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教案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分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水墨游戏

小学三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水墨游戏 第一课水墨游戏 认知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添画小游戏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适合表现什么? 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教师指导学生调浓.淡.焦墨.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纸的特点。) 三、欣赏阶段 1、欣赏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体验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水墨画艺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 [智育目标]: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 [素质发展目标]: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试着进行水墨画想象立意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处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 2.指导学生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体验中变换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水墨游戏的画面进行想象勾画,使作品体现主题性\完整性. 2.在水墨画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水墨画学习常规习惯,引导学生在乐学的同时,学会整理清洁好自己的材料与工具。 教学准备 水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课件、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教师课前组织个别学生把学习用具与材料准备好,并放在画桌上相应的位置,如图1)。教师组织学生进画室就坐,使学生一进画室就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兴趣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2.讨论与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你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由于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国画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大多会出现“中国画”与“水墨画”、“水彩画”等其它绘画形式相混淆的现象。)教师出示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认识了解水墨画的艺术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教学设计(微课)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VCD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

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指导学生调出淡墨。将毛笔在清水中蘸湿,然后用手挤去多余水分(也可用抹布拭去),用笔尖蘸墨汁,在调色盘中调开,在宣纸上随意画些线条。然后让学生尝试调出重墨和清墨,调出后随意画些自己喜欢的图形。最后学生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适合表现什么? 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纸的特点。) 三、欣赏阶段 1、欣赏画家吴冠中、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等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本课以水墨画为题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尝试水墨的工具材料和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毛笔(兼毫笔)中楷一支、调墨盘、墨汁、洗笔桶、抹布、树叶、绳子、棉签、报纸等物品。 教师准备:课件、水彩和水墨画作各一幅、8开宣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墨画 (1)课件欣赏:我国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片段。 (2)课件展示:其中一个截取画面与以同一个画面为内容的水粉(或水彩、油画棒)画,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A、比较水彩,水墨画的不同之处。 B、猜猜使用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并说说对画面上的色彩,纹理变化的感觉。 (3)揭题:这堂课,我们也用这些工具材料来玩玩水墨游戏好吗。 二、动手来练笔 (1)课件展示:近现代水墨名家(齐白石,吴冠中等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水墨的各种变化,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水墨用具并示范用具摆放,以及执笔,运笔方法。 (3)学生进行点,线条练习;控制掉的大小,描绘出直,折,曲等线条变化。 (4)学生进行浓淡练习。

(5)观察自己所练习的情形,并发表感想。 三、尽情玩花样 (1)在另一张画纸上,先用线条在画面上做交叉分格状。 (2)分别在每一个空格内做各种点,线,浓淡干湿的水墨游戏。 四、尝试新方法 (1)教师将各种特殊方法的示范图例张贴于黑板上,并请学生猜猜看是以何种方法制造出来的。 (2)教师介绍并示范几种技法。 (3)小组讨论还有什么方法能画出这些效果。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所可能应用物品,拿来实验。 (4)教师逐一检验每一位学生的操作过程,并引导作更多的尝试,使其明白创造的可能性是极多的。 五、分享水墨经验 发现别人的水墨中的作品墨色层次变化与特别的造型,鼓励发表对点状,线条,干湿浓淡的墨韵及较特别的墨趣等感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水墨游戏》教案

课题:水墨游戏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方式、手段: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活动,符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了解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变化在生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从而对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水墨作画工具(笔、墨、纸、砚)。学生准备:水墨作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尝试各种用笔、用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所用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课前小游戏。 二、导入 导入: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很好啊,那我这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来先欣赏一下,动画片里发生了一个故事……..(利用多媒体ppt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很轻松的把孩子们从课下引到课上) 出示文房四宝工具材料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初步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设计意图:以工具材料的欣赏图片导入,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画以及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不知不觉进入学习内容。 三、合作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展台投到大屏幕上这样学生就会看到老师的一举一动,所有的用笔用墨都展示在学生们面前。) 带领大家进入实验工厂之游戏体验 游戏体验一: 1、了解水墨画的特性以游戏活动“粗粗细细的线”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了解中国画的用笔特性。 2、了解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变化在生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从而对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水墨画带给我们的乐趣。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的绘画活动,符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了解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变化在生宣纸上可以生成许多不同的笔墨趣味,从而对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单位:济南市槐荫区三教堂小学 姓名:来维环

小学美术《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摘要:小学美术三年级《水墨游戏》一课用新课程、新课标的指导意见代替旧有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其课程的开放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语言,既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发展了创新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绘画元素的魅力。 关键词:水墨游戏水墨画教学 【教学背景】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觉正发生退化,水墨的艺术表现面临着发展和革新的问题。水墨画教学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作用下,很多小学的水墨画教学还是以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为主的思路,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画着同样的一幅画。最后绝大多数孩子认为水墨画过于枯燥无味,索性再不问津水墨画,少数爱好水墨画的学生学会了水墨画的“技法”,但这种“技法”把孩子的天性抹杀掉了,结果大大限制了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可能性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儿童语言里的率真、天性、情趣、不苛与水墨画追求的自然、天趣、直抒胸臆、不取形似的超脱意境在某些层面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现行水墨画教学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抛弃传统的模式,教学中体现出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儿童兴趣,让学生在水墨中游戏起来,在玩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开辟出一块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新天地。 【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充满无拘无束的想象,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喜爱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上以游戏激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看到他们爆发的思维火花和天女散花般的创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文房四宝 师:今天我们的课桌上来了一些新朋友,看一看摸一摸,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2、揭示水墨游戏 师:我们这些新朋友还有一个朋友——水娃娃,他们经常和水娃娃一起做游戏。这种特有的文房四宝和水娃娃在一起游戏时所作的画就是水墨画,也叫中国画。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幅水墨画。 3、欣赏水墨画、初步感受 (配乐欣赏) 师:画面都表现了什么,谈谈你对水墨画的感受。(2—3名) 二、揭示课题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一年级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小学美术教案 课时:1 课型:表现领域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工具的使用 2.通过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提高学生对中国古老艺术的兴趣 3.运用所学的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创作一幅水墨小品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和尝试绘画技法 教学难点:利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表现技法创作一幅水墨小品教学方法:互动尝试 教学准备:教具 :毛笔墨汁宣纸及其他各种纸影视文件脸盆范画等 学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分组后给每个组摆放一些国画用具毛笔、墨(未加水的)、各种纸 1.每位同学自己选择一张纸,一只笔后可在纸上画出你最熟悉的形象,动物、植物、人物都可以,看看谁表现的内容最丰富。 2.经过大家的尝试,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吧! 谁来说说你用这些工具画画的感觉 1.教师出示几幅国画作品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作品也是用大家桌上的那些工具画出来的,大家看看是不是还象刚才大家说的那样不好看呢? 2.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3.播放几种表现技法的录象 第一种:印墨法 首先取一个脸盆装满清水,然后往盆里倒入少许墨汁轻轻搅动一下后,取一张宣纸平铺在水面上,代纸上有印纹后取出,把纸贴在平板上晾干后即可。 第二种:水冲墨法 笔上沾墨任意画出线条,再用另一只笔沾清水向外或内推染,达到自己的设想为止

第三种:勾画 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 学生自己选择工具自己表现内容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感受 颜色太单调,不好看,一画就黑一大块等等 不是了,挺好看的

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课时:课型:表现领域教学目标:了解体验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工具的使用通过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提高学生对中国古老艺术的兴趣运用所学的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创作一幅水墨小品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和尝试绘画技法教学难点:利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表现技法创作一幅水墨小品教学方法:互动尝试教学准备:教具:毛笔墨汁宣纸及其他各种纸影视文件脸盆范画等学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组后给每个组摆放一些国画用具毛笔墨(未加水的)各种纸.每位同学自己选择一张纸,一只笔后可在纸上画出你最熟悉的形象,动物植物人物都可以,看看谁表现的内容最丰富。 .经过大家的尝试,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吧!谁来说说你用这些工具画画的感觉.教师出示几幅国画作品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作品也是用大家桌上的那些工具画出来的,大家看看是不是还象刚才大家说的那样不好看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播放几种表现技法的录象第一种:印墨法首先取一个脸盆装满清水,然后往盆里倒入少许墨汁轻轻搅动一下后,取一张宣纸平铺在水面上,代纸上有印纹后取出,把纸贴在平板上晾干后即可。 第二种:水冲墨法笔上沾墨任意画出线条,再用另一只笔沾清水向外或内推染,达到自己的设想为止第三种:勾画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

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学生自己选择工具自己表现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感受颜色太单调,不好看,一画就黑一大块等等不是了,挺好看的画上有深浅的变化,想这一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大胆尝试的能力,并为后面创作打下基础初步尝试,初步感受感受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介绍水墨画的几种表现形式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选择操作要求评价小节扁有宽③侧锋干笔可以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称为皴法第四种:揉纸皴墨法先把纸在手中揉搓成团后展开,先想好要画的内容,这种方法一般来表现山峰石头树木等,笔中沾重墨侧锋用笔在纸上轻擦出山的形象,然后笔上沾清水,使笔中的墨淡些(水不要太多)再在山峰上皴染,使形象有明暗的变化。 书上还介绍了一种方法,大家来看书,想想这种方法我们熟悉吗?我们了解了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你想不想试试?.想好后再到指定的地点,行动要轻,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在制作时可以是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合作时要互相配合,讨论声音要小些.注意安全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清洁大家都制作出了一幅或几幅作品,画好了画我们来给我们的画起个名字吧。 滴染法我们学过学生说出方法步骤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给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命名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注意操作的方法和合作的要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美术教案-水墨游

一年级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一年级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本文为word格式,方便下载后编辑,模块丰富,可 灵活组合

一年级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一年级美术教案水墨游戏 课时:1 课型:表现领域 教学目标:1. 了解体验中国画水墨游戏的绘画特点和工具的使用 2.通过尝试中国画水墨游戏的表现技法提高学生对中国古老艺术的兴趣 3.运用所学的中国画水墨游戏的表现技法创作一幅水 墨小品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水墨游戏的工具和尝试绘画技法教学难点:利用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表现技法创作一幅水墨小品教学方法:互动尝试水墨游戏教学准备:教具:毛笔墨汁宣纸及其他各种纸影视文件脸盆范画等 学具:毛笔墨汁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组后给每个组摆放一些国画用具毛笔、墨(未加水的)、各种纸1.每位同学自己选择 一张纸,一只笔后可在纸上画出你最熟悉的形象,动物、植物、人物都可以,看看谁表现的内容最丰富。 2 .经过大家的尝试,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吧!谁来说说你用这些工具画画的感觉1.教师出示几幅国画作品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作品也是用大家桌上的那些工具画出来的,大家看看是不是还象刚才大家说的那样不好看呢?2.大家想

不想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水墨游戏 3 .播放几种表现技法的录象第一种:印墨法 首先取一个脸盆装满清水,然后往盆里倒入少许墨汁轻轻搅动一下后,取一张宣纸平铺在水面上,代纸上有印纹后取出,把纸贴在平板上晾干后即可。水墨游戏第二种:水冲墨法笔上沾墨任意画出线条,再用另一只笔沾清水向外或内推染,达到自己的设想为止第三种:勾画 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学生自己选择工具自己表现内容水墨游戏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谈感受 颜色太单调,不好看,一画就黑一大块等等不是了,挺好看的画上有深浅的变化,想这一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大胆尝试的能力,并为后面创作打下基础初步尝试,初步感受感受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介绍水墨画的几种表现形式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选择操作要求评价小节扁有宽③ 侧锋干笔可以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称为皴法第四种:揉纸皴墨法 先把纸在手中揉搓成团后展开,先想好要画的内容,这种方法一般来表现山峰、石头、树木等,笔中沾重墨侧锋用笔在纸上轻擦出山的形象,然后笔上沾清水,使笔中的墨淡 些(水不要太多)再在山峰上皴染,使形象有明暗的变化。书上还介绍了一种方法,大家来看书,想想这种方法我们熟悉吗?我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说明

?《水墨游戏》教案 市石家园街小学乔理华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本课以水墨画为题材容引导学生认识、尝试水墨的工具材料和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单纯的大胆想象,探索创新、动手实践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学习活动也还没有脱离低年级趣味性、游戏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相当的积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变化多端的用笔游戏、墨与水的游戏、大胆创作三个活动实施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水墨的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体验、游戏、创作的学习活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中国画的特性,尝试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尝试进行创造表现。 3、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尝试工具材料的使用。 2、了解、尝试不同的笔法与墨色。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所用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课前小游戏。 二、欣赏导入 1、出示我国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一幅中国画,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初步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设计意图:】以著名国画大师的画导入,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画以及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不知不觉进入学习容。 三、合作探究,了解水墨画的特性

鲁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教案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 2 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 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 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

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 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 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分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小学美术三年级《水墨游戏》公开课教学设计

水墨游戏 年级:三年级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2.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 3.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试着进行水墨画想象立意创作。 4.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水墨画艺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处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 2.指导学生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体验中变换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水墨游戏的画面进行想象勾画,使作品体现主题性\完整性. 2.在水墨画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水墨画学习常规习惯,引导学生在乐学的同时,学会整理清洁好自己的材料与工具。 教学准备(媒体运用): 教具准备: 水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课件、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 学具准备: 每位学生大、中、小毛笔各一支(其中羊毫笔两支、狼毫/兼毫笔一支);墨盘/砚台一个;调色瓷碟一个;羊毛粘一块、吸笔纸若干、水桶/笔洗一个;每生两张四尺三开大小的宣纸各一份。 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第一次安排的中国画课堂教学课程,从以往的国画教学反馈来看,本课时课堂教学的策略从以下几点来设定:

1.课前指导学生把学习用具与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有规律的摆放,以保证上课时间的效率性。 2.上课初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传统中国画作品与儿童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墨色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自主发现水与墨之间的调色关系,认识“墨分五色”的道理。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范图中的用笔变化,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用笔方法与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变换用笔的体验。 5.通过组织学生观赏中外画家及优秀学生的水墨画创作,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主题性的水墨画创作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灵活的运用浓淡墨,合理的变化用笔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教师课前组织个别学生把学习用具与材料准备好,并放在画桌上相应的位置,如图1)。教师组织学生进画室就坐,使学生一进画室就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兴趣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2.讨论与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你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由于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国画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大多会出现“中国画”与“水墨画”、“水彩画”等其它绘画形式相混淆的现象。) 教师出示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图2~图7的欣赏,认识了解水墨画的艺术特点。 图1.工具材料摆放位置示意图图2.学生作品图3.米芾:《山水》 图4.齐白石《花鸟》图5.学生作品图6.学生作品图7.梁楷《泼墨仙人图》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各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

三年级美术水墨游戏教案.doc

三年级美术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1.工具的使用。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教学过程:1. 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

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2019-09-24 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1.工具的使用。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准备: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教学过程:1. 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

《水墨游戏》教学设计

《水墨游戏》教案设计 (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很高,但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因水墨画繁杂的笔墨技法而对其存在畏惧心理。在课堂教案中,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创作,让学生在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创新意识和敢于下笔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案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墨画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创作的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尝试中国画的运笔、用墨特点,以及墨色焦、浓、重、淡、清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中国画的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本课教案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能否大胆的用毛笔进行表现。 三、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创作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学习简单的笔墨技法,学会通过控制毛笔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感受水墨画运笔和用墨的变化,尝试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创作水墨作品。 【过程与方法】以引导学生欣赏水墨画的形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水墨画作品,认识水墨画创作工具,了解水墨画运笔、用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国画的积极性和对国画的热爱之情。 四、教案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案重点:在观察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变化和运笔的变化。 教案难点:笔墨使用方法的掌握。 解决措施: 方法一:教师讲解、演示运笔、用墨的方法;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五种墨的调制方法和中锋、侧锋、拖笔的运笔技法;学生欣赏水墨画图片,从中获得启发。 方法二: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墨的特性,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尝试练习,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 五、教案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水墨画、毛笔、宣纸、笔洗、墨汁、小碟子、砚。 学生准备:毛笔、宣纸、笔洗、墨汁、小碟子、能吸墨的旧报纸。 六、课时:课时(分钟) 七、教案过程 教案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水墨游戏》面试试讲教案—美术(三下)

《水墨游戏》面试试讲教案—美术(三下) 课题: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认真,又敢于尝试。为了减少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然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循序渐进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然重要。

水墨游戏教案

《水墨游戏》课堂教学案例 摘要:小学美术三年级《水墨游戏》一课用新课程、新课标的指导意见代替旧有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其课程的开放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语言,既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发展了创新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绘画元素的魅力。 关键词:水墨游戏水墨画教学 【教学背景】 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觉正发生退化,水墨的艺术表现面临着发展和革新的问题。水墨画教学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作用下,很多小学的水墨画教学还是以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为主的思路,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纯粹的技能技巧训练,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画着同样的一幅画。最后绝大多数孩子认为水墨画过于枯燥无味,索性再不问津水墨画,少数爱好水墨画的学生学会了水墨画的“技法”,但这种“技法”把孩子的天性抹杀掉了,结果大大限制了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可能性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儿童语言里的率真、天性、情趣、不苛与水墨画追求的自然、天趣、直抒胸臆、不取形似的超脱意境在某些层面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现行水墨画教学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抛弃传统的模式,教学中体现出儿童自身的特点,激发儿童兴趣,让学生在水墨中游戏起来,在玩中了解传统、感悟自然、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开辟出一块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新天地。 【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充满无拘无束的想象,喜欢各种各样富于乐趣的“游戏活动”。儿童的生活是游戏的生活,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喜爱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课堂上以游戏激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看到他们爆发的思维火花和天女散花般的创作思绪。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水墨游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是小学生入学以来初次接触水墨画,离开水彩笔等工具而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对小学生来说是充满神秘感的,因此他们对水墨画的学习是很有浓厚兴趣的。但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笔墨技法和单一的临摹学习会让小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限制了他们的天性的创新能力,最终以缺失兴趣而厌恶学习水墨画。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水墨画的辅导练习以求取掌握技法精神即可。教师要示范最基本的用笔、蘸墨、施水、调色等水墨画基本方法并使之养成良好特定规律习惯。水墨画本身具有随机、变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像对成人培训一样苛求。《水墨游戏》一课以游戏为主导,注重了儿童的个性意识,以体验式学习贯穿始终,让学生不拘束于水墨教学的条条框框,自由畅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体现出一个轻松、活泼、自由、趣味的水墨画课堂。 【教学要点概述】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了解基本的用笔、用墨方法,并运用中国画的方式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过程与方法: 在开放式的笔墨游戏中体验、感受笔墨变化,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尝试用中锋、侧锋调出

小学美术教案水墨游戏的教案

水墨游戏的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认知目标: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课前收集数幅水墨画家的作品及优秀的儿童水墨画作品或图片,水墨画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宣纸、墨汁、毛笔、水杯、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生共同欣赏水墨动画片《功夫熊猫》,感受中国水墨动画片画法的特别之处。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动画片的感受。 2、教师介绍:水墨动画片是我们中国人的创举,在全世界有着独一无二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水墨动画的欣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及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尝试阶段 1、认识水墨画的作画工具,说一说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2、试一试,画一画,玩一玩,谈一谈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添画小游戏 3、教师用浓墨和淡墨示范中锋和侧锋用笔,学生观察并讨论:中锋与侧锋用笔各适合表现什么? 学生在宣纸上尝试玩一玩中锋、侧锋用笔。

教师指导学生调浓.淡.焦墨.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墨有焦浓重淡清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教师的示范,学生的交流,初步感受水墨画的笔、墨、纸的特点。) ●三、欣赏阶段 1、欣赏齐白石等画家的作品,感受水墨画不同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像画家一样,勇于创新。 2、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作品,感受甩、洒、拓、画等不同的水墨表现方法。 3、在欣赏中启发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现水墨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体验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培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创新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作业: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浓淡的墨,大胆创造一幅水墨画作品。 小喇叭友情提示:动物王国蔬菜王国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都等着你们画呢!小动物们

水墨游戏美术课件

水墨游戏美术课件 我国的水墨画与其他的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是由所运用的工具和材料决定的,以下是为你介绍的水墨游戏美术课件,欢迎阅读以及浏览! 水墨游戏美术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感受水墨画笔、墨、纸的特点。 2.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能学会控制水分,并能用中锋、侧锋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3.大胆尝试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体验创造乐趣。 通过欣赏及表现,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游戏中体验笔、墨、纸在水墨画中的变化,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感悟: 我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讲解了“中国画”、“水墨画”、“墨即是色”和“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然后指导学生依次进行调试,这样就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示范了毛笔中锋和侧锋的运笔,让孩子们大胆挥毫,完成作品。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让学生了解中国画艺术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学生正应该从技能技巧的学习中了解中国画的传统文化。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氛围中学习美术,重点是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美术技能技巧的层面发展到学习美术文化的层面。 小学生重点是从课堂学习中了解我们的美术发展史,认识我们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特别是国画的教学。 增强儿童美术的趣味性,让学生快乐地创作,一直是我们小学美术教师追求的目标。

孩子们并不情愿很规矩地很用功地去学习美术,而喜欢边画边玩有意思的美术活动。 你这样把一种艺术样式通过孩子的手,变成了一种有趣味的别样的艺术形式,学生们很喜欢。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们学习,兴趣应是重要的。 在三年级的水墨游戏教学中,我有目的先演示中锋、侧锋笔法。 再示范墨分五色绘画方法和步骤,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和步骤可以自己进行尝试性的变化和创作。 也可以结合自己分析课本上的作品,然后用自己的方法临摹、创作作品。 通过这几节课的`练习,发现有些学生入门很快,很快就掌握了中国画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笔技法,虽然造型不太准确,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 而有些同学完全是按着自己的直觉摸索练习,同学所创作的作品,虽不能表现得很熟练,但大部分的作品都表现的很大胆。 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 但是在美术课堂中,我体会美术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因为它是使学生获得技能营养的好时机,教师的演示作用,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 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没有技能技巧的自主探究是低效的,甚至是空谈。 通过对几个班孩子作品的欣赏和观察,我发现了很多优秀的创作,孩子们能很好的理会本节课的涵义,表现内容丰富多彩,真正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只是在个别孩子身上,我发觉并没有用心绘画,可见跟孩子们的交流还有些问题,应多采取鼓励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灵动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