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年来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

浅谈近年来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
浅谈近年来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

浅谈近年来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0 07 04

作者简介:周 白(1984 ),男,硕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3

姜 岚(1986 ),男,硕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3

周白 姜岚

摘 要:本着 安全、合理、先进、经济 的结构设计原则,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阐述了这些新型结

构形式的发展情况,以求能推广和应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关键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索承网壳结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竹结构中图分类号:TU 318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对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

需求,围绕 安全、合理、先进、经济 的结构设计原则,广大的结构工程师研制和开发出了大批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索承网壳结构

索承单层网壳来源于著名建筑师富勒在1962年提出的由索和杆组成的张拉整体结构全新的结构思想,张拉整体结构体系以其简洁的明确的力学概念为大跨度结构的应用创造了新的奇迹[1]。索承单层网壳结构是由上层单层网壳和下层环索、斜索通过竖杆连接而成,索由网壳节点连接到悬挂于单层球面网壳的竖杆的下端。它充分发挥了单层网壳与索承穹顶结构两者的优点,弥补两者的不足。近年来,全国各地也新建了多个索承网壳结构,例如武汉体育馆,常州市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见图1,图2)。

从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合理、先进、经济 四方面来看,索承网壳结构满足结构设计四方面基本原则,符合建设设计与结构设计和谐统一,满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建设创新型国家 ,具体实施方针为 循环经济 可持续性发展 节能减排 的要求,是当前大跨空间结构一种优良的结构体系。

2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如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已经成为工程领域的重要的结构形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截面尺寸小,自重轻,跨越能力大,省脚手架和模板,施工快速方便,易满足一些特殊需求等优点。其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进行防火处理。

清华大学聂建国教授及其团队近些年来开发出许多新型组

合结构,如组合转换结构、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钢板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梁、双钢板型组合结构、大跨钢!混凝土组合空间结构、槽形组合梁。

组合转换结构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而言,具有承载力高、自重小、抗裂性好的优点[2]。为研究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组合受力性能,清华大学做了组合转换框架的试验[3](见图3)。

双钢板型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具体构造是由两块钢板之间用栓钉连接起来,形成一块 半刚性 的板,施工的时候在板里面浇灌混凝土,形成一种类似 三明治 的结构[4]。这种组合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好、施工方便快捷、没有裂缝。可加工成板、梁、柱、剪力墙,可用于隧道、储水池等对裂缝要求很严格的结构和海洋平台、核电厂等处于复杂环境中的结构。单肢钢管混凝土柱将钢管和混凝土有效组合,充分发挥了二者的材料性能,因而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青睐。但是当荷载偏心或构件长细比较大时,单肢钢管混凝土柱难以发挥其最优性能,构件在轴压下所具有的优势难以体现。而格构式的构件可以保

证单肢接近理想轴压状态,且又具有较大的截面惯性矩,可以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原有优势,有效解决圆钢管混凝土柱不利于压弯的问题。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工业厂房、钢管混凝土拱桥等工程结构中,在超高层建筑、巨型结构、桥墩、塔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桥梁的结构形式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的建设费用、城市景观协调、减振降噪等问题。槽形梁(也称为U 形梁)利用底板支承轨道及列车,降低轨道标高,在满足桥下净空的前提下降低了桥梁及车站的高度;结构高度减薄,高跨比减小,结构体量较小,显得轻巧、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小对周边环境特别是视觉效果的不利影响;主梁的腹板将隔音屏障功能与结构受力的功能合二为一,节省了隔音板。

论现浇楼板与梁协同变形对框架结构内力影响

收稿日期:2010 07 09

作者简介:蒋正跃(1971 ),男,硕士,实验师,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韩 俊(1972 ),女,硕士,讲师,云南文山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

付云松(1962 ),男,副教授,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蒋正跃 韩 俊 付云松

摘 要:提出了楼板、梁协同变形刚度计算方法,模拟工程实例,用三种方法四种模型计算出楼板对框架梁抗弯刚度效应

及对竖向荷载下结构内力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二维简化中较为合理,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可行性依据。关键词:楼板,荷载,刚度,内力,框架中图分类号:TU 375.4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由于建筑功能和市场的需要,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也越来越复杂,大开洞楼板、有较大凹入的楼板、狭长的楼板在工程中经常出现。在进行这类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如何合理的假定和计算楼板的刚度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楼板的刚度值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内力计算结果的精度,结构破坏体系的形成,结构破坏的类型,结构延性的好坏,最终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3 7],框架上的现浇楼板会增大梁的抗弯能力。

蒋永生等[3]曾做过一组现浇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对比试验,指出带有翼缘的框架梁由于翼缘内平行于梁肋的钢筋参与受力,使得节点支座处的实际负向屈服弯矩比无翼缘梁的实测值提高了30%左右。

唐九如认为[4],为了合理考虑楼板影响,设计框架时若不计入楼板对梁承载力的提高,则需将柱、梁强度比提高至1.4甚至1.6才能使塑性铰出现在梁端而非柱端。

目前设计上考虑楼板影响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应用计算程序进行三维空间分析,采用不同的楼板单元,如需真实计算平面内刚度和平面外刚度的楼板,在S A T W E 中

定义为弹性板[9]

,称为模型一,在ETABS 中定义为壳(shell )单元。 槽形梁内侧易于布置各类通讯、电力等设备,整个截面的空间利用率高;具有列车脱轨时的保护功能,节省了护轮轨,提高了整个轨道系统的安全性。但由于混凝土底板易开裂,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这种结构形式一直没有推广应用。清华大学聂建国教授提出一种槽形组合梁结构[6],很好的弥补了上述钢!混凝土槽形梁的缺点。大跨钢!混凝土组合空间结构是利用组合结构的空间受力性能开发的一种组合结构。目前主要有清华大学推广应用的 双向组合梁板结构 [7],贵州大学研制的 钢!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 [8]。其中 双向组合梁板结构 应用面积最大的建筑是武昌火车站,武昌火车站西站房主体3层,平面为246m #56m ,东站房平面为108m #18m,站房总建筑面积为31.4万m 2。 钢!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 应用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训练大楼。

3 新型竹结构

湖南大学的肖岩教授在国内从2005年开始进行新型竹结构的研究[9],并于2009年在湖南大学建起了第一栋轻型竹结构的示范性建筑。这种竹结构采用的是胶合竹和竹夹板用钉或者螺栓连接起来。

这种竹结构房施工方便快捷,既可在工厂预制,也可以在施工现场组装,模块化程度高,适合单体住宅、联排住宅及其他层数

较低的房屋建设,也符合低碳的要求。参考文献:

[1] 董石麟,罗尧治,赵 阳.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设计与施工

[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 聂建国,朱喻之.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受弯性能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9):20 22.[3] 聂建国,朱喻之,樊健生.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框架试验研

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130(14):8 10.[4] 曾 菁,樊健生.双钢板型组合结构[J].工业建筑,2007,37(4):11 12.[5] 聂建国,廖彦波.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轴压受力试验[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9(12):33 34.[6] 聂建国,吴丽丽,樊健生,等.槽形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应用前景初探[J].土木工程学报,2008,41(11):69.[7] 聂建国,陶慕轩.大跨钢!混凝土空间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

用[J].空间结构,2009,15(4):87 88.[8] 马克俭.U 型钢板!混凝土高强螺栓连接组合空腹夹层板

楼盖:发明专利,ZL 200610200188.X [P].[9] 肖 岩.竹结构轻型框架房屋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0,31(6):121 122.

T 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e devel op ment of ne w buil di ng structure for m i n recent years

ZH OU B ai JI ANG Lan

Abstrac t :In li ne w it h t he struc t ure design pri nc i p l e o f sa fe ,reasonable ,advanced ,econom ical ,this a rti c l e i ntroduces var i ous new building structure for m s appear i ng i n recent years ,expounds t he deve l op m ent situa ti on o f these ne w struc t ure for m s ,so as to promo te their w i de appli ca ti on and to do so m e contr i buti ons for soc iali st modern izati on .K ey word s :ne w bu il d i ng structure for m,cab l e suspended reticu l a ted she l,l ne w stee l concre te composite struct ure ,ne w ba m boo struc t ure

中级职称论文-建筑结构

某多层商业楼基础方案优化设计 摘要:本文对安徽省某多层商业项目地下车库基础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由于基础持力层土层分布不均匀,针对不同位置的商业单体基础形式进行了方案选择,通过比较桩基础,墩基础以及天然基础在不同区域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比较,针对不同商业单体选择了不同的基础方案。 关键词:商业项目地下车库基础持力层桩基础墩基础独立基础适用性经济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人口规模和人口聚集度的扩大,导致新开发住宅项目规模越来越大,设计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很多住宅都有相应的商业配套要求。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环境和美的认识也越来越高。建筑设计的复杂化以及城镇化规模向内陆城市的不断扩大化,结构设计师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比如不同的结构体系和基础类型。相对于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域项目单一的特点,设计项目的全国化可以提高结构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对结构方案的合理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要求更高;同时,结构体系和形式的选择应借鉴当地设计和施工经验以及经济水平,选择出最优最合理的方案,如此既能满足甲方在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又能为甲方节省费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正文 本文所述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县湾沚镇芜湖南路以西,荆山河路以北征地约20.4亩。拟建4栋商业楼,均为五层框架结构,均通过地下车库联通。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890平方米。总分五个区,如图一所示 拟建场地位于位于芜湖县县城内,具体分布于芜湖南路以西、荆山河路以北、罗福河路以东,原为耕地及水塘,经后期作用有所改变,场地起伏较大。 区域缩略示意图 图1 单体分布图 如图1所示,单体A和B均为一层地下室,地上结构5层;计算时结构嵌

钢结构的建筑特点分析

钢结构的建筑特点分析 钢结构工程中君正钢结构工程技术采用以钢材制作为主,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今后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 另外还有无热桥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本身是不节能的,本技术用巧妙的特种连接件解决了建筑的冷热桥问题;小桁架结构使电缆和上下水管道从墙里穿越,施工装修都方便;无比节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家以冷弯薄壁型钢建7层住宅的建筑体系。 钢结构的优缺点 1、材料强度高,自身重量轻 钢材强度较高,弹性模量也高。与混凝土和木材相比,其密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相对较低,因而在同样受力条件下钢结构的构件截面小,

自重轻,便于运输和安装,适于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的结构。2、钢材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 适于承受冲击和动力荷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钢材内部组织结构均匀,近于各向同性匀质体。钢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比较符合计算理论。所以钢结构可靠性高。 3、钢结构制造安装机械化程度高 钢结构构件便于在工厂制造、工地拼装。工厂机械化制造钢结构构件成品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工地拼装速度快、工期短。钢结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结构。 4、钢结构密封性能好 由于焊接结构可以做到完全密封,可以作成气密性,水密性均很好的高压容器,大型油池,压力管道等。 5、钢结构耐热不耐火 当温度在150℃以下时,钢材性质变化很小。因而钢结构适用于热车间,但结构表面受150℃左右的热辐射时,要采用隔热板加以保护。温度在300℃-400℃时。钢材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温度在600℃左右时,钢材的强度趋于零。在有特殊放火需求的建筑中,钢结构必须采用耐火材料加以保护以提高耐火等级。 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 特别是在潮涅和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被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对处于海水中的海洋平台结构,播采用“锌

建筑结构形式的对比与研究

建筑结构形式的对比与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应用的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混合结构、钢网架、悬索结构等。本文将对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对比以及对几种典型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举例叙述,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新型钢结构极有可能取代当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建筑,这一研究的分析对于当前结构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外形设计。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常见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 材隔墙分户装配而成。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 程质量较好。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 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等。 (二)剪力墙结构,即混凝土墙和梁承重,应用于高层普通住宅或复杂的别墅等。优点:抗震力强,房间内没有棱角,缺点:房间 不能拆改,混凝土自重、纯剪力墙结构造价高,施工困难,耗 钢量极大,所以往往因为建设单位的制约,结构抗震设计囿于 成本而不得不降低标准,建议慎用此类结构形式。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搞震墙,主要作用是在房屋建筑中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防止结构

剪切破坏,分为平面剪力墙和立体剪力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 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筑成。优点:抗震于剪力墙结构一样,具备 了框架结构具有的多变拆改优点,但缺点也与剪力墙结构一样。 缺点: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结构延性较差。 (四)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 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 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 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 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 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优点:造价 低,施工简单快捷。缺点当然是房间大小等构造抗震能力较差, 无法应用于复杂形式。只适用于7层以下建筑。 (五)钢结构,即钢梁、柱承重,应用于工业或超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 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钢结 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优点:自重轻,施工快,可 做到500m以上,地震影响小。缺点:耐火性能差,火灾是其 最危险的情况,且钢结构保养困难、保养成本巨大。 (六)组合或混合结构,组合或混合结构,即有用钢材做柱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应用于地标或超高层民用建筑。优点:自重较小,

论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功能

论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功能 Discuss form and func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作者:郁建宁 单位:淮安市清浦中学

前言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建筑在其施工以及表现方面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于是有了高技派、现代主义的诞生,楼层在其尺度和空间上也打破了传统的高度,在其形式上面也有了新的变化。混凝土钢结构以及一些新型材料的运用更给现代建筑在其表现上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世界建筑业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生活、工作以及建筑自身的功能上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代替了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木石结构的建筑空间。然而在此又引发了一些新的争议,建筑的形式与功能……! 现代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是建筑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两者的相互关系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最为广泛;“形式必须符合功能,而功能则应创造形式”。针对两者这种不可分割的主次关系本文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建筑/形式/功能/环境/气候/风格/运用

目录 引言 (3) 第1章建筑概述 (3) 1.1 形式的内涵 (3) 1.2 形式的体现 (4) 1.3 功能的因素 (5) 1.4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6) 1.5气候对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影响 (6) 第2章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特点 (7) 2.1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以及设计风格 (7) 2.2现代主义设计趋向 (8) 2.3现代主义的室内设计特点 (8) 第3章功能与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中文摘要 (13) 英文摘要 (14)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由此开展了一系列建筑观点与思潮的争议。 第1章建筑概述 建筑,它历来被视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以其重实、坚固的材料堆砌而成,并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空间,达到基本的实用功能的目的,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烈日的必要生活设施。它是艺术世界中最庞大、最引人注目的一员,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价值。 建筑虽然是以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是如果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那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外壳。因此,必须涵含丰富的内涵,合情合理,才能显示出作品真正的独创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对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建筑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在满足了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人们审美方面的需要,使得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相协调,这一关系也一直是建筑本体最直接相关的问题。 1.1形式的内涵 任何事物都有形式,形式是与内容相对的概念,是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内容各部分的组合方式。美学中的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个感觉实在,也就是视、听或触觉感知的实体,是内容美的存在方式。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一个内容就只有一个形式,往往同一内容具有多种形式,例如相同用途的灯具其形式就是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创造与建筑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密不可分。相互依托,彼此关联,共同成就一个完美的外部空间形式。建筑的形象离不开整体意识。它应具有鲜明简洁的形体,严谨的比例推敲,精细的细部处理以及形式与功能的完善统一。 1.2形式的体现 追求形式美是人的天性,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种种纷呈各异的建筑出现。例如中国木结构的古典建筑两千多年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如屋顶样式,栏杆花饰

当今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共4页

2.从设计,施工,钢结构工业化生产看,越来越多的标志性钢结构建筑,已经足够证明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从设计到钢结构件的工业生产加工,专业钢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专业研究所,设计院,建筑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都在日臻成熟,专业性,技术性,规模化更加完善.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遍地开花,我国各地分别建起了钢结构的标志性建筑,如,世界第三高度421米的上海金茂大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高度279米的深圳赛格大厦,跨度1490米的润扬长江大桥,跨度550米的上海卢浦大桥,345米高的跨长江输电铁塔,以及首都国际机场,鸟巢国家体育中心,首钢钢结构厂房建筑等等许多彩钢结构体系的重要工程,标志着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钢结构发展。 3.从钢结构应用范围看,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正从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工业和公共建筑钢结构向住在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其实,我国钢结构住宅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1986年意大利钢铁公司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合作介绍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Bsis,并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院内建造一栋二层钢结构住宅样板房。1988年日本积水株会社赠送上海同济大学二栋钢结构住宅(二层),建在同济新村中。90年代个别国外公司推推广其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多层钢结构办公,住宅楼。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这说明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势头良好。 4.钢结构作为绿色环保产品,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搞震性能好等优点。适合于活荷载点总荷载比例较小的结构,更适合与大跨度空间结构、高耸构筑物并适合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也符合环境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国策,其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为各方投资者所认同,客观上将促使设计者和开发商们选择钢结构。也正是钢结构建筑的这些优点和实用性,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并把钢结构住宅作为我国十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 5.钢结构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发展钢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这存在的巨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及趋势,主要来源于: (1)我国自2019年开始钢产量超过一亿吨,居世界首位,2019年投产的轧制H型钢系列钢结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以及焊接材料的开发应用,都为发展饮结构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019年11月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建筑钢材、建筑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使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合理用钢”政策转变为“鼓励用钢”政策,将为促进钢结构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钢结构行业将出现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专业设计院,研究所,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大型钢结构制造厂,有几十有技术一流,设备先进的施工安装企业,上千家中小企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较规范的竞争市场。、 6 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钢结构住宅体系易于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它属绿色环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也必将不断的成熟,大量的适合钢结构住宅的新材料也将不断的涌现,同时,钢结构行业建筑规范、建筑的标准也将随之逐渐完善。相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论文

河北农业大学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论文 题目:建筑结构选型的综合考虑 学院: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专业 1001班 学号: 学生姓名:钰 指导老师: - 目录 引言 1概述 1.1建筑结构选型的现实意义 1.2建筑结构类型 1.3大跨度结构分类 1.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2结构选型与建筑设计要求的关系 2.1 建筑设计与结构的关系 2.2因地制宜,逐序选择 2.3建筑结构与建筑空间功能的关系 2.4结构力学对选型的影响 3结构选型与经济技术问题的关系 3.1结构与造价的关系 3.2结构选择对建筑费用的综合影响 4结构选型与建筑美学 4.1结构选型与人的审美 4.2结构选型与建筑造型美 4.3结构的形式美全文总结参考文献 摘要: 建筑结构是建筑三大构成要素中建筑技术的组成内容,是保证房屋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筑结构选型工作之所以复杂,不但是因为它涉及到安全、经济、环境、适用等众多领域,还存在许多确定性因素和未知因素需要预见性考虑。在城市空间环境日益紧张、人们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环境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今天,合理的建筑结构选型,势必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居民反对建筑风格单一化的要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建筑扩张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空间功能设计要求;力学分析;经济技术指标;建筑美学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优秀的建筑设计应做到艺术、技术和经济性的三位一体,它是建筑师对这三方面知识充分掌握和创造性应用的产物。建筑师在完成建筑功能、建筑艺术性设计的同时,也应当兼顾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以便建筑设计时其他工种的同事能同自己良好的衔接。所以了解并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工作。建筑结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其中结构方案阶段的内容是: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高度和楼层的层数以及建筑场地的类别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在确定了结构的形式之后,就需要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要求和特点来布置结构的受力构件和承重体系。选择满足建筑需求的建筑结构是建筑建设的基本要求。一种好的建筑形式更是使得建筑本身增色出众。1概述 1.1建筑结构选型的现实意义功能综合化、需求多元化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因此,现代建筑尤其是现代高层建筑,其立体和平面形状更加多样化、内部空间的分布更加复杂化与个性化,另外建筑净空高度的增加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显得更加必要。建筑结构所要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广,需要综合考虑众多领域的信息和内容,假若考虑范围出现漏洞,导致建筑结构选型不合理,“蝴蝶效应”便会产生作用,则其后续问题更多更加麻烦。建筑施工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更是旷日持久的大工程,不仅投资大,而且工期通常非常长,一旦建筑结构选型不合理并付诸实践,则积重

浅析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关键问题_马健

浅析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关键问题 马健 (汉阳陵博物馆,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上世纪90年代我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和国家鼓励钢结构建筑政策以来,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和应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阐述了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并就几个关键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和探讨。分析表明,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的形势很好,随着建筑技术、工艺和材料的不断进步,钢结构将成为建筑主要结构的选择类型。对于钢结构建筑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和各方要积极解决及予以支持,促进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住宅;发展前景;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42(2015)01-0060-05 Analyses of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Key Problems of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in China Ma jian (Hanyang Mausoleum Museum,Xi'an7100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output of steel broke through100million tons of mark in1990's last century,along with our nation's encouraging policies'implementation in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area,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has got fast development and good application,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in our country,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several key questions.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is fine,with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processes and materials used in construction’s continous improvement,steel structure will become the selec?tive type of building’s main structure.Personnel and parties related should actively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ffer supports in th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thus promoting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Keywords:steel structure;building construction;housing;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e key problem 收稿日期:2014-12-08 作者简介:马健,男,生于1965年,江苏常州人,汉阳陵博物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规划及实施。

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演变

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演变 建筑的结构从最初为了满足人类遮风挡雨最基本的需求,到人类对更长跨度、更大空间、更高高度的追求,以及如今日益复杂的建筑经历了多个发展历程:砌体结构→木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 一、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历史悠久,天然石是最原始的建筑材料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砌体材料烧结黏土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与黏土瓦并称为“秦砖汉瓦”。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能好,抗压性能好,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管理、维护方便;其缺点为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抗震性能较差,自重大,施工劳动强度高,运输耗费大。 二、木结构

我国是最早应用木结构的国家之一,木结构早在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一套严整的制作方法,并在南方地区广泛应用。其主要优点是取材方便,加工运输灵活,施工速度快,造型美观,价格便宜,耐水性能好,抗震性能较好;其缺点是承载能力不足,层数不宜超过3层,耐火性能极差。 三、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

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场、歌剧院、图书馆、会议厅、报告厅等)场所,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15层。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局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灵活;其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四、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主要适用于住宅楼、宿舍楼和公寓。其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建筑高度180以下都可以适用;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小,结构自重较大,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 五、框架-剪力墙结构

浅谈当代建筑的美观设计(一)

浅谈当代建筑的美观设计(一) 摘要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路途中一直伴随着各色建筑的同步发展,可以说建筑本身也凝结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当今的建筑学经过了近三十五年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积累,已经摆脱了曾经的理论贫乏的窘迫局面,转而进入了各种观点与形式百花争鸣的时代,不再缺乏各失的理论和复杂的形式,而是要回归建筑的本真,将建筑的美观这一重要命题再度体现出来,创造出更丰富、更新颖、更美观的建筑形象。 关键词建筑;美观;设计 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方美学的鼻祖——柏拉图就在苦苦地追寻“什么是美?”,继而西方美学界便锲而不舍地进行着关于“意义”与“本质”的艰辛探索,在这探索道路上不断迸发出美学的火花,而美学真正所蕴含的“美”不仅包括广义上的美观,也涵盖了文化美和真正的艺术美。现代主义明确的提出“形式服从功能”,而建筑作为现代生活的发生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思想甚至宗教信仰都密切相关,基于此,建筑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的功能需求就决定了建筑本身所拥有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需求方式决定了建筑的自身形式,反过来,建筑的形式又能客观地反映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是一个统一辨证的关系。由此看来,建筑之美不单单是广义的“美观”而已,功能“美”、意义“美”、文化“美”更赋予其深刻内涵。 1,美学的整体认识 我们日常所说建筑的美观主要是在探讨建筑的内外部结构的“艺术性”体现这一问题。但是通常人们都把建筑的美观放在建筑的功能后面,成为一种“尽可能实现的美观”或者说“条件允许下的美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艺术审美要求的提升,建筑的美观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而且美观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于建筑美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正如60年代的人们喜欢古朴的木质装饰,而80年代的更喜欢现代感更强的建筑风格。因此建筑的风格必然要丰富多样。而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不光是建筑师本身艺术修养的提高,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美学观,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提升自己建筑设计的质量,自然以上都是必要的前提,但是更多的要依赖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认知度的提高。否则,再美观的建筑也成为无人欣赏的废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大众的观赏性,这一点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建筑只要完成,那么其外观、内景的布局就自然而然的以固定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建筑设计者的水平有限,一味的按照自己独断的理解去设计建筑,使得该建筑成为了个人设计,无人欣赏的摆设。这就是违背了建筑要满足大众口味的要求而造成的。日常的建筑设计中也存在着多种风格和各式美学主义t如:解构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等等,大部分都存在着对建筑美观的考虑,有着广泛的哲学、伦理学等的学术理论基础。而建筑师作为建筑的缔造者,应该摆脱各种主义的条条框框带来的限制,更多的从自身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去解决这一问题。构建更多贴近现实,能体现艺术魅力,彰显建筑风格的优秀作品。 2,建筑美观的具体操作 有人曾经对建筑的美感做了一个解释,“建筑美就是要达成心灵的宁静与享受。”这是从人自身的欣赏角度去说的,而对建筑本体而言,要强调其美感,就是要有构建良好的空间、造型和居住环境。建筑美感是与实用性、经济性相关联的,与人的心理慰籍、精神愉悦以及安全感等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仅仅把美观作为建筑艺术创作的唯一要求,反而会变成一种束缚。而要实现建筑美观包涵的众多内容,我们不得不凭借高速发展的科技力量,科技是建筑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建筑各项功能主要驱动。 2,1科技与美观兼顾 科技的发展让新时期的各个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建筑业的变化则体现得更加深刻,

浅谈钢结构房屋的发展

浅谈钢结构房屋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9-09-10T16:15:25.4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朱国军 [导读] 钢结构住宅是以钢结构为骨架,配合多种复合材料的轻型墙体拼装而成,所用材料为工厂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改变了传统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砖、瓦、沙、石现场作业,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安阳鑫源安装有限公司 l 引言 钢结构住宅是以钢结构为骨架,配合多种复合材料的轻型墙体拼装而成,所用材料为工厂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改变了传统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砖、瓦、沙、石现场作业,是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在国外,采用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为数不少,而在我国,厂房、大跨结构采用已较常见,而住宅则采用不多。 2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与优势 2.1钢结构住宅的发展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房屋建筑中已广泛使用钢结构。美国是最早使用钢框结构建筑住宅的国家,日本的钢结构建筑最多。最近几年国外钢结构的住宅面积比例不断增长。在我国,厂房、大跨度结构采用钢结构的比较多,但是住宅采用的比较少。为了促进钢结构房屋的发展,我国从2002年就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推动钢结构房屋的发展。钢结构房屋有很多优势如轻质高强、综合造价低、空间布置灵活等等。所以应该积极引进、吸收国外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大大加快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推广。 2.2 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钢结构比较自重轻,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自重可以减轻20%-40%。结构重量轻减少了运输和吊装费用,基础负载也相应减少,降低了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基础的造价,从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钢结构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减少了人工费和模板等其它辅助材枓费用,综合效益十分可观。 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在建筑设计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使建筑平面能够合理分隔,灵活方便地创造开放式住宅;同时大大增加了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与传统砖混结构相比使用面积提高大约10%左右。合理的钢结构体系,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可达到90%。而传统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则因受到材料性质的限制,平面开间往往较小;反之则会造成结构构件尺寸过大,影响室内美观。 3 发展我国钢结构住宅存在的问题 3.1标准和规范问题 我国大部分的住宅标准规范是在几十年来大量使用的结构体系基础编制的,钢结构住宅体系此前在我国特别少,钢结构住宅技术不能满足我国现行强制性规范的某些条文也并不奇怪。例如我国建国以后建造的建筑多为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等耐火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由此导致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材料选用方面似乎较国外苛刻,钢结构住宅难以满足其要求。这种与国内规范不衔接的状况,使钢结构住宅项目无论在工程设计施工阶段还是工程验收阶段,都会遇到数不尽的障碍和麻烦。同济大学教授、钢结构资深专家沈祖炎对我国住宅钢结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应由政府部门组织由建筑、结构、建材方面的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的专家组成攻关小组,编制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标准和体系,使钢结构住宅这一科技成果在我国尽快实现产业化和工厂化大生产。 3.2材料选用问题 从我国已建成的钢结构住宅来看,所采用的材料是现有材料直接使用,缺乏技术创新和产品改造。例如:H+H骨架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简单技术过渡方式,即用H型钢替代中国传统砖木住宅的木梁柱或现代住宅的钢筋混凝土梁柱,而围护体系和楼层体系维持不变。这样虽然技术跨度变化不大,非常有利于现有设计及施工人员操作,但与世界住宅技术潮流背道而驰,不利于推广应用轻质墙体技术,不利于住宅的工厂化大生产。再者,与钢结构住宅主体建筑体系相匹配的配套部件尚待完善。现有市场上的配套部件种类不够多,而且价格较贵。应发展和推广与结构体系配套的标准化和模数化的配套部件。 3.3 社会对钢结构住宅的接受问题 在中国的消费者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砖混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从开始接受到逐步喜欢钢结构住宅,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已出现了钢结构住宅,居民对此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正在接受。而对于中小城市居民来说,钢结构住宅还是一个陌生的住宅体系。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对钢结构住宅这一新事物缺乏认同感。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方面,由于国内无论中等或是高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均未涉及钢结构住宅体系,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一体系也是知之甚少,而更加缺乏的是熟练技术工人,所以虽然这一体系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讲并无多少难度,但真正推行起来难度较大。 3.4 钢结构的耐火性 钢材是不燃材料,钢结构属非燃烧体,其耐热(低于150℃)性能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但耐火性能差,无防护措施的钢结构耐火极限只有0.25h左右。对于钢结构的防火由于住宅对防火的要求很高,必须有可靠的防火措施。 4钢结构住房的设计 4.1 钢结构住宅中的建筑构思 钢结构住宅的建筑构思更着重于构思的技术可行性。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力求达到建筑构思与结构构思的结合。钢结构住宅的构思一方面体现了常规意义上的建筑构思成果,另一方面更是对钢材这种材料灵活运用的表现。设计钢结构住宅的建筑师必须同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甚至机械工程师密切配合,以保证建筑构思能够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得以实施。建筑师只有在深入了解材料的特性、材料所能创造的结构形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后,才能有更广泛的构思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构思更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而且方案的可实施性才能更强。 4.2 钢结构住宅的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是钢结构建筑区别于其它结构体系建筑的一大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成败。钢结构建筑的大多数节点是露明的,露明的钢结构节点类似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榫卯结构。复杂的节点处理显示出结构的合理性,具有基于建筑技术之上的特有的结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目前,钢结构建筑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厂房建设、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研究、开发钢结构建筑,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笔者阐述了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总结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一、钢结构建筑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无论是哪一种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支撑整个建筑质量的称重骨架,这在建筑上也被称为建筑结构体系。所谓的钢结构建筑就是以钢材作为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以此结构而建成的建筑就是钢结构建筑。实际上这个概念是与木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建筑相对应的。 2.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钢构建筑开始大量应用于大型建筑体系中,如厂房、体育场馆等。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建筑开始实现国产化。我国的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受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大多采用中外合作的模式,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上海金茂大厦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凭借多年的建设经验,开始自主研究、开发和建设钢结构建筑。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2)钢结构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

建筑物的质量及工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钢结构建筑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并以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建筑中,包括商业建筑、娱乐建筑、民用建筑和体育设施建筑等等。尤其是体育设施建筑,国内最近几年新建的体育场馆,无一例外地应用了钢结构建筑技术。另外,轻钢结构建筑的异军突起,扩大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目前,一些小型建筑工程也开始应用钢结构建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虽然钢结构建筑已经大量出现,但是总体来说,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挖掘,可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的建筑特点迎合了现代建筑的发展需要。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质量小的特点,能够建设一些跨度大、负荷大的结构建筑。这一点是一些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由于现在地质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解决建筑抗震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钢结构建筑恰恰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是因为钢材在应力幅度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重量而断裂。在日本等一些地震多发国家,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首选结构,事实证明钢结构建筑也是地震中被破坏最小的建筑。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目前钢结构建筑已能进行标准化生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较低,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焊接和螺栓安装规范拼装即可,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2.国家大力支持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建筑能耗和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国

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现代木结构建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钢结构建筑的优缺点分析

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普遍,与传统建筑选用的材料不同,现代建筑选材更注重质量,钢材作为最坚固的建筑材料,已经能够在工地中普遍见到。高层跨度建筑的钢结构建筑已经被许多人们接受,并且在城市建设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那么钢结构建筑是否就是完美的最好的呢?其实不然,每一种建筑方式其实都是有弊端的,下面中国建材网小编就来讲讲钢结构建筑的优点与缺点。 建筑钢材的优点与缺点: 1、综合成本较低 钢材的稳定供给使价格的波动变得非常很小。使用薄壁轻钢结构的墙面,可以保持出色的平面。这也意味着当你在用钉子钉墙时不会产生反弹和收缩破裂的现象。是因为材料可以预先切到需要的长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2、不破坏森林资源 钢结构住宅最早起源于美国,其产生背景是由于过度的树木砍伐而造成的森林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环境的恶化。在如今全世界提倡保护森林的大环境下,美国13家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钢结构建筑,并且迅速的普及全美。由于保护环境,设计合理,竣工速度快,并具有卓越的抗震性能,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3、清洁环保、不产生有害物质。 钢结构住宅是以型钢骨架取代传统木造房屋的木骨架的一种建筑工法,使用的材料全部都是钢材,各钢材间用螺钉与钉子进行连接,不使用任何焊接以及粘合剂由搜建材网整理发布。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由于建筑过程中使用药剂等会给人体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建设工地也不会产生大量灰尘及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4、施工快捷,钢结构制造简便,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施工安装周期短。 钢结构由各种钢结构型材组成,制作方便。大量的钢结构都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制造厂中制造;精确度比较高。制成的构件可以直接运到现场进行拼装,采用螺栓连接,且结构轻,所以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此外,已建成的钢结构也利于拆卸、加固或者改造。 钢结构的缺点: 1.工程造价要比传统砖混和钢混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2.轻钢结构住宅以其特有的钢骨架和墙体,屋面等材料以及标准化、定型化的内部布局和配套设施,很难适应群众对住房可“任意处理”的习惯。钢结构已经将房屋按设计分割好了。 3.钢材易于锈蚀,应采取防护措施 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处于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必须刷涂料或镀锌,而且在使用期间还应定期维护,必须采用镀铝锌钢,才能最大程度的防腐,主体钢结构才能达到50年。 4.对新型材料要求比较多,例如:轻钢住宅的结构配隔热保温等材料,将普遍采用轻质的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 5.钢结构的耐热性好,但防火性能差 钢材耐热但是并不耐高温。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的强度就会降低。当周围存在着辐射热,温度在150度以上时,就应当采取遮挡措施。一旦发生火灾,钢结构温度达到500度以上时,就有可能全部瞬时崩溃。所以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火等级,一般情况下都会用混凝土或砖把钢结构包裹起来。

西方建筑结构的发展史

西方建筑结构的发展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2-3-16 15:23|发布者: |查看: 490|评论: 0 摘要: 伴随着社会进步,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建筑形式的新的进程。本文通过聚焦于西方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形式,从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推演到建筑形式的推陈出新,而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同时又促进了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将 ... 伴随着社会进步,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建筑形式的新的进程。本文通过聚焦于西方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形式,从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推演到建筑形式的推陈出新,而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同时又促进了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将建筑技术研究、设计、生产同新技术相结合起来是建筑形式的发展道路。 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结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的形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一座新建筑穿着华丽的外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们驻足、流连于建筑形式美给我的心灵的印记,世人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当建筑师苦苦的求索寻找新的美学形式但仍然黔驴技穷时,我们的设计者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什么?我认为形式美的源泉是功能的需求、结构的技术。所以功能、技术与艺术作为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建筑象人体一样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是系统的整体的而非孤立的局部的。当下业者对于形式美的理解是由偏颇的,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也必然会阻碍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建筑结构是指将建筑物自身及其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一种设施。古往今来人们就是在不断的利用新的材料创造着新的建筑形式。

1.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住屋形式是巢居、穴居、以及在北美的印第安人的帐篷屋,是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原始人使用木材生土当地的建筑材料建造窝棚。 2.奴隶社会的建筑 奴隶社会随着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建筑的类型建筑的规模以及建筑的形式出现巨大的变化。在古代的埃及人们利用石材建造神庙和陵墓,建筑的结构形式是梁柱体系,古希腊同样继承埃及的梁柱体系,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希腊人将梁柱发展成具有美的形式,出现古典的三柱式,以及女像柱,两者的形式不同但结构的核心是一致的以石材作为基本材料的梁柱体系。由于石材本身的力学性能是抗压能力强于抗弯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埃及、希腊的古建筑的柱距是如此的小,建筑空间也是狭小的。建筑作为单体强调的是外部空间或者建筑的内部狭小空间的神秘化。在希腊建筑往往是作为雕塑来处理的。在古罗马文化时期,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张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罗马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新的结构形式拱券结构。罗马人利用混凝土这种新建筑材料创造一种新筒形拱形工交叉拱、十字拱解决了大跨度屋盖的结构形式,继而获得了连续的复合的建筑空间。建筑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意义的建筑,正是在古罗马时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推动了新的结构形式的产生进而获得新的较大的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就功能决定形式而然,以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建筑形式的新的突破。我们在研究建筑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在罗马的建筑上仍然有希腊建筑的影子,罗马人在建筑形式上仍然沿用希腊的柱式,出现古罗马五柱式,罗马的柱式已经没有了希腊柱式结构上的意义,柱式已经成为了壁柱。成为一种装饰,同时由于罗马建筑的体量、建筑的层数的增大希腊的柱式又在罗马时期演变成券柱式、连续券、巨柱式等多种形式。从古罗马的建筑形式生成之初,它是在古希腊时代的建筑形式范围内发展,直到找到适合新技术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我们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和罗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