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特色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的诗歌沿袭了魏晋诗歌的朴质风格,进入了更为精致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朴质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他继承了古代农业诗歌的优良传统,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他的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歌的新题材,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为诗歌世界增添了一抹生机。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第一,陶渊明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由衷的喜爱。第二,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第三,陶渊明田园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这些田园诗寄托了自己的社会思想。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

建的剥削。“桃花源”这个空想社会,本身就是对当时晋代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陶渊明的笔下的“桃花源”对后世的影响是强烈的、积极的。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他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是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而有意境。《归园田居》其一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第二,是平淡而又淳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这主要是说陶渊明诗歌的语言风格。在诗里,一切如实说来,都是极普通的田家语,甚至很少用形容词,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既平淡自然,又亲切淳真。第三,是平淡与豪放。这是指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多样性,由于诗歌的内容不同,风格也不完全一样,他的田园诗显现出来的是闲散冲淡,而一些咏史等诗却是豪放有力。

陶渊明的诗题材贴近生活,思想感情深刻。陶渊明的作品大多以农村的日常生活为内容,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题材。陶渊明诗歌的优点在于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热烈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特色 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的诗歌沿袭了魏晋诗歌的朴质风格,进入了更为精致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朴质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他继承了古代农业诗歌的优良传统,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他的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创了田园诗歌的新题材,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为诗歌世界增添了一抹生机。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第一,陶渊明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由衷的喜爱。第二,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第三,陶渊明田园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这些田园诗寄托了自己的社会思想。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内容及其语言特点

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内容 及其语言特点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一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在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历史上亦是一位贡献非常大的人。他在文学题材、审美情趣、人生境界、艺术境界等方面,对我国文学思想史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是划时代的进步。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第一个贡献,就是开创了田园诗。而陶渊明那高洁出世的伟大人格更为后人所称颂。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这就是后人向陶渊明的最高致敬!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所以陶渊明的文风清新自然,语言本色精致,意境浑然天成。在陶诗中找不

到瑰丽的辞藻,奇特的意象,但读过之后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正如朱熹《朱子语类》所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笔者不断揣摩,从三个方面对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魅力进行分析: 第一,创作的独立。东晋初期,玄学十分盛行,士人普遍将热情倾注于玄学,而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就某种程度而言,玄言诗已经失去了诗歌的文学趣味。 陶渊明一生大部分时间,正是生活在玄言诗弥漫的时期,在那样的诗歌创作风气中,陶渊明将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成功的将“自然”提升到一种“美”的境界,开创了田园诗的题材,陶渊明的田园诗向当时的玄学风气吹来一股清新自然的风,让他之后的文风为之一变。 与陶渊明同时代的文人,把山水带到文学当中来了,山水从此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文人心中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这个“山水”只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来看的,是一种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他们虽然身在“山水”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陶渊明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巅峰之作。陶渊明的田园诗描绘了自然、农村和人民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其艺术风格深受后人喜爱和影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一、自然描写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自然描写为主,其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特色。他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美的神韵和生命力。例如《桃花源记》中写到:“水出桃花源,天开雪后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段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清澈的水、明媚的天、明月和人们的倒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 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反映了自然的无情和残酷。例如《归园田居》中写到:“野田耕不尽,村落尽还乡。烟村四五家,竹市七八间。”这段诗描绘了一个废弃的农村,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反映了自然力量的无情和人类命运的脆弱。 二、情感表达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情感表达丰富,其艺术风格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他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桃花源记》中写到:“群鸥飞上碧霄空,万里无云海潮生。日映岚光彩可人,芳草萋萋醉迷情。”这段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

的批判。例如《归去来兮辞》中写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段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 社会黑暗和人性扭曲的不满和批判。 三、艺术形式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形式多样,其艺术风格具有典雅唯美的特点。他的田园诗既有绝句、律诗、词牌等传统诗歌形式,也有七绝、六言等新诗体形式。例如《归去来兮辞》采用了古体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而《桃花源记》则采用了散文的形式,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也注重语言的艺术表现。他运用古朴、简练、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归园田居》中写到:“野田耕不尽,村落尽还乡。烟村四五家,竹市七八间。”这段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典雅唯美的艺术风格,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和情感表达。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文化名人,他的田园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背景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在唐代盛行的“山水田园”文化的背景下诞生的。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以山水田园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情怀和深刻的人文思想。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是在这个时期中诞生的。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自然美的表现 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了自然美。他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在他的诗中,山水树木、花草鸟兽、风雨雷电等自然元素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神秘。例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和《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都表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2、人文情感的抒发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美,还表达了他对人文情感的深刻抒发。他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感悟和思考。在他的诗中,人们的情感和自然的美被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例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

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等诗句,表达了陶渊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意境的营造 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的营造。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妙。在他的诗中,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被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例如《桃花源记》中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等诗句,表现了陶渊明对人类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价值 1、传承中华文化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通过对自然美的表现和人文情感的抒发,陶渊明的田园诗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启迪人类思考 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表现,启迪了人类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让人们重新认识自然,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更加珍视自然,更加关注人类的幸福生活。 3、艺术欣赏的价值 陶渊明的田园诗通过对自然美的表现和人文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成为了艺术欣赏的佳作。它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神秘,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深刻。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一、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清人方东树曾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①四个“真”字,可见他的田园诗真实感之强,自然气之盛。从整体来看,他所作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来自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如: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以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二、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主要体现在情、景、事、理的交融统一上。 诗歌创作中,情、景、事、理的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了情的理更是索然无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作品便失去了他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和花卉草木都包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诗中景、情、事、理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都能享受到无尽的美。 三、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

陶渊明具有丰富的人生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用华丽的词藻来修饰,不用像雕刻家那样精雕细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从而达到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的诗意境高远,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也奇异巧妙,真是巧夺天工,而不见斧凿之痕。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丰富,意韵深厚,艺术风格上恬淡自然、醇厚隽永;艺术境界上高远拔俗、天然浑成;语言上自然本色、精练传神。尤其是田园诗这种新题材的开创,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审美类型,一种韵味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平淡之美,成为“开千古平淡之宗”。为后人的诗歌创作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有力地推动了以后历代诗歌艺术的发展,实在是功不可没,继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 诗歌风格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无论在叙事、写物还是描景上都是朴质无华的。诗歌的内容 贴近生活,思想感情非常的浓厚真切。陶渊明的诗歌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描写的都是生 活中的寻常小事,虽平平淡淡,读起来却有滋有味。 诗歌风格二:浑融完备,意境深刻。 陶渊明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这些句子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把生活中的点 点滴滴写的诗意盎然,丰富读者的想象,好像在读者面前展示一幅生动有趣、意境深远的 画面。 诗歌风格三:语言质朴,生动绝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核心思想,在诗歌的著作中当然也不例外。他的语言质朴实在, 不娇柔不造作。就如同本人一样,陶渊明在仕途上始终保持着品德节操的纯洁。因人格的 '坚定与生活体验高度合一,创作出来的诗句就很有感染力。 诗歌风格四:题材广为,风格多样。 陶渊明的诗歌可以分为五大类,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田园 诗和咏史诗是陶渊明的主要创作,也是他成就的代表。田园诗表达的是陶渊明向往追求的 田园生活,抒发悠然自在、知足淡泊的思想情感,体现陶渊明追求真的人生哲理;咏史诗 是陶渊明继承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咏史的同时又抒发情怀,展现一种大气豪迈的风格。 1、太少并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3、未言心相醉,无此直奔杯酒。 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人生似幻化,终山药空无。 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存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 10、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探究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探究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探究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杰出的诗人。他因对黑暗现实和官场生活的不满,而弃官归隐,回归农村后,创作了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诗篇,开创了田园诗派,在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且从其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两方面来探析其诗歌对中国诗歌史的奉献。陶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达三方面:1、厌恶憎恨官场污浊生活与黑暗现实;2、热爱田园自然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3、固穷守志,坚持节操。陶诗的艺术风格表现在三方面:1、清新真切,闲适淳朴的审美追求;2、朴素自然,而意蕴深邃;3、情景相生,形象鲜明。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派;思想内容; 艺术风格东晋时期,诗坛几乎被玄言诗笼罩着,玄言成分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了“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以宣扬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东晋末年,才出现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东晋文坛带来清新的气息。陶诗的出现,使得诗歌艺术的脉膊重新接上,增添了新的、充满生机的元素。陶渊明承袭了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能到达的高度,成为中国文坛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1陶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这与他鲜明独特的人格分不开。文如其人,在陶渊明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表达,我们在阅读分析他的诗文时,从中就能体会他的思想内涵和诗歌的独特风格。 1.1厌恶憎恨官场污浊生活与黑暗现实。 陶渊明早年就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之志,但最终走了一条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洁身自爱,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无声抨击的好道路。晋、宋时期,门阀等级森严,刑罚因贵贱异施,嫁娶只能门当户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庶之分壁垒森严,造成极为腐朽、庸俗的社会风气。官场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令人触目惊心。陶渊明对这种黑暗、污浊生活极为憎恶痛绝,在他笔下充分表达这种批判精神。?感士不遇赋?揭露当时社会道德败坏,持不同意见的遭到诽谤,善良耿直受到诬蔑,忠奸莫辨。他明白酿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黑暗封建专制制度。诗中所谓“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比喻黑暗的政治,犹如宏罗密网,总是有才华的正直之士遭到压制摧残。诗中历举仁人志士的不公平待遇,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制度,把当时的官场视作“泥潭〞,把争权夺利的朝野喻为“市侩〞。 陶诗歌颂美好事物,从侧面挖苦政局时弊。?桃花园记?描写了桃花源的理想社会,以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热爱劳动为特质,这些是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否认。假假设没有对时代的感愤,对社会的反省,根本不可能有“世外桃园〞这种臆想的产生。?咏荆轲?等诗篇更表现他对腐败政治猛烈批评和强烈对抗,被鲁迅誉为“金刚怒目式〞之作。 1.2热爱田园自然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 陶渊明和当时政局格格不入,厌恶上层社会的虚伪,相互倾轧与官场上的无聊应酬而归隐。他作品的田园风光往往是恬淡静谧,生活闲适淳朴,无不感到自由自在的人生乐趣。或春游,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田园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思想主题上,他的诗歌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抒发自己参加农耕的深切体会,赞美农业劳动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艺术风格上,陶渊明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善于从平凡事物中营造出不平凡,的意境,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并且他的诗含蓄深厚,意境深远,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这一动乱时期,我国涌现出嵇康、刘玲、谢灵运等一大批杰出诗人,而陶渊明则是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陶渊明因厌倦官场的黑暗与浮华,毅然归隐田园,过起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并以此为素材,创造了大量优秀诗歌,开创了田园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之前的中国古典诗歌相比,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 在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文人生活糜烂,意志消沉,老庄道学兴起,文人多纵情山水,以逃避现实,于是玄言诗和山水诗开始

盛行。而另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深感官场黑暗,于是弃官归隐,寻求人生的真谛,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的最典型代表,他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充分反映了这一现状 (一)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作于作者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之后,因此这些诗主要表达了田园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乐趣,反映了作者冲破藩篱后的怡然自得的心境。这是陶渊明田园诗最主要的主题。例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立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道出了作者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描写了乡村风光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恬淡,以及诗人对上层生活的厌恶,表明了他从此退隐并不再出仕的决心。而陶渊明的另一首诗《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更成为千古名句,集中体现了作者归隐后的喜悦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二)抒发自己参加农耕的深切体会,赞美农业劳动的美好 辞官隐退之后,陶渊明开始了田园生活。农业劳动是辛苦的,但诗人却沉浸其中,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他习惯于在优美静穆的自然环境下躬身农耕,与周围农民交往,逐渐产生了一种热爱农业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例如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中的第一首:“夙晨装吾驾,启途情已缅。鸟-欢新节,泠风送馀善。”抒发了

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

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 《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的艺术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渊明是一位擅长写山水田园类诗篇的诗人,他所围绕的主要思想是融入自然,热爱自然。他所写下的诗篇,词藻虽然不华丽,但是通篇追求的是自然之美,他的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追求真理、回归真实与自然。通过学习陶渊明的诗篇,可以读懂诗人内心的恬淡自然和淡泊名利的心境,陶渊明注重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悠然的脱俗心境。 1.田园风情的诗意文化 大多数诗人都对田园生活充满一定的向往,追究其根源,他们的这种心境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关。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当时东晋时期的政治极其腐败,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政治纠纷层出不穷。寒门难出贵子是非常符合东晋时期的政治格局,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庶族寒门,在当时皇权贵族掌握的政治局面中,是丝毫没有地位的。于是迫于世俗的无奈和内心的追求与向往,陶渊明走向了归田的道路,从此归隐于山水之间。归园田居就是这个时期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篇,在《归园田居》一诗中,作者将官场比作尘网,生动描绘出官场的生活既拘束又黑暗。自从解甲归田之后,诗人非常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纵情于大自然的怀抱,渴望没有官场纷扰的生活。 2.淡泊和谐的审美理想 2.1追求和谐的审美理想 从《归园田居》中我们能充分体会出诗人淡泊和谐的审美理想,这也是陶渊明田园山水诗篇的主要特点之一,淡然自足的情感倾泻,浑若天成的框架模式,组合成了山水田园的自然意境。陶渊明的每首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19279939.html,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作者:潘琳 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05期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所创作的田园诗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思想主题上,他的诗歌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抒发自己参加农耕的深切体会,赞美农业劳动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艺术风格上,陶渊明田园诗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善于从平凡事物中营造出不平凡的意境,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并且他的诗含蓄深厚,意境深远。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主题;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27-02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这一动乱时期,我国涌现出嵇康、刘玲、谢灵运等一大批杰出诗人,而陶渊明则是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陶渊明因厌倦官场的黑暗与浮华,毅然归隐田园,过起了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并以此为素材,创造了大量优秀诗歌,开创了田园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之前的中国古典诗歌相比,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主题 在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文人生活糜烂,意志消沉,老庄道学兴起,文人多纵情山水,以逃避现实,于是玄言诗和山水诗开始盛行。而另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深感官场黑暗,于是弃官归隐,寻求人生的真谛,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的最典型代表,他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充分反映了这一现状。 (一)描写恬淡静穆的田园风光,抒发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作于作者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之后,因此这些诗主要表达了田园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乐趣,反映了作者冲破藩篱后的怡然自得的心境。这是陶渊明田园诗最主要的主题。例如《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立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道出了作者辞官归隐的真正原因,描写了乡村风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及其艺术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及其艺术风格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也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其创作的田园诗成为了我国诗歌史上的璀璨瑰宝。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独到深邃的思想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经久不衰的魅力。本文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上呈现出其不得志的愁苦与乐享归隐生活的矛盾统一,同时具有语句平实、意境优美、情景交融的独特艺术风格。 标签:陶渊明田园诗思想艺术风格 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屡为贫困所迫。加之彼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国家分裂,时局混乱,民不聊生。黑暗的现实使得陶渊明对政治无比失望,选择了弃官归田的人生。然而田园生活的恬淡又正是陶渊明内心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是其情感的有力寄托。诗人寄情山水,内心恬淡安逸,尽情陶醉在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之中。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这种矛盾双生的背景下便促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独到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总体思想上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状态。从陶渊明的诗词行文中一方面反映出他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和郁郁不得的报国之志,另一方面从字里行间又不禁抒发了他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旷达情怀和自得其乐的恬淡安适之境。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巧妙的融合成了陶渊明田园诗自成一体的独特思想特征。 1.表达生活困苦及内心愁苦 1.1描写农村凋敝,反应生活困苦 《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诗中描写了荒墟、丘陇、井灶、残株等凋零破败的景象,展现出当时农村生活无限悲苦与凄凉之景。 1.2记述坎坷命运,倾吐内心愁苦 《杂诗》其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诗中写道:陶渊明虽然不停的亲自耕种,却还是经常饥寒以至于食糟糠。不奢望富裕的生活,只是希望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寺,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他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实只是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月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他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正文: 一、陶渊明的生平介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一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生活的东晋后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大动乱时期,同时又是一个多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和重新组合的新时期。陶渊明在青少年时期就过着“少而贫病,居无朴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①”的生活。他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所推崇。[1]他的高洁恬淡、质朴率真的个性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使他的田园诗显于后世,真正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并不是特别多,其中现存的诗作有120多首,除少数四言诗外,大多为五言。基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另一类则是自创新意,描绘讴歌天生活景象的田园诗,因其影响深远,也最具有文学价值,所以后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 陶渊明早年寄身仕途,受尽了宦海浮沉之苦,中年以后躬耕垄亩,饱经风霜雨露,到了晚年,更目睹了王朝换代的巨变。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从他的田园诗,我们还可以看出他的心灵深处的痛苦与矛盾。所谓“田园诗”,简单地讲,就是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是以田舍园林风光、农村耕作生活为题材,抒写隐居田园的生活和恬淡心境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普遍认为陶渊明是“田园诗”这一诗歌题材的开创者,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种来。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2]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争相传诵的一首田园诗,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如《饮酒》第五首: ①颜延元.《陶微士谏》.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1.

陶渊明诗歌思想及艺术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歌内容比较丰富,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田园诗;(二)咏怀咏史诗。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指陶渊明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大作家。 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透露了淳朴的田园气息,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芬芳,绘画出一幅幅农村生活的图画。 陶渊明田园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描写诗人躬耕田亩的作品。《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种豆南山下”,也许由于缺少耕作的技术,致使“草盛豆苗稀”,但他的劳动态度是认真的,清早下地,直至月升东方才归,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诗人也毫不在乎,他只希望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诗用极经济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绘塑了一个封建士大夫躬耕田亩的动人形象。“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正是在辛苦的劳动中,诗人明白了“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道理。随着诗人躬耕岁月的长久和生活的日益贫困,到了他五十二岁写《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时,他的思想认识更有所提高。诗云: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汛随清壑回。皭皭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这里,诗人归隐初期叹苦嗟劳的情绪已让位给对收成好坏的担忧。“不言春作苦”,当然不是不苦,但已无暇叫苦,唯一惶恐的是收成不好,眷眷于心的是秋收有望。因为收成的好坏关系着生活的温饱。 “饥者欢初饱”,正是久饥后吃了顿饱饭的人的真切感受,这绝不是饱食终日的封建贵族文人所能有的体会! 长期的躬耕田园,生活的日趋恶化,使他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地接近,与劳动人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诗人在一些田园诗中描写了他与劳动人民亲切的交往和深挚的友谊。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们所关心的也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在这里,诗人的心与劳动人民的心同一脉搏。 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陶渊明田园诗中确实也流露了悠然自得的闲适情趣。《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写他在“中夏”时节的清雅闲适的生活:堂前树荫浓密,清阴宜人,南风时来,吹人衣襟,诗人或读书弹琴,或自斟自饮,弱子在身旁游戏学语,诗人则遥望蓝天中飘荡的白云,油然而生怀古之情,流露出浓厚的地主 1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学艺术特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文学艺术特色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少时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曾经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花费了十三年的青春,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最终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过着长久隐居清闲生活,开始大量的田园诗歌创作,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得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渊明的田园诗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他开创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真实体验为他写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作了铺垫,从而奠定了陶渊明田园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不朽的地位。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使自己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在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更反映了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诗歌的形象中融入深刻的哲理,使平凡的素材、质朴无华的语言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 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魏晋时代文人仕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有著名的兰亭之游、金谷宴游风流千古;特别是山水、田园诗派均滥觞于魏晋时期。陶渊明更是造化所钟的“天生尤物”、是六朝时代的宁馨儿,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全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韵味极浓的冲淡之美,锤炼了质朴无华,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内容艺术的风格 陶渊明田园诗内容的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和田园景色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将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以田园题材创作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所推崇。若仅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然而事实却相反,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作者陶渊明以他的田园诗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虽说田园诗会写到农村的风景,但其主体是写农村的生活、农夫和农耕。他的田园诗出现改变了中国诗歌的审美对象发生了由内向外的转变,从本质上影响了诗歌的题材。他的诗歌由于受到道家影响,使得中国诗歌出现了哲理化这一特点。 他生活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谈田园诗离不开陶渊明,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的第一个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的诗人。倘若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

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是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出仕做了几年小官之后,终因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们周旋而宁可还乡归隐。当时的诗坛上也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而陶渊明却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最终达到了同时代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俗话说愤怒出诗人,这说明只有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者才会言之有物,正因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但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本文就是从探索他的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着手。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气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但陶渊明却有着一般文人所未曾有过的田园农耕生活经历,和劳动人民有许多接触,可以说,是生活给他以厚爱,使得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却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