产生高电场引起静电火花放电。罐车来油必须在规定静置时间后才能接卸,油罐在收油后不能立即进行手工计量和检测,防止高电场的形成。爆炸危险场所,如加油作业场所、卸油作业场所、油罐区等操作人员严禁穿脱拍打衣服。

(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降低爆炸危险场所的可燃气体浓度,如防止油品的跑、冒、滴、漏;采用密闭卸油和油气回收系统以减少油蒸气浓度。在LPG加气站中,在爆炸危险区域内对气体浓度进行自动检测,如超过爆炸极限浓度下限的20%,则进行安全自锁,即停止作业。

(二)加油(气)站防静电措施

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有四个条件。要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只要消除其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就可以了。即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到走或中和产生的静电荷,使它不能积聚;防止产生高电场,静电放电没有足够能量;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1.工艺控制

(1)控制油罐车卸油方式。如果加油站油罐是从顶部敞口喷溅卸油,油品必然冲击罐壁,搅动罐内油品,同时加速油品蒸发、雾化,使容器内油品的静电量急剧增加。因此要求加油站必须密闭卸油,即进油管应距离油罐罐底不大于0.2m,以减少静电量的产生。

(2)增设密闭油气回收系统。由于在加油或卸油过程中,油蒸气从油箱或油罐通气孔大量涌出,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增设密闭回收系统,在加油时油箱溢出的油蒸气将被真空泵吸人至油罐;在卸油时从油罐呼吸管呼出的油蒸气将进入油罐车。这样加油站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将大大减少,从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 静电接地与跨接

静电接地是指将储存容器、管道极其他设备通过金属导线和接地体与大地联通而形成等电位,并有最小电阻值。跨接是指将金属设备以及各管道之间用金属导线相连造成等电位体。

加油站、加气站中的爆炸危险场所和火灾危险场所内的所有装置都需要静电接地,但当金属体己与防雷保护接地系统连接时,就不需要另做静电接地。接地装置严禁与电气设备的

接地装置共用。加油站、加气站的静电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始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装置。防感应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

(2)加油站的汽车油罐车、加油机,LPG槽车及卸车口、加气枪均应作静电接地,静电连接线应为截面不小于6mm2的软铜线,接地电阻不大于100?。加气枪流速不大于3m/s。卸车场地,应设用于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为卸油设施跨接的静电接地装置,且宜采用能检测跨接线及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

(3)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输油、输气管道的法兰接头、胶管两端、阀门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4)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

3.限制作业条件

为了避开油面最大静电电位,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对刚接卸油罐和运输后的油罐车进行人工检测时,油品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以保证容器内静电荷的泄漏。我国是按照油品的电导率和容器容积规定静置时间的。

《加油站管理规范》中规定罐车需静置15min方可进行计量检测。

因此,在油罐及油罐车的静置时间内,严禁人工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4. 人体的防静电

加油站、加气站或合建站,加油加气员工在爆炸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带电会造成事故。人体由于自身活动和与带电体接触产生静电带电。人体穿着的内外衣,由于材料不同,在穿、脱情况所产生的静电也有差异。人体穿着的内外衣为化纤织品或毛织品产生的静电最高,在穿脱时形成的蓝色火花,即放电可能引燃引爆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机遇较多。因此,加油、加气员应避免穿化纤衣服。应穿着防静电服,或棉织品的衣服;在加油站(加气站)勿用化纤和丝绸类纱布去擦试加油机(加气机、烃泵、压缩机)、油罐口、量油口等;在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座椅,也勿选用人造革或化纤类作*垫的座椅;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严禁穿脱衣服,不得梳头、拍打衣服。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009-12-10 14:18:04 · 案例1 2001年3月18日下午13点15左右,湖北宜昌x x加油站在进地中油机输油管线与油罐出油管线法兰对接时,外请施工队改造油罐上部出油管线。施工队在未向加油站工作人员请示的情况下,擅自在油罐区动火。焊枪一经点燃,油罐立即爆炸,气浪将施工队一民工抛出20余米后摔成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特别提示: 这起事故是因违章造成的,反映出在加油站改造、施工过程中,管理松懈,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应加强对加油站施工现场的监护和管理,严格按照“三不动火”的制度进行施工管理。 案例2 1998年7月1日晚9时,上海某医院的一辆卡车在市某加油站加油时机械发生故障,司机赵X X 打手电筒修车,边上围了一些司机观看,突然发生爆炸,然后燃烧。汽车燃烧后,加油站职工用石棉被、灭火器进行扑救,立即将火扑灭。事后人们得知在汽车着火的地下,有九只油罐,储存各种油品60000KG,齐称万幸。 事故分析: (1)加油站在加油过程中油蒸气很浓。 (2)赵X X用旋凿敲打机械撞击产生火花,遇油蒸气发生爆炸。 特别提示: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中明文规定:严禁在站内检修车辆、敲打铁器等产生火花的作业。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往往造成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3 1993年3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山西省阳曲县某加油站,油罐汽车向地下罐卸油时,营业室内“轰”的一声,接着油罐口发生火灾。虽经及时扑救,但营业室室内物品均被烧毁,烧掉汽油5000KG左右。 事故分析:

(1)油罐车卸油时,由于是敞口接卸产生大量的油蒸气。 (2)加油站地下罐与营业室之间的地沟不严密,大量的油蒸气进入室内。 (3)罐车司机在营业室内吸烟划火,将燃着的火柴丢人地沟盖板的缝隙中,引燃油蒸气。 (4)引燃的油蒸气又沿管沟引燃卸油罐。 特别提示: 1992年12月以前,加油站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加油站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制度。现在,国家有了统一的建设规范,加油站油品的接卸必须采用密闭卸油,输油管线宜采用直接埋设,如采用管沟则必 须用干沙填实。另外,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但许多加油站至今我行我素。 案例4 2000年9月山西榆次某加油站,一辆黄色出租车在该站加完油后,驾驶员发动车时,只听“轰”的 一声,驾驶室内即刻着火。接着引燃地面残油,火势猛烈,驾驶员已无法将车开出加油站。后经该站 员工奋力扑救,才避免了一场更严重的后果。 事故分析: (1)车上开关钥匙丢失,不能启动,司机用电线接通电源,启动时点燃油蒸气。 (2)该车油箱漏油,漏到地面,油蒸气到处扩散。由于油蒸气从汽车底板的缝隙进入车内,遇电火引起燃油蒸气。 特别提示: 司机用电线接通启动车辆时,产生火花是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而车辆油箱漏油,加油员未及时 发现也是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作为加油员在加油过程中,一定要观察车辆油箱、加油机等是否 正常。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

合成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报告

合成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大中小】发布人:管理员来源:时间:2010-12-23 17:05:36 浏览1098 人次 一、氧含量超标,煤气气拒爆炸 事故经过:1986年6月22日,某氮肥厂正常生产时,1号煤气炉下行煤气阀阀杆在突然脱落,造成该阀门不能及时关闭,使正在吹风阶段时的空气通过该下行煤气阀直接进人煤气气柜,导致气柜内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造气岗位并没有及时发现,而是由变换岗位发现触媒层温度上升,要求分析人员进行气体中氧含量分析时,氧含量已经达到5.7%,正要向造气岗位报告时,气柜已经发生爆炸。重约6.57t的钟罩顶盖沿着焊缝被撕裂炸飞,落在45rn远的压缩机房路边,砸死1人。一根长6m的气柜放空管飞落在90m处的合成塔顶上.事故原因:操作人员未作巡回检查,未能及时发现阀门故障,致使气柜内形成爆炸性气体,由于静电作用引发爆炸。加之分析工未能及时报告分析数据,延误了时机,使气柜大量过氧,导致爆炸。 事故教训:煤气阀阀杆脱落是常见的设备故障,如果加强巡回检查,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分析工发现分析数据有问题,必须立即报告有关岗位和调度室,

以便尽快处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夹套爆炸,煤气炉爆炸 事故经过:1994年4月19日,某化肥厂检修后,6号煤气炉开始制气,15分钟后煤气炉发生爆炸,4人死亡,煤气炉炉体坍塌,煤气护厂房楼面、楼顶被炸坏。 事故原因: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开车前未将汽包上面的蒸汽出口阀和安全阀下面的根部阀打开,至使锅炉夹套憋压,夹套爆裂,热汽水进人炉内,大量汽化,压力迅速上升,导致煤气炉爆炸。 事故教训:严格执行操作安全规程,开车前必须仔细检查每一个应该开和关的阀门。汽包蒸汽出口阀,在开车之前就必须仔细检查是否已经打开,不能等到开车后。汽包上安全阀的根部阀,按照氮肥生产安全规程,不允许关闭,开车前必须严格检查,不能失误。 三、静电除尘器爆炸 事故经过:1986年8月20日,某县化肥厂在检修静电除尘器时,没有对设备进行隔离、置换,不取样分析就开始检修,当电工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时,产生火花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精)

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描述:任何物体内部都是带有电荷的,一般状态下,其正,负电荷数量是相等的,对外不显出带电现象,但当两种不同物体接触或摩擦时,一种物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就会越过界面,进入另一种物体内,静电就产生了。而且因它们所带电荷发生积聚时产生了很高静电压,当带有不同电荷的两个物体分离或接触时出现电火花,这就是静电放电的现象。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有摩擦、压电效应、感应起电、吸附带电等。 在工农业生产中,静电具有很大的作用,如静电植绒、静电喷漆、静电除虫等,同时由于静电的存在,也往往会产生一些危害,如静电放电造成的火灾事故等。随着石化工业的飞速发展,易产生静电的材料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其火灾危险性也随之加大。 一、火灾危险性 1.当物体产生的静电荷越积越多,形成很高的电位时,与其他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形成很高的电位差,并发生放电现象。当电压达到300伏以上,所产生的静电火花,即可引燃周围的可燃气体、粉尘。此外,静电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危害,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固体物质在搬运或生产工序中会受到大面积摩擦和挤压,如传动装置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固定物质在压力下接触聚合或分离;固体物质在挤出、过滤时与管道。过滤器发生摩擦;固体物质在粉碎。研磨和搅拌过程及其他类似工艺过程中,均可产生静电。而且随着转速加‘快。所受压力的增大,以及摩擦。挤压时的接触面过大、空气干燥且设备无良好接地等原因,致使静电荷聚集放电,出现火灾危险性。 3、一般可燃液体都有较大的电阻,在灌装、输送、运输或生产过程中,由于相互碰撞、喷溅与管壁摩擦或受到冲击时,都能产生静电。特别是当液体内没有导电颗粒、输送管道内表面粗糙、液体流速过快等,都会产生很强摩擦,所产生的静电荷在没良好导除静电装置时,便积聚电压而发生放电现象,极易引发火灾。4.粉尘在研磨。搅拌。筛分等工序中高速运动,使粉尘与粉尘之间,粉尘与管道壁、容器壁或其他器具、物体问产生碰撞和摩擦而产生大量的静电,轻则妨碍生产,重则引起爆炸。 5.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因其中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从管道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 时,都会在强烈摩擦下产生大量的静电,导致燃烧或爆炸事故。 二、预防措施

静电危害及预防措施(化工生产中)——炼油化工生产的静电特点及规律(2)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6544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静电危害及预防措施(化工生产中)——炼油化工生产的静电特

静电危害及预防措施(化工生产中)——炼油化工生产的静电特点及规律(2)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众所周知,炼油化工厂所产生的汽油、柴油、苯、甲苯、二甲苯等大都属于易燃易爆液体或可燃液体,这些化工产品均是电的不良导体。生产中油品的流动、喷射、过滤、搅拌、冲击等相对运动都能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的电场强度和油品表面的电位达到一定极限时,将产生火花放电,如遇到可燃混合气就会被点燃,引起爆炸或火灾。 炼油化工生产中的泵、管线、阀门、过滤器、油罐、装卸油设施等在工艺过程中都会使物料产生静

电。油品生产的各工序如输转、油品调和以及在进入储罐或装罐、装车时,不仅泵、管线产生静电荷,而且在操作过程中也会产生静电荷。新产生静电荷量的大小与操作条件、装油方式以及油品内有无杂质等有很大关系。这样就为爆炸、火灾埋下了潜在隐患。静电事故多发生在采样、测温、油品调合、装卸油操作、油罐油轮的清洗等过程中。据统计,国内较大的石油静电事故中,铁路槽车装卸事故占首位,其次是油罐装油事故。另有研究表明:过滤器是比泵、管线更大的静电源,产生的静电比非过滤流动带电高约100倍,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炼油工业不断向深度加工和化工方向延伸。不含水和深度加工的可燃性油品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成为影响安全生产中的危险和复杂问

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规范要求(精)

加油站防雷和防静电规范要求 2009-07-01 18:05:29 · 1、油罐进行防雷接地,且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2、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地上油品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4、埋地油罐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站内的站房和罩棚等建筑物需要防直击雷时,采用避雷带(网)保护。 6、加油站的信息系统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接地。 7、加油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

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1998年7月29日上午,广东省梅州市XX县石油公司库站合一的加油站罐室油罐发生爆炸,当场炸伤1人,炸死2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事故经过:7月29日上午,该油库主任陈XX兼站长带领两名社会上的修理工,对装过90号汽油的1号卧式罐扶梯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陈XX和雇来的焊工一人当场炸死,另一人重伤。 事故分析: (1)罐室存在油蒸气,且达到爆炸极限。 (2)在动火前没有按规定检测油蒸气浓度。 (3)罐室内的扶梯松动,在进行焊接时引燃油蒸气发生爆炸。 简评: 加油站油罐区属爆炸危险区域,在爆炸危险区域严禁动用明火是我们三令五申的,但我们的个别管理人员却直若罔闻,我行我素。说明制度不健全,没有落到实处,没有从墙上走下来。另外,罐室储油在规定中明令禁止,但我们一些罐室加油站却经营至今而没有进行改造。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安全必须从加油站建设开始抓起,从源头消除事故隐患。 案例2 1998年5月8日19点30分,贵州省息峰县XX加油站发生一起储油罐罐室爆燃事故,重伤2人,后经救治无效,分别于5月8日和5月28日死亡。 事故经过: 当天下午,70号汽油加油机的吸油管低阀(止回阀)发生故障,加油员张XX请来农机站修理工进行修理,到19点30分修理完毕后,修理工离开,张XX与另一到站玩耍的闲杂人员周XX滞留罐室。因张XX打火机掉落地下,周XX拣起打火机后,正遇检修中溢出的油蒸气,引起爆燃。 事故分析: 这起事故完全是当事人的物质和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的。主要表现在: (1)加油员张XX带打火机进入罐室,说明该站明火管理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 (2)擅自带闲杂人员进入站内并滞留玩耍进入罐室,该站管理上有很大漏洞。 简评: 这时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由这起事故可以看到,该加油站管理是何等混乱,也可以看到为什么严禁罐室储油。一方面制度规定,加油站严禁闲杂人员进入罐区等爆炸危险区域,更不允许将火种带入;另一方面,罐室储油油蒸气易于积聚,一旦遇到火种等引爆源将发生爆燃事故。 案例3 1999年6月19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先后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经过: 6月19 日下午18时30分,承包经营者宋XX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XX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XX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18时50分左右,宋XX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张XX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XX赶紧回收溢油。王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具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时10分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这次事故使王XX(女)当场烧死,宋XX与其爱人1周后死亡,孙女和王XX的外甥在一个月后的治疗中死亡,溢出油品1466L,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 事故分析: (1)当时人宋XX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督员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行卸油,致使卸油失去监督保障。 (2)宋XX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罐内空容量。 (3)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 (4)人员安全素质差,王XX未经过岗前培训,缺乏安全意识,溢油后采用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塑料桶,铁桶易产生静电即碰撞产生火花的器具,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 (5)违反劳动纪律,随意容留年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玩耍,以致造成无辜儿童被烧伤后死亡。 简评: 事故的发生,虽然主要是宋XX违章所致,但究其深层次原因,说明县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管理工作粗放,对经营网点实行以包代管,安全监督措施不到位。也说明农村经营网点管理混乱,人员素质差。应规范农村经营网点建设,抓好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搞好农村经营网点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工作,后上岗。 案例4 2000年9月1日23:30,湖北省荆门市某实业有限公司,用油罐车将5吨90号汽油钟祥市某加油站,卸油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1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分析:

工业界的静电危害与防范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工业界的静电危害与防范 措施正式版

工业界的静电危害与防范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前言 在大部份工业制程中都会产生静电荷的累积,轻则使人感到不舒适,重则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在易燃性气体、液体和粉尘的装卸与输送过程中,产生火灾爆炸事故。尤其在某些具潜在静电危害的行业,如:化学、石油、涂料、塑料、制药、食品、印刷和电子等行业,容易有静电危害产生的问题。 二、静电危害的产生 静电危害的产生有一特定的过程。在工作环境中,所有因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

事件都遵循着相同的程序,如下所述:首先发生电荷分离,然后电荷累积,若电荷无法散逸,则将发生静电放电,同时可能引燃周围易燃性物质,而发生火灾爆炸危害事件。 许多工业制程常使用导电性甚差的物质,并常有表面接触、分离和移动的操作,因而产生电荷分离的现象。例如:高电阻值液体的流动或过滤、粉体的研磨、混合或筛选过程、粉体的气动式传输、人员或车辆在绝缘地板上的移动、输送带或薄片状物质在滚轮上的移动等。在上述或类似的制程中都会发生静电的问题。 当电荷在物体上累积到使电场达空气的介电强度3MV/m时,就会产生放电现

加油站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

加油站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 防止静电危害基本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防止并控制静电产生,二是静电产生后予以中和或导走,限制其积聚。在油品储运系统通常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防止人体产生静电 油品储运系统大多都是易爆易爆作业区域,因此严禁穿用由化纤材料制成的衣服、围巾和手套到危险区操作,而且禁止在危险区场所脱掉衣服。禁止用化纤抹布擦试机泵或油罐容器。所有登上油罐和从事燃料油灌装作业的人员均不得穿着化纤服装(经鉴定的放静电工作服除外)。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片刻,以导除人体静电。 (2)石油产品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 在石油产品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可增加油品的导电性能和增强吸湿性能,加速静电泄漏,减少静电聚集,消除静电危害。 (3)做好设备接地,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设备可靠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一切用于储存、 输转油品的油罐、管线、装卸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 把静电导入地下,并应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 阻。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 (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立式 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计,每18m 一组,卧式油罐接地极应不少于 二组

(4)安装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又叫静电中和器,它是消除或减少带电体电荷的装置。 (5)减少静电的产生 A向油罐、油罐汽车、铁路槽车装油时,输油管必须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底,以减少油品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 B在空气特别干燥、温度较高的季节,尤应注意检查接地设备,适当放慢速度,必要时可在作业场地和导静电接地极周围浇水。 C在输油、装油开始和装油到容器的四分之三至结束时,容易发生静电放电事故,这时应控制流速在1m/s以内。 D船舶装油时,要使加油管出油口与油船的进油口保持金属接触状态。 E油库内严禁向塑料桶里灌轻质燃料油,禁止在影响油库安全的区域内用塑料容器倒装轻质燃料油。 接地装置的设置 ①接地线 接地线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适当的截面积和足够的强度。 油罐、管线、装卸设备的接地线,常使用厚度不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48mm2的扁钢;油罐汽车和油轮可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铜线或铝线;橡胶管一般用直径3-4mm的多股铜线。 ②接地极 接地极应使用直径50mm、长2.5m、管壁厚度不小于3mm的钢管,清除管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油站静电火灾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王志伟 二汽物资 我分公司加油站是二汽唯一一个储存和销售柴汽油的营运单位,肩负着二汽公司各车队的后勤工作,同时也对外销售柴汽油。汽油是易燃易爆液体,搞好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里主要分析加油站静电火灾产生的几种情况,静电产生的原因,预防静电火灾的措施。 关键词: 加油站静电火灾静电产生预防措施 静电是加油站起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同时也是最具特发性和严重的火灾事故之一。加油站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加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案例 2011年8月29日上午10时许,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据现场知情人称,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2010年7月16日下午18点50分左右,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静电起火爆炸事故,大火燃烧了15个小时,此次事故 7

至少造成附近海域50平方公里海面污染,据估算,有1500吨原油进入海洋。大连消防支队士官张良在清污时不慎坠海牺牲。 由于静电比明火引发的事故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火灾危险性强,所以对静电灾害的预防已经成为加油站安全技术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加油站发生静电火灾的几种情况 1.1卸油时易发生火灾 1)静电起火。由于油管无静电接地或静电接地不良、采用喷溅式卸油、卸 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气,会产生 爆炸燃烧。 2)油气回收管路破裂密封垫破损,大量积聚油蒸气从管路卸油口喷出会产 生静电爆炸燃烧。 3)卸油过程中,油罐漫溢。卸油时对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油品跑冒。油 品溢出罐外后,与空气摩擦可形成很高的静电电位,从而引发静电着火 爆炸燃烧。 4)由于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等原因,致使油 品滴漏至地面遇火花立即燃烧; 1.2量油时易发生火灾 7

(完整版)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静电而引起事故的情况,在精细化工企业曾多次发生过;装置安稳运行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相反,一次事故停车就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避免静电产生事故是企业应该重视的话题,只有在生产中认真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预测它的危害,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才能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010~1015Ω?m时,能产品危险的静电,而在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015Ω?m或者低于10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特别是电阻率在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范;三是可能影响生产。在生产中,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此外,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元件的误操作。 三、静电的消除措施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化工企业预防静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取正确的接地措施。 1、固定设备

加油站事故案例

永年县永麟加油站事故案例汇编 编委会编制 2013年7月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1 2009.04.06上午,武昌一加油站上演惊险一幕,一名青年男子点燃加油枪欲轻生,一名正在加油的司机和5名工作人员及时夺过燃烧着的加油枪用脚将火踩灭,并控制住纵火男子,才避免了更大事故发生。 该加油站的监控录像显示,上午10点49分,一名穿浅灰色衣服的20多岁男子突然跑到该站2号加油机前,拿出打火机点燃一支加油枪。这时,一名正在加油的穿红衣服的司机立即上前制止,加油站5名工作人员也闻声赶来,将燃烧着的加油枪夺过来,一名女员工急忙用脚将加油枪上的火踩灭。从监控录像上还可以看到,该男子试图两次抢回加油枪,但都被制止。加油站员工最后将男子控制住并报警,整个过程持续一分钟左右。几分钟后,警方赶到现场将纵火男子带走调查。 加油站一名员工回忆,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如果火不及时扑灭,就会引燃加油机导致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当时已顾不上自身安危了,只想着怎么把火弄灭。”加油站员工们表示,不认识该男子。“当时只听男子说了声‘我不想活了’,但他神志比较清醒。”一员工说。 案例2 1998年7月29日上午,广东省梅州是XX县石油公司库站合一的加油站罐室油罐发生爆炸,当场炸伤1人,炸死2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事故经过:7月29日上午,该油库主任陈XX兼站长带领两名社会上的修理工,对装过90号汽油的1号卧式罐扶梯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陈XX和雇来的焊工一人当场炸死,另一人重伤。

事故分析: (1)罐室存在油蒸气,且达到爆炸极限。(2)在动火前没有按规定检测油蒸气浓度。(3)罐室内的扶梯松动,在进行焊接时引燃油蒸气发生爆炸。编者按:加油站油罐区属爆炸危险区域,在爆炸危险区域严禁动用明火是我们三令五申的,但我们的个别管理人员却直若罔闻,我行我素。说明制度不健全,没有落到实处,没有从墙上走下来。另外,罐室储油在规定中明令禁止,但我们一些罐室加油站却经营至今而没有进行改造。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安全必须从加油站建设开始抓起,从源头消除事故隐患。 案例3 1999年6月19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先后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经过:6月19 日下午18时30分,承包经营者宋XX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XX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XX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18时50分左右,宋XX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张XX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XX赶紧回收溢油。王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具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时10分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静电案例

静电案例 1.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 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 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四、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立即开展接地静电装置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2)完善全公司安全规章制度。事故发生后,针对高温天气,公司明确要求,灌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除做好静电设施接地外,在第二车装卸前,必须静置汽车槽车5min以上或采取罐外水冷却等方式,方可灌装。 (3)进一步健全全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充实安全管理力量,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 2.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加油站的静电安全管理实用版

YF-ED-J264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加油站的静电安全管理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加油站的静电安全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经营、储存场所,一般都存有汽油、柴油等大量易燃、可燃油品,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加油站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确保加油站安全生产无事故,现就一起静电火灾谈谈加油站的防火管理。 一、火灾事故经过 20xx年6月22日,广东省石油公司某加油站3号油罐正在接卸一车97号汽油,当班卸油工违章将卸油胶管插到量油孔喷溅式卸油,造成大量汽油溢出。溢出的汽油沿地面流淌,流

进低于地面的管沟,管沟穿过营业室与加油机相连,汽油充满了从3号油罐到加油机的地面和管沟(管沟未填埋,油罐也未完全填埋)。发现地面有大量汽油后,卸油工没有采取措施处理,而是继续违规卸油。21时40分左右,油罐突然起火,火势迅即蔓延成大面积火灾,4小时15分钟后,大火被扑灭。火灾将4台加油机、油罐等设施全部烧坏,卸油工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80%以上。 据调查,事发之时油罐附近没有明火火源,那么,点火源很可能就来自于违规卸油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火花。 二、加油站静电的产生 1.汽油进加油站时带有静电荷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静电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两起静电事故及分析(1) 1.静电引爆醋酸乙烯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12月,在江苏丹阳某厂浆料车间,工人用真空泵吸醋酸乙烯到反应釜,桶中约剩下30kg时,突然发生了爆炸,工人自行扑灭了大火,1名工人被烧伤。经现场察看,未发现任何曾发生事故的痕迹,电器开关、照明灯具都是全新的防爆电器。吸料的塑料管悬在半空,管子上及附近无接地装置,还有一只底部被炸裂的铁桶。 此案例为较典型的静电事故,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是:醋酸乙烯的物料在快速流经塑料管道时产生静电积聚,当塑料管接触到零电位桶时,形成高底压电位差放电,产生火花引爆了空气中的醋酸乙烯蒸气。具体分析如下: (1)醋酸乙烯是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曝光容易聚合成固体。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氧化剂有火灾危险。闪点:-7.78℃;爆炸极限:2.6%-13.4%。属于易燃液体。 (2)物料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有静电积聚现象,塑料管由于其导电性能差,使静电积聚情况更加严重,物料中及塑料管壁上含有高位静电。 (3)醋酸乙烯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4)当带有高位静电的塑料管接触到铁桶时,形成放电,产生火花,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 2.静电引爆可燃性混合气体的事故案例分析 2002年7月,江苏姜堰某厂二车间的离心机(封闭式),在刚开始分离从搪瓷反釜卸出的W-100-1纺织用抗氧化剂和甲苯溶剂时突然发生爆炸,致使1名职工死亡,1名职工重伤。 第 2 页共 8 页

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2823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 Anti-static safety measures at gas station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引言 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和避免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静电事故分析 1、静电产生 根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摩擦、分离的相对运动而产

生静电。 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液体流动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油品在金属管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流动使原来的双电层发生了变化,油品中的电荷被带走时,原来管壁内侧被束缚的电荷,由于相反电荷的离去而跑到管壁外侧成为自由电荷。若金属管线接地,则管线上除去界面双电层所束缚的电荷外,管壁外侧多余电荷被导入大地。喷射带电是油品从喷嘴或管口以束状喷出后,这种束状的油品便与空气连续发生接触与分离现象,使油品带电。加油站喷溅式卸油时就会产生喷射带电。冲击带电是油品从管道出口喷出后遇到壁板时,油品与壁板不断地发生接触和分离现象,与壁板分离后的液体向上飞溅,油珠和物体就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静电荷。如加油站油品的喷溅式卸油,加油枪往汽车油箱加注油品。沉降带电是油料中不同程度含有杂质,如固体颗粒和水分等,杂质会离解成带电离子,因此在水和油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由于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沉降时,会使微粒和液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的电荷。

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613 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化工企业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的因素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静电而引起事故的情况,在精细化工企业曾多次发生过;装置安稳运行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相反,一次事故停车就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要避免静电产生事故是企业应该重视的话题,只有在生产中认真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预测它的危害,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才能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8标在右上位置)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案例一:广东梅州市某县石油公司违章动火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1998年7月29日,广东省梅州市某县石油公司库站合一的加油站罐室油罐发生爆炸,当场炸伤1人,炸死2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7月29日上午,该油库主任陈某兼站长带领两名社会上的修理工,对装过90#汽油的1号卧式罐扶梯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陈某和雇来的焊工一人当场炸死,另一人重伤。 事故原因: 1、罐室内存在油蒸气,且达到爆炸极限; 2、在动火前没有按规定检测油蒸气浓度; 3、罐室内的扶梯松动,在进行焊接时引燃油蒸气发生爆炸。 事故教训: 1、这次事故是站领导不懂安全常识,违规在爆炸危险区域动用明火造成的,它充分说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2、在规范中罐室储油明令禁止,该站就是在违背国家规范而埋下了事故隐患,不可避免地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黄岛油库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1989年8月21日,东营—黄岛输油管线某站油库一座2.3万m3的非金属油罐(5号罐)爆炸起火,2号和3号罐也随之爆炸起火,流出的油火,使整个

库区成为一片火海,过火面积达15万㎡。这场大火共燃烧了104h(5天4夜),在事故中有19人牺牲,78人受伤,共烧毁原油3.6万t,烧毁大型油罐五座及全部辅助设施,损失5000万元。 事故原因: 1、由于该地区遭受雷击,罐内产生感应火花引爆油气是造成这次事故直接原因; 2、黄岛油库在建设和管理上的不完善和油罐自身缺陷,为事故埋下了隐患,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防雷设施不符合要求,长年锈蚀失去应有的防雷作用; 4、非金属油罐有容易因雷电感应产生火花的先天性缺陷; 5、黄岛油库总体规划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是事故扩大,损失加大的原因。 事故教训: 1、非金属容器储油,无法将静电导出,在加油过程中严禁向非金属容器中直接加油; 2、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建议,加强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善的检查、检测工作,保证完好; 3、加油站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站内设施符合防火规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 4、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落实制度建设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案例三:贵州省息峰县某加油站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静电引起安全事故

静电引起甲苯装卸槽车爆炸起火事故 某年7月22日9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租用某运输公司一辆汽车槽车,到铁路专线上装卸外购的46.5t甲苯,并指派仓库副主任、厂安全员及2名装卸工执行卸车任务。约7时20分,开始装卸第一车。由于火车与汽车槽车约有4m高的位差,装卸直接采用自流方式,即用4条塑料管(两头橡胶管)分别插入火车和汽车槽车,依靠高度差,使甲苯从火车罐车经塑料管流入汽车罐车。约8时30分,第一车甲苯约13.5t被拉回仓库。约9时50分,汽车开始装卸第二车。汽车司机将车停放在预定位置后与安全员到离装卸点20m的站台上休息,1名装卸工爬上汽车槽车,接过地上装卸工递上来的装卸管,打开汽车槽车前后2个装卸孔盖,在每个装卸孔内放入2根自流式装卸管。4根自流式装卸管全部放进汽车槽罐后,槽车顶上的装卸工因天气太热,便爬下汽车去喝水。人刚走离汽车约2m远,汽车槽车靠近尾部的装卸孔突然发生爆炸起火。爆炸冲击波将2根塑料管抛出车外,喷洒出来的甲苯致使汽车槽车周边一片大火,2名装卸工当场被炸死。约10min后,消防车赶到。经10多分钟的扑救,大火全部扑灭,阻止了事故进一步的扩大,火车槽基本没有受损害,但汽车已全部烧毁。 二、背景材料 据调查,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没有严格执行易燃、易爆气体灌装操作规程,灌装前槽车通地导线没有接地,也没有检测罐内温度。 三、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是装卸作业没有按规定装设静电接地装置,使装卸产生的静电火花无法及时导出,造成静电积聚过高产生静电火花,引发事故。 (2)间接原因高温作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因而引发爆炸事故。事发时气温超过35℃。当汽车完成第一车装卸任务并返回火车装卸站时,汽车槽罐内残留的甲苯经途中30多分钟的太阳暴晒,已挥发到相当高的浓度,但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直接灌装甲苯。 四、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1)立即开展接地静电装置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加强安全防范,严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2)完善全公司安全规章制度。事故发生后,针对高温天气,公司明确要求,灌装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除做好静电设施接地外,在第二车装卸前,必须静置汽车槽车5min以上或采取罐外水冷却等方式,方可

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508 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静电危害与应对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1010~1×1015Ω?m时,能产品危险的静电,而在1×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1015Ω?m或者低于1×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特别是电阻率在1×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