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处理策略|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有哪些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处理策略|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有哪些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处理策略|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有哪些

课堂上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组织。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途径之一。

一、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活动的不良行为。这样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心理学家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种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另一种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主要包括行为恶劣、过度活跃、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上课不专心听讲,严重时甚至有欺骗、逃学行为;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主要包括胆小退缩、极度的沉默寡言、神经过敏、孤僻离群、偶尔表现为过度焦虑或是烦躁不安等。有的学生问题行为会严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如侵犯他人的推撞、打骂、爆笑或追逐行为;过度亲昵的窃窃私语、传递纸条、交头接耳或擅换座位行为故意惹人注意的口出怪音、怪异动作、敲打作响或做滑稽表情行为;冲突纷争的打架斗殴、恶意指责、彼此争吵或相互攻击行为盲目抵抗权威的不听从指挥、反对班干部或故意不遵守课堂规定行为等。有的学生问题行为虽然不至于扰乱课堂秩序但是会影响课堂组织教学和教学效果,如上课时胡思乱想、凝神发呆或心不在焉;或是抄袭作业、乱写乱画或是迟到早退、不予参与课堂活动等。

二、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是问题行为产生的内因,但是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全部归咎为学生也是不公平的、不客观的。任课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实施者,其课堂组织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也是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或说是外因。因此要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做客观的分析。

1 学生自身因素是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在一个班级集体里,学生的组成是复杂的,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要求和行为举止不尽相同,特别是有个别学生可能课堂纪律意识比较差,对学习缺少热情和兴趣,成绩也不理想,缺乏得到同学认可和老师激励,在课堂上存在一些问题行为因素,主要包括

(1)厌烦。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太简单,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或教学内容太难,听不懂而放弃,或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照本宣科灌输等引起厌烦情绪。对课堂学习的厌烦是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因素。

(2)挫折与紧张。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学习、作业和行为方面的要求,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比较好地完成了老师的各项要求,有成就感。而有的学生会抵触课堂要求和规范,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认可,不断有挫折感。长期的挫折使学生产生课堂紧张情绪,往往通过问题行为来宣泄。

(3)弥补和宣泄。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和纪律意识比较淡漠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无法从课堂互动、作业讲评或考试中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往往通过问题行为来弥补、宣泄。甚至慢慢便成了一种习惯。

2 任课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者和激励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行为和方法对课堂组织与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不当行为也会使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1)要求不当。如果教师不具体分析班级的情况,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学生要求太高太严,学生就不会发自内心来遵守规章制度,有时会导致师生课堂矛盾冲突。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低太随意,对个别学生的过激问题行为,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大多数学生也会认为教师不负责任,缺乏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同样会引起课堂纪律涣散、教学效果不好。

(2)惩戒不当。从表面上看,教师的惩戒手段常常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适时采取有针对性、艺术性的提示和戒勉,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反而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师,更使学生产生集体怨恨情绪,有可能诱发攻击性的激烈问题行为。

(3)反思不当。当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时,有的教师出于师道尊严往往缺乏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更不会在课堂上学生面前反思自己的管理疏忽,而是从学生身上去追究问题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的尊严和权利,造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三、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

课堂作为一个学生结合群体和组织,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问题行为时,应当采取有效的处理策略,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主动接触和提示。当学生问题行为发生时。可以是先看他一眼,然后平静自然地接近他,拍拍他的肩膀或问他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赞扬其他同学好的课堂行为阻止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学生都是有灵性的人,恰当的提示可以暗示学生,把问题行为控制在萌芽之中。

2 课后谈心。当课堂有个别学生严重扰乱课堂教学时,先稳住问题行为学生,把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课后再与问题行为学生做私下的沟通、交流,纠正错误行为。教师通过这种积极的、平静的方式处理问题行为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持续下去,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下次组织良好的课堂气氛扫除了障碍。

3 提供表现机会。许多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的注意力不在这些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使得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与我无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在提问或教学互动过程中,因材施教(问)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并适时鼓励,这样有助于消除他们的被边缘化情绪,促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一起脉动。

4 提供适时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总是有各种原因的,教师的帮助不可或缺。例如,当一位学生因为他不能画出教师所布置的画某个图形而出现问题行为时,老师可以鼓励、安慰他不要着急。当学生无法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老师可以因势利导进行条件提示,帮助他获得问题答案的快感。这样,学生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认真听课、作业。

5 幽默反思。在课堂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特别关注教师教学过程的技巧和幽默。教师通过自我幽默反思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比如,当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在搞小动作时,教师可以幽默地说自己的“不是”,也可以幽默地说自己的教学需要学生的帮助等等。通过教师的幽默反思,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来,建立和谐课堂气氛。

(责任编辑林文瑞)

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定

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和管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维护重庆文理学院(以下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提升学生文明素养,有效推动学校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有关规定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和管理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以下称学生)的管理。 第二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第一节学生一日作息规范 第四条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合理安排一日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参与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社会育人和个性化发展活动等,做文明的大学生。 第五条学校作息时间安排: (一)起床:6:40。整理内务,杜绝赖床; (二)早操:7:00。集合迅速,整齐划一; (三)自习:早自习(晨读)7:20-8:00,晚自习(晚练)

19:20-21:00。准时到场,大声朗读;提前预习,做好练习; (四)用餐:早餐7:30,午餐12:00。晚餐18:00。排队就餐,文明有序; (五)行课时间:上午8:10-12:00,下午14:30-18:00,晚间19:20-21:55。按时上课,认真听讲; (七)就寝:23:00。及时就寝,严禁晚归。 第六条学校作息时间安排每年新生入学时通过《学生手册》及时告知学生,确保每位学生知晓并要求其自觉遵守。积极引导没课的学生应主动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不得在寝室玩游戏或校外无故逗留。 第二节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第七条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学生课堂(含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场地等,下同)的管理规定,规范言行举止。 第八条学生在课堂上须严格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一)自觉维护正常课堂秩序,带齐专业书籍、笔记本及相关学习用具,提前10分钟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二)认真听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与任课教师互动,做好课堂笔记; (三)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提前请假。因故迟到应敲门,经任课教师同意后方可进入,课后说明原因; (四)遵守课堂纪律,自觉关闭手机或调为静音。课堂上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睡觉、吃东西、玩手机、交头接耳、 - 2 -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摘要:良好的课堂管理既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策略: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教师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编排座位。 关键词:课堂管理课堂规则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课堂教学及评价正渐渐地显示出其改革的意志和努力的方向,但课堂管理似乎在这场变革中显得异常“冷清”,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显然离不开有效的课堂管理。下面就有效管理课堂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建立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 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能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具有规范、指导和约束课堂行为的效力,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规则具有维持功能。此外,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接受、内化以后,就会变成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养成良好习惯。 制定课堂规则的原则和要求: 1.首先,课堂规则应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制定。课堂规则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由学生参与讨论而制定的课堂规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内化,从而自觉遵守课堂规则。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制定课堂规则,但在确定所期望的学生课堂行为标准时,教师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所确定的行为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行为要求是否影响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是否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行为要求是否 切实可行?行为要求是否具有改变或修正的可能性?等等。 2.其次,课堂规则应少而精,内容表述以正向引导为主。课堂规则应是所有学生均应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与要求,因此应尽量制定出最简明、最基本、最适宜的规则。一般以5-10条为宜。消极、负向的课堂规则不利于课堂学习纪律的管理。这样的规则常常会引导学生关注消极方面,反而淡化学生的积极动机与态度,从而进一步强化低水平的道德发展,无助于发展学生高水平的、具有社会价值的道德水准。因此,在制定规则时应坚持正面表述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

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

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 实验研究概述;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实验教学效果分析、论证;理论成果总结提升及发表应用情况。 课题界定 本课题组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破坏课堂纪律,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秩序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本人或他人学习、或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概括地说,对于课堂管理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控制取向,强调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以使学生遵守纪律和规范;着重控制与维持;二是促进取向,强调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让他们主动参与,着重激励与促进。 课题认识 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课堂问题行为”,对“教师的管理策略”进行实验干预,解决影响教学效率和师生心理健康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教师应对方式与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

教师的教学策略与管理策略;教师的情绪;教师的经验;学校的管理模式;师生人际关系,环境等。这些因素与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目前还很少有研究涉及。此外,现代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通过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有效恢复课堂秩序,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要求教师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影响教学效率和师生心理健康的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方式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因此,鉴于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应对方式的重要性和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实际,研究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理论学习 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和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人员通过复印资料、网上下载文章资料,约30来篇文章。另外,通过网上查阅、阅读报刊、杂志上的资料上80多篇。对课题组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实施水平。通过学习,明确了“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该课题的重要意义,逐步提高了教师从事研究的能力。课题组通过学习、分析学生及我校教学现状和对课题在校级研究阶段的总结和反复论证,确定了此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课题实验方

中小学教师课堂控制方法与技巧

中小学教师课堂控制方法与技巧(一)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室安静下来 1. 尝试先什么也不做。静静地站着,完全平静。靠的最近的学生会注意到,渐渐的其他学生也将注意到。在讲课之前留出一两分钟的时间。 2. 不要大声叫!如果还是没有安静下来,请一定要克制住大声叫出“安静点”的冲动。先跟几个看上去已经准备好听课的学生安静的聊上几句。 3. 利用人类的好奇心。有时小声说话是个好主意!人类天性里也包括了不肯错过任何事的好奇心。与离你最近的几个学生小声说话,剩下的很多学生也将会停止谈话,以便能听到你们在说什么。 4. 先布置一点任务。上课前先找点事情让学生们做。把这些任务印在纸上发下去,或者是题签写在黑板上。 5. 不要把学生的混乱当成是对你的不敬。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人类天性,除非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发生。

(二)应付干扰 1. 接受你也被干扰的事实。想要忽略掉干扰的来源继续上课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干扰破坏。或者他们在注意着你将如何反映,而不再集中精力于你正在说什么或者正在做什么。 2. 注意有些干扰事件是不可抗拒的。如此的话,切忌这时不要批评产生干扰的学生或使他们难堪。 3. 耐心对待同事。在被同事或其他的老师打扰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即使它们的打扰很不受欢迎,而且也不是因为很着急的事情,但你也一定要轻声对待来者,而千万不要让学生看到你有一点点的不耐烦。 4. 变干扰为积极的学习经验。如果可能,从学生的干扰中找出值得学习的地方。越是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干扰受到了重视,他们就越是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5. 注意你与学生的距离。离产生干扰的学生近一点。站在学生的旁边比站在教室的另一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邢台第二十四中学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课前: 1、? 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 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一支歌等。 3、? 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口号响亮,要有精神。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 1、? 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 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 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 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 1、? 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 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 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4、? 把自己的凳子靠左边的桌腿放到课桌下,成一队走出教室活动。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13大策略(上) 1.聚焦在你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 没有经验的教师或许会认为,只要开始上课了,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以为学生会看到课堂已经开始,该进入学习状态了。有时这会起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总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你能接受他们的行为,不在意你讲课时有人说话。 聚焦这个技能意味着,你应该在开始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即只要还有人没安静下来,你就一直等下去。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

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学生为了听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给学生交底 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因此,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 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为了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盼头”,告诉他们在这节课的结尾阶段他们可以做

的事情。比如,在向他们说明了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后,可以说:“如果进行顺利,我可以让你们在这个小时的最后阶段跟朋友聊天,或到图书馆去,也可以赶做其他科的作业。”这样的安排也会让那些喜欢上课讲话的学生有所收敛。 3.实时监控 实施这一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 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 分钟后对教室进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

《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读书心得

《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从学校借阅的杜萍老师的《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一书,令我感触很多。书中对课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指明了相应的方法及策略,给我了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使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学生能顺利愉快地进行学习,并在知识、品德和身体等方面获得健全的发展。所以,课堂管理是教师必须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以此才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在课堂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杜老师在书中指出,教师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是不能伤害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教师的所有做法必须顾及学生的自尊及人格;第二是必须顾及整个班级团体的利益,即必须能形成并维护一点过的秩序或气氛。在贯彻课堂管理的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教师必须真心喜爱学生;第二是老师必须认真教学。 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杜老师告诉我们,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不论学生的成绩与品行如何,都要一视同仁,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应该带给学生以“希望”。

要调整教学管理方式,调整教学形式等,联系教学实际,我校初二年级实行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感到学习困难、能力和知识基础明显存在差异的学生都不会觉得被排斥在外,从而减少乃至避免产生厌烦、不安、急躁等课堂行为,这正是杜萍老师在书中所建议的处理课堂问题的方法之一。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健全的学生。 当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时刻,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杜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当出现课堂问题时,可以迂回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相信在运用恰当的批评方式之后,会使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看到这里,使我想到了初二四班一个学生,这个男同学可以说是班中性格最暴躁的一个。难免的,在语文课上他扰乱课堂纪律,说话毫无礼貌。出现问题后,我没有用非常严厉的言语谴责他,而是告诉他,有问题课下再谈。下课后,我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批评他的缺点,没有礼貌,不守纪律,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本科课程考查(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所修课程名称: 课堂管理与班级与班级建设 修课程时间: 2014 年 09 月至 2014 年 12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2014 年 12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__ _ _ 教育科学学院_ ___ _学院__20 12 ___ _级_ _小学教育_ __ __ 专业 姓名__ 龙超琼_ ___ 学号_2 01 205 04 33 ___ __ __ __ __ _ _ _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摘要 从教育产生以来,课堂问题行为就一直干扰着教学的有序进行。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会被课堂问题行为困扰,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损坏其它学生正常上课的权利和师生关系不和谐等问题。但正因为有课堂问题,我们才需要来解决问题,从而让我们的课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让教育更有意义。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定义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破坏课堂纪律,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秩序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本人或他人学习、或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通常有消极负面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每个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不统一,每个人看待问题行为的角度并不一样,问题行为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 美国的威克曼(E.K.Wickman,)把那些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扰乱性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方面的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我国有的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还有心理学专家认为,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笔者更倾向于外向和内向问题行为这种分法。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一)、制定课堂规则和程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课堂是不能进行的。学生在还没进入学校前缺少制度、规则等意识,因此当学生进入学校后应将尽快制定规章,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课堂规则的要求。如果你用“课间休息要举止文明”这种表达,但我们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举止文明”,学生也就很难领会到举止文明到底应该怎么做。如果表达为“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不践踏草坪”就能让学生明确到底要怎么。 2.师生共同参与规则的制定、执行。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课堂规则的制定

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课堂管理的有效策略 1.聚焦 在你开始上课之前,一定把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身上,如果有人在私下聊天,你不要讲课。 没有经验的教师或许会认为,只要开始上课了,学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以为学生会看到课堂已经开始,该进入学习状态了。有时这会起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总会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你能接受他们的行为,不在意你讲课时有人说话。 聚焦这个技能意味着,你应该在开始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即只要还有人没安静下来,你就一直等下去。有经验的教师的做法是,在所有学生都完全安静下来之后,再停顿三五秒钟,然后才开始用低于平时的音调讲课。 讲课语气温和的教师,通常比嗓门大的教师课堂更加安静。学生为了听到他的声音会保持安静。 2.给学生交底 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的安排心中无数,这就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不安定感。所以,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的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做什么,以及每个环节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为了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能够让学生的心中有一个“盼头”,告诉他们在这节课的结尾阶段他们能够做的事情。比如,在向他们说明了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后,能够说:“如果实行顺利,我能够让你们在这个小时的最后阶段跟朋友聊天,或到图书馆去,也能够赶做其他科的作业。”这样的安排也会让那些喜欢上课讲话的学生有所收敛。 如果教师知道他完成教学目标有富裕的时间,他也就更愿意在上课之初等待大家都集中注意力。学生们会很快意识到,教师等待他们的时间越长,他们在课堂结束前的自由时间就越少。 3.实时监控 实施这个条的关键是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当学生在做作业时,在教室里巡回走动,检查他们做的情况。 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开始做作业两分钟后对教室实行巡视,看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开始做了,都在做该做的事情。延迟两分钟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已经做出了一两道题,或写完了几个句子,这样你就能够检查是否准确。对于需要协助的学生,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那些还没怎么开始做的学生会因为老师走到跟前而加快速度,而开小差的学生也会被其他同学提醒。除非教师发现了共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打断全体学生,不要集体指导。 4.以身作则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做到彬彬有礼、行动果断、持重而不缺乏激情,有耐心、有条理。如果教师让学生“照我说的做,不要跟我做的学”,只会让学生思想混乱,并引发不良行为。 如果你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用温和的声音说话,当你在教室四处走动,给学生提供协助时,你也应该用温和的声音说话。 5.非语言提示 过去,教室里有一个供教师使用的标准物件,那就是讲台上的摇铃。多年来,教师在使用非语言提示方面已有了很多创新。非语言提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

大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细则 晋中学院 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细则为了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有序推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我院课堂行为规范。 1、学生应尊重教师,自觉遵守《晋中学院学生行为准则》、学院规定的学生守则、各项纪律和本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学风,服从校历规定和个人课表计划,认真完成所修课程的教学过程。 2、学生进入课堂应着装得体,言行文明,举止优雅。不得穿露胸、露腰、露背的服装,不得穿拖鞋或鞋拖,不得吸烟,不得高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不说脏话。男生不得穿着背心,女生不得穿超短裙。男女生之间不得有过分亲昵举动。 3、学生应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按上下课时间规定,不得迟到、早退或旷课。除特殊原因外,因病或因事不能到课者,应事先办理有关请假手续并经过批准,不得事后补假,否则以旷课论处。 4、学生在上课前应做好准备,携带与上课相关的书籍、资料、笔记本及必备的学习用具。上课时不得饮食,不看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资料,不影响、不妨碍他人听课,不得随意出入课堂。 事有碍上课或自习的活动。学生上课或自习,要互相谦让,互相照顾,不得抢占座位。 6、学生在上课期间,应关闭手机及其他与教学无关的电子娱乐设备,集中精力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对上课玩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拨打或接听手机,收发手机短信、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任课教师有权在本次授课期间暂时代为保管其手机和电子产品,情节严重的,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7、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有问题需要提问时,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允许后用普通话发问。 8、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学生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上课的,可向教师举手示意并说明情况后离开课堂。必要时,教师应安排学生护送患者就医或回寝室休息。 9、下课时间临近时,学生不能以各种方式催促教师下课,也不应提前收拾书本和学习用具,做出离开教室的准备,更不许起哄。 10、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应及时向教师本人或通过课程协调人(班主任)向教师反映,不得以不认真听课、逃(旷)课、不参与课堂活动、早退、不完成或不提交作业等方式表达。 11、课间休息时或课后,学生应主动擦抹板书。 私自使用各类教学用公共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实训设备等。如造成损坏,必须按价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分。 13、最后一位学生在离开教室、语音室前,应关闭全部电灯和设备的电源开关。 14、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应成为课堂行为规范的模范,并认真带领广大同学自觉遵守课堂行为规范。团组织、学生会等要切实开展本班级、本学院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学习、宣传、执行和督查工作。篇二: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1 课前准备规范 一、上课铃响:停止活动,收起器具;走进教室,不推不挤。 二、用品摆放:书本在左上,文具放前方。 三、心理准备:双手放桌面,端坐书桌旁;心定神专注,眼睛看前方。

第八章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第八章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第一节课堂问题行为概述 一、什么是课堂问题行为 所谓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国外的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它会蔓及全班,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过分类。例如,美国的威克曼(E. K. Wickman)把破坏课堂秩序、不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奎伊(H. C. Quay)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此外,布罗菲(Brophy)和罗尔肯帕(Rohrkemper)1981年提出的一个观点也有一定新颖性,他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三类:(1)属于教师的问题:学生的行为使教师的要求受挫,从而引起教师的不快或烦恼;(2)属于学生的问题:由于意外事件或他人(除教师外)的干扰,学生的要求受到挫折;(3)师生共有的问题:师生彼此使对方的要求和目标受到相同程度的挫折。这一分类最引人注意和具有启发意义的地方是将教师的问题行为也列入其中,实际上,课堂上的不少问题行为的确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如教师粗暴的态度,对学生频繁的训斥等都会引发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这方面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 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二、问题行为的产生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的影响因素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有效课堂管理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变量, 也是许多教师别是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经常遇到并处理不好的问题。实践中, 我们总结出了有效的课堂管理三策略。 一、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消除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 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许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 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因此, 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课堂心理环境, 才能确保学生做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纪律。一般说来, 创建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行为,包括违纪行为, 都受其内在心理需要的驱动, 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心理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 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类型和原因, 切实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和学习需要, 从而为针对性地创建积极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必要的前提。 2.营造人性化心理氛围。以学生为本是当代课程理念和进行课堂管理的出发点。为此, 教师一是要建立自然、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的关注和移情理解, 营造人性化的班级文化。二是教师要接纳全体学生, 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 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性等品质。三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做的每一件事, 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 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最后, 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 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 同时也想拥有与教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 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二、有效沟通是化解课堂矛盾的重要策略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 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 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教师在运用有效沟通策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等需求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 教师在倾听中要注意: 首先, 停下正在做的事情, 以全神贯注和兴趣盎然的神情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并注意观察; 其次, 尽可能从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和感受; 第三,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讲话; 第四, 尽可能精确地对你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释义, 并谈谈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态度。 2.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重要的沟通方式。通常,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运用的肢体语言包括: 一是眼神接触。眼神接 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普通但却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 教师要做到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多次的眼神接触, 并努力熟悉每个学生的眼神意义, 读懂每一个眼神反应。二是身体接近。课堂上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 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就是身体接近。在大多数情况下, 教师走近学生, 或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就能使其端正行为。三是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是语言的重要部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尽可能变换身体姿势并结合讲课内容, 惟妙惟肖地表现课程内容, 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而被学习内容所吸引。 三、健康课堂管理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 所谓健康课堂管理, 就是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阐述了课堂管理的定义,分析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改善课堂管理环境、注重情感因素的渗入以及提高教师素质几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有人说“教与学只有本体论上的依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学不是教的必然结果。(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那么,怎样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呢?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课堂是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课堂上充满了变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上课伊始到下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必须首先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在有序的状态下学习。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有效、科学、合理的中小学课堂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的现状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传统、陈旧的课堂管理模式已日益突显出它的缺陷。 一、课堂管理的定义 对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定义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交织着并形成各种关系。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取得优良的成绩。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控制、整合这些教学要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 二、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生异常行为管理

学生异常行为管理 学生的课堂行为可分为课堂正常行为和课堂异常行为。课堂正常行为包括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积极讨论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课堂异常行为指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活动的课堂行为。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异常行为有可能干扰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听课,也可能诱发更多学生产生类似的异常行为,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学生课堂异常行为的类型 学生课堂异常行为有两种类型: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异常行为主要包括: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做滑稽表演、口出怪声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型异常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内向型异常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发呆等注意力涣散行为;害怕被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乱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型异常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与成长也很不利。 二、学生课堂异常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 大量的课堂异常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如学生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不适应等,都会使他们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异常行为。 一些自尊心较强但由于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另外,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但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异常行为的频率要高于女孩。 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也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有关。如外倾性的人格,喜欢交际、热闹,胆子较大,但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学生的生理因素也是导致异常行为的因素之一。生理上有问题,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但这方面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另外,还有些学生多动的异常行为是由于脑功能轻微失调造成的。 2、教师的行为原因 教学不当:一些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讲课时显得力不从心、迟钝、笨拙,或因教学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纪律于不顾而产生课堂异常行为。管理不当:教师对学生的异常行为反应过激,或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或滥用惩罚手段,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学生进行惩罚,等等。这些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异常行为扩散开来。 3、环境原因 校内外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如父母不和、经常挨打受骂的孩子,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再如,教室环境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教室内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性行为随之增加,课堂秩序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 当前我国中小学进入课程改革的新的阶段,我们小学英语的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进行之中。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就必须对我们的课堂管理进行必要的策略研究。自从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创造出“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来,课堂管理就客观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至少在理论上还未给它以应有的地位,加以独立的研究。课堂管理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它的目的是及时处理课堂内发生的各种事件,保证教学秩序,把学生的活动引到认知活动上来。新课程改革,我们的课堂需要管理的艺术,从教者必须在管理艺术和策略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对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管理艺术与策略的研究,为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探索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从而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的课堂管理 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教学改革新思潮的冲击下,学生主体地位逐渐确立,教师的“讲课”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注重学法指导成为新教学法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课堂管理问题已相当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英语听、说和读,而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2.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特点 首先,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课堂上要加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无论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还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调节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交流。所以,促进课堂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第三,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班级课堂管理特色的形成。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把课堂管理纳入评价体系,并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课堂之外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全方位地培养有利于课堂管理的教学环境,课堂管理必能很快上路,并始终保持较高水准。 (二)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制度性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做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制度先行。我们小学英语课堂管理,也必须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秩序有方向地开展,创设一个和谐课堂。 2、目标原则

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十大策略与方法

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十大策略与方法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问题行为,对积极因素及时予以肯定和发扬,对问题行为及时予以批评和指点。特别要对那些存在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不能勤奋好学,不善交流合作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跟踪观察,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督促,个别指导。 一、教师要更新课堂管理观念课堂不等同于教室,课堂管理也不等同于简单的控制。常被误解为教师是“中心人物”、“控制者”、“主宰者”等等,于是,教师很难忘我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同样就很难将认知结构与情感结构的目标进行整合,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厌倦上课。认为自己是“中心人物”的教师,通常是讲起课来滔滔不绝,一讲到底,哪怕学生在下面讲话、打瞌睡、做闲事;认为自己是“控制者”、“主宰者”的教师,对学生当然不会置之不管,他们会采用一切他们认为必要的手段使课堂安静,使学生“全神贯注”,然而这又使得课堂的重心严重位移,因为过分强调了管理,会导致课时不够、教学气氛不活跃等结果。可见,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秩序与教师的管理理念休戚相关。要搞好课堂管理,教师有待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把学生看作是你的朋友,尊重他们,善待他们,换位思考他们所需要的,所向往的,所期待的,和他们一起商讨学习方法,一起探究学习内容,忘记你所谓的“身份”,真正投入到他们中去。在这样的模式中,没有主宰者和被主宰者,只有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易于获得创造性的发展空间。 二、合理制定规则学期初规则的制定,是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规则的内容以及出现违规行为将会面临的惩罚,如迟到学生只可以从后门进教室等。规则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不迟到、不早退,不在课堂上处理私事,上课前关掉手机等。同时监督学生是否严格遵守,防微杜渐,免得一些不适行为逐渐演变成主要问题。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若前后管理不一致,则可能会使课堂纪律恶化,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关于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分析及管理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 毕业论文 题目: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 及管理策略 学生姓名:韩叶 学号: 912511100210 系别:教育系 专业:教育管理 学习形式:全日制自学考试 指导教师:廖先球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正文 (1) 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 (1) (一)内向性问题行为 (2) (二)外向性问题行为 (2)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3) (一)学生因素 (3) (二)老师因素 (3) (三)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影响 (4) 三、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 (5) (一)课堂纪律与教学进程 (5) (二)课堂纪律与学生的行为习惯 (5) (三)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学习 (5) 四、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 (6)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6) (二)运用最少干预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6) (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 (7) (四)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

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及管理策略 姓名:韩叶学号:912511100210 专业:教育管理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管理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发掘出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纪律问题, 并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处理好课堂违纪现象,来保证教学质 量以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管理策略 [引言]课堂问题行为是什么,在对随着课堂教学管理研究的不断深人中,诸多专家 和学者对“问题行为”进行了分析,它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的哪些妨碍品格的 良性形成,智能的正常发展、身心的健康成长,或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某种麻 烦的行为,并在其基础上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我国学者李志等人认为 “课堂问题行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 他人的学习行为。”而邵瑞珍等人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 儿宜行为规范或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或参与学习的行为。”美国教育心理学 家格林伦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任何一种引起频繁的行为(干扰学生班集体发挥有效 的作用),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表示学生或集体,表失有效的作用)。因此, 旅·冯塔纳指出:“问题行为只是旁观者眼中的感觉,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虽然专 家学者们对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不能否认的是,它具有违反纪律、破 坏秩序、干扰教学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等诸多危害,因此课堂管理是影响课堂活动 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 学生与教师共同活动在一个空间——课堂。在这个空间里,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智 力、不同情感、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态度的学生,与不同学科、不同经验、不同风格、 不同教学态度的教师共同组成一个班级集体。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存在,教育教学和课 堂管理有着很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我们今后去精心经营。而学生与学生之间、 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交流和互动体现在教学、学习、 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教师的课堂管理中,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学生作为静态的对象来 控制,按照教师自己主观期望的学生行为和活动来界定学生角色、并要求学生,却忽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