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文/赵文东 【摘要】 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随着可持续爱 展现的确立,在批判和 继承传统会计的基础上,环境会计应运而生。环境会计有助于解 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问题,更有助于 促进企业的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 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b5E2RGbCAP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会计的产生及其意义 1.1 环境会计的内涵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 论相互结合,运用 一定的方法,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 字表述的形式。反映、报告和考核企 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 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平衡人工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 映自然资本 和企业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同时,环境会计也是核算企 业社会 资源成本的手段.它根据会计要求对企业拥有的环境(自然) 资源进行适当的货币计量 和重要性判断,并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记 录企业因经济活动析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情况. 是提供因不同程度的 耗用而需以资产形式追加补偿的财务信息.是一种财务信息系 统。 与传统会计不同的是扩大了核算对象及范围,它在传统会计只强调 核算硬资产的 基础上产生软资产的概念并进行核算。环境资源即环 境会计所要反映核算的软资 产…。p1EanqFDPw 1,2 环境会计的产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 15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 需要:不能以牺牲后 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 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 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 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 .,DXDiTa9E3d 环境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 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 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 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 础上,自然 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 发生,环 境污染日趋严重。经过反思,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 济利益的方式.而转变为追 求 j 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 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 会计应运而生 l“。RTCrpUDGiT 1.3 环境会计的重要意叉 从环境会计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会计的研究具有极其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意义。首先。环境会计是实施町持续发展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可持续发展 战略下,企业应确立“绿色经 营”的新理念.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再次,在可 持续发展战 略下.企业应确立“受托责任”。既包括经济的受托责任,也包括社会 和 环境的受托责任。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认定和考评企业及 其经营者的社会和环 境受托责任;最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传统 的 GDP 统计核算方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需要修正,而微观企业的 环境会计核算则是“绿色 GDP”计算和核算的基础。
5PCzVD7HxA
2 环境会计的目标和对象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多目标协调。由于 传统会计理论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决 策,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 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呵 实现性。同时.经济增长也难以持续。因而。各个目标之间
2 / 15

的联系不 可忽略,需要在经济决策时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 时考虑经 济和社会的实际要求.甚至可以用经济手段来实现环境保 护。由此可以看到.环境会
计的基本目标不宜定义为单目标.它也不 是多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注重各个目标之 间的交互作用,达到多 目标协调。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的环境会计信 息, 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和环境决策提供帮助。jLBHrnAILg 传统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而环境会计的对象显 然应该是企业的环 境资金及其运动。也可以说。环境会计的对象是 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 偿的循环过程。而这一过程在 会计中主要以货币形式表现。环境资源损耗是指由于资 源消耗失 控、重大事故、三废排放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以及 企业生 产、储运、销售过程对自然资源的超定额消耗。环境资源的补 偿是指企业治理污染、 改善环境,以及以排污费、罚款和赔偿等形式 上缴围家或他人用以保护环境。传统会 计对象注重的是资金运动, 也就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般只包括资金进入企 业、资 金周转和资金退出企业 i 个部分,不考虑生态环境。包括环境会计 对象在内的 完整的会计对象应为下列模式:xHAQX74J0X 社会+企业资金+生态环境资金退出+环境资源损耗周转资金流入+环境资源补偿 3 在实务操作中环境会计与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主要区别 3.1 环境会计核算的目标范围大于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 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 大化.不考虑社会 效益和自身的非经济效益。而环境会计的目标是促 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高度重视生态 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 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环 境效益和社会 效益。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的。
LDAYtRyKfE
3.2 环境会计的成本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
3 / 15

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仅限于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 所产生的经济成 本。没有或没有全部反映由于经济活动而带来的环 境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从而导致 了虚夸的收益,进而鼓励了以牺牲 环境、透支未来而取得当前利益的做法,导致企业只 考虑眼前利益、 短期利益。而无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的 成本范围是按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确定的。它不仅反映了 经济活动中的经济 成本.也反映了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如 某些企业由于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 环境带来的后果也要量化计人 企业的成本。Zzz6ZB2Ltk 3.3 环境会计的效益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 传统的财务会计认为企业最大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 最大化,而对于社 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企业发展 的非经济效益则不予考虑。而环境 会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考 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认为只有实现三者效益的最 大化,企业才有 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f”。
dvzfvkwMI1
4 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 关于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 为.环境会计的发展 方向就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会计 n:转 35 页)rqyn14ZNXI 一 31 一 辩 哟 生产节省大量成本。 裹 2 采购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要点 管理方法 将供应商囊中在某几家.采购点距离加工点尽可能近. 供应葡开发与维护成本 强化对采购供应话动的基础工作(记录)控制. 订货处理成本
4 / 15

原材料、零部件标准化,方便工艺技术处理. 材料的验收.质检成本 对非关键物料进行经济批量订货. 运输.仓储成本 采购地点距离加工地点尽可能近. 人工成本 为减少人工,采用供应自动化管理,自动分析库存. (2)库存控制体系 将保税物流清关流程设为关键流程是因为第三方物流的管理 在该公司做得不是很 成熟.由于国产化仍在研发测试的过程中。完 全实现国产化还有较长一段时间.公司的 原材料有 80%仍是进口 件,这些进口件的物流管理占用了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对其物 流管 理发生的环节应当受到关注。EmxvxOtOco 裹 3 库存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要点 譬理方法 清关费用、保税库存费用 生产手段自动化.经常性进行生产投瓷,挺商劳动生产率. 搬运,仓储费和设盔罐修费 按照订单及预测,确定生产攫模,批量.SixE2yXPq5 地料动力费,人工费用 依靠工艺开发.技术包 I 新.最大段度地提高备作业流程的 效率。 绚丰斗的不舍格损耗 建立健全厦时反映生产缝蕾状态的会计分析话动和物漉 戚奉控 备品备件成奉 制体系.6ewMyirQFL (3)销售控制体系 销售管理的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物料采购及装配环节,在成品 发送环节中,最能控 制成本的地方应该是在对承运商的管理上.寻 找一家合适的货贷公司进行产品托运是
5 / 15

非常有必要的.需要考虑到 承运商的运输能力、诚信度、报价等因素。直接对客户的 单件销售与 发货到经销商的批量运输,两者的承运商需要区分对待,从而建立 完善的 承运商体系。kavU42VRUs 参秦盏嚣一 一中国毛新杖术套生 表 4 销售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薹点 管藿方法 订货处理成本 选择运输设备、库存的最佳规模及空同布置,最大袋度降低运输成 本. 运输成本 合理确定仓俯.选择饬洗手段馒其功能配套互补.y6v3ALoS89 退货成本 减少交货点.并且与客户协商简化变货约束条苏. 出口费用 合理扩大运输和仓储规模. 人工费用 签订运输承包合同. 五、总结 在本文的研究前,一些学者已经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及控制的 理论及方法有了一 定的研究,但是对某一类型企业的详细研究还较 少。本文对某装配定制型制造企业(斗 lll 机械)的物流流程进行了梳 理与分析,对各个物流模块的物流成本发生进行了细化 研究.根据 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个环节建立了控制体系。M2ub6vSTnP 但是本研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篇幅所限.未对该企业的物 流成本进行详细的 划分及核算,单独从控制体系的角度着手进行了 研究。这将成为笔者今后继续进行深 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从成本 核算方面人手为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建 议。0YujCfmUCw 参考文献 【1l 孙朝苑.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D】 .重庆:西南交 通大学.2002
6 / 15

f2】魏丹.中小装配型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 工大学.2005 【3】 胥杏丽,宋豫川。刘飞,吕仙镜.装配定制型制造企业集群采购物 流模式研究. 现代制造工程。2007(5):28—31eUts8ZQVRd 【4】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mgcrnc 呲——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service【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 社,2003。sQsAEJkW5T (作者系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 2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GMsIasNXkA f 上接 31 页) 要素。从而把企业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活动考虑在内。并着重 研究如何将这 些经济业务活动转化成货币价值形式进入会计系统 参与核算,使财务报表能反映出经 济发展的真实程度。简称“价值形 式法”;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会计不必拘泥于传统 会计的货币价值 形式,可以直接通过有关环境指标的运用.配合企业有关环境状况 的 报告书,实现对企业环保义务履行的监督,简称“指标体系法”。 5 目前状况下我国推 行环境会计应具备的条件 TIrRGchYzg 鉴于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还很不完善.对于环境会计理论基 础、确认与计量、 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的编制等方面都很有争议,且 缺乏町操作性。7EqZcWLZNX (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政府应当不断地引导会计界在环 境会计方面的研究, 或者成立环境会计理论及运用专题课题组.提 高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进环境会计 理论早日与实践相结合。 使环境会计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lzq7IGf02E (2)加强环境会计和资源环境立法。实施环境会计核算应建立 四层次法规模式:会 计法、相关资源及环保法一环境会计基本准 则一环境会计具体业务准则一企业内部环
7 / 15

境会计核算方法。根据这
个模式.我们必须进一步对现有的有关法律条文加以完善,
同时加 速这方面的立法。zvpgeqJ1hk (3)确立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推进计划。环境会计核算内容决 定了这一工作的 实施应从相财明确、简单的起始科 Lt 开始,同时由 于环境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 而且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甚至 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核算内容与标准也不尽相同,因 而环境会计 作为一种新兴会计管理制度.它的全面实施尚需经历一段较长时间 和大量 艰苦细致的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NrpoJac3v1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环境的联系会越来越强, 用会计处理一些 环境问题必然会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 大趋势。环境会计已被专家预测为 21 世纪最具有光明前途的会计。 只有实行环境会计核算。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1nowfTG4KI 参考文献 f11 朱丹.论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财会通讯.。 【21 李祥叉.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会计的系统化研究.会计研究.。 【3】杨宝嘉,唐雄.环境会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月刊。 (作者单位系山东鱼台农业局) 一 35—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文东 作者单位:山东鱼台农业局 刊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8 / 15

年,卷(期):2008,(12) 引用次数:0 次 参考文献(3 条) 1. 朱丹 论环境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 2. 李祥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会计的系统化研究 3. 杨宝嘉 . 唐雄 环境会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10 条) 1.期刊论文 罗素清 . 方天堃 环境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 2006,8(2)fjnFLDa5Zo 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和环境成本的急剧增加,迫使各国和企业关注自然环境及其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人们试图把环境因素引入经济领域,会计界也 开始研究环境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没有及时披露环境风险,在未来环境问题导致经济危机的时候可能成为众 矢之的.从会计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 展的要求.要使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系统 化,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 构成,环境会计基础理论包括 环境会计概念、环境会计本质、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 计假设、环境会计职能和环境会计核算原则;环境会计应用理论由环境会计对象、环境 会计确认、 环境会计计量和环境会计报告组成.tfnNhnE6e5 2.期刊论文 王亮 . 芮雪琴 浅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 学报 2004,16(2)HbmVN777sL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同时,也给会计界提出如何建立环境会计理论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服 务的新课题.可持续
9 / 15

发展是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人类今后发展的首选.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会 计学的新突破.V7l4jRB8Hs 3.学位论文 黄佳 企业环境会计研究 2008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张,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日益受到破 坏,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全球环 境问题,保护环境的呼 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传统的企业会计未将环境要素纳入核算体系,结果导致企业重 视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 、透支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利益的短视行为。 环境会计正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修正传统会计的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 环境会计研究正向纵深 发展,开始环境会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还处 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在介绍、借鉴、继承与局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十多年来, 虽 然我国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上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环 境会计具体核算内容难以明确,环境会计发展进程缓慢。 本 文针对传统企业会
计的缺陷,对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 规范和完善。本论文站在微观角度分析了我国 企业环境会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简要介绍了环境会计的本质、定义、研究对象、基本目标、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 要求等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 ;接着详尽地探讨了环境会计的重点部分,即环境会计要素 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核算体系设计,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核算方法 和信 息披露模式;最后以亨通公司为例,对以上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运用和验证,希望对 我国企业构建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尽一份微薄之力。 本文在借鉴 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对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对亨通公司进行了环境会计核算体 系的构建,力图以此为契机,从点到面,推动环 境会计核算体系在全国企业的普及,从而 实现全民保护环境、重视环境,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3lcPA59W9
10 / 15

4.期刊论文 张旭丽 . 张巨勇 . 王亮 论环境会计、环境规制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 -科技创新导报 2008(6)mZkklkzaaP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规制、环境会计与产业可持续 发展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可以说,环境规制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措施,环 境会计则是确保环境规制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这个 角度出发来探讨三者的关系.AVktR43bpw 5.期刊论文 王黎 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19(5)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对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 环境会计对会计学的新突破--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假设、环境 会计成本、环境会 计披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ORjBnOwcEd 6.学位论文 苗芸 水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研究 2007 随着人类经济的迅速发展,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状况 愈演愈劣。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它对人类的生存及 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如何有效的保护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 决的问题。会计是一种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 ,通过其反映和控制职能,实现对资源的有 效使用。因此,将会计与水环境结合,就产生了水环境会计的研究思想。水环境会计是 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 方法来研究水环境问题,旨在通过会计的职能,改善水环境状况,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会计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想,有其产生的必
然性。本文在对水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起水环境会计的 研究框架。框架包括水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如研究假设、研究目 的、原则等,以及水 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包含水环境资产、水环境负债、水环境成本、水环境收益等相关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 文中对水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
11 / 15

广泛探讨,多角度证明了水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性。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是可持续发展 背景下的水环境会计 理论框架构建问题,此框架体系是在一系列现有理论基础上加以 继承和创新形成的。此外,文章对水环境会计的性质进行研究,并针对相关水环境事项 进行了会计核算,最终设计出水环境会计报告。水环境会计研究的目的在于保护水环境,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除了进行水环境会计的理 论研究外,还需要采取其 它方面的努力,政府行政职能的发挥将是一种有力的保障。2MiJTy0dTT 7.会议论文 李俊华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2006 本文从实行环境会计的目的入手,分析了环境会计的系统构成,论述了环境会计的 理论及模式以及实施环境会计与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的关系. 8.期刊论文 何少 娟 . He Shaojuan 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下的会计创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02(1)gIiSpiue7A 环境会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日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同时世界性的资 源与环境问题也要求把环境要素纳入经济核算中.本文对环境会计 的概念内涵作了界 定,提出价值理论的突破及大循环成本理论是把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的理论依据,并 从宏观会计主体和微观会计主体的角度构建了环 境会计的三级目标.uEh0U1Yfmh 9.学位论文 王琦 我国油田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2007 油田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生产过程同时对生态系统造 成了不良影响。传统的核算方法在环境事项处理上存在诸多不足 ,仅仅合并反映,而不 单独进行核算。因而从会计报表上,反映不出油田企业因环境事项而发生的资产、负 债、支出和收益等情况。结果造成企业重视 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建立我国油田 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把油田有关环境事项从原来核算系统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核 算与反映,以引起管理 当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所迫。
12 / 15

而我国油田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正是针对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 现实需要所提出的应用研究课题,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前言;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国内 外研究现状;第三章论述 了研究油田企业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第四章对账户系统进行了设计,建立了 适合油田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第 五章对油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 探讨;第六章以某油田为例,对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运用和实证 研究;第七章为结 论部分。 简言之,本文在深入研究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和国内外
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从油田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 际出 发,提出了我国油田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框架,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 了探讨,为油田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会计核算提供了 思路和方法。IAg9qLsgBX 10.期刊论文 于学刚 . YU Xue-gang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建立环境会计的社 会经济意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 WwghWvVhPE 学报 2008,26(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合 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企业 应承担着不可推卸 的责任.本文对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企业的环境责任的分析,指出我国在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下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对社会经济 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认为 我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建立环境会计势在必行.asfpsfpi4k 本文链 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813300512.html,/Periodical_zggxjsqy200812025.aspxooeyYZTjj1 下载时间:2010 年 3 月 25 日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 文库网:https ://www.wenku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3300512.html,/news/7 F1B7EE0B5ADA 2C6.html
BkeGuInkxI
13 / 15

14 / 15

15 / 15

浅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会计意义

浅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环境会计意义 【摘要】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科学治理。环境会计作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保证,对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意义,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境会计系统建立和完善日趋成熟,对其进行探讨,对环境会计的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科学发展经济 可持续发展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被作为新趋势参与到各种领域的研究中。环境会计作为会计领域的新生课题,受到专业人员以及大众重视的程度可谓与日俱增。 环境会计的实质是要讲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这使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不谋而合。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将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为“提高效益,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摒弃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尤其强调了经济发展与有限的自然承载能力的协调,保护生态的可持续性。这与环境会计的实质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于是,探索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环境会计的发展对环境会计在我国的成长历程有着深远的意义。 (1)在可持续发展下环境会计的内涵 环境会计是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分支,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环境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开发资源。二是确认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损失,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的相关信息。 (2)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企业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是资源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解决者。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下,企业要想得以长久的生存,也需要顺应潮流,保持可持续发展。而实行环境会计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首先,传统的以自身效益为惟一目的的成本观和效益观导致了大量的企业存在资源问题。而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成本和效益的范畴下,企业的经济效益衡量更偏向的是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社会总成本与社会总效益的比较。社会总成本与社会总效益中,资源和环境变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其次,披露环境信息的程度,使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信息,也发挥了社会的监督作用,是企业树立了承担社会经济责任的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护与期待 摘要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因为经济的发展,各种污染等有害环境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思到这个问题,仍然随意丢弃垃圾,乱砍滥伐,排放污物等。因为人类的无知,使得我们这个美丽家园从此不再美丽,使得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一望无际,见不着边的空地。如何能使得这个问题得以改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的到有效的保护。 关键字:环境保护;污染;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法 一、环境 1. 我国的资源 1.1 什么是资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据此,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1.2我国境内的资源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 自然资源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即在人类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的资源,如农田,如果耕作得当,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摘要:会计目标是会计结构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环境会计目标对传统会计目标的冲击,使得环境会计在会计对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方面都对传统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的否定和替代,而是对它的继承、补充、延伸和突破。环境会计对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和实务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会计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目标;传统会计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日趋恶化,使得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于是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而环境会计也由此应运而生。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的研究。 一、环境会计目标与传统会计目标 在人们广泛采用以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情况下,环境会计也必须以一定的目标作为系统运行的基本导向和最终归宿。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的发展。因而,环境会计目标较之传统会计目标首先体现出这种继

承性和发展性,具体表现在: 1.传统会计目标只强调提高经济效益的单目标决策,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不但导致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降,也危及经济效益的未来可实现性,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而环境会计目标则要求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企业对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最终使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用的经济价值得到足额补偿,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 2.传统会计目标的受托经管责任观所强调的资源是指传统观念上的人造资源,事实上企业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不仅是人造资源,生态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理应成为会计中委托—受托关系的主要内容。另外,企业管理当局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经营的这部分资源已不仅仅是受出资人之托,而是受整个社会之托,有义务也有责任对受托运用管理的环境资源承担起良好的经管责任,并妥当地向负有直接或间接委托关系的委托人,包括社会的各个方面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 3.传统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有关契约人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管理当局等,他们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注重企业经营效益。但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无形的企业利害

绿色会计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外文文献翻译

毕业设计附件 外文文献翻译:原文+译文 文献出处: Markus S. Green accounting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16, 2(1): 29-46. 原文 Green accounting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rkus S Abstract Green accounting, also known a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ombining account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iversity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propertie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special, cause soci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 profit and loss revealed,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of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s. The basic theories of green accounting are in the correc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on the basis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only reflect and supervision enterprise capital and its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accrual basis, the historical cost and double-entry these three basic pillar of the economic accounting matters for accounting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recording and reporting,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 of economic problems in this is not the answer. Green accounting for all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w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round how to compensate the cost of natural resources, efforts to fulfill the dut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all levels make th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heory for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element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accounting; the basic theory 1 Introduction Human industrial activitie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d the ver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human scale of the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

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金京生本章是这一册教科书的最后一章,也是3年初中科学课程的最后一章。9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宇宙的演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人体自身健康防护之后,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空间。即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希望从科学领域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主要介绍了人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二方面的内容,(1)人类发展出现的问题(1)人口问题(2)环境问题(3)能源问题(4)资源问题(2)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二、本章内容的特点 1、本章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的、政策性的内容比较多、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这是国家的政策与思想,离我们较远的感觉。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但不容易渗入到学生的思想与意识中去。(因此在教学应补充大量的实例、并结合当前的时势、当地实际,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能源危机可讲到电荒与石油危机等) 2、本章中大量的信息是以地图或图表的形式出现,对学生读图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对图表的分析。 3、本章教学中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对于有些概念这些学生耳闻目睹、非常熟悉的概念,不要注重概念本身的定义或准确描述,而重在体悟,学生能知道大致的思想即可。人类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即可。 4、本章内容中有许多与社会相重合,教学时应关注社会学科的教学。(如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等) 5、本章内容体现了科学性、社会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时应注意哲学观点及人文特点的渗透。(如对新能源的分析中应渗透一分为二的观点) 三、课时安排

论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作者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保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绿色会计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倡导发展绿色会计,让企业迅速建立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绿色会计的概述”,主要讲了绿色会计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实施绿色会计的条件”,从四个方面对条件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述了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构建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列出了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会计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录 一、绿色会计的概述 (4) (一)绿色会计的含义 (4) (二)绿色会计的特点 (4)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4) (四)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4) 二、实施绿色会计的条件 (5) (一)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绿色会计的一定会计条件 (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实施绿色会计创造了条件 (6)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绿色会计提供了发展条件 (6) (四)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为绿色会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环境条件6 三、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6) (二)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三)绿色会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7)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绿色会计的实施 (7) 四、构建绿色会计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7) (一)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二)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 (三)是强化我国环保意识的需要 (8) (四)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9)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1.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 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2.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 蕴藏量: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 4. 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5. 水体自净: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6. 农业生态系统::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7. 立体种养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 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8. 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是指H,O,N,P,S等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从生 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化学循环再生规律是囊括自然界中动植物普遍存在地一种固有的,遵循自然动态循环法则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交替更新,能量转换的运动规律。 9. 可持续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村贫困比例,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全面的发 填空题 1.物质的输入输出规律又称为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生物、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环境会计期末考试

一设想题 1识图题:坐标(经纪业绩、社会业绩、环境业绩):什么叫环境会计? 答:环境会计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立足于前沿性、国际性会计与审计问题,以工商企业的环境经济活动和环境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用现代会计、审计理论与现代管理理论,将生态环境信息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从环境会计信息的视角研究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以及环境审计评估方法和管理控制措施。 结合图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这一概念,经济业绩、社会业绩和环境业绩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图列示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生态效益之间的主要关系。在图中,纵轴表示经济业绩,横轴表示环境业绩。如果要包括第三个方面“弱可持续发展”,应假设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相互抵消,就需要第三个指标衡量“社会业绩”。图中间O点是当前的状态,侧重于经纪业绩和环境业绩。向上移动至虚线表示的对角线“经济——生态效益”线,表明经济业绩与环境业绩的比率已得到改进,也表明经济——生态效益得到改进,企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目标前进。不过按可持续性观点,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不可替代,不允许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反之亦然。所以,只有箭头A所指的方向才是强可持续改进,形成环境业绩和经济业绩同时改进的双赢局面。 2以图做联想,阐述环境会计建立的必要性? (企鹅站在稀薄的冰川上) 思路:从生态的角度阐述环境破坏,污染给大自然带来的伤害。 因为气候的破坏,使得生态不平衡,造成冰川融化,动物丧失家园,然后威胁到物种,人类,最终的恶果将由人类承担。(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破坏造成气候变异,造成一系列破坏,大气环境受到破坏) 3.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第一图: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从生态的角度阐述 生态循环的规律来说明环境中的平衡规律 人类从环境中汲取的资源也因为循环而发生改变 (人生活的周边环境,自动循环,不能破环,人更好的发展,利用保护资源) 第二图:生产交换 人类地球 消费分配

会计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在会计领域的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紧缺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可持续发展逐渐提上政治,社会和商业活动的主要议程。 由于消费者、投资方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对目前的商业活动各个方面要求更高的透明度,社会和环境问题报告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对很多行业和公司来讲,除去考虑因报告产生的额外成本外,新的商业机会- 尤其是伴随低碳、更加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而新兴的市场- 也随之出现。那些最为灵活应变的公司能够预见这些变化并开发相应的新产品与服务,并将他们在商业道德、社会与环境方面的专业能力与资质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中国,未来环境资源紧缺将给商业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与机遇。为了更好迎接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公司的核心商业活动中。而会计师事务所却可以在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领域提供财务、咨询和审计方面的多项服务,帮助我们理解可能对公司商业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应对战略,并协助我们在复杂的公司组织结构中实施战略。 会计师事务所在此的目标是帮助客户解决与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公司战略、运营、法律法规、声誉、财务以及报告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税务服务。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帮助客户深入理解全球范围内错综复杂的环境政策和经济工具,为公司、投资方和管理层提供建议,提升公司业绩,协助客户实施长期的、可持续的税务策略,帮助客户更好的与利益相关方交流公司在税务领域所做的贡献。随着世界上碳排放交易方案的数量不断增加,很多企业也加入这一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提供如何应对碳交易市场规则的建议,以及不同规则间如何相互影响的信息。 并且协助企业理解参与碳交易产生的相应直接和间接税问题,例如溢价减税、集团内部转移碳信用产生的转让定价问题,如果企业决定采纳新技术或改变产品结构以使其商业活动更加低碳和可持续,事务所可以协助它开展相应的并购,以及协调集团碳策略和税务策略(例如是在税务损失的情况下决定购买碳信用的最佳实体)。事务所帮助他们理清气候变化和碳减排交易相关的复杂问题,包括: 温室气体数据管理、报告和审验(碳足迹) 碳中和项目的开发与执行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志愿减排(VER)项目 气候变化战略开发 会计师事务所还能够协助政府更好的利用其税务计划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客户遇到解释或遵守具体的环境政策法规困难时,事务所将代表他们与政府和监管机构交流以解决难题。 (二)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咨询服务。事务所可在以下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司治理、商业道德、气候变化及二氧化碳减排、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与经济、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和非财务信息报

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会计

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会计探析 □张红燕周虹志 摘要:我国的绿色会计应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借鉴国外绿色会计的实践和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情,探索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生态文明;会计体系 作者简介:张红燕(1973-),女,湖南湘潭人,江西省萍乡市工业学校(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前沿会计、职业学校会计教学改革。周虹志(1972-),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理论、高校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20-0022-0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议、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起点上,现代企业的发展将环保要求正式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为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成因 20世纪70年代,作为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得以兴起。具体来说,绿色会计又称作为环境会计,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企业运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环境破坏)量化为企业为此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例如生产污染的罚款、中毒事件的赔偿、化学废料的处置费用等等),并纳入企业会计体系来进行核算并指导决策,是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战之后,推崇“烟囱产业”让西方国家实现了工业化的同时,产生了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恶果。努力探寻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而孕育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及其相关战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是我国政府必须坚持的国策。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因此,对企业的绿色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特别是其价值信息进行反映和监督,成为对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由此逐步发展并受到高度重视的会计称为绿色会计。 二、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 (一)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观念。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 1.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的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会计主体的假设。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绿色会计主体假设的侧重点是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 综合研究ZONGHE YANJIU 22 职教论坛/2013.2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环境伦理的定义、主要内容 而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 远离人类中心主义: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人定胜天”、“让地球抖三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天斗、与地斗”、“改造自然,适应人类的需要”。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破坏者,人类只能是自然的合作者,人类应该建立一种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的生态文明体系。 (一)生命中心主义 认为所有形式的生命具有同等的价值,所哟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人类不是万物的中心。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被认为是此种信念的最佳代言人,因为他在演变笔记中说:“如果我们不要对生命的臆测设限的话,那麼那些遭受痛苦、疾病、死亡等苦难的动物同胞们…它们可能是和我们人类源自同一个祖先的…”代表人物:泰勒《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地球整体主义 不仅生命体具有内在的价值,包括土地、岩石、自然景观都有固有的价值和权利。代表人物:李奥波德[美]《大地伦理学》 (三)代际均等的伦理观 我们对自然界的道德和义务,最终源于人类各成员间的所承担的义务,在享有自 然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上,我们的后代和我们具有同等的权利。 代表人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其一,珍重地球上一切生命物种;其二,珍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其三,顺应自然的生活。[1]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首先,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 念,环境道德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一系列人类主观内省性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性内容。 其次,内容则包括了作为人类环境伦理是非标准的环境道德评价,环境道德教育, 及环境道德行为计量性控制指标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的环境道德基础研究。此 外,还要掌握自然环境系统运动规律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 把握和预测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环境伦理道德关系变化所导致的结局。 生态系统包括下列4种主要组成成分。 (一)非生物环境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

中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发展

中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发展 摘要: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环境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逐渐成为会计科学一个新的分支,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近二十年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中,我们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国外目前在环境会计的研究方面已向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纵深发展,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如何发展环境会计的问题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环境会计;发展;理论与实践信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形成,环境会计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并成为一个新的会计分支,西方国家的会计界纷纷开展对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和会计职业组织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推动其研究与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会计界开始重视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实务推进工作。本文回顾和评述近些年来我国环境会计工作的一些成果,并对未来其发展的方向提出一些想法。

一、通过近些年对我国环境会计问题进行研究界与实务界围绕环境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会计的本质。很多学者定义环境会计是从环境会计的理论依据、计量单位、职能目的等方面;有的学者则更为简洁的将环境会计的概念叙述为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这一说法被大多数学者们引用为阐述环境会计的概念和本质,开展环境会计核算的精髓之所在。 (二)环境会计的要素。现阶段我国环境会计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三要素论”的观点主要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等要素。“四要素论”的主要观点有: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这其中有朱学义和方文辉认为包括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李宏英认为包括环境污染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保护收益。“五要素论”则认为环境会计要素是对环境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成本、损失、收益五类。“六要素论”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 (三)环境会计的对象。环境会计对象的最大特点 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讨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讨 [内容摘要] 绿色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绿色会计主要是为了确认、计量和记录与环境有关的行为活动。与传统会计(现代会计)相比,它将现代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参与到会计当中来。环境确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现代会计却并没有将它考虑进来,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不足,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绿色会计的出现将会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漏洞。绿色会计的宗旨就是通过建立国家和企业绿色会计体系,保护环境,控制自然资源的损耗,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 绿色会计;传统会计理论;绿色会计核算;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过度开采,废弃物大量排放,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全球保护环境运动兴起,许多国家的会计理论界不断将环境问题纳人会计研究的范畴。以比蒙特斯和马林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为标志,绿色会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们开始关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提供生态变化会计信息的绿色会计。此后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等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绿色会计问题,绿色会计理论得以快速发展。我国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新阶段。 一、绿色会计理论的认识 (一)绿色会计理论和传统会计理论的不同 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是在修正和批判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为,长期以来传统会计理论只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本及其运动,按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复式记账这三大会计基本支柱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由环境所引发的经济问题在此得不到答案。而绿色会计则着眼于高效利用资源,以人类的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围绕着自然资源的耗费应如何补偿的问题,努力对环境管理中各个层次的职责履行情况作出确认、计量和报告,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会计理论对整个会计要素的界定。所以,绿色会计解决了传统会计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无疑是对传统会计的撞击。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 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但就目前情况看,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仍不尽一致,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如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这就直接关涉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众多的环境问题。 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 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美国和日本均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这种经济的高速发展却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这是真正的发展吗? 从科学的定义上讲,美日的发展模式只能称得上是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二】真正的经济 (1)何谓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仅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即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提高;它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认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是国民幸福的象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该着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白色污染 1.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 1.1 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性描述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环境现状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 2.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引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 2.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2.3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存面临挑战 由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而走入灭绝的边远。然而一些物种的绝迹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 2.4 地表森林面积锐减

国外环境会计发展概述

国外环境会计发展概述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一、环境会计产生的背景在世界范围内将环境会计纳入到国家会计体系的做法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仅处于初始阶段。然而将环境与经济联系起来的想法却早已有之。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有人提出了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早期的倡导者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安东尼,他曾在1956年写到:“鉴于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应充分重视自然资源财富在国家总财富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而且应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核算每年自然资源总量发生的变化”。十几年以后,环境问题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许多理论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将环境数据纳入到投入—产出会计的可能性。一些健全的概念性框架以及一些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在那时层出不究。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的统计机构才开始正式建立环境会计体系。20世纪70年代中后叶,挪威和法国最早开始这项研究工作。而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几乎没有其他国家的统计机构在该领域进行正式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决策时将环境与经济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的趋势与日俱增。极具影响力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布鲁特兰委员会)在1987年认可了对环境会计的需要,同时号召:“每年对环境质量的变化报送年度报表并对国家环境资源的储量加以审计”。委员会指出这类报告“对于获悉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和富足的真实情况是必要的,同时对于正确评价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公布相关报告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倡导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国家会计体系中来。至此,包括

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并规范起自己的环境会计体系。 二、国外环境会计的发展 尽管各发达国家首先着手的工作有所不同,但各国对于环境会计今后的发展趋势却有着相同的观点。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发展自然资源储量会计,因为每个国家自然资源质量的优劣在该国的经济和政治领域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发达国家同时开始了对物质能量流动会计的研究,其中大多是根据投入产出会计的模式建立起相关框架体系的。各发达国家的物质能量流动会计大多以能源为核算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其他与燃料相关的废物的估价。另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对环境保护支出会计的研究工作,各国用这类会计不仅计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支出,同时还计量环境保护对经济的贡献。以下选取几个典型国家分别加以介绍。 1.挪威的环境会计体系 20世纪70年代中期,挪威开始建立环境会计体系。建立该体系的最初目的是提供自然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更好地对资源加以利用。从1978年到1985年,挪威相继建立起以能源、鱼类、土地、森林和矿物质为核算对象的环境会计体系。20世纪70~80年代,挪威由于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石油价格的飞涨而陷入了经济危机,但当时环境会计体系提供的丰富的资源信息很好地为决策者提供了服务,为扭转危机起到了十分关键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决策者更加关注环境会计体系提供的资源信息和国家会计系统提供的经济信息之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