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_CropWatch_新进展_吴炳方

_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_CropWatch_新进展_吴炳方
_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_CropWatch_新进展_吴炳方

12-遥感动态监测

第12章遥感动态监测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遥感动态监测技术 (2)图像直接比较法工具 (3)分类后比较法工具 (4)林冠状态遥感状态监测实例 (5)农业用地变化监测实例 12.1 遥感动态监测技术 遥感动态监测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1.数据预处理 (1)在进行变化信息检测前,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对不同时相图像产生的差异信息。 ●传感器类型的差异: ●采集日期和时间的差异: ●图像像元单位的差异: ●像素分辨率的差异: ●大气条件的差异: ●图像配准的精度: 2.变化信息检测 根据处理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类: (1)图像直接比较法 (2)分类后比较法 (3)直接分类法 3.变化信息提取 变化信息提取可以归纳为从图像上提取信息,有以下方法供选择: ●手工数字化法 ●图像自动分类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 ●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法 ●图像分割

12.2 图像直接比较法工具 ENVI中的图像直接比较法工具包括Compute Different Map工具和Image Difference工具。 12.2.1 Compute Different Map工具 Compute Different Map工具对两个时相的图像作波段相减或者相除,设定的阈值对相减或相除的结果进行分类。 这个工具的详细操作过程如下: 在ENVI主菜单中,选择Basic Tools→Change Detection-→Compute Difference Map。在Select the Initial State Imag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从前一时相图像中选择一个波段,单击OK 按钮;在Select the Final State Imag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从后一时相图像中选择一个与前面 12.2.2 Image Different工具 Image Different工具可以检测两个时相图像中增加和减少两种变化信息,适合获取地表绝对变化信息。它集成在ENVI EX视图下,采用流程化操作方式。首先通过以下方式启动ENVI Zoom视图。 第一步启动Image Difference (1)在ENVI Zoom中,选择File→Open打开july_00_quac.img和 july_06_quac.img图像。 (2)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利用Portal功能浏览这两个图像相同区域地表变化 情况。 (3)在Toolbox列表中,双击Image Difference 选项,打开File Selection 对话框,分 别为Time 1 File选择july_00_quac.img和Time 2 File选择july_06_quac.img。单 击Next按钮,打开Image Difference对话框。

MapGIS农业遥感监测方案

MapGIS农业遥感监测方案 概述 农业遥感监测解决方案从国家农情遥感监测数据管理、业务处理的需求出发,实现对多数据源、多时相、多格式的遥感数据及其相关辅助数据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提供面积监测、墒情监测、长势监测、产量模型等业务分析处理工具;提高数据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水平,实现对农业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系统管理与资料成果共享,更好地为农业系统服务。 主要特点 ●统一管理农学领域各种多源异构数据。 ●提供多种MODIS植被指数生产产品,并支持MODIS指数产品的批量生产。 ●专家库管理长势和旱情监测分级规则库,有效提高长势与旱情监测的精度与效率。 ●全自动化因子择优估产,有效提高产量监测精度与效率。 ●在充分支持国家级、省级农情遥感监测业务的基础上,支持不同尺度的监测,可以按照农业区划灵活调整。 主要功能

●数据管理:采用可定制的目录树结构,实现对农业领域的空间数据(矢量数据、遥感影像等数据)以及非空间数据(各种文档、表格、多媒体)的分布式存储与集成化管理。 ●MODIS指数生产:针对MODIS数据的特点,提供MODIS指数产品生产工具,包括地表反射率、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供水指数、叶面积指数、积雪指数以及热惯量指数等。 ●旱情监测:以耕地土壤含水量和作物水分盈缺为监测目标,结合地面测量数据,建立主要作物不同物候期的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模型,通过对监测流程的集成,完成旱情监测的高效业务化。 ●长势监测:以作物的生长状况和趋势为监测目标,结合地面观测结果和农学模型,综合NDVI、EVI和LAI等遥感特征参量,建立长势遥感定量监测和评价模型。 ●面积监测:以作物面积的年际变化率为监测目标,在分层抽样的遥感空间抽样框支持下,采用遥感数据监测样区目标作物的年际变化,计算主产区内作物面积变化率。 ●产量监测:在不同作物的遥感估产区划基础上,结合作物长势和墒情监测空间分布与评价,综合气象估产、遥感估产和机理估产模型,预测作物单产年际变化率,并基于面积监测和单产监测的成果,实现作物总产量估算与统计。 ●成果展示及信息发布:提供农业监测成果的三维展示、查询、管理、信息发布等。

内江市高中2014届第三次模拟考试题(语文)

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三模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单选题,共27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第Ⅰ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项是 A.屏.息/屏.蔽着.陆/着.凉落.脚/炮烙.钦.慕/倾.情 B.薄.命/薄.被颤.动/颤.栗嗔.怪/瞋.目赍.发/赏赉. C.便.利/便.宜和.牌/和.诗畋.猎/恬.淡地壳./俏.丽 D.玩弄./弄.堂拱券./债券.漂泊./湖泊.桎梏./纨绔. 答案:D。(A项,bǐng/píng,zhuó/zháo,luò,qīn/qīng。B项,bó/báo,chàn/zhàn,chēn,jī/lài。C项,biàn/pián,h ú/ha,tián,qiào。D项,nòng/lòng,xuàn/quàn,bó/pō,gù/k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豆瓣糍粑珠光宝器寻虎找蝇 B.彗星陨首前合后偃出类拔萃 C.赋予慰藉无可质疑声名鹊起 D.凋敝装裱得鱼忘筌吻颈之交 答案:B。(A项,珠光宝气。C项,无可置疑。D项,刎颈之交。) 3.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是事业心不强的人”,郭老的这句话说得很直接,一针见血,给某些人敲了警钟。 (2)我抱起的小狗,感叹道:人类并不是地球的独裁者,不能残害生灵,要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动物吧! (3)F-15J以远航程和超视距作战能力为傲,歼-10灵活的特性更有用武之地,如果真是在巡逻对峙中发生摩擦,两种战机在这种场合下至少是的。 A.往往奄奄一息势均力敌 B.常常奄奄一息半斤八两 C.往往岌岌可危半斤八两 D.常常岌岌可危势均力敌 答案:A。(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根据语境,应用“往往”。“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岌岌可危”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根据语境,应用“奄奄一息”。“半斤八两”形容两者优劣、好坏、高低等彼此相同,不分上下,多带贬义;“势均力敌”偏重指力量相当,中性词,根据语境,应用“势均力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华简”被埋藏于公元前300年前后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一批记载包括《尚书》、《诗经》、《易经》等儒家经典和许多历史著作。 B.继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升空后,我国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正在加紧论证系统方案和关键技术攻关,将在天宫二号发射后择机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 C.2013年8月22日至26日,被告人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依法开庭审理。 D.D.《全球农情遥感速报》评估了全球粮食主产区和主要产粮国2012—2013年小麦、玉米、大豆与水稻的产量,并对粮食主产区与主产国的生产要素进行了细致分析。 答案:D。(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竹简”。B项,搭配不当。“飞船”不能作“论证”“攻关”的主语。C项, 语序不当,

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

ArcGIS、数据库及操作系统等软件技术要求 采购清单 1、ArcGIS技术要求 Sever主要功能包括: 1.提供通用的框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分发GIS应用; 2.提供操作简单、易于配置的Web应用; 3.提供广泛的基于Web的空间数据获取功能; 4.提供通用的GIS数据管理框架; 5.支持在线的空间数据编辑和专业分析; 6.支持二维三维地图可视化; 7.除标准浏览器外,还支持ArcGIS for Desktop和ArcGIS Explorer 等桌面客户端; 8.集成类型丰富的GIS服务; 9.支持标准的WMS、WFS、WCS、WMTS和WPS; 10.提供配置、发布和优化GIS服务器的管理工具;

11.地图服务支持时空特性; 12.提供动态图层服务; 13.提供预配置的缓存服务、发布服务、统计报表服务、地图打印服务、 几何服务、搜索服务以及一个地图服务实例。 14.提供富客户端Web APIs,Javascript API、Silverlight API、Flex API; 15.提供.NET和Java软件开发工具包; 16.为移动客户提供应用开发框架; 17.产品应支持跨平台,支持各种主流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如 Solaris、AIX、HP-UX、Windows等。 18.支持在多种主流DBMS平台上提供高级的、高性能的GIS数据管理接 口,如Oracle、SQL Server、DB2、Informix、PostgreSQL等。19.为任意客户端应用提供一个在DBMS中存储、管理和使用各类空间数 据的通道。 20.支持TB级海量数据库管理和任意数量的用户。 21.提供版本管理机制,允许版本和非版本编辑,支持数据维护的长事 务管理。 22.支持历史数据管理。 23.支持基于增量的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库复制功能,支持多级树状结 构的复制,支持checkin/checkout,one way ,two way 三种复制方式。 24.支持数据跨平台及异构的数据库迁移。 25.支持空间数据库导出为XML格式,用于数据交换和共享。 26.支持对空间数据元数据的管理。 27.支持对多源多类型空间数据的管理,包括矢量、栅格、影像、栅格 目录、三维地表、文本注记、网络等数据类型。 28.支持影像数据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部分更新。 29.保证在DBMS中存储矢量数据的空间几何完整性,支持属性域、子类, 支持定义空间数据之间的规则,包括关系规则、连接规则、拓扑规则

遥感对冬小麦的估产应用及展望

遥感对冬小麦的估产应用及展望 摘要: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遥感又是应用最广泛、最先进的农业科技之一。本文从冬小麦估产的必要性及传统估产方法和遥感估产方法的对比中提出遥感估产的方法。通过国内外的遥感估产发展状况来探讨我们现行遥感估产的方方面面以及可进步空间。 关键词:遥感信息技术估产冬小麦 冬小麦室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中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而在北方其地位更加重要,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部粮食面积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因此,对具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针对农作物进行长势监测和产量早期预报和估算,特别是对冬小麦进行长势监测和估产,对国家实现及时、准确地掌握粮食生产宏观调控、国际农产品中争取到主动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国冬小麦分布广阔,且地域复杂,其产量等数据的取得若仍旧通过常规的统计方法或常规的地面调查方法,不仅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且费时费力难以满足有关冬小麦管理和决策对现势性信息的要求。因此,随着“3S”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遥感技术将三者完美的结合。 1.遥感估产特点 遥感信息具有覆盖面积大、探测周期短、资料丰富、现势性强、费用低、受地面条件限制小,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快速准确的冬小麦估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各国所重视。 遥感在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方面的应用研究,显著地提高了区域农业生产的动态预测性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安全生产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及时了解小麦的分布概况、生长状况、肥水行情以及病虫草害动态,便于政府决策者和生产管理者采取各种管理措施,达到增产、增收和增效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农作物遥感估产是根据生物学原理收集各种农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平台上的传感器记录的地表信息,辨别作物类

【遥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遥感,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在我国,遥感运用发展迅速。小到城市违章建筑的监测、名胜古迹的保护监管,大到农作物长势产量的预测、重大自然灾害的评估与分析,都与遥感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遥感是利用工作在不同电磁波范围、运行在不同高度和不同类型遥感平台上的技术,连续不断、夜以继日、周而复始地获取以地球表面为主体的遥感数据,对地球表面的各种物体进行探测,把握地球表面物体、现象和过程的变化及其演变过程。 遥感开辟了人类认知地球的崭新视角,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角度和宏观尺度上去认识宇宙世界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目前,我国的遥感应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受国家重视应用前景广

中国遥感技术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30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遥感技术的发展,连续4个五年计划都把发展遥感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把遥感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35项关键技术之一。 在应用方面,遥感已在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及其动态监测,主要农作物的遥感估产,森林资源调查包括植树造林及退耕还林评估,重要自然灾害的遥感监测与评估,城市发展和规划的遥感监测等众多领域得到全面应用。 遥感应用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 __效益。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或正在将这些技术纳入部门业务化应用中,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技术之一。 国家中长期规划把遥感对地观测列为重点项目,将遥感应用列为相关部门的重点应用内容。我国卫星发射有长期规划,保证了遥感应用的信息源,保证了我国的遥感应用持续发展。 各领域实践处处开花

遥感在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应用

遥感在农作物遥感估产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在各行各业对高科技的需求和运用不断加深。其中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都已经在个个领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并没有完全作用于物体但能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的技术。是指在遥感平台上,一种运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作物及其环境背景的反射、辐射信息的瞬时记录,经计算机识、处理、分类、信息提取等方法,并结合地学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最后估测出农作物的最终产量。采用遥感技术有相当多的优点,其主要优势在可以迅速获取资料,时效性强,周期短。遥感平台放置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它视角的宽广,位置越高视角也就越宽广,观察的范围也就越大。相对于传统估产的方法,遥感估产更加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遥感数据可以更加的反应出许多的人文与地理信息。且数据连贯性较强,具有高强度性和可比性。我国相对来说很早就在农业方面采用遥感技术。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基于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需求,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农业部的支持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计划开发署(UNDP)提供了资助,农业部门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究机构,开展了遥感应用的技术和设备引进以及人才培训工作。经过20多年的技术攻关、实验研究和生产服务,目前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支分属于13个工作单位、拥有技术人员200多名的专业队伍,能够承担和完成农业资源调查和监测、主要农作物估产、农业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等任务。 经过这20多年的努力,农业部对遥感技术的运用,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在农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方面,开展了全国耕地变化监测。对我国北方4省区10年土地开发利用综合评价、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概查、松嫩平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内蒙古草原资源调查和监测等;二是在作物估产方面进行了北方7省冬小麦遥感估产、黑龙江省大豆及春小麦估产、南方稻区水稻估产、棉花面积监测等项研究;三是在生态环境变迁方面,进行了全国水土流失调查制图、北方地区土地沙漠化监测等;四是在自然灾害监测方面,开展了北方草原火灾监测、北方冬小麦旱情监测等。 作物参量估算 遥感估产是建立作物光谱于产量之间联系的一种技术,通过光谱来获取作物的生长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用绿度或植被指数作为评价生长状况的标准,植被指数中包括了作物长势和面积两方面的信息。光谱产量的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将各种形式的植被指数与作物单产建立回归方程,筛选出方程拟合率高、相对剩余标准差小的估产模式。遥感估产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作物识别和面积估算,二是作物长势分析,单产模型构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遥感信息处理实现的。 1、农作物遥感估产原理 任何物体都具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这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人眼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在可见光范围内识别各种物体的,遥感技术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利用搭载在各种遥感平台(地面、气球、飞机、卫星等)上的传感器(照相机、扫描仪等)接收电磁波,根据地面上物体的波谱反射和辐射特性,识别地物的类型和状态。 农作物估产则是指根据生物学原理,在收集分析各种农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平台上的传感器记录的地表信息,辨别作物类型,监测作物长势,并在作物收获前,预测作物的产量的一系列方法。它包括作物识别和播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两项重要内容。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刘 义,于克蛟,于凤荣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哈尔滨150036) 摘要:遥感技术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分析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优势,简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以及数据与特点,并阐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 引言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当时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要求,在国家原计委、财政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的支持下,我国农业领域的RS技术应用工作经历了“六五”期间的技术与设备引进和人才培养,“七五”、 “八五”期间的技术攻关、实验研究,到“九五”期间的实用化、运行服务系统的基本建立,已经成为初具规模,能够承担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农业灾害监测等多种任务的农业RS应用主力军之一。多年来,RS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93~1996年,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组织相关技术单位,利用美国最新陆地卫星影像连续4年开展了全国耕地变化RS监测工作;“十五”期间农业RS应用领域重点建设主要是农作物RS监测系统、国家农业资源监测系统、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示范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可以为建立农产品预警系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资源区域优势分析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供基础性和支持性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内容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面、交通、城市用地等各类生产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和各种自然灾害对土地利用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 2 应用卫星R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优势 a.卫星的轨道一般在距离地面150~3000km 广阔的空间领域,能在太空俯视地面很大的范围,并将大范围的地面物的形态和特征囊括在一张很小的RS影像上。通过影像可以覆盖400多km长、40多km宽的广袤区域。在影像上可以找到这个地区的详收稿日期:2007208210细地物,方便快捷地观察地物的变化情况。 b.利用卫星RS技术克服了因地形复杂和气候条件极度恶化给人类实地调查监测造成的困难。 c.卫星RS技术采用的是信息自动采集汇总分析系统,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度。那是因为其中有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在计算机中进行,减少了很多的调查环节,消除了大量的因测量工具和各种人为技术等因素造成的误差。 d.计算机应用技术、解译分析、影像融合和影像增强处理技术的发展利用,使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较少投入的情况下,得到大量丰富、珍贵的信息资料,配合完成各种动态监测任务。 e.利用卫星R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监测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 土地利用动态RS监测利用最新时相的卫星RS资料和3S技术对土地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分类。R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应用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将推向一个向多时相和多数据源的最佳融合技术、计算机辅助的定量自动制图、分析和计量探索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土地利用动态RS监测是以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图为本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RS影像处理分析等技术,从RS影像上利用处理分析软件提取变化信息。其工作流程是,以RS技术获得的多光谱多时相的RS数据为依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软件(如MA P GIS、SU PERMA P、ENV I、ER2 DAS等)进行影像纠正、配准、镶嵌、多源数据融合、变化信息的取得,与以前的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引导外业实地调查,进行样方验证和数据核查,最后完成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工作。 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数据和特点

摄影测量与遥感农业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农业领域的典型应用 近年来,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已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 遥感技术具有客观、及时的特点,可以在短期内连续获取大范围的地面信息,用于农情监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20多年,农作物遥感监测一直是遥感应用的一个重要主题。从“七五”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进行北方十一省市小麦估产起步,经过“八五”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估产研究,到“九五”建立全国遥感估产系统,使我国的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断向实用化迈进。目前已经具有对全国冬小麦、春小麦、早稻、晚稻、双季稻、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估产及其长势监测的能力,在作物收割前2-4周提供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数据,每10天提供一次作物长势监测结果。这些信息为国家掌握粮食生产、粮食储运、粮食调配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服务。 中国科学院建成了“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该系统包括作物长势监测、主要作物产量预测、粮食产量预测、时空结构监测和粮食供需平衡预警等5个子系统,可实现全国范围主要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单产预测与估算、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种植结构变化监测、粮食总产分析计算、耕地复种指数获取、农业气象分析、农作物旱情遥感监测等农情监测业务,并能获取全球主要农业国家的作物长势遥感监测和重点产粮国的总产预测等信息。自1998年建设运行以来,该系统每年监测和预测的信息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农业部等部门及一些省市应用。 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框架

农业部组织研发并投入业务运行的“国家农业遥感监测系统(CHARMS)”,可定期监测和评价全国大宗农作物面积、长势和产量、草地产草量和草地退化、农业土地资源、土壤墒情、农业灾害等主要农业动态信息,为农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预警和农业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浙江大学1983年开始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研究,攻克了南方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的许多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1999年建成的“浙江省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经过2年的试运行估产精度达到95%左右,已被浙江省政府采用,2001年投入正式业务化运行。 这些业务运行系统的建成和使用,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和计划、调控粮食市场、及时合理安排地区间的粮食运输调度、宏观指导和调控种植业结构、提高相关企业与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做出了积极贡献,标志着我国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已进入新的阶段。 二、精准农业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农业定量遥感反演农学参数,监测作物长势、养分、水分、墒情等,预测作物产量品质,结合作物生长模型技术,开发出了基于遥感的精准农业水分处方决策技术,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在精准农业作物信息遥感获取理论和方法方面,突破了作物长势、养分等信息的遥感获取关键技术,开发出了作物叶面积指数(LAI)、氮素、叶绿素、水分等系列探测仪器设备,建立了基于多时相、多光谱、多角度的作物株型结构参数探测模型,提高了作物LAI和长势的遥感监测精度,提出了作物荧光被动遥感探测技术方法和基于红边特征、弱水汽吸收特征的植株水分光谱探测方法,建立了作物冠层组分垂直分布梯度与营养诊断应用模型。 为解决农田信息快速获取的瓶颈问题,构建了基于多平台、多源遥感信息融合的作物信息获取体系,提出了以星-机-地同步观测实验为基础、生化组分遥感填图为手段、作物C/N代谢平衡和优质均一化产品为应用目标的农学参量定量反演综合方法,实现了遥感“面状信息”与地面“点状信息”有机融合,显著提高了作物、土壤信息获取精度和判读能力。 针对不同生产条件,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的作物精准变量施肥系列算法,开发了基于遥感和作物生长模型同化的作物精准肥水处方决策系统,可提供作物长势、旱情指数和预测产量等空间专题图,生成基于像元、农机作业单元、作业区和地块的精准肥水管理决策处方,为田间精准管理作业提供科学支持,并连续开展了多年的精准农业示范应用,节肥、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精)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9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本实验室主要开展有关农业资源环境遥感与数字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瞄准国内国际农业资源遥感和信息农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为我国农业发展管理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基金,为本实验室重点发展方向的科研课题提供资助,同时,欢迎自带资金利用本实验室仪器设备、软件系统及数据库资源等基础条件进行研究工作或进行科研合作。 一、课题申请的对象 国内外各高等院校(包括台、港、澳地区)、科研机构、产业部门和其它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可向本室提出课题申请。 二、课题申请的时间 递交课题申请书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的4月20日,4月下旬实验室组织专家审议,5月份批准并下达。批准结果将及时通知申请者本人。自带基金者不受申请时间限制,随时可联系前来参加研究工作。 三、拟资助开放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 1、农业定量遥感研究 针对农业遥感监测业务运行对地表作物和环境参数的需求,重点研究定量反演LAI/fPAR、土壤含水量、蒸发散等关键作物及环境指标的技术方法、相关反演算法和精度验证等。 2、农情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重点资助方向:适合区域尺度的农学遥感产量模型的研究;新型作物类型识别与分类方法研究;基于地统计学的遥感估产抽样方法研究;新型传感器在农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3、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重点资助方向: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机制及其模拟;耕地等遥感监测机理与模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空间分析与预测;区域性LUCC 影响评价及预警等。

矿山遥感动态监测系统

矿山遥感动态监测系统 内蒙古阿拉善盟是一个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繁荣,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地区特定的矿产资源乱采滥挖引起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管,是当前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遥万维公司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搭建可视化平台,以矿产资源的非法开采监测为主题,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采用形象的图形图像语言和简便的计算机表达方式,可以为阿拉善盟市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低成本快速高效地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提供科学执法依据。 利用多种遥感平台获取的多种类、多时相遥感数据,或者是高分辨率的无人机航拍数据,采用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室内对比,提取出矿产资源开发地采矿活动痕迹的影像信息,发现其不同时段采矿活动痕迹的变化信息。然后在野外实地建立采矿活动痕迹遥感解译标志,再对影像进行全面解译分析。以采矿权登记信息为合理开发依据,将采矿活动痕迹解译成果与采矿权登记范围进行叠合分析,以便筛选、界定出非法盗采区域。最终形成监测成果图像、图件、统计分析成果,提供进一步执法检查,并能通过矿产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展示给相关管理部门。 “阿拉善盟市矿产资源开采状况遥感动态监测系统”是以由图形、图像、统计数据及调查研究成果等数据所构成的数据库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建立的可视化监测系统。该系统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形数据、多时相和多比例尺的遥感数据(航飞、卫星遥感)、基础地质矿产图、矿产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规划图、探矿权和采矿权登记范围图和登记表等。主要功能包括系统初始化、查询浏览、对比监测、专题制图、滥采预警、虚拟现实、系统维护等功能。 1、矿山属性查询 在遥感解译结果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方法,以矿井(坑)为对象建立数据库属性表包括采矿范围、采矿许可证号、矿产种类、矿山建筑名称及尾矿种类等内容,以用户的采矿许可证为主键,把其它解译内容的采矿许可证字段作为外键关联到矿山数据库中。在矿山遥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就可以通过点查询、多边形

空间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空间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宇宙太空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资源,期待着人们去开发利用。人类渴望获得的许多宝贵资源,可望在宇宙空间得到满足。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叫做空间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它包括航天运输技术、航天器技术、航天应用技术等。 航天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近年来开始走向产业化。现今,空间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而且已深入到人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空间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航天活动已成为地球上大部分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卫星通信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享用着卫星通信广播的成果,如电视、广播、电话、传真、医疗、教育等方面。它是所有航天应用中最普遍、最广泛的,并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是目前远距离通信中最先进的一种手段。它包括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电视广播(包括电视、音频广播、多媒体等)、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互联网接人等领域。整个通信系统由空间部分的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的卫星测控站与卫星通信地球站组成。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宽、通信容量大、机动灵活、组网方便、通信质量高、不受地理限制等优点,特别是其多址灵活性和可移动通信的优点是其他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由于卫星通信的这些优点,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发展卫星通信,它所能提供的有关信息传递的业务已达100多项。特别是卫星固定通信,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靠大约200多颗在轨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进行80%的洲际通信、100%的国际电视转播和部分国内或区域通信业务,形成了产值很大的国际卫星通信广播市场。在这方面,中国80年代和90年代发射了多颗通信卫星,提高了卫星通信的能力。中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连接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 卫星通信的发展,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卫星电视和卫星音频线路,听老师讲课并与老师交流,就如同在教室里上课一样。医生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线路得到伤员、病人的资料(超声波图像、X光片等静止或动态图像),也可传输手术现场的动态图像,进行会诊、拟订手术方案,使伤员、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目前,航天大国都建立了各自的卫星广播系统。电视直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业务正迅速发展。中国也已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并在已经建成的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建立了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现今,中国通过“没有围墙的大学”——远程教育网——培养了大学毕业生200多万人,现有1 600多万人在校学习。另外,中国卫星远程医疗服务也已进入应用阶段。“金卫”卫星远程医疗系统于1997年开通,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医院,会聚了雄厚的医疗资源。所有这些,为中国节省培训费和医疗费用几十亿元,社会效益极为突出。 对于一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地区,卫星通信尤为重要。中国实施了“村村通”计划,使边远山区的1.6亿人民能够接收电视新闻、得到教育(扫盲)和及时的医疗救治,特别是在科技普及方面,这个计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已有2000多万农民收看过农村实用技术节目,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另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卫星通信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西部地广人稀,经济发展落后。由于气候原因,其自然灾害频发,有线传输电路极易中断,而且投入大、成

基于TM遥感数据的西藏林芝地区叶面积指数反演_骆社周

引用格式:Luo Shezhou,Cheng Feng,Wang Fangjian,et al.Leaf Area Index Inversion based on TM in Linzhi,Tibet[J].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2012,27(5):740-745.[骆社周,程峰,王方建,等.基于TM遥感数据的西藏林芝地区叶面积指数反演[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2,27(5):740- 745.]收稿日期:2011-10-13;修订日期:2012-04- 24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2010CB951700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作者简介:骆社周(1979-),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主要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E-mail:luoshezhou@1 63.com。基于TM遥感数据的西藏林芝地区叶面积指数反演 骆社周1,2 ,程 峰1,王方建1,习晓环1,王 成1 (1.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北京 100094; 2.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叶面积指数(LAI)是分析冠层结构最常用的参数之一,它控制着植被的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合、呼吸、蒸腾、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但是通过野外实测获取大面积的LAI比较困难,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的TM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各种植被指数,然后分别与实测LAI建立相应的回归关系,并对不同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找出相关性较好、误差较低的回归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林芝地区的叶面积指数进行制图。通过植被指数与实测LAI进行回归分析建立LAI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最高为R2=0.653,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M遥感数据可以实现林芝区域LAI估算,能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关 键 词:叶面积指数;森林;植被指数;西藏;遥感;TM 中图分类号:TP 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323(2012)05-0740- 061 引 言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提出源于作物学,英国农业生态学家Watson于1947年首 先定义了叶面积指数,即单位土地面积上单面植物 光合作用面积的总和[1] 。LAI是陆面过程中的一个 十分重要的结构参数,是表征植被冠层结构的最基本参量之一,它控制着植被的生物物理过程,如光 合、呼吸、蒸腾、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 2] 。由于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叶面积指数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如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单位面积上 植物叶片的垂直投影面积总和等[3] 。Chen等[4]将 LAI定义为单位地面面积上所有叶片表面积的一 半。叶面积指数是一个无量纲度量的参数,其大小与植被种类、生长期、叶片倾角、叶簇和非叶生物量等因素有关,还受叶面积指数定义和测定方法的影响。叶面积指数作为进行植物群体和群落生长分析的重要参数,已在农业、果树业、林业、生物学及生态 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直接测量LAI是经典、成熟、相对精度较高的方法,也是间接测定的重要校正方法。其缺点是对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破坏性,必须人工采集叶子样品,耗时耗力,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采样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仅在有限的小范围内适用,而大面积实测LAI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作为间接方法的有效 验证[ 3,6- 8]。间接方法是用一些测量参数或用光学仪器得到叶面积指数,测量方便快捷,如SunScan、LiCor LAI- 2000、DEMON和TRAC[9] ,但仍需要用直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校正[10] 。随着对LAI空间模式 兴趣的增长及科学研究的需要,实地测量LAI不仅需要高昂的费用和大量的时间,而且在偏远地区一般是行不通的,而用遥感数据估算LAI成为最有吸 引力的方法[9- 10],并且卫星遥感数据为大区域研究LAI提供了最有效途径[2,9] 。目前国内外开展了诸 多遥感估算LAI的例子。徐全芝等[12] 利用TM数据对黑河流域进行叶面积指数制图,蒙继华等[13]利 用大尺度的遥感模型估算全国作物LAI分布, 并应第27卷 第5期2012年10月 遥 感 技 术 与 应 用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Vol.27 No.5 Oct.2012

最新12-遥感动态监测汇总

12-遥感动态监测

第12章遥感动态监测 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遥感动态监测技术 (2)图像直接比较法工具 (3)分类后比较法工具 (4)林冠状态遥感状态监测实例 (5)农业用地变化监测实例 12.1 遥感动态监测技术 遥感动态监测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1.数据预处理 (1)在进行变化信息检测前,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对不同时相图像产生的差异信息。 ●传感器类型的差异: ●采集日期和时间的差异: ●图像像元单位的差异: ●像素分辨率的差异: ●大气条件的差异: ●图像配准的精度: 2.变化信息检测 根据处理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类: (1)图像直接比较法 (2)分类后比较法 (3)直接分类法 3.变化信息提取 变化信息提取可以归纳为从图像上提取信息,有以下方法供选择: ●手工数字化法 ●图像自动分类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 ●面向对象的特征提取法 ●图像分割 12.2 图像直接比较法工具 ENVI中的图像直接比较法工具包括Compute Different Map工具和Image Difference工具。 12.2.1 Compute Different Map工具 Compute Different Map工具对两个时相的图像作波段相减或者相除,设定的阈值对相减或相除的结果进行分类。 这个工具的详细操作过程如下: 在ENVI主菜单中,选择Basic Tools→Change Detection-→Compute Difference Map。在Select the Initial State Imag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从前一时相图像中选择一个波段,单击OK按钮;在Select the Final State Image文件选择对话框中,从后一时相图像中选择一个与前面相同的波段,单击OK按钮,打开Compute Difference Map Input Parameters对话框。 图12.1 Compute Difference Map Input Parameters

遥感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遥感测量在农情信息中的应用与展望 1引言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现代物理学(包括光学技术、红外技术、微波雷达技术、激光技术和全息技术等)、空间科学、电子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和地球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先进的、实用的探测技术,目前已在运行的有36个波段的MODIS光谱仪,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立体测量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能够实现全天候作业。广泛应用在农业、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等多个方面。 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中,从早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面积估测研究、农作物大面积遥感估产研究开始,已扩展到3S集成对农作物的长势的实时诊断研究、应用高光谱农学遥感数据对重要的生物和农学参数的反演研究、高光谱农学机理的研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及草地产量估测、森林动态监测等多层次和多方面。遥感技术和GIS的发展与应用,已使农业生产和研究从沿用传统观念和方法的阶段进入到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定量化和机理化农业新阶段。 2遥感技术在发达国家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估算工作以来就掀起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情信息的研究热潮,美国发射了一系列探测地球的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随后加拿大、法国、、印度和也先后发射了各自的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遥感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美国是最早开始开展农情遥感监测技术研究的国家。同时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一些国家与国际组织建设了各自的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并开展了运行化的监测。这些系统在大范围宏观农业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相关政府和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美国全球及本土的农情监测分别由农业部外国农业局(USDA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FAS)及国家农业统计局(NationalAgriculturalStatisticsServ-ice,NASS)负责。在全球监测上,国外农业局全球分析办公室(Office ofGlobalAnalysis,OGA)负责监测结果的获取、发布,其下设的国际产量评估科( InternationalProductionsAssessmentBranch)负责系统的业务化运行。系统目标是提供可靠、及时、透明、准确的全球农业产量信息。FAS通过监测全球农业产量和农产品供需信息为市场提供指导,并为本国提供早期预警信息。FAS的监测与分析依赖于气象数据、田间报告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等所获取信息的整合,其中遥感数据主要提供长势、生长阶段和产量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用于对作物产量信息进行验证,另一方面用于识别一些没有被报告上来但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明显影响的事件。FAS的全球监测结果以“世界农业产量”(Worl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月度报告和“产量、供给与分布”(Production Supplyand Distribution, PSD)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发布,是USDA全球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为对这些不同数据源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FAS开发了名为Crop Explorer 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Crop Explorer是一个基于Web并支持空间和属性查询的农情信息服务网站,该网站提供基于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的全球作物长势信息。系统针对大宗作物的主产区提供植被活力、降水、温度等信息的专题图,所提供的专题图有3类,分别是气象专题图、土壤湿度和作物模型专题图及植被指数专题图。系统根据查询的农业气象区划提供生长季的时间序列数据和图表,同时系统还提供作物候历及作物分布等信息。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区域、作物及时间等信息进行查询。同时FAS启动了新一期的全球农业监测( theGlobalAgriculturalMonitoring,GLAM)项目[14],该计划得到了美国农业部及NASA应用科学计划联合资助,由NASA、USDA、马里兰大学和南达科他州立大学联合执行,旨在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