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 统计学原理 随堂练习

华工 统计学原理 随堂练习
华工 统计学原理 随堂练习

统计学随堂

第一章绪论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

对错对. 错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只有在组距中值两侧呈对称分布,才能使用组中值作为该组数据的代表

对. 错

对. 错

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

对错

对. 错对错对. 错对错对. 错对错对. 错对错对. 错

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反映离中趋势的指标中,全距最重要。

对. 错. (已提交)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6-12-21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对错对. 错对错对. 错对错对. 错对. 错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6-12-21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编制总指数时,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通常称为“综合指数法”。

对. 错

编制总指数时,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通常称为“平均指数法”。

对. 错

在计算物价指数的公式中,指数化指标是销售量。

对. 错

在计算物价指数的公式中,指数化指标是销售额。

对. 错

在编制综合评价指数的实践中,目前比较成熟、可行的方法主要有“”

对. 错

标准比值法和功效系数法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对比标准的确定方式不

对. 错

不同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都是“不同度量”的现象,它们构成了不能直

对. 错

产品的成本总额属于总值指数。

对. 错

简易计分法的优点是客观性强。

对. 错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6-12-21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概率分布所描述的是样本特征值的分布。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6-12-21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等距抽样最显著的优越性是能提高样本单位分布的均匀性,样本代表性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6-12-21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9题,已提交9题,其中答对9题。

*提示:点击底部【保存我的答案】按钮,保存本页已答练习答案。

点击【提交当前页】按钮,提交当前页随堂练习。

点击【提交已做的题目】按钮,提交本练习所有已做随堂练习,题目不再允许修改。

对错

显著性水平表示备择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的概率,即拒绝原假设所冒的

对. 错

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实质上就是显著性水平。

对错

假设检验时,所谓“接受原假设”,并非肯定原假设就是正确的。

对. 错

如果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区域,应拒绝备择假设。

对错

假设检验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与临界值有关。

对. 错

在样本容量不变的情况下,犯第一类错误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是互为消

对错

区间估计中的置信区间对应于假设检验中的接受区域。

对. 错

在不同的检验水平下,对同一检验问题所下的结论可能完全相反。

对错

通常把“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称为假设检验的

对. 错

假设检验的反证法是严格的逻辑证明。

对. 错

对. 错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6-12-21 23:59:59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对错

对. 错

相关分析必须事先研究确定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中哪个为自变量,哪个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对. 错

统计学原理试题 (1)

统计学原理试题 (总分:99.98,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总题数:15,分数:15.00)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 (分数:1.00) A.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 C.是在社会经济现象的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研究其数量关系√ D.是一种对经济现象做的定性研究 解析: 2.对某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年龄() (分数:1.00) A.是品质标志 B.是数量标志 C.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 D.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 解析: 3.对企业职工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属于() (分数:1.00)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品质标志分组 D.数量标志分组 解析: 4.计算比较相对指标() (分数:1.00) A.只能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 B.只能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 C.只能是两个平均指标对比 D.既可以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两个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 解析: 5.某地区工业增加值1995年比1994年增长6%,1996年比1995年增长4%,1997年比1996年增长8%。则三年来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分数:1.00) C.106%×104%×108% -100% √ D.6%×4%×8% 解析: 6.某企业1997年比1996年产量增长了15%,产品单位成本下降了4%,1996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则1997年总成本比1996年多支付() (分数:1.00) A.3万元 B.4.5万元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统计学原理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8.6元,标准差2.8 元。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解: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8.6-0.8,8.6+0.8)即(7.8,9.4)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2000*7.8,2000*9.4)即(15600,18800)元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 (提示: 69 .10455.0=z ,2 2/0455.0=z ;3 2/0027.0=z , 78 .20027.0=z ) 解:必要的样本容量: n=9*2.82/0.82=110.25=111 2、一所大学准备采取一项学生在宿舍上网收费的措施,为了解男女学生对这一措施 男学生 女学生 合计 赞成 45 42 87 反对 105 78 183 合计 150 120 270 请检验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是否相同。已知:显著性水平a=0.05, 487 .9)4(,992.5)2(,842.3)1(205.0205.0205.0===χχχ。 解:H0:π1 = π2 H1: π1π2不相等 = 0.05 Df=(2-1)(2-1)=1 ΣΣ =0.6176 决策: 在 =0.05的水平上不能拒绝HO 结论: 可以认为男女学生对上网收费的看法相同 3、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为不同的客户举办人力资源管理讲座。每次讲座的内容基本上 r е ?=1 ?=1 t = ??? ˉe ?? e ??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2 ?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一批零件中抽取 200件进行检查,其中合格品 188件。要求: (1) 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 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就是我们现在的Z )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解:n =200,n =188 (1)合格率 = 1?^ = 94% n 200 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p(1 — p) 「0.94 x 0.06 J0.0564 . ---------- 0.000282 = 0.01679 = 1.679%(2)按95.45%的可靠程度对该批零件的 p i n , 200 \ 200 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二Z 」p =2 1.68% =3.36% p - :p =94% -3.36% =90.64% p :P =94% 3.36% =97.36% 该批零件合格率区间为: 990.64%乞P 乞97.36% 要求: (1) 试计算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 (2) 如果从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 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006年起该地区的粮食生产以 10%的增长速度发展 x =1 10% =110% 71 预计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 解: (1) 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 472 二 108.76% a 0 434 a 2 516 109.32 % 472 a g 584 a 2 516 = 113.18% 618 =105.82% a 4 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个数 …=618一434」84=46 4 4 4 (2)如果从

知识管理,随堂练习2020秋华工答案

知识管理第1章知识管理概述 . . . . . .

. . 第2章知识的基本规律 1.(单选题) 关于知识定义的认识,错误的是: A.知识包括一些事实、信念、观点、观念、判断、期望,但方法论与实用知识等属于经验范围,不属于知识. B.知识是人类对数据及信息的一种逻辑推理,其可以提升人类的工作、决策、问题及解决学习的绩效. C.知识包括一切人类认为是正确而且真实的洞察力、经验与程序等,可以用来指导人类的思考、行为与沟通. D.知识是“存在于人类心智的一些事实及原则,必须是经过人类心智的认知与学习而获得,是一种对事实的了解、一种知觉、一种熟悉的程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以下属于隐性知识的是: A,电视机使用手册.B, 中学数学课本.C. 羽毛球杀球技巧.D,广州市交通地图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判断题) 组织利用战略方式模拟的方法创造知识,目的是利用过去环境变化的模拟,来了解及创造出未来能够有效地对应策略与知识。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 . . . .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某汽车制造企业没有从推广新产品失败中学得教训,失败后马上遗忘,使得重蹈覆辙,这属于知识管理问题中的: A.知识的积累问题; B,隐性知识的流失. C,知识传播的失败. D,缺乏学习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判断题) 知识不共享不会造成组织重蹈覆辙的损失成本。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4.(判断题) “员工不知道本身具有组织需要的重要知识”是组织知识共享的障碍之一。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5.(判断题) 专家性转移是指一个工作团队在执行例行工作,面临一个超越其知识范围的问题时,主 动寻求组织外的专家提供专业知识的协助。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6.(判断题) 同一家公司,但不同汽车装配厂组装刹车系统最佳实践的转移属于相似性转移。 答题:对. 错. (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解答)

统计学原理试题库(全)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A)。 A、统计活动 B、统计方法 C、统计学 D、统计资料 2、一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可以有多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下列变量中,(D )属于离散变量。 A、一个笔筒的直径 B、一袋米的重量 C、一个同学的身高 D、一个县的人数 4、全班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分、76分和86分,这三个数字是(B )。 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D、变量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A、工人工资 B、工人身高 C、工人体重 D、工人性别 6、要了解某汽车公司的情况,该公司的产量和利润是(C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后者是离散变量,前者是连续变量 7、劳动生产率是(C )。 A、流量指标 B、动态指标 C、质量指标 D、强度指标 8、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C )。 A、马克思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9、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单位特征的,所以(C )。 A、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B、指标和标志之间没关系 C、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10、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D )。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BCE )。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 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 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 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BCDE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职工月平均工资 D、年工资总额 E、产品合格率 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CDE)。 A、新产品数量 B、高级职称人数 C、考试及格率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平均亩产量 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E)。 A、厂房面积 B、企业个数 C、原材料消耗量 D、人口数 E、利润率 5、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ABC)。 A、全国人口 B、某县企业 C、某市学校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企业战略管理系统-随堂练习2019华南理工大学

企业战略管理-2019春 华工网络教育随堂练习 第一章战略管理导论 1.(单选题) ()是推动中国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首要和根本性驱动因素。 A.技术进步 B.经济全球化 C.经营环境动态化 D.中国经济转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受到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三大驱动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表现出()的特点。 A.高度封闭化 B.中央集权化 C.高度动态化 D.适度竞争化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单选题) 经营环境动态化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竞争优势可保持性增强 B.竞争优势可保持性下降 C.竞争优势增强 D.竞争优势下降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单一行业/产品/市场企业,或者集团公司属下的子公司所采用的战略是()。A.公司层战略 B.经营层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职能层策略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单选题) 从企业战略功能的角度看,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属于()。 A.增长型战略 B.稳定型战略 C.收缩型战略 D.组合型战略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6.(单选题) 选择和进入盈利水平最大或者行业信誉最高的行业,是企业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收益的首要战略,这是以下哪一种企业战略决策思维模式中的假设?()。 A.制度基础模式 B.产业组织模式 C.资源基础模式 D.行业基础模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单选题) 企业资源和能力上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制定的依据与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这是以下哪一种企业战略决策思维模式中的假设?()。 A.制度基础模式 B.产业组织模式 C.资源基础模式 D.行业基础模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3统计学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统计学原理 》作业3 计算题 1、某快餐店某天随机抽取49名顾客对其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为:平均花费8.6元,标准差2.8 元。试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 (1)该快餐店顾客总体平均花费的置信区间及这天营业额的置信区间(假定当天顾客有2000人); (2)若其他条件不变,要将置信度提高到99.73%,至少应该抽取多少顾客进行调查? (提示: 69.10455.0=z ,22/0455.0=z ;32/0027.0=z ,78.20027.0=z ) 答: (1)、4.0498 .2==x μ,8.04.02=?=?x 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8.6-0.8,8.6+0.8)即(7.8,9.4)元 营业总额的置信区间:(2000*7.8,2000*9.4)即(15600,18800)元。 (2)必要的样本容量: 11125.1108 .08.2*922 ===n 2、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重复抽样随机抽取50包进行检查,测得样本均值为:32.101=x 克,样本标准差为:634.1=s 克。假定食品包重服从正态分布, 96.1205.0=z ,=05.0z 1.64,05.0=α,要求: (1) 确定该种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10分) (2) 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该批食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写出检验的 具体步骤)。(15分) ? 答:(1)、已知n =50, 1-a = 95%,z a /2=1.96 634.1,32.101==s x ? () 773.101,867.100459.032.10150 634.196.132.1012 =±=?±=±n s z x α 即(100.867,101.773)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P3 数量性 具体性 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P10: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 第2 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 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 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 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 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系统抽样、多阶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 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

}

| 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0分) 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

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 17.3830 1145 == = ∑∑f xf x # 要求:(1)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多少 、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 x 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 10703 125.232105.2615 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 2 2-=+==+=?+=-=-=-=--=-??-?= --= ∑∑∑∑∑∑∑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 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 — 55105.280=?-=c y 元

>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

企业战略管理,随堂练习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

企业战略管理,随堂练习2018 1.(单选题) 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A.外部环境 B.内部条件 C.社会关系 D.管理理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美国学者罗伯?卡茨将企业管理工作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划分成三个方面,企业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能力是()。 A.技术能力 B.人际关系能力 C.思维能力 D.组织能力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单选题) 识别出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对其配以相应的资源或能力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宜的战略,称为()。 A.战略延伸 B.战略识别 C.战略创新 D.战略匹配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企业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主动地去创造竞争优势,或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称为()。 A.战略延伸 B.战略识别 C.战略创新 D.战略匹配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5.(单选题) 战略管理过程由三个要素组成,其中不包括()。 A.战略分析 B.战略控制 C.战略选择 D.战略实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6.(单选题) 分析企业环境、责任与目标、资源与能力是战略管理过程三要素中()要素的内容。 A.战略分析 B.战略控制 C.战略选择 D.战略实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7.(单选题) 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在特定经营领域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过程三要素中()要素的内容。 A.战略分析 B.战略控制 C.战略选择 D.战略实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8.(单选题) 企业的战略方案确定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进战略的实施。以下()不属于战略实施。 A.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 B.挑选合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 C.有效管理和实施战略变革 D.确定特定经营环境的竞争优势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9.(单选题) 在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模式中,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决定整个企业的经营方向,并对各个事业部或各个部门给出如何达到这一方向的具体指导的模式属于()。 A.自下而上的模式 B.自上而下的模式 C.上下结合的模式 D.小组计划模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10.(单选题) 战略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其构成不包括()。 A.董事会 B.高层管理者 C.非正式组织的领导 D.基层管理者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指出下列哪个是数量标志() A.身高B.学历 C.健康状况D.性别 2.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 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 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 3.典型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 A.工作做得好的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单位 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单位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B.确定组距 C.确定组数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5.变量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6.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异距数列是指()。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数列 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 7.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 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 8.甲:2003年底安徽省人口出生人数为715万人;乙:2003年安徽省总人口4680万人,则()。 A.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期指标B.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期指标 C.甲是时期指标,乙是时点指标D.甲是时点指标,乙是时点指标 9.某地区2004年底有1000万人口,零售商店数有50万个,则商业网点密度指标为()。A.5个/千人B.5个/百人 C.20个/人D.0.2个/千人 10.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B.标准差 C.全距D.标准差系数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抽样总体的全面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 C.了解全及总体的全面情况 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 1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的相比() A.前者一定大于后者 B.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前者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后者 1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14.如果零售价格上涨10%,销售量下降5%,则销售额()。 A.有所增加 B.有所减少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15.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10%,职工人数增加5%,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5% B.15% C.15.5% D.50% 16.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00974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00974统计学原理 一、单选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 y c = 56 + 8x,这意味着( C ) 3、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 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4、 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 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2005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万人,安置率达%,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4、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C )。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 5、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1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B )。 A.减少15% B.增加15% C.不变化 D.判断不出 6、次数分配数列是( D)。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异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B )。 A. 10% B. % C. 7% D. 11% 10、在进行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B )。

企业战略管理,随堂练习2018秋华工网教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随堂练习2018秋 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章战略管理导论 1.(单选题) ()是推动中国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首要和根本性驱动因素。 A.技术进步B.经济全球化C.经营环境动态化D.中国经济转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2.(单选题) 受到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三大驱动因素的影响, 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表现出()的特点。 A.高度封闭化B.中央集权化C.高度动态化D.适度竞争化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单选题) 经营环境动态化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竞争优势可保持性增强B.竞争优势可保持性下降 C.竞争优势增强D.竞争优势下降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 考答案:B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单一行业/产品/市场企业,或者集团公司属下的子公司所采用的战 略是()。 A.公司层战略B.经营层战略C.职能层战略D.职能层策略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5.(单选题) 从企业战略功能的角度看,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属于()。 A.增长型战略B.稳定型战略C.收缩型战略D.组合型战略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A 问题解析: 6.(单选题) 选择和进入盈利水平最大或者行业信誉最高的行业,是企业获得高 于社会平均水平收益的首要战略,这是以下哪一种企业战略决策思维模式中的假设?()。 A.制度基础模式B.产业组织模式C.资源基础模式D.行业基础模式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B 问题解析: 7.(单选题) 企业资源和能力上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制定的依据与获得超额利 润的基础,这是以下哪一种企业战略决策思维模式中的假设?()。 A.制度基础模式B.产业组织模式C.资源基础模式D.行业基础模式

统计学原理试题(2)

《统计学原理》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分×25=25分) 1、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他们的产品情况,总体是()。 (1)每一个企业(2)所有60家企业 (3)每一双皮鞋(4)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 2、某班4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8分、85分、91分,这4个数字是()。 (1)数量指标(2)质量指标(3)变量(4)变量值 3、根据较大总体计算的质量指标与较小总体范围计算的质量指标相比,前者()。 (1)一定大于后者(2)一定等于后者 (3)一定小于后者(4)可能大于后者也可能小于后者 4、最先叫出统计学之名的是()。 (1)政治算术学派(2)凯特勒(3)国势学派(4)恩格尔 5、以下哪种调查的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1)工业普查(2)工业设备普查(3)职工调查(4)未安装设备调查 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1)组中值(2)组距 (3)组数(4)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1)各组的次数均相等(2)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3)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4)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520 (2)510 (3)530 (4)540 9、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查(4)普查 10、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5%, 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1)66.97%(2)105.03% (3)93.14%(4)92.78% 11、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1)简单算术平均法(2)加权算术平均法 (3)加权调和平均法(4)几何平均法 12、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1)小于平均差(2)大于平均差 (3)等于平均差(4)不会小于平均差 1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一、时间序列: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就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 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解: 1.2562 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 ∑∑f af a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与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 2.(1)这就是个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2)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 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580 6005502 500万元=+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 67 .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答: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480万元,第二季度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66、67 万元,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为523、33万元、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解: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10322 1221020 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3 21321008 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解: 解:产品总产量 ∑=+++++=)(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 ∑=+++++=)(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平均单位成本)/(52.70210001.148件元件 万元 总产量总成本= = ∑∑∑a b c 或:平均单位成本)(52.706 2100010000 61 .148万元=?= =a b c 答: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70.52元/件。 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3)计算1998—2001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解: (1)计算表如下: 某地区1996--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2) )(88.545 9.61585.6811.459.40万元=++++== ∑n a a

统计学原理考试答案

统计学原理考试答案

————————————————————————————————作者:————————————————————————————————日期: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 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和两种。 3.总体参数估计有和两种方法。 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报告单位是。 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和。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和。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和。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和。 10.统计调查根据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2.相关分析研究的是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 中楼阁 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方法。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和。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和。 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相对指标。 18.普查的对象主要是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19.按照资料汇总特点不同,普查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20.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和。 21.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动态分析主要包括和两部分。 二、单项选择题 1.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2.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A.第一种,80%—90% 90%—99% 100%—109% 110%以上 B.第二种,80%以下80.1%—90% 90.1%—100% 100.1%—110 110%以上 C.第三种,80%以上80%—90%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第四种,85%以下85%—95% 95%—105% 105%—115% 115%以上 3.我国人口中,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为1.6:100,这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5.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6.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c=a+bx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经济统计学》习题(计算题) 1. 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数 工人数(人) 10~20 15 20~30 38 30~40 34 40~50 13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 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产量计数 组中值x 工人数(人)f xf 2x f 10~20 15 15 225 3375 20~30 25 38 950 23750 30~40 35 34 1190 41650 40~50 45 13 585 26325 合计 - 100 2950 95100 (1) 乙组 平均每人日产量:件)乙 (5.29100 2950 ==∑∑= f xf x 标 准 差

)(99.85.29100 951002 2 2 2 件)()()(乙乙乙=-= -∑?∑= ∑-∑= x x x f f f f x σ (2)267.036 6 .9== = 甲 甲 甲x V σσ 305.05 .2999 .8== = 乙 乙 乙x V σσ ∵乙 甲 σσV V π ∴乙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2.某企业2011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 下: 4月1日 4月11日 4月16日 5月1日 1210 1240 1300 1270 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解:4月份平均工人数15 51015 130051*********++?+?+?= ∑∑ =a af a =1260(人)——间隔不 等连续时点数列 3.某企业总产值和职工人数的资料如下: 月份 3 4 5 6 月总产值(万元) 1150 1170 1200 1370 月末职工人数(千人) 6.5 6.7 6.9 7.1

华南理工大学2018统计学原理随堂练习

第一章绪论 1. 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参考答案:√ 2. 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通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参考答案:× 3. 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4. 推断统计学在现代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 5.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参考答案:√ 6. 定量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是能够用数值来表现。 参考答案:√ 7. 定性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品质特征,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现。 参考答案:√ 8. 统计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 9. 产品产量是时期数。 参考答案:√ 10. 股票价格是时点数。 参考答案:√ 11. 考试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是按定类尺度划分的。 参考答案:× 12. 考试成绩用“百分制”度量,这是按定比尺度划分的。 参考答案:× 13. 将全部人口分为男女两部分,男性所占比重就是比率相对数。 参考答案:× 14. 动态数列就是将某同时期的各指标数值按照组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数列。 参考答案:× 15. 15. “企业数”、“年龄”都是离散变量。 参考答案:× 16. 16. “性别”、“产品等级”属于数量变量。 参考答案:× 17. 17. 数据的加工处理方法、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与分析方法等属于描述统计学的内容。参考答案:√ 18. 18. 人的身高、体重、机器设备台数等都是连续变量。 参考答案:× 19. 19. 离散变量的变量值只能按整数计算,不可能有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