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试验讲义

医学遗传学试验讲义
医学遗传学试验讲义

医学遗传学实验讲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

医学遗传学课程组

2012年9月3日

实验一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培养和制备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或G0期,外周血细胞中是没有分裂相的。1960年,Nowell和Morhead证实,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可以在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 PHA)或其它有丝分裂刺激剂的影响下,在形态上转变为淋巴母细胞,在培养中进行有丝分裂。这样经过短期培养(colchicine),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以迅速而又简便地获得体外生长的细胞群体和有丝分裂相。本方法已为临床医学、病毒学、药理学、遗传毒理学等方面广泛应用。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实验器具

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培养瓶、刻度离心管、注射器和针头(6 1/2号)、吸管、量筒、火柴、酒精灯、pH计、研钵、饭盒、超净工作台、镊子、载玻片、玻片盒、烧杯、染缸、试管架、玻璃铅笔或记号笔、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等。

药品和试剂

1.培养液的配制

RPMI1640培养基(含L-谷氨酰胺和碳酸氢钠) 80%

小牛血清(56℃水浴灭活30分钟,灭活可破坏补体及一些污染的病毒) 20%

植物血凝素PHA (主要成分是粘多糖和蛋白质,可用培养基溶解) 4%

青霉素终浓度100U/ml

链霉素终浓度100U/ml

用3.5%NaHCO3调pH7.0~7.2,用玻璃滤器,抽滤灭菌。在超净工作台,分装到培养瓶中(每瓶含培养基5 ml)。培养液置于-20℃冰箱保存。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温育至37℃。

2.肝素

浓度为0.2%,作为抗凝剂使用。200 mg肝素粉末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高压灭菌,-4℃冰箱保存备用。

3.KCl

浓度为0.075 M,0.559 g氯化钾溶于100 ml双蒸水中。氯化钾作为低渗液的优点是染色体轮廓清楚,可染性增强,时间缩短。

4.秋水仙素

10 μg/ml,作为有丝分裂的阻止剂,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称取10 mg秋水仙素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配成100 μg/ml的原液,分装小瓶,高压灭菌,-20℃冰箱保存备用。临用时取上述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 μg/ml。

5.甲醇

6.冰醋酸

7.吉姆沙(Giemsa)染液

吉姆沙原液:先将0.5g吉姆沙粉末干研磨,时间越长越好;加33 ml 60℃预热的纯甘油,在研钵中研磨,放在60℃恒温水浴中保温90分钟。冷却后,再加入33 ml甲醇,充分搅拌,用滤纸过滤,收集在棕色瓶中保存,作为原液。原液要提前半年配制。原液中按比例加入磷酸缓冲液即可染染色体标本。

1份Giemsa原液+9份磷酸缓冲液

8.磷酸缓冲液(pH 6.8)

溶液A:磷酸二氢钾(KH2PO4.2H2O) 9.078 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溶液B:磷酸氢二钠(Na2HPO4.2H2O) 11.876 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100ml缓冲液:需溶液A50.8 ml,溶液B 49.2 ml。

四、实验步骤

1.采血

先在供血者肘部用酒精棉球消毒,取2 ml干燥灭菌注射器,配上针头(6 1/2号)并吸取肝素液0.2 ml湿润针筒,采静脉血2 ml,转动针筒使血与肝素混匀。

2.培养

采血完毕立即将针头插入含RPMI 1640培养瓶内(瓶盖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每瓶滴入30滴血,摇匀。2 ml血可分装三至四瓶。置37℃ 0.5℃恒温中培养72小时,其间可摇动2~3次。

3.秋水仙素(colchicine)处理

在终止培养前2~3小时,加入秋水仙素,6 1/2号针头3滴(每ml约60滴),使细胞分裂终止在中期。秋水仙素的浓度不宜过高和作用时间过长,虽然这样做可以得到较多的分裂相,但导致染色体过分缩短,不宜用于显带分析。

4.离心

将培养物倒入刻度离心管内,以1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留底层沉淀物并用吸管打匀。

5.低渗处理

加8 ml预温(37℃)的0.075 M KCl低渗液,用吸管打匀使细胞悬浮于低渗液中,37℃水浴箱静止25~30分钟,使白细胞膨胀,染色体分散,红细胞解体。低渗处理的效果与低渗的成分、处理的时间和温度有关。这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对任一组织和低渗液都要事先进行预实验,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时间。

6.预固定

在低渗25~30分钟后,加新配置的固定剂(甲醇:冰醋酸,3:1 )1ml,打匀。这样有助于细胞的均匀悬浮而不团聚凝块和防止细胞丢失。甲醇和冰醋酸要现配现用,如放置时间较长,即不宜再用,以免影响固定效果。

7.再离心

1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留沉淀物。

8.固定

沿离心管壁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至5ml,将沉淀物打匀,固定15~25 分钟。

9.再离心

1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10.再固定:

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1:3)至5 ml打匀,固定15~25分钟。

11.再离心

1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12.再固定

加入新配制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1:1)至5 ml打匀,固定15~25分钟,或冰箱中放置数小时,也可以过夜。

13.制片

经上述固定后,1000 rpm离心留下约0.3 ml沉淀物,打匀。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滴在已用冰水浸泡的洁净载玻片上,立即用嘴吹散,在酒精灯焰上通过几次,使细胞平铺于载玻片上,空气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

14.染色

用Giemsa染液染色8分钟,玻片用自来水冲洗,晾干。

15.镜检

将染色后的玻片先用低倍镜全面检查,找到良好的分裂相,换用高倍镜、油镜观察分析。

五、注意事项

1.在采血接种培养时,注意不要加入太多的肝素。肝素过多时可能引起溶血和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和分裂;但肝素也不能过少,以免发生凝血现象。

2.培养基中不含L-谷氨酰胺和碳酸氢钠,则溶解有RPMI 1640培养基的液体可先用浓盐酸调pH4.0,然后高压灭菌(注意121℃,0.15 MPa,灭菌15分钟)。冷却后,再加入L-谷氨酰胺、碳酸氢钠、PHA、灭活小牛血清和双抗,再调pH7.0,分装备用。L-谷氨酰胺和碳酸氢钠用微孔滤膜过滤灭菌,不能高压灭菌。

3.接种的血样愈新鲜愈好,最好在24小时内培养。如果不能立刻培养,应置于4℃冰箱,保存时间过久会影响细胞活力。

4.温度和培养液的酸碱度十分重要。人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培养最适温度为37℃ 0.5℃,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影响细胞的生长,但细胞对低温比对高温耐受力强;若是中途停电,可相应延长培养时间。培养液的最适pH7.2~7.4,偏酸,细胞发育不良;偏碱,细胞会出现轻度固缩。

5.PHA的质量和浓度是培养成败的关键问题。PHA如果保存时间太长,效价会降低,应在培养基中多加一些。

6.培养过程中,如发现血样凝集可轻轻震荡,使凝集块散开,继续培养。

7.最好使用水平式离心机,离心速度不易过高,否则沉降在管底的细胞团不易打散;反之,离心速度太低,细胞会丢失。

8.培养失败的可能原因

(1)培养瓶等器材洗涤不合要求。

(2)配制培养液使用的二或三蒸水不合要求。

(3)PHA和培养基存放时间过长。

(4)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发生细菌污染。

9.标本质量不佳的原因

(1)秋水仙素处理不当。秋水仙素的浓度、处理时间不够,结果分裂相少;如果秋水仙素的浓度过高、处理时间过长,则使染色体过于缩短,难以进行分析。工作时,需要摸索处理时间和浓度。

(2)低渗处理不当。低渗时间过长时,细胞膜往往过早破裂,导致分裂细胞丢失或染色体丢失;低渗处理时间不足时,细胞膨胀不够,染色体分散不佳,难以进行染色体计数和分析。低渗时间的掌握与气温有关。

(3)离心速度不合适。如果从培养瓶收集细胞进行离心时的速度太低,细胞丢失;如低渗后离心速度过高,则往往分裂细胞过早破裂,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多被丢失。

(4)固定不充分。如固定液不新鲜,染色体形象模糊,呈毛刷状,染色体周围有胞浆背景。因此,固定液纯度要高,临用时新鲜配制。

六、作业

选择观察10个较好的细胞分裂相,计数染色体数目。

附染色体培养实验器材的准备

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片过程中所用的培养瓶等玻璃器材和橡皮塞等在使用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洗刷、浸泡、蒸馏水洗和灭菌等过程,以保证清洁无菌。

一、器材的清洗

1.清洗液的配制

重铬酸钾120g

浓硫酸160ml

蒸馏水1000ml

先将重铬酸钾倒入蒸馏水中,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入边用玻璃棒搅拌。由于加入浓硫酸时会产生高温,所以不能用玻璃容器,而可用塑料桶或陶瓷缸。配制好的清洁液,应储存在有盖的容器内。如清洁液已呈绿黑色时,表明已经失效,不能再用。硫酸的腐蚀性强,操作时要戴防护手套,不能用金属镊子去夹玻璃瓶等。

2.一般玻璃器皿的处理

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洗去赃物,用肥皂液煮沸30分钟后,趁热刷洗干净,用自来水冲洗去掉肥皂残迹,空气干燥。放入清洁液中浸泡1天,然后取出,自来水充分冲洗,在蒸馏水中浸泡一天,再换一次蒸馏水,浸泡一天。置80℃烤箱中烘干。用牛皮纸包扎瓶口,干热灭菌150℃2小时。

3.玻璃细菌滤器的处理

新购滤器用自来水刷洗后,装上新配洗涤液(化学纯浓硫酸6ml,化学纯硝酸钠2g,蒸馏水100 ml),让其自然滤过,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反复滤过,接着用1M的NaOH溶液过滤至液体呈中性。空气干燥,用牛皮纸或玻璃纸包好,高压灭菌。

用过的滤器必须立即进行清洗,先在清洁液中浸泡一天,然后自来水冲洗,蒸馏水浸泡一天,蒸馏水抽滤多次,使堵塞滤孔的物质完全除去。

4.橡胶类制品的处理

新橡胶类制品用水刷洗后,用2%的NaOH溶液煮沸20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冲洗,用2%的HCl溶液煮沸20分钟,自来水洗,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晾干,牛皮纸包扎,高压灭菌。

用过的橡胶类制品立即泡于清水中,用肥皂液刷洗后,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晾干,牛皮纸或玻璃纸包扎,高压灭菌。

5.载玻片的处理

将载玻片一片一片放入肥皂溶液煮沸20分钟,刷洗干净后,用自来水冲洗,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放入装有蒸馏水的饭盒中,置冰箱中冷冻待用。

二、灭菌

1.干热灭菌(dry heat sterilization)

一般采用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干热灭菌。一般玻璃和金属器材都可使用干热灭菌,较为方便。布类、橡皮类、液体不能用干热灭菌。灭菌时的温度和时间是:150℃干烤2小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放置入烤箱的物品,要间隔一定距离,以免影响灭菌效果。特别不要将包扎纸直接与烤箱箱壁或箱底接触,以免在高温下烤焦、起火。

(2)烤箱电源打开后,门上应挂一个标示牌,以免他人误开箱门,使冷空气突然进入烤箱,造成玻璃器皿破裂。

(3)先加热至80℃左右,使箱内空气完全排空后,再关闭气门,150℃烤2小时后自然冷却。

(4)干热灭菌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照看。

2.高压灭菌(autoclaving sterilization)

一般用手提式电热高压蒸汽灭菌锅,既经济又省时,效果也好,是实验室经常采用的方法。一般玻璃器材、玻璃滤器、橡胶类制品、布类和一些溶液都可用高压灭菌。

灭菌时不要装的太满,液体不要装瓶过满,瓶塞上插上一个注射针头,以免高压过程中容器炸裂或瓶塞掉出。拧紧锅盖后,打开电源,打开排气孔,待升温至排气孔排出气流呈直线,冷空气已基本排出时,关上排气孔。直至气压达0.15 MPa后,继续灭菌20分钟。

灭菌完毕后,关上电源,待压力自然下降,温度降低后再打开锅盖,取出物品。趁热放入80℃烘箱内烘干待用。

3.过滤除菌( filter sterilization )

细胞培养中的常用的生物性物质,如培养液、血清、酶溶液等不能用高热或高压灭菌,只能用过滤法除菌。此外,NaHCO3等类物质遇高热时会发生分解,故需要用过滤法除菌。

(1)玻璃滤器

有六个型号,其中G6型滤器可以有效的除菌。玻璃滤器在高压灭菌之后,

板上将析出少量碱性物质,所以,用它过滤后,液体的pH值将会有所增高,因此,在调配液体时应考虑这一情况。用玻璃滤器抽滤时,抽滤不要过快,以滤液分滴滤下较为合适。注意避免液体抽干后仍在继续抽滤。

(2)微孔滤器

滤膜常用醋酸纤维薄膜,具有灵敏度高、方便、经济省时的优点。滤器的后方接一个5ml的注射器。滤膜可以耐高压灭菌,0.2 m孔径的内膜的除菌效果即与G6型玻璃滤器相当。

实验二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常用方法以及G带的带型特征和识别技巧,初步学会识别G带染色体。

二、实验原理

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的图像就称之为该细胞的核型(karyotype),这通常是用显微摄影得到的染色体相片剪贴而成(目前可通过相关软件在电脑中自动排列)。在显带技术问世以前,人们主要根据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顺次由1编到22号,并分为七组。但要想精确、有把握地鉴别每条染色体是比较困难的。70年代初出现了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解决了染色体识别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深入研究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将染色体标本用显带方法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这类技术就称为G分带,通过显微摄影,就可得到G带染色体的显微相片。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显微相片1份2张。

实验器材:镊子、剪刀、胶水、实验报告纸。

四、实验步骤

1.先贴一张相片于报告纸上方。

2.将另一相片上的染色体逐个剪下,按丹佛和人类染色体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排列编号。粘贴时短臂向上,长臂向下。

3.在分析结果中,写出该细胞的核型式,注明性染色体。

五、作业

剪贴正常男性或女性染色体显微相片一张。

附人类染色体G分带特征描述

1号染色体

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长臂近着丝粒处有一块浓染的块状物质。长臂有5条深带,

中央一条最宽最深。短臂近着丝粒端1/2处有2条宽阔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的淡带。

2号染色体

与1号染色体相比为亚中着丝粒并缺乏明显的界标。长臂有4~5条分布均

匀的深带,中央2个常融合为1个带。

3号染色体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带型近乎对称。两臂的近端和远端染色甚深,而中心部位染色较浅。

4号染色体

与5染色体相比着色均匀。长臂上有4~5条很均匀的深带,短臂中央有1~2条深带。

5号染色体

长臂中部有一宽的中央带,远端有2个深带。短臂可见1~2条深带,远端的深带宽且色浓。

6号染色体

长臂有4条均匀的带,短臂中部有一明显而宽阔的浅带,其近、远端各有一深带,近端深带紧贴着丝粒。

7号染色体

长臂有3条带,远端一条较浅。短臂上有3条深带,远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

8号染色体

长臂中部有一宽带,短臂有2条分布均匀的深带,中部有一较明显的浅带。

9号染色体

长臂有2条均匀隔开的明显深带,短臂有特别的心形外貌,近端和中部各有一深带。

10号染色体

长臂有3条明显的深带,其中近端一条带最深,短臂近端和近中部有一宽带。

11号染色体

长臂紧贴着丝粒有一深带,远端可见一明显的较宽的深带,这条深带与近端的深带之间的1条宽阔的浅带。短臂近中部有一深带。

12号染色体

长臂紧贴着丝粒有一深带,中部有一宽的深带,这条深带与近端深带之间有一明显浅带。但与11号染色体比较,这条浅带较窄,是区别11、12号染色体的主要特征。

13号染色体

长臂可见4条深带。

14号染色体

长臂近端有一深带,其远端也有一明显的深带。

15号染色体

长臂近中部有一明显的深带,远端着色浅,有时可见2条浅带。

16号染色体

长臂中和远端各有一深带,有时远端不明显。短臂染色浅,可有1~2条带。

17号染色体

长臂远端有一深带,这条带与着丝粒之间为一明显而宽的浅带。短臂上的一条窄带紧贴着丝粒。

18号染色体

长臂有2条宽带,近端一条较远端的宽些,短臂上有一窄带。

19号染色体

着丝粒及周围为深带,其余均为浅带。

20号染色体

两臂的远端着色,短臂着色较长臂深些。

21号染色体

长臂近端有一宽阔深带,远端浅染。

22号染色体

长臂上有2条深带,近端的一条着色深,紧贴着丝粒。近中部的一条着色浅,有时不显现。

X染色体

长臂可见4~5条深带,近中央有一与短臂相似的深带,似“竹节”状。短臂中部有明显中央深带。

Y染色体

长臂有2条远端带,有时整个长臂被染成深带。

带型识别口诀

一秃二蛇三蝶飘四象鞭炮五黑腰六号1、4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十号q 肩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号(3.2.1)十六q缢痕大十七q带脚镣

十八人小大肚泡十九是黑腰二十头重脚底浅

二十一象个葫芦瓢二十二头小,身子大X扁担,两头挑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标本编号:

分析结果:

1 2 3 4 5

—————A ———————B ———

6 7 8 9 10 11 12

————————————C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D —————— E —————— F —

21 22

— G —性染色体

实验三人类染色体G带标本制备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G带标本制备的基本方法,学会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G带分裂相。

二、实验原理

有许多显示G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将已经过老化的染色体制片放到37℃胰酶中进行处理,然后用Giemsa染色。通过胰酶处理使G带区的疏水蛋白被除去或使它们构型变为更疏水状态,由此可见在G带区中抽取的蛋白往往是疏水蛋白。Giemsa染料是由天青和伊红组成的,染色首先取决于二个天青分子同DNA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伊红分子,其次取决于一个有助于染料沉淀物积累的疏水环境。关于显带机理有多种论点,总的来说,还不能完全解释显带的机理问题。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常规的人类体外周血染色体制片。

实验器材

恒温水浴箱、烧杯、染缸、显微镜附油镜头、香柏油、擦镜纸、恒温培养箱、镊子、记号笔或铅笔等。

药品和试剂

1.Hanks液

NaCI 2.0 g

KCI 0.1 g

Na2HPO4.12H2O 0.0375 g

K2HPO4 0.015 g

葡萄糖0.25 g

加双蒸水250 ml及1%酚红0.5 ml,成Hanks液。

2.胰酶液

称取胰酶0.2 g溶于100 ml Hanks液中,搅拌半小时,用1N NaOH调pH7.0~7.2,冷冻保存。(最好现配现用)

3.磷酸缓冲液( pH6.8 )

4.Giemsa染液

5.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

1.先将胰酶液水浴加热到37℃。

2.将染色体标本浸入胰酶液中,作用时间几秒到几十秒不等,依样本存放时间长短而定。(标本需预先经60~70℃烤2小时,或37℃恒温老化5~7天。标本太新鲜,染色体有些毛)

3.取出玻片标本,在生理盐水中过一下,再经过蒸馏水洗。

4.Giemsa染液染色8分钟。

5.自来水洗、晾干。

6.镜检。选择分散及显带良好的分裂相,在油镜下观察。如观察到染色体变粗并显得毛糙边缘,有时甚至呈糊状,是处理过度了。

观察细胞的标准:

(1)细胞完整,轮廓清晰,染色体在同一平面上均匀分布。

(2)染色体形态和分散良好,最好无重叠现象,即使染色体个别重叠,也要能明显

辨别。

(3)所观察的染色体长短大致一样,处于同一有丝分裂时期。

(4)在所观察的染色体周围没有多个或单个散在的染色体。

五、注意事项

1.带效果的好坏,主要决定于染色体的标本质量。标本染色体要长,染色体分散合适,背景无胞浆,标本未老化即保存时间过长。

2.要注意胰酶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稳定显带的条件,才能保证显带效果。

3.磷酸缓冲液的pH值不要过碱,偏酸为宜,否则着色不鲜明。

4.G带制备有许多种方法,各个实验室在细节处理上均不同,最好总结出适合自己实验室采用的方法。如果使用效果良好,不要轻易更换新方法。

六、作业

画出显微镜下你所观察的分裂相,要求标明染色体号数,请实验指导老师复核。

实验四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检测

一、实验目的

掌握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DMD)检测的简便方法。

二、实验原理

1985年,Kary Mullis创建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简称PCR技术。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对待检原始材料质量要求低等特点。PCR反应是由变性(denaturation)、模板与引物结合(复性annealing)及延伸(extension)三个步骤为一个周期的不断重复过程,经过25~30次循环之后,理论上可扩增109倍。PCR反应中通常只有一对寡核苷酸引物,而多重PCR(multiplex PCR)则是用几对引物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这样可以同时扩增出几个不同专一靶区域的片段。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特点是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临床表现腿的假性肥大,血清酶学明显升高。本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一般男性儿童发病。DMD基因定位于Xq21.2-21.3之间,全长2 300kb左右,由79个外显子组成,编码含3 68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这种蛋白具有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钙调节的功能。DMD基因有多种突变形式,60%是外显子缺失突变,5%是重复突变,35%可能是很小的DNA片段缺失或点突变。通常选择DMD基因中9个缺失热点的外显子扩增,可检出缺失突变中的90%。为节省经费,本实验设计为扩增DMD基因中4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45 和48在中国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6%和48%。

DMD基因4个外显子的引物顺序

外显子PCR产物大小引物F 引物R

8 360 gtcctttacacactttacctgttgag ggcctcattctcatgttctaattag

19 459 ttctaccacatcccattttcttcca gatggcaaaagtgttgagaaaaagtc

45 547 aaacatggaacatccttgtggggac cattcctattagatctgtcgccctac

48 506 ttgaatacattggttaaatcccaacatg cctgaataaagtcttccttaccacac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正常对照DNA样本、DMD患者DNA样本。基因组DNA稀释至100ng/μl,备用。

实验器材

微量加样器、枪头(10μl,100μl)、Eppendorf管、PCR仪、台式高速离心机、电泳仪、水平电泳槽、紫外透射反射仪。

药品和试剂

PCR试剂盒、dNTPs、Primer R + F混合液:包括外显子8、19、45和48,终浓度各25pmol/μl、石蜡油、琼脂糖、6×载样缓冲液、溴化乙锭、pUC19/MspⅠ、1 ×TBE 电泳缓冲液。

四、实验步骤

1.正常对照DNA样本、DMD患者DNA样本分别进行PCR扩增。

PCR操作如下:

每一个薄壁离心管中加入:(反应总体积为25μl)

双蒸水17.5 μl

10×Buffer 2.5 μl

MgCl2 2 μl

dNTPs 0.5 μl

Primer R+F (混合) 2 μl

DNA 模板0.5 μl

Taq-DNA聚合酶0.3 μl

石蜡油1滴

放置在PCR循环仪上,循环参数设置为:

Step 1 (1个循环) 94?C 5分钟

Step 2 (30个循环) 94?C 30秒

56?C 30秒

72?C 30秒

Step 3 (1个循环) 72?C 7分钟

2.PCR扩增结束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1)配制2%的琼脂糖凝胶

配制1×TBE电泳缓冲液70 ml于三角烧瓶中,称取1.4 g的琼脂糖粉放入后,沸水锅或微波炉内加热熔化,冷却至60?C,加入溴化乙锭至终浓度为0.5 μg/ml,混匀凝胶,倒入电泳槽中,插入梳子,待凝固。

(2)向电泳槽中倒入1×TBE,其量以没过胶面2mm为宜,小心移去梳子。

(3)取PCR扩增样品10μl加入3μl的6×载样缓冲液,混匀后,加入样品孔内。

(4)接通电源,一般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切记DNA样品由负极往正极泳动(靠近加样孔的一端为负极)。电压为1~5 V/cm(长度以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计算)。140 V,电泳2小时左右。根据指示剂泳动的位置,判断是否终止电泳。

(5)卸下凝胶,紫外仪上观察电泳条带,并与核酸分子量标准Marker pUC19/MspⅠ

比较,判断扩增产物的有无及片段大小。

五、实验结果

可以观察到正常对照样本有4条带,从负极往正极分别为外显子45、48、19和8。DMD患者缺失不同的外显子,如有缺失需3次以上的重复实验来证实

泳道1、2、5、7和8是正常对照;泳道3、4和9是第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泳道6是外显子48缺失的患者;泳道10和11是外显子45缺失的患者。M:pUC19/MspⅠ。

六、注意事项

1.引物设计时长度15 ~ 30个碱基为宜,G + C含量一般为40% ~ 60%。

2.退火温度决定PCR反应的特异性,退火温度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好;温度低,有时会有非特异性条带。

3.Mg2+ 浓度对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及产量有显著影响,Mg2+ 浓度低,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好,但有时产量低;Mg2+浓度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差,有非特异性条带。

4.PCR循环的次数主要取决于模板DNA的浓度。理论上25 ~ 30次循环后PCR产物积累即可达到最大值。在满足产物得率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循环次数。

实验五遗传病基因突变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DNA的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D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等几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并了解SSCP分析法是检测基因突变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DNA抽提

核基因DNA可以从任何有核细胞中提出,人外周静脉血的淋巴细胞是抽提核基因DNA最方便的材料。EDTA抗凝的外周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可分离得到大量淋巴细胞的细胞核。由于DNA在细胞核内是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提取过程中必须将其中的蛋白质除去,蛋白酶K可用于消化细胞核膜及核内蛋白质,消化的蛋白质用饱和NaCl沉淀,核DNA最后用酒精析出。

2.聚合酶链反应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由引物介导的特定DNA序列的酶扩增方法,由于此方法对样本要求的微量性以及它特异、敏感、高速的特性,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全过程是基于一套“三步曲”的若干轮次的循环组合而成的。依次为DNA模板热变性,双链DNA解链成单链;在低温下与引物退火,引物与单链DNA互补配对;在适宜温度下Taq DNA聚合酶催化引物延伸。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循环25~35次,模板DNA可扩增100万倍左右,整个反应在2~3小时内完成(见图)。

3.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法是一种DNA单链凝胶电泳技术,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适用于大样本筛查的特点,可有效检出碱基置换、缺失、插入等基因变异。目前,已广泛用于癌基因、遗传病基因诊断等领域。SSCP原理是在不含变性剂的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单链DNA迁移率除与DNA长度有关外,更主要取决于DNA单链所形成的空间构象,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因其顺序不同或单个碱基差异,所形成的构象就会不同。PCR产物经变性后进行单链DNA凝胶电泳时,每条单链处于一定的位置,靶DNA中若发生碱基缺失、插入或单个碱基置换时, 就会出现泳动变位,从而提示该片段有基因突变存在(见图)。对于小于300bp单链DNA片段,SSCP分析的检测灵敏度可达90%~99%。随着

DNA长度增加,其检测灵敏度相对减弱。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人外周静脉血

实验器材

吸管、Eppendorf管、薄壁离心管、PCR仪、高速台式离心机、电泳仪、电泳槽、紫外透射反射仪、注射器(2ml)、针头、10ml玻璃离心管、10ml塑料离心管、各种微量加样器、枪头(10 μl、100 μl、1000 μl)、天平、各种试管架、烧杯、石蜡膜、量筒、恒温水浴箱、记号笔、不锈钢烧锅、高压灭菌锅、搪瓷盘、玻璃纸、电磁炉等。药品和试剂

1.用于DNA提取药品和试剂

10mg/ml蛋白酶K (-20℃冰箱保存)

0.5 M EDTA(pH8.0,灭菌保存)

TE缓冲液(pH8.0,灭菌保存)

缓冲液A(buffer A):

蔗糖109.536 g

2M Tris.HCI 5 ml

Triton-X-100 10 ml

2M MgCI2 2.5 ml

双蒸水加至1000ml,过滤,4℃冰箱保存。

2M Tris.HCI(pH8.0)(灭菌保存)

2M MgCI2(灭菌保存)

5M NaCl(灭菌保存)

10% SDS

琼脂糖(进口分装)

5×TBE

核溶解缓冲液5M NaCl 40 ml

(nuclei lysis buffer) 0.5M EDTA (pH8.0) 2 ml

2M Tris.HCl (pH8.0) 2.5 ml

双蒸水455.5 ml

高压灭菌保存

蛋白酶K工作液1份样本为 2 ml血

10 samples 20 samples

10mg/ml蛋白酶K 100 μl 200 μl

10% SDS 100 μl 200 μl

0.4M EDTA 5 μl 10 μl

dd H2O 794 μl 1590 μl

total volume 1000 μl 2000 μl

1 μg/ μl EB(溴乙锭)

6×加样缓冲液

2.用于PCR反应

10×Buffer、MgCl2、dNTPs、Taq-DNA聚合酶由所购试剂公司统一提供。

DNA 模板:正常对照来自实验者的血液样本,基因突变样本来自1例角膜营养不良症患者。扩增片段为角膜营养不良症基因BIGH3第11外显子,扩增产物长度为223bp。

引物序列如下:

Primer F:CTCGTGGGAGTATAACCAGT

Primer R:TGGGCAGAAGCTCCACCCGG

3.用于SSCP

双甲基丙烯酰胺(Bis)

丙烯酰胺(Acr)

TEMED

30%贮存液:Acr 29 g

Bis 1 g

溶于100ml灭菌双蒸水中

10% APS(过硫酸胺)临用时配

1% HNO3

0.2% AgNO3

显影液Na2CO3 2.96 g

双蒸水加至100ml,临用时配,4℃冷藏。

甲醛临用时加54 μl

10%硫代硫酸钠临用时加10 μl

10% 乙酸

10% 乙醇

蔗糖

载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95%甲酰胺

20 mM EDTA

溴酚蓝,少许

二甲苯氰,少许

四、实验步骤

1.DNA抽提

(1)抽取人静脉血2ml,EDTA抗凝。

(2)加buffer A至5ml刻度线,混匀后,冰箱中冷藏保存10分钟。

(3)7000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重复上述操作两次。

(4)加核溶解缓冲液0.3ml,震荡20秒。

(5)加10% SDS 0.02ml和蛋白酶K工作液0.05ml,混匀后,37?C恒温水浴箱中消化过夜。

(6)消化结束后,加0.1ml饱和NaCl,剧烈震荡后,4000rpm离心30分钟。

(7)将含有DNA的上清液吸入另一新玻璃离心管中。加两倍体积的95%酒精,缓慢晃动,DNA逐渐被析出来。然后将DNA移至装有100μl TE缓冲液的

eppendorf管中。

(8)冰箱中放置一天后测浓度。DNA 稀释至100ng/μl备用。

2.PCR操作

每一个薄壁离心管中加入:(反应总体积为25μl)

双蒸水18.5 μl

10×Buffer 2.5 μl

MgCl2 2 μl

dNTPs 0.5 μl

Primer R + F 0.7 μl

DNA 模板0.5 μl

Taq-DNA聚合酶0.3 μl

石蜡油 1滴

放置在PCR循环仪上,循环参数设置为:

Step 1 (1个循环)94?C 5分钟

94?C 30秒

Step 2 (30个循环)59?C 30秒

72?C 30秒

Step 3 (1个循环) 72?C 5分钟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的有无。配制2% 的琼脂糖凝胶,3μl的6×载样缓冲液和5μl的PCR产物混合后加样。60V,电泳30分钟。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3.SSCP实验步骤

(1) 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10ml,包括:

H2O 5.3 ml

蔗糖 6 %

30%聚丙烯酰胺 2.7 ml

5×TBE 2 ml

10%APS 50 μl

TEMED 5 μl

(2) 用夹子夹好后,静置1小时聚合。聚合过程中凝胶会收缩,所以静置一些时间,待凝胶聚合后,应在梳子上加少量双蒸水。

(3) DNA样品的处理与加样

7.5μl PCR产物与15μl loading buffer混合后,100?C沸水中加热变性8分钟,冰

水浴中骤冷10分钟,然后马上加样。

(4) 在电泳槽中,以1×TBE作为电泳缓冲液,150伏电泳约2~3小时。由PCR 产物的长度来决定电泳时间的长短。

(5) 银染

用银染的方法来检测DNA分子是一种灵敏而简单的手段。利用银离子可与核酸结合的特性,在甲醛作用下银离子还原为Ag,使凝胶中DNA条带显黑色。银染法具有需要样本量少,操作简便,且无同位素污染,结果可以永久保存的特点,是十分方便、敏感的方法。其操作过程如下:

①电泳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用10%的酒精浸泡5分钟。

②弃酒精,加入1% HNO3 3分钟,不停摇动。

③弃HNO3液,用双蒸水清洗两次。

④加入AgNO3 染液,染色10~20分钟。

⑤用双蒸水清洗一次。

⑥加入显影液,至清淅的DNA单链电泳条带出现为止。最好是先加入少量显影液预显影,弃预显影液后,第二次再加入显影液,显影至DNA条带出现为止。

⑦弃显影液,加入10%的乙酸定影5分钟。

⑧弃乙酸,在双蒸水中浸泡5分钟以上。

⑨用玻璃纸包胶、干燥,观察分析及记录。

(8)结果分析

正常人样品目的区带有3条:一条双链扩增产物带,两条单链带。单链凝胶电泳时,互补单链迁移率不同,所以一般形成两条单链带。两条单链带一般在双链带后边。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来说,如有基因突变,则除了原正常单链带,另出现突变带(见下图)。一般认为,如没有污染,SSCP分析不存在假阳性结果,但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后者是由于点突变引起的空间构象变化甚微,迁移率相差无几所致。对阴性结果,适当改变电泳条件,可提高突变检出率。对有异常泳动的样本需要经过DNA测序找到突变碱基。

五、注意事项

1.SSCP原理和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PCR产物变性后无需处理就可直接电泳。通过改变SSCP电泳中的各种条件,如:加入5%~10%甘油、5%蔗糖和改变温度或电压等,可将约95%的DNA碱基改变检测出来。

2.SSCP分析的灵敏性与核酸片段大小有关,片段越小,检测的敏感性越高。对于小于300bp的片段,SSCP可发现90%的变异;而大于350bp的片段,则难以发现其中变异。因此小于300bp,尤其是150bp左右的核苷酸片段更适合SSCP分析。对

于较大的片段,可用相应的限制酶降解为小片段,然后再SSCP分析。

3.凝胶厚度和浓度

SSCP分析一般采用5%~10%的凝胶。浓度不同,突变带的相对位置也有差异。在分析未知突变时,最好采用两种以上的凝胶浓度,以提高突变的检出率。凝胶越厚,背景越深,在上样量较多的前提下,凝胶越薄越好。

4.SSCP需要有大量的正常对照一起分析,不能仅仅只是患者的样本。另外,还必须排除人群中的多态性。

5.硝酸银价格较贵,可回收使用,适当延长处理时间。

6.PCR产物特异性不高时,要增加退火温度,减少退火时间及延伸时间,降低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的浓度,降低Mg2+浓度,减少循环次数。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为改善人类健康素质作出贡献。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上好大学的遗传学实验课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遗传学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所有医学遗传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真总结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改革的具体措施 1.重编实验指导,筛选实验内容 实验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原理轻操作、重实验报告轻实验过程”的思想。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及时重编实验指导,结合理论教学,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书合二为一,出版了《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这一部分内容中,共有7个实验,实验内容保留了遗传学中经典的实验项目,例如正常人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动手操作配对染色体和分组,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并记忆核型及核型分析的概念和意义;人类皮纹分析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借助印泥在实验报告上清晰的印出指纹和掌纹并加以分析,学生掌握了皮纹的类型及人类皮纹的多态性。与此同时又增加了能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设计性实验,例如以4~6人为一个实验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实验内容,例如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的群体分析、人类遗传病分析(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等,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文献查阅及案例查找,最终制作幻灯片汇报。在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過程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完善,在医学遗传学实验课上通过PPT演示、播放动画短片的形式将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和步骤展示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没有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例如系谱分析和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分析这两个实验,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走上讲台,参与、探索和相互交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3.量化实验考核,规范学生操作

医学遗传学作业4-2及答案

B080 医学遗传学作业4-2及答案 1. 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主要为() A)AA B)Aa C)aa D)XAXa 2. 下列哪一点不符合数量性状的变异的特点() A)相对性状存在着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 B)在一个群体是连续的 C)相对性状间差异明显 D)分布近似于正态曲线 3. 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这些变异产生是由() A)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遗传基础的作用大小决定的 C)环境因素的作用大小决定的 D)群体大小决定的 4. 多基因病的群体易患性阈值与平均值距离越远,则() A)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高 B)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低 C)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而与群体发病率无关 5. 父母都是A血型,生育了一个O血型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育孩子的血型可能是()

A)只能是A血型 B)只能是O血型 C)A型或O型 D)AB型 6. 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 A)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呈连续传递现象 C)患者都是纯合体(AA),杂合体(Aa)是携带者 D)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发病 7. 一个男孩是甲型血友病(XR)的患者,其父母和祖父母均正常,其亲属中不可能患此病的人是() A)外祖父或舅父 B)姨表兄弟 C)姑姑 D)同胞兄弟 8. 外耳道多毛症属于() A)Y连锁遗传 B)X连锁隐性遗传 C)X连锁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9. 遗传性恶性肿瘤的遗传方式常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医学遗传学 答案3

医学遗传学答案3 《医学遗传学》 第3次平时作业得 分教师签名得分批改人一、填空题 1、正常人类女性核型描述为46,XX。正常人类男性核型描述46,XY。P37 2、性状变异在群体中呈不连续分布的称为质量性状,呈连续分布的称为数量性状遗传。的发病率是0、09%,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女性的发病率为__。P137 11、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单体型和三体型两种类型。P68 12、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_。P36 13、近亲_婚配会提高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P143第1 页共8 页得分批改人二、单项选择题 1、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这女孩为携带者的概率为。 A 、2/3 B、1/4 C、l/2 D、3/4 E、0

2、孟德尔群体是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互相交配的同种个体 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 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互相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 D、生活着的所有生物个体 E、以上都不对 3、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理可能是P69 A、染色体断裂 B、染色体易位 C、染色体倒位 D、染色体不分离 E、染色体核内复制 4、丈夫是红绿色盲,妻子正常,妻子的父亲是红绿色盲,他们生下色盲孩子的概率是伴X隐形遗传 A、l/2 B、0 C、l/4 D、3/4 E、l 5、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纵轴7/8一近末端区段,为( )P36 A、中着丝粒染色体 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远端着丝粒染色体 E、中远着丝粒染色体 6、mRNA的成熟过程应剪切掉。

医学遗传学

多选: 1. 遗传病的特征: A.疾病垂直传递 B.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 C.有特定的发病年龄 D.有特定的病程 E.伴有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2. 家族性疾病具有的特征: A.有家族聚集现象 B.有相同的环境因素 C.有相同的遗传环境 D.一定是遗传病 3. 哪些疾病属于单基因疾病: A.体细胞遗传病 B.线粒体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性染色体病 4. 在猫中,基因BB是黑色,Bb是玳瑁色,bb是黄色,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玳瑁雌猫与一只黑色雄猫的后代可以是: A.雌猫中黑色与玳瑁色各占一半 B.雄猫中黑色与黄色各占一半 C.雌猫只会有玳瑁色 D.雄猫只会有玳瑁色 5. 不完全连锁指的是: A.二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的位置可以有变化 C.这二对基因位置变化的频率决定于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 D.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也可以移到另一对染色体上 6. 一个B型血的母亲生了B型血男孩和O型血女孩,父亲的血型是: A. A型 B.B型 C.AB型 D.O型 7. 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为O型,子女中基本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 A.AB型 B.B型 C.O型 D.A型

8. 父亲血型是AB型,母亲是O型,子代中的血型可能是: A.A型 B.O型 C.B型 D.AB型 9. 父亲血型是B型,母亲血型是A型,他们生了一个A型血的女儿,这种婚配型是: A.IBIB×IAIA B.IBi×IAIA C.IBIB×IAi D.IBi×IAi 10. 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血型为AB型,子女中可能有的血型是: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1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一定是无病的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患病的 C.患者的其他亲属中不可能有患病的 D.患者双亲可能是近亲 1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常无病,但有时为近亲婚配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同病患者 C.不连续传递 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1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的特征是: A.患者双亲中常常有一方是同病患者 B.双亲常为近亲婚配 C.同胞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2 D.患者子女必然发病 14. X连锁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男性患者病重,女性患者病轻 C.交叉遗传 D.男性患者的外祖父一定患病

医学遗传学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试卷 姓名 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 核型: 2. 断裂基因: 3. 遗传异质性: 4. 遗传率: 5. 嵌合体; 6. 外显率和表现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 )形成有关,称为( ) )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 )和( )两类。 )。核型为46, XX, deL (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 )或( )变化。 6.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 2. 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 ( )表示。 3. 血红蛋白病分为( 4. Xq27 代表( 的染色体发生了( )。 )-

)和( )的变化。 )造成的( )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异常或缺失,使( )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 的溶血性贫血。 10. 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卩密喘与卩密喘、瞟吟与瞟吟)的替换称( )-不同类型 碱基(P 密喘与瞟吟)间的替换称为( )<. 11. 如果一条X 染色体XQ27 — Xq28之间呈细丝样结构,并使其所连接的长臂末端形似随体, 则这条X 染色体被称为( )。 12. 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与家庭中患者( )以及( )呈正相关。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 人类1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靠近着丝粒的为()。 A. O 区 B. 1区 C. 2区 D. 3区 E. 4区 2. DNA 分于中碱基配对原则是指( )A. A 配丁,G 配C B. A 配G, G 配T C. A 配 U, G 配 C D. A 配 C, G 配 T E. A 配 T, C 配 U 3. 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个()<, A.单价体 B.二价体 C.单分体 D.二分体 E.四分体 4. 46, XY, t (2; 5)(Q21; q31)表示( )<,A —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B. 一男性体 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 C 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 D. 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 色体 E. 一男性个体含有缺失型的畸变染色体 5. MN 基因座位上,M 出现的概率为o. 38,指的是()- A 基因库 B.基因频率 C 基因型频率 D 亲缘系数E.近婚系数 6. 真核细胞中的RNA 来源于( )<,A. DNA 复制 B. DNA 裂解 C. DNA 转化 D. DNA 转录 E .DNA 翻译 7. 脆性X 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A 智力低下伴眼距宽、鼻梁塌陷、通贯手、趾间距宽 B 智力低下伴头皮缺损、多指、严重唇裂及膊裂C .智力低下伴肌张力亢进。特殊握拳姿势、 摇椅足 D.智力低下伴长脸、大耳朵、大下颁、大睾丸E.智力正常、身材矮小、肘外 翻、乳腺发育差、乳间距宽、颈蹊 8. 基因型为P '邙'的个体表现为( )。A 重型9地中海贫血 B.中间型地中海贫血 C 轻型地中海贫血 D 静止型。地中海贫血E.正常 9. 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外显率为90%, —个杂合型患者与正常人 结婚生下患者的概率为()<■ A. 50% B. 45% C. 75% D. 25% E. 100% 7. 染色体数日畸变包括( 8. 分子病是指由于( 9. 地中海贫血,是因(

医学遗传学答案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遗传物 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一对等位 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 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中的一 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 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连 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时发生交换,使基因 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 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 Y伴性遗传 9、环境因素 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 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或具有某 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部 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这种由于 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现出功能 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有 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型之间,即 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05级医学遗传学试卷及答案

新乡医学院05级临床等专业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遗传学考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A.人类细胞遗传学B .人类生化遗传学 C.医学分子生物学D.医学分子遗传学E .医学生物化学2.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A .着丝粒的分裂B .遗传性状的分离C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E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3.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 .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 .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 .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4.根据ISCN ,人类C 组染色体数目为:A .7对B .6对C .7对+X 染色体D .6对+X 染色体E .以上都不是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 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几个X 染色体。A .1B .2C .3D .4E .56.G 显带与Q 显带所得到的带型:A.完全无关系B .完全一致 C.正好相反D .基本相同E .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7.染色体臂上作为界标的带,在计算上属于下列哪一种叙述? A .属于后一个区(着丝粒远端的区) B .属于前一个区(着丝粒近端的区) C.分成两半,各归一个区D .不属于任何区 E.前一个区和后一个区重复计算 8.正常人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 .23 B .44 C .46 D .48 E .92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合计人分数 分数阅卷人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三)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医学遗传学》 1. DNA 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有哪些? 答:(1)光复活修复又称光逆转。这是在可见光(波长3000~6000 埃)照射下由光复活酶识别并作用于二聚体,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 环丁酰环打开而完成的修复过程。 (2)切除修复。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损伤处相对应的互补 链为模板合成新的 DNA 单链片断进行修复。 (3)重组修复。在重组蛋白的作用下母链和子链发生重组,重组后 原来母链中的缺口可以通过DNA 多聚酶的作用,以对侧子链为模板合 成单链DNA 片断来填补进行修复。 (4)SOS 修复。DNA 受到损伤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受阻时的一种 诱导反应。 2. 下图为某个遗传病的系谱,根据系谱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的基因型。 答: 此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证者的基因型为aa 。 2)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 答: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 Ⅰ Ⅱ Ⅲ

3)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 概率为多少? 答: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为1/100*1/2*2/3*1/2=1/600。 3.简述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和遗传特点。 答:(1)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 ①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基因,但是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②不同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隐形之分,都是共显性; ③每对基因对性状所起的左右都很微小,但是具有累加效应; ④数量性状的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 (2)多基因遗传特点: ①两个极端变异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也有一定变异范围;②两个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将形成更广范围的变异③在随机杂交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中间类型,极端变异个体很少。 4.请写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答:(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其核型为45,XO。 (2)主要临床表现:表型为女性,身材较矮小,智力正常或稍低,原发闭经,后发际低,患者有颈蹼;二,患者具有女性的生殖系统,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2016级专科、高起本《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2016级专科、高起本《医学遗传学》试题 1、下列哪一核型是猫叫综合征的核型( ) A(46,XX,del(5)(p15) B(46,XY,del(1)(q21) C(47,XY,,21 D(45,X E(47,XXY 2、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婚配,代代保持不变的是( ) A(表现型频率 B(基因型频率 C(基因频率和表现型频率 D(发病率和死亡率 E(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3、一些先天性代谢病的患儿周身或汗尿中会散发出特殊的异味,周身散发出鼠臭 (腐臭味)的患者可能是( ) A(胱氨酸尿症 B(苯丙酮尿症 C(半乳糖血症 D(枫糖尿症 E(尿黑酸尿症 4、杂合子的表型介于纯合子显性和纯合子隐性表型之间,这种遗传方式称为( )

A(共显性遗传 B(外显不全 C(完全显性遗传 D(不完全显性遗传 E(拟显性遗传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产前诊断的指征( ) A(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孕妇 B(35岁以上高龄孕妇 C(因社会习俗要求预测胎儿性别者 D(羊水过多或过少的孕妇 E(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或死胎史的孕妇 6、羊水取样用于产前诊断的最适合的时间是妊娠的( ) A(16,20周 B(9,11周 C(10,12周 D(10,20周 E(20,24周 7、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A(同时发生于后期? B(同时发生于后期? C(后期?和后期?都出现 D(在中期? E(在M期 8、在遗传咨询中,如父母表型正常,但均是某AR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他们 的子女中发生该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2 B(1/3

遗传学重点名词解释

Chapter 1 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的明显的能够遗传的特征。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所决定的一个性状,作为一个遗传单位进行传导。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遗传学中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真实遗传(true-breeding)自带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纯系(pure line):能够进行真是遗传的品种。 三个假说:(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颗粒遗传因子) (2)显隐性(3)分离 表型(phenotype):个体形状的外在表现。 基因型(genotype):决定个体表型的基因形式。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的不同形式,是由突变形成的。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成为纯合体。 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侧交:杂交产生的后代与隐性纯合亲本交配以检测自带个体基因型。 自由组合定律:配子形成后,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chromosome)常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组成的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质(euchromatin):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部位,是构成染色体DNA 的主体,在间期呈高度分散状态。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用碱性染色质染色时着色深的部位,又分为组成型染色质. 组成型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染色体上的大小和位置恒定,在间期时,仍保持螺旋化。如着丝粒。 兼性异染色体(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起源于常染色质,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可转变成异染色质。如x染色体失活。 着丝粒(centromeres):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高度浓缩的区域。 核型分析(karyotype):是指某一物种染色体的组成,通常用中期染色体的照片,铵长臂的大小或总的长度排列,用来表明物种的特点以及和亲缘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带型(banding patterns):用特定的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后,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大小既有高度的染色体的专一性。 端粒(tele mere):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有许多成串短的序列组成。 端粒的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并可补偿前导链和后滞链5’末端在消除RNA 引物后造成的空缺。 细胞周期(cell cycle):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开始的这段时间。 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osome):染色体复制,着丝粒的DNA也复制,尽管仅能看到一个着丝粒。复制了的染色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拷贝。 G1 S关卡:检测细胞大小和DNA是否受损伤。 G2 M关卡: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之前检测细胞的生理状态。(如果DNA复制

医学遗传学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核型: 2.断裂基因: 3.遗传异质性: 4。遗传率: 5.嵌合体; 6。外显率与表现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得随体柄部次缢痕与()形成有关,称为( ) 2。近亲得两个个体得亲缘程度用( )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得可能性用()表示。 3.血红蛋白病分为( )与()两类。 4、Xq27代表( )。核型为46,XX,deL(2)(q35)得个体表明其体内得染色体发生了( )。 5.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或( )变化。 6。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得带纹,称为( )、 7、染色体数日畸变包括( )与( )得变化。 8.分子病就是指由于()造成得( )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得疾病。 9.地中海贫血,就是因()异常或缺失,使( )得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得溶血性贫血。 10、在基因得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得替换称()。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得替换称为( )。 11.如果一条X染色体XQ27一Xq28之间呈细丝样结构,并使其所连接得长臂末端形似随体,则这条X染色体被称为( )。 12.多基因遗传病得再发风险与家庭中患者( )以及()呈正相关、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人类l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靠近着丝粒得为( )。 A。O区 B.1区C、2区D.3区E.4区 2。DNA分于中碱基配对原则就是指( ) A.A配丁,G配CB.A配G,G配T C、A配U,G配C D。A配C,G配T E、A配T,C配U 3、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个( )。A、单价体B.二价体C。单分体D、二分体 E.四分体 4.46,XY,t(2;5)(Q21;q31)表示( )。A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得插入 B.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得易位C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D。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得畸变染色体E、一男性个体含有缺失型得畸变染色体 5.MN基因座位上,M出现得概率为o.38,指得就是()。 A基因库B、基因频率C基因型频率D亲缘系数E。近婚系数 6。真核细胞中得RNA来源于( )。A、DNA复制B。DNA裂解C。DNA转化D.DNA转录 E 。DNA翻译 7。脆性X综合征得临床表现有( )、A智力低下伴眼距宽、鼻梁塌陷、通贯手、趾间距宽B智力低下伴头皮缺损、多指、严重唇裂及膊裂 C.智力低下伴肌张力亢进、特殊握拳姿势、摇椅足D、智力低下伴长脸、大耳朵、大下颁、大睾丸E.智力正常、身材矮小、肘外翻、乳腺发育差、乳间距宽、颈蹼 8.基因型为p‘邝‘得个体表现为( )。A重型9地中海贫血B。中间型地中海贫血 C 轻型地中海贫血D静止型、地中海贫血 E.正常 9.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外显率为90%,一个杂合型患者与正常人结婚生下患者得概率为( )、 A.50% B.45% C.75%D。25% E.100% 10.嵌合体形成得原因可能就是( )。A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得错误配对B卵裂过程中发生了联会得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得丢失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得不分离E.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11.人类成人期红细胞中得主要血红蛋白就是HbA,其分子组成就是( )、 A、nzp2 B.02n C.az~zD、0282E.t222 12.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增殖期 B.生长期 C、第一次成熟分裂期 D、第二次成熟分裂期E。变形期 13。关于X连锁臆性遗传,下列错误得说法就是( )A。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 B.女儿有病,父亲也一定就是同病患者 C.双亲无病时,子女均不会患病D.有交叉遗传现象 E.母亲有病,父亲正常,儿子都就是患者,女儿都就是携带者 14.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得p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就是()、 A.移码突变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整码突变E。终止密码突变 15。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得数目在二倍体得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 )。 A单倍体 B.三倍体C单体型 D.三体型E。部分三体型 16.基因表达时,遗传信息得流动方向与主要过程就是( )。 ARNA+DNA+蛋白质B、hnRNA+mRNA一蛋白质C.DNA~tRNA一蛋白质D.DNA—mRNA+蛋白质 E.DNA-RNA一蛋白质 17。14/21易位型异常染色体携带者得核型就是( )、A、46,XX,del(15)(q14q21)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1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2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为携带者; 2、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不规则显性:P582.分子病:P94 3.移码突变:P18 4.近婚系数:P86 5.罗伯逊易位:P436.遗传咨询:P127 7.交叉遗传:P63 8.非整倍体:P47 9.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P23 10.易患性:P100 11.亲缘系数:P86 12.遗传性酶病:P1OO 13.核型:P31 14.断裂基因:P13 15.遗传异质性:P63 16.遗传率:P63 17.嵌合体:P47 18.外显率和表现度:P63 (以上均为学习指导的页码)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具有XY的男性个体,其Y染色体上没有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半合子。 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连锁群。 4.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互称为姐妹染色体。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结构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量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或流动规律。8.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隐性遗传。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单体型和多体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蛋白质异常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17.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单基因遗传。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多基因遗传。18.基因频率等于相应重合基因型的频率加上1/2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1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2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产前诊断。 21.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中具有0个和2个X染色质。 22.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携带者。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23.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倒位环。 2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显性遗传,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显性基因。 25.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染色体不分离,可造成嵌合体。26.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7.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2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亲缘系数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近婚系数表示。29.血红蛋白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30.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 31.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或数量变化。 32.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高分辨带 33.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和非整倍的变化。 34.a地中海贫血是因a珠蛋白基因异常或缺失,使a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5.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为转换。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颠换。

医学遗传学答案

医学遗传学 (一) 单选题(分数:20 分) 1 .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3 )( 1 )分 1. 单方易位 2. 串联易位 3. 罗伯逊易位 4. 复杂易位 2 . 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 3 )( 1 )分 1. 双雌受精 2. 双雄受精 3. 核内复制 4. 不等交换 3 . 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2 )( 1 )分 1.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 2.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 3.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

4.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 (分( 1 )4 . 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4 1. 单倍体 2. 三倍体 3. 单体型 4. 三体型 5 . 46, XY, t(4; 6)(q35; q21)表示(2)( 1 )分 1. 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 2. 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 3. 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 4. 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 6 . 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1)( 1 )分 1. 单体型 2. 三倍体 3. 单倍体 三体型 4.

分这种情况称为(3 )( 1 )7 . 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个细胞系, 多倍体 1. 2. 非整倍体 3. 嵌合体 4. 三倍体 分( 1 )8 . 染色体数目异常形成的可能原因是(4 ) 1. 染色体断裂和倒位 2. 染色体倒位和不分离 3. 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粒不分裂 4. 染色体不分离和丢失 9 .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3 )( 1 )分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1. 染色体核内复制 2. 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 3. 4. 染色体不分离 ( 1 )分(4 )10 . 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69条,称为

医学遗传学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试卷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核型: 2.断裂基因: 3.遗传异质性: 4.遗传率: 5.嵌合体; 6.外显率和表现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 )形成有关,称为() 2.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表示。 3.血红蛋白病分为()和()两类。 4.Xq27代表()。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 5.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或()变化。 6.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 )。 7.染色体数日畸变包括()和()的变化。 8.分子病是指由于( )造成的( )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9.地中海贫血,是因( )异常或缺失,使( )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10.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 11.如果一条X染色体XQ27一Xq28之间呈细丝样结构,并使其所连接的长臂末端形似随体,则这条X染色体被称为( )。 12.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与家庭中患者( )以及( )呈正相关。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人类l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靠近着丝粒的为()。 A.O区B.1区C.2区 D.3区 E.4区 2.DNA分于中碱基配对原则是指( )A.A配丁,G配C B.A配G,G配T C.A配U,G配C D.A配C,G配T E.A配T,C配U 3.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个()。 A.单价体B.二价体 C.单分体D.二分体 E.四分体 4.46,XY,t(2;5)(Q21;q31)表示( )。A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B.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C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D.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 E.一男性个体含有缺失型的畸变染色体 5.MN基因座位上,M出现的概率为o.38,指的是()。 A基因库B.基因频率C基因型频率D亲缘系数E.近婚系数 6.真核细胞中的RNA来源于( )。A.DNA复制B.DNA裂解 C.DNA转化D.DNA转录 E .DNA翻译 7.脆性X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A智力低下伴眼距宽、鼻梁塌陷、通贯手、趾间距宽B智力低下伴头皮缺损、多指、严重唇裂及膊裂 C.智力低下伴肌张力亢进。特殊握拳姿势、摇椅足D.智力低下伴长脸、大耳朵、大下颁、大睾丸E.智力正常、身材矮小、肘外翻、乳腺发育差、乳间距宽、颈蹼 8.基因型为p‘邝‘的个体表现为( )。A 重型9地中海贫血 B.中间型地中海贫血C 轻型地中海贫血D静止型。地中海贫血E.正常 9.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外显率为90%,一个杂合型患者与正常人结婚生下患者的概率为( )。 A.50% B.45% C.75% D.25% E.100% 10.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A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B 卵裂过程中发生了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 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E.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 11.人类成人期红细胞中的主要血红蛋白是HbA,其分子组成是( )。 A.nzp2B.02nC.az~z D.0282E.t222 12.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增殖期 B.生长期 C.第一次成熟分裂期D.第二次成熟分裂期 E.变形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