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大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大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大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摘要:“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文言文占了大部分内容,文言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要想收到较好的效果,便应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等能力方面下功夫。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悟与鉴赏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言文教学

“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齐森华主编),文言文占了大部分。所以,文言文教学对大学语文教学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言文从反映的历史来看,自先秦到明清,绵延数千年,可以看出我们整个民族文化发展史;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汇集有儒、道、法、墨、佛诸家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可以说,这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形的如礼俗、制度等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隐形的植根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如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文化。这些文化,特别是心理层面的隐形的文化存在于我们民族精神的潜意识中,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不利因素。大学文言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我们本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的基础上,扬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的比重相当大。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每一篇都讲。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把功夫放在字、词、句等文言基础知识方面,至于文章在写人、叙事、抒情、议理,以及构思和笔法等方面的精湛之处,注意则往往不够。这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端。到了大学,高考的压力没有了,如果语文教师还是沿袭中学的那一套做法,“填鸭式”教学,那就吃力不讨好,犯了韩愈所批评过的“小学而大遗”的错误。大学语文教学,要追求高效率,即以最少的课时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诵读可以增强语感,只有反复诵读才能品位辨析,增强语感,才有可能对语言的优点有深入的体会,从而也才可能受到感染。尤其对于短小精悍的诗词而言,诵读的意义更为重要。

在文言文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涵咏、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获得感性上的顿悟与发现,在琢磨体会流贯于诗之全程的意境、情调乃至某一具体物象的丰厚意蕴,以“意会”来弥补“言传”的不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方法之一。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强调诵读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学习一篇文言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人的认识,第一步是对事物表象的感知,它虽然不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却是对事物产生本质认识的基础。诵读文言文,熟悉组成这篇文章的语言材料,就为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学时期记忆力强,诵读的“效益”也很高,由读而懂,由懂而用,将多方得益,终生受用。“文言文那种语言材料和语言习惯,是我们从实际生活里学不到的,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第201页)学生的诵读,一开始往往表现出两种错误的倾向:和尚念经式与矫枉过正式。前者平平读起,不痛不痒,自然了无所悟;后者自我情感融合不当,所悟也就有限。要使学生通过诵

读真正达到“意会”的境界,教师就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诵读的方法上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

唐代韩愈曾从创作的角度提出过著名的“气盛言宜”说,清代学者张裕钊认为,既然文章的作者在表情达意时,需要凭借说话的气势和语气的声情来传达,从而自然地形成高下、疾徐、轻重、顿挫等音调,那么,诵读者的通过高下、疾徐、轻重、顿挫等声调的涵咏,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气势、声情,进而体会出作者的情意。根据这一理论,诵读过程中正确的声调处理,是打通作品气势、声情以及最终进入作者情意世界的关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的合理内核在于诵读有利于实现认知过程中的附带觉察和思维过程中的体验把握的结合,从而自然地形成一种“意会”知识。在课堂上,“百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声调点拨,引导学生悉心涵咏,“因声求气”,那么,为传统语文教学所特别重视的“悟性”效应,则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在课堂上当场获得。

二找出文言知识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循环与重复,不能老像中学一样孤立地讲解分析某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落、层次、主题思想、写作特点。大学语文应该在中学所学基础上拓宽加深原有的知识,并使之升为普遍的原理、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向较高层次的阅读欣赏迈步。中学六年,学生该学的文言基础知识和分析文章的起码知识基本上都学了,只是不大会运用。不大会运用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知识大多是无序的,零散的,没有形成规律,转化成能力。知识越带规律性越便于记忆,越便于理解,也越便于运用。故高明的教师总是要在给学生钥匙,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上面下功夫。

比如:记叙文体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秦晋殽之战》用了这种手法,《长恨歌》用了这种手法……记叙文体差不多都要用这种手法。老师可帮助学生找出规律:详略问题实际上是选材、组材的问题,如何选材、组材要服从主题需要,要服从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另外,记叙有详有略,才能够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

还有一些名句,妙在凝聚着某种人生的独特体验,揭示了某种人生哲理。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的是诗人苏轼怀念苏辙之情,也透视出他热爱人生的旷达情怀。这几句词概括了许许多多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中的共同感受,共同体验,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因而在感情上极易引起人的共鸣。于是得出结论:“越是个性化的感情越容易引起人共鸣。”这又是一条新规律。李煜的词不就是因为抒发了他独特的亡国之思,亡国之哀而博得人们广泛的同情么?然后可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独特体验感受总是与个人的独特经历遭遇分不开的。所以要深刻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必须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思想倾向、政治观点等。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给学生治学的方法正是立足于:今天的教为了明天的不教。每篇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把篇篇作品都淋漓尽致地讲给学生听,而在于用自己多年的治学经验帮助学生在解剖麻雀的基础上悟出共性,这共性就是原理、规律、方法,就是钥匙、双桨与点金术。学生有了它们,便可以避免做许多无用功。

三通过比较教学,使学生收效显著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历史名篇。这些名篇,从选材、立意到表现形式,都突出地反映了不同作家的创作共性、个性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些名篇为基础,根据教学与研究的需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上对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学现象、信息和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这种比较,可以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之间的比较。

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加以比较,可以认识宋词豪放风格与婉约风格的区别。苏轼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水调歌头》在构思方面,明显受李白咏月诗篇的影响,想象奇逸高妙,意境空灵蕴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是一首借月抒怀的中秋词,着重展现了出世与入世、感情与理智的矛盾,最后用理智排遣了别离之情。而《江城子》则是一首悼亡词,堪称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全词写景、记事、抒情,纯以白描手法取胜。写容貌,谓“尘满面,鬓如霜”,可见黯淡情怀;写亡妻,谓“小轩窗,正梳妆”,温馨情调;写相逢,谓“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笔;写景物,谓“明月夜,短松冈”,景物中饱含凄恻情思,无限哀伤。辛弃疾把爱国抱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到词作之中,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主要代表。作者写《水龙吟》,上片写景,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全文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但《摸鱼儿》却是辛弃疾婉约词的代表作。全文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而且比兴的运用融贯全篇,构成了整体性的象征意蕴。词的外在形象与深层寓意,若即若离,含蕴深永,耐人寻味。《声声慢》是李清照婉约词的代表作。作者借秋日平常景物,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愁苦难熬的内心活动,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又如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唐代诗歌史上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座”,他们在生活经历、仕途坎坷及创作成就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两人在思想、性格、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创作方法上,一个是浪漫主义,崇尚情感;一个则是现实主义,崇尚理性,区别十分明显。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其豪纵狂放的个性。全诗多用夸张手法,又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如“千金”、“三百杯”、“万古愁”、“千金裘”等等,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抒发了穷愁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此诗通篇运用对偶,语言极为精炼,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于重九登高时的闻见感受。孟子和庄子都擅长比喻。但是,孟子的喻体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以羊易牛”,“缘木求鱼”等。而庄子的喻体多为神奇的、幻想的事物,如“犹河汉而无极也”,“翼若垂天之云”等。

再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和李密的《陈情表》是两篇达到理想表达效果的奏章。既有很强的实用性,又有精湛的艺术性。前者居高立意,阔处行文,浅近设喻,论人议物,而且行文上大肆铺陈,正反论证,利害对举,采用了层层深入的论证艺术。后者以四字为主,具有整散错落的语言特色,选材和炼字非常精当,措词委婉得体。

四正确对待文言文传统文化的教育

对待传统文化存在着两种偏颇:一种是全盘接受,不加分析地夸大其作用;另一种就是全盘否定,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既失之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又会丧失民族的凝聚力。民族文化传统是长期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民族的共同的精神、社会心理、道德风尚,失掉这些,必然失去文化上的认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成为无源之水;全盘接受,不用现代眼光去“拿来”,去剔除,最终良莠不分,连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也保留下来,必然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大学文言文教学,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素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她激发我们每个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不会成为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包袱,相反,认识和吸收得好,还会大大促进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并成为我们民族活力的一个源泉。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徳载物的宽容性,这是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必须认同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得以繁衍的血脉。大学文言文课文里反映这种精神的有两类:一类是表现个人在艰难困厄中,不畏劳苦,刻苦自励,奋发向上,最后取得成功;另一类则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站出来维护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御侮,捍卫国家的生存和民族的独立,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教育。前者如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身遭残酷的宫刑,忍受了“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失,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极大精神痛苦,经十余年的顽强奋斗,完成了辉映千古、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孟子》语录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概念也属前者。后者如《诗经·采薇》篇中的战士,他们远离家乡,久戍边关,忍饥挨饿,奔波劳累,承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痛苦,多次喊出“曰归曰归”的强烈愿望。然而面临入侵者嚣张的气焰,战士最后表达的是“岂敢定居”、“岂不日戒”的保家卫国的决心,显示了对祖国的深深的爱。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舍财救国;战国时的屈原刚正不阿,为坚持进步的政治理想进行艰苦的斗争,最后以身殉国;汉代的苏武历十九年磨难,保持了民族的气节……,这代代相传、延续不绝的爱国情愫,汇成了华夏民族浩然正气之歌。

学习古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不重得失的乐观精神。胸怀坦荡是指人在任何时候,尤其处逆境时善于自安,不悲观不消极,不绝望不沉沦,以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苏轼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在几乎完全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他能超然对待声外之物,在《前赤壁赋》中能从怀古伤今的悲怨中跳出来,在一番对于变与不变哲理的论述中,得到了超脱的欣慰。当然苏轼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有局限,而且生活态度包含了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但是在挫折中不灰心丧气,不重得失的胸怀还是可取的,值得借鉴的。陶渊明弃官归田,不为五斗米折腰。《饮酒》(其五)描摩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摒弃世俗功名,陶醉自然韵致,乃至步入得“真意”而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大学文言文中还夹杂着一些浓厚的迷信思想、尚君唯上思想等,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看到它的消极性。

作为大学语文立体教学中的一个立面的文言文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按上述四大方面进行文言文教学,我相信,我们的大学生在阅读、鉴赏文言文方面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应。

大学语文-文言文译文

寡人之与国也孟轲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即减轻徭役、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不饥不寒”,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

2、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

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 《樊迟、仲弓问任》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老子》二章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一样吗?弦位高了就压低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弦位不足就补充些。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晏子对齐侯问》译文 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了,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所以,《诗·豳风·狼跋》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得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能总是‘相同’,就和这些道理是一样的。”

大学语文大学翻译及课后习题简答

大学语文大学翻译及课 后习题简答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末节,每件事情都有开始、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通过对事物原理的推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在开篇就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纲目结合的目标设计理念,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自我塑造的人格模式和追求远大理想的人格修养路径。为广大知识分子设定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树立远大志向,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不修养人格,不陶冶情操,不树立远大理想,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理想、志向。对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只有树立了远大志向,才有努力奋斗的正确方向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联系下面一题“第一”共同理解) 如何修身? 第一,立德、远志。《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有德,才能有大智慧、大胸怀,方能志存高远。由此可见,大学生欲进行人格修养,必须立德,必须志存高远。为了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格理想,《大学》提出了宏伟的奋斗目标。那些也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儒生士子倾其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古人尚且如此,则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立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将个人的兴衰荣辱、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通过砺志法,志存高远,激励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 第三,正心诚意。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 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

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大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论语·学而篇》 教学内容: (1)识记《论语》的基本知识——熟记课文前言部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能就文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语录根据现实写作文。 第二课《老子》(节选)(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3)能就文中具有启示意义的语句写文章。 (4)背诵或熟读本文。 详细内容:

(1)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 哲学方面:尊道有无,师法自然。 修身方面:返璞归真,虚静守柔。 治国方面:无为不争,小国寡民。(2)谈谈“曲则全”章的内涵。 老子通过讲述曲与全等六个方面的对立转化关系,宣扬了他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和以退为进的斗争策略,其中包含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课《大学之道》 (1)识记《大学》的基本知识。 (2)能够准确翻译字词句。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详细内容: (3)识记《大学》中的“三纲目”“八条目”。 “三纲目”为“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涵义。 所谓“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

第四课《采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3)分析本诗以“采薇”起兴的艺术技巧; (4)理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表达效果。 (5)熟读本诗。 教学内容: (2)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参考“学习导读”第1—3段:)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篇抒写士卒远征守边情景的著名诗篇。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反复表达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远离家园,久戍不归,深切思念故乡、亲人;二是战争频仍,转徙不定,生活艰苦得难以忍受。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些痛苦的

大学语文文言文

原文: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个妻子,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待。”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既属于郑,又归为自己,成两属之地。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请求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大学语文》课文知识点汇总

《大学语文》(专升本)重要知识点汇集 第一课天之道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主要主张 2.《道德经》的地位、篇章结构。 3. 本文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4.背诵、默写全文 5.主题思想 6.全文论证方法:归纳推理论证 第二课季氏将伐颛臾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的地位、思想及其主张 2.《论语》的体裁、内容、作者 3.本文的体裁:驳论文 二、论证方法: 1.全文论证方法:驳论点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演绎论证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类比论证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类比论证 三、修辞手法: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双重比喻) 2.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 3. “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三处反诘) 四、成语演化: 1.既来之,则安之 2.分崩离析 3.祸起萧墙 4.开柙出虎 5.季孙之忧 6.大动干戈 7.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五、重点字词 1.过:动词,责备 2.与:语助词 六、通假字 1.来:通“徕”,招徕,使归顺 七、特殊句式 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倒装句) 八、重点字词 1.是: 例句出处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判断词,是 2.疾: 例句出处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扁鹊见蔡桓公》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强

大学语文(04729)古文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秋水(庄周)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

大学语文——《大学》翻译及课后习题简答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末节,每件事情都有开始、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通过对事物原理的推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大学》在开篇就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纲目结合的目标设计理念,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自我塑造的人格模式和追求远大理想的人格修养路径。为广大知识分子设定了一种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树立远大志向,是一个人,一个读书人,一个想成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门坎。不修养人格,不陶冶情操,不树立远大理想,就做不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作为也就无从谈起。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注重理想、志向。对大学生而言,尤其如此,只有树立了远大志向,才有努力奋斗的正确方向和不断前进的动力,才能保持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志存高远,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联系下面一题“第一”共同理解) 如何修身? 第一,立德、远志。《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有德,才能有大智慧、大胸怀,方能志存高远。由此可见,大学生欲进行人格修养,必须立德,必须志存高远。为了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人格理想,《大学》提出了宏伟的奋斗目标。那些也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儒生士子倾其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古人尚且如此,则今天的大学生更应该立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将个人的兴衰荣辱、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通过砺志法,志存高远,激励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 第三,正心诚意。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

郑伯克段于鄢翻译 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个妻子,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待。”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既属于郑,又归为自己,成两属之地。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请求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最终会垮台的。”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都。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道了共叔段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于是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对庄公的责难。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去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一个母亲,我吃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颖考叔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忧虑的?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隧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于是姜氏和庄公作为母亲和儿子跟从前一样(即恢复了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孝子而说的吧?” 曹丕《典论·论文》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

【精品】自学考试版大学语文课文译文

自学考试2007版大学语文课文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

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秋水》 秋水随着时令到来,千百条川流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之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的尽处。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已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门下,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讥笑于大方之家了。” 北海若说:“井底的蛙,不能跟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跟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知识浅陋的曲士,不能跟他谈大道理,因为他被拘束于狭隘的教育。现在你走出了水崖河岸,看到了浩大的海,才知道你的鄙陋,你才可以同我谈论大道理了。天下所有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百条川流都归注到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不溢出;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分享]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言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语言文学基础课的性质,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中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以及语言、写作等课程的区别,注意与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应用性文体写作课程相区别。在整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文化基础教育职能。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一)学习、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语言文学知识部分来源: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大学语文——《冯谖客孟尝君》翻译及课后习题答案

翻译: 齐国有一人叫冯谖。因为太穷而不能养活自己。他便托人告诉孟尝君,表示意愿在他的门下寄居为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擅长。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又问他有什么本事?回答说也没有什么本事。孟尝君听了后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旁边的人因看到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让他吃粗劣的饭菜。(按照孟尝君的待客惯例,门客按能力分为三等:上等(车客)出有车;中等(门下之客)食有鱼;下等(草具之客)食无鱼。)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鱼吃。”左右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让他吃鱼,按照中等门客的生活待遇。”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外出没有车子。”左右的人都取笑他,并把这件事告诉给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车子,按照上等门客的生活待遇。”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此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我们回去吧!没有能力养家。”此时,左右的手下都开始厌恶冯谖,认为他贪得无厌。而孟尝君听说此事后问他:“冯公有亲人吗?”冯谖说:“家中有老母亲。”于是孟尝君派人供给他母亲吃用。于是从那之后。冯谖不再唱歌。 过了一年的时间,孟尝君正在做齐国的相国,在薛地被封万户食邑。由于门下养有三千多食客。封邑的收入不够奉养食客,于是派人到薛地放债收息以补不足。但是放债一年多了,还没收回息钱,门下食客的奉养将无着落。孟尝君于是想在食客中挑选一位能为他收取息钱的人。有人推荐冯谖:“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孟尝君于是请来冯谖,说想请您帮助去收取息钱。冯谖爽快地答应了。他备好车辆,整理行装,装置着契约准备去薛邑收债。冯谖在辞别孟尝君时问道:“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冯谖辞别了孟尝君,驱车到了薛地,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偿付息钱。结果得息钱十万,但尚有多数债户交纳不出。冯谖便用所得息钱置酒买牛,召集能够偿还息钱和不能偿还息钱的人都来验对债券。债户到齐后,冯谖一面劝大家饮酒,从旁观察债户贫富情况,一面让大家拿出债券如前次一样验对,凡有能力偿还息钱的,当场订立还期,对无力偿还息钱的,冯谖即收回债券。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为无力还款的老百姓免去了债务,“因烧其券”(《战国策·齐策》),冯谖说:“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强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于是,“坐者皆起,再拜”(《史记·孟尝君列传》),“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这样,冯谖就在薛地百姓中埋下了感恩于孟尝君的种子,换得民心,功德无量。冯谖办完事后,立即赶了回去。孟尝君听到冯谖烧毁契据的消息,十分恼怒,立即派人召回冯谖。冯谖刚一到,孟尝君就责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冯谖说,您有了个小小的薛邑,不把那里的百姓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旨义,把债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史记·孟尝君列传》,“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义市的典故)。孟尝君听后虽然心里不快,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挥挥手说:“先生去休息吧!”(《战国策·齐策》) 又过了一年,有人在齐愍王面前诋毁孟尝君,愍王便以“寡人不敢把先王的臣当做自己的臣”为借口罢掉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罢相后返回自己的封地,距离薛邑尚有百里,百姓们早已扶老携幼,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孟尝君此时方知冯谖焚券买义收德的用意,感慨地对冯谖说:“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出于孟尝君政治地位还不巩固的考虑,冯谖对孟尝君进言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并且说愿意“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便给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去游说魏国。冯谖西入大梁,对魏惠王说齐国之所以能称雄于天下,都是孟尝君辅佐的功劳,今齐王听信谗言,把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去了,孟尝君必然对齐王不满。孟尝君的治国谋略和才能是世人皆知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第一篇《赵威后问齐使》 1.齐王使使赵威后:使使:派遣使者的意思,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的意思;后一个“使”为名词,是使者。 2.臣奉使使威后:前一个“使”为名词,使名;后一个“使”为动词,出使。 3.有粮者亦食:“食”当给予食物讲,读“sì寺”做动词用。 4.有衣者亦衣:“衣”给衣穿,做动词用。 5.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王齐国的“王”读“wàng旺”,统治齐国的意思,作动词用。子万民:视万民如子女:“子”作动词,意动人用法。 6.上不臣于王:这个“臣”是称臣,动词 7.书未发:发:是启封的意思。 8.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胡”,哪有,岂,难道之意。 9.振困穷,补不足:振:同“赈”救济的意思。 10.彻其环瑱:瑱:是戴在耳垂上的珠玉。 11.中不索交诸侯:索:是谋求。 12.此率民出于无用者:无:没有良好的作用。 第二篇《答李翊书》 1.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期是期望,期许。几是接近。 2.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遗,是丢失的意思,俨乎,是端庄严肃的意思,茫乎茫茫然。 3.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垂是流传;法,效法。 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亟,屡次的意思,又可以解释为急迫的;劝,就是鼓励、勉励的意思。 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第一个于当从讲,或者是把讲也行。第二个于当在讲。

6.其观于人,也这个于当被讲。 7.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这第一个于当被讲,第二个于当跟、和讲。 8.问于愈者多矣,这个于当向讲。 第三篇《五代史伶官传序》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就是推究探求的意思。之是连词,连接主谓关系可以不译。第二个之字是助词当“的”讲,这里是的原因的意思。第三个之字是代词,代道理译为这个道理亦可。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是给,矢是箭,其是语气副词,表期许命令的语气,也可以视成一定、要或等的意思。就是可以解释成一定、必须这种命令式的语气。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一少牢:用猪、羊各一个作祭祀时的用品。牢:祭祀时所用的牲畜。请:取出。 4.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到仓皇东出。及是等到,仇雠就是仇敌,仓皇就是仓促,惊慌。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是全的意思,莫是“无”或者“不”的意思。 第四篇《答司马谏议书》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窃,犹“私”自的意见,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每,是往往经常,术:方法,此处指政治主张。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念:又考虑的意思。视遇,是看待,反复,指书信往来,具道:详细的说出,冀是希望的意思。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是批驳,抨击,难是责难,壬人是小人,是奸泞之人。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胥通与,相与之意,又“皆”义。非特:不仅仅。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语句解释

1.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 3.直不百步耳。(直:只) 4.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 7.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1.东面而望,不见水端。(东面:面朝东;东:动词,向东) 2.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3.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 4.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虚:虚空) 5.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自多:自夸;多:自负) 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 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 8.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 9.拘于虚也。(虚:居住的地方)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其:语气副词,表命令。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 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部,所有的。 5.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沉溺的人或事情。 1.左右以为君贱之,食以草具。左右认为孟尝君看不起他,就给他吃很差的饭。 2.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这就是那个唱长铗回去吧的人。 3.窃以为君市义。我私下认为是为你买了义。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编 第一编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 1.中国的古文献大多以“经、史、子、集”四部来分类。 2.《周易》、《诗经》、《尚书》、《礼仪》、《春秋》作为五经据传都是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流传下来的。 第二编诗骚风雅 1.《诗》按风、雅、颂三体分类。 2.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出现之前的《诗经》是众人的吟唱,至屈原的出现,则诗人的理想追求与诗的个性得以彰显,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的开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屈原的其他作品还包括《九章》、《天问》、《九歌》、《招魂》等。 《诗经》与《楚辞》作为中国早期文学史上的两大源头。虽然一为现实气质,一为浪漫气质;一温雅平和,一炽热激越;一朴素淡雅、意趣天然,一绚丽迷幻、摇曳多姿,但总体上却体现出基本一致的情感追求和理性精神,那就是同具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现实特征。 第三编秦汉史传 1.《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计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的主要特点是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其后的《左传》、《竹书纪年》二书等也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形式。 2.《国语》、《战国策》二书是国别体史书。 3.《史记》纪传体的创立,则标志着秦汉史在形式上的成熟。 4.先秦两汉时期,文史哲不分,或以文学写哲学,或以文学写历史。秦汉史传肇端于《尚书》、《春秋》。《尚书》记言,《春秋》记事。《左传》,博考旧史,广采逸闻,集记言记事于一身,深刻生动地展现了春秋两百多年的历史,是秦汉史传的奠基之作。《史记》则是秦汉史传文学发展的顶峰,是文与史结合的典范。班固的《汉书》把历史和文学交融在一起,也正是从《汉书》开始,史学和文学开始出现分流的趋势。 第四编文学的自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