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

人力资源统计学
人力资源统计学

人力资源统计学

目录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与素质统计 (3)

第三章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 (7)

第四章劳动效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9)

第五章劳动定额统计 (12)

第六章劳动报酬统计 (13)

第七章人工成本统计 (16)

第八章职业技能开发与鉴定统计 (19)

第九章劳动关系统计 (22)

第十章社会保障统计 (24)

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绪论

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简单1.试论述简单总体总量指数多因素分析原理。(论述题)如果简单总体的某个指标可分解为多个因素的乘积其基本原理与两因素的情形相同,同样是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所不同的是对多个因素的排序有严格的要求。以三因素为例,不妨记这三个因素为a,b,c。注意,这三个指标的排序规则是:a相对于b和c为质量指标;b相对于a为数量指标但相对于c为质量指标;c相对于a和b均为数量指标。则对此总量指标进行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为

相应的绝对数等式为

??+? +(?) 多因素分析的对象既可以是总量指标,也可以是平均指标。

因素分析(简单总对简单总体的总量指数进行因素分析,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固定在报告期。以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这一总量指标为例。简单总体是由企业的所有职工组成的,工资总额(X) 、职工人数(T )和平均工资( )是这个简单总体的三个数量特征,这三个数量特征存在以下关系:X其中,为质量指标;T为数量指标。

工资总额指数为

平均工资指数为职工人数指数为

相应的指数体系为

工资总额绝对数变动的数量关系为

??+(?) 即??( ?)

1、简述时间配置的基本分类。(简答题)时间配置的基本分类为:劳动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性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非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无报酬社会劳动耗费的时间。

1、简述非劳动时间配置的基本分类。(简答题)非劳动时间配置主要包括必须支付的时间与自由支配的时间。

劳动生产率指数体1、论述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论述题)

(1)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是两个不同时期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之比,这一指数又称为企业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其计算

公式为

(2)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是指将总体各单位(组)人兵的人数假定在报告期,以消除人员结构变动的影响,从而只反映各组劳动

生产率水平的变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3)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是用来分析总体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总水平变动的影响,这是为了反映人

员结构变动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4)三种指数的相互关系。

相对数关系: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组数结构影响指数

绝对数关系,计算公式为

企业工资总额的变1、请对企业工资总额的变动进行动态分析。(论述题)工资总额作为统计资料可以由企业平均人数与平均工资两个指标计算获得。而工资总额的变动,最直接的因素则是企业人员规模的变化和企业工资水平的变化,因此一段时间内企业工资总额的统计有以下基本指标: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平均人数工资总额的变动可以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角度来统计分析:

工资总额指数

=报告期工资总额G 基期工资总

额G

其中,表示将职工人数固定在报告期,平均工资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称为平均工资指数;表示将平均工资固定在基

期,职工平均人数变动对工资总额的影响,称为平均人数指数。

用差额分析法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分析结果如下:

工资总额变动的绝对额=报告期工资总额-基期工资总额

= ?= ?(?)+( ?)

(?)表示工资变动( ?)对工资总额的影响绝对额;( ?)表示职工人数变动( ?)对工资总额影响绝对额。

企业员工工资水平的变动分1、论述平均工资指数体系。(论述题)

(1)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K A)

企业平均工资的变动不仅受到各类人员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还受到各类人员在企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人员结构变化)的影响。

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K A)

报告期平均工资

::。(2)企业平均工资固定组成指数(K B)

在研究企业内部各类员工平均工资变化影响时,将企业各类人员占企业全体人员的比重(即企业各类人员结构)固定在报告期。即固定人数,研究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固定组成指

数:。

T

(3)企业平均工资人员结构影响指数(K C)

在研究企业内部各类员工的人数变动对企业整体平均工资的影响时,将企业各类人员的平均工资固定在基期,可以剔除企业各类

人员的平均工资变化对企业总体平均工资的影响。

平均工资人员结构影响指数:。

T

(4)平均工资指标体系上述三个指数构成平均工资指标体系,三种之间关系为

平均工资可变组成指数=平均工资固定组成指数×平均工资人员结构影响指数即K A K B K C

人工成本统计的国际标准★★1、人工成本统计的国际标准。(论述题)

(1)直接工资和薪金,包括计时工人正常工作时间的报酬和鼓励性报酬;计件工人的所得;加班、夜班和节假日工作支付的报酬。(2)下列未工作时间的支付,包括年假,其他有报酬的休假、其他准予带薪不工作时间(如婚丧假等)等。

(3)红利和赏金,包括年终和季度红利;利润分成奖金等。

(4)食品、饮料、燃料费用和其他实物费用的支付。

(5)雇主负担的工人住房费用,包括属企业所有的房屋费用;属非企业所有的房屋费用及其他房屋费用。

(6)雇主的社会保障支出。

(7)职业培训费用,包括学费与聘请外单位教师的费用;培训学校的费用和教材支付、职工的进修费用等。

(8)福利服务费用,包括食堂和其他食品服务费用;教育、文化、娱乐和有关设施及服务费用等。

(9)其他人工成本,包括雇主付给雇员的上下班交通费;工作服费用、招工费和招聘费用等。

(10)与人工成本有关的税收。

第三节人工成本企业人工

成本总额

1、请从理论上分析企业人工成本总额的变动情况指标。(论述题)

(1)人工成本总额=平均人工成本×职工人数人工成本总额指数=平均人工成本指数×职工人数指数

统计分析的变动分

析★★

人工成本总额指数=

(2)人工成本总额增减变动额的进一步分析指标如下:

人工成本总额增减变动=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一基期人工成本总额人工成本总额增减变动额=L1T1-L0T0=(L1T1-L0T1)+(L0T1-L0T0)

(L1T1-L0T1)=(L1-L0)×T1平均人工成本变动对人工成本总额变动的影响程度;(L0T1-L0T0)=(T1-T1)×L0为企业职工人数的变动对人工成本总额变动的影响程度;

(3)人工成本总额变动增减率,其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

人工成本总额增减变动率?基期人工成本总额

节知识点名

主观题

1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劳动生产率一般只反映 A.企业的产品推销 B.企业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状况 C.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效率 D.企业生产前的决策 2.下列不属于 ...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A.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B.劳动生产率统计 C.生活日分配统计 D.人工成本统计 3.饮食、睡眠、卫生保健时间属于 A.闲暇时间 B.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C.工作时间 D.必须支付的时间 4.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活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A.工时定额 B.产量定额 C.工作定额 D.劳动定额 5.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A.制度工日数 B.全部实际工作工日数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6.据经验数据估算,间接经济损失一般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A.1~4倍 B.2~7倍 C.3~7倍 D.4~7倍 7.劳动生产率可表示为 A.劳动产品总量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B.劳动产品总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C.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D.活劳动消耗量与实际收益的比值 8.定额工时压缩率代表的是 A.产品定额制定规模的指标 B.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 C.产品定额制定方法的指标 D.劳动定额实行范围的指标 9.为了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学员分组需按 A.身份、职业 B.学习专业 C.培训方式 D.培训程度 10.下列不属于 ...在职培训的是 A.劳动后备培训 B.现场培训 C.自学考试 D.继续教育 11.运用比较效益分析,确定事故损失金额和技术措施费用的关系为

2018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格式可编辑 2017 年 7 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 11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组距分组中,分组标志在每组中取的最大值称为 A.上限B.下限C.组距D.全距 2.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A. I q p0q1 B.I q p1q1 C.I p p 1q 0 D. I p p1q1 p0q0p1q0p 0q0p0q1 3.统计某个时点,诸如某月、某季度、某年度的某个具体时间点的企业人力资源规模总量指标是 A.动态比较统计B.人员增量统计C.时点规模统计D.时期规模统计4.根据所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等级、岗位及工期等角度进行划分,可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 A.社会属性结构B.工作属性结构C.自然属性结构D.单位属性结构5.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是指 A.制度劳动时间B.出勤时间C.日历时间D.非生产时间6.下列正确计算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的公式是 A.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 (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 停工被利用工时B.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 (缺勤工时 - 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C.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 (缺勤工时+停工工时- 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D.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 (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7.用来表示劳动效益的“逆指标”是 A.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劳动成果B.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C.单位劳动消耗量产生的实际收益D.单位实际收益所消耗的劳动量 8.表明企业人均新创造的价值增大,也表明工业企业每个生产者提供了多少新创造价值,更准确地反映 企业职工活劳动的生产成果,并且说明了企业增产和节约两方面的效果的指标是 A.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B.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 D.劳动生产率的工作量 9.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 指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及 答案解析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D. 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 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 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7、参加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 A.缺勤工日 B.非生产工日 C.加班工日 D.停工工日 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 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 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 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 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台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 A.产量定额 B.劳动定额 C.劳动生产直 D.劳动效益 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 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 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C.增耗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201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7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组距分组中,分组标志在每组中取的最大值称为 A .上限 B .下限 C .组距 D .全距 2.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A.∑∑=0010q p q p I q B. ∑∑= 0111q p q p I q C. ∑∑=0001q p q p I p D. ∑∑=1011q p q p I p 3.统计某个时点,诸如某月、某季度、某年度的某个具体时间点的企业人力资源规模总量指标是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 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4.根据所从事社会工作的职业、等级、岗位及工期等角度进行划分,可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的 A .社会属性结构 B .工作属性结构 C .自然属性结构 D .单位属性结构 5.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是指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出勤时间 C .日历时间 D .非生产时间 6.下列正确计算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的公式是 A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B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C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D .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7.用来表示劳动效益的“逆指标”是 A .单位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B .单位劳动成果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C .单位劳动消耗量产生的实际收益 D .单位实际收益所消耗的劳动量 8.表明企业人均新创造的价值增大,也表明工业企业每个生产者提供了多少新创造价值,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职工活劳动的生产成果,并且说明了企业增产和节约两方面的效果的指标是 A .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B. 增加值劳动生产率 C .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 D. 劳动生产率的工作量 9.规定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标准是指 A .工时定额 B .工作定额 C .产量定额 D .劳动定额

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1.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与属性名称的是( )。 A. 总体 B. 标志 C. 指标 D. 单位 2. 在组距分组中,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 )。 A. 全距 B. 组中值 C. 下限 D. 组距 3. 说明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的不同数量特征的对比关系的指标是(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质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均指标的特点( )。 A. 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 B. 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 C.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异质性” D.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同质性” 5.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 A. ∑∑= 0010q p q p I q B. ∑∑= 111q p q p I q C. ∑∑=000 1q p q p I p D. ∑∑=101 1q p q p I p 6.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 A. 生活日分配统计 B. 劳动生产率统计 C. 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D. 人工成本统计 7. 主要解决同一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时其所管辖员工的人力资源规模统计范围的身份归属问题的是( )。 A. “为谁工作谁统计” B. “谁法人随谁统计” C. “谁拿工资统计谁” D. “谁发工资谁统计” 8. 明确比较两个不同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变动情形的统计是( )。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9. 可以处理一些初入职者、工作调动者或离职员工、被裁员者、参军入伍或离职进

修者等人员的人力资源归属问题的依据是()。 A. “谁拿工资统计谁”原则 B. “谁发工资谁统计”原则 C. “为谁工作谁统计”原则 D. “谁法人随谁统计”原则 10. 企业人力资源包括()。 A. 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 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 出国探亲人员 D. 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 11. 主要指该企业人力资源减少的数量来自于企业现有劳动力退出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形式是()。 A. 自然增员 B. 机械增员 C. 自然减员 D. 机械减员 12.我国现有职业结构分类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至今该《大典》的大类结构和分类依然保持不变。沿用的《大典》职业结构大类与中类分别有()。 A. 66个和413个 B. 8个和66个 C. 66个和1838个 D. 413个和1838个 13. 按照国家(或企业)制度规定应该出勤上班劳动的时间是指()。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制度公休时间 C. 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 D. 全部实际劳动时间 14. 企业员工在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企业指定从事其它社会活动而未能从事本企业劳动的时间是指()。 A. 缺勤时间 B. 出勤时间 C. 非生产时间 D. 停工时间 15.做饭、购物、缝洗、清扫、照料家庭成员等时间属于()。 A. 个人生活必需的时间 B. 家务劳动时间 C. 从事社会活动的时间 D. 闲暇时间 16.工作时间构成中最重要的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A. 制度劳动时间 B. 全部实际工作时间 C. 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 停工被利用工日数 17.下面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 A. 社交时间 B. 上下班路途时间 C. 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D. 工间操时间 18.用来表示劳动效率的“正指标”是()。

人力资源统计学简答题

人力资源统计学第一阶段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也就是用一个绝对数来反映特定现象在一定时间上的总量状况,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统计指标。 2、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多用于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因此也称为平均数。 3、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填报纳税人全年平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4、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是指通过对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求平均数,将指标在各个时间上的差异加以抽象,以一个数值来代表现象在这一时间的一般发展水平。通过对不同时间上的指标数值求平均数,将指标在各个时间上的差异加以抽象,以一个数值来代表现象在这一时间的一般发展水平。 5、基本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二、简答题 1、统计表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合理安排统计表的结构。比如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的位置应安排合理。表头一般应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的单位等内容。 总标题应简明确切地概括出统计表的内容,一般需要表明统计数据的时间、地点以及何种数据,即标题内容应满足3W统计数据的时间、地点、何种数据的简称)要求。 如果表中的全部数据都是同一计量单位,可放在表的右上角标明,若各指标

的计量单位不同,则应放在每个指标后或单列出一列标明。 表中的上下两条线一般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要用细线,这样使人看起来清楚、醒目。 在使用统计表时,必要时可在表的下方加上注释,特别要注明资料来源,以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方便读者查阅使用。 2、工资总额中不包括哪些项目?下列各项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 (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六)出差伙食补助费、午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 (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十二)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 (十三)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3、相对指标时间序列的编制原则是什么?前提条件:保证同一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可比 性。时间长短应该可比。 总体范围大小应该一致指标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三、计算题 1、甲公司雇员的平均年薪金为26840元,标准差为653元,乙公司雇员的平均年薪金为32450元,标准差为785元。试问:哪个公司雇员年薪金与差异更大?均值的代表性更高? 乙公司的差异更大,标准差越小,代表性越高。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技术成人大中专班 D、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 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 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公共浴室 D、修养所 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集体福利 10、下列不属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补贴围的是( )。 A、消毒室 B、公共浴室 C、理发室 D、哺乳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企业福利费支出包括( )。 A、集体福利事业补贴 B、职工文娱体育宣传费 C、集体福利设施费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 E、职工探亲路费补贴 12、企业工人的分组方法有()。 A、按与生产作业的关系程度 B、按劳动技能水平高低 C、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欢迎阅读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1 A B C、企业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A B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考勤卡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 A、统计台账 B、统计报表 C、原始记录 D、统计年表 7、下列属于劳动保护措施的是()。 A、辅助房屋及设施 B、企业新建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安全措施

C、公共浴室 D、修养所 8、下列计算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的公式正确的是()。 A、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 B、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出勤时间-停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 D、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9、下列不属于企业社会保险统计范围的指标是()。 A、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统计 B、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统计 C、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统计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E 12 A B C D E 13 A B C D E、使用的劳动工具和体位状况等 14、企业劳动争议统计的原则有()。 A、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主要是指企业行政和职工之间的争议 B、劳动争议是企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纠纷 C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的有关劳动权利与义务问题的纠纷 D、劳动争议包括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纠纷 E、劳动争议是必须提出申诉的 15、为了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劳动经济的活动情况,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原始记录的名称和编号 B、活动内容的记载 C、计量单位

精选精选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11467)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科研机构 B.居民家庭 C.企业 D.事业单位 2、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 A.劳动效率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效益 D.工资利润率 3、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 A.劳动积极性 B.文化水平 C.道德水平 D.职业技能 4、下列不属于现场培训的是 A.技术表演示范 B.师傅带学徒 C.社会成人大中专班 D. 岗位练兵 5、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

之间的比值,称. A.劳动生产率的价值量指标 B.劳动效益 C.劳动生产率的实物量指标 D.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 6、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指的是 A.企业人力资源素质 B.企业人力资源数量 C.企业人力资源总量 D.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7、参加社会性的抢险救灾活动属于 A.缺勤工日 B.非生产工日 C.加班工日 D.停工工日 8、企业人力资源不包括 A.不再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实行个人承包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编制外人员 C.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未出勤人员 D.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临时在国外工作人员 9、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台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 A.产量定额 B.劳动定额 C.劳动生产直 D.劳动效益 10、生产工人在工作时间内劳动条件失常情况下的劳动定额完成情况指标是指 A.企业工人劳动定额完成情况统计指标 B.合格品的定额工时占实耗工时的比重

人力资源统计学上次考试资料供参考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2013年6月《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题型及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五、综合计算题(本题20分) 一、识记 1.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是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3.计算月平均人数时,遇到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人数处理办法是按其前一天的人数算。 4.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范围最广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能力。 5.当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划完成情况指标小于100%,但工作量计划完成指标大于100%,可以说明企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6、按用工期限分类,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 7、按照工伤事故损失工作日分类,重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105-5999日。 8、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劳动生产率。 9.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不包括定性化。 10.属于工作时间的有工间操时间。 11.劳动者可以利用的工作时间的最大自然极限是日历工日数。 12.劳动保护指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3.间接经济损失的确定,一般以相当于直接经济损失倍数的4-7倍。 14.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产量定额。 15.劳动报酬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货币和实物。 16.职业技能开发的重点是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业务技术水平。 17.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就是人工成本。 18.平均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是人工成本总额÷产品产量。 19.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每千职工劳动争议件数。 20.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社会保险。 21.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统计资料的来源是原始记录。 22.职工调动通知单、职工考勤表、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职工简历表等都是劳动管理的原始记录 23.一般调查问卷应有四个要素组成,即题目、问卷具体内容、编号与说明信或指导语。 24.针对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集中、深入的分析研究方法是专题分析法。 25.实际数与计划任务书的对比是对比分析。 26.如果现象之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关系数值却是不固定时,可采用相关分析。 2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28.为了准确统计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各企业应该执行的原则是谁发工资谁统计。 29.月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30.在企业人力资源增加变动统计中,期初人数(1),本期增加人数(2),本期减少人数(3),期末人数(4),四者的关系(4)=(1)+(2)-(3)。

《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全

《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任务(练习册P1-P4 )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与利用以及其它劳动现象的数量方面,是 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研究范围是:企业人力资源诸现象。 3.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 4.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P3). 6.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是工资。 7.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8.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内容:(P9) (1)企业人力资源量与配置统计;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包括:优化配置、比例配置、均衡配置等。 人力资源的构成有专业构成、技术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统计; 人力资源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主要指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3)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 (4)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措施统计、安全生产统计或工伤事故统计、职业病统计、劳动环境统计等。 (5)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率指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核心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水平。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也可决定劳动报酬水平。 劳动定额统计; (7)工会参与统计; (8)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与奖惩统计; (9)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报酬统计; (10)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11)人力费用统计; (12)劳动争议统计。 9.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的过程:三个阶段 (1)一是搜集人力资源现象数量方面的原始资料,称为统计调查。 主要任务:是对企业内每个单位人力资源现象的具体事实及其所表现的数量特征进行登记,搜集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数量方面所需要的原始资料。 (2)二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汇总,称为统计整理; 主要是将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汇总,以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总体的特征,为统计分析打下基础。 (3)三是对统计整理好的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称为统计分析。 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现象发展趋势、原因和特点,发现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 10.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组织的布局是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布局相对应。 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原始记录。 12.从现象上看,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售后服务的竞争。市场竞争实质是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水平的竞争。

北语 18春《人力资源统计学》

18春《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 1.计算时期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一般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法 B. 加权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答案:A 2.按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期的某种指数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是()。 A. 质量指标指数 B. 环比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指数数列 答案:D 3.衡量员工流动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员工流入率和员工流出率。计算方法是某一时期员工流入人数(流出人数)占()的比例。 A. 不同期员工人数 B. 上期员工人数 C. 未来员工人数 答案:B 4.职工工资增长弹性等于职工工资增长率除以()。 A. 企业利润增长率 B. 企业收入增长率 C. 企业净产值增长率 答案:C 5.在产品产量指数一定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指数与劳动量指数成()。 A. 反比 B. 正比 C. 没有关系 答案:A 6.四分位差就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个四分位数之差 A. 一 B. 二 C. 四 7.人力资源劳动报酬与收入统计主要不包括()。 A. 工资总额统计 B. 个人所得税 C. 工资变动

8.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正指标指数()。 A. 正比 B. 反比 C. 互为倒数 9.人工成本总额增长率指标是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除以()。 A. 期初人工成本总额 B. 基期期人工成本总额 C. 前期人工成本总额 10.工资总额从结构构成上看,可分为基本工资和下列哪项。()。 A. 辅助工资 B. 津贴 C. 公积金 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 1.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时间的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形式。 A. 二分法 B. 三分法 C. 四分法 D. 五分法 答案:ABCD 2.下列哪些人员应统计为在岗职工()。 A. 招用的劳动关系保留在各类人才服务中心及职业介绍所的人员 B. 招用的自存档案的各类人员或虽没转档案但与原单位已没任何关系的人员 C. 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制外自行招用的失业人员 D. 街道招聘的事业编制的居委会干部 E. 再就业中心、职业介绍所等机构派遣或输出劳务,由再就业中心、职业介绍机构统计为在岗职工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3.人工成本统计对企业、职工、国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 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 B. 有利于增加利润和职工收入 C. 宏观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D. 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4.人力资源劳动效率就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 A. 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 B. 人力资源劳动效益 C. 人力成本 5.人力资源个体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包括()。 A. 信息库法

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页脚内容1 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1.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与属性名称的是( )。 A. 总体 B. 标志 C. 指标 D. 单位 2. 在组距分组中,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 )。 A. 全距 B. 组中值 C. 下限 D. 组距 3. 说明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的不同数量特征的对比关系的指标是(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质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均指标的特点( )。 A. 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 B. 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 C.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异质性” D.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同质性” 5.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 A. ∑∑=0010q p q p I q B. ∑∑=0 11 1q p q p I q C. ∑∑=000 1q p q p I p D. ∑∑=1 01 1q p q p I p

6.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A. 生活日分配统计 B. 劳动生产率统计 C. 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D. 人工成本统计 7. 主要解决同一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时其所管辖员工的人力资源规模统计范围的身份归属 问题的是()。 A. “为谁工作谁统计” B. “谁法人随谁统计” C. “谁拿工资统计谁” D. “谁发工资谁统计” 8. 明确比较两个不同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变动情形的统计是()。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9. 可以处理一些初入职者、工作调动者或离职员工、被裁员者、参军入伍或离职进修者 等人员的人力资源归属问题的依据是()。 A. “谁拿工资统计谁”原则 B. “谁发工资谁统计”原则 C. “为谁工作谁统计”原则 D. “谁法人随谁统计”原则 10. 企业人力资源包括()。 A. 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 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 出国探亲人员 D. 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 11. 主要指该企业人力资源减少的数量来自于企业现有劳动力退出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形式 是()。 A. 自然增员 B. 机械增员 C. 自然减员 D. 机械减员 页脚内容2

人力资源统计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题型】简答题 【题干】 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不同特点。 【答案】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具有如下三方面不同的特点:1.登统方法不同;2.可加性不同;3.与时间间隔的关系不同。 【题型】简答题 【题干】 简述如实准确地统计人力资源报酬和收入对企业的意义。 【答案】 第一,对正确处理劳动者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关系有重要作用;第二,是研究“按劳分配”原则在企业内具体实现的重要手段;第三,是检查和分析企业工资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第四,是研究企业内部工资关系与其他企业工资关系的重要依据。 【题型】简答题 【题干】 简述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在人力资源统计研究中的作用。 【答案】 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在人力资源统计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前提。第二,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是进行空间比较的基础。第三,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可用于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第四,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可用于数量上的估计推断。 【题型】简答题 【题干】简述基本工资的特征。 【答案】 (1)常规性。即基本工资所对应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和正常条件下所完成的衡量劳动或定额劳动。(2)结构性。即基本工资一般可分为若干个职能各自不同的单元。(3)等级性。即基本工资的主要单元都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别和相应的多级收入。(4)固定性。即基本工资主要单元的等级和相应的标准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固定不变。(5)主干性。即基本工资占全部工资的比重大。(6)基准性。即基本工资可以成为确定辅助工资单元数额的计算基准。 【题型】简答题 【题干】

简述人力资源静态平均指标的特点。 【答案】 分子与分母必须属于同一总体。数量的抽象性。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 【题型】简答题 【题干】 简述对工资总额统计的要求。 【答案】 实际工作中,对工资总额的统计应该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第二,月、季、年工资总额实发数计算要合理。第三,工资构成项目的填报原则。 【题型】填空题 【题干】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企业; 【题型】填空题 【题干】决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劳动生产率; 【题型】填空题 【题干】出勤率反映的是员工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劳动积极性; 【题型】填空题 【题干】属于现场培训的包括师傅带学徒、技术成人大中专班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 岗位练兵; 【题型】填空题 【题干】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实物总量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是之间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人力资源统计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作时间:又称法定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工作义务,在法定限度内,在用 人单位从事工作或者生产的时间。(指劳动者从事有酬社会劳动所花费的时间,本课程特指企业劳动者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时间。)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指身体素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品德教养等。 3、日历工日:是表示劳动者可以再一定时期内利用的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它是计算期内的日 历天数中每天企业实有劳动者人数的累计。 4、工伤事故:是在市场作业现场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致使工人和职员的人身受到伤害或死 亡的事故。 5、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的情况下,规定劳动者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 作量应消耗劳动时间的标准数据;或者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生产的合格品或完成的工作量的标标准。 6、工业总产值:是工业企业在计算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包括: 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价值。 7、工业总产出:指工业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以货币表 现在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8、法定职业病: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用法律或文件明文规定的职业病。(我国法定职业病 种类、范围尘肺、放射性疾病、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生物因素所致、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腔病、肿瘤、其他。) 9、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是相对于货币工资而言的,它是以企业员工用货币工资实际能购 买到的生活消费品数量和服务数量表现的工资。 二简答题: 1、请简述按工日核算的工作时间指标关系? 答:指标包括:1.日历工日 2.制度公休日 3.制度工作工日 4.缺勤工日 5.出勤工日 6.停工工日 7.非生产工日

《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统计学》复习资料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与任务(练习册P1-P4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发与利用以及其它劳动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研究范围是:企业人力资源诸现象。 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 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P3). 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是工资。 现代企业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内容:(P9) (1)企业人力资源量与配置统计; 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包括:优化配置、比例配置、均衡配置等。 人力资源的构成有专业构成、技术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 (2)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统计; 人力资源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主要指的是人才素质的竞争。 (3)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 (4)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措施统计、安全生产统计或工伤事故统计、职业病统计、劳动环境统计等。 (5)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率指标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核心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多少,也决定着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水平。劳动生产率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也可决定劳动报酬水平。 劳动定额统计; (7)工会参与统计; (8)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与奖惩统计; (9)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报酬统计; (10)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11)人力费用统计; (12)劳动争议统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的过程:三个阶段 (1)一是搜集人力资源现象数量方面的原始资料,称为统计调查。 主要任务:是对企业内每个单位人力资源现象的具体事实及其所表现的数量特征进行登记,搜集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数量方面所需要的原始资料。 (2)二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汇总,称为统计整理; 主要是将统计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汇总,以表明企业人力资源现象总体的特征,为统计分析打下基础。 (3)三是对统计整理好的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称为统计分析。 在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统计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企业人力资源现象发展趋势、原因和特点,发现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组织的布局是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布局相对应。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原始记录。 从现象上看,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售后服务的竞争。市场竞争实质是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水平的竞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总量指标 (*)(练习册P6-P12 ) 1、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统计的具体任务主要包括: 一是分析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及构成情况; 二是分析和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减变动情况; 三是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劳动潜力,为劳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自考11467《人力资源统计学题库》 1.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与属性名称的是( B )。 A. 总体 B. 标志 C. 指标 D. 单位 2. 在组距分组中,下限与上限之间的距离称为( D )。 A. 全距 B. 组中值 C. 下限 D. 组距 3. 说明同一总体或不同总体的不同数量特征的对比关系的指标是( B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质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均指标的特点( C )。 A. 只有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才能平均 B. 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抽象化 C.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异质性” D. 被平均的对象须满足“同质性” 5. 当商品的销售价格为p 与商品的销售量为q 时,帕氏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 ( B )。 A. ∑∑= 0010q p q p I q B. ∑∑= 111q p q p I q C. ∑∑=000 1q p q p I p D. ∑∑=101 1q p q p I p 6. 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C )。 A. 生活日分配统计 B. 劳动生产率统计 C. 劳动产品库存量统计 D. 人工成本统计 7. 主要解决同一公司具有多重身份时其所管辖员工的人力资源规模统计范围的 身份归属问题的是( B )。 A. “为谁工作谁统计” B. “谁法人随谁统计” C. “谁拿工资统计谁” D. “谁发工资谁统计” 8. 明确比较两个不同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规模的变动情形的统计是( A )。 A. 动态比较统计 B. 人员增量统计 C. 时点规模统计 D. 时期规模统计 9. 可以处理一些初入职者、工作调动者或离职员工、被裁员者、参军入伍或离

人力资源统计学自考真题真题试题

2009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 (课程代码840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 A、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总量方面 B、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质量方面 C、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 D、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各个方面 2、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 A、劳动效益 B、劳动生产率 C、劳动报酬 D、劳动效率 3、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的月平均人数是() A、月中人数 B、报告期中人数总和 C、报告月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D、月初人数 4、徇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体力水平 B、体力与智力水平 C、智力水平 D、文化水平 5、停工被利用时间在工作时间核算中应计入() A、损失时间 B、非生产时间 C、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 D、缺勤工时 6、下列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 A、工间操时间 B、上下班时间 C、加班时间 D、教育子女时间 7、下列不包括在劳动保护措施项目名称表中的是() A、安全技术措施 B、个人防护用品 C、宣传教育 D、工业卫生技术措施 8、按照工伤事故工作日损失分类,轻伤事故的工作日损失在()

A 、1-7日 B 、1-30日 C 、1-104日 D 、1-365日 9、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效益的直接指标是( ) A 、人均创利率 B 、工资利润率 C 、每面元产值中的工资含量 D 、净产值工资含量 10、下列属于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的是( ) A 、 ∑∑∑∑1 1 011 1T T q T T q B 、 ∑∑∑∑0 011 1T T q T T q C 、 ∑∑∑∑1 011 1T T q T T q D 、 ∑∑∑∑0 011 0T T q T T q 11、计算作业者实作工时时,属于“倒算法”计算的公式为( ) A 、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B 、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C 、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D 、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 12、劳动定额中的生产工人定额完成程度指标是( ) A 、 ∑∑'+?'+1 11 )()(T t t Q Q n n B 、 ∑∑?'+'?'+1 1 1 1 )(T t Q t Q Q n n C 、 ∑∑?1 1T t Q n D 、 ∑∑∑∑∑+++?4 3 2 1 1 T T T T t Q n 13、2008年上半年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货币工资)为3200元,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1.68%,则上半年国有单位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约为( ) A 、3574元 B 、3200元 C 、2865元 D 、282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