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地质学复习题 (90%)

1、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

注:图中康氏面全称为康拉德面,软流层又叫古登堡低速层,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叫雷波蒂面。在课本28页有详细分化表

划分依据: 地球内部情况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记录间接地获得的。地震时,地球内部物质受到强烈冲击而产生波动,称为地震波。它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由于地球内部物质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弹性、不同密度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和通过的状况也就不一样。例如,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速度也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比较慢。地震波在地球深处传播时,如果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化,这突然发生变化所在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根据不连续面的存在,人们间接地知道地球内部具有圈层结构。

名词解释:地球内部圈层——指从地面往下知道地球中心的各个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2、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区别?

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固体硬壳,属于岩石圈的上部。岩石圈指从地表到软流层以上的圈层。

3、软流圈有何特点?对岩石圈有何影响?

软流圈特点:深度60~400km 范围,震波速明显下降,部分熔融,具有较大的塑性或潜柔性。 对岩石圈的影响: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及热对流于此层相关。

软流圈:在深度60~400km 范围,震波速明显下降,特别是100~150km 的深度下降更多,称为古登堡低速层,又叫软流层。

4

5、地球有哪些物理性质(包括有关名词解释)与地质学研究密切相关?

地球的重力、地球磁性、地热、地球的弹性和塑性、地球的放射性

名词解释:地球的重力——主要指地球对地表附近和地内物质的吸引力。

重力理论值——把地球作为理想的旋转椭球体,并且内部密度无横向变化,所计算出的海平面高度的理论重力值,也叫重力标准值。

重力异常----在具体地区实际测量时,由于地形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局部岩石密度差异,都使实测重力值偏离正常理论值(标准值)

地磁子午线----地磁场也有无数磁力线在地球表面上通过两地磁极,每一条这样的磁力线叫地磁子午线

地磁异常:利用多个磁测站、航空磁测和卫星磁测所得的数据进行地面磁测校订和计算获得的全球基本地磁场的数值,叫正常值。实测地磁要素数值与正常值的偏差叫地磁异常。

地热流---地热释放最经常最持续的形式是地球内部热能从地球深部向地表的传输,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热流

6、画图说明岩石的循环过程。

7、列举类质同像和同质异像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如斜长石是钠长石NaAlSi3O8和钙长石CaAl2Si2O8的类质同像系列。

同质异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如黄铁矿和白铁矿(FeS2),α石英和β石英,石墨和金刚石

8、颜色与条痕、解理和断口

颜色:矿物具有的颜色,分为自色(含某些色素离子而呈现颜色)、他色(由所含杂质颜色引起的颜色)和假色(由某些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在其上所划的痕迹颜色。

解理:在一定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的性质。分为最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

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叫做断口。

9、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矿物的概念:(课本)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老师课件)是指岩石圈中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通过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产物。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有内生作用(岩浆作用)形成原生矿物、外生作用(风化、搬运和沉积等)形成次生矿物和变质作用形成变质矿物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10、列举矿物集合体的10种形态及代表矿物。

矿物单体形态就是指矿物单晶体的形态。只有晶质矿物才能呈现单体。

矿物集合体——同种矿物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分为粒状(雪花石膏)、片状(石墨、云母)、针状(钙沸石)、板状、毛发状、柱状(重晶石)、放射状、纤维状(石棉、石膏)、晶簇状(石英、方解石)和葡萄状、结核体(黄铁矿、赤铁矿、磷灰石)、肾状、鲕状(鲕状赤铁矿、鲕状铝土矿)、豆状、晶腺状(玛瑙)、钟乳状(褐铁矿、软锰矿、孔雀石)、树枝状(自然铜)、皮壳状、块状、土状体(高岭土)只能找到这么多了,凑合着记吧

11、莫氏硬度计的硬度系列。

根据高硬度矿物可以刻划地硬度矿的原理,德国摩氏(Mohs F)选择了10种标准矿物,将硬度分为10级,制成”摩式硬度计”

12、岩浆岩分类表、沉积岩、变质岩分类表以及三大类岩石比较表格。

13

14、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

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区域变质

接触变质作用——由于岩浆活动,在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带,产生变质现象

动力变质作用——岩层由于受到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强烈压力的作用,可以使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变形、破碎,并常伴随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这种变质作用称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泛指广大面积内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15、岩层产状三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方向。

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倾斜线即层面上与走向垂直的线(指向下方)。

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真倾角)。视倾角小于真倾角。

见附图八

16、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其地质意义如何?

底层不整合接触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其共同特征为:

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底砾岩是指位于不整合面上的砾岩而言。⑵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⑶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

名词解释:不整合接触——由于构造运动,往往是沉积层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

整合接触——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或上升但未升出海面的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岩层,老岩层沉积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

研究不整合关系的意义:不仅可以确定地史发展过程中的构造运动以及相应的古地理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可以找出某些矿产分布的规律,如在不整合面上常富集铝土、黏土、铁矿、锰矿等矿产。

17、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的区别?

侵入接触:岩浆体侵入围岩之中,特点为围岩接触部分有变质现象,火成岩中往往还有俘虏体存在,可以确定侵入岩的时代晚于围岩。

沉积接触:侵入岩上升地表遭受侵蚀之后,又为新的沉积岩层所覆盖。其特点为上覆沉积岩层不可能有接触变质现象,而侵入岩中也不会有上覆岩层的俘虏体存在,可以确定侵入岩的时代早于上覆岩层的时代。

18、地壳运动有哪些特征?

有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速度和幅度小、有周期性和阶段性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

19、褶皱和断层与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

褶皱与地貌关系密切,它控制了大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由褶皱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研究地貌形成的基本原因,有必要研究褶皱构造。

断层与地貌发育的关系密切,研究大型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和时间演化规律,对于认识趋于构造的发育历史和进行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探讨全球构造的的演化规律都有重要意义。

褶皱: 在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各种形态的弯曲现象。

断层:破裂面二侧岩石有明显位移的断裂为断层。

20、断裂与断层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通常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

节理——两侧的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裂开的面称为节理面

21、如何区分节理和层理?

层理构造——沉积岩由于物质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方向的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节理——两侧的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裂开的面称为节理面。

22、判别褶皱和断层存在的证据有哪些。

关于褶皱野外认识的地貌方法:水平岩层、单斜岩层、穹隆构造、短背斜、构造盆地、水平褶皱、倾伏褶皱和背斜、向斜

断层存在的证据:

擦痕和镜面;阶步和反阶步;岩层的不连续;岩层的重复或缺失;断层两侧的伴生构造标志(有拖曳褶皱, 牵引构造,伴生节理),断层地貌如断层崖、三角面、断层谷、断块山,山区、平原的平直界线,河流发急剧转向,错断河谷,矿化带和泉水等。

名词解释

擦痕和镜面是岩块相互运动时,由于摩擦而在断层面上形成的痕迹。

擦痕:平行而密集的沟纹.

镜面:铁、锰等物质组成的光滑而平整的曲面.

阶步: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动向

反阶步:压性裂隙,亦称羽裂,陡坡倾斜方向指示本盘动向;

24、举例说明研究褶皱和断裂的意义。

本题如果出的话应该是一道论述题,褶皱分别从与矿产、地貌、地球发展史三个角度论证。要点:许多存在于褶皱的沉积岩层中的矿床必须搞清楚构造的形态和规模,才能探明矿床的分布、大小产状等;在背斜顶部常发育脉状矿体;岩层褶皱由于层间滑动形成空隙为矿质填充提供条件;具有封闭条件的穹隆、短背斜是重要的储油、储气构造。褶皱控制大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褶皱的发育过程、特征及褶皱时代往往代表一个地区的构造运动性质及地壳发展历史。

断裂要结合节理和断层两方面。要点:节理的分布、性质和组合情况有助于推断局域性应力场的特点和各种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各种构造的关系;张节理常提供岩浆活动侵入的通道

25、板块构造学说形成的三步曲是什么?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26、大陆漂移有哪几个方面的证据。

证据有:大陆轮廓、生物证据、岩石构造证据、古气候证据和古地磁证据

其动力为: 由两级向赤道的离极运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

自东向西运动——日月潮汐力

27、海底扩张的证据有哪些,驱动力是什么?

地质现象的对称性、海底磁条带的对称排列、洋底沉积物年龄不早于2亿年,由洋脊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

驱动力(没找到,个人观点):主要由地球内热导致,地幔温度不均一,导致地幔密度不均一,在地幔和软流圈中应起物质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环流向上的地方,大洋壳受到拉力形成大洋中脊大洋中脊被拉开向两侧扩张,如附图7

28、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和主要贡献?

基本思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是刚性的,其下面是黏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为一体,他被分割成许多板块;

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围绕一个旋转扩张轴活动,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可以发生几千米的大规模水平位移;

全球的大板块有:太平洋板块、南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含波斯板块)、非洲板块(含索马里板块)、澳印板块、南极州板块

主要贡献:板块构造学说是综合许多学科的最新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的学说,是当代地学最重要的理论成就,并被认为是地球科学的一次革命。它从大量海洋调查实际材料出发,对大洋壳的新生和代谢过程作了详尽的论证,获得最近两亿年来地壳变化的理论模式。从一个侧面丰富了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理论。特别是它以地球整个岩石圈的活动方式为依据,建立世界范围的构造运动模式,所以板块构造学说又称全球构造学说,这是其他以大陆范围内的各种地质现象为依据而建立的各种大地构造学说所无法比拟的。

名词解释:板块——岩石圈(或称构造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板块。

29、板块构造学说存在哪些问题?

(1)、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根据热流值的分布和热点的存在等现象,地幔对流有可能存在,但缺乏直接证据。至于如何对流,就更不清楚。

(2)、错断洋脊的巨大断裂的成因?

洋脊的错断是如何产生?

(3)、洋底出现含煤沉积的原因?

根据深海钻探资料,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底部都有白垩纪和三叠纪的含煤沉积,表明这些大洋底曾经露出水面,处于滨海沉积条件。洋壳为何能露出水面?

(4)、非洲板块在哪里消减?

非洲板块的南面,东面和西面都被扩张脊所环绕,那么,它在哪里消减?如果没有消减带存在,沿洋脊扩张又是如何实现的?

(5)、板块构造学说适用的时间范围?

板块构造学说建立在现代海底考察的基础上,它直接研究所涉及的时间范围不超过中生代。板块构造原理在更老的地质历史中,尤其是在遥远的太古代是否适用?

30、地史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相的古地理分析、古地理环境分析、构造历史分析

31、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

底层层序律:包括叠置率(底层未经变动时上新下老)、原始连续率(地层未经变动时程横向连续延伸并逐渐尖灭)和原始水平率(地层未经变动时则呈水平产状)

生物层序律(化石层序律):根据不同岩层所含的化石的出现顺序确定地层相对顺序的原理

32、化石和标准化石?

化石——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标准化石——有些生物种属在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广、数量多、特征显著,所形成的化石易于寻找、鉴定。

化石形成条件:

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生物死后尽快被沉积物掩埋;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在较长时间内经历一定的填充、置换或升馏。

33、岩相及其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岩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

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

岩相分类:海相沉积、过渡相沉积和陆相沉积

34、分别列举两条能够或不能够预测地震的理由。

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八仙过海了

课本内容:不能预测主要有:地震使宏观的、大规模地下深层变化过程,无法进行可控性试验,影响因素复杂,还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目前人类无法深入地球内部直接观测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观测不完善

能预测:数理统计方向;地震前兆;….

35、世界上有那几条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分为大西洋中脊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大陆断裂地震带

地质图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学总复习提纲

工程地质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讲绪论复习思考题 1.说明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见课本8、9页)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请参考绪论第一章1.6{P11}) 3.建筑物地基稳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请参考绪论第一章1.5{P10}) 第二讲地球概述复习思考题 1.说明地球的内、外圈层构造。 地球内圈: 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平均厚度16km, 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幔(mantle):上地幔是熔融状态物质, 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由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 地核(core):由比重较大的铁镍合金组成,平均密度大于10g/cm3。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地球外圈: 大气圈(atmosphere):是地球以外的空间,它提供生物需要的CO2和O2 ,对地貌形态变化起着极大的影响。 水圈(hydrosphere):由大气圈的水蒸气凝结成降雨形成海洋和湖泊沼泽及地下水。水与地表岩石相互作用,作为最活跃的地质营力促进各种地质现象的发育。 生物圈(biosphere):渗透在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层的范围之中,对于改变地球的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2.说明地质作用的概念、类型。 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动力来源分为: 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3.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哪些类型?哪种作用占主导地位? 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能(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 地壳运动:水平和升降运动; 岩浆作用:岩浆形成、运动、演化、冷凝; 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 地震作用:地内机械能突然释放,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到地表引起猛烈冲击。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4.外力地质作用有哪些营力?按什么程序进行? 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河流的侵蚀;地下水的潜蚀;湖泊海洋的冲蚀;风的吹蚀;冰川的刨蚀等。 一般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硬结成岩的程序进行。 5.外力地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试卷及答案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试卷及答案2005年11 月8日《普地》期中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40 分) 1 摩尔硬度 2 克拉克值 3 同质多像 4 混合岩化 5 均衡原理 6 剥蚀作用 7 碎屑岩 8 科里奥利力 二、叙述题(每题30 分,任选2 题,共60 分。应加文字说明. 缺文字说明, 扣分。) 1.叙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2.叙述地震形成的原因 3.如何识别褶皱并确定褶皱类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摩尔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强度称硬度。世界通常使用由摩尔确定的硬度标准,由10 种不同硬度的矿

物为标准,称摩尔硬度记。它们是:1 滑石,2 石膏,3 方解石,4 萤石,5 磷灰石,6 长石,7 石英,8 黄晶9 刚玉10 金刚石 2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 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国际通用单位是ppm=10-6,即克/吨. 3同质多象:化学成分相同、但质点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同一物质将形成不同的矿物。如:碳,金刚石(高压)- 石墨(常压)4混合岩化:区域高级变质岩进一步变质,发生高温部分熔融(酸化)现象,形成基体+脉体的特殊变质岩石(混合岩)。基体:变质岩(暗色);脉体:熔融体(长石, 石英,浅色)。 5均衡原理:解释地表高低不平却能保持平衡的一种假说。目前通用均衡补偿(Holmes A,1978),即高山下面地壳厚, 平原下面地壳薄. 地势的起伏与莫霍面起伏呈镜像反映, 称均衡现象。原因是,地幔顶部有一平面, 叫补偿基面, 在此面以上各柱体的物质总重量相等, 故能保持重力的平衡 6剥蚀作用:使岩石破碎、分解,进而脱离原地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水流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风沙侵蚀、地下水侵蚀、湖水侵蚀等。 7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的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①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显生宙划分为代、代和代。 2.冰川按分布规模、形态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分为冰川和 冰川两个基本类型。 3.岩石按成因分为、和。 4.爬行动物最早出现在纪。 5.单向环流是河流在岸进行侵蚀,在岸进行沉积的主要原因。 6.地球上的内能包括、和。 7.海洋环境可分为带、带、带和带。 8.河流对碎屑物质的搬运方式可分为、和三种。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变质作用;2.岩石圈;3.层间水;4.地质构造;5.岩浆作用; 6.冲积物;7.潮汐;8.风化作用;9.泻湖;10.冰川。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其是如何划分的? 2.何谓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3.试述滨海带的概念及其环境的主要特点。 4.什么是矿物?其肉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5.简述断层存在的证据。 6.简述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地质年代单位分为、、和。 2.地面流水根据流动特点可分为、和三种。 3.类地行星包括、、和。 4.岩浆岩按SiO2含量划分为、、和。 5.岩层产状要素是、和。 6.湖水按含盐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含盐度小于18%的湖和含盐度为1—35g/L的湖。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20分) 1.地质作用;2.潮汐;3.滨海带;4.熔浆;5.沼泽; 6.矿物;7.三角洲;8.冰川;9.构造运动;10.地缝合线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其划分方案。 2.何谓冲积物?其有哪些特点? 3.何谓浅海带?其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分为那几大类? 5.试述大陆漂移的证据。 6.简述土壤污染源及其主要物质。

《普通地质学》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综合思考题 分析“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将来”和“活动论”这三大地质学思维方法论,以及对指导地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1)“将今论古”:经典地质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柱,国际地层序列、国际地质年代表以及其它许多地质成果均建立在此基础上。 2)“以古论今、论将来”:认识过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在、预测未来。 3)“活动论”:大陆和海洋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不断活动和演变的,以水平运动为主,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学说建立的基础,大陆动力学也是活动论的表现。 2.分析我国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地球各个演化时期地质信息和物质记录丰富,有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年轻的造山带,有各种类型的盆地构造,有分布十分广泛的花岗岩,有丰富的矿产与能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研究优势,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地学研究和教学基地。包括青藏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大别-秦岭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云南澄江动物群、辽西热河动物群、陆相生油盆地、滇黔桂喀斯特地貌、华南花岗岩与矿产等等 3.为什么到大自然中去实践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地质现象是地质作用的结果或产物。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可以找出地质作用的特点和放射性同位素规律。 第二章矿物学 一、基本概念Important conception 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准晶体;同质多象;条痕,解理,断口;摩氏硬度计;矿物集合体;三类岩石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U238,U235,U234,Th232,Rb87,K40等。 稳定同位素:主要有O16,O17,O18,C12,C13,S32,S33,S36,H1。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用来测定火成岩石的绝对年龄;稳定同位素主要用来确定岩石的物质环境与来源。如地壳,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月球,陨石等。 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美国科学家克拉克采集了世界各地的样品5159个;用取得的化学分析数据,求出了16km厚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百分重量,后人称克拉克值.国际通用.单位ppm=10-6,即克/吨。目前还用ppb=10-91克=5克拉。 矿物定义: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的矿石的基本单元。 准晶体定义:是一种新的凝聚态固体,其内部原子或离子既不像非晶质那样完全无序分布,又不像晶体那样呈三维周期性平移有序排列(粒径一般只达微米级)。 二、基本特征Basic features 1. 矿物的六项基本特征 特征1.(最基本特征)天然产出,有序结构,固体

普通地质学真题

2013年普通地质学803 一、名词解释 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2、节理: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可形成断裂,其中没用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即裂隙或裂缝)称为节理。是地壳中发育最广的一种构造。 3、角度不整合:即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之间既缺失部分地层,产状也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与上覆地层产状一致,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古风化壳、古土壤层等。 4、岩石: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少数岩石可有玻璃或胶体或生物遗骸组成)。构成地壳及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相对地质年代:主要是依据岩层的沉积顺序、生物演化和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划分的地质年代,即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地质年代单位划分等级主要有宙、代、纪、世等 6、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7、板块构造: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许多巨大的块体(即板块),它们驮在软流圈上做大规模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相互作用,板块的边缘就成为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8、土壤:通过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含有腐植质的松散细粒物质。成分有腐植质、矿物质、水分和空气。 二、简答 1、地震是什么?地震有哪几种类型?全球地震主要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地震:由于地应力的突然释放或其它能量引起地壳的快速颤动的现象,称为地震 按成因分为:构造地震(断裂地震,由地下岩石突然发生错断所引起的)、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由于气体的冲击力所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上覆岩层的重量超过岩石支撑的能力,地表发生塌陷引起) 地震带的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带,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3、洋脊地震带 2、矿物是什么?矿物有哪些物理性质 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第二章 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 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 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加强研究制定节水的法规,研究节水工艺和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下陆地水资源演化规律及水资源演化过程的生态系统和地质环境效应等, 将水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考虑。 2.城市发展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城市人类活动与之所依存的物质基础—地质环境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复杂的城市地质环境系统。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环境的依赖性强,人类活动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另一方面,地质环境承受着人类活动的强烈改造,发生着重大变化,并反馈作用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都市区和城市连绵带的形成,使城市-地质环境相互影响的区域更加广大,矛盾更趋复杂。

普通地质学复习提纲

普通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地球(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主要内容为:1、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分类、成因及演化规律 2、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 3、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 4、研究地质学(资源方面、能源方面、人类生活环境和灾害防护) 或1地球和地壳的基本特征。 2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规律和产物。 3地壳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其有关学说。 4行星地质及环境地质的基本知识等。 2、在地质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什么特别重视野外地质调查? 因为地质现象就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和产物,从观察地质现象中就可以找出地质作用的特点和规律,大自然是最好的地质博物馆,也是实验室,所以野外地质考察时研究地质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要特别重视。 3、地质学研究中运用的基本分析推理方法是什么?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历史比较法“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原则。 基本思想:用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作用去推测过去的地质过程。 (缺陷:只认识古今一致性,未认识古今存在的差异性。) 4、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地质作用有什么持点? 类型:地壳运动:由内部能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可使一定的地区发生水平或垂直的位移,造成海陆变迁,使岩层褶曲、断裂。 地震作用:因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发生快速的颤动。 岩浆作用:岩浆是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硅酸盐熔融体,岩浆可以侵入到地壳中,或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喷出地表。岩浆的形成、运移直至冷凝固结成为岩石的过程,称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由于物理和化学条件的改变而使地壳中已有的岩石转变新的岩石过程。 特点: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和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具有地域性、多因素相互制约的复杂性的特点,涉及到悠久的时间。 5、稳定同位素与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晶体与非晶体、同质多像、类质同像。 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而具有放射性,这些同位素被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稳定同位素。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质量分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内部质点的排列不具有格子构造者称为非晶体。 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热力学条件(如,T、P)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 6、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有哪些? 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可见光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主要包括: 透明度、光泽、颜色和条痕。 物理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如刻划、敲打等)下所呈现的性质。主要有:硬度、解理、断口。

《普通地质学》试卷B_(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卷(B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2. 冰期: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发育,冰雪覆盖面积扩大的地史时期。 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4.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 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 6.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7.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8.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9. 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活动的火山。 10.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2. 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100∠60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400或2200,倾向为3100,倾角为600。 3.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4. 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超基性岩、SiO2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65%。 5. 新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为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6. 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7. 世界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等。 8.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8. 早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到新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其代号分别是888。 9. 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盘、断层线、断层位移等。 10.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1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 12.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谷坡、谷底、河床。 13. 海蚀地貌主要类型有:海岬、海湾、拱桥、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凹槽和海蚀沟谷等。 14.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3、第7和第8位的矿物分别为方解石、石英和黄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7分)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3、地球已有

兰州大学普通地质学真题及答案

《普通地质学》真题及答案 备注:页码为《普通地质学》第三版;名词解释中数字为历年考察次数;历年真题(共17套)按章节编排,考生可直接以此为纲展开复习。联系QQ:940114253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4):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一、简答题 1. 简述地质学的研究意义(任务)?P2 (2004) 1、指导人们寻找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 2、有效地指导抵御自然灾害:查明地震、火山爆发、山崩、地滑、洪水、风沙、地面的沉降等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指导人们和这些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斗争; 3、研究地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地质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地质学能够直接服务于人类的身体健康。QQ:940114253,最低价转让,免费答疑。 2. 简述地质作用的特点?P3 (2007,2003) 1、地质作用的地域特色:一方面,地质作用的发生发展具有共同规律;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地质作用,且同一类地质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其特殊性; 2、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地质现象从性质上和规模上都复杂; 3、地质作用过程的漫长性:地质作用发生和延续的时间一般很长,也有一些地质作用过程的时间很短(如地震)。 3、简述地质作用的主要形式?P3(2016) 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它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1、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热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两者都同时受到重力和地球自转力的影响。获取剩余文档联系QQ940114253 二、论述题

煤矿地质学各种习题附答案

煤矿地质学 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为(从太阳由近而远排列) 。 2.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 ,和。 3.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在平均地深km为第一地震分界面,又称面;平均地深km为第二地震分界面,又称面,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和。 4.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5.矿物是。 岩浆岩的六种造岩矿物是。摩氏 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6.矿物的特征包括,,, ,,,,等,矿物的鉴定特征指 7.按照矿物解理面的完善程度,将解理分为,, ,,莫氏硬度计由一到十级的矿物分别为

。 8.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 。 9.岩浆是 。根据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 和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10.岩浆岩的八种造岩矿物是 。摩氏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 。 1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沉积岩根据划分为 等类型 12.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是按照___________来划分的,具体的划分规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源沉积岩的种类有,, ,,, ,和。 14.岩石地层单位从小到大为,,和,年代地层单位由小到大为,,,,和。 15.岩石地层分类系统的组是最基本的单位,组指 。列举出三个含煤地层的组名 16.地层对比是指, 地层对比的依据有,, ,。 17.地层对比的方法有:,, 和。 18.地质年代被划分为五个代,它们分别是,, ,,。 19.古生代可划分为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 。 20.中生代和新生代共有六个纪,他们由老到新分别是,,,,,。 21.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和,根据岩层的倾角,可以将岩层分为,,和。 22.地层厚度包括,,,, 按照厚度,煤层可以分为,,, 。 23.褶曲要素包括,,,和,影响褶曲发育的因素有,, 24.成煤的必要条件有,,和。 宏观煤岩成分包括,,,和。 25.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和。煤岩类型有,,和 26.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 。

▼《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及样题★★※

《构造地质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何为地质构造? 第二章 1、岩层产状的定义及沉积岩层的产状类型。 2、水平岩层及倾斜岩层的特征。 3、倾斜岩层的产状三要素。 4、倾斜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5、V字形法则的内容及应用(重点)。 6、岩层厚度、铅直厚度、视厚度及真厚度的概念。 7、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及不整合存在的标志。 8、潜山、披覆构造的定义。 第三章 1、外力、内力、应力及应力状态的概念 2、平面主应力状态下任一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3、平面纯剪应力状态下任一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4、平面一般应力状态下任一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5、三种平面应力状态下莫尔圆的应用(重点) 6、变形、应变及应变椭球体的概念 7、线应变与剪应变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8、岩石变形的五种基本方式 9、岩石变形的三大阶段(重点) 10、岩石断裂的两种基本形式 11、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岩石变形的因素?(重点) 12、应力场、构造应力场的概念 第四章 1、褶皱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2、褶皱的要素有哪些?其中对褶皱分类起到关键作用的有哪几个? 3、闭合度和闭合面积的定义。 4、褶皱的产状分类及形态分类各是怎样划分的(重点)? 5、褶皱常见的组合类型有哪些? 6、试述褶皱构造的形成机制(重点)。 7、影响褶皱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大因素)? 8、生长背斜、滚动背斜、底辟构造的定义。 9、生长背斜的基本特征?(重点) 10、底辟构造的概念、基本结构? 第五章 1、节理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节理怎样被分类?构造节理可分为哪些类型? 3、张节理和剪节理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重点) 4、节理组、节理系的概念。

5、与纵弯褶皱有关的节理类型。 6、与横弯褶皱有关的节理类型。 7、节理与断层有何关系? 8、节理的发育的影响因素(以沉积岩为例)。 9、节理的分期与配套。 第六章 1、什么叫断层、断层面、断层线、断盘? 2、什么是相当点、相当层? 3、断距和滑距各有哪些类型?各指什么? 4、按形态、力学成因和组合关系,断层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征? 5、什么叫逆掩断层、推覆构造、构造窗,飞来峰? 6、安德生提出了哪三种地壳中可能的应力分布情况? 7、断层的直接标志主要有哪些? (重点) 8、什么是擦痕、阶步、反阶步?有何意义? 9、何为断层崖、断层三角面? 10、褶曲、不整合造成的地层重复或缺失与断层有何区别? 11、构造岩通常分为哪些种类? 12、哪些现象可用于确定断层的位移性质? 13、何为断层效应? 14、何为生长断层?有何基本特征? (重点) 15、什么是断层生长指数? 其数值如何说明什么? 第八、十章 1、什么是岩石圈? 2、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是分别是谁提出的?其各自的内容? 3、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几种? 4、什么是转换断层?即位移突然中止或者改变形式和方向的平移断层。 5、威尔逊旋回分哪几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列举实例。 7、含油气盆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历年普通地质学试题

★1998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碎屑结构 2.克拉克值 3.矽卡岩 4.地热增温率 5.共轭定理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2.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 _ B_ C_ 3.陨石按成份分为三类A_ B_ C_ 4.糜棱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C_ 5.地球上冰川作用的主要时期有A_ B_ C_ 6.可确定地层顶底的沉积岩原生构造主要有A_ B_ C_ 7.温泉的形成与下述因素有关 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2.简述河流的袭夺。 3.简述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典型分布区。★1999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基体和脉体 2.斜层理 3.侵蚀基准面 4.转换断层 5.水化作用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A_ B_ C_ 2.洋壳剖面上四种特征的火成岩是 A_ B_ C_ D_ 3.温泉和地下热水的分布与下述因素有关A_

B_ C_ 4.地表某点的实测重力值经A、B、C三项校正后,如与该点标准重力值不同,则称改点存在D. A_ B_ C_ D_ 5.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_ B_ C_ 6.地球上冰川作用的时期主要有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浊流地质作用及浊积岩的主要特征。 2.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3.简述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形成机制和识别标志。

★2000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择题(在正确答案的号码上画上圆圈,如①)10分 1.里氏震级是Richer根据1960年发生在----的8.9级地震能量确定的。1.日本2.印尼3.智利 2.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不同在----。 1.有无海沟存在2.有无岛弧存在3.大陆架的宽与窄 3.岩浆的喷发强度与-----关系最大。 1.地壳活动2.围岩掉入量3.岩浆粘度 4.科马提岩最重要的鉴定标志是-------。 1.化学成分2.矿物成分3.鬣刺结构(构造) 5.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发育的火山岩是----------。 1.流纹岩2.安山岩3.花岗岩 6.地震波中-------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 1.纵波(P波)2.横波(S波)3.面波(L波)

2012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2.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地应用“将今论古”原则。 第二章 术语: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 思考题: 1、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圈层?各具什么特点? 2、组成地壳的元素有哪些?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3、地磁场的成因。 第三章 术语: 矿物、晶体、非晶体、单形、聚形、双晶、结晶习性、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 思考题: 1. 解释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 4. 解释解理与断口。 5. 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形态? 6.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7. 结晶习性的类型及不同类型对应的矿物有哪些? 8、矿物中的水,据其存在形式及在结构中的作用分为几种形式? 吸附水、结晶水、结构水、层间水、沸石水 第四章 武岩、流纹岩、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环太平洋火山带、活火山、死火山、侵入作用、浅成侵入、深成侵入、 复习思考题 1. 岩浆有哪些基本类型,其化学成分的差别何在? 2. 火山喷发的气体产物有哪些主要成分? 5. 你认为地球内热的来源何在? 6. 何谓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混合作用? 7. 中酸性岩浆喷发的特点? 第五章 痕、雨痕、层理、结核、砾岩、砂岩、粘土岩、页岩、生物碎屑、鮞状灰岩、泥晶灰岩、白云岩 复习思考题: 1. 由沉积物到沉积岩形成的几个阶段包含作用过程? 4. 何谓碎屑岩?它有哪些基本类型? 6. 风化作用及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7. 古风化壳研究的意义。 8.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及分类。 第六章 术语:变质作用、变质岩、变质矿物、变晶结构、板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构造、接触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环境、变质程度、双变质带、混合岩化作用、混合花岗岩。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变质作用? 2. 变质作用与构造运动有何关系? 3.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结果。 4. 何谓区域变质作用? 5.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演化关系怎样? 第七章 术语: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向斜、背斜、直立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倾伏褶曲、线状褶曲、地形倒置、单 复习思考题: 2. 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 5.褶曲的基本形态。 6. 地形倒置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7. 地层不整合研究的意义。 鲍文反应序列及其用途: 美国学者N.L.鲍文(1922年)根据人工硅酸盐熔浆的实验发现: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两个系列,即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被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鲍温把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分为两个反应系列。连续反应系列为架状的硅铝矿物,矿物成分上有连续渐变关系,内部的结晶格架无质的变化。不连续反应系列为铁镁矿物,矿物成分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内部结晶格架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橄榄石变为黑云母,其结晶格架由岛状变为层状。 上述两个系列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硅铝矿物与铁镁矿物依次对应出现共结关系,最后两个系列演化成一个系列,即钾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它们是岩浆结晶的最终产物。 根据上述反应系列可以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比下部的矿物早结晶。显然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石英则是岩浆结晶的最后产物。(2)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一般规律。由于两种反应系列存在着共结关系,当岩浆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必定同时结晶出一种浅色矿物和一种暗色矿物。例如当岩浆降至1550℃时,析出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基性(钙、培)长石而组成超基性岩。岩浆温度降至1270℃时,单斜辉石和拉长石同时析出组成基性岩。(3)解释了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同一种岩浆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4)解释了岩浆岩中某些结构上的特征。如斜长石的正常环带结构和暗色矿物的反应边结构。 断层识别的标注:断层的识别标志很多,有的是直接标志,如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地层的重复与缺失、断层面和断层破碎带等标志。有的是间接标志,如地貌水文标志等,它们都是识别断层的重要依据。 (1)地貌特征:由于断层上升盘岩石坚硬,上升盘和下降盘之间常形成陡崖,即断层崖;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水流的侵蚀切割,形成沿断层线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断层引起的断陷常常会形成带状或串珠状分布的湖泊洼地。地下水往往顺断层破碎带涌出地表,形成带状分布的泉水。断层两盘平移错动会产生错断的山脊,水系的突然转向也往往是断层存在的标志。(2)地质界线或构造线不连续:任何地质界线或构造线,如地层、矿层界线,火山岩和变质岩的相带,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褶皱的枢纽和早期形成的断层等,如果受到横向或斜向断层的切割,则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突然中断或被错开,造成构造线的不连续现象,这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之一。(3)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岩层如果被走向断层错断,则在平面上不会引起地质界线或构造线被错断的现象,但它会引起地层的重复与缺失。(4)断层面(带)特征:断层面是判断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由于断层的相互错动和摩擦,常在断层面及断面附近留下一些痕迹,如擦痕、镜面、阶步和构造岩等等。据此,可以识别出断层面,自然也就能判断断层的存在。

普通地质学试卷1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00题,179.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32小题,共64.0分) (2分)[1]硅华 (2分)[2]硬度 (2分)[3]钙华 (2分)[4]火山弹 (2分)[5]喷出作用 (2分)[6]玄武岩 (2分)[7]摩氏硬度计 (2分)[8]溢流玄武岩 (2分)[9]条痕 (2分)[10]透明度 (2分)[11]矿物集合体 (2分)[12]类质同像 (2分)[13]晶面 (2分)[14]矿物 (2分)[15]放射性同位素 (2分)[16]斑状结构 (2分)[17]缝合线 (2分)[18]泥裂 (2分)[19]新矿物生长作用 (2分)[20]胶结作用 (2分)[21]水圈 (2分)[22]破火山口 (2分)[23]气孔构造 (2分)[24]生物碎屑 (2分)[25]非晶质结构 (2分)[26]岩基 (2分)[27]岩盆 (2分)[28]鲍温反应序列 (2分)[29]同化-混染作用 (2分)[30]浅成侵入 (2分)[31]侵入岩 (2分)[32]常温层 二、问答题(10小题,共50.0分) (5分)[1]何谓碎屑灰岩?其碎屑成因有那些? (5分)[2]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那些? (5分)[3]地质作用何谓科里奥利效应?它在外力作用中有何意义?(5分)[4]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5分)[5]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那些,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5分)[6]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那些? (5分)[7]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多像,举例? (5分)[8]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5分)[9]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那些:什么叫克拉克值?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2. 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 中的水。 3. 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 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4.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 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 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 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 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 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 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 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 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 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 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 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 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 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 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 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 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永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 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 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违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 环。 4 .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 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蓮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 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_蒸J 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厂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v) 2. 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X ) 3. 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 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V ) 4.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 循环。(X ) 5.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V ) 6. 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V ) 四、简答题 1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 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 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 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 成,转换速度缓慢。 4. 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地表水、 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 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 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 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 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 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 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5. 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 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 陆内部的水分交换为小循环。 6. 水循环的作用? 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另方 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第二章岩石 中的空隙与水分 1. 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2. 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 隙。 3. 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 的体积。 4. 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 隙。 5. 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 比值。 6. 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 的比值。 7. 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 洞。 8. 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 的那部分水。 9. 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 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 10 .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11. 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 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 有地下水面支持。 12 .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 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 13 .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 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14 .重量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与干 燥岩石重量的比值。 15 .体积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体积 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16 .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 17 .饱和差: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 18 .饱和度: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19 .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 用而保持的水。 20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 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 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 21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 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 量。 22 .残留含水量:包气带充分重力释水而又未受到蒸 发、蒸腾消耗时的含水量。 23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 24 .有效应力: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 二、填空 1 .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多 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 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 岩石空隙可分 为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 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3.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 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 响孔隙度。 4. 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 化裂隙。 5. 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 水、和岩溶水。 毛细现象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 的。——— 7. 通常以容 水度、含水量、给水度、持水度 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 石性质。 8. 岩性 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大小 与多少。 9. 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 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才 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 三断题 1 .松散岩石中也存在裂隙。(V ) 2. 坚硬岩石中也存在 孔隙。(V ) 3. 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X ) 4. 两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等粒圆球状岩石,排列 方式相同时,孔隙度完全相同。(V ) 5. 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分选程度对孔隙度的大小 有影响。(V ) 6 .松散岩石中颗粒的排列情况对孔隙度的大小没影 响。(X ) 7. 松散岩石中孔隙大小取决于颗粒大小。 (V ) 8. 松散岩石中颗粒的排列方式对孔隙大小没影响。 (X) 9. 裂隙率是裂隙体积与不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 的比值。(X ) 10. 结合水具有抗剪强 度。(V ) 11. 在饱水带 中也存在孔角毛细水。(X ) 12. 在松散的砂层中,一般来说容水度在数值上 与孔隙度相当。(V ) 13. 在连通性较好的含水层中,岩石的空隙越大, 给水度越大。(V ) 14. 松散岩石中,当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 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V ) 15. 对于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速 率较大时,给水度的值也大。(X ) 16. 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中,重力释水并非瞬时完 成,往往滞后于水位下降,所以给水度与时间有关。 (V ) 17 .松散岩石中孔隙度等于给水度与持水度之和。 (V ) 18. 松散岩石中,孔隙直径愈小,连通性愈差, 透水性就愈差。(V ) 19. 在松散岩石中,不论孔隙大小如何,孔隙度 对岩石的透水性不起作用。(X ) 20. 饱含水的砂层因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压密,待 孔隙压力恢复后,砂层仍不能恢复原状。(X ) 21. 粘性土因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压密,待孔隙压 力恢复后,粘性土层仍不能恢复原状。(V ) 22. 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的给水度可以是时间 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常数。(V ) 23. 在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 含水层中.在补给期时,给水度大,水位上升大,给水度 小,水位上升小。(X ) 24. 某一松散 的饱水岩层体积含水量为30%,那 么该岩层的孔隙度为0.3。(V ) 四、简答题 1. 1. 简述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 何影响?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有:颗粒大小、分选程 度、和颗粒排列方式。 当分选性较好时,颗粒愈大、孔隙也愈大。 当分选性较差时,由于粗大颗粒形成的孔隙被小颗粒 所充填,孔隙大小取决于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 直经。排列方式的影响:立方体排列比四面体排列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