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创新实践实验报告

VC++创新实践实验报告
VC++创新实践实验报告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1开发背景 (3)

1.2项目目标 (3)

1.3运行环境 (3)

1.4项目任务书 (3)

二、技术路线

2.1 总体方案 (3)

2.1.1开发平台 (3)

2.1.2基本原理 (4)

2.2 详细设计…………………………………… 4(略)

2.2.1原理 (4)

2.2.2具体程序 (6)

三、工程进度 (6)

四、测试报告 (6)

五、总体小结 (7)

六、分工介绍 (7)

一需求分析

很早很早的时候就玩过这个很简单的游戏,总有一种想法希望有一天我自己可以亲手设计出它,直到今天我学了VC++才敢有此冒险的做法。通过一个学期的VC++语言课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为了更好地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决定做完这个游戏。虽然已经有很多人都做过它,

但是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相信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项目的主要目标

实现打地鼠游戏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项目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软硬件

Microsoft Visual C++ 6.0

项目具体的功能要求

拥有多个菜单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切换和选择

拥有多个可供用户选择的游戏模式

拥有计时系统,可以提醒用户

拥有完整的系统实现游戏的趣味性

应用单文档编程,并努力提高程序的可读性

二技术路线

采用的软件及开发平台

Micosoft Visual ++6.0

项目的总体方案———基本原理、基本设想、基本算法、基本程序等

基本原理:利用Microsoft Visual C++ 6.0的强大功能和MFC的多程序可视化的作用,我们相信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只需要在MFC文件中添加相应的函数并将他们联系起来,拓展并实现程序的可操作性

基本设想:首先编辑利用位图资源,实现地鼠洞及地鼠的可视化;利用随机数来产生地鼠的随机位置,变换坐标来实现地鼠的移动;在游戏时右两中设想:1。利用小键盘的九个数字键来进行游戏,因为它们正好对应于打九个老鼠的位置,在击中老鼠的时候,加分。

2.更进一步,用鼠标左键对锤子进行捕获,右键释放;捕获后单击鼠标左键可以打地鼠。利用坐标判断锤子是否打中地鼠,打中则改变位图,加分;否则地鼠继续移动,并在打中后有一短暂的停顿。

3.进一步希望通过分数的增多,来提高游戏的难度。

更有一种限时模式,在规定的时间内,看打中老鼠的多少,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4.。客户区右面附有游戏的进行信息(游戏时间,状态等)。

在游戏开始前通过对话框来接受玩家的输入信息,

结束时用对话框输出玩家的信息和排名,实现序列化对数据进行保存。

游戏菜单包括:游戏——开始,结束,重玩;

难度——简单,中等,困难;

游戏模式——一般模式,限时模式,

控制模式———鼠标、小键盘

排行榜————风云榜

利用MFC在View类中添加以下函数:

OnBegin 开始游戏

OnEnd 结束游戏

OnReplay 重新开始游戏

OnUpdateEnd 结束前打勾,开始后才可以结束

OnUpdateBegin 开始前打勾,初始状态可以开始

OnUpdateReplay 重玩前打勾,结束后才可以重玩

OnTimer 实现计时功能,一个控制地鼠的显示,另一个用于计时OnLButtonDown 鼠标左键按下,捕获鼠标和锤子

OnLButtonUp 将锤子捕获

MouseMove 实现鼠标的移动

RbuttonDown 鼠标右键按下,释放鼠标

OnEasy,OnNormal,OnHard 通过改变地鼠位图显示间隔控制游戏的难度OnUpdateEasy,OnUpdateNormal,OnUpdateHard 开始前可以选难度OnGamenormal,OnGametime 游戏两种模式

OnUpdateGamenormal,OnUpdateGametime 开始前可以选择模式

OnKey,OnMouse 始终可以选择游戏的控制模式

OnUpdateKey, OnUpdateMouse 在选中的项前面打勾

此外为了实现序列化添加了以下两个基于对话框的新类:

CPaihangDlg : public CDialog

CShuruDlg : public CDialog

基本算法及步骤简介:

1.首先,通过Ondraw 函数,调用画出的关于地鼠的们图,画出9个老鼠洞:

2.利用rand 产生0至8之间的随机数,用这个随机数来除以9,取其结果和余数,可以产生一个三行三列的矩阵,正好对应于地鼠的九个位置,这样的话,就可以通过结果与余数来随机的产生老鼠出现的地方。通过再次的调用位图,刷新位图,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

3.通过键盘消息以及简单的记数器,记下游戏的时间,以及打下的老鼠数,从而完成整个游戏。同时在打中老鼠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提示玩家。

4.通过鼠标消息捕获后打击以及简单的记数器,记下游戏的时间,以及打下的老鼠数,从而完成整个游戏。同时在打中老鼠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提示玩家。如上图所示。

5.点击排行榜可以查看当前的英雄排名

三工程进度

由于以前选题不当,后受老师提醒改选打地鼠游戏,由VB程序分析入手,后上网查找相关VC程序,但是没有找到。只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制程序。大家在一起反复分析讨论,16号有了初步计划。后按基本设想进行,不断改进,原设想使用鼠标消息,但实在因为掌握知识有限,时间有限,未能实现。后改鼠标消息为键盘控制消息,虽然程序大为简化,但对于一些细节的地方,大家仍然绞尽脑汁,尽量把程序完善,经过大家的不断努力,以至放弃了圣诞节出去玩的时间,终在12月26日将程序搞定。答辩之后,我们继续努力,12月29日我们将未完成的鼠标消息的问题解决并加入了序列化,任务基本完成。实验报告也由于时间仓促,不是十分的理想和详尽,望老师见谅。

四测试分析

12月18日,目标将视图基本画出,并能够产生随机的老鼠钻出洞穴。在测试中发现程序运行良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12月20日,原定的计划,将鼠标消息加入,完成拖动小锤打老鼠的动画效果。实际操作中,发现鼠标消息出现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决定每个人单独想出解决办法,再行商议,以免出现思维定式。

12月23日,目标将鼠标消息拿下。通过将几天来每个人的想法实践到程序中去,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多次努力,仍然没有办法突破。距离交创新报告时间不多,决定放弃鼠标消息,改为使用小键盘来控制游戏。

12月24日,目标将键盘消息完成,并加以细节上的完善,使游戏的可玩性增加。上午去图书馆再次查找资料,熬夜将键盘消息完成,奋战至深夜,终完成程序。经测试,未出现问题。

12月25日,目标清理程序中冗余部分,再次尝试鼠标消息。经过大家再次努力,仍

然没有办法把鼠标消息完善,十分遗憾。总体测试,效果不错,同学玩了之后评价可以12月29日,目标将鼠标消息解决并继续完善程序。经过一致的努力,我们将鼠标消息原有的障碍全部扫清,,并在其中加入了序列化实现程序的优化,问题基本解决。经测试,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同学都感觉不错。

但在程序中还是存在有一定的问题。首先,因为大家的美术功底不行,因此游戏的画面不太另人赏心悦目。其次,在提高难度到一定阶段时,程序会出现刷新上的问题,而难度变低之后就不会出现,大家认真的分析原因,仍然不知原因所在,因而只好到此。麻烦请老师指导一下。

五小结

1加强了对VC++程序的应用理解。

2锻炼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自己。

3在编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大家在合作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而且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仅有认真的钻研,还有热烈的争吵。但通过这次合作,大家成为了更好的朋友。

4对于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十分遗憾,知道了自己所学远远不足,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学习。

5由于时间紧张,我们的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老师给予帮助解决。

6 谢谢老师在我们编程过程中的帮助和指导。

六分工介绍

特别说明:本实验有李亮发起,后邀贾超和申广杰加入,最中合三人之力完成了本实验,在实验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现了很好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合作精神。我们感觉收获不小,觉得此次实验是值得的。

组长:李亮主要负责实验的策划、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实验报告的编写处理、试验中的技术处理和故障分析。

成员:贾超主要负责实验中键盘消息的编写处理、实验报告的编写处理申广杰主要负责实验中鼠标消息函数的编写、处理及完善,序列化的构造,对话框的设置。

创新性小实验实验报告

湖南城市学院实验报告2012年度第二学期 实验项目名称: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实验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0902301 指导老师:周卫平 份数: 2 成绩单: 组长:向华 组员:罗丹何竞昌龙秒舟 日期:2012 年04 月12 日

实验一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仪器: 噪声声级计、计算机 实验原理: 1 采样点设置 布点方法: 本次噪声监测所采用的方法是网格法,即在校园内外共分12个网格,网格按顺序编号,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中心,因此共设12个监测点。监测点分别为: 2 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就是把实地监测所得到的Leq值做算术平均运算,所得到的平均值代表该区域的噪声水平,该平均值可以对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评价该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分类标准(dB) 类别0类1类2类3类4类 昼间50 55 60 65 70 夜间40 45 50 55 55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操作步骤: 器或者其他声压校准仪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A、监测方法: 测量一般选在8:00—23:00;分五个时间段,十个点。监测结果为区域内所有网格等效连续声级的平均值。测量中,每隔5s读取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20个数据。读数的同时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和天气条件。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的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则应停止测量。测量过程中,一人手持仪器测量,另一人记录瞬时声级,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m,传声器对准声源方向。 注:校门口必须布点,且由于其交通车辆的干扰,声级变化较大,

电子科技大学 汇编 实验报告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郭小明 学号:2011060100010 日期:2013年12月24日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学生姓名:郭小明学号:2011060100010 一、实验室名称:主楼A2-412 二、实验项目名称:汇编源程序的上机调试操作基础训练 三、实验原理: DEBUG 的基本调试命令;汇编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 MASM宏汇编开发环境使用调试方法 四、实验目的: 1. 掌握DEBUG 的基本命令及其功能 2. 学习数据传送和算术运算指令的用法 3.熟悉在PC机上编辑、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五、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计算以下表达式: Z=(5X+2Y-7)/2 设X、Y的值放在字节变量VARX、VARY中,结果存放在字节单元VARZ中。 1.编辑源程序,建立一个以后缀为.ASM的文件. 2.汇编源程序,检查程序有否错误,有错时回到编辑状态,修改程序中错误行。无错时继续第3步。 3.连接目标程序,产生可执行程序。

4.用DEBUG程序调试可执行程序,记录数据段的内容。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PC机,MASM软件平台。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程序说明: 功能:本程序完成Z=(5X+2Y-7)/2这个等式的计算结果求取。其中X 与Y 是已知量,Z是待求量。 结构:首先定义数据段,两个DB变量VARX与VARY(已经初始化),以及结果存放在VARZ,初始化为?。然后定义堆栈段,然后书写代码段,代码段使用顺序程序设计本程序,重点使用MOV和IMUL以及XOR,IDIV完成程序设计。详细内容见程序注释。 程序清单: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

浙江海洋学院 物理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指导教师:鲁晓东 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 班级:B10数学 实验者:于祥雨吴联帅 学号:100601108 100601118 实验日期:2011年12月01日

利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空间的磁场分布 实验者:于祥雨 同组实验者:吴联帅 指导老师:鲁晓东 (B10数学 100601108 654495 ;B10数学 100601118 670903) 【摘要】通过霍尔效应法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法,并使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最终通过多组数据的处理,得出空间磁场分布。 【关键词】霍尔效应;霍尔电流;对称测量法;磁场分布 一、引言 空间磁场实际存在,但是人眼看不到,因此用直接的方法测量是行不通的。本实验正是考虑了这点,通过测量霍尔电流和励磁电流的方式,通过霍尔电流、励磁电流和磁场强度的关系,间接的测出磁场强度。并结合多组数据的处理,最大程度减小误差,使实验更加科学、严谨,从而使得实验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和借鉴性。 二、设计原理 2.1简介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一现象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已广泛用于非电量的电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掌握这一富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有益处。 2.2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磁电效应的一种,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被叫做霍尔电势差。 导体中的载流子在外加磁场中运动时,因为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而使轨迹发生偏移,并在材料两侧产生电荷积累,形成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电场,最终使载流子受到的洛仑兹力与电场斥力相平衡,从而在两侧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电势差即霍尔电压。正交电场和电流强度与磁场强度的乘积之比就是霍尔系数。平行电场和电流强度之比就是电阻率。 因此,对于一个已知霍尔系数的导体,通过一个已知方向、大小的电流,同时测出该导体两侧的霍尔电势差的方向与大小,就可以得出该导体所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 2.3实验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H E 。如图2-1所示的半导体式样,若在X 方向通以电流H I ,在Z 方向加磁场B ,则在Y 方向即试样2-4电极两侧就开始聚集异号电荷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对图2-1所示的N 型试样,霍尔电场为Y -方向。显然,霍尔电场H E 是阻止载流子继续向侧面偏移,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H eE 与洛伦兹力evB 相等,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动态平衡,故: H eE evB = (2.3.1) 其中H E 为霍尔电场,v 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 (一)模具设计过程 (1) (二)钻床接线 (6) (三)创新设计 (9) (四)总结 (10)

(一)模具设计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 (2)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装 (3)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以高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质量的塑件。 二:实验要求 (1)对新拆装模具零件进行测绘,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 (2)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三:准备工作 (1)选择注塑模具一副 (2)选择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钳工台、旋具、润滑油、等(3)选择好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注意:测量取整数)四:模具的拆装步骤 (1)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 (2)冲出定位销,松动内六角螺钉,将上下模分别拆分,并按顺序摆放(3)对拆分的模具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4)安装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并上好润滑油 五:模具的绘制 (1)定模座板

1:拉伸出带四个销孔和一个浇注口的实体2:拉伸出定位圈 (2)型腔板 1:拉伸出下半面为弧形的实体 2:拉伸切除销孔 (4)动模板

1:拉伸出上半部分为弧形的实体2:拉伸切除销孔 (五)顶针固定板 1:拉伸出固定板 2:拉伸出各个顶针和导柱(六)左右模板 1:拉伸出带孔的实体 2:倒角

(七)推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八)动模底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 2:倒角 (九)销钉及螺丝钉 销钉可用拉伸做出,螺丝钉可用拉伸和混合扫描切口做出(十)组装

电子科大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考核成绩:实验地点:仿真指导教师: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名称、目的、原理及方案2、经过整理的实验数据、曲线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以及得出的结论4、对指定问题的回答 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清楚、文字简洁、图表工整,并附原始记录,按时交任课老师评阅实验名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测试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负反馈电路的设计原理,各性能指标的测试原理。 2、加深理解负反馈对电路性能指标的影响。 3、掌握用正弦测试方法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 1、负反馈放大器 所谓的反馈放大器就是将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送入一个称为反馈网络的附加电路后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与放大器原来的输入信号共同控制放大器的输入,这样就构成了反馈放大器。单环的理想反馈模型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理想基本放大器和理想反馈网络再加一个求和环节构成。 反馈信号是放大器的输入减弱成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使放大器的输入增强成为正反馈。四种反馈类型分别为: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压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电流取样电流求和负反馈。 2、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其反馈类型累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 3.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引入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增益降低。负反馈虽然牺牲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但它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指标,对电压串联负反馈有以下指标的改善。 可以扩展闭环增益的通频带 放大电路中存在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以及有源器件内部的极间电容,使得放大器存在有效放大信号的上下限频率。负反馈能降低和提高,从而扩张通频带。 电压求和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当 v一定,电压求和负反馈使净输入电压减小,从而使输入电流 s

创新性实验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 点击数: 2391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6日 ZnX(X=O, S, Se, 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摘要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十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卢锡洪等5名同学申请的“ZnX(X=O, S, Se, Te)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研究”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资助,指导教师为物理化学专业的童叶翔教授和李高仁博士。 ZnX(X=O, S, Se, Te) 是一种新型的Ⅱ-Ⅵ 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压电特性,在探测器件、发光器件、表面声波器件、气敏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旨在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纳米ZnO 和ZnO掺杂稀磁材料等系列纳米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光学和磁学性质研究。 通过此项目的开展,项目组学生根据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热点,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具有新颖纳米结构及实用意义的ZnO系列纳米材料,有机会利用多种先进表面物理技术对这些纳米材料进行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表征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共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J. Phys. Chem. C, Cryst. Growth Des.; Electrochem. Commun., Electrochim. Acta发表SCI收录的论文7篇。此项目的实施成效显着,

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熟悉了科研的过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其进一步深造和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和经费支持。 二、案例正文 (一)项目选题背景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卢锡洪等5名同学修完了《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和实验课后,掌握了材料制备、表征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处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化学充满了向往和兴趣。ZnX(X=O, S, Se, Te) 是一种新型的Ⅱ-Ⅵ 族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压电特性,在探测器件、发光器件、表面声波器件、气敏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此类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性质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根据此国际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项目组选择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具有新颖纳米结构及实用意义的ZnX(X=O, S, Se, Te)纳米材料为题,得到了任课教师童叶翔教授和李高仁博士的大力支持,他们从2006年9月直接进入项目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查阅和研读文献、对ZnO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和表征进行详细了解;自学新的知识,开始实验方案设计,并反复推敲和论证,撰写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报告,获得教育部首批立项资助。 (二)项目成员的组成、特长、分工及成员间相互协调配和情况、导师指导情况本项目的申请由柯志海,卢锡洪,李林朋,包云玉,孔培健等5名同学共同提

机械创新设计结课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结课报告设计题目:脚踏儿童滑板车 学生姓名:刘凡 学号: 103004010303 班级:机制1003 任课教师:张融 2011 年 5 月 29 日

1. 运用《机械创新设计方法》课程所学的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以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知识,针对某一你所熟悉的产品、设备或零件,提出你在上述某一方面的具体的创新与改进措施。 2. 设计课题在主题框架内可自行确定,课题可以是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外观设计,创新设计等; 3. 每个课题可一人一题,也可两人或三人一题,但需要有较明确的分工;

一.拟定设计任务书 1.设计原由 脚踏儿童滑板车是时下一种时尚的运动休闲工具,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脚踏儿童滑板车适合3-5岁左右的孩子玩耍。脚踏儿童滑板车是继滑板车几年前在我国流行之后的又一儿童运动健身类玩具。脚踏儿童滑板车的前身是比较专业型滑板车改进而来。而滑板车是继滑板之后的又一类运动型新产品,名副其实--滑板车(Bicman),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时,这种新型产品来源于世界科技先进大国日本,但却是一位德国工人发明的,它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 早在三年前,滑板车已经传入我国,只不过当时价格太高,很少人对它产生兴趣。直到这阵子,它的价格猛然下降,加上产家们对它加紧疯狂推销,使它"人气大旺",最重要的是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们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可见,它的魅力可不逊于滑板哦!所以我们对其进行改进由原来的脚滑变成脚踏!这个设计是基于个人创意一个大的提升,希望我的设计能给小朋友带来更多的乐趣,给企业带来效益! 2.设计技术条件 1.设计技术条件需要速练得掌握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操作,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零件的模型,然后零件图组装成装备体,最后生成二维工程图。 2.设计零件的前提是掌握齿轮齿合条件,计算出一些技术参数后方可画出齿合的齿轮。掌握蜗轮蜗杆的齿合条件,并比较两者的优缺点,选取最佳方案. 二.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 功能原理:脚踏踏板,踏板带动棘轮,棘轮带动齿轮,齿轮带动车轴,最后车轮前进。 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脚踏带动棘轮,棘轮将速度传递给齿轮,这样就可以带动小车不断前进。 三.国内外同类产品现状 在驱动方式上国内有许多不同点,有人力驱动的,有电能驱动,但总体来说都朝着使使用者更加舒适和环保节能等方向发展。在传动方向有齿轮传动,蜗轮蜗杆,链条等不同的传动方式。国内外滑板车上常能看到以圆锥齿轮,轴传动,棘轮棘爪传动无链传动等多种方式设计的滑板车。在材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镁铝合金,铝合金等因其优良的材料特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该产品上。 四.机构方案评价

单项变压器并联运行创新性实验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单相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专题电机与拖动 姓名学号 手机Email 专业电气定单及其自动化_班级 指导教师及职称___胡晓君_______ 开课学期2011 至_2012 学年_二学期 提交时间2012 年 6 月22 日

一、实验摘要 研究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及并联运行时阻抗电压对负载分配的影响。 1)阻抗电压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2)阻抗电压不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的方法。 2、研究并联运行时阻抗电压对负载分配的影响 三、实验场地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1、场地 电机与拖动实验室 2、仪器、设备和材料 序号型号名称数量 1 D33 交流电压表1件 2 D32 交流电流表1件 3 DJ11 三相组式变压器1件 4 D41 三相可调电阻器1件 5 D51 波形测试及开关板1件 四、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两台或多台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分别接在公共母线上,同时对负载供电。 对变压器的并联运行来说,理想的情况应该是 (1)空载时,并联的各变压器二次侧绕组之间不产生循环电流; (2)负载时,负载电流能按各台变压器容量大小成比例的分配;

(3)负载时各台变压器二次电流的相位相等。这样,才能避免因并联引起的额外损耗,并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要达到理想并联运行,需满足下列条件: 1).各台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与电压比要相等。 2).各台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必须相等。 3).各台变压器的短路阻抗标幺值应相等。 2、实验内容 (1)将两台单相变压器投入并联运行。 (2)阻抗电压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3)阻抗电压不相等的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研究其负载分配情况。 3、实验步骤 图3-19 单相变压器并联运行接线图 实验线路如图3-19所示。图中单相变压器1、2选用三相组式变压器DJ11中任意两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并联接电源,低压绕组经开关S 1并联后,再由开关S 3接负载电阻R L 。由于负载电流较大,R L 可采用并串联接法(选用D41的90Ω与90Ω并联再与180Ω串联,共225Ω阻值)的变阻器。为了人为地改变变压器2的阻抗电压,在其副方串入电阻R(选用D41的90Ω与90Ω并联的变阻器)。 1、两台单相变压器空载投入并联运行步骤。 (1) 检查变压器的变比和极性。 1) 将开关S 1、S 3打开,合上开关S 2。 2) 接通电源,调节变压器输入电压至额定值,测出两台变压器副方电压 U V W V 1A 1X 2A 2X 2x R S 2 2a A I 2 1x 1a A I 1 S 3 A I R L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一:物理实验对于物理的意义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 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基本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部门的诸多领域,是自然科学与 工程科学的基础。物理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 必须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物理学中的每一项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确立,物 理规律的发现,物理理论的确立都有赖于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已经进行了两个学期,在这两个学期,通过二十几个物理实验,我们对物理 学的理解和认识又更上了一步台阶。通过对物理实验的熟悉,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物 理实验思路和实验器材的操作,进一步稳固了对相关的定理的理解,锻炼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提高我们学习物理物理兴趣的同时,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实验研究的 基本方法,提高基本科学实验能力。它也是我们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我们进行系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还能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主动研究的创新与探索精神、爱护公 物的优良品德”。 三:我眼中的物理实验的缺陷 1:实验目的与性质的单一性 21世纪的学科体系中,多种学科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没有一门学科能独立于其他 学科而单独生存,但是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全都是关于物理,这一单科的实验内容,很 少牵涉到其他。有些实验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本不追求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结合。2:实验的不及时性及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学科,在我们所学的物理内容中,更多的是关于公式定理的,这些需要及时的理解和记忆,最简单的方式是通过实验来进行。但是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学过很久以后,甚至是已经学完物理学科后进行的,这就造成我们对物理知识理解的 不及时性,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而且,我们重复科学实验伟人的实验很大程度上是得知结论后凭借少量的实验数据轻易得出相似的结论,与前人广袤的数据量不可同日而语,这就造成实验信息的不对称性, 不利于从本质上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创新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 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赵闯 学号:1090110304

一.研究背景 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两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产品;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两个系列都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不同的是SRAM的最大容量和外设接口的组合。时钟频率72MHz时,从闪存执行代码,STM32功耗36mA,是32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产品,相当于0.5mA/MHz。 在STM32F105和STM32F107互连型系列微控制器之前,意法半导体已经推出STM32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USB基本型系列和增强型系列;新系列产品沿用增强型系列的72MHz 处理频率。内存包括64KB到256KB闪存和 20KB到64KB嵌入式SRAM。新系列采用LQFP64、LQFP100和LFBGA100三种封装,不同的封装保持引脚排列一致性,结合STM32平台的设计理念,开发人员通过选择产品可重新优化功能、存储器、性能和引脚数量,以最小的硬件变化来满足个性化的应用需求。 截至2010年7月1日,市面流通的型号有: 基本型:STM32F101R6 STM32F101C8 STM32F101R8 STM32F101V8 STM32F101RB STM32F101VB 增强型:STM32F103C8 STM32F103R8 STM32F103V8 STM32F103RBSTM32F103VB STM32F103VE STM32F103ZE STM32型号的说明:以STM32F103RBT6这个型号的芯片为例,该型号的组成为7个部分,其命名规则如下: (1)STM32:STM32代表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微控制器。 (2)F:F代表芯片子系列。 (3)103:103代表增强型系列。 (4)R:R这一项代表引脚数,其中T代表36脚,C代表48脚,R代表64脚,V代表100脚,Z代表144脚。 (5)B:B这一项代表内嵌Flash容量,其中6代表32K字节Flash,8代表64K字节Flash,B代表128K字节Flash,C代表256K字节Flash,D代表384K字节Flash,E代表512K字节Flash。

慧鱼创意设计实验报告doc

慧鱼创意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慧鱼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慧鱼创意系统的实践与开发 课程名称:科技创新实践3 实验人:设制1301班施宗财 XX04410121 输电1402班张志聪 XX04400231 机电1401班侯文涛 XX044XX0 成绩:优秀 指导教师:房静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 | 隧道蔽障寻迹机器人 作品设计说明 一.研制背景及意义 我们知道,隧道、涵洞、高楼等工程建筑物发生事故时会发生坍塌,此时,救援人员是无法直接进入这些建筑物中进行营救工作的。同时,也没法得知里面的实际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此次设计了这个隧道蔽障寻迹机器人,以期解决这个问题,以方便营救,代替人力进入这些复杂地段进行探测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先搭建了慧鱼模型,并进行了调试及简单的实地实验。 二、实验目的 1、认识了解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中的各种功硬件。 2、了解ROBOPRO软件及编程。 3、了解慧鱼创意模型是如何控制与协调机构运动的。 4、锻炼机械创新能力,初步建立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认识。 三、实验原理 隧道机器人是一种代替人力进入到坍塌建筑物中的机器。能够进行蔽障、循迹,并且能够携带摄像头、红外探头、热敏、光敏、声敏电阻等的传感器进入复杂地段进行探测的机器。拥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四、实验器材 1、“慧鱼”创意模型组合包。 2、“慧鱼”专用电源、数据线。 3、计算机一台。 4、“慧鱼”专用智能接口板。 5、ROBOPRO软件。 五、实验准备 认识“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中已搭建的示例模型。 六、实验内容

1、根据慧鱼”创意模型使用手册,使用各种构件逐步搭建示例模型。 2、模型搭建好后连接相应电路。 3、在计算机上应用ROBOPRO软件编写相应程序,并通过数据线将程序下载到接口板中。 4、接通电源,调试程序。 5、验收成果并拆卸构件,放回原处。 七、实物成品图片展示 八、程序流程图 九、简单介绍功能 1、进入坍塌建筑物进行探测(可以加装摄像头以及探测头); 2、寻找并避开障碍物; 3、给定轨迹,能迎着所给轨迹进行运动(走出轨迹以后,灯亮,同时蜂鸣器发声) 十、实物示范(实际效果图) 篇二:慧鱼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五慧鱼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宋俊超班级: 13机自专升本1班成绩:实验日期: 12月18日教师签字: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设计、搭建新型的机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实验实验报告2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 实验报告 班级 学生 学号 教师任通菊

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运用MATLAB软件工具,仿真随机数字信号在经过高斯白噪声污染后最佳的恢复的方法。 2、熟悉匹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3、研究相关解调的原理与过程。 4、理解高斯白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5、了解如何衡量接收机的性能及匹配滤波器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于二进制数字信号,根据它们的时域表达式及波形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解调方法。在加性白高斯噪声的干扰下,这些解调方法是否是最佳的,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数字传输系统的传输对象是二进制信息。分析数字信号的接收过程可知,在接收端对波形的检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背景噪声下正确的判断所携带的信息是哪一种。因此,最有利于作出正确判断的接收一定是最佳接收。 从最佳接收的意义上来说,一个数字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可以看作一个判决装置,该装置由一个线性滤波器和一个判决电路构成,如图1所示。线性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输出某个物理量提供给判决电路,以便判决电路对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发送信息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决,或者说作出错误尽可能小的判决。 图1 简化的接收设备 假设有这样一种滤波器,当不为零的信号通过它时,滤波器的输出能在某瞬间形成信号的峰值,而同时噪声受到抑制,也就是能在某瞬间得到最大的峰值信号功率与平均噪声功率之比。在相应的时刻去判决这种滤波器的输出,一定能得到最小的差错率。 匹配滤波器是一种在最大化信号的同时使噪声的影响最小的线性滤波器设计技术。注意:该滤波器并不保持输入信号波形,其目的在于使输入信号波形失 t输出信号值相对于均方根(输出)噪声值达到真并滤除噪声,使得在采样时刻 最大。

小度写范文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模板

大学物理创新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题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1. 掌握多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 正确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器材】 秒表、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木块、米尺 【实验原理】 借用一道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换,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定出重力加速度。在B点给木块一初速度让其沿 斜面匀减速上滑,记下到达最高点的时间t1,并测出BD长度s。将木块由D点静止释放让其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记下 到达B点的时间t2。由牛顿第二定律易知上滑、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 1a2t22 2 hsl11 解得g?(2?2) ,sin??

lht1t2s? a1?gsin??mgcos?、a2?gsin??mgcos?。由运动学公式,有s? 12a1t1,2 运用水滴法测重力加速度测出水滴间隔时间以及掉落高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测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内容】 1.测出斜面的高 H、斜面的长L 2.给木块一初速度,记录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3.将木块静止释放,使其下滑,记录下滑到点B的时间 4.多次重复步骤2、3,记录多组数据。 5.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个盘子,使水一滴一滴连续地滴到盘子里,仔细调节水龙头,使得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到盘子里声音的同时,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6.量出水龙头口离盘子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 7.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盘子里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 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出停表的示数t。 8.记录并分析数据。 9.比较实验记录分析不同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掌握相关的测量特点 表一: H=__________ L=__________g=__________g=___________ 篇二: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006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融 日10 月5 年2013. 多功能助 力器实验题目: 绩成名姓孙翔 批阅教师实验日期 批阅日期同组成员 ****************************************************************************** 实验目的一、 1、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将涉及内容和设计方法邮寄的融合到一起,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教2材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突破原有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束缚,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3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以及结合创新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所选课题的功能原理与工作原理分析;二、功能原理:多功能老人(残疾人)方便助力器,属于老人(残疾人)生活用建议坐便器结合起来的一款行动座椅、具。它是将老人方便助力器、多功能老年人(残疾人)用品,旨在协助老年人(残疾人)行动及上例如座板采用碳纤维,厕所,不仅如此,本项目还从材质上进行改革,整个产品易如拆装,并且满足产品设计轻量化原则;功能上透气舒适,方便在不用时将其拆卸,且便于更换损坏零件。工作原理: 行动不便的问通过支撑架的无力支撑作用解决老年人(残疾人)使得老年人行进题,将碳纤维材质做成坐板并使之安装在支撑架上,途中疲劳时可以坐下休息并且满座轻量化原则解决助力器笨重而不 便携带的问题;通过对坐板的改造,可以节省材料减轻产品重量,并且可以增加多功能助力器的另一功能——坐便器,通过提升坐便高度,帮助老年人解决起蹲不变的问题。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三、、本课题将助力器、行动座椅、坐便器等功能综合一起;1 、产品结构简单易于拆装;2 3、产品材料新颖,牢固舒适; 4、产品设计采用轻量化原则;本课题设计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四、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20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1%2005年全国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而在我国,早在万人,占总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1490160%人口数的。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岁以上的人口是万人。占全国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可见在我国,老年群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撰写模板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 2018 - 2019 - 2 )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老师: 实验学时:1.5h 实验地点:基础实验大楼425 实验时间:2019.4.9 14:30—16:00 报告目录 一、实验课程名称:电路实验I 1.实验名称:BJT放大器设计与测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BJT管的基本放大特性。 2. 掌握BJT共射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 4. 掌握放大电路放大倍数(增益)的测试方法。 5. 掌握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6. 掌握放大电路幅频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GDS1152A型数字示波器一台。 EE1641B1型函数发生器一台。

通用面包板一个。 1kΩ电阻;10mH电感;0.047μF电容若干。 四、实验原理:

3、测试方法 (1)静态工作点调整与测试 对直流电压的测量一般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时测出晶体管各管脚对地的电压。 (2)放大倍数的测试 用晶体管毫伏表或者示波器直接测量输出、输入电压,由 Av=vo/vi 即可得到。(3)放大器输入电阻的测试

在放大器输入端口串入一个取样电阻R,用两次电压法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 (4)放大器输出电阻的测试 在放大器输出端口选择一个合适的负载电阻RL,用两次电压法分别测量空载与接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计算输出电阻Ro。 (5)放大器频率特性的测试 用点频法测试法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并求出带宽。 五、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2)电压增益测试 (3)输入电阻测试 (4)输出电阻测试 (5)幅频特性测试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静态工作点调整与测试 令VCC=+12V,用万用表测量VE、VB、VC,计算VBE、IEQ、VCE,数据记入表格中。 2、放大倍数的测试 用函数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波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设置信号频率 f =1kHz,(有效值)Ui=5mV,测量U0 ,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增益)Av。数据填入表中,定量描绘输出波形图。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实验报告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慧鱼组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全自动储物柜 参赛人员:谢友春唐琳杨猛洪海闫亚娟 指导教师:覃莉杜超 所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2012年 3 月

目录 1、设计背景 (2) 2、创新点分析 (3) 3、设计方案 (4) 3.1 外形设计 (4) 3.2 升降构件设计 (5) 3.3 伸缩取放构件设计 (5) 3.4 副柜设计 (6) 3.5 书桌设计 (7) 4、工作过程分析 (7) 5、控制程序 (9) 6、实用可行性及成本分析 (9) 7、作品应用前景 (10)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价也一涨再涨,小户型住房成了市场的宠儿。由于小户型房间面 积小,对各种家具的设计既是机遇又 是挑战,同时对储物柜的要求也有了 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居民来说,如何 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效益是 一个摆在每个家庭面前的难题。而对于家具制造商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谁能解决好这个空间利用的问题,谁就拿到了进入未来家具市场的门票。 传统的成品家用储物柜(图1)约有2.5米左 右,储物柜顶部距离屋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由于 这部分空间由于取放东西的不便且存有安全隐患, 因此绝大多数家庭不得不放弃使用这部分空间。当 今的小户型住房本来面积就不大,如果利用传统的 储物柜就不能充分地利用本来就小的空间,这无疑 是雪上加霜。 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储物柜到天花板之 间的这部分闲置空间,将这一部空间分利用上, 那么平时要占据很多空间而又不经常用的物什 就可以放置在这些空间里。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 根据房间的大小高低定制储物柜(图2,图3),但是定制的柜子成本较高,不能移动改变摆放位置,无法重复利用。 图1传统储物柜 图2传统储物柜 图3传统储物柜

机械创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实验11 机械创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 11.1 机械创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2. 了解机构创新设计和结构创新设计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二、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是CX-10B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它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实物教材”。其内容以近年来出版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校优秀教材为基本依据,以典型的创新产品设计为实例,展示了机械创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突出了产品创造技法、原理方案创新、机构创新、结构方案创新和外观设计创新等内容。 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由10个展柜组成,分别是创新设计概述、创新思维方式、产品创造技法(1)、产品创造技法(2)、原理方案创新(1)、原理方案创新(2)、机构创新设计(1)、机构创新设计(2)、结构方案创新及外观创新设计等。 机械创新设计语音控制柜,由微处理器控制的新型大容量语音芯片组成,设有遥控和手控两种独立操作,可实现遥控、手控该柜全部模型电机同时转动。 三、现场教学内容简介 第1展柜创新设计概述 1. 创新设计源于实践。陈列柜中所示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曾经是人们创新设计的产物。近年出现的磁悬浮列车,更凝聚着创新设计的智慧之光。 传统的列车必须通过车轮与轨道接触才能实现牵引运行。这种机械接触式轮轨关系带来许多弊端,如摩擦磨损严重,机械噪声大,运行速度难以大辐度提升。怎样才能克服这些弊端呢?有人破天荒的想出了让列车悬浮空中的创意。沉重的列车怎样才能悬浮起来呢?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不进行创新设计。 经过人们的努力,磁悬浮列车脱颖而出。它利用超导磁体产生强磁场,运动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空中约100~200毫米。再用线性电机驱动,使列车高速前进。磁悬浮列车克服了传统机车车辆轮轨机械接触引起的弊端,令人刮目相看,可望能成为21世纪的新型陆上交通运输工具。 除了磁悬浮列车外,还可以列举许多极富新颖性和独特性的创新设计成果。 2. 设计,是将创意转化为技术方案的过程,是建立技术系统的第一道工序,它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同一设计课题,可能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创新设计追求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技术方案。所谓机械创新设计,是指设计者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并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机械新产品的设计实践活动,创新是它的灵魂。根据设计的内容特点,创新设计可分为开发设计、变异设计和反求设计等基本类型。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哈尔滨理工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应用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电科12 - 1班 学号:32 姓名:周龙 指导教师:刘倩 2015年5月20日

实验一、反相器版图设计 1.实验目的 1)、熟悉mos晶体管版图结构及绘制步骤; 2)、熟悉反相器版图结构及版图仿真; 2. 实验内容 1)绘制PMOS布局图; 2)绘制NMOS布局图; 3)绘制反相器布局图并仿真; 3. 实验步骤 1、绘制PMOS布局图: (1) 绘制N Well图层;(2) 绘制Active图层; (3) 绘制P Select图层; (4) 绘制Poly图层; (5) 绘制Active Contact图层;(6) 绘制Metal1图层; (7) 设计规则检查;(8) 检查错误; (9) 修改错误; (10)截面观察; 2、绘制NMOS布局图: (1) 新增NMOS组件;(2) 编辑NMOS组件;(3) 设计导览; 3、绘制反相器布局图: (1) 取代设定;(2) 编辑组件;(3) 坐标设定;(4) 复制组件;(5) 引用nmos组件;(6) 引用pmos组件;(7) 设计规则检查;(8) 新增PMOS基板节点组件;(9) 编辑PMOS基板节点组件;(10) 新增NMOS基板接触点; (11) 编辑NMOS基板节点组件;(12) 引用Basecontactp组件;(13) 引用Basecontactn 组件;(14) 连接闸极Poly;(15) 连接汲极;(16) 绘制电源线;(17) 标出Vdd 与GND节点;(18) 连接电源与接触点;(19) 加入输入端口;(20) 加入输出端口;(21) 更改组件名称;(22) 将布局图转化成T-Spice文件;(23) T-Spice 模拟; 4. 实验结果 nmos版图

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百度文库 2013-2014 学年_ 2 _学期 山东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创新性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多位BCD→B 码组转换方法研究 组长姓名孙双双学号0123 联系电话E-mail 成员姓名李蕊学号1711 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班级2012级 指导教师及职称龚卫民高级实验师 2014 年06 月18 日

二进制码(Binary Code)及二—十进制码(binary-Coded Decimal Code)是目前各种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码制,许多系统中需要把8421BCD码快速转换为二进制码送给计算机处理。为了实现三位十进制数的8421BCD码到相应二进制数的转换,本实验采用移位的设计思路,最终通过5片74LS83芯片完成了电路设计、仿真测试及硬件连接。从而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将十进制数的8421BCD码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其转换范围分别是 (000000000000~) BCD 到(0000000000~11) B 。 场地:山东科技大学J11-413 设备材料: PC机一台数字电子实验箱2个 仿真软件Multisim 5片74LS83 导线若干 1、实验原理 8421BCD 码是最常用的一种描述十进制数的代码,它采用4 位二进制代码表达 0,1,2……8,9 十个数码。每一组代码中,不同的码位(k 3、k 2 、k 1 、k ) 都有其确定的权 值,即从左到右每一位ki=1 时,其恒权权值分别为8、4、2、1。所以,其数值展开式为 D=k 3×8+k 2 ×4+k 1 ×2+k ×10 设三位BCD 码数据为:(h8h4h2h1d8d4d2d1g8g4g2g1)BCD=(N)10 ,则有: (N) 10=h 8 h 4 h 2 h 1 ×(64+32+4 )+d 8 d 4 d 2 d 1 ×(8+2)+g 8 g 4 g 2 g 1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