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苏省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

2017江苏省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
2017江苏省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

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

绪论

一、教育法制化的内涵与特征(重点)

强调法律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教育的内外关系看,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法制化就是通过法律来协调、规范和引导教育关系以及教育行为,从而保障教育秩序实现教育目的。在法治理念下办教育,遵循教育规律,遵循法律规则,任何主体对教育的干预影响要在法治框架下运行

内容: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守法

特征如下:

(1)教育法治权威化

(2)教育治理法律化

(3)教育关系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4)核心是法治精神

二、为什么教师要有法治素养???(重点)

1.教师作为公民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的法治素养要求

①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向教师法治素养的提高

②育人的本质决定法治社会的教师更应该知法守法用法

2.教师法治素养与知法守法用法

①法治意识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前提

②法治思维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点

③法治精神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保证

3.教师法治素养提升的途径

①加强法治学习,树立法治意识

②加强法治实践,锻炼法治思维

③塑造法治文化,提升法治精神

第一章

一、双一流目标和重点任务

总体建设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学科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任务:5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5项改革任务:加快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双一流”改革举措:分类建设引导特色发展、开放竞争激发建设活力、动态管理打破身份固化、统筹建设深化综合改革

二、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的主要任务???

(1)全面提高奥登教育质量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4)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5)增强社会能力

(6)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7)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8)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第二章

一、高校设置专业的基本条件???

(1)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2)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

(3)有稳定的社会以人才需求

(4)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须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6)具备开班专业所必须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

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第二十七条

(1)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2)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3)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4)未参加研究或创造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的

(5)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6)买卖论文,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

(7)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章

我国教育的性质与目标

一.社会主义性质

1.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教育必须坚持《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3.教育内容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向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教育

4.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教育目标

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心,注意四方面统一

1)培养的人才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教育内容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4)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法七十九条规定: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等五种行为属于考试作弊。八十条规定组织作弊等五种行为属于组织或者帮助考试舞弊。八十一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情况严重的,相关人员承担法律责任。新刑法二八四条一款,入刑。

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及保障?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五、受教育者的权利包含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公正评价,完成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章

一、高校章程的概念、地位、内容和制定程序?重点!!

高校章程的概念:现代大学的载体,既是处理高校内外部关系的基本依据,更是高校治理和学术自由的法律保障。

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其进行确认和规定,高校的教育特性也决定了教育法是高校章程制定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其次高校章程是现代高校法治治理的中药载体,凸显高校自主与自治的重要性。高校章程的制定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是针对学校重大的,基本的事项所作出的全面规定。

高校章程内容: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法律规定章程必须记载的事项,缺少任何一项或一项记载不合法,则章程无效

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法律规定这些事项,但是否记载于章程中,可以有当事人决定

任意记载事项:在不违反法律及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当事人认为有必要载入章程的事项高校章程制定程序:

章程制定准备;章程草案审议;章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章程的审核和公布

二、高校教师的聘任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般又称“聘请制”或“合同聘任制”,指用人单位以合同形式聘用工作人员的一种任用制度。特征:主体的自主性、关系的合同化、形式的可选性

三、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重点!!

1.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高校以行政主体的身份行使行政权与学生发生权利义务关

系。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高校与学生的民事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建立民事法律关系

四、高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义务特征:高校与学生复杂关系决定高校学生权利义务的复杂性

高校学生权利义务广泛性,高校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与外界发生社会关系就更复杂。高校学生权利义务多重性,学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导致在不同的行为产生的法律关系中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

高校学生的权利:

(1)享有受教育权,依法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

资源

(2)享有学校管理活动民主参与权,可以通过建议讨论等方式参与到制定学校管理规定中,

也可以直接向学校管理部门和人员提出意见,参与学校的民主建设和法治管理

(3)享有提出申诉,提起诉讼的权利。

高校学生的义务:

1.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学生与高校是最主要的当时双方,学生具有爱护学校公司公私财物、

保护校园公共设施的义务。按时上交各种合法经费的义务。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学生最重要的义务是服从高校行政管理,高校行政管理依据包括政

府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也包括学校内部合法的行政管理规定。

3.其他应尽义务。遵守校规校训,维护学校形象与声誉的义务,遵守社会公德、尊敬师长

的义务。

五、高等教育权利救济制度(重点)

救济制度:是指当人们的权利受到侵犯后给予的法律上的弥补,补救,以使其合法权益恢复至受侵犯前的状态。教师法三十九、四十三条,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条第六项、第六章规定

教育申诉制度

1.校内申诉程序:

受理范围:受理学生对处理或处分决定不服提起的诉讼

申诉处理委员会的构成:校分管领导任主任,成员分别由监察审计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保卫处团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申诉人所在学院师生代表和法律专家组成

申诉的程序:

(1)申诉的提出

(2)申诉的受理

(3)申诉的复查

(4)复查决定的做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十一条规定:委员会对学生提起的申诉进行复查在接到书面申诉起15日做出复查结论。

2.行政申诉制度:

学生对校内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向教育行政机关提起行政诉讼,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行政申诉的一般程序:

(1)受处分学生在收到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

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申诉材料进行审查并决定是

否受理。

(3)对于决定受理是申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将申诉

书副本送达被申诉学校,呗申诉学校应当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做出处理决定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4)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校处理决定及复查所认定

是事实、适用的依据和处理的程序等进行书面审查。

(5)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

个工作日内做出维持、撤销或者变更学校处理决定的申诉处理决定。未在期限内做出处理决定的,或者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教育行政复议:

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象征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并由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的法律制度。

三种情形:

(1)对高校处分决定不服,以高校为被申请人的(实践中很难找到)

(2)不服高校处分和复查决定,又对行政申诉不服,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为被申请人(常态)

(3)申请教育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受教育权的法定职责,教育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针对

行政不作为)

一般程序:

(1)复议申请的提出:自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提出

(2)行政复议的管辖:上述第二第三中情形,复议的被申请人一般是省级教育行政机关,则

行政复议申请应向省级教育行政机关所在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教育部

(3)行政复议的受理:5日内进行审查

(4)行政复议的审查与决定: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象征复

议机关负责法治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自受理之日内起60日内做出行政行政复议决定。

教育行政诉讼

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的司法救济,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最终性。

一般程序:

(1)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一般为所在地基层法院。

(2)原告提起诉讼要符合法定的起诉期限。学生对纪律处分等决定不服没有申请申诉而是直

接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纪律处分等决定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如经过行政复议程序不服复议决定的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

(3)立案受理: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4)开庭审理:

(5)做出一审判决:

(6)上诉审程序:当事人不服法院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

提起上诉。

第五章

一、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1.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校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

6.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二、教师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一个是基于创造力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集成电路簿图涉及权等。狭义的仅指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教师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按照下列规则确定:

1.教师为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教师享有,但法律有规定的除外。但学校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2.由学校组织,根据学校的意志创作,并由所在学校承担职责的职务作品,学校视为作者。

3.主要是利用学校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学校享有的职务作品,教师作为作品的作者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学校可以给完成作品的教师适当奖励。

教师专利权的归属认定区分为以下情形:

1.如果教师为执行所在学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该发明创造则为职务发明创造。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学校,如该申请获得批准,该学校为专利权人。

2.如果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是为执行学校任务,但教师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则该发明创造仍为职务发明创造。

3.虽然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但是学校与教师订有合同,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教师的,该约定合法有效;没有约定的,则为职务行为,相关权利归学校。

4.不属于上述的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及获准后的专利权,当然归教师。

第六章

一、职业学校教育的形式:

初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职业培训主要形式:

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其他职业性培训(指对特殊人员或特殊岗位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培训)

二、职业教育实施的经费保障的渠道有哪些?

1.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

2.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经费

3.开征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

4.适当收取学费

5.其他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1.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将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2.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用于发展职业教育。3.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4.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对职业教育捐资助学,鼓励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提供的资助和捐赠,必须用于职业教育。)

第七章

一、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分类管理如下:

1.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享有公办学校同等的税费优惠、各项建设规费减免政策;可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收费按不高于当地上年度生均教育事业费3倍的标准自主确定(特别优质的学校,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按5倍的标准自主确定),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学校发展基金以及提取其他有关费用后,经学校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并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从办学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奖励出资人,年奖励金额不超过出资人累积出资额为基数的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2倍的利息。

2.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原则上以有偿出让方式供地;收费项目及标准由学校自主定价,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后执行;享有《公司法》

规定的相关产权与经济收益,按市场机制办学,按企业机制获取利润。

二、民办学校能否营利?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民办教育可以增加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营利性是指民办学校的盈利归举办者所有,可见“公益性是办学之后形成的社会影响,营利性则是有关办学行为和对办学盈利处理的一种制度安排,二者既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一对矛盾,也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营利性并不一定妨碍民办学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也不一定增加学校的公益性。

三、民办学校的同等地位?

1.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地位

(一)同等招生权和招生自主权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不仅规定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而且规定民办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标准和方式。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跨地区招生困境,还特别要求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外地民办学校在本地招生提供平等待遇,不得实行地区封锁。

(二)学位授予权

《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审批同意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位授予资格。”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进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进一步强调:“民办高校申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的,按与公办高校相同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

2.民办学校教师的同等地位

(一)统一登记

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后,民办学校除了可以获取更多的财政补贴倾斜外,还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流动将更加流畅,民办学校退休教师的社会保障也将得到加强。

(二)引进人才给予事业编制

对于那些暂时无法获得事业单位登记的民办学校,为了吸引人才,地方政府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教师的事业编制问题。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引进学校所在地公办教师标准参加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在教师交流、进修培训、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彰评比、教研活动、健康体检等方面,与公办教师享有同等权利义务。

(三)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定

与教师收入直接挂钩的教师职称评定在我国是国家行为,教师职称全国通用,且只有国有各级教育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评定,严重影响了民办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其中从事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受到的影响最大。

3.民办学校受教育者的同等地位

民办学校的学生并不因为选择了民办学校而丧失受教育的权利,《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参加先进评选、医疗保险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

总之,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应当享有与公办学校同等地位。

所谓同等地位,对学校而言,主要是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拥有同等的招生自主权和学位授予权;对教师而言,重要的是消除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之间的身份差异;

对学生而言,是要落实在国家补助、升学就业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的权利。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研究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树立依法治教的意识,培养分析、解决学前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治教的水平和能力。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要遵循学前教育学和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原理,因此学习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是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管理等。 三、本课程学习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三个基本目的: 1.初步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和提高严格执法、依法办园的意识; 2.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和理解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培养和增强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学前教育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能够运用法律手段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工作,维护学前教育机构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提高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四、本课程学习方法 为系统掌握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知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重点,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比较法、案例分析法等,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理论的实际应用。 五、本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宜采用讲述、讨论与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基本概念、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目和答案)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网络课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目和答案) 1-1何为教师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高等教育与初、中等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本质特性是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30分) A、高度的专业性 B、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C、劳动的研究性 D、劳动的实践性 标准答案:A 2.黑格尔所说:"只有对显现为现象的意识的全部领域都加以怀疑,只有通过这样的怀疑主义,精神才能善于识别真理,因为它已不复寄望于所谓自然的观念、思想和意见,不管他们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表示了高校教师的()。(30分) A、科学性 B、专业性 C、学术自由性 D、纪律性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高校教师就是指接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具备高校任职资格并在高校实际从事()工作的人。(40分) A、人才培养 B、科学研究 C、社会服务 D、学术兼职 标准答案:A,B,C 1-2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德”解释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是出自以下哪本著作()。(30分) A、《说文解字》 B、《道德经》 C、《卜辞》 D、《广雅·释诂三》 标准答案:D 2.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等都表现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30分) A、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 B、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 C、具有特定职业的行业特征。 D、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 () 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40分) A、审美 B、标准 C、原则 D、规范 标准答案:B,C,D 2-1我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汉唐时期,()占主导地位。(30分)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标准答案:B 2.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30分) A、执着教育,诲人不倦 B、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C、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D、爱生如子,尊重学生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荀子提出的教师必备条件有()。(40分) A、“尊严而惮” B、“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C、“耆艾而信” D、“诵说而不陵不犯” E、“知微而论” 标准答案:A,C,D,E 2-2我国现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通过。(30分) A、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B、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 C、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D、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标准答案:B 2.以下不属于陶行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言论是()。(30分)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试卷

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 类?() A扣缴毕业证书 B 记过 C 留校察看 D 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 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 颁发结业证书 C 颁发肄业证书 D 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A 教师和学生申诉 B 权利诉讼 C 司法调解 D 集体上访 4. 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移动管辖 D 指定管辖 5.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A 学徒培训 B 转岗培训 C 适岗培训 D 待岗培训 6.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A 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 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 目前还不能确定 7.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年开始的。 A 1961 B 1976 C 1989 D 1995 8.按照我国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隶属管辖 D 移送管辖 9. 根据衣物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 A 强制国家教育 B 强制基础教育 C 强制国民教育 D 强制免费教育 10. 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 复核 B 裁判 C 备案 D 受理 二、名词解释 1.法律责任 2.教师申诉制度 3.教育法治化 4.教育法律救济、 5.学业证书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五、案例题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一章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第一节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 一、教育政策、法规的概念 (一)教育政策的涵义 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二)教育法规的涵义 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即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注意三点: 1.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意志。 2.教育法规是规定教育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同主体地位及其权利与义务的规则。 3.教育法规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二、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系类型与结构 (一)教育政策的类型 1.据制定政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党的教育政策、国家的教育政策、社会团体的 教育政策。 2.据政策内容与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可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 4.从政策所起作用的角度,可分为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 (二)教育政策的体系结构 1.教育政策的表现形式 (1)党的政策性文件 (2)国家的政策性文件 (3)党和国家机关联合制定发布的文件 (4)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教育问题的讲话、指示。 2.教育政策的纵横结构 (1)教育政策的纵向结构指依照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关系作出的纵向排列。 (2)教育政策的横向结构指不同领域的教育政策依横向并列关系加以排列形成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三)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1.教育体制政策 教育体制政策包括办学体制政策,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体制政策,教育投入体制政策,教育认识管理体制政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政策六个方面内容。 教育体制政策在教育政策体系中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和政治保障性作用。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要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要点 1.我国新时期依法治教的背景 一、新《宪法》的理念 1、以人为本 2、尊重和保障人权 3、正当程序原则 二、教育法律的范式转型 1.从单向度的政府选择模式到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相互博弈; 2.从制度意义上的公益性到实践意义上的公益性; 3.从教育效率到教育公平。 三、事业单位改革 1.事业单位的概念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 传统事业单位制度的特征 (1)政治、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的合一性; (2)资源的不可流动性 (3)事业单位主体之间的身份关系 3.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 (1)从单位到法人:自主权 (2)从财政拨款制到分类管理:经费体制改革 (3)从任命制到聘任制:人事制度改革 (4)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分配制度改革 2.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共20条); 《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共1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43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8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共40《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共6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共68条)。 3.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学校是指经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 《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4.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高等学校的权利: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 (3).招收学生权 (4).学籍管理权 (5).对受教育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权 (6).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 (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高等教育与学等教育高1-1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1.恩格斯在辩证 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理论性分类、“解剖分类” D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 C标准答案: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 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高等教育 BA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C A标准答案:30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 共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3. 、分析 D、 想象 C、判断A、记忆 B标准答案:A,B,C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 史分)2道试题,共60一、单选(共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弗吉尼亚 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D、哈佛大学A、亚历山大大学 B C D标准答案:()年时 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 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本 地社会与经济服务、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D C标准答案:40分)1二、多选 (共道试题,共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3. 、经济法 D、修辞 C、辩证法 BA、文法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B、江南水师学堂A.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C标准答案:“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 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2.级是()A、高等学堂 B、 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A标准答案:分)二、多选(共1道试 题,共40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B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 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 A,B,C,D标准答案:高等教育 理念的构成要素3-160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分)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1. 魂。 CA、学生自治理 念 B、教授治校理念、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 D C标准答案:大学拥有不受政府、 教会和任何其他社会力量的干预和控制,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 个理念大学自治理念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 D标准答案:分)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3.大学校长职业化理念中大学校长 扮演哪些角色、协调者A、募捐者 B、管理专家、政治家 C D A,B,C,D标准答案: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流派3-260一、单选(共2分)道试题, 共()1.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雷克·博克 C、克拉克·克尔 BA、博克、 杜威 D B标准答案:2.中国最着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 A、蒋梦麟 D、胡适 C、陶行知 B、陈鹤琴. C标准答案: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3.高等教育理念中持理性主义的典 型代表人物有()A、纽曼 B、赫钦斯 C、维布伦 D、弗莱克斯纳 A,B,C,D标准答案:4-1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道试题,共一、单选(共260分)()1. 在硬件方面,基本的逻辑是A、“现存即合理”、“越发达、越复杂” B”、“突出差 异 D、“教育受制于社会”C A标准答案:()2.在特定情境方面,基本逻辑是、“现 存即合理”、“越发达、越复杂”A B D、“突出差异”C、“教育受制于社 会”B标准答案:分)道试题,共二、多选(共140高等学校根据设立性质和经费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选拔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选拔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 境外研修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教师[2017]4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7.02.23 【实施日期】2017.02.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选拔2017年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的通知 (苏教师﹝2017﹞4号) 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规划纲要,根据《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实施办法》(苏教规〔2017〕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现就选拔2017年度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研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类别、期限及资助 包括访问学者、团队研修(含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管理团队)、校长跟岗研修三种形式。访问学者一般12个月(已有半年以上留学经历人员再次派出可选择6个月),其他一般6个月。省财政资助12个月14万元/人, 6个月10万

元/人。 二、选派数量及名额分配 总计派出350人左右,其中部属高校50人左右,其他本科院校180人左右,高职高专院校120人左右。各校推荐名额分配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部属高校每校不超过6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每校不超过8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每校不超过6人,其他普通本科院校每校不超过4人,独立学院每校不超过1人;国家和省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每校不超过4人,其他高职院校每校不超过2人。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校长跟岗研修限地方属高校申报,每校最多报1个科研团队(3-5人)、1名跟岗研修校长(科研团队、校长名额不纳入各校推荐总名额)。跟岗研修校长人选经学校党委集体研究,并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省委组织部或省委教育工委同意后,方可推荐。 三、推荐条件 (一)年龄及工作年限要求。申请人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科研团队带头人、跟岗研修校长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院校申请人应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高职高专院校申请人应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历。 (二)学位和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本科院校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受聘副高及以上职务者可放宽至硕士学位;高职高专院校申请人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受聘中级及以上职务;高水平大学科研团队研修带头人应受聘正高级职务;应用型高校教学团队成员应为地方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管理团队成员应为担任地方属高校部门负责人的双肩挑人员;校长跟岗研修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受聘副高及以上职务,为高校负责人或厅级干部后备人选。 (三)境外研修单位和学科要求。申请人的境外接受单位原则上为世界排名前200强

2017教育政策与法规

word 第三章教育基本法 一、《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第6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中心内容),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利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 (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三、教育基本制度(学制): 《教育法》17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学业证书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该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 学位:是评价专门人才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四、教育投入的体制 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 (1)国家财政拨款(2)城乡教育费附加(3)校办产业、社会服务收入(4)农村教育集资(5)社会力量捐资助学(6)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资。(7)设立教育专项资金。 五、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是国家依据法律标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的否定性评价。 构成要件:(1)责任主体(2)违法行为(核心要素)(3)损害结果(4)因果关系(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5)主观过错(故意、过失)六:违反教育法的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实施的教育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既具有法律责任的一般特征,如行为的违法性、应受法律制裁等,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它是以行为人实施了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前提的,而不以违反其他法律、法规为前提。(2 )承担责任的方式有三种,即教育刑事法律责任、教育民事法律责任和教育行政法律责任。 (3)承担教育违法责任的主体可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4)教育违法责任的性质既具有惩罚性,又具有补偿性。 第四章教师法 、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 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度本法。1、2、3 二、教师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 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 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 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 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三、教师的义务: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文化、科技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

教育政策与法规心得体会

教育政策与法规心得体会 学习了教育政策法规我对如何做一名人民教师,做一位教育工作者有了一些感想,下面是我的学习体会心得。 1教育法规体会 学习了《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处处“身正为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长处,让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 通过学习,更坚定了我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学习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和专家名师交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改进教学教法,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方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方面,因此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 通过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对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认识到要使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必须把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问题提高到法制的高度来认识,并自觉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当今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通过教育法规的学习,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今后一定要在工作中,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2师德建设体会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目和答案

1-1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恩格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对科学知识作了() A、主观性分类 B、客观性分类 C、“解剖分类” D、理论性分类 标准答案:C 2.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30分) 3.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哪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做出了主观性分类() A、记忆 B、想象 C、判断 D、分析 标准答案:A,B,C 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美国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是()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弗吉尼亚大学 标准答案:D 2.1904年时任威斯康辛大学校长的范海斯,他主张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A、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 B、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 C、由社区公共财政资助,以社区为服务重点 D、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本地社会与经济服务 标准答案:C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修辞学校,由智者派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三艺”,包括:() A、文法 B、修辞 C、辩证法 D、经济法 标准答案:A,B,C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2.“癸卯学制”纵向将教育机构划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又分为三级,第一级是() A、高等学堂 B、是大学堂 C、通儒院 D、研究生院 标准答案:A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下列书院哪些属于宋代四大书院() A、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B、湖南衡阳石鼓书院 C、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D、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标准答案:A,B,C,D 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人特别看重学术研究层面的理念,把哪个理念称为大学的灵魂。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学术自由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学习 心得体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学习体会虽然多年来一直在接受高等教育或从事高校教育,却对高校教育的政策与法规知之甚少。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知道了掌握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高校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高校教育方面具体的法规政策,并了解和掌握了当前的现状和热点问题。同时,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真实案例,也使我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和预见。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今后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依法搞好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依法治教,科学办学是我国进入法治社会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准绳,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同国家政策与法规相联系,并注意法律―政策-道义不同层次的灵活把握,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觉悟。并自觉探究新时期下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发展方向,并同实际联系起来,为自己所从事的高校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对《高校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法学相关的基础性知识。在这个部分,阐明了教育法学的相关概念,以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其存在的目的是为政策、法律的正确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高等教育法学的研究,是依法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必要手段,同时,教育法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掌握以及运用教育法规,是推进我国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教育法的

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3、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5、教育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原则。 二、高等学校、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在这个部分,主要明确了几个方面的问题:1、高等学校的相关法律问题,如高校的法律地位,即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具有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的特征,通常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确定。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依据在不同关系中的不同特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准则,以领导与被领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行政关系;另一类是以平等有偿为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的教育民事关系。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与政府、社会、教师、学生之间都会发生法律关系。所以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因此,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也包括其在民事和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2、高等学校教师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法律地位,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考核,培训等;3、高等学校学生的相关法律问题,如学生的法律地位,特点,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核心问题。对于彼此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述。 三、我国教育基本制度——学历制度和学位制度。在这个部分,主要对于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划分,同时吸收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对于当前多种多样的在教育形式均有相关的描述,严明了证书的管理和发放,督导等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法规:是一切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及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是现代国家管理教育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2.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它是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 3.教育政策:是政党和国家为实现教育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教育方针、政策的统称。 4.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 二、简答题 1.教育法规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1).依据教育法规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3).依据教育法规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4).根据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 2.简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的任务和管理体制。 教育的任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管理体制: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3.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违反教育法规的主要情况。 (1).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违法行为;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4.简述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 (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2)侵犯学生的人身权(3)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4)侵犯学生的著作权(5)不作为违法侵权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 聘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位职称 【发文字号】苏教师[2016]14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6.05.05 【实施日期】2016.05.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 (苏教师﹝2016﹞14号) 各市教育局、省各有关部门,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 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为做好2016年全省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科高校教师及教育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一)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授予南京师范大学等22所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学科评议权的通知》(苏教师〔2014〕19号)、《关于授予南京财经大学等19所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学科评议权的通知》(苏教师〔2015〕10号)、《关于授予有关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学科评议权的通知》(苏教师

〔2016〕13号),从今年起,所有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下同)均具有教师系列和教育管理研究系列高级职称学科评议权。学校完成学科评议工作后,需将申报材料及学科评议结果报省高评委会审定。 (二)各本科院校要严格按照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定的资格条件和评审办法,在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学科评议工作。评议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高职高专教师及教育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一)关于按岗评聘。严格执行按岗申报、按岗评聘原则。各校在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合理确定专业技术岗位年度使用计划,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推荐条件。严格按照《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江苏省高等学校高级实验师资格条件(试行)》开展推荐工作,各校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评审政策和条件。对存有疑义和在境外取得的学历学位须提供专门机构的认证证明。 (三)关于推荐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学校校园网公开推荐条件、申报岗位、申报人员《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情况简表》、推荐结果,严格校内推荐程序,充分接受监督。 三、教师及教育管理系列申报材料要求 (一)申报材料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其中《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论文论著代表作需提供原件外,其余材料均提供复印件。凡复印件均须经学校人事部门逐件审核确认,审核人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优选

(A)在教育领域的权威地位,是最高裁判者。(30分) A、法律 B、教育 C、法治意识 D、法治精神 以下哪一选项是教育法治化的保障?(30分)A A、守法 B、立法 C、执法 D、司法 法治的基本要求是(AB)。(40分) A、严格依法办事 B、司法公正 C、良法 D、权力制约 依法治国方略被写入宪法是在(B)。(30分) A、1997年 B、1999年 C、2010年 D、2012年 以下哪一选项是教育法治化的保障?(30分)A A、守法 B、立法 C、执法 D、司法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其中涵盖的内容包括(ABC)。(40分) A、健全人格 B、知识与技能 C、责任与担当 D、社会主义价值 (C)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的保证。(30分) A、法治意识

C、法治信仰 D、科学研究 (B)是教师知法、守法、用法重点。(30分) A、法治意识 B、法治思维 C、法治信仰 D、科学研究 法治信仰体现了主体的哪些意识和观念?(40分)ABCD A、自由平等意识 B、规则意识 C、契约精神 D、权利义务观念 1952年底全国(A)的学院已经完成调整工作。(30分) A、3/4 B、2/3 C、3/5 D、1/2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D),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30分)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 C、《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D、《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分为哪些阶段?(40分)ABCD A、院系调整 B、教育大跃进 C、文革 D、改革开放 1985年1月,教育部和原中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B)。(30分) A、《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B、《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 (D)是学校发展的有效的符号和一个标志。(30分)

2020年新编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试卷(总)名师精品资料

2009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选择题 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称为() A.从众 B .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 2.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 A.自我实现理论 B.归因理论 C.期望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4.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记忆术 B.联想 C.替换 D.系统化 5.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 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7.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8.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 A.意志 B.动机 C.气质 D.能力 9.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迁移 C.变式 D.功能固着 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固定点 二、填空题 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 2.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等方面。 3.“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 两个分量表构成。 4.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等几个阶段。 5.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 7.解题过程一般包括、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8.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9.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1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三、判断题 1.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增强和动觉控制的减弱。() 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表明遗忘进程的基本趋势是“先快后慢”。() 3.成就动机倾向于避免失败者,在目标或任务确定是,往往会选择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动机水平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5.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教育。() 6.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30秒。() 7.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从众,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8.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9.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就高;而创造力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也低。() 10.定势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的活动既可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会有消极的干扰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2.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3.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5.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6.简述性格结构的特征。 7.简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教师威信对学生发展与教育效果的影响。 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 一、简答题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关系。 教育法规:是指狭义上的作为某一种教育法律,是由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所指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低于宪法。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教育法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所以,我认为教育法律、法规往往是把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规范化,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 【联系: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教育法律、法规是将教育政策具体化。 区别:教育法律、法规是任何政党或集团组织无论执政与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制定。实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过学习,教育实施的,而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2、我国的教育法律有哪些。 学前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儿童权利公约》 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我国学前教育的行政法规有哪些? 1989.9《幼儿园管理条例》 2010.11《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 2012.8《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4、《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意义。 (1)《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幼儿园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 (2)《规程》向全社会宣传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是真正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5、《纲要》中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