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地佐辛自2009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国内专家组曾于2013年召开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研讨会,并形成《2013年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并发表于当年的临床麻醉学杂志。该建议对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积累了大量的地佐辛临床应用资料,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因此有必要对2013年以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鉴于文献中大规模、多中心、严格对照的文献仍

不多,故仍以建议形式发表,供同道们参改。

作用机制及临床药理学特点

手术后地佐辛是合成的阿片类药物,高脂溶性。因地佐辛的分子结构与喷他佐辛类似,过去认为其与喷他佐辛一样为κ受体激动药。后有研究认为其为部分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μ受体激动/拮抗剂作用,与纯μ受体激动药比较,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同样也有研究显示,该药在一定剂量下和阿片受体激动药联合使用有镇痛增强作用,可能有除阿片受体以外的中枢镇痛作用机制,但还有待进一步证明。此外,其在镇痛剂量下无致幻作用,有研究认为其为κ受体激动药。

地佐辛肌注10mg与吗啡肌注10mg产生类似强度的镇痛作用,其镇痛起效时间与吗啡相似(静注15min 内,肌注30min内),作用时间与吗啡相当(3~6h)。当稳态血药浓度超过5~9ng/ml时,对手术后患者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呈现最大镇痛效应比达血药浓度峰值时间晚20~60min。5min内静注10mg平均终末半衰期为2.4h(1.7~7.4h)。静注5、10mg,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正比。剂量超过10mg,呈非线性效应。地佐辛主要由肝代谢,所用剂量约有2/3经尿排泄,其中1%为原型药,其余为葡萄糖甘酸共轭物,地佐辛还可能存在其他排泄途径如胆道等。

地佐辛还具有以下特点:(1)地佐辛具有类似吗啡的阿片药效应,但引起的呼吸抑制作用较吗啡轻,且有封顶效应(0.3~0.4mg/kg时呼吸抑制效应最大);(2)治疗剂量的地佐辛对心脏功能与血压无明显影响;(3)地佐辛对胃肠道的影响小,在长期使用中很少引起便秘;(4)地佐辛滥用倾向低于吗啡,WHO未将其列入管制药品;国内将地佐辛列为二类精神药品。

术后镇痛建议方案

应根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镇痛方法。

单独用于术后镇痛地佐辛可用于中小手术后的单独镇痛。该药静注起效时间较快,维持作用时间适中,可用于短小手术(包括门诊手术)术中和术后镇痛,一般采取术前或术中给药,并根据术中用药情况和创伤程度决定使用剂量。对于中、大手术需使用多模式镇痛。

1.术后单独应用地佐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

在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脉缓慢注射地佐辛0.1mg/k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后镇痛泵的配方为:地佐辛0.8mg/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持续剂量为2ml/h,治疗突发痛剂量为每次0.5~2ml,锁定时间10~15min,术后持续镇痛24~48h。为治疗48h后的疼痛,可依上述浓度配制72h药量,或48h后酌情采用肌肉注射,每次5mg,4次/天,或口服其他镇痛药物。

2.多次或持续静注

在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后每2~4小时间断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2.5~10mg,持续48h。也可将地佐辛0.8mg/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注,期间如有突发痛,可静脉注射地佐辛2~4mg或其他镇痛药物。

多模式镇痛采用不同的药物或不同镇痛方式的多模式镇痛是中或大手术后主要的镇痛方法,推荐地佐辛与非甾体抗炎药或强阿片类药物配伍,也可与其他类型镇痛药物或与其他镇痛方法(主要是外周神经阻滞或创口局部浸润等区

域阻滞方法)联合形成多模式镇痛方案。

1.地佐辛与多种药物复合镇痛

(1)与NSAIDs复合应用,镇痛效果叠加,不良反应因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少,而不相加。联用时一般采用各50%剂量或只减少50%地佐辛剂量,但对于中到重度疼痛,节省吗啡量可能少于50%。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均有“天花板”效应,故不能超过说明书或药典规定剂量,非甾体类消炎药作用于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包括炎性前列腺素的产生,对已存在的前列腺素并有拮抗作用,故应一次性给药或使用负荷剂量。

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复合应用。负荷剂量: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 2.5~5mg或氟比洛芬酯50mg。背景剂量:地佐辛12.5~25mg+氟比洛芬酯125~25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术后接PCIA泵,背景剂量2ml/h。突发痛冲击剂量每次1ml,锁定时间15min。

地佐辛与帕瑞昔布钠复合应用。负荷剂量: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 2.5mg+手术前或手术结束前30~6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或在手术前30~60min,将两药合并使用。背景剂量:地佐辛25~5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术后接PCA泵,输注速度2ml/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40mg,每8~12h静脉注射一次。突发痛冲击剂量每次1ml,锁定时间15min。

地佐辛与其他NSAIDs(氯诺昔康、酮咯酸氨丁三醇等)类药物联用,方案与氟比洛芬酯相同,地佐辛和NSAIDs用量为常用剂量的1/2或全量。

(2)与阿片类药吗啡、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应用,有利于降低强效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适当的药物比例有助于增强镇痛作用。与吗啡复合PCIA。用于胸科手术后PCIA:地佐辛0.25mg·kg-1·d-1+吗啡0.25~0.4mg·kg-1·d-1或地佐辛

0.1mg·kg-1·d-1+吗啡0.5mg·kg-1·d-1.

与芬太尼复合PCIA。地佐辛0.1~0.4mg/kg+芬太尼5~15μg/kg用于PCIA。

与舒芬太尼复合PCIA。已证实术后48h以地佐辛0.3mg/kg复合舒芬太尼1.5μg/kg;或地佐辛0.4mg/kg复合舒芬太尼1.25 μg/kg时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3)与其它药物复合。地佐辛与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定、氯胺酮复合应用,可降低地佐辛用量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国内研究显示:地佐辛0.5~0.8mg/kg+右美托咪定1μg/kg,或地佐辛0.5~0.8mg/kg+地塞米松2.5~5.0mg,术后PCIA,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也有报告地佐辛0.6 mg/kg+氯胺酮3mg/k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术后PCIA,负荷量为地佐辛5mg,背景剂量2ml/h,突发痛冲击剂量每次1ml,锁定时间10min,也有协同镇痛作用,但这些药物复合的优缺点和实用价值仍待进一步证明。

2.地佐辛与区域阻滞复合应用

(1)与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联用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术后镇痛,但常存在着镇痛不完全,需补充镇痛药物。例如对于开胸手术,有临床研究以0.375%罗哌卡因T4-7椎旁神经阻滞+地佐辛0.8mg/kg或T4-8椎旁神经阻滞+地佐辛10mg+舒芬太尼2μg/kg+右美托咪定100μg行PCIA,有较好的镇痛协同效果。地佐辛也可作为其他部位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不足时的补充。

(2)与局部麻醉药混合应用于局部浸润术后镇痛

有研究显示,对于行上肢手术的患者,0.5%的布比卡因20ml中加入地佐辛0.05mg/kg行臂丛神经阻滞,可延长麻醉镇痛持续时间。也有研究予以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每侧0.375%罗哌卡因20ml)联合地佐辛PCEA,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PCEA配方:地佐辛15mg+1%罗哌卡因100mg加入到生理盐水中,总量均为50ml;PCEA采用持续输注(LCP)模式:负荷量5ml+维持量1.0ml/h+单次PCA剂量每次2ml,锁定时间15min。

围手术期其他应用

地佐辛也广泛应用于国内麻醉诱导期,于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可抑制气管拔管反应,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抑制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抑制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有效预防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等。此类应用虽有文献支持,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术后不良反应及防治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的高危因素有许多,使用阿片

类药物是其中之一。临床麻醉科医师应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等级予以不同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于有危险因素患者建议实施有效预防。常用的预防药物有司琼类、地塞米松、氟哌利多、氟哌啶醇、胃复安、阿瑞匹坦、苯海拉明、东莨菪碱贴剂等。

对于中度以上风险的患者,相关指南推荐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预防方案:

(1)氟哌利多+地塞米松;(2)司琼类+地塞米松或氟哌利多;(3)司琼类+地塞米松+氟哌利多。具体用法用量为:诱导前4~5mg静注地塞米松,术后静注氟哌利多0.625~1.25mg或肌注/静注氟哌啶醇0.5~<2mg。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管理,强调进行有效预防、联合用药以及未行预防或预防失败后应及时给予止吐治疗,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手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头晕头晕是地佐辛及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在排除其他原因并不伴有其他症状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仅需平躺休息;用药期间禁止驾驶车辆及其他机械操作。

嗜睡应用地佐辛常见嗜睡的不良反应。镇静和轻度嗜睡,可唤醒(Ramsay评分≤4分),一般无严重的呼吸道阻塞,仅需严密观察,无需处理。但对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呼吸道不通畅或不易唤醒的深度睡眠,必须加强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通气、氧合情况,意识水平),如出现呼吸抑制则按照呼吸抑制进行管理。此种情况多与药物应用方法不当,尤其是合并使用其他中枢镇静药物,或剂量过高有关。

其它单独使用地佐辛一般不引起呼吸抑制,但与其他

镇静镇痛药物合用时的协同作用可出现呼吸抑制。地佐辛导致的耐受性和依赖性虽低于强效阿片类药物,但也应加以注意预防。由于其阿片受体作用,地佐辛也可能产生瘙痒、尿潴留、出汗等不良反应,但通常较轻,无需特殊处理。

地佐辛说明书

地佐辛注射液 【药品名称】 地佐辛注射液 【英文或拉丁名】 Dezocine Injection 【汉语拼音】 Dizuoxin Zhusheye 【商品名】 加罗宁 【主要成分】 地佐辛 【化学名】 (-)-[5R-(5α,11α,13S*)]-13-氨基-5,6,7,8,9,10,11,12-八氢-5-甲基-5,11-甲撑苯并环癸烯-3-醇 【结构式及分子式、分子量】 分子式:C 16H 23 NO 分子量:245.36 【性状】 本品为略带粘稠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地佐辛能缓解术后疼痛,其镇痛强度、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当稳态血药浓度超过5~9ng/ml时,产生缓解术后疼痛的作用;当平均峰浓度达到45ng/ml时则出现不良反应。出现最大镇痛作用的时间比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晚20~60分钟。 毒理研究

生殖毒性大鼠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予地佐辛,可见母体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幼仔体重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在小鼠、大鼠、家兔致畸敏感期毒性研究中未见致畸作用。 【药代动力学】 注射本品可完全快速吸收,肌注10mg达峰时间为10~90分钟,平均血药浓度为19ng/ml(10~38ng/ml)。5分钟内静注10mg,平均终末半衰期为2.4小时(1.2~7.4小时),平均分布体积为10.1L/kg(4.7~20.1L/kg),平均全身清除率为 3.3L/hr/kg(1.7~7.2L/hr/kg)。剂量超过10mg时,呈非线性代谢。静注5、10mg,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正比,但静注20mg后与5、10mg相比,AUC大25%,全身清除率低20%。 约有所用剂量的2/3是由尿排泄,其中有1%为原形药,剩余的是葡萄糖苷酸的共扼物。未对地佐辛的蛋白结合率进行研究。静注10mg本品,不改变肝硬化患者的全身清除率,但分布容积与半衰期比正常者增加30~50%,不知本品的游离浓度在肝硬化病人中是否发生了变化。肾功能不全对本品的动力学影响未进行研究。因为本品主要是以葡萄糖苷酸的共扼物由尿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谨慎使用本品。 【适应症】 需要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各种疼痛。 【用法与用量】 肌注:推荐成人单剂量为5~20mg,但临床研究中的初剂量为10mg。应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及服用其它药物的情况调节剂量。必要时每隔3~6小时给药一次,最高剂量20mg/次,一天最多不超过120mg/天。 静注:初剂量为5mg,以后2.5~10mg/2~4小时。 【不良反应】 国外临床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为: 1.恶心、呕吐、镇静及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为3~9%。 2.头晕发生率在1~3%。 3.出汗、寒战、脸红、血红蛋白低、水肿、高血压、低血压、心率不齐、胸痛、苍白、血栓性静脉炎、嘴干、便秘、腹泻、腹痛/紧张、焦虑、神志不清、叫喊、错觉、睡眠不好、头痛、谵语、抑郁、呼吸抑制、呼吸系统症状、肺不张、复视、语言含糊、视力模糊、尿频、尿等待、尿潴留、瘙痒、红斑、等发生率<1%。 未明确因果关系的不良事件有:碱性磷酸酶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打呃、耳充血、耳鸣。国内临床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为: 单次用药组:轻度恶心发生率为1.4%。 一周用药组:轻至中度的呕吐、恶心和头晕发生率29.4%。

地佐辛对疼痛治疗

地佐辛对疼痛的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地佐辛用于缓解疼痛的临床治疗,研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术后疼痛治疗,调查患者的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炎症反应。结果地佐辛用于多模式术后镇痛,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镇痛效果;用于超前镇痛能有效地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炎性反应,以及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结论地佐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炎性发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地佐辛;术后疼痛;临床治疗;效果研究;镇痛效果;炎性发生 患者术后疼痛,神经表现为兴奋或焦虑,疼痛常为锐痛,但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严重者可伴发休克,高热等全身症状。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是新的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其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低,无明显依赖性,安全剂量范围大等优势,在临床麻醉中不同方面的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参考近期文献资料,现我院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术后疼痛治疗,调查患者的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炎症反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收集到2213例病例,患者年龄13岁至75

岁。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地佐辛进行术后疼痛治疗,调查患者的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炎症反应。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地佐辛用于多模式术后镇痛,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增强镇痛效果;用于超前镇痛能有效地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炎性反应,以及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3讨论 临床上多模式镇痛是提高患者痛阈,是患者疼痛反应部门脱敏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多模式术后镇痛是通过硬膜外阻滞或其它局部麻醉技术对患者外周伤害感受器进行局部麻醉,nasaids选择性cox-2抑制挤抑制外周炎症,通过外周神经元和和脊根神经节的传导,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使α2肾上腺素激动剂选择性cox-2抑制剂降低术后中枢痛觉超敏。多模式镇痛需遵循以神经阻滞为基础,使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药物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减少各个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和获得最大效应/副作用比的原则。 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地佐辛主要是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轻度的镇静作用[2],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2018) 地佐辛自2009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规范与优化地佐辛得临床应用,国内专家组曾于2013年召开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研讨会,并形成《2013年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并发表于当年得临床麻醉学杂志。该建议对规范与优化地佐辛得临床应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积累了大量得地佐辛临床应用资料,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因此有必要对2013年以来得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鉴于文献中大规模、多中心、严格对照得文献仍 不多,故仍以建议形式发表,供同道们参改。 作用机制及临床药理学特点 手术后地佐辛就是合成得阿片类药物,高脂溶性。因地佐辛得分子结构与喷她佐辛类似,过去认为其与喷她佐辛一样为κ受体激动药。后有研究认为其为部分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μ受体激动/拮抗剂作用,与纯μ受体激动药比较,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同样也有研究显示,该药在一定剂量下与阿片受体激动药联合使用有镇痛增强作用,可能有除阿片受体以外得中枢镇痛作用机制,但还有待进一步证明。此外,其在镇痛剂量下无致幻作用,有研究认为其为κ受体激动药。 地佐辛肌注10mg与吗啡肌注10mg产生类似强度得镇痛作用,其镇痛起效时间与吗啡相似(静注15min 内,肌注30min内),作用时间与吗啡相当(3~6h)。当稳态血药浓度超过5~9ng/ml时,对手术后患者具有明显得镇痛作用。呈现最大镇痛效应比达血药浓度峰值时间晚20~60min。5min内静注10mg平均终末半衰期为2、4h(1、7~7、4h)。静注5、10mg,剂量与血药浓度呈正比。剂量超过10mg,呈非线性效应。地佐辛主要由肝代谢,所用剂量约有2/3经尿排泄,其中1%为原型药,其余为葡萄糖甘酸共轭物,地佐辛还可能存在其她排泄途径如胆道等。 地佐辛还具有以下特点:(1)地佐辛具有类似吗啡得阿片药效应,但引起得呼吸抑制作用较吗啡轻,且有封顶效应(0、3~0、4mg/kg时呼吸抑制效应最大);(2)治疗剂量得地佐辛对心脏功能与血压无明显影响;(3)地佐辛对胃肠道得影响小,在长期使用中很少引起便秘;(4)地佐辛滥用倾向低于吗啡,WHO未将其列入管制药品;国内将地佐辛列为二类精神药品。 术后镇痛建议方案 应根据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与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镇痛方法。 单独用于术后镇痛地佐辛可用于中小手术后得单独镇痛。该药静注起效时间较快,维持作用时间适中,可用于短小手术(包括门诊手术)术中与术后镇痛,一般采取术前或术中给药,并根据术中用药情况与创伤程度决定使用剂量。对于中、大手术需使用多模式镇痛。 1.术后单独应用地佐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 在手术结束前10~20min,静脉缓慢注射地佐辛0、1mg/k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后镇痛泵得配方为:地佐辛0、8mg/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持续剂量为2ml/h,治疗突发痛剂量为每次0、5~2ml,锁定时间10~15min,术后持续镇痛24~48h。为治疗48h后得疼痛,可依上述浓度配制72h药量,或48h后酌情采用肌肉注射,每次5mg,4次/天,或口服其她镇痛药物。 2.多次或持续静注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最新)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最新) 麻醉MedicalGroup前天 来源:中华麻醉在线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月兰,邓小明,田玉科,冯艺,米卫东,杨建军,吴新民,闵苏,岳云,徐建国(执笔人/负责人),郭曲练,董海龙,蒋宗滨,薛张纲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 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 验。根据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可划 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 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 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 在。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 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3d-7d。术后痛 常见于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

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伤害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所引起的疼痛,常以疼痛高敏或感觉异常为突出表现并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和情绪改变。研究表明,从腹股沟疝修补术,到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等大小不同的手术都可发生CPSP。CPSP多为中度疼痛,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史;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术后疼痛虽有警示、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但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有效的手术后镇痛,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短期不利影响 (1)增加氧耗量: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S组和D组,各30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D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12、24、48 h D组视觉模拟评分(V AS)均低于S 组(P<0.05)。两组Ramsay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 D组患者出现恶心2例(6.7%)、呕吐1例(3.3%),均少于S组的8例(26.7%)、6例(20.0%)(P<0.01)。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满意,减少了舒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妇科子宫全切术,其优点为切口小、损伤小、患者恢复快。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是由于术中二氧化碳气腹的使用,导致术后出现的肩部酸痛和膈下腹部胀痛以及腹腔创伤后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痛等全身性疼痛(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1]。良好的术后镇痛,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尤为重要,现将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本院接收的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60例,ASAⅠ~Ⅱ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S组和D组,各30例。S组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5.5±7.3)岁,身高1.53~1.68 m,体重50~80 kg;D组患者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45.6±7.2)岁,身高1.52~1.66 m,体重52~79 kg。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肝肾合并症、无阿片药物成瘾史等。手术均行全身麻醉,术毕前30 min接镇痛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地西泮10 mg。入室开放上肢静脉,连接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诱导咪达唑仑0.05~0.10 mg/kg,丙泊酚1~2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快速诱导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VT)6~8 ml/kg,呼吸频率(RR)10~12 bpm,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2]。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 mg,并连接镇痛泵。D组给予舒芬太尼2 μg/kg+地佐辛20 m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S组给予舒芬太尼3 μg/kg+氟哌利多5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维持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按压剂量0.5 ml/次,镇痛48 h。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4年)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左云霞(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连庆泉王英伟杜怀清李师阳张建敏陈煜 目录 一、小儿疼痛评估 二、疼痛冶疗 三、小儿不同类型手术术后镇痛原则 四、小儿术后疼痛治疗注意事项 疼痛是婴幼儿和儿童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孕 25 周,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疼痛治疗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急性术后疼痛是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长期以来,由于儿童不能主诉疼痛造成疼痛评估困难,以及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或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过度担心,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由此给外科手术患儿带来痛苦并影响其康复过程。目前国外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我国小儿术后疼痛治疗严重滞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根据儿科特点集体编写本指南,提供小儿术后疼痛评估和治疗的推荐意见。 一、小儿疼痛评估 由于部分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不会主动诉说疼痛,小儿疼痛评估相对于成人更困难。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量表能作为理想的评估手段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疼痛或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儿童常用的疼痛评估方

法有:① 自我评估:患儿根据提供的量表自已评估和描述疼痛的程度。② 行为学/观察评估:测量疼痛相关的行为学表现或者对由患儿父母或监护人提供的疼痛的叙述进行评估。手术后应该定时进行行为学评估和记录。这种评估最好与其他常规评估同时进行,以避免对小儿不必要的打扰。③ 生理学评估:生理学评估:根据疼痛引起的生理学变化进行评估。在定时评估的同时,若有生命体征改变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发热等,应立即评估是否存在严重疼痛。 1、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评估疼痛程度的金标准,与成人疼痛评估的方法相同。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一条长100mm的标尺,一端标示“无痛”,另一端标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强度标定相应的位置。一般用于8岁以上儿童。 (2)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 用0~10数字的刻度标示出不同程度的疼痛强度,“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4 以下为轻度痛,4~7 为中度痛,7 以上为重度(图36- 1)。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是临床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疼痛评估方法之一。

急诊男性患者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急诊男性患者地佐辛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男性患者地佐辛注射液使用合理性,是否考虑对男性精子产生毒性的影响。方法:选用病情状况一般患者590例,使用地佐辛注射液386例,对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出院主要诊断、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及其他镇痛药物使用天数、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使用地佐辛注射液年龄40岁,占80.6%。使用3种镇痛药物的男性<50岁,占68.8%。具体年龄分布见表2。 2.3 男性患者使用镇痛药物联用分布情况镇痛药物的联用主要为地佐辛注射液及洛芬待因缓释片的联用,占95.8%,地佐辛注射液及氯诺昔康注射液的联用比例较少为15.2%。具体联用分布见表3。 2.4 男性患者使用地佐辛及氯诺昔康天数分布情况两种镇痛药物总用药时间主要集中在6~10 d,占58.7%,地佐辛注射液用药的时间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前3天,占82.6%;更换为氯诺昔康注射液用药天数为5 d以内,占71.8%。地佐辛注射液及氯诺昔康注射液的联用主要为换药当天时两种药物联用1 d,比例为85.7%,只有1位患者两种药物联用5 d。具体情况见表4。 2.5 男性患者使用地佐辛及洛芬待因缓释片天数分布情况两种镇痛药物总用药时间主要集中在4~10 d,占76.5%,地佐辛注射液用药的时间相对较长,主要集中在前7天,占76.5%;地佐辛注射液及洛芬待因缓释片联用比例较高,联用时间主要集中在前5天,占82.5%;这与洛芬待因缓释片包装及禁忌证有一定的关系。具体情况见表5。 2.6 使用镇痛药物男性患者出院主要诊断分布情况患者的病情一般,如果严重则会转入专科进行治疗。使用地佐辛注射液患者的主要诊断为骨折较多,占39.6%,主要骨折部位为肋骨骨折、腰椎骨折等。其次为脑部的创伤,占28.24%,主要为脑挫伤、脑震荡等。联用镇痛药物的主要诊断也是这些,具体情况见表6。 3 讨论 本调查急诊科地佐辛注射液应用于男性各种疼痛的结果显示,使用地佐辛的年龄<40岁的为47.4%,住院天数主要集中<9 d,单用地佐辛注射液及与口服制剂的洛芬待因缓释片联用时间主要集中在前7 d,占76.5%,使用时间超过3 d 占68.1%。地佐辛主要用于重、中度的疼痛,一般考虑前3 d的使用,而且患者症状一般,骨折患者一般行复位及固定处理,没有行创伤性的手术;脑部损伤的患者也只是进行清创缝合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就可以控制疼痛。即便选用地佐辛注射液也应该使用控制在3 d内并进行疼痛的评估。地佐辛注射液使用<72 h 更换成氯诺昔康注射液比例较少,占11.9%,较多为地佐辛注射液联用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疼痛,占联用药物的76.51%,联用不合理,联用只会增加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在治疗中也发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对症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 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春,飞,杜溢文献,克忠(共同执笔人),超,连庆泉,宋兴荣,马忠,建敏,斌,溪英,怡绮,周琪,周期,胡华琨,丽华,蓝雨雁 疼痛是小儿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孕25周时,胎儿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镇痛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急性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长期以来,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原因之一是小儿不能主诉疼痛因而造成疼痛评估困难;其次是有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作为镇痛实施的医师也对药物副作用存在过度担心。因此,很多情况下外科手术患儿的痛苦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其康复过程也受到影响。目前,国外很多先进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但我国小儿术后镇痛发展缓慢,水平较滞后。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儿童术后镇痛的发展,普及标准化的管理,从而惠及更多患儿,2014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集体撰写了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近3年来,国外关于小儿术后疼痛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本专家组在2014年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查阅国外文献进行推荐意见的更新。 一、术前宣教和准备工作 (一) 患儿及家属科普宣教 患儿及家属科普宣教的容包括: 1.详细解说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创伤必然伴有疼痛。手术期间由于使用了充足剂量的麻醉与镇痛药物,术中患儿不会有疼痛感受。 2.术后创伤恢复有一定过程,如果不采取恰当的镇痛措施,患儿就会感受到疼痛,也会因为疼痛而导致各种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影响术后康复。 3.术后镇痛期间由于监护条件的限制和呼吸管理的困难,只能使用安全但镇痛效能相对较弱的药物或者小剂量麻醉性镇痛药物。一般小手术镇痛效果较好,大手术常常需要使用镇痛泵持续输注镇痛药物。

地佐辛典型病例麻醉科

地佐辛临床应用 市场调研 (仅用于麻醉科) 临床检测点 : 咨询公司:上海思捷市场信息咨询公司

基本信息 ?医院名称: ?医院位置:省市 ?医院级别:三甲三乙二级 其他: ?医院科室规模:床位数 手术间 ?每月实施镇痛治疗/手术例数: ?观察医生姓名: ?观察医生性别:男女 ?科室职务: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其他(请注明) ?联系地址:省市区 路弄号室 ?邮政编码: ?地址:

观察记录表 申明 本人在地佐辛的临床麻醉的观察过程中所提供的数据,均依据临床实际观察所得并真实记录,特此说明。 观察员签名: 日期:2014年月日

记录编号:001 病例资料: 姓名:年龄:岁性别: 体重:过敏史: 住院号:实施手术日期: 临床诊断:接受临床手术名称: 合并症情况: 用药情况: 术前一天: 手术当天: 术前用药: 诱导用药: ●镇痛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镇静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肌松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其他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麻醉维持阶段用药: ●镇痛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镇静药物:药名,维持浓度;维持时间; ●吸入麻醉:药名,维持浓度,,维持时间; ●肌松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镇吐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其他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麻醉苏醒阶段用药: ●镇静药物:药名,维持浓度;维持时间; ●镇痛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镇吐药物:药名,剂量;总使用量; 术后镇痛泵用药: ●药物配方:药名,剂量;药名,剂量;药名, 剂量;药名,剂量;药名,剂量; ●镇痛泵维持时间;镇痛泵容量; 观察指标 ?镇痛效果评分():; ?镇静评分:; ?手术总时间:() ?恶心呕吐情况及处理:; 观察医生签名:日期:2014年月日 记录编号:002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4)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4)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丁正年王祥瑞邓小明冯艺米卫东江伟李天佐杨建 军吴新民闵苏岳云祝胜美郭曲练徐建国(执笔人/负责人)董海龙蒋宗滨薛张纲 目录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疼痛的评估 三、手术后疼痛的管理和监测 四、常用镇痛药物 五、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以及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将疼痛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于手术创伤、组织

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在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由于术后化学、机械或温度改变刺激伤害感受器导致的炎性疼痛,属伤害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早期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柩神经敏化所引起的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多为中度疼痛,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和病理生理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虽有警示和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但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有效的手术后疼痛治疗,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术后疼痛专家共识(成人)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丁正年王祥瑞邓小明冯艺米卫东江伟李天佐杨建军吴新民闵苏岳云祝胜 美郭曲练徐建国(执笔人/负责人)董海龙蒋宗滨薛张纲 目录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疼痛的评估 三、手术后疼痛的管理和监测 四、常用镇痛药物 五、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以及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将疼痛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在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由于术后化学、机械或温度改变刺激伤害感受器导致的炎性疼痛,属伤害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早期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柩神经敏化所引起的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多为中度疼痛,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和病理生理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虽有警示和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但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有效的手术后疼痛治疗,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9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王月兰,邓小明,田玉科,冯艺,米卫东,杨建军,吴新民,闵苏,岳云,徐建国(执笔人/负责人),郭曲练,董海龙,蒋宗滨,薛张纲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根据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可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3d~7d。术后痛常见于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伤害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所引起的疼痛,常以疼痛高敏或感觉异常为突出表现并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和情绪改变。研究表明,从腹股沟疝修补术,到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等大小不同的手术都可发生CPSP。CPSP多为中度疼痛,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史;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术后疼痛虽有警示、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

诺扬术后镇痛专家共识讨论稿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术后镇痛专家小组意见讨论稿 目录 一、 疼痛的危害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二、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的药理学基础 三、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推荐用药方案 四、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临床应用常见副作用及处理 五、 几类特殊人群该如何使用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 一、疼痛的危害及术后镇痛的必要性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急性疼痛,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其性质为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肌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其发生率高达19%~56%,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二、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的药理学基础 诺扬,通用名: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国际上一般认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的镇痛作用排序为:纳布啡>布托啡诺>喷他佐辛>地佐辛>丙烯吗啡。 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主要作用κ受体,对δ受体有作用不明显,对μ受体具有激动拮抗的双重作用,对三种受体的激动作用强度为,25:4:1 。由于它对阿片受体的这种独特作用,因此其具有以下的特点:1、在具有阿片类药物的良好镇痛作用的同时,几乎没有呼吸抑制;2、很少引起胃肠活动减少和平滑肌痉挛;3、不会引起皮肤瘙痒4、很少引起尿潴留的发生;5、躯体体依赖性极低,在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中仅为二类精神药品。 目前在临床上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广泛应用于静脉自控镇痛、术前镇痛、术中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一些短小手术辅助镇痛等领域。 三、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推荐用药方案 (一)麻醉科手术过程中使用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

地佐辛与芬太尼在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比较

实用临床医学2012年第13卷第12期P 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2012,Vol 13,N o 12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患者使用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5例。2组患者术前30min 口服安定10mg 。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5~0.1mL ·kg -1、依托咪脂0.3mg ·kg -1、芬太尼4~6μg ·kg -1及维库溴铵0.1mg ·kg -1静脉注射,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同时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术毕前10min 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 ·kg -1;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 ·kg -1。患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后接静脉镇痛泵。分别对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48h 内均能有效地镇痛,芬太尼组镇痛优良率为91.1%,地佐辛组镇痛优良率为 8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使用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术后镇痛 药。 关键词:地佐辛;芬太尼;术后镇痛;直肠癌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2)12-0076-02 地佐辛与芬太尼 在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比较 王晓青,柯文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杭州310003) 收稿日期:2012-08-20 直肠癌手术后的疼痛,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都很大,影响术后恢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是芬太尼,但其有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地佐辛是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1],通过对脊髓 K 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脊髓镇痛,且镇痛效果确 切,对预防和治疗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芬太尼[2-3]。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地佐辛、芬太尼在直肠癌患者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男53例,女37例,年龄38~75(56.0±0.5)岁,体质量45~80(63.0±5.0)kg ,ASA Ⅰ—Ⅱ级。均排除吸毒史、既往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史,无心、肺、肾及神经系统疾病,无阿片类药物过敏、滥用史。围术期未使用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能正确理解VAS 评分标准及PCA 泵的使用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4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ASA 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1.2方法 2组患者术前30min 口服安定10mg 。麻醉诱 导:咪达唑仑0.05~0.10mL ·kg -1、依托咪脂0.3mg · kg -1、芬太尼4~6μg ·kg -1及维库溴铵0.1mg ·kg -1静 脉注射,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同时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术毕前10min 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泰州市扬子江药业集团,批号:11021821) 0.1mg ·kg -1;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郑州贺天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μg ·kg -1。患者清醒拔出气管导管后接静脉镇痛泵,注射速度为2mL ·h -1。地佐辛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8mg ·kg -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 ;芬太尼组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61μg ·kg -1+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 [3]。 1.3评分标准及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于术后4、8、12、 24及48h 对患者镇痛效果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3分为优,≥3~≤5分为良,>5分~>10为中,10分为 差),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观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76··

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观察

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对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6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每组33 例。芬太尼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地佐 辛组:地佐辛25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术后随访48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呼吸抑制、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地佐 辛组的产妇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结论地佐辛 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在严密的临床护理观察下,不良反应轻微。 【关键词】地佐辛剖宫产术后镇痛临床护理 芬太尼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但由于会导致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地佐辛是阿片受体 混合激动-拮抗剂,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但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2]。本研究观察地佐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 良反应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年龄21~34岁,体重55~81kg。所有产妇术前心、肺功能,血生化指标均正常,排出吸毒史及既往麻醉性 镇痛药物使用史的产妇,全部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 1.2 麻醉方法 所有产妇入室后用18号留置套管针开放上肢静脉并输液。采用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左侧卧位选择L1-2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向头端轻轻放入硬膜外导管并在硬膜外腔留置4cm。产妇平卧后硬膜外开始注入2%利多卡因3~5ml实验剂量,5min待有疼痛感觉减退平面时,硬膜外再次注入2%利多卡因10ml。15min后麻醉平面满意者开始手术,常规面罩持续吸氧。 1.3 分组与镇痛方法 术毕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每组33例。芬太尼组:芬太尼1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地佐辛组:地佐 辛25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术毕时连接镇痛泵,镇痛泵持续输注速度2ml/h。 1.4 临床护理观察 由专职人员随访观察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采用VAS评价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0分最痛。并观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皮肤瘙痒及其他不良反应,出 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由临床医师及时处理病人。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产妇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ASA分级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

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2017版) 2017-12-14 06:10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1061 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冯春,刘飞,杜溢李文献,李克忠(共同执笔人),李超,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斌,张溪英,陈怡绮,周琪,周期,胡华琨,姜丽华,蓝雨雁 疼痛是小儿均具备的一种主观感受。孕25周时,胎儿疼痛感受器已经发育。新生儿不仅能感受疼痛,且会因为镇痛不充分,带来日后疼痛反应增强。急性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长期以来,小儿术后疼痛被严重忽视。原因之一是小儿不能主诉疼痛因而造成疼痛评估困难;其次是有部分镇痛药物在小儿使用受到限制,作为镇痛实施的医师也对药物副作用存在过度担心。因此,很多情况下外科手术患儿的痛苦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其康复过程也受到影响。目前,国外很多先进的儿童医院和医学中心已经建立了专门处理小儿疼痛的医疗小组,但我国小儿术后镇痛发展缓慢,水平较滞后。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儿童术后镇痛的发展,普及标准化的管理,从而惠及更多患儿,2014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集体撰写了小儿术后镇痛专家共识。近3年来,国内外关于小儿术后疼痛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本专家组在2014年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推荐意见的更新。 一、术前宣教和准备工作 (一) 患儿及家属科普宣教 患儿及家属科普宣教的内容包括: 1.详细解说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创伤必然伴有疼痛。手术期间由于使用了充足剂量的麻醉与镇痛药物,术中患儿不会有疼痛感受。 2.术后创伤恢复有一定过程,如果不采取恰当的镇痛措施,患儿就会感受到疼痛,也会因为疼痛而导致各种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影响术后康复。 3.术后镇痛期间由于监护条件的限制和呼吸管理的困难,只能使用安全但镇痛效能相对较弱的药物或者小剂量麻醉性镇痛药物。一般小手术镇痛效果较好,大手术常常需要使用镇痛泵持续输注镇痛药物。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以及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将疼痛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一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其性质为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沟疝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其发生率高达19%~56%,持续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的病理生理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 1、短期不利影响 (1)增加氧耗量: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2)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加; (3)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手术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能触发多条有害脊髓反射弧,使膈神经兴奋的脊髓反射性抑制,引起术后肺功能降低,特别是上腹部和胸 部手术后;疼痛导致呼吸浅快、呼吸辅助肌僵硬致通气量减少、无法有力地咳嗽, 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 (4)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5)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 (6)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 (7)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8)对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 (9)睡眠障碍会产生心情和行为上的不良影响 2、长期不利影响 (1)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2)术后长期疼痛(持续1年以上)是行为改变的风险因素。 二、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是术后疼痛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疼痛强度评分法 1、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 AS) 2、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3、语言等级评定量表(V erbal Rating Scale,VRS) 4、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 (二) 治疗效果的评估应定期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疗效和副反应,并据此作相应调整。在疼痛治疗结束后应由患者评估满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