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基站建设规范(自建机房)

6、基站建设规范(自建机房)
6、基站建设规范(自建机房)

基站建设规范(自建机房)

一、总论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基站建设标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为基站建设各阶段的验收工作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范。

二、基站内部设备摆放标准

1.基站机房面积的建议

考虑现有机架的数量以及未来3G系统设备的摆放,新建基站机房的净面积(使用面积)为5米x4米x3米.长X宽X高),详见附图。

室内外高差不小于300mm。机房设置在地势低洼处或经常遭受水灾的区域,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增加室内外高差。

建角钢塔的基站原则上机房建在塔下,如有特殊情况(如塔底面积不够等原因)可建在塔旁。

2.基站主要设备摆放标准

(1)基站馈线窗位置原则上应固定于房屋长方向两端墙上,下沿距离地面2.5m;六孔馈线洞尺寸为400mmx300mm。

(2)走线架位置为馈线窗正下方,下沿距地2.4m。

(3)对于诺基亚DE34设备,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对于诺基亚ULTRASITE设备, 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可以自右向左排列,也可以自左向右排列。对于摩托罗拉设备,

可按照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基站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也可按照开关电源、基站主设备、传输综合架自右向左排列,但要预留主设备扩容机位;相邻机柜间距不得超过2mm,并且设备前平面在一条线上。

(4)电池组固定于槽钢上,平行排列,后沿距离墙面10cm;电池正负极集中在两组中间下层;

(5)地排、监控箱、交流配电箱、防雷箱固定于馈线窗所在的墙面上,交流配电箱下沿距离地面高于1.4米,监控箱下沿距地1.5米。

(6)空调室内机安装于机房的屋角处,并考虑排水的方便。

(7)具体的设备摆放有两种模式,参考附图:“4X5标准自建机房设备及走线架平面布置图”。

3.其它设备摆放标准

(1)消防器材:基站内部需配备2个悬挂式灭火器,2个手持式灭火器;悬挂式灭火器须挂于开关电源和主设备正上方;手持式灭火器放置在进门顺手侧靠墙地面上;

(2)清洁用品:统一放置在门后,如果空间不够的情况下,放置在空调旁边。

三、基站内部装修要求

1.基站基本装修

(1)防盗门

A:机房门材料使用:自建机房门规格为0.9mx2m,统一使用双

层、外包边钢制防盗门;颜色使用移动蓝;在门的上方喷涂白色标示“中国移动通信”;不需安装猫眼、门铃。

B:围墙门:尺寸(1mx2m),颜色标示同机房门,门锁具备防雨功能。

(2)地面

机房地面贴一级防滑耐磨砖,规格尺寸(60cmx60cm),颜色亚白色;粘贴深色踢角线板,尺寸60cmx13cm。

(3)墙面、屋顶

不允许有窟窿、裂痕;不允许有本规范要求外的照明线路、灯具和其它物品;要求进行防漏、防潮处理,外墙面采用清水墙,建议粘贴白色瓷砖,内墙面用白色仿瓷888进行批刷,表面平整。

(4)基站院内建议做硬化处理。

(5)新建机房不设窗户。

2.其它装修项目

(1)照明系统

材料使用4个40W日光灯和一个白色方头开关;配电箱内设五孔插座一个;开关置于进门顺手处;所有照明线路应顺墙角固定,并装于30mm宽度白色走线槽内。具体要求见附件。

(2)室内走线架

主料使用国标35铝合金型材;

走线架宽度50cm;横撑40cm一个.

每边用4个10号热镀锌螺丝固定,并加装两个吊挂;

走线架横撑用国标铝合金型材,室内走线架横撑两端采用螺丝进行固定,横撑间距40cm;

走线架两端横担采用国标35铝合金型材;

室内走线架应按设计要求尺寸(高度2.4m)安装,走线架吊撑应采用可调整杆吊挂;

(3)室外走线架

主料使用国标50号热镀锌角钢,每根3m长;

走线架宽度40cm;

接口采用短节连接,短节使用国标40号热镀锌角钢,每边用4个10号热镀锌螺丝固定;

走线架横撑用400mmx40mm热镀锌扁铁,室外走线架横撑采用焊接进行固定,横撑间距350mm;

走线架两端横担采用国标50号热镀锌角钢;

走线架超过3m应加装支撑,当长度每超过2m应多加一处支撑,当超过6m,应加装护栏。

(4)室内外接地铜排

具体要求:

材料采用350mmx100mmx10mm铜板,铜排外作镀铬或镀锡处理;

上面开21个孔(上排10个,下排11个),孔径8.5mm;铜排配备不锈钢8号螺丝,装修时全部配齐;

基站室内外铜排各一个,室内排应安装于走线架右上位置。

室内铜排下沿应高出走线架15cm;室外铜排应安装在馈线洞正下方或一侧,室外铜排上沿应低于走线架20cm;

铜排与墙面应用黄色绝缘子隔离安装,为避免铜牌被盗,原则上要对铜牌进行防盗措施处理。

(5)馈线窗

采用6孔馈线窗,要求安装于走线架正上方,下沿距地2.5m;安装于墙面上用膨胀螺丝固定。

(6)室外抱杆

材料采用国标65号热镀锌(里外镀)钢管,抱杆长度及安装位置按设计要求进行,屋顶定向天线抱杆应高于天线顶部200mm;抱杆高度要考虑楼面和女儿墙对天线的阻挡。固定全向天线的抱杆有效长度为250mm, 固定定向天线的抱杆有效长度为1800mm。抱杆上避雷器长度应高于抱杆50cm,避雷针采用直径10mm的圆钢(避雷针对天线的保护角应小于45o)。如下图所示:

四、基站各种线缆布放、捆扎及标识牌的要求

1.基站各种线缆布放及捆扎标准

(1)交流引入电缆

材料采用铜芯黑色铠装阻燃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电缆,材料截面详见下表;室外从下线处到机房均用扭卡牢固地固定在拉线上,固定间距为30cm;拉线两端均要做入地漏电保护,拉线标准为7股2.2的钢缆;交流电缆不能从馈线窗引入,应在配电箱侧就近打孔引入,要求线孔内高外低,室外预留回水弯;穿墙孔应用防火泥密封;电缆室内部分沿墙走线须套装白色PVC阻燃管固定,走线架走线应绑扎牢固。

(2)电池连线电缆

材料采用铜芯黑色阻燃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电缆;材料截面详见下表,颜色有红色、蓝色两种;线缆单排沿走线架布放,并每根每孔都用黑色扎带捆扎,红正蓝负接线,线缆排序(垂直方向)从左到右(红色、蓝色)固定。

(3)空调连线电缆

用白色PVC管套装,沿墙壁下边线卡(间距30cm)固定。

(4)空调室外机连线

依厂家标准捆扎美观,并牢固固定;穿墙孔应加隔离板并用防火泥堵死,并内高外低;排水管和铜管要分开引出,排水管使用网状蛇皮管内高外低安装;室外机应加装防盗网;室外机距离地面40cm;

(5)光缆

到基站处光缆线杆和交流电线杆原则上要立于院内,拉线也应在院内。

光缆室外余留情况:A)固定于线杆上、B)固定于室外墙壁上、C)固定于室外走线架下方(限活动房),都应捆扎整齐,不能与铁塔接触,高度不低于2.5m。光缆从走线架上方进入机房时需加回水弯;引入室内时应做阻燃处理;光缆与电源线应分走线架两边捆扎,光缆与综合架应分别接地,加强芯接地必须连接到室外地排。光缆入设备如下图所示:

(6)7/8馈线电缆

7/8馈线弯曲半径为260mm,引入室内时应做回水弯,室外部分应三处接地(如铁塔距离超过60m,应加装一处接地);线卡间距,水平100cm,垂直60—80cm。

(7)1/2馈线电缆

1/2软馈线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大于150mm。

(8)告警线

用PVC管套装后固定于墙面上,不与电源线交叉,交叉部分须做屏蔽处理。

(9)2M传输线

2M线与电源线分走线架两边捆扎,不与电源线交叉。

(10)接地电缆

走线架接地线采用黄绿颜色25mm2聚氯乙稀电缆;电池(架)接地线采用黄绿颜色25mm2聚氯乙稀电缆;开关电源工作地到室内地排

95mm2聚氯乙稀电缆,设备机壳保护接地35 mm2聚氯乙稀电缆到室内地排;针对自建站室外接地线主要采用40mmx4mm热镀锌扁铁3根引上(原则上不使用铜线);

(11)接地系统

依据地形地貌,要求打入地下6根垂直接地体。垂直接地体长度为1.8米,采用热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50镀锌角钢。垂直接地体每隔3米用不小于40mmx4mm热镀锌扁钢相互焊接连通成矩形闭合环,所有焊点必须进行防腐处理。接地体埋深视土壤情况,其上端距地面不小于1米,应下挖到连续的湿土层,保证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若接地电阻大于5欧姆,可采用扩大地网面积的方法。

机房地网应与铁塔地网每隔3-5米焊接一次,焊接点不少于2处。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不合用时且距离30米以内,也应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焊接每隔3-5米焊接一次,焊接点不少于2处。

(12)各种线缆走先向标准

A.电缆走线的要求:所有通信线与电源线应分走线架两边捆扎,不得交叉,若交叉,交叉部分须套绝缘管做屏蔽处理。

B.所有线缆应进行固定,并设置标签,非屏蔽交直流电缆与通信线并行敷设时,应预留100~150mm空间。布线整齐,尽量直角弯曲。

2.各种线缆标识牌标准

采用与基站设备统一的塑料标示牌,蓝底白字;主设备7/8馈线标识牌应在天线侧、馈线窗外侧及避雷器侧统一捆扎,1/2馈线不扎

标识牌;电源柜内标签使用带不干胶的塑料标签。

馈线避雷器统一向机柜后上方倾斜一致、整齐;所有设备布线做到横平竖直,设备进线均应垂直引入。

站内所有扎带均用黑色扎带,扎带断头方向向内;所有和墙面接触线路均应加白色PVC套管保护;所以角钢、扁铁断头处均应进行处理,不允许出现毛边。

其它标识牌均应扎在线缆的两端10cm内(高度统一),即同样的标识牌有两套。

标签数量及内容:

(1) 交流配电箱输出;

(2) 蓄电池组(1)+;

(3) 蓄电池组(1)-;

(4) 蓄电池组(2)+;

(5) 蓄电池组(2)-;

(6) 开关电源架;

(7) 综合架(光传输);

(8) 2M传输设备1;

(9) 2M传输设备2;

(10) 微波设备;

(11) 微波馈线;

(12) 环境监控;

(13) 综合架(光传输)电源线;

(14) 2M传输设备电源线;

(15) 微波设备电源线;

(16) 环境监控电源;

(17) 交流配电箱接地;

(18) 开关电源架接地;

(19) 加固槽钢接地;

(20) 走线架接地;

(21) 蓄电池组抗震架接地;

(22) 综合架(光传输)接地;

(23) 2M传输设备接地;

(24) 微波设备接地;

(25) 环境监控接地。

(26)电池温控;

五、抱杆及天馈线部分的要求

1.天线抱杆的安装工艺要求

(1) 抱杆的直径为60-105mm,垂直长度大于3000mm,管材壁厚大于5mm。

(2) 抱杆和铁塔之间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00mm。抱杆和铁塔之间应有2根水平支臂连接,每根水平支臂和铁塔之间还应有至少一根斜拉臂固定。

(3) 垂直抱杆应和水平支臂牢固连接在一起,抱杆下端不应超出

水平支臂,最好与水平支臂取齐,以便固定软跳线。

(4) 每个扇区用2个抱杆,同扇区两抱杆间距应大于3000mm。相邻两扇区的抱杆间距应大于1000mm。

(5) 抱杆和铁塔之间应连接牢固,应能承受两人同时作业。抱杆应安装垂直,水平支臂和铁塔连接处应能调节抱杆垂直度。

(6) 抱杆在平台上的位置应能调节,即能满足同扇区和相邻扇区间距的要求。

(7) 抱杆用材应是热镀锌钢管;抱杆管壁与拉撑之间不能焊接,要使用抱箍固定。

2.天线的安装工艺要求

2.1全向天线的安装

(1) 全向覆盖基站目前安装两个天线,即一个主收发天线,一个分集接收天线,全向天线要求安装在铁塔上下两个平台,上平台安装主收发天线,下平台安装分集接收天线,两平台的高度差是5米,两天线的水平间距应大于4米,垂直不重合部分大于0.5米。

(2) 全向天线的抱杆应和铁塔护栏连接牢固,抱杆直径55cm--105cm,长度不要太长,一般在1.5米左右,一定要垂直于地面,抱杆的水平支臂应大于1米(即抱杆应离开铁塔护栏1米以上),抱杆和铁塔护栏应有不少于三点的连接,水平支臂上应能承受安装时不少于一个人的载荷。

(3) 全向天线都应在铁塔顶端避雷针(避雷棒或接闪器)的45度保护角之内,下平台的分集接收天线顶端应离开上平台1米以上,

以躲开上平台的阻挡,对造成阻挡的上平台抱杆应拆除。

(4) 全向天线安装在抱杆上时,只能把全向天线的23cm底座固定在抱杆顶端,即天线底座和抱杆顶端取齐,杜绝抱杆超出天线底座,阻挡天线实际“振子”情况的发生。

2.2定向天线的安装

(1)定向天线按集化方式分为: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按增益(放大倍数)分为:高增益天线和普通增益天线,大于15dB的天线是高增益天线,小于15dB的是普通增益天线,一般高增益天线的外观是又宽大、长度又长。

(2)安装定向天线的抱杆应和铁塔连接牢固,和地面垂直,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一般普通定向天线的抱杆长度在1.5--2米之间,高增益天线的抱杆长度在3—3.5米之间。

(3)双极化定向天线一个扇区一般安装一个天线,一般把朝向正北或接近正北的方向定义为一扇区(即我们常说的0度),朝向东南的方向(即我们常说的120度)定义为二扇区,朝向西南的方向(即我们常说的240度)定义为三扇区。实际天线角度方向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

(4)单极化定向天线一个扇区一般安装两个天线,定义主收发和分集天线的惯例是:单极化天线:站在铁塔平台上天线的后面,面向天线后背板,左侧的为主收发天线,右侧的为分集接收天线,顺时针旋转一圈;双极化天线:站在铁塔平台上天线的后面,面向天线后背板,一般定义左侧的+45度接口为主收发天线,右侧的—45度接口为

分集接收天线。

(5)单极化定向天线后背板一般有两个连接臂(带转轴的螳螂臂),双极化定向天线后背板一般有三个连接臂(带转轴的螳螂臂),在把连接臂固定在抱杆、紧固螺丝时千万要均匀用力,防止用力过大螺丝滑丝,一定要把螺丝的双背母全部拧上。

(6)定向天线一般都是正安装(即和馈线连接的接口朝下),在组装天线时,一定要把天线上端调节天线内腔体气压的螺丝孔的螺丝拧上,朝下的出气孔不能堵上。

(7)在选择同一个扇区的两个抱杆时,要满足以下数字的要求:同一扇区两天线的间距要大于3米,相临扇区的间距要大于1米,千万不能使同一个扇区的两个天线在一前一后的方向上。

(8)在调整定向天线的倾角时,往往是人站在抱杆支臂上,由于人本身重量的影响,同扇区两天线的倾角经常不一致,要把修正参数考虑进去,规范规定:天线的倾角误差应在正付1度内,方位角在正付5度内。

(9)天线标牌标注方法: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表示小区,第二位表示天线,中间用减号分隔。例如:1-1,1-2,2-1,2-2,3-1,3-2。

3.馈线的布放工艺要求

(1) 目前基站大部分都是使用的高物理发泡藕芯同轴电缆,馈线的好坏、损伤程度和固定的牢固程度决定了信号的衰耗程度,所以在运输和装载时,电缆盘只能竖直放置,根据实际测量的天线到机房的

长度在整盘电缆上截断电缆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用重物压伤、踩踏、挤损,不能把铜屑、杂物和水掉进馈线内芯,截断的馈线横截面要马上用防水胶带缠裹好。

(2) 一般铁塔站的垂直走线架,馈线应80—100厘米固定一次,水平走线架100厘米固定一次,把馈线固定牢固的同时,馈线卡子的背母螺丝也要拧紧。馈线在和铁件接触的一些特殊部位要用卡子进行固定和隔离,防止被铁件挤伤。

(3) 规范要求:7/8馈线的弯曲半径是260厘米;1/2软跳线的弯曲半径是150厘米;1 7/8粗馈线的弯曲半径是560厘米。

(4) 馈线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交叉、不能被划伤、不能破损、不能进水。铁塔站馈线的垂直部分安装时不应该选择在垂直爬梯有避雷针下引接地扁钢的那一侧,更不应该紧挨着避雷针下引接地扁钢。

(5) 馈线在穿入机房馈线窗时,要注意预留防水弯,馈线的防水弯一定要符合完弯曲半径的要求。

(6) 馈线进入机房后的长度至少要大于1米以上,以利于连接头的操作和固定,因机柜太靠近馈线窗需减少馈线的室内长度时,在保证不少于1米的情况下,现场做1/2软跳线进行连接。

(7)平台上馈线要围绕护栏同一方向安装,用馈线卡子进行固定,扇区与扇区之间不能交叉,馈线卡子打成上中下3层,同排卡子只能打同扇区馈线,在馈线与软跳线连接处应加装1组卡子。详细布放方法见附图;

(8) 电调天线控制线必须安装避雷器,每个避雷器必须独立接地,用绿色线径8毫米的接地线。

4.馈线头的安装、连接和防水的要求

(1) 馈线头的安装一定要在督导的指导下安装,应根据不同类型和型号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应准备比较齐全的专用安装工具,在截断馈线和上牢馈线头时,要注意铜屑和杂物不能进入馈线芯里,扭矩不能超过说明书的数值,要使用附带的专用凡士林润滑油,馈线头安装好后,还应经过晃动以检验连接的牢固程度。

(2) 在连接馈线头和1/2跳线头或者1/2跳线头和天线连接时,应先用手左右晃动头使其完全连接上后,用手均匀用力上紧丝筘后再使用专用力矩扳手直至把丝筘完全拧紧。

(3) 室外各种连接头和接地套件都应严格防水,连接头连接完成后,应先使用自粘胶带在接头部位缠裹5层以上,注意自粘胶带的拉伸度不能超过自身的60%,自粘胶带缠裹完成后要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然后再缠裹5层以上的防水胶带,注意防水胶带不能超力拉伸,最后几圈应轻轻的缠裹后,用割刀割断胶带,用手用力按压几次使其包裹严密。

(4) 各种室外连接头在缠裹防水胶带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流水的方向,使胶带的缠绕方向顺着流水的方向是上曾压下曾(即常说的顺茬),不能做反(即常说的逆茬);缠裹馈线接地套件时应先把胶泥缠在剥开的裸露铜馈线上,使其缠绕的比较圆弧流畅后,再用防水胶带缠包好。

六、防雷与接地的要求

1.总则:

按照信息产业部部颁《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执行。

2.供电系统的防雷接地要求

(1) 电力线引入如前所述,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也可采用直埋方式(穿管或采用铠装电缆),直埋长度不少于15米,钢管或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

(2) 设备电源线、控制线应采用绝缘阻燃软电缆,零线应直接接地。

3.天馈线系统防雷接地要求

(1) 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应有完善的防直击雷及二次感应雷的防

雷装置。

(2) 铁塔避雷针应设置专用雷电流引下线,材料宜采用40x4镀锌扁钢引入地网,扁钢敷设路由远离馈线爬梯,沿塔角向下敷设。

(3) 天线应在避雷针的450伞状保护范围之内。

(4) 馈线应在铁塔平台上做一级接地,二级地在过桥拐弯处向上1.5m处、三级地在进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当过桥过短时一级地做在过桥拐弯处向上1m处,二级向上延伸5米)。当铁塔高度大于等于60米时,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5) 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配电箱、电池架等均应作保护接地。

4.基站的联合接地系统

(1) 移动基站地网的组成: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联合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2) 基站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接地电阻值可小于10Ω。

(3) 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如下图

所示。

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

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示意图

(4) 机房地网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

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接地网。

(5) 铁塔地网:当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铁塔地网应延伸到塔基四脚外1.5米远的范围,网格尺寸应不大于3m×3m,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

(6) 铁塔四个脚均要接地。

(7) 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地网边缘30m以内时,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至少

有两处连通),以相互组成一个周边封闭的地网。

(8) 接地系统所有焊点均应作好防锈处理。

5.接地体的要求

(1) 采用热镀锌钢材,接地极采用50mm×50mm×5mm角钢,连接、引入扁钢采用40mm×4mm扁钢。

(2) 接地极长度宜为1.5~2.5m,垂直接地极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2~1.5倍。

(3) 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6.接地引入与接地窗的要求

(1) 接地网至机房底层接地汇集总线(MGB)宜采用扁钢,引入长度不宜超过30m,并应作防腐、绝缘处理,并不得在暖气地沟内布放,埋设时应避开污水管道和水沟。

(2) MGB至基站室内接地窗(IGB)、室外接地窗(EGB)。主接地线应采用70~95mm2铜芯电缆。所有地线用黄绿色标记。

(3) 接地铜排有足够的孔洞并配置M8的镀锌或不锈钢螺丝。为防止氧化,铜排需镀锡。室外接地排应靠近馈线窗用绝缘子安装于墙面,位置不得高于此处馈线接地点。

(4) 接地线宜短、直,不要有回弯或向上拐弯,最小弯曲半径7.5厘米。

如下图所示:

基站系统接地要求图

(5) 馈线接地处有防水措施。接地线的馈线端要高于接地排端,馈线与接地线接头朝下,接头紧密,走线要朝下。

(6) 接地线与馈线的连接处一定要用防水胶和防水胶布密封防水处理。

(7) 馈线接地处水平走线时要求有明显的回水弯,地线最低点要低于接地点10厘米。垂直走线不要求有回水弯。

七、机房土建要求

(1)机房的平面尺寸布置及室内净高要求应满足工艺设备布置使用要求。

(2)机房宜采用砖混结构,做好屋面防水。

(工程建设标准)机房建设验收标准

信息机房建设验收标准

目录 一.机房建设标准概览 (1) 1.机房内环境要求 (1) 2.尘埃数量 (1) 3.照明 (1) 4.供配电系统 (1) 5.建筑结构 (2) 6.防雷接地 (2) 二.国家规范标准相关条款 (2) 1.国标名称 (2) 2.机房验收规范 (3) 2.1.室内装饰装修 (3) 2.1.1.吊顶 (3) 2.1.2.隔断墙 (3) 2.1.3.地面处理 (4) 2.1.4.活动地板 (4) 2.1.5.内墙、顶棚及柱面的处理 (5) 2.1.6.门窗及其他 (5) 2.1.7.施工验收 (5) 2.2.供配电系统 (6) 2.2.1.电气装置 (6) 2.2.2.配线及敷设 (7) 2.2.3.照明装置 (8) 2.2.4.施工验收 (8) 2.3.防雷与接地系统 (9) 2.3.1.防雷与接地装置 (9) 2.3.2.接地线 (10) 2.3.3.施工验收 (10) 2.4.空调系统 (10) 2.4.1.空调设备安装 (10) 2.4.2.其他空调设施的安装 (11) 2.4.3.风管、部件制作与安装 (11) 2.4.4.空气调节系统调试 (12) 2.4.5.施工验收 (13) 2.5.综合布线 (13) 2.5.1.线缆敷设 (13) 2.5.2.施工验收 (15) 2.6.监控与安全防范 (16) 2.7.消防系统 (18) 3.工程竣工验收与交接 (19) 三.附录 (20)

一. 机房建设标准概览 1.机房内环境要求 2.尘埃数量 机房内尘埃的粒径大于或等于0.5μm的个数是否小于或等于18000粒/cm3(相当地50000粒/英尺3) 3.照明 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8m处,照度是否不低于300lux,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不低于200 lux。 事故照明:计算机机房、终端室的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是否低于5 lux。 4.供配电系统 频率:50Hz 电压:380V/220V 相数:三相五线或三相四线制/单相三线制 电源参数依据计算机性能允许的变动范围: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 要求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B级机房技术规范要求 一、项目概况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位于机关园区5号楼首层西侧,分为主机房区域、支持区域及辅助用房区域。其中主机房区域面积约为40M2,支持区域约为 20M2,辅助用房区域约为20M2。 主机房区域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机柜摆放区)。支持区域包括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UPS及电池摆放区)。辅助用房区域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监控屏幕及监控席位)。XXX机关信息化机房按照B级机房进行设计。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定位为XXX园区算机网络中心,为建筑群系统的弱电间和各分布区域设备机房等服务区域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并为各弱电子系统前端设备信号传输提供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 本项目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分项工程(或子系统): 机房建筑装修工程 供配电及UPS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安防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 KVM系统

消防系统 网络设备及网管系统 光缆敷设及熔接 配线间整理及墙面装修 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 二、建设原则 XXX机关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应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长远规划,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性 高可用性 可管理性 绿色节能、环保 先进性与经济 舒适性 规范化与标准化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保密性 三、建设依据 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以下标准及规范,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 2015年2月

目录 一、总则 (1) 二、规范引用文件 (2) 三、新增机房建设要求 (3) 1 新增机房总体要求 (3) 2 自建砖混机房 (4) 3 地面活动机房 (5) 4 屋面活动机房 (7) 5 租用机房 (8) 5.1租用机房总体要求 (8) 5.2租用机房装修要求 (9) 5.3租用机房的负荷分担 (10) 6 机房布置要求及布置模板 (11) 6.1新建标准机房摆放布置(5米×3米) (11) 6.2新建标准机房摆放布置(5米×4米) (11) 6.3紧凑型机房摆放布置(5.7米X2.2米) (12) 7 围墙及排水沟等其他土建部分 (13) 7.1围墙 (13) 7.2排水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堡坎 (13) 7.4其他 (14) 8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14) 8.1新建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14) 8.2租用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16) 9 集装箱式机房 (16) 10 活动机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现网机房改造 (20) 1 砖混机房或活动机房改造措施 (20) 2 活动机柜改造措施 (20)

一、总则 为规范网络工程建设,提高工程的实施质量,特制定本建设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分为新增机房和机房改造两部分内容,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业务范围内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基站配套机房工程建设。机房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验收在遵从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规范的同时必须遵从本指导意见。 在本指导意见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不一致时,应执行其中相对较高的标准。

机房建设标准要求【最新版】

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 1.电力供给稳定可靠,交通通信便捷,自然环境清洁; 2.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3.远离水灾火灾隐患区域,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4.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确定主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和经济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房,必须具备安装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5.电子信息系统主机房建设面积(尚未确定设备规格的情况下)的计算公式:A=KN。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3.5-5.5(㎡/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6.电子信息系统辅助区面积宜为主机房1倍。 二、电子信息系统办公区面积计算 1.短期或临时用户工作室的面积可按3.5~4m2/人计算; 2.长期工作人员的办公面积可按5~7 m2/人计算。 三、环境要求

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电信息系统机房A级标准 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1)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2)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和辅助区

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3)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4)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 (5)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70%。 四、建筑要求 1.一般规定 (1)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并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艺要求。 (2)变形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3)主机房和辅助区不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不应与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为邻。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等要求。

机房工程建设规范标准

营业部机房工程建设规范标准 第一章机房场地环境要求 1.1目标 根据相关规范或标准,建设安全、可靠、合规的机房场地环境。 1.2相关规范或标准 ●《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 ●《中国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规范JR/T 0023—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1.3规范细则 1)机房工程承建商应具有国家有关部门相应的施工资质证书,包括装修工程、系统集 成、强电施工资质、网络集成等。 2)机房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防强电磁干扰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避让主干电 力电缆穿越场所,无供水和消防管网经过。 3)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4)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中间位置。 5)机房实际使用面积要满足使用需要,不能过度拥挤。 6)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的要求确定,宜为2.4~3.0m。 7)计算机机房楼板荷重依设备而定,宜采用B级:≥300kg/m2,设备放置地应考虑地 面承重,应尽量选择有主干墙、承重墙的位置放置,必要时进行地面加固。 8)具有机房独立使用的空调的安装条件(室外机组安装位置、方便排水等)。 9)开机时机房温度15-25℃(不得凝霜)。 10)相对湿度45-65%。 11)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300 lx。 12)计算机系统停机时机房内噪声在机房中心处测试应小于65 dB(A)。 13)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0.15 MHz~1 000 MHz时不大于126dB。 14)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 A/m(相当于10 Οe)。

基站机房施工规范

一. 基站内部设备摆放标准 1.总则 (1)新建基站应满足2G、3G共站需求。 (2)新建基站应满足房屋承重安全要求。 (3)各类设备摆放合理,满足布线工艺要求。 (4)为方便承重改造,电池尽量安排在机房短边的承重墙上。 (5)开关电源与馈线窗分别位于机房两端。 (6)租用一层机房不涉及承重,参照自建机房摆放设备。 (7)长方形机房:电池靠近机房短边与主设备列架垂直摆放。 (8)相邻的两间机房:基站主设备单放一间;电池、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柜安排在另一房间,配套设备摆放标准同长方形机房。 (9)其他类型机房:待承重改造确定后,综合考虑其他专业摆放设备。 (10)具体的设备摆放请参考附图。 2.基站机房面积的建议 考虑现有机架的数量以及未来3G系统设备的摆放和满足基站承重要求,建议租赁机房的使用面积不小于6米x4米x3米(长X宽X高),底层不小于5米X3米X3米,如上述两种面积均不能达到(比如4米x3米),可考虑租赁两间,主设备占用一间,配套设备摆放在另一间。 3.基站主要设备摆放标准 (1)基站馈线窗位置原则上应固定于房屋长方向两端墙上,下沿距离地面2.4m,房高不低于2.7米(梁下沿);馈线洞尺寸为400mmx300mm(不一定是这个尺寸)。 (2)走线架位置为馈线窗正下方,下沿距地2400mm;如果因房屋结构限制,走线架也可安装在馈线窗正上方。 (3)楼板荷重(均重)小于500Kg/M2(一般在100-200),主设备和整流器安装位置必须铺设槽钢加固。机房承重小于1000Kg/ M2的机房,蓄电池安装必须平铺,或使用槽钢架空安装在承重墙或梁上。(24墙37墙指墙砖厚度厘米) (4)主设备槽钢位置与走线架外沿平齐;蓄电池槽钢必须安装在承重梁或者承重墙上,距离后墙面不小于20cm,根据蓄电池规格可合理变化。 (5)对于诺基亚DE34设备,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对于诺基亚ULTRASITE设备, 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主设备可以自右向左排列,也可以自左向右排列。对于摩托罗拉设备,可按照开关电源、传输综合架、基站主设备自右向左排列;也可按照开关电源、基站主设备、传输综合架自右向左排列,但要预留主设备扩容机位;相邻机柜间距不得超过2mm,并且设备前平面在一条线上。机架水平误差小于2mm,垂直误差小于3mm。(顺序不一定是这样) (6)电池组固定于槽钢上,平行排列,后沿距离墙面10cm;两组蓄电池之间应预留不小于20-30cm的间距。 (7)地排、监控箱、防雷箱固定于馈线窗所在的墙面上或两侧墙面。

(工程建设标准)机房建设标准

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 第2.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2.2.2-1) 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 K——系数,取值为5~7;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 (2.2.2-1)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 第2.3.1条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计算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 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 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

★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 0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 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 ★机房装修系统 ★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DDN、卫星线路等布线) ★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

通信基站规范

机房装修: (1)荷载抗震加固 1)基站机房防雷、防震、接地应符合按照《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 5003-2005)要求。地面匀布荷载应大于 600kg/m2(同机房内有更高荷载要求设备,按高荷载计),不能达到的采取承重加固措施。 2)楼面为预制板楼面时,应加强楼面的整体性,防止产生裂缝。对于租用房屋经改造作为机房使用的,应采用加固措施,尽量使设备及蓄电池组的荷载直接分散到承重墙上。 (2)基站外环境要求 1)站房附近无垃圾、积水,站房围墙内无垃圾、工程遗留物等。 2)独立建站,需有围墙,围墙门完好、围墙无缺口,能正常关锁、隔离。 3)围墙外排水设施齐全,四周排水孔畅通,地基稳固无沉降,围墙无裂痕。 4)散水坡完好,无断裂和塌陷现象。

1.2基站机房环境 (1)基站大门 1)机房门采用钢质防盗门,门外开,防盗门不应有损坏或腐蚀生锈痕迹, 门锁不锈蚀,打开容易、防盗性能良好; 2)基站防盗门外侧应有醒目、统一的警示牌。 (2)基站窗户、地面、墙面 1)机房窗户应不受阳光直射,受阳光直射时需用遮光纸做避光处理或用隔热板封闭窗户。 2)机房室内净空高度≥2.8m。 3)地面材料:已建站地面不起尘,新建基站地面采用水磨石、半硬质塑料、地板砖等防火材料铺设,地面应干净整洁,不起尘,不应堆放杂物。 4)墙面、天花板面层材料:乳胶漆,漆面无剥离、脱落现象; 墙面应平整、光洁、无裂缝、不掉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线脚,以免积聚尘土,墙面涂刷无光白色油漆;机房墙面和机房顶不应有渗水现象或潜在渗水隐患。 5)机房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耐久、不起灰、阻燃性的材料。无人值守基站机房内不作装饰性装修。不得使用木地板、木隔墙、吊顶及塑料壁纸等材料,严禁装饰木墙裙。

中国铁塔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Q/ZTT 1006-2014 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试行) 版本:V 1.0 2015-01-06发布2015-01-07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技术指导意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基站机房建设上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机房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指导意见主要对新建基站机房设计、标准机房方案选型做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技术要求 (3) 4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3) 4.1土建机房 (3) 4.2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 (9) 4.3油机房 (13) 5标准机房方案 (15) 5.1适用范围 (15) 5.2标准化机房选择 (15) 6非标准机房 (16) 附录A 推荐标准技术方案平面图 (17) A.15米×4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 A.25米×3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 A.3 5.7米×3.8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 A.4 4.85米×2.85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 A.5 5.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 A.6 2.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 附录B 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部分 (20) B.1噪音类别 (20) B.2适应区域 (20) B.3夜间突发 (20) B.4区域时间 (20) II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B级机房技术规范要求 一、项目概况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位于机关园区5号楼首层西侧,分为主机房区域、支持区域及辅助用房区域。其中主机房区域面积约为40M2,支持区域约为20M2,辅助用房区域约为20M2。 主机房区域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机柜摆放区)。支持区域包括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UPS及电池摆放区)。辅助用房区域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监控屏幕及监控席位)。XXX机关信息化机房按照B级机房进行设计。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定位为XXX园区算机网络中心,为建筑群系统的弱电间和各分布区域设备机房等服务区域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并为各弱电子系统前端设备信号传输提供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 本项目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分项工程(或子系统): 机房建筑装修工程 供配电及UPS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安防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 KVM系统 消防系统 网络设备及网管系统 光缆敷设及熔接 配线间整理及墙面装修 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 二、建设原则 XXX机关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应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长远规划,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性 高可用性 可管理性 绿色节能、环保 先进性与经济

舒适性 规范化与标准化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保密性 三、建设依据 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以下标准及规范,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一)机房装修标准和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机房建设标准

目录 一、物理安全(三级建设-国标GB/T 22239—2008)............................................ 物理位置的选择(G3)................................................................... 物理访问控制(G3)..................................................................... 防盗窃和防破坏(G3)................................................................... 防雷击(G3)........................................................................... 防火(G3)............................................................................. 防水和防潮(G3)....................................................................... 防静电(G3)........................................................................... 温湿度控制(G3)....................................................................... 电力供应(A3)......................................................................... 电磁防护(S3)......................................................................... 二、建设必要条件......................................................................... 设计及验收依据......................................................................... 机房环境必要条件....................................................................... 机房建设内容........................................................................... 三、建设要求............................................................................. 机房装饰装修系统....................................................................... ..................................................................................... 地面................................................................................ 天棚................................................................................ 墙、柱面............................................................................ 隔断................................................................................ 门窗及其它.......................................................................... 供配电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机房空调系统........................................................................... ..................................................................................... ..................................................................................... ..................................................................................... ..................................................................................... 新风系统............................................................................... ..................................................................................... ..................................................................................... ..................................................................................... ..................................................................................... 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系统................................................................. ..................................................................................... .....................................................................................

铁塔公司管理系统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文档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Q/ZTT 1006-2014 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试行) 版本:V 1.0 2015-01-06发布2015-01-07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技术指导意见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在新建基站机房建设上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基站机房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技术指导意见主要对新建基站机房设计、标准机房方案选型做出规定和要求。 本技术指导意见由中国铁塔股份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技术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 (2) 3基本技术要求 (3) 4基站机房技术要求 (3) 4.1土建机房 (3) 4.2彩钢板机房、一体化(集装箱)机房 (9) 4.3油机房 (13) 5标准机房方案 (15) 5.1适用围 (15) 5.2标准化机房选择 (15) 6非标准机房 (16) 附录A 推荐标准技术方案平面图 (17) A.15米×4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 A.25米×3米土建机房布局示意图 (17) A.3 5.7米×3.8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 A.4 4.85米×2.85米彩钢板机房布局示意图 (18) A.5 5.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 A.6 2.7米×2.2米一体化(集装箱)机房布局示意图 (19) 附录B GB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部分 (20) B.1噪音类别 (20) B.2适应区域 (20) B.3夜间突发 (20) B.4区域时间 (20)

(整理)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1.1.1机房建设要求 1.1.1.1 机房建设及相关标准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 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462-2008)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6.《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7.《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1.1.1.1.1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 准,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基站市电引入施工规范

页眉市电引入施工规范 网络部传动中心 2016年8月03日

目录 一、市电引入类型概述 二、市电引入要求 1、市电引入线径要求 2、自建基站(机房)的市电引入要求 3、租用民房的市电引入要求 4、安全、文明作业要求 5、电表安装要求 6、变压器安装要求 三、市电引入施工标准 1、直埋施工标准 2、架空施工标准 3、搭火点施工标准 4、交流配电箱施工标准

一、基站市电引入类型概述 目前基站的交流供电基本以当地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而市电引入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自建机房类,原则上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一路10KV高压 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为基站设备供电; 自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一路380V 或220V至基站,为基站的设备供电。 2)租用民房作为机房类,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 站,就近从电力传输线缆处取电引至电表,再从电表引至基 站。 3)新建拉远站、室分站点、灯塔站点,一般就近从电力传输 线缆处取电引至电表,再从电表引至基站。 二、市电引入要求 1、市电引入线径要求 农村和乡镇基站只考虑2G 设备供电需求,交流电源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 选定),电力线缆线径应不小于4*25mm铝芯。 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考虑2G 设备、3G 设备、4G 共址,交流市电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20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30kVA 选定),电力线缆线径应不小于

4*35mm铝芯。 汇聚机房交流市电引入容量要求不小于30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50kVA 选定),电力线缆线径应不小于4*50mm铝芯。 核心机房根据实际容量需求和预期容量要求,配置电力线缆线径。 2、自建基站(机房)市电引入要求 变压器至基站机房的电力线根据各基站情况可采用地埋引入或采用架空引入,对采用地埋引入电力线的基站,电力线要求采用电力电缆,其线径要求为16mm2(20KVA)/25mm2 (50KVA) 多股铜芯金属护套电力电缆或电缆穿钢管方式,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二端应就近作接地处理,对采用架空电力线引入的基站,在终端杆处引入机房交流配电箱的电力线应采用16mm2 (20KVA)/25mm2(50KVA)的多股铜芯金属护套的电力电缆或 电缆穿钢管,并采用地埋方式引入机房,其电缆地埋长度应不小于30 米,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二端应就近作接地处理,如电缆埋设长度有困难,可采用沿机房四周地埋敷设的方法解决。3、租用民房的市电引入要求 从大楼的供电系统引至基站,导线在楼内走线的,采用绝缘护套电缆引入基站即可。若有部分导线需在室外走线,则可采 用金属护套电缆或绝缘护套电缆,室外部分穿钢管,引入基站,室外部分金属护套或钢管应就近作保护接地。如果租用民房的

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精华版

机房施工及验收规 范精华版

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精华版) 一、总则 1.0.1 为了确保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施工及验收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主体工程已完成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 1.0.3 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要求应按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现行规定执行。 1.0.4 承接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签发的资质等级证书。 1.0.5 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施工,设计变更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或签证。 1.0.6 施工单位必须作出施工组织设计。 1.0.7 工程所用材料应检验,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1.0.8 工程所用设备、装备均应开箱检查,其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和技术文件齐全。

1.0.9 工程所用材料、设备、装置的储存环境和方法及装卸搬运方式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1.0.10 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有现场施工记录或相应资料,并由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1.0.11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标准规范。 二、室内装修 2.1 一般规定 2.1.1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室内装修工程施工验收主要包括吊顶、隔断墙、门、窗、壁纸、地面、活动地板的施工和验收及其它室内作业。 2.1.2 室内装修作业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1.3 对有空气含尘浓度要求的房间,在施工时应保证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清洁。

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1.1.1 机房建设要求 1.1.1.1机房建设及相关标准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 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 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 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 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 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462-2008)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6.《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7.《供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2-95)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1.1.1.1.1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 准,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机房建设标准与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施行日期:2009年6月1日) 1 总则 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computer room 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area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administrative area 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2.0.7 场地设施infrastructure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的设施。 2.0.8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经辐射或传导的电磁能量对设备或信号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 2.0.9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的穿透。 2.0.10 电磁屏蔽室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专门用于衰减、隔离来自内部或外部电场、磁场能量的建筑空间体。 2.0.11 截止波导通风窗cut—off waveguide vent 截止波导与通风口结合为一体的装置,该装置既允许空气流通,又能够衰减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