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周运星

湖南省汉寿县第一中学

【摘要】学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有利于加强沟通联络,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简单实用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我校在与企业联合开发“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并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管理效果。但是,在完善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方面。因此,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和校园网的应用,是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学校管理;信息化;校园网络

学校信息化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活动效率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

创新人才等具有深远意义。正因为如此,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自1994年启动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建设以来,特别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辟第十九章,论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任务,足以证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地位。

一、学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比如,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传递课堂教学观摩;各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模式等活动通过信息平台分享,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学校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教学信息化。如果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不提高,就不可能为师生创造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条件,就不可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程。管理工作是领导的事,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的事,领

导不带头走,教师就不会跟着走,所以只有学校管理信息化了,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学校管理最具体的工作在于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条件有精神层面的,也有物质层面的。就物质层面而言,就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提供良好的服务。

为此,我校设立了六大职能科室和三个年级部,各科室部每天的日常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事务繁多,如:资源管理、教务管理、教研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办公管理等各种管理活动,要想提高管理效能,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辅助作用才能有效地完成。因此各种管理系统、管理平台应运而生,比如,学校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广播网、监控网、网上阅卷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字化校园硬件、软件系统。这些系统能否有效利用,能否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打造高效课堂,从而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各系统质量高低,由于这样的产品很多且质量高低不同,则使用效果也不一样,特别是这些系统相对独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能选择好每一个子系统,且将各子系统统一在一个管理平台上供学校使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有利于学校与社会沟通

学校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家校联系越来越密

切。为了了解社会对学校的办学反响和评价,便于学校改进工作,为了争取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和理解,学校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讯平台和通讯运营公司通讯平台进行通信联络,这既能加强学校内部方方面面的沟通,也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便捷的联系。师生在校活动是离不开消费的,选择好校园一卡通系统,能方便地、高效地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好良好的服务。

(四)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因此,我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广播网、监控网、网上阅卷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字化校园硬件、软件系统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教师创建高效课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创设高效教

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提供充分的交互性,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共同学习和个别学习以及学习互动能自如运用,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有利于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所以学校建立一个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简单实用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非常必要。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业企业多,涉及内容广。目前也有不少学校在上述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但真正将上述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开放的、实用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还很少。我校经过慎重考察、认真研究,将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确立为我校办学特色之一,因此在学校管理信息化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

二、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2001年我校信息化建设正式起步,先后建立了校园网、广播网、监控网、多媒体教室等系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也发挥过一些作用,但是,由于师生认识不高,系统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使用效率不高,设备闲臵情况严重。特别是学校经费短缺和技术力量薄

弱是最突出问题,怎么办?如何突破资金和技术瓶颈?一方面,学校领导集体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外出参观学习,特别是认真分析当前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时代所需,认真分析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现状,最后一致认为,将学校办学特色创建定位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无论多大困难,我们都要闯,不成功,不停步。

我校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管理信息化建设,二是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只有先有了管理信息化,才会有教育教学信息化。为使大家明确学校意图,我们加强了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学习文件精神;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请进来,请专家来校讲学;开展热烈讨论等方法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确定了建立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为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重要目标,为此学校出台了《汉寿一中2001—2020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这一发展规划,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其中前10年为重点建设与管理使用阶段,后10年为资源融合与科研创新阶段。所以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实验、使用就成了一把手工程。为此,校长主抓,全校师生、相关企业员工积极参与。

而且,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经费投入。十多来,

学校计算机网络、广播网、监控网、多媒体教室等系统更新换代三次,教师配臵笔记本电脑更新换代两次。先后投入资金逾千万元,这在一个小县城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中是少见的。现有的硬、软件设施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同时,加强师生培训,让学校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尽快掌握操作方法。特别是对一线教师的培训。一方面,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而落后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开展业务培训,教会他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和设备。通过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各种专题报告会,大力推广使用这一系统。并通过各种有关信息技术交流的场合、场所,对外大力推介该系统。

强化系统的管理,变常规管理为管理常规。首先明确了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专门管理该系统信息上传和考核评比工作,并出台了《汉寿一中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管理考核办法》,作为量化各科室部工作的重要考评依据,以此推动各科室部用好管好该信息化系统。

(二)成立开发小组,加强系统研究

一方面,学校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资金筹措,硬、软件系统的采购;负责推进系统应用。成立以信息中心主任为首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开发工作小组,负责系统相关

软件的选用或设计、制作;负责各系统的集成、安装调试和管理维护。

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科学研究。将实践工作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研究。近年来,学校以“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题,申报了湖南省“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科研课题,将“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发与使用作为科研课题进行科学研究。

(三)创新合作机制,实行校企共建

在十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首先是经费短缺,再次是研发技术薄弱。建设的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学校领导陷入了一片责难之中。怎么办?是退,还是进?正在不能决断之时,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了,我们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再一次统一认识,克难奋进,突破瓶颈,终于找到了创新合作机制,实行校企共建之路。

从2010年开始,我校与中国电信全面合作,电信为我们提供了网络支撑和硬件设备,并把网络带宽提高到100兆到中心机房,同时还给予了现金支持。2011年7月我校成为了“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教育信息化实验基地”。

积极寻求与教育软件公司的合作。学校出思想、组织框架,提出具体设计要求,然后同软件公司共同开发,学校成了软件公司的实验场,开发成本由软件公司承担,开发的成

果由学校和公司共享。由于有中国电信和软件公司的大力支持,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上节省了大量成本。

(四)打造硬件平台,建构管理系统

经过几年的磨砺与研发,汉寿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出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简称“添翼校园”诞生了!“添翼校园”为汉寿一中走向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1、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结构

“添翼校园”是将学校各种硬、软件系统集成在一个管理平台上。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服务的综合网络系统;它由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校园监控、网上课堂、图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家校互通等子系统和中国电信“翼支付”系统(即校园一卡通)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

2、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

“添翼校园”各子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教师、学生和家长只要通过上网进入管理平台就可以使用各个子系统。无论是用桌面电脑、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都行,非常方便。“添翼校园”采用帐号密码机制进行身份认证,教师、学生、学生监护人这三类人员经授权可登录“添翼校园”进行权限内的各项操作。教师通过帐号密码登录“添翼校园”后可进行教学相关工作、学生管理相关工作、教学

资源信息流转、家校沟通、网上学习等操作,管理人员通过帐号密码登录“添翼校园”后可进行人事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信息管理、权限管理等各项操作。学生通过帐号密码登录“添翼校园”后可查看本人在校的各种信息,进行网上学习,选课、评价教师,与老师在线交流等操作。学生监护人通过帐号密码登录“添翼校园”后可查看子女在校的各种信息,与老师在线交流,进行远程控视等操作。家长还可在各地电信营业厅存入子女生活费,学生利用校园卡,在学校圈取生活费并消费,家长可通过手机接收学生的成绩、在校表现、消费情况、及学校发给家长的其它信息。学生校园卡通同时也是学生身份证时、考勤、图书借阅等的证件。

3、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

“添翼校园”具有四大基本功能。一是学校管理信息化功能。即学校各个层面上的管理工作都可以利用该系统的辅助作用来完成;二是基础通讯功能。即使用互联网通讯平台和通讯运营公司通讯平台做技术支撑进行通讯服务,除常用的基础通讯功能外,还有如家校互通功能等;三是校园一卡通服务功能。通过与手机绑定的校园卡和电信翼支付平台在校园内进行刷卡电子消费,如购买商品、吃饭、用水等;四

是校园卡的身份识别功能。如师生出入校门、学生公寓、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等的身份识别。

4、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1)便捷性。学校管理信息录入、存储、反馈、发布和查询非常便捷。管理信息是指学校资源信息,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校产资源等和学校管理行为信息,如各科室部馆的工作安排、工作日志、工作总结、检查考核、通知公告、教研信息、工资津贴发放等管理行为信息及公示信息。学生或家长通过电脑登录学校管理平台可以浏览学校精心挑选的网校、电子期刊和其它课外读物,省去了在网上漫天寻找有用读物的烦恼。

(2)自动化。“添翼校园”使得学校办公自动化,信息流转自动化,课表编排自动化,考试组织自动化,学生管理自动化,校产管理自动化,师生考评自动化,信息归档自动化等。

(3)互动性。师生交流、家校互动有特点。学生及家长可利用电脑、手机直接登录本系统,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成长记录、消费纪录等情况。特别是教师还可将学生的选课结果、课表、考试安排、成绩、学分、综合素质评价、日常行为记录等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家长,家长可直接给教师回复信息。

(4)直观性。直观有效的网上课堂显现添翼校园网特点。学生可在双休日、寒暑假及其它业余时间等在家登陆“网上课堂”,视频听课,犹如身临其境。网上课堂资源是学校精心选择后提供的,有本校的、名校的优秀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免除了家长给孩子找家教之苦,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将该系统全面开放家长远程视频探视孩子的功能,家长可通过电脑登录学校管理平台,点击“查看教学现场”,远程视频观看学生上课情况。该功能特别受到了留守学生家长的欢迎。

(5)安全性。添翼校园网强调安全便捷的校园卡支付特点,家长只要到当地电信营业厅或登录电信翼支付网站通过网银为学生的校园卡预存生活费、书杂费等所有学生在校消费需要的资金(即充值),学生在校凭校园卡消费。学生消费的情况又会自动反馈到家长手机上。方便家长全面掌握孩子资金使用情况,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

(7)拓展性。添翼校园网具有功能拓展特点,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系统功能。如各学校科室设臵不同,一校带多校等情况也与汉寿一中不同,软件公司都可以定制。另外,一些应用软件也可以整合其中,如作业布臵与批改系统、网上阅卷系统等都可以集成其中。

三、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产生的效应

我校现在正全面使用“添翼校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汉寿一中教师、学生及多数家长已离不开此系统了,否则将不能很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添翼校园”运行两年多来,产生了显著的管理效应和强大的社会影响。

(一)积极效应

1、促进学校管理效率化

通过“添翼校园”,学校校长可以通盘把握学校全局,实时掌握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审阅各类文件,传达各类指令,与师生进行在线交流。“添翼校园”可以让校长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无论何时何地校长都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方便地、实时地把握学校管理动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与家长普遍反应管理效率高。

办公室及各职能部门通过“添翼校园”可以实现各种办公信息在平台内的自动、便捷流转。学校办公室可以轻松的开展学校宣传,发布通知公告,实行文件传递、上传部门日志,总结,检查督促各科室部工作,真正做到了无纸化办公。真正做到了校务公开。真正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教务科通过“添翼校园”能使学籍管理、课程编排、考试考务、网上阅卷成绩汇总等工作自动化,能实时进行教学考评、有效进行教学监测与评估。

学生科通过“添翼校园”可以实时监控校园内学生动态,

及时对学生日常行为和班级常规管理进行考评,实时发布管理信息,便捷查看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生评语鉴定,收集班主任计划总结,方便与家长沟通联系。

后勤科通过“添翼校园”可以便捷地将教职工工资、津贴、奖金的发放明细发到了教师的桌面上,每个教职工可以实时看到信息提醒。设备资产管理也更加规范。谁要维修、维修了没有,上网一看就知道。

2、满足不同层次工作和学习需求

“添翼校园”以其强大的实用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人群的需求,领导们称她为学校管理的好助手,教师们称她为教学中好帮手,同学们称她为学习上好朋友,家长们称她为可以亲密交流的好閨友。

“添翼校园”为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网上课堂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能让教师看到教学现场,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校表现以及在校消费情况提交与发布都很方便,家校互动让教师方便地与学生家长交流,撰写和提交计划、总结、论文都比以前方便多了。上班考勤、校园消费一卡通功能的实现让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真的离不开她了!

“添翼校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课堂上没有学习好的课程还可以再学,学生还可以实时查询到考

试成绩、在校表现情况,在校吃饭、用水等消费和出入校门、图书馆考勤等用校园卡都很方便,学生还可以与老师轻松交流。

过去,家长很难准确了解学校办学情况,也难以掌握子弟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自从有了“添翼校园”,家长对学校和子弟心中有底甚至了如指掌,满足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

3、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全新的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引起了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普遍关注的同时,其服务功能获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许。刚开始试用此系统时,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现在无论是工作和学习、甚至生活已离不开此系统了。“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研发、使用和推广模式的有益尝试以及实践的成功,是我校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校企联合办学精神的一次成功探索,具有强大的示范性和社会影响力。

历经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教育信息化探索之路上,汉寿一中找到了教育信息化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并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了教育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11年以来,湖南省教育厅、中国电信集团、湖南省电信、浏阳市教育局、郴州市教育局等部门领导,长沙

市长郡中学、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湘潭县一中、澧县一中等学校校长先后到汉寿一中考察或学习,一所身处偏远的县城中学,开始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鲜事物的兴起,总会因为种种原因,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禁锢

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手段影响,对这种全新的学校管理信息化模式难以接受,消极应付,一定程度上影响“添翼校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效果。

2、校园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

对于网络这一虚拟的世界,对于那些缺乏网络伦理道德的人来说,也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发泄私愤的手段。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问题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特别是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自制能力不是太强,经常使用网络容易导致学生迷恋网络而入歧途。因此向学生全面开放网络则要慎重!

3、网络工具使用的误解

由于家长所用手机的通讯运营商不全是中国电信,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如要求家长使用电信手机又有强制消费之嫌。因此在使用初期,多家媒体记者来校采访报道,

不少负面报道严重地损害了学校声誉。

由此看来,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坚持不畏艰难,积极设法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优势,积极宣传,耐心解释以消除负面影响。

四、加强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完善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开发出系统固然不易,难度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想,也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在于教育中人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校长顾虑重重;二是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教育资源整合水平还不够高,融入度不够,如何有效地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当前教育教学及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推广值得重点探究的一个课题。

(二)健全学校管理信息化的体制和机制

学校信息化管理体制,从上到下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度,学校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组织实施,学校信息中心与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自觉履行管理职责,特别要发挥学校信息中心的服务功能;从机制上看,一是要健全运行程序和规则;二是要有保障机制,即软硬兼施,确保硬件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未来教育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给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教育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而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课改正在大力推进,越来越注重个性化教与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不断深化,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尽管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还有相当的差距,但电脑已经不是“物以稀为贵了”,以我们当地的情况为例,全是绝大多数学校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是,由于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教育方式现代化评价机制不建全、教学软件资源匮乏以及来自教育观念的滞后等因素,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出现了有效使用效率偏低的现实。从教育投入和实际使用效能的比较来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有时不得不用“浪费”来形容。 一、教育信息化中要以“人的成长”为原则 (一)教师要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念 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过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图书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二)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师资培训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师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由于现有的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的缺点,而其他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更低,因此师资培训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学生应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 就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具有现代化学习观念的学生,应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要有能力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应有一个从学习互联网知识到通过互联网学习的过程。此外,对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习惯和意识也要转变。

学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学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喀旗牛家营子中心学校兰海生 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学校管理亦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下面就学校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重管理,讲规范,凸显“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就人为因素而言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是教师,而在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教师,他们上要对学校要负责,下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课改工作实施以来,老师们的思想不统一,有这样想的,也有那样想的,有溜堂的,有不写教案的,也有放怨气的……面对这种形式,必须加强思想统一,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因此,梳理教师的思想就成为学校班子成员的主要任务。 针对以上现象,学校班子结合学校实际,讲民主,重实效,从细节入手,以课改精神为学校发展的统一思路,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每个学初,学校班子成员都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进行系统的研究,把重视教师的思想教育拿到首位上来,在管理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每个学期伊始,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激发教师,用先进的教育 思想和教育观念去影响教师,用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的身影去感召教师。班子成员树立起终身学习、超前学习、随时学习的思想。学理论、研政策、习法规,随时把好工作的方向;懂管理、抓落实、亲实践,随时抓好工作的指导落实;讲师德、重德育、做示范,随时做好教书育人的典型。 在管理上要做到用真情、讲实学、凭实据、有真才,从而大张旗鼓的弘扬

正气,树立正气,传承正气。工作必须体现出:干与不干不一样,成绩面前都平等。用责任去制约领导和教师的思想,用规章和制度去引领领导和教师的意识,用真情和爱心感染领导和教师的行为,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章程,立制度,狠抓工作落实。 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让老师们听在心中、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诸如,教师坐班管理,学校统一要求教师课下必须坐班,在要求上让老师们知道坐班是在“坐”质量,是在“坐”安全,是在“坐”学生的心,不是在教室里“死”坐,而是在与学生随时交流,随时娱乐,随时拉近感情,随时在一起…… 学校每学期都召开班子会,根据课改深化的不同程度为发展脚步,研究讨论调整各项措施,措施中没有任何强制的条款,而是随时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为了统一思想,随时利用好集中培训和学习的时间,随时根据教师的思想波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因人而谈,因人而议,因人而做,让大家知道思想统一的归根结底就是讲团结、讲奉献、讲责任、讲贡献。随时调查了解每个教师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论,因时而导,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肯定他们,表扬他们,让教师很快进入角色,慢慢的老师们也就适应了大环境的影响,适应了学校管理的模式。 三、身作则,材施能,充分调动兴趣。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学校工作而言,其实质就是领导的示范和引导。班子成员只有团结一致,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汗往一块儿流,才能形成学校独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子成员在工作面前,要处处以身作则,为教师们做出表率,问题面前敢于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 展规划 1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未来社会要求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当前很多发达国家教育领域都已相继建成了覆盖全国的以教育为服务内容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这种信息化网络以先进的应用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快了学校之间信息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应用环境,有效地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最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了本国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几代新人的长远大计,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经过对教师的调查,发现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当前存在认识上的问题是: 1.大部分教师虽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快速提高教学业绩,但对如何建设和发展,认识比较模糊。

2.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对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确立发挥各种教育媒体作用的观念。对教育媒体如何跟课堂教学和教室环境设计三者相适应的研究相当肤浅。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指导。 1.适用于校园辅助教育的软件资源太少,软件建设思路不明,课件制作问题上认识有偏差,受上级各种评比活动的导向影响较大。 2.骨干学科带头人对信息技术指导和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相应的教科研活动带动应用的开展。 3.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政策没跟上。 二、发展目标: 第一,继续全面推广应用视听传播技术,积极探索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对于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对于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 刘浪男 学校应该突出以个体成功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注重获得人生幸福的四大基本素质的培养(健康健美的身体素质、进取坚毅的心理素质、关爱自律的品德素质、适合自身的技能素质)。立意在个体获得人生幸福为根本,通过学生成才、具备基本素质、掌握实用技能,实现人生成功。 通过论坛的形式,不断学习更新前沿知识,及时发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学习和实践融为一体,把学校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以此推动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个氛围下实现共同的进步。 充分发挥自组织的作用,根据学校制定的规范引导,由学生、班级内部自己组织总结和检、评,以此锻炼学生。对良好的生活习惯、作风的养成,则严格要求。学校鼓励帮助学生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实践尝试,使其在亲身实践尝试中获得单凭说教无法产生的勇气、感知和自信。建立学生对学校各种工作起作用的评价机制和沟通机制。 强调以思想为指导,突出以兴趣为动力,以制度管理为激励和约束。通过科学的时间和空间的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最有效学习、休息、娱乐。 一般来说,教师工作的特点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性,即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人智力性的学识能力,而且取决于他的世界观和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的修养。同时,教师工作的特点还表现在其劳动过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而这种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意志和信念的考验。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是人性中非理性的重要内容,因而教师的工作需要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从而体现出非理性的特征。而且,老师是社会人,也有精神方面的需要,老师的精神需要甚至比物质需要更强。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关键要在管理上关注老师对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求,而不仅仅是关注老师的金钱欲望。 加强人性管理,增强对教师的情感关注,现代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学校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需要,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正确估计他们的作用。要从内心上去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用过程和形式去限制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变权力管理为服务管理,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在生活上要尽可能多地关心和理解教师。 办好一所学校,管理十分关键,它是办学的基础所在,尤其是民办学校,在生源参差不齐的状况下,管理的重要性尤显突出。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教育落实“三个面向”的战略之举,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之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之举。要更好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硬件配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制作与应用。必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要使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得心应手,像用黑板、粉笔那样习惯自如,就必须引导他们对教育信息化有全新的认识和定位。 首先,校长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普及程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人,就没有告别昨天的勇气,就没有机会和明天握手。校长是学校的擎旗手,是学校工作的导航塔。如果校长不扑下身子钻研信息技术,不了解世界教育的前沿信息,仅凭老经验循规蹈矩泡时光,那么可断言他所带领的教师团队也只会抱着老皇历守昨天。即便能按照上级要求讲几节电教公开课,也不过是一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作秀课。只有校长对教育信息技术化认识真正到位,并勇于付诸行动,才能加快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步伐,普及教育信息化。 其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程度。 当代人民教师,必须懂得:“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明天,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昨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地球变小了,时空缩短了。教师作为知识化身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所有人都必须俯下身子虚心学习,不断充电,由过去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课堂要呈现出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满足学生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需求。实现上述目标,校本研修必不可少,但信息技术更重要。仅靠校本研修,很可能“萝卜炖萝卜还是萝卜”,要想有新跨越,必须借鉴与创新,而借鉴的有效路径就是借助网络平台。当然仅凭下载网络资源还远远不够,必须有创新,必须因材施教。否则,教师成了鼠标点击员,学生成了动画电影观众,由过去的黑板加粉笔的“人灌”变为屏幕加鼠标的电灌。课上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体现科学性、有效性,不能屏幕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动画代替板书。要使课件处于辅助地位,不能喧宾夺主。 再次,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规范程度决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持久程度。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经常化、持久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搞运动,不能虎头蛇尾,要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如“虎头、熊腰、豹尾”,持之以恒地开展,学校应该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管理常规化、科学化。

关于学校管理理念的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理念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4-26T14:57:45.570Z 来源:《中国教师》2018年4月刊作者:刘志波 [导读] 要办好一所学校,学校领导者和学校管理者必须掌握好指导思想,切实遵循指导思想去管理好学校。 刘志波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 110000 【摘要】要办好一所学校,学校领导者和学校管理者必须掌握好指导思想,切实遵循指导思想去管理好学校。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指导思想;关键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4-161-01 理念来自于实践,理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学校管理的理念指导着日常的学校管理实践,学校管理是一个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及管理规律的过程,如果学校领导能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就能少走弯路,获得最佳的管理效能,并实现管理创新。 一、理念的概念及其意义 学校管理学指导思想就是学校管理者用以指导思想管理学校的理念,是个人管理经验的积累,是对其他管理者的观察分析,是系统的理论学习的结果。学校管理理念,就是人们对学校管理中管理权力的分配和限制、权利的配置、不同权利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总的看法。 所谓理念,有时指看法、思想——即思维活动的成果,有时也指观念或理论观点,有人说,理念就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本人认为,理念就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理性化想法和看法,具备一定的理念能指导人按照这样的倾向做事,相对一般的看法和观念,理念比较强调理性化、思维化和体系化。 具备正确、良好、前瞻的学校管理理念,对一位校级的领导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学校管理看似事务运作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落实和贯彻教育思想观念的过程。作为学校领导,秉持什么样的学校管理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走向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影响。 很多学校领导由于工作事务繁杂,整天忙于事务的处理和人际的沟通,往往无暇顾及对教育理念的形成,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也往往缺乏稳定的、有远见的管理理念,以致难以管理出一所有理念有个性和高质量的学校。 二、学校管理学关键理念 (一)人本管理理念 “人本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树立科学的人性观,满足人的需要,开发人的潜能,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的主体和参与者,是教育活动的最直接的体现者。所以,学校管理面对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然而,学校的工作是以教师教学为中心,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最根本的管理。以教师为主的人本管理应注意: 1.依靠教师,办学民主。我们对教师要相信、尊重、依靠和关怀;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实际地承认教师的崇高地位;我们要依靠教师做好学校工作;学校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作用,从而为学校出力。 2.充分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劳动特点,了解教师的需要。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也有其合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教师的合理需要,对他们真正做到关心、帮助和支持,从而满足教师的自我价值。 3.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学校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应多使用激励艺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及时肯定和奖励教师的想法和革新,支持教师的选择和想法等。 4.挖掘教师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者应对每位教师的情况有很深刻的理解,从而给每位教师安排最恰当的工作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做到人尽其才。 5.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管理者应创建一个每位教师都可以主动发展的良好的环境。 6.管理者起到表率模范作用。学校管理者必须有令教师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效益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把管理对象中的各个要素的功能统一起来,从总体上放大,使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使管理工作确实能够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讲求动机和效果统一。 1.权职相应,学校组织合理。强调学校管理者必须以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科学地设计一个工作系统和职能机构,明确各个机构的任务、工作、权利等,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使各项资源和人员科学合理地搭配,优化组织结构,人人得以施展才干,最终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2.勤俭办学,学校经济效果最优化。这就要求在学校管理中,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力争一切工作的最优化和高效性,不铺张浪费,不搞花架子,实现资金、人力的效益最大化。 (三)动态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注意把握管理对象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地调整各个环节以实现最终的目标。。 1.动静结合,学校工作创造性发展。学校管理者应在建立常规、实行静态管理的同时,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实施动态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2.运转有序,学校工作计划性发展。学校领导必须制订各种管理计划,形成一整套管理办法,应对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要注重计划的有效实施,组织、协调和控制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不断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教育质量。 (四)校本管理理念 校本管理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学校教育管理理念,随着学校改革运动而兴起。西方教育家认为,在校本管理理念下,学校被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单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靠决策权的分散。财政、人事、教学等不同方面的决策权由学校的不同成员来分别承担。这样,就能建议一个由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组成的组织结构,使他们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学校系统就可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实施目标 以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市教育资源库和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将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与学的转变、加强课程整合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现代化学校。 二、实施保障 1、各级政府在设备的配备和技术指导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以大连市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各级政府的支撑为动力,学校建立、健全各项信息化制度,保障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学校现状特点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学校现有学生数527人,班级数15个,教师数36人。学生来源为本学区、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其中以本学区学生的比例居多。由于学校外区和外来民工子女家长自身的文化层次较弱,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到10%左右。家庭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都偏低,不过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的实施,家长的信息化意识也会随着学校实验的进行而提高。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校长期以来,坚持德育为先,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校园办公系统不够齐全,需要继续完善和开发。 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1、学校建有专题网页。

2、教师自制各类教育教学资源。 3、部分学科购买了教学光盘资源。 4、市、区等教育信息资源库。 现有的资源少,对校外的资源的搜集和使用少,教师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较少,并且使用率较低。 除了量的增加,更需要质的飞跃,资源的类型要摆脱单一化,向多样性、实用性过渡,这样才会改变和日常教育教学脱节,使用率低的窘境。 四、主要任务 1、创设符合千山路小学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建设并完善学校应用平台,建立相应的推广应用机制。 3、基于校本培训,开展多元培训,加速学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 4、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5、开展课题、专题研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对学校管理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我非常有幸地作为青干班的一员参加了在武汉为期九天的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中专家们理论阐述、引经据典、谈心交心,无不使我产生共鸣。他们娓娓道来,环环相扣,给人启迪,促人反省,震撼人心。既气势磅礴,恢弘大度,又紧扣实际,细致入微。既让我们欣赏了名家的风采,又使我们饱食了无比精美的精神大餐;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九天下来,感受颇丰,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教育教学新动态,真正学到了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还对学校管理也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思考。 一、学校管理中要关心和信任教师 在学校管理中,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 第一”的管理思想,我认为,这是21世纪学校管理中应建立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理念。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我觉得要教师用心教学, 就要得到教师的“心”;要真正地得到教师的“心”,就要真心关心教师、爱护教师,特别是尊重和信任他们。 (一)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 我觉得关心教师就要关心教师的家庭与生活,把感动送给教师。比如我校在教师办喜事、丧事时,学校总会送去祝福与问候,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过年过节,学校会请教师家属到学校做客,感谢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安心的工作;在教师生活上学校食堂专门开设了教师窗口,方便教师就餐等等,这些都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当然也有不足的方面,在一些细节上如果学校想的更周到一些,我想会更贴近教师的心。比如我校教师由于工作关系很多教师就在食堂就餐,学校为了关心教师也专设了教工窗口,但很多教师仍感到不便,特别每到学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xxxx〕24号)文件精神和《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发〔xxxx〕20号)要求,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老校区校园网始建于1999年,学校网站于xxxx年开通。xxxx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不惜重金,按照《江苏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90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6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多功能阶梯教室4间,1000人学术报告厅1间,500人报告厅1间,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 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

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整体规划和推进机制缺乏,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不强等。这些都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阜宁中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xx—2020)》、《盐城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从“建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型智慧校园”的高度出发,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教学来开展,要统一思想,然后再以制度的形式逐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强化学校的职业教育性质。首先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其次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培养熟练操作人员的根本保障和关键环节,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学校应统筹协调,结合“送教下乡”教学点,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联谊组织。由就业带动招生,从而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还有就是加强专业产业化建设。办学经费短缺是我校面临的客观事实。实行产教结合、推进专业产业化,也许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它既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训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实施产教结合。结合专业设置创办家用电器维修培训中心、观赏植物生产实验

场、果蔬产品加工厂等。通过学校扶持这些企业性实体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教学走上融教学、实习、生产、经营、服务、就业为一体的产教结合之路。 三、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家型”师资队伍,是学校实施正常教学的根本保障。建议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着力优化师资结构。(一)立足岗位的校本培训。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师搭建一个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平台,在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二)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学校应定期选送教学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教师到外地或相应高校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并鼓励专业教师考取各级各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三)企业生产培训。学校应创造条件,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四)发挥企业的长短期专家优势,为学校培训教师,带动整体师资力量的提高。应制定计划和目标,定期邀请长短期专家来校任教。(五)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可以从企业和科技部门聘请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课任务。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亲爱的朋友,非常感谢您的大驾光临!教育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三篇是由我精心整理的新文档。阁下能在浩瀚的互联网蓝海中亲阅此文,说明我们思想一致,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个工作而努力。相信阁下通过阅读此文,通过我们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篇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理解和体会 通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学习和郭绍青教授的详细讲解,让我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后一阶段的任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现把我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体会简单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修养是工作完成的基础 首先,了解了能力标准和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及依据,了解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明确了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与能力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其次,对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师专

业发展”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形成了三个课程系列,构成了培训课程框架。了解了四类课程主题相对应的能力要求,知道了依据四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具体培训课程。 第三,了解了如何设计课程,形成课程体系。了解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的开发。 第四,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 第五,了解了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的要点。知道了当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了课程“超市”之后,就要进入课程实施阶段,即开展教师培训活动。这些都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云课堂”、“翻转课堂”、“微课”、“微课堂”、“饥饿教学法”等等无一不冲斥着整个脑海,不由笑曰“我们被洗脑了”。从培训前的不知到知,从听说到了解,我对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了解了自己在接下来的任务和需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和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

学校教育信息化方案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的实施方案信息化的学校,是以学校为对象的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它将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并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正成为营造新型学校文化的强有力的催化剂,推动着学校教育飞速创新与发展。信息化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学习方式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的民主化。 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资源充实、丰富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数字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也为了使我我区各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进一步,我们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我区各校的实际情况,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建设、优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培训方案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广大教师参与的情况下,特制定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初具规模, 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发展目标 (一)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 1 、教师全员培训

我对学校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各位领导,老师: 早上好!能有这样一次发言与锻炼的机会我深感荣幸。 在上周例会上,刘校长带领我们温习了一下学校的历史,得知我校距今已有八百六十多年了,一时间内心复杂了很多。多了一份对这所老校的敬畏之心,为能成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无比自豪,又有了几分忐忑不安,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原泉教师。 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校领导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营造富有激情、朝气蓬勃的校园氛围,我们在新一轮领导班子带领下制定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下面我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加强学校管理两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不够成熟的想法。 一、认真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陶行知老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老师,首先,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作为老师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那点知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地提升自己。老师除了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外,还要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2.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老师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工作和中心环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时常采取“我说你听,我念你记”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教

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不是替代基层学校的管理,而是在“促进学校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为学校领导施政减负”这两个目标上多做文章。本学期,教育局叶副局 长与中教科领导做了三件大事,基本实现了以上两个管理目标。这三件事:
一是重视学校常规管理的过程监控。教育局中教科在叶副局长的带领下,多次组 织下校调研,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常规检查。这些都是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完 善与管理制度的落实。比如,进一步明确分管教学副校长的职、权、责,这实际上 是在帮助学校理顺各部门间的内部管理关系。这绝不是给副校长加压,而是让分管 教学的副校长工作起来更加理直气壮、更有明确的方向。
二是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升。中教科把学校开展教师基本功考核工作列 入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专门发文进行部署,这有助于学校领导把管理重点转移到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这个管理基本点上来。各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特 别重视教育局提供的这个契机,努力干他们原本想干又不好办的事。
三是重视学生学习基本习惯的养成。进修校中研室开学初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中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六点建议》,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教科专门把它 列为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各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有的学校开了学习习惯 的主题班会,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问卷,长乐三中还让老师撰写“如何养 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专题文章。各校正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养成。
根据叶副局长的要求,我室于本学期初提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学校的管理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学校的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管理为 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与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想就常规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个人建议,仅供各位同行讨论,以便 在即将召开的教务主任会议上作进一步研讨。
一、教案可否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
各校可独立或联合设计统一的教案簿,这有利于引导教师规范地书写教案。实践 证明,凡是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的学校,教师在教案编写方面都比较规范,项目 也较完整。
教案设计中要保证有以下十个项目:一是日期、周次与课时;二是课题名称;三 是课型;四是三维目标;五是教学重难点;六是教具;七是教程。教程中要有“教学 内容、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八是分层作业布置;九是教学记;十是“板书设计”。 有的学校还可以考虑增设“作业反馈”这个新栏目,用以记录学生共同错题及作业需 要帮助与订正的学生姓名等;还有的学校可加入“主要教法”这个栏目,以增加教师 的教法选择意识。

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 1.学校信息化的规划 学校要根据地方政府的整体规划以及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条件,制定本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进行管理监控。学校信息化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三年规划、学校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计划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应该从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角度思考,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具体方面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因素和保障因素综合考虑。实践证明,学校信息化规划的制定需要区域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推进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深人指导。 2.学校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必须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成长、学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政策、规范和标准,以规范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化、秩序化。学校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不应该由学校制定,而是由区域信息化应用推进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本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制定。 3.学校信息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需要经费的保障,首先学校领导要有信息化经费投入的意识,同时要合理投入,信息化投入经费不仅仅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所需要的经费,而且还应该包括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更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具体应用中所需要的经费,还应该思考为鼓励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应用推进所支付的人员奖金等。而且,学校信息化经费投人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根据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规划制定长远的经费预算。 4.学校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机制 目前,学校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到学校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推进的重要问题,病毒、黑客攻击、不健康信息等威胁着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因此,学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学校信息化安全保障的内容具体包括技术安全与制度安全,一方面,构建积极防御的安全保障框架;另一方面,建立网络安全事故管理机制、学校网络安全规定等。对于一般中小学来说,可以考虑购买专业网络安全公司的服务,对于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学校可投入一定经费和人力进行自主研发。 5.学校信息化的评价与考核机制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效果的价值进行判断,对于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也同样如此,学校信息化的评价与考核对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对各部门、各位教师开展信息化具体应用的情况建立考核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的考核,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对教师个人与学校各部门进行奖惩。 6.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机制 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设要从学校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管理者等方面思考,要建立要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组织机构,选好学校信息化的管理人员,明确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与权力。

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0年关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当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学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既是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挑战,又是对教研工作的挑战。因此教学管理者强化人本意识、科研意识、创新意识是新时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㈠、教学管理组织建立健全。①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制定出务实可选择教学计划并对每一学科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变重计划轻落实的现象,在落实工作计划责任到人,奖惩分明到位;②坚持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均兼任中考学科的教学任务,同时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与教师同备同讲;③改革常规教学月查形式,从本学期开始,教师备课要求提前一周备下周内容,同时,每周进行全面检查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学校对常规教学情况与教学业绩奖惩捆绑。④教学管理狠抓三种人:即学校干部、青年教师、党员教师。 ㈡、建立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由教导处对教学环节和教师工作实施全方位量化管理,先定量后定性。A、认真开展教学竞赛,培养师生竞争意识。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科竞赛,通过每一次竞赛在学校内部、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竞争,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B、实施全方位量化管理,人人考核别人,人人被别人考核,改革分配体制,坚决打破大锅饭。按照教育部要求,在全体教师中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并把绩效工资总额的30%做为本学期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奖励资金,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有绩多得、不劳不得、无绩少得的分配体制。在执行绩效工资的同时,本校的评优评先名额一律按量化得分名次确定。量化得分倒数第一且得分低于全校平均分的80%者,下期建议上级部门将其调出本校,上级主管部门另有政策的(如待岗等),依据量化管理得分,按上级政策办理。量

上王中心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上王中心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信息化工作现状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目前,我校采用“有线+无线”信号接入方式,教学楼(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教室、多功能室)可以做到网络信号全覆盖,基本满足日常教学需要,距离信息化校园的目标却还差的很远。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不久我们即将在所有功能室和教学班级安装交互式触摸一体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届时教师可以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人人通”,也可以进行浏览访间,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教育教学。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用情况 虽然硬件设施不足,但我学仍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广活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效果好。许多青年教师包括一些即将退休的有这方面特长和爱好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充分应用网上资源进行敎学,课堂教学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功能并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要求每学科教师在毎周内至少使用多媒体设备或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两个课时;对每学期举行的上课比赛都严格要求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三、数字校园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实现我校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原则,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共享数据的建设原则,秉承理念先行,以应用服务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切实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原则,在建设中考虑高校高性能易维护,易管理,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建设,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1、统筹规划,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筹规划,确保统一的建设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2、分步实施:“数字校园”建设周期长,涉及到需求调研、方案论证,人员培训、推广应用等,因此整个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布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3加强应用,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分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4,整合资源,数字校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数字校园建设,必须考虑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制。 三),建设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构建以现代化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校园网络平台为核心,以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畅,高速流畅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构建数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数字校园。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