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发挥知识正迁移

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发挥知识正迁移
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发挥知识正迁移

以旧引新自主探究发挥知识正迁移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梁晓玲

巴甫洛夫说:“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运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课题。”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进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时,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本人采用了以旧引新、自主探究等合理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文为当时实施教学的流程模式和所思所悟。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后接着学习的内容。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

(二)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其实就是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

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且理解了比的意义。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知道什么是最简整数比,能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难点是能根据比的前项后项数的特点,能灵活地化简比。

二、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小组合作,验证猜想——运用规律体验成功——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标:

1、复习旧知,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猜想奠定基础。

2、启发学生大胆猜测,提出自己的假设。

过程:

师:判断对错并说出你判断的依据。6÷8=60÷80 () 6÷8=3÷4 ()

生:(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12/18=2/3()12/18=60/90 ()

生:(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引入猜想)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比和除法、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猜想一下,在比中有这样的规律吗?如果有,会是什么呢?

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应用迁移类推规律大胆猜测,模仿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出自己猜想到的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接下来就是第二个环节科学验证。

(设计意图:在认知经验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与比的关系等知识。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学生只要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比就可以自主探究出比的基本性质。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此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知识,去探究新知识,揭示新旧知识的共同本质,使旧知顺利迁移到新知学习中来。)

(二)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目标:

1、引导学生对验证猜想提出各自的想法与途径?

2、组织实践活动,揭示知识本质,让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3、营造协作学习氛围,组织讨论研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意识。

过程:

1、小组讨论:这个猜想成不成立?是否具有普遍性?用什么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思路。

A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用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到新比,看比值变不变。

B组:我们想用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分数或者一个小数,看它的比值变不变。

C组:我们想把不同的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看它们的比值变不变。

通过学生发言,让学生互相启发,产生灵感,对验证猜想的方法进行比较,使自己的实践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更严谨。

(1)小组合作,试着验证。

(2根据自己猜测的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让它变成一个新的比,然后算出比值,看看是否和前面的比值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感性材料,己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又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新的概念。)

(三)运用规律体验成功

目标:

1、通过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信心。

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化成最简分数,现在我们又找到了比的基本性质,这个性质又有什么作用呢?

例1、(课件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5:10=(15÷5):(10÷5)=3:2

180:120=(180÷60):(120÷60)=3:2

解题思路:

(1)通过化简分数理解如果把它看作一个比,那么什么是最简的整数比。

(2)讨论小结: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是互为质数。

(3)师生共评,揭示方法。

方法1:当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时候,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例第(2)题:1 /6:2/9=(1/6×18):(2/9 ×18)=3/4 例1的第(2)题: 方法2:当比的前、后项都是分数时,用比的前、后项分别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例1的第(3)题:

0.75:2=(0.75×100):(2×100)

=75:200=(75÷25):(200÷25)=3:8

方法3:当比的前后项是小数时,先化为整数比,再化成最简的整数比.

方法4:用求比值的方法,但有注意结果必须写成分数或假分数。(设计意图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知识。只有把学到的

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本课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方法不只一种,不管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合符规律,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目标:

1、利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应用比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边练习边讨论:怎样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怎样化简最快最好。(1)看谁眼睛看的准?

(2)选择正确答案

(3)解决问题。

总结方法:联系旧知,灵活运用。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一标四化”教学模式,依据课标要求、切合学生实际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定标);每个环节采用以旧引新、质疑、猜测等形式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明标);引导学生科学验证——展示交流——意义构建落实教学目标(落标);用学习效果(看谁看得准?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等习题)检测目标达成(测标)。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从把我新旧知识的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倒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

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堂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处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在学生大胆才想出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时,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肯定,然后教给学生验证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求证,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设计中应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知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本课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方法不只一种,不管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合符规律,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随后还安排了综合性练习,这些练习不仅能起到巩固、深化概念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知识学习的迁移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3.(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 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 5.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 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和负迁移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8.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9.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10.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化说 11.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化说 12.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化说 13.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14.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摘要】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 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 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 本文围绕“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有效防止负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应用“生活即课堂的理念”进行知识的正迁移”等方面进行了详实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正迁移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 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 用于现实。”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让学生将抽象的数 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学会知识的正迁移,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串联性强、前后知识点关联密切等特点,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要实现知识的正迁移。需要从小学数学内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同的内容产 生的有趣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奋点。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有了,自主学 习的动力也就自然有了。学生懂得了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正迁移”,也就掌握 了数学学习的精髓,学习效率将会事半功倍。 一、从生活情境入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万事皆学问。 将数学知识教学融入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紧紧结合日常点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实践。将一切纸面上的数学问题,迁移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的万花筒,既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致,又可以提升学生的 接受速度,增强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 在学习图形相关知识时,需要教会 学生计算面积、周长、表面积和体积,这不仅仅只是书上、练习题中的平面图形,更是现实存在的生活实物,只教会学生用公式计算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抽象化 的平面图形与生活中真实实物联系起来,这个时候,需要借助孩子们的玩具,玩 是孩子的天性,玩具对于孩子刻骨铭心,对于相关知识的教学,可让孩子带自己 的玩具到课堂,从玩具中去找寻数学知识,纸牌中去研究长方形、魔方中去找寻 正方体、饮水杯中去探究圆柱等等。从生活实例中运用不同的思维角度和方法, 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也许每个学生所感悟的未必相同,但对于这些知识 的掌握方向绝对是一致的。将数学问题迁移为生活问题,再反过来把生活问题总 结成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内容。 二、有效防止负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够促使学习事半功倍,但迁移中有“正”、“负”之分。正 迁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性现象,而负迁移则是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消极 影响的不良现象。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尚幼,心理稚嫩,学习能力还正在塑造当中,出现了知识的负迁移,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学习进度和效果。教师的教学 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活动与安排要照顾到学生的认识水平,要考虑 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解决问题经验。负迁移是学生已学会的知识和经验造成的,

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我们先来关注数学的学科特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有时新知识可以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可同时它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根根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 由此可见,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 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时,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来教学,通过观察1/2=2/4=6/1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逐一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由谁到谁的变化过程,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体会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用同一语式去表达,但是到最后学生也未必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较简练、准确地数学语言来描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先来分析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就会找到与它的叙述非常相似的“商不变的性质”和沟通两者联系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此时我们为了突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就可以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对于“商

不变的性质”的叙述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练习。 可以运用迁移方法教学的知识点还很多,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它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基础上迁移学习,只是增加试商和调商且难度增大、方法更加灵活。再如,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是在学习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迁移,运算方法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迁移的方法来突破重难点。这种方法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应该是熟练的,他所掌握的前期知识是牢固的。因此,强调我们每一年段的老师都要把自己视为“把关教师”,让学生“走稳每一步”。

知识巧迁移

知识巧迁移“水”到“渠”自成 建湖电大08秋小学教育学员沈中仁 内容摘要:本文谈了学习迁移的意义和作用,新课程背景下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有效教学的有利条件,以及自己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从教材内容、探究性学习理念的应用,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学生特点、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对指导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知识迁移意义条件策略 小学教学的任务在于使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能够充分地理解、掌握、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用,以便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解决新问题。这就关系到学习迁移的问题。学习迁移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中,特别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指引下,引导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人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和实践中的尝试。 一、学习迁移的意义和作用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先哲们的教育思想,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终身受用的自学方法,从而掌握“会学”知识的金钥匙。我们发现,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不仅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早已为古人所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迁移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影响另一种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学习之间或同一知识领域的学习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关系到学习的效用,这就是心理学家称之为“学习迁移”的问题。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 现代心理学关于迁移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学过的知识、技能和要领掌握得牢固,且又善于分析思辩,那么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会对另一种知识、技能、概念产生有益的影响和推动,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反之,如果对已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掌握得不牢固,又不注意分析思辩,那么已学得

运用知识迁移法

运用知识迁移法,引导学生掌握学法 窦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人才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贯穿于小学教学过程之中。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自主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强化知识的概括归纳,建立知识网络结构,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可行性前提。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不懂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能成为空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观察、操作、比较、迁移、解题、思维等方法进行指导。 所谓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建立自主探索动机的最佳心理。如我在教学《年月日》,先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年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找出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使“自主学习”一触即发,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动机的形成。比如,我在教学《商的近似数》时,利用去超市的故事创设情境,激起了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和所付的钱数以元为单位有4位小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自然的引导学生探索出怎样去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第三,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上课初始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开动脑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掌握新知识。 数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任何自主探索都必须有起点,有依托,不能切断知识之间的内存与联系。通过引思、回顾、概括、归纳旧知,形成程序性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而大面积、高效率的解法席位活动,从而使自主探索成为可能。 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旧知出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所任教的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已有的旧知去主动进行学习。特别是一些学习上本来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法,在课堂上有了成功的体验,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课题实验中,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运用知识迁移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将零散的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性知识结构,但在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显然仍有不足之处,这也是我进行课题实验下一步继续探索的主要方面。

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掌握另外一种外文;当学生在家里养成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或做作业时养成爱整洁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迁移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作技能、知识情感和态度都是可以迁移的。 对于迁移现象,我国古代就有相关的描述,例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爱屋及乌”、“熟能生巧”等等。 迁移与学习息息相关。人们通常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当前后两种学习存在着相同的要素时,前一种学习上的成功可以迁移到后一种学习上,使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相同要素即相同联结,学习迁移即相同要素的转移,因此,相同要素说实际上就是相同联结说。 他所谓的相同联结,包括目的、方法、普遍原则与经验上的基本事实4个方面的相同联结;他进而解释所谓的相同要素,就其物质方面来说乃是共同的脑神经的联结。“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实验笼内刺激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它和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观念联想概念不同,人与动物均具有联结现象。 因而,桑代克把学习的相同要素看成是相同的联结,含义是比较广泛的,他把联结概念推广到人类心理上,认为人和动物的联结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学习的迁移过程只不过是把已有的联结简单地转移于新情境的结果,这样就把学习问题引向简单化的一种机械主义观点上。 概括说: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的范围大为扩大。需要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 概括化理论主张,不在于仅仅讲解概括化原理知识,而在于结合实际讲解原理。因此,教育内容和手段同样受到重视。 例子: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W.苛勒曾用母鸡和一个三岁孩子作实验,先使实验对象对深灰纸与浅灰纸形成分化性条件反射,即对深灰纸发生食物反射,对浅灰纸不发生食物反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知识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迁移 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1.温故而习新,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将新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同化”这个新问题,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这一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里的有关“控制变量法”的知识情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因为压强和压力与受力面积都有关系,所以在研究时,是先保持压力F 不变,通过演示实验而得出P 与S 的关系,然后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通过实验再研究P 和F 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得出:P=F/S。应当指出,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若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联系时,就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从而把所研究的问题首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联系,最后将各个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所需结论。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有力武器,所有多变量问题原则上都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求解。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对“控制变量法”更进一步理解,学生认知结构里的新知识引起同化,更有利于探究欧姆定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液体压强、电功、焦耳定律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迁移启发学生,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的横向迁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找到与要解决的问题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一节时,选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时,找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即氧气、氢气的制取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取原则相关联)。把新课题同化到学生已构建的“制取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取”认知结构中,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生活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课堂讲授中,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问题和现象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

运用学习迁移理论

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否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从学校课堂迁移到社会生活中。迁移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诸如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等的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对数学教育的启示是: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数学思想;让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教给学生实现迁移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迁移类比迁移联想迁移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单纯依靠大量练习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比较、变换和运用,从原有知识迁移变换到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迁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基础知识和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学习迁移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习迁移的理论依据 学习迁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我国古代的学者们注意到,并在学习和教学中得以应用。中国古代很多学者都知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道理。国内外关于学习迁移方面的论著较多,其中美国著名的认识教育心理学家、当代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澳苏泊尔(D.P.Ausubel)提出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最具有代表性。澳苏泊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这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容易导致正迁移;如果他的认知结构是不定的、含糊不清的、无组织或组织

浅谈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条件和方法

浅谈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条件和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782755499.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8-11-3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文/钟红 [导读]摘要:学习正迁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学习正迁移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迁移,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学习迁移教学情境思维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我们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技能会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和其它技能。迁移的问题就是不同学习阶段的相互影响,先前的学习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原有的学习也会产生影响,学习之间普遍会发生相互影响,这就是迁移的实质。以迁移效果为标准划分,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起干扰作用。迁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而迁移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教师重视解决旧知识与新课题的矛盾,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和防止干扰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 启发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相互关系,为学习迁移提供有利条件 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或相似的因素就能产生相互迁移的现象。它们之间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产生。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产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客观条件,所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越扎实,就越能产生学习正迁移,从而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这样不但可以复习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这些原理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见,迁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应该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因此,“双基”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核心,必须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抓住学习本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习对象之间共同因素的存在是产生迁移的客观条件,能否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还在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概括化水平。学生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去认识新知识,并把新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某些同类新知识的实质,从而产生正迁移。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放在中心地位,以突出其内部规律,基本概念的掌握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具有了高度的概括能力,容易发现新旧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新旧知识、技能间的正迁移。如果学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答案】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主要有: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 (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提高迁移发生可能性的有效 途径。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戴维?奥苏贝尔在1977年提出,已被许多教育、教学工作者证实是比较成功的学习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是通向“训练迁移”的大道。换句话说,教学要实现迁移,必须训练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学科基本原理,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是实现积极迁移的基础和保证。合理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迁移功能主要体现在迅速吸收新知识和有效运用知识等方面。 一、奥苏贝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对认知结构的再认识 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产生了。所以,影响课堂教学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简言之,即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从广义上看,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从狭义上看,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2、对认知结构变量的再认识

关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讲座一)

关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讲座一) 府谷二中八年级物理组薛波 知识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其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促进知识迁移 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雄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效果也越显著。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1.温故而习新,促使知识的纵向迁移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其同化,将新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同化”这个新问题,就能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并且使“故”也得到巩固。 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这一节是电学部分的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设计与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有一定的困难。利用学生已有认知

结构里的有关“控制变量法”的知识情节,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因为压强和压力与受力面积都有关系,所以在研究时,是先保持压力 F 不变,通过演示实验而得出P 与S 的关系,然后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通过实验再研究P 和F 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得出:P=F/S。应当指出,这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也就是说,若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联系时,就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先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从而把所研究的问题首先转化为一个物理量与单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被研究的问题由复杂变简单,容易发现联系,最后将各个联系综合起来得到所需结论。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多变量问题的有力武器,所有多变量问题原则上都可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求解。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对“控制变量法”更进一步理解,学生认知结构里的新知识引起同化,更有利于探究欧姆定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液体压强、电功、焦耳定律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迁移启发学生,都获得很好的效果。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的横向迁移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就是学习者通过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找到与要解决的问题关联,从而把当前的问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从而解决了问题,也就是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创设情境,进行意义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背景即“情

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迁移贯穿在人一生中各种形式的教育学习中,因此“为迁移而教”已成为今天教育心理学家的共识。要想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我们就要先知道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迁移,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信息大量涌现,而且翻新很快,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但迁移的发生不是自动的,它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学习对象之间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如学生学了“going”的“ing”会拼“morning”、“playing”,因为最后一音节(或字尾)总是拼作“ing”.再次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现代认知理论主张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和机械学习不同,它强调理解对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的作用。一般来说,真正理解了的东西,不论它如何改变,人们总能认识它。因此,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在有意义学习中,同化论的核心也是解决理解问题。通过对知识之间上下位关系的认识,学生在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到其位置,从而达到理解。同化论的这种观点可

以用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这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广泛迁移。最后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这一点,在教育实际中我们十分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学习,这些原理、概念抽象程度高,适应范围广泛,迁移效果明显,学生掌握之后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问题。学生对觉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问题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因而,对具体事物、问题的联系就越普遍。概括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要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就阳要加强学习中理解的作用,只有理解才能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理解的的越深入,概括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运用。同时老师的指导和教学对学生概括的水平和概括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从教育与发展的角度看,既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活学活用已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

注重知识迁移提高应用能力

注重知识“迁移”提高应用能力 浙江省缙云中学(321400) 潜松水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尽管学生像接收器那样准确无误地把传授的知识全盘接收过来,并演绎得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到实际的应用,往往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学不致用的反差现象清楚地告诉我们:当今的教育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何谓知识的迁移呢?知识的迁移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于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某种影响。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通过学生的实践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基本技能得到巩固熟练,从而促使由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的形成。 早在古代,学习迁移的现象就已为人们所注意。被称为“圣人”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自己的学生能“由此以知彼”,这里说的“由此以知彼”实质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把学到的某些原理知识应用到学习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知识激增和信息革命的今天,知识的迁移更有着它的重大意义: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成功地迁移到新的情境、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智力和能力是否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迁移,整合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拓宽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谈如何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巧妙迁移,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增强学生解题能力。 一、力学模型“迁移”,求解电学问题 例1:如图1-1所示,在光滑绝缘平面上有A、B两小球,带同一种电荷,相距无穷远。A的质量为m,且静止;B的质量为4m,且以速度v正对着A运动。求A、B系统具有最大电势能时的速度分别是多大?系统的最大电势能是多少? 图1-1

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节选)

迁移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教而有法,学生才能学有成效。一般的看法是,教师只要掌握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就可以搞好教学,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倘若我们不了解这些规律、原则和方法的心理依据,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是应用不好的。实践中,教师机械搬用规律、原则和方法,而收效甚微的教学是屡见不鲜的。这说明,教学理论具体灵活地应用,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心理理论的掌握。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对前人知识经验的“占有性”学习。现代教学心理学认为,这种学习要经过知识的理解、记忆、迁移和运用四个阶段。以往,人们总认为理解是其中的关键阶段。然而,现代认知学派对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理解、记忆和运用都离不开迁移。它们既是迁移的过程,又是迁移的结果和外现。迁移是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且最为关键的一环。这是国外教育心理学家几十年致力研究、探讨迁移理论的最新成果。当前,国内许多同志也认识到,学生学习问题虽千头万绪,但只要把握住迁移,教学就可做到“教有条理”、“学有头绪”,使学生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学习效果。因此,“为迁移而教”已成为当今教育界流行的一个极有吸引力的口号。 基于上述看法,本文试图在介绍有关迁移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提供促进学习迁移产生的措施,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具体应用。 一、迁移理论及其评析 在心理学中,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学习者运用已有认知结构,在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实现的。其实质是一种揭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的过程。迁移有顺向和逆向两种,前学习课题对后学习课题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反之,则为逆向迁移。不论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称正迁移,反之,则为负迁移。心理学家们通过“首尾测验法”或“相继练习法”若干种实验设计,用“百分量表法”或“节省法”测量迁移效果。 国外关于迁移的研究主要围绕下述问题展开:(一)迁移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最有助于迁移?(二)要使教学产生良好迁移效果,如何正确处理知识、技能、智力之间的关系。现依据诸多研究者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其分为传统迁移理论和现代认知迁移理论两大类。 (一)传统迁移理论 传统迁移理论主要指官能—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和经验类化(概括化)说三种。 1.官能—形式训练说 官能—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早期研究的迁移理论,它来源于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lff, C.)创立的官能心理学。该学说的主要观点如下。 (1)每个人先天所具有的一个个诸如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推理力等官能,唯有通过训练才能得到发展。 (2)一种官能通过训练得到的发展,可自动转迁到其它官能上,以使整体官能都得到发展。 (3)训练迁移的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实际需要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们会遗忘;重要的是看训练在发展各种官能上的价值作用。 据此,官能—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理解为:通过某种学习,使某种心灵官能因训练而得到发展,并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使其它官能及整个官能都得到发展的过程。 2.共同要素说 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和武德沃斯(Woodworth, R. S.)首先提出的。该学说反对官能

知识迁移的理论条件和促进迁移的方式

知识迁移的理论条件和促进迁移的方式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概括化理论以及关系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来自于官能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迁移。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指出,强调各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才会产生迁移。 概括化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C.H. Judd)提出,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系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苟勒提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 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为了促使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建构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如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以及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 2.迁移的种类 迁移的种类按其效果来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即为正迁移。两种学习间干扰作用则是负迁移;按迁移的顺序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英语句法结构,有时也会受到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产生顺向负迁移。例如,在翻译“我们明天去上学。”的句子时,有的学生错误地译成: We tomorrow go to school.“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说明了大量的阅读,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此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三、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迁移的发生却不是自动的,它需要我们创设条件,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记忆与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1.创设多种促进知识的迁移条件 (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知识,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联系点或者促进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辨别。例如,在讲解过去进行时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复习现在进行时,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时态的异同后,学生对过去进行时掌握就比较容易。 (2)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能充分利用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两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合理而牢固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迁移。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例如,英语语法知识讲解,这些概念抽象程度高。因为知识越抽象,其潜在的应用范围(逻辑处延)就越大,适用范围就越广泛,迁移效果就越明显。 (4)定势也称心向,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定势的作用有双重性。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学生在翻译“他们在教室”句子时,受汉语的负

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019年文档

学习迁移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选择正确教法,形成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提高学生数学迁移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塑造优良认知结构,促进数学技能的迁移 美国出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于学习迁移影响很大,所以实现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优良的认知结构有赖于对先前知识的全面深刻理解和相当牢固地保持,并且原有学习越巩固,认知结构质量越高,迁移效果越好。 例如在对《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进行复习时,先回忆概念,让学生选取1、2、5、3、6、4、15,中的一些数,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说一句话,我根据学生的话贴出写有名称的卡片:因数、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奇数、偶数、素数、合数。接着提问:你能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整理一下,使它们变得有条理吗?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请学生到黑板上移动这些卡片,把本单元的知识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图。 二、选择正确教法,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是浩繁繁复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分析教材特点及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在做中学,促进迁移 儿童发展成长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结合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相关知识背景,给学生创造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亲身感知体验,以获得丰盛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是这样组织感知活动的: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人用力提一提一袋大米,感受一袋25千克大米的重量

学生推算:每袋大米重25千克,重1吨的大米得有多少袋?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展示:每次出现4袋大米(合计100千克),学生一边数一边计算: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全部出现在大屏幕时,学生会惊叹:哇!原来1吨是这么重呀! 教学中运用实物体验的方式让孩子感受1吨很重,有助于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形象的1吨的概念。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千克”,教师则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建立起一个认知过程,从而达到顺向迁移的效果。而本节课的内容更完善了计量物体的单位,使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统的概念体系,并且在感知的过程中也对千克有了复习和更深的体验,使得逆向迁移也得以实现。 (二)在游戏中学习,促进迁移 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如果在一种松弛喜悦的环境下开展数学学习,学习效率可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松弛愉快的学习并且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寓教于乐,坚持数学知识和游戏因素的精巧结合,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教学中《认识人民币》,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 教师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展示一些商品,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拿好钱到教师处购买商品。要求每组买一个商品,并且自己带好零钱。 最后展示特价商品玩具小猪,价值10元。谈话:玩具小猪的价钱是10元,你应该给营业员支付多少钱?请同学用口袋的钱付一下。学生活动后,会有例外的付钱方法。第一种是一张10元纸币,第二种是两张5元,第三种是十枚1元硬币……也可以是100个1角硬币。提问:同样是10元的玩具小猪,怎么可以用例外面值的钱来付呢? 课程中创设去购物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激活他们在购物时付钱的经验。问题的设计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建构了让学生到现实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经验来学习,避免被动的接受。将游戏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详尽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加深和理解基础知识。

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

二、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 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共同要素说”表明:如果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时对于人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易产生正迁移。又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之间共同因素比较多,学习时也有正迁移。相反,学习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例如学习英语与汉语,其间的共同因素很少,就不容易产生正迁移。如果用学习汉语的方法与模式去学习英语则可能产生负迁移。所以从客观条件来说,学习对象之间具有共同因素,并要求学习者作相同或相似的反应,迁移就越明显,迁移效果就越好。 2、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 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它只是迁移产生的前提,但不是惟一的条件。根据概括化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因为学习迁移本身就是~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事物或问题。学生对学得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问题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对具体事物问题的联系也就越广泛,认识也越深刻,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新问题的本质,并易于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实现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迁移。相反,如果已有知识经验泛化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新课题就难于纳入到已有经验中去,对于新的学习就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迁移就越困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及早将高一级的概念渗透到低一级的概念学习中去,例如学习除法时引入分数的形式,则有利于迁移。心理学家奥弗曼(Overman)曾进行过实验,将二年级学生分成四个等组,每组112人,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训练他们学习两个两位数相加、三个两位数连加以及两个两位数与一个一位数相加。 A组:不概括,教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B组:要求概括,教师不但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并帮助概括出“写数字要使右行对直”这一规则; C组:只说理,即只告诉学生个位数只能与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只能与十位数相加的原理,但不告诉"写数字要使右行对直”的原则; D组:兼用BC两法。 训练15天后,用未教过的数目进行测试,求出四组的迁移百分率,结果C组并不比A组有更多有意义的迁移,而B组与D组则产生了较大的积极迁移。可见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泛化水平越高,越能顺利实现迁移。 3、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因此两种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也是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 认知结构变量与迁移的原理告诉我们,如果进行两种学习,当某一种学习还没有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相当地巩固程度时,在头脑中就缺乏可利用可辨别和稳定的认知结构,难于同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