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建”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方案建设

“以赛促建”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方案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软件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方案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以赛促建”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方案建设。

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进行软件测试的能力,为软件行业提供人才支持。

2. 课程内容:

(1) 基本原理:介绍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原则和流程,培养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基本认识;

(2) 测试技术: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的讲解和实践;

(3) 测试工具:介绍主流的软件测试工具,如Selenium、JUnit等,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试;

(4) 测试用例设计:教导学生如何设计高效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效果;

(5) 缺陷管理:讲解如何管理软件测试中的缺陷,包括缺陷的发现、报告、追踪和修复;

(6)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参与软件测试工作;

(7) 项目实践: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让学生参与软件测试的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软件测试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和技能水平;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软件测试工作,让他们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4) 竞赛活动:通过组织软件测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课程评价:

(1) 学生评价:通过课后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学生征求对课程的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意见建议;

(2) 就业率评价:对毕业学生的就业率进行监测,评估课程的就业效果;

(3) 行业评价:与软件行业的相关企业和专家进行合作,听取他们对学生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4) 教师评价:通过教学反馈和同行评议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

通过“以赛促建”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方案建设,可以提高学生对软件测试的认识和技能,为软件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也能够不断改进和完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希望该方案能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目录 一、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2) (一)行业背景 (2) (二)人才需求 (3) (三)培养现状 (4) 二、建设基础与优势 (5) (一)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软件技术人才 (5) (二)拥有能够基本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条件 (6) (三)初步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8) (四)引入国际IT职业教育标准,加强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 (8) (五)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 (9) (六)学生就业质量高,社会影响大 (10) 三、建设目标和任务 (10) (一)建设目标 (10) (二)建设任务 (11) (三)建设思路 (13) 四、项目建设内容 (14) (一)通过齐鲁软件园校企合作平台,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4) (二)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与知名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20) (三)建设一支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4)

(四)以核心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职业化课程体系 (47) (五)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建设 (56) (六)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57) (七)辐射的专业群建设 (59) 五、项目建设预算与进度安排 (62) (一)项目建设预算 (62) (二)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64) 六、预期效益 (71)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在同类院校前列 (71) (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 (72) (三)师资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72) (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带动专业群和同类院校的发展 (72) (五)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73) 一、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一)行业背景 1、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四大人才紧缺专业之一 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被列为四个人才紧缺专业之一,信息产业部“十一五”规划将发展软件产业作为主要任务。 2、软件产业是某省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支柱产业 某省高度重视和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把发展软件产业列入某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省政府出台《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0]18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申报专业所面向的行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编撰的《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鉴》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实现业务 收入24794亿元,同比增长31.5%;2013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06万亿,同比增长23.4%;2014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015年4.3万亿,同比增长16.6%。中国软件产业创新已经处在全球技术创新的前沿。 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分析通过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人才招聘需求分析,软件技术领域高职人才需求表现以下特点: ——人才需求量大,对高职软件人才需求旺盛 数据表明,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在中国十 大IT职场人气职位中,软件工程师位列第一位。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通过对智联招聘、51job等网站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对高职以上学历软件工程师等岗位招聘职位数超过10万个,表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旺盛。 ——人才的薪资待遇高 《2016年软件行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开发者月收入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开发者比例显著上升。 同类专业建设情况分析国内开设同类专业或方向的高职院校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和北京等省市,重点调研并分析了多所高职院校。本专业是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实力在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国内同类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市场企业接轨程度弱、更新较慢,校企合作深度没有本专业连接紧密;教学模式方面采用“异步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大一开设“自然班”,大二开设“岗位班”,大三开设“项目班”,更符合软件行业的发展更新;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越,拥有依托软件技术工程中心的校内教学企业和依托南方软件园的校外教学企业,有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建设基础 (一)综合实力排名情况 据教育部专业建设和职业发展平台2015年9月10日数据表明: 本专业12项对比指标中“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济南职院)

一、软件技术精品专业申报的背景和依据 软件技术带动全国软件行业飞速发展,山东也在全力打造“国家级软件开发基地”。由此引发了软件人才的高度短缺,并且这种紧缺范围向数据库编程、网络编程、软件测试、软件技术支持、对日软件开发、游戏开发等方向纵横。因此,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决定实施“职业院校软件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提出了建立软件技术等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的重大举措,带动了我国开设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猛增,仅山东就有30多所,但存在培养内容不能紧跟软件技术的纵横向发展,开发实训条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重点建设软件技术专业,以示范和引领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具有以下的特点: 1、着重培养学生软件开发与管理的能力 在软件过程管理和软件测试方面,本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对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软件过程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应用。精通一到二门编程语言。 2、特长生培养 特长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项目及实训项目等工作,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软件专业特长生取得了齐鲁软件设计大赛第三届二等奖,第四届三等奖;山东省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3、软件特色班 特色班面向对日软件外包企业培养专需软件开发人才,课程及实训内容打破原有模式全新设计,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日语水平,专业课程及实训教学外聘资深软件工程师全程执教。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中注意“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5、校企合作办学 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联系,为企业服务,通过紧密联系企业,将生产实际与教学相结合,通过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软件技术专业是社会需求量大,适应范围广的专业之一,因而该专业具有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加快专业教学改革,培养一流的高职人才,办出精品高职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将以申办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为契机,总结出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方面的成绩与问题,为下一步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指明方向。 二、精品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建设指导思想 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高等教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依据,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为突破口,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培养学生成为生产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软件测试课程:“思政、创新、建设”教学模式的构建

软件测试课程:“思政、创新、建设”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丁蕊张岩孙瑶夏春艳霍婷婷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03期

摘要:构建“思政、创新、建设”教学模式,通过融合思政元素、竞赛促进职业对接、教学过程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引领学生进入研究领域、建立学习共同体、成立课外软件测试兴趣班等途径,实现学生课内课外长程培养.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一流课程建设 ;软件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odel of "ideological politics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has gradually formed.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strengthening competition to promote professional,teaching proces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novation,meanwhile,leading students into research field,establishing learning community,and setting up extracurricular software testing group,the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has achieve a long-term training f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and out of class. Key words:gener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first-class courses construction;software testing;teaching reform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着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背 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目的。在对软件测试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优化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着重讨论了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 并进行了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最后对课程进行评估与改进。在总结 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高职 软件测试课程建设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课题,对于提升软件 测试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 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案例分析、评估、改进、成果总结、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 重要环节,在软件开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高职软件 测试课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开展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软件 测试人才,也能促进软件测试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推动高职软件测试课程的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本研究旨在 深入探讨软件测试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实践环节的设置、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以及课程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 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高职软件测 试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识的软件测试人才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 1. 探讨现有软件测试课程内容的不足之处,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软件测试课程提供依据和指导。 2. 确定适合高职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如何提高 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软件测试技能与实 践能力。 3. 设计合理的实践环节,并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案例分析与对比研究,比较不同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模式 和效果,发现优势和不足,为课程改进提供经验和借鉴。 5. 对软件测试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高校教学软件建设方案

高校教学软件建设方案 1. 简介 教学软件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教学软件建设方案旨在 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改进高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本文档将介绍高校教学软件建设方案的目标、设计原则、开发流程以及实施和评估方法。 2. 目标 高校教学软件建设方案的目标是: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使用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促进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学软件可以促进高校教学的创新,并提供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体验。 3. 设计原则 在高校教学软件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用户导向:教学软件的设计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关注学生和教师的使用体验,并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 •多样化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学科需求。 •个性化学习:教学软件应支持个性化学习,通过智能算法和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反馈。 •教学反馈机制:教学软件应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机制,包括自动批改、错题重做、学习进度跟踪等,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教学软件应确保学生和教师的数据安全,并符合相关隐私保护法规。 4. 开发流程 高校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4.1 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与教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教学软件的功能和需求,明确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 4.2 设计与开发 在设计与开发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包括前端界面设计、后端功能开发以及数据库设计等。 4.3 测试与修正 在测试与修正阶段,对已开发的教学软件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功能完备性。 4.4 上线与部署 在上线与部署阶段,将教学软件发布到服务器上,并进行相应的部署工作,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稳定的服务。 5. 实施和评估 教学软件的实施和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培训教师和学生,并推动他们使用教学软件。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收集用户反馈,了解教学软件的使用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6. 结论 高校教学软件建设方案可以提供一个更有效和创新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软件,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用户体验。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培方案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培方案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软件技术行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之而来的是对软件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软件技术专业,为培养优秀的软件技术人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 软件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的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平衡。一方面,需要设置基础理论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设置实践性强的课程,如软件开发、数据库设计、网络编程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应该设置一些前沿技术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如实训课程、项目实践、实习等。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技术领域的快速变化。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四、实践实习 实践实习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习了解企业日常运作,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五、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专业技能培养,学校还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校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塑造健康心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软件测试”赛项规程-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软件测试”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2021025 赛项名称:软件测试 英语翻译:Software Testing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可以检验参赛选手掌握软件产品测试岗位工作能力水平,提升软件测试工具完成测试工作任务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展示职教改革成果及参赛师生良好精神风貌,树立对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的意识。 通过竞赛,可以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深入促进校企合作协同、产业发展,实现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使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跟踪社会发展的最新需要,引领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缩小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差距,满足软件测试行业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可以促进社会对软件测试相关职业岗位的了解,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三、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大赛以基于网络的“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为考核点,采用实际操作形式,现场制定测试用例,完成软件测试工作。比赛贴近行业需求、

突出实战过程,既满足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又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特点。 比赛围绕软件测试应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及应用,考察选手面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测试用例、测试方法的设计能力,对软件测试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技能点包括:功能测试计划制定与任务分派、测试方案制定、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和提交Bug、测试总结报告。浏览器兼容性测试的执行和提交Bug。移动APP测试的执行和提交Bug。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 竞赛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按照软件测试实训项目需求,提交测试方案,通过软件测试实训系统提交测试需求及测试任务分配内容,评估学生测试需求分析及任务分配能力; 第二阶段,按照软件测试实训的典型工作项目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文档,评估学生测试用例设计的质量和数量; 第三阶段,执行测试用例,提交缺陷报告,评估发现缺陷的质量和数量; 第四阶段,编写测试总结报告,评估测试总结能力。 竞赛内容构成如下:

软件综合测试实训室建设方案

目录 软件综合测试实训室建设方案 (1) 一、实训室总体目标 (1) 二、软件平台选择 (1) 云实训平台 (2) 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系统被测实训系统 (5) ERP(资源协同)管理平台被测实训系统 (12) 终端云管理软件 (13) 三、硬件设备配置 (14) 云桌面管理中心 (14) 软件测试异构计算平台 (14) 48口交换机 (14) 机柜 (14) 四、网络及配套设施 (15) 环境改造及文化建设 (15) 五、实训内容与课程设置 (16) 六、实训管理与评价 (16) 七、运营维护与更新迭代 (16) 八、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 (16) 软件综合测试实训室建设方案一、实训室总体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软件测试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各类测试工具,具备随产品版本迭代进行回归测试的能力。 建设目标:打造一流的软件测试培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实训、技术研发、项目实习为一体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高地。 二、软件平台选择 云实训平台:自主研发的云桌面虚拟化实训平台,支持浏览器访问模式,实现资源弹性调度。具备用户、环境、服务器等多维度的细粒度权限控制。

被测系统: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ERP管理系统作为被测对象。支持通过菜单和Bug 开关调整系统版本,模拟真实测试场景。 云实训平台 1、本系统基于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支持使用Edge和Firefox这两种主流浏览器进行访问。 2、系统内设有管理员、教师、学生三个角色。管理员负责系统配置和环境维护;教师负责课程、实训任务和项目的维护;学生可以学习课程、参与实训和完成项目。 管理员功能: 3、专业管理:管理员能自主创建和编辑专业,包括增加、修改专业,以及删除专业。 4、班级管理:管理员能主动地新增、编辑和删除班级。 5、用户管理:管理员能自主地新增、编辑(修改账号、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和删除用户。 6、镜像环境:管理员能通过上传Dockerfile或者从本地同步镜像来维护镜像环境,并能编辑和查看镜像环境。 7、环境配置:管理员能根据镜像应用场景,新增环境配置来完善镜像的CPU、内存、磁盘等信息,并能编辑和删除环境配置。 8、服务器配置:管理员能配置计算节点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如名称、IP地址、CPU核数、内存、磁盘空间等,并能编辑和删除服务器配置。 9、实训资源监控:管理员能监控实训的状态、使用人数、资源占用等,并能启动、挂起相关实训环境。 10、角色管理:管理员能新增、编辑(修改名称、描述、状态、权限等)和删除角色。 11、日志管理:管理员能查看操作日志(账号、模块、时间等信息)和登录日志(用户、IP、状态等信息)。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 摘要:多年来物理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组织参加各种实践技能竞赛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如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技能大赛,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培养,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及促进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探索示范中心建设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02-0217-02 一、前言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高职高专主要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即应用型人才【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广东省省属高校,在学校迎接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价过程中,曾明确自身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不少学校与专业提出了校内与校外学制的“3+X模式〞、“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三位一体模式〞、“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等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2】。也有高校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探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3-4]。相对一些省属二类本科院校在根底相对较弱、底子较薄的情况下,如何走出自己的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本文准备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角度,总结与分析近几年物理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加广东省各种实验技能大赛,以及全国各种技能设计创新大赛的经验与效果,以期对物理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所启示。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强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1.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物理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技能大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以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该大赛的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从而推进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针对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该竞赛工程内容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从而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以2021竞赛题目为例:A题是单相AC――DC变换电路,B题是四旋翼自主飞行器。A题就与课堂教学的电路知识紧密相关,而B题又与现实中的无人机设计与控制相关。两个题目一个提高了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另一个培养了学生从理论到实际的应用能力,两者从不同方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赛期间学生在一个单独考场,环境相对封闭,可以查阅有关纸介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根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竞赛期间不允许任何教师或其他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指导或引导;竞赛期间参赛队员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员讨论商量。学生自己完成从选题,收集技术资料,设计方案论证,硬件、软件设计,元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5期 王娜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课程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更至关重要了。结 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 了阐述。最后,详细地说明了该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经过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46-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已经相对饱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 核心竞争能力成为现阶段各个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专业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 要途径,国内部分院校已经开始围绕地区和学院资源条件进行专业建设。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 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 文结合我院的特色,构建了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 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测试员、软件评测师、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软件维护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岗位,在牢固 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从事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 询与技术支持等工作,能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 (一)建设思路与开发流程 1.岗位→能力→课程。我系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面向职业岗位,由职业岗位分 析并得到本专业职业岗位中每一个岗位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的组合或分解,得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构建“企业是课堂, 员工是学生”的立体化教学环境。结合企业化管理,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训练, 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应用能力。 2.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就是要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基础知识培养体系,在注 重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真正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注重案 例与实验教学,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实际案例为线索,规划课程知识点,并通过大量 实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更加深刻的实践锻炼,加深其对软件知识的理解,加强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都开设相应的实验,通过集中、强化的训练, 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得到更深刻的实践锻炼。

“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赛教结合”-最新文档

“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赛教结合”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XJG-13-55-1。 一、“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课程特点,要求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大赛的目的恰好是检验学生动手能力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如何?这无疑与《电子CAD》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相符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将《电子CAD》课程与PCB大赛相结合,根据PCB大赛的要求及参赛经验,及时完善教学计划,明确学生学习目标。而学生为了能在参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势必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如网络自主学习、向老师提疑解惑、与同学的交流探讨和实践操作训练等事项。通过这些参赛准备工作的完成,可大大提高学生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可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另外通过大赛活动的参与,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生存心态,增强专业信心。 (2)有利于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通过课赛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以往一本教材、一款软件行天下的传统局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

自我专业知识,随时关注大赛动态,而一般来说大赛的宗旨是引领行业的潮流,因此这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学习专业的前沿知识,钻研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有利于校企无缝对接的进一步实现 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技术存在明显差距,而职业大赛项目则是贴近企业实际,是以市场需求作为驱动,因此通过“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能缩小学校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知识的差距,从而保证校企无缝对接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引入,对《电子CAD》课程的传统教学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要求对《电子CAD》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就其内容来说,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改革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基本上都是遵循教师是课堂主宰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教学基本是以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或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一来,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有创造的见地,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型人才。“以学促赛、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教学模式的

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精选文档

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 1技能大赛的意义 技能大赛是由各相关院校的在校学生参加, 以促进和提高学 生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的比赛。 它把在校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 与技能通过比赛,以熟、快、准的形式展示出来,从而达到以赛 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了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群 体的示范作用。技能大赛反映了职业教育导向就业、对接企业、 强化技能、重视综合素 质的教学特点,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首先,技 能大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起到推进作用, 参加一次 全国性的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心理素质、 团队合作素质等都有较大提升。 其次, 技能大赛促进了相关课程 实验技能标准化建设, 大赛的操作规范性要求和扣分标准也成为 了众多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依据和标准。 因此,技能大赛对相关 课程实验技能的标准化建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再次, 技能大 赛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推动作用。英国著名工程教育专家、 生资格的教师,在外科手术室里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外科医生”。 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 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亦然, 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 能力和技能资格的教师, 在一个充满活 力的工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沙尔福大学的齐斯霍姆教授讲得非常贴切: 只有由具有外科医 只有由

了培养学生的技能,获得比较好的成绩,各参赛院校都十分重视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学生技能大赛可以促进教学 方法的改革,技能大赛可以促进我们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 2“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作用 2.1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改革,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配合各大赛的进行,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现场表现力。这样把大赛贯穿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 2.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的一大亮点 技能大赛的宗旨基本上都在于强调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促进学校的校企合作,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企业。大赛中要求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要不断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制定合理方案并实施。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工学结合之路。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取决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在《办公软件》课程

2021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软件测试技能大赛竞赛方案【模板】

2021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软件测试技 能大赛 竞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 2021年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软件测试技能大赛 二、竞赛时间: 报到时间:4月25日9:00-17:00 报到地点:**学院高新校区软件大楼405 竞赛时间:4月26日8:30-12:30 三、比赛地点:**学院(高新校区) 四、主办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五、承办单位:**学院 六、协办单位:XX公司 七、技术支持:XX公司 八、大赛组织机构: (一)大赛组委会: 主任: 张澜涛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副主任: 宋亚兰四川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 赵艳艳 **学院院长

(二)大赛执委会: 主任委员: 杨莉 **学院副院长 副主任委员: 陈欢四川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副处长 江开泉 **学院教务处处长 (三)大赛执委会办公室: 主任: 江开泉 **学院教务处处长 涂智 **学院软件学院院长 副主任: 简显锐 **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 九、竞赛内容: 大赛以基于网络的“资产管理系统”应用为考核点,采用实际操作形式,现场制定测试用例,完成软件测试工作。比赛贴近行业需求、突出实战过程,既满足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又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特点。 比赛围绕软件测试应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及应用,考察选手面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对测试用例、测试方法的设计能力,对软件测试相关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技能点包括: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功能测试执行和提交Bug;自动化测试要求分析、测试工具使用、代码编写和测试执行;性能测试要求分析、测试工具使用、测试

执行;接口测试要求分析、测试工具使用和测试执行;白盒测试要求分析、编写应用程序、设计测试数据并得出测试结果;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 十、竞赛方式: 1、本赛项以团体赛方式进行。 2、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队限报3名选手(含1名场上队长),不超过2名指导老师。参赛选手须为各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全日制在籍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年龄限制在 24 周岁(当年)以下。同一学校最多两支报名参赛队。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凡在往届本赛项全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参加同一组别同一赛项的比赛。 3、正式报名后原则上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如选手因故无法参加比赛,经所在院校出具书面说明,并经大赛组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换,比赛开始后不得更换选手。 4、竞赛工位在赛前经过二次加密抽签决定。 5、请各院校根据要求,做好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大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参赛选手最终的资格审查,经审查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十一、奖项设置: 本赛项奖项设团体奖。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赛教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赛教融合”育人体 系的构建及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赛教融合”的内涵,构建出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赛教融合”的育人体系,并实施将技能大赛的标准融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索实践,使“赛教融合”成为一套行而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教学与竞赛的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提升学生岗位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赛教融合;育人体系;实践 1研究现状和意义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育人机制改革,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教育部在《关于举办 202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的通知》中强调,要完善制度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基本形成“赛教融合”、“赛训融合”的大赛格局,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以上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竞赛促进职业院校发展的创新思想和实施方案,并且每年都根据市场所需新增不同类型的职业技能竞赛赛项。以2021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为例,赛项总数达149项,其中高职组竞赛项目有87项,竞赛内容与软件技术专业相关的有多项,如软件测试、移动应用开发、小程序设计与开发、Web应用软件开发、融媒体内容制作、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结合我校软件专业的具体情况和参赛经验,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可以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进行有效融合,具备一定基础开展“赛教融合”课程改革,促进专业人才竞争力。

本文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赛教融合”育人体系,推进软件技术专 业教学改革,使软件技术专业形成“赛教融合”、“赛训融合”的大赛格局,既 促进自身技能大赛良性发展,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契合行 业或企业的用人标准,更促进职业教育“双师型”软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2“赛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内涵与构建 2.1“赛教融合”育人体系的内涵 “赛教融合”育人体系旨在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以赛促新”创新实践能力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生的技能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将工作所需技能贯穿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竞赛训练的“赛训融合”全过程,形 成“赛教融合”常规化教学。通过“赛”让学生勇于挑战、独立思考、敢于创新,使学生能够契合行业或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常规化的“教”让学生掌握更多合 适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让其感受“赛”的魅力和意义。“赛教融合”能搭建 备赛平台、整合教学内容、完善选手选拔机制、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扩大赛事 惠及面的同时,更是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提升。 2.2“赛教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 (1)构建“赛教融合”的多维管理制度体系 良好的竞赛制度是实施“赛教融合”的基础,在学校、学院、多平台、教师、学生等多主体之间形成制度关联。学校应实施合理及多元竞赛管理体系,以学生 作为竞赛的主体,围绕学生主体、学校、企业、系部、教师团体参与,为技能竞 赛设立专项的经费,优化竞赛平台;学院根据技能竞赛以及目前新技术的方向制 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技能培养的过程;聘请企业技能大师、技术专家到现场进 行专业指导;优选教师队伍,负责学生的选拔、组织、指导和训练,以竞赛为契机,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将技能竞赛的知识点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从 而让技能竞赛惠及全部学生。 (2)以技能竞赛为内驱动力,进行“赛教融合”课程教学改革

软件测试技术建设实施方案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骨干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 课程代码:【M01F031】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 编制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 骨干专业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编码[M01F031] 课程承担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制定人[ ] 制定日期[ ] 审核人[ ] 审核日期[2012.00.00] 批准人[ ] 批准日期[2012.00.0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实施《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提高岗位能力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此建设方案。 二、课程建设目标 1.通过典型软件企业的岗位分析,明确目前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获取软件测试应用领域的具体需求,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典型企业的项目案例,并对案例进行裁剪和优化以适应课程需求; 3.以优化后的案例为基础优化、修订现有教材; 4.完善和优化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库、软件测试项目案例代码及软件测试相关文档; 5.引入典型企业的软件测试管理模式,模拟企业软件软件测试流程来组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对未来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境具有直观感受; 6.探索基于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发挥评价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7.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在项目案例测试过程中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 三、组织实施

负责人:顾海花 组员:董志勇、雷雁、史海峰、周乃富、季飞、何蓓、 四、实施步骤 1. 专业调研获得真实的、当前的企业需求 为确保课程改革的方向符合企业当前需求,通过访谈、调研等形式对典型企业的软件测试人员开展专业调研,并形成专业调研报告。 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了使得市场、技术的发展反映到课程的建设上来,必须对当前的相关岗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得到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教学的实施。专业调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从各大招聘网站获取数据,分析软件测试工程师对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相关技术和知识的需求,包括软件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思想和科学体系、软件测试过程和策略、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2)回访毕业生,了解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目前从事岗位与软件测试专业课程的支撑关系,并分析专业课程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的影响。 3)走访典型软件企业,分别包括,大型软件企业(规模200人以上)2家,中小型软件企业5家,了解公司对学生专业课程的需求。 2. 教学研讨获得课程内容体系 结合专业调研,邀请领域专家对课程建设给出意见,专任教师通过开展集体备课等形式探讨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研讨前提前准备资料,并将电子材料分发给具体的参会人员,让参会的专家可以事先了解课程建设现状;研讨会中鼓励与会人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好详细记录;会后总结形成的初步课程内容体系分发给每位专家便于提出建议。 3. 课程案例选择确定课程实施的载体 依据课程内容体系遴选合适的企业项目案例并针对教学进行适应性修改。案例的选择对于整个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需要把握案例的难度,将知识点渗透到案例中去,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软件测试过程中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企业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修改。 4. 课程资源库建设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1)修订项目案例的教材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建设研究 一、软件测试课程的概述 目前的软件测试课程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础、测试方法与技术、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需求,合理安排课程的难易程度和知识深度,同时结合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软件测试课程设置相对较为简单,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软件测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由于软件测试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导致传统的软件测试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 实践教学不足 软件测试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实践操作的培养。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软件测试工具和环境的实际操作技能。 3.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软件测试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1. 完善课程设置 针对软件测试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的问题,可以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拓展。除了软件测试基础外,还应该增加涉及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测试课程,包括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内容,以满足实际需求。 2. 加强实践教学 针对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课、实训课等形式,加强对软件测试工具和环境的实际操作培养。可以引入软件测试案例和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多元化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 开设实务课程

除了理论课程外,建议开设实务课程,包括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案例的编写等实际操作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强化项目实践 建议加强软件测试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软件测试项目中,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提高实际能力。 3. 建立实验室 建议在学校中建立软件测试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软件测试工具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