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注意事项.doc

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注意事项.doc
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注意事项.doc

密封油系统运行的注意事项:

1.当发电机内充有氢气或主轴正在转动时,必须保持轴密封瓦处的密封油压。

2. 当发电机内的氢压变化时,空侧密封油泵或空侧直流备用泵将保持密封油压高于氢压0.085MPa;汽轮机备用油源将保持密封油压高于氢压0.056MPa。

3.密封油冷却器出口油温应保持在27~50℃之间。

4. 发电机充氢后,空侧回油密封箱上的排烟机应连续运行,排出端盖及轴承回油系统的烟气。

5.发电机能在氢侧密封油泵不供油的紧急情况下继续运行,但发电机的氢气消耗量将有较大的增加。

6.在汽轮机主油箱停止供油前应先置换电机内的氢气。

7.只有在发电机排氢结束,盘车装置停运后,方可停止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十、发电机停机时的操作

发电机停机时应要维持密封油压,防止氢气漏出。同时排烟机继续运行,必要时关闭透平油泵,关闭备用压差阀出入口门,防止油通过备用压差阀漏进透平油槽,最后引起密封油压降低。发电机轴承的进油管路到轴承供油泵的管路必须畅通。同时也必须保证发电机轴承到密封管路的畅通。

如果在规定的条件下启动备用密封油泵,备用压差阀出入口门应该打开,而且氢压应该减至0.014MPa或更低,备用泵启动压力低于汽机备用泵压力,如果油泵不能启动,氢气就会从发电机中排出去。

密封油说明书解析

目录 1 密封油特性 (2) 1.1概要 (2) 1.2一般资料 (2) 1.3一般特性 (2) 1.4尺寸特性 (3) 1.5电气特性 (3) 1.6油特性 (4) 2 密封油系统的功能 (4) 2.1轴密封功能 (6) 2.2回油的回收与处理 (9) 2.3监测(见附图) (12) 3 密封油系统的运行 (13) 3.1密封油系统投产所需的辅助装置 (13) 3.2密封油系统投入前的准备工作 (14) 3.3密封油系统投运 (17) 3.4密封油系统运行 (19) 3.5密封油系统停止运行 (24) 4 密封油系统的维护 (25) 4.1维修工程说明 (25) 4.2防护性的维修 (26) 4.3正常运行时的维修工作 (28) 4.4处置和储存 (31) 附图 (32)

1 密封油特性 1.1 概要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提醒各用户注意: 1.严格按照手册里给出的准则执行; 2.如有违背本手册的操作,我厂将不负任何责任。 1.2 一般资料 大功率发电机一般是靠带有压力的氢气流动循环保证冷却的。此压力介于最低的临界值(发电机损耗允许的最低临界值)和由系统的机械阻力构成的最高临界值之间的值。 要防止空气进入发电机,以免导致: 1.由于摩擦和通风而增加损失; 2.降低冷却效率(由于提高载荷损失而降低流量); 3.可能造成空气和氢气混合物的爆炸。 正常的发电机系统应做到: 1.在机座和支承点,采用焊接; 2.在机座和支承之间,以及和半支承之间,在带压的状况下喷射绝缘混合剂。 3.在机座与冷却器之间,用特殊的橡胶密封,并应允许其自由膨胀。 4.在转子传动轴出口处,用带压的油循环进行密封,此时应形成密封的油系统。 此密封油系统能够做到: 1.长期供给每个密封处以冷却的液体,此冷却的液体应过滤,并经常性地保持一定的压力, 此压力应高于在发电机系统中的氢气的压力; 2.回收和处理密封回油,以便排除此液体或气体的杂质; 3.长期监测和维修供油状况,注意在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 1.3 一般特性 1.正常密封进油油压……………………0.45 MPa 2.发电机运行时密封处正常油流量……3000 /h 3.发电机运行时密封进油油温…………40 ℃ 4.发电机壳内氢压………………………0.4 MPa 5.油氢压差………………………………0.05 MPa

密封油系统说明书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1、密封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密封油系统采用双流双环式密封瓦,其密封原理见下面图1 。 图3—1:密封瓦结构 由于氢冷汽轮发电机的转子轴伸必须穿出发电机的端盖,因此这部分成了氢内冷发电机密封的关键。密封油分空侧和氢侧二个油路将油供应给轴密封瓦上的两个环状配油槽,油沿转轴轴向穿过密封瓦内径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流出。如果这二个油路中的供油油压在密封瓦处恰好相等,油就不会在二条配油槽之间的间隙中串流。通常只要密封油压始终保持高于机内气体压力,便可防止氢气从发电机内逸出。氢侧油路供给的油则将沿轴和密封瓦之间的间隙,流向氢侧并流入消泡箱。而空侧油路供给的油则将沿轴和密封瓦之间的间隙流往轴承侧,并汇同轴承回油一起进入空侧回油密封箱,从而防止空气与潮汽侵入发电机内部。 1)密封油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A )向密封瓦提供二个独立循环的空、氢侧油源。防止发电机内压力气体沿转轴逸出。

B )保证空侧密封油压始终高于机内气体压力某一个规定值,并确保密封瓦内氢侧与空侧的油压维持相等,其压差限定在允许变动的范围之内。 C )通过热交换器冷却密封油,从而带走因密封瓦与轴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的热量,确保瓦温与油温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D )通过油过滤器,去除油中杂物,保证密封油的清洁度。 E )通过发电机消泡箱和氢侧回油控制箱,释放掉溶于密封油中的饱和机氢气。 F )空侧油路备有多路备用油源,以确保发电机安全、连续运行。 G )利川压差开关、压力开关及压差变送器等,自动监测密封油系统的运行。 H )空、氢侧油路各装有一套加热器,以保证密封油的运行油温始终保持所要求的范围之中。 I )密封油系统采用集装式,便于运行操作和维修。 2)密封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密封油系统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供油系统,其系统原理见图2,图中显示密封油系统分空侧油路和氢侧油路两个部分。

油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油镜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原理】 油镜(×100)是由使用时需用香柏油等作介质而得名。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玻璃透镜的大小有关。观察时由于聚光器聚集的光源要通过载玻片、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油镜放大倍数较高,透镜小,镜孔也小,入射的光线少;且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致使观察视野暗淡,物像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使用方法】 1、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应将显微镜直立,勿将镜臂弯曲,以免镜油流散。 2、打开光源后,将聚光器升到最高位置,再将光圈完全打开,增大射入光线的强度。 3、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标本面上加镜油一小滴,用标本移动器夹紧标本。 4、调整物像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1)先用低倍镜(×10)将视野调至最亮时,并找到标本的适当位置,然后换用油镜(× 100)。一般情况下,仅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到物像。 2)用眼从侧方看着油镜(×100),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油镜头浸于油滴内,并几 乎与玻片接触为止,但切勿使两者相碰,防止损伤镜头或压碎玻片。从目镜观察, 轻轻转动粗调节器,看到物像时,再调换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未能看到物像 时,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5、油镜头使用后立即用拭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如油已干,可在拭镜纸上滴少许二甲苯擦拭,并随即用干的拭镜纸擦去二甲苯,以防镜片脱落。 【注意事项】 1、显微镜是贵重精密仪器,使用时要精心爱护,不得随意拆散和碰撞。 2、使用显微镜之前,应熟悉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使用方法,特别应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3、取送显微镜是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然后轻放于台面上或柜箱内。 4、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5、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像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像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镜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镜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10)→油镜(×100)程序,不得经高倍镜(×40),以免油沾污镜头。 6、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擦一遍,再用沾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7、擦镜头时,用拭镜纸擦,切忌使用粗糙的纸片或布片擦拭等。擦镜时应顺其直径方向擦,不要转圈擦。 8、不用时,将物镜转开呈八字,使其不正对聚光器,以免物镜与聚光器相碰撞。将聚光器下降罩上镜套或盖布,对号归位。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一、实验目的 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3.学习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细菌三型、酵母菌染色装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擦镜纸;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纱布、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xx油浸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 2.调节光源: 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3.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首先下降镜台,将酵母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低倍镜正下方,镜台升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4.高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5.油镜观察染色装片 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将光线调亮,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台徐徐下降(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再次观察提起镜筒,换上细菌三型染色装片,依次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比第一次少加香柏油。 6.镜检完毕后的工作 下降镜台,取出装片;清洁油镜,油镜使用完毕后,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擦镜液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干残留的擦镜液;擦净显微镜,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呈“八”字形,不可使其正对聚光器,同时降下聚光器,转动反光镜使其镜面垂直于镜座。最后套上镜罩,对号放入镜箱中,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二)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密封油系统工作原理、作用及运行调整

密封油系统工作原理、作用及运行调整 一、密封油流程 空侧来油一路就是主油箱,一路就是润滑油,经空侧密封油泵升压通过滤网、压差阀进入空侧密封瓦。其中油泵出口引出一路向密封油箱补油用.压差阀取样:氢侧取自氢压,油侧取自空侧密封瓦入口处油管.空侧密封瓦回油经氢油分离器回至主油箱,在氢油分离器内析出得氢气及油烟排至机房顶部。 氢侧来油:密封油箱引出后经氢侧密封油泵升压后通冷油器、过滤网、平衡阀进入氢侧密封瓦.平衡阀取样:一路取自空侧密封瓦入处口油管,一路取自氢侧密封瓦入口处油管.氢侧密封瓦回油回至密封油箱。 发电机内氢气与密封油箱内氢气有连通管相连。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得作用就是防止外界气体进入发电机内部及阻止氢气从机内漏出,以保证电机内部气体得纯度与压力不变.我厂发电机采用双流环式密封. 双流环式密封采用双流环式密封瓦,它有两套独立得循环供油系统,一为空侧油系统,另一为氢侧油系统.其主要特点有:1)氢侧与空侧各有一股油注入密封瓦,氢侧油自成一个闭式循环系统,一方面避免了溶有空气得空侧油流入氢侧,影响机内得氢气纯度;另一方面氢侧回油中得氢气在任何时候也不排向大气,都将回到机壳内。氢侧油流中溶有得氢气如达到饱与后就不再继续溶入,氢气也就不致被油无**地带走。因此即使在高氢压下,也不会出现耗氢过多得问题;2)在氢侧进油管上加装油压自动平衡阀,调节氢侧与空侧之间得油压,使之保持恒定与压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氢侧与空侧密封油差压≤±1、5KP a),从而使两个回路之间得油量交换达到最小,大大减少空气对氢气得污染及降低耗氢量;3)双流环式密封瓦中任一股油因故暂时断油时,另一股油仍可维持向密封瓦供油,从而提高了运行得可靠性。 主要部件得作用及动作原理: 1、氢侧密封油箱得作用:(1)封住氢气,使氢系统与油系统隔离。这样既可以防止氢气跑入油系统,保证机内氢气压力又可以避免氢气与空气混合,带来爆炸危险;(2)对密封瓦得氢侧回油起到沉淀与分离作用。使油中所含得氢气分离出来,返回机壳,从而减少了氢气得消耗量;(3)还能起到调节油量得作用. 2、差压调节阀:稳定地维持某一油氢压差值,这个压差值尽可能小,以减小氢侧油量与减轻对机内得污染。 工作原理:压差阀得活塞上面引入机内氢气压力(压力为p1),活塞下面引入被调节并输出得空侧密封油(压力为p),活塞自重及其配重片重量(或调节弹簧)之与为p2(可调节),则使p=p1+p2(上下力平衡)。 当机内氢气压力p1上升时,作用于活塞上面得总压力(p1+p2)增大,使活塞向下移动,加大三角形工作油孔得开度,使空侧油量增加,则进入空侧密封瓦得油压随之增加,直到达到新得平衡;当机内氢气压力p1下降时,作用于活塞上面得总压力(p1+p2)减少,使活塞上移,减少三角形油孔得开度,使空侧油量减少,压力p随之减少,直到达到新得平衡。(见图)

密封油系统运行

密封油系统运行 3.2.11.1 系统概述 ⑴本系统为集装式,与发电机的双流环式轴封(密封瓦)装置相对应。空侧和氢侧两路密封油分别循环通过发电机密封瓦的空、氢侧环形油室,形成一个恒定的压力,该股油压高于机内的氢气压力,从而防止了氢气向外泄漏,对机内的氢气起到密封作用。本密封油控制系统采用双流环式结构,发电机内正常工作氢压为0.4MPa,事故状态下可降低氢压运行,但是必须保证氢压不低于0.2 MPa。轴密封供油系统能自动维持氢油压差0.084MPa,并为发电机密封瓦提供连续不断的压力油。 ⑵本密封油系统由空侧交流密封泵、空侧直流密封泵、氢侧交流密封泵、氢侧直流密封泵、氢侧回油箱、空侧回油箱及油位信号器、油-水冷却器、压差阀、平衡阀、氢油分离箱、截止阀、逆止阀、蝶阀、压力表、温度计、变送器及联接管路等部件组成。 ⑶本密封油系统的空侧密封用油,正常工作油源由空侧密封交流泵提供,另外还有四路备用油源,它们分别是:第一备用油源(即主备用油源)是由汽机主轴油泵来;第二备用油源是由大机主油箱上的高压密封油泵供给(与第一备用油泵油源接在同一管路中)。第三备用油源是由密封油系统内自备的直流电动油泵提供的;第四备用油源由汽轮机交流润滑油泵供给。 3.2.11.2 密封油系统的准备 ⑴按系统操作标准检查准备完毕。 ⑵检查主机润滑油系统已投运。 ⑶检查差压阀、平衡阀及各表计正常投入。 ⑷密封油系统联锁保护试验合格并投入。 ⑸检查空侧回油箱排烟风机正常,投入联锁。 ⑹检查密封油箱油位正常。 ⑺开空、氢侧密封油泵出入口手动门。 ⑻检查密封油箱补、排油装置正常。 ⑼检查备用油源处于隔离状态。 ⑽检查发电机液位检测报警装置投入。 3.2.11.3 密封油系统启动 ⑴开启空侧密封油来油门,向密封油系统充油。 ⑵待空侧回油箱油位正常,开启空侧密封油泵再循环门。 ⑶启动空侧交流密封油泵,检查油泵运行正常,排烟风机联启,调整再循环门维持油泵出口压力0.8MPa。 ⑷检查差压阀工作正常,维持空侧密封油压与发电机内气体差压在0.084±0.01MPa。 ⑸用空侧密封油系统向密封油箱补油,投入密封油箱补排油自动,油位保持正常。 ⑹检查氢侧密封油系统,确认冷油器、滤网充油完毕。 ⑺打开氢侧再循环门,开启氢侧交流密封油泵,检查油泵运行正常,调整再循环门使油泵出口压力0.8MPa。 ⑻检查平衡阀工作正常,维持空、氢侧密封油压差<0.5kPa。 ⑼检查空侧直流密封油泵、氢侧直流密封油泵及密封油备用泵处于备用状态,投入联锁,备用油源投入备用。 ⑽当空氢侧密封油温度升高到43℃时,投入空、氢侧冷油器水侧,维持油温35~49℃。⑾随着发电机内气体压力的升高,注意氢侧密封油箱油位应正常,密封油箱补、排油浮球阀动作良好,平衡阀、差压阀工作正常。

试验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试验目的1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实验目的] 1. 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2. 学会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 [油镜的原理] 由于油镜的透镜很小,自标本玻片透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从载物玻片到 空气,再进入油镜)的不同,部分光线因发生折射而散失(如下图A—A‘),不能进入透镜,致使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呈现不清。当在油镜与标本片之间 加镜油后(镜油的折光率为1.515和玻璃的折光率1.52相近似),从而减少了光 线通过标本片与油镜之间空气(折光率1.0)引起的散光现象,增加了进入透 镜的光线(如下图中C—C‘),使视野的明亮度加强,物像可看清楚,此外, 加用镜油能增加油镜的数值孔径,提高显微镜分辨能力。 油镜加香柏油的原理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使用 材料 显微镜,镜油(香柏油),擦镜纸,玻片标本。 方法 1.检查:使用前必须对所用显微镜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2.调光:检查未染色标本时,以弱光线为宜,此时可将集光器下降或缩小光栅,检查染色标本时,以光线强为宜,此时应适当升高集光器或将光栅打开。 3.标本观察: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用粗调节器调至看出物象后,再调节细调节器,使物像更加清晰。在换高倍镜观察前,鉴于高倍镜视野范围比低倍镜小,故须将被观察内容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之。 (二)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1.油镜头的识别:油镜头上一般刻有100×、或Oil、油等标记。 2.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将显微镜直立于桌上,不要扳动倾斜关节,使载物台保持水平。 (2)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3)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下。 (4)换用油镜,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油镜头浸入镜油并几乎接触标本片。 (5)左眼看接目镜,一面观察,一面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再适当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完全清晰,即可正式观察。 注意切不可在眼看目镜时向下转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标本片及损坏镜头。观察标本时养成左眼看接目镜的习惯。 (三)油镜的保养 1.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因二甲苯能溶解粘固透镜的胶质,如不擦去二甲苯,日久后镜片会脱落。 2.将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降低集光器,竖起反光镜,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3.填写显微镜使用登记卡。 注意事项: 1.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最脆弱的机械部分,每旋转一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毫米,只能做往返回转,不要向单一方向转动数周。 2.观察滴片标本时,载物台应放平,注意勿将物镜镜头接触粪液。 3.观察封片标本时,勿使镜头与盖玻片接触,以免压坏标本或损伤镜头。 4.观察血涂片标本时,必须按一定顺序,逐个视野检查,以免遗漏。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先经低、高倍镜观察,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光圈开到最大。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用左眼观察目镜,慢慢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 油镜是在实验室当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显微镜之一,这种显微镜对于物体所呈现的清晰度是略高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的,所以经常就是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一些比较细微结构的物体。油镜的使用不仅仅是在生物领域有重要作用,在医疗方面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呢? 在使用油镜时,需要注意首先要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主要就是由于油镜的放大倍数比较高,但是透镜却很小,所以在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时,会造成部分的光线发生折射而导致散失,那么就会让进入镜筒的光线少,对于物体就会观察不清。滴加香柏油后就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那么物象就会更加清晰。其它还需要注意的还有以下几点: 1、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的观察,然后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2、需要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的位置,光圈需要开到最大。

3、在转换油镜时,要从侧面的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使得镜头浸入油中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最佳。 4、使用左眼进行观察目镜,然后慢慢的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说不出现物象或者说目标不理想的话要重新寻找,不得经高倍镜进行寻找,以免油沾污了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之后,要先用擦镜纸擦一遍,然后再用沾了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香柏油擦去,最后不要忘记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在使用显微镜油镜之前,应该要熟悉的掌握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应该要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油镜的使用与简单染色法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简单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简单染色及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两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 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粗调节螺旋、细调节螺旋、标本夹等。 光学部分包括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光圈(虹采)、聚光镜(集光器)等。 (二)油浸系的原理 浸系是在油浸镜与标本之间加1滴香柏油,调整光源检查细菌标本的方法。油浸镜是一种高倍放大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x、100x等。其镜头标记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用“Oil”(Oil Immersion)或HI (homogeneous Immersion)表示。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种标志。其使用原理是:由于香柏油与玻璃的折光率相似(香柏油为1.515,玻璃为1.52)。镜检时,滴加香柏油的作用是使光源尽

可能多的进入物镜中,避免光线通过折光率低的空气(折光率为1.0)而散失,因而能提高物镜的分辨率,使物像明亮清晰(见下图)。 图介质为空气(A)与介质为香柏油(B)时光线通过的比较 (三)细菌简单染色 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此时可用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染色。 三、实验用品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生理盐水、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吸水纸、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sccus aureus)的斜面菌种、滴管、烧杯、试管架。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调节光源→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油镜观察 1、观察前的准备 ①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密封油系统讲解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为防止发电机内氢气外漏,发电机设置了双流环式密封瓦,实现转轴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本系统为集装式,与发电机的双流环式密封装置相对应。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1、3是由浮子控制的自动排油阀、补油阀;2、4是强制开启自动排油阀、补油阀的顶针,它们是在自动排油阀、补油阀失去控制,需强制开启自动排油阀、补油阀对密封油箱进行强制的排油、补油时,旋转手轮将自动排油阀、补油阀顶起,在正常运行中2、4这两个手轮应是在旋出退出位置;5、6手轮控制的螺杆是用来在自动补油阀、排油阀故障时,强制关闭自动补油阀、排油阀的,在正常运行中5、6手轮也是在退出位置。 2、差压阀 主差压阀安装于空侧主回路的旁路上,其作用是保证空侧油压与机内氢压的差值在允许范围内,能自动调整油氢压差为0.085Mpa,当压差小时可以调整弹簧压紧,增加压差。当 差压大时,反向调整。备用差压阀保证油氢压差0.056Mpa时可靠运行,调整方法同上。

主差压阀结构示意图

3、压力平衡阀

压力平衡阀安装在氢侧系统主管路上,其作用是保证空氢侧油压在允许范围内,能自动调整空氢侧油差压小于490Pa。阀体内有一压缩弹簧,补偿阀芯压力平衡,通过调整弹簧可以调整压力平衡,调整精度可达50mm水柱。 4、空侧油箱 该油箱具有氢分离作用,顶部装有排烟风机二台,可将空侧回油中的油烟和氢气排放至厂房外。 5、油过滤器

空、氢侧油路分别装有刮板式自清洗过滤器各一台,该过滤器承受压力大,滤油精度高,运行安全可靠。当滤芯脏时,可以转动手轮180℃,滤芯上的赃物即被刮掉,然后手动打开排污门将赃物排掉。 三、系统工作方式 本密封油系统由氢侧和空侧两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油路组成,它们同时向双流环式密封瓦供油,以下分别叙述两个独立的油路系统。 1、空侧油系统 空侧密封油正常工作油源由空侧交流油泵提供。空侧交流油泵出口压力为0.2~0.5Mpa,空侧密封瓦供油采用主差压阀调节油氢压差。差压阀根据机内氢气压力自动调节空侧密封油压,保证密封瓦的正常工作(油氢差压为0.085Mpa)。空侧油由空侧交流油泵升压经一台管式冷却器降温,再经一台自清洗刮板式油过滤器过滤,然后进入发电机两端密封瓦空侧油环,其回油与轴承润滑油汇合一起回到空侧油箱。 当空侧交流油泵发生故障,油氢压差降至0.056Mpa时,备用差压阀自动打开。若此时汽轮机转速为额定转速的90%以上时,主油泵来的1.6~1.8Mpa高压备用油,经备用油管路上的减压阀、备用差压阀后供给空侧密封瓦。减压阀的出口油压为0.88Mpa,油量为252L/min。若此时汽轮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90%或主油泵发生故障时,由主机高压备用泵来的高压油经备用差压阀进入密封瓦。 若油氢压差继续降至0.035Mpa时,空侧直流油泵启动,油氢压差恢复至0.085Mpa。 若油氢压差继续降至小于0.035Mpa时,这时由润滑油系统射油器出口来的低压润滑油经备用差压阀向密封瓦供油。但由于润滑油压较低为0.096~0.124Mpa,此时必须及时将机内氢气压力降至0.014Mpa以下。 2、氢侧油系统

密封油系统措施

江阴利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超临界机组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措施 编号:江阴利港/汽机-012-2006 编制:韩功昭 审核:田云峰 批准:赵之东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01月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档案审批单 报告名称:江阴利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00MW超临界机组密封油系统系统调试措施 报告编号:江阴利港/汽机-012-2006 出报告日期: 2006年01月 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 试验负责人:司派友、吕炜试验地点:江阴利港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加试验人员:韩功昭、孙忠强、黄兴 参加试验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电建三公司、江阴利港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试验日期:2006年01月~2006年12月打印份数:20 拟稿:韩功昭校阅:司派友 审核:田云峰生产技术部:周小明 批准:赵之东 目录 1、设备系统概述 2、联锁保护清单 3、编制依据 4、调试范围及相关项目 5、组织与分工 6、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7、调试项目和程序 8、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 9、安全注意事项 10、调试项目的记录内容

1、设备系统概述 江阴利港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工程装机为两台600MW超临界参数燃煤发电机组,锅炉由上海锅炉有限公司提供,汽轮机型号N600(660)/24.2/538/566,为上海汽轮机厂设计制造的超临界、单轴、三缸、四排汽、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机,额定出力600MW,从机头端往电机端看为逆时针方向旋转,配用的是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制造的QFSN—600—2型发电机。 本密封油系统由下列部件构成:双流环式密封瓦(两套)、一台空侧交流主油泵、一台空侧直流备用油泵、两台氢侧交流密封油泵、空侧回油箱、空侧回油箱排油烟机(两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消泡箱、氢侧回油控制箱及油位信号器、主压差阀、备用压差阀、两只压力平衡阀、减压阀、截止阀、逆止阀、浮球阀、节流孔板、压力表、压差开关、压力开关、温度计、过滤器、冷却器、空侧油电加热器、氢侧油电加热器,油泵出口卸载阀、变送器及联接管路等。正常运行方式,空侧交流主油泵运行,由主压差阀控制密封瓦处空侧油压高于氢压84kpa。两台氢侧交流密封油泵,一台运行,另一台泵备用,由平衡阀控制密封瓦处氢侧油压,自动跟踪空侧油压(差值<±490pa)。空侧油第一备用油源为汽轮机主油泵出口油(或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出口油),经减压阀、备用压差阀供油,减压阀前油压不低于0.9Mpa,减压阀后油压维持0.88 Mpa,当空侧油压降至高于氢压56kpa时,备用压差阀开启,维持油氢压差56kpa。空侧油第二备用油源为空侧直流备用油泵,当空侧油压降至高于氢压35kpa时,空侧直流备用油泵联启,由主压差阀维持油氢压差84kpa。空侧油第三备用油源为汽轮机润滑油,可维持发电机内氢压14kpa。当两台氢侧交流密封油泵均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发电机可继续运行,补氢量会相应增加,氢气纯度会相应降低。 1.1油路

双流环密封油系统

一、密封油流程 空侧来油:一路是主油箱,一路是润滑油,经空侧密封油泵升压通过滤网、压差阀进入空侧密封瓦。其中油泵出口引出一路向密封油箱补油用。压差阀取样:氢侧取自氢压,油侧取自空侧密封瓦入口处油管。空侧密封瓦回油经氢油 分离器回至主油箱,在氢油分离器内析出的氢气及油烟排至机房顶部。 氢侧来油:密封油箱引出后经氢侧密封油泵升压后通冷油器、过滤网、平 衡阀进入氢侧密封瓦。平衡阀取样:一路取自空侧密封瓦入处口油管,一路取 自氢侧密封瓦入口处油管。氢侧密封瓦回油回至密封油箱。 发电机内氢气与密封油箱内氢气有连通管相连。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气体进入发电机内部及阻 止氢气从机内漏出,以保证电机内部气体的纯度和压力不变。我厂 发电机采用双流环式密封。 双流环式密封采用双流环式密封瓦,它有两套独立的循环供油 系统,一为空侧油系统,另一为氢侧油系统。其主要特点有:1)氢侧与空侧各有一股油注入密封瓦,氢侧油自成一个闭式循环系统, 一方面避免了溶有空气的空侧油流入氢侧,影响机内的氢气纯度; 另一方面氢侧回油中的氢气在任何时候也不排向大气,都将回到机 壳内。氢侧油流中溶有的氢气如达到饱和后就不再继续溶入,氢气 也就不致被油无**地带走。因此即使在高氢压下,也不会出现耗氢 过多的问题;2)在氢侧进油管上加装油压自动平衡阀,调节氢侧和

空侧之间的油压,使之保持恒定和压差在规定范围之内(氢侧与空侧 密封油差压≤±1.5KPa),从而使两个回路之间的油量交换达到最小,大大减少空气对氢气的污染及降低耗氢量;3)双流环式密封瓦中任 一股油因故暂时断油时,另一股油仍可维持向密封瓦供油,从而提 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动作原理: 1、氢侧密封油箱的作用:(1)封住氢气,使氢系统与油系统 隔离。这样既可以防止氢气跑入油系统,保证机内氢气压力又可以 避免氢气与空气混合,带来爆炸危险;(2)对密封瓦的氢侧回油起 到沉淀和分离作用。使油中所含的氢气分离出来,返回机壳,从而 减少了氢气的消耗量;(3)还能起到调节油量的作用。 2、差压调节阀:稳定地维持某一油氢压差值,这个压差值尽可 能小,以减小氢侧油量和减轻对机内的污染。 工作原理:压差阀的活塞上面引入机内氢气压力(压力为p1),活塞下面引入被调节并输出的空侧密封油(压力为p),活塞自重 及其配重片重量(或调节弹簧)之和为p2(可调节),则使 p=p1+p2(上下力平衡)。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 事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3)油镜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实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单染色法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 2.用单染色法制作装片; 3.观察枯草芽抱杆菌和八叠球菌细菌的形态观察 三、实验原理 油镜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隔的不是一层空气(干燥系),而是一层油脂,称为“油浸系”。利用油镜的目的是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和光线的强度。 简单染色法是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 八叠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擦镜纸。 五、操作步骤 (一)油镜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上升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未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这就是注意事项)。 3. 低倍镜观察 首先下降载物台,夹住标本。从目镜观察,将欲观察位置移至物镜正下方,适当缩小光圈,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逐渐升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破片相撞。再用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准备用油镜观察。5. 油镜观察 (1)滴油:下降载物台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上一小滴香柏油。 (2)下镜: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上升镜筒,使油镜浸入油香柏油中,镜头贴近装片。 (3)寻像:将光线调亮,左眼从目镜观察,旋转细调节器将载物台徐徐下降,直至视野中有物像为止。 (4)擦油:观察完毕,上旋镜筒。先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香柏油溶于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切忌用手或其他纸擦镜头,以免损坏镜头。擦净显微镜的金属部件。

密封油系统差压阀说明书

一、前言 YKG-300-5YH型密封油控制系统是为QFQS-300-2型汽轮发电机设计和制造的。它向发电机轴封装置提供了连续不断的密封油并对其进行监控及保护。 QFQS-300-2型汽轮发电机是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即定子绕组为水冷却,转子绕组为氢气内部冷却,铁芯为氢气冷却。为了密封发电机内的氢气采用了双流环式密封瓦(氢侧和空侧两路油),密封瓦的油量、油温、油压均由本密封油系统来保证。 1、密封油系统的组成: 本系统为集装式,主要由下列部件构成:空侧交流泵、空侧直流泵、氢侧交流泵、氢测直流泵、空侧过滤器、氢侧过滤器、密封油箱、冷油器、压差阀、平衡阀、氢油分离箱、表计及阀门、联接管道 (1)平衡阀 安装位置:在氢侧系统主管路上(立式倒装)。 工作原理:阀体内有一压缩弹簧,补偿阀芯压力平衡。通过调整弹簧可以调整压力平衡,调整精度可达50mm水柱。 2)压差阀 装位置:压差安阀安装在空侧主回路的旁路上。 工作原理:压差阀能自动调整氢油压差为0.085MPa,当压差小时,可以调整弹簧压紧,增加压差;当压差大时,可以反之调整。备用压差阀保证氢油压差0.056MPa,可靠运行,调整方法同上 (3)空、氢侧油过滤器 安装位置:过滤器安装在空、氢侧泵的出口管路上(冷油器出口管路)。 工作原理:空、氢侧分别装有刮板式自清洗过滤器。当滤芯脏时,可一旋转手轮、滤芯上的赃物即被刮掉,排掉滤油器外面。 (4)、补排油浮球阀 安装位置:氢侧密封油箱内。 工作原理:补排油浮球阀是一种纯机械式旋转阀,由阀体、阀芯、连杆、浮球等主要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浮球随液面变化上升或下降,通过连杆带动阀芯旋转打开或关闭补油与排油通路,对油箱液面进行调整,机组正常运行时液面在补排油浮球阀的控制下,会稳定在一个设计高度上不发生变化,在整个运行期内不必进行人工调整,不会发生故障。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工作原理 QFQS-300-2型发电机采用双环流式密封瓦密封发电机。密封瓦内有空、氢侧两个环状配油槽。密封油系统提供的氢侧密封油流向氢侧配油槽,空侧密封油流向空侧配油槽,然后,沿转轴轴向穿过密封瓦内径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流出。如果空、氢侧油路的供油压力在密封瓦处恰好相等,油就不会在两条配油槽之间的间隙中窜流,只要密封油压始终高于机内气体压力,便可防止发电机内氢气从机内逸出。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的任务 是为发电机提供清洁的、一定温度、一定压力的密封油,分为空侧、氢侧两条油路。 氢侧密封油系统介绍 氢侧密封油泵从氢侧回油箱取得油源。它把一部分油从冷油器、滤油器,经平衡阀进入密封瓦的氢侧配油槽,由氢侧轴向间隙流出,进入消泡箱内逸出溶入的氢气,再流入氢侧回油箱。另一部分油由该油泵的再循环管道回到油泵进口,作为氢侧密封油泵出口压力的粗调,而由平衡阀来保证氢侧密封油处的密封油压与空侧油压基本相等。 由以上两个系统的介绍可知,发电机空侧密封油压以氢压作为调节依据,通过差压调节阀使其比氢压高0.084 MPa,而氢侧密封油压则通过平衡阀跟踪空侧密封油压,两者差压保持在±490 Pa内。双环流

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荧光显微镜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荧光显微镜厂家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改变程序。 (2)观察对象必须是可自发荧光或已被荧光染料染色的标本。 (3)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进入暗室后,接上电源,点燃超高压汞灯5~15min,待光源发出强光稳定后,眼睛完全适应暗室,再开始观察标本。 (4)载玻片、盖玻片及镜油应不含自发荧光杂质,载玻片的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可吸收较多的光,并且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平面上聚焦。载玻片必须光洁,厚度均匀,无油渍或划痕。盖玻片厚度应在0.17mm左右。 (5)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6)选用效果最好的滤光片组。 (7)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受紫外线照射3~5min后,荧光也明显减弱;所以,最多不得超过2~3h。 (8)荧光标本一般不能长久保存,若持续长时间照射(尤其是紫外线)易很快褪色。因此,如有条件则应先照相存档,再仔细观察标本。 (9)荧光显微镜光源寿命有限,启动高压汞灯后,不得在15min内将其关闭,一经关闭,必须待汞灯冷却后方可再开启。严禁频繁开闭,否则,会大大降低汞灯的寿命。标本应集中检查,以节省时间,保护光源。天热时,应加电扇散热降温,新换灯泡应从开始就记录使用时间。灯熄灭后欲再用时,须待灯泡充分冷却后才能点燃。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 (10)标本染色后立即观察,因时间久了荧光会逐渐减弱。若将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缓荧光减弱时间,防止封裱剂蒸发。 (11)若暂不观察标本时,可拉过阻光光帘阻挡光线。这样,既可避免对标本不必要的长时间照射,又减少了开闭汞灯的频率和次数。 (12)荧光亮度的判断标准:一般分为四级,即“一”—无或可见微弱荧光。“+”—仅能见明确可见的荧光。“++”—可见有明亮的荧光。“+++”—可见耀眼的荧光。 (13)较长时间观察荧光标本时,一定要戴能阻挡紫外光的护目镜,加强对眼睛的保护。在未加入阻断滤光片前不要用眼直接观察,否则会损伤眼睛。 (14) 激发光长时间的照射,会发生荧光的衰减和淬灭现象,因此尽可能缩短观察时间,暂时不观察时,应用挡板遮盖激发光。 (15) 作油镜观察时,应用“无荧光油”。 (16) 荧光几乎都较弱,应在较暗的室内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