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回顾与思考

第三章回顾与思考
第三章回顾与思考

第三章回顾与思考教学案

制作人尚志琴审核人陈培领授课时间

教与学的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用代数式表示。

2.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学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意义、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学习难点:运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求值。

课堂互动(合作探究

反思提升)

阅读感知

1.知识导图

{}

2.知识梳理:

1.主要概念:

(1)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

(3)同类项:

字母表示

数量关系或变化关

运算律

公式,法则

代数式

列代数式

代数式求值

代数式

运算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用语言表示到代数式表示

代数式表示的实际情境或几何背景

表示规律

数学内部

数学外部

用于计算(预测)

用于推理

值的实际意义

代数式作为运算过程——算法的思想

对代数式所反应规律的推断

探索规律

2.主要结论:

(1) 合并同类项法则: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 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2)去括号法则: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 ;2.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后,原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 。 (3)代数式化简的实质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例1.小川在唱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一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一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请用字

母表示这首儿歌 例2.已知A=323323221,322,A+B+C=0C x x y y B y x y x ++-=+-+若,求

预习自测:

1.某工厂第一年生产a 件产品,第二年比第一年增产了20%,则两年共生产产品的件数为( )

(A) 0.2a (B) a (C) 1.2a (D) 2.2a 2.已知当x=2009,代数式312009ax bx ++=,那么x=-2009时,代数式

31ax bx ++的值为( )

(A) -2007 (B) -2008 (C) -2009 (D) 2009

3.已知下列一组数:1,3579

,,,,491625…,则第n 个数为( )

(A) 21n n - (B) 224n n - (C) 221n n - (D) 221

n n

+

4.若53126b c x y ax y --与是同类项,则b= ,c=

5.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5(2x-7y)-3(4x-10y); (2)(x+y)-[3x+(-x+y)];

6.已知2

122235a b a x y x y +++-和是同类项,且a ,b 互为相反数,求2a+()221

233

ab a ab b ---+的值。

教与学的反思:

达标测评(我巩固 我提高)

姓名: 班级:

1.如果a-3b=-3,那么代数式5-a+3b 的值是( )

(A) 0 (B) 2 (C) 5 (D) 8 2.如果313a b

x

y +与4

5b

x y -是同类项,则

3

()25

a b +的值为( ) (A) 1 (B) 25 (C) 5 (D) 1或5 3.在代数式22243x y xy xy π-+-+中,若首相的系数与第三项的系数的积为m ,第二项的系数与第四项的系数的和为n ,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为( )

(A) m>n (B) m=n (C) m

4.当k= 时,代数式64643431

545

x kx x x y x y --+中不含项.

5.先化简,再求值:

(1)9x+22263,2;3x x x x ?

?--=- ??

?其中

()()()222222(2)5353,1,1a b a b a b a b -++-+=-=其中;

回顾与思考(一)

第三章分式 回顾与思考(一) 总体说明 本节是第二章《分式》的最后一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回顾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概念与分式的运算时用到的几种法则,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通过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让学生逐步熟悉运用分式运算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代数表达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分式的运算能有更深的认识.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及分式的运算等有关概念,对分式及其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技巧性较高的运算题还不熟悉.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式的概念与分式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本课时安排让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回顾与思考,旨在把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线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不再是孤立地看待,而是在应用这些知识时,能顺藤摸瓜地找到对应的及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能把这些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运算; (2)提高学生分式的基本运算技能. 数学能力: (1)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2)注重学生对分式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回顾——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再想一想

——反馈练习——课后练习. 第一环节 回顾 活动内容: 1、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2、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3、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4、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回顾与思考,使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乘除法、加减法等基本运算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效果: 有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运算等知识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与理解. 第二环节 想一想 活动内容: 填空题: (1)如果某商品降价x %后售价为a 元,那么该商品的原价是 元. (2)某人打靶,有m 次均打中a 环,有n 次均打中b 环,则此人平均每次中靶的环数是 . (3)当x 时,分式x x -+11有意义. (4)当x 时,分式)3x )(1x (92---x 的值为0. 活动目的: 加深学生对分式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 教学效果: 部分学生对第(4)小题中认为分子x 2–9的值为0,从而得出x 应为±3,原因是没有注意分母不能为0这一事实,经指点后,均能理解.

九年级数学上册2对称图形—圆小结与思考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课题:第二章 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会进行有关推理和计算证明. 2.掌握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并会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直线与圆相切的有关计算和证明. 学习难点:直线与圆相切的有关计算和证明.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O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 (1)直线与⊙O相切?; (2)直线与⊙O相交?; (3)直线与⊙O相离?. 2.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 . 3.切线长定理 . 4.Rt△ABC,∠C=90°,三边长为a、b、c,它的外接圆半径等于它的内切圆半径等于 . 5.弧长计算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 圆锥侧面积公式: 【例题探究】师生互动、揭示通法 问题1如图,OA和OB是⊙O的半径,并且OA⊥OB,P是OA上任一点,BP的延长线交⊙O于点Q,过点Q作 QR与OA延长线交于点R , 且PR=QR. (1)求证:QR是⊙O的切线;(2)若OP=PA=1,试求RQ的长. R

问题2. 如图,圆心角都是90o的扇形OAB 与扇形OCD 叠放在一起,连结AC 、BD . (1)求证:AC=BD ; (2)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 4 3cm π,OA=2cm ,求OC 的长. 问题3. 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D 是AB 边上一点,以BD 为直径的O ⊙与边AC 相切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1)求证:BD BF =; (2)若64BC AD ==,,求O ⊙的面积. 问题4. 如图是一个圆锥的三视图,求它的母线长和侧面积.(结果保留π)

圆的复习教案

第三章圆的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了解三角形的外心,通过读图,识图,用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垂径定理的应用,相等有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的读图,识图“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圆的对称性 圆是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圆又是对称图形,是它的对称中心 垂径定理 证明线段或弧相等的重要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并且平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 ∵CD是直径,

CD⊥AB ∴AE=BE, 弧AC =弧BC, 1、已知:如图,AB是⊙O的弦,半径OC、OD分别交AB于点E、F, 且AE=BF,请你找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要点』图形呈轴对称性时,可利用垂径定理求解,也可利用半径和弦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求解 二、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相等,所对的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两条,两条,中有一组量,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 三、圆周角定理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所对的弦是

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已知∠ACO=30°,∠B=_______ 法一:连接OA 法二:延长CO交⊙O于D,连接DA 『要点』通过辅助线的添加,建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及圆心角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实现所求对象的转换。 连接AO,并延长交⊙O于D,连接BD 四、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P在圆外d r 点P在圆上d r 点P在圆内d r

圆与圆问题

2.2.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背景:高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感到乏味而难以准确的理解。而多媒 体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为学生构建思维想象的 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符合学 生认知规律。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理论。通过学生的直接感 知去理解知识,用以达到以快乐的形式去追求知识的目 的。 设计理念: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题,以全新的 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 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 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两圆位置关系”的探究发现过程, 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通过圆心距d和两圆半径R、r的关系来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 2、解决在两圆不同的位置关系下,有关圆的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并以以 上能力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 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 他们主动 参与、合作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圆与圆位置关系的发现及确定方法。 2、解决在两圆不同的位置关系下,有关圆的问题。 教学难点: 圆与圆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的发现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提问:已知直线0:=++C By Ax l 和圆022=++++F Ey Dx y x 请同学们想想我们怎么样来确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 学生回答,并用多媒体显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图3图2 图1 3.由学生的回答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下列表格:

《圆的整理与复习》听课反思与实践

《圆的整理与复习》听课反思与实践 1月4日下午,在瑞锦小学参加经开区小学数学学科“提升知识梳理能力”期末复习研讨会,听取朝凤路小学王老师执教的《圆的整理与复习》一课,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圆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深受启发。 王老师由六(2)班学生整理的单元知识树入手,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们的制作都很精美,可为什么合格率只有35%呢?接着以“美丽的珍珠只有串在一起,才能形成漂亮的项链”这一形象的比喻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王老师课前制作的不同知识点卡片,在一名学生的引导下,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回忆,由圆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到圆的周长(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运用“化圆为方”的数学思想、圆环面积、圆中方、方中圆、扇形),再到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到“未知的圆”。在师生发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零碎的知识点被串联在一起,完整的、彼此联系的知识树直观地呈现在黑板上。 反思自身,平时的单元“整理与复习”是否上成了练习课?联系现在,期末前这一阶段的“整理与复习”又该如何进行? 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会有过把整理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的情况。学生盲目做单调、重复的习题,思路单一,习题的内容不能有效整合,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兴趣,复习效果不佳。老师如果只是一味完成习题的任务,没有关注一些学困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整理复习

课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价值。久而久之,整理复习课就形同虚设,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整理与复习,是对所学知识有的放矢的回顾与整合,它能弥补教师在前段知识教学中的不足,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回顾梳理,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所以,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一册教材,要利用整理复习课帮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复习,通过整理复习课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梳理,对本单元或本册书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今天上午,我尝试用王老师“知识树”的方式,在五年级上了一节《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课。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入手,通过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接着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求高求底方法),然后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求高求底方法),再到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有“分割”和“添补”的方法),最后学习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由此一系列的整理与复习,零碎地知识点一个个被串联起来。 随后,我给学生预留出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完整地描绘出这一单元的知识树。最后,拿出自己课前精心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对知识的内容、重难点等有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在这样的整理复习课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这么梳理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在自己的梳理中,再次感受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中,灵活运用知识,检测自己掌握情况。

复习《分式》教学设计与反思

《分式》复习(一)教学设计 班级八(5)班科目数学课题《分式》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时间年月日执行教师王菊 设计说明 本节是第三章《分式》的复习课,共两个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回顾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概念与分式的运算时用到的性质,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分式的运算性质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运算法则应该基本掌握,就是在运算过程中应用不熟练,更说不上熟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课前自己复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应善于归纳和总结,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和收集典型题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难点 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 学生:一份问题归纳评价单老师:一份问题反馈评价单 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备注 知识回顾(5分钟) 教师提出问 题;1、分式的概念及 判别.2、分式的基本 性质是什么?3、分 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是什么?引导学生 思考并做回答.(可 参考老师设计的“归 纳评价单”) 根据课前准备的 已细化了的评价单认 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通过回顾与思 考,使学生对分式的 基本性质、乘除法等 基本运算有一个更 深层次的认识. 题型展示(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各小组派 出代表将本组准备 的典型题展示出来 各小组商定后,派出代 表将本组准备的典型 写在黑板上。 通过典型题目的收 集、整理与展示,加 强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再认识. 讨论交流(15分钟)根据已展示的题目, 由各小组讨论交流 后派出代表交叉演 示,老师巡视其他同 学做的情况。 各小组派代表上黑板 做已展示的题目,由展 示题目的一方来判断 正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反馈练习(15分钟)可参考老师课前已 准备好“反馈评价 单”,由各小组合作 完成,根据完成的速 度和正误情况给予 表扬。 小组合作完成 加强学生对分式概 念和性质灵活应用 技能的训练,提高学 生的运算能力,应用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通过设置恰当 的、有一定梯度的题 目,关注学生知识技 能的发展和不同层 次的需求. 课堂小结(5分钟)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反思今天的学习收 获与疑惑,教师进行 补充。 各小组讨论后可派代 表说也可以自己说出 还有哪些知识点没弄 懂? 通过学生对知识点 的总结,让学生感受 成功的喜悦,从而培 养学生学习数学的

《圆》知识点归纳及相关题型整理[]

第五章中心对称图形(二) ——知识点归纳以及相关题目总结 一、和圆有关的基本概念 1.圆: 把线段OP的一个端点O固定,使线段OP绕着点O在平面内旋转1周,另一个端点P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定点O叫做圆心,线段OP叫做半径。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5.直径:经过圆心的弦。 6.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 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7.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8.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圆心不同) 9.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在大小不等的两个圆中,不存在等弧。 10.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 1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与圆相交的角。 12.圆的切线长: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 13.正多边形: ①定义: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 ②对称性: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偶数条边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有是中心对称图形。 14.圆锥: ①:母线:连接圆锥的顶点和底面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②:高:连接顶点与底面圆的圆心的线段。 15.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16.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二、和圆有关的重要定理 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2.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3.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弦、两条弧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4.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5.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数学九年级浙教版第三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全章教案

l d l l r d r d r (3) (2) (1) O O T O T T 九年级数学第三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全章教案 课题: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教学目标: 1、利用投影演示,动手操作探索直线和圆的运动变化过程,经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得产生过程; 2、在运动中体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观察理解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的变化,培养猜想、分析、概括、归纳能力。 3、正确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或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 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电脑演示:海上日出 1.观察三幅太阳升起的照片,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2.观察三幅太阳落山的照片,地平线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你发现这个自然现象反映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二、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动手操作:作一个圆,把直尺边缘看成一条直线.固定圆,平移直尺, 仔细观察,直线和圆的交点个数如何变化? 在学生回答得基础上,教师指出:由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 (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这时的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相切: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2、做一做: 如图,O 为直线L 外一点,OT ⊥L,且OT=d 。请以O 为圆心,分别以 d d d 2 3 ,,21 为半径画圆.所画的圆与直线l 有什么位置关系?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量化 观察所画图形,你能从d 和r 的关系发现直线l 和圆O 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如果⊙O 的半径w 为r ,圆心O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d,,那么: (1)直线l 和⊙O 相交?d <r; (2) 直线l 和⊙O 相切 ?d=r ; T l O

初中数学:分式回顾与思考

初中数学:分式回顾与思考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使学生在掌握通分、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熟练掌握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融汇贯通,进行一些提高训练.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1)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分式四则运算.(2)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学习难点: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的建立,以及分式和分式方程的应用。 预习作业: 1. 分式: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A B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那么称 A B为 分式.若,则A B有意义;若,则 A B无意义;若,则 A B=0.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用式子表示为. 3. 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4.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的分式化为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 5.分式的运算 ⑴加减法法则: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②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⑵乘法法则:.乘方法则:. ⑶除法法则:. 6.分式方程: (1)分母中含有______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分式方程的两边必须是_____) (2)在方程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方程的_______ (3)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_______.

圆与方程知识点小结

圆与方程 2、1圆的标准方程:以点),(b a C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222)()(r b y a x =-+-. 特例: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是:222r y x =+. 2、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 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圆半径为r : (1)点在圆上 d=r ; (2)点在圆外 d >r ; (3)点在圆内 d <r . 2.给定点),(00y x M 及圆222)()(:r b y a x C =-+-. ①M 在圆C 内22020)()(r b y a x <-+-? ②M 在圆C 上22020)()r b y a x =-+-?( ③M 在圆C 外22020)()(r b y a x >-+-? 2、3 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 当042 2 >-+F E D 时,方程表示一个圆,其中圆心? ?? ??--2,2 E D C ,半径2 42 2F E D r -+= . 当0422=-+F E D 时,方程表示一个点?? ? ? ?- - 2,2 E D . 当0422<-+ F E D 时,方程无图形(称虚圆). 注:(1)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0 =B 且 ≠=C A 且 042 2 AF E D -+. 圆的直径或方程:已知0))(())((),(),(21212211=--+--?y y y y x x x x y x B y x A 2、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1)若2 2 B A C Bb Aa d +++= ,0相离r d ; (2)0=???=相切r d ; (3)0>???<相交r d 。 还可以利用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0 2 2 F Ey Dx y x C By Ax 求解,通过解 的个数来判断: (1)当方程组有2个公共解时(直线与圆有2个交点),直线与圆相交;

六年级《回顾与整理—圆》

回顾与整理——圆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回顾与整理70页到73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圆”的知识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体验到回顾整理在单元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经历自主整理和小组合作,将知识“化零为整”,形成完整的“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促进知识的增长。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有关圆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教学难点:利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计算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同学们,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非常广泛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本单元有关圆的知识。老师相信通过我们对圆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对圆有更多的了解。(板书:回顾与整理——圆)回忆一下,我们本单元都学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预设1:我认识了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 预设2:我知道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知道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预设3:我学会了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预设4:我学会了求环形的面积。 ……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 1.圆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既然我们对圆有深刻的认识,那我们就先来画一个圆,要按要求画(71页综合练习第一题)

(1) 画一个半径是1.5厘米的圆。 (2) 用字母表示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3) 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 学生独立动手画图,然后指名同学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画图。引导学生说出半径1.5厘米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就是圆的半径。同时互相比较交流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所有的直径有什么关系?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圆的对称轴有几条?对称轴就是直径吗?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画图,再次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2. 圆的周长 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圆的特征,那么圆的周长怎么求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公式:2C d r ππ== 追问: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先回忆,然后找学生叙说。 师课件展示周长的推导方法。 小结:我们利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多个圆的周长,并量出对应圆的直径长度,同时通过计算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接近3.14。我们就把它们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并用字母π 来表示。计算时我们通常按照3.14来计算。所以我们就得到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2C C d C r d πππ=?=?= 追问:求圆的周长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半径或直径) 质疑:如果我们已知周长能不能求出半径和直径?怎么求? 引导生推导出另外两个公式:2r C π=÷÷ d C π=÷ (师板书) 3.圆的面积 谈话:同学们真是善于推理的小数学家。既然我们推导出了圆的周长公式,那么能不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呢? (1) 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出来。 (2) 师巡视指导,对学困生进行帮助。 (3) 组内交流,相互评价补充。

《圆的认识》教案(总)

《圆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大小不等的彩色圆形、圆规、直尺、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热身游戏;考考你的反应能力,说和做相反,老师说右手,学生举左手,老师说起立,学生坐下…… 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5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坛、水池……)。想一想,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你们真棒,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呼啦圈……),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链接播放有关圆的图片欣赏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3180952.html,/v_show/id_XMzM2ODY5Njcy.html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整式及其加减 回顾与思考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回顾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数到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改进认识方式,数学思想发生飞跃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回忆、再现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主要内容,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它们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该在复习时加以重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在本节课中本着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突出整式加减运算变式训练的基础上,适当重视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了用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同时注意渗透模型化和数学整体思想.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重点: 回顾归纳本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认识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难点: 用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学生的符号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 活动1 实例引入 活动内容 1 投影:例老师的想法:若光明中学七年级五班50名同学,想参加元旦长跑活动的同学就举手.当举手的人数和没有举手的人数之差是一个奇数时,全班就不参加;如果是偶数,全班就参加元旦长跑活动. 议一议:老师的想法是什么呢?请用本章知识说说看. 活动方式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并在投影上出示解题过程.

《圆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

《圆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 在实验小学听了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圆的认识》,开场的师生互动,让我感受到一个教育专家在短短的7分钟和孩子建立一个非常密切的关系,让孩子急切配合老师的心情溢于言表。我想当孩子愿意信任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做到很专心。 导入课的时候老师用小球的运动轨迹,让同学们观察是什么图形,机智的避开宽屏幕的弊端,因为在这种宽屏幕显示动态轨迹像是椭圆形。这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的现场机智以及对数学的灵敏。接着对于学生用圆规画圆的过程里面,让学生去体验用圆规的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总结那个针动,那个针不动,以及两个针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让学生可以标准的画圆,同时为后面圆的半径、直径的教学打下基础。老师非常用心的将微课程应用到数学里面。对于生活中画圆,画一个大圆怎么办的时候,学生想出很多办法,老师播放了体育老师画圆的方法,找一个木棍不动,用一根绳子拴在木棍上,让后将绳子拉直,围绕木棍旋转一圈回到原点,就画出一个很标准的圆。学生们看完以后和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而且脑海中对于画圆更加的清楚。这时候老师让他们去思考画圆的要求,孩子们可以总结出木棍不动,绳子拉直保持不变,与圆规画圆的原理都是一样的。这样深入浅出,应用生活,总结数学规律,培养了孩子们的数学意识。自然

而然的引出不动的点是圆心,不变的线段叫做半径。最后又拓展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分针画圆、披萨、车轮。 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老师和学生比赛画圆,但是学生的用具有猫腻,绳子是有弹性的,这直接导致学生画出的圆不够圆,让学生引发思考,从而发现“失败”的原因,更加直观的感受圆的半径是固定的。这个设计超乎我的想象,同时深深的思考,如果每个知识点我都可以想出这种好的方法,孩子将是多么幸福。 另外,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吃透教参,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学生理解难易程度。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的眼光和意识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在老师的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是我需要不断去努力学习的。

《回顾与思考(一)__丰富的图形世界》分点复习及常考题型汇总

《回顾与思考(一)丰富的图形世界》 分点复习及常考题型汇总 一、分点复习 知识点1 集合体的组成 1.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 A.长方体 B.正方体 C.棱柱 D.圆锥 2.硬币在桌面上快速地转动时,看上去像球,这说明了______. 3.观察图中的圆柱和棱柱,通过想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圆柱和棱柱各由几个面组成?这些面是平的还是曲的?(2)该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成几条线?这些线是直线还是曲线?(3)该棱柱的侧面与下底面相交成几条线? (4)该棱柱共有几个顶点?经过一个顶点有几条棱? 知识点2 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4.(绍兴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它的表面展开可以是() 5.(运城月考)指出下列平面图形各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

知识点3 截一个几何体 6.用一个平面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去截一个正方体,则截面是( ) 7.(西安蓝田县期末)用一个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其截面可能是长方形的有( ) 知识点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8.(济南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形状图是( ) 9.(山西中考)如图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

二、常考题型 1.下列哪个物体给我们以圆柱的形象( ) 2.(恩施中考)中国讲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如图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图中的六个正方形内分别标有六畜:“猪”“牛”“羊”“马”“鸡”“狗”将其围成一个正方体后,则与“牛”相对的是( ) A.羊 B.马 C.鸡 D.狗 3.如图所示的一块长方体木头,想象沿虚线所示位置截下去所得到的截面图形是() 4.如图,左排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右排的立体图形,那么与甲乙丙丁各平面图形顺序对应的立体图形的编号应为()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5.如图,甲、乙、丙图形都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其中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相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 专题:四点共圆

专题:四点共圆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为对角线,点M、E、N、F分别为AD、AB、BC、CD边的中点,下列说法: ①当AC=BD时,M、E、N、F四点共圆. ②当AC⊥BD时,M、E、N、F四点共圆. ③当AC=BD且AC⊥BD时,M、E、N、F四点共圆.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半圆O,已知∠ADC=140°,则∠AOC的大小是() A. 40° B. 60° C. 70° D. 80° 3. 如图,已知四边形ABEC内接于⊙O,点D在AC的延长线上,CE平分∠BCD交⊙O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AB=AE B. AB=BE C. AE=BE D. AB=AC 4. 如图,以△ABC的一边AB为直径的圆交AC边于D,交BC边于E,连接DE,BD与AE交 于点F.则sin∠CAE的值为() A.B.C.D.

5. 如图,AB是⊙O的直径,C,D在⊙O上,且BC=CD,过点C作CE⊥AD,交AD延长线于E,交AB延长线于F点.若AB=4ED,则cos∠ABC的值是() A. B. C. D. 6. 如图,在△ABC中,∠B=75°,∠C=45°,BC=6-2,点P是BC上一动点,PE⊥AB于E,PD⊥AC于D.无论P的位置如何变化,线段DE的最小值为() A. 3-3 B. C. 4-6 D. 2 7.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BC=2:3,AD=DC,点P在对角线BD上, 已知△ABP的面积等于6cm2,则△BCP的面积等于()cm2. A. 8 B. 9 C. 10 D. 12 8.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且CD=1,AB=√2,BC=2,∠ABC=4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 3+√3 3B. √3+2√2 4 C. √3+2√2 3 D. 3+√3 4 9. 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BAD、∠AD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过E作直线MN平行于BC,与AB、CD交于M、N,则总有MN=()

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教案

§3.5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使学生在掌握通分、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熟练掌握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融汇贯通,进行一些提高训练.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1)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分式四则运算.(2)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分式、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的建立,以及分式和分式方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总结知识体系 要求学生读教材P 86的回顾与思考,在读书时思考讨论: 1.这一章学习中要掌握哪些内容,有哪些知识点? 2.这章中每节学习的内容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出: 1)分式的定义、性质、运算: 二、例题 在分式 33 --x x 中,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分析:提问.

(2)分式的分子、分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分母≠0) (3)分式的分子、分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的值为正?(分子、分母同号) 2、化简 (1) (2) 三、练习 教材P 86中1—4. 四、小结 分式这一章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这也是我们以后学习的基础.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五、作业 P 87中5—9 B 组1--3 教学反思 有意思:复习题A 组中的7、8、9题中的速度、效率都是1.5倍,难道就不能是其它倍数吗? b a c ab 22128--44422+-++a a a

学习心得和小结(多篇)

学习心得和小结(精选多篇) 文言文学习心得小结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原来以为只要背就好了。但经过这个学程的学习,古文这个因为时间被阻隔的的语言突然变得不再那么陌生了。 ——掌握普遍的规律,学起来快速而轻松。 不论是通假字也好,古今异义、词性活用也罢。一开始的确是是毫无头绪的,但是通过学习汉语语法,通过对一般句子语法结构的组成的分析。很容易得出那些不明词义的字词的词性,继而再根据平时的,抑或是对文字本身结构的分析;从它的构字法分析分析词的最原始的意思,再根据文意细细推敲一番。那么理解就不至于很难了? 再仔细一想:古文是文人交流的工具,是普遍应用的,理应也不会很难以理解吧!怀着一种平静、平和的心态,不要害怕不理解,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看,相同的汉字总能让我们引起共鸣,跨越时间的鸿沟。 另外,经过从初中至今的近七年的学习,我自己也是有些心得的。 我认为最好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就是——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是公理。放在古文学习上那还真是良方! 朗读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往往在学生还没有读畅文章之时就急于转入重点字词的解释,而往往这时头脑中还没有文章的基本轮廓,

不知所云,这样对记忆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各种形式的“读”是非常重要的。 读中有悟——在读中对文意有所体悟。 读后而思——在读后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有所思考。 品读有感——在熟读后对有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最后对于应试,多看白话翻译,培养语感,与从头到尾认真研究一篇覆盖文言词汇比较多的文章,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式,也是非常有用,并且效果显著的。 总之,文科类的学习还是着重在平时的积累,练习与自我的兴趣培养吧。 学习心得和小结 王维 09管理 094a1691 夜大的学习让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紧张的学习,丰富的活动使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段时间里,我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方面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成人选择在职学习进修,绝大多数是为了充实自己和一纸文凭。由于大家都是在职人士,其本身对课堂纪律意识有所怠懈。且不同于脱产的全日制学习,夜大上课的时间安排一般式在工作日的晚上以及周末的白天。工作本身就已经很繁忙很累了,还要另外抽出专门的时间上课,确实非常辛苦。但越是辛苦,我越是严格要求自己,越是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我首先在思想上对

中考数学-圆知识点考点回顾与思考

中考数学 圆知识点考点回顾与思考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掌握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2.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 3.掌握并理解垂径定理. 4.认识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关系的定理.5.掌握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定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用折叠、旋转的方法探索圆的对称性,以及圆心角、弧、弦之间关系的定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用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4.让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章内容,使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探索研究方面,语言表达方面,分类讨论、归纳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定义,圆的对称性,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对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知道结论,要注重它们的推导过程和运用. 教学难点 上面这些内容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A) 第二张:(记作D 第三张:(记作C)

教学过程 I ?回顾本章内容 [师]本章的内容已全部学完,大家能总结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内容吗? [生]首先,我们学习了圆的定义;知道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旋转不变性的 特 点;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方法探索出垂径定理及逆定理;用旋转变换的方法探索圆心角、弧、弦之间相等 关系的定 理;用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了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又研究了确定圆的条件;点和圆、直线和 圆、圆和圆的位置 关系;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断;探究了圆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 [师]很好,大家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错?本章的内容可归纳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圆引出了圆的概 念、 对称性,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弧长、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在对称性方面又学习了垂径定理, 圆心角、 孤、弦之间的关系定理;第二部分讨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其中包括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切线 的作图;第三部分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三部分构成了全章内容,结构如下: n.具体内容巩固 [师]上面我们大致梳理了一下本章内容,现在我们具体地进行回顾. 一、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生]圆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对称中心是圆心,圆还具 有旋转不变性. [师]圆的这些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车轮做成圆形的就是利用了圆的旋转不变性.车轮在平坦的地面上行驶时,它与地面线相切,当 它向前滚动时,轮子的中心与地面的距离总是不变的,这个距离就是半径?把车厢装在过轮子中心的车轴 上,则车辆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时,人坐在车厢里会感觉非常平稳?如果车轮不是圆形,坐在车上的人会 切變的性质 (投影片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