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头皮针流派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比较.

不同头皮针流派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比较.
不同头皮针流派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比较.

不同頭皮針流派刺激區的定位與主治比較

霍潤深李磊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摘要】本文將焦順發頭皮針刺激區作為基本定位,與其他主要頭皮針流派刺激區作初步分析比較。結果:各頭皮針體系定位與主治約有以下的共同點:(1)以頭部前後正中線及眉枕線將頭分成左右上下四部份。(2)分佈在前額髮際的刺激區,多治頭面胸腹疾患。(3)分佈在前後正中線頭頂附近的刺激區,多治癲癇、眩暈、精神障礙等病症。(4)分佈在兩側顳部的刺激區,多治軀幹與四肢運動、感覺病症。(5)分佈在頂骨結節附近及耳後與枕外粗隆間之刺激區,以主治言語、視聽障礙等為主。結論:各頭皮針流派的刺激區多少不一,名稱各異,定位亦有所不同,有區、線、點的分別,但大多數刺激區的定位與主治基本相同。

【關鍵詞】頭皮針頭皮針刺激區

頭皮針,是指採用針刺頭部特定刺激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現時亦稱之為頭皮針療法,屬於微針治療系統。近幾十年來,頭皮針療法得到了很大發展,出現了名稱各異、刺激區多少不一的各種頭皮針流派。由於各頭皮針流派在針刺時均以沿皮透刺為主要治法,而只是在刺激區的定位與主治上有所區別,本文旨在對各不同頭皮針流派刺激區的定位和主治進行分析,以比較不同頭皮針流派刺激區定位與主治的異同。由於篇幅所限,各家頭皮針全部之刺激區定位與主治從略,本文只敘述與焦順發刺激區定位相若之部份。茲將各主要頭皮針流派刺激區比較如下:

1 運動區

1.1 焦順發頭針「運動區」:中央前回或前頂穴到懸顱穴。

1.2 方雲鵬頭針「倒象穴區」:中央前回。

1.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頂顳前斜線」:前頂穴至懸厘穴。

1.4 朱明清頭針「頂顳帶+顳前帶」:前頂穴至頭維穴+頷厭穴至懸厘穴。

1.5 頭針運動療法「頂顳前斜帶」:前頂至懸厘。

1.6 劉炳權八卦頭針「百會中八卦」:前頂穴向百會穴,透刺1寸(約3cm),頭前方透經前頂穴,針尖可到達前神聰穴。

1.7 湯頌延頭針「下焦區+上肢陰區+下肢陰區」:前頂至囟會+顳部。

定位與主治之異同:全部定位在大腦皮層「中央前回」位置上,在頭皮部投影位置約為「前頂到懸顱或前頂到懸厘連線上」。主治以四肢運動機能障礙為主,言語障礙為副。

2 感覺區

2.1 焦順發頭針「感覺區」:中央後回或百會至懸厘。

2.2 方雲鵬頭針「倒臟區」:中央後回。

2.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頂顳後斜線」:百會至曲鬢。

2.4 朱明清頭針「頂顳帶+顳前帶」:前頂穴至頭維穴+頷厭穴至懸厘穴。

2.5 頭針運動療法「頂顳後斜帶」:百會到曲鬢。

2.6 劉炳權八卦頭針「百會小八卦」:前頂向百會透刺。

2.7 湯頌延頭針「下焦區+上肢陰區+下肢陰區」:前頂至囟會+顳部。

定位與主治之異同:全部定位在大腦皮層「中央後回」位置上,在頭皮部投影位置約為百會穴到曲鬢穴。主治以軀體與四肢感覺障礙為主,只有湯氏頭針刺激區以四肢屈側為主治重點。

3 舞蹈震顫區

3.1 焦順發頭針「舞蹈震顫控制區」:中央前回前1.5cm。

3.2 方雲鵬頭針「書寫中樞」:中央前回之前上部。

3.3 劉炳權八卦頭針「頭維與曲鬢穴定位取卦」:在額角附近。

3.4 湯頌延頭針「中焦區」:前頂到囟會穴。

定位與主治之異同:定位全在(a)中央前回之前1.5cm,(b)以囟會穴左右到髮鬢前緣。焦氏、方氏及劉氏均主治舞蹈震顫病,湯氏主治肝膽脾胃疾病。

4 血管舒縮區

4.1 焦順發頭針「血管舒縮區」:舞蹈震顫控制區平行前移1.5cm近囟會穴。

4.2 劉炳權八卦頭針「頭維中點取卦」:在額角附近。

4.3 湯頌延頭針「中焦區」:前頂到囟會穴。

定位與主治之異同:定位全在(a)中央前回之前3cm,(b)近囟會穴左右到額角前緣。主治原發性高血壓、皮層性水腫、生殖及泌尿疾患。

5 暈聽區

5.1 焦順發頭針「暈聽區」:耳尖直上1.5cm之水平線。

5.2 方雲鵬頭針「聽覺中樞」:耳尖直上1.5cm。

5.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顳後線」:率谷至曲鬢。

5.4 朱明清頭針「顳後帶」:天沖至角孫。

5.5 頭針運動療法「顳後帶」:率谷至曲鬢。

5.6 林學儉頭針「顳三針的第二針」:率谷至曲鬢。

5.7 劉炳權八卦頭針「角孫上2寸定位取卦」:角孫上2寸為中心旁開1寸呈八卦向角孫透刺。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耳尖上角孫穴附近。主治以頭暈、耳嗚、聽力障礙為主。方雲鵬氏的「聽覺中樞」和林氏的「顳三針第二針」可加治小兒腦癱或癱瘓。

6 言語二區

6.1 焦順發頭針「言語二區」:頂骨結節向後2 cm處再往下引3cm。

6.2 方雲鵬頭針穴位「記憶中樞」:從人字縫尖向左及右前下方分的直線與矢狀縫成60度角,離人字縫7cm。

6.3 頭針運動療法「結節後帶」:頂骨結節後下方1寸(約3cm)起,再向下1.5寸,左右旁開0.25寸條帶。

6.4 劉炳權八卦頭針「角孫穴上1.5寸後1.5寸定位取卦」:在頂骨結節下方。

定位與主治異同:全部定位在頂骨結節附近。以命名性失語為主治病症。頭針運動療法「結節後帶」兼治大腦發育遲緩和腦炎後遺症。

7 言語三區

7.1 焦順發頭針「言語三區」:耳尖直上1.5cm處,向前向後各引2cm的水平線。

7.2 方雲鵬頭針穴位「聽覺中樞」:在耳尖上1.5cm處。

7.3 林學儉頭針「顳三針第二針」:耳尖上1.5cm,向後刺3cm長。

7.4 湯頌延頭針「下肢陽區」:陰陽內點、陽關內點、耳枕線前1/3點、頂耳線及枕線交界所組成的區域。下肢陽區包括整個耳部上方。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耳尖直上1.5cm處。主治以感覺性失語為主。湯氏治下肢陽面或伸側活動障礙、疼痛。

8 運用區

8.1 焦順發頭針「運用區」:頂骨結節向乳突中部引一直線,和與該線夾角為40度之前後兩線,長3cm,共三線。

8.2 方雲鵬頭針穴位「運平中樞」:相當於頂骨隆突上方(人字縫尖為頂點,分別在左前方及右前方各畫一直線並與人字縫成30度夾角,離人字縫尖5cm)。

8.3 劉炳權八卦頭針「角孫穴上1.5寸後1.5寸定位取卦」:頂骨結節下。

定位與主治異同:全部定位在覆蓋近頂骨結節處。主治以失用症為主。方氏可兼治末梢神經炎。

9 足運感區

9.1 焦順發頭針「足運感區」:感覺區上點後1cm旁開前後正中線1cm向前引3cm的平行線。

9.2 方雲鵬頭針伏象區(軀幹部)冠矢點至人字縫尖,頸下上背(6cm)、腰(4cm)、下臀部(4cm)。

9.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頂中線」:自百會穴向前1.5寸。

9.4 朱明清頭針「額頂帶後1/4」:神庭穴到百會穴連線。

9.5 頭針運動療法「頂中帶」:前頂至百會穴連線。

9.6 于致順頭針「頂區」:百會至前頂。

9.7 劉炳權八卦頭針「百會中八卦」:前頂穴向百會為半徑。

定位與主治異同:全部定位覆蓋在頭頂百會附近。主治以下腹部障礙為主。焦氏與劉炳權頭針系列主治腰痛、麻木、下肢運動障礙,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主治中風、頭痛、眩暈。

10 視區

10.1 焦順發頭針「視區」:前後正中線旁開1cm的平行線與枕外粗隆水平線上的交點開始向上引4cm。

10.2 方雲鵬頭皮針「視覺中樞」:在枕外粗隆尖上2cm,左右旁開各1cm。

10.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枕上旁線」:枕外粗隆旁開0.5寸(1.5cm)上引一直線,長4cm。

10.4 朱明清頭針「頂枕帶」:自百會穴到腦戶穴(枕外粗隆)連線為中線,左右各旁開0.5寸的1寸寬條帶。

10.5 頭針運動療法「頂枕帶」:百會穴至腦戶穴。

10.6 于致順頭針「枕區」:強間至腦戶。

10.7 劉炳權八卦頭針「枕骨粗隆定位取穴取卦」:枕骨粗隆為中心,旁開1寸。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後頭部枕骨粗隆旁開1cm至1.5cm間。主治以視力障礙為主。朱氏及劉氏頭針則兼治眩暈及腰背痛。

11 平衡區

11.1 焦順發頭針「平衡區」:枕外粗隆水平線,旁開前後正中線3.5cm,向下引垂直線4cm。

11.2 方雲鵬頭針「平衡中樞」:在枕外粗隆尖下2cm,左右旁開各3.5cm。

11.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枕下旁線」,:枕外隆凸,腦戶穴旁外側3.5cm向下引垂直線長4cm。

11.4 頭針運動療法「枕下旁帶」:玉枕穴至天柱穴連線左右旁開0.25寸的條帶。

11.5 于致順頭針「枕下區」:腦戶至風府及玉枕至天柱。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枕外隆凸旁下之位置。主治小腦共濟失調等平衡障礙疾病。朱氏頭針加治會陰病,劉炳權頭針加治腰背痛、眩暈。

12 胃區

12.1 焦順發頭針「胃區」:瞳孔中央直上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直線,髮際向上取2cm。

12.2 方雲鵬頭皮針「伏臟穴區(中焦)」:額正中沿髮際旁開至額角,上焦3cm、中焦1.5cm、下焦2cm,三焦總長6.5 cm。瞳孔中央直上位置在中焦內。

12.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額旁2線」頭前部從頭臨泣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約3cm)。

12.4 朱明清頭針「額旁1帶」:以頭臨泣為中點上下各0.5寸,左右各旁開0.25寸。

12.5 頭針運動療法「額旁2帶」:瞳孔直上5分,頭臨泣穴向下1寸,左右旁開各0.25寸的條帶。

12.6 元山敏勝頭針「E點」:眉中點直上與髮際交叉處。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髮際,瞳孔直上或頭臨泣穴直下的直線上。主治脾胃病症及中焦疾病。

13

13.1 2 cm直線。

13.2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額旁21線旁開0.75寸):頭前部從頭臨泣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3cm)。

13.3 頭針運動療法「額旁2帶」:額旁1帶外側,瞳孔直上5分,頭臨泣穴向下1寸,左右旁開各0.25寸的條帶。

13.4 朱明清頭針「額旁1帶」:頭臨泣為中點上下各0.5寸,左右旁開0.25寸的條帶。13.5 頭針運動療法「額旁2帶」:瞳孔直上5分,頭臨泣穴向下1寸,左右旁開各0.25寸的條帶。

13.6 元山敏勝頭針「E點」:眉中點直上與髮際交叉處。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瞳孔直上或頭臨泣穴直下的直線上。主治脾胃病症及中焦疾病。頭針運動療法兼治上腹病和噁心嘔吐等病症。

14 胸腔區

14.1 焦順發頭針「胸腔區」:胃區與前後正中線的髮際中點取一平行線上下各2 cm。

14.2 方雲鵬頭皮針伏臟穴區(上焦)額正中線旁開至額角,上焦3CM、中焦1.5 cm、下焦2 cm,總長6.5 cm。

14.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額旁1線」(胸腔區):頭前部,眉沖穴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3 cm)。

14.4 頭針運動療法「額旁1帶」:額中帶外側,目內直入髮際5分,眉沖向下1寸左右旁開0.25寸的條帶。

14.5 劉炳權八卦頭針「神庭穴定位取卦」:以神庭穴為中點,以督脈循行線取兩點,旁開1寸,呈八卦形向中點透刺1寸)。

14.6 元山敏勝頭針穴「B點」:眉毛起始部向上與前頭髮際之交叉點,頭部正中線旁開1 cm,由頭皮內2~3cm向後方進行針刺。

14.7 湯頌延頭針「上焦區」,:天突點、天突內點、劍突內點、劍突點組成,天突點即神庭穴。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在前額髮際、或前額正中附近。除元山敏勝頭針以治頸椎病為主外,全部主治上焦心肺病。

15 生殖區及腸區

15.1 焦順發頭針「生殖區及腸區」:生殖區:額角向上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2cm直線;腸區:生殖區下緣再向下引2cm。

15.2 方雲鵬頭皮針「伏臟穴區(下焦)」:下焦2cm在伏臟穴區近額角。

15.3 頭皮針穴名國際化標準方案「額旁3線」(生殖區、腸區):頭前部,頭維內側0.75寸向下引一直線,長1寸。從額角向上引平行於前後正中線的4cm直線。

15.4 朱明清頭針「額旁2帶」:以本神向頭維方向旁開0.25寸,上下旁開各0.5寸的帶區,近額角本神穴。

15.5 頭針運動療法「額旁3帶」:在額旁2帶外側,額角直上入髮際5分,自頭維向下1寸左右各旁開0.25寸的條帶,近額角。

15.6 元山敏勝頭針「D點」:眉梢直上,與髮際交叉處。

15.7 劉炳權八卦頭針「頭維中點取卦」:以頭維穴為中點,旁開1寸,呈八卦形向中點透刺1寸,近額角。

定位與主治的異同:全部定位在額角處。主治以生殖、陽萎及下腹部疼痛之下焦病為主。

綜上所述,雖然各頭皮針流派的刺激區多少不一,名稱各異,定位亦有所不同,有區、線、點的分別,但大多數刺激區的定位與主治基本相同。

激區定位和主治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看出各頭皮針流派刺激區定位和主治的若干異同,這對於進一步推廣頭皮針療法在針灸臨床上的應用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 焦順發.《頭針》,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2] 方雲鵬.《頭皮針》,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第1版

[3] 方本正.《頭皮針》,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第1版

[4] 朱明清.《朱氏頭皮針》,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1月第1版

[5] 王朝陽,雎明河、王琤等主編.《頭針運動療法》,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6] 孟慶剛,唐強,馮軍主編.《中國針灸頭穴療法》,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7] 王富春,于仙玫,鄧瑜編著.《頭針療法》,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8] 陸壽康,孔堯其編著.《實用頭針大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9] 溫木生編著.《頭針療法治百病》,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編委:莫飛智審校2009.9.26)

腹针通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1、耳鸣 引气归元、腹四关、大横双 2、失眠 主穴:引气归元穴(中腕、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 配穴:商曲(双)、滑肉门(双)、下风湿点(双)、气旁(双)。 操作方法:患者平卧位,带上眼罩,暴露腹部,上述输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避开毛孔及血管,将0.25mmx40mm规格的毫针通过针管迅速进入输穴皮下,针尖抵达预计的深度后,留针20分钟。 结论本研究表明腹针治疗妇女失眠症近期疗效较药物满意。 3、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取腹穴中脘、下脘、双上风湿点,高热(体温>39℃)时加气海、关元针刺,病例均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可采用轻捻转、徐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方法,针毕按进针顺序依次出针,起针过程中不提插不捻转; 提示腹针组退热效果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相当。结论腹针疗法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退热作用平稳而缓和。 4、慢性荨麻疹 取穴:以腹针引气归元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主穴;配穴: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外陵),调脾气(双侧大横穴). 方法:先测准腹针穴位,以确保疗效,然后常规消毒,用薄氏腹针专用针S4×40(34号)毫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地部,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及疤痕,然后施术要轻、缓。如针尖抵达预计深度时,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内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施术分3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远端传导为催气。留针30分钟。其间在神阙加灸架灸。每曰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4周为1疗程。 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与西替利嗪相当,但无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安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一。 5、膝关节术后疼痛 薄氏镇痛处方: 水分(M)、气旁(M、健侧)、关元(D)、外陵(M、患侧)、下风湿点(S、患侧)。根据切口的位置加穴:膝关节内侧…下风湿内点、膝关节外侧~下风湿点、膝关节中间一下内与下风湿连线上。 6、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主要处方为:引气归元;滑肉门(患)和上风湿点(患),另取病变区相应点,若干穴位.前者深刺(D),中者中刺(M),后者浅刺(S).同时采用浮针治疗,主要在患者病区取点. 结论采用腹针和浮针并用时,对该种病症止痛效果很好,并且治疗方法无痛,易于患者接受,患者康复快,无副作用。 7、无先兆偏头痛 处方:中脘、阴都或中脘梅花刺、阴都三角刺。辩证加减:血虚头痛加气海、天枢(双)。瘀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一60mm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快进针,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d,10d/疗程,共2个疗程。

头皮针简介

头皮针疗法 头皮针又称头针,是针刺头部经络腧穴,以治疗全身病症的方法。因头部肌肉浅薄,血管丰富,在临床上常采用沿皮刺透穴的方法,并结合捻转、提插等手法施术。 一、理论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行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阳跷脉至项后合于足少阳胆经。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皮部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头皮针14条治疗线也隶属于上述经络之中。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能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同时又能反映病候,传注病邪。而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所以针刺头皮针治疗线,不仅可疏通气血,调理阴阳,治疗经脉病症,同时也可以治疗脏腑病症。 二、操作技术 (一)进针法 一般选用28-30号毫针,根据治疗需要,常用1-1.5寸针,。在进针前,首先要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以免刺入毛囊而引起疼痛。在病人体位合适的前提下,取穴定位并进行局部消毒。 1.快速进针法用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针体下端,针尖对准进针点,快速进针,使针尖快速冲进头皮下或肌层,如此减少进针疼痛。 2.快速推针法进针后,一手拇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二)针刺手法 1.快速捻转手法食指呈半屈曲状态,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利用食指掌指关节的伸屈动作,使针体快速旋转。每分钟使毫针左右捻转达200次左右,持续2-3分钟。 2.抽添手法 (1)抽提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以紧提慢插为主,是为泻法。 (2)进插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然后在缓慢向外退回原处,以紧插慢提为主,是为补法。

腹针常用处方

腹针常用处方 腹针治疗各种疾病的处方 1、头痛, 处方:中脘、阴都或中脘梅花刺、阴都三星刺。辨证加减: 外感头痛:曲池(双)或十二井放血;血虚头痛:气海、天枢(天枢);瘀血头痛:气海、关 元、滑肉门(双) 2、落枕, 处方:中脘、商曲(患),滑肉门(患) 颈项双侧疼痛:商曲(双),滑肉门(双);颈项后正中疼痛:下脘,商曲(双)。 3、肩凝症 处方:中脘、商曲(健)、滑肉门三角(患) 辨证加减 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距离略长。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 4、肘、腕痛- 处方:中脘、滑肉门(患)、上风湿点(患)、商曲(健)辨证加减 肘部疼痛较剧烈:上风湿点三角(患) 腕部拇指侧疼痛:列缺(患) 5、颈椎病 处方:天地针(中脘、关元)、商曲(双)、滑肉门(双)辨证加减 神经根型: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

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略窄。椎动脉型:下脘上,取穴时依据骨质增生的部位高低不同而上下移动,如颈7增生取下脘穴,颈4-5增生取下脘上5分,依此类推。 上肢麻木、疼痛:患侧滑肉门三角,取穴方法参照治疗肩痛、肘痛。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气穴(双) 耳鸣、眼花:气旁(双) 6、腰背痛 处方:中脘、气海、关元、大横(双) 辨证加减 腰背痛背痛较甚:滑肉门(双)、太乙(双)、石关(双)、上风湿点(双)。 腰背俱痛:商曲(双)。天枢(双) 腰背痛腰痛较甚:外陵(双),金河(双)。寒湿性:上风湿点(双)、下风湿点(双) 劳损性:商曲(双)、四满(双)。气穴(双)。肾虚性:下风湿点(双)、水道(双)。 附: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水分、气海、关元。 辨证加减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人中、印堂 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气穴(双) 以腰痛为主: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 7、膝关节炎 处方:滑肉门(患侧)、外陵(患侧)、气旁(健侧)、下风湿点(患侧)

头皮针简介

头皮针简介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头皮针疗法 头皮针又称头针,是针刺头部经络腧穴,以治疗全身病症的方法。因头部肌肉浅薄,血管丰富,在临床上常采用沿皮刺透穴的方法,并结合捻转、提插等手法施术。 一、理论基础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行于头面。六阴经中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直接行于头面部,所有阴经的经别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相合后上达于头面。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阳维脉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阳跷脉至项后合于足少阳胆经。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皮部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头皮针14条治疗线也隶属于上述经络之中。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能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同时又能反映病候,传注病邪。而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所以针刺头皮针治疗线,不仅可疏通气血,调理阴阳,治疗经脉病症,同时也可以治疗脏腑病症。 二、操作技术 (一)进针法 一般选用28-30号毫针,根据治疗需要,常用寸针,。在进针前,首先要暴露头皮,分开局部头发,以免刺入毛囊而引起疼痛。在病人体位合适的前提下,取穴定位并进行局部消毒。 1.快速进针法用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针体下端,针尖对准进针点,快速进针,使针尖快速冲进头皮下或肌层,如此减少进针疼痛。 2.快速推针法进针后,一手拇指、食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 (二)针刺手法 1.快速捻转手法食指呈半屈曲状态,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捏住针柄,利用食指掌指关节的伸屈动作,使针体快速旋转。每分钟使毫针左右捻转达200次左右,持续2-3分钟。 2.抽添手法 (1)抽提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以紧提慢插为主,是为泻法。 (2)进插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针体平卧,用右手拇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皮肤,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然后在缓慢向外退回原处,以紧插慢提为主,是为补法。

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32例

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32例 【摘要】目的:观察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头皮针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16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头皮针;中风偏瘫 中风偏瘫是脑血管意外疾病所致,临床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致残率很高。其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及脑栓塞等[1]。在多种治法当中,针刺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明显优越于其他疗法[2]。头皮针疗法发展于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即在头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及功能障碍,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3岁;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10例。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皮针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 取穴:顶颢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均双侧取穴),顶中线。常规消毒,选用0.30mm×25mm不锈钢毫针,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使针与头皮平行,刺入2530mm,快速捻转1~2min,虚针用补法;实则泻针出气,留针30min,留针期问,每隔10分钟,捻转1次。 1.2.2对照组 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脑出血病人给予控制脑水肿,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感染等。脑梗死病人给予抗凝、溶栓、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头皮针各流派比较

作者:梁晓婷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定义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由中国针灸学会主持下,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方法的原则加以制定的,既反映了头针治疗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传统经络的特点,值得推广使用。本方案于198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通过,并于1989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召开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科学组会议(瑞士日内瓦)正式通过,向世界各国针灸界推荐。

《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它博采头皮针诸流派之长,集思广益,其标准线穴名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经络、穴位、脏腑等传统理论和特点,并对各条治疗线的主病和经脉所属做了明确的阐述。2.它又融合了部分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现了经过实践而确实有效的一些治疗穴区,使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珠联璧合。 ?3.由于此方案是经过实践和科学的疗效观察后的经验总结,因此,它具有实践性和科学性,并且,其适应症还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缺点 ?1以穴定线误差大:有利的一面是线和穴位的名称联系紧了,说明了线和穴位有关。不利的一方面是:以穴定线不严谨。因绝大多数头穴不是以头部外表的标志确定的,而是以发迹定位的。头正中线部位的穴位是以前后发迹定位的,二俩侧穴位多数又是根据头正中线穴位确定的

2“线”的概念不准确 ?(1)头针出现时,针刺的部位就是刺激区,20年来经国内外广泛实践,都证明了头针刺激区有见 效快疗效高的特点,在公开报道的500多篇论文中,没有一篇证明头针的刺激部位不是区而是线的, 相反很多人强调了区的重要性。 ?(2)定线的方法是以穴定线

透刺法配合头皮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透刺法配合头皮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目的为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76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透刺法配合头皮针结合中药组(治疗组)和单用普通体针组(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93±4.20)显著低于对照组(11.59±5.86),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结论透刺法配合头皮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中风偏瘫的较佳方法。 标签:透刺法;头皮针;中风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属现代医学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的范畴。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神识昏迷、口眼歪斜为主症。透刺法采用一针刺两穴的方法,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创伤,并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近年来,我院应用针刺透穴疗法配合头皮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病38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76例,均系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及功能障碍,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31~79岁;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透刺法配合头皮针组)和对照组(单用体针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病例选择标准①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而又排除风湿病、颈腰椎病等其他病证者;②做颅脑CT诊断明确者。 1.3方法 1.3.1体穴取穴:上肢:肩髃透臂臑,曲池透曲泽,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兼取手三里。下肢:風市透髀关,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悬钟,太冲透涌泉,兼取足三里、解溪。针刺疗法:施用”补健侧,泄患侧”的疗法,采用透刺疗法,留针20~30min。对瘫痪肢体肌肉萎缩或肢软无力者,采用电针法,1次/d,针刺10次为疗程。 1.3.2头皮针治疗方法:根据《头皮针国际标准方案》,不同瘫痪胶体及症状选取病灶侧特定头皮刺激区。②针刺取穴: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颞前线(均双侧取穴),顶中线[1]。皮肤常规消毒,用0.35mm×40mm 无菌针灸针,针尖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快速刺入皮下,当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指下感到阻力减少时,使针与头皮平行,刺入25~30mm,然后施以捻转手法,虚针用补法;实则泻针出气。捻转角度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一般在90~360°,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捻转1次,2~3min/次。

腹针处方

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处方是指在临床治疗时具有共同特定功效的处方。基本处方有固定的腧穴;并具有共同的特定功效。一般采取深刺或中刺,调理的是人体的整体机能。祖国医学重视人的整体调整,认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局部病变反映了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基本处方是调整人体机能常用的、有效的几种方法。临床使用中强调辨证施治,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相关的基本处方为主方与其它必要的治疗处方叠加使用。 调任、冲脉,益脾,肾,补元气,抗衰老调任、冲二脉法,用于调补脏腑气血,强壮机体,具有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平衡内分泌水平,广泛适用于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的治疗。 任脉、冲脉属奇经八脉,行于胸腹,其中任脉的分支与督脉相贯,督脉的分支行于前腹上通于心,两脉相通相连。督脉统全身阳经,为“阳脉之海”:任脉在关元穴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通手三阴,任脉统全身阴经为“阴脉之海”。冲脉上行头目、下贯四肢百骸,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内属脏腑外络四肢。任、冲二脉在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代医学论著对这两条经脉的作用有许多论述,归结起来主要是作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主治内科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而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生殖器都与脏腑气血盛衰相关。因此疏通调理任、冲二脉可活五脏气血,五脏气血旺盛,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任脉在腹部上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腧穴,脐以上的可调补脾胃和心肺功能;脐以下的可培补肝肾,调整内分泌水平;上下合用可旺盛五脏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和平衡内分泌,并具有抗衰老的重要意义;冲脉循行与足少阴肾经的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穴相交会,如配合上述腧穴针刺,调补的力度更强。 薄氏腹针的两个基本处方:天地针(中脘、关元)和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作用相似,调补程度不同而已。特效腹针疗法选用的任、冲二脉上常用的基本处方如下: 一、小补:“补脾肾”选用中脘、关元二穴补脾肾。 二、中补:“调补脏腑”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调补五脏六腑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和平衡内分泌,并具有抗衰老功效。 三、大补:“调补脏腑”四穴加刺双气穴。上肢疾病加刺双商曲等穴。

三家头皮针专长的临床体会剖析

三家头皮针专长的临床体会 重点介绍:林学俭老师的小脑新区擅治上下肢共济失调。 额五针治疗该区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 朱明清老师的顶颞前斜线擅治疗偏瘫 方云鹏老师的伏象治疗急性扭挫伤速效林学俭老师:擅长用大脑皮层静区和小脑新区 一、大脑皮层静区中的额五针,每针皆入发际两公分处向后针,也可以入发际五公分处向前进针三公分,五针间距离相等。根据病情需要,也可以针至七针,即额前区中间一针,两侧各两或三针。 主治:由该区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如感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或智力减弱,或智力减弱综合和症候群。 二、小脑新区 小脑蚓区:在枕外粗隆突出处向下移二公分处进针,针刺方向由下向上,沿纵线向上依次相隔半英寸,向上以同法呈接力样刺第二第三针,深度以触及骨膜为好。并在第二三针左右两侧各距一公分向上针刺一至二针。 主治:复视,眼球震颤,听力减退,构音困难,失语,躯干摇晃,偏

瘫和震颤麻痹,面瘫,面肌痉挛等。 三、左右小脑半球区:由枕外粗隆旁开3.5公分,再向下移2公分,向上交叉刺两针。 主治:同侧上肢和下肢共济失调,同时对肌张力怎增高或减弱,以及乏力等症状有明显疗效,针刺同样要达到骨膜。用强刺激手法方能奏效。 朱明清老师:顶颞前斜线: 定位:自前顶穴到头维穴。 功用:疏经通络,强筋止痛。 主治:四肢运动和感觉障碍,肢 体瘫痪无力,中风后遗症。 分三等分,上三分之一治疗下肢 病变,中三分之一治疗上肢病变,下 三分之一治疗头面部病变。 方云鹏老师:伏象穴区治急性扭挫伤速效 (一)伏象穴区 1、伏象穴区的部位及其命名:伏象穴区,在人体的颅外软组织内,沿着额骨和枕骨的交界部位,对称的分布在颅骨骨缝的两侧,在这个穴区内,有规律的分布着许多与全身各部位相应的刺激点,一个个连接起来,则形成一个人体的缩形,伏于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的位置上。因而,我们将这个穴区命名为“伏象”穴区。

头皮针定位

头皮针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与眉枕线得部位。 前后正中线:眉间与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与枕外粗隆顶点得头侧面连线。 上点在前后正中线得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与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得连线即为运动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 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得平行线,即为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得平行线即为本区。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 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得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得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得3厘米长得直线。共两条。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 视区 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得平行线与枕外粗隆水平线得交点开始,向上引4厘米得垂直线,即就是该区。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平衡区 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3、5厘米,向下引垂直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小脑损害引起得平衡障碍。 上面7个头皮针刺激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另外尚有血管舒缩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与生殖区等7个区,因不太常用,故略而不论。 【器具药物】 头皮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得不锈钢毫针,初学者进针有困难可选用1寸针。小儿则用0、5~l寸针。 【操作方法】

34例头皮针灸治疗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34例头皮针灸治疗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11-13T11:47:1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陈统业[导读] 传统观念认为对于偏瘫、中风早期不适宜采用头皮针进行治疗,尤其针对出血性中风患者,这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陈统业(甘肃省会宁县杨崖集乡卫生院 730714)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44-02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头皮针灸对偏瘫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头皮针灸进行治疗的34例偏瘫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结果经头皮针灸治疗后,本组选取患者中有11例患者基本痊愈,9例患者显效,11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1.18%。结论采用头皮针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关键词】头皮针灸偏瘫脑血管病 偏瘫又被称为半身不遂,其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在临床中采用头皮针灸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对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头皮针灸进行治疗的34例偏瘫患者临床治疗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偏瘫患者,其中2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6 2.1岁;病程为7d~4年,平均病程为2.4年。致偏瘫因素:17例患者由于脑血栓,7例患者由于脑栓塞,6例患者由于脑动脉硬化,3例患者由于脑血管痉挛,1例患者由于其他因素。 1.2 治疗方法:①常规治疗:血压调整,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维持,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纤、溶栓、抗凝心理、语言、康复治疗等治疗。②针刺取穴:颞前线(均双侧取穴)、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对需要进针部位进行皮肤常规消毒,而后采用0.35mm×40mm无菌针灸针,与头皮呈30°快速皮下进针,直到针尖抵达帽状腱膜下层,指下感到阻力减少时,将针与头皮平行,刺入25~30mm,再采用捻转手法,虚针用补法;实则泻针出气。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决定着捻转角度,一般捻转角度为90°~360°,给予30min留针时间,在此期间每隔10分钟进行2~3min/次捻转。在针灸治疗期间患者进行肢体活动,若为重症患者,则给予其被动活动。在治疗后的第30d对疗效进行评定。 1.3 疗效评定:评分标准:总分25分;神志清楚计5分,言语正常计4分(成句、持久、欠清3分,成句不持久、不清2分,单词1分,失语0分),无舌瘫计3分(轻、中、重递减1分),无面瘫(轻、中、重递减1分),上下肢肌力各5分。按照上述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疗效标准:基本痊愈,患者总分≥23分,相比治疗前评分进步≥4分,神经系统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患者总分<23分,>21分,相比治疗前评分进步≥3分,或总分上升≥6分,神经系统体征明显好转;有效,患者总分>20分,或相比治疗前评分进步≥5分;无效,总分没有进步,神经系统体征没有好转。 2 结果 经头皮针灸治疗后,本组选取患者中有11例患者基本痊愈,9例患者显效,11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1.18%。 3 讨论 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均可造成偏瘫,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脑血管病。偏瘫发病具有急性、突发性的特点,但其病理过程则多表现为缓慢,在这个缓慢的病理变化过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会引起该过程发生突然升级,由此而发生中风。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的治疗。 自70年代头皮针在临床中应用以来,得到很快推广,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采用头皮针对许多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头皮针是对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进行治疗的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其主要的治疗依据是根据神经解剖大脑皮层功能的理论,在头皮上通过针灸疗法对划出的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由此而达到对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 传统观念认为对于偏瘫、中风早期不适宜采用头皮针进行治疗,尤其针对出血性中风患者,这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但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大脑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虽然在其病灶处有一部分大脑神经细胞发生死亡,但并没有完全死亡,而大部分是处于休眠状态,此时通过头皮针进行治疗,能够使大脑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脑水肿症状得到清除,并能够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得到有效调节。据有关研究发现,偏瘫患者早期采用头皮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阻止病情发展,尤其是对危重昏迷病人,通过适宜的穴位进行针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苏醒,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缩短病程。在本组选取患者治疗结果可得到证明:经头皮针灸治疗后,本组选取患者中有11例患者基本痊愈,9例患者显效,11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1.18%。 在头皮针治疗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准确选择针刺部位,在进行针刺前需要严格消毒。在针刺入后,若患者发生局部剧痛可捻转2分钟,若患者仍剧痛难忍,则需要将针退至皮下,并且对进针方向进行适当调整。起针时,为避免出血,用干棉球对针孔进行1~2分钟的压迫。若患者发生晕针,需要立即起针,并进行适当处理。 参考文献 [1]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6—139. [2] 樊素江.头皮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2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1):204. [3] 王伯清,周平,祝玉朴.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4):240—242. [4] 黄国明.头针滞针法久留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1(2):28—30. [5] 李应昆,李季头.针疗法与生物全息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2):17—18.

针刺疗法操作规范——头皮针

针刺疗法操作规范——头皮针 【概述】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头皮针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则在70年代以后。通过大量病人的治疗,证明头皮针法不仅方法简便安全,而且对脑部引起的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效果。 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而实际,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故本节仅介绍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作为课外部分附于本节之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现将主要头皮针穴介绍如下: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运动区

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 主治:运动区上互乃,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 感觉区 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 晕听区 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共两条。

体针与头皮针配合治疗中风偏瘫69例疗效观察

体针与头皮针配合治疗中风偏瘫69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体针结合头皮针取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体针根据经络选穴进行针刺治疗,头皮针选用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颞前斜带(对侧)、顶颞后斜带(对侧)为主要治疗带。结果:本组病例69例患者中,治愈46例(66.67%),显效15例(21.74%),有效7例(10.14%),无效1例(1.45%),总有效率98.55%。结论:体针结合头皮针取穴治疗中风偏瘫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中风偏瘫体针与头皮针配合治疗疗效观察 中风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是中老年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风、火、痰、瘀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当风、火、痰、瘀等病邪上扰清窍,则发生中风。①它包括现代医学中脑梗塞、脑出血等多种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9例中,男性41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初发50例,复发19例;左侧偏瘫39例,右侧偏瘫30例,诊断为脑梗塞33例,脑出血36例。 1.2诊断标准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②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③中风诊断标准,头颅CT或MRI证实。1.3排除标准(1)大面积脑梗赛;(2)脑出血10ML以上;(3)脑卒中急性期(4)不符合诊断标准者。2 治疗方法 2.1体针按照《针灸学》中风的取穴原则加减。主穴:外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上炕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口眼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隅、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用1-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平稳缓慢进针配合电针治疗仪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2.2头皮针按照《刺法灸法学》进行选择,常规选用额中线(额部正中发际内,神庭穴向下1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条带,属督脉,主治脑卒中、五官疾病。);顶颞前斜线(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向前后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主治全身运动障碍疾病,上1/3治疗对侧下肢病症,中1/3治疗对侧上肢病症,下1/3治疗中枢性及周围性面神经瘫痪。);顶颞后斜线(百会穴至角孙穴的连线,向后各旁开约0.5寸的条带,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主治全身感觉障碍疾病,上1/3治疗对侧下肢感觉障碍,中1/3治疗对侧上肢感觉障碍,下1/3治疗面部麻木、感觉异常)。 操作步骤: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头皮常规消毒,采用1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体与头皮呈15-30°角进针,配合电针治疗仪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3 结果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取穴:以腹针引气归元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为主穴;配穴: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外陵),调脾气(双侧大横穴). 方法:先测准腹针穴位,以确保疗效,然后常规消毒,用薄氏腹针专用针S4×40(34号)毫针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到地部,进针时首先应避开毛孔、血管及疤痕,然后施术要轻、缓。如针尖抵达预计深度时,一般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使腹腔内大网膜有足够的时间游离。施术分3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远端传导为催气。留针30分钟。其间在神阙加灸架灸。每曰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4周为1疗程。 结论薄氏腹针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与西替利嗪相当,但无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较 为安全,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理想方法之 一。 1、膝关节术后疼痛 薄氏镇痛处方: 水分(M)、气旁(M、健侧)、关元(D)、外陵(M、患侧)、下风湿点(S、患侧)。根据切口的位置加穴:膝关节内侧…下风湿内点、膝关节外侧~下风湿点、膝关节中间一下内与下风湿连线上。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主要处方为:引气归元;滑肉门(患)和上风湿点(患),另取病变区相应点,若干穴位.前者 深刺(D),中者中刺(M),后者浅刺(S).同时 采用浮针治疗,主要在患者病区取点. 结论采用腹针和浮针并用时,对该种病症止痛效果很好,并且治疗方法无痛,易于患者接 受,患者康复快,无副作用。 3、无先兆偏头痛 处方:中脘、阴都或中脘梅花刺、阴都三角刺。 辩证加减:血虚头痛加气海、天枢(双)。瘀 血头痛加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 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 者取仰卧位,选用40一60mm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 即候气、行气、催气。进针后停留3~5分 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 针感为行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 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快进 针,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d, 10d/疗程,共2个疗程。 结论腹针加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头皮针定位

头皮针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 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 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移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 从耳尖直上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共两条。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 视区 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的平行线与枕外粗隆水平线的交点开始,向上引4厘米的垂直线,即是该区。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平衡区 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厘米,向下引垂直线4厘米,即为本区。 主治: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 上面7个头皮针刺激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另外尚有血管舒缩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和生殖区等7个区,因不太常用,故略而不论。 【器具药物】 头皮针一般选用 28~30号~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初学者进针有困难可选用1寸针。小儿则用~l寸针。 【操作方法】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腹针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施治部位,每个穴位都是在体表的标准定位点,穴位的穴性是根据不同的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确定的,每一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任何穴位都是已知的定位点,而决不是任意点,这是腹针疗法对穴位的认识和基本的理念。因此,准确的定位取穴和对每个腹部穴位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的基础。腹部穴位有“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特点,必须严格执行腹针的定位标准和操作规范。 1.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1.1腹部分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3)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 1.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2)下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方法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取穴方法。 1.3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素。分辨任脉的定位有二种方法。 (1)、观察毛孔的走向 (2)、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

为了大家便于记忆,特编腹针取穴歌诀如下: 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 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 中庭曲骨需祥辩,更查任脉何处行; 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2、腹部常用穴位的定位和功能 1中脘 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 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 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下脘 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 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 3水分 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 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 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 4神阙 脐之正中

特效腹针疗法(清晰腹部神龟图自我总结图)

掌握腹针针法的环节 特效腹针疗法是一种针灸治疗的新疗法。特点之一是:操作方便、容易学习、容易掌握,并能不断地提高治疗水平。掌握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熟悉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好三个环节: 一、掌握好多种取穴方法腹部存在广泛的经脉,理解十二经、奇经八脉和早期经脉的规律,灵活用好三种取穴方法,即(1)循经取穴法;(2)定位取穴法;(3)八廓取穴法。循经取穴法和八廓取穴法,目的在于调理人体的脏腑机能和疏通经络;定位取穴在于治疗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证。综合灵活使用三种不同取穴方法是掌握腹针的重要环节之一。八廓取穴法是根据后天八卦和五行学说的规律,以腹部八个方位中的有效腧穴,用以加强调理脏腑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二、掌握好腹针常用的基本处方。特效腹针疗法总结了几个有效的基本处方,即:(1)补脾肾方:包括中脘穴和关元穴; (2)调脏腑方:由中脘、下脘、气海和关元四穴组成:(3)通经络,行气血方:即双滑肉门穴、双外陵穴;(4)清热解毒方:由中脘、下脘穴和双上风湿点穴下组成;(5)改善头部供血方:由中脘、下脘、下脘穴上、双商曲穴组成,或加刺下脘穴上至双商曲穴连线之中点;(6)调脾燥湿方:选用双大横穴。这些基本处方是腹针治疗用以调理脏腑机能、疏通

经络、清热解毒和治疗身体各部位疾病非常有效的基本处方;也是腹针治疗各种疾病处方中的基本方。掌握这些基本处方,灵活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常见病中的难治病、慢性病、以至疑难病等。 三、掌握好不同针刺深度的规律腹针治疗在针刺深度上有严格的区别和要求。腹针针刺的深度,应根据治疗所达到的不同效应,而选用不同的针刺深度。针刺深浅的目的和原则是:为调理脏腑功能,一般采用中刺或深刺;为疏通经络多采用中刺;为定位调治人体各部位病证时选用不同程度浅刺或中刺。定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选择不同的深度,以提高腹针治疗效果。存针刺深度的实践中,彭印高氏2001年的论文报告中明确提出:调脏腑,通经络,改善脑血流异常,腹针针剌的深度以“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完全能取得良好疗效。特效腹针疗法的可重复性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和经验医学的特点,针灸学更具有经验医学的明显特征。特效腹针疗法由于有脏腑、经络基础理论的指导,腹针理论明确,经络条理清晰,腧穴定位准确,综合取穴合理,基本处方有效,临证选方得当,施术手法轻缓,针刺深浅有度,腹针的临床治疗是完全可以重复的。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

腹针疗法及16例常用处方 腹针神龟图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机阴阳,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从而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全新的针灸疗法。 原理: 原理 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其精华是以腹部的神阙为调控系统,提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的许多重要的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气血向全身输布,也是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此其治疗内脏疾病和慢性全身疾病疗效显优势。 其治疗体系为以腹部的肚脐为中心进行调控,因为人在出生前,脐带是维系生命的纽带,人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依赖于脐带的输送。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会聚的地方,所以采取腹部穴位治疗可调整全身的经络,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特点: 1. 理论上创立了先天经络学说(理论) 2. 临床上发明了“神龟图” 3. 方法上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精髓,脏腑经络局部同时并举 4. 使用上无痛、安全、有效成为腹针疗法一大特色,患者乐于接受 5. 取穴上突出规范化操作特点 治疗范围: 该疗法治疗范围广,涉及病症多,过敏性鼻炎、痛风、哮喘、椎管狭窄、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抑郁症、耳鸣、耳聋、胆囊炎、胰腺炎、中风后遗症、黄褐斑、青春痘、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帕金森、肥胖症、阳痿、胃肠疾患、肠易激综合征、长期便

秘、反复口腔溃疡、儿童假性近视、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妇科疾患、颈腰椎膝踝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偏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绝大多数疼痛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针具: 腹针针具根据针具的不同直径分为A、B、C三类,分别为Φ0.22mm、Φ0.20mm、Φ0.18mm;每类中又根据针具的不同长度分为I型、II型、III型,分别为50mm、40mm、30mm。 基本技术: 腹针取穴方法 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腹针的取穴方法 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腹针的针刺方法 1、针刺手法 进针时应避开神经、血管,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 (1)进针 准确度量,确定穴位后,采用套管针,快速弹入皮下。 针刺深度:浅刺—皮下;中刺—脂肪层;深刺—肌层。 (2)行针 ①缓慢捻转不提插1-2分钟 ②轻捻转慢提插1-2分钟 (3)出针 留针30分钟后出针,出针时按照进针顺序缓慢捻转出针。 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2、孕妇。 3、急腹症。 4、腹部肿瘤。 5、针刺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患者。 注意事项: 1、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对腹针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