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实验三:影响神经冲动传导得因素观察

实验目得:

1、继续学习蟾蜍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制备方法,掌握坐骨神经标本得制备方法。

2.引导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并观察其基本波形(包括双相与单相动作电位)。

3.学习与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得原理与方法、

4。设计改变细胞外液得某些因素会对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传导得速度产生何种影响?

实验原理:

蛙类得一些基本生命活动与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得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与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瞧到肌肉收缩与舒张一次,表明神经与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

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正常完整得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得一端兴奋之后,兴奋波会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r1r1’,图5坐骨神经干包括多种类型得神经纤维成分,因此记录到得动作电位就是它们电位变化得总与,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就是一种复合动作电位。由于各类神经纤维得兴奋阈值各不相同,所以记录到得动作电位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得变化而改变,这一点不同于单根神经纤维得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得传导有一定得速度。不同类型得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各不相同。蛙类坐骨神经干中以Aα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V)大约为

35~40m/s。测-腓肠肌标本得制备,但无需保留股骨与腓肠肌、坐骨神经干要求尽可能长些、在脊椎附近将神经主干结扎,剪断、提起线头剪去神经干得所有分支与结缔组织,到达腘窝后,可继续分离出腓神经或胫神经,在靠近趾部剪断神经。将制备好得神经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数分钟,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开始实验。

3、仪器及标本得连结

(1)用浸有任氏液得棉球擦拭神经标本屏蔽盒上得电极,标本盒内放置一块湿润得滤纸片,以防标本干燥。用滤纸片吸去标本上过多得任氏液,将其平搭在屏蔽盒得刺激电极、接地电极与引导电极上,并且使其近中端置于刺激电极上,远中,频率8~16 Hz,波宽0。1~0。2 ms,强度根据标本兴奋性而定,由小增大(一般可选2V)、示波器灵敏度0、1~0.5 V/cm,扫描速度1~2 ms/cm。外触发输入接刺激器得触发输出端。触发选择置于外触发同步。开启电子刺激器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使示波器扫描与刺激输出同步。将扫描线调至荧光屏中间。

(3)若使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实验则参照图5。5-2连接仪器。两对记录电极分别连接到CH1、CH2通道,刺激电极连接到刺激输出。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入“神经干动作电位”模拟实验菜单、4.观测与测定双相值时得阈刺激。

(2)增大刺激强度得过程中,伪迹与动作电位均随之加大,但当强度加大到某一程度后(此刺激强度称为最大刺激),动作电位就不再增大,而伪迹仍随之加大、这就是区别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得可靠方法之一。

(3)仔细观察双相动作电位得波形(图5。5-3)。读出最大刺激时双相动作电位上下相得振幅与整个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数值。

(4)将神经干标本放置得方向倒换后,双相动作电位得波形有无变化?

(5)将两根引导电极r1,r1’得位置调换,动作电位波形有与变化?

5。观察单相动作电位

用镊子将两个引导电极r1,r1’之间得神经夹伤,或用一小块浸有3 mol/L KCl溶液得滤纸片贴在第二个引导电极(r1’)处得神经干上,再刺激时呈现得即就是单相动作电位。读出最大刺激时单相动作电位得振幅值与整个动作电位持续得时间数值。

6、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得测定

换一根坐骨神经,按步骤3(1)搭放在神经屏蔽盒得电极上、进入“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模拟实验菜单,或在显示方式菜单中选择“比较显示方式"(则可在一个通道内显示两个通道得图形)。给予神经干最大刺激强度,可在两个通道中(或示波器得上、下线)观察到先后形成得两个双向动作电位波形。

(1)分别测量从刺激伪迹到两个动作电位起始点得时间,设上线为t1,下线为t2(或可直接测量两个动作电位起点得间隔时间),求出t2~t1得时间差值。

(2)测量标本屏蔽盒中两对引导电极相应得电极之间得距离d(即测定r1~r2得间距)。

(3)将神经干标本置于4℃得任氏液中浸泡5 min后,再测定神经冲动得传导速度、

(4)参照上步操作可自行设计改变细胞外液得某些因素,如分别将神经干标本置于25℃得任氏液、高钾与低钠任氏液中浸泡5 min后,再测定神经冲动得传导速度。

实验结果:

1.分别计算正常得神经干与低温浸泡后得神经干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V=d/(t2~t1)(m/s)。

2、对全部各组得实验结果加以统计,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注意事项:

1.避免蟾蜍体表毒液与血液污染标本,压挤、损伤与用力牵拉标本,不可用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2.在操作过程中,应给神经与肌肉滴加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免影响标本得兴奋性、

3。制备标本时,神经纤维应尽可能长一些,将附着于神经干上得结缔组织膜及血管清除干净,但不能损伤神经干。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再开始实验效果会较好、

4。各仪器应妥善接地,仪器之间、标本与电极之间应接触良好。

5.经常滴加任氏液,保持神经标本湿润,但要用滤纸片吸去神经干上过多得任氏液。神经干不能与标本盒壁相接触,也不要把神经干两端折迭放置在电极上,以免影响动作电位得波形、

6.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时,两对引导电极间得距离应尽可能大。

思考题:

1、什么叫刺激伪迹,就是怎样发生得?怎样鉴别刺激伪迹与神经干动作电位?

2。神经被夹伤或经KCl溶液处理后,动作电位得第二相为何消失?

3.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刺激强度有何关系?它与神经动作电位得“全或无”特性有矛盾不?为什么?

4、引导电极调换位置后,动作电位波形有无变化?为什么?

5、为什么不用从刺激电极得阴极到第一个引导电极得距离除以t1直接计算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用一对引导电极能否测定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6、根据您得结果可推断蛙得坐骨神经干中得神经纤维主要属于那种类型得?

7、将神经干标本置于4℃得任氏液中浸泡后,神经冲动得传导速度有何改变?为什么?

附:

1.刺激伪迹逐渐增大刺激强度时,在屏幕得左侧基线上第一个波即为伪迹,其波形、幅度、宽度与位置可分别由刺激器得强度、延迟与渡宽调节钮控制。它得产生机制有二,一就是通过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得电容偶合进入放大器,二就是通过细胞膜得电缆效应偶合进入放大器。伪迹可以做为刺激时刻得标志与刺激器、示波器功能状态得标志。但伪迹太大,会使动作电位发生畸变。

2。细胞膜得电缆学说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均为含电解质得液体,可以瞧作为两个导体引起得膜电位改变时,发现:在电源附近电位上升快,达到得最高电位也较大;离开电源越远,则不但电位上升得慢,而且最终得最高电位也较低。电位改变变慢,就是膜电容引起得后果;电位依距离变小,就是膜外电阻、膜电阻及膜内电阻引起得后果。

3、双极记录法本实验使用得记录方法为双极记录法,所记录到得电位变化,为两个电极之间得相对电位,并不代表电极下得真实电位,而就是其代数与。另外,本法又就是一种细胞外记录得方法,测得得电位也不代表细胞内得电位,只反映了膜外电位得改变。

4、刺激得极性法则以直流电作用于神经时,在通电、断电时均可产生兴奋,而且通电时得兴奋发生在阴极,断电时得兴奋发生在阳极,这称为极性法则、在直流电通电过程中,阴极下神经组织得兴奋性升高,称为阴极电紧张。就是通电时发生兴奋得原因;阳极下得兴奋性降低,称为阳极电紧张.断电后,阴极下得兴奋性降低,称为阴极后压抑;阳极下得兴奋性升高,称为阳极后加强,就是断电时发生兴奋得原因,通常所说得刺激发生在阴极下,刺激时阴极下得外向电流,指得就就是通电得情况而言得、

5.记录介质通常所说双相动作电位得波形,其记录介质就是空气或油。若神经干浸在细胞外液中,则记录到得波形为三相波。因此实验时,不可在神经干上滴过多得任氏液、

实验四:蛙类离体心脏灌流及药物影响(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目得:

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得实验方法,了解离体器官得研究方法、

2.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相对稳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性活动得重要作用,了解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激素、神经递质对心脏活动得调节意义。

3。观察强心甙、中草药提取物与一些临床治疗药物对离体蛙心得直接作用。实验原理:

心脏正常得节律性活动必须在适宜得理化环境中进行,一旦适宜得环境被破坏,例如酸碱度及离子浓度得急剧改变等,心脏得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在整体内,心脏得活动受自主神经得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心率减慢。

强心甙类药物能够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得影响与其内部所含物质得成份有关。

动物与器材:

蛙或蟾蜍,蛙心套管,套管夹,支架,双凹夹,滑轮,烧杯,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滴管,培养皿,污物缸,纱布,棉线,橡皮泥,任氏液,0。65% NaCl,1%CaCl2,1%KCl,3%乳酸,2。5%NaHCO,1:5000肾上腺,1;10000乙酰胆碱,300U/ml肝素,强心药物,中草药提取物等等。

方法与步骤:

1.取一只蛙或蟾蜍,双毁髓后背位于蜡盘中,仔细识别心脏周围得大血管、在左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再从左右两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时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再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取一带线得蛙心夹在心室收缩时夹住心尖、选择大小适宜得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任氏液得斯氏蛙心套管,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当套管进到大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提取蛙心夹连线并使蛙心套管尖端向动脉圆锥得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入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得波动而上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用滴管吸去套管中得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动脉连同插入得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得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得血管。轻轻提起套管与心脏,瞧清静脉窦得位置,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得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联系,使心脏离体。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血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进行实验。

2。将插好得离体心脏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住少许得心尖部肌肉。再将蛙心尖上得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张力传感器上,调节显示器得心脏收缩得曲线幅度适中。

3、实验观察

描计一段正常心搏曲线,注意观察心跳频率与强度以及心脏得收缩、舒张程度、

4。实验项目设计及结果观察

(1)温度对无机离子蛙心活动得影响

A、把蛙心套管内任氏液全部换为0.65%NaCl溶液,观察心跳变化。

B、把0.65%NaCl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1%CaCl2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

C、把含1%CaCl21~2滴得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1%KCl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

D、把含KCl得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0。01%肾上腺素溶液2~3滴,观察心跳变化。

(2)递质与激素对蛙心活动得影响

A、把含肾上腺素得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0、01%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

B、把含乙酰胆碱得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加入3%乳酸溶液1~2滴,观察心跳变化。待心跳变化明显时,立即加入2.5%NaHCO3溶液1~2滴,观察心跳逐步恢复。

(3)心血管药物对蛙心活动得影响

制备如心得安、异丙肾上腺素与毒K等化合物制剂参照以上方法依次,观察实验结果、

(4)观察自己提取得植物制剂与人民常饮用得化合物对例题蛙心得活动影响

中草药:夹竹桃叶、蟾酥、蛙皮素、烟叶、茶叶等。

有机化合物:乙醇、甲醇等。

植物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适量得植物组织(鲜组织用量多些)加入开水冲泡冷却后备用。

(5)设计实验观察得项目数量

每个实验组必须选取以上四类项目中10个可能得影响因子组合成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5.整理记录,并将测量得心搏曲线数据填入表

注意事项:

1。当每种化学药物作用已明显时,须立即更换新鲜任氏液3次,待心跳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下一项实验、

2.在加化学药物与调换溶液时须及时在记录上做好符号,不要凭记忆而弄错。

3。吸任氏液得吸管与吸蛙心套管内溶液得吸管要分开,不可混淆,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4、蛙心插管内液面应保持恒定高度、

5。保持记纹鼓转速均匀一致。

6.化学药物作用不明显时,可再加滴、

思考题:

1。本实验说明心肌得那些生理特征?

2。用实验说明内环境相对恒定得意义。

3.试分析任氏液中适量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对心肌得影响。

4.为何强调实验保持灌流液面得恒定?灌流量对心脏活动得有什么影响?

5、试想,活得机体在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有何影响? 附: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蛙心活动得影响得解释

1、K+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总体瞧来心肌对细胞外K+浓度变化比较敏感;但就是不同部位心肌得敏感性有所不同,心房肌最敏感,房室束-浦肯野纤维系统次之,窦房结敏感性较低。

细胞外液钾浓度增高时,对兴奋性得影响与其浓度增高得程度有关、当K+浓度轻度或者中度升高时,细胞内外K+得浓度梯度减小,K+外流得力量减弱,静息电位(RP)得绝对值减小,与阈电位(TP)差值减小,细胞得兴奋性增高;当K+得浓度大幅度得升高,RP得绝对值减小(膜内-55mv左右)时,钠通道得开放效率降低,钠通道逐渐失活,兴奋性降低或者丧失,严重时,可导致心肌停搏于舒张状态。此时,仅由Ca2+得内流来构成动作电位,故上升支小而缓慢,使兴奋传导速度减慢,传导性降低。

当细胞外K+得浓度升高时,细胞膜对钾得通透性增高,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加速,平台期缩短,不应期也缩短。

高钾对心肌收缩功能有抑制作用。因为细胞外得K+与Ca2+在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因此当膜外K+得浓度升高时,平台期内流得Ca2+减少,心肌细胞内得Ca2+浓度难于升高,减小了Ca2+得兴奋-收缩偶联作用,从而减弱了心肌收缩能力、

4期自动除极速度减慢,导致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2、Ca2+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细胞外Ca2+在心肌细胞膜上对Na+得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因此,细胞外Ca2+浓度发生变化时,与Ca2+内流与Na+内流相关得生物电活动都将受到影响,而对静息电位则无明显作用。

当细胞外Ca2+得浓度升高时,对Na+得屏障作用加大,由于这种抑制作用,触发Na+快速内流产生0期去极化就比较困难,即出现阈电位上移,从而与静息电位得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发生兴奋后,Na+内流得抑制则导致0期去极化速度与幅度下降,传导性下降、

Ca2+内流就是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与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2期复极得主要离子活动。细胞外得高钙促使Ca2+内流加快,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加快加强,结果就是其传导性增高。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将因Ca2+得内流加速而缩短、复极加速、不应期与动作电位时程均缩短。

细胞膜Ca2+对通透性升高,心室肌细胞平台期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增快;当细胞外得Ca2+浓度多高时,心脏就会停搏于收缩状态,称为钙僵直、

3、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得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得浓度升高,进而激活蛋白激酶与细胞内蛋白质得磷酸化过程,使心肌细胞膜上得钙通道激活,动作电位平台期Ca2+得内流增加,肌浆网释放Ca2+也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另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4期得内向电流If,使心率加快。

4、乙酰胆碱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得M型得胆碱能受体结合,可使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细胞内得cAMP浓度降低,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心肌得收缩力量减弱。也可以能使传导速度减慢,心率降低。

5。0。65%NaCl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0、65%NaCl对蛙与蟾蜍来说就是等渗得溶液,完全置换任氏液后,细胞外得Ca2+浓度、K+浓度大大降低,使心肌得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

6、3%乳酸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乳酸得PH值较低,完全置换任氏液后,细胞外H+得浓度大大升高,H+与Ca2+竞争性结合肌钙蛋白得结合位点,从而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当再加入2、5%NaHCO3后,解除了H+对Ca2+得抑制作用,Ca2+又可与肌钙蛋白结合,心肌得收缩力量增加、

7。哇巴因对心脏活动得影响:

哇巴因属于强心甙类得药物,可选择性得作用于心肌。

在体实验中给与治疗量得强心甙类药物,可引起正性肌力、负性频率。

①正性肌力:强心甙能与细胞膜Na+-K+-ATP酶结合而抑制此酶得作用,使细胞内得Na+浓度升高而K+得浓度降低,细胞内Na+增多后再通过Na+—Ca2+双向交换机制,使Ca2+内流增加,心肌得收缩力量加强。

②负性频率:强心甙使心肌得收缩力量加强,增敏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减压反射,结果就是迷走神经传出得冲动增加,引起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离体实验中,给与中毒剂量得强心甙类得药物,可引起正性肌力、正性频率。

①正性肌力:机制同上。

②正性频率:由于离体实验中不存在迷走神经得作用,所以通过此途径引起负性频率就是不可能得。主要就是由于中毒量得强心甙严重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Na+、Ca2+大量增加,而K+得浓度明显减少,导致自律性升高,传导减慢、甚至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部分对象某种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是随机的。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通过良好地计划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分配、结果指标的测量和资料分析来保证比较组间对象和实验条件是均衡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误差以能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treatment):根据研究目的,对受试对象施加的某种措施,称为处理因素。 注意:①抓住主要因素。 ②控制混杂因素(“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应尽可能相同)。 ③标准化(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处理应该自始至 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受试对象(subject):动物——种类,品系,窝别 人——诊断,依从性 注意受试对象的同质性 (homogeneity) 3.实验效应(effect): 指标选择:有效,客观,灵敏,精确。(头痛,发烧) 指标观察:对人的观察应注意避免偏性,提倡盲法。 主观指标的量化:如划记评分。 完全不满意完全满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实验研究的分类:根据实验的对象不同,实验分成三类。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2.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 现场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

三.实验中的变异及其来源: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对象自身特点、实验条件的变化和实验结果测量的不确定性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别称实验误差,根据统计分析上的处理不同,实验误差分成两类: 1. 随机误差:由大量、微小的、偶然的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如在实验中,温度、湿度、风向、振动、试剂、仪器、操作员等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差。 随机变异是没有倾向性的,在大量观察条件下,随机误差的分布呈标准N。随机误差的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分析。 正态分布()1,0 2.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于在对象选择、处理因素分配的不随机、测量结果的不准确造成实验结果有倾向性地偏离真值称系统误差,或称偏倚(bias)。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241054 课程学分:0.8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 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 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

生理学实验报告一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1.实验员:马冰(0941054) 2.时间:2011年10月10日 3.组号:第二组 4.班级:09生科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技术 3.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4.观察电刺激对神经兴奋性、兴奋传导的影响 5.熟悉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及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并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阈强度:在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阈值或阈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进行长距离无衰减传递(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等)。 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电兴奋,其特点:①幅度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升高;②在细胞膜上可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即衰减性传播;③可以相互融合(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最适刺激强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会产生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兴奋性作为三大基本生命现象(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那么,什么叫兴奋性呢?它是指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所有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

(也就是动作电位)都必须有一个条件:刺激。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其中,刺激强度就是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它们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此后,若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将不再增加。我们把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⑵当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新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就开始新的收缩,形成锯齿样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⑶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大时,新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收缩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形成一个类似方波的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见生理学实验指导P36,P40,P44) 五、实验对象 蟾蜍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班级:09级生物技术本一班 小组成员:李水琴姚燕兵罗泉清龙伟雄 实验设计内容 一、课题名称:静脉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对小白鼠尿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小白鼠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了解尿液生 成过程,进一步熟悉掌握肾小管的功能。 三、基本原理: 生理盐水对尿液的影响:加大了血液中水的含量,冲淡了血 液,增加人体的排尿量.肾脏为了维持体内水的平衡,通过生 成尿液来实现.尿的生成来源于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 小管的吸收,肾小管的徘汇和分泌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在这 三个过程中,除了生成尿液外,肾脏同时根据体内水分的多 少对尿量进行调节,而保持水的平衡,维持人的正常生活.

四、材料与用品:小白鼠数只、生理盐水200ml、25%氨基甲酸乙酯 溶液、纱布、棉线、注射器、试管、试管夹等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给小白鼠多喂些食物,或用导尿管向小白鼠胃中灌入40—50ml 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流量; 2.实验中需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应从耳缘静脉远端开始,逐步移近耳根。手术的创口不宜过大,防止动物的体温下 降,影响实验; 3.输尿管手术的难度较大,应注意防止导管被血凝块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断尿液的流通。 六、方法与步骤: 1、小白鼠抓取、称重、麻醉:抓取3只体型相近、健康指数大致 一致的小白鼠称重,然后用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1g/kg 或4ml/kg用量),从耳缘静脉注入,小白鼠麻醉成功后,使其仰卧并用绳固定在兔台上备用,并标号、记录数据; 2、分别对上述上三只小白鼠进行注射、口服30ml等量生理盐水 和空白对照处理;

3、在胱底部找到并分离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用细线 结扎,另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略等片刻,待输尿管充盈后,提起结扎细线,在管壁上用眼科剪剪一小斜口,从斜口向肾脏方向插入口径适当的预先充满生理盐水的输尿管插管,结扎固定,用试管收集尿液。 4、三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观察小白鼠尿量变化(滴/分),做 好记录,并绘制成曲线图观察。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血红蛋白测定及血型测定 A..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目的】掌握用比色法来测定血红蛋白量。(3分) 【原理】血红蛋白量测定方法有光电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和沙里氏比色计比色法。本实验采用沙里氏比色法。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颜色随其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有一定的变化。为提高测定的标准,可向血液中加稀盐酸,使亚铁血红蛋白酸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显稳定的棕黄色,加蒸馏水稀释并与标准色比较,既可求出100mL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的克数。血红蛋白的含量受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体育锻炼以及居住条件的影响。(5分) 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约含12~15g·dL-1;女子约为11~14 g·dL-1。 【器材】沙里氏比色计(含比色管、比色架、吸血管)、采血针、75℅酒精、棉球、95℅酒精、0.1mol盐酸、乙醚、蒸馏水、小玻棒、小滴管。(6分)【步骤】 1.向比色管内加入0.1mol盐酸10滴(约达到比色管的10℅的刻度线)。(3 分) 2. 采血。以75℅的酒精消毒无名指及采血针(2分); 3.用采血针刺破无名指指腹一侧皮肤,让血液自然流出,用消毒干棉球擦去一滴后,用右手平持吸血管使管口接触自然流出的一滴血管,准备吸取20μl 的血液(血柱液面平20μl刻度线)。(6分) 4.用干棉球拭檫管外的血液,然后迅速将吸血管移入比色管,徐徐将血液吹入盐酸深层,并用上层清夜多次洗涤吸血管,轻轻振荡,置室温中10~15min,充分到使亚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6分) 5.比色。将比色管放入血红蛋白比色架中,向比色管逐滴加入蒸馏水并且边滴边搅拌边竖起对光观察,将比色管的颜色与比色计上的标准颜色做比较,直至比色管溶液颜色与标准颜色一致为止。正确读出并记录比色管内溶液弯月面下缘最底点对应的比色管刻度数值,此数值即为每100mL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9分) 【注意事项】 1.要准确配制0.1mol的盐酸。血液被酸化的时间不得少于10min。 2.吸取的血量应准确,并将吸血管外的血液抹去。 3.吹入血液和洗净吸血管时,切勿将空气吹入盐酸中,以免形成气泡影响 比色。 4.稀释时要耐心地逐滴加蒸馏水,并应边滴边搅边竖起比色,当颜色接近时,只能半滴半滴地稀释。

植物生理实验希尔反应

植物生理学实验 希尔反应的观察和反应速率的测定

摘要: 本实验以新鲜的菠菜叶片为实验材料;以菠菜的离体叶绿体为实验对象,由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在光下能还原某些氧化剂,根据2,6 -二氯酚靛酚在光下从蓝色到粉红色再到无色的变化,观察希尔反应。在本实验中观察到,加入叶绿体悬浮液的试管,在光下由蓝色变为绿色(由于叶绿体存在的原因);暗处的试管仍为蓝色。 一、实验原理与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在光下能还原某些氧化剂(如2,6 -二氯酚靛酚、高铁氰化钾、苯醌、NADP+、草酸等)2H2O+2A →2AH2+O2 希尔反应的测定的方法是(1)放氧速率;(2)氧化剂被还原的速率。本实验中2,6 -氯酚靛酚还原后,溶液由兰色变为无色。 实验目的: 观察和测定希尔反应,了解叶绿体在光合放氧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菠菜 实验器材: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量筒、烧杯、纱布、移液管、台灯等 实验试剂:(1)提取液(0.067M 磷酸缓冲液,pH 6.5 + 0.3M 蔗糖+ 0.01M KCl);(2)0.1% 2,6 -二氯酚靛酚(溶于0.067M 磷酸缓冲液+0.01%KCl) 三、实验步骤 1.离体叶绿体悬浮液的制备 称取8克叶片,加10ml预冷提取液研磨,在研钵中捣碎30秒钟后,继续加入15ml冷提取液; 经过二层纱布过滤,去残渣,挤出滤液,置于离心管中。 以1000转/分离心3分钟;弃去沉淀。 以3000转/分离心上层液,8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为破碎的叶绿体。 用20ml提取液悬浮沉淀,置于冰浴备用。 2.离体叶绿体对2,6 -二氯酚靛酚的还原作用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5ml叶绿体悬浮液和1ml 0.1%的2,6 -二氯酚靛酚。一试管照光,另一试管置于黑暗。5-10min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黑暗处的试管颜色未发生变化,一直都是蓝绿色; 光照下的试管颜色明显变浅,由较深的蓝绿色变为浅绿色,证明希尔反应的存在,可见离体叶绿体悬浮液在光下能还原某些氧化剂。 实验讨论: 1、离体叶绿体对染料的还原作用实验中,比较两个处理的溶液颜色有何不同,并解释实验结

生理学实验设计

生 理 实 验 设 计 实验课题:筒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得影响 实验成员:星期五下午第四实验室第二组 筒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得影响 实验假设 筒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神经肌接头处得nm受体,使肌肉松弛。 实验原理与目得 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得环节: 一就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得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 二就是囊泡中得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 三就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得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就是一种重要得神经递质,就是连接每个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得信使。如果ACh得传递受阻,肌肉就不能收缩。箭毒就是美印第安人在猎箭头部涂抹得一种毒药,它能够占用并阻塞ACh 受体得位置,能竞争性阻断ACh得去极化作用致使神经递质不能影响肌肉、能与ACh 竞争神经肌接头处得nm胆碱能受体,但不激动受体,因而使骨骼肌松弛、抗胆碱酯酶药可拮抗其肌肉松弛作用,新斯得明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增减乙酰胆碱在肌接头间隙得浓度。故筒箭毒过量可用适量新斯得明解救。筒箭毒与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注射新斯得明后使突触间隙内得乙酰胆碱浓度升高

而使竞争性增强,故乙酰胆碱与受体接触增多,从而使肌无力症状减弱。 本实验得目得就是探索筒箭毒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得影响极其相关机制;观察筒箭 毒得肌松作用,分析其作用点;了解新斯得明对抗筒箭毒得作用。 实验对象 大白鼠,体重250g以上 实验器材与药品 Powerlab一套(主机,刺激器,张力换能器),手术器械一套,小动物人工呼吸机,气管插管,棉线,大头针,铁架台,注射器0.001g%筒箭毒碱,0。005g%新斯得明,25%乌拉坦,1。5%普鲁卡因,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1、大鼠称重,麻醉;25%乌拉坦腹腔注射0。5ml/100g麻醉。然后仰卧固定于鼠手术床上,分离气管及颈外静脉,分别插入气管插管与静脉插管,准备好人工呼吸机。数分钟后翻正反射消失,即可进行实验; 2、分离坐骨神经;在髋关节后,坐骨结节内凹陷处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暴露一段坐骨神经,用浸有1、5%普鲁卡因得棉线围绕坐骨神经打一个结,在坐骨神经干上做传导阻滞麻醉,排除下行干扰; 3、分离腓神经;在外侧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分离腓神经,神经穿线备用; 4、分离胫前肌;将大鼠两前肢固定在手术台(仰卧),从后置踝关节正前方向剪开小腿皮肤,剪断踝关节前部韧带,分离胫前肌肌腱,沿胫骨分离胫前肌(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在踝部得胫前肌肌腱处扎线,与结扎线远端切断肌腱; 5、安装并设定powerlab记录肌张力得chart设定文件;调定刺肉毒碱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处兴奋传递得影响 6、连接仪器;手术操作完成后,将胫前肌与powerlab得张力换能器向连接,腓神经处安放刺激电极。最适负荷设定为10g左右。稳定一段时间后,于给药前记录一段正常得肌肉收缩曲线; 7. 缓慢静脉注射0。001%筒箭毒碱0.1ml/100g,从仪器上观察肌肉收缩曲线得变化情况; 8。待肌肉收缩曲线再次稳定或完全消失后,停止刺激,同时缓慢静脉注射0。005%新斯得明0、15ml/100g,观察肌肉收缩曲线得变化情况、 预期结果 注射筒箭毒后肌肉收缩曲线幅度变小甚至消失,即肌肉处于肌无力状态,注射新斯得明后肌肉收缩曲线又基本恢复正常,即肌肉恢复正常收缩状态; 结果分析 从神经传来得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给肌纤维膜,就是以化学递质乙酰胆碱为中介进行得,其全过程可分为:(1)接头前过程、(2)神经递质在间隙得扩散。(3)接头后过程、 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前膜,即不能释放乙酰胆碱,那么无论就是否有新斯得明,后膜中均无乙酰胆碱,所以在注射新斯得明后仍然就是肌无力状态,即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间隙,即与突触前膜释放得乙酰胆碱结合,抑制其发挥作用,那么无论就是否有新斯得明,后膜中均无可发挥肉毒碱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处兴奋传递得影响作用得乙酰胆碱,所以在注射新斯得明后仍然就是肌无力状态,即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而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后膜,即与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注射新斯得明后使突触间隙内得乙酰胆碱浓度升高而使其竞争性增强,使乙酰胆碱与受体接触增多,从而使肌无力症状减弱,使肌肉收缩曲线幅度增强,即会出现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假设成立。 注意事项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 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 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

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

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5、分离股骨头: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游离腓肠肌: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肌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制备出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应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和一段脊柱骨四部分。 7、检验标本:用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标本机能正常,把标本固定在肌槽上。 8、连接好装置,调节适宜的灵敏度及刺激强度,开动记录仪,走纸速度为10mm/s,用手控触发开关,以单脉冲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9、分别用1 Hz、2 Hz、3 Hz、4 Hz、6 Hz、12 Hz、24 Hz、30Hz 等频率去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六、分析及讨论 七、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动物生理学实验

?麻醉注意事项 ?1、麻醉前应正确选用麻醉药品、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 ?2、密切观察动物麻醉状态及反应,以便准确判断麻醉深度。 ?3、如麻醉较浅,动物出现挣扎或呼吸急促等,需补充麻醉药以维持适当的麻醉。一次补充药量不宜超过原总用药量的五分之一。 ?4、麻醉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 ?5、在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实验时间较长或麻醉深度不理想等情况下,可配合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 ?6、实验中注意液体的输入量及排出量,维持体液平衡,防止酸中毒及肺水肿的发生。 实验一血液的组成 [实验原理] 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血细胞组 成。血细胞占全血的体积比称为红细胞 压积,又叫红细胞比容。 要求与思考题 1.血浆与血清有哪些区别?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以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实验二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原理] 由于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多少而改变,因而不利于比 色,但血红蛋白与稀盐酸作用后,能使亚铁血红素变成不易变色的棕色

的高铁血红蛋白,用水稀释后可与标准比色板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含量。 [注意事项] 1.血液和盐酸作用的时间不可少于10分钟,否则,血红蛋白 不能充分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结果偏低。 2.加蒸馏水时,开始可以稍多加几滴,随后则不能过快,以 防稀释过头。 3.比色时最好在自然光下,而不应在黄色光下进行,以免影 响结果。 4.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应注意避免起泡 实验三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 如环境渗透压继续下降,红细胞会因继续膨胀而破裂, 释放血红蛋白,称之为溶血。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具有一 定的抵抗力,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红细胞在 低渗溶液中越不容易发生溶血,即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小。 凡上层溶液开始微呈淡红色,而极大部分红细胞下沉,称开始溶血或最小抗力(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 凡液体呈均匀红色,管底无红细胞下沉,则称完全溶血或最大抗力(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 [注意事项]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主编张立军 参编(按姓氏汉语拚音) 樊金娟郝建军 刘延吉阮燕晔 朱延姝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2004年1 月 序 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植物生理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教改探索,认为实验课教学要注意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使学生熟悉实验工作;实验内容要有挑战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外高校和国内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写作,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编写等多个方面。本学期的实验教学是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的一部分。所有的实验都设计成研究型的,有适当的处理,并尽可能的设置重复。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解释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在本次编写的实验指导中我们给出了大量的思考题,有的涉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涉及实验技术的应用,有的涉及实验方法的应用扩展;此外,我们还要求实验报告的形式类似于正式发表的科研报告,并附有写作说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科研论文的能力。为了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对每个实验还都给出相应的记录方式。 本学期是我们教研室首次按这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组织教学,希望广大同学配合,也希望相关专业老师、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广大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使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更加完善。 张立军 2004 年1月30日 2014年12月29日 1

附:参加教学改革人员: 刘延吉郝建军樊金娟朱延姝阮燕晔康宗利付淑杰于洋 目录 Section 1(1h)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简介 1.教学目的 2.教学要求和考核 3.实验内容介绍 4.实验室安全要求 Section 2(6h) 一、植物的光合速率测定-----改良半叶法 二、植物叶绿素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Section 3(6h) 三、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 四、植物根系活力测定----甲烯蓝法 Section 4(6h) 五、植物抗逆性鉴定----电导率仪法 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Section 5(4h) 七、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Section 6(4h) 八、植物呼吸酶活性测定 2

生理学实验报告

医专 生理学实验报告(五) 一、实验题目: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描记方法; 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和动脉血压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家兔 四、实验物品: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压力换能器、动脉插管、 动脉夹、剌激电极、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实验用药品等 五、实验原理: 在正常机体,血压的变动并不大,而是经常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反射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改变压力感受器活动或剌激反射弧的传入、传出神经会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改变,进而导致动脉血压的相应变化。在正常体,心血管活动还受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等体液因素的调节。通过静脉注射,改变血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也会影响心血管活动,从而使血压发生改变。

六、实验结果与简要分析:

七、实验结论:心血管活动和动脉血压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医专 生理学实验报告(六) 一、实验题目:1、呼吸运动的调节 2、胸负压测定 3、肺活量测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习记录哺乳动物呼吸运动的方法;观察体液中O2、CO2和H+水平变化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了解肺牵反射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 2.观察胸负压, 3.学会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 三、实验对象:1、家兔 2、人 四、实验物品:BL-420生物功能实验系统、力换能器、气管插管、50cm长橡皮管一条、注射器(20ml、5ml)、钠石灰瓶、肺活量计等五、实验原理: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舒缩活动完成的节律性运动,该节律性运动在呼吸中枢的控制下保持正常的深度和频率。体、外多种剌激可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运动的改变。肺牵反射参与呼吸节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主编胡君艳陈国娟张汝民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科 2013年8月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水势与渗透势的测定方法可分为3大类:⑴液相平衡法,包括小液流法、重量法测水势,质壁分离法测渗透势;⑵压力平衡法(压力室法测水势);⑶气相平衡法,包括热电偶湿度计法、露点法等。 Ⅰ小液流法 【实验目的】 了解采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实验原理】 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像电流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如果植物的水势小于溶液的渗透势(溶质势),则组织吸水而使溶液浓度变大;反之,则植物细胞内水分外流而使溶液浓度变小;若植物组织的水势与溶液的渗透势相等,则二者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外部溶液浓度不变,而溶液的渗透势即等于所测植物的水势。可以利用溶液的浓度不同其比重也不同的原理来测定试验前后溶液的浓度变化,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渗透势。 【实验器材与试剂】 1.实验材料:八角金盘、大叶黄杨等。 2.实验试剂:0.05、0.10、0.15、0.20、0.30mol·L-1蔗糖溶液、甲烯蓝溶液。 3.实验仪器:试管10支、微量注射器、镊子、打孔器、垫板。 【实验步骤】 1.取干燥洁净的试管5支为甲组,标记1~5,各支中分别加入0.05~0.30mol·L-1蔗糖溶液5mL。另取5支干燥洁净的试管为乙组,标记1'~5',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05~0.30mol·L-1蔗糖溶液2ml。 2.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50片(避开叶脉),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夹入10个小圆片到乙组试管中。并使叶圆片全部浸没于溶液中。放置约30~60min,为加速水分平衡,应经常摇动试管。 3.到时间后,在乙组试管中加入甲烯蓝溶液1~2滴,并用微量注射器取各试管糖液少许,将注射器插入对应浓度甲组试管溶液中部,小心地放出一滴蓝色溶液,并观察蓝色小液流的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pH值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 2008231144 赖泽红生科一班 摘要:本实验主要是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灌流液高度恒定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pH值的溶液对牛蛙离体心脏进行灌流,经张力换能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的活动过程,探讨不同pH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pH值;离体心脏;收缩活动 生理状态下,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这是保证细胞惊醒正常代谢和机能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内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产物,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解活动,使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一旦机体酸碱调节失衡,会导致体内酸中毒或碱中毒,对机体造成影响。心脏直接与血液接触,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容易受血液pH值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用不同PH值的灌流液灌流牛蛙离体心脏,观察其对心脏某些功能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用离体牛蛙心脏,排除了在体时的神经体液干扰,故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pH酸度计。 2、常用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蛙心套管,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玻璃板、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污物缸,纱布,棉线,

常用手术器械。 3、药品:任氏液, HCL溶液,NaOH溶液。 4、实验动物:牛蛙2-4只(雌雄不限)。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1、药品配制 (1)任氏液配制 母液及容量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2PO4 、NaHCO3 、葡萄糖、蒸馏水,注: 表内各成分除葡萄糖以 g 为单位外,均以 ml 为单位. 任氏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先将各成分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而后按所要的容量混合。需要注意的是:CaCl2 应在其他母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以防钙盐生成。另外,葡萄糖应在用前临时加入,否则不宜久置。两栖类的为PH6.5-7.0 (2)不同PH浓度的任氏液配制。 不同PH值灌流液的配制。首先,校整酸度计。先将酸度计“PH-mv”开关拨到位置。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0分钟。取下放蒸馏水的小烧杯,并用滤纸轻轻地吸去玻璃电极上多余水珠,在小烧杯内放入选择好的已知的PH值准确的缓冲溶液。将电极浸入。根据标准缓冲液的PH,将量程开关拧到 0~7 或 7~14 处。调节控温钮指示的温度与室温相同,调节零点,使指针在PH为7.0处。轻轻按下或稍许转动读数开关使开关卡住。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处。放开读数开关,重复操作,直到数

植物生理学实验汇总

一植物组织中ETH(乙烯)释放量的测定 测定原理:ACC是乙烯合成的直接前体,为了更好地了解乙烯对植物的调节作用,有必要测定植物中ACC的含量,在冷却的Hg+存在下,NaClO专一地使ACC转化成乙烯。 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 测定中气相色谱仪用的是氢火焰检测器FID。 色谱仪包括固定相和流动相。由于固定相和流动相对各种物质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物质的分配系数不一样。当待测样(含ETH混合气体)加入固定相以后,不断通以流动相(通常为氮气、氢气)待测物不断再分配,最后按照分配系数大小顺序依次被分离,并进入检测系统被检测,检测信号的大小,反映出物质含量的多少,在记录仪上呈现色谱图。 判断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是否点燃的3种方法?如何判断检测器已工作? 1、将不锈钢镊子接触到检测器的喷扣处,若镊子上有水珠证明氢气已被点燃; 2、根据记录笔的位置来判断; 3、微电流放大器的“引燃开关”切换“引燃”时,检测器如发出扑声火焰已被点燃。 结果分析:经冷冻的苹果ETH释放速率低于常温的乙烯释放速率。经低温处理ACC合成酶的形成受到损伤和影响,从而降低乙烯的合成与释放。 3大温度3大气流量:基线成一直线表明稳定了 柱温80度进样器温度120度检测器温度140度 N2 流量35微升每分钟400 H2 流量45 微升每分钟55千帕空气流量350 微升每分钟 40 千帕 二植物组织中脂肪氧化酶活力测定 原理根据基质浓度一定,反应体系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与酶活力大小呈线性相关原理进行测定。LOX氧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生成具有共轭双键的过氧化物时消耗氧气,溶液中氧浓度的减少速率与酶活力大小成正比,用氧电极可精确的测定酶活力。 结果:经过干旱处理的小麦组织中LOX活力低(受干旱条件的诱导LOX基因的表达) 注意事项:1测定时,维持温度恒定,氧电极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2 反应杯中不应有气泡,否则会造成信号不稳 3 进行试验时要保持磁转子的转动,以平衡氧气浓度 4 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在阳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使电极的灵敏度下降,需要用清洁剂清洁阳极。 三半伤害温度的求算 1 以伤害度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制作曲线,50%伤害对应的温度即半伤害温度; -BT) 生长曲线方程拟合LogisticY=K/(1+Ae2 以Y 伤害度(相当于胁变)K 最大外渗量 T 温度(相当于胁强)A,B 常数 据Logistic方程,以Ln((K/Y)-1)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图,的一直线,直线与横轴交点即半伤害温度。 半伤害温度的生理意义,半伤害温度通常可用来表示植物对高温或低温抗性的大小。在高温伤害情况下,若半伤害温度高,说明对高温伤害抗性强;在低温伤害时,则半伤害温度越低,植物对低温伤害抗性强。对于其他逆境,具有相应的生理意义。 但是对于高温伤害,同样以Ln((K/Y)-1)为纵坐标,以T为横坐标作图,发现做出的不是直线而是S型曲线。 四蒸汽压渗透压计测植物组织渗透势蒸汽压渗透压计的工作原理 1 原理对于一种溶液来说,溶质颗粒数的增加改变了溶剂分子的自由度,导致溶剂分子主所以称他们为这些溶液特征的相对变化与溶液中粒子的增加量呈线性相关,要特征的改变。.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小液流法测植物组织水势 一、目的 学会用小液流法和质壁分离法测植物组织水势和渗透势。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马铃薯、刀片、移液管、培养皿、蔗糖溶液(1mol/L),显微镜 三、原理 1、小液流法测植物组织水势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若将植物细胞放在各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时,由于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或水势)的差异。两者便会发生水分的交换。 当ψ cell外>ψw cell时,细胞则吸水,细胞外溶液的浓度↑,细胞外溶液的比重↑。 当ψ cell外=ψw cell时,细胞液与细胞外溶液水分平衡,细胞外溶液的浓度不变,细胞外溶液的比重不变。 当ψ cell外<ψw cell时,细胞则失水,细胞外溶液的浓度↓,细胞外溶液的比重↓。 本实验是以有色液滴的比重变化确定等渗浓度。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外溶液的ψs,即ψs= - CiRT[i:离解系数,蔗糖等于1;c:等渗浓度;R:气体常数,0.0083 MPa·L/mol·K;T表示绝对温度,即273+t(实验时溶液的温度)]。 2、质壁分离法测渗透势 ψw=ψp+ψs。 当ψ cell外>ψw cell时,细胞则吸水。 当ψ cell外<ψw cell时,细胞则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当发生初始质壁分离时,ψp=0 ,ψw=ψs=ψ cell外= - CiRT 四、方法步骤 小液流法测植物组织水势 1.按十字交叉法把1mol/L蔗糖溶液(母液)分别配成0.1、0.2、0.3、0.4、0.5、0.6 mol/L蔗糖溶液各10ml。分别置于5支大试管中,编号作为实验组。 2.另取5支小试管对应于实验组编号,从实验组取2ml蔗糖溶液作为观察组。 3.切约2mm左右见方的马铃薯片。 4.把马铃薯片放入实验组,每组20片,20分钟后,加一点点亚甲基蓝粉末,摇匀。 5.用吸管吸蓝色液,伸入对应观察组中部,轻轻挤出一滴液滴,轻轻取出吸量管,观察液滴移动方向。 6.根据公式ψs=-CiRT,计算出所测材料的ψ cell 质壁分离法测渗透势 1、按十字交叉法把1mol/L蔗糖溶液(母液)分别配成0.1、0. 2、0. 3、0.5、0.6 mol/L 蔗糖溶液各2ml。 2、材料处理:用刀片在蚕豆叶表皮划一方格,用镊子撕下表皮,迅速投入每梯度溶液。 3、镜检确定等渗溶液:视野中1/2细胞在角隅处发生轻度质壁分离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4、计算渗透势。

医学统计学重点

医学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某个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简称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一般未知。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观察值计算得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频率:若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称m为频数。称m/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或相对频率。 概率:频率所稳定的常数称为概率。 统计描述:选用合适统计指标(样本统计量)、统计图、统计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刻画和描述。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用样本统计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指标(参数),称为参数估计。用样本差别或样本与总体差别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别,称为假设检验。 2.样本特点:足够的样本含量、可靠性、代表性。 3.资料类型: (1)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尺度资料。是对观察对象测量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观察指标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每个个体都能观察到一个观察指标的数值,有度量衡单位。 (2)分类资料:包括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频数),由 各分组标志及其频数构成。包括二分类资料和多分类资料。 二分类: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对立的属性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将观察对象按多种互斥的属性分类 ②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档次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 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 4.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填空题 1.数据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各分为资料和资料两种。 2.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团称为。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观测,用以估计总 体的一般特性,这部分被观测的个体总称为。 3.由总体中包含的全部个体求得的能够反映总体性质的特征数称为;由样本的全部观察 值求得的用以估计总体参数的特征数叫。 4..试验误差可以分为误差和误差两种类型。 5.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必须是抽取的样本。 6.样本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和。 8.小麦品种A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2cm和3cm,品种B为18cm和3.5cm,根据__________,判断品种______的 该性状变异大。 9.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抽取50绳测其毛重,结果如下所示: 平均数X(kg)极差R(kg)标准差S(kg)变异系数CV% 贻贝单养42.70307.0816.58贻贝与海带混养52.1030 6.3412.16根据和,判断的效果好。 10.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和。 11. 12. 13. 14. 15. 16. 17. 简答题 1.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 2.什么是准确性,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的正确性? 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图、统计表有哪些? 4.生物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5.为什么变异系数要与平均数、标准差配合使用? 多选题 1.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 保定地区棉田中棉铃虫的头数 B 20m2的试验小区中鲁玉4号玉米的株高 C 66.7万公顷鲁玉4号玉米的株高 D 320株水稻中糯稻的株数 2.下列数据资料中属于连续型变数资料。

生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生理活动规律与温血动物相似,而维持其离体组织正常活动所需的理化条件较简单,易于建立和控制。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可兴奋组织,将其置于人工配置的任氏液中,兴奋性在几小时内可保持不变。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蛙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和研究兴奋、兴奋性、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的生理现象和过程。 神经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引起受支配的骨骼肌产生动作电位,然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引起骨骼肌收缩。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骨骼肌的收缩强度也随着增加。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短暂而有效的刺激时,可产生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若给肌肉相继两个有效刺激,且使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小于该肌肉单收缩的总时程。则引起肌肉的收缩可以总和起来,出现一连续的收缩,称为复合收缩。当骨骼肌受一串有效刺激时,若刺激频率较低,则肌肉的反应表现为一连串单收缩,若刺激频率逐渐增加,肌肉收缩反应可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药品与器材] 青蛙或蟾蜍、常用手术器械(包括粗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固定针、锌铜弓、蜡盘、培养皿、污物缸、棉线、纱布、滴管、任氏液 RM6240计算机采集系统、JZ100型张力换能器(50 g)、支架、一维位移微调器、肌槽、双针型露丝电极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制备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 毁脑和脊髓 取青蛙一只,用纱布包裹青蛙的四肢和躯干,露出头部。用左手握住青蛙,并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部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由头前端沿中线向尾方划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处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个方向搅动探针,以捣毁脑组织。如探针确实在颅腔内,可感觉出针在四面皆壁的腔内。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再由枕骨大孔刺入,并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入椎管,以确坏脊髓,要确定脑和脊髓是否完全破坏,可检查动物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是否完全消失。 2) 剥制后肢标本 自青蛙的两侧腋部以下完全剥离皮肤(注意:可事先剪去尾椎末端及汇殖腔附近的皮肤,使剥离更容易)。而后倒提蛙腿,使其头部向下,用手术剪横向剪开腹部肌肉,看清脊神经后,用粗剪刀剪断脊柱(注意铁损伤坐骨神经)。把标本浸泡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及用过的剪刀、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继续下面的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