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基本技法图解

扎染基本技法图解
扎染基本技法图解

扎染教案 (1)

《扎染》教案 师大附中马丽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工艺的 制作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扎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及人文价值; 2、能力目标:汲取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巧用身边易于寻 找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间扎染工艺方法,仿民间艺术制作一块方巾。 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民间传统 工艺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材料的特性,紧紧围绕“扎”字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体验扎染过程中色彩的肌理和色晕所带来的自然朦胧的美。即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布料、和绳线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 并按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 难点: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扎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展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两块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师出示几块扎染布,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扎染布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将图案染上去的吗? (二)新课讲授: 1、这种技法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以我们周城白族最为著名,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身去那里感受这种传统工艺的技法,但老师给同学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我们先来通过视频,初步去感受这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视频内容提高学生习兴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2.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因该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叫---扎染并引出课题“扎染” 思考什么是扎染?课件出示扎染的定义。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由定义中了解扎染的工具材料、方法步骤。并使学生明确,扎是为了“防染”,扎法不同染后的效果也不同。) 2、历史发展: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目前,在我国以白族扎染最为著名扎染是最原始、最朴素的手工艺术,

(6)扎染教案

(6)扎染教案 第一章扎染的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扎染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扎染作品,使学生体验扎染艺术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扎染的兴趣。 教学要点: (1)扎染的发展历史 (2)扎染的现状 (3)扎染的特色和成品欣赏 (4)扎染传承意义 学习方法: 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贯穿扎染艺术的成品欣赏。 第一节扎染的简介和发展历史 —、扎染的发展历史 IS扎染的简介: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另外由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的艺术效果。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肿花”和“底”之间往往还呈现出一定

的过渡性渐变的效果,多冰裂纹,自然天成,生动活泼,克服了画 面、图案的呆板,使得花色更显丰富自然。 扎染所得的图案纹样是一般印花工艺无法得到的,它不仅体现了艺术 和技术完美结合的整体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 2、扎染发展历史: 扎染,又称绞纟飙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一度失传。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纟颉“和“鱼子城”图案。隋唐时期, 绞纟颉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颂名称就有“大撮晕纟颉、玛瑙纟颉、醉眼纟颉、方胜颂、团宫纟颉“等。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绞纟颉织物上的针眼和折皱至今仍依稀可见,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绞颂技术。北宋初,绞颂工艺仍然盛行。但在宋仁天圣年间,惟有兵士方可穿戴颂类服装,民间禁止使用纟颉类制品, 这项规定直到南宋时期才被废除。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出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已经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1959年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土了公元384 年的扎染实物;1969年又在这

扎染心得体会

扎染心得体会 扎染学习心得报告 近日学校为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传承非文化物质遗产特意邀请了非文化物质传承人来我校指导教学,有幸我接触了一种我以前听过、看过,但从未真正体验过一种艺术扎染。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扎染大致分为四个步骤:扎染制作、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当我切身体验扎染的整个过程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扎染的价值,我想扎染独特的工艺表现效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深入探讨扎染的制作技法及经验 《一》制作扎染技法 捆扎法: 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圆形扎: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

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平缝绕扎法:即可形成线性条纹又有圆形扎法的机理,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平针绕扎法五角星 1、缝绞法 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自由。 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也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纯棉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 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将织物对折,如图卷缝。用画笔画圆形,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 成品 《二》扎染技法所得经验 1、若染出后视觉冲击力不强 解决办法:需要改进的就是轮廓使用两排紧密的平缝,使得线条变粗,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2、面与面的构成混入了轮廓线 解决办法:这是由于捆绑时没有捆到缝线处,改进方法就是轮廓线用两排或三排紧密的平缝,之后就要细心捆绑。

教学设计---扎染

课题:染出来的生活 科目:高中美术教学对象:高二课时:1 提供者:陈宁利单位:慈溪杨贤江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染出来的生活----扎染艺术,取自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教材《工艺》,第二单元“染出来的生活”之扎染篇。主要学习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原理及流程;基本的扎法与纹样形成的规律创想扎染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特色,扎染的工艺流程;掌握基本的扎染制 作方法; 2、学生能运用发现、探究、总结、实践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开启发 散思维,有设计目的地主动探索、创意新的方式方法。 3、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染”的艺术魅力,逐渐形成热爱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美化生活、 发展美术兴趣的情感和态度。 4、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学习风格:高中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做事的流程较乱,不注意细节和完整,但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极感兴趣,扎染是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的工艺类别,课堂情绪较难控制。 学习准备:材料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几乎和国画一样具有一次性的结果,所以课堂的纪律组织,和节奏教师一定要控制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严谨有序的态度。 工艺课组织教学的策略:聘请学生协助员4人,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4份;学生观察员一人,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工具材料的对照表和工作注意事项各4份;观察表一份,数码相机一个;学习资料30工具、材料、安全、善后工作在备课时考虑充分。 A教师用:多媒体教具和扎染未拆的实物。展版、双面胶、扎染用材料(线、布、染料)、工具 B学生用:扎染材料:棉质布块30*30cm、针、棉麻线、玻璃线、染料 扎染工具:染料盘、手套、夹子、笔刷、垫纸吸水布、塑料膜、尺子等、 C协助员和观察员: 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策略:直观感受、发现探究、讨论交流、尝试体验与课堂启发结合。通过以下教学程序达成教学设想: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扎染校本课程纲要

扎染校本课程纲要 一、校本课程概述: 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传统的手工扎染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扎染的分类,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扎染艺术精品。 2、知道扎染画面的构成是以点、线、面三要素为主。 3、掌握基础的点的扎染练习。 4、掌握基础的线的扎染练习。 5、掌握基础的面的扎染练习。 6、掌握扎染制作方法并能独自设计制作扎染丝巾和壁挂等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对我国扎染艺术的兴趣,培养审美意识。 2、体验扎染艺术带来的快乐,获得对扎染的制作、创作的持久兴趣、增强民族崇敬、自豪感。 3、在扎染艺术的制作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特色,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 4、多观察生活,借助扎染艺术这一媒介展现出来,培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态度,激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工艺的意识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扎染设计制作工艺步骤。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与制作技巧。 四、有效推进课程的措施 本课程既独立成为课程,又是美术教育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要求参与学生热爱美术,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四至六年级学生以选修的形式在专用教室展开教学活动,隔周2课时。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遵循审美规律,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拓展到美术文化的学习,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想象,通过欣赏、比较、讨论、创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感受工艺文化的博大。 2、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指导合作交流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战胜遇到的困难,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 3、民族工艺的学习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展览、欣赏等方式,了解扎染的历史、文化、特点以及分类。

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

扎染相关制作步骤与捆扎技法及其图示Ⅰ.制作步骤: 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 一、染前处理: 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因为织物上常带有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染前处理有: 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二、捆扎染色: 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布料。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三、染后处理: 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完成。 附:(在扎染制成品完工后,还可采用了一些其它的技艺让产品更具艺术的魅力。这些技艺有手绣,手绘,刺绣,刺字,挑花。) Ⅱ.染色技法: 一、浸染法(冷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染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染完后用清水冲洗,解结,熨平。常用纳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 纳夫托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溶解色酚==>织物打底==>晾水备用==>配显色剂==>放入织物==>显色==>配碱液==>碱洗==>冲洗晾干 使用方法: 1、配制色酚打底液(配方如下):

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

—扎染 滕州市第二中学石岩

课业类型:高中美术鉴赏工艺模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石岩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印染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时至今日,在云南的大理,湖南的凤凰,四川的自贡等地都大量制作、使用或出售扎染艺术品。通过学习手工扎染,也可使学生认识到扎染艺术是世界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保护人类艺术遗产和古老手工艺术、继承和发展世界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扎染的含义、艺术特征和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会扎染的基本技法,同时又能巧妙的和文化衫的设计相融合,从而锻炼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手工扎染,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手工扎染的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 【教学难点】 在体会“扎”、“染”基本技法的同时,和文化衫相结合,印染出具有设计感的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线、染料、剪刀、染锅、搅拌棒、手套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魔术:现场制作一件扎染文化衫 (二)导入课题:《七彩霓裳斑斓水色——扎染》 二、扎染简介 (一)定义: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二)原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扎结起来使之不能着色(三)历史:秦汉开始流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用三、扎染制作流程

5、扎染教案上课讲义

手工扎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 能力目标:汲取扎染工艺方法,能灵活的制作出扎染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围绕“扎”和“染”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 教学难点:1、然出美丽纹样的关键在于“扎”; 2、启发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白布、颜料、绳、围巾、豆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身上戴上了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饰品,是什么呢?拿下围巾展示给大家看,好看吗?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 (课件展示):揭示课题:民间艺术——手工扎染 在坐的同学大部分的土家族,你们都了解这种印花技艺吗? 扎染作品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寻觅到呢? 想不想学呢?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1、(课件展示):民间扎染艺人张桂英的视频,在视频里的这个老人在做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到底什么是扎染艺术呢?谁来说一下? 2、(课件展示)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古时被称为绞染或纹缬,主要以线、绳的捆与绑来起仿染作用。 “扎染”是湘西具有特色的纺织染色艺术,早在东晋南北朝时人们就把“扎染工艺”运用到衣裙服装上,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手工扎染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

师一起来看看咱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用扎染装饰的饰品吧! 3、(课件展示):扎染制作各种装饰品 同学们,欣赏完这么多扎染饰品是不是觉得咱们的民间艺术非常奇妙,想不想知道这么多美丽的奇妙的花纹是怎样形成的呢? 三、探究新知:(教师提供扎染小成品发给每组同学一件)(想一想) 请同学们打开老师已制作好的扎染小成品,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研究扎染步骤和方法。 观察完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 a、同学们认为是先扎疙瘩,还是先染色? b、扎得紧还是松? 观察完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c、扎布有什么作用? d、颜色是怎样染的? e、染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关键在哪里? 1、(课件展示):扎的方法:捆扎:(图片展示制作过程) 将白布有规则或任意折叠,然后 用麻线捆扎入染后晾干拆线,由 于扎有松紧,上色便有深浅,呈 现出变化的冰纹,这种方法适合 扎成段的布料。 针扎:(图片展示制作过程) 是在白布上用针线扎成以留的花纹 方入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去, 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 纹。这种方法能扎比较细腻的图案。 2、(课件展示):展示一组扎染作品,让学生猜一猜哪些是针扎作品,哪些是捆扎作品,为什么?(猜一猜) 扎完以后还要怎么样? 扎染染色是扎染制作技艺中最后的工序,具有独特韵味和魅力,取决于染色

扎染优秀教案

《扎染》教案 师大附中马丽娜一、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 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扎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及人文价值;2、能力目标:汲取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巧用身边易于寻找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间扎染工艺方法,仿民间艺术制作一块方巾。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材料的特性,紧紧围绕“扎”字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体验扎染过程中色彩的肌理和色晕所带来的自然朦胧的美。即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布料、和绳线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 并按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 难点: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扎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展示 四、教案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两块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师出示几块扎染布,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扎染布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将图案染上去的吗? (二)新课讲授:

1、这种技法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以我们周城白族最为著名,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身去那里感受这种传统工艺的技法,但老师给同学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我们先来通过视频,初步去感受这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视频内容提高学生习兴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2.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因该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叫---扎染并引出课题“扎染” 思考什么是扎染?课件出示扎染的定义。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由定义中了解扎染的工具材料、方法步骤。并使学生明确,扎是为了“防染”,扎法不同染后的效果也不同。) 2、历史发展: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目前,在我国以白族扎染最为著名扎染是最原始、最朴素的手工艺术,它的扎结方法很多,效果也很多样,不到最后工序不知道它的真面目,致使扎染手工艺被倍受关注。

扎染心得体会

扎染学习心得报告 近日学校为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传承非文化物质遗产特意邀请了非文化物质传承人来我校指导教学,有幸我接触了一种我以前听过、看过,但从未真正体验过一种艺术扎染。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扎染大致分为四个步骤:扎染制作、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当我切身体验扎染的整个过程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扎染的价值,我想扎染独特的工艺表现效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深入探讨扎染的制作技法及经验 《一》制作扎染技法 捆扎法: 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圆形扎: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平缝绕扎法:即可形成线性条纹又有圆形扎法的机理,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平针绕扎法五角星 1、缝绞法 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自由。 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也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纯棉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 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将织物对折,如图卷缝。用画笔画圆形,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 成品 《二》扎染技法所得经验 1、若染出后视觉冲击力不强 解决办法:需要改进的就是轮廓使用两排紧密的平缝,使得线条变粗,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2、面与面的构成混入了轮廓线 解决办法:这是由于捆绑时没有捆到缝线处,改进方法就是轮廓线用两排或三排紧密的平缝,之后就要细心捆绑。

扎染心得体会

篇一:扎染学习心得报告 扎染学习心得报告 近日学校为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传承非文化物质遗产特意邀请了非文化物质传承人来我校指导教学,有幸我接触了一种我以前听过、看过,但从未真正体验过一种艺术扎染。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扎染大致分为四个步骤:扎染制作、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当我切身体验扎染的整个过程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扎染的价值,我想扎染独特的工艺表现效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深入探讨扎染的制作技法及经验 《一》制作扎染技法 捆扎法: 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圆形扎: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平缝绕扎法:即可形成线性条纹又有圆形扎法的机理,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平针绕扎法五角星 1、缝绞法 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自由。 平针缝绞法: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也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纯棉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将织物对折,如图卷缝。用画笔画圆形,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 成品 《二》扎染技法所得经验 1、若染出后视觉冲击力不强 解决办法:需要改进的就是轮廓使用两排紧密的平缝,使得线条变粗,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2、面与面的构成混入了轮廓线 解决办法:这是由于捆绑时没有捆到缝线处,改进方法就是轮廓线用两排或三排紧密的平缝,之后就要细心捆绑。

扎染工艺手帕的制作

扎染工艺手帕的制作 一、制定框架计划 二、课时安排与内容衔接 首先用4课时作授课与调查:向学生讲授扎染工艺历史,扎染制作工具和材料等,让学生研究性地学习、试验扎染的基本技法。然后可安排此项目活动的开展,课时数根据实际情况(包括活动条件水平、学生活动进展、课程生成深度)而定。最后安排项目展示和学生参与项目评价各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立和教学媒体设计

三、教法和学法 采用项目引导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通过学生制作手帕的“行为”,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积极情感和重视技术应用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经济意识,注意渗透染整行业的职业引导。 1、导入 首先展示丰富多彩的项目实物,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该项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授课 ·扎染手帕成品欣赏和扎染特色 ·扎染的原理、发展 ·扎染制作工具和材料 ·扎染工艺流程和基本技法 …… 3、调查研究

4、学生分组活动 按组员不超过五人的规定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按以下流程工作: 5、课堂评估 请各组代表依次展示自己的活动和作品,课前可引导小组分别侧重于实物、计算机辅助、图文、表演、赠送礼品、出售商品、装饰品等展示形式。让小组作一些关于项目活动、分工情况、制作方法、设计意图的介绍。可安排其他学生提问,请代表作答复。 教师作好各组的展示记录(包括产品是否优秀、分工是否合理、工作是否有实效、形式是否新颖、语言是否流利、语态是否自然、活动过程是否有违纪、不参与、安全卫生问题的发生等方方面面),作为对项目活动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根据“劳技课学生参与评价表”(见附件)进行自我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外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教师汇总各途径的评价,对个人和小组作总结性的评价。

案例分析《扎染》

扎染 五一前夕,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勤劳的人们”。其中《小裁缝》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扎染”活动。在主题性活动区“科学区”中投放了方形的白色棉布、小橡皮筋、水彩颜料等相关材料。 幼儿第一次使用效果: 当甜甜第一次选择做扎染工作的时候,特别高兴,用甜甜的话说:“我好兴奋啊,我可以自己做花布了。”甜甜将扎好的白布小心翼翼地浸在红色颜料水中,那是她最喜欢的颜色,浸了一会儿,她又小心翼翼地将布从颜料水中拿出,然后迫不及待地拆掉橡皮筋,想看看扎染的效果。红色的颜料从中心点慢慢地散开去,颜色由浓到淡,“哇,好漂亮啊!”甜甜高兴地手舞足蹈,她的情绪一下子感染了其他小朋友,大家在纷纷欣赏甜甜的扎染作品之后,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扎染的队伍。大家一边认真、细致地进行扎染,一边互相谈论着自己花布的色彩,有的说:“我的花布盛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说:“我的花布下起了一朵朵彩色的雪花。”还有的说:“我的花布要送给小熊做花裙子”……快乐的工作氛围,扎染出来的布也更加五彩缤纷。渐渐的,花布越来越多,一开始大家把布晾晒在椅子背上,可是随着扎染工作人员的增多,花布也越来越多,多得没处放了,怎么办呢? 材料调整策略: 活动结束时的谈话中,我们就“扎染好的花布怎么办”展开了讨论。幼儿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晾干后拿到娃娃家去卖布。”有的说:“用一根绳子把花布悬挂起来,让大家参观。”还有的说:“放到美工区请美工区的小朋友设计、制作成漂亮的衣服。”……于是,我们将科学区的扎染和美工区的设计服装巧妙组合,使美工区囤积的大量花布有了明确的去向。 幼儿第二次使用效果: 科学区的幼儿将扎染好的花布送给美工区的幼儿,美工区的幼儿收到花布后高兴得不得了。一开始,大家把花布捧在手里爱不释手,哪里舍得裁剪。于是,我来到美工区,跟他们说:“这么漂亮的花布,如果能做成娃娃家小宝宝穿的衣服,那该多好啊!”文文马上接话说:“是的,我的外婆会做衣服,我知道怎么做衣服。”瑶瑶也说:“我也要做一件花花衣,送给小熊。”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地异常热闹。接着文文挑选了桌面上的一条裙子模型,熟练地拿起粉笔,在花布上依样画出衣服的模型,再拿起剪刀沿着粉笔划过的线

学前幼儿园_趣味扎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趣味扎染》 活动来源: 老师们一定听说过也见过扎染作品,怎样让孩子真正的了解、感受和体验扎染活动呢?在四月份主题活动中,“春天的郊游”和爸妈一起发现春天色彩的美,将春天的色彩印染在纸巾上,色彩的变化引起孩子的兴趣。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我们把纸巾的印染延伸到布料的扎染,结合本地“周村大染坊”的历史,和幼儿一起了解关于扎染的各种方法,将趣味扎染活动搬进教室。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猜、扎、染、赏,感受了扎染的奇妙。孩子的兴趣是最好的课程,于是,我们组织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扎染作品,了解扎染的过程及多种捆扎方式,感受扎染的奇妙。 2.尝试操作扎染,大胆创作扎染作品,乐意与同伴分享。 活动重点: 了解扎染过程及捆扎方式,感受扎染的奇妙。 活动难点: 尝试操作扎染,体验创作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看《大染坊》视频片段、参观周村大染坊。 2.材料准备:裁好大小不同的白棉布、橡皮筋、染料、夹子、

一次性手套、盐、电磁炉、锅、水桶等。 活动过程: 一、猜 1.认识材料,引发猜想。 师:孩子们,看一看,这块布你们觉得怎么样?觉得哪里美呀?这么漂亮的花纹是怎么来的?(有的小朋友说是画上去的,有的小朋友说是染上去的。) 二、扎 1.播放视频,发现扎染工具 师:那就请小朋友仔细的看一看,(播放微课视频)现在你们觉得这些花纹是怎么来的?(哦,它是用橡皮筋扎出来的然后再染) 2.观察感受 师:那用橡皮筋是怎么扎的?怎样才能扎出不同的花纹?(有的像小舞裙、像小辫子、像莲藕) 3.体验扎皮筋的捆绑方法。 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扎一扎。 4.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幼儿活动照片。 小结:扎起的地方越多,花纹越多,不同的捆扎方法,花纹是不一样。 三、染 1.观看老师操作,学习扎染方法,感受扎染的奇妙。 2.等待扎染作品煮开的时间,借助电子白板猜想自己扎染后的花

扎染艺术的创新与应用

扎染艺术的创新与应用 摘要主要探讨扎染艺术在工艺方面、图案设计方面的创新,以及扎染艺术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扎染艺术;创新;应用 传统扎染艺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扎染作为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的民间艺术,浸润着我国传统的审美风格,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当代扎染设计致力于将古老的艺术样式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对接,借助于现代化的手段,保留其传统文化的内核,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1扎染艺术的创新 扎染是一种民间传统的物理“防染”艺术, 它源于生活,体现着各民族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美的创造,是人类世界精神文明的财富。由此可见,扎染艺术在注重对民间传统继承的同时,必需注重时代精神,发扬创新,特别是与服装市场的结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扎染制作工艺的属性,决定了产业的性质:首先,传统服饰产品的审美趣味远离现代生活,单调原始的工艺表现和技术手段无法满足瞬息万变的时尚流行的需求;其次,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现市场竞争的激烈节奏;再次,由于扎染染料的单一性和染色工艺的局限性,染色质量得不到保证,制成品的使用性较差。过去国内曾有过扎染时装化的尝试,颇具实力的厂家还在国内大型展会举办过时装秀场,但终因原始的审美风格过于夸张,工艺趣味浓重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远离现代市场流行,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诞生于现代扎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艺术染整”是区别与传统扎染和工业印染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现代扎染丰富多彩的工艺技法和先进科学的生产流程,凸显出感性和理性相融的特点而具有边缘交叉学科的开放性,理应有着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1.1扎染工艺方面创新 扎染工艺由传统向现代转轨,是一个漫长的求索之路,建立现代扎染观念,更需凭藉对未来服装产业发展走势的敏锐洞察和敢于对传统经典说不的特立独行的创新精神。现代扎染要发展,须要直面“国粹”工艺萎缩的现实,跳出民间传统工艺的老路,坚决实施市场国际化、工艺表现多元化和切入现代时尚服饰的战略调整。需融入丰富多彩的工艺技法和先进科学的生产流程后的改造,凸现出感性和理性相融的特点而具有边缘交叉学科的开放性,顺应着时代发展的工艺特征和服装流行趋势,如绞缬浸染、聚集浸染、吊染工艺、段然工艺、注染工艺、综合工艺等新手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发展前景。现代扎染艺术并不满足和单纯追求传统工艺的手工味、精致感,而会更加侧重考虑快速响应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尊重并满足现代人的个性、易变甚至快餐式、流行化的审美情感,这也是现代扎染工艺创

扎染工艺

一、扎染的起源与发展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统印染工艺,扎染便是其中的一种。它在我国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既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手工工艺,又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欣赏价值的印染艺术。 扎染又称扎缬,绞缬或染缬。中国染缬艺术的形成条件早在周代以前便以具备。在秦汉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六朝时代,绞缬已经是“贵贱服之”(它的意思是说有钱人和没钱人都喜欢穿),可见当时应用已经很普遍。解放后从新疆地区先后发掘出土的六朝时代的红色白点绞缬绢,绛色白点绞缬绢,均说明我国扎染工艺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其时制作技艺也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如梅花形的“鹿胎染缬”和鱼子形的“鱼子缬”,一直到如今,仍为人们所赞美。 唐宋时期,我国的染缬艺术趋于成熟,染缬的染料使用、染色工艺、以及主题纹样、艺术形式、风格等出现了新的面貌。 宋元染缬继续发展,《碎金》一书所载当时的染缬名目有檀缬,蜀缬,锦缬等九种。 后来,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兴起,历时千年的扎染工艺几乎失传。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服饰时装化的步步升温,使得扎染艺术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的追求和青睐。 二、扎染的工艺特点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愈牢、防染效果愈好。它既可以染成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染出表现具象图案的复杂构图及多种绚丽色彩的精美工艺品,稚拙古朴,新颖别致。三云南大理的扎染工艺 现在这种扎染工艺以逐渐被更便捷的印染方法所取代,近代以来,已很少见到。然而在云南大理,这种传统工艺不但被保存了下来,而且目前还在继续生产着。在大理,扎染制品主要用于服饰和各种家庭装饰用品。这种蓝白相映的工艺品,与白族人的审美观是相吻合的,当地的一首白族民间歌谣唱道:艳蓝领褂白衬衫,叫人不得不喜欢。“用扎染制成的手帕,还是婚后当了妈妈的白族妇女的标志。.大理的扎染图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和花卉,扎制工艺也多采用绞缝的手法,所使用的染料则均为植物靛蓝,所以染制的成品图案形象生动,晕纹自然,蓝地白花,青里带翠,呈现素雅凝重之感。

《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 富顺互助中学刘冬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扎染工艺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过程与思考:在欣赏民间扎染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互动学校的方式进行练习,引导学生从发现—认识—思考—动手制作—体验乐趣,感受传统扎染魅力。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对民间扎染的热爱,认识到扎染艺术是民间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继承、保护传统手工业及工艺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扎染图案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着中的自主表现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的体验与发挥。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品、示范用的布料、彩色水、透明胶。学具:白布、透明胶、彩色水、擦布。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认识 1、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这些东西美吗,(学生回答:美 ) 2、观看视频,了解扎染的发展历史和创作体裁特点。 二、尝试与感受 1、教师讲解扎染的特点。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

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2、具体介绍扎染的方法和步骤,和学生一起体验扎染乐趣。折:对边折、对角折、四边向心折 扎:捆扎、包扎、夹扎 染色:染料介绍、浸染法、点染法 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的纹样。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结论1:扎捆过程中扎紧的力度,间隔的疏密程度直接影响到扎染的染色效果。结论2:染色的水分多少、时间的长短、染料的浓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扎染的效果。 三、实践与指导 布置作业,学生分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及创新能力) 四、展示与交流 1、请学生互相看一看自己制作的扎染布,说说自己认为最好看的是哪块,它的图案是怎样扎出来的。 2、说一说自己要用这块布做什么东西。(用扎染布制作头巾,装饰花瓶,引导学生将旧衬衫制作成扎染衣服。) 五、小结与拓展 课堂小结由学生谈收获和体会,教师做一定的展望,让同学们将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体验成就感。并拓展延伸,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美化自己的生活。

高中美术_《手工扎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奇妙多姿变幻无穷 —手工扎染

奇妙多姿变幻无穷 —手工扎染 课业类型: 高中美术鉴赏工艺模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印染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时至今日,在云南的大理,湖南的凤凰,四川的自贡等地都大量制作、使用或出售扎染艺术品。通过学习手工扎染,也可使学生认识到扎染艺术是世界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保护人类艺术遗产和古老手工艺术、继承和发展世界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扎染的含义、艺术特征和基本扎结技法、 染色技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会扎染的基本技法,同时又能巧妙的和文化衫的设计相融合,从而锻炼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手工扎染,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 传统艺术,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 值,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手工扎染的含义、艺术特征和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 【教学难点】 在体会“扎”、“染”基本技法的同时,和文化衫相结合,印染出具有设计感的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线、染料、剪刀、电磁炉、染锅、搅拌棒、手套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魔术----- 利用普通的绳子和文化衫变个魔术 出示课题第8课《奇妙多姿变幻无穷—手工扎染》 二、扎染简介 定义 原理 ---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扎结起来使之不能着色 历史 --- 秦汉开始流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用 应用 三作品欣赏 观察纹样,看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可制作出那些类型的纹样? 1 几何纹样--- 散点、圆形、菱形、环形等 2 异形纹样--- 花纹、波浪纹等 3 具象纹样--- 动物、人物等 四出示一组纹样,结合课本、扎染作品。分组讨论、学生演示. 如何制作出这些图案效果? 1、基本扎结技法 捆(1)捆扎法(2)折叠扎法(3)打结扎法(4)任意皱折法(5)包豆子花 (6)卷折法 缝(1)平针缝绞法(2)卷针缝绞法 夹夹扎法 综合扎法 2 基本染色技法(1)分次扎结染色(2)针管注射染色 五制作 工具----染织物、针和线、染料、染锅、加热炉、搅拌棍、水捅、胶手套、剪刀等。 制作过程 (1)构思,用铅笔简单勾勒草图. (2)按照构思把棉布捆扎起来,注意捆紧. (3)把扎好的棉布放在清水中浸泡. (4)放入容器中高温染色. (5)用清水漂洗浮色 (6)把捆绑棉布的线剪断拆除. (7)晾干或高温熨干. 六、课堂实践

扎染的染色技法

扎染的染色技法 浸染法(冷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染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染完后用清水冲洗,解结,熨平。常用纳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 纳夫托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 使用方法 1、配制色酚打底液 将色酚、太古油混合搅拌成浆状,再倒入烧碱搅拌; 加入沸水调整到规定液量,液体呈无混浊的酱油色为宜。 2、打底 将布料放入打底液中浸泡15分钟,取出晾至避光处不滴水后待用 3、显色剂的配制:取色盐VB蓝10克,加入40-50温水800毫升搅匀 4、染色 将打过底的织物浸入显色剂中翻动使其均匀着色,约15分钟后取出 5、碱洗 将染过色的布料浸入碱液中翻动约2分钟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晾干完成。碱洗的目的是洗去打底液在织物上留下的黄色,使留白处洁净。

煮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放入染锅内沸煮达到高温染色的效果。最常用的是直接染料与酸性染料。直接染料易溶于水,适染棉、麻、人造丝、绢类。酸性染料色彩鲜艳,易于拼色,最适染动物纤维。 直接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 使用方法: 备好染料及助剂纯碱,也可用食盐代替; 以布料的重量决定染料和助剂的使用量,即染料为布重3%,助剂为1.5%(食盐为10%),水为布重的20-30倍; 用少量开水溶解发染料和助剂,再加至需要量,并加热; 将织物浸入染液中,用竹棍搅动,连续沸煮约30分钟后冲洗晾干。 蒸染法 将扎好的织物先浸泡于染液中染色,然后放入锅内蒸一定时间固色,常用的有缩聚染料。缩聚染料是一种新型的暂深性染料,既可染棉、麻等纤维织物,又可染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 缩聚染料及使用方法 工艺程序: 使用方法: 备染料、助剂(尿素)、固色剂(硫脲)、小苏打; 用温水化开染料搅匀,加入化好的尿素、硫脲等搅匀,加入温水至规定量。浸入织物染色约30秒,翻动使之上色均匀; 取出,用热吹风机吹干后,蒸6-7分钟(或浸入硫化碱固色液中固色); 水洗,皂洗,熨平。

扎染的扎制程序

第二章扎染的扎制程序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扎染图案的设计要求与变形方以及工具与材料的准备,使学生对扎染工艺的设计和扎制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求学生正确地运用扎染的基本方法,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图案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要点: (1)扎染的图案设计 (2)扎染的扎染的工具与材料准备 (3)扎染的扎制工艺流程 (4)扎结的技法 学习方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逐一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他们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与修改。 2、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总结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扎染的图案设计与工具的准备 一、扎染图案的设计 扎染是一件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手工工艺,在制作之前必须有一个预先的构思和设计。首先要考虑使用者的爱好和要求,然后根据面料的质地和大小,再设计花纹的样式和在面料上的布局安排。扎染从纹样形式上分为几何纹样(如散点、圆形、菱形、环形等)、异形纹样(如叶纹、花纹、波浪纹等)和具象花纹等。 扎染花纹取材广泛,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可千姿百态。但因为扎染工艺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纹样的选择不宜太具象和精细。在浸染过程中,由于花纹的边界受到蓝靛溶液的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薄如烟雾,轻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别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拙趣。 二、扎染的工具与材料准备 1、染织物:主要有棉布、丝绸以及毛、麻等天然织物。较薄的织物易于染色,染出的图案 较细腻、清晰。 2、针和线:针用普通的缝衣针即可。线是捆绑织物的防染材料,所以要求结实不易拉断, 可以是棉纱线、涤纶线、橡皮筋等。 3、染料:主要是直接染料,既方便又经济。在市场的化工商店一般有售。 4、染色用具:染锅、加热炉、搅拌棍、水捅、胶手套、剪刀等。 第二节扎染扎制的基本方法

扎染

扎染 篇一:扎染步骤图 为了满足对扎染艺术喜爱朋友们的需要,我把部分扎染基本技法做图解。 1.于布尾1/4处,将布抓成一束。 2.稍微整理以下布尾,染制时注意均匀染上染料。 3.用棉线于刚才手握处打结固定。 4.开始环绕,此时需紧密的绕紧,绕的宽度越大,染制完留白处越大。 5.完成后,将线头打结固定,即可放入染料中。 第二种技法 1.将布抓起一小角后,用橡皮筋捆绑 2.每一小角都会成为染后的一个小圈,数量、大小皆可自行选择。 第三种技法 1.将正方形大小的布对折后再对折,成为一较小的正方形 2.以斜对角对折,成为三角形。 3.同样,将三角形再做1/2对折。 4.如图所示,用橡皮筋绑出一个个环结。 5.捆绑的圈数越多,染好后的图案也会越丰富。 6.捆绑完成后的形状。 第四种技法

在布的四角直接打结,不使用橡皮筋,染制完成的图案有一种晕染的效果第五种技法 。 1.将正方形的布对折后再对折。 2.完成后的小正方形,再做对折。 3.于四角紧紧的绑上橡皮筋。 成型 第六种方法 篇二:扎染教案 教案 师大附中马丽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扎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及人文价值; 2、能力目标:汲取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巧用身边易于寻找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间扎染工艺方法,仿民间艺术制作一块方巾。 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材料的特性,紧紧围绕“扎”字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

活动, 体验扎染过程中色彩的肌理和色晕所带来的自然朦胧的美。即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布料、和绳线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并按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难点: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扎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展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两块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教师出示几块扎染布,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扎染布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将图案染上去的吗? (二)新课讲授: 1、这种技法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以我们周城白族最为著名,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身去那里感受这种传统工艺的技法,但老师给同学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我们先来通过视频,初步去感受这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视频内容提高学生习兴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2.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因该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叫---扎染并引出课题“扎染” 思考什么是扎染?课件出示扎染的定义。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