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无机化学-药学类资料

大专-无机化学-药学类资料
大专-无机化学-药学类资料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研究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以及能量转换对物质性能影响的科学

化学热力学: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现象以及与化学现象有关的物理现象的分支叫做化学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可以解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问题,同时可以解决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等问题

第一节热力学基础概念

体系:把一部分物质从其余的物质之中划分开来作为研究的对象称为体系(system)

环境:体系以外又与体系密切相关的其余部分称为环境(surrounding)

体系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不同情况:

①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②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

③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状态(state)定义: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即由一系列表征体系性质的物理量(如压力、温度、体积等)所确定下来的体系的存在形式称为

体系的状态

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定义:确定体系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征:①体系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值一定;

②体系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与变化

途径关;

③体系恢复原来的状态,状态函数也恢复原值

状态函数的分类:容量性质(extensive property):又称为广度性质,这种性质与体系中

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例如:体积、质量、物质的量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y):这种性质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性,和

体系中物质的数量无关,没有加和性。例如:温度、密度、热

容、压力

注:一般来讲,两个容量性质相除,所得为强度性质

过程(process):体系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变化的经过叫做过程

途径(path):状态变化所经历的具体步骤和方式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和功(热力学中能量传递的形式)

热(heat)定义: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体系和环境之间进行的能量传递形式;

符号:用符号Q表示,单位焦(J)或千焦(KJ);

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Q >0

体系向环境放热,Q <0

热与过程有关,为过程变量,不是状态函数;

热的本质:体系内部粒子无序运动的反映;

功(work)定义:除热以外,在体系和环境之间的其他能量传递形式

符号:用符号W表示

规定:体系对环境做功,W>0

环境对体系做功,W<0

功与过程有关,为过程变量,不是状态函数

功的微观本质:体系以有序方式传递的能量

分类:体积功(expansion work):又叫膨胀功,因体系体积变化而引起的体系和环

境之间交换功,即体系反抗外压力体积膨胀或压缩过程中所作的功。

非体积功:又叫非膨胀功,除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功,如电功、机械工等;

热力学中又称其为有用功。

体积功的计算:W=-F外*△L==-P*A*△L==-P*△V(p = 外压、A= 截面积、△l =

活塞移动距离、△V = A△l = 体积的变化)

热力学能

定义:热力学能也称内能,是热力学体系内部所具有的能量,包括体系中分子、原子或离子等质点的动能,各质点相互吸引或排斥而产生的势能,

以及各质点内部电子的能量、核能等。用符号U表示,单位kJ或J 性质:①内能是状态函数,内能的变化只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且为容量性质,具有加和性

②内能的绝对值目前无法确定,但它的变化值(△U=U

2-U

1

)可以通过

体系与环境能量传递的功和热的数值来求出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定义: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

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ΔU=U

2-U

1

=Q+W

第三节热化学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定义:在等压或等容且体系只反抗外压做体积功的条件下,

化学反应发生后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

的热效应或称反应热。用Q表示。

ΔU=U

产物-U

反应物

=Q+W

等容反应热:体积不变的反应过程产生的反应热。符号:Qv

V = 0,W = 0 →ΔU=Qv+W

↓ Qv = ΔU 在恒容反应过程中,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体系的热力学能ΔU>0,则Qv>0 →反应是吸热反应

ΔU<0,则Qv<0→反应是放热反应

恒压反应热:压力不变的反应过程的反应热。符号:Qp

当非体积功为0时,W=-PΔV

ΔU=Qp+W →ΔU = Q

P

-PΔV

Q

P

=ΔU+PΔV

∵ P始=P终=P外=P(等压)

∴ Q

P

=ΔU+Δ(PV)

=(U

2-U

1

)+(P

2

V

2

-P

1

V

1

)

=(U

2+P

2

V

2

)-(U

1

+P

1

V

1

)

=Δ(U+PV)

焓:H=U+PV

焓变:△H= Q

P

=ΔU + PΔV

∵ U、P、V均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U+PV也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因为焓是状态函数,只取决于系统的始终态,所以Qp也只取决于体系的始终态在恒压反应过程中,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体系的热焓

△H=Q

P

H<0的过程,反应放热

H>0的过程,反应吸热

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热效应数值相同,符号相反

盖斯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其反应热(标准摩尔焓变)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称

为热化学方程式

C(石墨) +O2(g) =CO2(g) rHm=-393.5kJ/mol

rHm

r: reaction

m: 反应进度为1mol

θ:热力学标准状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⑴、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热效应一般用△rHmθ(T) 或△Hθ(T) 表示、不注

明温度即表示298K时的热效应

⑵、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气态; l-液态;s-固态,且注明固体

有不同晶型用aq表示水溶液、聚集状态不同时,△rHm不同

2H2(g)+O2(g) →2H2O(g) rHm =-483.64kJ/mol

2H2(g)+O2(g) →2H2O(l) △rHm =-571.66kJ/mol

⑶、反应热单位kJ/mol,表示的是摩尔反应热,该处的基本单元为“化学式前

的系数+化学式”;所以不同计量系数的同一反应,其摩尔反应热不同

rHm

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能分解成几步来完成,总反应的焓变等于各分反应的焓变之和

例题:已知298.15K下,反应:

C(s)+O2(g)→CO2(g) △rHm,1=-393.3 kJ mol-1

CO(g)+1/2O2(g)→CO2(g) rHm,2=-282.8 kJ mol-1计算298.15K下,反应C(s)+O2(g)→CO(g)的标准摩尔焓变?

解1:△rHm=rHm,1rHm,2=-110.5 kJ mol-1

标准摩尔生成焓定义:在给定温度和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 某纯物质

时的反应热称为给定温度下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用符号

△f Hm θ(T)或△H f θ(T)表示 注意:1).规定处于标态下各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2).对于有不同晶态的固体,只有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

焓才为零,并且最稳定单质是热力学指定的

3).反应物是最稳定单质;产物中只有一种物质,且系数为1 ∑∑?-Λ=?B B f B f B r 反应物

产物)()(O m O m O m H r H p H

式中pB 和rB 分别表示产物和反应物在化学计量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

B 对反应物为负,对产物为正

任何一个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产物的标准生成 热之和减去反应物标准生成热之和

自发过程:在没有任何外部力量的作用条件下,系统自身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

特点:A 、自发过程都是单向的,有明显的方向性;其逆过程是非自发过程,不能

自动进行,除非人们对它做功。

B 、自发过程的进行有一定的限度,即平衡态公理:一个孤立体系,在足够

长的时间内必将趋于唯一的平衡态,而且永不能自动离开它。

C 、自发过程都可以用来做功。

许多放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但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两种基本规律控制着自然界所有自发过程的方向:

A 、体系倾向于取得较低的能量状态

B 、体系倾向于取得较大的混乱度

熵:混乱度(系统有趋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系统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地进行

定义:热力学中把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状态函数叫做熵(entropy),符号为S ,单位为J ·K-1。

物理意义:熵是由大量粒子构成的体系微观状态数的量度,体系的熵值越大,表示体系

的混乱度越大。

性质:熵是体系的容量性质,熵值的变化只与始态、终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0K 时,任何纯物质完整晶体的熵值等于零。即:S 0=0 (下标“0”

表示绝对零度)

绝对熵(规定熵):纯物质完整有序晶体温度变化 0K →TK

△S=S T - S 0 = S T

S T ---规定熵(绝对熵)

标准摩尔熵:在某温度T 和标准压力下,1mol 某纯物质B 的规定熵称为B 的标

准摩尔熵,其符号为:S mθ(B,相态,T) ,单位是J·K-1·mol-1

也可用S Tθ表示;若T=298K,则简写为Sθ

影响熵值的因素:A、同一种物质,

B、物质的熵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压力减小,熵值增加;但对液态、固态物质的熵值影响较小。

D、一个分子的原子数越多,熵值越大;原子数相同时,相对分

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熵值越大。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产物的熵值与反应物熵值之差,

△rSmθ=∑njSmθ(产物)-∑niSmθ(反应物)

笔记:因为熵是状态函数,只与始态、终态有关,故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

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总熵值不变,即盖斯定律同样适用于反应熵

变的计算

规律:①凡反应过程中气体计量系数增加的反应,反应△Sθ>0;

②凡反应过程中气体计量系数减少的反应,反应的△Sθ<0 ;

③对于不涉及气体的反应,当反应前后总摩尔数增加(足够大)

时,则△Sθ>0;

④反应中消耗固体产生液体时,△Sθ>0

△r S mθ>0,有利于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吉布斯自由能:G=H-TS(G:定义的新函数,吉布斯自由能,状态函数,free energy)

性质:A、G,△G是状态函数,是容量性质,具有加和性

B、绝对值无法测知,用△H相似处理方法来处理

C、正逆过程的△G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封闭体系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等于体

系对外所做的最大有用功。

ΔG= –W’最大

判断依据:ΔG<0 自发过程,反应能向正方向进行

ΔG=0 平衡状态

ΔG>0 非自发过程,反应能向逆方向进行这样,吉布斯能变ΔG就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或过程能否自发进行的统一的衡量标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速率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尺度

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表达式:v = △c/△t v = △n/(V·△t)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mol/(L·s) 或 mol/(L·min)

结论: A、同一个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数值是不一样的,所以应注明是由哪种物质表示的。

B、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他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结论:在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单纯地看数值大小。应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反 应速率再进行比较。

活化分子与活化能

活化分子:少数能量足够高的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

Ea = E* - E ,Ea :活化能、E*:活化分子平均能量 、E :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 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则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就越快。

Ea 越小,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大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的机率

第二节 影响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

注意: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反应和逆反应,但不能改变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即不能改变 化学平衡。

第三章 化学平衡

第一节 可逆性与化学平衡

可逆性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叫 做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状态

特点:A 化学平衡时一种动态平衡,平衡时可逆反应仍进行,V 正=V 逆≠0

B 化学平衡时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各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 保持恒定

C 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暂时平衡,条件一旦改变,化学平衡即被破坏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化学平衡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的浓度以反应式中 [G]g [H]h [A]a [B]b k

该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为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反应式 中该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为幂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这种关 系叫做化学平衡定律。K 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K 值越小,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Δn=气态生成物系数之和-气态反应物系数之和

平衡常数书写规则

1.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力,都是指平衡时的浓度或分压力,并且反 应物的浓度或分压力要写成分母,反应产物的浓度或分压力则写做分子。

2. 反应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其浓度可认为是常数,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常数表 达式中。

3.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反应有水参加,其浓度几乎维持不变,可近似视为一个常数, 所以也不必写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4.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数值与反应方程式相对应。同一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法不同,

平衡常数K 值就不同。

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系数扩大n 倍,平衡常数将变为n 次方,正反应平衡常数是逆反应 平衡常数的倒数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平衡转化率

化学平衡的移动:当外界条件改变,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平衡状态过程 △ 一定温度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一定温度下,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力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相等,恒温下,增加或降低压 力,对平衡没有影响;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相等的反应,增大压力,平衡向气体分 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增加的方向移动。

△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第四章 酸碱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的离子(H +

)分子都是酸。接受质子的分子离子都是碱。

A 酸给出质子变成碱;碱得到质子变成酸,被称为共轭关系。相差一个质子的 酸碱叫共轭酸碱对。

B 如果一个酸的酸性越强,那么共轭碱越弱。

C 如:HCO 3-、HS -、H 2PO 4-、既能给出质子作为酸也可接受质子作为碱。为两性物质。

分子中既有碱又有酸的物质也叫两性物质。

D 水的离子积:K W =〔H +〕〔OH -〕=10-14、 pH=-lg 〔H +〕=14-pOH = 某反应物已转化的量 某反应物的起始总量

它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w 越大,但总的变化不大。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 于纯水,也适用于所有稀水溶液。

用pH 表示:pH=-lg[H+] 、pOH=-lg[OH-] 、 pKW=-lgKW

解离常数

HB H + + B -

Ka 为酸度常数。Ka 值越大,其酸性越强。

B + H 2O HB ++ OH - Kb 为碱的标准解离常数。Kb 值越大,其碱性越强。

解离常数意义: ①K 越大,电离程度越大; ②K 与弱酸、弱碱的浓度无关;

③室温范围内可忽略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

解离度:

一般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酸碱的电子理论:

路易斯酸: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如BF 3 路易斯碱: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如NH 3 共轭酸碱对HB-B 的Ka 与Kb 的关系

酸碱的强度:Ka 越大,酸性越强;Kb 越大,碱性越强。

上两式相乘得:K a (HB )×Kb (B )=Kw

一元弱酸(碱)溶液pH 值的计算

达到平衡时 [H + ]=[B -]

当c/Ka< 400时,

(近似公式)

当c/Ka > 400时,则C-[H+]≈C

(最简公式)

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电离平衡

][]][[--+=B OH HB K b 100%ka c α=?=已电离的分子数电离前溶质分子总数][]][[HB B H K a -+=][]][[--=B OH HB K b [][][][][][]+

++-

+-==H H H HB B H c K a []C

Ka Ka Ka .422H ++-=∧+[]C Ka .H =+

无机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

F列电子的量子数(n, I, m和ms)不合理的是 收藏 A. 3,0,0,+1/2 B. 3,1,0,-1/2 C. 3,0,0,-1/2 D. 3,3,0,+1/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NaH2PO4 的共轭酸是收藏 A. Na2HPO4 B. Na3PO4 C. NaHCO3 D. H3PO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 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一质量是 收藏 A. 原子质量 B. 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 平均质量 D. 1moI 原子平均质量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基元反应都是多分子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C.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12 12 6C 的摩尔质量的1/12 的比值,这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需配制Ph=5 的缓冲溶液,选用收藏 A. HAc-NaAc ( pKa=4.75 ) B. NaH2PO4-Na2HPO4 ( pKa2=7.2 ) C. Na2CO3-NaHCO3 ( pKa2=10.25 ) D. NH3.H2O-NH4Cl ( pKb=4.75 )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 Ar ] 3d64s0 的离子是收藏 A. Fe3+ B. Ni2+ C. Mn2+ D. Co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配合离子[CuCl5]3- 的中心离子收藏 A. sp2 B. dsp3 C. sp3 D. dsp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以下平衡不属于化学平衡的是收藏 A.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 B. 常温下水的蒸发与凝结平衡 C. 酸碱电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D. N2 + 3H2 == 2NH3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大一无机化学复习题库

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和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2.pH=6的溶液的酸度是pH=3的溶液的多少倍 (A )3 (B )1/3 (C )300 (D )1/1000 3.等温等压过程在高温不自发进行而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A )△H<0,△S<0 (B )△H>0,△S<0 (C )△H<0,△S>0 (D )△H>0,△S>0 4.已知在室温下AgCl 的 sp K = 1.8×10-10,Ag 2CrO 4的 sp K = 1.1×10-12,Ag 2CO 3的 sp K = 8.5 ×10-12,Ag 3PO 4 的 sp K = 8.9×10-17,那么溶解度最大的是(不考虑水解) (A) AgCl (B) Ag 2CrO 4 (C) Ag 2CO 3 (D) Ag 3PO 4 5.用Nernst 方程式[][]还原剂氧化剂lg 0592.0z + = ??,计算+ -24Mn /MnO 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应为298K (B )+ 2Mn 浓度增大则 ?减小 (C )+ H 浓度的变化对?无影响 (D )- 4MnO 浓度增大,则?增大 6.已知E (Ti +/Ti) = - 0.34 V ,E (Ti 3+/Ti) = 0.72 V ,则E (Ti 3+/Ti +)为 (A) (0.72 + 0.34) / 2 V (B) (0.72 - 0.34) / 2 V

无机化学(药学专)——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下列电子的量子数(n, l, m和m s)不合理的是 收藏 A. 3, 0, 0, +1/2 B. 3, 1 , 0, -1/2 C. 3, 0, 0, -1/2 D. 3, 3, 0, +1/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NaH2PO4的共轴酸是 收藏 A. Na2HPO4 B. Na3PO4 C. NaHCO3 D. H3PO4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一 . . 、?…、...... 12 . . 一■.一.... 、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一定质量与核素6C的摩尔质量的1/12的比值,这 一质量是 收藏 A. 原子质量 B. 各核素原子质量的平均质量 C. 平均质量 D. 1mol原子平均质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基元反应都是多分子反应。 B.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C.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D.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需配制Ph=5的缓冲溶液,选用收藏 A. HAc-NaAc (pKa=4.75) B. NaH2PO4-Na2HPO4 (pKa2=7.2 ) C. Na2CO3-NaHCO3 ( pKa2=10.25 ) D. NH3.H2O-NH4Cl (pKb=4.75 )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某元素的电子构型为[A门3d64s0的离子是收藏 A. Fe3+ B. Ni2+ C. Mn2+ D. Co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配合离子[CuCl5]3-的中心离子收藏 A. sp2 B. dsp3 C. sp3 D. dsp2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以下平衡不属于化学平衡的是收藏 A.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 B. 常温下水的蒸发与凝结平衡 C. 酸碱电离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D. N2 + 3H2 == 2NH3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B 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反应进行的历程来加速反应速率,这一历程影响收藏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1~1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1.定义: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物理状态。 2.分类:气态(g)、液态(l)、固态(s)、等离子态。 等离子态:气体在高温或电磁场的作用下,其组成的原子就会电离成带电的离子和自由电子,因其所带电荷符号相反,而电荷数相等,故称为等离子态,(也称物质第四态)特点: ①气态:无一定形状、无一定体积,具有无限膨胀性、无限渗混性和压缩性。 ②液态:无一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具有流动性、扩散性,可压缩性不大。 ③固态: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基本无扩散性,可压缩性很小。 二、体系与环境 1.定义: ①体系: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物质和空间)叫体系。 ②环境:体系以外的其他物质和空间叫环境。 2.分类:从体系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体系可分为 ①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时称敞开体系。 ②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时称封闭体系。 ③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时称孤立体系。 三、相 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并且完全均匀的部分叫相。 1.单相:由一个相组成的体系叫单相。 多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组成的体系叫多相。 单相不一定是一种物质,多相不一定是多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之间可相互转变。单相反应:在单相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单相反应。 多相反应:在多相体系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多相反应。 2.多相体系的特征:相与相之间有界面,越过界面性质就会突变。 需明确的是: ①气体:只有一相,不管有多少种气体都能混成均匀一体。 ②液体:有一相,也有两相,甚至三相。只要互不相溶,就会独立成相。 ③固相:纯物质和合金类的金属固熔体作为一相,其他类的相数等于物质种数。 §1~2 气体定律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国际单位制:R=1.0133*105Pa*22.4*10-3 m 3/1mol*273.15K=8.314(Pa.m3.K-1.mol-1)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使用条件 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大。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的应用 二、气体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之和。数学表达式:P T=P A+P B+P C+… 1. 组分气体分压:组分气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的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P A V=n A RT 2. 组分气体分体积: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同温同压下所占有的体积。PV A=n A RT 由1、2可推导出玻义耳定律:n、T一定时P A V=PV A 3. 组分气体体积分数: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之比——V A/V。 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等温等压下,体积分数=摩尔分数, 即T、P一定时,V A/V=n A/n 根据组分气体分压可知:P A=n A RT /V、P B=n B RT /V ,(n= n A+n B+…)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大学无机化学复习题

目录更多期末考试资料加qq;1372324098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2) 第二章分子结构 (8) 第三章晶体结构 (11) 第四章配合物 (12)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5)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19)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21) 第八章水溶液 (23) 第九章酸碱平衡 (24) 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 (26)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27) 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 (30) 第十二章配位平衡 (31) 第十三章氢稀有气体 (32) 第十四章卤素 (34) 第十五章氧族元素 (37) 第十六章氮、磷、砷 (40) 第十七章碳、硅、硼 (42)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45) 第十九章金属通论 (47) 第二十章s区金属 (49) 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 (51) 第二十二章ds区金属 (54) 第二十三章d区金属(一) (57) 第二十四章d区金属(二) (59)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 ………………………………………(Χ)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 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Χ)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Χ)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 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 ……………(Χ) 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 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 ……………………………………………………(Χ)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 ……………………………………………(Χ)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 ……………(Χ) 二.选择题 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D) 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 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 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 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药学、药物制剂-《无机化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903102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化学学科 学分:6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48 先开课程:无 授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人:杨怀霞编写日期:2009年8月28日 前言 【开设目的】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s区、p区、d区、ds区主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该课程发展史,发展方向,内容安排,与药学的关系。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化学与药学的关系,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一章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四个性质,了解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目的要求】 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能的定义,会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吉布斯能变,标准吉布斯能变。熟悉反应过程的熵变计算,利用吉布斯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环境、过程、途径、状态函数、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的自发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高校无机化学

XXXX大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 全专业使用)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基础必修课课程编码:040228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36 开课单位:药学院药学基础化学教研室实验室:药学院药学基础化学实验室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基础后续课程:有机化学 实践项目数:12 课程负责人:邵江娟 一、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药物制剂等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从而为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内容,既要注意本学科的系统性,又要注意专业需要。为此,分为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学两部分。学生应掌握四大平衡(包括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和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理论等,同时熟悉主族、副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一些性质。本课程的实验任务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验包括基本操作、验证理论和某些化合物的性质等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学习中应培养自信、兴趣和自觉性,结合研究型教学、自主性学习,了解无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以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学情分析 无机化学学在第1学期开设,之前学完了《大学化学基础》课程,学生复习了高中化学知识,初步掌握了大学化学理论基础,为系统学习无机化学做好了知识储备。

鉴于本课程是从中学进入大学的先行基础课,故不仅要注意理论讲授、实验操作、习题辅导等,还要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从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思想。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TPMS_START】 【第一章】绪论 【学时数】1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备注】111 【教学内容】化学发展简史;无机化学简介。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发展简史。 2.了解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溶液 【学时数】1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备注】111 【教学内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 【目的要求】 1.掌握溶液的表示方法。 2.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三章】化学平衡 【学时数】1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备注】111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的移动。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2.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表示及计算。

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练习题

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练习题 [第01章 物质的量] 一、名词解释 1、气体摩尔体积 2、阿伏伽德罗定律 二、单项选择题 1、摩尔是( ) A 、物质的量的单位 B 、摩尔质量的单位 C 、体积的单位 D 、物质微粒的单位 2、SO 42- 的摩尔质量是( ) A 、96g B 、48g/mol C 、96g/mol D 、98g/mol 3、H 2SO 4 的摩尔质量是( ) A 、98g B 、49g/mol C 、96g/mol D 、98g/mol 4、NaOH 的摩尔质量是( ) A 、40g B 、40g/mol C 、40 mol D 、40 L 5、Na + 的摩尔质量是( ) A 、23 g/mol B 、22 g /mol C 、24g/mol D 、11g/mol 6、1 mol 水蒸汽、1 mol 液态水、1 mol 冰各自所含的分子个数( ) A 、一定相等 B 、水蒸汽含水分子多 C 、液态水含水分子多 D 、冰含水分子多 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5N A B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10N A C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5N A D 、90 g H 2O 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N A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 、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 C 、物质的摩尔质量如果用克做单位,数值上就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 、物质的摩尔质量如果用g/mol 做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 9、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 、4℃时10mL 水 B 、0.8 mol H 2SO 4 C 、54 g 的铝 D 、3.01×1022个的氧分子 10、2 mol MgCl 2 和1mol AlCl 3 中,Cl -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2 B 、2:3 C 、4:3 D 、3:4 11、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H 2SO 4 B 、O 2 C 、CO 2 D 、H 2 12、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 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药学专科《无机化学》作业

南方医科大学成人教育 药学专科《无机化学》作业题 年级姓名学号 注意:本作业必须手写,在考试之前上交才有分数! 可能用到的原子序数:21 Sc,22 Ti,23 V,24 Cr,25 Mn 26 Fe,27 Co,28 Ni,29 Cu,30 Zn 一、是非题(在题前括号内对者打“√”,错者打“×”。) ( ) 1.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大。 ( ) 2.一定总浓度的缓冲溶液,在缓冲组分浓度比为1:1时,缓冲容量最大。( ) 3.NH4Ac水溶液呈中性,说明NH4Ac没有发生水解。 ( ) 4.Ag2CrO4的Ksp = 1.1×10-12,AgCl的Ksp = 1.8×10-10,因此在纯水中AgCl 的溶解度较大。 ( ) 5.盐效应通常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稍有增大。 ( ) 6.氢电极的电极电位永远为零。 ( ) 7.在Na2S4O6中S的氧化数为+2.5。 ( ) 8.一般来说,金属越活泼,其标准电极电位值越高。 ( )9.电子云是核外电子几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表示。 ( )10.屏蔽效应使多电子原子的外层电子能量升高了。 ( )11.离子键的本质是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12.按照分子轨道理论,Be2分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 )13.氢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因此也属于化学键。 ( )14.在正方形静电场中,中心离子的d轨道分裂为四组。 ( )15.对于金属电对M n+/M,形成配离子通常会增强M n+的氧化能力。 ( )16.无水CaCl2作干燥剂时,可用来干燥H2、CO2、NH3。

( )17.H2O2是平面型分子。 ( )18.离子半径越大,离子间作用力越大。 ( )19.Mg2+与S2-均属于8电子构型。 ( )20.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原子有几个电子,便可以形成几根共价键。 ( )21.共价键一般可分为σ 键和 π 键两种。 ( )22.H2O分子中有两根O-H键,因此O是采取sp杂化的。 ( )23.中心离子周围配体数就是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 )24.所有配合物都有内界、外界之分。 ( )25.[FeF6] 3-是外轨型配离子,因而是顺磁性的。 ( )26.配合物的K不稳越大,表示配合物越易离解,不稳定。 ( )27.多基配体都可以作螯合剂。 ( )28.根据酸碱电子理论,X -(卤素离子)属于碱。 ( )29.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因此不能用玻璃器皿贮存。 ( )30.HClO4是无机酸中的最强酸。 ( ) 31.若溶液的pH > pOH,则呈酸性。 ( )32. K a值大小可用于比较同类型弱酸酸性相对强弱。 ( )33.一元弱酸HA溶液中,δA-随pH增大而增大。 ( )34.Na2CO3 ~ NaHCO3缓冲体系中,抗酸成分是NaHCO3。 ( )35.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 ( )36.盐效应通常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 )37.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 )38.通常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 )39.原子轨道就是电子在核外运动的轨迹。 ( )40.对于同一种元素原子,各级电离能大小的顺序总是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 第三电离能……。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大纲(药学新修)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090201 学时数: 54 学分:3.5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药学、医学检验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无机化学是药学、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第一门化学课。它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化学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独立进行无机化学试验和自学一般无机化学书刊,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应该运用辩论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阐明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规律,以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根据我院教学中实际特制订本大纲,供药学、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与药学、无机化学与医学检验关系。无机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无机化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明确什么是无机化学。了解无机化学与药学、无机化学与医学检验的关系。了解无机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溶液3课时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况。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 【基本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含义。掌握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有关计算。 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熟悉渗透压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了解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状况。了解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的概念。 三化学反应速率4课时 【教学内容】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 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下压强为101、325KPa =760mmHg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教育革新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的教育革新 药学事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从业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的好坏,更密切联系着病人的用药安全。2009年,海南省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时,不仅注重专业技能培养,更要培养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职业道德。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药学各个专业,生物无机化学、酶化学等边缘学科的快速发展加强了无机化学在医药学科中的地位。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对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和今后的工作道路至关重要。笔者从无机化学课堂和实验教学改革入手,提高学生的素质,实施“优化、培养、提高”的教学方法改革,可称为SRE(Superior、Raises、Enhancement)模式,即优选讲授内容,优化讲授方法,优质讲授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根本转变教育观念。 一、调查研究及分析 本项目选择本校2010级药学、中药学本科学生共90人作为调查对象,从调查内容及结果可知,大一学生都可以认识到学习化学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这点,学生对学习化学较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态度不同,对学好化学的信心不同,有37.5%的

学生是因为喜欢化学、25%的学生认为化学非常容易对学好化学很有信心,还有25%的认为非常难、12.5%的学生不喜欢化学对学习化学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有86.5%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写小论文并扩展知识专题。而且认为学生写小论文有助于提高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易于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促进师生和组员间的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自觉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0后学生喜欢教师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式教学模式,喜欢有责任心、严格要求学生而又不失幽默感的教师。 二、改革方案 在对国内外同类教育以及社会需求、历届药学专业学生反馈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本课程的现状、问题、发展与改革方向作比较分析,从而提出课程改革的SRE模式方向、建设要求与任务。 1.优化 (1)优选讲授内容 优选课堂讲授内容。讲授内容需具有针对性,并且需适应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严格制定教学大纲,选择

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为了适应高等医药专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培养综合素质高的药学专业的学生,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针对药学类专业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提出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在教学方法上,基础课讲授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实施PBL 教学法;二是注重课程过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药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取发动学生自己组织上习题课等措施,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四是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标签:PBL教学;课程设计;自主学习;实验改革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重要的化学基础课,作为一门先导课程,打好牢固的基础,掌握完整且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对于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以及药物化学等专业课学习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授无机化学的教师,如何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讲透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长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结合实施PBL教学法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中文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和LBL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ing)”相对而言的[1]。PBL 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Barrows首先提出的,之后在英国和其他国家医药类院校得到广泛使用[2]。前者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生是主体;后者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为主体。PBL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讨论结果”代替了“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巩固新课”,这种模式的精髓是利用现实问题作为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和应用新知识的驱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 我们在基础课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比如,讲授《无机化学》的原子结构理论时,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可提前布置一些任务,如什么是“黑体辐射”,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等是怎么发现的,让学生上网查阅,学生在查阅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原子结构的发展简史,对原子结构也就不那么陌生,老师讲授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在讲授元素部分时,课时放的少,但可提出问题“中药中化学元素形态的分布”,请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和分组讨论寻找答案,熟悉元素的性质,然后教师再系统进行理论讲授。 当然,应用PBL模式要建立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4]。通过对传统评价方式的继承和发扬,增加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课外表现记录,学生个人进步记录,实现各种评价方式的取长补短和评价效能的最大发挥。 2 注重课程过程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药学专科无机化学单选题2

1: ?符号b(H3PO4)=?L-1表示 1. ??H3PO4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L-1 2. ?H3PO4溶液的摩尔质量是?L-1 3. ?H3PO4溶液的物质的量是?L-1 4. ?H3P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L-1 2: ?在配合物[PtCl2(NH3)2]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 3: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溶液中H+越多,其酸性越强

2.溶液中OH-越多,其碱性越弱 3.溶液pH越大,其pOH值越小 4.温度升高时Kw变大 4: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1. ??CO2 2. ??CH4 3. ??NH3 4. ??O2 5: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 1.反应已经停止 正=k 逆, 3.ΔrGm? = 0, 4.υ正= υ逆, 6:基态11Na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可能是() ,0,0,+1/2 ,1,0,+1/2 ,1,0,-1/2

,1,-1,-1/2 7: ? 25℃时,某一难溶电解质AB2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 ? 1. ??? 2. ? 3. ?? 4. ?? 8:下列各组量子数中(n, l, m, ms),不可能存在的是(),1,1,-1/2 ,2,0,-1/2 ,1,0,+1/2 ,4,0,+1/2

9:中和50ml ?L-1某一元酸溶液需要25ml NaOH 溶液,该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决定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 ) ,l,m,ms ,m,ms ,l ,l,m 11: ?CCl 4分子中C 原子采取等性sp 3杂化,分子在空间的构型为 1.直线形 2.三角形 3.四方形 4.正四面体 12: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中的抗碱成分的共轭碱是( ) 1.

大一无机化学复习题库有答案

一、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A)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B)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的反应速率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 加入催化剂,使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减少相同倍数; 2.pH=6的溶液的酸度就是pH=3的溶液的多少倍 (A)3 (B)1/3 (C)300 (D)1/1000 3.等温等压过程在高温不自发进行而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的条件就是 (A)△H<0,△S<0(B)△H>0,△S<0(C)△H<0,△S>0(D)△H>0,△S>0 4.已知在室温下AgCl 的 sp K = 1、8×10-10,Ag 2CrO 4的 sp K = 1、1×10-12,Ag 2CO 3的 sp K = 8、5×10-12,Ag 3PO 4 的 sp K = 8、9×10-17,那么溶解度最大的就是(不考虑水解) (A) AgCl (B) Ag 2CrO 4 (C) Ag 2CO 3 (D) Ag 3PO 4 5.用Nernst 方程式[][]还原剂氧化剂lg 0592.0z += ? ?,计算+-24Mn /MnO 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A)温度应为298K (B)+2Mn 浓度增大则 ?减小 (C)+H 浓度的变化对?无影响(D)-4MnO 浓度增大,则?增大 6.已知E (Ti +/Ti) = - 0、34 V ,E (Ti 3+/Ti) = 0、72 V ,则E (Ti 3+/Ti +)为 (A) (0、72 + 0、34) / 2 V (B) (0、72 - 0、34) / 2 V (C) (0、72 ? 3 + 0、34) / 2 V (D) (0、72 ? 3 + 0、 34) V 7.40℃与101、3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2、0dm 3,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40℃时的水蒸气压为7、4kPa) (A)0、072mol (B)0、078mol (C)0、56mol (D)0、60mol 8.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 ? 值最大的就是 (A)Ag /Ag +(B)Ag /AgCl (C)Ag /AgBr (D)Ag /AgI (最小) 9.下列哪种变化为熵减变化 (A)一种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B)炸药爆炸 (C)将NaCl 晶体溶于水中 (D)冰融化成水 10.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放热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B)△S 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C)冰在室温下自动融化成水 (D)因为 G ?=—RTInK ,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11.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O H NH 23?的解离度变小的就是 (A)加Cl NH 4 (B)加HCl (C)加热 (D)加水稀释 12.下列几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就是

药学专科无机化学含实验单选题

1: 符号b (H 3PO 4)=0.1mol?L -1表示 1. H 3PO 4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0.1mol?L -1 2. H 3PO 4溶液的摩尔质量是0.1mol?L -1 3. H 3P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是0.1mol?L -1 4. H 3P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1 2: 在配合物[PtCl 2(NH 3)2]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 1. 2 2. 3 3. 4 4.6 3: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溶液中H+越多,其酸性越强

2.溶液中OH-越多,其碱性越弱 3.溶液pH越大,其pOH值越小 4.温度升高时Kw变大 4: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1. CO2 2. CH4 3. NH3 4. O2 5: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 1.反应已经停止 2.k正=k 逆, 3.ΔrGm? = 0, 4.υ正= υ逆, 6:基态11Na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可能是() 1.3,0,0,+1/2

3.3,1,0, -1/2 4.3,1,-1,-1/2 7: 25℃时,某一难溶电解质AB 2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 1. 2. 3. 4. 8:下列各组量子数中(n, l, m, ms ),不可能存在的是( ) 1.3,1,1,-1/2 2.3,2,0,-1/2

4.4,4,0,+1/2 9:中和50ml 0.2mol?L-1某一元酸溶液需要25ml NaOH 溶液,该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 0.1mol?L-1 2. 0.2mol?L-1 3. 0.4mol?L-1 4.0.8mol?L-1 10:决定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 ) 1. n,l,m,ms 2. l,m,ms 3. n,l 4.n,l,m 11: CCl 4分子中C 原子采取等性sp 3杂化,分子在空间的构型为 1.直线形 2.三角形 3.四方形 4.正四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