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评价模型

硕士论文评价模型
硕士论文评价模型

硕士论文质量评价问题的数学模型

摘要

随着我国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硕士生的质量与数量是否成正比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研究分析硕士论文的质量,从而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找出当前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对于问题一,先以不同选题(XT=1,2,3)的比重作为评价选题总体评价的标准,得出2006-2008这三年XT=3的比重在70% 左右,不同专业在选题(XT=3)的比重除了专业11外,都不低于50%。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六个指标对开题影响的权重,再乘以给定不同指标的分值,当分值越低时说明开题的质量越好。本文得出2006-2008年的开题分数在1.5分左右,而不同专业的开题分数1.37-2.00之间。

对于问题二,根据两位专家的评分进行加权求出不同年份不同专业的论文总体得分及其方差并进行排序,得到2006-2008年论文总体分数在86分左右,而不同专业的总体水平有67.46%达到优秀水平。

对于问题三,随机抽取不同选题各25 个数据,通过分析在不同选题下硕士论文的总体水平,得到当XT=2和3时,论文总体得分很接近,而XT=1时,论文总体得分相对较低。然后建立开题与论文总体得分之间的线性相关模型,求出模型为

=-+,在进行可决系数检验,可得2R=0.0424,开题与实际

0.055290.7125

y x

得分具有微弱的负相关关系。

对于问题四,以均值,方差,等级比率作为评价复审论文总体水平的标准,本文得到复审后论文的各年份的总体水平大概为82分,优秀为约38%,除了专业10,14,25为优秀等级,其余专业的论文水平都为良好。

对于问题五,复审后论文的得分比复审前低,但是方差相对较高,说明复查论文的得分更严格、更客观。

最后,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和改进。

关键字: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

一、.问题重述

我国自1980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适时作出调整。然而,这种多样化的招生和培养方式,也使得研究生论文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研究生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的越来越大作用,更使研究生论文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手段找出当前国家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招生政策,改革招生方式,真正吸收综合素质高和研究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已成为保证、提高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第一大关口,是国家乃至个人都十分关注的一项课题。

某校正开展硕士生质量评价,现搜集到2006、2007、2008年硕士生论文的评阅信息,分别按年存放在相关数据库中。附件1和附件2中给出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的评阅信息。全部存放在Excel表中。

请根据这些信息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1、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各专业的评价

和各年的总体评价。

2、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3、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你从中得出

什么结论?

4、对2006,2007,2008年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

年的总体评价。

5、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你得出什么样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

结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二、问题分析

针对问题一,对年硕士生论文选题进行总体评价分析XT=1,2,3 在不同年份,不同专业所占的比重,若选题XT=3所占的比重越大说明硕士论文的选题总体水平越高;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影响论文开题报告的总体水平六大指标的权重,给不同指标的不同评分标准设定对应的分值,(比如论文难度中三个评分准则偏高,适当和偏低的分数分别为1,2,3),在用不同的指标权重乘以对应的分值则可以得到每篇论文的开题报告总分,从而求出不同年份,不同专业开题报告的分值,分值越低越好。

针对问题二,取两位专家的加权平均分作为每篇论文的总体得分,由于两位专家的水平能力都未知,所以我们给定的权重相同,都为0.5。然后求出各年和各专业硕士论文的总体分数及其对应的方差并进行比较。

针对问题三,通过MATLAB程序分别随机抽取出XT=1,2,3这三种情况各25个数

据用来估算总体的情况,根据在不同的选题下,硕士论文的总体得分的情况。在讨论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时,建立线性相关模型,求解出线性相关模型,并对模型的可决系数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程度。

针对问题四,利用硕士论文复审后得到的数据,画出散点图,求出不同年份,不同专业复审后的得分均值,方差以及不同年份不同等级论文所占的比例并进行分析。

针对问题五,对比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探讨二者各年份、各专业的均值、方差、优秀情况的差异和关联性。

三、 模型假设

1、假设各指标间相互独立

2、假设模型只考虑给出的这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3、论文选题和开题的量化允许存在合理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4、假设初审论文与复审论文都是在某学校的硕士论文中随机收集的

5、搜集到的论文评阅信息都是真实的,而且具有完整的统计数据,其预测值容易确定。

6、假设复审的评阅工作做到公平公正

四、符号定义及说明

C : 评价指标

ij

a

: 指标j i C C 和对硕士论文开题总体影响值比。

AVERAGE :求平均 max : 最大特征根 y

: 论文实际得分

i i y :

i 号论文实际得分 i y

: i 号论文预测得分得分

y

: 所有被抽取的论文得分均值 s

: 开题打分体系下的得分

X

: S 转化为百分制的得分

2

R : 可决系数

五、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5.1问题一的模型建立及求解 5.1.1建立层次分析评价模型 5.1.1.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

为了对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我们先选题与开题的评分标准综合起来。硕士论文开题评价层次分析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O ,准则(指标)层C 和方案层P ,其中目标层为论文选题开题总体评价;准则层为评价指标,包括论文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方案可行性,硕士生对文献资料和课题的了解程度,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和对硕士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表达能力,共6个评价指标。

5.1.1.2 构造判断矩阵

因为指标的确定和分值的给定带有主观臆断性,为减小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 T ·L ·Satty 提出的 “1~9 比率标度法”表,并根据经验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对指标层的各因素对目标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目标层O 层因与评价指标层次C 中的1C , 2C .., C n 相关,则判断矩阵可用表示为:

11121212221

2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ij n n

n n nn A ???

? ?==

?

???

其中用ij a 表示指标j i C C 和对硕士论文开题总体影响值比。

5.1.1.3计算判断矩阵

用Matlab 软件计算判断矩阵S 的最大特征根m ax λ,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A ,此特征向量就是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即是权系数的分配。 5.1.1.4 一致性检验

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令

m ax ..1

n

C I n λ-=

-

当 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m ax n λ-越大,C.I.就越大,那么,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R.I.的取值见下表。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值

n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令:

.. ..

..

C I C R

R I

称C.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其中:R.I.为与C.I.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当C.R.<0.1时,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必须重新调整判断矩阵在的元素,直到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5.1.2问题一求解

5.1.2.1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进行总体评价

XT=1表示论文具有理论意义,XT=2表示论文具有实用价值,XT=3表示论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XT=4表示意义不大,由于在所给出的数据中没有出现XT=4这种情况,所以本文不对这种情况进行讨论。现按年份统计XT=1,2,3所占比重如下:

表3 不同年份不同选题所占的比重表

年份XT=1所占比重XT=2所占比重XT=3所占比重总体情况10.08% 18.28% 71.64%

2006年13.00% 18.30% 68.70%

2007年8.50% 15.79% 75.71%

2008年9.39% 20.96% 69.65%

从上表可以看出:1)、2006-2008年三年的硕士论文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比重很大,稳定在70%左右,说明这三年的硕士论文选题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只重视实用价值的论文的比重也在18.28%左右,2008年相对其他两年比重有所增大,达到了20.96%,说明硕士生在选题的时候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实际价值,但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论文的实际价值,建议学校建议引导研究生加强对理论的重视。3)、还有10%左右的硕士论文在选题时仅仅局限于理论意义,而没有实际上的价值,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方面的比重还是很大,需要改善的。

现按专业统计XT=1,2,3所占比重如下:

表4 不同专业不同选题所占的比重表

专业XT=1所占比重XT=2所占比重XT=3所占比重

11 40.00% 15.00% 45.00%

3 50.00% 0.00% 50.00%

8 36.73% 8.16% 55.10%

31 3.70% 37.04% 59.26%

33 7.14% 32.14% 60.71%

32 0.00% 37.04% 62.96%

10 11.76% 23.53% 64.71%

29 9.38% 25.00% 65.63%

18 5.97% 28.36% 65.67%

19 10.00% 24.29% 65.71%

2 19.05% 14.29% 66.67%

14 4.17% 29.17% 66.67%

22 2.33% 30.23% 67.44%

16 17.24% 14.94% 67.82% 21 15.85% 14.63% 69.51% 6 6.67% 23.33% 70.00% 7 17.24% 10.34% 72.41% 20 4.23% 21.13% 74.65% 13 12.50% 12.50% 75.00% 34 0.00% 25.00% 75.00% 28 6.38% 17.02% 76.60% 27 0.00% 23.08% 76.92% 4 16.22% 5.41% 78.38% 15 0.00% 20.69% 79.31% 5 0.00% 20.00% 80.00% 9 13.33% 6.67% 80.00% 30 10.00% 10.00% 80.00% 12 4.48% 13.43% 82.09% 1 3.45% 13.79% 82.76% 24 6.90% 10.34% 82.76% 26 6.90% 10.34% 82.76% 25 7.69% 3.85% 88.46% 17 2.90% 5.80% 91.30% 23

0.00%

0.00%

100.00%

由于专业3,5,23,34 样本量太小,不能反映该专业的总体水平,所以在进行讨论时剔除这四个专业。结合表可以得知,1)所有专业中,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论文在三种选题中所占比重都是最大,而且除专业11外,其余专业在选题XT=3时的比重都不低于50%,说明总体上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论文比重较大时各专业普遍如此的反映;与实践没有直接关联的选题比重普遍最小,说明各专业的硕士论文更注重研究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与实践比较分离的纯理论研究受到普遍忽视。

5.1.2.2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开题进行总体评价

由于题目所给的数据中,硕士生对文献资料和课题的了解程度和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这两项指标都没有出现较差的情况,所以本文不对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评价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水平六大指标论文难度,论文工作量,研究方案可行性,硕士生对文献资料和课题的了解程度,硕士生在论文选题报告中反映出的综合表达能力,对论文选题报告的总体评价分别用符号12

3

4

5

6

,,,,,C

C C C C C ,表示。假设每个指标满分为

3分,对于不同指标出现的不同情况具体分值如下表所示:

表5 不同指标评分

指标 C

1

C

2

评分标准

偏高

适当 偏低

偏大

适当

偏小

标准分数 1 2 3 1 2 3

指标 C 3

C 4

C 5

C

6

评分标准 可行 基本可行

不可行 好 较好 一般 标准分值

1

2

3

1

2

3

当论文开题在1-1.5分时,我们认为该硕士论文的开题优秀;1.5-2分时,认为该硕士论文的开题良好;2-2.5分时,认为该硕士论文的开题一般;2.5-3分,认为该硕士论文的开题差。

下面利用层次分析的思想求出这六个指标硕士论文的开题总体中所占的权重。 1、构造成对比矩阵

用ij a 表示指标j i C C 和对硕士论文开题总体影响值比,则根据1-9尺度构造的成对比矩阵如下:

()ij a A ==121/21/41/31/21/211/31/51/41/3

2

311/31/21/34531233421/21223

3

1/3

1/2

1??

? ? ?

? ? ? ? ??

?

若A 为一致性矩阵,则其唯一非零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后可作

为诸因素对上层因素的权向量。(如本文六个不同的指标对论文的开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矩阵A 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致阵。根据Saaty 等人的理论,只要矩阵A 的能够通过一致性检验,则可以利用矩阵A 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作为诸因素对上层因素的权向量。

显然,本文所给出的矩阵A 不是一致阵,运用MATALAB (程序见附录)求出矩阵A 的最大特征值为 max λ =6.2140 。 2、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一致性指标公式m ax

6.214061

61

n

C I n λ

--=

=

--=0.0428,由随机一致性指标RI 数

值表查得当n=6时,随机一致性指标RI=1.24,所以有一致性比率

0.0428 = 0.0345<0.11.24

C I C R R I

=

=

得,矩阵A 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的范围内,其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为六个不同的指标对论文的开题的权重向量。 3、求权重向量

利用MATALAB 求出权重向量

()0.0784,0.0504,0.1147,0.3594,0.2274,0.1698W =

根据权重求出的不同专业不同指标的得分如下所示:

表6 不同专业论文开题分数表

专业34 33 14 22 1 26 29 5 2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加权平均值 2.00 1.73 1.72 1.67 1.63 1.62 1.60 1.59 1.58 专业31 30 19 11 4 6 21 32 28 排名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加权平均值 1.57 1.57 1.57 1.57 1.56 1.56 1.55 1.54 1.5423 专业13 20 7 24 18 25 2 8 -- 排名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加权平均值 1.54 1.53 1.52 1.51 1.49 1.48 1.47 1.47 -- 专业12 23 3 16 9 15 17 10 -- 排名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加权平均值 1.47 1.47 1.45 1.43 1.43 1.40 1.38 1.37 --

由表可得,34个专业的硕士论文开题的总体得分在1.37-2.00,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这34个专业的硕士论文开题都是优秀的。

表7 2006-2008年度硕士论文开题分数均值表

年份2006 2007 2008 加权平均值 1.58 1.52 1.53

2006,2007,2008这三年的硕士论文开题水平相当,2007,2008年相对2006年有所提升,提升幅度不是很大,约为2%左右

5.2问题二的模型建立及求解

5.2.1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

对于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我们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不同年份,不同专业的均值和方差进行衡量。

题目所给出的2006-2008年不同专业硕士论文得分是2006-2008年硕士论文的样本量。我们通过忽略样本量过少的专业,利用已给出的样本的均值来估算不同专业硕士论文的总体得分。

本文每篇硕士论文的总分根据两位专家评分的加权平均值所求,即每篇硕士论文的总分=α*第一位专家的打分+(1-α)*第二位专家的打分。假设两位专业的水平相当,所以取权重α=0.5,则有结果见表8

表8 2006-2008年度硕士论文分数表

年份均值方差特优论文总数所占比例

2006 85.5113 22.6625 5 5/377

2007 86.0425 17.1116 2 2/494

2008 86.1474 14.5078 4 4/458

由表可知,2006-2008年硕士论文总体得分2008年最高,2006年最低,2007年居中,虽然总体分数不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不大,相差的分数很小,都不超过1分;而方差2006年最大,2008年最小,2007年居中。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从2006年到2008

年硕士论文的总体质量越来越高了。又根据评分等级划分表:95分以上为特优,85-94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5-74分为一般,65分以下为较差,2006-2008年这三年的硕士论文的总体水平刚刚达到优秀水平,要达到特优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在每年的所有硕士论文中,特有论文的总数所占比例很小。

每篇硕士论文的总分=(第一位专家的打分+第二位专家的打分)/2,利用MATALB (程序见附录)求得2006-2008年不同专业分数的均值排名表如表9:

表9 2006-2008年不同专业硕士论文均值排名表

专业24 10 9 25 11 12 18 30 1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均值89.0 88.0 87.6 87.3 87.2 87.2 87.2 87.2 87.1 专业32 23 28 13 29 31 21 20 2

排名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均值86.6 86.5 86.4 86.2 86.1 86.0 86.0 85.9 85.9 专业7 8 26 4 14 6 1 27 --

排名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均值85.7 85.6 85.6 85.3 84.7 84.5 84.4 84.3 --

专业19 15 16 33 5 34 22 3 --

排名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均值84.3 84.2 84.2 84.1 83.8 83.4 83.3 77.3 --

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除了第34个专业的总体评分为77.3分外,其他33个专业论文的总体分数介于83-89分,没有一个专业的总体评分达到特优,其中,67.46%专业的总体评分已达到了优秀,而专业3,5,22,23,34的总体分数有待提高。但由于3,5,23,34专业所选的数据样本量过少,用来估算总体分数存在很大的误差,所以忽略不做评价。所以,从总体上来说,2006-2008年硕士论文成绩是优秀的。

对不同专业的均值进行排序,如表10所示:

表10 2006-2008年不同专业的分数的方差排名表

专业 5 23 34 29 31 32 24 20 2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方差 2.36 6.25 7.92 8.48 11.43 11.67 11.74 12.93 13.03 专业22 21 15 16 33 8 13 10 11

排名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方差13.20 13.71 14.17 14.17 14.26 14.37 14.47 14.50 14.54 专业25 17 4 1 18 30 28 19 --

排名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方差14.95 15.80 15.99 17.75 17.94 17.94 18.52 19.53 --

专业7 26 12 9 14 6 3 2 --

排名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方差19.63 20.14 21.45 23.88 24.89 25.31 33.06 30.45 --

同样,由于3,5,23,34专业所选的数据样本量过少,用来估算总体分数存在很大的误差,忽略不计。不同专业总体得分的方差相对均值来说,差距较大。其变化的最大幅度为(30.45-8.46)21.99。方差越大,说明该专业的总体得分越不稳定。

总而言之,由于不同专业的总体得分差值(6)不大,但是方差之间的差值偏(21.99)。所以,在对不同专业的总体成绩进行判断的时候,要综合两个因素进行考虑,不能一味地追求总体得分最大。

5.3问题三的模型建立及求解

5.3.1 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由一二问可知,2006-2008年硕士生论文的各项指标是稳定的。所以,选择其中一年进行分析也能说明另外两年的情况。下面选取08年硕士论文抽查表的数据进行分析。

5.3.1.1不同选题与论文总体之间的关系

用matlab的rand随机抽取选题分别为:1、有理论意义,2、有实用价值,3、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三种情况中各25个数据组成三组数据,(程序见附录,下同)所抽取数据及其均值如下:

表11 不同选题随机抽取的数据及其均值

平均值第三组:选题XT=1抽取数据

86.88 75 75 80 80 81 81 83 85 85 86 87 88 88 90 90

90 90 91 91 91

91 92 92 95 95

平均值第三组:选题XT=2抽取数据

86.76 77 80 80 82 82 82 83 84 85 85 86 87 88 88 88 89 89 90 90 90 91 91 92 95 95

平均值第三组:选题XT=3抽取数据

84.64 75 77 80 82 82 82 83 83 83 84 85 85 85 85 85 85 85 86 87 88 88 88 90 91 92

根据上面三组不同选题的数据得到分布图1如下:

图1 不同选题随机抽取数据的分布图

通过上表可得三组不同选题随机抽取的数据的平均值分别为:

184.64286.76386.88A V E R A G

E A V E R A G

E A V E R A G E =??

=??=?

由表和图可以看出,2、3组的得分且都明显高于1组,说明选题只具有理论意义

的硕士论文在得分方面是最不占优势的;2、3组的平均得分非常接近,而三组略高于二组,则可以认为只要硕士论文具有了实用价值,具不具有理论意义影响微小。三个组的波动性如下:

表11 不同选题随机抽取数据的相对均值偏差表

组1 相对均值偏差

组2 相对均值偏差

组3 相对均值偏差

75 11.88 77 9.76 75 8.00 75 11.88 80 6.76 77 6.00 80 6.88 80 6.76 80 3.00 80 6.88 82 4.76 82 1.00 81 5.88 82 4.76 82 1.00 81 5.88 82 4.76 82 1.00 83 3.88 83 3.76 83 0.00 85 1.88 84 2.76 83 0.00 85 1.88 85 1.76 83 0.00 86 0.88 85 1.76 84 1.00 87 0.12 86 0.76 85 2.00 88 1.12 87 0.24 85 2.00 88 1.12 88 1.24 85 2.00 90 3.12 88 1.24 85 2.00 90 3.12 88 1.24 85 2.00 90 3.12 89 2.24 85 2.00 90 3.12 89 2.24 85 2.00 91

4.12

90

3.24

86

3.00

91 4.12 90 3.24 87 4.00 91 4.12 90 3.24 88 5.00 91 4.12 91 4.24 88 5.00 92 5.12 91 4.24 88 5.00 92 5.12 92 5.24 90 7.00 95 8.12 95 8.24 91 8.00 95

8.12 95

8.24

92 9.00 总相对均值偏差

115.60 96.72 81.00 平均偏差 4.62

3.87

3.24

备注:相对均值偏差:用实际得分减去改组得分的均值的绝对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论文得分波动性最大,具有实际意义的其次,具有理论意义的得分最均衡。

5.3.1.2不同选题与论文总体之间的关系

设定根据开题的评分标准,开题的各项指标评价越好,评分越低,则认为开题与论文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假设开题得分与实际得分是完全相关的,则二者将有关系

(0)y ax a βε=++<

下面对开题与论文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求解和检验。 1、开题与论文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求解

建立开题的打分体系如下:

123

12345645

6(,,,,,)K T K T K T S A K A A A A A A K T K T

K T

?? ? ? ?=?=?

? ? ? ? ??

?

再将每个得分按一定比例转化为百分制,并用matlab 随机抽取49组数据。将假设关系和随机产生的49组数据用输入matlab ,可得a=-0.0552,β=90.7125,则有

0.055290.71

y x =-+

2、 用可决系数检验

可决系数的计算式: 回归平方和(ESS )在总变差(TSS )中所占的比重称为可决系数,可决系数可以作为综合度量回归模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的度量指标。可决系数越接近1,说明在总变差中由模型做出了解释的部分占的比重越大,模型拟合优度越好。反之可决系数越远离1。

2

2

12

1

()

1()

n

i i i n

i i y y R

y y ==-=-

-∑

可得 2R =0.0427,实际数据与模拟直线关系如下图2

图2

分析:由于开题的各项指标评价越好,打分越低,则开题与论文得分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是显然的。但是,第一,根据上图,有相当多的实际点分布在距直线较远的位置;第二,由a=0.0554可知,开题得分的多少对实际得分影响是比较小的;第三,

2

R =0.0424,说明直线拟和对真实情况的反映是很差的。

综上所述,开题与实际得分具有微弱的负相关关系。 结论:

1、选题不同的论文得得分均值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1)学生理论功底不足导致只具有理论意义的论文得分偏低

2)打分教授更注重论文的实际价值,是具有实际价值的论文得得分较高,几乎兼具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论文一样高。 2、选题为3、2、1得分的均衡性依次增加

3、在本文开题打分体系,开题得分与实际得分有约5.52%的负相关。即说明,开题评价的优劣对论文实际得分产生5.52%的正面影响。

5.4问题四的模型建立及求解

5.4.1对2006,2007,2008年复审论文的评价

5.4.1.1按年份统计分析

复查论文的得分散点图3如下

总分

20406080

10012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f e n s h u

总分

图3 复查硕士论文分数的散点图

各年份论文得分均值和方差情况

表12 2006-2008年各指标及总体均值方差表

年份 总分均值 总分方差 A1均值 A2均值 A3均值 总体 82.1 36.14 8.3 8.13 24.4 06年 81.44 42.79 8.32 8.03 24.23 07年 82.54 31.75 8.29 8.19 24.44 08年 82.26 34.38 8.3 8.15 24.5 年份 A4均值 A5均值 A6均值 A7均值 -- 总体 16.29 8.35 8.29 8.28 -- 06年 16.16 8.29 8.2 8.19 -- 07年 16.27 8.4 8.35 8.36 -- 08年

16.43

8.35

8.31

8.28

--

各年份论文等级所占比例(由于特优论文过少,将特优论文并入优秀)

表13 2006-2008年不同等级论文的比率表

优秀比率 良好比率 一般比率 较差比率 总体 0.38 0.53 0.09 0.01 06年 0.36 0.51 0.11 0.03 07年 0.44 0.48 0.08 0.00 08年

0.31

0.61

0.07

0.01

由图中数据,硕士论文复查的得分虽不及初评集中,仍有85.35%在75—90分之间;由表中数据:三年硕士论文复查得分的均值、方差及评分体系内各项都比较接近,可视为三年硕士论文的总体状况比较稳定。相对而言,07年稍好,08年稍差。论文优秀率依然是07年最好,08年最差,但是优秀率和良好率的则是06年较差,07年和08年一致。

5.4.1.2按专业统计分析并建立如下评价体系:

表14 论文得分评价体系表

优秀良好一般较差85分-94分75分-84分65分-74分65分以下

表15 论文均衡性评价

基本无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一般显著两极分化各专业中方差最小的25% 各专业中方差中间的50% 各专业中方差最大的25%

各专业均值和方差的统计:

表16 不同专业硕士论文分数均值和方差排名表

专业均值排名均值专业方差排名方差

4 1 7

5 30 1 4

32 2 76 25 2 6

6 3 78 2 3 8

11 4 78 10 4 9

21 5 78 27 5 12

22 6 79 19 6 13

26 7 79 6 7 15

1 8 80 2

2 8 15

15 9 80 33 9 18

19 10 80 28 10 19

33 11 80 5 11 21

13 12 81 20 12 23

8 13 82 21 13 23

12 14 82 31 14 23

18 15 82 14 15 24

24 16 82 24 16 24

28 17 82 29 17 24

5 18 83 13 18 25

16 19 83 9 19 26

27 20 83 1 20 28

29 21 83 11 21 28

2 22 84 18 22 28

9 23 84 17 23 33

17 24 84 8 24 37

20 25 84 32 25 37

30 26 84 15 26 38

31 27 84 12 27 46

14 28 85 26 28 71

25 29 88 4 29 75

10 30 89 16 30 174

备注:7、34专业的论文没有统计量,3、24专业论文统计量过少,不予考虑。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得:所有专业的论文平均分都在75分以上,其中14,25,10这三个专业硕士论文的平均分在85以上,由等级评价体系可知,这三个专业的硕士论文已达到优秀水平,其他专业的硕士论文水平归为良好;按方差统计,基本论文得分没有两极分化的专业是30、25、2、10、27、19、6、22;论文得分两极分化显著的是16、4、26、12、15、32、8,其他专业论文得分两极分化情况一般。

5.5问题五的模型建立及求解

5.5.1.均值和方差分析

下表为2006-2008年各年的论文原始得分和复查得分的均值和方差:

表17 2006-2008年硕士论文总体分数的均值和方差

年份均值方差复查均值复查方差

2006 85.5113 22.6625 81.44 42.79

2007 86.0425 17.1116 82.54 31.75

2008 86.1474 14.5078 82.26 34.38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年份复查论文的平均得分都明显低于初评的得分,而方差明显高于初评方差。复查得分低并且分散,初评得分高而且集中,说明总体上复查论文的得分更严格、更客观。

在问题二和问题四中对各专业论文初评得分和复查得分的均值和方差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各专业的情况。对比初评和复查各个专业的得分,可以发现,各专业的得分均值是普遍下降的。

5.5.2优秀性的分析

下面对两次评分按均值得出的优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表18

优秀专业良好专业倒数第三低分初评22 12 83.4

复查 3 27 78

备注:统计倒数第三低分避免了最低分带有的较大的偶然性。

可以发现,除平时超过2/3的专业的论文平均分达到了优秀,剔出人数过少的专业3的干扰后,良好的专业的得分均值都达到或超过83.3分;而各专业复查得分情况大多只能评为良好。

5.5.3初评和复查联系性分析

对比初评和复查各专业的平均得分排名,发现复查时时各专业的成绩好坏、排名先后和初评的情况并不对应,说明复查成绩是完全不受初评成绩影响的。

综上所述,得出复查评分更严格和客观的结论。

5.5.4建议:

评审论文是烦琐复杂的工作,由初审和复审的结果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差别较大,评分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的得分,为了减少这种较大的差别,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我们建议在初审阶段就能做到公平公正,努力排除各种客观因素对论文评阅工作

的干扰。例如,交换院校的老师进行评审,或者分组轮流替换评阅由组长负责审核,努力让评阅工作在初审中做的更好,不再进行复审。

六、模型的评价和改进

优点:

1、方法简单,直观明了,实用。可以通过Excel和Matlab软件实现问题的求解,节省

人力和时间。

2、根据所建立的层次分析模型体系和均值,方差等数据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3、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同样适用于其他类似的评价,可推广到多个领域。

缺点:

1、本文利用均值和方差对不同年份,不同专业硕士论文作为总体评价标准,具有一定

的片面性。

2、在分析问题二中所选取的成对比矩阵具有一定主观性

3、在分析选题与论文总体水平相关关系时,是通过随机抽取25个数据进行分析,并用

来估计总体论文水平,与论文实际总体水平存在误差。

4、在分析问题三时,直接选取线性相关模型,没有对其他模型进行分析。

改进:

模型需要改进的方向为:在对论文选题开题、初审与复审情况进行评价时,应该引入更多的评价指标,以期达到更理想的结果;对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进行非线性相关分析,以期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孔祥沛.孙继红基于SEM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2]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刘卫峰,何霞基于AHP群决策的大学数学建模竞赛论文评价荆楚理工学报Vol.25,

No.11, Nov.2010;

附录:

程序:三个组各随即取25组数据

>> 320*rand(5)

ans =

304.0414 243.8710 196.9384 129.8260 18.5252

73.9643 146.0697 253.4199 299.3503 112.9178 194.1896 5.9212 294.9802 293.4094 260.2133 155.5144 262.8503 236.2263 131.2865 3.1556 285.2157 142.3051 56.4052 285.9678 44.4451

>> 95*rand(5)

ans =

19.2627 1.4510 39.7717 79.6213 47.7672

18.8786 70.9446 80.3910 1.8658 67.3998

57.3603 42.2842 49.8895 64.7213 40.7448

25.8579 88.5224 19.2515 36.0507 28.9386

18.8874 44.2695 63.8531 79.0206 18.0171

>> 43*rand(5)

ans =

8.3175 30.0096 21.3518 28.3898 31.2659

29.3356 16.2700 38.6901 14.7047 13.2995

13.0189 36.9805 35.3301 12.4582 36.0553

23.2920 36.7072 27.7311 14.6713 24.4271

6.4875 25.5232 35.1729 22.9654 15.9278

程序:随机选取49组数据

>> ceil(459*rand(7))

ans =

171 440 402 304 237 295 365

323 240 339 131 154 96 28

251 404 63 216 199 175 277

205 80 6 30 104 360 24

319 450 411 454 267 313 191

286 125 92 268 350 212 140

365 116 138 195 244 261 402

>>

>> y=[85 84 94 95 82 85 87 87 88 90 91 92 83 86.5 85 95 86 85 78 85 95 87 90 83 90 83 90 88 91 92 85 84 93 90 85 93 88 79 80 81 82 82 86 86 86 87 91 90 85];

>>x=[42.37 44.49 44.49 44.49 47.88 47.88 47.88 47.88 47.88 47.88 47.88 47.88 49.58 49.58 52.54 52.54 55.08 59.75 60.17 62.29 62.29 63.14 63.14 66.95 67.37 67.8 67.8 69.49 69.49 69.49 72.88 75 75 77.54 79.24 80.08 81.36 84.75 84.75 84.75 84.75 84.75 84.75 84.75 84.75 84.75 84.75 94.49 100];

>> a0=[0,1];

>> fun=inline('a(1)+a(2)*x','a','x');

>> [a,r,j]=nlinfit(x,y,fun,a0);

>> a

a =

90.7125 -0.0552

>> y1=90.7125-0.0552*x;

>> plot(x,y,'*',x,y1,'-or')

>> R2=1-sum((y-y1).^2)/sum((y-mean(y)).^2)

R2 =

0.0424

综合评价研究论文

XXXX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以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为例院(系): xxxxxxxxxxxxxxxxxx 年级: xxxx级 专业:统计专业 班级: xxxxx(x)班 学号: xxxxx 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日期: xxx年xx月xx日

目录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研究背景 (1) 1.2目的及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国外研究现状 (2) 2.2 国内研究现状 (2) 3 现有综合评价方法的归类和比较 (4) 3.1定性分析研究 (4) 3.2定量分析 (4) 3.2.1多元统计方法 (4) 3.2.2运筹学评价方法 (5) 3.2.3系统工程评价法 (6) 3.2.4智能化评价方法 (6)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7) 4.1选取的指标及原始数据 (7) 4.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7) 4.3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7) 4.4计算城镇化指标的模糊矩阵 (8) 4.5评价结果 (9) 5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10) 5.1因子的提取 (10) 5.2因子旋转 (10) 5.3计算因子得分 (10) 6城镇化水平评价效果对比与启示 (12)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3)

关于2020硕士论文学术评语模板下载

关于2020硕士论文学术评语模板下载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该同志刻苦认真,掌握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4. 从硕士生学习阶段和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情况看,该考生有继续培养的前途, 你是一个帅气的男孩,打一手好羽毛球,又是略显腼腆,作为寝室长,虽然有时也犯 点错,关键时能担当,与同学相处关系融洽。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后能按 时完成作业,自学能力较强。希望你能严格要求自己,注意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 习效率,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该同学积极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了 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该同学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具有较好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能够自如地阅读相 关领域的英文文献,能够用英语撰写本领域的学术论文。 该生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六级,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参加了部分科研 项目的工作,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科研技能,并发表了 几篇学术论文。 (二)性格稳重,学习勤奋刻苦,态度端正,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善于思考, 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并侧重自己团队精神的培养。积极参于专业实验室的研发项目。在 校期间努力争取并参加校外企业的实训锻炼,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曾做过 慈善相关事业部门的兼职,具备了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育背景必须注意:求职者受教育的时间排列顺序与中文简历中的时间排列 顺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是从求职者的最高教育层次写起。 该同学在研究生期间参加了课题组的部分科研项目,能够独立完成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该生在××大学××学院攻读硕士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进一步深化了专业方面的理论学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 知识;出色的完成了硕士课题任务,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学方面的研究方法,并 对××等方面有较深入的思考。 该同事勤恳务实,善于学习,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注重个人成长;工作成绩进步大,业绩发展迅速,或有效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在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悟性较强,能 很快适应新的岗位,在新的业务区域可以立即开展工作;能随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 法和端正心态,不断反思自己,注重个人成长;能在业余时间精专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悟性高,工作认真勤奋,吃苦耐劳,进步很快,在新人中起到了榜样作用对本职工作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家长评语

初三的家长毕业评价 一、 我的孩子在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努力, 锐意进取,品德端正。在班级当中能够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且为班级和学校做出贡献。同时兴趣广泛,具有各种不同的爱好,热 爱体育运动,特别是热爱篮球运动。得到了德、智、体全面的发展。继续发扬成绩,不断进 取,你的人生一定很辉煌灿烂!家长为你高兴,同学为你加油,老师为你祝福! 二、 我的孩子在过去的三年学习生活中,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养 成了较强的集体观念。曾经的一些小毛病在初中的三年里基本上得到了“治疗”,懂得孝敬父 母、善解人意,也懂得得了换位思考,对事情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大胆地表达出来。 对于未来,我希望孩子能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以务实的学习态度开拓人生。 三、我的孩子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刻苦努力,品学兼优,成绩优异。曾经的一些 小毛病在初中的三年里基本上得到了“治疗”,懂得孝敬父母、善解人意,也懂得得了换位思 考,对事情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大胆地表达出来。总之,我的孩子是一名身体素质 良好,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 我的孩子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刻苦努力,孜孜不倦。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承担自己 的责任,生活俭朴。孩子,到高一级学校里,更要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学习可以使你充满 智慧,书籍可以滋养你的心灵。总之,三年来我的孩子不断进步着,在成长中不断收获。希 望我的孩子在成长中更注重细节,能够更加完善自己。只有超越了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五、 在初中短短的三年的生活学习中,获益良多。从不懂事的小孩,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 照顾自己,遇到困难能自己学会解决。乐于助人,待人友善。能尽量帮干家务,吃穿不追求 名牌,不与他人攀比。一直受到老师的表扬,做事追求尽善尽美。认真学习,爱好广泛,德 智体方面都全面发展。父母殷切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优点,在今后的前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六、 我的孩子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认真学习,多次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 师们的广泛好评。孩子,通向成绩和成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一定会加倍努力,加倍勤奋,一定会不断的超越别人,超越 自己。父母殷切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优点,在今后的前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七、 我的孩子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表现优良。 你是一个富有责任的可爱的孩子,不过性情比较任性,在家做作业比较拖拉,希望在新的高 中里能改掉坏毛病,并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完善自我!尤其是在进入初三 以后,我的孩子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我的孩子总是能以一颗谨慎谦 虚的心去对待每样事物,从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同时,我的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提 高,时刻听从老师的教导,并且多次得到任课老师的好评。希望我的孩子以后更加努力,取得 更大的成绩。 八、 在过去的三年里,目睹我的孩子长大、成熟,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在这青春勃发的 三年里,我的孩子懂得珍惜时间和青春,懂得体谅家长和老师的苦心,懂得人生需要拼搏才 精彩!孩子,到高一级学校里,更要热爱学习,热爱读书。学习可以使你充满智慧,书籍可 以滋养你的心灵。我们以你为骄傲,因为你是一个放飞心灵快乐的好孩子。 九、

硕士论文的质量好坏,看这里

硕士论文的质量好坏,看这里 研讨生教学是中国教学构造中的最高层次,背负着为国家培育高档专业人才的重担.自中国 1978年康复研讨生教学以来,研讨生教学事业获得了空前高速的开展.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令》的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独立培育硕士、博士学位研讨生准则的树立,宣告了中国高等教学体系已趋完善.跟着研讨生教学事业的开展,硕士学位研讨生在中国高校学生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加,且培育方式也多种多样.研讨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所挑选的课题都具有必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论文中所引证的参阅文献内容详尽,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的研讨现状,有很高价值.进一步进步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并树立完善质量评估体系一直是学位与研讨生教学的核心疑问.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力地推动了学位与研讨生教学的开展,但衡量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规范一直是一个较杂乱的疑问,往往会因为课题性质不一样以及研讨使命的不一样而有很大不一样,这篇文章仅就硕士论文所引证的参阅文献这一侧面临这个疑问进行简要剖析. 可以去文思慧达万方系统检测查重,结果比知网还要精准,检测是免费的,可以去试试对比下,论文检测很安全。不用担心。 1、我校近年内学位论文所引参阅文献的计算国家学位法令规则: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讨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地,标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讨作业或独立背负专门技术作业的才能.因此,研讨生学位论文与一般指导性论文不一样,在进入论文作业之初,导师和研讨生管理部门都应明确要求他们有必要广泛阅览专业文献,全部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开展的最新研讨成果及动态,并对其文献剖析、概括、汇总,写出文献综述,体现出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见地.研讨生有必要较全部地体系地追索和参阅很多的文献材料.因此从学位论文所引用的文献材料能够在必定程度上反映出论文的学术水平以及该课题与世界、国内前沿的距离.这篇文章挑选我校已结业的三届硕士研讨生的学位论文的参阅文献引证状况作为研讨目标,别离依照世界会议论文、外文期刊论文、中文期刊论文、国内会议论文、中文专著、内部材料以及其它等种类,对年级进行计算、并计算出各自的百分比,它可反映每届硕士研讨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又可对比每届硕士研讨生、某一学科点培育的硕士研讨生所完结的学位论文的质量的改动状况. 2、成果剖析与讨论作为研讨目标的3届已结业的工程硕士研讨生共完结学位论文106篇,别离归于8个学科点,它们是纺织工程、针织工程、纺织品规划、染整工程、化学纤维、工业自动化、服装工业技术和纺织机械.共引证参阅文献4559篇,其间每篇论文引证参阅文献最多的达79篇,起码的仅引证16篇,均匀每篇引证参阅文献43篇.剖析这些参阅文献能够看到以下动态. 3. 世界会议论文及外文期刊论文引证率的改动应当承认,在自然科学的大多数范畴里,西方国家是对比先进的.这主要是指国外学者选用先进的剖析办法、剖析手法、思想办法等.因此在课题研讨过程中,世界会议论文和国外期刊论文的引证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位论文作论文发表指导q:2315126918者对世界前沿疑问的了解程度.这类参阅文献归于一次文献,引证得愈多,研讨者从事课题 研讨的起点就愈高,研讨成果立异的可能性就愈大,也就是说愈挨近课题研讨的前沿水平.从表1中这类文献的引证率状况能够看出,三届研讨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是有区别的,但就整体水平来讲是在逐年进步.这与天津市教委对我校研讨生教学的评估成果是相一致的. 可以去论文狗免费论文查重系统检测查重,结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参考标准

附件3: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参考标准 本标准用于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与论文相关的主要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六项,每个项目分为四级,即A(优,分值为权重分×1)、B(良,分值为权重分×0.8)、C(合格,分值为权重分×0.6)、D(不合格,分值为权重分×0.5)。每个项目赋予不同的权重,满分为10分。 1.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对调查所得事实和数据等的综述(权重分1.5) A.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查阅,通过本人独立、深入的思考,做出全面、准确的归纳,并用准确的语句清晰地加以陈述;调查的样本覆盖面广,调查方法科学可靠,结论正确。 B.对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查阅,通过本人独立、深入的思考,做出准确的归纳,并用准确的语句加以陈述。调查的样本覆盖面较广,调查方法科学可靠,结论正确。 C.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做出较为准确的归纳,并用准确的语句加以陈述;调查的样本覆盖面较广,调查方法科学较可靠,结论正确。 D.文献阅读太少,没有个人的思考,而是拼凑资料上的语句;没有认真的调查,或调查很随意,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 2.学术水平与创新/对问题发掘和认识的深度(权重分2.0) A.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全面的认识,掌握得很准确,理解正确;对问题的探讨有独特的视角,立意新颖,发掘事实有深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B.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掌握准确,理解正确;发掘事实有一定深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C.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掌握较为准确,理解正确;发掘事实有一定深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D.对相关知识不了解,或没有真正掌握;没有自己的见解。 3.论证能力/论述水平(权重分2.0) A.立论正确、新颖,主题突出,条理清晰;论述严密、正确,逻辑性强。

指导教师对论文的综合评价

指导教师对论文的综合评价 本文是关于指导教师对论文的综合评价,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指导教师对论文的综合评价【精选篇】 1. 作品充分体现作者所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扎实性,线条细腻,结构严谨,构思独特,整体效果良好。但是,整体设计仍然缺乏创新精神,基本符合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 2. 该学生在设计中积极与老师交流设计思路与创意来源,能充分把自己所学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作品主题鲜明,色调清晰,整体设计合理。设计缺少创新的东西,没有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水平。 3.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4.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邮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5.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6.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7.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8. 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占有资料较少,其时效性较差;有部分

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指导教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1.引言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是否达到所授予的学位标准的主要依据。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是对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相应水平作出的评价。评语虽短,但是至关重要,涉及到能否毕业、能否得到相应学位,或能否以优秀的评价取得相应学位等问题。因此,客观、准确地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每位论文评阅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2.评价依据学位论文评语需要对所提交审查的论文作出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由于研究生学位分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两大类,所以,对论文的要求也有原则不同。 对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对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主要审查: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评语层次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的写作,一般需要以下几个环节审查:(1)导师的审查;(2)同行专家评阅;(3)答辩委员会答辩会答辩;(4)学位委员会审查。前面三个环节都需要写出书面评语。由于角度不同,定位不同,因此,评语的写法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评语的结论部分,文后笔者再具体说明。 一般来说,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副高职职称以上的专家,一般应为硕士生指导老师;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正高职以上的专家,一般应为博士生指导老师。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要求用词准确、评价客观,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应该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好的评价不能多加一个字,也不能减少一个字。 4.评价内容一般来说,学位论文评价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主要看是否属于学科前沿,研究工作是否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如果在国内,列入国家973专案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选题,大多是属于科学发展前沿,因为在项目立项过程中同行专家已经论证过,是同行关注的热点或重点。 (2)文献综述主要看是否掌握了本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文献综述有量与质两个方面,量的方面主要看是否围绕论文主题基本覆盖了本学科领域相关的主要文献,质的方面主要看是否综述本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和有影响的主要文献。例如在本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文献,有影响的学者论著,应该在文献综述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评语需要通过作者的文献综述,看是否概括、归纳出本学科、本研究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规律和待解决的问题。 (3)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及其学术意义、价值这是学位论文评价的核心内容。对于博士学位论文来说,要求研究工作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评语不仅要列举、归纳、总结出提交审查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而且还要指出其学术价值。 在学位论文评语写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所评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一般作者已经对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作了归纳、总结,论文评阅者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从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视野,总结、评价论文的工作与创新。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doc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论文 潘庄小学李香梅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评价内容随着学生与学校的发展而发展。评价内容均由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虽然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对学生的评价是真实而准确的。 以往的教学评价是把优异成绩给予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只是凤毛麟角,把评价无形中变成了一种甄别过程,以前评价学生是学期末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而现在的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现在是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这样评价得比较全面。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比如:我班的刘鹏同学,他的思维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差,文化基础不牢,学习进步不快,有时上课还做小动作,可是他劳动很积极,做劳动委员的工作很负责,经常帮助其他组打扫卫生。于是我就抓住他的闪光点,在平时她每做一件好事,我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

每个人都有先天素质的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通过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光明之处,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后天素质。 以前评价学生是学期末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评价,现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只是期末时的一个终结性评价,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把对学生的评价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分成几个阶段,进行不同阶段的评析,定期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回顾与反思,激励学生自省、自律,明确努力方向。如我班有位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由于老人对孩子溺爱疏于管教,使得他身上存在很多不良习惯。在学期初定目标时,我就帮助他主要从个人良好习惯方面定好自己的目标:衣着整洁,按时到校,和同学团结友爱,不说谎话,课上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等。尽量使评价指标显性化。一段时间后根据这些指标对他进行逐项评定,根据他的表现提出表扬,如能够按时到校,课上也能主动发言,多数时候能按时完成作业。然后进一步对他提出要求:生活中要能主动帮助别人,作业要认真书写,力求工整,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这样在阶段性的评价中可以根椐学生发展的情况,有意识地修正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评价与日常行为表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发现不足,继续努力。 以前评价学生是教师单一评价,而现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规范与评价标准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规范与评 价标准 1

2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规范与评价标准 ( 试行 ) 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专业学位种类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加强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已迫在眉睫。为了坚持学位标准,统一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专业学位设置的目标定位和特点,特制定我校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规范与评价标准。 一、论文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是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或应用实践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看法,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的、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的学术论文(书面文件)。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由于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学位,它更强调的是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因此,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在质量要求上更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学位硕士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本行业领域实际,具有明确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应用价值。 2.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研究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 3.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独立看法和应用价值。 3

4.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要能充分体现作者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二、论文基本类型 由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职业背景决定了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因此,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的形式与学术性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不同。其形式可灵活多样,应根据专业学位及其领域的类别、学位论文选题的性质确定其学位论文的类型。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类型主要归纳为下面三大类: 1.研究论文 2.调研报告、实验报告、规划设计等 3.案例分析报告、项目评估报告等 三、论文格式要求 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都有固定的范式,不应强求一致。可是,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期间学习成果的大检阅,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学位论文而言,必须遵循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无论何种类型的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其基本结构和内容一般应包含下面10个部分: 4

评语大全之职称论文答辩综合评语

职称论文答辩综合评语 【篇一:答辩评语】 黄冈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语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1 2 【篇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及答辩教师评语集锦】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及答辩教师评语集锦 优: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 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 实践指导意义)。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 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 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 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 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良: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 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未发现抄袭现象。 中: 1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一定 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 程中基本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 运用知识能力一般。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 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邮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 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及格: 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 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题一般。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又是一年毕业季,硕士要在毕业之前写好硕士学位的论文,而导师要给硕士的论文进行点评,给硕士生学术上的一些意见和评语。下面是我整理的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欢迎阅读!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优秀篇) 1.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5.作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讨论。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点正确,论据确凿,论述清晰,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整个论文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治学态度极其严谨、认真。 6.该同学的论文从分析英语教学的本质及特征入手,对英语教师的角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文章论点明确,层次分明,

综合素质评价论文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论文

浅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试、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几年来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使我感受颇多,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个人评定制度的先进理念。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个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法,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在评价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综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价内容要开放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仅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势必导致教师简单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闪现的创造火花以及实践能力的评价,导致了学生走上只追求考分的歧路。而新的《课标》对教学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重视学生对认知任务的完成,而且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改变传统那种固定的、无情的

评价,要正视学生差异与个性,因人、因事、因地制宜,进行灵活的、充满人情味的评价。 二、评价形式要多样 在传统教学中,评价是教师的“专利”,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学生学习情况的对与错、好与坏等均是教师一“言”定音,学生处于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课标》要求我们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口试、笔试、作业等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要把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要赋予学生评价的权力,实现全员评价。平时作业可用“红旗”、“红花”等表示并加上简单的批语。单元练习、期末考试则用等级制进行模糊评价。比如,教师发现学生的字写得很工整了,发现他组了一个很特别的词语、表演很精彩……一句赞赏、加上几分,让学生高兴很多天,甚至回味很多年!我们凭着极平凡的发现,凭着极为平常的一句赞语,凭着用不完的分数点燃孩子自尊、自信的热情,点亮指引他们前进的灯塔。想一想,我们的平凡举动在孩子一生中却是多么伟大。慷慨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要有实效性 以往的教学评价是把优异成绩给予极少数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只是凤毛麟角,把评价无形中变成了一种甄别过程,而我们所实施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我们指出,不要吝啬表扬,不要把表扬看成是给学生的多大的赏赐,而要真诚的送一份赞许。这里我们提出在课堂上评价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分层加以鼓励。这就如同摘一棵树上的桃子,有的伸手就够到,有的跳脚才能够到,有的需要踩矮凳子,有的则需要踩高凳子。教师分层鼓励就是在教给学生跳脚、搬矮凳子、换高凳子。坚持每个学生都有得分、获得小红花

论文答辩综合评语.doc

论文答辩综合评语 论文答辩评语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于科学论文评价的观念、方法和体系尚存在着有待探究的问题;下面是有论文答辩综合评语,欢迎参阅。 论文答辩综合评语 1、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强,能较为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强。 3、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XXXXX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4、论文评语——及格: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难度较小,工作量不大。论文选

题一般。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较差,不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的能力较差强。文章篇幅符合学院规定,内容不够完整,层次结构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观点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没有个人见解。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占有资料较少,其时效性较差;有部分内容与他人成果雷同。 5、论文评语——优: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写作过程中能综合运用考试系统知识,全面分析考试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6、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 7、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难度,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 8、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9、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较为完整,层次结

标准和论文质量评价指标

附件2 南京工程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位论文标准和质量评价指标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 1. 论文选题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论文选题应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能够体现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工作量饱满;论文应体现作者的知识更新及在具体工程应用中的新意,论文研究结果能对行业,特别是所在单位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在满足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关于在机械工程等十个领域试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通知》(教指委〔2011〕9号)和《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教指委〔2011〕11号)的要求的基础。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文选题: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软件的研制与开

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基础性应用研究或预研项目; (5)工程设计与项目实施; (6)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7)企业的标准化项目。 2. 论文形式要求 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授予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办法》,专业学位硕士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也可以是工程设计类、产品开发类或试验研究类论文,如工程设计、产品研发、工程专业软件开发、大型工程或特殊的试验等。 (1)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指直接来源于所属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指综合运用机械或电气工程的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设计工具等,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所从事的工程设计。 (3)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指来源于所属工程领域生产实际的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本文是关于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导师对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优秀篇) 1.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2.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3.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4.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全文内容紧扣行政管理专业要求来写,充分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查阅的相关资料较多。但不足之处主要是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5.作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讨论。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点正确,论据确凿,论述清晰,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整个论文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治学态度极其严谨、认真。 6.该同学的论文从分析英语教学的本质及特征入手,对英语教师的角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文章论点明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论文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论文 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业的评价工作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班主任工作来讲,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我们习惯以“三好生”与积极分子,来定位学生的学业成就,他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师生的主观印象为评价内容,体现不出学生发展的状态与水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变革。学生的期末学业评价也必然需要一种新的,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的新的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我在此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注重学生切实发展,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我们以细则为载体,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内涵为原则,对学校、教师的素质教育成果,对学生素质的发展,完成了全程的监控和指导。几年来,在实施过程中,细则对学校素质教育的调控、激励功能日益突出。现在,我们将实践中的问题所在和经验所得一并报告如下,意在抛砖引玉。 一、素质综合评价的观点分析与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评价 所谓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某一事物或对象的具体事实所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判断”是评价的本质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把评价混同于测量或测验,其实它们有不同的涵义,测量是确定某一事物或对象数量值的活动或方法,而评价则是在获得尽可能全面、系统的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或对象进行定性描述、定量的表述,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质有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先天特点的含义;还有后天的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则是一种养成,表明着发展的状态与水平。素质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不断改变学生的发展状态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硕士论文质量评价

硕士论文质量评价 1.问题重述 自1980年我国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适时作出调整。然而,这种多样化的招生和培养方式,也使得研究生论文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研究生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的越来越大作用,更使研究生论文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量化的手段找出当前国家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硕士生质量,制定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政策,需要对硕士生的招生质量、论文质量、培养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从某校开展的硕士生质量评价中搜集到的2006、2007、2008年硕士生论文的评阅信息,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1.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生论文选题与开题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各专业的评价和各年的总体评价。 2.对2006,2007,2008年各年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3.对各专业、各年硕士论文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4.对2006,2007,2008年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包括各专业与各年的总体评价。 5. 对硕士毕业前后论文的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你得出什么样的评论。说明你的观点与结论。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2.问题分析 2.1表1中给出了选题评分标准中我们可看出论文选题有四个标准,而从附件1 中我们知道若想要出论文,那么所选题目必须要有价值,即不会出现表1中所列的意义不大的情况,也就是说论文选题只会出现三种情况,即1.有理论意义2.有实用价值 3.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显而易见,这三种情况的优劣状况是越来越好,后者优于前者,这与论文的评分相对应,可以用其所给的评分所表示,于是我们可用分数的高低来表示选题情况的优劣情况,分越高说明选题越优秀。各专业的选题与各年选题的情况,我们就可用选题评分的平均高低来说明。 对于论文的开题,从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指标中我们知道开题的情况需从六个方面说明,而开题评分标准中,分数越低,说明对于本方面的处理越优秀,也就是说六方面的开题情况评分的和KT是对本论文开题的总评,那么我们就可用KT的大小来说明论文的开题状况。而各专业的开题与各年开题的情况,我们也就可用开题总评分的平均高低来说明。 2.2对于第二题,我们可以分为6个方面:06年各专业、07年各专业、08年各 专业、06年总体、07年总体、08年总体的硕士论文评分的评价。从附表3,硕士学位论文评分表可知:硕士论文的评分有7个指标。1.论文选题2.文献综述3.论文难度和工作量4.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5.论文体现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6.论文体现作者的科研能力7.学风写作能力。7个指标的每一个又各自划分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各个等级又给出了分值范围以及评分的根据也就是标准。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7个指标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第3个和第4个占得分量比较大一点。 因为有两个专家打分,所以要把两个专家所给出的分数整合到一块儿。先把两个专家各自打的7个指标的分数加起来,得到一个硕士论文的两个分数,再将这两个分数求平均,我们将这个平均数作为此硕士论文的最终得分。然后从上述的六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比如对于08年各专业硕士论文评分的总体评价,将各专业的论文的分数求平均即达到目的,再将34个专业进行比较。而对于08年硕士论文评分的总体评价,由于各专业的人数不同,我们将08年的34个专业加权求和达到目的,再将三年的进行比较。 2.3通过分析题中所给的附件1:2006-2007-2008年硕士生论文抽查表,我们发 现录取类别相同的硕士生论文的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我们每一年的硕士论文分为四类:统分、自筹、委培、定向,然后分析每类硕士生论文的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先分析附件1中的数据,找出论文得分与选题开题之间的某种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关系做出一个图来,以论文得分作为y轴。我们可以从图上明显的看出选题开题与论文得分之间的关系,图形可以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再将每年的四类不同录取类别的图线放在一张图上,可以得到三张图。通过分析图像及相关的一些材料得出结论。 2.4 此题是对复审(毕业后的重新评阅)论文的评价,解决此题要紧密联系附件 2中所给的复审表,由于复审时只有一位专家审评,故各项评分和为该论文得分,

2018年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word版 (2页)

2018年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肖**同学的学位论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和研究》选题于教育部委托中山大学开展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该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构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先导性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对已有的专业设置数据模型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功能性、预测性、分析性以及挖掘性方面的不足之处,然后结合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实际需求,引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和OLAP,构建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数据模型。总的来说,论文框架清晰,逻辑严谨,行文体现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及思辨结论,有自己的创见。 本文的写作符合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学术水准较好,体现了两年学习的成果,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长于思辨和综合,而短于对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的考量,比如各用户对于专业设置的需求以及数据挖掘中数据的可采集性及可用性等。建议今后在相关研究中采取更广泛视角。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评语 1.该论文主要研究了铁路联锁软件的安全性,研究成果有着很强的社会价值。论证清晰有力,论据充分,结论可靠。论文层次分明,格式正确,逻辑性强,文笔流畅。表明作者已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技能和从事研究的能力。 该论文已经达到硕士论文的水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2.该论文主要研究了铁路信号领域车站计算机联锁软件的安全性。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前沿性,有着明确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调研全面,工作量饱满,分析透彻,设计合理,资料翔实。论文结构合理,写作规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文笔流畅,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人认为该论文达到硕士论文水平要求,同意其参加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