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部分细胞器的电镜照片

细胞中部分细胞器的电镜照片
细胞中部分细胞器的电镜照片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判一判

1.图中四个细胞器都具有双层膜。

2.a 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

3.a 的膜可以转化成b 的膜。

4.用高倍物镜观察黑藻的叶绿体时可以发现,叶绿体呈椭球形或者球形,由两层膜构成。

5.效应B 淋巴细胞中粗面内质网较发达。

a

b

c

d

画出相对应的模式图并写出名称

部分细胞器的电镜照片

练一练

1.桑树是常见的一种落叶多年生木本阳生植物,低温、光照减弱都会使叶绿素减少。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

a 、

b 是7月1日和11月1日桑树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 (填字母) 是11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 。

2.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分解糖类,叶绿体合成糖类

B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

C .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不同种类细胞的模式图

判一判

1.单细胞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2.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直接来自于高尔基体。

3.每个大液泡的细胞液中都含有无机盐、糖类、氨基酸、色素等物质。

4.细胞溶胶中分布的蛋白质较多,代谢活动的种类也较多。

5.没有中心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

6.核糖体不含磷脂,但含有核糖。

任务一:将细胞结构补充完整

任务二:根据结构特点将上述细胞分成两类

b

图中甲为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清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结构是在①下观察到的。

(2)进入内质网腔中的多肽经过加工后通过②运输至高尔基体。

(3)图乙中①②③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③、

④、⑤,④代表某种物质,它是⑥。(4)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存在⑦中。

电镜照片的裁剪和拼接

电镜照片的裁剪和拼接 对于拍摄效果理想的电镜照片,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裁剪和拼接,就可以完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电镜照片下方有一个标注栏,在标注栏中可以记录标尺、工作距离、加速电压等电镜拍摄条件,在制作插图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电镜图片缩小,将几张具有对比效果的图片拼接在一张插图中,此时数据栏中的字体会变得很小,标尺也会看不清楚。因此,在制作用于发表的插图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电镜照片下方的数据栏剪切掉,再重新制作一条标尺,并进行标记。对于单张照片的裁剪、修改电镜图片的大小及重新调整照片明暗对比度的工作需要用Photoshop软件(简称PS)来完成,而将图片拼接在一起,重新画标尺和标注文字的工作需要Illustrator软件(简称AI)来完成。 一、收集合格整理素材 将一张插图中计划用到的所有电镜照片全部复制下来,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最好给每一张照片一个文件名,以后文件名最好不要更改,因为AI软件和PS软件中的图片是链接关系,防止在拼接图片过程中出现的链接图片无法识别。 二、用Photoshop裁剪出大小完全一致的图片 1、按照图片标尺长度绘制一个矩形框 当扫描电镜图片被缩小后,标尺经常会看不清楚。因此可以先根据标尺长度绘制一个等长的矩形框,以便图像拼接后根据该矩形框重新画一条标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Photoshop CS5软件打开需要操作的图片。 ②将索引格式的电镜图片转变成RGB颜色格式的文件(执行“图像——模式——RGB颜色”命令)。 ③按照原标尺大小画一个相同长度的矩形框,并填色。具体方法如下,新建一个图层,用缩放工具拖拽图片,将标尺区域放大,在新建图层中用矩形选择工具按照标尺长度画一个等长的矩形框,用吸管工具在色板上任意吸取一个颜色,按下Alt+Delelte键,将矩形框填充上颜色。按下Ctrl+D键取消选框。将矩形框移动到图片中任意区域,裁剪时不会受到影响即可。双击抓手工具,将图片放到合适屏幕大小。

11-2 JY T 010-1996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MV_RR_CNJ_0010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1.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的说明 编号JY/T 010—1996 名称(中文)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英文)General rules for analytic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归口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主要起草人林承毅 万德锐 批准日期 1997年1月22日 实施日期 1997年4月1日 替代规程号无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定义 主要技术要求 1. 2. 方法原理 3. 仪器 4. 样品 5. 分析步骤 6. 分析结果表述 是否分级无 检定周期(年) 附录数目无 出版单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的摘要 本通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2 定义 2.1二次电子 secondary electron 在入射电子的作用下,从固体样品中出射的,能量小于50eV的电子,通常以SE表示。 2.2背散射电子 backscattered electron 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通常以BSE表示。它又称为反射电子(Reflected Electron),以RE表示。其中弹性背散射电子完全改变了入射电子的运动方向,但基本上没有改变入射电子的能量;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不仅改变了入射电子的运动方向,在不同程度上还损失了部分能量。 2.3 放大倍数 magnification 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其图像的线性放大倍数,以M表示。如果样品上长度为L s直线

如何看电镜照片

小知识 如何看电镜照片及其它 电镜照片具有直观、通俗的特点,一般大家都能看明白。但从电镜专业的角度来说,多了解一些电镜成像的基础知识,对于更好地从电镜照片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是非常有好处的。图1是一张电镜照片,在图中标出了亮、暗、黑不同的部位,并对形成亮、暗、黑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上面电镜照片是由亮(白)、暗(灰)、黑几种不同色素集合而成,对于正常的二次电子图象来说: (1)亮是代表样品高凸部位、面向检侧器的部位、具有高原子序数元素的部位,导电性能好的部位。 (2)暗则反之。 (3)不同程度的亮暗,即为不同的差异,那些孔洞、缝隙、底下部位呈现黑色。 由于样品的电磁性能、荧光性能,边缘和尖端效应造成的亮度差异,了解、综合这些样品信息,然后才能获得有关该样品形貌的正确断论,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在区分图象上,还应该注意,对于样品有透明膜的表面或透光外壳等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无妨碍地看清下面或内部的细节形态,虽然有时常常难以分清该细节是在外表还是在内部。但在扫描电镜中情况就不一样,由于电子显微镜只能“看到”5-10nm厚的深度,所以它只反映外表的形态,外表既使覆有很薄的透光层,电镜也是看不到下面细节的。

附:扫描电镜的优点及与光学和透射电镜的比较 扫描电镜的优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景深特别大。同样的放大倍数,扫描电镜的景深一般是光学显微镜的100倍,是透射电镜的1000倍左右。景深大,拍摄出来的照片立体感强,具有更多细节。表1列出了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的主要不同点。 表1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光学和透射电镜比较表项目光学显微镜(OM)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1、分辨本领: 最高 熟练操作容易达到0.1um(紫外光显微镜) 0.2 um 5 um 0.5nm 10nm 100nm 0.1~0.2nm 0.5~0.7nm 5~7nm 2、放大倍数1~2 000倍10~150 000倍100~800 000倍 3、景深短: 0.1mm(约10倍时) 1um (约100倍时) 长: 10mm (约10倍时) 1mm (约100倍时) 10um (约1000倍时) 1um (约10000倍时) 短: 接近扫描电镜,但实 际上为样品厚度所限 制,一般小于100nm 4、视场100mm(1倍时) 10mm (10倍时) 1mm (100倍时) 0.1mm (1000倍时) 10mm (10倍时) 1mm (100倍时) 0.1mm (1 000倍时) 10um (1 0 000倍时) 1um (1 000 000倍时) 2mm (100倍时) 其它同扫描电镜 说明:现在某些光学显微镜,经过光学系统特别是数字化处理后,据报到,其景深可以到达SEM的效果,但实际是否完全一样,尚待验证。

顶扣包埋:单层细胞透射电镜制样

顶扣包埋:单层细胞透射电镜制样 细胞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最常见的方法是先把贴壁的细胞酶解下来,然后离心成团,最终是对细胞团进行固定、脱水、渗透、包埋、切片和染色,最后是电镜观察。然而有些细胞酶解下来时,会造成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如贴壁生长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核中存在granule ,胰酶消化会导致granule (如图一)的消失,这时需要一种原位处理的制样方法,也就是我们要介绍的顶扣包埋单层细胞透射电镜制样方法。 有些细胞对切片方向要求比较严格,可以选用顶扣包埋。比如看到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横截面,顶扣包埋会更适用,能在一个视野看到更多纤毛横截面(如图二)。 图一、小鼠成纤维细胞。箭头所指为Granule 图二、气管上皮细胞纤毛

以活体皿(玻璃底)培养细胞为例,介绍顶扣包埋的具体操作方法: 1. PBS 浸洗一次,10 min ; 2. 2.5%戊二醛固定,30 min ; 3. PBS 浸洗三次,每次10 min ; 4. 1%锇酸固定30 min ; 5. 乙醇梯度脱水; 6. 树脂渗透,树脂 7. 聚合 注意:以上操作都在活体皿里进行,尽可能再空气干燥时制样,并做好防潮措施。 8. 顶扣粘贴再聚合 A 带玻璃底的活体皿,已完成聚合; B 40%的氢氟酸溶解玻璃底15 min ,水洗,烘干; 图三、活体皿中处理细胞,封口膜防潮 图四、已树脂聚合的活体皿 图五、正在腐蚀活体皿的玻璃底

C 从活体皿中取下圆形树脂块,单层细胞在树脂块里; 图六、圆形的树脂块 D 分割圆形树脂块成小块; 图七、分割树脂块 E 用液体树脂粘贴分割的小树脂块到空包埋块上(有细胞一面超外侧),然后再次聚合; 图八、粘贴树脂块 F 修块,为超薄切片做准备; 图九、修块

各种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整理(含出处)

1.从科研文献中找出各类显微镜的细胞图像,截图说明图像科学含义,并列出参考文献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细胞生物学杂志第26卷第3期 水稻原生质体细胞核及原生质体融合体的简易染色观察法 向太和* , 王利琳 (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3 1 0 0 3 6 ) 二.暗视野显微镜 微生物学报ActaMicrobiologicaSinica 50(10) :1366 -1372; 4 October 2010 ISSN 0001 -6209; CN 11 -1995 /Q 分离自蜜蜂(Apismellifera)的三株螺原体的基本特性 回丽静,钟志平,胡冰,杨冰,纪燕玲,于汉寿*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

三.荧光显微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年第20 卷第11期 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突变的杂交荧光显微观测 陈庆海1 , 黄君富1 , 府伟灵1 ,张雪2 , 匡红1 , 王珂1 ( 1.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重庆400038; 2.解放军第452医院检验科, 四川成都610021) 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激光生物学报第16卷第1期2007年2月 不同应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细胞骨架影响的研究* 赵红斌1, 2, 张西正1*, 吴金辉1, 郭勇1, 毛雁1 (1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天津300161;2 . 兰州军区总医院, 甘肃兰州730050 ) 五.相差显微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28 卷第 4 期2010 年8 月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 Vol.28 No.4 Aug.2010 小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γ2融合表达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电子探针、扫描电镜显微分析2

图8-12 电子探针结构的方框图 2.4.1 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电子枪、电磁透镜、消像散器和扫描线圈等。其功能是产生一定能量的电子束、足够大的电子束流、尽可能小的电子束直径,产生一个稳定的X 射线激发源。 2.4.1.1 电子枪 电子枪是由阴极(灯丝)、栅极和阳极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具有一定能量的细聚焦电子束(探针)。从加热的钨灯丝发射电子,由栅极聚焦和阳极加速后,形成一个10μm ~100μm 交叉点(Crossover),再经过二级会聚透镜和物镜的聚焦作用,在试样表面形成一个小于1μm 的电子探针。电子束直径和束流随电子枪的加速电压而改变, 加速电压可变范围一般为1kV ~30kV 。 2.4.1.2 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分会聚透镜和物镜,靠近电子枪的透镜称会聚透镜,会聚透镜一般分两级,是把电子枪形成的10μm -100μm 的交叉点缩小1-100倍后,进入样品上方的物镜,物镜可将电子束再缩小并聚焦到样品上。为了挡掉大散射角的杂散电子,使入射到样品的电子束直径尽可能小,会聚透镜和物镜下方都有光阑。 为了在物镜和样品之间安置更多的信号探测器,如二次电子探测器、能谱仪等,必须有一定的工作距离( 物镜底面和样品之间的距离)。工作距离加长必然会使球差系数增大,从而使电子束直径变大,如果电子束几何直径为dg, 由于球差系数的影响,最终形成的电子束 直径d 应为:d 2=dg 2+ds 2 ,ds 为最小弥散圆直径,它和球差系数Cs 的关系为: ds = 2 1Cs 2 α (8·2) α为探针在试样表面的半张角。因此,增加工作距离受到球差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设计了一种小物镜,是这类仪器的一项重要改进。小物镜可以在不增加工作距离的情况下,在物镜和样品之间安放更多的信号探测器,如JCXA -733电子探针,工作距离为11mm ,可同时安装四道波谱仪(WDS),一个能谱仪,一个二次电子探测器和一个背散射电子探测器,并使X 射线出射角增加到40°。高出射角减小了试样对X 射线的吸收和样品表面粗糙所造成的影响,但小物镜要获得足够的磁场必须在其线圈内通以大电流,为了解决散热问题要进行强制冷却,一般用油冷却。

电镜切片样品制作步骤

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 A悬浮培养的细胞、细菌、血细胞、精子等; 细胞使用PBS或无血清培养基离心漂洗1~2次以去除血清,离心转速依据不同离心机、不同样品自定,总时间控制在5min内;细胞团根据预设浓度在适量 2.5%戊二醛吹悬,滴加在预先置入青霉素小瓶中的托盘,4℃静置沉降2~3天,在托盘周围加入PBS,以防止样品干燥。 B贴壁培养的细胞: 在培养皿中预先加入盖玻片,使细胞贴附于盖玻片上;PBS或无需请培养基漂洗后,放置在培养板室温固定1h,4℃3 h,注意放置干燥,自行转入青霉素小瓶中,加满PBS送检。 SEM标本处理必须使用玻璃容器,需明确所用盖玻片尺寸可以放入青霉素瓶。 C组织取材 样品观察表面可达8~10mm2,高度小于5mm左右; 样品表面在固定前必须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PBS冲洗掉表面的灰尘以及不需要观察的蛋白、粘液等。能够明确标识标本的观察面。消化道、呼吸道、血管、生殖器官、泌尿等官腔内表面,尤其要注意先清洗再固定。 如需要观察脏器内结构,应依照不同的实验目的,决定目的脏器是否需要灌注清洗;固定 2.5%戊二醛浸没标本,室温1h,4℃固定3h以上,换PBS送检。 附: 2.5%戊二醛的配制

Step 1: 0.2M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磷酸二氢钠(NaH2PO 4.H2O) 2.6xx 磷酸氢二钠(Na2HPO 4.12H2O)29xx 双蒸馏水加至500毫升pH调至 7.4 Step 2: 戊二醛固定液的配制: --------------------- 25%戊二醛1ml 双蒸馏水4ml 0.2mol/L磷酸缓冲液5ml 戊二醛最终浓度 2.5% pH值 7.3-

扫描电镜原理、方法及操作

一、分析测试步骤 开机 1、接通循环水(流速1.5~2.0L/min ) 2、打开主电源开关。 3、在主机上插入钥匙,旋至“Start ”位置。 松手后钥匙自动回到“on ”的位置,真空系统开始工作。 4、等待10秒钟,打开计算机运行。 5、点击桌面的开始程序。 6、点击[JEOL ·SEM ]及[JSM-5000主菜单]。 7、约20分钟仪器自动抽高真空,真空度达到后,电子枪自动加高压,进入工作状态。 8、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样品台的移动,改变放大倍数、聚焦、象散的调整, 直到获得满意的图像 9、对于满意的图像可以进行拍照、存盘和打印。 10、若需进行能谱分析,要提前1小时加入液氮,并使探测器进入工作状态。 11、打开能谱部分的计算机进行谱收集和相应的分析。 12、需观察背散射电子像时,工作距离调整为15mm ,然后插入背散射电子探测器,用完后 随时拔出。 更换样品 1、点击“HT on ”,出现“HT Ready ”。 2、点击“Sample ”,再点击“Vent ”。 3、50秒后拉出样品台,从样品台架上取出样品台. 4、更换样品后,关上样品室门,再点击“EVAC ”,真空系统开始工作,重复开机10.1.8、 10.1.9。 关机 1、点击[EXIT ],再点击[OK ],扫描电镜窗口关闭,回到视窗桌面上. 2、电击桌面上的[Start ]。 3、退出视窗,关闭计算机. 4、关闭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5、等待15分钟后关掉循环水. 6、关掉总电源. 二. 方法原理 1、扫描电镜近况及其进展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已经被提出来了,直到1956年才开始生产商品扫描电镜。商品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从第一台的25nm 提高到现在的0.8nm ,已经接近于透射电镜的分辨率,现在大多数扫描电镜都能同X 射线波谱仪、X 射线能谱仪和自动图像分析仪等组合,使得它是一种对表面微观世界能够进行全面分析的多功能的电子光学仪器。数十年来,扫描电镜已广泛地应用在材料学、冶金学、地矿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地质勘探,机械制造、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学科和领域中,促进了各有关学科的发展。

细胞中部分细胞器的电镜照片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判一判 1.图中四个细胞器都具有双层膜。 2.a 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 3.a 的膜可以转化成b 的膜。 4.用高倍物镜观察黑藻的叶绿体时可以发现,叶绿体呈椭球形或者球形,由两层膜构成。 5.效应B 淋巴细胞中粗面内质网较发达。 a b c d 画出相对应的模式图并写出名称 部分细胞器的电镜照片

练一练 1.桑树是常见的一种落叶多年生木本阳生植物,低温、光照减弱都会使叶绿素减少。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 a 、 b 是7月1日和11月1日桑树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 (填字母) 是11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 。 2.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分解糖类,叶绿体合成糖类 B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 C .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不同种类细胞的模式图 判一判 1.单细胞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 2.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直接来自于高尔基体。 3.每个大液泡的细胞液中都含有无机盐、糖类、氨基酸、色素等物质。 4.细胞溶胶中分布的蛋白质较多,代谢活动的种类也较多。 5.没有中心体的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 6.核糖体不含磷脂,但含有核糖。 任务一:将细胞结构补充完整 任务二:根据结构特点将上述细胞分成两类 乙 丙 甲 b

图中甲为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清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的结构是在①下观察到的。 (2)进入内质网腔中的多肽经过加工后通过②运输至高尔基体。 (3)图乙中①②③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③、 ④、⑤,④代表某种物质,它是⑥。(4)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存在⑦中。

电子显微镜下的人类细胞

据国外媒体报道,下面这十五张令人惊异的人体图片,都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拍摄的,通过它们你可以更近地观察人体的内部情况。 下面将从头部开始,穿过胸腔,一直到达腹腔,经过这次自我发现之旅,让你切身体验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非凡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你将看到当细胞受到肿瘤侵扰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以及卵子第一次与精子相遇时的情景。 1.红血球 红血球 从这张图片上看,它们很像肉桂色糖果,但事实上它们是人体里最普通的血细胞——红血球。这些中间向内部凹陷的细胞的主要任务,是将氧气输送到我们的整个身体。在女性体内,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有400万到500万个红血球,男性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大约500万到600个红血球。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的人,体内的红血球数量更多,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氧气相对更少。 2.头发分叉

头发分叉 经常修剪和良好的护理,可避免像这张图片上出现发梢分叉的现象。 3. 普尔基涅神经元

普尔基涅神经元 在大脑里的1000亿个神经元中,普尔基涅神经元是体积最大的。这些细胞是小脑皮层里的运动协调大师。接触酒精、锂等有毒物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孤独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等遗传变异,都会对人类的普尔基涅神经元造成消极影响。 4.耳毛细胞 耳毛细胞 这张图片看起来好像是在耳朵里面对耳毛细胞进行近距离观察时拍摄的。耳毛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对声震作出反应时产生的机械运动。 5.从视神经中伸出的血管

从视神经中伸出的血管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血管从黑色视盘中伸出。视盘是个盲点,因为视网膜的这个区域没有光感细胞,视神经和视网膜血管从眼睛后面的这个部位伸出去。 6.舌头上的味蕾

电镜技术与细胞超微结构 复习题

电镜技术与细胞超微结构复习题 1.电子显微镜是一种什么仪器呢? 从本质上讲,电镜是一种助视仪器。人类认识自然界大部分信息来自眼睛。但是正常人眼在明视距离25cm 时,只能将相距0.2mm的两个物体分辨,小于0.2mm的物体结构细节人眼分辨不清。为了能看到生物结构更小的细节,科学家发明了各种助视仪器,不断提高人眼的分辨率,这些助视仪器有放大镜、望远镜、各种显微镜等。 2.电子显微镜科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各种电子显微镜的设计与制造; 2.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以及有关的各种设备; 3.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处理、分析和解释。 在生物电子显微技术中,同样是研究和解决电子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时这三方面的内容。 1932年他们把上述研究成果写成报告井公布于世,人们多把1932年定为“电镜诞生年”。 1939年Ruska等在德国Siemens公司,研制并生产了第一系列商品电镜,其分辨力为10nm,共生产了 40台。1942年,M.Mullan在剑桥大学研制成功第一台扫描电镜实验室装置; 电子显微镜的定义:它以电子束作为“光源”(电子束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得多,使电镜的分辨率大幅度提高),利用电磁透镜成象,并与一定的机械装置、电子和高真空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现代化、综合性精密电子光学仪器。 一、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电子束透过样品而直接成像的电镜,其电子束的加速电压一般为 50~ l00kV,样品厚度1~100nm(一般为50nm左右)。 透射电子显微镜特点: 1.分辨率极高点分辨率0.2~0.3nm,晶格分辨率0.1~0.2nm。 2.放大倍数高、变化范围广:几百倍至到几十万可调。 3.制样技术以超薄切片法为主,此外还有负染法、复型法等,样品制备比较复杂。 4.图象特点视场范围小,为二维结构平面图像。 5.应用范围广泛用于研究生物样品局部切面的超微结构,生物大分子结构以及冷冻蚀刻复型膜上的生物膜超微结构,非生物样品的纳米结构观察等。 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概念电子束照射在样品上,产生二次电子等信息,而后再将二次电子等信息收集起来放大成像。扫描电镜图像实为间接成像,其加速电压在1~30kV之间。 扫描电子显微镜特点: 1.分辨率较高一般为3~6nm,场发射式扫描电镜可达1~2nm;放大倍数一般为 20万倍,场发射式可达40万倍;放大倍率连续可调。 2.制样技术以样品表面观察法为主,此外还有冷冻割断内部结构观察法、高分辨样品制备法及管道铸型法等;可观察大而厚的样品,制备方法较为简单,样品的适应性较强。 3.图像特点景深长,图像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为三维结构图像。 4.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表面及其断面立体形貌的观察,并具有多种分析功能。 三、分析型电镜 (一)概念为装有扫描附件、能谱仪(EDX)和波谱仪(WDX)的透射电镜。 (二)特点除具有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性能以外,还可对样品微区内(几个um3)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 综合分析。 四、超高压电镜(HVEM) (一)概念为加速电压在500kV以上的透射电镜。目前世界上超高压电镜的最高加速电压为3000kV;世界 此类电镜数量较少。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各种血细胞模式图 1.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 5.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7.血小板 红细胞聚集分布 成熟红细胞随机呈块状或束状聚集在一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以下病症: 1.多种抗体暴露; 2.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 3.非典型肺炎; 4.金葡菌感染; 5.冷凝集疾病。

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中央色深,外周以苍白圈,在近红细胞边缘处又较深。形同射击之靶,在正常情况下靶形细胞极少见。但在黄疸、肝病、脾切除后,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在地中海贫血的血涂片上颇为常见。 镰状红细胞 这种红细胞两端尖锐,长而狭,形如镰刀样,见于先天性镰状红细胞贫血和Hb-C病等

Bite Cell 红细胞 由于细胞内血红蛋白变性或沉淀成块,使细胞呈半圆形,提示可能有红细胞膜的缺乏,如G-6-PD缺乏症。 水滴形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如梨形或水滴形,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及骨髓纤维化,以及地中海贫血、脾功能亢进或肾病等。 固缩红细胞 红细胞中有一侧清晰区,而血红蛋白浓缩偏向另一侧,临床上常见于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 半月形红细胞 胞体巨大,呈月形,淡红色。为衰老红细胞在制片时人工造成,或见于某些增生性贫血、血小管球性肾炎。

刺毛红细胞 亦称锯凿细胞。包括刺细胞、钻细胞及距细胞。往往见于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NH,距细胞多见于肝脏疾病,钻细胞也见于尿毒症。 球形红细胞 此种红细胞直径缩短,厚度增加,细胞中心区的血红蛋白比周围多,呈小球形状。常见于遗传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b-S等)。 椭圆形红细胞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应用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扫描电镜的功能和用途; 2)了解能谱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用途; 3)了解扫描电镜对样品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备样品。 二、实验原理 (一)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是对样品表面形态进行测试的一种大型仪器。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电子与元素的原子核及外层电子发生单次或多次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一些电子被反射出样品表面,而其余的电子则渗入样品中,逐渐失去其动能,最后停止运动,并被样品吸收。在此过程中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样品热能,而其余约1%的入射电子能量从样品中激发出各种信号。如图1所示,这些信号主要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俄歇电子、电子电动势、阴极发光、X射线等。扫描电镜设备就是通过这些信号得到讯息,从而对样品进行分析的。 图1 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的信息示意图

从结构上看,扫描电镜主要由七大系统组成,即电子光学系统、探测、信号处理、显示系统、图像记录系统、样品室、真空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电源供给系统。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从灯丝发射出来的热电子,受2-30KV电压加速,经两个聚光镜和一个物镜聚焦后,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和斑点直径的入射电子束,在扫描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入射电子束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做光栅式扫描。由于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样品中激发出的二次电子通过收集极的收集,可将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收集起来。这些二次电子经加速并射到闪烁体上,使二次电子信息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进入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入到显像管的栅极中,调制荧光屏的亮度,在荧光屏上就会出现与试样上一一对应的相同图像。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时,因二次电子发射量随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变化而变化。 故视频放大器放大的二次电子信号是一个交流信号,用这个交流信号调制显像管栅极电,其结果在显像管荧光屏上呈现的是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并反映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的二次电子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和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必须是“同步”,即必须用同一个扫描发生器来控制,这样就能保证样品上任一“物点”样品A点,在显像管荧光屏上的电子束恰好在A’点即“物点”A与“像点” A’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一一对应。通常称“像点”A’为图像单元。显然,一幅图像是由很多图像单元构成的。 扫描电镜除能检测二次电子图像以外,还能检测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发光等信号图像。其成像原理与二次电子像相同。 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前,要对样品作相应的处理。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主要要求是:尽可能使样品的表面结构保存好,没有变形和污染,样品干燥并且有良好导电性能。

如何拍一张高质量的透射电镜照片

如何拍一张高质量的透射电镜照片?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高、放大倍数高,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微细观结构,是人们了解、认识事物内部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观察透射电镜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清晰、高质量的照片。 要想摄制出一张高质量的TEM 照片,首先需要制备出合格的透射电镜样品。 样品制备 制样原则: a.简单; b.不破坏样品表面,如:避免磨样过程中产生的位错及离子减薄过程中产生的非晶现象等; c.尽可能获得大的薄区。 样品要求: a.对电子束透明(电子束穿透固体样品的厚度主要取决于:加速电压和样品原子序数); b.固体、干燥、无油、无磁性。 1.粉末样品的制备: 制备粉末样品的关键是要做好支持膜,并把粉末分散均匀、浓度适中。待支持膜干透了以后再装入电镜观察,以免在电子束的照射下,支持膜破裂。 (1).在铜网上预先粘附一层很薄的支持膜; (2).根据粉末样品性质选择合理的分散剂; (3).通过超声将粉末分散均匀形成悬浮液; (4).采用滴样或者捞样方法将粉末溶液放置在铜网上面,并烘干; (5).确保粉末样品均匀分布在铜网上,并没有污染物; (6).用洗耳球轻轻吹铜网,保证没有易落粉末。 2.块体样品的制备: 金属薄膜、陶瓷样品在最终减薄以前,要尽可能磨得薄一些,最好在30um以下,不要超过50um。 (1).切取薄片可用线切割、金刚石砂轮片切割等; (2).通过手工研磨将金属试样研磨成厚度~0.05mm的金属薄片; (3).用冲片器将金属薄片冲成直径为3mm的小圆; (4).最终减薄,样品中心部分穿孔,穿孔边缘很薄,电子束能透过,其最终减薄方法包括电解双喷、离子减薄及FIB聚焦离子束法,其中电解双喷仅适用于导电材料;离子减薄仪易于控制,但速度较慢;FIB适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切割。 电镜操作

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

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 分析 【摘要】目的:对制备的砷类中药雌黄(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进行表征,为进一步探索纳米雌黄的抗癌机理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以砒霜、硫代乙酰胺、盐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制备雌黄纳米微球;(2)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图像分析系统对雌黄纳米微球进行分析表征。结果:实验制备的雌黄纳米微球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性较好,图像分析系统示平均粒径为440 nm。结论:采用化学法可制备雌黄纳米微球。 【关键词】雌黄纳米微球表征 砷制剂对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对白血病的治疗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砷剂抗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3],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已证明含砷类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砷制剂的临床应用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毒副作用大、颗粒偏大、生物利用度较低等。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三硫化二砷(As2S3,雌黄)纳米微球,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和图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As2O3(Sigma公司);传统As2S3粉末(上海化学试剂采购公司,纯度为97%);硫代乙酰胺(TAA,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37%盐酸(南京化学试剂一厂,分析纯);无水乙醇(上海宏图化

学试剂厂,分析纯);扫描电镜(JEOL JSM6360LV,日本);能谱仪(Thermo NORAN,vantage,美国);CMIAS98A图像分析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As2S3 纳米微球制备 配制一定浓度的As2O3盐酸溶液。量取一个体积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下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上述As2O3盐酸溶液。精确称取配方量的TAA,使之溶于适量的水中,在磁力搅拌下取TAA溶液滴加至上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数分钟,分别水浴至溶液变浑浊。次日滴铜网1张后离心,弃上清,去离子水洗涤,适当温度烘干。 1.3 As2S3 纳米微球的电镜形态学观察和能谱表征 取出少量自行研制的As2S3纳米粒胶体溶液,滴有膜铜网,晾干,制得电镜样品,在JEM2010扫描电镜下随机选几个视野观察拍照,同时用X射线能谱仪(EDS)对自制的As2S3纳米粒进行元素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以检测As2S3纳米粒的组成。检测条件为Accelerating voltage: 200 keV; Take off angle: 3.94519°; Live time:174 seconds; Dead time: 66.23 seconds。同时对传统的雌黄粉末进行观察比对。 1.4 As2S3 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的图像分析 制备的As2S3纳米微球经无水乙醇超声分散后用扫描电镜拍照,而后将照片用图像扫描仪扫描并输入计算机中,CMIAS98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平均粒径和圆度等指标。 2 结果 传统的As2S3粉末在扫描电镜下呈多边形或不规则晶体状,直径

常见吸附材料电镜图片及说明

沸石:天然沸石材料表层比较紧密、光滑 沸石表面电镜照片(×1000) 活性炭表面电镜照片(×1000)

活性炭和沸石均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等作为吸附材料的特点,沸石的化学组 成可表示为(Na,K) x (Mg,Ca,Sr,Ba) y [Al x+2y Si n(-x+2y) O 2n ]·mH 2 O。构成沸石骨架的基本 结构是硅氧(SiO 4)四面体和铝氧(AlO 4 )四面体,在铝氧四面体中由于1个氧原子 的电子没有得到中和,使得整个铝氧四面体带有1个负电荷,为保持电中性,必须有1个带正电荷的阳离子(M+)来抵消,阳离子和铝硅酸盐结合的很弱,可以进行阳离子交换和可逆的脱水。这就决定了沸石对于包括NH 4 +在内的多种阳离子具有离子交换作用。活性炭和沸石作为氨氮的吸附材料时,活性炭仅仅是物理上的吸附作用,沸石具有物理和化学双重吸附作用,因此沸石的吸附量高于活性炭的吸附量。 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高于活性炭,并且在吸附过程中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 硅藻土电镜图片

硅藻土电镜图片 硅藻土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极高的孔隙率,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其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孔隙率达90%以上,比表面积达65㎡/g,超细微孔比活性炭多5000到6000倍,正是这种突出的分子筛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因而可以有效的吸附和消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它能够全自动、全天候长效持久的吸附和消除室内、车内及其他封闭空间内的甲醛、苯、二甲苯、TVOC等有害气体,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吸附饱和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的产生。是目前市面上真正一款纯天然环保、无二次污染、同 时又具有功能性、安全长效的矿物净化产品。

【求助】贴壁细胞电镜标本如何制作

【求助】贴壁细胞电镜标本如何制作 一、透射电镜细胞样品制备技术和观察方法 (一)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是利用阴极发射的电子,通过阳极中央的微孔形成的电子束穿透样品获得样品的电子信号,经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等多级电子放大至数百至数千万倍,最后成像在荧光屏上便可即时观察,或是投射到照相底片感光片上作为永久记录。由于标本必须置于高真空中进行电镜观察,所以电镜观察的生物标本必须特殊制备,不能含水,离体的生物标本要迅速加以固定,以防产生结构改变。另外,电子的穿透力很弱,这就需要把样品制成50nm~100nm厚的超薄切片(一个细胞切成100~200片)。为了使柔软的生物组织能够制成这样薄的切片,并使切片耐受高真空和电子轰击,所以在切片前要进行包埋。超薄切片技术是透射电镜观察成功的关键。 超薄切片制作样品过程大体分为取材、固定、漂洗、脱水、渗透包埋与聚合、切片、染色等。细胞超薄切片技术中如何把细胞完整无损地从培养瓶皿壁上包埋下来是最大的难题。新的定型产品无菌聚苯乙烯塑料薄膜的使用解决了这个难题,把薄膜放在培养瓶皿中,让细胞直接长在塑料薄膜上,不仅细胞生长效果好,而且可与细胞一起包埋切片,省去了

许多麻烦。 (二)超薄切片基本操作步骤 1、取材 (1)离心法适用于悬浮生长细胞或单层生长细胞,欲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低速离心,令细胞沉于锥形离心管底部,吸除上清液,立即加戊二醛固定。(2)原位法将无菌的聚苯乙烯薄膜(已消毒包装的成品)剪成适宜的小块置入培养瓶中,然后接种细胞悬液,待细胞附于薄膜上并生长后,取出进行固定。 2、固定 将离心管中的细胞团块或取出的薄膜移入青霉素小瓶中,在4℃用PBS漂洗3次,每次10分钟。再用1% 四氧化锇在4℃固定15~30分钟,接着用PBS漂洗3次。 3、脱水 用系列丙酮在室温下脱水。 50% 丙酮溶液1次,10分钟。 70% 丙酮溶液1次,10分钟。 90% 丙酮溶液2次,每次10分钟。 100% 丙酮溶液3次,每次10分钟。 4、浸透 吸弃瓶中脱水剂,加3mL纯丙酮-EPON812包埋剂(1:1体积比),室温下放置30分钟后,弃去稀释的包埋剂,加纯包

影响扫描电镜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复旦,周广荣)

影响扫描电镜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复旦,周广荣) 2011-06-20 13:35:59| 分类:SEM基础 | 标签:空间电荷加速电压扫描速度阈电流象散校正|字号订阅 作者:周广荣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上海200433) COXEM(酷塞目)有限公司Beijing Office驰奔 摘要:本文介绍影响扫描电镜图像质量的因素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分别从加速电压、扫描速度和信噪比、束斑直径、探针电流、消像散校正、工作距离以及反差对比等分析图像质量的变化原因,提出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图像质量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是20 世纪3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功能的电子显微分析仪器。SEM 以其样品制备简单、图像视野大、景深长、图像立体感强,且能接收和分析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大部分信息,因而在科研和工业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扫描电镜是非常精密的仪器,结构复杂,要想得到能充分反映物质形貌、层次清晰、立体感强和分辨率高的高质量图像仍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本文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讨论如何根据样品选择最佳观察条件。 1 加速电压 扫描电镜的电子束是由灯丝通电发热温度升高,当钨丝达到白热化,电子的动能增加到大于阳离子对它的吸引力( 逸出功) 时,电子就逃逸出去。在紧靠灯丝处装上有孔的栅极

( 也叫韦氏盖),灯丝尖处于栅孔中心。栅极上100~1000V 的负电场,使灯丝的电子发射达到一定程度时,不再能继续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即达到空间电荷的饱和(这种提法是错误的)。离开栅极一定距离有一个中心有孔的阳极,在阳极和阴极间加有一个很高的正电压称为加速电压[1],它使电子束加速而获得能量。加速电压的范围在1~30kV,其值越大电子束能量越大,反之亦然。 加速电压的选用视样品的性质( 含导电性) 和倍率等来选定。当样品导电性好且不易受电子束损伤时可选用高加速电压,这时电子束能量大对样品穿透深(尤其是低原子序数的材料)使材料衬度减小图像分辨率高。但加速电压过高会产生不利因素,电子束对样品的穿透能力增大,在样品中的扩散区也加大,会发射二次电子和散射电子甚至二次电子也被散射,过多的散射电子存在信号里会出现叠加的虚影从而降低分辨率,目前我所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TESCAN TS 5136MM) 的加速电压可在1~30kV 内任意调节,采用加速电压1~30 kV (见图1)。 图1 分别加速电压为1kV,10kV,30kV 的SEM 像, 当样品导电性差时,又不便喷碳喷金, 还需保存样品原貌的这类样品容易产生充放电效应,样品充电区的微小电位差会造成电子束散开使束斑扩大从而损害分辨率。同时表面负电

用电镜图像计数法研究细胞生长曲线

用电镜图像计数法研究细胞生长曲线 邵曼君,姜蕾,李竹川 (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北京!"""#") 贴壁依赖型动物细胞已被应用于生产许多生物制品,非洲绿猴的肾上皮细胞———$%&’细胞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在细胞的微载体贴壁生长过程中有三个主要阶段:细胞在微载体上的贴附阶段、细胞的分裂增殖阶段和后期受贴壁空间限制的缓慢生长阶段。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又称生长曲线)非常好地描述了这三个阶段,因而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涉及到生长曲线,例如通过它研究细胞培养的环境条件和空间条件对各阶段的生长速率的影响,这一问题不但与细胞的生长动力学研究有关,而且与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有关。 在以往的研究中,测量培养液中细胞密度的传统方法是结晶紫细胞核计数法 [!],先将结晶紫溶液加入微载体细胞悬浮液中,让贴附在微载体上的细胞被消化,掉入溶液并被染色,然后在倒置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当然,测得的数据是每单位体积细胞悬浮液中的细胞个数———细胞密度,即这一细胞悬浮液中的统计数据。 本研究使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微载体上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 具体的制样方法请参阅文献[,]。在我们所采用的环境扫描电镜中,可以直接观察不导电的生物样品(免除了繁琐的常规生物样品的制备),配备了特殊的生物样品台,能把含水的细胞和微载体直接 送入电镜,并能在较短时间(!-,./0) 内获得电镜图像,同时连机的图像系统又能把电镜图像迅速地储存在计算机内,这样简单的操作方法为电镜图像计数法创造了条件。计数的方法很简单,在电镜图像中任意选取,"个微载体,数出微载体观察面上的细胞数目,乘,再取平均,得到每个微载体上的细胞数目,经单位换算后,可以得到每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细胞密度(个1%2231.4)。这是一个统计结果,所以以上的方法也可以称为统计计数法。 实验所用的主要材料:$%&’细胞(从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获得)、567’8%94微载体 (:;<&.<1/<,=>%8%0进口) 、含小牛血清的?!@@培养液和磷酸缓冲液(:A=)等。培养容器取经硅化的搅拌瓶培养器和方瓶培养器。 首先,为了验证电镜图像计数法的正确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分别在接种后#、,B 、B#、C,、@+;取样,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获得的图像(部分)如图!<、!D 、!1、!8所示。同时,分别用电镜图像计数法和结晶紫细胞核计数法计数,得到的结果绘于图,中。从图中可看出,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很接近,说明电镜图像计数法的结果是正确的。应该指出的是,在细胞生 长的后期,也就是当细胞在微载体上即将铺满时,由于细胞都挤在一起(图!8) ,很难分辨,计数就十分困难,统计的误差就会较大。建议此时的细胞密度应用结晶紫细胞核计数法来测定。根据不同时间的细胞密度数据可以得到细胞的生长曲线。 本文研究了细胞接种密度、培养液中血清浓度、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等培养条件对生长的影 响。图4是不同血清浓度(EF 、!"F ) 的生长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清浓度的增加较大地影响了细胞的生长曲线,特别是在生长的初期,生长加快,使整个生长过程中,细胞密度都比血清浓度低的培养液中的细胞密度高。对不同生长阶段保持不同血清浓度的详细研究中可知:血清浓度 对细胞的贴附影响较大,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大,细胞的贴附率增加,从而直接影响了整个生长过@ !E 电子显微学报GH 5;/0H I2%17&H ?/1&’J1H =’1H ,"(B )KE!@-E,",""!年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