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素养大赛教育理论考核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2020

教科研素养大赛教育理论考核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2020
教科研素养大赛教育理论考核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2020

教科研素养大赛教育理论考核复习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9,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

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5.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1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1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12.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13.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14.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A.对象不同B.概念不同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1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

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

A.爱好B.忠诚C.热爱D.兴趣

17.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

18.()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19.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

20.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

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D.改变动作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

2.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

A.强化B.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C.消退D.惩罚E.分化与泛化4.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

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

5.以下代表人物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的有()。

A.桑代克B.贾德C.安德森D.加特纳E.吉克

6.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7.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即()。

A.动作的定向阶段B.认知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

8.一般来说,元认知策略可分为()。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计划策略D.监视策略E.调节策略

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

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C.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10.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

A.低年级学生B.高年级学生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_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2.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__________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3.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

序,将学生的学习__________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4.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决定的。

5.教学环境包括_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_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6.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

7.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__________。

8.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教育心理学2.学习3.问题情境4.学习迁移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师如何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 2.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3.应当如何理解品德的含义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5.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其2小题。每小题9分.其18分)

1.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试述青年期的心理特点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2.C【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遗传和环境。

3.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5.B【解析】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

6.B【解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而言,属于自上而下的迁移。

7.C【解析】略。

8.C【解析】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9.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0.A【解析】根据问题的定义,选A。

11.D【解析】品德是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2.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属于强迫行为,选B。

13.D【解析】领会属于理解。

14.B【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故两者概念不同。

15.A【解析】略。

16.B【解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17.D【解析】比纳量表,又称比纳一西蒙量表。

18.C【解析】题干为自我强化的概念。

19.A【解析】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

2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言语在心智技能中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略。

2.ADE【解析】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3.ABCD【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等四个。

4.BDE【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5.CDE【解析】桑代克和贾德是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代表。

6.ABCD【解析】E选项为程序性知识。

7.BDE【解析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过了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8.CDE【解析】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认知策略。

9.BCD【解析】AE属于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0.AC【解析】在选项BDE中,应当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三、填空题

1.强迫观念2.教学环境的设置3.行为与结果4.才能、品德

5.物质、社会6.场依存7.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

8.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9.感性概括、理性概括10.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五、简答题

1.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

(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

(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

(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

(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

2.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4.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5.(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于自己学科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工作较为成功。

(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

续努力。

2.【答案要点】

青年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精神生活空间扩大。青年期突破了少年期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人开始独立与社会交往,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

社交结构也由简单向复杂化发展,跨越了一个较大的心理跨度。青年离开家庭、跨入社会,同时,开始了以智力生活为重要特征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过去,观察现在,预测未来,无限地扩展视野。其二,心理发展显著,认识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实践活动的明显增加,青年的思维活动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从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出现了特有的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理想、信念、人生观初步形成。由于自我意识基本成熟,青年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以及对别人与社会的评价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还不成熟和全面,所以还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矛盾。

其三,性机能成熟。性的问题,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问题。由于性机能成熟的前倾,出现了很多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体验。但因缺乏必要的性科学知识,对性冲动又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从而产生神秘感和好奇心、羞耻心及不安感等心理矛盾,随之又会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爱慕。这是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四,情感日益丰富。青年的情感发展日益丰富。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都有很大发展,爱情的体验也已出现。但遇事仍易激动,不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表现出情感动荡不定。若受不良思想支配,易导致不轨行为。

《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教育学部分得分评分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得分 评分人 二.境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_________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________ 。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 。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_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 。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 。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 活动。 得分 评分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学前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五)

学前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五) 一、选择题 1.“教育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观点是由()首先提出的。 A.福禄培尔B.陈鹤琴C.蒙台梭利D.陶行知 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 3.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教育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B.教育的发展受国家政治历史的影响 C.教育的发展应脱离政治的影响D.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影响 4.中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点应放在()。 A.培养集体责任感B.解决同伴交往问题C.建立亲子依恋关系D.建立班级常规 5.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始社会没有幼儿教育B.幼儿教育是在1840年发展而来的 C.幼儿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 D.从奴隶社会时幼儿教育开始发展 6.“单元主题活动”这种课程类型最早是由()提出的。 A.陈鹤琴B.陶行知C.蒙台梭利D.福禄培尔 7.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D.《未成年人保护法》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属基础教育B.是儿童启蒙教育C.属义务教育D.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成熟B.生长C.遗传D.发育 10.我国传统文化比较侧重个体群体性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 A.认知发展B.情感发展C.意志力发展D.个性发展 1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良好的智力品质B.良好的道德素质C.良好的身体素质D.良好的个性品质 12.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适宜采取的形式是()。A.家访B.开家长会C.办家长学校D.教育讲座 13.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14.在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中,()是幼儿园小、中、大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A.幼儿园教育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活动目标 15.教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家的图书带到幼儿园的图书角与其他人分享,丰富了图书角的内容,教师这样做遵守了()教育原则。 A.保教结合的原则B.充分利用和发挥儿童、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 C.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D.注重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1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A.伙伴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D.行政关系 17.学前教育的()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A.发展适宜性B.启蒙性C.综合性D.独立自主性

教育理论模拟试题(一)

教育理论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0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十)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 1.教育学是研究_____教育现象及其规律____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_____教育社会现象____和____认识现象_____。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____人们主观意志_____的体现。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教书育人_____。具体任务包括____搞好教学_____、____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_____、____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_____。 5.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复杂性、创造性____、____连续性、广延性_____、___长期性、间接性______、______主体性、示范性___。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___领导者__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主导作用______作用。 7.课的类型分为_____单一课____和____综合课_____。 8.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组织教学____、____检查复习__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___巩固新教材______、____布置课外作业_____几部分。 9.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个别教学_____、___分组教学______、___现场教学______。 10.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思想品德修养_____、____知识结构_____、____能力结构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终身教育 1.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对于社会来说,终身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终身教育是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成功者。 2.教育方针 2.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定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总目标、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3.特许学校 3.特许学校:特许学校就是具有共同教育主张的一群人(比如对当地公立学校不满的一群教师或几个家长)共同拟定一份章程(charter),根据州及地方法令获得批准后,便可

最新教育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精品文档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 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 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

《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一、一、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以勒图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A.生物学起源理论B.心理学起源理论 C.劳动起源理论D.需要起源理论 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B.不平衡性 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 4、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A.认识和情感B.生理和心理 C.情感和意志D.气质和性格 5、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是指………………………………………() A.价值性教育目的B.发展性教育目的 C.操作性教育目的D.终极性教育目的 6、“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活动课程理论 C.学科课程理论D.潜在课程理论 7、制定教学计划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A.学科设置B.学科开设的顺序 C.课时数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8、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社会效益论思想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C.社会本位论思想D.个人本位论思想 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A.现代教育理论B.传统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卷)

4、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D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9、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把学生当做教育过程的主体和重心,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 A )原则。 A、学生主体 B、因材施教 C、集体教育 D、民主公正 10、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3、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B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A )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5、“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C )的特征。 A、差异性 B、连续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18、( C )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A、管理学生权 B、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19、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A ) A、反思能力 B、思考能力 C、自学能力 D、教学能力 20、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D ) 第 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全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个观点就是亚里士多德得思想?() A、美德就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人得与谐发展与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得教育目得观。 A、教育无目得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得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得()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得形式,使该事物得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得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6、当一个人得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得瞧法都就是不一样得”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7、“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得课程理念就是()。 A、关注学生对知识得收获 B、关注学生得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得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得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 8、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9、我们常说得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就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得哪一层得标准?()A、非病状态 B、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10、教师提高研究技能得三种途径就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11、抵抗外界诱惑得能力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根据学生得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得德育工作有相应得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得德育重点主要就是()。 A、基本道德知识得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得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得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得选择与确立 1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此资料转贴于贵-州、学,习_网利完成得个性心理特征就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14、小学生在识字得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得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15、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得课堂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得就是引起学生得()。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16、进城务工得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她们临时住所附近得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孩子入学。学校与教育局得行为违反了()。

《学前教育学》模拟题

《学前教育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4.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5.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6.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7.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8.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9.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0.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 11.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2.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13.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论述、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分析题 1.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l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 2.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

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二.论述题 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 1.【解题思路】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2.【解题思路】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地布置教室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十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继承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考察,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创造的金银玉饰、碑刻书画,这对理解中国古代史及文明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意念直观 3.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4.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教育 B.教学 C.综合实践活动 D.团队活动 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后辅导 D.练习 6.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 A.企业法人 B.机关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D.事业单位法人 7.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关系 D.无关系 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学生”这种做法所坚守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9.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国家用于全面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行为的基本法律是()

现代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6分) 1、狭义教育 2、多元文化教育 3、教学 4、终身教育 二、判断题(20分) 1、墨翟主张"亲知、说之和闻之"三种途径结合() 2、近代教育出现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3、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 4、教育是政治的附庸,没有任何独立性() 5、成人感加强、自我关注的加强,摆脱成人束缚的愿望强烈的是少年期() 6、课堂教学应由教师负责一切() 7、拉尔夫·泰勒是现代教育评价之父() 8、布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文化专断和符号暴力等概念() 9、教师职业不需要专门训练() 10、全球化引发的教育上的冲突主要是经济上的() 三、简答题(40分) 1、如何认识教育的产业化? 2、分析课程内容选择不同取向的特点。 3、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4、全球化对教育的要求。 四、论述题(24分) 1、评述各国终身教育的政策和实践? 答案 一 1、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的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前提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对自己的文化及其它文化的处理方式和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 3、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直接目标所展开的教师与学生双边的交往活动。 4、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接受各种培训和教育,教育不是单纯的传递知识,而应当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二、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9、错10、错 三 1、"教育产业化"。 的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越来越体现出一定的经济属性某些教育机构也向产业的轨道靠拢。但是要看到教育与其他产业的不同。在目的上,教育产业的赢利是抽象的,主要反映在学校外,教育以育人为己任,追求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在功能上,教育主要是非生产性功能,如传播知识经验、灌输道德规范等,教育的效益也不能简单的用经济指标衡量。在产品的特殊性上,教育的产出是人的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不直接创造价值,培养出来的人进入生产过程,才能反映出它的经济价值,教育产品也不能作为商品交换。教育最根本的功能在于培养人,最突出的特点还在于对人身心的直接影响,不能进行产业化。 2、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一种,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认为教材的规定了知识传递的范围、程序和基本要求,知识的传递以教材为依据,所以课程的内容理所当然被认为是上课所用的教材。以凯洛夫的影响最大。把重点放在教材上,有利于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明确教与学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教学有据可依,但教材以外在形式强加给学生,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种,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做些什么,特别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会注重学生的外显活动,无法看到经验是如何发生的,忽视深层次的学习结构,偏离学习本质。 第三种,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强调决定学习的量与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师和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景,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它一方面突破了外在强加,但由于只有学生自己知道经验的真正结果,故课程编制难度很大。 3、教育评价功能有诊断功能;改进和形成性功能;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等等。答题时展开回答。 4、全球化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变化呢? 第一,全球化的教育规范逐渐会得到确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育对话会变得经常化。大至教育研究的规范方法,如何进行教育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小到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等都会越来越多的采用国际所公认的一些做法。 第二,教育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教育,让人们珍视和平,使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合作共同面对的南北关系、人权、毒品资源短缺等问题。 第三,教育上要求重新确立人才规格和教育目的转向,培养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的人才战略和教育目标之一。教育目标在全球化之下,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必须发展尊重自由的能力和面对挑战的技能,尊重人的差异,文化遗产,培养在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团结和公平情感。 第四,全球化会引发教育上一系列的冲突。一是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具体为教学手段,教育制度和国际先进思想价值体系与本土的冲突。二是传统与反传统的矛盾。三是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矛盾。四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的矛盾。 四

20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与答案(9)

2018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与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2.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4.小陈是某中学初三学生。临近中考,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考试结果出来,小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小陈的父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害了小陈的()权利。 A.受教育 B.发展

C.生存 D.知情 5.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6.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7.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材料 C.教育手段 D.教学媒介 8.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9.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10.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操作性行为 B.辨别学习 C.潜伏学习 D.获得 11.一名5岁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83 B.100 C.120 D.1l0 12.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1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方针

2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答案2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测试题答案(2) 一、填空题 1.我国进入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 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4.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类型。 5.一般而言,一个成熟教师已达到关注学生阶段。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 8.有些学生喜欢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判断问题的标准,不轻易独立作 出判断,则他的认知方式是场依存型。 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 个领域。 10.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 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11.有的考生因为监考老师在旁边,大脑一片空白,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 种现象是社会干扰。 1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13.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14.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二、判断题 1.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经过努力就可以克服。(×) 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本质上是一样的。(×) 4.校外教育是在课程标准之外实施的教育。(√) 5.“长善救失”说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规律。(√) 6.夜自习时,教室突然停电,刚开始什么也看不见,一会儿就能分辨出物 体的轮廓,说明学生的感觉阈限提高了。(×) 7.对于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教师不予理睬,这是运用负强化的原理。(×) 8.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9.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已经掌握了守恒概念。(×)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应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11.班级就是班集体。(×) 12.封建社会初级,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3.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过程。(√) 14.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 15.是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16.独立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三、选择题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0小题,共10分)? 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 B.全班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 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7.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辅助作用? D.基础作用? 8.一次测验后,教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验属于()。?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9.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 A.1903?

现代教育理论考试试题

2015年现代教育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2、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5、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 C《学记》 D 《论语》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8、“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教育原则 2、教育艺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 2、概述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及基本要求。 3、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教育家的意识;(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3)、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4)、健康的心理素质;(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6)、法律意识。 4、概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四、论述题(30分)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教育理论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教育理论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作( )。 A.再认 B.识别 C.感知 D.回忆 2.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着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着有与张之洞同名着作( )。 A.《学记》 B.《为学》 C.《劝学篇》 D.《我的大学》 3. ( )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论。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杜威 4.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 A.课程目标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育目的 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 A.感觉阈限 B.感受性 C.统觉团 D.最近发展区 6.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7. 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学者是(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0.“有意义学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

A.布鲁纳 B.杜威 C.加涅 D.奥苏伯尔 1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15.当前存在的学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6.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是年满_______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一般为_______年)的教育。 1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_______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_______和_______。 18.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_______和_______,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_______的交叉学科。 20.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_______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_______与_______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