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小学六年级科学---物质的变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世界是()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

3、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4、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蜡烛也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

5、淀粉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改变颜色。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

6、白醋的特点是()。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剩下的液体是()。

7、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四种现象:()、()、()、()。

8、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铁钉浸入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能看到溶液的颜色(),铁钉上有()。

9、铁生锈是()和()的共同作用。

1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

11、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使空气中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大陆和两极就(),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二、判断题:

1、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声音不是物质。()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4、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

5、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变化着,它们的变化速度基本一样。( )

6、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

7、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 ( )

8、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发光发热,但一定有新的物质生成。( )

9、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会产生沉淀物,铁钉会变成红色。

10、米饭、玉米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11、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2、米饭的味道是甜的。()

13、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1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5、只要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16、只要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就一定会发生颜色变化。()

17、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

18、往猪肉上盖上印,猪肉变蓝色是化学变化。()

1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20、火药是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炼丹道士发明的。()

21、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三、选择题: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2、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了

3、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

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其它物质

C、发芽了

4、下面关于铁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空隙②光滑③能导电④粗糙⑤比较韧⑥比较脆⑦褐红色⑧银白色

A、①②③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③④⑤⑧

5、物质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B、点燃的蜡烛在发生物理变化。

C、铁生锈是物理变化。

6、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7、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叫氧化铁。

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的颜色是红褐色。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8、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的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

9、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

A、鸡蛋清

B、葡萄糖

C、白砂糖

D、面包

10、()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A、潮湿

B、高温

C、干燥

D、寒冷

11、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最容易使其生锈。

A、油漆

B、水

C、食用油

D、白醋

12、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气体。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四、实验题

1、实验探究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

(1)用到的器材有:水果刀、滴管、碘酒。

(2)探究的方法:首先用水果刀将一新鲜的马铃薯切开。再用滴管将碘酒滴到马铃薯的切开面上。然后看切开面上是否有蓝色出现,最后得出结论。

完成实验探究思考回答下问题:

a、缺少的器材是什么?()

b、观察到什么现象?()

c、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铁生锈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方案。研究的问题:

假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3、设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的验证实验方案。注意:必须写出材料准备,实验设计,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结论。

三、问答题

1.观察一辆小自行车,在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防锈的措施,并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2.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3、白糖加加热后,会慢慢熔化变成液体状,继续加热就会烧焦变成黑色的焦炭状。这个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吗?有化学变化吗?哪一

步是物理变化?哪一步是化学变化?回答并说明理由。

4、请写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3种),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6、木条燃烧和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综合题(8分)

1、写出物质单元的知识内容。

2、连线:物质变化及伴随的现象。

在面包上滴碘酒颜色改变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化学变化铁钉生锈产生气体

点燃火柴、酒精燃烧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发光发热

苹果腐烂

物理变化弯折铁丝产生沉淀物

易拉罐压扁

皮筋被拉长形状变化

生米煮成熟饭

水结冰、水蒸发、冰化水、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形态变化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4、用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

5、我们可以用(筛网)方法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新物质。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不支持燃烧)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

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14、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6、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制成合金)、(表面涂防护层)、(放置干燥的地方)等方法防止铁生锈或减缓铁生锈的速度。1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18、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1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20、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21、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残留液体是一种不知名的液体。(√)

22、

类别食物名称

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2008年市实验小学春期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

1. 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__, 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__

2. 月球的运动是围绕地球_________运动,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_,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______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_________

3. 1969年7月,美国的_________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4. 月球的圆缺变化叫做_________,它是在月球的_________过程

中形成的。

5.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_________ 山。

6. 太阳系是以_________ 为中心,由八大_________、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分别依次分别是水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人们把看起来不变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_________。

9.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_________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_________星。

10. 在认识星座时_________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11. 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_________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_________系,它的直径大约有_________光年。银河系大约有_________亿到_________亿颗恒星组成。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了_________亿个河外星系。

1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_________万千米,_________就是光走一年所走的距离。

13. 现在人们已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我们_________亿光年的宇宙。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1.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2.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是15天。

3.月球上山脉最大特点都是环形山。

4.日食有两种,即日环食和日全食。

5.九大行星每天都在发生碰撞。

6.太阳系里有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

7.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8.我国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已经发射成功,杨利伟就是乘神州六号到太空中的。

9.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消亡。

10、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11、月球是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12、伽利略发明了人类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13、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14、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15、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光是它自己发出的。()

16、月亮在圆缺变化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17、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18、太阳和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就是太阳系。()

19、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20、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远。()

21、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但公转周期最长。()

22、太阳系中没有彗星。()

23、星座是人们根据星星组合成的形状想象出来的。()

24、北极星是北斗星中的一颗。()

25、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银河的两边。()

26、北极星非常亮,我们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北斗七星。()

27、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28、科学家发现现在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29、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30、宇宙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是人类已经看到了宇宙的边缘。()

31、我国已经实现了宇航员登月考察。()

32、恒星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

三、选择

1. 月球公转形成了()

①昼夜变化②月相变化③四季变化

2. 恒星是宇宙的重要组成物质;宇宙是运动着的、膨胀着的;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

①永无止境的②有止境的③无法确定

3、阿姆斯特朗曾说过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这句话是说的人类留在()上的第一个足迹。A 月球

B 火星

C 天王星

4、一个人在月球上能举起180千克的物体,那么他在地球上能举()物体。

A 30千克

B 180千克

C 60千克

5、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

①分布着大平原②分布着大面积的海洋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④分布着许多高山

6、月球上的“环形山”多数是()

①圆形②椭圆形③方形④不规则形

7、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形成,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①外星人挖的②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③火山爆发形成的④“月球人”生活的遗址

8、日食是()挡住了照射到()的太阳光形成的天文现象。

①月球②地球③太阳④水星⑤火星⑥木星

9、月食是()挡住了照射到()的太阳光形成的天文现象。

①月球②地球③太阳④水星⑤火星⑥木星

10、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

①初一左右②初九左右③十五左右④二十五左右⑤任何时候,没有规律

11、日食现象分为()。

①日全食②日偏食③日环食④月全食⑤月环食⑥月偏食

12、月食现象分为()。

①日全食②日偏食③日环食④月全食⑤月环食⑥月偏食

13、八大行星中个头最大是()

A 木星

B 天王星

C 海王星

14、地球公转一周是()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15、地球自转一周是()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

16、人类在不断探索宇宙,神舟五号的航天员是()

A 杨利伟

B 聂海胜

C 费俊龙

17、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从里到外的顺序是()

A 水星、火星、地球、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C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8、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接近地球的是()

A 水星

B 金星

C 火星

19、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都是()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20、北斗七星是()的明显标志。

A 大熊座

B 小熊座

C 狮子座

21、观察星座最好的季节是()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22、夏季大三角除了牛郎星和织女星,还有就是()

A 天狼星

B 天津四

C 北极星

23、北斗勺口的两颗星沿直线向前延伸()倍的距离可以找天北极星。

A 3

B 4

C 5

24、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千米。

A 30万

B 40万

C 35万

25、会发光发热的是()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26、银河大约是由1000亿至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光年。

A 10万

B 30万

C 60万

27、()第一个发明的了望远镜。

A 列文虎克

B 伽利略

C 罗伯特胡克

28、2007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的探月卫星是()

A 神舟五号

B 神舟六号

C 嫦娥一号

四、画一画

1. 请你画出从初一到十五再到三十月相变化图。

2、画出初八、十五、二十四的月相的情况

3、请在下图中画出日食、月食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

4、请写出下列星的名称,并在合适的位置标出北极星的位置。

五、简答

1、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撞击说”是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原因的一种猜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怎样区别上弦月和下弦月?

3、每月初一到十五月相是怎么变化的?

4、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5、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假如将来我们要移民最有可能去八大行星的哪个星球,为什么?

7、小华喜欢野外冒险,有一天夜晚迷失了方向,而他又没有带指南针,你有办法帮助小华吗?如果有,请把你的办法写下来。

2008年市实验小学春期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

1、我们面临的污染有、、等。

2、为了限制各国碳氢化合物排放量,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通过了。

3、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是

制品。4﹑______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5﹑______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6、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7、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它们,这样不但能

而且能节约大量的。8、人类

的、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9、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和。

10、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和。11、

、和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12、减少和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根本办法。13、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和。

二﹑判断: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 )

2﹑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 )

3﹑垃圾混倒还是垃圾,垃圾分类就是资源。

( )

4、很久以来,人们使用在地上挖坑填埋的办法处理垃圾。

()

5、填埋垃圾的方法是最安全有效的。

()

6、垃圾填埋场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

7、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建筑房屋。

()

8、焚烧垃圾不会造成污染。

1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垃圾一起扔掉。

()

12、使用过的饮料瓶子等塑料制品可以回收,在制作其他塑料制品。()

13、缺水是一部分国家的事情,和我们无关。

14、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

15、有些垃圾可回收利用。()

17、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18、垃圾被填埋后危害就消除了。()

19、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20、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22、水是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23、缺水是一部分国家的事情,和我们无关。()

24、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离不开水,所以没法节约用水。()

2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别人不节约我自己节约没用,我也不用节约了。()

26、污水经过处理还可以再次使用。()

27、废水经过处理就可以无公害的回归环境了,可以排放到海洋、河流和湖泊中,也可以渗到地下。()

28、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9、我们只能用沉淀方法把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30、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

31、污水经过处理都可以饮用。()

3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了温室效应。

33、今天地球上生物消失得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34、科学家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减少空气污染。

二、选择。

1﹑以下可以减少污染的行为有( )。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延长物品使用寿命 C﹑购买包装

气派的商品

2﹑系统解决垃圾问题应包括( )。

A﹑减少垃圾的数量 B﹑回收利用 C﹑无害化处理3﹑(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A﹑重新使用 B﹑填埋 C﹑焚烧

4、目前全世界对固体垃圾采取的最积极、最科学的处理方法有()

A、减少数量

B、再次利用

C、回收利用

5、以下可以减少污染的行为有()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延长物品使用寿命

C、购买包装气派的商品

6、系统解决垃圾问题应包括()

A、减少垃圾的数量

B、回收利用

C、无害化处理

7、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水无法饮用。

A、600千克

B、600吨

C、60吨

8、用垃圾作堆肥需要选择()

A、可以回收的垃圾

B、能够溶解于水的垃圾

C、容易腐烂的垃圾

9、全世界有()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

A、60%

B、6%

C、三分之一

10、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

A、增加

B、减少

C、富余

11、目前,()个国家严重缺水?

A、100多个

B、40多个

C、200多个

12、全世界倡导的节水方法是()

A、把用过的不太脏的水储存起来以作二次使用。

B、把大容量的抽水马桶水箱改为小容量的。

C、不用自来水浇蔬菜花草和拖地拖地等。

13、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

A、2.53%

B、5%

C、3%

14、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只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

A、海水

B、浅层地下水

C、深层地下水

15、如果河流被污染,就会造成()

A 无法灌溉农田

B 水中的鱼虾会死亡

C 人无法直接饮用

16、污水处理厂可以借助()分解水中的废物。

A 细菌群

B 石灰水

C 沙砾

17、水污染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主要的污水包括()。

A生活污水 B工业污水 C 石油污染

18、污水处理过程中追加处理是指()

A、沉淀

B、过滤

C、天然净化

19、淡水经过净化,还要经过()才能饮用。

A、沉淀

B、过滤

C、灭菌消毒

20、地球上曾有几千万个生物物种,其中有一半以上在()中栖息繁衍。

A、海洋

B、森林

C、湖泊

21、下列做法你认为是正确的是()

A、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B、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把废纸送到回收站

22、可降解的塑料可以用来制作()

A、塑料玩具

B、一次性饭盒

C、塑料袋

23、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商场和超市不得免费提供()

A、纸袋

B、塑料袋

C、布袋

三、问答:

1、真正的垃圾填埋场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2、垃圾焚烧的优缺点有哪些?

3、商品过度包装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请你给生产厂家提出改进的建议。

4、你有哪些节水的好方法?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做哪些事情?

5、你所知道的水的污染源有哪些?

6、污水一般要经过几种方法被净化?请你写一些污水处理的过程。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8、家长的环境对于我们的生存非常重要,你有没有看到家乡的环境受到污染了?哪些方面受到污染了(至少3方面)?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家乡的人们自觉来保护环境?(至少写3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KCB系列齿轮油泵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2CY齿轮泵系列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KCB不锈钢齿轮泵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总分50分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18分)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C)。 A、弗莱明 B、胡克 C、列文虎克 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C)。 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菌 3、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细菌的体积较大 B、细菌的繁殖较慢 C、细菌也要吃食物 4、从我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差不多 5、杜鹃花喜欢( B)土壤。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6、四季的形成和( B )有关。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7、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B)。 A、天河 B、星座 C、星系 8、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它就是(C)。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9、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10、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C)。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种植庄稼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 A、天王星 B、金星 C、海王星 12、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把它放在面前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B)。 A、右眼观察 B、左眼观察 C、两眼同时观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3、自制的酸奶要放在温暖、干燥的地放保存。(×) 14、由于霉对人类有益,为了节约粮食,馒头长了一点霉,问题不大,也可以吃。(×) 1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6、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总倍数就是1500倍。(×) 17、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得多。(×) 18、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19、喜马拉雅山脉那么高,无论多少年前那里都不可能是海洋。(×) 20、浓度极高的酸或碱会伤害人的身体,不要直接触摸。(√) 21、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22、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 23、“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主要用于勘测火星。(×) 24、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5、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26、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2018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2018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通过放大镜看到的视野(变小)。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在13世纪,英国(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光学显微镜的两个镜片都是(凸透镜)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1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2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小点组成。 2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6、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37、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40、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44、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奎香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馒头上的霉是(曲霉),水果上的霉是(青霉)。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问答: 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答: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二节《电磁铁》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每组1号电池3节,铁钉2根,单股网线2根,订书针若干、指南针1只 2、教师:电脑课件、大指南针等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谈学习了《电和磁》一课的收获。 2、提出任务:利用前一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装置吸引小铁钉。 (二)制作电磁铁

1、学生说方法并演示把导线绕到铁钉上。 2、出示课件并提出要求:朝一个方向均匀绕导线,两端打结固定(示范方法) 3、准备材料,比一比哪些组绕得又快又好! 4、用绕好的装置吸小铁钉,发现不能将铁钉吸起来。 5、连接电池实验并交流发现。(提醒:由于导线较短,只能接触很短一段时间。) 6、归纳: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7、请学生给这样一个装置命名,引出“电磁铁”概念及其组成。 8、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 (三)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1、学生猜测电磁铁有无南北极并请说说如何判断。 2、学生交流方法、补充。(如果学生没有补充完整则设问:钉尖如果和指南针南极吸引是不是一定能证明这端是北极) 3、学生领取指南针实验并记录。 4、各组依次反馈汇总,确定电磁铁有南北极并引发新的探究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跟什么因素有关? 5、分组研究是否真的和这些因素有关。 6、交流实验结果。 7、小组讨论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doc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经典)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时期 --年龄(岁): 乳儿期 0—1 婴儿期 1—3 幼儿期 3— 6、7 童年期 6、7—11、12 少年期(危险期)11、12—14、15青年期 14、15—17、18 成年期 20~25中年期 40岁老年期 65岁以后学龄期 6、7—12、13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 1、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2、我们正处在青春期,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女孩一般是10岁进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4、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 6、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7、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洒。 8、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9、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 10、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 11、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 12、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v) 13、每个孩子都是10岁进入青春期。(X) 14、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答: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第三节人生之旅 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2、根据父母身高预测: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3、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4、能给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是:每年的同一时期同父母合影留念。 5、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6、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应是青春期。 7、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60%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微生物. 3、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态. 4、_____________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现__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 5、人的身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6、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 9、1957年苏联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__________________月球.20xx年10月我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搭载__________________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地壳的岩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地震.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_,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六年级上册 主编:郁波 本册执笔:常瑞祥陈维礼尚秀芬 责任编辑:殷梦昆 目录 使用说明 教科书整体结构表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主要材料清单 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 工具和机械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使用工具 第2课杠杆的科学 第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第4课轮轴的秘密 第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第6课滑轮组 第7课斜面的作用 第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形状与结构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抵抗弯曲 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第3课拱形的力量 第4课找拱形 第5课做框架 第6课建高塔 第7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能量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 第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第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第6课电能和能量 第7课电能从哪里来 第8课能量与太阳 四、评价建议

五、参考资料 生物的多样性 一、单元概述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第3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第6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第7课谁选择了它们 第8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四、评价建议 五、教学案例 六、参考资料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3343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简单机械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3、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 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6、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7、象水龙头那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8、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子运动,费力。 9、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10、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旗杆顶部的滑轮叫定滑轮。 11、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12、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3、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4、滑轮组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5、滑轮组组数越多,越省力。 16、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17、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但圈 数多,费时间。 18、自行车通过链条和齿轮,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19、如果大齿轮是50个齿,小齿轮是10个齿,那么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 大齿数除以小齿数=5 圈。 20、、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大齿轮转动速度 变慢。 21、、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是滑轮组。 22、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23、用螺丝钉时,应用的是斜面的工作原理;用螺丝刀翘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是杠杆的 工作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3、放大镜的作用:(1)放大物体。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4、放大镜由镜架和镜片组成的,放大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我们可以用水滴、玻璃弹珠、烧瓶等材料制成放大镜。能放大的物体都有凸、透两个共同特点。 5、放大镜常用于考古、集邮、侦破案件、电路检测等。放大镜下的电视屏幕由红、绿、蓝 三色组成的。 6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倍数与镜片的凸度 有关。 镜面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镜面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视野越大。 7、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昆虫记》。 8、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的“鼻子”;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四千只单(小)眼组成的;蚜虫以吸食植物嫩枝上的汁液为生,它的天敌是草蛉。 9、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食盐、糖、碱面、雪花、钻石、水晶、柠檬酸、维生素C 、水晶等晶体的形状。玻璃不是晶体! 10、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 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然后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再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固定。 12、显微镜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的。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13、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微生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14、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 细胞 。 15、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科学家一般选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大肠杆菌和SARS 病毒。 16、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17、、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如图) 18、显微镜使用步骤P13了解: ①、安放 ②、对光 ③、上片 ④调焦 ⑤观察 19、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目的: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小刀、洋葱、滴管、清水、稀释的碘酒、吸水纸、镊子、显微镜 实验步骤: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 2、用小刀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调节旋钮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 螺幺纟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 用螺线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线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町以比较方便的把迭負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 杠杆上仃:个斎要的位曽-: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闱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右: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壬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垃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笺壬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 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卜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 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银子)O 2. 常用的杠杆炎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镀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付些杠杆类工代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强子、钓鱼竿等)。 3. “秤碇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舵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 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于握物体处是阻力心,I.愕的肱一?头肌处就是虽力点。 5. 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貝,它的刀柄是缸,刀杆是_轴。 2.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吋费力。 3. 轮轴可以省力,轮越人,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 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于、汽乍力向盘、扳手、辘轴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KCG高温齿轮泵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ZYB系列渣油泵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20110302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1我在成长 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 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 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 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 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 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 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 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 线图。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